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行为心理学(完整)

_52 冯绍群 (当代)
来说,就是被试建立起一种“志向水平”(levelofaspiration),它远远达不到实验者提
出的成绩要求。如果任务是每一次都应击中靶心,那么,被试便可能作出这样的取代:即先
将任务改为击中靶子,然后改为击中50环,击中75环,最后才改为击中100环,也就是击中
靶心。这种志向水平(显然不是原来布置的任务)决定了成功和失败的体验,而这些体验又
反过来决定了志向水平。前者倾向于提高志向水平,后者则倾向于降低志向水平。然而,如
果向被试布置的任务大大超越志向水平,或者大大低于志向水平,那么,被试将不会体验到
失败或成功。我们之所以不感到失败,是因为我们无法证明某个困难的数学例题(除非我们
是数学家,致使解决难题属于我们的志向水平);同样,我们之所以不会体验到成功,是因
为我们的任务仅仅是从书架上取一本书。这件事实一方面证明了成功体验和失败体验之间的
密切关系,另一方面证明了动因的自我。成功“提高了”我们的自我,而失败“降低了”我
们的自我,也就是说,我们对自己具有评价。如果我们假设自我始终处在推动它“向上”的
力量之下的话(见边码p.670),则这种效应也解释了志向水平的变化。为了使成功得以发
生,必须把志向水平保持得相当的低,以便成功成为十分经常的事。于是,问题产生了:这
种志向水平为什么通过一次或多次成功而得到提高。这个问题只能根据社会因素来解答。如
果志向水平低下,这意味着自我在其团体中也是低下的。降低志向水平导致两种冲突的结
果:一方面,通过成功,它满足了“自我”得以提高的条件;另一方面,它通过使“自我”
变得相对低下而降低了“自我”水平。由此可见,志向水平始终在两种对立力量(一种力量
倾向于降低志向水平,另一种力量则倾向于提高志向水平)之间十分巧妙地保持着平衡。这
两种力量都产生于自我和团体之间的关系。这些结论已为被试的行为所证实,被试常常用客
观原因解释他们的失败,例如,责怪他们所使用的仪器的质量,或者怀疑实验者的技能。前
面提到过的事实,即任务过分地高于志向水平或过分地低于志向水平都不会导致失败或成功
的体验,也可以用同样原理来加以解释,因为在第一种情形里,失败并不降低自我水平,而
在第二种情形里,成功也没有提高自我水平。因此,霍普的调查结果证实了我们关于自我向
上倾向的假设,这也是由这位作者明确引入的一个假设(p.35)。
另外一个有利于同样假设的论点可从W.沃尔夫(Wolff)的有趣调查中获得。在沃尔夫
的一些主要实验中,结果是从不同材料中获得的证据来证明的,也即一个被试必须通过留声
机中一个人的嗓直来判断这个人的性格。让几个人讲下列句子,“您好,我对这些实验是否
会产生任何结果感到好奇”,并将这句话进行录音,被试根据听到的这些声音来判断各人的
性格,通常,被试自己的说话音也在其中。结果,在14个个案中,有12个人认不出他们自己
的声音——对此结果,也许只能从主要问题以外的事实中去寻找解释了。这12名被试,以及
其他一些人(总共16人,p.279)是以他们判断其他人的同样方式来判断他们自己声音的。
如果人们把他们对自己的判断与其他人对他们的判断的平均值进行比较,那就会发现一些重
第 335 页
----------------------- 页面 337-----------------------
行为心理学.txt
要的差异。首先,对他们自己声音的判断通常要比对其他人声音的判断更加详细,尽管事实
上被试并未认出他们自己的声音;他们还表现出对讲话者性格的更深刻的洞察。其次,自我
评价(肯定是不知不觉的自我评价)始终要比他人评价的平均值更为有效,而且,在大多数
情况下更加积极。在所调查的16个个案中只有一例并不符合这条规律,而在这一个案中,由
其他观察者所作的评价相当分散,有些人评价高,有些人评价低。在余下的15个个案中,12
个个案比平均数更加积极,其中5个个案确实是所有评价中最好的,另有5例可以归入前三名
之列。对于这种结果的解释是:“判断者对他自己未被认出的声音所作的反应就像日常生活
中他对他的‘自我’所作的反应一样:尽管没有认出他自己的声音,但是他似乎像认出他自
己声音那样来作出判断”(P.290)。该假设是由我省略了一些特殊实验来证明的。然而,
它指的是,自我竭力在梯子上爬得高一些。这不仅被更为正常的人或调节得更好的人所证明
(他们判断自己比他们被别人判断更好),而且还为小型团体所证明,该团体的自我评价朝
相反方向分化:因为他们的行为是一种张力的结果,这种张力介于他们的很高理想和他们意
识到他们在实现理想方面的不足之间。正是由于他们为实现这样高的目标而奋斗,致使他们
不满足于目前的成绩。
第三个支持线索来自一个由登博博士(DrDembo)开展的尚未发表的调查,该调查是在
我的实验室里进行的,也是前面讨论过的她的那个研究的延续。她的实验再次为愤怒的唤起
提供条件;被试必须实施一些十分容易的但又是无意义的任务,例如将一箱纸片撒在地板
上,过后再将所有纸片收回到箱子里面去,并多次重复这一活动或者类似的活动。该调查的
主要目的是研究社会力量在愤怒唤起中的作用,对于这个问题,她的初次研究已经有所说
明,认为被试和实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决定的因素。结果,在这个新的研究中,这种关系
发生了变化。在一组实验中,被试单独耽在房间里,任务是把一堆纸张一页一页地翻过去;
实验者则在另外一个房间里通过隐蔽得很好的墙壁缝隙对被试进行窥视。在另外几组实验
里,实验者和被试耽在同一间房里,实验者的行为从单纯的被动观察改为实际的争吵。就我
们的目的而言,将第一组实验与另外一组实验比较一下就够了,在另外一组实验中,实验者
干扰被试的工作。在这两种情形里,都发生了愤怒;但是,当被试独处一室时,她的愤怒是
自由表现的,一旦被试离开这个房间,并不会留下什么后效,而且它也不是指向实验者的。
所有这三点与实验者的扰乱所引起的被试的愤怒是不同的。愤怒的表情也许未出现,但这不
是由于没有愤怒,而是由于社会情境要求自我控制。实际上,在这些实验中,愤怒要比前述
的实验强烈得多,这可由后效的持续时间来证明。一般说来,被试难以在实验结束时记录他
们的内省,而对第一组实验的被试来说,该任务并没有任何困难。在被试能够谈论这些实验
之前,在被试将他们的体验(这些体验常常由被实验者激怒的报复所组成)与实验联系起来
之前,有时要花上几星期甚至数月的时间。因为在这个团体中,愤怒主要指向引起一切麻烦
的个人。
我认为,解释那些对强度、方向、后效以及由于自我改变的动力学而引起的感情表现所
施加的巨大影响是公正的(这里所谓的自我改变的动力学是一种压力,被试的自我由于屈从
于实验者的意志和扰乱而被置于这种压力之下)。这种应力清楚地指出一种力的存在,这种
力提高了“自我”,并与这种特定社会情境的应力完全相反。登博博士的实验包含了更多的
与社会动力学有关的材料,但是我不准备提供更多的详情,因为作者尚无时间去系统地撰写
她的实验结果。
团体形成的结果
文明的产物
现在,我们来讨论第三个问题,也就是最后一个问题:团体形成的结果是什么,这些结
果如何影响进一步的行为?事实上,我们已经讨论了某些或多或少暂时性的结果,但是,现
在我们要转向更为持久的结果上去,这些结果可以典型地称为团体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产物。
当然,我正在考虑我们的风俗和时尚,我们的风气和常规,这些东西在反映它们自身的行为
类型中都是可以感觉到的,我还考虑了那些更加“坚固的”产物,例如建筑物、书籍、艺术
作品,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总之,社会活动产物的聚集就是我们所谓的文明(
civilization)。这些产物起源于社会活动,并决定了未来的社会活动,正如一种痕迹起源
于心物过程,反过来又决定未来的心物过程一样。把我们关于痕迹的问题应用于社会活动的
产物,这将是一项的任务,但是,对这些问题的探讨,除了完全超出了作者的能力所及之
外,还将需要单独出书。
第 336 页
----------------------- 页面 338-----------------------
行为心理学.txt
作为一种格局的文明
我们把自己限于一些评论上。文明的产物并非偶然地与产生它们的社会团体联系着的,
而是始终在某种程度上与这些团体的动力特征内在地联结着,纯粹偶发的因素(像某些材料
的可得性而不是其他材料的可得性一样)可能决定这些产物的某些方面。其次,这些产物,
由于它们的起源是社会的,因此,如果认为它们是个体活动,将会产生误解和误释。即使产
生这些产物的行为类型不再发生,产物仍保留着,甚至影响行为。“我们可以合理地谈论风
俗、传统、制度、技术秘密、系统阐述的和未经阐述的理想,以及其他无数的事实,它们是
直接决定社会行为的团体的特性……实际上,它们像直接制约任何其他东西那样制约人类的
活动”(巴和莱特,p.254)。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文明的产物形成了一种格局(framework)——这个术语也为
巴特莱特所运用——在这个格局内,实际上所有的行为都发生了,正如所有的空间定位发生
在一个空间格局里并依赖空间格局一样。由此可见,表面看来完全是个体的活动和态度,经
过仔细的检查,可以发现它们是由社会框架决定的。
例子
上述观点已由朱利安?海尔希(JulianHirsch)关于厌食方面的研究所证实。如果人们
问一个人,为什么他对臭蛋碰也不碰,那么就会得到这样的回答:“因为它们令人倒胃口。
”然而,对布鲁尼(Brunt)地方的土人来说,臭蛋则是一种美味佳肴;如果我们要想解释
我们和这些土人之间口味的差异,我们只需观察另外一个例子就够了:信奉东正教的犹太人
对于猪肉极为厌恶,这是容易解释的,因为活猪的肮脏习惯,然而,非犹太教的人和自由思
想的犹太人则对猪肉并不厌恶,尽管他们同样了解猪圈的情况。海尔希以此事实为基础得出
了他的结论:“回避某些食物并不是因为对食物的厌恶所造成,厌恶由回避所引起。”他用
大量的例子证明了回避的社会根源。今天,这种根源已经被遗忘了,而回避和厌恶则仍然作
为社会格局的结果存在着。
萨皮尔(Sapir)对社会格局的结果进行了一般而又明晰的讨论。该讨论涉及到社会活
动的许多不同领域。由于我迄今为止忽视了语言,而语言也许是文明的最伟大和最有力的产
物,因此,我将选择萨皮尔的某些语言例子。“确实,我们处于如此强烈的语音习惯的控制
之下,致使学习语言的学生若要发现与他自己不同的语言中语音的真正结构是什么成了一个
最精细和最困难的任务。这意味着,人们总是不自觉地通过他自己的语言习惯,用强加在他
身上的词语来解释其他语言的语音材料。于是,天真的法国人容易混淆‘sick’中的‘s’
和‘thich’中的‘th’的发音——这并非因为他不能听出其中的差异,而是因为建立这样
一种差异扰乱了他对语音必要结构的感觉”(p.136)。运用与此稍有不同的术语,我们应
当说:鉴于法国人的语言格局,他把“s”和“th”听作为同一个音的两种变式,而在英语
格局内,它们则像“s”和“t”一样是两种不同的音。有鉴于此,对美国人来说,伦敦方言
“lygy’冲的“广音,听起来就像lady一词中“。”的变式,而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如果
他学过英语,并且初来伦敦,则这两个音是不同的音,结果甚至连“lydy”这个词也不懂
了。我们再来举一个取自萨皮尔的例子:“根据一种纯客观的观点,‘kill’一词中的‘k
’和‘skill’一词中的‘k’之间的差别是容易确定的,对我们来说,就像‘kill’中的‘
k’和‘gill’一词中的‘g’之间的主要差别可以容易地确定一样。在某些语言中,‘gill
’一词中的‘g’音被看作(或者被直觉地解释为)与‘skill’一词中的k所典型代表的一
个音有着一种相对来说不重要的或个别的偏离,而‘kill’一词中的k,则由于它更强的清
晰度和它可以听得见的气息,将构成一个完全与众不同的语音统一体”(p.134)。
我们的整个社会格局由大量的特定部分组成,它们在语言、习俗、传统、法律、思维方
式、艺术创作风格、时尚等方面找到它们的表达。甚至只要随便罗列一下就可以使人看清,
在这些部分中,有些部分比其他一些部分更加稳定,尽管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永远不变的。
与此同时,它们又是相互依存的,尽管任何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
而且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里,有些问题将心理学家的研究与语言学家、
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研究联系起来了。
人格
第 337 页
----------------------- 页面 339-----------------------
行为心理学.txt
我们不准备继续讨论这些问题,只想探讨一下我们关于心理团体和社会团体理论的最终
结果。我们已经看到,自我作为“我们”的一部分,它的性质有赖于“我们”,有赖于它在
这个“我们”中所占据的位置。但是,在我们讨论的那个论点中,我们还没有把文明的产物
包括在内,也就是还没有把社会格局包括在内。社会格局对于自我的发展来说具有头等的重
要性。当我们谈论人格(Personality)时,我们通常考虑它的文化中的自我,也就是由它
的社会格局决定的自我。几个世纪以来,通过教育来发展人格主要在于使年轻人了解过去的
杰作。中学和大学的课程主要(如果不是全部的话)以经典著作和数学为基础,以便把学生
引进古老的文化格局中去。我并不想装作权威来说话,我承认,对我来说,这些旧的教育思
想并不像它们在今天某个时候显得那么糟糕或过时,即便我也不准备否认一种特定体系的刻
板延续是容易导致僵化的。
受过教育或有文化的人是生活在一种格局之中的,这种格局的存在是由于持续的社会创
造,而不单单是由于这类社会产物毫无生气的传递。所谓社会产物是受过教育和没有受过教
育的人共同拥有的那些行为特征,我们前面讨论中提供的厌恶某种食物就是一例。
人格问题是心理学中最大的问题之一。无论何处,这是一个比较容易疏忽的问题,人们
不是在特质(traits)的盲目统计的调查中遇礁,便是陷入极不科学的抽象讨论的漩涡。容
易理解的是,为什么一些有文化有知识并对人格研究饶有兴趣的人却对实验心理学在这个问
题上所做的研究不屑一顾,而且声称“解释心理学”(explanatoryPsychology)无法把握
这个问题,只有在本质上与此不同的一门心理学,即所谓“理解心理学”(under-
standingPsychology)才有能力去处理这个问题。我们曾在第一章中讨论过这一两难问题,
并拒绝接受这个问题。我们的理由在于我们的一般原理:如果心理学反映组织,也就是说,
反映内在的特性联结,如果这种情况像适用于我们研究过的其他领域一样适用于人格,那
么,心理学确实应当用一般的方法揭示人格的内涵和意义。
人格是一种格式塔吗?
问题可以阐述如下:人格是一种格式塔吗?如果是的话,那么人格是哪种格式塔?这些
都是具体的问题,可以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可是,如果人格不是格式塔,那么这又将意味
着什么?它意味着,它那不同的行为单位或特质是彼此独立的,而且能够用任何一种结合方
式联合起来。另一方面,如果人格是一种格式塔,那么在其各种表现之间将会出现相互依
存,而大量的特质结合将被排斥。
如果我们留在由实验确立的事实范围之内,则我们就必须把我们的视界限于相对来说较
少的关系上,也就是限于性格特征或人格特质和相貌特征之间的关系上。奥尔波特(
Allport)和弗农(Vernon)在去年刊布了论述表达活动(experssivemovements)的著作,
在该书的结尾处,两位作者以大量的实验结果为基础阐述了下列结论:“这些证据清楚地表
明,人格的表达活动不是特定的和不相关的;相反,它们形成了连贯的、令人困惑的模式…
…根据我们的结果似乎一个人的姿势和笔迹都反映了基本上稳定的和不变的个人风格。他的
表达活动看来不是彼此分离和互不相关的,而是组织起来形成良好的模式。此外,证据还表
明,在表达活动与态度、特质、价值观和‘内在’人格的其他倾向之间存在着一致性”(pp
.247-248)。这一结论并不是轻易得到的,而是在对其他发现和理论进行彻底讨论以后,
并对他们自己的结果进行彻底讨论之后才得出的。
由于奥尔波特和弗农的著作对文学进行了杰出的研究,所以我在这里仅仅提及另一个实
验研究;这是由安海姆(Arnheim)在柏林大学所作的一项调查。他要求被试把人物的不同
方面或表现进行匹配——例如把知名人物与笔法相匹配「知名人物如列奥纳多?达?芬奇(
Leonardo)、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拉斐尔(Raphael)等」,或者把笔法与人物
肖像相匹配,或者把他们作品中的语录与人物肖像相匹配,或者把某些行为方式的描绘(如
饮酒习惯)与人物肖像相匹配。结果发现,正确的匹配数始终比偶然的匹配数要高,而且常
常高出许多;许多错误还是“良好的”错误;由于匹配对活动不是在不知所措的情况下进行
的,而是理解了其中的一个条件——因此,在以伟大画家为题材所作的匹配实验中,被试对
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这两位著名画家极少发生混淆。在总共779次匹配活动中,只有36次将
米开朗琪罗的作品与拉斐尔的作品混淆起来,或者把拉斐尔的作品与米开朗琪罗的作品混淆
起来。然而,正确的匹配还是占了绝大多数,其中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和利奥那多?达?芬
第 338 页
----------------------- 页面 340-----------------------
行为心理学.txt
奇分别为221、192、175。
上述结果如同前面描述过的实验中沃尔夫的被试作出一致判断那样,可以用两个不同的
观点进行解释。一方面,它们证明相貌判断是可能的,相当一致,而且比偶然的期望正确次
数更多。另一方面,它们也证实了奥尔波特和弗农的结论;如果特质的任何一种结合是同样
可能的话,那么这些判断就不可能像它们经常表现的那样正确。如果米开朗琪罗的笔法并不
具有某些特征,而这些特征如同为判断者所熟悉那样起着人物的指示作用,那么这些判断者
就不会表现得这么好了!因此,相貌特征的实验为人格是一种格式塔的观点提供了有力支
持。
人格是哪种格式塔?
另一个问题,即人格是哪种格式塔的问题,是更加难以作答的,如果人们想继续留在上
述提出的理论格局以内的话。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考虑自我的所有不同的亚系统,关于这
种亚系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我们已经在第八章讨论过了,它们涉及到这些亚系统的组织方
式,起支配作用的相对程度,它们的相互交流,以及它们的相对“深度”。通过这些,我们
指的是它们的表面一中心定位(surface-centrelocalization),或者是它们与“自己”
(Self)的联结,而这正是“自我”(Ego)的核心。此外,整个自我的“敞开”(
openness)或“闭合”(closedness)也必须进行调查,也就是说,它与环境场的关系,尤
其是社会场的关系必须进行调查。自我和环境之间的动力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自我本身
的性质。在这种调查中,文明的产物也必须包括在内。那么,它们中哪个对自我产生了深刻
影响,它的亚系统中哪个亚系统受到主要影响,这种影响有多强?
今天的心理学重新发现了人格问题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人格问题,那么心理学便是不完
整的,许多作者已经为此作出了有价值的贡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威廉?斯特恩(
WilliamStern)和麦独孤(McDougall)。然而,我不准备报告他们的观点,因为在我刚才
阐述的问题上,我木可能作出任何贡献。格式塔理论在其发展中是颇为一致的。它首先在最
简单的条件下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定律,包括相当基本的知觉问题;接着,它涉及到越来越复
杂的一组组条件,包括记忆、思维和活动。它已经开始接近那些使人格本身进入研究范围的
条件。但是,由于这方面的研究刚刚开始,看来等待时机是明智之举。本节稍微短了些,不
是因为我低估了人格问题的重要性,而是因为我对它关注得过了头,以致于未能像对待任何
其他部分那样连贯地陈述这个问题。
第一卷 第十五章 结论
回顾。理论背景。“格式塔”的含义。达到的整合。实证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
当一个人经过长途跋涉临近终点时,他往往喜欢把他已经做过的事情与他出发以前制订
的计划进行比较。因此,在我们游览了心理学的这片土地以后,回顾一下我们的计划,看一
下我们执行这项计划的情况,然后概述一下我们旅行的主要阶段,似乎是合适的。我们制订
了两项计划,一项计划在第一章里,范围十分一般,另一项计划出现在第二章结束时,较为
具体和限定。我们遵循了第二项计划的指示。那么,我们对第一项计划贯彻了多少?
回顾
让我们简要地回顾一下我们的步骤。对我们的调查来说,我们所规划的领域涉及行为的
一切形式和方面。我们发现,行为始终是环境中的行为。这一命题导致地理环境(
geographicalenvironments)和行为环境(behaviouralenvirnoments)之间的基本区分,
从而导致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由于引入了心物场(psychophysicalfield)以及
它的场特性,致使在一个非二元论的理论(non-dualistictheory)中变得容易处理了。地
理环境和心物场之间的关系,以及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之间的关系,随着远刺激和近刺激(
distantandproximalstimuli)的基本区分而变得复杂起来。尽管只有后者与心物场具有直
接的因果联结,从而也与行为具有直接的因果联结,但是,行为一般说来不仅适应于行为环
境,而且也适应于地理环境,也就是远刺激的世界。心物场和近刺激之间的关系理论受到了
检验,检验的方式是考察它是否正确地反映了行为环境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 339 页
----------------------- 页面 341-----------------------
行为心理学.txt
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知觉的基本问题:为什么事物像它看上去的那样?有关这个问
题的讨论导致了对一些心理学理论的拒斥(这些理论在我们的思想方法中根深蒂固),从而
把我们引向组织概念(conceptoforganization)。由此,对知觉组织开展了研究,它揭示
了力的令人惊讶的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与此同时,也揭示了毫无例外的定律。我们试图了
解,为什么我们在知觉组织内看到了空间和事物,为什么这些行为事物具有它们拥有的特性
(诸如统一性、形状、大小、颜色),以及为什么它们能够运动或表现出静止状态。
接着,我们继续表明知觉场如何引起我们的四肢运动,也就是它如何影响行为。这个新
问题毋须在先前提出的组织原理上添补新的原理,而是仅仅将这些原理扩展并用于新的问
题。
但是,有关这个问题的讨论导致我们向前跨了一大步。原先,我们以下述观点为出发
点,即行为需要它赖以发生的一种环境,现在,我们被迫接受另一种观点,即行为需要一种
运作着的自我(Ego)。于是,自我被引入,而自我的引入也不需要任何新的原理,在这系
统之外,迄今为止没有提出任何因素。相反,组织原理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自
我尽管蔑视大多数心理系统,却可以始终如一地得到处理。于是,我们转向了自我的构造,
试图去调查它的巨大复杂性以及它对场的影响。如果我们把自己束缚在实验确立的事实范围
以内,那么我们便难以公正地处理这个问题的一切内涵和意义,我们的谋略只是为今后更为
完整的调查奠定基础。
只有到了那时,我们才能把行为的连续性(continuity)包括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以内。
我们把这种连续性的基础称为记忆(memory)。我们原先介绍过的那些原理开始显示其力
量。记忆并不作为新的实体或功能而出现,而是作为组织过程的结果和决定因素。我们建立
了痕迹假设,据此,痕迹被赋予动力特性,从这些特性中可以推论出痕迹的功能。若干记忆
功能被详细讨论,并得到实验研究的支持。我们对学习(心理学的一个类别)也作了理论分
析,这一任务涉及到对著名的联想主义(associa-tionism)学说的批判。把自我也包括进
记忆功能的理论中去,这一必要性得到证明,尤其在我们关于再认(recognition)的讨论
中得到证实。最后,我们意图勾画出我们称之为思维过程的动力学,这一意图再次以组织定
律为基础。
在最后一章,我们把我们的原理应用于来自动物和人类社会交往的问题,我们的主要目
的是通过把它们与其他一切心理学问题联系起来而系统阐述社会心理学的一些问题。由自我
和环境所组成的心物场概念,场的组织定律,以及通过活动而实现的场的重组(
reorganization),都证明能够处理这个新问题。事实上,只有在这种背景下,自我理论才
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因为只有作为一个团体的一名成员,个体才会发展他的人格。
理论背景
由此,我们可以说,我们已经用理论上一致的方式研究了心理学。我们没有把行为或心
理分解成如此众多的不同功能或要素,以便对每一种功能或要素进行孤立研究。相反,我们
遵循着在大多数条件下变得清楚起来的组织原理,从最简单的情境出发,逐渐进入越来越复
杂的情境。与此同时,组织的结果也变得日益复杂、更加丰富和颇具意义。我们的所有事实
都是从一个理论背景上提出的,我们对事实的选择也主要受制于它们对理论的价值。我们省
略了具有同等兴趣的许多事实,正如我们报道过的那样,有许多事实甚至可以用于理论的发
展。为了在章与章之间保持某种平衡,并使这本书限于一定的篇幅,这样做是必要的。
“格式塔”的含义
但是,格式塔的概念是什么?据此概念,本书获得了它的书名。我们没有在本小结中直
接运用这个词,而是在我们的“组织”术语中蕴含了这个词。格式塔一词“具有一种个别的
和特征的实体含义,它作为某种分离的东西而存在,并把形状或形式作为它的属性之一”[
苛勒(Kohler),1929年,p.192)。因此,一种格式塔是一种组织的产物。是对导向格式
塔过程的组织。但是,作为一个定义,单凭这种确定是不够的,除非它蕴含着组织的性质,
像在简洁律(thelawofpragnanz)中表述的那样,除非人们记住组织作为一种类别正好与并
列(juxtaposition)或随机分布截然相反。在组织过程中,“整体的一个部分会发生什么
情况,是由该整体中固有的内在定律决定的”「威特海默(Wertheimer),1925年,p.7
第 340 页
----------------------- 页面 342-----------------------
行为心理学.txt
」。以此界说为基础,我们可以称构造过程并不比组织产物更少“格式塔”,正是根据这一
广泛的内涵,该术语才被用作本书的书名,而且被格式塔心理学家沿用至今。在这一内涵
中,带有“浑沌空间”(chaoskosmos)的选择;如果我们说一个过程是格式塔,或者一个
过程的产物是格式塔,那么我们指的是,它不能单单由“浑沌”来解释,也就是不能单单用
基本上无联系的因果的盲目结合来解释;但是,它的实质是它存在的理由,也即为了一种在
本书中多次出现的观念而使用形而上学的语言,而事实上,本书在概念方面像任何其他科学
可能做到的那样摆脱了形而上学。
达到的整合
那么,本书有没有贯彻第一章宣布过的计划呢?如果读者翻回到第一章的末尾,它们包
含了我所构想的心理学思想,那么他将会看到本书在实现这一思想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但
是,他也可以看到,本书在接近这一思想方面已经作出了努力。它试图为最复杂的创造文明
的事件提供解释,所用术语也适用于最简单的事件,例如简单原子中的电子和质子运动,而
丝毫没有破坏两种事件之间的差别。我想引用勃朗宁(Browning)的诗句:
别说那是件“小事”!
怎么会“小”?
所谓“大事”,由此而生,
念及此事,它难道不痛苦?
若想解脱构成生活的许多行为,
一种行为之力也许不足,
也许超过!
既有小事件,又有大事件,对此,力量可能不足,也可能超过,因为冷静的宇宙观无法
分享皮帕(Pippa)的乐观。但是,既有完美的小事件,像一颗钻石的稳定性和对称,也有
完美的大事件,像斯考特船长(CaptainScott)英雄般的单纯。如果我们能够像了解第一个
事件那样科学地了解第二个事件,那么就不会失去它的崇高或美好。它将是一种伟大而又善
意的活动,即便没有人知道它,正像即使没有眼睛去看钻石,没有心思去想钻石,而钻石依
然拥有其完美的对称性一样。我不准备再讨论下去,因为它将使我深入到形而上学中去,比
我打算的还要深入。但是,这些话还是不得不说,以免我的整合(integration)意图被人
误解,从而意指与它的愿意相反的东西:一切事件的相等,使一个事件显得像其他事件一样
盲目和无意义。
让我们更具体一点:我们的心理学是否在自然、生活和心理学的整合上作出了贡献?我
认为,它试图去这样做,这一点必须加以肯定。至于判断一下它是否成功,这有赖于格式塔
概念的最终真实性或恰当性。由于这个概念贯穿了存在的各个领域,因而适用于它们中的每
一个领域。苛勒对物理格式塔的证明为自然和生活的新统一奠定了基础;如果无机界也充满
秩序的话,那么我们便没有理由为生活的特定秩序假设新的因素了。威特海默和苛勒的心物
同型论原理(Principleofisomorphism)把心理与自然和生活整合起来。业已证明,该原理
对实验研究极具成果,因为它为生理假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这些生理假设反过来又导致新
的心理学实验。我认为,这些已经在本书中得到充分的证明。与此同时,该原理还隐含着重
大的哲学意义。它把我们引回到一个我们刚刚遗漏的论点上去。如果一个思维过程导致一个
新的逻辑上有效的顿悟,它在生理事件中有其心物同型的对应物,那么,它是否会丧失其逻
辑的严密,成为一种自然的机械过程?或者,生理过程通过与思维的“心物同型”,是否并
不享有思维的内在必要性?我们的整合试图要求后者,从而将意义的类别并入我们的体系之
内。在这一点上,理论的发展必须克服巨大的困难,对此,我是十分清楚的。同时,也应当
承认,我们已经面临着这些困难,克服这些困难的努力也已经开始。
实证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
第 341 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