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完颜亮的一生

_21 明璧 (当代)
  
  顺理成章地,在完颜亮执政初期、中期还很罕见的“叛乱”现象,随着三项备战工作的全面铺开,也迅速升级为燎原之势,波及了大金各地:
  
  ——山东西路,反了;
  ——山东东路,反了;
  ——河北西路,反了;
  ——京兆府路,反了;
  ——大名府路,反了;
  ——南京路,反了;
  ——就连首都所在的中都路,也反了!
  
  仔细分辨一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地方距离金源内地都比较远,大部分都位于过去提过的“燕云十六州”及附近一带。前文曾经引用过宋臣马扩的观点,说燕云一带的百姓“契丹至则顺契丹,金人至则顺金人,王师至则顺王师,但营免杀戮而已”,如今,就连如此好说话、如此不在乎统治者是谁而只求一活的百姓,居然也被逼得宁可拼死一搏了——至于当时的情况之惨烈、当时的压迫之苛酷,也就不难想见了……
  
  细数正隆年代的民间大规模叛乱,一共有三次。其中,首先撼动完颜亮帝国根基的,就是东海叛乱。
  
  正隆五年(1160)三月,徐元、张旺等人,在东海县率众叛乱。总体而言,这场叛乱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八个字:规模不小、影响很大。
  
  当时,叛军先杀县令、再占东海,继而又杀掉上级闻风派来“观贼形势”的使者,乃至东海县的行政上级——益都府和海州——“府、州合兵攻之”都拿不下来,最终甚至惊动了大金朝廷,直到完颜亮亲自派兵才镇压下去,光叛军的脑袋就砍了五千多个——说它“规模不小”,确实不是夸张。
  
  说它“影响很大”,则更是事出有因。原来,东海县的地理位置实在是比较特殊,它位于金宋边界,行政隶属关系则是东海县 - 海州 - 益都府 - 山东东路。除了东海县没有什么具体说道以外,它上头的这几级行政建制,每级都有自己的特点:
  
  ——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为中等刺史州,因为直接与南宋的淮南东路接壤,而成为“边境置兵之州三十八”中之一;
  ——益都府(今山东潍坊市青州市),为上等总管府、山东东路路治所在地,在北宋为镇海军,因其地位重要,成为“置兵于要州者十一”中之一;
  ——山东东路,作为大金最南方的路之一,过去曾为北宋的京东东路。
  
  几个特点一罗列,“边境重镇”的形象也就昭然若揭了。实际上,在短短几十年间,东海县先后经历宋、伪齐和金三个政权的统治,人心本来就有点飘摇不定;而正隆五年“会岁饥”,也就是正好赶上了粮食歉收;再加上完颜亮毫无恤悯地大肆榨取物力、征发人力——两厢对比之后大伙开始怀念以前宋王朝的好,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相应地,在这个敏感位置发生大规模叛乱,南宋就是想不介入,也很难,很难……
  
  在叛乱之初,徐元、张旺等人便派遣“次首领”李秀,秘密联系对面南宋的淮南东路,表示“愿得归附”。但是南宋生怕再次因为招降纳叛而惹恼大金,明确“却之”。拒绝之后,南宋朝廷依然担心他们闹大以后还是会让自己坐蜡,加上“谍者”回报对方已经跟大金结约,“将大兴师南来”,隐然是个重大阴谋的样子,于是任命原江南路马步军副总管刘光辅为淮南东路副总管,率军镇守在与海州仅有一河(当年黄河从这里流过)之隔的对岸楚州(今江苏淮安),预防各种可能的事变。
  
  之后,李秀又派出自己的徒弟越河来到楚州,交上了一封信“求济师”,信里写的比较可怜:“东海饥民,因其科敛苛扰,啸聚海岛,一唱百和,犯死求生”,他们自己也很清楚,假若大金朝廷知道,“则偏师一至,即便扑灭”,根本没有能够幸存的可能,因而请求南宋收留他们。可是,南宋担心收留他们“适足以生边釁(音“信”,通“衅”)”,再次拒绝了这个要求。
  
  朝廷拒绝了,而新任的淮南东路副总管刘光辅却没有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反而觉得东海叛军及流亡百姓属于可以团结的力量,因而特意招纳了一些。可就在这些被称为“归明人”的原大金子民中,颇有一些流氓无赖,来到宋境后也丝毫不让当局省心,甚至在楚州三阳县的北神镇聚众持械斗殴,弄得当地“居民为之惊避”。最终,背着朝廷另搞一套的刘光辅,因此被平调到饶州,出任江南东路副总管。
  
  前面我们说过,发生这样的事件,近在咫尺的南宋想不介入,也很难很难。但事实证明,除去刘光辅不成气候的个人行为以外,“不介入”这三个字还是被南宋颇有风骨地做到了——由此,东海叛乱失去了来自南方的强大支援,终于变成了完颜亮案板上的鱼肉,最后被他有条不紊地剁成了烂泥。
  
  当时,益都府和海州的府州联军已经无法压制叛乱,“累月不下”,告急文书也迅即飞进了大金朝廷。正忙着全力备战南伐,突然冒出这么一件事拖后腿,确实让完颜亮很郁闷——不认真打吧不行,认真打吧既不值得又误事,搞得他非常烦躁,以至于“恶闻其事”。其实,各位如果玩过即时战略游戏、又在全速生产大军时被对手屡屡骚扰后勤补给基地的话,或许也就能理解这种烦躁了吧……
  
  烦躁之余,完颜亮任命徐文为统帅,率领张弘信、李老僧(现在他已经被赐名“李惟忠”了)、萧阿窊(音“挖”,低洼的意思)等,带领水军奔赴东海镇压叛乱。
  
  其中的主帅徐文,曾经是个在沿海漂来渡去的盐贩子,“勇力过人,挥大刀重五十斤(几乎相当于今天的六十斤)”,人送外号“徐大刀”,被招募进宋军,并步步累升。在宋将降金成风的年代,大宋朝廷不相信他的忠心,而“诸将忌其材勇”,也在背后不遗余力地进行中伤,事态不断恶化,最后发展到朝廷派出军队,专程赶来消灭他。一怒之下,徐文果然就“率战舰数十艘”归北,投奔了伪齐。此后,彻底寒了心的徐文曾经建议刘豫从走海路袭击杭州,而刘豫“不能用”。尔后由齐而金,到了正隆备战的时代,他这个水军内行,已经被任命为“行都水监”,正在通州负责督造战舰呢。
  
  事实上,完颜亮挑选徐文为主帅,也正是看中了他的水军指挥能力。面对东海叛乱这样的大规模糟糕事件,完颜亮自信满满,甚至满到了只派了水军九百人前往镇压的程度;以他的说法,“朕意不在一邑,将以试舟师耳”,不过是练练兵而已。
  
  值得多说一句的是,完颜亮之所以专门派水军去镇压,除了东海县位于海边之外,更重要的则是检验新组编的水军的战斗力。在金宋交手的经历中,无论骑兵还是步兵,攻城战还是遭遇战,金军的军事技术优势都比较明显;但一到水上,金军就完全傻眼了——这个话题太大,我们后面再说吧。总之,南伐就是攻宋,攻宋就要渡淮,渡淮就有水战;而水军战斗力究竟如何,完颜亮心里其实也不是太有底,这次派水军而不是传统的步兵或骑兵去,已经足够说明这一点了。
  
  结果,一路南下的水军不负期望,干净利落地镇压了连府州联军都无法对付的叛乱;这支总共不到一千人的小部队,竟足足斩得敌军首级五千有余,并且活捉了徐元和张旺。在这样犀利的打击下,失去斗志的叛军“余众请降”,由此,东海叛乱迅速归于失败。事后,徐文被升为定海军节度使,而称病偷懒滞留莱州、“日与妓乐饮酒”的军中二把手张弘信,则被赏了二百板子。
  
  历史写到这里,又悄悄留下了一个黯淡的线头。能够活捉叛军头领,当然是胜利;至于“斩首五千余级”,毫无疑问也是大胜利——但单就斩首如此之多一事来说,果真只是因为那九百水军的战斗力极为强悍么?
  
  一方面,“官军”比“民军”装备更精良、更加训练有素,这是没有疑问的,交手后民军死伤惨重,也并不奇怪;但另一方面,战果呈现如此一边倒的现象,可就有点怪异了。毕竟,当时的府州联军怎么都打不下来的东海,居然会被水军砍瓜切菜一般轻松拿下,实在是有点不可思议。
  
  就事论事地说,无论怎么思考,“滥杀”、“冒功”四个字也很难不跳进我们的脑海。大开杀戒,借以震慑当地叛军和百姓、迅速平息叛乱,这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古代,“斩杀对手若干首级”永远是过硬的战功,而对于砍头这个活计来说,到底是砍手有兵刃的叛军容易,还是砍手无寸铁的百姓容易,答案也肯定不难得出。之后,只要把人头堆在一起,纵你是及时前来检查的官员、纵你有通天本事,只要自己嘴上把得住门,你还真能分辨出哪个是叛军的、哪个是百姓的不成?
  
  而从此举的“反馈”来看,徐文恰恰因此升官,也就理所应当地顺合了历史的“一般规律”。顺便提一句,在晋升徐文等人之后仅仅一个月左右,完颜亮又专门下令,释放东海叛乱中被误抓的百姓。仅此一点我们就能看出,“平定东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心里其实比谁都明白……
  
  总体来看,“东海叛乱”就像一个分水岭,标志着完颜亮时代一个重大转折的到来。
  
  在正隆末期以前(大约持续十年),完颜亮对大金的统治,基本上还没有达到官逼民反的程度、基本上也还能够为人民所普遍接受。在这段时间里,虽然“盗贼”现象时有发生,但是规模毕竟有限、次数相对较少、也并没有波及全国乃至达到“天下骚然”的不堪程度。比如正隆初年时,京畿附近“捕得大盗四十余人”就能让“百姓稍安”,那时候的治安情况比起正隆五年以后,肯定是要好得多得多了。
  
  即便如此,完颜亮还是痛恨这些叛乱行为,下令抓到“盗贼”就全部“凌迟处死,或锯、灼、去皮、截手足”,意图以最残酷的手段压制人民的反叛。
  
  但是,东海叛乱,还恰恰就发生在这道命令下达一个月之后——老百姓连死都不怕了,还会怕什么呢?而东海叛乱也正像打开了潘朵拉魔盒一般,从此以后,四面八方新爆发的叛乱规模便越来越大,甚至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说到底,这个重大转折的来临,并不是因为东海叛乱本身有什么神奇之处,而正是因为正隆五年之后,人民的活路越来越窄而直接引起的。
  
  发生于大金边境的东海叛乱,从三月起事至六月被彻底镇压,一共持续了三个月。而在其中夹着的的五月,契丹叛乱又接踵而至了——这次叛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次大规模叛乱中的第二次。
  
  镇压东海叛乱,完颜亮花了三个月;
  镇压契丹叛乱,完颜亮则花了整整五倍的时间,也就是十五个月。
  
  三个月之后,东海彻底熄火了;
  十五个月之后,契丹叛乱却越燃越烈了……
     篇外之七:两种契丹
  
  既然说到契丹叛乱,那么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曾经贵为昔日大辽王族的契丹民族,在大金时代,究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生存状态吧。而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恐怕还得从金太宗时代说起。
  
  在金辽战争后期,大辽一败涂地,亡命的辽天祚帝逃出南京(今北京),与奉命留守南京的众臣失去了联系。在左等了几天没消息、右等了几天还是没消息的尴尬处境下,仍在南京的宰相李处温、南京都统萧干、辽兴军节度使耶律大石等人,便拥立原秦晋国王耶律淳即位。可是,天祚帝毕竟还活得好好的,此时的大辽毕竟社稷未绝,因而这个封闭状态下成立的新政权,也就被称为“北辽”;而耶律淳,也就是所谓的北辽宣宗。
  
  大辽和北辽,就这样奇怪地暂时并立起来。只不过,逃跑的大辽天祚帝虽然短暂失踪,但活得还是很滋润;倒是新君耶律淳在南线宋军、北线金军的夹击下忧惧不已,还不到一百天就龙驭宾天,正所谓“当皇帝烦死了”……之后,耶律淳的老婆萧德妃被拥立摄政,也即“萧后”。
  
  这时,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五京已被大金陆续拿下四京,剩下这个南京也是危在旦夕。尽管萧干等人倾尽全力击败宋军,暂时守住了南京,但战斗力更加凶悍的金军紧接着便兵临城下,眼看是回天乏术了。在抵抗毫无胜算的前提下,耶律大石等人护驾萧后,弃南京出逃。当他们一行找到了天祚帝之后,耶律大石又建议天祚帝不要清算偷偷成立北辽的旧账,也得到了一半采纳——萧后已坐过大位,那是留不得的,被杀;其余大臣,则被天祚帝赐酒,全部予以收留。虽然之后还有耶律雅里、耶律术烈相继自立,也被史家计算在北辽脉系内,但是即便全加在一起,整个由耶律淳开创的北辽,也仅仅持续了一年零七个月,便永远地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之中。
  
  经过北辽事件之后,耶律大石被天祚帝提升为都统,在大辽内部拥有了更大的发言权。保大三年(1123),耶律大石奉命讨金,战败被俘,直到一年后才得以逃归。有此切身体验之后,耶律大石坚决反对立即与大金决战,而辽天祚帝执意迅速出兵收复失地,君臣意见已经无法统一。于是,早就尝过造反甜头的耶律大石带领心腹铁杆连夜出走,从此划清了与大辽之间的从属关系。之后,辽天祚帝果然出兵,果然获得小胜,果然遭遇惨败,果然逃向西夏,果然被金军生俘——而整个大辽,也果然不出耶律大石的意料,终于被大金绞杀。
  
  至于耶律大石本人,为了逃避来自北部大金、南部大宋的联合追杀,在向东蹈海很不可取的情况下,无奈何率众一路向西、向西再向西,越跑越远。而他与手下起初的那“铁骑二百”,历经千辛万苦,也终于滚雪球般地发展成一支庞大的军队。在西行之路上,他先后灭掉
  
  ——西州回鹘:又称为高昌回鹘,都城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市哈拉和卓乡)。“回鹘”即为唐德宗以前时代的“回纥”,曾分为四支从漠北迁移,一支向南,三支向西。其中一支西迁的回纥,就是后来的西州回鹘。元代,这里改称“畏兀儿”,今天则写作“维吾尔”。
  
  耶律大石熟练地运用假途灭虢的策略,以“借路攻伐”的名义要求西州回鹘开放领土,让自己的军队通过;而借路的公函,却与大军同时到达高昌城下,所谓 “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迫于威压,回鹘王毕勒哥表示愿意臣服并借道。但是,在这支耶律大军穿越西州回鹘来到战场后,却被敌军击溃,只好原路逃回。至于西州回鹘,也不再笑脸相迎,反而趁火打劫,继续追杀败军。
  
  就在借路回鹘的同年,耶律大石称帝,号称“菊儿汗”(意为“大汗”或“汗中之汗”),改元“延庆”,史称西辽。在海外史籍的记载中,它则被写作更加震人心魄的“黑契丹”,或“哈喇契丹”。
  
  也还是在这一年,西州回鹘再次迎来了耶律大石的军队。这一次,回鹘王彻底没办法了,索性不再抵抗真心归服,就此成为西辽的附庸。
  
  ——黑汗:也称“黑韩”、“可汗王朝”、“喀喇汗王朝”,都城八剌沙衮(亦写作“巴拉沙衮”,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以东,阿拉木图以西)。黑汗是当年三支西迁回纥中最大的一支,在所有讲突厥语而不讲阿拉伯语的民族王朝中,它也是第一个接受伊斯兰教的。早在耶律大石到来以前数十年,黑汗就已经分裂为“东汗”(或“东喀喇汗”,都城八剌沙衮)和“西汗”(或“西喀喇汗”,都城萨末鞬,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
  
  其中,东汗的最高统治者、“博格拉汗”易卜拉欣,本人软弱无能,连带着东汗也饱受咄咄逼人的西汗的欺凌。在与西汗鏖战的时候,他决定“挟洋自重”、将内部问题国际化,转头向来自东土大……西辽的耶律大石求援;而应邀而至的西辽军队,如果想要到达更加靠西的东汗-西汗战场,就必须穿越整个西州回鹘。而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说耶律大石向西州回鹘“借路攻伐”的缘故。
  
  当耶律大石登基并拿下西州回鹘后,骨头偏软的易卜拉欣更进一步,派使邀请耶律大石进入他的首都八剌沙衮,这个“汗”他不当了——于是,耶律大石顺应他的要求,收编了整个东汗,再按照属地的命名法则,将易卜拉欣降封为“土库曼王”。随后,东汗的都城八剌沙衮,也被指定为西辽首都,改称“虎思斡耳朵”,意思是“汗城”——倒确实挺配菊儿汗的,呵呵。
  
  几年后,西辽首次击败西汗。这个时候的西汗早就有了新主子,它就是伊斯兰化的塞尔柱突厥帝国;整个西汗,自然也成了塞尔柱的附属国。因此,西汗的最高统治者马赫穆德汗,也就顺理成章地向塞尔柱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苏丹桑贾尔求援;求援的理由很有黑汗的政治特色、也很简单:穆斯林遭灾了!
  
  接信后,塞尔柱苏丹果然就向灾难中的穆斯林兄弟伸出了援助之手。到了这时,西汗的内讧也进入白热化;康里人和葛逻禄人之间,爆发了严重的民族冲突。得到这个消息以后,苏丹命令麾下的十多万骑兵,首先将刀锋对准其中的葛逻禄人。
  
  大概挟洋自重是个传统吧,葛逻禄人也扭过头去,迅速向西辽求援。耶律大石没有袖手旁观,他给苏丹写信,要求饶过葛逻禄人。但他收到的回信,则是葛逻禄人的事情你少管,而且你的西辽也必须伊斯兰化,否则就兵戎相见。
  
  一怒之下,耶律大石率西辽大军御驾亲征,最终以少胜多,在卡特万战役中狂斩塞尔柱苏丹辖下诸国联军三万余人,并借此拿下西汗。经此一役,塞尔柱帝国元气大伤,苏丹更是一路西逃,它的势力再也没有恢复到河中地区(今称“中亚河中地区”,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全部和哈萨克斯坦的西南部)。
  
  就这样,整个黑汗,也被西辽完全纳入囊中。
  
  ——花剌子模:都城柯提(位于今咸海以南约200公里、阿姆河东岸,似为乌兹别克斯坦的比鲁尼[Beruni])。值得多说一句的是,花剌子模历史悠久,版图也在不断变动,国势先弱后强;而此时我们所讲到的花剌子模,还远没有后来的盛大规模。此外,“花剌子模”这个古意盎然的名字的最终消亡,居然是在现代。它的最后一个国号,就是颇见时代烙印的“花剌子模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建立于1920年,4年后被合并,从此才永远地消失了……
  
  当年,花剌子模也是塞尔柱突厥帝国的附庸国。经过卡特万战役,西辽军队彻底击败塞尔柱大军,乘胜继续西进,由此进入了花剌子模。随即,花剌子模国王投降,从此它也摇身一变,成为了西辽帝国的附庸国。
  
  经历连年征战,耶律大石这位契丹的民族英雄,连续吞并西州回鹘、黑汗、花剌子模,建立了赫赫功勋。
  
  细说起来的话,他所一手打造的西辽,其疆域之广,从面积上看完全可以与大宋(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相比肩——自今天的中国新疆开始,向北扫过部分蒙古、向西扫过阿富汗和土库曼斯坦的一角,完全包含吉尔吉斯斯坦,近乎全部包含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半数包含哈萨克斯坦——能够拥有如此宽广的幅员,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个相当强盛的大帝国。
  
  但我们都知道,凡事有西必有东。与数百年后的德国类似,当时的西辽,也同时存在着东、西两条战线;而在耶律大石向西凯歌高奏、不断扩展的同时,他的东线也不是静悄悄的。
  
  当初在他“借道攻伐”时,整个后方顿时空虚,这一点很快就被金军著名统帅完颜宗翰注意到了。完颜宗翰随即自云中枢密院发兵一万,试图追杀这支亡辽余孽,起码也要拿下对手后方的重要城市可敦城。我们说,趁敌后方空虚进行袭击是对的,但是也得分情况——比如这一回的情况,就很值得商榷:预定战场不再是一马平川的中原,而是沙漠相连的不毛之地;更令人郁闷的是,那个该死的可敦城简直比天边还远,从出发地云中算起来,金军居然要活活赶上大约三千里路才能到达!
  
  就这样,在枯燥无聊地穿越大沙漠的路上,三路金军“死不胜计”,最终只能悻悻而归。也是在这个兵不血刃的胜利的鼓舞下,耶律大石很快登了基——曾经望金军而披靡的辽军,如今终于稳稳地站住了脚跟。
  
  三年后,西辽的势力进一步壮大,耶律大石便点齐七万大军,反过来东征大金。但是,与完颜宗翰曾经碰到的问题相类似——当年耶律大石自己跑得实在是太远了——以至于这支斗志昂扬的东征军“行程万里”也没打上什么像样的仗,最终还是“无所得”,偃旗息鼓地“勒兵而还”。
  
  没有实际战果的东征,倒是点醒了新上台的金熙宗:真是岂有此理,大辽被掐死这么多年,契丹后裔咋还活得这么嚣张呢?于是再次命令完颜宗翰攻击西辽。与上次相同的是,征途漫漫,路长得金军简直是走都走不完;比上次更糟的是,这回连完颜宗翰的契丹族副将也叛变了,致使沙漠里的金军遭到了西辽军和叛军的夹击,结果自然不出意料,金军再次大败。
  
  自此,大金固然不再打西辽的主意了,而西辽也不再试图直接灭金了。其中原因,认真分析起来肯定能找出一千条一万条,而我个人觉得,其中最不靠谱、大概也是最靠谱的一条理由,就是等着以后发明出轰炸机那样的新玩意儿再说吧……
  
  对于国仇家恨,耶律大石当然没齿难忘,即便身在他乡、报仇不便,也没忘了撺掇蒙古各部落对抗大金。现在,我们就不提耶律大石和他的“黑契丹”了,转头来看看面对蒙古的大金,以及大金境内“不那么黑”的另一种契丹吧。
  
  从北往南看下来,与蒙古遥相对应的,正是大金的蒲与路、北京路和西京路,大部分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对于其中的西京路来讲,与它接壤的不仅有蒙古,还有西夏。虽然西夏当时已经向金称臣,但是当年金太宗灭辽时,却曾站在大辽一边出兵出力,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个不稳定因素。此外,生存在这里的契丹遗民们,对新来的女真主人也没有那么客气,寻衅滋事是少不了的。
  
  种种原因累加之后,大金改变了起初那种尽数将契丹边民迁徙到内地的做法,而是将他们留驻原地,以钉子的形象牢牢扎根于这片多事之地。
  
  为了尽量拉拢他们,金人还按亡辽的编制,对他们进行了重新编制;后来更进一步,索性在契丹人中设置了猛安谋克,并且直接指定契丹人担任过去只能由女真人担任的猛安、谋克职务,甚至可以世袭。到了金熙宗时代,为了“浸移兵柄于其国人”,渤海人的猛安谋克、汉人的猛安谋克被废除,而为了表示优待,契丹人的猛安谋克却被保留下来,仅仅只是重新分了等级、停止世袭而已。再到完颜亮时代,随着猛安谋克的大批南迁,部分契丹人的猛安谋克也跟随迁入了中原,并且与女真人一样,可以管辖当地的汉人。
  
  除了政治待遇足够优厚以外,在经济方面,契丹人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实惠。当时,契丹农户与女真农户同样,实行“计口授田”,只需缴纳“牛头税”,具体说,就是以“受田四顷四亩(四百零四亩)”、“民口二十五”再加上“耒牛三头”为一个计税单位,每年总共缴粟五斗。对比之下,汉人过的实在就不是日子了——他们需要交的是“两税”,也即夏税和秋税;同样耕作四百零四亩的土地,每年却总共需要缴粟二十一石四斗二升,外加六千零六十斤秸杆。
  
  这就是说,能喂马、能当燃料用、当然也能卖钱的秸杆,契丹人根本不需要缴纳;而对于唯一必须缴纳的粟(金代统一以粟为谷类征收折算标准物)这一项来说,契丹人所负担的田赋,也只有汉人的大约1/42!
  
  何况,这些廉价的牛头税还不用像两税一般必须上交朝廷,而是留给猛安谋克自己分配——对比之下,契丹人获得的照顾,确实是相当之大了。
  
  对于没有迁徙到中原地区、仍旧居住在西北边境一带的契丹人来说,他们的日子过得也相当逍遥。为了让这些契丹人更好地看守好大金的边疆,同时也让他们有点正经事做,完颜亮干脆在那里设立了负责养马的群牧所。我们前面说过,马这种动物,对大金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而广泛分布在大金西北边境一带的契丹人,脚下恰好是无边无际的蒙古草原。于是在天德年间,完颜亮沿袭大辽的各“抹”(即“无蚊蚋、美水草之地”)的设置,在这些地方先是开设了5处、后来增加到9处“群牧所”,及至后世金帝时代,渐渐发展到了12处。
  
  完颜亮这个人,相对来说民族成见极少。他不仅选定契丹女子为妃,而且重用契丹族干部,所谓“契丹人尤被信任”。关于契丹族重臣的简略情况,列成下表:
  
         完颜亮时期部分契丹族重臣情况简表
    ━━━━━━━━━━━━━━━━━━━━━━━━━
     姓  名 原    名  最高职务   品 级
    ━━━━━━━━━━━━━━━━━━━━━━━━━
     萧仲恭   萧术里者  太傅、领三省事 正一品
     耶律安礼  耶律纳合    左丞    正二品
     萧赜     不详    参知政事   从二品
     耶律恕   耶律耨里   参知政事   从二品
     耶律守素   不详    礼部尚书   正三品
     耶律元宜① 完颜阿列   兵部尚书   正三品
     耶律湛    不详    殿前都点检  正三品
     移剌成   移剌落兀  神武军都总管② 不详
     石抹卞  石抹阿鲁古列 武毅军都总管  不详
     石抹荣    无    神果军都总管  不详
    ━━━━━━━━━━━━━━━━━━━━━━━━━
    注①:原姓耶律,本名阿列,“元宜”应是后改的名字。
       他父亲被赐姓“完颜”后,他也就成了完颜元宜。
       之后,完颜亮下令曾被赐姓之人全部恢复本姓,
       “完颜元宜”也就再度变成了“耶律元宜”。
    注②:以下三军都总管,均为完颜亮南伐时的临时编制。
       据王曾瑜先生考证,此时的军都总管即昔日“万
       户”。因此,其品秩显然应高于猛安、即昔日“千
       户”的正四品。
  
  很显然,只要有一点点真正的歧视,这些契丹人做梦也别想能够当上太傅、或者手握历来让统治者非常不放心的极重兵权了。
  
  总之,经过几位金帝的用心维护,到了完颜亮统治时期,应该说契丹人在大金内的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我们前面提到过,契丹族与奚族,是两个血脉极为相近、经常互相通婚的民族;契丹受优待的同时,奚族也享受了大致相同的优待。由此,契丹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女真人的利益共同体,他们的顺从态度,也为大金带来了相当宝贵的“和平红利”。
  
  但是,这个平衡状态,很快就被完颜亮亲手打破了。下面,我们就回归正题,来仔细看看“契丹叛乱”这一突发性事件,又是如何大大激化了契丹民族和女真民族之间矛盾的吧。
    篇外之六:金诏遗事:一位宋使的漫漫大金路
  
  
  在上一回,我们讲述了一位虚拟的金使完颜空的漫漫大宋路。这一回,我们要讲述的则是一位宋使的漫漫大金路;与完颜空不同的是,我们不用现给他起个什么名字,因为史书上早就有了,清清楚楚两个字,王伦。
  
  这位王伦,虽然与《完颜亮的一生》正文基本没有关系,但是,却与金宋之间的交聘大有关系——实话说,只要谈到南宋初年的交聘史,“王伦”二字就是绕不过去的坎儿。如果仅仅是一个外交人才的话,其实我们也犯不着费这么大劲来讲述他。
  
  但是,王伦,真的不太一样……
  
  王伦字正道,莘县人,是大宋名臣、文正公王旦的弟弟王勖的玄孙。拐了这么大一个弯儿,祖上又隔了实在太远,他沾不到什么光也确实比较正常。实际上,他不仅“家贫”,而且还“无行,为任侠”,按现在话说,就是个市井出身的流氓无产者。就像作为例证一般,他“往来京、洛间,数犯法,幸免”,可见,也确实不是个什么省油的良民灯。
  
  但是历史连续多次告诉我们,以上那些不被“正人君子”待见的特点,一点不妨碍他在最关键的时候发光发亮。说话间,第一次考验就来了:
  
  ——汴京外围被金军攻破了!
  
  ——皇帝宋钦宗,亲自到宣德门了!
  
  ——即便皇帝来了,大家还是吵嚷个不停!!!
  
  就在现场的极度混乱中,王伦挤来挤去,居然成功地挤到了宋钦宗的身边——禁军和贴身警卫都没有阻挡住王伦,可见当时乱成了什么样子——这位身无一官半职的前罪犯,不知道是被什么给激励了,主动对大宋最高的统治者说:
  
    臣能弹压之!
  
  宋钦宗估计也是没办法了,来不及多问,当即就解下自己的夏国宝剑赐给了他。可是手里有了尚方宝剑的王伦,并没有立刻转身开始咋呼,而是得寸进尺地说:
  
    臣未有官,岂能弹压?
  
  于是拿着宝剑,不管不顾地就开始了自我介绍……
  
  宋钦宗听着……
  
  宋钦宗取出一张纸……
  
  宋钦宗写了一行字……
  
  “王伦可除兵部侍郎”!
  
  就这样,浑身冒着金光的新任兵部侍郎王伦先生,“挟恶少数人,传旨抚定,都人乃息”,成功地将场面控制下来。
  
  事情过后,当时的窘迫也就没人能再想起来了;而如此这般,就能得到大多数人辛苦多年也望尘莫及的从三品官职,实在也难让人心服口服。当时的宰相就很瞧不上王伦,以“小人无功,除命太峻”(市井小人没有功劳,任职的命令下得太陡急)这个理由,奏请将王伦从“事急从权”的兵部侍郎一口气连贬十级,打赏个修职郎(文官散阶,从八品)的身份,补入干部队伍;彻底出了这口恶气以外,也算多少给宋钦宗留了一点点面子。
  
  而即便如此,修职郎王伦也没有迎来自己仕途上的春天,因为这个新补的官不过是个理由,从此朝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斥不用”了。
  
  被大宋朝廷如此不堪地对待、简直如耍猴般戏弄过一次的王伦,并没有因此像更多的大宋官员一般,抬脚迈向北方去寻找自己的荣华富贵。很快,南宋取代了以前的北宋,急需能够出使大金的人才。可是,这样的人才,哪里有那么好找?
  
  在当时,北宋的靖康之耻殷鉴不远,谁也说不清楚南宋派出的第一位使臣会有个啥下场;就连宋高宗本人,还不是以“巡幸东南” 为名,刚刚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一口气逃到了目前所在的扬州(今江苏扬州)?毫无疑问,不管是谁,敢于承担这个使命,都肯定需要极大的勇气。事实上,当时的南宋朝廷还不知道,在敌意极强的长江那边,完颜宗翰的“斩首战”精锐部队即将追杀到扬州,泥马渡康王也即将成为现实……
  
  而王伦,仿佛完全忘记了自己先前所受的侮辱一般,再次临危受命!
  
  在出发前,他被升任为正七品的朝奉郎;而为了不让大金认为是在随便糊弄,朝廷又给他安上了个“刑部侍郎”的假名头;给他配的副使,则是阁门舍人(《宋史·王伦传》原文如此,疑为“閤门宣赞舍人”,从七品)朱弁(音“变”)。
  
  就这样,“大金通问使”王伦,最后回看了一眼大宋江山,便踏上了茫茫行程。他担负的任务实在太过重要,根本失败不得;毕竟,再这样任由大金攻击下去,南宋就不是丧权辱国的问题了,而是要彻底亡国的问题了!
  
  金宋之间万水千山,来回一趟旷日持久,他有心理准备;但是他大概没有心理准备的是,这一去,他就被无限期地扣下了……
  
  南宋的第一位使臣,就这样成了大金的人质。而继他之后,“宇文虚中、魏行可、洪皓、崔纵、张邵相继入使,皆拘之”——在那个时间段的宋使,简直就像兔子一样,接二连三撞晕在大金的使节柱下……
  
  就在被留置的时期,一位叫陈忠的商人,偷偷告诉王伦,被俘的徽钦二帝都被关在黄龙府。于是,王伦和朱弁、洪皓(就是后来写出了《漠北纪闻》的那位洪皓)以黄金买通陈忠,要求他去黄龙府;也是由于王伦等人的这个行动,二位皇帝俘虏才知道南宋已经诞生,宋高宗已经即位。
  
  一次,完颜宗翰派手下的乌陵思谋,来驿馆探望王伦,说到了昔日大辽的事情。王伦说:“当年签订海上之盟,两国约为兄弟,万世无变。后来攻打大辽的云中,宋也实实在在出了兵,帮助大金成就了丰功伟绩。你们上国的大臣,曾经想发兵南来,但是先大圣(完颜阿骨打)考虑到两国盟好,没有允许。随后(金太宗)发兵造祸于宋,那真是先大圣的意思吗?”话头一转,王伦又说,“为什么不考虑长远之策,还给我们二帝、太后,恢复宋的疆土,也可以使南北的百姓不至于涂炭,以慰先大圣在天之灵呢?”
  
  设身处地想想看,这实在已经是一位身无所凭、已遭羁押的宋使所能说出的,最维护大宋利益而又最可能为金人所听进去的言论了。其中将大金称为“上国”,也并不是王伦毫无原则胡说八道,而是之前的宋高宗早就已经这么说过了;字字句句之间,实在是太难为这位使节了!
  
  听了以后,乌陵思谋沉思着说,“君言是也,归当尽达之”。很快,完颜宗翰就亲自来探望王伦。在降将如潮的当时,他根本不相信王伦被关在这里,还能如此为大宋说话,“(乌陵)思谋传侍郎(即王伦)语欲议和,决非江南情实,特侍郎自为此言耳”。
  
  想一想就不难明白,完颜宗翰究竟是会相信自己的手下,还是会去相信敌方的一位使臣?他这么说,当然是为了对王伦造成足够的威压,让他自己不敢去说——但是面对亲手灭亡了北宋、名声赫赫的对方主帅,王伦再次从容回答道:“使事有指,不然来何为哉?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惟元帅察之!”
  
  真叫一个不卑不亢!
  
  会谈之后,王伦继续被留在驿馆中,过着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日子。春天来了又去了,秋天来了又去了;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
  
  突然有一天,完颜宗翰来到驿馆,和王伦商量议和的事情了!突然,王伦可以回大宋了!
  
  我不知道王伦此时心里是什么感觉,真的无法设想——从他出发的建炎元年到现在的绍兴二年,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年!而在他身后,有的宋使甚至整整被扣留了十六年……
  
  第一个将谈和消息送到大金的,是王伦;第一个回到南宋通报大金同意谈和的,依然是王伦。只身回宋、已经有了点苏武味道的他,被宋高宗嘉奖,晋官为右文殿修撰(似为正六品)、主管万寿观,两个弟弟和一个侄子也因此被封官。
  
  之后,大金派出以李永寿为正、王诩继为副的使团,到达大宋。两位使臣牛叉哄哄,直到馆伴使王伦出现,开始和他们聊起大宋出兵云中的旧事,他们才“骄倨少损”,最后还是跪拜了宋高宗的诏书。很显然,王伦再次扭转了局面,成功地维护了大宋的利益。事后,他却没有坐等升官,而是主动“请祠”了。
  
  请祠,是宋代一个很有特色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借口年老无为、只能去管官方道观,来表示自己领点儿俸禄拉倒,不再参政了。本来这些“宫观官”或说“祠禄官”是类似于中顾委的优遇虚职,随着政局演化,也就渐渐成了退休老干部的代名词。显然,王伦是在激流勇退,或许是太累了吧;就连名将刘光世求他出来参议军事,也被婉言谢绝了。
  
  刘光世请他,他可以推辞;主战派的宰相赵鼎请他,作为“主和象征”的王伦可就实在没借口了,只好到场“陈进取之策”,却不对在座各位的胃口,于是,王伦“复请祠”……
  
  很快,绍兴七年(1137)的春天到了。伴随着这个春天到来的,还有宋徽宗、宁德皇后的讣闻。大宋又需要出使大金的臣子了,这一次,宋高宗又选中王伦来当这个难当的差——他去,可不光是为了迎回两具“梓宫”、也就是棺材,更重要的,是向金人争取河南一带的大片土地!
  
  这么大的题目,宋高宗还挺有准备,亲口告诉他了一条锦囊妙计,就是面见左副元帅完颜昌时,说这么一番话:
  
    河南地,上国既不有,与其付刘豫,曷若见归?
  
  原来这锦囊里装的,却是条典型的离间计,要的就是破坏金和齐之间的关系。其实宋高宗也没指望过高,他心里明镜似的:如果大金那么简单就能把一块“不有”的土地还给大宋,那么当年又何必灭掉北宋、何必册立大齐呢?
  
  明摆着,给人家上上眼药犹可,真去空口白牙地要地盘,谁理你啊?挑拨挑拨也就行啦。
  
  ——谁也没想到,面对这么难的题目,王伦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满分答卷!
  
  在去往大金的路上,使团照例要路过刘豫的大齐。刘豫闻讯在驿馆留住了他,“疑有他谋”,向王伦索要大宋给大金的国书。这个问题,对王伦就是个迫在眉睫的考验:在人家的地盘上,该不该听人家的?敢不敢坚持自己的?
  
  王伦的回答是:“国书,须见金主面纳”——即使到了大金,不见到金熙宗我也是不交的。为了安抚刘豫这个近在眼前的定时炸弹,他又说“若所衔命,则祈请梓宫也”,其实就是去接棺材,没别的任务啦。
  
  而刘豫听了这话还是不放心,“肋(似通“勒”)取不已”。就在这时,完颜昌派来迎接王伦的使者正好到了,王伦这才摆脱了不敢跟完颜昌叫板的刘豫。到了涿州以后,现成的事迹摆着,王伦立刻告了刘豫一状,详细描述了刘豫强行索要国书的不堪行为,顺便再离间一句:“刘豫能够忍心背叛本朝,他日谁能保证不背叛您们大金呢?”
  
  这一状,告得实在是奇准无比。原来,完颜昌早就对那个由完颜宗翰扶立的大齐看不顺眼了,如此这般,也算刘豫天命该绝啊。
  
  种种复杂原因导致的合力下,刘豫在这年冬天被废了。一直力主废掉刘豫的完颜昌,也亲自送王伦等人回国,说“好报江南,自今道涂无壅(意为阻塞),和议可以平达”。
  
  回朝以后,王伦将完颜昌表现出的善意汇报给了宋高宗,指出今后大金和大宋确实可以开始议和了,还说完颜昌答应归还两副梓宫加一个活着的太后,并且答应归还河南等地。他还说,废掉刘豫这个谋略,正是从自己这里向完颜昌发出的。
  
  纵观他的汇报,唯一的一点水分就出自最后一条。说起来,王伦并不了解当时完颜昌的心理,以为是自己启发了他的思路。实际上,完颜昌早就和完颜宗磐、完颜宗隽等人搭上了伙计,一心坐大自己的势力,也刚刚借金熙宗之手,成功地将完颜宗翰打入诏狱、废掉了完颜宗翰一派的势力;而废掉刘豫,当然更是这一步骤之后搂草打兔子的结果。他更加不知道的是,完颜昌对大宋非常友好,乃至愿意归还河南等地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反正不用,不如还给大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而是因为他们一伙人正觊觎着金熙宗屁股底下的皇位,“内政”的优先度要高得多,实在不希望南宋这边节外生枝;假如归还了土地,还能帮助南宋朝廷里那位 “大金人民的老朋友”、宰相秦桧进一步站稳位置,将有利于将整个南宋渐渐转化为更大的伪齐……
  
  完颜昌的这一套绝密算盘,不要说王伦,就连大金的政治最高层,也没几个人知道——完颜宗弼够分量吧?照样也是很久以后才知道……
  
  换个角度看,无论完颜昌打的什么算盘,那也是未来的事情,能不能实现还两说着;而现在,王伦已经实实在在地为大宋争取到了事先难以想象的重大利益——归还梓宫太后、更重要的当然是归还河南等地——毫无疑问,这是兵不血刃的一大胜利!
  
  绍兴八年(1138),已经晋升为端明殿学士(正三品)的王伦,再次出使大金,奉命询问宋徽宗和宁德皇后的死亡时间,并交涉归还梓宫的问题。在这个名义下,王伦的真实使命则是明确两件事:议和后的双方礼数;割地归还大宋的具体地理界限。
  
  双方礼数,实际就是双方交往的名分。这个问题,不说宋高宗及一些主和派,就连对金持强硬立场、积极主张抗金的宰相赵鼎都说,“君臣之分已定,岂可更议礼数”——金是君、宋是臣,这个名分已经定下了;金人再有什么更过分的要求,绝不能答应。而割地界限问题,赵鼎认为能按从前那样,以黄河为线最好,顶不济也不能过了清河。这两条不能退让,他们不答应就不谈了。
  
  而金人对这两条也没什么意见。大宋使团到了以后,金熙宗显然心情不错,专门为王伦设宴三日,并派出张通古和萧哲,和王伦一并返归大宋。
  
  就从这个“一并返归”开始,王伦骤然沉入了他生命的谷底。
  
  张通古这个人,在我们前文中出现过。日后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他不同意搞冤案,遭到了同事的指责,“为君所误,今坐死矣”。可他毫不退缩,回答“以正获罪死,贤于生”,堪称铁骨铮铮的好汉子。
  
  而现在,正是这么一位视“正”高于生命的金使,在大宋臣民面前却表现出了另一副趾高气扬的“天使”作派——因为,他和萧哲不是别的什么人,正是“诏谕江南使”和“诏谕江南副使”!
  
  所谓“诏谕”,当然是君对臣的命令;而“江南”,则是抹去大宋国号之后的称呼。老实说,这也是宋高宗上赶着向金朝称臣的结果;既然你自己要当臣子,那么发去的是“诏谕”、发给并非国家的“江南”,又有什么错呢?
  
  即便到了这个时候,王伦也还要为大宋“强词夺理”一般地力争,说“金使作‘诏谕江南’四字,名目不正”。可是,这个连他自己都未必能自圆其说的理由,终于也没有改变后面发生的一切……
  
  金使还是来了。入境时,负责陪同的接伴使范同双膝跪倒,“北向再拜,问金主起居”。如此屈辱的一幕,“军民见者,往往流涕”;而金使沿途所过之处,“必欲使官吏具礼迎其书”,一如“迎天子诏书之礼”。到达首都临安后,他们必然要面见宋高宗;而这,也就意味着更大的危机已经无可避免:宋高宗认为应该让张通古和萧哲“北面而坐”,而自己仍然像往常接见大臣一般面南背北。可贵为大宋皇帝的宋高宗,从张通古那里得到的,居然是这样的回答:
  
    大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天子以河南、陕西赐之宋,宋约奉表称臣,使者不可以北面。若欲贬损使者,使者不敢传诏!
  
  话音一落,即牛哄哄地“索马欲北归”。如此一来,生怕金人反悔的宋高宗自然是慌了神,赶紧改了主意,不提南北了,咱们还是研究东西吧!于是,“设东西位,使者东面,宋主西面”,堂堂大宋之君,就以委屈度仅次于“北面”的“西面”,来和“东面”的使者“平等对话”了……
  
  座位问题解决了,诏书问题又出来了——宋高宗该怎么接金熙宗的诏书?老实讲,既然自称为臣,面对君主的诏书当然应该跪接,金使自然也如是坚持。而宋高宗,开始还真准备跪下接算了#@$%,直到朝议汹汹方才罢止。而这个“朝议汹汹”,那可是一点都不夸张,发言名单加论述摘要随手一列就是几页纸,看起来都让人头皮发麻……
  
  到了这个时候,宋高宗的委屈、愤懑终于忍无可忍了,“辞色俱厉”地说:你们这帮爱国的士大夫,“但为身谋!向使在明州时,朕虽百拜亦不复问”,那时候出海逃命到明州,就算磕一百个头也没见你们多说一句——合着如今不得不磕上一个,你们就都跑出来充当正义的化身了?
  
  拜接金诏之争,至此进入高潮:宋高宗一肚子窝囊气,朝臣群起反对,金使依旧不松口——而王伦,由于首通和议,这时候已经成了千夫所指!
  
  ——都是你,跑到金人那边谈什么和平;
  
  ——都是你,跑回来告诉我们金人心意诚恳,愿意和谈;
  
  ——都是你,两边使花招,如今搞得皇帝都要给人家一个使者下跪了;
  
  ——都是你,丧权辱国、让我们大宋丢人现眼!
  
  ……
  
  我实在想像不出,此时已经五十五岁、已经是位老人的王伦,又是如何面对这一切已经渐渐失去理智的臭骂的。他所做的一切,哪一件不是秉承宋高宗的意思?辛苦劳碌多年,他的功绩小吗?即便是此时此地,即便是金使悖慢无礼之极,但就在那个张通古的行囊中,依旧装着金熙宗对南宋四项要求的允诺:
  
  1、宋金以黄河为界,原刘豫掌控的河南、陕西之地,送还大宋。
  
  ——甚至是南宋最激进的主战派所能设想的最好结果,也完全达到了;
  
  2、南宋向金称臣。
  
  ——这一条是宋高宗自己主动提出来的;
  
  3、南宋每年的岁贡,定为银绢50万匹两。
  
  ——北宋以前岁贡大辽50万匹两,后来岁贡大金150万匹两,北宋灭亡后,这个负担转到伪楚头上,为表示对这个傀儡政权的支持,大金将数字降为30万匹两;而南宋以后,倒还没交过。实际上,宋高宗对岁贡的数额,四年前曾亲口指示宋使“不须与金人计较言语,卑辞厚礼,朕且不惮”,“如岁币、岁贡之类,不须较”,问题是当时压根送不出去,金人完全不理这个茬,满心就想灭了南宋。如今愿意接受了,无论怎么看,也确实是一种和平愿望的表示,何况也完全在宋高宗自己的期望之中;
  
  4、答应归还宋徽宗及皇后梓宫,并归还宋高宗生母韦氏。
  
  ——上次王伦出使的时候金人答应的,这回并没有变化。
  
  总的来看,通过王伦的努力,金宋关系中四大最关键的条目,如今全部达到了宋高宗事先最高的期望值;而不辞辛苦奔走其间的宋使王伦,究竟是个卖国贼还是个忠心臣子,应该是一目了然了。至于宋高宗自己要跪,他又能有什么办法?
  
  扯开说一句,蒋介石在这一点上,就比宋高宗要强的多得多;面对外侮,老蒋宁可抗战到底也绝不“称臣”屈服,境界高下,的确是天壤之别。而奉旨“议和” 的王伦,也显然不同于自立伪中央的“主和”的汪精卫,他实在只是个尽心尽力为大宋争取利益的使臣啊……后面我们还会看到,王伦不仅始终戒备着金人,甚至还及时传递警报,主动建议让武将们提前率军进入预定战场,以防止南宋被打个措手不及……
  
  事实上,除了宋高宗很满意以外,王伦的表现确实是很出色,也为大宋争取到了所有可能的最优惠待遇——不要忘记,那个时候的南宋,还在继续积蓄力量;换句话说,他们手里实际上没有什么拿得出来的筹码——而如果连王伦这样的使臣也是王八蛋的话,我也就不知道过去的时代还有没有人敢去搞“交聘”、今天的世界上还有没有人敢去搞外交了……
  
  倒是那些满口忠义的“忠臣”,当起来可真容易啊……
  
  在山呼海啸般的强大舆论压力之下,王伦终于崩溃了,“引疾请祠”,却不被批准,而是催他到内殿议事。当时萧哲等人正在表演金使的张狂,而宋高宗该怎么接受金诏,也还没有一个定论。而御史中丞勾龙如渊,到都堂与秦桧商议此事,叫来王伦责问:先生作为使臣,应该为两国通好努力,有什么事情都该在人家那里事先谈好,哪有和人家使者一起回来后再议的?
  
  这个“一并返归”,至此终于成为了正人君子们的一柄诛心钢刀!
  
  听了这话,风尘仆仆多少路、尽心竭力委曲求全,却换来了几乎所有同僚的不解和攻击、满腹委屈辛酸的王伦,终于再也无法忍受了,泪水潸然而下:
  
    伦涉万死一生,往来虎口者数四,今日中丞乃责伦如此!
  
  秦桧一看不对,赶紧和起了稀泥:“中丞无他,亦欲激公了此事耳”——那意思,解铃须还系铃人,这事儿,其实勾龙如渊也只是激老兄来做好而已……
  
  王伦只好回答:此则不敢不勉。
  
  回到驿馆,擦干眼泪的王伦见到张通古,苦心设定计谋打动他,终于说得“通古恐”,于是同意作出重大妥协:按楼炤的主意,宋高宗仍在居丧期间,不方便搞拜接这样的“吉礼”;因此由秦桧代替宋高宗赶赴驿馆,拜接金诏。
  
  沸沸扬扬的拜接金诏事件,至此告终。历史没有如果,但是我倒很愿意多想一个“如果”:如果王伦委屈之下,真的什么也不管了,纵有楼炤出的“妙招”,又要靠哪位“忠义”的士大夫来说动张通古改主意呢?第二个“如果”是,如果王伦没去,张通古也“很正常地”没有改主意,这一场闹剧又该怎么收场,而最后的损失,一定会比现在更小吗?……
  
  顺便说一句,此次主张“南朝不拜诏”的群臣中,就有我们上一篇提到的张焘。有此一事,张焘的形象当然会非常高大,高大到远在他乡的施宜生心中都有愧意。但是,唉……
  
  被骂得狗血喷头、无处说凄凉之余,王伦还得打起精神。仅仅几个月后,他再次衔命出使,成为“迎梓宫、奉还两宫、交割地界使”,与完颜宗弼具体办理交割事宜,并被大宋任命为即将收复的东京汴梁的东京留守兼开封尹,暂时变成了一位未卸使节任务的地方官。
  
  我们前面提到过,完颜昌对大宋相对非常友好,此次交割疆土,就是他的主张。而这事情实在是很难说服大金朝廷里的官员,其中,完颜宗弼就非常怀疑完颜昌的动机。交割完毕后,完颜宗弼对金熙宗密奏一本,认为完颜昌和同伙完颜宗磐主张割让河南地,“二人必阴结彼国”——看看,搞外交在哪国都容易出事——“今使(指王伦)已至汴,勿令逾境”。
  
  完颜宗弼的意思很明显,等到王伦进入大金地盘后,不定什么时候又会去跟那二位卖国贼暗通款曲了。可是,过去王伦在大金滞留多年,颇认识不少人;其中一位当年在云中的熟人,现在正在完颜宗弼手下,听到了这个对王伦很不利的消息,便把这个消息偷偷告诉了王伦。
  
  面对凶险莫测的使途,王伦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他派人返回临安,“具言于朝,乞为备”,提醒朝廷预防金人背盟,并建议朝廷派张俊、韩世忠、岳飞、吴玠、张浚等宿将分守东京、南京、西京、长安等地,做好一切战争准备,自己则在东京继续操持着一个留守所应承担的本职工作。在更加积极主和的秦桧的一再催促下,王伦总算等到了前来继任的东京留守孟庾,交接后便义无反顾地向大金出发了。
  
  完颜宗弼听说王伦还是来了,便命令中山府拘捕整个使团,同时请得密令,诛杀了完颜宗磐和完颜昌。由此,政局完全翻盘;对南宋比较友好的完颜昌集团被一网打尽,强硬主战的完颜宗弼终于掌控了朝局——几个月后,金军便对南宋展开了大举进攻……
  
  而在被拘押了小半年后,王伦终于被送到了上京,也终于见到了金熙宗。时间过了这么久,金宋情势早就发生了重大变化,友好的局面已是一去不返,战争即将再次降临。而王伦,却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不管对方怎么想、怎么看,只是尽着自己使节的本分,仿佛时间根本就停留在半年前一般,仍然在一条条地提着迎梓宫、奉还两宫等等大金朝廷上下早就没人关心了的那些问题……
  
  而金熙宗根本就懒得回答,索性指定一位翰林问他:
  
  知挞懒(完颜昌)罪否?
  
  不知。
  
  无一言及岁币,反来割地,汝但知有元帅(即完颜昌),岂知有上国邪?
  
  王伦从容回答说,自从萧哲等人带着国书来,允诺归还梓宫、太后、高宗生母以及河南等地以来,天下都知道大金当初促立海上之盟、与民休息之举了,我只是奉命出使,通好两国而已。
  
  回到驿馆后,金熙宗的圣旨带着质问,跟着也飞了进来:
  
  ——你当年留在云中,本来就没有回去的可能;等到放你回去,不仅从来没有回报,反过来还要离间我大金君臣之间的关系吗?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