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_10 吴思(当代)
第十八篇 探究雷锋
我想探究雷锋做好事的动机,便重读了雷锋日记。
《雷锋日记摘抄》中记载的第一件好事,是1959年11月14日的"抢救水泥"。那
天晚上,雷锋正在屋里看书,突然下雨了。他想起了工地上露天堆放着7000多袋水
泥。 "这时",雷锋写道,"我猛然想到了党的教导,要我们爱护国家的财产,又想
到了我是一个共青团员。想到这些,一种无穷的力量鼓舞着我,跑到宿舍,发动了
20多个小伙子,组织了一个抢救水泥的突击队……"
"党"提出了要求,"共青团员"的身份提出了要求,雷锋便热诚地满足了这种要
求。 1961年农历正月初一,他抵抗住看戏的诱惑,背着粪筐给人民公社拣了300斤
粪。 300斤不是一个小数。请想象一下,雷锋一个人,孤零零地背着粪筐,在大年
初一走在冬日的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如果不是由于他后来光荣牺牲,不是由于他
的日记公开发表,他在这一天的行为不会有什么人知道。他不会得到任何外来的东
西,除了他自己内心的奖励。那么,在这位年轻人的心里,究竟萦绕着什么样的思
想?第二天,1961年正月初二,雷锋把舍不得吃的一斤苹果送给了素不相识的住院
病人。我们知道,那是一场夺去了二三千万人性命的大饥荒的最困难的年头。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他在火车上送水扫地,他在半夜三更冒雨送妇女儿童回家。
对这一切, 雷锋记载下来的内心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模式:"我心想,自己是一个
共产党员……","我立刻想起了毛主席的教导……"
真正的问题在于:雷锋为什么会以如此异乎寻常的热情实践党提出的行为规范
呢?
在雷锋的日记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对共产党的感恩戴德之情,可以发现他对荣
誉的珍视和向往,也可以发现他的敏感的同情心。这些因素都可以解释他的热情,
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雷锋日记表达出来的最强烈的渴望,是做一个高尚完美的人,
是追求生命的意义。他的日记里充满了关于怎样做人的思考。有一次他学习毛主席
著作,读《纪念白求恩》,当他意识到自己的矮个子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的时候,竞感动得热泪盈眶。
雷锋是毛泽东门下的贤人,就如同孔子门下的颜回,只是寿命更短。
那么,做一个毛泽东的战士,一个理想中的共产党员,对雷锋和他的同时代人
究竟意味着什么?
有一种宣扬了数十年的信念:如果你投身到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之中,成为一
名完美的共产主义战士,你就会体验到最广大最深刻的幸福,你的生命就充满了意
义,你就能克服个体生命的渺小和有限,进入不朽的无限境界,即使你死了,也死
得重于泰山。
在我的眼界里,这就是雷锋所追求的最深层的东西。颇有点像一种古老的寻宝
的神话——如此这般地克服了障碍,从此就幸福地生活着。
雷锋在记日记的时候,几乎还是一个孩子。他的日记摘抄起于18岁,止于22岁。
他记载下来的是一种青春期自我塑造人格的努力,一种如何度过人生,做一个什么
样的人的最初的尝试。雷锋没有机会继续往下走,没有机会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而时光对人格的作用就像对醇酒的作用一样重要,即使圣贤也不能例
外。
如果雷锋有机会继续走下去,他会变成什么样子?没人能够断言。不过我相信,
他会遇到许多困惑,比如他决心热爱的人民在他热心信奉的人民公社的土地上偷懒,
他热爱的党组织竟会出现贪官污吏等等。同时我也相信他的眼界会像我们一样开阔
许多。他会发现,关于人生根本问题的答案有很多种,从佛陀到耶稣,从孔子到毛
泽东,人类的圣贤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答案,这种寻找至今仍在继续。
应当说,如今比雷锋生活的时代有了更好的寻找条件。35年过去,人类又积累
了巨量的经验教训和各种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透彻地了解人类和万物之
间的关系,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根本和归宿,帮助我们进人更成熟更高明的境界。
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雷锋那样的真诚和热情。
代后记:官场传统的心传
我读过几本清朝人写的笔记, 恰好知道一些百年前福建官场的情况。今年1月
中旬,我在《南方周末》(2000年1月14日)上读到两篇描写当代福建官场的文章,
题目是《贫困县的"红包书记"》和《另一起"红包丑闻"》。古今对比,迢迢暗递的
传统浮现眼前。
报上说,"红包书记"丁仰宁在福建省政和县当政2年,收受红包100多万元。当
地向领导干部送红包已经形成风气,层层都在送,层层都在收。另一篇谈到福建宁
德地区官场的文章也说,红包的大小与官员的级别成正比,红包是权力运作的润滑
剂,个人、单位、党政机关全都大送红包。
在红包的大小、作用和普及程度方面,今日福建官场与清朝官场没有明显区别,
但在名称和递送技巧方面,区别却很显著,让人感觉到传统断裂的痕迹。红包书记
亲自介绍了几种送红包的花样, 他使用的语言很贫乏,翻来覆去就是"红包"、"送
礼"这两个词, 而他列举的那些花样,还有另外一篇文章以同样贫乏的语言提到的
花样,在清朝官场都有很确切的名字。
红包书记说的逢年过节送红包, 还有利用生日送礼,在清朝的术语叫"三节两
寿"。 这个词通行全国。"三节"是指春节、端午和中秋,"两寿"是指官员自己和官
员夫人的生日。现在领导干部出差收受的红包,在清朝叫"程仪"。请官吏办事送的
红包,在清朝叫"使费"。请中央各部批准什么东西,递上去的红包叫"部费"。还有
几十种名目,譬如告别送别敬,冬天送炭敬,夏天送冰敬或瓜敬,向领导的秘书跟
班送门敬或跟敬等等。我不熟悉情况,对应不好,就不一一列举了。以三节两寿为
首的所有这些花样, 明清时统称为"官场陋规",现在则宽泛且模糊地称为"不正之
风", 全然不顾其规则性的作用。在明朝和清朝,这些术语是延续使用的。经过五
六百年的积累和充实,词汇像官场规矩一样变得丰富细腻,体现了官场"潜文化"积
淀的丰厚。
我在这里杜撰了一个"潜文化"的词,目的是与官场上正式的"红头文件"划清界
限。"潜文化"的东西是很少形诸文字的,积累和发展的道路自然不那么顺畅,红头
文件则不然。历代的行政法规按中央六部的分类归为"六典",清朝的阎镇珩仅仅梳
理了一遍就花了十三年,写了部《六典通考》,竟用了二百卷的篇幅。这些红头文
件大体都说得很漂亮,勤政爱民云云,规定也越来越具体细致。假如当真行得通,
我们的文明肯定有资格征服世界——无须花那些冤枉钱搞大选、维持议会和最高法
院,统治集团就像人民的父母一样慈爱,像圣贤一样英明。奈何这些漂亮东西不太
中用,倒是那些只做不说的"潜文化"生命力极强,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的劲头。打算学习研究这种东西的人,最好潜入官场生活之中,在实践中摸索总结。
如果想研究前朝,就要扎到小说笔记和原始档案之中翻检搜寻。
谈到小说,我想起了高阳先生在《胡雪岩》一书中写到的行贿办法。清朝官员
到北京行贿,先要按规矩到琉璃厂的字画古董店问路。讲明想进某大官多少两银子
之后,字画店老板就会很内行地告诉他,应该送一张某画家的画。收下银子后,字
画店的老板会到那位大官的家里,用这笔银子买下那位官员收藏的这位画家的画,
再将这张画交给行贿者。行贿者只要捧着这张很雅致的毫无铜臭的礼物登门拜访,
完璧归赵,行贿就高雅地完成了。这里的一切都是合法的,字画价格的模糊性提供
了安全性。字画店的老板也非常可靠,他只按规矩收一笔手续费。我想,这些门道
和规矩,都凝结着我们祖先千百年的智慧和知识,相形之下,现在的官员真是太俗
太蠢太无知了。红包书记说现在的人送礼,经常在香烟、酒盒、果箱里藏钱,还送
一些空调和微波炉之类的夯货。这再次表明了潜文化传统的断裂,似乎一切都要从
头摸索。从好的方面说,技巧的笨拙表明行贿发生的次数不多或时间不长。从坏的
方面说,又表明官员的脸皮更厚,无须精巧打扮。
红包书记是1976年高中毕业的,恰好我也是那一年的高中毕业生。作为同龄人,
我深知他所受的教育是多么干净。所有染上"封资修"色彩的读物一概查禁,即使在
大规模的批孔运动中也读不到孔夫子的原著。领导们怕我们抵抗力不强,中了孔老
二的毒。毛泽东主席想把我们培养为一代无私的共产主义新人,我们整天读到的都
是雷锋式的思想和行为。我估计,这一场持续了二十多年的清洗和建设,在切断传
统的意义上比焚书坑儒彻底得多。颇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典籍尚且读不到,更何况关
于官场潜规则的腐朽知识。这些年"沉渣泛起",继承传统受到了鼓励,但我又不敢
指望现在的官吏有那份能力或耐心去翻检古籍了。
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前面提到的政和县官场根本就用不着翻检什么古籍,他们
无师自通,与明清官场患上了一模一样的病症,就连"三节"也和明清一样选在春节、
端午和中秋,绕开了官定地位远高于端午的元旦、五一和国庆节。这真是莫名其妙,
妙不可言。持续数十年的决裂传统和培育新人的凶狠努力,居然只造就了一点行贿
名称和技巧上的差距。
在《另一起"红包丑闻"》 中提到:"林(福建省福鼎市点头镇原党委书记林亚
宁)透露,红包主要送给上级领导和省、地、市有关部门。给上级领导送红包是为
了联络感情,给上级有关部门送是为了争取资金、项目。"
这里提到了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联络感情,说明白点就是为了升官,这与
明清官场是一样的。如今官员的升迁仍然取决于与上级的关系,层层递升上去,每
一层的成功与否都取决于争当"接班人"的技巧,而整个过程中都像明清一样没有老
百姓插手的份。第二个目的是争取资金项目。在传统上这本来是民间的事情,现在
也收归政府了。难道政府官员那么愿意辛辛苦苦给国有企业争资金上项目吗?真正
重要的是, 这些钱到手后不用操心去还。所谓"吃完了财政吃银行,吃完了银行吃
股民", 一路吃下来,官员们的肚子就肥胖饱满了。如此成熟完善的国有企业和国
有银行的债务软约束体系,如此巧妙地避开了直接反抗的吞噬民间财产的体系,属
于当代国人的新创造, 明清时代只存在一点不值一提的苗头。如此看来,我们的"
潜知识"传统在"许多方面还加强了"。
与上级领导和部门联络感情的利益如此巨大,送红包便势在必行了。有了这种
根基,没有名词可以发明名词,没有经验可以摸索经验,没有传统可以创造传统,
断裂个二三十年乃至百八十年,无非是一次冬眠。所谓"野火烧不尽",就是因为烧
掉的只是表面的几个名词,地表下的草根还活得好好的,沃土也没有变成沙漠:人
心还是那颗"食色性也"的心。一旦春风吹拂,不绿满中华才叫见鬼。如此比喻并没
有贬低"潜知识"传统的意思。这就好比摸着石头过河,河一定要过,此乃升官发财
的必由之路。如果祖先告诉我们石头在哪里,就可以少淹死几个人,少弄湿几次鞋。
如果祖先的知识没有传下来,就难免付出血的代价,前仆后继地摸索和积累。
其实,现代人如果肯下功夫,关于官场运作实况的潜规则的知识还是可以找到
的,明清野史中甚至还有如何走私,如何收买"海关"和"水师",如何处理不同走私
团伙的利益冲突的知识。走私者和受贿者学习好了,可以少犯"远华"案中的错误。
监察者学习好了,可以更有效地扬汤止沸。为中国的前途命运操心的领导人学习好
了,更可以来个釜底抽薪,彻底改良土壤,免蹈从秦汉到明清历代王朝都绕不开的
覆辙。我想,这就是我写本书的目的。
必读网(http://www.beduu.com)整理
首页 上一页 共10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