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把时间当作朋友

_16 李笑来(当代)
我一直认为,在学习、工作上,一个人在某方面的能力究竟有多大,几乎直接 取
决于此人能在那方面过提前多久进行准备。很少有人真正提前足够的时间去做准
备。只要观察一下任何一所大学四年级的学生群体就轻松可以找到无数前仆后继
的 失败样本,以及永远是少量的成功样本。
太多太多的学生之所以开始着手准备托福、GRE考试,准确地来说,并不是因为
他们在冷静的思考之后最终“选择”了出国留学的这条路,而是仅仅是因为 突
然发现工作并不是很容易找到、而对国内考研的前景也不甚乐观。事实上,这些

学生只不过是基于与“病急乱投医”一样的心里,把“出国”当作一根救命稻草
而 已。
然而,“出国”这根稻草于他们来讲,确实只是一根稻草而已,根本无法救命。
我曾在新东方的教书经历让我见过太多太多学生的失败,仅仅是因为时间规划
上的失误——当然这实际上也是人生中可以遇到的最大的失误;而他们却把失败
的结果理解为诸如“命运的不公平”之类的托辞,其荒谬和令人惋惜的程度超乎
想 象。
让我们来看看基本的时间表。如果,一位学生想要出国,希望在明年的秋季入学,
那么,他最好在今年的年底之前递交所有必须的材料,包括各种考试的成绩 单、
个人陈述、推荐信等等。这样的话,他为了能够按时提交材料,起码要在今年6
月份前后考完GRE的作文考试,并且在10月份前后考完GRE的其他部分。 托福
考试么,最迟也要在今年10月份考完,当然,比较理想的是在今年年初就已经
拿到成绩。而托福考试也好,GRE考试也好,以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基础,我 坚
定地认为,一个拿得出手,换得来名校高额奖学金的成绩,需要至少两年时间的
认真准备——并且还需要在此之前的基础相当地扎实。
个人陈述和推荐信,在整个申请过程中的作用相当大,有时候甚至超过托福、GRE
考试。这些文书的写作,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哪怕找到像我这样有几 百个
成功案例的所谓“专家”付费进行辅导,我也会需要至少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与申
请者反复沟通,然后才开始第一稿的撰写,而后还要经过多次的修订。并且,越
是优秀的学生,要花费的时间精力越多,因为,一个人越优秀,所面临的风险越
高。可是我的经验却是,学生往往到了年底才发现自己根本写不出像样的个人陈
述和 推荐信,然后当他们一路打听找到我帮忙的时候,我只能说,“抱歉,这
个case我做不了”——这不是给我多少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对他来讲时间
早已殆 尽。
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差错。很多学生直到大三下学期期末结束的时候,才反应过
来应该准备托福、GRE考试,那么接下来的所有行为,都只不过是“临时抱 佛
脚”——看见什么都当作佛,也不管那“佛”的脚是不是感染了脚气。理论上讲,
所有的“速成班”、“强化班”都只不过在贩卖和满足幻觉而已——当然正因为
如此这种课程才会拥有巨大的市场和高额的利润。临时抱佛脚的人却不知道自己
早已选入了荒谬的漩涡,每天忙忙碌碌而又实际上碌碌无为地度过,直至最终结
果出 现都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许多年后,对自己说,“年轻的时候,我
也努力过..”
也有很多的学生,结束了“速成班”、“强化班”的“学习”,才发现不仅有更
多的功课要做,最要命的是,所有的考点全部报满,根本无法订到考位。在学 习
上多努力一些,还是有机会的。可是,没有考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除了后
悔之外。完全可以想象的是,那些稍微幸运一点,已经获得考位的学生中,仅仅
有 20%不到的学生最终可以获得有意义的成绩,其他80%的学生,只不过获得一
个“考试经历”而已——究其原因,我不相信这是智商的问题,这种考试也无法
衡 量智商;只有一个合理解释:准备不够充分,换言之,时间投入不够,再换
言之,没有提前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

其实,不仅在留学的这个选择上如此,面对任何其他选择的时候,包括考研、求
职,大多数人的失败与慌张都是基于同样的机理。准备不充分的人面临的困 境,
就好像是个手铐,越挣扎就被箍得越紧。面对最后期限,无法不产生无比的焦虑。
而这些焦虑产生的唯一作用就是分散注意力,使得产能低下到极限;反过来, 产
能的低下和时间的紧迫所产生的唯一作用就是更加焦虑..恶性的死循环。
这些人不知道,无形之中,时间已经成为它们的敌人;他们更不知道的是,时间
原本无善无恶,是他们自己变成了时间的敌人,或者是他们把时间变成了自己 的
敌人。每时每刻,这些人还以为自己在跟别人竞争,殊不知,另外的那些人其实
根本与世无争,只是因为提前了起点,就有了机会把时间当作朋友——谁能想象
出 来这世上还有什么样的靠山会比时间更强大呢?时间的敌人从来都不知道自
己被谁打败了——对他们来讲,生命的终点立着个他们看不到的墓碑,上面刻着
“死因不 详”。
举个极端的例子,甚至不夸张地讲,连男人的性能力都可能提前准备。所谓的性
能力,往往与心肺功能紧密相关。于是,一个男人如果在二十五六岁的时候不 管
从什么渠道得知了这一点的话,那么他就应该坚持每周至少长跑三四次。几年之
后,一不小心过了三十岁,他就会发现在他的朋友同事都被工作压垮了身体,了
无 生活乐趣的时候,他竟然仅仅因为一个万事提前准备的良好习惯,可以做到
一枝独秀。
有些学者的结论可能会招致猛烈批评,事实上也却是经常如此。比如说,有些学
者经过大量的调查,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很大程度上,财富决定智商”。这并不
是胡说,尽管很难令人接受。生物心理学家马克.罗森茨威格曾经做过一个非常
著名的试验:
选择一批遗传素质差不多的老鼠,将它们任意分成三组:第一组3只老鼠处在
“标准环境”,即被关在铁笼子里一起喂养;第二组老鼠处在“贫乏环境”,即
被单独 隔离起来,只身处在三面不透明的笼子里,光线昏暗,几乎没有刺激;
第三组处在“丰富环境”,即十几只老鼠一起被关在一只宽敞明亮、设备齐全的
笼子里,笼子 里设有秋千、滑梯、木梯、小桥及各种“玩具”。几个月过去了,
罗森茨威格惊奇地的发现,处在“丰富环境”的老鼠最活跃,看起来非常聪明,
而处在“贫乏环境 ”的老鼠最为安静,几乎给人一种傻呆呆的感觉。然后,实
验人员将老鼠的大脑进行解剖分析,结果发现三组老鼠在大脑皮层厚度、脑皮层
蛋白质含量、脑皮层与大 脑的比重、脑细胞的大小、神经纤维的多少、突触的
数量、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以及与智力有关的脑化学物质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
异。“丰富环境”组的老鼠优势 最为显着,而“贫乏环境”组的老鼠处于绝对
弱势。
想象一下富裕家庭能给孩子创造的环境吧,再对比一下贫困家庭能给孩子创造的
环境。所以,整体上来看(注意,个别的反例并不完全说明整体上的问题),贫
富的分化甚至可能造成巨大的智力差异。
环境对个体的成长有着巨大的甚至难以逆转的作用。有人因此有了“血统论”、
“出身论”之类的看法。这些人只不过是因其心智能力低下才会产生如此荒谬

又如此肤浅的看法。然而,现象确实存在,只不过解释过于简单、幼稚、粗暴、
粗糙。“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爹是英雄儿好汉”。“虎父
无犬 子”。“有其父必有其子”。印度影片《流浪者》里的法官说:“贼的儿
子还是贼”。英语里的谚语说,“苹果不会落到离(苹果)树很远的地方”。所有
这些都是 对环境的力量造成的结果的朴素观察。
学者们认为,贫穷,从整体上来看是“永存之困境”(persistent problem)。
无论这世界发展成什么样子,都不可能彻底根除贫困,因为最终,所谓的贫困是
相对的。然而,从个体角度出发,贫穷并不是无法摆脱的符咒。 任何一个个体,
事实上都有机会运用心智获得解放。不妨想象一下,一个人养成勤奋并节俭的习
惯,即可以做到既“开源”又“节流”,就可以开始积累财富——当 然不可能
一夜暴富。但是,一生的勤奋和节俭,即一生的开源和节流,等于与时间做了一
辈子的朋友。而他的孩子如果也即勤奋又节俭,那么,会积累指数级增长的 财
富。
事实上,今天地球上所有控制巨大财富的家族都经历过“白手起家”的过程。在
荒蛮的年代,“耐心”的作用可能被其他因素掩盖,但是,在比过往任何时代 都
高度文明的今天(尽管依然有很多地方令人失望),“耐心”已经成为最重要的、
最有力量的因素。即便是古人都早就注意到“穷不过五幅,富不过三代”——请
注意前半句。
可是,多少人有耐心做两代人、甚至三代人才能完成的计划呢?答案是,极少数。
不过,需要注意的并不是究竟有多少的人如此行为,而是,确确实实就有这 样
的人存在!如果你认真思考之后觉得你自己不是那样的人,那就不要抱怨,因为,
那前途是你主动放弃的。即便是在战国年代,都可以出现吕不韦这样的人。某种
意义上,是他们超常的耐心,也就是被我们称之为“心智力量”的具体表现之一,
使他们积聚了大量的财富。“一夜暴富”总是确实存在可能,但,那要依赖也只
能 依赖那些心智发达的人乐于接受但却绝不奢望的一样东西——运气。
就是有一些人竟然可以制定长达几十年乃至一生,甚至跨越几代人的计划,而后
一丝不苟地执行下去——当年读《基督山伯爵》的时候就觉得故事中的人物牛 就
牛在这里。后来看斯蒂芬金的小说改编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也再次觉得这样
巨人必然存在于这世界的某个角落。很少有人学会这样的技巧,只是因为不大可
能 运气好到身边就有这样的巨人,无法直接凭借“体验”和“观察”获得切实
的“经验”和好处。
尽管心智成熟的我们往往会避免基于比较的快乐,但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基于比较
的相对成功。所以,突破刚刚提到的“恶性的死循环”的最基本方法就是,比 别
人更早一些开始准备,早一点,再早一点。想想吧,有些人可以提前一两辈子开
始准备一件事情。越早一点,你与时间这个朋友之间就会变得越亲密一点;与你
更 加亲密一点的这个朋友会让你的每一天都多那么一点点的从容;那多一点点
的从容,会让你爱上时间这个家伙。
不要怪我啰唆,不啰唆不行。说来说去,是我们早就提到过的道理。

于是,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结论,浪费时间是可耻的,而浪费青春不仅是可耻的,
更是可悲的,并且只能是无可挽回的。朴素点说,人必须努力。如果大家都努力
的 时候,那你就最好早点开始努力,并且更努力才好。人们总是说,笨鸟先飞,
其实,有很多鸟之所以先飞也许并不是因为它们笨,相反,更可能是因为它们更
聪明。
如果啰唆竟然真的起了作用,哪怕招人厌烦也居然可能是令自己愉悦的厌烦。教
书的经历使我养成了在必要的时候甘于啰唆的习惯;而其根本原因,只不过是 我
发现了耐心的好处;了解耐心的好处,就不得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投入
的时间相比,聪明、勤奋之类的因素实在是微不足道。
1. Cherry, E. C. (1953) Some experiments on the recognition of speech, with one and with
two ears. Journal of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5(5), 975–979. [.]

7.c 成功的核心素质——耐心
早就说过,所谓的坚持不懈的本质是时间的投入。因为人们在做一件事,为了成
功坚持不懈的时候,最终会发现大多的努力其实不过是简 单而又貌似枯燥的重
复。毕淑敏在她的小说《女心理师》里说:“一杯咖啡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水。
一杯咖啡里98%都是水”。而那些简单而又貌似枯燥的重复就 好像咖啡里的水
一样重要。
所谓的耐心,就是甘于把时间投入到简单、枯燥但是最终会意义非凡的重复当中
去。尽管,前面已经有过相当的篇幅说耐心的重要,现在依然有必要继续啰唆一
下关于耐心的方方面面。
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人有多大的耐心,他的成功几率就有多高。反过来,没有耐
心的人终将一事无成。不仅现实中如此,连故事中都是如此。仔细注意以下就 会
发现,所有惊心动魄的精彩故事的主角都是充满了耐心的人,《基督山伯爵》中
的爱德蒙.邓蒂斯,《肖恩克的救赎》中的银行家安迪,《越狱》中的迈克尔.
斯 科菲尔德..这不是编故事的人胡说八道,而是,只有这样才最真实。
仔细观察一下,所有不利于成功的负面的品质都是缺乏耐心的体现,或者说是缺
乏耐心的结果。“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几乎是所有人的本能,“速成” 是
几乎是所有人的愿望。《圣经》里说上帝创造了人类,而事实上应该是人类创造
了上帝才对。所以,上帝才有了人的最基本特征,做什么事都“速成”——创造
这 个世界仅仅用了六天时间就搞定,然后他就跟所有人一样迫不及待地休息去
了。今天,中学课本中就印着:“据推测,地球已经存活了46亿年。”
懒惰,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做任何事情。短视,是缺乏耐心而不能
运用心智去展望未来。草率,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认真地调查研 究。
肤浅,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深入思考。夜郎自大,是因为缺乏耐心而拒绝
观察外面的世界,而所有的成见与偏见,都是因为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更多的时
间、精力去认真分辨每个个体的特征而宁愿用粗暴简单的分类方法替代思考。
我个人真正清醒地体会到耐心的好出,是做老师这个行当两年之后。由于课堂上
常常几百人,学生的年龄层次跨越太大——十六岁的、二十六岁的,一直到三十
六岁的,并且知识背景有着天壤之别,所以,自己在台上说出来的每句话都可能
被理解为许多个版本。
讲的课多了,就经常会有一些学生在课间或者课后来电邮与我讨论一些我在课堂
上提到的话题。偶尔,我发现我的一些话被理解到格外扭曲的地步。这样的时 候,
没有经验的我往往火冒三丈,暗恨并且暗骂那些人实在是“智力低下”。少数的
时候,遇到曲解我的学生一些纠缠,甚至需要克制才可以不发火,但估计表情早
就扭曲了。有次,在网上看到某个blogger签名是这么写的:“我按我的想法写,

你用你的智力读,千万别认为我有误导你的兴趣。非要认为自己被误导了的 智
力半残者,对不住您了。”觉得太有道理了,觉得自己没机会与那些曲解我的人
这样说,实在是太可惜了。
有些道理是突然醒悟的,在此之前,需要时间。突然有一天我惊醒了,发现自己
原本的态度和想法是不对的。就算是我的某些话被曲解了,并且确实是那些少 数
学生自己的问题,那也不意味着说,我不可以多做一些工作,提前想办法避免那
些话再次出现如此被曲解的情况。我只要多一点点的耐心就好——分析一下他们
为 什么会那么想,而后做出相应的修正和补充就好。有时候多一点点的耐心并
不意味着要多花费太多的时间,甚至可能是举手之劳而已。
于是,我的想法改变了我的态度。每当我的话被曲解的时候,我就尝试着把自己
的不耐烦先放到一边——没过多久,就开始没有任何不耐烦的感觉了——然后
冷静想想。想法改变了态度,而态度反过来会改变看法。耐心一点一点地投入,
最终的结果是,我发现过去是我太过肤浅,太过粗暴。我发现过去的一些想法不
再像 过去想得那样完整全面,那我就去补充;过去的一些想法不再像过去认为
得那样逻辑清晰,那我就去修正。再次体会到,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我多对
学生一点耐 心,最终竟然是自己获得的更多。
两年前,我读到一本书,《The Tipping Point: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作者是Malcolm Gladwell[1] 。在这本讨论“口碑——病
毒性传播”的书里,Malcolm提到两位人脉超常强健的人物。
第一位是来自达拉斯的叫Roger Horchow的成功商人。他像别人收集邮票一样搜
集朋友。他记得六十年前与自己玩的小朋友;记得他的好朋友小时候的住址;记
得他大学时的女朋友在三年级 时留学海外期间迷恋的男人的名字..在
Horchow的电脑里,有一个名册,里面有1600个人名、地址,以及相应的备忘,
备忘里写着第一次遇到这个人时 的详细情况。“如果我在跟你聊天的时候,偶
尔提及了你的生日或者结婚纪念日,那么我就会把日期记到这个小本子里。而后
在那个日子,你就会收到我的礼物。”
另外一位是叫Lois Weisberg的女人。Lois的惊人之处在于她觉得每个人都很
有趣。Lois的朋友谈起Lois的时候说,“Lois天天说的话都是这样的:‘噢,
你 知道吗?我刚刚遇到一个特棒的人!你甚至会爱上他!’”Lois的另外一个
朋友说,“Lois总是能在你身上看到连你自己都没有看到的东西。”Lois有 一
种不可思议的、离奇的本性,可以使她与她遇到的每个人都成为好朋友。
记下所有见过的人,需要很大的耐心;发现每个人的优点,更需要耐心。最近读
得另外一本书《少有人走的路》[2] ,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提到所谓的真爱,
就是耐心,而所谓的耐心,本质就是时间的投入。无论是谁都起码应该对自己更
耐心一点。任何与我们共享了某段时间的 人,不论我们喜欢也好讨厌也罢,都
已经成了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对他们还是多点耐心罢。我们做的每件事情,都
因为时间这位朋友的存在,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 部分,无法剔除,对它们也还
是多点耐心罢。

耐心究竟从何而来呢?首先,所有的耐心都来自于了解。有个马拉松运动员,叫
山田本一(1984年和1986年的世界冠军),似乎能够告诉我们答案。他在自传
中如此说道:
“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
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
红房 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
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
四十几公里 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
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几公里处的终点线上,结果我跑到十几
公里时就疲惫不堪 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我在写作课上,反复强调最重要的一件事是“You’d better know exactly what
you want”其实也是这个意思。耐心不是凭空来的,是需要了解支撑的。但是这
里已经出现了一个死循环:了解本身也是需要耐心的,没有耐心的人是没耐心深
入了 解任何事情的,于是,最终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没有耐心。
关于耐心,还有另外一个故事。
早年美国有专家做了这么一个实验,把一些只有四岁的孩子各自单独留在屋子里
面并给他一块棉花糖,告诉他大人要离开十五分钟,在这段时间如果他不把那块
棉花 糖吃掉,等大人回来的时候将给他另一块棉花糖。而对于一个只有四岁的
孩子来讲,把他关在一间什么也没有的屋子里,他的所有注意力都在那块棉花糖
上了,十五 分钟的时间是那么漫长,那块棉花糖的引诱是如此的大。研究发现,
可以忍着不把棉花糖吃掉的孩子长大以后大多数人都成为了成功的人士;而急着
把棉花糖吃掉的 孩子长大以后大都平平无奇。
这个故事的关键并不在于最后有多少孩子最终长成成功人士,关键在于告诉我们,
四岁的时候,每个人的耐心程度竟然就已经大不相同了。也许耐心是天生的 ——
尽管我个人并不相信。更可能的解释是,每个人天生的耐心程度大致相同,只不
过,来自于周遭环境以及身边成年人的行为模式等等的因素短短四年的影响,已
经使孩子们的耐心程度千差万别。如果说,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那么,这个例
子告诉我们四岁的时候就有了明显的不同。
我自己就不是个天生耐心很好的人。但,多多少少,在一些方面显得比周围的人
有更多的耐心,也因此收益颇多。仔细回想,这跟我很小的时候学弹吉他有相 当
大的关系——感谢我的父亲在我11岁的生日那天送我一把木吉他。尽管最终弹
得也不是很好,但是,那样的练琴经历告诉我,哪怕为了弹会弹好一个小节,都
可 能要练上几十遍,再加上后来的自我欣赏几百遍才行。多多少少,是因为有
这样的经历,我做事的时候不怕重复。如果说,天分是那2%的“咖啡粉末”,
也需要那 98%重复作为“水”,才可以成为一杯清香的咖啡。
1. 他还写过另外一本有趣的书,Blink: The Power of Thinking without Thinking [.]
2. The Road Less Traveled, by M. Scott Peck [.]

7.d 越早醒悟越好
从每个人的感受出发,时间并不是匀速的,而是加速前进的。这不是什么“相对
论”。爱因斯坦确实曾用这样的一个比喻解释相对论:“ 一位先生和一位漂亮
女孩在一起呆上一小时,他会感觉像一分钟;但如果让他在火炉子上呆上一分钟,
他会感觉比一小时还长。这就是相对论。”但是,爱因斯坦想 要说明的并不仅
仅是“观测者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参照系是至关重要的”,而是更进一步的“观
测者的精神状态也许是对时间流逝感知的一个附加因素”。然而,对 爱因斯坦
来说是想当然的所谓“观测者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参照系是至关重要的”的这个
事实,即,我们刚刚说的“从每个人的感受出发,时间并不是匀速的,而是 加
速前进的”,对很多普通人来说,却是从未认真考虑过的。
只要你正在阅读这段文字,没什么意外的话,就可以推断你的岁数致应该超过
12岁。因为普遍来看,12岁前后,就是抽象的文字理解能力真正开始发展的 阶
段。于是,当听到老狼的《同桌的你》中的歌词不可能没有共鸣——“那时候天
总是很蓝,日子总是过得太慢”。你也肯定有过罗大佑有过的感受——“什么时
候 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一样有着一张成熟与长大的脸?”经验的存在会大大提
高理解能力。可是,小的时候我们觉得时间那么缓慢甚至令人难以忍受,怎么现
在就“光 阴它匆匆似流水”了呢?
心理学家可以用特别简单、准确而又非常精巧的方法清楚地解释为什么随着年龄
的增长每个人都会觉得时间越来越快。
对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讲,未来的一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一生的20%;而对一个
五十岁的人来讲,未来的一年只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一生的1/50,即2%。所以,
从感觉上来看,随着年龄的增加,时间好像越来越快。
对任何一个正常人来讲,对这个事实的提早认知也许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了。可
惜,这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才可以真正亲自体验到的经验,大多数人只有到了 三
十四岁的时候才真正有深刻的体会。可是,到了那个时候,这种“经验”对自己
来说已经根本没有什么机会起什么作用了——因为最好的时光早已消逝。于是,
这 种特殊的经验无论多么丰富准确都不大可能给经验获得者带来什么解脱,能
带来的反而更可能是更加厚重的枷锁——懊恼将时时刻刻伴随在其后他们做每
件事的过程 中。无奈之下,这些人无一例外地想把这种宝贵的经验传授给子女,
结果往往是几乎无一例外地像他们自己的父母曾经尝试过的那样以一败涂地告
终——懊恼之于, 又平添了无尽的烦恼和怨恨。
反思能力,几乎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因为人类拥有了反思能力,才慢慢拥有了另
外一种能力,类比能力。而类比能力是一个人所拥有的理解能力高低之关键。 于
是,我们理解新事物的时候,往往通过反思类比现有的经验。类似的现有经验的
存在,极可能会大大提高我们对新事物新思想的理解效率。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流行了千百年。很令人怀疑的是,这句话在
这千百年的过程中究竟多大程度上增加了“少壮努力”的人数,或者多大程度
上减少了“老大伤悲”的人数。这么有道理的话,为什么总是并不起作用呢?合
理的解释是,需要太长时间才可以获得的经验很难传递,就是因为缺乏现有的经
验作 为支撑。而想让一个孩子去真正理解“时间终究会越来越快”的这样一个
道理之所以无比困难,就是因为他们不仅没有“类似的现有经验”,还恰好有着
相反地“现 存经验”。
事实上,我的观察是,几乎所有失败的青少年教育,都是因为粗暴简单而又愚昧
地无视孩子们所拥有的“现存经验”和“现存经验的作用”而造成的。如果, 你
是教育失败的受害者,恭喜你,也请你谢谢我——这真的不是开开玩笑而已——
因为刚刚的那一点点的文字已经给了你一个难得而又宝贵的“重生的机会”。如
果,你已经为人父母,拜托,一定请你回头反复阅读刚刚那一点点的文字,仅仅
多一点点的耐心,就可以开始尝试着运用你的心智,你和你的孩子都将仅仅因为
你刚 刚这几分钟的努力和挣扎获得解放。
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别简单。在某一天,做一件让他印象无比深刻的事情。可以是
讲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次郊游,更可以是买一件让他惊喜的礼物——反正一 定
要让他印象极度深刻。而后,你自己在日记里记录清楚这件事情,当然包括时间、
地点与事件,而后千万要妥善保存。大约两三年之后,在他有一天开始觉得并抱
怨时间太慢的时候,把那个记录翻出来,给他看,让他体会。这么做的要点只有
一个,耐心。首先,起点最好应该在大约七岁前后;其次,重点应该起码两三年
之 后。而后再过三五年,再提醒一次。这样的体验,不仅将使孩子永生难忘,
还会影响他此后一生对时间的精确认识。早晚有一天,你的孩子将因此对你无比
感激,充 满崇敬。因为他终将明白,这种宝贵的“相对优势”根本就不是可以
用金钱衡量的——只需要大致看看我们自己身边有多少人对此茫然并无所知晓
你就很容易想象这 个结果了。
接下来要理解的是另外一件更重要的道理,就是这小节的标题——“越早醒悟越
好”。更早的时候,我们已经讨论过人们之间心智力量的差异,究竟会带来怎样
的人生差异,时间质量差异——只有这四个字来修饰才是准确的:“难以估量”。
其实,科学家们早就给了我们非常合理而又清晰的解释。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
亨利彭加勒[1] 用他的混沌理论告诉我们,初始条件的一个极小的差异将会导致
最终结果的一个极大的差异。前者发生一个微小错误,后者的错误就会十分巨大。
事实上,某种意义 上,即便是线性关系也最终表现相同,两条射线从同一点出
发,即便方向上相差一点点,那么在两条线无限延伸之后,两个射线的终点之间
也将有无限的距离。古人 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就是对此类现象的朴素观察。
而上个世纪60年代早期,麻省理工学院的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仑兹[2]) 更是用
“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形象地说明了混沌学的核心内容——“对初
始条件的敏感性依赖”——“地球上某一地方的蝴蝶是否会拍动翅膀,甚至会影
响到另一个地方是否会发 生飓风。”还有人冰球的运动轨迹来说明“对初始条
件的敏感性依赖”。如果最初冰球放置角度发生了哪怕微乎其微的变化,那么在
撞击次数增加的时候,最终位置 的差异会呈指数形式增长。

所以,在真正能够理解混沌理论的人的心目中,所谓的命运就有了另外的解释。
初始条件的差异,造成了最终天壤之别的结果。人们大多对此缺乏完整的理 解,
又由于自身感知的局限,只能把那些遗憾归结为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者
“命中有时当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或者是什么“造化弄人”等等。可是有
这样的感受或者想法的人并不知道他们曾经有过改变结局的机会,只不过时间无
法倒流的属性已经把一切变成了不可更改的既定事实。
小时候,读苏东坡的《留侯论》中的文字,“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 有
大志者,卒然临之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大,而其志者远也。”
读过了之后,只是羡慕那些豪杰之士,竟然可以达到那样至高的境界,无法想象
他 们究竟是怎样做到的。而现在看来,这样解释倒也简单:那些豪杰之士都是
早已醒悟了很久的人。所以,他们可以运用心智的力量忽略眼前的纷纷扰扰,专
注于别人 看不到的许多年之后的精彩。
过去已经过去,无法更改。未来却可以更改——通过改变我们今天的起始条件。
当我们真正运用心智的力量认真而又正确地反思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的尴 尬,
最终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大多数肯定是因为我们过去曾经做错过什么,或有意,或
无意。那么,为了将来的正确,我们今天就要做到尽量不出错。今天任何一个小
错误,都有可能在将来被无穷地放大。这样的认知,几乎会改变我们的一切。生
活就是选择,而所谓的选择,只不过是一个人所拥有的观念对之衡量后的结果。
一个 人所拥有的观念,说穿了,就是心智力量的最终体现。
开启自己的心智,就等于重生。然而重生并不直接等于幸福。
知易行难。想到“想”居然是要通过“想”很多遍才能学会的,多不容易啊!在
没想到之前,“想”又有什么乐趣可言呢?然而,想到之后,却马上要用最直 接
的方式面临痛苦——接受现实需要勇气,因为现实不是我们最初以为的那个样子,
也不是我们任何时候向往的那个样子。现实难以接受的同时,更难接受的是已经
在现实中浑然不知地浸泡了许多年而面目全非的自己。
所以,很多人害怕思考,常常说,“想那么多干嘛,多累啊?”然后用天下最累
的方式生活而不自知。大哲学家罗素曾观察到这个现象,并为之奇怪,慨叹道,
“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 。”[3]
如若重生,就可以恰当运用心智与时间作朋友,与他一起用耐心打造新的人生。
没有人能够阻挡你开启自己的心智。最神奇的是,一个人的心智的开启,竟然 只
需要一个挣扎的念头而已。但仅仅这一个念头却又是天下最困难的事情之一。但,
还是挣扎一下吧,因为无论如何,反正我们早晚要为自己的过去买单,逃不掉 的。
爱因斯坦说,“用当年我们制造它们的思路,我们根本无法解决任何麻烦 。”[4]
越早醒悟越好。
必读网(http://www.beduu.com)整理
首页 上一页 共16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