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读大学怎么读

_2 长安遥遥 (现代)
  一天,一位法师正要开门外出,却被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撞得人仰马翻,眼镜撞碎了,眼皮也戳青了。但那位撞人的大汉却毫无羞愧之色,理直气壮地说:“谁叫你戴眼镜呢?”
  法师笑了笑没有说话。
  大汉惊讶地问:“喂!和尚,为何不生气呀?”
  法师说:“为什么一定要生气呢?生气既不能使眼镜复原,又不能让脸上的淤青消失,苦痛解除。再说,生气只会扩大事端,若对你破口大骂或打斗动粗,必定会造成更多的业障及恶缘,也不能把事情化解。若我早一分钟或迟一分钟开门,都会避免相撞,或许这一撞也化解了一段恶缘,还要感谢你帮我消除业障呢?”
  大汉听后十分感动,他问了许多佛的问题及法师的称号,然后若有所悟地离开了。事情过了很久之后,一天法师接到一封报值挂号信,信内附有五千元钱,正是那位大汉寄的。
  原来大汉年轻时不知勤奋努力,毕业之后,在事业上高不成低不就,十分苦恼,婚后也不知善待妻子。一天他上班时忘了拿公事包,中途又返回家去取,却发现妻子与一名男子在家中谈笑,他冲动地跑进厨房,拿了把菜刀,想先杀了他们,然后自杀,以求了断。
  不料,那男子惊慌地回头时,脸上的眼镜掉了下来,瞬间,他想起了师傅的教诲,使自己冷静了下来,反思了自己过错。
  现在他的生活很幸福,工作也得心应手了。特寄来五千元钱,一方面为了感谢师父的恩情;另一方面也请求师父为他们祈福消业。
  法师的宽容带给了大汉觉悟,教会他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别人。宽容是一条环环相扣的纽带,让我们彼此相连,让我认清彼此,珍惜生命每一天。
  宽容地对待朋友,甚至宽容地对待对手,是一种至高至纯的精神境界,它能使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它能让你精神振奋,勇往直前。因此,要想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以下两点缺一不可:第一,将俯视改为仰视,不要为小事斤斤计较;第二,积极地和大家打成一片,热情大方地对待周围的人。
  如此,在这块土地上,你才能永远是胜利者。
  2.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
  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我读书的时候,常常在大学校园里听到过这句话,甚至在同学课本的扉页上看到过这句话;我的一个室友还曾请我们的书法老师将伏尔泰这句名言写成条幅,挂在他的墙壁上,以此勉励自己要宽容地对待别人的言论和观点。
  李开复青年时代历尽千辛万苦出国留学,考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导师是著名科学家罗杰瑞迪。罗杰瑞迪是美国总统特别顾问委员会信息委员会成员、“图灵奖”获得者,师从这么一个实力派科学家,成为他的研究生,李开复不可谓不幸运,换句话说,真是找到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他只要混过研究生毕业,打着导师的牌子,还不是各大公司的“抢手货”?大树底下好乘凉呀。
  可是,李开复并没有在大树底下解扣乘凉,合眼安眠,面是在大树的荫泽下发奋学习,刻苦钻研。他一头扎到计算机语言识别系统的研究当中去,立志有所作为。研究进行到关键之处,李开复对导师罗杰瑞迪的方法产生了怀疑,公然拒绝了这位世界级顶级计算机专家的指导,决定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他向导师力陈自己的观点,坚定地说:“我想这样进行,而不是你所主张的那样。”
  罗杰瑞迪说:“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可以支持你。”
  李开复按自己的路子走了下去,罗杰瑞迪一如既往地给他提供最好的机器和最新的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开复按着自己的方式往前走,研究终于有了重大突破,语音系统的识别率从原来的40%提高到80%。直到今天,全世界所有语言识别的研究都是在他开拓性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罗杰瑞迪兴奋地说,你该去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
  罗杰瑞迪的度量无疑是豁达的,他那句“我不同意你,但我可以支持你”的话,更胜过伏尔泰的“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我们这个国度和社会正是缺乏这种宽容的风度。许多人一旦听到与自己相左的话或自己不认可的想法,就会大肆批判,恶语中伤,尤其是情绪激烈的网络暴民和明星粉丝,一旦听到不同的声音,就会不分青红皂白,一呼百应,将反对的声浪强制压下去,把反对者“赶尽杀绝”。这种听不进他人意见的做法,不但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和厌恶,而且还会使自己的心理扭曲,最终无论谁的话都听不进去,凡事只会“唯我独尊”。
  作为一名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学生,应该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都有自己发表意见的权利,你不必附和别人或同意别人,但你必须尊重别人表达和保留意见的权利。
  如果再次遇见我那位室友,我一定会把罗杰瑞迪讲给李开复的那句话送给他。我想,他一定会喜欢的,并且会把“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装裱起来,挂在他们公司的大厅里,因为他现在已经是一家知名企业的高层管理了。
  3.保持宽容的心态
  微软公司有一位程序员叫埃勒,他发现公司的Basic软件中的着色功能有Bug,于是他花了好几天时间将其改好,随后,他非常得意地去找比尔.盖茨了。
  他说:“比尔,你看看这个,我发现了一处设计错误。”
  比尔问:“哪里错了?”
  “你看,居然错在这里,不知哪个没脑子的混蛋写了这段程序。”
  比尔又问:“你能证明现在它没有问题吗?”
  “是的,我可以证明。”
  “很好,你做得不错。”比尔由衷的赞叹道。
  后来,埃勒才得知那个写错程序的“没脑子的混蛋”居然是比尔.盖茨先生。正因盖茨是一个“没有脑子的混蛋”,微软才能广开言路,从善如流,群雄毕至,事业如日中天。
  在人际交往中,产生误解和矛盾是常有的事情,而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最易产生情绪、误会。
  有一对大学生情侣,相约下课后去食堂用餐,然后去步行街买东西,可是女孩因为班会而延误了,当她冒着雨赶到的时候已经迟到了半个多小时,他的男朋友气愤地说:“你每次都这样,我都等你半个多小时了,以后我再也不会等你了!”女孩站在雨中,泪水哗哗地流淌着,或许,他们再也没有未来了。
  而在同样一个地点,另一对情侣也面临同样的处境,女孩赶到的时候也迟到了半个钟头,但她的男朋友却关切地问道:“我想你一定忙坏了吧!”接着为女孩拭去脸上的雨水,并将自己的外套盖在女孩身上。此刻,女孩也流泪了,但留下的却是幸福的泪水。
  如果你是一个男孩,是像第一个男孩那样玩“酷”呢?还是像第二个男孩那样具备一个宽容的胸怀,细心地对待你的恋人呢?
  许多时候,当我们因为别人的一小点过失而斤斤计较、不依不饶、不理不睬的时候,不妨回过头来仔细想想,这样做有何意义,除了解一时之气、显示自己的矫情外,还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一个有宽广胸怀的人,无论在学习、恋爱,还是在以后的就业道路上,总会海阔天空、一帆风顺的,而一个睚眦必报的人,总会事事不顺的,因为他的心态决定了他的成败。当然,宽广的胸怀和宽容的心态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塑造出来,而要在长时间的生活磨砺中练就而出。正如李开复博士所言:“一个人要想有一个宽广的胸怀,必须做到务实、宽恕、自律、尊重他人、赋有涵养。”
  ?筲务实——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事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不可能事事顺心、处处如意。如果终日因为那些自己根本不可能改变的客观环境而怨天尤人,就根本没有办法也没有时间感受那些原本属于自己的快乐,更不用谈追寻自己的理想和兴趣了。因此,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中,只要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就应该对自己表示满意,并尽量享受其中的乐趣——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冷静、豁达和务实的态度尤为重要。
  ?筲宽恕——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积累多年的精华。在人际关系方面,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因为人际交往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要以诚挚、宽容的胸襟,尽量原谅别人的过错,你可能会由此得到终身的信任和感激;反之,将别人的过错记恨在心,只会陷入关系紧张、破裂的恶性循环,最后还可能付出更大的代价。
  ?筲自律——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的艺术
  自我控制不安定的情绪或冲动,在压力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随时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自控是一种内心的自我对话,可以提醒自己不要落入暴怒或失态的陷阱。
  ?筲尊重——尊重别人发表意见的权利
  缺乏宽广胸怀的人,听到自己不认可的想法,可能会立即开始批评和辩论,甚至恶语伤人。其实,每个人对每件事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理解,不能期望大家的意见都完全一致,但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每个人也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你不必附和或同意别人,但你必须尊重别人表达或保留意见的权利,正如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筲涵养——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
  涵养指的是一个人在待人处世方面的修养,特指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有涵养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宠辱不惊的心态来。每个渴望成功的人都应当修养自己的德操,开阔自己的心胸,以容载万物。此外,还应该善于审时度势,把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到宠辱不惊、置得失于度外。这样,在待人接物的时候,就可以表现出较高的涵养,可以将人际与事理中的种种问题处置得更为妥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大学的理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反思和修正。在这个知识和经济并重的时代,大学的重心应当是如何让学生学会做人。本章以李开复博士的诚信、积极主动、同理心、自省、宽容5大价值观为重点,辅以真实、生动的案例,详细地剖析了它们对于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和影响,为大学生正确树立对待社会、对待生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责任感指明了道路,也为大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创业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指导作用。
第一节 懂得做人、做事与做秀
更新时间2009-12-23 14:00:41 字数:4293
 简单做人,勤奋做事,偶尔做秀,是唐骏的三大人生哲学。简单做人,便会少去种种纷扰和纠缠,少去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自然会得到种种轻松和愉快,而人做得简单,事情也就不复杂,再加上勤奋和努力,一个完美的人基本已经成型,如果偶尔再做做秀,那真是锦上添花。
  1.做人要简单
  “人”字只有两笔,一撇一捺,简单、易写。
  有学者说:“做人要简单,就得像白开水,纯净平淡,没有掺杂任何杂质,从容生活,平淡才是真。做事要成熟,就得像铜钱,外圆内方,善待他人,宽容妥协,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空间。”
  简单就是美。数千年来,无数贤达人士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实践着这个朴素的真理。越是简单,越需要深邃的思想和纯净的灵魂,就像一棵参天大树,如果不去掉无用的枝条,那么它就不可能达成参天的追求。做人亦如此,如果人做得复杂了,凡事先去谋求利己的结果、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总要殚精竭虑地思前想后和患得患失。这样一来,天长日久,精神和思想难得放松。最后不是杞人忧天,就是庸人自扰,天天陷入自责和痛苦,不能自拔,事业自然也荒废了。做人要简单,你是什么样的人就是什么样的人,无需伪装,也不要隐藏,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唐骏刚进入微软时,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程师。因为大部分美国人的家庭观念很重,工作观念极其淡薄,他们认为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同事之间仅仅是工作关系,除此之外,几乎从不往来。而唐骏则不一样,他把所有在工作上给予自己帮助的同事都记在心中,逢年过节就会向他们发电子邮件表示问候。当时唐骏与另一个部门的经理在一起工作,这位经理的职位比他稍高一点。他们之间的关系很融洽。唐骏逢年过节便请她吃饭。但是,这位经理很不走运,由于公司内部斗争,不久,便从总监变成了普通员工。
  于是,很多人开始远离她。但唐骏没有,他依然跟以前一样,不断给她发信息、写邮件,请她出来吃饭。当然,唐骏这样做,完全处于他的做人原则,他不会因为对方职位的高低而改变对她的看法。后来,那位经理过去的老板到微软做了公司副总裁,于是她又成了高级总监。当微软决定在中国发展,唐骏去应聘中国区总经理时,这位高级总监居然就是5人选拔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当时微软内外有近百人应聘,唐骏只是其中一个,最后他成功了。
  事实上,唐骏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坚持了自己最为朴素的做人原则——朋友永远是朋友,不会因为富贵和职位高低而影响友情。当然,那个时候的他根本没想到这位经理会东山再起。
  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必然要与人交往和联系。在此过程中,如何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受人尊敬的人,是每个人都在思考并为之奋斗的问题。每个人都在期盼事事顺利,但每天总会碰到各种不如意,复杂的人际关系常常令人头疼。
  于是,许多人感叹,做人太累。因此,要想获得潇洒自如,只有在复杂的社会中简单做人,才能事事顺利,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
  唐骏是那种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开的人,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在盛大那四年,他没有跟任何一个同事交朋友,包括盛大董事长陈天桥,同时,如果有朋友因为跟唐骏的关系想介入公司业务,唐骏也不会答应。
  他认为:“宁愿失去一个朋友,也不愿让生活和工作交叉。这样一来,即使我的工作做错了,那也仅仅是我的能力问题,从而避免了许多猜测和疑心……做到为人简单而坦诚,便没人跟你交手,简单做人,就是无招胜有招。”
  世界本来也很简单,只是一些人把世界弄得越来越复杂。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生活得很累,也很紧张,别人很随意说的一句话,就会引起他的高度注意,继而胡思乱想,猜测别人是不是谋害自己。因此,这种人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显得不诚实,不大方,甚至很造作。他们处处提防,时时警惕,小心翼翼过日子。因为,他们把一切东西看得太复杂了。
  简单做人,纯真就是美。
  大学生做人也应当坚持“简单”,这样才能交到知心朋友。对待老师和同学都应当这样,切莫以为跟老师走得近,你就会得到某种好处;跟某个有“名望”的同学玩得好了,就会鸡犬升迁。
  做人不要太复杂,不要太世故,不要太虚伪,不要自欺欺人,不要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中作茧自缚。简单做人,以平静的心态和常人的眼光对待这个世界,让自己从繁琐的生活中和扑朔迷离的关系网中走出来,忘却烦恼。
  人做的简单了,一切事情都不再复杂了。
  2.做事要勤奋
  唐骏离开微软时,在给比尔.盖茨最后一封邮件中写到了这么一句话:“不敢说我唐骏是微软最勤奋的,但没人敢说比我唐骏更勤奋。”
  1994年,刚加盟微软的时候,唐骏有一些失落。因为当时的微软崇尚一种精英文化,即1500名员工个个都是强手,从技术到管理,唐骏排在倒数第一的位置上。那时,他还有一点小失落。但是他很快寻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来实现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勤奋。
  刚刚进入微软后,唐骏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写源代码编软件的工程师,面临上万名世界上最优秀的员工,唐骏感到压力很大,但是他并没有被压力吓趴下,而是每天下班后留在办公室看书,周末也这样。头几个月,他完全没有休息时间,一直在拼命学习,希望能跟上同事们的步伐,结果5个月之后,他不仅缩小了与同事之间的差距,而且在某些方面还有一定的建树。在微软的十年,唐骏一直是最勤奋最敬业的微软人之一,每天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公司、最晚离开办公室,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
  因为唐骏知道,一个人如果想改变自己,只有通过勤奋。否则,永远实现不了人生职业的规划。
  著名的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曾经是一个贫困潦倒,连电话费都交不起的人。后来,他成了世界上著名的恐怖小说大师,高额的版税让他很快成了世界级的大富翁。可是,他的每一天,仍然是在勤奋的创作之中度过的。
  面对成功,他也只有两个字:勤奋。一年之中,他只有三天的休息时间。这三天是:生日,圣诞节,美国独立日(国庆节)。勤奋给他带来的好处是,永不枯竭的灵感。
  2008年,据《成都商报》报道,郭敬明以1300万元的版税收入蝉联中国作家富豪榜冠军宝座,这在经济萧条,文学日益边缘化的世纪初显然是一件令人惊诧的事件。
  除了作家身份外,郭敬明还是文学杂志《最小说》的主编。该刊从2007年创刊发行以来,如今每期达到50余万册的发行量,在青少年中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力。面对自己的成功,郭敬明总结为自己很勤奋:
  “我是那种今天要做一件事一定要把它做到最好的人。所以我每天连睡觉都在想杂志的事,半夜我想到一个东西都会起床记下来,免得忘掉。此外我非常重视团队的智慧,因为杂志比拼的是长久,不是说做完一本就完事了,它是长期的战役,坚持到最后的人一定是付出最多、也是承受困难和挑战最多的人。我希望《最小说》做到业内最好。”
  李嘉诚曾说:“成功的秘诀在于比别人努力两倍。”
  曾经的世界首富堤义明说:“要想获得成功的话,需要比别人努力三倍。”
  正因为如此努力,他们才创造了别人无法企及的成就。
  3.偶尔做做秀
  2003年,唐骏的一名下属赵方得到苹果公司的邀请,想跳槽去苹果中国公司任总裁。身在国外的唐骏得知此事之后,马不停蹄地赶到了赵方所在地广东。见到赵方后,他并没有劝阻挽留,而只是和他聊了半个小时毫无关联的闲事,然后又回去了。赵方被唐骏这个莫名其妙的闲谈弄了一头雾水,当时就懵了,不知所以然。可是到了第二天,各大媒体的头版都登了《唐骏专程回国劝留赵方》的报道。而唐骏的这次做秀,让赵方的身价在苹果公司眼中倍增。
  唐骏后来说:“我不只是做给赵方看,做给苹果公司看,更重要的是做给我公司的员工看。我让那些员工意识到,离职不是背叛,这是职业生涯的一种提升,因为我们要经营我们的人生,经营我们的事业,经营我们的职业生涯。我们必须一步步往上走,这跟经营企业是一样的,一定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说得再大一点,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行业。所以我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微软的员工,在微软的时候我们尊重你,你离开的时候我们同样非常尊重你,很多人说唐骏这是做秀,你觉得这像做秀吗?这是在做人,你不觉得吗?所以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做秀’的一个方面。”
  唐骏通过这次做秀,第一,提高了赵方的身价——苹果公司看到微软公司如此挽留这个人,会觉得挖到了人才;第二,也为唐骏自己留下了一个好口碑——惜才;第三,还为微软公司留下了一个好名声。
  从中可以看出“做秀”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且还附有睿智和创意。
  事情做得再好,如果不会表现出来给人看,那也没有用。有道是,“爱拼才会赢,敢唱就会红”,一个人,不仅要有做事的本领,而且还要有做秀的功夫,因为只有把自己优异的地方展示给别人看,别人才会注意到你,重视到你,正所谓:“酒好还要勤吆喝,花红仍需绿叶扶。”
  《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有这样一个情节:张飞醉酒失徐州后来见刘备,细说了原由,众人都因此大惊失色,唯恐刘备震怒。而刘备听后却豁然说道:“得何足喜,失何足忧!”表面上看,这是刘备对公事的评论,应该说还是挺大度的。对于张飞失徐州一事没有加以批评,因为他知道事已至此,批评也是没有用的,只怪自己用人不善。这也从侧面显示了刘备在做领导方面的艺术,勇于承担责任。然而此时的他,最担心的不是徐州失守,而是自己家人的安危,但他这时又不好意思直接问,关公看出了刘备的心思,便问张飞:“嫂嫂安在?”张飞说:“皆陷于城中矣。”刘备默然无语,其实不说话便是对张飞的一种责备,后来关公又埋怨了张飞,于是张飞便“掣剑欲自刎”,刘备便开始了他的做秀,如书中所说:“向前抱住,夺剑掷地”,然后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听得关公和张飞感动得涕泪长流。
  刘备通过一场做秀,赢得了两个副手的尊敬,使关张二人更死心踏地为他卖命。这就是刘备的高明之处,把自己的私家事拿出来做场秀,使下边人觉得自己公而忘私,赢得军心。
  所以,有时候我们也要学会做秀,而且还要会做秀,一旦有了做秀的土壤,就会长出五颜六色的花朵。但是,做秀也要有个度,如果凡事不分场合和地点,一味地自我夸张、展现、炫耀性地“做秀”,不仅会引起大家的强烈反对,而且也可能会因此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总之,“做事”也好,“做秀”也罢,一个人必然要学会顶天立地地“做人”。因为唯有顶天立地地“做人”,才能问心无愧地“做事”,才能给自己的人生留下绚烂多姿的美好回忆。
第二节 成功的“4+1”法则
更新时间2009-12-23 14:01:25 字数:5242
 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到世界500强顶尖级的工程师;从微软公司一名普通程序员,到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终身荣誉总裁;从专家型的职业经理人,到管理型的CEO。唐骏用了16年的时间,从一个普通白领,上升到了一次性支付“签约奖金”价值超过10个亿的职场明星。唐骏用自己的方式不断复制着的成功,书写着传奇的人生经历。他为什么会成功?他究竟做了什么?唐骏在总结自己成功经验时,提到一个“4+1”法则,即“智慧、机遇、勤奋、激情”和“性格”。
  1.如何把知识转化为智慧
  很多大学生在学校里很优秀,每门功课都能得很高的分数,而且时不时能拿上奖学金。但是,一走进社会,这种优秀的光环就黄鹤一去不复返了。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是:他没有把知识转化为智慧。那些“死读书”、“读死书”的人,尽管掌握了一些知识,但不能说他们拥有了智慧。历史上的赵括、马谡都是口若悬河,夸夸其谈的人,但因为缺乏智慧,最后都栽了跟头,成为贻笑千古的蠢人。
  一个人光有知识是没用的,只有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将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从生活中获得智慧,才能真正称之为智慧。大学里学习绝非简单地把书本读会、考试拿个好成绩、年末得个奖学金。而是培养自己快速学习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用在实践中。
  唐骏当年在日本留学时,为了生活,便在一家日本的私塾当兼职教师,从教授小学、中学,一直到一所大专院校,唐骏始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的工资也从每小时625日元涨到了1500日元,再到2000日元,最后到了4000日元。两年后,他的太太来到日本与他相聚。
  由于唐骏教授的学生进步非常快,也非常优秀,学校里其他老师就对他产生了不满。于是,他们便找到唐骏,向他“虚心”请教,还假惺惺地设下“拜师宴”。“拜师宴”间,这几个老师猛向唐骏灌酒,还变着法子与唐骏比唱卡拉OK,因为人多势众,唐骏众口难辨,只好愤然退席。
  这时他的妻子得知此事后,便给丈夫出了一个主意。为了礼尚往来,他们夫妇回请那几个挑衅的老师赴宴,酒过三巡之后,他们又要比赛唱卡拉OK。这时,唐骏的妻子不动声色地说:“要唱卡拉OK就得比谁唱得好。谁好谁坏,不能由你们说了算,要用评分器来评判。”于是,唐骏把自己刚刚发明的评分软件装进VCD。
  最后,唐骏夫妇用智慧和技术特长战胜了日本人。
  知识其实就是一件工具,用的时候它就是一件武器,不用的时候就是一堆废铁,时间长了,还会生锈;而智慧就是谋略、是成功运用知识的一种能力。知识和智慧一样都不能缺少。
  进入信息时代,每天面对排山倒海压过来的新的知识和信息。许多人都感到了疲惫,无力面对。
  那么,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知识时代,我们该怎么学习呢?
  曾经有人问唐骏:“你觉得在大学里怎样学习才有效果呢?”
  唐骏说:“有两个学生,其中一个学生用两个月的时间看完了所有书,最后考试得了70分;另一个学生用了一个学期,而且是夜以继日,最后得了90分。比较而言,我更喜欢那个只用两个月得了70分的学生。在企业里也需要学习,但不是给你一本书,让你学习3个月,然后再给你一张试卷,让你考试。而是给你一本书,一天后就要你拿出成果。这就是快速学习法,因此我认为,在大学里所学课程的成绩好坏一点也不重要,关键是——开学时拿一本书学习三天,然后就去考试——哪怕只答对60%,也是好学生。”
  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才显示出它的价值;若不能转化为智慧,知识越多,身心发展的负担也越沉重。现实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是拥有许多知识的人,另一种是睿智的人。前者拥有一大堆“间接知识”、不会运用,这些知识只会阻滞生命的灵性和智慧的闪现,而后者是机智灵敏的,善于处理他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大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睿智的人”,而不简单是有知识的人,因为现在只要你打开电脑,上下五千年、天上地下、国内国外……等等,要什么知识都可以查到什么。
  而你的大脑能存储几兆容量呢?
  2.机遇在哪里?
  在人的一生中,机遇不可能一次也不会降临,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机遇。只要你留心就会发现机遇。然而当机遇敲门时,你却无动于衷。这时,机遇就会从你的眼皮底下滑过。
  唐骏说过:“机会是不平等的,它给予勤奋的人、勇于争取的人、超前地多跨了一步的人。”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从唐骏掘到的第一桶金,到自己创业开公司,从微软一名小程序员到中国区总裁,从盛大网络到现在的新华都,唐骏的每一次进步,都是自己努力把握机遇的结果。
  刚进入微软的时候,唐骏只是一名普通的程序员。如果每天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唐骏的一生将和数百位程序员没有太大区别。于是,唐骏想能不能通过改变结构、重新编写程序的方式,实现程序的各种功能。这样不仅简化了大量的编写工作,而且对于用户来说,也能大大提高软件的运行速度和工作效率。
  于是唐骏把这个想法汇报给了上司。起初上司并不重视,因为程序的结构已经比较成熟。唐骏再三向上司解释,如果改变框架,有可能会让编写变得更轻松,并能够节省大量的研发时间和成本,同时软件的稳定性会更强,操作效率会更高。唐骏这么一说,上司似乎对他的这个想法也产生了兴趣,决定给他一段时间,按照他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
  机会来了,就要好好把握。唐骏觉得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可以展示自己的时机。此后一个星期,他天天废寝忘食,把全部心血都集中在这件事情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星期过后,唐骏拿出了一份清晰的程序结构,这个程序比原来的设想节省了一半多的研发时间,人力成本也大大缩减到原来的一半以下。上司看完之后,对他赞不绝口,并成立了新的项目小组,按照唐骏的思路重新设计和编写软件。这样,默默无闻的唐骏一下子从一个最普通的程序员,变成了项目组组长,虽然薪水并没有提高多少,但是他在上司心目中却树立了非常完美的印象,同时也为自己将来做管理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就是唐骏把握机遇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机会无处不在,但很多时候,是需要我们自己去争取的。
  小王是某公司的白领,在工作上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总觉得自己没有得到上级的赏识,心里很是不平。于是,他常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见到老总,一定要好好展示给他看,这样也就有了出头之日!”而她的同事张敏也有同样的想法,但是她比小王更进了一步,特意跑到总部打听老总上下班的时间,算好大概会在何时进电梯,她便也在这个时候去坐电梯,希望能遇到老总,有机会打个招呼。而另一个同事小陈比他们两个还要进一步,她在详细了解了老总的奋斗历程、毕业学校、人际风格、社会关系、个人爱好等问题后,精心设计了几句简单却有分量的开场白,然后在算好的时间乘坐电梯。这样,与老总打过几次招呼后,终于有机会跟老总长谈了一次。
  不久,她争取到了更好的职位。
  我们在大学里也一样,为什么有的人活得很潇洒,左右逢源,而有的人老感觉上天与自己处处为难,做什么事都不顺心。这就是因为自己不会把握机会。
  还是那句老话:“愚者错失机遇,智者善抓机遇,成功者创造机遇,机遇只给准备好的人。”
  罗曼.罗兰说:“如果有人错过机会,多半不是机会没有到来,而是因为等待机会者没有看见机会到来,而且机会过来时,没有一伸手就抓住它。”
  3.勤奋和激情
  唐骏的勤奋是有目共睹的,但唐骏更崇尚激情。
  很多人问唐骏:“你都这么成功了,怎么还那么勤奋?那么有激情?”
  唐骏说:“人需要激情,对待每一件事都要有激情,无论是做讲座,还是打篮球。激情也是继续进步的动力所在。对每一个年轻人来说,一定要有一个追求,这种追求让生活充满希望,让你觉得每一天都过得很快乐。”
  1990年9月,唐骏放弃了日本的博士学位,两手空空地来到了美国,开始了新的征程。随着人生环境的改变,唐骏也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创造出了新的契机。
  在美国那几年,他先后创办了三家公司。短短4年时间,他的个人帐户已经有100万美金了。但是他还不满足,当然,不是对金钱不满足,而是对人生不满足。他创办的公司规模都很小,最多的时候也就是二三十个员工。为了获得更多的管理经验,他最后解散了公司,来到微软做了一名普通的程序员。
  在微软十年期间,唐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做到微软中国区总裁,总结为两个字:勤奋,而促使他努力工作的原动力就是对工作充满了无限的激情。
  激情是发自内心、从血液里流出来的东西。做任何一件事情,一旦拥有激情,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得多。因为激情会使你持续地关注它、投资它、享受它,当你享受到成就的快感时,你就会继续延续你的激情,从而变成一种良性的激情循环。现实生活中不会如我们想象中那么华丽,即使做到总裁的位置,工作也是枯燥的。但激情可以让负循环变成正循环,只要投入就可以找到乐趣。人生要和自己比,哪怕只进步一点点,但也要让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更有激情。
  众所周知,法国的企业有个突出特点,就是工作氛围轻松,管理人性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人员的要求也会放松。欧莱雅公司在用人上有一句至理名言叫:“集诗人和农民于一体”,即像诗人一样富有激情和创造力,又要像农民一样勤勤恳恳、脚踏实地。
  比尔.盖茨说:“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
  在所有的伟大成就中,激情是最具有活力的因素。那些充满激情的人,即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会取得巨大的成就。
  4.性格决定成败
  在美国西点军校,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性格决定成败。
  而在唐骏眼中,性格是取得成功诸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
  在微软期间,唐骏得到的第一次重要的晋升机会就得益于他的好性格。对于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来讲,拥有好的性格可以更好地与上司、下属、客户、同行沟通,绝对能起到润滑剂的作用。据说唐骏在微软时能记住公司1000多位员工的名字,会让公司阿姨帮员工代缴水电费,工作时公司负责去机场或车站接送每位员工的家属……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大学时代,很少有人喜欢唐骏。按他自己的说法,他大学时候的性格比较像艺术家:自私、冷漠、情绪不稳定、还老爱挑剔别人。性格孤僻的他,大学4年就像一个独行侠,无论是上课、吃饭、去图书馆,还是去商场,一向独来独往,并且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情绪,“即使偶尔有出头的感觉,也不能弥补我内心深处的创伤。那种无处诉说的苦闷,总在我心头萦绕,挥之不去”。
  后来,这种不合群的性格严重地影响到了他的交往和学习,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都轮不到他,以至于后来申请出国的事情都受到了影响,吃了很大的亏。唐骏最终意识到这种性格的危害很大,如果不改掉这种性格,自己的一生可能因此毁掉。于是,他开始慢慢地和周围人沟通,放低自己高傲的头颅。
  此后多年,唐骏一直在精心甚至刻意地打造自己的性格,以获得和他人更好的沟通效果,这才有了更完美的人生。
  有句话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心态决定成败。一个人的性格、情绪,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
  那么,哪种性格才算是好性格呢?
  唐骏说:“好的性格没有固定的定义,简单地说就是别人喜欢你。”
  心理学家认为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帮助他们,而是让他们来帮助你。1969年,心理学家乔恩杰克尔和戴维兰迪进行了一项特别的研究。他们首先在实验中让一些志愿者赢了一些钱,在志愿者离开实验室后不久,研究人员又找到他们说由于资金困难,希望他们把钱还回来。科学家最后要求实验者评估对研究者的好感程度。那些把钱还回来的人产生的好感要大于另一组得以保留钱财的人。这个有意思的现象被称为“本杰明富兰克林效应”,它告诉我们,如果想得到别人的好感,主动开口是没有坏处的。
  与大多数美国学生比较而言,中国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要相对欠缺一些,这也许是因为文化背景和教育体制的不同而造成的。今天,当我们面对一个正在走向高度全球化的社会时,拥有卓越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尤为重要的,所以,做到以下三点,非常重要。
  (1)热情
  热情能使你富有感染力,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当人一旦投注了热情,那么你多半会得到一定的回报。
  (2)真诚
  真诚是一种态度,它暗示你是这样一个人,你也许性格的确不够开朗,但你不存坏心,不虚伪——这很重要。
  (3)幽默
  我们每个人都不缺少笑料,最简便的办法便是以笑话带路,只要认为可笑就行。未做之前我们也许会认为这很无聊,但如果坚持下去就会发现很有用,它锻炼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我们的随机应变能力。更重要的是,微笑能使我们放松。
  只要坚持,你的性格就一定会有变化。
第三节 从底层做起,但不甘于平庸
更新时间2009-12-23 14:01:50 字数:4547
 很多大学生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底层做起,总幻想着一步登天。殊不知,成大事者,无不从最底层一步步做起。只要一个人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总有成功的时候,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不妨找个兼职做
  如果你的家庭经济一般的话,不妨做做兼职,一、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二、可以养成自力更生的良好习惯,三、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学会与人相处;如果你家里很有钱,足够你挥霍一生了,我也建议你出去做做兼职,因为诸葛亮说过“俭以养德”,一个一掷千金大肆挥霍不知道挣钱辛苦的人,一般情况下,人品也不怎么样,除了坐吃山空,很难成就一番事业。
  唐骏当年在日本求学的时候,曾在一家意大利面馆当洗碗工。这是一家小店,生意也不太好,每天也就十来个客人,有时候两个小时一个人也没有。但他们每个人依然坚守岗位,老板在吧台准备餐食,小姑娘站前门边上,唐骏在厨房洗碗,各做各的事,互不干扰,即使无事可做也要坚持自己的岗位直到晚上9点半。
  唐骏对待工作非常认真,逐渐成了专家级的洗碗高手。第一遍先用水冲,第二遍用一盆稀释好的洗碗精洗。然后用凉水冲一遍,热水冲一遍,再用凉水冲一遍,一只碗洗上5遍。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他以后的工作影响非常之大。
  刷了几个月盘子之后,唐骏不仅解决了经济上的困顿,而且日语口语水平也飞速上进,并因为懂日语,才有了平生第一次与比尔.盖茨交流的机会。
  那是数年后,唐骏作为微软总部一个普通的部门经理为一套新产品做产品发布会。那场发布会由比尔.盖茨亲自作演说,会议间隙,盖茨正好跟微软日本区总裁坐在一起,而唐骏因为有在日本留学的根基,加之有一口流利的日语,所以一直用日语与微软日本区总裁交流,两人交流得很是投机。比尔.盖茨见唐骏日语如此流利,非常惊讶,吃惊地问道:“JunTang不像一个日本人的名字啊?”唐骏也跟他开玩笑:“I’mnotanAmerican,eithier”(我也不是美国人。)言下之意,我也会说英语。由此给比尔.盖茨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刷了几个月的盘子之后,唐骏真正懂得了为什么日本的企业管理以规范和严谨闻名于世。后来他去了日本的私塾做老师,由于日语非常标准,校方一直以为他是日本人,最后虽然得知他是中国人,但因为课讲得很好,校方也不再介意。
  目前,我国大部分兼职大学生主要从事传统的家教工作,做家教轻松,收益也多。我一位同事的妹妹,人民大学中文系学生,每年的五一、国庆节,有时候周末也在做家教,按每天辅导8个小时,同时辅导4名学生、每个学生每小时50元计算,一个黄金周下来就可以赚到11200元,如果做钢琴等艺术类的家教,收入还多。这样不仅解决平时的生活所需,连学费都节省了下来,而且自己与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也大大增长,对以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同学做超市促销员、礼仪、翻译、服务生、市场调查员、文字录入员、校园写手,帮一些公司设计网页、建设小型网站、发单员、校园产品代理商等等。这些都能很好地锻炼自己,积累一些工作经验,从而提高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拓宽人际关系网,丰富人生阅历。
  但是,大学生做兼职的时候也应当注意两点。
  ?筲正确对待勤工助学
  要摆正工作态度,作为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不光是为了挣钱,更重要的是社会实践,积累经验,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因此,应该对每一份工作认真负责,积极钻研,学会适应任何一份挑战,千万不能被金钱迷失了自我,从事“不当行业”。
  ?筲学会保护自己
  很多同学贪图报酬高、手续简便,找工作不通过学校的勤工助学中心,而自行在外面的中介机构寻觅,结果上当受骗,付出劳动得不到相应的报酬,甚至人身安全都没有保障。面对中介市场鱼龙混杂的现状,大学生们必须存警戒之心,学会保护自己。
  在给公司、企业打工时要做到知己知彼,假如对方是个小公司,在面试时最好看一下有效证件,以确定其是不是正规公司;应当和对方签订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这样就有了法律依据,对方也不敢轻易地实施欺骗行为。若发生纠纷,以此据理力争,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
  女学生初次家教时,白天为宜,最好有同学相伴,面谈时发现与原条件不合时,应提高警觉,尤其施教学生是男性成人应马上拒绝。若家长招待水果、饮料时,如果觉得对该家庭不是很熟悉时,不宜食用;做完家教后,最好不要在家教家中逗留太久;若发现男性有不轨举止时,要及时迅速与家教中心联系、反映,不要隐瞒。
  2.做他人不愿做的事情
  成功者跟常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做常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别人不愿意操练,你就要更加自我操练;别人不愿意练习,你就要不断地练习;别人不愿意做准备,你就多做准备;别人不愿意多付出,你就多付出;别人不愿意多关怀顾客,你就多关怀顾客。
  只要你每件事都多做一点,每一件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你都愿意做,那么,你的成功机率一定会提高很多。
  两家鞋业制造公司分别派出了一个业务员去开拓市场,一个叫杰克逊,一个叫板井。
  在同一天,他们两个人来到了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到达当日,他们就发现当地人全都赤足,不穿鞋!从国王到贫民、从僧侣到贵妇,竟然无人穿鞋子。
  当晚,杰克逊向国内总部老板拍了一封电报:“上帝呀,这里的人从不穿鞋子,有谁还会买鞋子?我明天就回去。”
  板井也向国内公司总部拍了一封电报:“太好了!这里的人都不穿鞋。我决定把家搬来,在此长期驻扎下去!”
  两年后,这里的人都穿上了鞋子……
  从寓言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板井和杰克逊一样,那么他永远也拓宽不了市场,永远也不能出人头地。
  一个人,只有接受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才能取得成功。
  唐骏进入微软的时候,仅仅是一万多名员中的普通一员,而且是最底层最普通的软件工程师。但是数年后,为什么他能成为了微软中国的总裁?那是因为他选择了别人没去做的事情。
  1995年,王志东带着自己研发的中文平台RichWin去美国与微软洽谈合作,他说:“微软如果没有RichWin,在中国将很难推广,因为微软做不到中文系统和英文系统同时进行。”
  当时,刚刚进入微软不久的唐骏听后深受刺激,通过研究他发现这是技术上的问题,需要切换代码。其实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想解决,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动手去做。
  于是,唐骏便开始了“琢磨”。
  从此以后,唐骏在微软日夜工作,提出了WindowsLinux的开发模式,使各种语言系统的开发模式变得全面统一。当他的这个方案落在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上时,他的人生也慢慢地发生了变化。
  不久,微软决定由唐骏带头组建了一个20人团队,让这20个人去教1900名软件工程师,让他们学会唐骏的引擎开发模式,从而培养一个尖端部队出来。
  这就是唐骏从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软件工程师,变成了一个技术部门经理简单但又非常实效的过程。
  其实每个人都这样,你做了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将来肯定会得到别人得不到的回报。
  许多大学生走进职场之后,常常眼高手低,这也不愿意做,那也瞧不上做,最后什么也做不了。
  而一个真正的成功者,眼里从来没有喜欢或不喜欢做的事情,因为没人愿意做的事情,你更要加倍努力地去做,不仅要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更要挑战自己,从中得到别人无法得到的东西。
  3.磨难是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俗话说:“自古英雄多磨难。”一个人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磨难。当我们遇到磨难的时候?是选择逃避呢?还是选择勇往直前战胜磨难?
  如果你把磨难当做上天对你的考验,那么磨难对你来说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如果你把磨难看做命运的惩罚,你将从此心灰意冷、一步步陷入到堕落的无底黑洞之中。
  1942年1月8日是斯蒂芬.霍金传奇一生的开始,他诞生于英国的牛津,这天恰好是意大利伟大的天文学家伽利略逝世300周年,又是牛顿诞辰300年纪念日。小斯蒂芬从9岁左右起就断定自己能成为一名科学家,他的房间像是忘我工作科学家的实验室。
  不幸的是,进入剑桥第二年,刚刚21岁的霍金被诊断患了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这种不治之症的结果是患者的瘫痪和死亡。医生告诉他只有两年生命里程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霍金坚毅地开始了他与病魔不断斗争的历史。同时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志向,他把自己的研究领域确定在宇宙学领域。
  从1970年起,就无法走动,开始使用轮椅直到今天。1985年,他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坐在轮椅里的霍金,极其顽强地生活着、工作着。一次坐轮椅过马路时,他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但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工作。他就是在令人难以置信、不可思议的情况下,用有知觉的3根指头敲打键盘,艰难地进行着研究、写作,探索宇宙的起源。
  霍金不仅是一名天才科学家,更是一位生活的强者。虽然历经磨难,但他一直对生活和生命充满无限热爱。一次,在莫斯科一家饭店聚会,他建议大家跳舞,他在大厅里转动轮椅的身影使人叫绝;他与查尔斯王子见面时,旋转轮椅来“炫耀”自己的健康,结果轧到了王子的脚;他很喜欢音乐,办公室里挂满了梦露的照片。
  现在,霍金的名字广为人知,他被誉为伟大的科学家、当代的爱因斯坦。他写的一本有关宇宙学的通俗读物——1988年出版的《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迄今已在全球发行一亿册,受到了无数人的喜爱,同时也因此树立了霍金作为世界上著名科学家的地位。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一个终身与病魔奔跑的人。21岁时双腿瘫痪。1981年,患严重的肾病。1998年开始做透析,一周3次,每次做透析在透走毒素的同时,史铁生体内的营养也被透走,让他感觉异常疲劳。但就是这样一位深受病痛折磨的人,在病榻上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评论家说:“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有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著,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他的著名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读者,许多人为之潸然泪下;他对自身的打量,对磨难的生命的解读,为当代年轻人树立了学习的楷模。
  唐骏说:“磨难是上天赐给的礼物!”
  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往往潜藏着巨大的磨难和辛酸的眼泪,没有这个过程就难成大事,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风平浪静。要干成一番事业,不可能总伴随着温馨和机遇,挑战和风险往往是智慧力量的源泉。一个真正成功的人,绝不会因困难和挫折而灰心丧气,他们总是克服别人克服不了的困难,激发出潜在的巨大能量,发挥出超常的聪明才智,最后走向成功。
第四节 挑战自己,超越自我
更新时间2009-12-23 14:02:22 字数:5654
 无论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还是我们这群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无论是惊涛骇浪、轰轰烈烈的璀璨人生,还是宁静淡泊、平平凡凡的日常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敢于挑战人生,敢于超越自我,在命运考验的瞬间勇敢地向前踏上一步,走出无怨无悔的光彩人生。
  1.第一份工作一定要选一家好公司
  大学生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一定要选择一份适合你职业发展的公司,也许你的第一份职业不会是你永远不变的职业,也许你会有第二次择业的可能性。但是,第一家公司对你的职业生涯将会有很大的影响,就像你的初恋一样,终生难忘。
  如果第一家公司能为你提供优越的培养环境和资源,创造宽松的学习气氛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内容,能让你在新的起跑线上跑得更快,那么你的职业生涯也将会一路绿灯,取得不菲的成就。
  唐骏说:“第一份工作不是选一份好职业,不是选一份好薪水,而一定要选一家好公司。因为一家好的公司,可以在各方面奠定你的职业基础。”
  唐骏加入微软后,他的亲戚对他开玩笑说:“如果这家公司让你去做前台,你都应该去。”
  因为即使是做前台,只要你有心,一样可以了解到这个公司的结构体系和管理规范。唐骏在微软时的同事吴士宏,最初进IBM时就只是一个前台人员,后来却做到微软中国区总经理,成为中国女性职业经理人的代表之一。
  “只要你有能力,不在乎工作的性质,不在乎薪水的高低,你完全可以从很低的位置开始证明自己。而去一家管理不规范的小公司,哪怕一开始就做副总裁,对你未来的发展也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不要眼高手低,选中一家好公司,先入门再说,跨进去后未来就是你的了。”
  当年唐骏加入微软当普通程序员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拥有三家公司的小老板了,个人资产也已达到100万美元,但是因为缺乏大公司的工作经验,自己的3个公司很难壮大。所以,当微软公司向他伸出邀请之手时,他毅然卖掉了他的影视娱乐公司,关掉了律师事务所,将软件公司交给朋友打理。唐骏孑然一身来到了微软总部西雅图不到半年,已经深深地被微软文化给吸引住了。
  事实证明,唐骏当年的选择是明智之举。微软10年,他在这里学到了国际一流企业的管理经验,也从一名普通的程序员上升为微软中国区总裁。此后,无论是在中国海外一流上市公司担任总裁,还是以10亿元的转会费加盟新华都,唐骏都能以微软10年的工作经验胜任一切工作。
  现在好多毕业生迫于就业压力,只要有工作,不管适合不适合就往上冲。其实这种方法很不科学,也不可取;表面上你是找到了工作,解决了一时的衣食之忧,但事实上你仍然处于心理失业状态,并且为以后的再次择业带来了后顾之忧。
  如果一个公司要进新人,那么他们对应届毕业生和有工作经验员工的态度截然不同。对于应届毕业生,公司会给予培训,教会你他们要你做的东西,所以也就不会太在意你在学校所学的专业;而如果你不是应届生,那就不一样了,公司就要求你马上上手,压根儿就没有学习的机会,因为公司要的是很快能给公司带来利润的人,而不是给一个有数年工作经验的人开个培训班,那时候你就会叫苦不迭。想转行?那比重新找工作还困难。如果你抱着先找个工作干着的心态来就业,那么你的下场很可能就是——到公司不到一年,就开始把课本翻出来——准备考研!
  所以,大学生选择第一家公司一定要慎之又慎。那么,怎样才能找一家好公司呢?
  ?筲注重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公司的灵魂核心,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就不能实现可持续性成长。对于一个注重长远发展的大学生来说,注重所选择公司的企业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筲注重培训是否严格规范
  因为一家注重人才培养的公司必有严格规范的培训体系,而严格的培训直接影响到员工的福利。
  ?筲注重该公司是否有梯队建设
  凡是注重人才培养的公司,必然会有或计划有梯队建设这个项目。而不是停留在“注重人才”的空口号上面。也不是经理告诉你一句话:“你以后就是公司的储备经理了!”
  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应该优先选择有梯队建设的公司,即使入职时薪资待遇比较低,但通过有序地受训学习、不断提升,最终,也会实现自我价值。
  ?筲注重该企业的发展速度
  大学生选择快速扩张的企业,当然会有更多的机会。但首先要选择那些有“先做强,后做大”理念的公司,才是长远之道。
  ?筲注重该公司的五年规划
  毕业学生最需要注重的不是刚入职的薪资高低,而是以后的发展空间。如果加入一家只有一纸空谈的企业,你的前景将一样变得飘渺不定。企业给每位员工描绘一个没有具体实施步骤的蓝图,无非画饼充饥而已。
  2.从最后一名开始努力
  大学生进入企业后,应该尽快放弃“精英意识”和“天之骄子”的心态,以平常心看待工作和同事,时时刻刻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不要急于表现自己,要学会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因为企业强调的是成绩,谁能出成绩谁就是好样的。
  唐骏进入微软时,一下子从一个拥有三家公司的小老板变成了一名微软的“大头兵”,先前是别人向他汇报工作,而今是他每天向别人汇报工作,况且周围的员工个个都具有世界顶尖级水平。在这样的公司竞争,几时才有出头之日呢?唐骏一时迷失了方向,找不到自我。
  后来,经过自我调整,唐骏以公司倒数第一名的心态开始重新定位自己,并且以最后一名的心态努力工作,终于在很短的时间里缩短了与其他同事的差距,一步一步从平凡者迈入精英的行列。
  对于刚刚步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讲,要有一种从零做起的心态,放低姿态,放下大学生的架子,尊重同事的意见,虚心学习,唯此才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才能超越自我。
  小李研究生毕业后工作的第一天,是在老总的办公室拿着吸尘器打扫卫生。当时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我苦读了这么多年总不是为了打扫卫生吧。”但是他又转念一想,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我不想轻易放弃,即使是打扫卫生我也要打扫得最好。此后,小李无论做什么事,都放低姿态,以最后一名的谦虚心态努力学习。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认为他是一个稳重、踏实、善于学习的人,于是就把他当成重点培养对象。两年之后,小李被任命为人力资源总监,并且是公司决策层的一员。
  但是好多大学生,进入企业以后,总有一种大学生的优越感。有一个同学,在学校的时候连续三年担任学生会主席,几乎每年都有奖学金,社会活动能力也很强,在大学的时候曾经为学院的艺术大赛拉过50万元的企业赞助,结果工作的第一天被安排到企业后勤部。这位同学干了一天,第二天就不愿意了,直接找到领导说不愿干这样的工作。
  领导问他:“那你喜欢干什么样的工作?”
  他说:“喜欢干挑战性的工作。”
  领导又问:“什么样的工作才算具有挑战性呢?”
  “去销售部。”
  领导满足了他的需要,结果在销售部工作了一个星期,他又不愿意了,觉得很累。于是他又找到领导,说要进策划部。领导又把他放在策划部,结果半个月后,又对策划部不满意了,还要换。最后,领导把他放在了“社会部”——永久性开除。
  这个同学后来又去了好几家公司,但都因为眼高手低,不善学习,姿态高傲而频频受挫,自己也因此弄得情绪极度不佳,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
  其实,像这样的大学生还有很多。当你进入企业的时候,拿到第一份工资的时候,你应当问问自己:“我为企业创造了多少利润?”“我值不值这个钱?”
  唐骏说:“大学生就业需要重新调整自己,首先调整的是心态,随着大学的扩招,现在的大学生,应当把自己当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再也不是过去所谓的天之骄子、高端人士,我们去国外看到的列车服务员、餐厅工作人员都是大学生,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所以我觉得对中国大学生来说,调整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再也不要挑三拣四了。”
  刚刚参加工作的你,无论在大学里学业如何优秀、社会活动能力如何强,也不论你的雄心壮志有多高,都应当放低姿态,有一种“我是最后一名”的紧迫心态。因为成功不是孤立的,而是不断努力的结果,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你的人生就会有另一个起点。
  3.挑战自己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
  一个人自小树立远大的生活志向,并愿意为之付出一切,这不仅是对生活本身的挑战,更是对人生的挑战。年轻人迈出校园的那一刹那,就接到了来自生活的挑战书,你是选择应战呢?还是选择逃跑?
  面对生活,你只有接受挑战,因为除此之外,你别无选择。
  唐骏就是一个面对挑战从不退缩的人,他说:
  “每个人都会追求不同的人生,对我来说,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超越自己,追求人生的灿烂。挑战人生、超越自我是我永恒的目标,我会为此不断努力,并不断地改变自己。
  “每次的转变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我的人生价值在于‘挑战自己’,无论在微软还是盛大,我任职时都有清晰的目标要将其打造成怎样的企业,奋斗多年后我实现了这些目标,同时发现我在这个企业做到头了,因此,我要换个行业、换个企业再次挑战自我。从事多种行业,开拓新产业对我来说充满刺激。”
  美国的约翰.戈达德是生活中最为著名的挑战者。他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
  约翰.戈达德是美国洛杉矶郊区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他15岁时就把自己一生想干的大事列了一个表,题名为《一生的志愿》。表上列着:“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恩山;驾驭大象、骆驼、驼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结婚生孩子;参观月球……”他还给每一项都编了号,一共有127个目标。当戈达德定下了自己的生活规划后,就开始抓紧一切时间来实现它们。
  到现在为止,戈达德已经完成了127个目标中的106个。在实现自己目标过程中,他历经艰辛,多次冒险,有过18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他曾对别人说:“这些经历教我学会了百倍地珍惜生活,凡是我能做的我都想尝试。人们往往活了一辈子却从未表现出巨大的勇气、力量和耐力。但是我发现当你想到自己反正要完了的时候,你会突然产生惊人的力量和控制力,而过去你做梦也没想到过自己体内竟蕴藏着这样巨大的能力。当你这样经历过之后,你会觉得自己的灵魂都升到另一个境界之中了。”
  年轻人,要在现实生活中学会挑战自我。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对自己要求高一点,苛刻一点,凡事多问为什么,怎样做才能更加完美?才能达到最佳状态?世界每天都在进步,你不前进,必然会落后。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能量,只有在不断地自我超越中,才能将你体内巨大的能量酣畅淋漓地激发出来。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击比赛女子十米气步枪决赛中,中国选手杜丽发挥很不理想,痛失首金。要在百余小时内让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突飞猛进,赢得下一轮比赛,那是不现实的。真正能让杜丽顶住压力赢得比赛的——只有战胜自己。
  杜丽在失败中坚强地站了起来:“回味失败不是我的风格!”
  2008年8月14日,杜丽重返赛场,在女子50米步枪3×20决赛上,她凭借690.3环的总成绩打破该项目的奥运会决赛记录,摘得桂冠,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了本届奥运会上的第19块金牌。
  杜丽成功挑战了自己,超越了自己。
  挑战是人生的阶梯,也是人生的磨炼,弱者在挑战中失败,有可能一蹶不振;强者在挑战中,才能真正显示出英雄本色。挑战自己,是一个信念,一种精神寄托,一个不断向前无限延长的终点。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一场战斗,真正的幸福不在于目标是否达到,而是为达到目标而做出的抉择。只有挑战,才能激发自我的潜能,掌握人生的真谛,超越自己。
  大学生就业问题,如今已经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但并非所有的大学生都面临就业的困扰,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唐骏原本也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没有奇遇,也没有任何捷径,从中国到日本,从日本到美国,最后又从美国回到中国,他经历了不断的尝试和拼搏,十年微软,四年盛大,如今又以天价“转会费”加盟新华都……成为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楷模。唐骏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就是在于他善于发现和遵循走向成功的一些简明扼要的规则,这些潜在的规则是他在长久的奋斗中归纳总结而出的,对于现在的大学生同样适用,因为成功的法则永远也不会改变的。
  唐骏,1962年生于江苏常州,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后留学日本、美国,先后获得物理学学士、电子工程学硕士和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在美国创建游戏软件公司和娱乐影业公司。1994年加入微软公司,担任微软总部WindowsNT开发部门的高级经理。2001年升任微软公司全球技术中心总经理。2003年3月,任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1998年、2000年和2001年,他是微软公司唯一一位3次被授予微软公司的最高奖项——比尔.盖茨总裁杰出奖和杰出管理奖的员工。2004年2月,唐骏离开微软正式加盟盛大担任总裁。2008年,以10亿元人民币的“转会费”加入新华都,现新华都集团的总裁兼CEO。他本人也多次获得中国信息产业年度经济人物、中华十大英才管理人物、中国十大科技人物、中国十大IT风云人物、中国十大最有价值职业经理人等殊荣。
  近年来,受全国各大高校之邀,唐骏经常在各大高校开设励志讲座,与广大青年学生一起分享他的人生经历和职场规划,畅谈就业与人生,积极引导广大学子树立成功观念,走向成功之路,其个人自传体励志书《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深受当今青年学子喜爱。
  关键词:成功的“4+1”法则、简单+勤奋、磨练、最后一名
  语录:“像我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实力。如果再没有什么软实力的话,那就真可能没有什么实力了。”
第一节 大学里如何重新认识自己
更新时间2009-12-23 14:04:22 字数:4839
 “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从前禅宗和尚曾说,‘菩提达摩东来,只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我这里千言万语,也只是要教人一个不受人惑的方法。被孔丘、朱熹牵着鼻子走,固然不算高明;被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牵着鼻子走,也算不得好汉。我自己决不想牵着谁的鼻子走。我只希望尽我的微薄的能力,教我的少年朋友们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胡适,学者,诗人。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闻名于世,学名洪,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幼年在家乡私塾读书。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影响。1904年春到上海进入新式学堂。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赴美国,先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14年求学于哲学家J.杜威,深受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提出文学改良八事,强调以白话代替文言作正式的文学语言,为以新文学取代旧文学打开了缺口,被誉为文学革命“首举义旗的先锋”,一时享誉全国。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8年返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
  胡适对文学革命的倡导,对白话文的提倡与实践,对西方式民主、自由的追求,以及处世方面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风范,都在大学生中引起一定共鸣,他常常为大学生指点迷津,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尤其看重非职业兴趣的发展。
  关键词:认识、规划、优势、学会管理时间、执行
  语录:“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时要在有疑处不疑。”
  人最好的朋友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我们一生一世其实都在与自己相处。只有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我们才能有所进步,生活也才有意义。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年转变过渡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改进自我、完善自我,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健康地生活。
  1.从兴趣开始认识自己
  许多大学新生都会遇到这样一个困惑:在考入某所大学之前,所考虑的只是一所大学的名字、一个专业,而这些都是自己或家人从成百上千条信息中千挑万选最终决定的,这个专业可能是自己喜欢的,也可能是父母的意愿。但是,当进入大学之后,随着所接触专业的逐渐深入,许多人就会对自己所选的专业产生怀疑:大学怎么是这样的?与我当时想象的专业大不一样。这个时候,你就要学会对自己和所学专业做出一个全新的认识和评价。
  1910年,胡适获得了庚子赔款奖学金后,进入了康奈尔大学学习农业。当时之所以选择学农,其根本原因是美国的农学院可以免交学费,对家道中落的胡适而言,这样可以节省学费以接济家庭所需。
  可是,进入大学不久,胡适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根本没有丝毫热情,虽谈不上厌倦,也说不出学农对自己有什么特别矛盾之处,但就是提不起兴趣。有时候如果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实习科目时,他还感觉有点吃力。
  一次,他在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学习果树学,这门课程是一门主要研究培育果树的课程。按照惯例,除了课堂学习外,每个星期还有实习。胡适在这门课程上总是洋相百出,许多美国农家出身的学生二三十分钟就能将30多种苹果分门别类;而胡适花去两个半小时对苹果翻来覆去地仔细比较、观察,也只能勉强分辨出20种。如此下去,胡适丧失了学农兴趣,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
  确切地说,胡适绝非那种因为一次失败就改变方向的人。鉴于对农业的兴趣逐渐下降,胡适开始怀疑自己当初因为想省钱才选择学习农业是否已经铸成大错?是不是有失理智?
  经过几次实习课后,胡适觉得学习这样的课程纯粹是对自己生命的极大浪费。后来,他根据自己对哲学、史学和文学的兴趣,毅然从农科转到了文科,终至功成名就,一生获得了35个博士学位。
  胡适认为大学专业的选择是一个人关乎其一生的选择,对一个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有着根本的影响。
  是的,只有对事情产生兴趣,才能在行为上产生动力,从而为这一爱好付出努力。如果对某一事情缺乏兴趣,就不可能对这种事情产生爱好,更不可能将这种事情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一般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明确的兴趣,不用老师引导,自己也能找到方向。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像胡适那样因为兴趣不一符,专业说换就换掉,因为转换专业是要付出极大的周折和极高的代价的,即便转换了专业,也无法保证几个月后不对新的专业兴趣索然。所以说,当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或感觉该专业对今后的发展毫无益处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得过且过。而是应当积极地采取行动,予以调整和弥补。
  1978年,22岁的徐小平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可是两年后,他对自己将来是否走音乐道路产生了怀疑,对以后是否依靠音乐成就一番事业也兴趣索然。
  “大学是不断发现自我、充实自我的过程。什么是自我呢?就是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的结合。仅仅在音乐学院学音乐理论是不够的,我发现自己对文史哲非常感兴趣。”当徐小平对自己做了重新的认识之后,就每天到北大去听课,从更深广的人文精神中寻找对文学与艺术的理解。
  如此坚持了一年之久,徐小平受益匪浅,不仅他的人文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奠定,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且还结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徐小平的人生也因为这一年的旁听和自我调整而大大改变。
  在大学里,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自己去寻找新的东西,因为单单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完成作业,考四六级证书,拿奖学金,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大学老师不会再像高中老师那样,即是知识的化身,又是真理和道德的楷模。在大学里,一切东西都需要自己做出判断。如果你的兴趣在文史方面,而你所学专业恰恰是英语或理科,那么不妨利用闲暇时间去中文系听课,或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自习室学习自己喜欢的科目,这些对你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那赶快发现你有什么好的习惯吧!有习惯就有爱好,关键是爱好对自身是有益的。比如喜欢吃东西,往积极的方向培养,也许会成为美食家,如果往消极的方面培养,只能养成贪吃的坏习惯;比如玩网络游戏,朝积极方向培养,也许会成为软件设计师,如果一味地沉迷下去,只能荒废学业,一事无成。
  2.发现自己的优势
  每当胡适谈起当年自己既无兴趣也无所长的农科时,都要感叹一番:“勉强去学,对我来说实在是浪费,甚至是愚蠢。”后来,他转入文理学院学哲学、文学、政治和经济,这才取得了一番成就。因为那些学科不仅是他喜爱的专业,而且是他最为擅长的发展方向。
  一项研究发现,许多人在其成长的道路上,总是希望把自己的缺点变为优点,从而取得进步;然而其结果是付出了大量的精力,进步却非常缓慢;而少数最快乐、最成功的人的秘诀是“加强自己的优点,并管理自己的缺点”。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其特点和长处,一个人与其一天到晚检讨自己的缺点,还不如积极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只有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才能找准努力的方向。
  人和人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而那些不同于他人的正面特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强项。做人做事,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培养自己的优势,强化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迷恋上了历史,5岁开始读《上下五千年》,中学时陆续看《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上大学时,他就开始有意识地阅读原始的历史资料,慢慢地对历史萌发了很大的兴趣。当他在网上连载这部小说的时候,他已经看了足足15年的古书,在文言文方面的造诣已经令同龄人刮目相看了。因为迷恋历史,他一直没多少朋友,可是他觉得自己很强大,这种自身的强大就是他有别人不曾有的强项——“我懂的东西,超越了很多同龄人”。
  2006年3月10日,他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手里正翻着一本《明实录》,看着看着,他突然心里异常烦躁起来,看了十几年的历史,怎么还是如此枯燥乏味?!他脑袋里立刻闪现出一个念头:重写明史!于是,当年明月把自己强有力的“历史优势”和“写作特长”转化在了《明朝那些事儿》的创作上。
  当晚,他在天涯社区注册了“当年明月”的ID,并在自己常逛的“煮酒论史”版块开始写下生平第一个长篇故事的开头:“我写文章有个习惯,由于早年读了太多学究书,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我希望自己也能做到。”
  此后,他每天晚上都要坚持4到6个小时的写作时间,有时候困乏了,就用洗澡来缓解压力。成功贵在坚持,当年明月每日雷打不动地更新帖子,按时间顺序讲述历史,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路说下去,王朝的更替,后宫的乱臣贼子,宦官的争权夺利,一切的一切,都逃不过他那双凌厉的眼睛。他细细讲来,思路清晰,语言干净,故事无比精彩!
  几个月过去,他的帖子点击率竟然高达300万次,一大批网民甚至还聚集到他的周围,成为他的铁杆“粉丝”。其中包括大学教授、懵懂小孩和耄耋之年的老太太。
  随着读者群的不断扩大,当年明月也引起了出版商的注意。《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首次出版,马上销售一空,加印20万册后,又被读者一抢而光。此后其发行量一直不断上涨,几乎每星期都要加印一次。接着,从《明朝那些事儿——二》一直到《明朝那些事儿——七》,销量依然空前高涨,一经面世,就被抢购一空。当年明月名声大振,很快从一名草根写手跻身到中国作家富豪榜。
  无论是从前人还是当代人的经历中,我们都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成功常常光顾那些能够找到自己优势的人。因为自身的优势,就是成功的支点。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善于领导的人,总是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善于干事的人,雷厉风行,做事干练;善于合作的人,团结互助,协调联动;善于应变的人,沉着冷静,条理清晰。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杠杆,能否走上成功之道,关键在于能否找到那个最合适的支点。一旦找到支点,就可以撬动整个地球,而这个杠杆,就是他们的优势。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优势,只是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没有发现罢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呢?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参考使用。
  (1)挑选出自己最喜欢做的10件事。
  (2)挑选出自己喜欢做这些事的原因。
  (3)找出你做这些事情比别人做得好的“优势”。
  (4)你的优势能否最大化?也就是说,你自己的优势别人做不到或者别人没有你做得好。
  (5)想象如果你做了这件事会出现的一些阻力?这些阻力靠你的优势能否克服掉?
  (6)这件事的前途是否是你想要的?如果做得好,能否实现你的价值最大化?
  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之后,还要把自己优势与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职业方向联系起来,让其发挥作用,否则你的优势就是白白浪费,毫无价值,就像一颗钻石,如果沉在海底,就无异于破铜烂铁,只要把它捞出来,真正使用,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并在匹配的环境里得到了发挥;而平庸的人之所以平庸,则是因为他一直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或没有在适宜的环境让他发挥优势。
  当我们对自身进行一段时间的探索和思考,对自己的兴趣以及思维、知识结构等方面的长短处有所认识后,就不妨扬长避短,根据自身的优势来选择奋斗的方向和未来职业生涯的定位。我想这个时候,我们的目标就会越来越清晰,我们的人生方向也会越来越明朗。
第二节 三岔路口的选择
更新时间2009-12-23 14:04:50 字数:6397
 在人生的竞赛场上,许多人并不缺乏信心、恒心、智力和能力。但是,就是没有确立目标或选准目标,所以,忙忙碌碌了一辈子也没有取得成功,临终的时候还要留下遗憾。可见,人生的规划之重要。你将来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首先在于你选择一个怎样的人生,正确的选择不仅能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而且还能取得人生的成功。从中国大学生的基本就业形势来看,许多大学毕业生从事的行业主要有如下几种:国家公务员、职场、自主创业。
  1.报考公务员,走仕途之路
  近年来,许多大学生一毕业就削尖了脑袋往国家公务员队伍里边钻。能进去的就像“中了举人”一般,满脸喜悦;没挤进去的,则一幅灰心丧气状。所以,现在有人戏称公务员考试为“现代科举”。下面是一则来自北京电视台的消息,我们从中可见一斑:
  2009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无论是报考人数还是招考比例均创历史新高,报名人数首次突破百万。平均一个职位的竞争人数是78人。其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组联部基层组织建设岗一职以4723:1的供需比成为今天竞争最惨烈的职位,这其中大学生成为应考的主力人群。职业稳定、福利好、工作环境不错,这样优厚的条件自然吸引大量考生趋之若鹜。而随着《公务员法》的实施,公务员的待遇也不断提高,社会地位和荣誉感都随之而来,种种原因促成如今公务员考试高烧不退的现象。相比70%的高考录取率和30%的考研录取率,公务员考试的难度无疑最大。
  大学生们为什么都热衷考公务员?为什么都改革开放30余年了,大学生们还热衷着“铁饭碗”呢?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给国家“打工”许多权益都能得到保证,比如说可以享受住房补贴,公费医疗,带薪休假,这些在其他私营企业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尤其是女性同胞们,一旦怀孕生子,就意味着可能要失去一份工作。虽然国家现在也出台一些强制措施要求企业保护员工的利益,但是市场经济下的激烈竞争常使得国家的种种政策都落了空,企业是讲究效益的,没有一个老板愿意让职工坐着拿工资。所以,一些看似美好的政策执行起来就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只有公务员和一些国有企事业单位才会遵纪守法,职工的权利才会得到尊重。
  除上述原因导致公务员报考热之外,还有就是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对于权力的渴望和向往,也步入到公务员的报考行列。因为在中国老百姓心中,读书做官自古以来就是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旦金榜题名,便可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了,所以,在他们心中,读书做官就成了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但是,仕途之路,绝非每个人都能走。以下四点,可以作为你报考公务员的参考条件。
  ?筲你是否具备一定的办事能力?
  如果你平时仅仅是一个好好学习的“书女”,我建议你还是不要去考;如果你只是一个会听老师、家长话的好孩子,我建议你也不要去考;如果一个问题你想不出三种以上的解决办法,我建议你还是不要去考……我还可以给你列举出更多的不建议你考的例子,前提是你有办事能力吗?
  俗话说:“能干的不如会干的。”在我们周围,我们经常见到一些身无长物,然而却老练圆滑的人,他们头脑活络,会说话,会办事,在人际关系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这一切的获得,皆源于他们八面玲珑的办事能力。
  一个人的办事能力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人生活在世界上,置身于社会中,交织在各种矛盾、利益、关系之间,不管因公因私,为人为己,都必然要与人办事。而办事从更多意义上说,大都是以自己利益为中心的。不管是物质利益,还是精神利益;不管是长远利益,还是眼前利益,若想达到自己满意,实现自己的愿望,都必须通过一系列巧妙的办事过程把这一切运筹到自己手中。
  办事能力是一种长时间学习和锻炼的能力,不论将来从政,还是做别的行业,都是一种极强的个人能力。要想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首先应当提高语言素质,其次要掌握说话的技巧、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最后还要有足够好的心理素质。
  ?筲你属于内向的人,还是外向的人呢?
  一个木讷内向的人绝不可能在官场纵横捭阖、平步青云。因为官场上玩的就是伎俩和思想,有思想就有分歧,有分歧就有争辩,有争辩就有交流,你不能说,也不善于表达。所以,就很难与人打成一片。
  从电视上、小说中和现实生活里,我们都会发现,当官的十有八九都能说会道,善于表演,下午他们还在为某一个人的追悼会痛哭流涕、悲痛欲绝呢,晚上又兴高采烈地参加某个晚会,而且对待群众、下属、领导,他们都有一套特殊的交际语言。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那么赶快想办法把自己变得外向点吧,首先要喜欢和别人打交道,这是从心理上要改变的,如果这个都做不到你就不可能改变了。下一步就是多接触那些外向的人,老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要想成什么样的人就要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最后就是要学会练习你的嘴巴,有事没事就和周围的人多交谈,通过交谈拉近距离。
  ?筲你有城府吗?
  心直口快的人,心里藏不住任何秘密的人,进了官场,恐怕也要处处碰壁。
  有城府的人,温婉大度,有条不紊,外表非常淡定,与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对话,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也可以想办法度过;有城府的人,会把握好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对许多事情都懂得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该怎么去处理。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修炼到最高级的城府——不戴面具,胜过戴面具。一个人,想要有城府,必须聪明过人,并且吃过苦头,同时又具有足够的善良、敏感、睿智,才可以在掌握一切技巧之后,依然正直纯粹,并执著于此间的爱与生活!
  ?筲你有敏感的政治嗅觉吗?
  要想在政界立足脚跟,有所成就,就要有敏感的政治嗅觉,审时度势的基本能力。能够察言观色、见微知著,否则在官场恐怕很容易做出一些不适当的判断。有句老话说得好,干革命最怕站错队。
  如果以上四种能力你都具备了,那么,现在就赶快操练吧。首先,积极地加入学生会,或别的团体,这不难办到,因为每学期一开始,类似的社团就会在学校大张旗鼓地“招兵买马”,一般情况下,如果你不是太“差劲”,都能进去的;然后,再想方设法入党,这个就要看你的个人能力和表现了。
  总之,在选择走公务员之路前,还是要三思而后行,不要盲目跟风,因为毕竟能考上的是很少的一部分,而我们更看重的是一个为走仕途之路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2.职场:一切皆有可能
  中国几千年的官本位意识至今依然根深蒂固,如果自己的孩子读了大学去做官,父母肯定脸上有光,恨不得让所有的亲朋好友都知道,而如果自己的孩子进了民营企业打工,那简直就是一件耻辱的事情。
  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不愿进企业呢?特别是民营企业?我以为,除了上面所说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外;其次,就是与政府机关相比,企业的待遇和福利远远不能令他们满足;第三,有的大学生深感自己在学校只是学习和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而缺少实践知识和经验,担心进了企业一下子上岗不能称职,会被企业领导瞧不起撵人。
  所以,不少大学生担心一步迈错了门,会影响一生,到企业一锤定音,今后无法改变人生的出路。
  可是,事实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恐怖。许多默默无闻的普通大学生,都是从企业走向辉煌,最终取得了不菲的成就,有的成了商海精英,有的成了著名企业家,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独领风骚。
  2004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的隋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大学毕业后,他的梦想是去摩托罗拉、爱立信等外企,但最后阴差阳错地来到了中国移动。既来之,则安之,当时,他对中国移动还抱有很多美好的想象,毕竟人家也算一个大企业,但是进去没多久,他就大失所望。第一,对同事大失所望,因为在外企里面大家的素质基本一样,然而在国企里却三六九等,什么样的人都有;其次,收入和预想相差太大,去外企应聘的时候,人家就会告诉你月薪多少,而国企却一直给你留下美好的期待。当时隋渡在外企的同学月薪都在1万左右,隋度的月薪却只有1000多块钱。
  隋渡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很不顺心。于是,就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可是三思之后,觉得不能贸然辞职,决定还是先干着,以后再说。渐渐地,在这个过程中,一切都在慢慢地改变。
  其实国企并非外界想象那样,每天上班一杯茶一张报纸,一帮人混在一起,国企也要赚钱生存,所以不可能养一大群闲人,它同样会赋予个人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现在,许多国企都是上市公司,它们要按照国际资本市场的规律来运作,运用的方法是全球最先进的管理方法。
  一年之后,隋渡再也没有跳槽的念头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也渐渐融洽了,经常得到领导的嘉奖,而他的薪水、人脉、待遇也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让自己满意的水平。最后,隋渡说:“从格格不入到融入,从排斥到适应,我在国企走过的这三年,让我深刻体会到:其实,国企更能锻炼人,更能让人成长。”
  事实上,我们之中的大部分人最终都会像隋渡一样走向职场,如果条件好的话,也许会进入外企、国企,如果条件稍差的话,就进入民营企业。但不管怎么说,一旦步入职场,就要勇敢地走下去。因为,从中国的就业形式来看,走仕途之路和自主创业之路的人数毕竟占少数,大多数毕业生最后都会被发配到职场上的。
  所以,如果你将来不想沦落到“毕业就是失业”的地步?那么,就提前做好步入职场的准备吧!
  众所周知,职场不同于课堂。竞争非常激烈,虽不至于像某些职场小说所讲的那样“百般残忍”“明争暗斗”,但终归也不会像校园那般“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飘飘落叶,柳絮轻扬”。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从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将自身能力迅速提升上去,这样才不会在职场上处于“任人宰割”的被动局面,以下是步入职场前的16条注意事项,希望大家能细细品读。
  (1)注意自己的形象。第一印象良好,即使以后有表现不够好的地方,别人也会对你宽容一些;第一印象糟糕,即使后来做得再漂亮,别人对你的评价也不会太高。
  (2)做个有心人。多帮助周围的同学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你别小看这些努力,它会帮助你迅速得到大家的帮助和认同。
  (3)嘴巴莫偷懒。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别人的名字、职务。
  (4)一次性纸杯往往只供客人使用,职员则用自己的水杯。作为新人,一定要注意这样的小细节,不要图省事总拿一次性纸杯喝水。
  (5)有客人来访,尽量不要领入工作区,一般请到专门的接待室或会议室。如果是私人朋友来访,最好在休息时间接待,并且时间尽可能短。
  (6)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发展史和企业精神,多翻阅公司的一些材料,尽快了解公司文化,多观察会使你少犯错误,少出纰漏。
  (7)“小事不愿干,大事干不了”,是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最容易犯的毛病。眼高手低会使你成为志大才疏式的人,要举轻若重、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为以后做“大事”积累资源。
  (8)职场的人际关系复杂,要多看、多听、多干、少说,分析其中的“潜规则”,“入乡随俗”,不要随便“越轨”。
  (9)不要参与办公室里的是是非非,不要混入任何“办公室帮派”,在各种利益冲突中表现得超脱一点,不要议论和公司有关的任何事情,满意也好,不满意也好,都不要去议论,你只需要把自己应该做的那份工作做好。
  (10)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多请教,不要不懂装懂。
  (11)经常找机会与上司沟通。工作报告要简明扼要,直接告诉上司重点;精准掌控汇报时间,上司的时间也很宝贵;与上司沟通时也一定要站在他的立场想,并且让他知道。
  (12)古代信使如果连续报来前线战败的消息,就有被砍头的危险。因此,在老板面前切记四个字:“不讲困难”。老板要比员工承受更大的压力,报告坏消息,会使他的情绪更糟,还很有可能留下“添乱、出难题、工作能力差”的负面印象。
  (13)不要沦为“牢骚族”与“抱怨族”。当你牢骚满腹时,不妨看一看老板定律:一、老板永远是对的;二、当老板不对时,请参照第一条。
  (14)做个“有声音的人”,才能引起老板的注意。别不好意思宣扬自己的成绩,书面报告不忘签上自己的名字。会议发言是展现能力和才华的大好时机。
  (15)遇到学习、培训的机会要主动争取,多接受各种训练,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16)问清楚工作目标,避免重复做工,借助现有的工具与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总的来说,大学生在校期间,要为将来步入职场做好准备,留心自己身边的每一件事,从中学到知识,获得经验,主动给自己安排任务,主动争取获得经验的机会,戒除倚赖心理,做个职场有心人。
  3.自主创业:不走寻常路
  除了以上两种选择之外,走创业之路也不失一种大胆的选择。
  大学生在学校里学了很多理论性知识,也有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通过创业,可以认识外面的世界,提早接触社会,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同时还能发挥大学生年轻灵活、充满激情的、创造力强的优势,这些经验会为以后的就业提供帮助。
  2008年9月,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大四学生汪建刚和其他4名同学一起做股东,正式注册了“润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要为企事业单位进行活动的设计、策划和执行。
  汪同学说,自己在学校参加社团,一直都在做企业和大学的联系工作,积累了不少策划筹办活动的经验和客户资源,这也是他们创业的动力之一。依靠在大学期间社团活动中积累的老客户,公司的业务开展得有声有色,目前他们给自己设定的最主要任务是开发新客户、加强内部管理和硬件建设。汪建刚说,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兴趣、能力、耐力、团队和时机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一定非要千篇一律地堵死在面试的门口。有时候,脑袋可以稍微转变一下:可以给别人打工,为什么就不可以给自己当老板呢?
  大学生创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非常普遍。在我国,大学生创业比重低的基本原因在于大学生自身面临很多难题。但是,大学生创业是潮流,不可阻挡。在当今中国的教育体制和就业背景下,大学生创业一方面可以增强大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解决大学生自己就业问题的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
  因此,对于每一位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来说,首先要有创业意识。创业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在一定的意识和目的的支配之下进行的。增强创业意识,就要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不同的创业目标与价值理念,体现出不同的人生目的,也体现出不同的创业人生价值。处在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应首先明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早日确立自己的创业目标。因为,人的自我价值反映了个人在实现人生价值过程中所持的态度和看法,只有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才能体现真正的创业人生价值;只有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的创业者,才能获得创业的机遇和成功。
  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大学生创业中的诸多缺憾和不足。据调查,大学生自主创业85%是以失败告终的。有专家分析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除了当前我国社会的创业环境需要改善外,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自身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确是当务之急,大学生创业不容盲目乐观。
  另外,创业之路是艰难而曲折的,很多人满怀激情地投入到了浩浩荡荡的创业大军中,结果却屡屡撞壁,因此当你选择走创业之路的时候,一定要用理性的态度对待,既要有年轻人火热的激情,还要有老年人稳重的态度,更需要中年人准确的判断。
  大学生自主创业,一定要明白创业是一项漫长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有回报。只有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第三节 选对方向走对路
更新时间2009-12-23 14:05:20 字数:6338
 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应当经常考虑一下三个问题:我想往哪方面发展?我能往哪方面发展?我可以往哪方面发展?
  1.选择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
  现代社会中,人们总是对自身极不不满足。学中文的羡慕学英语的,可以“一口千金”;而学理工类的却羡慕学中文的,可以吟诗作对,附庸风雅;学英语的又羡慕学艺术的,可以整日莺歌燕舞,轻舞飞扬……人总是在不满足中成长着。若干年后,又在不满足中从事着与自己的天性格格不入的职业。比如,售货员想要教书,而天生的教师却在经营商店;天性适合做农民的人在滥用和亵渎法律,而有律师天分的人却在管理着每况愈下的农场。于是,每个人都郁郁不得志,并且痛苦不堪。
  于是,很多人感到苦恼。为什么自己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工作、去生活呢?一个原本擅长书画的人,为了生存,不得不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一个梦寐在商场有所作为的人,最后阴差阳错进了计生办。
  既然许多人都知道职业选择对人生发展至关重要,为什么还会有人入错行呢?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自己不了解,二是对职业世界不了解。只有既充分认识自我,又了解职业世界,知己知彼,才能正确择业。
  胡适当年盲目地学农,既是对自己不了解,也是对职业世界不了解,最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只好换专业,不仅耽搁了时间,也浪费了精力,直到晚年,他还对此事耿耿于怀。
  所以,大家毕业后,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尽量选择那种与自己的个性爱好相吻合的行业,还要扬长避短。如果你的天赋只适合做一些平凡的事情,那么,一定要在平凡的事情上做得比别人更好。不管它多么平凡普通,我们都要把它当做一件大事去做,还要尽可能把这件事的所有知识深刻理解,所有细节做精做透。
  我们的脑子中,要摒弃“宁为凤尾,不为鸡首”的传统概念,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支点,切不可爱慕虚荣,看到哪个行业光彩,就选择了哪个行业。有时候,真没必要削着脑袋朝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扎堆。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