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行为心理学(完整)

_35 冯绍群 (当代)
历史序列。
第 223 页
----------------------- 页面 225-----------------------
行为心理学.txt
我们已经在讨论时间单位(temporalunits)时提及过劳恩斯泰因的理论。劳恩斯泰因
把它作为一种比较的解释提了出来,这种比较既是同时的又是相继的。如果我们比较两个项
目,这些项目必须形成某种单位,比较的结果将有赖于这些单位的类型。在前一章(见边码
p.MI),我们复制了一幅取自劳恩斯泰因论文的插图,在处于功能的同质背景(
homogeneousba-ckground)上有两个灰色斑点。尽管在那个讨论阶段,我们尚未深入到这
种功能关系的本质之中,但是我们在心中却记住它恰恰是“对子”特征,而不是明-暗关
系。劳恩期泰因正是就这一特定方面而提出了他的理论。正如苛勒于1918年首先指出的那
样,我们的两个例子(配对和比较),在许多方面如此相似,以致于它们的动力特性必须被
视作是属于同一类型的。
与此相似,我已经介绍过梯状现象(thestepwisephenomeon,1922年),以便描述和解
释比较过程。当我们比较图形中的两个灰色小块时,这些小块便形成了这样一个“阶梯”(
step);也就是说,具有两个成员的一个整体,两个成员之间存在着潜在的梯度(gradient
)。当我们比较两个相继提起的重物或两种音调时,这种潜在的梯度便存在于新兴奋的集中
点和在此之前兴奋的痕迹之间。如果这一假设正确的话,那么,不论第一种兴奋的痕迹是保
持恒常,还是在第一次应用和第二次兴奋之间的间隔期间经历了变化,它肯定会产生一种影
响。例如,假定两种相继刺激A1和A2是等同的话,那么,我们便应当期待大多数判断是等同
性判断,只要A1的痕迹保持不变,直到A2出现时为止。然而,假定A1以改变其结构的力量来
呈现的话,那么,a1和a2的集中便不再等同,相应地,我们应当期望大多数判断是A2>A1,
或者A1>A2,而不管在时间间隔期间A1是减少还是增加了它的集中程度。负的时间误差的这
个事实是与可供选择的A2>A1相一致的。正如我们上面已经解释过的那样,如果序列AB(其
中B>A)会产生比序列BA更多的正确判断的话,那么,“第二个刺激比第一个刺激更大”的
判断将比“第二个刺激比第一个刺激更小”的判断更容易被诱发出来。结果,如果两个刺激
是等同的话,第二个刺激仍然会在大量情形里被判断为较大而不是较小。假如我们可以作出
这样的假设,即在时间间隔中,第一个兴奋的痕迹在集中方面减弱了,那么,负的时间误差
便可得到解释。尽管我们无法对这一假设进行直接的测试,但是我们可以进行间接的测试:
如果痕迹被有力展现,那么在这些力量越是被容许起作用的情况下,痕迹的变化将会越大;
根据实验,负的时间误差应当是时间间隔的直接作用。这一预言在苛勒用电话卡嗒声所作的
实验中得到充分证实。该实验表明,对于小的时间间隔(对有些被试来说达到3秒),时间
误差是正的,而对于较长的时间间隔来说,时间误差便不断变成负的了。下面的表格可以充
当一个例证;它代表了“第二种刺激较响亮”和“第二种刺激较柔和”的判断的百分比,这
是由8名被试对成对的等同刺激所作的判断。等同判断的数字尚未复制。作为100和两种其他
判断之和之间的差别,可以很容易地被计算出来。
表14在两个等同的电话卡嗒声之间可变的时间间隔的判断百分比(相等同的电话卡嗒声
用A1A2代表)
以秒为单位的时间间隔
判断
11/2
3
41/2
6
第二种刺激较响亮
4.2
29.2
第 224 页
----------------------- 页面 226-----------------------
行为心理学.txt
54.2
62.5
第二种刺激较柔和
62.5
50.
25.
8.3
(摘自苛勒,1932年,p152)
于是,便产生了这些变化的原因问题。我们暂且不去考虑最初发生并引起正误差的那些
变化,而把注意力集中于其他变化,它的持续时间较长,在苛勒的实验中导致负的时间误
差。“我们可以假设,一切痕迹逐渐地被新陈代谢过程所破坏,从而导致具有较长时间间隔
的负的时间误差,或者,我们也可以作出这样的假设,在这些实验条件下,相邻的实验痕迹
彼此之间发生同化。在那种情形里,负的时间误差可以这样来解释,即第一种兴奋的痕迹与
那个缺乏刺激相对应的痕迹发生同化”(劳恩斯泰因,p.152)。
劳恩斯泰因试图用实验来寻找这些可供选择的假设之间的决定因素。在这些实验中,从
一个同质的时间背景上产生两种临界刺激(criticalstimuli),而同质的时间背景则是由
作为两种临界刺激但具有不同强度的同样性质的刺激产生的,在一组实验中较强,在另一组
实验中则较弱。他既用视觉又用听觉进行实验。在视觉实验中,他运用了我们在第四章(见
边码p.114)中描绘过的梅兹格(Metzger)关于整个同质场的实验装置。临界刺激是由该
场成对的五种不同的强度来提供的。在一组实验中,这些刺激中断了一种较为黑暗的状态,
大的屏幕通过从幻灯机和实验者的阅读灯里逸出的漫射光束进行照明。在另一组实验中,屏
幕则由两盏强光灯进行照明,即在两个临界刺激曝光之前、曝光之间和曝光之后进行照明。
表15展示了这一结果。它反映了8名被试对暗和亮的“背景”以及各种时间间隔的平均时间
误差。对时间误差的测量已用下列方式作出计算:所有“第二个刺激较亮”的判断之和是与
所有“第二个刺激较暗”的判断之和相减而得到的;然后把所减之差乘以100,再除以一切
判断之和。这些数字测量了判断较亮或较暗的相对优势。当前者(判断较亮)占优势时,数
字便是负的;当后者(判断较暗)占优势时,
表15(以秒为单位的时间间隔)
背景
5
10
20
40

+3
-20
-24
第 225 页
----------------------- 页面 227-----------------------
行为心理学.txt
-37

+29
+27
+47
+6
引自劳恩斯泰因,P.157。数字代表了判断较亮的相对优势(-)和判断较暗的相对优
势(+)。数字便是正的——这与正的和负的时间误差的术语是相一致的。
在听觉实验中,两个80周的音调都响了2秒钟,这是临界刺激。在两组实验中,背景由
相同的音调组成,这种音调在两个临界刺激之前、之间和之后响起。但是,在一组实验中,
组成背景的音调是比临界音调较低的音调,而在另一组实验中,则由比临界音调较高的音调
组成。
后面(见边码p.470)的表16基本上与前面的表格相似,汇集了13名被试的实验结果。
这些结果十分清楚。在两种感觉场内,出现了具有两种背景的较短时间间隔的正的时间
误差,嗣后出现了时间误差——随着时间间隔的长度而增加——这种时间误差对较弱的背景
来说是负的,而对较强的背景来说则是正的。
于是,痕迹中两种不同的变化得到了证明:(1)起初是持续时间较短的变化,在此期
间,痕迹的强度在增加;这种效应,正如强弱两种背景发生的那样,不能归因于背景对痕迹
的影响。这是我们对于该效应所能说的一切。(2)一种渐进的变化约在1秒钟以后开始,它
使个别痕迹与其背景的痕迹系统相同化,从而引起了渐进的时间误差,该误差为正还是为
负,完全视背景的性质而定。这关系到劳恩斯泰因的选择得以作出的第二种变化,以及按照
他的第二种假设而作出的决定。事实上,正如劳恩斯泰因指出的那样,这个第二种选择早在
1899年已由本特利(Bentley)提及了,并且用实验方法给予证明。本特利用灰色圆盘进行
的实验仅仅利用了空间背景,因此,将他的结果包括在内,对痕迹中假设的同化效应来说,
经验主义证据更加普遍了。
表16(以秒为单位的时间间隔)
背景
2
5
15
45
柔和
+15
-3
-19
第 226 页
----------------------- 页面 228-----------------------
行为心理学.txt
-48
响亮
+22
+25
+29
+36
摘自劳恩斯泰因,p160。数字代表较响亮(-)判断的相对优势或较柔和(+)判断的
相对优势。
苛勒的结果,即关于寂静背景的负的时间误差,按照这种解释,可用声音痕迹向无声痕
迹的同化来解释。普拉特(Pratt)以十分有趣的实验为基础开展了论争。他的论点是:寂
静可被视作最低程度的响度。结果,如果我们把完全寂静的背景与“柔和的”背景作比较,
那么,时间误差在第一种情形里应当比在第二种情形里更大。为了证明这一点,他评价了两
个系列的实验。在第一个系列实验中,两个临界刺激是从各种高度掉下的一个音摆(
asoundpendulum)发出的响声,标准刺激确定在45度上。两个临界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恒定
地保持在4秒钟。
把下列三组实验进行相互比较:(1)正常,其中无时间间隔;(2)响亮,其中时间间
隔期间引进强烈响声,摆通过70度角而坠落;(3)柔和,20度的中间刺激。
下表包含了这些结果,数字代表第二噪声主观等同性的平均点,它是从普拉特的表中计
算出来的。
表17
群集
正常
响亮的中介噪声
柔和的中介噪声
44.1
48.8
42.2
摘自普拉特,p295。标准噪声45度。第二噪声主观等同性的点。
在第二系列实验中,比较了提起重物的情况。这次仅用两种不同的群集,即正常的群集
和具有轻的中介重量的群集。标准重量是100千克,两种临界重物之间的时间间隔为4秒。下
表概述了这些结果。这次的数字计算与摘自劳恩斯泰因表格中的计算方式是一样的,也就是
以同样方式测量时间误差的方向和大小。我再次取了普拉特3名被试的平均结果。
表18
群集
第 227 页
----------------------- 页面 229-----------------------
行为心理学.txt
正常

-16.7
-38.9
摘自普拉特,p.296。标准重量为100千克,较重判断(-)的相对优势和较轻(+)
判断的相对优势。
对普拉特实验的新条件而言,证实了劳恩斯泰因的结果。然而,将该表中第一个数字与
第三个数字进行比较,以及将第二张表中的两个数字进行比较,则包含了一个新的结果。与
时间间隔部分地充斥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在类型上与临界刺激相同,但是强度较低)相比,
当时间间隔为无时,负的时间误差要小得多。普拉特从这些结果中得出结论说,如同劳恩斯
泰因在其理论中假设的那样,同化作用往往在临界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充满着或高或低的强
度刺激对发生;“但是,当不存在任何中介刺激,或者不存在任何可见的背景时,痕迹便减
弱了”(p.297)。
尽管这些实验是有趣的和具有启发性的,但是,在我看来,它们除了提出一个问题以
外,没有做更多的事情;它们并没有证明普拉特的论点。我不准备强调下述要点,即在每一
系列实验中只有一种时间间隔得到了调查,如果将调查向更长的时间间隔延伸,有可能改变
局面。相反,我将强调下述观点,在两种其他印象之间插入第三印象并不等于包围两种临界
印象的背景。至少在开始阶段,前者的影响要大于后者的影响,这似乎是一种貌似有理的假
设。当普拉特将无中介的群集与充满着强度较弱的刺激的群集进行比较时,他实际上是在将
由一背景施加的影响与由一新的图形施加的影响进行比较,在他的结果中得到的差异可能完
全是由于这种差异,从而无法支持他自己的结论。在这个问题被阐明之前,必须从事更多的
实验,未来的研究将会补充现今还缺乏的资料,对此我毫不怀疑。其中一个实验会采取下列
形式。在两个临界刺激之前和之后,应当有一个像劳恩斯泰因使用过的那样一个背景,它们
之间是无中介的。只有毫无中介才会具有普拉特实验中所具有的那种作用。我们可以用下列
图解来表示劳恩斯泰因和普拉特的实验:
刚才建议的实验具有下列特征:
动力上活跃的痕迹
1.时间误差的变化
不论这些实验的结果如何,劳恩斯泰因已经证明(正如他之前的本特利已经证明的那
样),兴奋结束以后留下来的痕迹并不都已消亡,而是至少在某些条件下与其他痕迹处于功
能的关系之中。通过这种功能的关系,遗留下来的痕迹经历了种种变化。在劳恩斯泰因和苛
勒的实验中,同样的结论也从其他结果中得出。苛勒发现,当实验连续进行了几天以后,负
的时间误差就会逐渐变小。我在表19中重现了几个数字,这些数字是从苛勒的一张表格中计
算出来的(p.159),它代表了“第二个更响刺激”的判断(-)和“第二个更柔和刺激”
(+)的判断的相对优势(该判断如先前所解释的那样被决定),这是在三天时间里从5名
被试中得到的。这些数字概述了从三种不同的时间间隔中得出的结果,这三种时间间隔是3
秒。41/2秒和6秒,而苛勒的最短的时间间隔11/2秒则被省略了,因为在那种时间间隔
里,时间误差几乎在第一天就已经是正的了。
表19较响亮判断或较柔和判断的优势
日期
2/12/21
第 228 页
----------------------- 页面 230-----------------------
行为心理学.txt
5/12/21
6/12/21
相对优势
-38
-22
+17
摘自苛勒,P.159。
结果是十分明显的。在卡嗒声的现象中伴随着显著的变化。在实验的第一天里,该系列
似乎包含着大量的“上升的”步骤,其中许多步骤相当之大,而在第三天则出现了大量“下
降的”步骤,上升的步骤反而没有生气了。这些事实反映了痕迹的另一功能特性,它位于劳
恩斯泰因所证明的痕迹特性之上:由“相似”刺激产生的痕迹并不彼此保持独立,而是形成
了较大的痕迹系统,它们以特定的方式影响新形成的痕迹。对于一个痕迹来说,它第一天就
在内部对子的时间间隔(intrapairinterval)期间朝着集中程度较低的方向变化,以便产
生负的时间误差,那么,第三天它在同样的时间里将增加其集中,从而产生一个负的时间误
差。这种说法实际上包含了两种不同的观点:(1)在更大的系统内痕迹的相互依存性;(2
)痕迹的动力组织并不单单遵循它们的时间安排,还有赖于痕迹本身固有的特性,根据我们
的讨论,还有赖于它们的相似性。相似的音调将依靠整个条件,因此,刺激的等同性对于兴
奋和过程的等同性或相似性来说并不是充分的标准。然而,痕迹的组织是由内在的痕迹特性
决定的,这种情况对于记忆理论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它表明,在蜡板上进行经验追踪的陈旧
类比是极其不恰当的。这是因为,蜡板上每一种印象不受其他印象的支配,而痕迹的序列可
能完全是相倚的(contingent),它们按照内在特性而把本身组织起来;这样一种纯粹的时
间上的偶然安排被充分有序的系统所取代。为了避免可能的误解,我将仅仅补充一点:等同
性原理并不是支配痕迹系统组织的唯一原理。
2.“中心倾向”
劳恩斯泰因在其结果中还探知了痕迹系统内的另一种效应,一种人们已经熟悉的效应,
霍林沃思(H.L.Hollingworth)称之为“判断的中心倾向”(
hecentraltendencyofjudgment)。由于我以前已经对霍林沃思的实验进行过描述(1922
年),因此我将对此仅仅简单地提及一下。他调查了“无差别点”(indiffereencepoint
),也就是一个得到正确再现和再认的分级系列内的刺激,较小的刺激得到过高估计,而较
大的刺激则得到过低估计。在一种实验形式中,让被试的手臂按一段可变距离移动,然后被
试必须再现这种手臂动作;在第二个系列实验中,向被试呈示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然后经过
5秒的时间间隔,被试必须凭记忆从30个同时出现的正方形中选出业已见过的正方形来。在
这两组实验中,某些小的刺激(动作和正方形)都被过高估计了——也就是说,再现的动作
和挑选的正方形都比原来的要大一些,而其他一些大的刺激则被低估了,但是有一个刺激正
好在无差别点上。霍林沃斯研究的积极贡献是证明了下述事实:无差别点的位置不是绝对决
定的,而是始终与所使用的刺激范围的中心相一致。由此可见,同样的刺激可能被高估,也
可能被低估,或者正好在无差别点上,这要视它所属的刺激系列而定。当然,这证明了痕迹
系统对每一个新创造的痕迹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痕迹系统内的平均效应(averagingeffect
)。
劳恩斯泰因也以下列方式表明了类似的效应。在他的第二个听觉实验系列中,他运用了
在柔和背景上和响亮背景上呈现的五种不同强度的卡嗒声。然后,他计算了对客观上等同的
刺激来说“较响亮的”判断和“较柔和的”判断的相对优势,并把两个最低强度的值(Ⅰ和
Ⅱ)与两个最高强度的值作了比较。我用下列图表表示他的数据。
表20
第 229 页
----------------------- 页面 231-----------------------
行为心理学.txt
进行比较的对子
以秒为单位的时间间隔
1
2
3
5
10
20
Ⅰ-Ⅰ和Ⅱ-Ⅱ
+38
+23
+20
+23
+8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