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开放你的人生

_4 王辉耀(现代)
第39节:第2章 视野开阔(13)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朋友"这个词已经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人与人之间联系和接触更加频繁,朋友越多代表路子越广,因为可以跨行业、跨地位、跨国界的互为资源。另一方面,社会日渐浮躁和功利,人与人之间有太多分不清的是非真伪,也有着太多的客套、应酬、交际,以至于"朋友"的定义越来越广,越来越有酒肉朋友的内涵。
  当然,上述现象只是在向我们表明:朋友,也需要有所选择;朋友,也需要分门别类。
  通常来说,人们交友有两个原则:
  其一,同质原则。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无论君子还是小人,选择朋友的首要标准都是同质性,譬如志同道合、性格相投、兴趣相同、门当户对,或者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经历等。知己往往也就产生在这类朋友当中。
  其二,互补原则。这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功利原则,这种交际,实际是在追求个人的能力、视野、信息、资源不足的弥补。人们也经常会寻找对自己事业有所帮助、对自己人生可能有用、对自己的不足能有补益的朋友,或者说援军和盟友。
  此外,人情世故在东西方无论哪个社会都永远也免不了,所以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刘二飞的交友方式
  我和刘二飞也认识多年。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们是最早一批从北美回到香港工作的。美林证券中国区主席刘二飞的交友方式很简单:决不把朋友关系商业化,同时多帮朋友,少麻烦朋友:"做朋友就要纯洁,要多为朋友着想,不能什么事都去求他们。反过来,如果他们有事找我帮忙,我绝对会倾尽全力去做。"
  正因为刘二飞对待朋友真诚,反而使他的朋友愿意成为他的客户。当年中海油海外上市,与刘二飞所在公司无关,但他还是无私地给朋友--时任中海油董事长兼CEO的卫留成打电话,作出有关上市的建议和想法。后来出于各种原因,中海油第一次上市失败,卫留成就毫不犹豫地把中海油二次上市的业务交给刘二飞,刘二飞也不负所托,帮助中海油成功地上市。
  就朋友而言,知友、好友、益友、盟友,这是四个不能完全等同的概念。因此,我们在交"八方友"时,也需要在"同质"和"互补"之间寻找到平衡。
  如果结交知己,同质原则显然最重要。但问题是,人生常常"得一知己足矣",我们最需要面对的是多元化的人和世界,我们经常需要交往的是不同类型的朋友,尤其对于一个志在四方、志在创业、哪怕仅仅希望获取广阔视野的人来说,更是"交八方友"才能做"八方事"。
  鸡鸣狗盗之辈,君子所不屑,世人所不愿交,何况孟尝君这等身份、形象、名誉的人。然而,孟尝君却不得不靠两个鸡鸣狗盗之辈从秦国脱险。可见,小人难成为好友和益友,难以信任,但未必没有合作。同理,许多好友虽然彼此惺惺相惜,值得信赖,但各为其主时,也难免沙场拼杀。
  做多元事,成多元才,打破专业和技能限制
  做多元事,成多元才
  我以前在北大担任兼职教授时的同事王亚非是个典型的做多元事、成多元才的人,她既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院长助理,也是海问咨询公司资深合伙人和李宁体育公司的独立董事,一个很好的商界英才。而她之所以能够有多元的才能,跟她从学生时代就做多元事有关。
  在读书时,性格外向的王亚非就在课堂学习之外,主动将触角从班上伸向校园以及校园之外。她参加学生会,加盟文艺部,频频参加各种校内、校外活动,积极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也由于她的性格大方,善于活动,再加上有英语优势,因此还作为全国学生代表参与了对英国撒切尔夫人和美国里根总统等重量级人物的接待工作。这些做多元事经历也让王亚非从小就收获很多--"我的视野变得开阔,我的思想也更开放了",也因此才有她后来的多元经历。
  我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某某大学毕业生放弃一份还可以的工作,甚至情愿零薪水地去做一份工,仅仅因为专业完全对口。
第40节:第2章 视野开阔(14)
  我感到很惊讶。
  我还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某某明星,"为了艺术而献身";某某专家,为了研究专业技术,弃家庭于不顾;还有更多的某某人,经常指责别人做多元事,有多元爱好,从事跨专业、行业的工作,就是"不务正业"。
  我更感到惊讶。
  这是我们生活当中常有的一元化思维误区之一。专业,只是学校培养大学生为自己和社会服务的一种技能,它只是"技"和"术";文凭也仅仅只是个认证,一个敲门砖。我们不应该把"物"高于"人",把"术"当成"道",把文凭看得比能力重要,又把技能看得比人还重要,最终使自己成为专业和技能的奴隶。
  许多人常把专业当成终生奋斗的理想,无论是现实原因还是内心意愿,固然个人选择无可厚非,但把这种"忘我"强加给别人,变成了"忘人"--忘记了家人和朋友,以及忽视"做人"的根本,就非常荒谬。在现代社会缺乏情商,也就很难拥有成功。成为某领域的"专家",就像只拥有金钱一样,拥有的只是单项的成绩和成就,这不等同于成功。就像人们肯定不会承认二战中那些帮助希特勒制造"杀人武器"、帮助日本人研究化学武器的科学家们是成功人士,因为他们只问科学不问人学。
  不在乎诺贝尔奖的崔琦
  在著名主持人杨澜的多年采访生涯当中,给她印象最深的是199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美籍华人崔琦。
  崔琦出生在河南最贫穷的农村,十几岁都还没有读过书。有一次,有个机会可以让他出外读书,他母亲就把家里仅有的面粉做了几个馒头,给他带上,然后叮嘱他说:"你要出去好好读书,只有这样才能有前途,秋收再回来看我们。"
  当时的崔琦跟着一个远房亲戚走了。没想到之后的战乱让他这一走就再也没能回来。50年代大饥荒时期,他的父母被活活饿死。1998年,杨澜在普林斯顿大学采访崔琦,问了一个诱导性问题:"如果当年你母亲不坚持把你送走,今天的崔琦又会怎样呢?"
  其实,杨澜是想诱导崔琦回答:如果人不接受教育,一生命运就会很贫困。但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杨澜的意料:"我其实并不在乎今天的一切,如果我留在农村,也许我的父母就不会饿死。"
  崔琦的话给杨澜带来很大的震撼,她后来多次提起这个故事:"诺贝尔奖算不算成功,当然算,对许多人都是终生难以企及。但在亲情和人伦面前,相对于人的生命,就不那么重要了。我们的时代是一个鼓励和刺激每个人都去追求成功的时代。但在成功之上还有些其他的东西,比如人格,尊严和爱,其实是人生更重要的基础和基石。"
  20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曾有过一场"为人生而艺术"和"为艺术而艺术"的大论争。鲁迅对于那些"为艺术而艺术"的经典回击,已经成为经典。这是个常识:专业、技能、艺术、技术等,都是人创造出来的事物,它们确实是很好的精神食粮或者事业工具,但也就只是食粮和工具而已,怎么可以"物"比"人"还重要?
  其次,一个人适合做什么,也是由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相互综合来决定。外部和自身的情况都是动态变化的过程,通过学习,适合的专业和行业随时可能改变。譬如大学毕业时性格内向,口才欠缺,也许不适合做推销、公关之类的工作,不能成为谈判和演讲的专家,但是经过数年磨炼,你个性开放,口才惊人,这时还不适合推销、公关之类的工作吗?
  成就开放式人生的成功,我们应该做多元事,成多元才,打破专业和技能对自己的限制,并且开拓人生大视野。
  做多元事使丁健的VC视野更广阔
  1999年,丁健本来打算和冯波一起做VC。但就在这段时间,一起创业的伙伴田溯宁辞职前往中国网通担任CEO,亚信的董事会决定委任丁健为CEO。作为创始人之一的丁健没有选择的余地,只好暂时中断VC计划。后来,丁健辞去亚信CEO转任董事长,还做了一些天使投资的项目。等到他后来再进入VC行业时,丁健却赫然发现,过去推迟进入VC业的多元经历竟然更多的是带来收获:做多元事,有多元经历,反而开拓了他做VC的视野。
第41节:第2章 视野开阔(15)
  "假设我真的从1999年起开始做VC,第一,我会做得比较吃力;第二,会犯很多错误;第三,也很难达到现在这样的层次。当然你可以学习,但终究会欠缺一个环节,那就是真正带一个创业公司的经验。另外,商业数字、商业的敏感度也会缺很多。"
  "我过去的经历对我做VC肯定会有帮助。因为我做过不同的位置,经历过创业、发展,上市,天使投资等不同的阶段,角色相对不一样,面对的人、问题、事情、要想的事情也在不同层面,集合起来,再做VC时,可以发现很多别人感觉陌生的东西,视野更广阔。"
  从我个人来说,多元化的经历也给了我许多帮助。譬如我大学的专业是英美文学,后来留学读的是MBA,还做过中国政府的官员,跨国公司高级经理人,正是这样多元的经历--英语和专业能力、政府工作经验、商务知识和实践经验都具备,所以后来我才能够成为加拿大驻香港的首席经济商务参赞,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掌门人,再后来既下海创业,也同时担任大量社会职务,创办商会、包括兼任大学商学院的教授,都使我受益匪浅,我感到做多元化事,成为通才很重要。
  在开放社会,对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
  BP中国公司化工副总裁易珉曾在和我参加的同一个讲座上说:"人才的发展已经打破学什么就要从事什么职业的僵化思想,需要把所学专业与实际职业结合起来;同时行业的界限也已经打破,这恰恰也是今后职业发展对人才的挑战所在。"
  "越是尖端的东西,越需要深广的基础。"
  著名数学家彭实戈一直认为:"越是尖端的东西,越需要深广的基础,到最高层次,学问都是相通的。胸中有了千山万壑,音乐家可以弹奏高山流水的曲子,画家能画出江山多娇的画卷,诗人能够写出蜀道难的诗句。"事实证明,跨专业、跨学科的学习,广博的兴趣爱好,也为彭实戈的发展打下了宽厚的基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会。很多同行评论说,彭实戈的思路之所以总是与众不同,是由于他受过物理学的训练,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不同于单纯的数学家。
  人们能够自由换专业、换行业、换职业、换工作、换爱好,这正是社会开放的表现之一。许多人总以为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不可以轻易改变,所以必须专业对口,才能取得成功,结果只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事实上,目前中国有三到四成的人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哪怕在专业能力很强的高学历人才当中也是如此。如2007年《中国青年报》跟踪中国传媒大学的"文科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问卷调查",发现在落实接收单位的被调查者中,46.3%的人认为自己目前的工作和所学专业无关。
  许多人改行也并不是因为难找工作。因为中国的大学不像西方进了学校可以再自由改换专业,许多中学生选专业时并不清楚社会形势,或者干脆就是父母和老师代选,甚至是"专业调剂"。因此,许多人毕业后再改行就很正常。总之,为了多挣钱,为了个人兴趣,出于个人特长或者人生重新定位而换专业,也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很多人还因为改变专业而获得成功:譬如做互联网的张朝阳学的是物理专业,做宽带的田溯宁在学校学的是环境管理专业。
  "杂家"汤敏
  "有份研究报告说,到2010年,美国38岁的人,平均起码会换14份工作以上。我总不能从一而终吧,我想跳出来,可以再去尝试做一些事情。"2007年,53岁的汤敏从亚洲开发银行跳槽到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我这位朋友如此解释自己的决定。
  汤敏不算是个真正的教授,因为工作是兼职的;他也不是个真正的教育家,虽然他在教育方面为国家多次建言献策;他也不是个学术意义上的学者,虽然他在亚洲开发银行做的是政策研究工作。但正是这种多元化的"杂",反而成就了他多姿多彩的人生。
  "我并不为我没有在某个领域内成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专家而遗憾,在很多领域我都做一点,这样做有劣势,但也有优势。并不是只有在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才叫经济学家,这个世界,需要很多不同的知识专家。"
第42节:第2章 视野开阔(16)
  另一方面,在这个工作变换频繁的年代,你也不可能永远属于一个行业、一家公司、一个职位。如果你只会做一种工作,那么你总会是最怕下岗也最可能下岗的人。《北京人才市场报》曾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过调查,得出结论:"学生假如只有一门专业能力的话,就很难适应就业中改行的现状,在择业过程中也会受限。"
  此外,就算我们的天赋、兴趣、条件,决定我们可以在某个行业某个专业"从一而终"。这当然值得赞赏,但是,多元的才能和爱好对你也并没有多少坏处,所谓"技不压身",这只会给你意想不到的帮助。而且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就算一直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一专多能"也已经成为社会的基本要求。
  业余爱好使他在海外生存下来
  上海英塔公司的总经理程东是个有着人生开放经历的人,他出生于安徽一个山区,因为周围都是山,"所以从小对山外的世界满怀憧憬"。1979年,他考上同济大学,从大别山来到上海,因为从小体质差,所以在学习间隙参加校武术队强身健体。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数年之后,这个"歪打正着"的爱好竟会成为他在德国留学的根本生活保障。
  程东毕业后自费留学,当时中德单程机票五千多元人民币,而他的积蓄才两千块--连机票都买不起,为了去德国,他还不得不坐最便宜的火车从上海到北京,再从北京乘坐国际列车经乌兰巴托、莫斯科、华沙辗转到德国,整个行程七天七夜。尽管如此,程东在德国每天清晨依然坚持练习太极拳,而他想不到的是--"打太极拳为我的生活带来了改观。由于我的一招一式都很轻盈飘逸,因此吸引了不少外国人观看,有人还主动要求跟我学武术。当时正值欧洲人对中国功夫感兴趣,李小龙风靡欧美,我便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教授太极拳,还为当地电视台录制了一部中国太极拳的电视教程。"
  程东也因为这个业余爱好名利双收:一方面在德国传播中华文化,他因此获得了"外国文化大使贡献奖";另一方面,他拥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能够安心完成学业。
  对于我们的教育来说,提倡素质教育,其实就是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品学兼优、能够适应社会、有人文素养也有专业技能、懂专业而且懂得更多的人才。
  其实,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就一直很重视多种才能的均衡发展。儒家把"六艺"立为必修之术,即"礼、乐、射、御、书、数"。西方的MBA教育,其实就是通才教育,培养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以及他所应具备的多元才能。
  做多元事,打破专业技能的限制,有多元视野和才能,有多元的心态和价值观,才能真正走向人生开放。
  ------------------------------------------------------------------------------
  本 章 概 要
  ● "全球化已经不是你想不想、愿不愿意的事情,而是你必须考虑的事情。"
  ● 在全球化时代寻找成功,国际视野是最高倍的望远镜。对于一个人的视野来说,盲点也总是非常致命;但更致命的是,盲点经常是来自于自身的原因。
  ● 开拓视野,克服自身盲点的基本方法:
  ――有兼容心,打破个性限制;
  ――读万卷书,打破时间限制;
  ――行万里路,打破空间限制;
  ――上万维网,打破信息限制;
  ――交八方友,打破圈子限制;
  ――做多元事,打破专业限制。
第43节:第3章 拥有自信(1)
  第3章 拥有自信
  --开放式人生的立身基石
  我们必须接受有限的失望,但我们绝不可失去无限的希望。
  --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
  你为什么这么有信心?
  "你以前没有在加拿大政府工作过,也没有商务外交工作的经验,你为什么这么有信心?"
  当时,我应聘从跨国大企业去政府挂职的加拿大驻香港负责魁北克的首席商务经济参赞职位,竞争激烈。面试中,我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加拿大有关的政府高级官员尽管对我的简历很感兴趣,但依然对我能否胜任该项重要职位缺乏信心,因此,问了这一个问题。
  让自信成为公信,就必须找到合适的定位,知道扬长避短。我回答说:"我的信心来源于已经证明的成功。我虽然没有加拿大政府商务外交的经验,但我在中国对外经贸部工作过,政府的工作经验都是相通的;同时,我在加拿大最大的国际咨询公司做管理时,跟各级政府部门也打过许多交道,熟悉加拿大政府的运作。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我能适应西方,也能适应东方,有西方商务实践和管理知识,也拥有加拿大人所不具备的东方背景,这正是这份工作所最需要的素质。"
  大多数面试中,还有个常见却不太容易回答的问题:"你有什么缺点?"
  我当时的回答是:"我的缺点是法语水平不够好,但我有信心迅速学好,使之能胜任工作。"
  这是个不必隐瞒的缺点,因为他们会专门进行法语测试。不过,这个职位主要跟东方打交道,因此法语并不特别重要。最终,那一年我自信地说服了考官,成为加拿大历史上第一位非加拿大籍的华裔外交官。
  自信是成功者最重要的心理素质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在其网站上有这样一句格言:
  "不是因为有些事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难以做到。"
  在现代社会,一个没有强烈自信的人,很难赢得机会与成功。
  在我所接触过的无数案例当中,成功者各行各业,个性各式各样,创业之路互不重合,管理方式也不一而同,可以说,成功的道路和模式不可复制。但是在这些成功者身上却总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他们行动坚定、坚韧、坚决,还将自己的信心感染合作者和追随者,服务于共同目标,因而也具备了领袖的个性和魅力。
  所以,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自信是煤,成功就是熊熊燃烧的烈火。"
  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罗杰·马尔腾则说:"你成就的大小,往往不会超出你信心的大小。不热烈地坚强地希求成功、期待成功,却反而能取得成功,天下绝无此理。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自信。"
  包括我在内的海归,都有横跨东西方的经历。因此,我们经常习惯性地通过亲身的"目见耳闻"比较东西方文化以及东西方文化下的成功人士。我认为无论信奉哪种文化和价值观,无论是哪种文化体制的英雄和成功者,自信都是最重要的个人成功的心理素质。
  2007年,《人民日报》曾对"海归应该具备的素质"进行调查。调查中,属于精神意识层面的素质,唯有"自信"被列进选项并排在前列。
  表3-1 海归应该具备的素质
  选项 比例
  国际性沟通合作能力 35%
  豁达自信的心理素质 31%
  中外知识的交融 18%
  创新能力的技巧 1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8月30日。
  每一个东西方成功者的内心,都有着一股巨大的力量在支持和推动他们不断向自己的目标迈进。空中网的CEO杨宁说:"斯坦福大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自信,即使失败了还要敢于再向梦想迈进。"
  e龙公司的创始人张黎刚则说:"我不太确定,过于自信是不是自己的一个缺点,有时候它可能让我得到偏执的评价,但是回顾自己以往的每一个偏执选择,包括多少次的'放弃'或者'半途而废',最后发现正确率都在90%以上。的确,追随内心的感觉,而不是随波逐流,才是选择的唯一准则。"
  "中国首富"的起点是自信
  丁磊曾经成为福布斯榜的中国首富。1999年初,当时网易刚向门户网站迈进,但与新浪、搜狐相比,还只是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小网站。据说,后来的今日资本集团总裁徐新当时之所以选择投资网易,正是因为创始人丁磊的自信。
  丁磊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进宁波市电信局,大学里一位姓冯的老师回忆说:"丁磊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不是个被人安排的人。"这是份稳定的工作,但丁磊无法接受那里的工作模式和评价标准,自信的他很轻松地就从电信局辞职:"这是我第一次开除自己。但有没有勇气迈出这一步,将是人生成败的一个分水岭。"
第44节:第3章 拥有自信(2)
  因为自信,丁磊在两年内三次跳槽,最终在1997年决定自立门户。后来,丁磊和徐新在广州一家狭小的办公室里见面。徐新主动问他一些问题:"网易在行业内的情况怎么样?"
  "我们会是第一。"丁磊第一句话就毫不犹豫地这么回答。
  徐新当然知道网易并不是门户网的第一,但她就是觉得:"他很有上进心,而不是吹牛--是有实质的自信。我觉得企业家有这种精神是很重要的,你有这么一个理想跟雄心去做行业排头兵。我投的就是他这个自信。"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开放的自信是创立事业、成就开放式人生的重要素质。
  信心缺失甚至可能是所有问题的根源之一。它可以让我们感受不到未来和前景,触摸不到阳光和快乐,让我们抑郁、失眠、离群、孤独,甚至为压力所打倒。它还可能使我们痴迷某些能够躲避"烦恼"的事物:网络游戏、酒精、香烟、毒品等等。以致诗人但丁写下这样的诗句:"能够使我飘浮于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污的,是我的信心。"
  不自信的几种表现
  --做事经常犹豫不决,坐失良机;
  --容易情绪化和走极端;
  --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常常挖空心思哗众取宠;
  --经常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哪怕正确;
  --希望发表观点时,会用抢先发言或打断别人讲话的方式来进行;
  --常常取悦他人,为交朋友而交朋友,以证明有个人的能力;
  --常常顽固而有些自闭,担心利益时则显得敏感多疑;
  --就算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缺乏胆量去利用它。
  自信通常还与人生开放成正比。
  一个开放自信的人,就像被"充电"了一样,不但自身激扬奋发,能立刻产生解决困难的渴望,而且还会感染身边的人。
  我认为,开放的自信能给人带来如下变化:
  图3-2:开放式自信的七种表现
  (1)积极主动的心态
  拿破仑o希尔在其成功学中将积极的心态称为成功17定律的黄金定律,他认为:"人与人之间本来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别,很小的差别就是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而巨大的差别就是成功与失败。"
  自信带来积极主动的心态
  我们采访和研究的200多位成功人士之一王兟,曾出任过TOM集团CEO。他刚从英国牛津大学毕业时,曾到美国芝加哥麦肯锡公司总部工作。深受英式教育的王兟一开始并不适应美国的企业文化,美国同事经常心直口快地说:"公司花那么多薪水怎么请来一个英国绅士?"后来,因为一份文件一页纸没有打好,参加工作不到3个月的王兟,接到上司提前的书面通知:鉴于你工作能力不能达到公司要求,你将被解雇!
  按照正常程序,他还有一个月交接工作的时间。王兟自信自己有留下来工作的能力,只是需要时间适应而已。因此,他就像不知道将被解雇了一样,继续积极主动地工作,改进工作效率。结果,一个月过后,他反而重新获得了认可,并因此又被挽留下来,后来还获得了公司授予的"优秀咨询经理"荣誉。
  (2)坚持和坚韧的精神
  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任何一个理性者来说:只有信念才能够使他对目标毫不怀疑,并支撑他行动的坚持和坚韧;也只有来自于信念的力量,才能够使一个理性者放弃功利的考虑,持久不息地为理想奋斗。而信心能够成为信念,关键在于对外界开放,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将感性的心理感觉提升为理性的自我认识。
  西点军校的自信精神
  自1802年建校以来,西点军校已经培养出2名美国总统、4名五星上将、3700名将军,美国陆军40%的将军都来自西点。另外,在当今世界500强企业中,约有1000名董事长、5000名总经理毕业于西点军校--任何一所商学院都没有培养出如此多的管理精英。
  理解西点精神,只有四个关键词:责任、诚信、意志力、自信。北京大学国际MBA美方院长杨壮,也是2005委员会的理事,曾访问一个退休的西点将军,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一生当中,最让你感到沮丧的事是什么?"老将军思索了长达10秒钟,然后坚定地说:"没有,我从来都蔑视任何挑战。"
第45节:第3章 拥有自信(3)
  杨壮是这样理解西点军校关于自信的定义:每一个从西点走出来的人,自信都来自于实实在在的"四年的苦日子生涯",来自于百折不挠地完成许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他们的"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在任何情况下,即便是在受到压力,又得不到所需要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正确无误地采取行动。"
  (3)乐观稳定的情绪
  情绪是我们每个人心理的"信息指示灯"。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快乐,不好的情绪被称之为耗损性情绪,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耗磨着我们的能量。但为什么在我们的生命当中,不快的情绪总是不可避免?比如愤怒、怨恨、急躁、不满、忧郁、痛苦、被拒绝、失意、焦虑、恐惧、嫉妒、羞愧、内疚等等。
  一个人只有拥有自信,才能使自己的情绪稳定乐观,不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自信使情绪稳定乐观
  这是一个关于天津比特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亚的故事。1995年,他刚踏上创业之路,参加一次高科技项目风险投资推荐会。当时,一位加拿大的风险投资家开口就打击他们:"你们是行尸走肉(You are livingdead),你们注定会失败。"因为当时统计数字表明,新创建的高新技术企业3年的存活率只有1%~2%左右。但是,刘建亚身旁一个创业成功者当即说:"别听他们的,别指望他们会给你钱,要依靠自己闯过难关。"
  刘建亚当时的想法也是"我偏偏不信这个"。回顾过去的情景,他认为"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一定要相信自己的事业能够成功"。正因为自信,才能使自己在受别人打击的情况下,保持情绪乐观,"看到前面一片美好的曙光",才能心态平和地迎着机会的方向走下去。
  可能我们不愿意承认,但很多情绪跟心态一样,确实可以归结到自信心的原因上:
  --你对领导欣赏某个同事感到嫉妒,可能因为你对自己能否受到重视缺乏信心。
  --你对某些社会不平现象感到愤怒,这种美好的愤怒其实还可能反映了,你对社会杜绝这类现象缺少信心。
  --一个朋友到约定的时间没有还钱,也许只是几十元钱,但你感到很不舒服。原因很可能是你对他不贪小便宜没有信心,对他的信用没有信心,甚至你可能因此对他将来会不会健忘你更重要的利益而缺乏信心。
  (4)人际沟通和公信力
  在这次针对成功人士的采访调查当中,我们商会2005委员会一位理事曾这样介绍自己的成功秘诀:"我常常被问及成功的秘诀,其实不外有三:第一,自信和他信;第二,遇到不公平的事有正确心态;第三,先帮助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氛围。"
  正如我先前所说,开放是自信的表现,自信能够更加促进开放,而且归根结底,也只有开放与沟通,才能将你的自信转化为他信力乃至公信力。
  为什么相信马云?
  1999年春天,马云曾对他的伙伴、学生、朋友共18人宣布:"从现在起,我们要做一件伟大的事情。我们的B2B将为互联网服务模式带来一次革命!"
  这就是阿里巴巴创立的开始。当时业界对B2B电子商务的定位是:商业模式过于简单,市场门槛过低,看不清未来的盈利方向。阿里巴巴艰难起步,接着遇到互联网经济寒流,一直到2002年,目标还是"赚一元钱"。后来成为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的金建杭,回忆公司成立时说:"那个时候我负责拍照片和录像,现在我看过去,照片里大家的眼神都是迷茫空洞的。除了马云,在创业之初谁都不敢说自己真的信心十足。"
  这18个人既然都对商业模式和企业前景很不明确,缺乏信心,那么他们为什么追随马云?答案很简单,因为马云将自己的信心转化成了他信力。后来《中国经营报》报道,18个追随者之一阿里巴巴副总裁戴珊就这样表示:"无论什么时候看到他,你在他眼中看到的都是自信,我一定能赢的信心。你跟他在一起就充满了活力。"
  我上面只是列举了其中四点自信带来的表现,从心态情绪到行为举止、从思维方式到日常习惯、从对待朋友的方法到对整个社会的评判,甚至我们的整个人生,都无时无刻不接受自信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我们可以概括地说:自信就是唯一能让一个人由内到外全方位改头换面的良药。
第46节:第3章 拥有自信(4)
  没有自信,我们就没有办法去迎接挑战,也没有办法去面对逆境。而开放的自信,对于任何一个成功者来说,更显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因为我们必须依赖开放才能使自信真诚可靠,也必须依赖开放才能使自信得到外界的支持。
  真正的自信来源于恰当定位
  他为什么会失去自信?
  曾有个从美国一毕业就回来的年轻人,给我发电子邮件感慨:"我感觉自己非常失败,而且以后会接着失败,因为我还缺乏自信。我从美国回来,原本以为找个高薪工作没有问题,谁知道花掉了家里几十万,却成了高不成、低不就、还靠父母养的'海带'。同个大院的初中同学,读书时一切不如我,高中毕业后从家里借了十几万做生意,收入已经不知道高出我多少。他前天还问我父亲,说如果我没有找到工作,可以去他那里做个经理。邻居们也经常拿我们两个做比较,并教育孩子说:'看看,读这么多书不一定会有用吧?'我真的没有办法对自己有信心。"
  我的回答是反问:"财富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是自信建立的基础?按这种比较方法,华人首富李嘉诚只有小学文化,是不是所有读过书的华人都该感到失败?都不应该拥有自信?"
  这是个很典型的例子,这是我们社会的一个通病,不仅仅是误解成功,还将自信误解成为仅仅一种心理感觉和状态。
  我们经常在市面上看到许多的励志书,对自信充满了这样的论述:"自信就是一定要相信自己"、"培养信心的方法就是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最棒!我一定能成功!"、"我能解决问题,只要我有信心就能解决"、"我觉得自己能行,我就一定能行"、"永远相信你是最好的"、"相信你能成功,你就会成功"……
  这些话很有煽动力。
  在特定的情况下,它们确实可以鼓动起我们的信心。但如果你认为这就是真正的自信,那么就被误导了。
  大多数人都把自信解释为:自信是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力并充满积极主动意愿的心理状态,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倾向。但事实上,自信不仅仅是一种觉得自己能行的心理状态,它建立的基础不是感性的主观自我肯定,而是客观存在的真实自我。因此,自信强调的是建立在自身实力基础之上,在进行准确自我评估、恰当定位之后的理性心理状态。
  表3-3:真正自信和非自信的表现
  不自信的表现 真正自信的表现
  我已无能为力
  我就是这样
  没有因为……我就是对的
  他把我气疯了
  他们不会答应的
  我只能这样做
  我不能……
  我不得不…… 试试看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
  我可以选择不同的作风
  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应该坚持这个多年的目标
  我能选择恰当的回应
  为什么……所以我应该相信
  我当然有缺点……
  我做这事可以……那事我也许不会做
  真正的自信是准确的自我加正确的信心,并且组合在一起还产生了信念。
  自我和信心,是不可分割的部分。
  自我是基础,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没有准确认识,很自然,这样的信心只是种脆弱、盲目的感觉,瞬间可能膨胀成气球,瞬间也可能因为针扎而泄气,甚至有走向心理疾病的倾向,把人带入"自大"、"自狂"、"自恋"、"自闭"的境地,到了悬崖前还要充满"信心"地走下去。
  信心则是自我的提升,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信心,就算多么了解自己,也会因为自卑而无法果断地行动,当然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当然,正确的信心来源于扬长避短和准确定位。
  依靠定位准确的自信,她从护士成为亿万富翁
  我和史晓燕曾作为同台嘉宾,参加过一次央视《商务时间》的节目,因此对她的人生有所了解。史晓燕毕业于护校,而后被分配到协和医院骨科病房。每月薪水70块钱、夜班补助六毛钱,每天的工作都是打针送药,端屎端尿,周而复始,而且关键的是毫无未来的发展希望。于是,史晓燕对自己说:我怎么能在这儿呆一辈子呢?我必须相信自己,去为自己的理想拼搏一回!
第47节:第3章 拥有自信(5)
  1984年,史晓燕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就从协和医院停薪留职,应聘到一家外企公司。令人不解的是:在外企做协助性工作,她居然不会打字和使用电脑,但更离谱的是还得到了上司的欣赏。史晓燕坦言:到今天我也不会用电脑,但关键是我自信自己什么行,就去做什么,舍弃我不行的,干我行的。
  史晓燕最终定位是进入家具行业,她看中了国内方兴未艾的家具业,这也跟她个人兴趣有关。当然光有兴趣和天赋还不够,还要学习和拔尖。于是,她支付了每年7万美金的学费到美国芝加哥惠灵顿学习室内设计。再后来,史晓燕自己创业,从卖家具开始,几历周折最终在光华路花400万租下一座破旧的工厂,改造成1万平方米的卖场,并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伊利诺依王国,成为一个著名企业家。
  在对200多位开放型成功人士的调查研究当中,我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具备真正的恰当的自信,并且并不是因为事业成功才自信,相反是自信推动了他们努力去获得成功。至于为什么自信前要加个恰当?是因为他们的自信当然不是盲目地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也不是不敢正视失败和自己的不足。相反,他们总是善于坚持该坚持的事物,哪怕是遭遇失败;还能果断放弃应该放弃的东西,哪怕"看上去很美"。而自信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认识自己和社会,准确定位,扬长避短,最终也就坚持了"最好的自己"。
  北京大学国际MBA美方院长杨壮这样认识自信:"自信来自于能力:它是以掌握的技能为基础,有能力承担艰巨的任务,贡献个人的力量。自信也来源于主动寻求各种可以考验能力、提供学习机会的挑战。没有任何挑战能让你投降,这就是自信的精髓。"
  只有在自身基础上恰当定位的自信,才能带来长久的奇迹,成为我们的人生信念,也才能促使我们在奋斗过程中坚持不懈,遭受非议时自我肯定,遭受磨难时自我鼓励,面对赞美和坦途时自我清醒。
  我认为这应该成为一种关于自信的基本常识:
  --自信就算只是一种感觉,也如同训练而成的本能一样,其实已经有了过程的升华。
  --自信不是一个自我欺骗式的信心,信任自己也要跟诚实联系在一起,依赖的也不是一个臆造的自己,而是真实的自己。
  --自信不是让我们每天都告诉自己"你最棒"、"你是最好的",而是让我们做"最好的自己",并且这时,你才"肯定能行"。
  自信是怎样炼成的?
  1.恰当定位,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