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上著名的50个诈术与骗局

_3 佚名(现代)
  看完报告的布里略出了一身冷汗:如果美国不在巴拿马开运河,就意味着法国先期投入的开凿费用将血本无归。于是他马上游说,表明法国愿意降价出售运河公司,只要4000万美元就可以了。罗斯福略微犹豫后,立即指示以4000万美元买下了运河公司,借此,美国一下子节省了6000万美元。而布里略还深感庆幸,终于使美国接下了这个看起来不错的烂摊子。
打发走了法国人,罗斯福开始对哥伦比亚政府故技重演。他指使国会通过一项法案,规定美国如果能在适当时机内和哥伦比亚政府达成协议,美国将考虑开凿巴拿马运河,否则,美国还将开凿尼加拉瓜运河。
  得知罗斯福的态度,哥伦比亚政府如坐针毡,马上给驻美国大使下了指示:只要美国付给法国的4000万美元中有一半属于哥伦比亚,可与美国进行谈判。哥伦比亚政府的方案是:将宽度为6英里的运河区划归美国,租借期为99年,期满后运河由哥伦比亚收回,不得续租,运河治安由哥国军警负责,租金也需相应提高,这个方案却遭到美国的坚决反对,并提出了一个让哥伦比亚丧权辱国,根本无法接受的方案。
于是,罗斯福甩开哥伦比亚,开始转手策动巴拿马地区激进分子的哥伦比亚独立运动。美国国务院慷慨地为独立分子提供军队、武器和粮食,甚至包括密电码、独立宣言文稿、巴拿马宪法、国旗,等等。终于,在美国的全力支持下,巴拿马人获得了独立。新总统在群众集会致辞时竟然高呼“巴拿马共和国万岁!罗斯福万岁!美国万岁!”的口号,成为世界外交史上的一个趣闻。
独立宣言的墨迹未干,1903年11月,美国就迫不及待地与巴拿马共和国签订了《美国与巴拿马共和国关于修建一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通航运河的专约》,简称“美马条约”。条约规定,美国保证巴拿马的独立,巴拿马把宽10英里、面积1432平方公里的运河区交给美国永久占领、控制,巴拿马湾中的一些岛屿也交给美国使用,美国一次性付给巴拿马1000万美元的条约补偿费,自1913年起,每年支付25万美元,条约中甚至明确规定巴拿马共和国不得在运河区执行国家主权。条约签订时,西奥多?罗斯福高兴地说:“我拿到了地峡!”一位著名的美国教授则纠正说:“不,我们是正当地偷窃了它!”
美国人的介入使巴拿马运河工程全面恢复,预算得到了控制,工期大大提前,1920年6月,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在几十年的运河开凿史上,共有近3万人因伤病致死,其中包括不少中国工人。
局中悟
“说话要温和,手里要拿根大棒子”,罗斯福一直遵循这条非洲古训。罗斯福深知法国开凿运河的困境,也知道哥伦比亚政府的难处,更了解巴拿马独立分子的心理。于是,山姆大叔以强大的国力为靠山,左右逢源,一手送胡萝卜,一手拿大棒,甩开法国,赶走哥伦比亚,引诱巴拿马独立组织,最终“合法地偷窃了”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和使用权。可见,在国际竞争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本章完)
第34章 从金苹果选美到木马屠城
第四章 情何以堪:温情陷阱里的罪与罚
红颜何以能成祸水?关键在于一个“情”字。遇到再难办的事情,只要你抓住人性,揣摩人心,善于用情,一切都会顺利起来。于是,亲情的宽容,友情的信任,爱情的诱惑……在争权夺利的博弈游戏中,往往被人利用,布置成温柔的陷阱,随即就有人不自觉地掉了下去。
第4章第1节 从金苹果选美到木马屠城
拉奥孔被海里的巨蛇缠死了,特洛伊人不再怀疑,他们决定把木马拉进城里。
追问与思索
在古希腊时期,斯巴达有一人家生了个女儿,取名海伦。这小姑娘俏丽无
比,渐渐长成一个举世罕见的美女。人们公认她是全希腊最美丽的女子。希腊各国的
公子王孙们都纷纷追求她,追求不成者也以看到她的芳容为一生最大的愿望。海伦成了各国
公子王孙们的偶像和精心保护的珍宝。后来,海伦的求婚者们达成了协议:让海伦自己选择
丈夫,大家保证尊重她的选择,而且要共同保护她丈夫的权利。
后来,斯巴达王阿特柔斯的儿子墨涅依斯为海伦看中,两人成亲。不久,墨涅依斯做了
国王,两人相亲相爱,是一对美满的夫妻。
一天,墨涅依斯的王宫里突然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他是特洛伊国王的儿子——帕里斯。特洛伊是小亚细亚半岛(今土耳其)上的一个小王国,它和希腊隔海相望。墨涅依斯对帕里斯盛情款待,连年轻的王后海伦也亲自出来接见。帕里斯长得风度翩翩,风流潇洒,很讨女人喜欢。海伦和他一见钟情,竟鬼迷心窍地和帕里斯一起逃回特洛伊城了。帕里斯还掠走了王宫中的许多财宝。
斯巴达国王墨涅依斯觉得这是一个极大的侮辱,他连夜赶到迈锡城,请国王阿伽门农,
也是他的哥哥帮他复仇。阿伽门农当时是希腊各国的霸主,他马上邀请了希腊许多小国的国
王来开会,会上大家决定联合起来,用武力消灭特洛伊城。阿伽门农被推选为统帅。不久,
一支有10万人马,一千多条战舰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攻打特洛伊城。希腊人和特洛伊
人的战争爆发了。
  帕里斯为何能够诱拐走希腊的美女海伦?特洛伊战争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镜头回放
  特洛伊战争一直和一个美丽的传说紧密相连: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父母——国王珀琉斯和女神忒提斯举行婚礼,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都应邀而来。宴会十分热闹。忽然,没有被邀请的争执女神闯了进来,她气冲冲地在桌子上丢下了一个金苹果就离开了,苹果上面刻着“献给最美的女神”。女神们因为争夺金苹果,发生了争吵。众神的首领命令女神们到特洛伊去,并请一个特洛伊最美的牧羊人——其实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来评判。为了得到金苹果,女神们都给帕里斯许诺:天后赫拉答应使他成为一个国王;智慧女神雅典娜保证使他成为一个最聪明的人;爱与美的女神发誓让他娶到全希腊最美丽的女子做妻子。
帕里斯把金苹果给了阿佛洛狄忒,因为他觉得自己足够智慧,他已经是王子了,现在只想娶一个最美丽的妻子。于是帕里斯就得到了女神的许诺,她将帮他拐走并得到美貌的海伦。
这便是古希腊神话中金苹果的故事,为帕里斯诱拐海伦提供了一种解释。到底历史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除了《荷马史诗》的记载之外,今天已不得而知。但是这场战争据近代的考古发现应该是真实存在的。
在希腊人准备扬帆出海时,海上却狂风大作。预言者说这是因为阿伽门农曾得罪了狩猎女神,他只有把他的女儿献给女神,狂风才会平息。于是,阿伽门农写信给他的妻子,即海伦的姐姐克吕泰涅斯特拉,骗她说要给女儿相亲,让她迅速把女儿送来。于是,这位不明真相的母亲送来了她的孩子——伊菲格涅亚。就这样,伊菲格涅亚成了特洛伊战争的第一个祭品。
战争进行了九年,但特洛伊城仍然坚不可摧。第十年,希腊一位多谋善断的将领奥德修斯给阿伽门农献上了一条妙计,据说,他是在雅典娜女神的启示下想到的,因为雅典娜没得到金苹果,所以站在了希腊人一边。
  一天傍晚,希腊营中人声鼎沸,战马嘶鸣,希腊战士忙着把武器和行囊装上船,押好俘虏,然后毁掉营寨,扬帆离开了。
  第二天早上,特洛伊人没有听到希腊军队的叫阵,他们惊奇地发现希腊联军离开了。平时喧闹的战场变得寂静无声,一个人影也没有。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撤军回国了,他们跑到城外,却发现昔日的战场上,除了残垣断壁、壕沟灶台外,还放着一只巨大的木马。
特洛伊人惊讶地围住木马,他们不知道这木马是干什么用的。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要把它拉进城里,有人建议把它烧掉或干脆推到海里。正在这时,有几个特洛伊人捉住了一个希腊俘虏,他被绑着去见特洛伊国王。这个希腊俘虏告诉特洛伊人,他叫西农,与希腊名将奥德修斯不和,后者一直想谋害他。正巧希腊人苦战十年,损兵折将,有意撤回本土,却为逆风所阻,无法起航,有个预言家说需要拿一个活人祭神,大风就会转向。奥德修斯趁机要杀他,但他临刑前在朋友的帮助下逃了出来,只好一个人留在了特洛伊。而这个木马是希腊人用来祭祀女神的。
希腊人估计特洛伊人会毁掉它,这样就会引起天神的愤怒。但如果特洛伊人把木马拉进城里,就会给特洛人带来神的赐福,所以希腊人把木马造得这样巨大,使特洛伊人无法拉进城去。特洛伊国王相信了,正准备把木马拉进城时,特洛伊的祭司拉奥孔跑来制止,他明确地告诉特洛伊人,里面藏有希腊人,要求把木马立即烧掉,并拿长矛刺向木马。特洛伊人不知所措,正在犹豫。据说,当时突然狂风大作,巨浪排空。浪头之间蹿出两条巨蛇,扑向拉奥孔的两个儿子。拉奥孔为了保护儿子拼命和巨蛇搏斗,但父子很快都被巨蛇缠死了。两条巨蛇从容地钻到雅典娜神庙里,不见了。
  于是,目睹了这场悲剧的特洛伊人认为这是雅典娜在显灵,已没有争论的必要,赶紧把木马往城里拉。但木马实在太大了,它比城墙还高,特洛伊人只好把城墙拆开了一段。当天晚上,由于海伦怀疑其中有诈,就一边绕着木马走,一边学着希腊最著名斗士的妻子的声音喊他们的名字,但木马内毫无动静。特洛伊人欢天喜地,庆祝他们即将到来的胜利,跳着唱着,喝光了一桶又一桶的酒,然后倒头大睡。深夜,一片寂静。西农悄悄走到木马下,轻轻地敲了三下,这是约好的暗号。藏在木马中的全副武装的希腊人迅速跳出来。他们杀死了睡梦中的城门守军,迅速打开了城门,并在城里到处点火。隐蔽在特内多斯岛北面的希腊军队如潮水般涌入特洛伊城。
  这是一个血腥的夜晚,是特洛伊人抵抗十年后最悲惨的夜晚。10年的战争终于结束了。希腊人把特洛伊城掠夺一空,烧成一片灰烬。男人大多被杀死了,妇女和儿童大多被卖为奴隶,特洛伊的财宝都装进了希腊人的战舰。海伦也被墨涅依斯带回了希腊。特洛伊城就这样被毁掉了。当然,希腊人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10年战争后,没有几个斗士健康地回家,就不要说那些战死的了,他们甚至有许多人流浪多年才找到回家的路。
局中悟
气势磅礴的《荷马史诗》主要讲述了这场空前绝后的特洛伊战争。细细品读这段史诗,你会发现人性中很多的微妙之处。从不和女神为了没被邀请参加宴会而引发的挑衅和报复,从三位女神之间为争到金苹果引发的攀比,无不看出人的虚荣和嫉妒的可怕。
当然,我们觉得最有趣的还是看帕里斯的选择,他为何偏偏放弃了权利和聪慧,单单选择了美丽的爱情,这尤其值得深思。我们常说,“食色,性也”。选择最美丽的女人,享有最美好的爱情和婚姻,是任何一个男子的梦想。爱与美之神阿弗洛迪特深谙人性,所以她一下子就抓住了帕里斯的心,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象征“最美女神”的金苹果。
但是这却引发了另外两位女神的疯狂报复,引发了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也展示了信仰与欲望,忠贞与背叛,执著与善变,诚实与奸诈等形形色色的多面人性。其实,无论是神话还是传说,无论是神还是英雄,他们最终都是源于人的创造和想象,所以无不打上了人性的烙印。
(本章完)
第35章 恺撒:还有你,我亲爱的孩子?
第4章第2节 恺撒:还有你,我亲爱的孩子?
恺撒被阴谋者刺杀了。但今天,人们发现他可能死于自己的精心策划。
追问与思索
  公元前44年3月15日,恺撒大步走进元老院的大会议厅,坐到黄金宝座上,他笑着说:“现在不就是3月15日吗?”辛布首先站起来走近恺撒,恳请恺撒召回他被流放的兄弟。恺撒敷衍了他几句。这时,造反者将恺撒包围了起来,他们亲吻他的胸部和脖子,借此勘察他是否穿着铠甲。图流斯抓住恺撒的长袍,这是他们的暗号。卡萨挥剑刺向恺撒的咽喉,剑偏了,刺中了恺撒的胸部。恺撒扯开被图流斯抓紧的长袍,与卡萨扭打起来。
  这时一个名叫布鲁图的人,趁机刺中恺撒的腰部。正是布鲁图的这一剑顷刻间摧毁了恺撒的斗志。他绝望地看了布鲁图一眼:“啊,还有你,我亲爱的孩子?”他放弃了抵抗,颓然倒下,用紫袍蒙面,听任他的仇敌乱刺、乱砍。他一共被刺23处,最后颓然地倒在了庞培的雕像下。
元老院再次安静下来的时候,布鲁图看着恺撒的遗体,表情复杂地说了句:“我爱恺撒,但我更爱罗马。”
相传布鲁图是恺撒的私生子。他的母亲是恺撒众多情妇中的一个,恺撒对布鲁图有着超乎常人的容忍和关爱,在他的遗嘱里,布鲁图还是一个重要的继承人。
  布鲁图他们为什么要谋杀恺撒?恺撒是怎样的一个人?恺撒之死的背后是否还有更多的故事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呢?
镜头回放
  公元前七八十年,地中海到处有海盗出没,他们抢劫从各地运往罗马的黄金和粮食。一个罗马的年轻军官在海上被海盗俘虏了。他知道自己的处境十分危险,却一点也不害怕。他神色坦然地对海盗们说,如果他能回到罗马,一定要带领舰队来严惩他们。海盗们听了,纵声大笑,因为他们从来没碰到过这样一个敢于吹牛的人。后来,罗马人送来一大笔赎金,海盗就把这个军官放了。
  过了些日子,这些海盗被罗马的海军俘获了。有人下令按照罗马人惩罚海盗的方式,把他们全部钉死在十字架上。海盗们临死前认出了站在他们面前发号施令的人,正是他们嘲笑过的那个俘虏——儒略?恺撒。
  恺撒原是罗马贵族,但是他在政治上比较接近民主派,和许多民主派人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他进行着反对元老贵族的活动。这就使他在平民群众中赢得了很高的声望。恺撒酷爱权力,有着强烈的个人野心。公元前60年,他和罗马另外两个统帅庞培和克拉苏结成反对元老院贵族的秘密同盟,历史上称为“前三雄”。
  公元前58年,恺撒当了高卢(现在的法国)总督。仅仅在三四年的时间里,他不仅征服了高卢全境,而且击退了日耳曼人的入侵,把罗马西北的边界推进到莱茵河岸。不久,他又越过海峡攻入不列颠岛(现在的英国)。恺撒的赫赫战功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越发增加了他在罗马人中的威望。他从战争中掠夺了大量的黄金、财宝和奴隶。为了收买人心,他向士兵和平民发放粮财,还经常举行角斗一类的公共娱乐。实际上,他的名望已经大大超过同盟中的另外两个人了。
  克拉苏,就是那个镇压斯巴达克起义的刽子手,后来在远征波斯的时候被杀死了。
   这样,“前三雄”中只剩下庞培和恺撒两人。而庞培阴谋杀死恺撒,但最终庞培被打败,逃到埃及后被一心想讨好恺撒的埃及国王所刺杀。就这样,恺撒最终迫使元老院同意他成为罗马的“独裁者”,随后又得到了统治整个意大利半岛的权力。
  但是恺撒的独裁动摇了罗马共和国制度,触动了元老们的利益,引起元老贵族的不满。他的傲慢也激怒了元老院贵族,他们认为这个狂妄的人早晚会把皇冠戴在自己的头上。而那时的罗马人最仇视帝王,反对恢复帝王的职位。于是他们决定除掉他。
  公元前44年3月14日,恺撒和他的骑兵长李必达一起用餐。餐桌上他忽然提出一个问题:“怎样的死法是最好的?”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后,恺撒总结:“突如其来的死法是最好的。”说完,他在一份呈文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第二天,元老院举行会议,恺撒一个人去元老院,虽然他事先已经得到警告,说有人这天要谋刺他,但是他仍然拒绝带卫队。他说:“要卫队来保护,那是胆小鬼干的事。”在去元老院的途中,一个奴隶对恺撒大喊大叫,企图向他传递某种危险的信息。可是恺撒没有听到。一位希腊学者阿特米德挤出人群,塞给恺撒一卷纸莎草纸,示意他马上展阅,那上面记录着造反者的名字。可是他没有及时打开,就泰然自若地走进元老院。
不可一世的恺撒就这样被谋杀了,当如愿以偿的阴谋者手提着血淋淋的短剑走出元老院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因为除掉了一个独裁者而得到欢呼。相反,他们看到的只是人们充满厌恶和怀疑的目光。执政官安东尼拿起恺撒的血衣,指着被短剑洞穿的地方,大声地问人们对阴谋者应该怎么办。大家一齐怒吼:“为恺撒报仇!”参与阴谋的人都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事实上,平民们喜欢恺撒。虽然恺撒当权的日子不多,但是他实行了许多有重大意义的改革。他改革元老院,把议员人数增加到900,其中包括来自行省的上层人士、军人和反对元老贵族的公民。他还使罗马外省的自由民取得了公民的资格。他曾经答应取消平民的全部债务,把粮食分给贫苦的平民,还要把土地分给普通士兵。这些虽然没有完全做到,但是,他毕竟减免了四分之一的债务,使12万人免费得到了粮食,土地分配也在缓慢地进行。还改革税法,保护商业,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甚至,在他临死前,他还发给平民一些生活费。在平民眼里,他是个独裁者,但是个值得尊敬的独裁者。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恺撒是死于贵族派阴谋分子的卑鄙刺杀。但是,今天有人提出,恺撒精心策划了自己的死亡。
史料记载,恺撒生命最后的几年里脾气暴躁、喜怒无常、骄傲自大,更常常伴有严重腹泻,也经常出现幻觉。这是严重的颞叶癫痫的病症。身体机能逐渐崩溃,恺撒知道自己已来日无多,而死于癫痫是使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恺撒希望自己光荣地死去,更要摧毁一切阻碍罗马走向帝制的势力,于是他放任元老院的阴谋,故意激怒已有所预谋的刺杀者,并几次修改自己的遗嘱,把养子渥大维立为继承人。他相信这个少年的能力,相信老朽的罗马会在这个年轻人的带领下恢复青春;同时,他还把财产分给罗马的贫穷公民,这样可以为自己和继承者留下民心。最后,公元前44年3月15日,他支开卫队,不理会人们对他的最后警告,坦然走进元老院大议事厅。
恺撒光荣地死了。如他所料,当他的躯体在罗马广场被焚化的时候,一个旧的时代随之而去,从那灰烬中站立起来的是日后被尊称为奥古斯都的渥大维和一个崭新的罗马帝国。
局中悟
恺撒是死于政敌的阴谋,还是死于自己的策划,已无法确定。可以肯定的是,他没有想到布鲁图也会刺杀他。于是,他绝望地放弃了最后的抵抗。布鲁图说的那句话:“我爱恺撒,但我更爱罗马。”也许是一种狡辩,但是布鲁图却在爱的名义杀死了恺撒,这肯定是恺撒的悲哀。
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亲人的背叛,这种背叛最能伤及人心。因为最亲近的人往往也是最熟悉你的人,如果遭到这样的人的算计,一定会让人防不胜防。同时,当最亲近你的人向你攻击的时候,也是最让人绝望的时候,恺撒是不可一世的独裁者、杰出的军事家,但他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就是为何在看到布鲁图挥刀刺向自己时,他会那样的绝望,那种绝望里有着爱与信任被阴谋所践踏时的凄凉和无奈。
(本章完)
第36章 一个最幸运的“杀人犯”
第4章第3节 一个最幸运的“杀人犯”
警方有大量辛普森杀人的证据,但只要有一条不是按法定程序取得,所有的证据都不被采信。
追问与思索
  1994年6月17日,全球十几亿球迷正目不转睛地观看正在美国芝加哥市举行的第15届世界杯足球赛时,美国电视观众的注意力却被发生在洛杉矶高速公路上的一场警方追捕行动吸引了。事情的主角、被警方追逐的嫌疑犯,正是辛普森。
警察在接到报警后,发现辛普森的前妻尼科尔和男友戈德曼被人刺杀于住宅门前。警方立即将凶杀嫌疑犯锁定为辛普森,并在案发现场找到了与辛普森血型一样的血迹,接着在对辛普森住所进行的搜查中发现了血迹,并找到了手套、球鞋等与出事现场留下的痕迹相吻合的物证。洛杉矶警察局决定逮捕辛普森,于是就在洛杉矶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上述那一幕惊心动魄的追捕。
“辛普森案”在美国被称为“世纪性审判”,辛普森到底是何来头?对他的案件审理为何会引发这么多美国人的关注?他是杀人凶手吗,法庭是如何审理他的案件的?
镜头回放
辛普森出生于一个贫寒的黑人家庭,他的经历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的再现,他凭着天赋和不懈的努力,成为美国一名杰出的橄榄球运动员,并且成了千万富翁,还娶了白人太太,因而成为广大公众,尤其是黑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告别体育场之后,辛普森还做过体育节目主持人、演员等,著名影片《卡桑德拉大桥》中的黑人警官的角色就是由他扮演的。这样的一个知名人物与一桩谋杀案有关,全美的新闻媒介该是多么兴奋!
于是从1994年6月17日辛普森案曝光开始,美国的各种媒体无一不竞相密集报道,规模空前。辛普森案因而被称作“世纪性审判”。
1995年1月,辛普森案正式开庭审理。检方的律师班子由白人女律师克拉克统领,她在过去10年的刑事诉讼中几无失手。检察院方面是这样确定辛普森犯有杀人罪的:
首先,辛普森有作案动机。1978年辛普森与尼科尔结婚。以后十几年中,辛普森对尼科尔经常破口大骂,拳脚相加。1988年冬季,尼科尔怀孕时,醉醺醺的辛普森嘲笑她是“肥猪”,并要将她赶出家门。1989年,尼科尔多次遭到毒打被送进医院。警方也多次接到尼的求救电话。检方在法庭上出示了求救录音以及尼科尔鼻青脸肿的照片。多名证人也证实了辛普森有虐妻行为。辛普森与尼科尔离婚后,还屡次纠缠她,并多次说想杀了她。检方认为当辛普森发现尼科尔另有新欢时,遂起杀心。
其次,辛普森有作案时间。案发当日——1994年6月12日晚9点37分,辛普森与男友吃饭返家后,其友一直待在房中打电话,再未见过辛普森。10点40分,出租车司机帕克按门铃,却无人应答。10分钟后,辛通过门口应答器告诉帕克自己睡过头了。十几分钟后,辛普森乘出租车前往机场,飞往芝加哥。那么,9点37分到10点50分这段时间辛普森做什么了呢?尼科尔的邻居说,10点15分听到尼科尔的爱犬悲鸣。出租车司机帕克说,10点40分左右看到一个黑人男子从车道过来走进这幢房子。辛普森的管家卡托说,他听到房间外有重击声。
另外,有证据表明辛普森杀人。在辛普森房子外和受害者身边各找到一只手套,据DNA(脱氧核糖核酸)检验,上面有两位受害人的血、毛发和衣物纤维以及辛的福特车内的毯子上的纤维。尼科尔曾于1990年送给辛普森一双相似的手套。此外,辛普森的车上、卧室的一双袜子上,都有受害人与辛的血迹。辛普森左手指关节之伤很可能是作案时砍伤的。而且1994年5月,辛的确购买过一把尖刀,还有假须等。
面对检方无可辩驳的推理,以53岁的黑人律师柯克兰为首的反方律师队伍则认为:首先,检方指出的动机并不成立。辛普森虽对尼科尔有过不当行为,但并不能因此推断辛普森杀人。因为,尼科尔本身并不清白,偷税漏税,而且吸毒。此次被害很可能与毒品有关。再说辛普森仍爱尼科尔,辛几次对痛打尼表示忏悔。当听到尼被杀的消息后,辛普森非常悲痛,手上的伤就是当时过于激动造成的。
其次,从血案现场看,凶手和被害者曾进行了长时间的搏斗。所以辛普森不可能在前后不足1小时内连杀两人,并返回家中清洗血污。一对路人夫妇证明,10点25分,即检方确定的作案时间10分钟后,尼科尔宅前很安静。也有人看见,案发时辛普森的白色福特车就停在辛普森宅前。而帕克在夜幕中所看到的情况前后有矛盾。这些都说明案发时辛普森不在现场。洛杉矶机场一名服务员证明辛普森登机前毫无慌乱之状。最重要的是,警方在现场采集的唯一一滴据说是辛普森的血液是放置一夜风干后用一张纸包起来的。而复检时,这张纸却有一滴鲜血痕迹,很像有人做了手脚。
另外,警方进入辛普森宅搜查的录像表明卧室床上并无血袜,但记录时却有了。那双检方最有力的证据——血手套,辛普森当众费了半天劲才戴上。辩方还认为检方忽略了现场的一串脚印,这既不是受害人的,也不是辛普森的,很可能是凶手的。更为重要的是,有证据证明警探弗尔曼是个种族主义者。
  10月3日上午,美国上至总统、下至百姓,有15亿人停下手中的工作注视着电视屏幕。欧洲也有多家电视台参与转播判决的实况。尼科尔及男友死后一年多,陪审团分析了百余位证人的千余份证词后,法庭正式宣布“辛普森无罪”。被监禁9个多月的辛普森轻吁一口气,笑容满面地与他的律师们拥抱庆贺。而尼科尔和戈德曼的亲属则失声痛哭,检方律师呆呆地坐在一旁。法庭外,支持辛普森的人大声欢呼,而多数白人对此判决惊诧不已,以至于克林顿总统都亲自出面要人们尊重陪审团的决定。
  除了被害人和真正的杀人者,没有人知道辛普森到底杀没杀人。警方所提供的“如山铁证”不仅没能充分说明问题,还惹上了伪造证据的嫌疑。
  美国法律中有一条著名的证据规则:“面条里只能有一只臭虫。”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任何人发现自己的面碗里有一只臭虫时,他绝不会再去寻找第二只,而是径直倒掉整碗面条。同样,即便洛杉矶警方获取了大量能证明辛普森有罪的证据,但只要其中有一样(袜子)是没有按法定程序取得的,所有证据就都不能被法庭采信。于是,陪审团裁定将辛普森无罪释放。是辛普森涮了警方,还是警方制造假证诬陷辛普森?目前已无法确定。
局中悟
辛普森案在美国被称为“世纪审判”。案中的一系列故事性元素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异族通婚、爱情、情欲、谎言、仇恨、名气、财富、暴行、偷袭、行凶等如同烟花般迸射在人们眼前。
辛普森案的主审法官在辛普森被裁定为无罪后说,“大家都看见了辛普森沾满鲜血的手”。辛普森先生的辩护律师艾伦?德肖微茨先生曾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刑法制度是完美无缺的,中国如此,美国也是如此。正义是需要追寻和求索的,因为我们无法达到一个完美的正义的现实,我们必须去追求。公正不是结果,而是一个过程。”
(本章完)
第37章 皇宫深苑里的“斧声烛影”
第4章第4节 皇宫深苑里的“斧声烛影”
悲痛的宋皇后宣召儿子进殿,太监却领来了晋王。
追问与思索
《湘山野录》中说,976年年初,太祖遇见一个叫文莹的道士,于是请求他为自己算命。道士看着他的面色,略显忧虑地说:“只要今年10月12日夜晚夜晴,则可以延寿20年,如果不是,则阳寿将尽,赶快安排后事。”太祖从此,满怀忐忑,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10月12日这一天,天气一直很晴朗,太祖当晚独自来到太清阁观望天象。一开始,星光灿烂,晴朗异常,太祖心里十分高兴。但是好景不长,就在他转身欲回时,突然间,阴云四起,甚至下起了冰雹。霎时,太祖脸色惨白,望着阴郁的天空,一句话也没说就退回了寝宫。
太祖回到内室,自知活不长久,只好安排后事,传诏皇弟光义进宫,屏退所有宦官宫女,与其煮酒对饮。那些听命在门外候着的仆人远远看到太祖房中,烛影在窗幔上移动,一个人影作推辞不受状,后来,又看到太祖拿着斧子乱戳了一顿,口中凄惨地叫喊着:“好做!好做!”不久就没了声响。当晚,光义留宿宫中,半夜里太祖猝死。 随之在10月21日,赵光义登上了帝位,他便是历史上的宋太宗。
宋太祖没有传位于自己的长子,却把位子传给其弟赵光义,这是他的主观意愿还是赵光义的阴谋呢?
镜头回放
  据说,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是遵从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相传杜太后是个很有见地的女人,对自己的几个儿子管教甚严。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上皇帝后,她就告诫他说:“你已经做了皇帝,就该知道做好皇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身为一国之君,如治理国家得当,坐在皇位上当然是值得尊敬的;但如果不能统筹大局,就没有理由坐在这个位置上了,那时即使再想做个普通百姓也是不可能的。”由此,太祖在位时,在母亲的鞭策下,荡平了周围的割据势力,扫除了五代的弊制,拨乱整治,雄视一世。
  杜太后临终时,曾对赵匡胤说:“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纲啊!”赵匡胤表示同意,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也就是赵光义“兄死弟及”的合法根据。
  但是,联系宋太祖猝死当晚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这里面却有太多的疑问,也有太多不可否认的事实。
  司马光在《涑水记闻》里记载:宋皇后得知太祖去世已是四更,她赶忙叫内侍王继恩把皇子赵德芳叫来。而王继恩却认为太祖早就决定传位于赵光义了,竟没有宣召德芳,而是径直跑到晋王府上把皇弟赵光义找来了。等王继恩赶到开封府时,却发现精于医术而得到赵光义赏识的开封府吏程玄德正等在门外。程玄德说,晚上有人三次叩门,说召晋王入见。开门看时,却没人。自己担心晋王有病,所以一早赶到府上,王继恩也以太祖病重相告,于是两人一起叩门入府。赵光义听到王继恩的报告后,很惊讶,犹豫着不肯前往,于是决定与家人商量后再去。很久,王继恩说,时间太久了,恐怕要被别人抢到前面去了,还犹豫什么呢?于是,便陪赵光义进宫了。宋皇后问:“是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晋王来了。”宋皇后惊诧莫名,后来突然醒悟,哭着对赵光义说:“官家,我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你了。”而后便有了赵光义在10月21日登上了帝位一事。
按照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睡觉的,但当晚他却留宿宫中。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离开了。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以及赵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都说明些什么呢?
太监王继恩竟敢违背宋皇后的旨意,本该传幼子赵德芳(那时长子赵德昭带兵在外),却传来赵光义。医生程玄德一早就等在了晋王府。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4岁,正值壮年,他的长子德昭14岁了。即使赵匡胤几年后去世,也不会出现后周世宗遗下7岁孤儿群龙无首的局面。杜太后一生贤明,竟然出此下策?况且,“金匮之盟”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才列举证人、公布出来的,太祖死时,却没有拿出来。这些是至今无法回答的疑问。
赵光义即位后,在太祖死的当年就改换了年号,而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纪年。可是赵光义把只剩下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兴国元年。这位曾对宋皇后承诺共保富贵的新皇帝,即位后逼杀了赵匡胤的长子德昭(当时已30岁)。随后,赵匡胤幼子德芳(仅26岁)也暴病身亡。宋皇后死后,赵光义却没有按皇后礼仪发丧。而玄程德在赵光义手下异常得宠。
关于宋太祖死于非命这一点是无可辩驳的,而赵光义在整个事件中绝不是个局外人。具体情形,除当事人外,时人和后人都无法知道。不过,赵光义的后代最终将皇位又还给了太祖一系,即南宋赵构传位一事。
南宋高宗赵构没有儿子,对于继承皇位的人选,大臣们议论纷纷。于是,有人认为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应该在他的后代中选择接班人。开始,赵构不同意,但他后来改变了主意。据说,他梦见宋太祖赵匡胤带他到了“万岁殿”,看到了当日的“烛光剑影”的全部情景,并说:“你只有把王位传给我的儿孙,国势才可能有一线转机。”于是赵构把皇位传给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昚。当时,离那个斧声烛影的神秘夜晚已经有187年了。可以说,赵构的传位给了赵匡胤之死一个侧面的答案。
局中悟
  宋太祖在其弟赵光义的帮助下黄袍加身,夺得了政权。为此他做了皇帝之后,一直对弟弟恩宠有加。但是,再多的恩宠也比不过一国之君的皇位吸引人,于是权欲之魔战胜手足之情。阴谋和鲜血最终让赵光义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有时对权势的贪念会胜过对亲情的眷恋。不管历史上的赵光义弑兄篡位是否是真,但是权力对于亲情的腐蚀的确是人性恶的一种表现,结合赵光义登极之后,宋太祖两个儿子先后莫名其妙的死亡,这难道不是赵光义在斩草除根吗?
(本章完)
第38章 王允以貂蝉之柔灭董卓
第4章第5节 王允以貂蝉之柔灭董卓
貂蝉为吕布所爱,王允却又将她献于董卓。于是,父子反目。
追问与思索
  陕北有一句著名的俗语:“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其中,“米脂的婆姨”是形容米脂女人聪明、贤惠、美丽、能干。
  有闭月羞花之称的貂蝉即是东汉献帝时期的米脂人。传说,貂蝉的父亲叫北山郎,是一名出色的猎手。北山狼打猎时从恶狼爪下救出一只玉兔。这只玉兔其实是牡丹仙子下凡所化,仙子留恋人间的淳朴,更爱慕北山郎的忠厚,于是便以身相许。仙子怀孕后,采百花精英养育腹内胎儿,致使方圆百里山花野卉竞相开放。牡丹分娩时,正值盛夏,蝉鸣阵阵,一只银貂跃入产房,所以父母就给刚刚出生的女婴起名貂蝉。不幸的是,天帝知道牡丹滞留人间后大怒,便将她罚为山间野花。北山郎遂独自采花蕊花露哺育貂蝉,使其出落得百媚千娇。貂蝉降生人世后,三年间米脂桃杏花开即凋;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13岁时被一名征北将军带到京城洛阳,司徒王允喜爱貂蝉的美丽和聪慧,遂将其收为养女。
这是关于貂蝉的一个美丽传说,但是司徒王允据史书记载确有其人,那他在貂蝉的人生中到底充当了什么角色?貂蝉最终的命运是怎样的呢?
镜头回放
  王允,东汉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他出生于名门望族的官僚家庭,饱受封建教育,从小好大节、习经传、练骑射,立志报国。
  太师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嚣张跋扈、擅权误国,纵火焚烧古都洛阳数百里之境。王允很是忧愤,但惧于董卓手中握有重兵,也不得不曲意逢迎,佯装忠诚。
  王允见董卓对自己没有警惕后,就暗中与黄琬、尚书郑公业等密谋诛杀董卓,杨瓒行左将军事,士孙瑞为南阳太守,并率兵出武关,名为进攻,实则分路征伐董卓,然后奉驾还洛阳,复旧都。不料老奸巨猾的董卓对此行动起了疑心,不准举兵,王允此计,遂告夭折。
王允一直很不甘心。在192年,王允与士孙瑞又一次重议前谋。士孙瑞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应当立即动手除奸。王允也同意士孙瑞的看法,但董卓有勇将常在身侧,是谋杀董卓的障碍。于是,王允便以联络乡谊为名,暗中以厚礼馈赠吕布,与吕布相互往来,结为密友。吕布原是并州刺史丁原的部下,任主簿,极受丁原信任。丁原带兵到洛阳本是与何进共诛宦官的,后何进谋败被杀,董卓入京,诱使吕布斩杀丁原,擢升吕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董卓自知平素待人无礼,担心被人谋害,就将吕布作为贴身护卫、信任有加。
  聪慧过人的貂蝉得知王允的心事后,告诉他“愿尽己力为义父解忧,以报养育之恩”,于是王允设下连环计。他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从此以后,貂蝉周旋于二人之间,送吕布于秋波,报董卓于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心怀不满。一天,吕布乘董卓上朝的时候,潜入董卓府探望貂蝉,并邀她在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后,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十分恼怒。这时董卓恰巧回府撞见了正在卿卿我我的两人,怒火中烧、不由分说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径直刺向吕布,多亏吕布机敏、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形同水火。王允趁机说服吕布,可伺机铲除董卓,永绝后患。
不久,董卓久病新愈,要在皇宫召见群臣。吕布率先布置同乡人骑都尉李肃带领亲兵十余人,扮作卫士守在未央宫掖门内。等到董卓下马进门,李肃等人突然一齐动手,持戈直刺董卓。董卓惊呼吕布何在,此时吕布由后厉声喝道:“有诏讨贼!”遂一戟刺入董卓咽喉,结束了他的性命。
  后人叹曰:“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本来貂蝉与吕布是令人称羡的英雄美人,但传说吕布白门楼被害之后,貂蝉再度飘零,后被献给曹操。曹操对她十分爱重,但后来为了拉拢关羽,遂将貂蝉送给关羽。至于貂蝉最后的结局,有人说是为关羽所杀,也有人说是自刎而死。
局中悟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貂蝉之柔,引吕布杀董卓而扶汉室;西施之柔,诛伍子胥灭吴王而兴越国;贵妃之柔,胜三千佳丽而倾明皇;昭君之柔,和匈奴而成千古大义。女人魅于柔,亦祸于柔。
可怜一代红颜,竟被当做礼品似的送来送去,落得如此凄凉的收场。当三国好汉们以天下的名义将如花的貂蝉作为贿赂时,可曾想过男儿的天下却狠狠地辜负了她?
所谓“女人祸水”,其实只是男人的片面之词。美丽无罪,罪只在于男人借助女人的美丽以实现自己所谓“光明、正义”的事业。无论最终成与败,这个美丽的女人下场总是可悲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脆弱女子的肩膀可以承受得了“祸国殃民、倾国倾城”的罪过,尘世已无法立足,她最后的选择只能是落花飘零、香消玉殒。
(本章完)
第39章 经典“世纪之吻”的遗憾
第4章第6节 经典“世纪之吻”的遗憾
雷诺斯称,他才是真正的主人公。而照片的珍贵镜头是摄影师导演的。
追问与思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美国《生活》杂志推出了主题为“战胜日本日”的专辑,专辑中的一幅照片吸引了所有读者,照片选取的是1945年8月14日纽约时代广场人们欢庆战胜日本的情景,照片中央是一个高高的黑发水兵正热烈地吻着一名白衣护士。在那个特别的日子里,这张照片成为盟军赢得二战胜利的象征,令人心动的接吻镜头也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伟大的“世纪之吻”。
《时代广场胜利日之吻》拍摄于1945年8月15日(美国时间14日),
作者是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艾福雷?艾森斯达。当天,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到纽约,时代广场上一名美国水兵情不自禁抱住身边一名素不相识的女护士,热烈亲吻。艾森斯达拍摄下这一精彩画面。
  半个世纪过去了,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美国新闻界以及对二战记忆犹新的人们提起这幅照片,仍津津乐道。对美国人而言,这是最著名的接吻之一,也无疑是一个神秘事件。“这位年轻的水兵表现出了人们因二次大战的结束而感到的巨大的、难以表达的欢乐和解脱,他双臂微微屈伸,搂着那名护士,似乎正在跳着探戈之类的舞蹈。那名护士则身穿白色的制服,一只脚轻巧地离开地面。”
  这是如此完美而又即兴的瞬间,看到这幅照片,人们马上就会情不自禁地被主人公的热情所感染,这是摄影史上不容置疑的经典之作。拍摄这张“世纪之吻”照片的艾福雷?艾森斯达是《生活》杂志摄影记者,他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摄影师之一。这位著名的摄影师拍摄的名人照片从希特勒、墨索里尼到海明威、肯尼迪、玛丽莲?梦露、索菲亚?罗兰等不计其数,但他最受世人赏识的却是记录两个平凡人的这张《世纪之吻》。声名显赫的艾森斯达于1995年8月23日去世,当时正是全球庆祝和纪念战胜法西斯50周年之际,于是《世纪之吻》连同摄影师本人的照片一起出现在各种传媒上,艾森斯达又一次凭这张照片出尽了风头。
  人们在为摄影师的新闻敏感度和高超的拍摄技巧叹服的同时,对照片中的两位主人公的真实身份充满了兴趣。主人公的身份,一度成为美国新闻界争相解决的谜。在人们寻找这张“世纪之吻”的主人公的历程中又发生了多少一波三折的故事呢?
镜头回放
  1980年《生活》杂志的记者认出了那位年轻的护士,当然此时她已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她名叫埃迪丝?谢恩,现住加州圣塔莫尼卡,当年她只有27岁。至于男主角的寻找,却充满了喜剧化的情节。水兵充当的无疑是个让人艳羡的角色,在女主角确定后,有好几位男士都声称自己是当年“世纪之吻”中亲吻护士的那个水兵。不过,都被《生活》杂志和谢恩否认了,因为他们没有通过检测身份的基本测试。测试的两个问题非常简单却颇耐人寻味:那个吻是怎样的?吻后说了些什么?尽管假冒者煞费心机去描述拥吻的情景以及说了什么,最终都免不了弄巧成拙。因为谢恩回忆道:“那个水兵只是突然走上来吻了我。那一刻令人颤抖。然后,他什么都没说就走了。”
前纽约市警察局探员卡尔?马斯卡雷罗最终答对了谢恩的两个问题,成为那个神秘的男主角。当他手捧一束鲜花来到谢恩家,两位老人交谈了好几个小时,他回答了那两个让别的冒牌者原形毕露的测试问题,终于使谢恩女士相信这位69岁的老翁可能就是当年冲动的水兵。不过,谢恩承认自己并没有十分的把握。
这个完美的故事至此也算有了一个不错的结局。但是,永不厌倦的新闻记者们又发现了拥吻者另有其人。那就意味着马斯卡雷罗也是一个冒牌者,谢恩的真正身份也让人怀疑。1996年8月美国主要媒体指出,那名护士已在上半年找到了,她名叫埃迪丝;而居住于芝加哥、75岁的退休机师吉姆?雷诺斯在妻子刚刚去世后才不再有顾虑,承认自己就是照片中那个神秘的水兵。于是,那个经典之吻再次吊起了人们的胃口。
可是面对新闻媒体的苦苦追寻,为什么半世纪以来雷诺斯一直没有出来承认呢?原来这一切事出有因,尽管这张照片上水兵和护士的面部都看不清楚,但雷诺斯的未婚妻和准岳母当时就认出了他,并指责他不忠。雷诺斯当时提出了明确的证据,证明1945年8月14日,他人在加州而不在纽约,因此而逃避了未婚妻的指责。他们结婚后,深爱妻子的他也不愿提及这一神秘事件的真相。
  雷诺斯说他当然就是照片中的水手,照片拍摄的真正日期是当年的5月8日,而非8月14日。这个日子的确证,就是照片中连他在内的数名水兵都穿着羊毛制服,那与8月的纽约显然是格格不入的。妻子在1996年去世,雷诺斯至此才说出了真相。
而雷诺斯道出的更让世人惊讶与叹息的真相,却是这幅被誉为经典的“世纪之吻”照片,其实是摄影师艾森斯达有意安排的作假镜头,而非瞬间捕捉的真正的生活场景。雷诺斯说,1945年5月8日他刚从英国的一所医院回到纽约,便在街头被艾森斯达挡住并要求拍摄一张照片。那当然不是自发的拥吻,而是在艾森斯达的导演下他们才作出这样的姿势。雷诺斯当时提出自己有未婚妻并快要结婚而反对这样的安排,但最后还是被艾森斯达说服,成了“世纪之吻”的神秘男主角。
雷诺斯的说法是在摄影师艾森斯达去世后出现的,已没有办法向摄影师本人来求证这张照片的真实情况。围绕着这张神秘的照片,到底是摄影师在作假,还是所谓的主人公们在作假呢?看来“世纪之吻”的悬念依然存在……
但是不管真实的主人公到底是谁,“世纪之吻”总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2005年,根据世纪之吻照片创作的雕塑在纽约时代广场揭幕,为雕塑揭幕的正是当年照片中的女护士、如今已87岁高龄的埃迪丝。埃迪丝首次见到这具雕塑时表示:“我想它传达了爱、浪漫、和平与未来的真谛。”
局中悟
 《世纪之吻》的主人公到底是谁并不重要,照片是真是假也并不重要,“最著名的吻”是美国人在欢庆场面表达感情的最佳方式与天性流露,那种激情和不无神秘的瞬间正是他们时时向往的。
 即使摄影师真的作了假,人们也会理解艾森斯达的作假是出于善意且别具创意,他的摄影大师身份也不会因为这幅经典新闻照片的“穿帮”而受到置疑。至于新闻媒体半个多世纪寻找主人公的执著和因此引起的波澜,也正是人们对当事者美好经历的一种大众追忆方式,尽管参与者们的表达方式怪诞得让人感到有些遗憾。
(本章完)
第40章 被妈妈吸收掉的可怜“胎儿”
第4章第7节 被妈妈吸收掉的可怜“胎儿”
一位男性制片人给自己注射了一支HCG荷尔蒙,7天后体检结果显示他怀孕了。
追问与思索
  1987年春天,一个晴朗的早晨,丹碧·格列戈理和丈夫一起吃完早饭,把丈夫送到公司后,一个人又开车来到了当地一家有名的医院,她想做一下产前健康检查。
  丹碧和丈夫一直想要个孩子,但他们总是不能如愿,只好在两个月前做了人工受孕。但检查的结果却令她差点晕倒,医生竟然告诉她说,她没有怀孕!她惊呆了,当时人工受孕手术之后,她在医生那里检查出来,的确是受孕了,而且她明明还从超声波的扫描中看到了“胎儿”。
  于是,她情绪激动地抓住医生急切地问道:“您这话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胎儿死了?!”那位妇产科医生很奇怪地看着她,更认真地说了一遍:“不是,你确实没有怀孕。”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丹碧为什么会相信自己当初怀孕了呢?
镜头回放
数月前,丹碧在一个叫塞西尔·雅各布森的医生那里做过人工受孕手术。在媒体接下来的调查中发现,她不是第一个轻信自己怀孕了的患者,很多妇女都有过和她相似的经历。更奇怪的是,她们都是在塞西尔·雅各布森医生那里做的人工授精手术。
在此之前,塞西尔·雅各布森在治疗不育症的临床和研究方面都小有名气。多年来,他利用一种叫人体胞衣促性腺激素的荷尔蒙HCG,为很多想要孩子的妇女们做过手术。在调查过程中,一位男性电视节目制作人往自己身上注射了一支HCG荷尔蒙后,7天后体检结果显示他怀孕了!塞西尔到底做了什么?
  一个怀孕的母亲,体内生成的其实就是这种名叫HCG的荷尔蒙,不管是抽血化验还是做家庭受孕检验,测出来的都是这种荷尔蒙。
  在经过塞西尔?雅各布森的治疗后,病人当然都会被检测出已经怀孕。因为她们被注射了HCG荷尔蒙。而在下一次检查时,病人超声波扫描图上的黑点,则被塞西尔?雅各布森告之为“胎儿”,其实那是病人体内的粪便。等到再一次检查时,她们就会不幸地被告知已经流产了。塞西尔还对患者说,母亲的身体能溶解吸收胎儿,因为她或他实在是太小了,毕竟只有柑橘大小。就这样,塞西尔?雅各布森用充满悲悯和同情的语调告诉过11位妇女:“胎儿已经被溶解吸收完了。”这便是一直在塞西尔玩弄的鬼把戏。
对此,美国全国生育联合会前任主席丹尼尔·克雷孟特气愤地说道:“他不仅仅是个骗子,还是个刽子手,他粉碎了别人的梦想。他的工作就是每个月从到他那里求救的患者那里,卑鄙地剥夺她们的梦想,而且使用了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手段。”审判席上,塞西尔列举了一些使用荷尔蒙激素并获得成功的案例,为自己辩护。但是,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塞西尔的欺诈变得更加荒诞了,他的行为简直如同阴险的魔鬼。
一位参与了此案调查的专家说:“那些人工受精成功的孩子和塞西尔长得很像。你用不着做DNA测试,只需要看一眼就会明白,这些孩子都是他的。”塞西尔的助手们证实,从未有人在诊所里捐献过精子。大概有70多例手术都使用了塞西尔?雅各布森的精子。在某些病例中,他甚至用自己的精子换掉病人丈夫的精子!这种荒诞的故事似乎只在小说中才可能见到,而千真万确发生在现实生活。
  还有什么比这个打击更残酷呢?当那些父母在多年后得知自己辛辛苦苦抚养的孩子是塞西尔的,而不是孩子父亲的!
  塞西尔终于受到了他应有的惩罚,他以违犯联邦法律第52条被控,罪名是欺诈和作伪证。按照法律判决他将赔偿被害人金额11.6万美元,入狱5年。让人感觉气愤而又不可思议的是,这位医生始终坚持认为自己是无辜的。他狡辩道:“我一生都在帮助患者得到她们想要的孩子,如果说帮助人也犯法的话,那简直太令人震惊了。”
  塞西尔·雅各布森于1989年被吊销了行医执照,但仍有人资助他进行遗传基因突变方面的研究。难道丧心病狂的人还不止他一个?
局中悟
  生命是最神圣的,也最不能亵渎的。谁都渴望为人父、为人母的喜悦,谁都渴望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可是塞西尔居然玩弄卑鄙的手段欺诈那些热切渴望拥有一个孩子的人们,他的行为已经无法用道德的相关词语来评判了。
  身为医生,却利用和玩弄患者的迫切心理谋取不义之财。对医生的单纯信任和做母亲的急切心理,导致那些向塞西尔求救的患者可怜地上当受骗。可悲的是,塞西尔的类似行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是唯一的。一个本该纯净、高尚的行业混入这些让人不齿的行为,不由地让人反思,这样的人性缺失该如何弥补呢?
(本章完)
第41章 抓住同情和自责的“卖点”
第4章第8节 抓住同情和自责的“卖点”
威尔科米尔斯基的回忆见证了犹太人太多的辛酸经历,人们只能赋予深深的同情,而容不得一点怀疑。
追问与思索
1995年,很多美国书店都在热卖一本关于德国纳粹集中营生活的回忆录——《片断》。作者本杰明·威尔科米尔斯基因此获得“犹太人全国图书奖”。书中讲述了作者曾被纳粹关在集中营、获救后在波兰孤儿院长大、最后被苏格兰一个好人家收养的曲折经历。主人翁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人的心,许多童年有过受虐痛苦经历的人都表示,这本书真实反映了他们曾经所受的痛苦,表达了他们当时那种绝望的悲惨心境。
不过,当人们为那个苦难的集中营孩子掉眼泪的时候,瑞士一名记者访问威尔科米尔斯基的家庭时,却意外地发现了这位作者其实根本就没有进过集中营。
那么,威尔科米尔斯基真实的经历是怎样的呢?他又是如何骗过大家的眼睛的呢?
镜头回放
原来,威尔科米尔斯基出生在瑞士。母亲在工厂打工,因为家境困难,不得不把他寄养在别人家里。他在寄养家庭里受尽了非人的虐待和欺凌,后来他有幸被好心人收养。他的养父母为了不伤害他,不愿跟他谈论他的过去。
但是对他而言,过去的经历如同噩梦般缠绕着他,始终让他无法忘记。成人后,过去的受虐和压抑总让他无法释怀。他不得不为此寻求心理治疗,以回溯记忆的方式,通过文章释放和缓解痛苦记忆带给他的压力。
为此,人们更加地怀疑他书中所述,到底是来自他所“回溯”的记忆,还是他所“创造”出的记忆。
更有意思的是,一天,威尔科米尔斯基在加州偶然见到另一个作家劳伦?格拉波斯基,两人激动相拥,指认对方是在集中营里的旧友。其实,格拉波斯基也是个地道的骗子作家。当然,此时两人的骗局都还没有被揭穿。
骗局揭露后,威尔科米尔斯基已出版的书被出版社撤回,随后,他受到了出版社提起的诉讼。法庭上,威尔科米尔斯基辩驳道:他相信他的记忆,他确实经历了那些非人的痛苦,至于痛苦的背景到底是哪里,那不是问题的关键。
  威尔科米尔斯基抓住了人们同情纳粹受害者的心理,让自己的书一炮走红。正因为人们天生有同情的心理,也天生有自责的心理。于是,有人挖空心思让纳粹独裁者希特勒的日记赫然出土了。当然,那是更早一点的事了。
  1983年,德国康拉德?库哈声称得到了希特勒1932~1945年的秘密日记。日记本是在一架坠毁的飞机中找到的,并被一名东德的将军保存了几十年。这本日记有60多卷,最终以400万美元卖给德国《明镜》杂志,狂销200万本。它被鉴定为真品,当然,那是因为手迹鉴定专家用来比对的参考手迹——库哈过去伪造的希特勒手迹,鱼目混珠存放在德国档案室里。库哈可以算得上是伪造专家了,但最终仍露了马脚。
  树大招风,因为这部作品太畅销了,以致终于落在了明白人手中。其实,这部伪作漏洞百出,包括它的用纸含有二次大战后的纤维,所用的哥德体有误,拼字错误,史实也有谬。它之所以让那么多人上当,是因为二战时期的德国人,一直在为自己选出纳粹党执政深感内疚,这部日记里呈现出的希特勒较有人性,对犹太人也没有抱着赶尽杀绝的想法,这让人们就此找到一点心理安慰。如此,不难理解那些有良心的德国读者宁可信其有的心理了。
事情的结果是《明镜》杂志社多位编辑辞职以示负责,库哈则以欺诈罪名入狱4年。
局中悟
  德国纳粹分子是魔鬼一族,他们所建立的集中营是人间地狱。纳粹党对犹太民族进行了惨绝人寰的灭绝性屠杀,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血腥味。
  本杰明?威尔科米尔斯基早些年不幸的经历值得人们同情和怜悯。但是他即是受害者,又是幻想家。他甚至异想天开地幻想自己就是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他写的所谓的自己的种种苦难经历全部其实都是想象出来的。文学不拒绝想象,但是文学拒绝凭空的虚构,为此威尔科米尔斯基也就成了一个骗子,而且是一个让人们很厌恶的骗子。因为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处心积虑地利用,甚至变卖了人们的同情心,这一点上,他和库哈一样,都让人无法容忍、无法原谅。

(本章完)
第42章 巴黎“云中牧女”被变卖
第五章 商业欺诈:金钱驱使下的人性博弈
《皇帝的新装》中两个骗子给皇帝穿上“愚蠢的人看不见”的新装之后,就大模大样地揣着钱逃跑了。金钱是万能的,它可以让魔鬼推磨;虚荣是神奇的,它可以让皇帝裸奔。于是,骗子裁缝的招数就在商场上大行其道了。
第5章第1节 巴黎“云中牧女”被变卖
维克多被抓进监狱,可是受害人一想到案件的审理会让自己成为笑柄,就不得不撤回了起诉。
历史叩问
  如果说,巴黎圣母院是古代巴黎的象征。那么,埃菲尔铁塔(Tour Eiffel)就是现代巴黎的标志。浪漫的巴黎人给铁塔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云中牧女”。埃菲尔铁塔是为隆重纪念法国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100周年而建的。此塔是以设计人法国著名建筑工程师居斯塔?埃菲尔的名字命名,并在塔下为埃菲尔塑了一座半身铜像。
  埃菲尔铁塔于1889年5月正式开放,它耸立在巴黎市区塞纳河畔的战神广场上,至今见证了法国100多年的历史。铁塔共有三层,塔身总重量7000吨,共有1711级阶梯,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钢铁建筑。
  埃菲尔铁塔早已成为法兰西的象征,政府对此塔的维护一向是很重视的,一般情况下,两年就要进行一次检修和维护,以确保其青春常在、风姿永驻。
  可是有谁会想到这个举世闻名的埃菲尔铁塔竟然曾经被人卖过,而且还被人卖过两次的故事呢?
镜头回放
  故事发生在1925年,那时有人传闻说的埃菲尔铁塔铁塔又要花巨资进行修葺了。这件事对于一般人来说也没有什么稀奇的。但是一个名叫维克多·拉斯提格的人得知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他认为发财的机会来了。
  一天,他从报纸上得知巴黎市政府确实要整修铁塔,但修理费太昂贵了,以致政府不得不寻求民间捐款。记者在报道后的一句俏皮话给了他真正的灵感——“为什么不把埃菲尔铁塔卖了呢?”是啊,为什么不把它卖了呢?能卖多少钱呢?
  维克多从一个专门搞伪造的朋友那里弄到了几张政府专用信纸,分别给巴黎5个最大的废铁商寄了信。信中讲政府决定秘密出售埃菲尔铁塔,如果有兴趣可以和他联系,云云。
8天后,维克多在一家豪华酒店里接见了5位废铁商。他先让这些人相信自己是邮电部的副总监,然后带他们到塔上逛了一圈,说了一些铁塔将要拆除,卖掉这些材料能赚一大笔钱之类的鬼话。他神秘兮兮地告诉他们,政府不想让公众知道这件事,因为一旦人们听说心爱的埃菲尔铁塔要拆除,肯定会引起公众抗议,故而招标行动只能秘密进行。
人在爱情面前会糊涂,在金钱面前可能也会糊涂。五个收购商竟然鬼使神差地全都中计了。为了得到这笔大买卖,他们纷纷向这位举足轻重的“政府要员”行贿。在对这个子虚乌有的标的物竞标之前,维克托就已经收到了大笔的贿赂。最有意思的是,出钱最多的收购商叫鲍里森,这个名字在法语里的意思是“鱼儿上钩”。这个家伙果然名副其实,他毫不犹豫地出了最高价钱,在维克多那里中了头标,并为这些根本无法买到的钢铁向维克托支付了一大笔订金。
  没有人知道加上贿赂,维克多到底从“鱼儿上钩”先生那里拿到了多少。人们知道的是,维克多拿到钱的当天就离开了巴黎,而那个废铁商却不敢报案,因为私自买卖国家财产在法国是很严重的罪,他明知道上当了但是也不敢声张。
  躲避了一段时间的维克多,发现此事没有见诸报端,他决定用同样的办法再赚一笔。于是,他重新潜回巴黎,请来一批新的收购商,如法炮制,又把铁塔卖了一次。
  这两次行骗的大手笔让维克多声名大噪,他谜一样的人生也开始为人所关注。
  维克多,1890年出生在奥地利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本市市长。维克多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家人和老师都希望他能做一名律师,不过,有着聪明头脑的他却不屑于辛辛苦苦地赚这样的钱。他梦想着发财,从小就这样梦想。20岁的时候,他一个人来到了巴黎,他期望自己有个意外收获。
  一战后的巴黎充满了机遇和冒险,也不乏像维克多·拉斯提格这样的超级冒险家。维克多初到巴黎时,只是靠打牌作弊骗钱,因为他瞧不起正当工作。他认为把钱弄到手是最重要的,至于过程是可以因人而异的,聪明的人应该用最小的力气,来赚最多的钱。此时的他,力气确实花得很少,不过,钱也不多。直到他后来遇到了尼奇——一个更高明的大骗家,他得到了尼奇的开导:干这一行的,重要的不是牌打得好,也不是要懂得如何作弊,而是要懂得如何让对方陷入只能憎恨自己的境地;要让对方无能为力,束手无策,只能抱怨“都是我的错”;然后,让对方转过头来求你,那才算高明。“名师”的真传让他茅塞顿开,从此他的胃口越来越大,骗术越来越高明,直到举世闻名的埃菲尔铁塔也成了他的目标。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精明的维克多在两次买卖埃菲尔铁塔之后,就迅速离开了巴黎,来到了纽约继续他的营生。他的一生总共被抓进监狱48次,其中有47次只在监狱里待了不超过两个星期。因为受害人一想到这个案子可能会使他们成为笑柄,就很快撤回了起诉。
  可是最终维克多还是落网了。1934年,他爱上了一位姑娘,所以他想再弄点钱,然后干点别的职业。可惜这次他没有得手,被他骗了的那个纽约商人,坚持把他告上了法庭,因为数额巨大,他被判入狱20年,1947年病死于狱中。
局中悟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人都有财富的梦想,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维克多是一个很奇怪的人,他出身富裕、又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他好逸恶劳,总想花费最小的力气赚到大把的钞票,于是他想到了欺骗。他的人生也就在欺骗中起伏、动荡,最终也就在欺骗中消亡。可是,你又不得不承认维克多的确是一个非常高明的骗子。他的骗局看似荒唐,但是却总能骗倒不少人。而且最后被嘲笑的往往是愚蠢的废铁商和那些被维克多骗过的人们。埃菲尔铁塔当然不可能会卖废铁,如果真卖的话,确实是笔不小的生意。任何时候,都有人相信天上会掉馅饼,为此而陷入鲁莽和冲动。于是,就给了维克多这样高明的骗子以可乘之机。
(本章完)
第43章 “幸运21”中的最后不幸
第5章第2节 “幸运21”中的最后不幸
赫伯看见一个独具气质的帅气小伙子站在自己对面时,他明白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
追问与思索
今天,如果有人当众说他没听过“幸运52”的主持人李咏,那肯定会被嘲笑。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与现在的中国一样,智力测验类型的电视节目风行一时。在成千上万的电视观众面前,参赛者各逞其能,接受一关关五花八门、穷极智巧的智力测验或知识问答的考验,每过一关都会获得价值不等的奖品。经过层层淘汰脱颖而出的最终获胜者,不仅可以获得令人艳羡的巨额奖金,甚至还会被电视观众捧为当红明星。
  “幸运21”是由巴利和恩莱特公司于1956年6月制作的一个节目,在当时非常走红。但节目播出了一段时间后,收视率开始下降了。制作人经过调查后发现,人们虽然很喜欢观看这个节目,但几乎没有人能知道全部正确答案。大奖迟迟不出现,影响了观众继续观看的热情,于是收视率就跟着下降了。
  但是不久之后,情况发生很大改变。一个名叫的赫伯的年轻人横空出世,他竟然在“幸运21”仅仅用了4分钟就赢了9000美元。就这样一周接着一周,一个月接着一个月,聪明的赫伯总能答对很多的问题,他的钱继续赚着,节目的收视率也继续升着。每一个观众都想看看这个幸运的年轻人到底有多聪明,到底能拿到多少钱。经过几次充满悬念的比赛后,赫伯?斯台姆贝尔最终成为第一个“幸运21”的幸运儿——他赢得了最大的奖项。
于是幸运儿赫伯成了大众关注的焦点人物,“幸运21”也随之火暴了起来。但是没过多久,赫伯却站出来指控“幸运21”幕后作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赫伯的指控最终给这档节目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镜头回放
  当时“幸运21”的节目收视率下降引起了赞助商的强烈不满,他们警告制作方:必须设法提高收视率!否则就干脆取消赞助。那么,怎样才能迅速解决问题呢?节目组的人一直在冥思苦想。
这时,一个叫赫伯?斯台姆贝尔的人出现了。他从节目开播不久后就一直收看“幸运21”节目。1957年年初,在仔细归纳和研究了这个节目的答题技巧,吃快餐一样给自己迅速地补充了一些知识后,他给制片人写了封信,说想报名参赛。大约过了一个月后,节目制片人丹·恩莱特给他打来了电话,要求见见他,而且时间安排得非常紧迫。
  赫伯·斯台姆贝尔如约在电视台与丹?恩莱特见了面。这位看起来很严肃的制片人边看材料边问了他一大堆问题。这些问题的多数答案赫伯都知道,但也有一些不太清楚的,丹?恩莱特把正确答案告诉了他,然后,突然神秘地问他:“你想不想赢得最多的钱?”
没有人不会被这样的问题所吸引,赫伯不假思索地说,“是的,我很想,但是……”丹?恩莱特微笑着示意他只要按照他的意思办,他就可以发大财。于是,赫伯很爽快地答应了。
  接下来,丹·恩莱特对赫伯进行了全面的包装和训练,因为想在节目中成功作弊,正确的答案固然是最重要的,但仅仅这样并不够,还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穿着、神态、说话的速度,甚至是一些面对镜头的小动作。赫伯管这些叫丹·恩莱特式技巧。丹·恩莱特还告诉他用手帕轻轻拭去额头上的汗,而不要直接用手抹,后来这成了他的招牌动作。观众看到这个动作还以为他泄露了内心的紧张,其实,那一方面是为了不破坏脸上的化妆,另一方面也是有意为之。
  被丹·恩莱特精心包装过的赫伯终于在“幸运21”节目登场了。那真是他的幸运日,当天晚上,按照丹·恩莱特的指示,他仅仅用了4分钟就赢了9000美元,这意外的财路让赫伯兴奋不已,他也更加积极地配合制片人的各种要求。钱像雪花一样落到了赫伯的腰包里,节目的收视率当然也继续升着。
  毫无疑问,经过几次竞猜之后,赫伯?斯台姆贝尔最终成为第一个“幸运21”的幸运儿——他赢得了最大的奖项。但是大奖得到了,赫伯的好梦也到头了。没过多久,他就必须对付另一个幸运儿了——制片公司为他量身定做的一名势均力敌的对手。赫伯?斯台姆贝尔后来回忆说:“有一天,我看见一个长着浓密的金黄色头发、独具气质的高个小伙子站在我对面时,就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快结束了。果然,他叫查理斯?凡?多伦,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
必须得承认恩莱特的精明,他让名牌大学毕业生查理斯和市立大学出身的赫伯同台较量。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正是“幸运21”节目能一路走红的窍门。每个星期人们都想知道,是赫伯打败查理斯,还是查理斯干倒了赫伯?他们这个星期会说些什么?各自能赢多少?谁更幸运?他们为什么那么聪明?人们饶有兴趣地等待着、欣赏着节目,也有更多的人报名想参加进来。
  两个月后,赫伯被迫答错问题,随后,鲜花、掌声和金钱也离他而去。查理斯成为“幸运21”节目的新擂主,查理斯当时是大学的一名讲师,年收入不足5000美元。参加“幸运21”(Twenty-one)节目14次后,他的奖金累计到129000美元。他的获奖甚至帮助他登上《时代》杂志的封面和成为NBC“今日”节目的常客。当然,节目的收视率也非常令人满意。节目的制作者狡辩说他们只想让电视观众得到更好的娱乐。换句话说,结果越具有戏剧性,节目也就越吸引人;而让赞助商和电视台高兴也就意味着他们的节目可以更长久地播出。
  不过,制片人的日子突然也不好过了。1958年,与“幸运21”类似的“DOTTO”节目被指控涉嫌作弊。纽约的大陪审团和国会的一个专门委员会针对这项指控开展了调查。结果证明,指控是属实的。这个丑闻终于导致了所有长期播出的游戏节目的死亡。赫伯?斯台姆贝尔站出来揭露了“幸运21”节目的幕后丑闻。巴利和恩莱特当然矢口否认。他们说赫伯患有精神病,恩莱特甚至一直在花钱雇精神病医生照看他。他们还拿出了一盘磁带,用来证明赫伯为了钱才污蔑他们。但是,磁带被交给地区检察官后,专家很容易就鉴定出了磁带的内容是合成的。不过,这并不足以证明“幸运21”真的作过弊。双方的官司越闹越复杂,最终,另一名叫詹姆斯?斯诺德格拉斯的选手看不下去了,他用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了电视台作弊的事实。
  令电视台想不到的是,詹姆斯?斯诺德格拉斯在每次排练后都会详细地记录下次节目会出的问题,然后用挂号信寄给自己,这样信上的邮戳日期就肯定是下次节目播出前的了,也就是说,他每次都能在节目播出前知道即将出现的问题。巴利和恩莱特就这样终于被戳穿了底细,虽然他们的节目再也幸运不下去了,不过,他们终于还是幸运地逃过了法律的制裁,因为当时还没有相关的法律。很多美国观众就这样被他们白白地欺骗了。还好,1960年9月,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法令,宣布在智力测验节目中作弊违反联邦法律。艾森豪威尔总统将电视游戏节目丑闻事件斥为“对美国民众做下的可怕事情”。
局中悟
  观众的盲目信任和被动接受方式是电视节目作弊得逞的关键因素。但是,如果将玩弄观众感情作为赚钱的资本就大错特错了。高额奖金游戏节目的陨落是个惨痛的教训:它对电视游戏节目和电视观众甚至电视这个媒介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它使得观众坚信,电视节目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将欺骗作为经营方式,不可能长久赢利。一旦真相大白,受害的只能是欺骗者自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不应该忽略了充当节日作弊工具的赫伯等人的可笑与可悲。
  天上的馅饼曾经偶然间落到他们的头上,但是这样的好运不可能常在,因为他们只是提高别人利润的工具罢了,可是怕就怕在他们为此养成习惯性的心理,一旦好运不在,他们就会产生受愚弄的感觉,最终可能会导致心理扭曲或者带来疯狂的报复,在这种时候,骗局中的每个人都将受到惩罚,最终不会有所谓的赢家存在。
(本章完)
第44章 一个专业幻想家的创业历程
第5章第3节 一个专业幻想家的创业历程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牟其中层出不穷的“项目”,成为他套取资金时屡试不爽的工具。
追问与思索
  1975年,他因一篇题为《中国向何处去》的政治短文,被捕入狱,并被判死刑。然而,死刑并没有执行,于是他才有了后来“惊心动魄”的传奇经历。
1979年,他出狱之后,当时正是中国经济改革起步的时候。他抓住了这个机会,在万县成立了一个小小的贸易公司。1980年,他做了第一笔生意,并获得成功。他从重庆的一家兵工厂购买了一批闹钟,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倒卖给上海的商家,获得了一笔在当时还算可观的利润。然而,这笔买卖也给他带来了麻烦,有关部门怀疑他牟取暴利,又把他抓进监狱,在被拘禁了近一年后释放。据说,当时他曾经想在天安门自焚,是他当时的妻子夏宗琼给他写了一封长达30页的信,才使他回心转意。
  获释后他创办了南德实业开发总公司,并在1988年将他的公司搬到了北京,把办公机构设在了中国军事博物馆招待所的地下室里。从那时起,他创造了一系列“经济神话”。
  这些神话中最闪亮的就是以日用品换飞机。1989年,他与前苏联作了一次传奇式的交易。他用500个铁路车厢的肉罐头、羽绒服、袜子等积压商品,换来了4架俄制图-154喷气客机。然后,他转手将这些飞机卖给了一家地方航空公司,获得了1800万美元的巨额利润。此后,南德进入了辉煌的时期,据他们自己说:“1991年南德的净资产是600多万元,1992年净资产3010万元,1993年南德的增长速度为16.9倍,净资产8.9亿人民币,年利润4800万元。”他就是曾有过“中国首富”之称的牟其中。1995年2月,《福布斯》杂志还把牟其中列入1994年全球富豪龙虎榜,位于中国内地富豪第四位。
  就是这位曾被中国《财富》誉为“中国第一民间企业家”的“大人物”却在1999年1 月7 日,因涉嫌信用证诈骗罪被武汉警方刑事拘留;2 月5 日,因涉嫌信用证诈骗罪,又被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牟其中是首富还是首骗,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财富神话”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镜头回放
  牟其中生于1941年6月,是四川万县人,学历高中。在讲究阶级成分的年代,出身银行家家庭的牟其中没有能够跨入大学的校门,而成了玻璃厂的工人。他后来能大谈政治,完全是自学的结果。后来因为《中国向何处去》的文章遭遇牢狱之栽,“大难不死”,出狱之后的他在经济大潮中一度成为风头浪尖上的弄潮儿。
  从1988年9月在天津开发区成立南德经济集团,牟其中的人生就开始了大的转变。尤其是1989年,牟用国内大量轻工产品,从前苏联换回4架图—154民航机。这笔数额巨大、极其成功、颇具创新精神的跨国生意,使他一夜之以“农民倒飞机”而闻名遐迩。
  此后,牟其中又创下了一连串的大“事业”,时时让人眼花缭乱、瞠目结舌。
  1992年10月,牟其中对新华社记者说:南德正在组织通讯卫星的发射,另有众多大项目正在进行之中,包括组建航空公司,在上海浦东建造一百多层的摩天大楼。事实上,自新闻发布后,牟的航空公司、摩天大楼等工程,均如泥牛入海。
  1993年6月,牟其中在重庆隆重举行新闻发布会,说重庆大学苦于办学经费不足,决定提供“经济支持”,共同发展“高科技产业”,用产业收入支持办学。但是据重庆大学声称,南德公司只在创办初期有少量资金到位,后来就没了音信。
  1994年,牟其中考察陕北时激动地表示:准备在陕北投资50亿元。结果,当陕北人无限感激地找牟其中要钱时,得到的回应是,他手中暂时没钱。
  1994年10月,牟其中在市长学习班上讲话,介绍说:我们南德办了一所儒商大学,投资5亿元。其实,南德公司只是在门头沟的山区,花了3万元,租了人家的几间平房,组织南德员工学习。
  1997年9月,牟其中说:“我可以负责地告诉大家,我们正在做一个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项目。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能生产电脑芯片,日本也不行。我们的计划是,在6~8个月内,生产出运算速度在10亿~100亿次之间的芯片。”而相关领域的专家则称,目前尚未听说有哪个公司能达到这一速度。
  而牟其中的最宏伟计划则是:要把喜马拉雅山脉炸个缺口,让印度洋的暖风吹进青藏高原,让万里雪峰都变成良田……
  这一切都不曾兑现,都是牟其中在夸夸其谈、自我吹嘘罢了。他的“至理名言”就是:“世界上没有办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而且他还把这句“名言”制成胸卡,南德400多名员工人人戴有这样的一张胸卡。据南德的前雇员说,南德的许多子公司和控股公司,“大多同空壳差不多,他们几乎没有做过真正的业务,但帮助牟其中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形象。”
  那么牟其中又是如何施展“空手道”运作自己庞大的商业帝国的呢?
  专业人士分析说:牟其中的理论和实践是:借鸡生蛋,用银行的钱“生钱”!这种投资方式没有任何错误。但是牟其中却能借钱不还,他们经常使用的手段就是“以一套三”,甚至是“一个姑娘许配八家”。他利用当时各金融单位尚未“联网”、对贷款人的资信状况较难掌握(有时候则是因为放贷人也可从中获取好处,因此故意违规放贷),以一处资产,重复在多家金融单位“抵押贷款”,套取超量资金,然后把巨额资金迅速投入预期回报率高的项目甚至直接拿去放高利贷。牟其中层出不穷的“项目”,成为他套取资金的屡试不爽的工具。在这类赌博式贷款中,最后的亏损者,是贷出的金融单位,甚至是国家。但漏洞总要弥补的,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最终,牟其中带着他曾经的梦想,走进了他永远的牢房。
局中悟
  牟其中的人生颇耐人寻味。他的确富有商人的精明和敏感,所以会成功地把握住了以轻工业品换取苏联民航飞机的机遇,从此发迹。但是他却是又是一个志大才疏、无多少经营能力的人,为此他虽有“空手套白狼”的胆量,却无经营管理一个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的能力,他套来的资金投入的项目连连失败(其中绝大多数根本就不成为项目,只是他骗钱的工具而已),最后巨额债务无法偿还。也许,他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要偿还,最终的结果是必然的。不过,牟其中也成了一个社会现象,他从发迹到落网的经历,诠释了中国改革开放从感性到理性的回归历程。
(本章完)
第45章 高额回报编织的“玛雅神话”
第5章第4节 高额回报编织的“玛雅神话”
许多人趋之若鹜地加入玛雅公司,看中的就是“高额回报”,但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一切不过是玛雅公司利用别人手中的钱玩了一场金钱游戏。
追问与思索
  家住广西北流的黄文芳是一位慈祥的老人,退休以后她一直在家带孙子,日子过得平静而悠闲。2004年7月在黄文芳参加完一次聚会之后,家里人发现她变了。每天她都早出晚归,往家成箱成箱地搬一种叫生物灵的生物促进剂,这种促进剂每瓶要卖18元,但黄文芳家既不种田,也不养猪,根本就用不上这种东西。在儿子的反复追问下,黄文芳才神秘地告诉家里人,她正在做一份事业,很好挣钱。
  原来在聚会中她认识了一个叫李业金的人,他曾许诺说,只要花288元买一份生物灵就可以连续六个月领取分红,第一个月能领160元,后五个月每月能领180元,要是买上十份比领工资还划算。同时,李业金还到处散发玛雅公司的宣传资料鼓动大伙加入。  
根据玛雅公司的规定,业绩累积达到三万元以上除了分红,公司还会免费发放一辆汽车,分红最高可以达到十几万。
  交288元六个月赚1060元,半年时间能翻近四倍,要是买十万就能赚回近四十万。真有这样的好事吗?一时间,玛雅神话在北流地区广为流传,同时也引起了警方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镜头回放
  警方对玛雅公司北流总经销部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调查后,结果发现了许多异常的情况:
  首先是公司的资金异常流动。只要是逢七、逢八的日子,资金流量都非常大;每逢七、十七、二十七日都有几百万元汇往南宁,而每逢八、十八、二十八日则又有几百万元从南宁汇进这家店的账户。最多的有一天汇到南宁的有700多万,有时候最少也有30万、50万,不断地涌向南宁。这种资金的流量肯定是不正常的,连银行的职员都说这个有点奇怪,因为近几年来银行的资金流动没有那么频繁。
  其次是这家总经销部从来没有公开出售过产品。除了这个经销总部,其他的都是没有铺面的,都是以家庭的形式作为一个经销点、代销店、销售点来进行销售生物灵的产品。
   于是警方开始怀疑,也许玛雅公司就是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骗取群众每份288元的业务员资格费。于是在进一步的调查中,玛雅公司正在进行非法传销的事实真相逐渐浮出了水面。
警方对这个公司做了搜查,所获取扣押回来的材料看,对销售(产品)方面几乎是没有什么记录。但是玛雅公司的传销打着扶贫支农的幌子,以投入少、见效快、高回报为诱饵,采取了网上报名,分红入股,具有极大的欺骗性。
   制造这个骗局的幕后人物叫赵德强,他所编织的这个骗局吸引了全国近50万人投资玛雅公司,究竟是什么让赵德强得到了这么多人的信任,以为玛雅能为他们带来巨额回报呢?其实,赵德强的两大撒手锏就是“高额回报、金字塔式的晋升机制”。
   1999年赵德强注册成立了玛雅公司,但公司一直赔钱。于是在2004年5月,他决定改变了经营思路——用别人的钱来生钱。
   “高额回报”就是赵德强撒下的第一个诱饵,交288元得到1060元,这一无法兑现的承诺赵德强是如何不露出马脚的呢? 这就需要“金字塔式的晋升机制”作为组织上的保障。
   赵德强的诡计是,从每个人第一次参加进来开始到第六次分红期间,你必须做到帮助两个以上的人参加进来。按照玛雅公司的规定,每人最多可以领十八次分红,这就是说要想多分红,就要不停地发展人加入玛雅。 同时赵德强还以晋升来吸引人入伙:只要你完成了三个人入伙的计划,把他们培养成为业务员,你就晋升为主管;如果你能把这三个人培养成业务主管,你就可以晋升为业务经理,你把这三个人又培养成业务经理,那么你就升业务总监……
   但是,按照玛雅公司的规定,公司在分红上很明显地存在逻辑错误。如果要成为玛雅公司高级总监,就需要发展120人,按每人288元计算,120人加入玛雅公司可收入3万多元钱,而玛雅公司承诺只要发展到25人就可以领取第十五到十八次分红,也就是说可以拿到19988元,但120人购买产品的钱连两个人分都不够,那么,剩下100多人的分红又从哪儿来呢?
   赵德强对此的解释是:人员的加入有先有后,他根据不同的进度来发放给他们。 其实,赵德强之所以有时间差,是因为他永远欠着别人钱,只是还没到期还钱而已,因此赵德强规定红利只能按月发放,尽可能拖延还钱的时间,同时吸引后面更多的人加入,因为是金字塔组织,后面的人永远比前面的人多,后来的钱就可以补上之前的窟窿。因此,赵德强对加入者需要发展的人数和领取分红的时间作了严格的规定。
   逢七公司收钱,逢八公司分红的规矩,正是赵德强为了运作这个骗局而作出的规定。但即使是这样,要应付如此庞大的金钱游戏,赵德强仍然面临着资金不足的窘境,于是他把目光瞄准了已经分到红利的那些加入者身上。
   于是,他就运用产品的重复消费,来达到重复获得利益,然后再进行分配。事实上要维持赵德强所谓的循环,每一个加入者都必须不断地重复投钱。春节期间,因为大家要用钱,没什么人加入,赵德强的金钱游戏立刻面临崩溃的境地。
   没有钱分红,受损失的只会是群众。而赵德强依靠着这种方式共非法获利上千万元。于是广西警方开展了统一行动。清查玛雅公司总代理商、经销店269个,冻结了一批账户;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5名,教育劝返传销人员4000多名。曾经风靡一时、让人趋之若鹜的“玛雅神话”就这样消亡了。
局中悟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在高额回报的诱惑下,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个话。玛雅神话就是一场传销骗局,赵德强利用大家手中的钱玩了一场金钱游戏,身在其中的人却不明真相,结果总是害人又害己。
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以机遇名义出现的陷阱却让人防不胜防。面对从天而降的“机遇”和好处,只要你能够冷静思考,不要让利益蒙蔽自己明辨是非的眼睛,就一定可以识破骗局,避免上当。
(本章完)
第46章 令人啼笑皆非的“贵族夫妇”
第5章第5节 令人啼笑皆非的“贵族夫妇”
在钱华“夫妇”的大力张扬下,许多名流富商都为他们的大气所震撼,毫不犹豫地把钱借给他们。
追问与思索
1996年春节,23岁的徐延慧从日本留学回京。在母亲的强烈反对下,徐延慧与日本男友分手,并迅速与一个名叫中泽华一的“日本贵族”订婚。中泽华一身形粗壮、长方脸、分头短发、嗓音沙哑,他自称是“阿根廷籍日本人”。他说家族乃是日本贵族,在二战期间做海运生意,非常富有,其哥哥、姐姐分别在新加坡、日本、中国香港工作。此后,徐延慧一直以“妻子”的身份与中泽华一同居。
这对声名显赫的“夫妇”一直过着让人羡慕的生活,他们的公司位于北京最贵的写字楼——嘉里中心。夫妻俩带着“女儿”住着月租金3000美元的豪华公寓,家里有两辆奔驰车,甚至连他们早餐的牛奶、鸡蛋都是当天从澳大利亚空运过来的新鲜食品。
可是谁也想不到这对令人羡慕的“贵族夫妇”却在2003年8月22日,被公安机关以涉嫌欺诈罪逮捕。而事实的真相更令人啼笑皆非,以“日本贵族”自称的中泽华一在看守人员的体检中被发现她竟是一个女人,她真实的身份只是河北省昌黎县的一个农村姑娘,而这一切竟然都瞒过了同居六年的“妻子”徐延慧。
一个乡野村姑是如何变成“日本贵族”中泽华一的?这对显赫的“夫妇”又是如何行骗的?
镜头回放
自称为日本豪门出身的中泽华一其实来自河北省昌黎县一个农村,她原名叫钱华。因为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钱华打小就知道,男人比女人尊贵。在她的老家,哪家要是没有儿子就会被全村人嘲笑。钱华唯一的哥哥被家里当成宝,什么好东西都给他,姐妹们只能用剩的。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钱华有两个梦想,一是有朝一日可以变成一个男人,再也不因身为女人而受气;二是挣大钱、发大财,再也不过穷日子。
正是这两种想法使得钱华走上了一条很奇怪的人生之路。因为她长相中性、身材壮硕,嗓音又比较低哑,如果用布把胸部裹上,说真的还看不出是女人。于是她就花钱找了一个男人,让他假冒自己的名字找医院出示了性别鉴定的证明,然后钱华拿着这张证明去了家乡派出所,谎称已经做了变性手术,要改变自己的性别。从此,钱华“变成”了男人。她的第一个梦想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实现了。
此后钱华就要尽全力实现第二个发财的梦想了。一个偶然的事件给了钱华很大的启发。那是1990年的一天,钱华在北京一户高干家打工。下午没事,那家老人坐在阳台上跟钱华拉家常。闲聊中,他忽然夸起一个远方侄子:“他有本事啊,入了个阿根廷籍,回来后找他做生意的人就把门都挤爆了。这才几年,就赚了一大笔钱。”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披着一张外籍的皮就能到手那么多钱,“如果我也能那样做的话是不是…… ”钱华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可是她无法拒绝金钱的诱惑,于是现实面临的问题被积聚多年的小聪明一一击破:没有护照,可以造假;没有成本,可以找家里要;不会外语,可以去学。
  就这样,钱华去外语学校学了一年日语。但是为了掩饰自己蹩脚的日语水平,又找人做了一本假的阿根廷护照——谎称自己是从小居住在国外的日本贵族后裔,这样经过一番精心的包装,果然没有人怀疑过这个理着分头短发、满口蹩脚日语的细长眼“男子”。 这个人低头哈腰地告诉人们,他叫中泽华一,身为贵族的祖父是二战时的船商,后定居阿根廷。
 最初几年,钱华只是以皮包公司的形式小诈小骗。“日本贵族后裔”是她头上耀眼的光环,而那些傻瓜像飞蛾一样争先恐后地扑过来。很快,她有了十几万、几百万。
在金钱滚滚而来的时候,精明的钱华并没有丧失理智。她感觉到为了遮人耳目,事业有成的她应该有个“妻子”了。于是,她又借助了自己“日本贵族”的显赫身份和大把的金钱成功钓到了一个“妻子”—— 徐延慧。
对于有名无实的夫妻生活,徐延慧当然抱怨过,但是又被钱华的谎言骗过了。她是这样向徐延慧解释的:由于“他”是私生子,父母年纪相差20多岁,母亲在怀孕时遇到车祸致使胎儿早产,因此自他出生便因睾丸受伤影响了性功能。而对于钱华的这套说法,徐延慧也“从未怀疑”。自认贤惠的徐延慧甚至都不愿触及钱华的生理缺陷,所以6年中两人根本就没有什么亲密接触,更无夫妻生活。据徐延慧回忆,在6年的时间里,钱华从未在她面前裸露过身体,所以她无从得知钱华的真实性别。
一个是一贯以欺骗为生的钱华,一个是“由俭入奢”、爱慕虚荣的徐延慧,为了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奢侈的“贵族”生活,这一对“夫妻”开始了联手骗钱的生涯。
就这样,在2001年,中泽华一与徐延慧陆续注册成立了北京中泽宏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泽博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丈夫负责经营,妻子任法人代表。中泽华一的显赫身世被徐延慧四处炫耀,而出生于普通家庭的徐延慧也被中泽华一在公司员工和客户面前套上了“民国大总统徐世昌的孙女”的光环。
  其实,在公司装修过程中,中泽华一就认识了商人刘先生。她声称自己正在和台湾一家公司做一笔几千万元的高速打印机生意,钱都汇到台湾订购打印机了,没钱给装修单位预付款,提出向刘先生借200万元。徐延慧也在一旁帮腔说:“到期他还不了您钱,我用私房钱还您。我在香港渣打银行购买了400万美元的基金,还没有到期。”听到此话,刘先生便信以为真了。就这样,刘先生先后被骗了400万元。两人在骗到钱后立即“人间蒸发”,得来的钱款除部分用于偿还公司欠款外,均被二人挥霍。
上当受骗的刘先生在多次讨要债务不得、又找不到人的情况下,选择了报案。就这样,在2004年,钱华诈骗证据确凿被押入男监。看守人员对其例行身体检查,钱华躲避着不肯脱衣服。当其上衣被不明内情的男警强行脱下时,周围人哗然:站在面前的明明是个女人……
2004年12月20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判处钱华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20万;她的“妻子”徐延慧被判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10万。到此,这场“假凤虚凰”、“夫唱妇随”的大型欺诈案才有了一个圆满的收场。
局中悟
  钱华的人生是场闹剧,也是场悲剧。自小的生存环境带给她的“男尊女卑”的观念使她的心灵受到扭曲,她居然将性别的改变视为改变人生的捷径;更荒唐的是贫困使得她对于金钱有种无法克制的欲望,她想到了骗取金钱的种种途径。
  在她的骗术中屡试不爽的是她生硬的日语和身上笼罩着的“日本贵族”的光环,带着这样的面具出场的她居然骗到了大把的钞票、骗来了“妻子”,这不能不说是她抓住了生活中许多爱慕虚荣之人的心理。
  对于徐延慧来说,人生更是一场悲剧。她本身就是一个受骗者,一个受害人。但因为虚荣,她放弃了自己真正的日本男友,选了一个所谓的“日本贵族”,但是没有爱情,婚姻也有名无实,这时的她生命中似乎只能抓住金钱了。于是她也很快沦为了钱华的同谋,也成了骗人的高手。原本美好的人生也就在毁在了为了金钱而设置的骗局中。
为此,我们要明白,人生当自强,但不是怨天尤人、是要靠自我奋斗;人生要富有,但不是要欺诈,而是要靠智慧和辛勤的汗水。
(本章完)
第47章 从“死囚犯”到“盖世华佗”
第5章第6节 从“死囚犯”到“盖世华佗”
胡万林给人看病,不问话、不切脉,只是看几眼就诊断完了,整个过程只有几秒钟。
追问与思索
1998年初,作家柯云路推出了一本70万字的洋洋巨著——《发现黄帝内经》。该书详细介绍了“神医”胡万林及其行医经历,说他“在少年时代就曾被山间道士收养,1957年后过上了长达26年的半隔绝人世的生活,不仅尝遍了山间野草,更深研了医药典籍,终于成为一位能治天下一切疑难杂症的旷世神医”,他宣扬“生命运动医学”。在新疆行医四年中,收治各类疑难病症120万人,共治愈癌症(其中大多数为晚期患者)6400多例,聋哑等先天性残疾5000多人,牛皮癣、硬皮病等2200多人,心血管病7000多人,甲亢1000多人,各类风湿病1000多人,其他如帕金森氏症、骨质增生、不育症、肠、胆、眼、腰等疾病以及低烧、脱发等多达数十万人。该书“翔实考察了胡万林惊人的医疗事实,全面深刻地破译了胡万林的医学理论与奥秘”。
  一时间《发现黄帝内经》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患者,也掀起了一轮对于“神医”胡万林的狂热的朝圣运动。
  但是,“神医”胡万林在1998年12月,因长期非法行医惹出多宗命案在上海被公安机关扣留。2000年9月,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而非法行医,为人治病,在诊断中造成多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非法行医罪,且犯罪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影响极坏”为由,一审以非法行医罪判处胡万林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并处罚金15万元。
  胡万林涉嫌的医患命案,被媒体曝光后,举国哗然。人们质疑,胡万林是“神医”还是“庸医”?他是怎样给人治病的?他是如何变成“神医华佗”的?
镜头回放
胡万林,1949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县游仙区石板镇联合村。1974年因反革命罪被判15年有期徒刑,1980年出狱后以贩卖虫草谋生。1982年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无期徒刑,在新疆和静县服刑。早年的胡万林学过一点中医,在新疆服刑时他曾尽力表现其医术,博得了一些好名声。据悉,当时胡万林给人看病时根本不问病人话,也不切脉,更谈不上医疗器械检查,只是让病人站在门口,看病人几眼就诊断完了,整个过程只需几秒钟。但这并不足以使一个囚犯变成一个“华佗再世”的神医,这其中一定还有缘由。
  1995年,一个名叫郭周礼的人在《国际气功报》上写了一篇题为《一个囚徒创造的神话》的文章。此文以后被一家报社转载,并向全国发了通稿。就这样,尚在狱中的胡万林一下子声名大噪起来。随之,久治不愈的患者们万里迢迢,纷纷前往新疆和静县胡万林服刑的农场求医。
就这样,中国陡然间出现了一个“盖世华佗”。据说医术如神,包治百病,什么癌症、肝炎、高血压、阳痿诸病,一应手到病除。现代医学无能为力的癌症,在“神医”手下可达90%的治愈率,一时引得病者朝圣般从全国各地辗转来寻。这位再世的“神医”就是胡万林。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开始让人大跌眼镜,因为“神医”名声虽大,事实上医术并不高明,非但治不好病、救不了命,甚至还会要人命。
  1996年,胡万林经手治疗过的患者中先后有13名死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紧急提出立即停止其非法行医的行为。
  1997年11月,胡万林在陕西长安县太乙宫镇开办了终南山医院,引来10万人“朝圣”,闹出100多条人命。后陕西警方出动上千警力取缔该医院,胡万林趁机躲到了北京。
  1998年6月,胡万林在河南商丘市卫生局及相关部门的邀请下,来到商丘创办卫达医院,但随即又有不少患者被医治而死……
  牵涉到这一系列的医患命案,“神医”胡万林当然逃不过被拘捕入狱的必然命运了。
  那么,这位神医到底给患者开过什么“灵丹妙药”,导致了患者的死亡呢?
  有报道说,患者何素云原是一位55岁的商丘市优秀小学教师,患高血压病。何素云的女儿听说商丘新落成的卫达医院请来了一位神医,包治各类疑难杂症和不治之症,于是专程去咨询,得到院方百分之百肯定回答,并从“神医”手里买了《发现黄帝内经》一书。何素云看过此书后,对“胡大师”的医术深信不疑,来到卫达医院,求见“大师”。胡万林说:“我治高血压就跟治感冒一样。”
  但是,希望治愈高血压的何素云,每天喝下实为芒硝药水的“神药”后,不断地呕吐、腹泻,痛苦万分。家人找到医院,胡万林却说:“我的药就是让你反复的,有反复就好了。”说完他对着一瓶纯净水发功,完毕将水交给家属说:“喝过它就没事了。”结果,只是患了高血压的何素云喝过水后就去世了。
  其实,胡万林治病的理论只有一个:人生百病皆因水,病了的人就该用芒硝强行“脱水”——芒硝在中医上用作强泻剂,常人用量不超过10克。而胡万林却大把加用,一天数次,导致所有求诊病人迅速上吐下泻,并最终致命。
  面对无数被摧残的生命,我们心中无限愤恨这个打着神医幌子的“庸医”胡万林,但是我们更不能原谅掀起这场造神运动的人。当初的那个署名郭周礼写下《一个囚徒创造神话》的人到底是谁,今天已不可查;但是那个写下《发现黄帝内经》的作家柯云路却是值得谴责,因为据胡万林说,柯云路只是采访了他半小时,书中的其他内容都是他的夫人罗雪柯从医院里拿的资料。
局中悟
神医胡万林与作家柯云路做着同样的事,一个在装神弄鬼、故弄玄虚;一个在无中生有、添油加醋;一个是装神,一个在造神。但两人的结局却迥异不同:一个在监狱里疯狂又无奈地享受着神奇的生命运动学,一个在心安理得地从事着风光体面的职业。
但是任何的行业都要讲究职业道德,真正的医生要有医德,真正的作家也要有良知。这样,才能取得真正的名誉,赢得真正的尊重。
(本章完)
第48章 疯狂的创“军”之梦
第5章第7节 疯狂的创“军”之梦
“郭荣喜骗了我们,我们可以去骗别人,反正中国有的是人。”
追问与思索
  1992年1月,两个部队上的“大人物”来到了山西,他们一个是佩戴着“大校”军衔的郭荣喜,一个是“上校”李天佑。他们随即在山西长治轰轰烈烈地举办了“在全国各大城市成立部队办事处和经销处”的会议,与会代表来自海南、河南、辽宁、陕西、河北等地,他们中不乏政府官员、商场大亨、企业经理等。
  郭荣喜首先发言:“同志们,我今天代表北京军区后勤部首长在这里组织召开‘在全国各大城市成立部队办事处和经销处’的会议,欢迎大家光临……办事处、经销处成立后由我一手负责,领导要求每年上缴240万元利润,因此,每个分支机构每年需缴5万元利润,成立前要先缴15万元押金。”听底下开始有人小声议论,郭荣喜又提高嗓门说:“为实现利润目标,上级准备任命办事处、经销处领导为团级军官,授校官军衔,并为大家办理所有经营手续和公章,交足利润后剩下r 归各处所有。”人们停止了议论。
  就这样,仅仅用了几个月,两个骗子就收到下属上缴的80多万元,办事处、经销处也一个接一个地在各地成立了,那些“军官们”纷纷心照不宣地走马上任。
  这支“私人军队”发展很快,他们声势浩大的行动最终引起了当地群众的极大不满,消息传到北京军区,立即引起军区领导的高度重视。1993年3月,北京军区、山西省军区联合调查组分赴晋城、临汾两地。
  结论令人吃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假冒军人犯罪团伙,有组织、有预谋,正在购买武器……”很快,这支私人军队在全国12个省市开设的44个“黑据点”被一网打尽。
  那么,这支“私人军队”的两名首脑人物到底是什么来头?他们是如何组织起这支“私人军队”的?这支“军队”到底做了些什么?
镜头回放
  所谓的“大校”郭荣喜是一个好吃懒做、搬弄是非的人,为此他被山西洪洞县一家工厂辞退了,老婆也随之分道扬镳。这时已近知天命年纪的郭荣喜已经无法继续曾经悠闲的生活,好逸恶劳的他厌倦一板一眼的正式工作,于是他开始处心积虑地想找赚钱的捷径。
  这时他偶然结识了李天佑。此人是山西宁武县李家庵村人,1978年参军,由于过不惯部队的艰苦生活,1982年从部队开小差回家,被部队开除。此后,他四处行骗,案发后以诈骗罪判了刑。刑满释放,没有改邪归正,反而利用他当过几天兵的本钱,做起了创办“私人军队”的美梦。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郭荣喜的时候,后者兴奋异常。于是臭味相投的两人共同想出了一个发财的“捷径”:“打着解放军旗号,组建一支私人军队,办一个挂军衔的‘皮包公司’!”
  说干就干,他们很快就开始实施这个疯狂的创“军”之梦了。
  其实,参加山西长治会议的那些人并非轻信之辈,他们都有各自的算盘,“经营办事处、经销处,是个发大财的机会,有了军衔,有了经营手续,区区几万元利润、押金,肯定好办。”赚不了钱可以骗嘛!据落网之人交代,竟有一半人当初就发现郭是骗子,另一半知道郭是骗子后,竟无一人去揭发!他们认为“郭骗了我们,我们可以再去骗别人,反正中国这么大,一辈子都骗不完”。
  于是不少也想骗人发财的野心家纷纷掏腰包,上缴了利润。拿到足够的钱,郭、李二人毫不犹豫地加快了“建军”步伐。他们在当时军工企业效益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出高价收购军装。很快,各种军服、军帽、肩章、领花……能装备一个营的军装到手了。随后,警棍、手枪、手铐、对讲机等也迅速到位。他们当然也没忘记伪造一些证书、证件及大量有部队名称的合同书、账本等。两人还购买了几辆高级轿车、10多辆卡车,并弄到一些军用牌照。
设备齐了,就差人了。短短几个月内,两人便组建了400多人的“私人军队”。两人打出“某部洪洞企业管理处”和“某部驻晋城办事处”等招牌。郭荣喜甚至明目张胆地向当地警备部借人借地,对私人军队进行军训。开幕那天,郭荣喜不但邀请了当地政府官员讲话,还举行了庄严的升军旗仪式和阅兵式。中国第一支私人军队就这样戏剧般地开幕了。
  郭荣喜毫不客气地自封大校,李天佑自封上校,并签发大量委任状,头衔和军功章发下去一大堆。“私人军队”迅速向全国发展。而郭荣喜也忙坏了,“临汾经销处”成立,他赶去祝贺;“长北煤炭经销处”成立,他跑去剪彩……在“建军”后不久,郭、李二人就率领一个个“皮包公司”组成的私人军队,在全国各地制造出一起起骗局。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