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角逐世界—布什

_12 布什(美)
然而,10 月底经济方面的坏消息接踵而来:1992 年财政年度中的预 算赤字上升到创纪录的 2902 亿美元,比上一个财政年度创纪录的 2694
亿美元又多出 208 亿美元,每年支付的利息超过了社会保险费用;政府
1992 年财政年度的收入为 1.1 万亿美元,开支为 1.4 万亿美元,在该财 政年度的 12 个月中竟有 9 个月出现了赤字;政府在 1992
年财政年度中 开支最大的是偿付国债利息 2923 亿美元,比 1991 年财政年度增加了 168 亿美元,其次是军费支出 2866 亿美元,比
1991 年财政年度增加了 247 亿美元;预计 1993 年财政年度的赤字为 3410 亿美元;美国国债每天增 加 10
亿美元,比罗纳德·里根入主白宫时的国债增加速度高出 4 倍。
现在,克林顿开始向乔治·布什发动最后的攻势了。乔治·布什多 次在竟选演说中指责克林顿不诚实,现在克林顿忽然想起乔治·布什在
伊朗门问题上也无诚实可言。他抓住当时任副总统的乔治·布什不可能 对伊朗门事件毫不知道这一点来反诘乔治·布什,将乔治·布什描绘成
不愿向美国人民讲真话的人。克林顿还不断地破坏乔治·布什力图把国 外政策与国内政策分而论之的战术,强调说:“在这个新时期,美国的
对外政策和国内政策的首要重点是同样的,这就是复兴我们的经济。这 正是本届政府在对外政策上最明显的失败。贫血的、负债累累的经济破
坏了我们的外交活动,使我们更加难以同各国达成有利的贸易协议,并 削弱了我们资助必要的军事行动的能力。”乔治·布什在克林顿的攻击
下,宣布如果他继续主掌白宫,将把美军由现在的 190 万裁减到 160 万。 克林顿立即加码说,如果他当上美国总统,将把美军裁减到 140 万,代
之以数量虽少但装备高技术化的美军,从而用减下来的一部分军费来满 足美国人在冷战结束后急于分享“和平红利”的愿望。
离 11 月 3 日的投票日越来越近了,乔治·布什决定用税收问题这个 武器向克林顿作最后的反击。乔治·布什猛烈抨击克林顿想给富人加税
的计划,表示如果国会同意削减 1320 亿美元的经费,他将使每一个美国 人的个人所得税率减少一个百分点。克林顿则依然坚持他的“公平课税”
计划,称如果他当上美国总统,将把年收入超过 20 万美元的家庭的最高 税率由 31%提高到 36%,同时对中产阶级实行 600 亿美元的税收减免。
乔治·布什呼吁道:一旦克林顿入主白宫,势必放弃原来的诺言,而对 年收入在 3.66 万美元以上的人普遍增税,否则他就得不到 1500 亿美元
的新税收。克林顿反驳说:全国每年漏税款起码在 4500 亿美元,其中在 美国经营的 4.6 万家外国公司有 72%逃避公司所得税,数额至少在 450
亿美元,因此他没有必要给中产阶级增税。
最后,乔治·布什和克林顿都宣布自己将会在 11 月 3 日的大选中击 败对方。
11 月 3 日乔治·布什在休斯敦等候大选的结果。他也知道自己凶多 吉少,心里不由得怦怦直跳,但他又自信自己能够在最后时刻爆出冷门,
奇迹般地反败为胜。
晚上 9 时 45 分,部分选举结果传来,克林顿获得了 44%的选票,乔 治·布什获得了 39%的选票。乔治·布什紧张起来,但还是不断地安慰
自己:再过两个小时我就会超过克林顿的。可惜,美国选民已经决定抛 弃乔治·布什这位战争总统了。午夜时分,最后的消息传来,克林顿已 经赢得了 270
张选举人票。乔治·布什忽然感到头晕目眩,一下子倒在 了沙发上。他毕竟年纪大了。
第二十一章 落选之后
·共和党抛弃了布什
·伊拉克人欢呼布什终于也受到了真主的惩罚
·芭芭拉对希拉里说:“在白宫,最伤脑筋的就是如何避开这 帮像蝗虫一样的人。”
·布什在顾问的提醒下,拔通了给克林顿的电话
·离任前四令轰炸伊拉克,草草收场的对科威特的访问
·克林顿为布什出了气
1992 年 11 月 3 日这天,对乔治·布什来说,无异于一个黑色的星期 二。
乔治·布什获悉他竟选连任失败后,情绪坏到了极点。他把自己关 在椭圆形办公室中,拒绝会见任何人。他时而烦躁地来回走动,时而坐
下来苦思冥想。他咒骂美国人忘恩负义,不明白他们怎么这么快就把自 己四年任期内建立美国独霸世界的功绩忘得一干二净。
乔治·布什的助手和顾问怕乔治·布什憋出大病来,就请参议院的 共和党领袖罗伯特·多尔出面邀请布什赴宴。乔治·布什感到自己结束 了共和党执掌美国 12
年的历史,无颜见本党元老,悄悄地溜到了戴维营 总统度假地。无亲热情的罗伯特·多尔执意邀请,乔治·布什只好在 11 月 10
日晚上前来赴宴。经罗伯特·多尔劝说,乔治·布什向新闻界提供 了一个讲话稿。其中说:我本来是不想出席这次晚宴的,但我还是来了,
因为我确信共和党不久将从它的失败中重新振作起来,东山再起,重返 华盛顿。他呼吁共和党的忠实党员不要因为总统选举失败去批评和责怪
任何人,因为事后评头品足是于事无补的。
尽管乔治·布什一再要求共和党团结,但是这在 11 月 3 日的全线崩 溃下几乎是不可能了。美国《时代》周刊 11 月 16 日这期发表的一篇文
章说:乔治·布什竞选连任的失败加深了共和党内的分裂,过去 25 年间 起着粘合作用的反共和经济繁荣已经消失了,保守派和温和派肯定要在
税收、开支、赤字、堕胎权这类本来就有争议的问题上进行更为激烈的 斗争。乔治·布什同意这种判断,他知道 11 月 3 日之后,共和党内的四
大派之间的沟壑更加深了:虔诚的右派又称里根派,他们在评论家帕特 里克·布坎南和电视布道者帕特·罗伯逊的带领下,要求共和党奉行里
根时代的纲领,进一步对资本家减税,进一步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并以严格的家庭价值标准来解决社会问题;温和保守派的领导人是布什
政府的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长杰克·肯普,主要思想家是乔治·布什的竞 选助手詹姆斯·平克顿,他们虽然崇尚十足的右派价值观念,但是认为
它对经济和贸易方面的保护主义作用微乎其微,并主张政府应该在自由 市场经济失败的地方提供帮助;中右派的领导人是布什政府的国防部长
迪克·切尼和得克萨斯州参议员菲尔·格拉姆,他们认为虔诚的右派的 主张颇令有独立思想的选民特别是妇女感到厌恶,而温和保守派的主张
则对联邦预算赤字持过于放任的态度,共和党重返白宫的出路乃在于对 内紧缩银根和对外确保美国领导世界的能力;温和派的势力范围在各州
政府,其典型代表为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皮特·威尔逊和马萨诸塞州州长
威廉·韦尔德,他们在社会问题上温和,允许妇女堕胎,但在经济问题 上保守,对赤字感到担心。
乔治·布什原来对这些派别采取了均不得罪的态度,通过在它们之 间玩弄平衡的把戏,换得了它们对自己的支持。时至现在,乔治·布什
仍然希望得到它们的支持,以图东山再起。然而,使他感到失望的是, 这些派别都认为乔治·布什在那个黑色星期二之后己成为历史人物,纷
纷四处活动,准备争夺共和党主席的职务。虽然共和党主席由里奇·邦 德而非由乔治·布什担任,但按共和党传统,主席职务的争夺战是各派
1996 年总统候选人提名争夺战的前奏。 乔治·布什知道自己东山再起不可能获得党内各派的支持,遂让副
总统丹·奎尔出马准备共和党 1996 年总统候选人提名的竞选,并利用手 中尚未结束的总统权力,为丹·奎尔帮忙。而共和党各派自然对乔治·布
什这一举动大为不满,批评的文字不断见诸于报端,这同民主党人欢呼 胜利的声音,汇合成一股嘲笑乔治·布什的合唱。
然而,最使乔治·布什恼火的嘲笑不是来自于萧墙之内,而是来自 于萧墙之外的、乔治·布什欲置于死地而后快的那些仇敌。特别是伊拉
克人获悉乔治·布什落选后,涌上街头举国欢庆,鞭炮声与朝天开枪声 齐鸣。萨达姆也在群众集会上公开露面,欢呼乔治·布什终于受到了真
主的惩罚。一直受乔治·布什打击的萨达姆没有下台,一直在打击萨达 姆的乔治·布什却下了台,乔治·布什心中的无名火直冒三丈,苦苦寻 思如何报复。
11 月 9 日,按照美国新旧总统交替的惯例,乔治·布什成立了由卡 德担任首席代表的过渡班子,以便向民主党移交包括 400 个白宫职位在 内的
3000 多个职位。卡德与克林顿及其助手有私人交情,能减少共和党 在这个痛苦时期中所遭受的损失。同一天,乔治·布什夫人芭芭拉邀来
克林顿夫人希拉里,手拉手地带她参观两个月后将成为她的新家的白 宫。在白宫南门外,聚集着一大批闻讯赶来的新闻记者。希拉里·克林
顿对记者们面露笑容,芭芭拉·布什则不胜厌烦。她对希拉里说;“在 白宫,最伤脑筋的就是如何避开这帮像蝗虫一样的人。”
也就是在这天,乔治·布什端坐在椭圆形办公室里,与自己的国务 卿、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国防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举行磋商,
商议如何惩治伊拉克。乔治·布什要使自己手中的总统权力,在最后两 个月中得到充分的行使:既报复伊拉克人在全世界面前对自己的嘲笑,
也可以达到开导自己的继任者不要忽视美国同伊拉克的对抗这一既成事 实的目的。
11 月 24 日,伊拉克驻联合国大使向安理会提出放宽贸易禁运的要 求,在美国的坚决反对下,安理会拒绝了伊拉克的要求。 12 月英国首
相梅杰访问美国,乔治·布什在戴维营总统休假地同他会谈时,双方达 成了寻机对伊拉克再次采取军事行动的协议。
12 月 27 日,乔治·布什的机会终于来到了。这一天,伊拉克的两架 米格战斗机进入伊拉克南部的禁飞区活动,美军出动 F16 型战斗机截击,
击落了其中的一架,美国新闻机构立即对此大吹大擂,以激怒伊拉克人。
12 月 28 日,伊拉克继续派战斗机进入禁飞区活动,并向禁飞区调 动、部署萨姆 2 型和 3 型地对空导弹,防止美国以伊拉克违反禁令为借
口对伊拉克的军事设施发动袭击。乔治·布什立即抓住这件事,称伊拉 克的防空导弹对美国在禁飞区执行巡逻任务的飞行员的安全构成了威 胁,于 1993 年 1
月 6 日联合英国、法国、俄罗斯,向伊拉克驻联合国大 使提出了最后通碟,勒令伊拉克在 48 个小时内从自己的南部领土撤出防
空导弹,否则美国、英国、法国将联合对伊拉克采取行动,乔治·布什 还下令把停泊在索马里海岸的小鹰号航空母舰调到海湾,增援部署在海
湾地区的美国空军战斗群。小鹰号航空母舰载有 85 架战斗轰炸机,加上 美国调到沙特阿拉伯空军基地的 F117 型隐形战斗轰炸机,大大加强了连
续报复萨达姆的能力。
第二天,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发表讲话,拒绝了美国、英国、法国、 俄罗斯的联合通牒,强调说在自己领土范围内部署防空设施是任何一个
主权国家的权力。阿齐兹再次重申,伊拉克决不承认所谓的禁飞区,如 果遭到攻击,将坚决予以还击。当然,伊拉克知道自己的防空力量远远
不足以抵挡美国空军的进攻,因此在 48 小时最后通牒期限将到时,悄悄 地将部署在禁飞区内的防空导弹营北移。乔治·布什立即指示白宫发言
人大肆渲染,以羞辱伊拉克。伊拉克政府只好予以否认,重新将防空导 弹营调入禁飞区,以振奋民心。在这段时间里,伊拉克还宣布禁止联合
国核查伊拉克销毁武器小组的飞机和直升飞机随意进入伊拉克领土,规 定这些小组的成员在伊拉克活动时应包租伊拉克飞机或者乘坐陆上交通
工具。伊拉克为了运回海湾战争中丢在现已划给科威特的乌姆盖斯尔港 的蚕式导弹等武器装备,四次派穿便衣的军人越境进入该港搬运。多国
部队的军车出来拦阻,伊拉克方面人多势众,用他们的重型运输车将多 国部队的军车推开后迅速撤回。
乔治·布什认为轰炸伊拉克的时机已经到来,因为现在伊拉克不但 冒犯了西方国家,而且触犯了联合国和科威特,对它实施打击能够获得 比较多的国家的认同。况且,
1 月 20 日乔治·布什离开白宫的日子将至, 现在不出这口气又更待何时呢?
1 月 11 日上午,乔治·布什把他的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国防部 长、国务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召集到他的椭圆形办公室开会,部署
大规模袭击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将军向乔 治·布什报告说:部署在海湾地区的美英法空军将有 116 架飞机参加这
次袭击行动,其中作战攻击飞机 80 多架,作战护航飞机和其他支援飞机
30 多架;美军飞机有 FA18 型大黄蜂式战斗轰炸机,F15 型鹰式战斗轰炸 机,F14 型雄猫式战斗机,F16 型猎鹰式战斗机,A6E
型入侵者式攻击机, F111F 型土豚式中程轰炸机,F4G 野融鼠式战斗轰炸机,F117 型隐形战斗 轰炸机,EA6 型徘徊者式电子战飞机;还有 6
架法国幻影 2000 型战斗轰 炸机,4 架英国旋风式战斗轰炸机和 1 架英国空中加油机参加袭击行动。 乔治·布什表示满意,随即下达了轰炸伊拉克 8
个大目标、32 个具体目 标的命令。这个命令原定于 12 日执行,不料 12 日伊拉克天气不好,遂 推迟到 13 日晚上执行。
13 日上午,乔治·布什听取了美军在海湾地区的战争机器已经高速 运转起来的汇报后,步履轻松地出席了在白宫东厅举行的向前总统里根
颁发自由勋章的仪式。招待完里根后,乔治·布什在他的顾问提醒下, 回到他的椭圆形办公室里,给克林顿打了个电话,通报了袭击伊拉克的
计划。当乔治·布什离开椭圆形办公室,同亨利·基辛格共进午餐时, 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斯考克罗夫特匆匆赶来向他汇报,袭击行动已经 开始。
伊拉克巴格达时间 13 日晚上 6 点 30 分,116 架美国、英国、法国飞 机扑向伊拉克南部。最先飞临目标的是两架 EA6 型徘徊者式电子战飞机,
它们对伊拉克防空部队的雷达系统进行了强大的电子波干扰,紧接着飞 到的是 F117 型隐形战斗轰炸机,它们袭击了 8 个大目标附近的雷达站,
为随后到来的战斗轰炸机扫除了威胁。巴格达时间晚上 9 点 15 分至 45 分,大规模的袭击全面展开。伊拉克防空部队向美国飞机发射了 4 枚地
对空导弹,由于没有精确的雷达引导,全都打空了。美国、英国、法国 飞机在对伊拉克军事设施进行的狂轰滥炸中,使用了空对地导弹、激光
制导炸弹和重磅常规炸弹,总重量在 250 吨以上,其烈度不亚于海湾战 争期间对伊拉克的轰炸。伊拉克防空部队没有放弃抵抗,用高射炮猛烈
反击,使来犯敌机不敢降低轰炸高度;一部分雷达站坚持开机追踪目标, 其中一些被能够寻找从地面发射的雷达信号的反辐射导弹命中,升起了
黑烟。巴士拉和纳杰夫的许多平民住宅也被击中,燃烧起大火来。平民 们扶老携幼,四处逃命,死伤众多。
然而,乔治·布什胸中的怒火并没有因此媳灭。 1 月 14 日,美国五 角大楼公布了这次轰炸的战况,称这次空袭只破坏了 8 大目标中的 2/3。 这 8
大目标中的 4 个大目标是伊拉克的防空指挥设施。空袭使位于塔利 尔和阿马拉的防空指挥系统遭到了重大破坏、位于纳杰夫的防空指挥系
统遭到了中度破坏、位于萨马拉的防空指挥系统遭到了轻度破坏。另外 4 个大目标是地对空导弹基地,空袭只炸毁了其中的一个。五角大楼承认, 有一枚重
2000 磅的炸弹偏离目标落到了一座公寓楼上,造成了重大破 坏。
五角大楼除了在战况中说这次大规模袭击至少有 1/3 的目标未被击 中外,还通过一些自称不愿公开姓名的军方人士对新闻媒介发牢骚的形 式,抱怨 1 月
13 日由于受气象条件的限制,32 个具体目标中实际上只有
19 个被击中。言下之意,就是要对伊拉克进行轰炸“补课”。 果然,乔治·布什 1 月 15 日对伊拉克提出新的警告,要求它必须在
当天美国东部时间下午 4 点以前允许联合国检查组的飞机自由进入其领 空,否则它将再次面临美国的军事报复。同日,布什派往科威特的 1000
多名美国陆军先遣队抵达科威特城,以对付伊拉克的“陆上入侵威胁”。 伊拉克政府在乔治·布什规定的期限到达前半个小时,通知联合国
检查组,准许其飞机直接飞人伊拉克。同时,伊拉克政府表示,由于美 国、英国、法国的军用飞机正在侵犯伊拉克领空,因此它无法保证联合
国检查组的飞机的飞行安全。为此,它要求联合国检查组的飞机绕道约 旦,从禁飞区的北面进入伊拉克。美国立即驳斥说:伊拉克的答复显然
不能接受,因为它拒绝保证联合国飞机的飞行安全。 可是,在伊拉克一再委曲求全的情况下,再次轰炸伊拉克的理由尚
不充足,乔治·布什还需要寻找新的借口。 1 月 17 日上午,从土耳其基 地起飞的美国 F16 型战斗机进入伊拉克北部的联合国安全区上空寻衅。
伊拉克防空部队的雷达开机跟踪,遭到美机的空对地导弹的攻击。接着, 美机群又向在附近地区巡航的两架伊拉克米格 23 犁战斗机发动进攻,击
落了其中的一架。这两起事件都是美方攻击伊方,但总统任期即将结束 的乔治·布什竟以此为借口,下达了再次大规模轰炸伊拉克的作战命令。
1 月 17 日巴格达时间晚上 9 点半左右,巴格达市的空袭警报突然大作,
40 多枚美国战斧式巡航导弹袭来,东南郊区的工业基地一片火光,被美 国称之为核设施的尼塔工业联合企业化为一片废墟,巴格达市区的拉希
德国际饭店也被导弹击中,饭店的休息大厅被炸毁。除了一些伊拉克服 务人员当场被炸死炸伤外,一名德国记者也被弹片击伤。伊拉克高射炮
部队进行了反击,在半个多小时的战斗中,高射炮弹的火光把巴格达的 夜空映得通红。巡航导弹毕竟不像飞行员驾驶的飞机那样灵活,结果有
几枚被高射炮火击毁。后来,击落美国巡航导弹的有功部队受到了萨达 姆的嘉奖,每击落一枚巡航导弹获奖金 50 万第纳尔,约合 1.5 万美元。
1 月 18 日巴格达时间上午 9 点半,美国、英国、法国的 75 架作战飞 机,乘伊拉克军事指挥机关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如何保卫首都和中部地区
其他城市上去的时候,突然出击,大规模轰炸了南部禁飞区那些在 13 日 的空袭中未被击中的目标和北部联合国安全区的一些目标。伊拉克防空
部队用萨姆导弹和高射炮进行还击,双方激战了 3 个小时。
1 月 19 日,也就是乔治·布什离开白宫的前一天,美国战斗轰炸机 又先后用空对地导弹和集束炸弹袭击了伊拉克北部地区的雷达设施和高
射炮阵地。同日,乔治·布什又借口海湾地区局势紧张,下令将美军的 一支爱国者防空导弹部队从德国重新迁回科威特。
乔治·布什临下台前对伊拉克的四次打击,虽然挽回了因竞选连任 失败而失落的面子,再次报复了自己的仇敌,但是萨达姆在政治上却得
分不低:对外树立了自己敢于反抗美国等西方大国的霸道、维护民族尊 严的民族英雄形象;对内强化了大敌当头、国难为重、不容内乱的现状。
因此,有的美国报刊认为乔治·布什对萨达姆的报复是得不偿失。
乔治·布什在短短的时间内对伊拉克的连续打击,还在国外招来了 不满。为美国、英国军用飞机提供出击基地的沙特阿拉伯,害怕引起阿
拉伯世界的众怒,对美国的袭击出入意料地保持了沉默;俄罗斯政府 1 月 18 日照会美国,批评它未经联合国安理会同意就擅自轰炸伊拉克,后
来又表示美国再这么干,俄罗斯就要在联合国安理会中对美国的表决案 使用否决权;在伊拉克政府向国际新闻界证明被美国巡航导弹摧毁的尼
塔工业联合企业根本不是什么核设施后,法国政府声明:美国 17 日用巡 航导弹轰炸巴格达郊区的行动超越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因此法国军
队没有参与美国的这次行动。
不管乔治·布什对萨达姆的报复将给美国带来什么消极后果,乔 治·布什离职前那失衡的心理总算得到了某种弥补。 1 月 20 日他与新总
统克林顿话别的日子终于降临了。这天,他一大早就起了床。他最后一 次环顾了椭圆形办公室,并给他的继任者留下了一张私人便条。然后,
他牵着他的爱犬,最后一次围绕白宫散步,很是依依不舍。也许克林顿 不愿意让乔治·布什在白宫哪怕多呆一个小时,早早地就偕同夫人和副
总统戈尔夫妇来到了白宫,同乔治·布什举行传统的话别仪式。乔治·布 什看到克林顿一行走上了白宫的台阶,意识到自己的总统权力已经失
去,勉强地挤出满面笑容,向他们表示欢迎,并卑谦地称自己为克林顿 的看门人。克林顿当然也对乔治·布什充满热情,说虽然他们分属两个
政党,却都是美国左撇子协会的会员,今后希望得到乔治·布什的继续 合作,云云。
乔治·布什的时代结束了。乔治·布什卸任后将得到 150 万美元的 安置费,享受每年 15.3 万美元的年金,支配 6 位数字的旅行、办公津贴,
还可以在头两年半期间得到每年 15 万美元的雇佣工作人员津贴,他的保 镖也将由美国纳税人的金钱来开销。乔治·布什卸任后可以像其他几位
前总统那样打高尔夫球,钓鱼,写回忆录,为他的总统图书馆筹款。如 果他愿意出去作报告的话,一次出场费至少 5 万美元。但是,乔治·布
什卸任后的最大愿望却是访问科威特,再向自己的仇敌萨达姆挑战。
1993 年 4 月,乔治·布什对科威特的访问如期成行。然而,这次访 问却是冷冷清清的。这倒不是乔治·布什卸任后,科威特王室冷落了他,
而是在访问科威特前夕,科威特警察在伊科边界截获了一辆越境的丰田 小汽车,里面装有一枚威力巨大、有效杀伤半径为 40 米、既可定时爆炸
也可遥控起爆的炸弹。此事使科威特人草木皆兵,也使乔治·布什胆战 心惊,于是原来准备隆重进行的访问也就草草收场了。
乔治·布什回国后,立即通过国会中的共和党参众议员向克林顿施 加压力,要白宫为他出这口气。克林顿先说证据不足。后来有人提醒他
说,伊拉克人企图暗杀乔治·布什,实为藐视美国,如果不予以报复, 将来美国总统一卸职,连国门都不敢出了。克林顿就指示美国联邦调查
局派特工人员到科威特,同科威特警方一起审讯嫌疑犯,以搞到伊拉克 情报机关卷人了这次阴谋的口供。
转眼到了 6 月份,伊拉克又同美国发生了争议。它同意让联合国检 查组定期对它的水流取样以确定是否存在着核废物,但坚决不同意检查
组在自己的导弹试验场上安装摄影机。6 月 23 日美国联邦调查局破获了
8 名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的“巫婆计划”。这个计划企图由一敢死分子驾 驶一辆装满炸药的自杀汽车,开入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停车场引爆。美国
怀疑这个计划有伊朗背景但又没有证据,遂决定通过袭击伊拉克的方式 来教训它的邻国伊朗。于 是,克林顿下令联邦调查局提出伊拉克情报局 4
月份策划暗杀乔治·布什的“证据”。美国联邦调查局说:“那辆丰田 小汽车中的炸弹的零件,同早先从伊拉克人那里查获的相似装置一样,
是由同一批人制造的。”美国联邦调查局还说,在科威特受审的两名主 要嫌疑犯对它供认,他们是在伊拉克的巴士拉被人招募的,招募者 4 月
12 日在巴士拉向他们提供了汽车炸弹。这两名主要嫌疑犯说:他们认为, 招募者与伊拉克情报局有关。克林顿政府竟以这些刑讯逼供而来、大多
是莫须有的口供为证据,决定对位于巴格达市中心的一个有 7 幢楼房的 大院——伊拉克情报局进行空袭。
7 月 27 日凌晨,停泊在海湾和红海的美国军舰根据克林顿的命令, 向巴格达市中心发射了 23 枚战斧式巡航导弹,爆炸巨响震醒了已经进入
梦乡的巴格达市民。在这次袭击中,附近一批民房也被摧毁,7 个平民被 炸死,几十人受伤,死伤者中有不少是妇女和儿童。
1994 年 6 月 4 日,科威特国家安全法院作出终审判决,5 名伊拉克 人和 1 名科威特人被控阴谋刺杀乔治·布什而被判处死刑,另有 7 人分
别被判处 10 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乔治·布什终于出了这口恶气。
第二十二章 闲者不闲
·布什的密友——加拿大前总理马尔罗尼
·对白水事件幸灾乐祸
·至今未打算写总统回忆录
·布什说:“人人都得谋生。”
·希望儿子成为美国总统
乔治·布什离任后,偕芭芭拉回到了休斯敦。 1964 年,他在这里 成为百万富翁;1979 年卡特入主白宫后,他丢掉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
的乌纱帽,也是回到了这里,在休斯敦第一世界银行董事会中挂了名。 现在,他作为退休总统,似乎不便在大财团中当挂名董事了,况且他离
开白宫时也曾对新闻界发誓说,他不会加入任何公司的董事会。不到大 财团中挂名,收入相对于其他退休总统来说要少多了,因此他和芭芭拉
住进了休斯敦一个三流的住宅区内。这是一幢三层的楼房,约值 90 万美 元,相对于一流住宅区的设施要差劲一些。新闻界为此对他评头品足,
使他感到十分不快。冬天过后,他和芭芭拉就搬到缅因州的沃克斯角的 别墅,这幢别墅约值 500 万美元,比休斯敦的房子豪华多了。
乔治·布什在休斯敦时,常为休斯敦癌症医院筹款,这不是因为他 喜欢从事慈善事业,而是因为当年他的爱女小罗宾就不幸死于血癌,因 此他对癌症病人格外同情。
乔治·布什在沃克斯角时,喜欢邀请加拿大前总理马尔罗尼前来一 起钓鱼。马尔罗尼是加拿大前进步保守党政府总理,政见同乔治·布什
的共和党相近。马尔罗尼在位时,与乔治·布什交情甚好。早在里根、 布什政府执政初期,就提出了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共同市场计划。
经过马尔罗尼的积极响应,1988 年 1 月 2 日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得以签字。 它的目标是在 2000 年前后,实现两国在资金、商品、劳务、人员方面的
完全自由流动。
马尔罗尼离开政府首脑职位的时间与乔治·布什相近。1993 年 2 月, 马尔罗尼由于自己改革加拿大联邦制的新建议在公民表决中失败,在进
步保守党元老们的压力下,任期未满提前辞职下台。也许有同病相怜的 因素在其中起作用,他们离开政治舞台后成为了经常来往的好朋友。
马尔罗尼经常以好朋友的身份,劝告乔治·布什不要拒绝为大财团 做事。经过马尔罗尼牵线,乔治·布什 1995 年 5 月欣然应邀担任加拿大
多伦多巴里克金矿公司的高级名誉顾问。巴里克金矿公司为了炫耀新得 到的这张王牌,特意在 5 月底为乔治·布什举办了一次演讲会,请来了
125 名加拿大名人和华尔街人士助兴。 乔治·布什离开白宫头两年之所以像尼克松那样不愿同公司发生关
系,是因为他把落选视为奇耻大辱,感到自尊心受到了莫大伤害,他是
个好记仇的人。他的这种压抑心情终于因 1994 年白水事件的爆发而有所 发泄。
白水是克林顿家乡阿肯色州北部的一条河。 1978 年,克林顿夫妇 与好朋友麦克杜格尔夫妇在白水河畔合伙买下了 230 英亩的地皮,办起
了从事房地产业务的白水开发公司,双方各拥有 50%的股份。麦克杜格
尔还是麦迪逊银行的老板,该银行自然同白水开发公司来往密切。1989 年麦克杜格尔因金融诈骗罪被捕,麦迪逊银行随之破产,该银行最大的 债权人损失了
6000 万美元。联邦调查局在侦查中发现,该银行有 25 万 美元下落不明,被怀疑划入了白水开发公司的帐户或被用于克林顿竞选
阿肯色州州长的经费;同时还发现,该银行数次通过克林顿州长的关系, 获得了州里的贷款。1992 年克林顿与乔治·布什竞选总统时,共和党人
曾以此案攻击过克林顿,但因担心被民主党人反诸为“出于政治目的而 不择手段”而作罢。1993 年 7 月 20 日,希拉里·克林顿当年办的玫瑰律
师事务所的合伙人、现任白宫副法律顾问的福斯特突然自杀身亡,自杀 现场发现了当年白水开发公司交易土地的材料。第二天,白宫法律顾问
努斯鲍姆不顾联邦调查局的反对,强行取走了这些材料。共和党人这才 发现白水事件大有文章可做,遂动员国会和新闻界的力量,掀起轩然大 波。 1994 年
1 月,克林顿不得不同意任命共和党人菲斯克律师为调查 白水事件的独立法官。3 月 10 日,菲斯克下令向包括努斯鲍姆在内的 10
名白宫及其财政部高级官员发出传票,努斯鲍姆以及克林顿夫妇的密 友、司法部长助理哈贝尔等被迫辞职。克林顿则陷入了被称为“白水门” 的丑闻中不能自拨。
乔治·布什十分后悔当年没有抓住白水事件大做文章,以致丢掉了 连任总统的机会。他经常指着报纸上关于白水事件的报道对来访者说:
“我真不相信自己输给了克林顿这个家伙!”
1994 年是美国中期选举年,克林顿不愿让白水事件继续成为国内关 注的热点问题,决定到海外制造个热点来转移国内的视线。克林顿选择
了出兵海地,这样既改善了自己在美国军人心目中的形象,又可以羞辱 共和党总统乔治·布什当年的决策。
海地是个长期奉行亲美政策的加勒比海岛国,80 年代中期以来多次 发生军事政变。1990 年 12 月,美国见军政府不得民心,担心它控制不了
局势,把政权交给了神父阿里斯蒂德,这引起了部分高级军官的不满。 阿里斯蒂德上台伊始即解除了一些将军的职务,代之以一些年轻军官,
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迟迟不宣布对他们的任命。阿里斯蒂德还聘请法国 人为他组建总统卫队,以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引起美国的不快。1991 年 9 月 29
日深夜,海地军方再次发动政变,攻下了总统府,将阿里斯蒂 德赶出国外,由军队总司令塞德拉斯执政。拉丁美洲国家对海地这次政
变反应强烈,要求海地军方把政权交还阿里斯蒂德。9 月 2 日,美洲国家 组织特别理事会会议决定,由阿根廷、玻利维亚、加拿大、哥斯达黎加、
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委内瑞拉、美国等八国组成部长代表团, 在美洲国家组织秘书长苏亚雷斯率领下赴海地谈判。代表团对海地军方
宣布,如果它不让阿里斯蒂德总统复职的话,那么美洲国家组织将根据 宪章,采取包括使用武力在内的措施。海地军方一方面同代表团周旋,
另一方面强迫议会开会选出临时总统,然后将代表团强行送上飞机,驱 逐出境。 10 月 8 日,美洲国家组织召开理事会,讨论对海地实行贸易
制裁和集体军事干预问题。由于美国坚决反对,只通过了实行贸易制裁 的决议。克林顿入主白宫后,曾促使塞德拉斯来美国同阿里斯蒂德达成 了协议,规定 1993
年 10 月 30 日让阿里斯蒂德回国复职并接受联合国维 和部队进驻。然而,10 月 8 日美国军舰运载联合国维和部队前往海地途
中,突然以海地大罢工为借口返航,阿里斯蒂德复职的协议也化为一张 废纸。 1994 年 7 月,克林顿为了摆脱白水事件危机,这才指示美国驻
联合国代表让安理会通过了组建多国部队进驻海地的决议。9 月 15 日, 克林顿向海地军政权发出动武警告。载有 60 架直升飞机和 2000 名特种
作战部队的美利坚号航空母舰与载有 50 架直升飞机和第 10 山地师 2000 名官兵的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驶入海地水域,长达 620 英尺的惠特尼
山号水陆指挥舰也驶离大西洋舰队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的基地,第 82 空 降师亦进入了出发状态,另有 20 个国家派出 2000 余名官兵象征性地参
加以美军为主的多国部队。
乔治·布什认为不能让克林顿往共和党脸上抹黑,无论如何也要让 海地军方和平交权。 10 月 16 日,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多尔等强烈批
评克林顿在没有作出全部和平努力的情况下,就寻求武力解决,是置美 国军人的生命于不顾,迫使克林顿在箭已上弦之时,派出了以民主党前
总统卡特为首的高级代表团赴海地谈判,总算让共和党争回了一些面 子。
美国出兵海地未能改变民主党在白水事件中的不利局面,在 1994 年 底的美国中期选举中它一败涂地:在总共 436 席的众议院中,民主党由 原来的
256 席减至 206 席;在总共 100 席的参议院中,共和党由原来的
44 席上升到 53 席。民主党以执政党的身份同时失去在参众两院的多数党 席位,这在美国 40 年来的国会选举史上还是第一次。在州长选举中,民
主党也是一败涂地:共和党人从民主党人手中一举夺取了 11 个州长职 位,从而在全国 50 个州中控制了 31 个州。
共和党人兴奋异常,认为 1996 年夺回白宫有望。乔治·布什也恢复 了政治活力,1995 年 4 月甚至为支持参议员约翰·沃纳成为未来的总统
候选人而卷入了共和党内的一场攻讦战。他还鼓励已退役的前参谋长联 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参加 1996 年的总统竞选。可是当威斯康星州州长托
米·汤普森打电话问布什,自己是否应当竞选共和党内总统候选人提名 时,布什却冷冰冰地说:“你想参加就参加,没有人来管你。”弄得对 方老大的不痛快。
不过,乔治·布什在共和党内并没有多大的市场。共和党竞选顾问 马埃说:“乔治·布什从来就不是共和党保守派的领袖,他甚至从来没
有得到过共和党保守派的好感。”专栏作家卡辛多夫评论说:“共和党 人怀念的是里根,而不是布什。因为布什只当了一届总统就下台了,而
且政绩不佳。此外,他背离了里根遗留下来的传统,试图另搞一套,但 却又没有成功。许多人对他承诺不增税、随后又违背诺言的做法感到非
常生气。”马尔罗尼也表示说:“布什知道他在社会问题上的立场与华 盛顿的共和党人相去甚远。”
当然,乔治·布什不必像尼克松那样急于在政坛上重塑自己的形象, 因此他至今未打算写自己的总统回忆录。但他让芭芭拉于 1994 年 9 月写
完了她的回忆录,以便让读者相信自己的形象是客观地塑造起来的。他 还宣布将在 1996 年完成一部关于美国对外政策的书,以抨击克林顿政府
对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葬送,颂扬自己为建立美国领导的“世界新秩序” 所作出的“贡献”。此外,他要做的事情主要有两桩:
第一,继续进行每月四至五次的演讲。尽管他不善言辞,演讲起来
内容单调、呆板,但每次都可以得到 10 万美元左右的演讲费,这是很有 诱惑力的。他自我解嘲地说:“人人都得谋生。等你到了 71 岁的时候,
你也会发现讲话是惟一一件没有什么危险的事情。何况,芭芭拉已经对 我每晚冲着电视大嚷大叫感到厌烦。现在世界上还有一部分人愿意听我
演讲,这是我的幸运。”他还接受美国财团的委派,到国外去演讲。 1995 年 9 月,他甚至带着演讲稿到越南的河内和胡志明市,去为美国花旗银
行发表演讲。
第二,有选择地参加政界人士为筹集资金而举办的晚会,为大儿子 乔治和二儿子杰布的仕途铺平道路。乔治在 1994 年 11 月当上了得克萨
斯州州长,杰布则计划在 1998 年重新竞选佛罗里达州州长的职务,他们 都属于共和党保守派。乔治·布什为此经常对人说:“如果他们两人中
有一个当上了总统,芭芭拉和我会感到无上荣光的!”
第二十三章 四次访华
·美国有求于中国
·江泽民向布什介绍一棵百年雪松
·江泽民说:美国政府光有口头承诺是不够的
·李鹏说:中美两国国情不同,政策也应该不同
·南海大气田供气了,布什是特邀客人 乔治·布什担任美国总统期间曾经访问过中国。海湾危机爆发后,
布什政府为了顺利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开战授权,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 的压力有所减缓。可是,当时民主党人占多数的美国国会却对中国变本
加厉,以达到既打击中国又打击共和党政府的一箭双雕的目的。 1991 年 11 月,美国众议院以 409 票对 21 票通过了一项关于在 1992
年有条件 地而不是无条件地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的议案。 1992 年 2 月,美国参 议院也以 59 票对 29 票通过了这项议案。3 月 2
日,乔治·布什行使总统 否决权,否决了参众两院这项议案。3 月 18 日,美国参议院以 60 票对
38 票重新通过了这项议案,但由于与推翻总统否决所需要的三分之二多 数票还差 7 票而未能得逞。
乔治·布什离任后,1993 年 5 月 28 日,克林顿签署行政命令,把人 权问题作为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前提条件,规定中国如不按照美国的
标准改善人权状况,1994 年将不再给予中国以最惠国待遇,从而把美中 贸易问题同中国的内政问题挂起钩来。8 月 1 日,美国派出两艘搭载有武
装直升飞机的军舰,在马六甲海峡附近追上中国货轮“银河号”,开始 了长达一个月的对“银河号”的跟踪、骚扰、拦截、检查。8 月 25 日,
美国国务院根据捕风捉影的所谓证据宣布:由于中国向巴基斯坦转让了 与 MII 型地对地导弹有关的部件和技术,违反了《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
度》中的有关规定,因此美国决定对中国和巴基斯坦进行二级制裁,在 两年内禁止向中国和巴基斯坦出口美国的高技术产品。这个制裁从经济
意义上说,主要是用来打击中国的,它使中国无法进口 10 亿美元的美国 高技术产品。中国和巴基斯坦对美国的指控一致予以否认,并要美国拿
出证据。克林顿政府以“情报的搜集和分析”需要保密为借口,拒绝提 出证据。于是,中美关系恶化。
乔治·布什和共和党政治家认为民主党政府这些举动,不利于美国 的长远战略利益的实现。他们指出,美国近期起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求
于中国:(1)美欧乌拉圭回合谈判陷入僵局,为了迫使法国在农产品贸 易问题上对美国做出让步,有必要借助亚太国家的力量,而中国在亚太
国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美国企图在 1993 年底压朝鲜在核问 题上就范,如果中国因美中关系全面恶化而支持朝鲜,美国的企图将无
法实现;(3)美国出兵索马里的行动陷入了困境,促使美国希望更多的 国家特别是中国支持美国策划和指挥的联合国维和行动。
1993 年 10 月中旬以后,克林顿接连派助理国务卿、农业部长、助理 国防部长等官员访问中国,同中国有关部门谈判。克林顿政府还提出,
1994 年 1 月在巴黎举行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与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关 于人权问题的会谈,在华盛顿举行美中副外交部长级的军备控制会谈。
与此同时,克林顿政府又借口中国输美人 349 纺织品逃避配额限制,宣布扣减中国纺织品输美配额的四分之一,并决
定于年底出台。
1994 年 1 月 13 日晚,乔治·布什应中国政府邀请,飞抵北京,开 始了退休后对中国的第一次访问。陪同他来访的,有前美国总统安全事
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14 日下午,中国总理李鹏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乔 治·布什一行,对他担任美国副总统和总统期间为维护中美两国关系的
基本框架,特别是在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上作出的选择表示赞赏。乔 治·布什表示将继续为中美关系的发展作出努力。李鹏与他就中美关系
和国际形势交换了意见,李鹏希望中美两国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 精神,使两国关系得到改善和发展。会见后,李鹏设晚宴款待乔治·布 什一行。
第二天上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南海会见了乔治·布什一行。 江泽民对乔治·布什说:中国的安定、发展与繁荣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
利益,也符合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利益。中国的稳定与发 展离不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需要中国的稳定与发
展。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有影响的大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争取共同发展与繁荣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并都负有重大责任。
中美两国之间尽管存在着分歧,但归根到底中美关系应当好起来才行, 这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需要,也是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
望。乔治·布什表示:美中关系非常重要,维护和加强这种关系符合双 方的共同利益。会见结束后,江泽民邀请乔治·布什一行在中南海小花
园参观散步。散步间,江泽民向乔治·布什介绍了小花园中的奇花异木, 特别是一棵有百年树龄的大雪松。
1995 年 9 月初,乔治·布什受美国花旗银竹委派,到刚同美国建立 外交关系的越南发表演说。9 月 8 日下午,他和芭芭拉从河内飞往北京, 参加将于
11 日在北京开幕的第 44 届世界粮食生产会议。这是他退休后 对中国的第二次访问。
这时,中美关系再次跌入低谷,政府和军队高级官员互访全部中断, 起因是美国政府公然允许台湾的“总统”李登辉以“私人身份”访问美 国。
9 月 8 日晚上,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乔治·布 什夫妇,表示希望美国政府能从中美关系的大局出发,不要再给两国关
系制造新的麻烦和障碍,为双边关系的改善创造良好的气氛。他说:布 什先生这次来中国,正值中美关系处于困难时期;中美双方经过多年谈
判达成的三个联合公报的核心就是如何处理台湾问题,美国政府 6 月份 允许李登辉访问美国,违背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损害了中美关
系,也造成了海峡两岸关系的紧张;我们注意到了美国政府最近重申将 继续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反对“两个中
国”或“一中一台”的主张,反对台湾独立,反对台湾加入联合国;中 方重视美方的这些表态,但是光有口头的承诺是不够的,我们要求美国
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清除李登辉访问美国给中美关系造成的严 重后果,避免中美关系今后再出现大的起伏。乔治·布什表示,他理解
台湾问题在美中关系中是一个敏感问题,应当谨慎地加以处理;美中两
国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保持良好的美中关系对维护世界和平与 稳定是至关重要的;美中关系现在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他愿意为两国 关系的恢复和改善尽力。
三天后,中国总理李鹏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乔治·布什夫妇,重 申了江泽民所表示的中国政府的立场。李鹏对乔治·布什表示:中美两
国能否开展友好合作,完全取决于美国政府的态度;在人口政策问题上, 不能用美国的标准来衡量中国。李鹏指出:中国政府重视中美关系,至
少愿意与美国保持一种正常的国家关系,因为正在致力于发展经济的中 国,需要一个长期的国际和平环境。美国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背离了
美国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作出的承诺,损害了中美关系的基础,也损 害了美国政府在国际上的信誉。虽然美国政府最近重申了它将奉行“一
个中国”的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反对“两个中国”和“一中 一台”的主张,反对台湾独立,反对台湾加入联合国,但我们还要看到
美国政府不仅有口头承诺,而且能采取实际行动消除李登辉访美造成的 严重影响,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件,重新回到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
正确轨道上来,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中国人民。针对美国在中国人口政策 上对中国政府的指责,李鹏说:中国用占世界 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2%的人口,不能不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即使中国实行了计划生 育,每年净增人口仍然达到 1400 万。中国政府每年要为这些新增人口提
供足够的住房、粮食和教育,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相比之下,美 国的人口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而耕地将近中国的 2 倍,两国的国情不
同,政策也应该不同,怎么能用美国的标准来要求中国?如果让中国人 口无计划地增长下去,中国将永远处于落后状态,中国将会自己毁灭自
己。乔治·布什表示,他始终认为美中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国 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正在世界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美国应当与中
国搞好关系,这符合美国的利益,也符合中国的利益。
乔治·布什回国后,仅隔 4 个月又访问北京。他这次访问中国,不 是受中国政府邀请,而是受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邀请。在乔治·布什
担任总统期间,美国阿科公司与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下属的对外石油勘 探公司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订了合作勘探开发南海崖城 13—1 天然
气田的合同。这个大型天然气田储量达 1000 亿立方米,年产天然气 34 亿立方米,相当于整个四川盆地二分之一的天然气产量。它于 1994 年 10
月建成,试运投产一次成功,所产天然气大部分被香港买走。1996 年 1 月 1 日,它正式向香港供气,作为发电燃料,年供气量 29 亿立方米,余 下
5 亿立方米供海南省使用,可以稳定供气 20 年以上。乔治·布什受邀 前来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庆祝仪式。
1996 年 1 月 10 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南海会见了乔治·布 什夫妇。双方互致问候后,江泽民说:过去一年对中美关系来说是不平
静的一年,我去年 10 月在纽约与克林顿举行的会晤和 11 月在日本同戈 尔副总统的会晤是富有成果的,对于恢复和改善中美关系起到了积极作
用。保持和发展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 利益,也有利于维护亚太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中美两国关系
发展的历史一再表明,如果台湾问题这个影响中美关系最重要、最敏感 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对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因此希
望美国政府今后能严格按照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处理台湾问题,确 保中美关系不再出现大的波折。
在同日举行的乔治·布什夫妇参加的庆祝南海崖城 13—1 天然气田 投产仪式上,中国总理李鹏再次谈到了中美关系。他说:美国是最大的
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美之间有许多共同点,也有些 分歧,我们希望共同点多于分歧。中国愿意与美国保持和发展正常良好
的关系,希望两国加强合作,减少麻烦,不搞对抗,这符合中美双方的 利益。既然中美两国企业界能在像南海崖城 13—1 天然气田这样大型的
项目上进行很好的合作,那么中美两国人民为什么就不能长期友好合作 下去呢?只要中美两国政府都能从长远的观点出发,采取明智的态度,
求同存异,扩大合作,中美关系就能够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我们愿意 与美方共同作出努力,排除各种干扰,使中美关系在新的一年中取得新 的进展。
乔治·布什也在庆祝仪式上发表了即席讲话,他说:美中关系对双 方都十分重要,自己对改善和发展美中关系充满信心。南海崖城 13—1
项目充分说明了美中两国进行合作的潜力,而美中两区在经济领域的合 作将为两国其他合作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他高兴地看到美中关系经
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在过去的一年里得到了改善和发展。他希望在新的 一年里美中关系保持继续发展的势头,并表示愿意为促进美中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做出积极的努力。
乔治·布什离开北京后,去了香港。他在香港美亚协会举行的演讲 会上说: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强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和美国要注定
成为争权夺利的对手。美国应该重开与中国的战略对话,以建立持久的 合作基础。
1996 年 4 月 8 日,乔治·布什又应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邀请, 第四次来中国访问。国务院总理李鹏会见了布什。李鹏对布什表示欢迎。
他说:“布什先生离任后仍十分关心中美关系,并为增进中美之间的相 互了解和推进中美关系作出了积极的努力,我们对此表示赞赏。我们希
望布什先生能一如既往,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继续作出努力。”布 什表示,美中关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布里两国关系在他的有生之年
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他愿为此继续作出自己的努力。第二天,国家 主席江泽民在中南海也会见了布什,希望他能继续运用自己的影响,为
增进中美之间的了解和两国关系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江泽民说:“布 什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发展中美关系,无论在
位时还是卸任后都为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为推动 双方经贸合作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我们对此表示赞赏!”布什说:“保
持和发展稳定的美中关系符合双方的利益。从长远看,我对美中关系的 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布什表示,他希望美中双方共同努力,使两国
关系不断发展。他愿为此作出自己的贡献。
确实,布什离开白宫后的四次访问中国,为中美经贸合作,为中美 关系的改善,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作出了自己的努力。乔治·布什年表
1924 年 6 月 12 日 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密尔顿市。
1941 年 上高中时,结识女友芭芭拉。
1942 年 高中毕业。
1942 年 6 月 12 日 在波士顿加入美国海军航空兵,任飞行学员。
1944 年 9 月 2 日 驾驶鱼雷轰炸机轰炸小笠原群岛时,被日军击落。
1945 年 1 月 6 日 与芭芭拉结为夫妻。
1945 年 11 月 进入耶鲁大学学习,专业是经济学。
1948 年 大学毕业,先后在两家公司任设备管理员和推销员。
1953 年 与人合组萨帕塔石油公司。该公司不久分裂,他另组萨帕 塔近海石油公司
1964 年 成为美国的百万富翁,并于同年以哈里斯县共和党主席的 身份当选为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
1964 年 11 月 第一次竞选得克萨斯州美国参议员失败。
1966 年 2 月 辞去萨帕塔近海石油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职务,弃 商从政。同年,当选美国众议员。
1968 年 连选连任美国众议员。
1970 年 11 月 第二次竞选美国参议员失败。
1970 年 12 月 被美国总统尼克松任命为美国驻联合国大使。
1971 年 10 月 25 日 阻止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 的努力失败。
1972 年 11 月 丢掉了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的职位,改任美国共和党全 国委员会主席。
1973 年 8 月 参与了逼尼克松在水门事件中引咎辞职的秘密活动。
1974 年 9 月 被代总统福特任命为美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联络处主 任。
1975 年 被代总统福特任命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
1977 年 1 月 失去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职务,飞回得克萨斯州,在 休斯敦第一世界银行董事会当挂名董事。
1979 年 5 月 1 日 宣布竞选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资格。
1980 年 7 月 16 日 被里根挑选为竞选伙伴。
1981 年 1 月 20 日 宣誓担任里根的副总统。
1983 年 10 月 参与里根派美军入侵格林纳达的决策。
1986 年3 月14日 参与里根派美国特混舰队入侵利比亚锡尔特湾的 决策。
1988 年 2 月 8 日 开始争取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资格的竞选。
1988 年 3 月 16 日 里根采纳乔治·布什关于出兵洪都拉斯、威胁尼 加拉瓜的建议。
1988 年 11 月 8 日 以绝对优势战胜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杜卡基斯,当 选美国总统。
1989 年 5 月 在得克萨斯州农业机械大学发表的讲演中提出对苏 联、东欧的超越遏制战略。
1989 年 7 月 9 日 访问波兰,表示美国对团结工会在大选中获胜的 支持。
1989 年 7 月 12 日 访问匈牙利,赞扬匈牙利处于“伟大的历史性变 革的开端”。
1989 年 11 月 与戈尔巴乔夫举行马耳他会晤。
1989 年 12 月 17 日 决定派美军大规模入侵巴拿马,用武力推翻诺 列加政权。
1989 年 12 月 24 日 指示国务卿贝克发表声明说:如果华沙条约组 织成员国决定出兵罗马尼亚以帮助那里要求变革的力量的话,美国将给 予支持。
1990 年8 月 1日夜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危机爆发。7日,乔治·布 什以美军总司令身份正式签署沙漠盾牌作战计划,美军进驻沙特阿拉伯 等国。
1990 年 11 月 22 日 前往沙特阿拉伯与美军共度感恩节。
1991 年 1 月 15 日 签署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开战、代号为沙漠风暴的 命令。
1991 年 1 月 17 日 海湾战争爆发。
1991 年 2 月 24 日 海湾战争的地面作战阶段开始,美军开始实施沙 漠军刀作战计划。
1991 年 2 月 27 日 宣布接受伊拉克求和,实行停火。
1991 年 3 月 6 日 向美国国会提出建立美国领导下的世界新秩序计 划。
1991 年 5 月 决定在伊拉克北部的北纬 36 度以北地区建立联合国
“安全区”。
1991 年 7 月 乔治·布什等西方国家首脑邀请戈尔巴乔夫列席在伦 敦召开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
1991 年 8 月 19 日早晨 在缅因州休假地就苏联八一九事件发表声 明。
1991 年 8 月 19 日晚上 在白宫再次就苏联八一九事件发表声明。
1991 年 12 月 9 日 乔治·布什的发言人对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 斯决定解散苏联表示满意。
1991 年 12 月 26 日 在苏联解体当天给戈尔巴乔夫打电话。
1992 年 2 月 派国务卿贝克出访中亚五国和阿塞拜疆,并邀请土耳 其总理访问美国。
1992 年3 月31日 促使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了对利比亚实行封锁 的决议。
1992 年 5 月 1 日 下令向洛杉矶市派遣正规军以镇压黑人反对种族 歧视的暴动。
1992 年5 月30日 促使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全面制裁南斯拉夫联 盟共和国决议。同日,美国宣布冻结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在美国的各种 财产。
1992 年 7 月 开始同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独立候选人佩罗竞选下 届美国总统。
1992 年 8 月 26 日 决定在伊拉克南部北纬 32 度以南地区设立禁飞 区。
1992 年9 月19日 促使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驱 逐出联合国。
1992 年10 月9日 促使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在波黑共和国建立禁 飞区的决议。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