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类群星闪耀时 决定人类历史的10个瞬间

_4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
查拉图斯特拉纵情地欢呼和歌唱:“再来一次,永远再来一次。”接受产生了认识,认识又生出感激之情,因为当他将目光从自身痛苦中移开,转而高瞻远瞩,他发现(他为"无限”的魔力而感到无比喜悦),这世上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比病魔与他有更密切的关联,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比病魔所给予他的更多,为了他的自由——肉体和灵魂的自由,他应该感谢这个最残忍的刽子手。
当他想要停止不前,陷入松懈和懒散、迟纯和浅薄,满足于职务、职业、思维方式的时候,它便会出来鞭策他,强迫他振作起来。他感谢疾病,使他逃脱了兵役,有机会重新钻研学问;他也感谢疾病,把他赶出古典语文学、赶出马塞尔大学的小圈子,“退休”之后得以进入世界,回归到他的自我世界。衰弱的眼睛还使他“从书本中解脱”,“这是我为自己做的最大的一件好事”。他的痛苦,将他从一切束缚的罗网中剥离出来(虽然痛楚不堪,但获益匪浅)。他宣布,"病魔松开手掌,把我放了出来”,它是他自己体内孕育着的那个人的助产士,它既给予他生命,同时也给予他生之痛苦。他感激它,因为一切陈规旧习都被新的生命和新的视野所取代。“我仿佛重新发现了生命,包括我自己在内。”
只有痛苦能使他明察一切,这受尽折磨的人,甚至在唱给痛苦的颂歌中还在为他所受的煎熬而欢呼。那些天
生像熊一般健壮的人愚昧而容易满足,他们没有追求也没有疑问,因此,心理学不是身强力壮的人创造出来的。一切认识都源自痛苦,“痛苦总是刨根问底,快乐却常常停止不前,也不回首来路”。人“在病痛中会变得特别敏锐”》那种痛苦,那种始终撕心裂肺的痛苦开垦着心灵的田野,而正是这痛苦的开垦和耕耘才松动了土壤,结出累累的精神硕果。“使精神最终获得自由的是最深切的痛楚,它迫使我们深入到自己内心的最后角落。”谁在痛苦中逼近死亡边缘,谁才能自豪地说:“我对生命了解很多,因为我每每险些失去它。”
这样看来,尼采战胜痛苦的原因,不是投机取巧,也并非对他的身体状况视而不见,相反,他是与其针锋相对:这个价值的发现者,由此发现了自身疾病的价值。他反其道而行之,他不是首先坚定信念而后才能承受痛苦,他的信念是从痛苦暴虐的酷刑中树立起来的。
通过这门“认识”的化学,他不仅发现了病痛的价值,还发现了它的对立面,也就是健康的价值,二者的结合,就能赋予人完整的生命感受。痛苦与激情永远针锋相对。二者是缺一不可的,疾病是手段,健康是目的;疾病是道路,健康是目标。在尼采看来,痛苦只不过是疾病黑暗的此岸。而彼岸则沐浴在一片光明之中,而那光明是难以言状的,那就是新生,它比一般的生存状态更有深远的意味,它绝不仅仅是转变,不是的。它意味着很多,它是增强、提高和精练。从病痛的魔掌中逃脱,人会变得“更坦白,更敏感,更善于享受快乐,更能敏锐地体味一切美好的事物,感官也更加活跃”;既有孩童的天真,同时又更加精明机敏。这疾病背后的第二种健康不
会轻易获得,它来自心灵迫切的渴望,是用无数的叹息、呻吟和濒临绝境换取的,这种“饱经磨难和征战”而来的健康,比一向健康的人那种迟纯麻木的舒适更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一旦品尝过这种战栗的快感,这种令人陶醉的狂喜,人们就会焦灼地企盼再度体验到它。他愿意经常置身于痛苦那熊熊的烈焰之中,只为了能时常回归到那种“恢复健康时令人心醉的感觉”。回归那种辉煌的醉意,远胜过酒精、尼古丁这些普通的兴奋剂。刚刚发现了痛苦的价值和健康的快乐,尼采便要将其变成神圣的使命,赋予它世界的意义。
同一切具有魔鬼气质的人一样,尼采顺从了自己的激情,从此,快乐与痛苦之间碰撞出的火花不再使他感到满足;为了奔向至高、至乐、至纯、至强的新生境界,他还要忍受更深的煎熬;在渴望的激情之中,他逐渐把自己追求健康的强烈意志与健康本身混淆了,把自己的狂热当成了活力,把跌跌撞撞走向衰弱的艰难步履看做充满了力量。健康!健康!自我陶醉的人往往会高高地擎起这个字眼,将它像一面旗帜展开在空中:它应该成为世界的意义所在,在生活的目标和一切事物的尺度中,唯有它是衡量一切价值的标尺;他在黑暗中摸索了几十年,从一个苦难走向另一个苦难;而现在,他唱着并且沉醉于生命力的赞歌、统治一切强力的赞歌,他舞动起权力意志和生命意志的大旗,带着燃烧的色彩,走向坚韧,走向残酷。当他精神抖擞地走在新人类的前面时,却全然不知,那鼓舞着他高擎旗帜的力量,也正是那即将向他射出致命一箭的力量。
原来,使尼采激情勃发地高唱酒神颂的最后的健康,那原本只是一种自我暗示,是“臆想”出来的。正当他
在自我的力量中陶醉时,当他高举起双手向天空欢呼时,当他在《看哪,这人》中大讲他的强壮健康,并起誓从没有患病和颓废的时候,他的血液里,已隐隐闪现起电光。在他心中高唱着凯歌的,已经不是生命,而是步步逼近的死神。他认为那光明和力量的高潮,恰恰潜伏着那致命的疾病的最后一击。今天,无论哪个医生都会一眼诊断出他最后时刻那种美好的感觉是回光返照,是典型的崩溃前夕的舒适感。那璀璨光明的幸福已经从魔幻般的“现时”彼岸迎面而来,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淹没了他,使他在狂喜中战栗。但他处在醉意朦胧中,已经不可能作出判断。他只觉得自己此刻正沐浴在一片光辉灿烂的仁慈之中:他的大脑里燃烧起思想炽烈的火焰。言辞如泉涌,音乐洋溢在他的灵魂中。映入眼帘的,都是安宁的光芒,街上的行人都向他微笑,每一封来信都捎来神的旨意。在幸福的晕眩中,在最后的信中,他向友人彼得加斯特喊道:“为我唱支新歌罢!世界变得美丽神圣,天空也笑逐颜开。”正是那来自神圣天空中的燃烧的光芒,击中了他,痛苦与幸福在瞬间烟消云散。这两种感受同时刺入他饱满的胸膛。在急剧起伏的太阳穴中,生与死被鲜血融合成一支独特的末日预言曲。
4.了解唐璜
永远活着并不重要,永远活跃才是重要的。
伊曼纽艾尔康德把认识看成一个嫁给他的女子,他们同床共寝40年之久,并在德国创立了一个大家族,这个大家族由哲学体系组成,其子孙一直延续至今。他同真理的关系完全是一夫一妻式的,如谢林、费希特、黒格尔、叔本华,所有他思想的儿子,也同他如出一辙。神圣崇高的对秩序的追求,促使他们研究哲学,这是德国人特有的一种务实的意志,它要求对思想约束,构筑秩序的存在。他们对真理的爱是真诚、持久和忠实的,但这爱中绝对没有情欲,没有那种使人饱受煎熬以致形容憔悴的欲望:在他们心目中,真理是一位妻子,是一笔牢靠的家产,他们与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是到死神临近的一刻,也不会做出不忠之事。因此,在他们与真理的关系之中,总有那么一种世俗的东西,他们每个人都给自己盖起了一座藏着娇妻暖床的房子——他们的体系。在杂木丛生的原始世界中,他们为人类开垦出思想的田野,并辛勤地耕耘着。他们谨慎地拓展着他们认识的疆界,靠辛勤和汗水收获他们的思想果实。
尼采的认识激情却相反,它来自一种与他们截然相反的气质,来自感觉世界的对跖点。他对真理的追求,是一种近乎中了魔一般的、在激情中战栗的、灼热呼吸着的、压迫着神经的和充满好奇心的,它从来得不到满足,但也永远不会衰竭。它从不在任何一个结论上停止和满足。在任何一个答案之后都要焦灼地、无所顾忌地继续追问。他从不将任何一个已经获得的认识揽进怀中,信誓旦旦地与之结为夫妻,建立他的"体系”、他的“理论”。任何事物都会对他产生吸引,但任何事物都不能使他止步不前。哪个问题的秘密被窥破,失去了羞涩的童
贞和魅力,他就会毫不同情、也毫无妒意地将它留给后来人,不再为它操心,他的欲求永不满足。他就像唐璜那个高超的引诱者一样,找遍了一个又一个女子。尼采也找遍了一个又一个认识,他要找到那永远隐身、可望而不可及的认识。对他产生吸引,使他痛苦乃至绝望的,不是征服、进驻和占有,而永远是追问、寻觅和追逐。
他追求冒险,而不是稳定,这是建立在《圣经》意义上的认识。男人“认识”了女人,她不再是秘密的。作为一个价值相对主义者,他知道,所有这些像急迫地占有财产一般的认识行为,都不是真正的“终极认识”,终极真理是不容占有的:这是因为“自以为真理在他手中的人,往往会阻碍许多事情的进行!”因此,尼采从不像管家似的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也不为自己的思想构筑房舍,永远身无长物,这就是他的意志,或者不如说,这是出于他天性中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力量,他只能这样,头上没有屋顶,身边没有妻儿和仆人,但他却有追逐猎物的热情和快乐作补偿;像唐璜一样,他不喜欢持久的感觉,而追求那“令人欣喜若狂的伟大瞬间”。对他产生吸引力的,只有思想的历险,那“危险的‘也许’”,只要你仍在穷追不舍,它就一定会使你激动不已、令你奋进;而即使你抓住了它,你也不会感到满足,他要的不是战利品,而是(正像他自称“认识的唐璜”一样)只要“不断追求认识、又不断被认识所戏弄而产生的亢奋、刺激和欲罢不能的快乐,直到接近了认识那浩瀚的星空,最终除了那只会给人以痛苦的认识,再没有什么别的可追求的事物,就像那位饮鸩而亡的智者”。
在尼采的精神世界中,唐璜不是一个伊壁鸡鲁派,不是追逐享乐的人,高贵而神经敏感的他不追求那种吃
喝玩乐、无所事事的生活;他既不吹嘘胜利,也不曾心满意足。一个追逐女性的猎手,就像思想领域中的宁录——也同时被一种压抑不住的冲动所诱惑,诱惑女性的人,自己也同时被蛊惑着去揭开女性的秘密。尼采就是这样在各种疑问中反复着,这成了他心中遏制不住的欲望。对唐璜来说,秘密存在于所有的女人身上,但所有的女人身上又没有秘密,因为他使她们一夜之间失去了秘密,这样,也就没有问题需要再发问,像对那位心理学家一样,在所有的问题上,每个女人只有一夜的秘密,而没有永远的秘密:真理只在瞬间,没有一个永恒的真理。因此,尼采没有一刻安宁的精神生活,没有镜子一般平静的表面:它湍急、游移,充满着突兀的转折点和激流。在其他德国哲学家那里,生命是从容不迫的,像一首娓娓道来的叙事诗,他们的哲学,就像是一件拆开、理清线团之后,安稳地编织出的毛线活儿。他们推究哲理,仿佛一旦坐定便摊开了手脚,从此懒得挪动。他们在思维过程中,血压不会升高,也没有搏击命运的热情。康德就从未有过一旦停止思想就痛苦万分的情形;叔本华三十多岁时完成了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认识,从此就过起了一种赋闲的生活,还时常发出一个原地踏步者的不满的抱怨。他们的步伐谨慎小心,他们就这样安稳地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而尼采却始终像是被追逐一般,不停地走上陌生之途。尼采的认识历程(像唐璜的那些奇遇一样)是一连串惊险的插曲,是一出高潮迭起的悲剧,其中充满了戏剧性。在不停的战栗的急切之中升至顶点,最终又不可避免地跌进无底的深渊,摔得粉身碎骨。
正是这种无休止的探求,永远没有终止的思考,这般驱人前行的魔力,为这个独特的生命造就出前所未有的悲剧,一部引人入胜的(因为它绝无平庸的市民气)的艺术作品。尼采被"诅咒”了,他注定了一生要像童话中不停地追逐猎物的猎人,他也要不停地思索,他的乐趣就是折磨他的痛苦和烦恼;他如同被追逐的猎物,总带着滚烫的呼吸和激越跳动的脉搏;他的灵魂,不懂休息和满足,他渴望着、煎熬着:“你刚喜欢上一样东西,还没有倾心相许,你心中那个暴君就发话了(我们甚至不妨称他为那个更高的自我):这正是我要的东西,把它交给我。而我们偏偏就拱手相让了,这是一种虐待,是引火烧身。”
尼采像一头中箭而逃的野兽,他凄厉地吼叫着,他欲罢不能地走在认识之路上,他喊道:“对我而言,到处都有Armiden的花园,因此我的心总在挣扎,总在品尝新的苦难。我只能抬起疲惫受伤的脚上路,除此之外,别无选择,面对那无比美丽却无法将我挽留的东西,我只能投去幽怨的一瞥,因为它留不住我!”
这发自内心的呐喊,从痛苦的深渊中传来的呻吟,动人心魄,在尼采之前德国的哲学领域里,是绝对听不到这样的声音:或许在中世纪的神秘主义者那里能听到,在异教徒和哥特教堂中的圣徒那里,在那神秘模糊的只言片语中,偶尔也会进发出类似的饱含痛苦的激情。帕斯卡的灵魂在怀疑的炼狱之中接受洗礼,他的灵魂也在上下求索,有激情,但最终也是毁灭。但在莱布尼茨、康德、黒格尔、叔本华那里,我们从不曾感到这样一种激情,因为,无论这些科学巨人多么正直,多么勇敢坚毅、殚精竭虑,他们毕竟没有把他们的全部,包括灵魂、五脏六
腑和肉体,同他们的命运一起投入到对知识的追求之中。他们只消耗大脑的精力,就像蜡烛只燃烧顶部一样。他们生活中的另外一部分,包括世俗的、私人的、与切身相关的那部分,则始终没有惊险,稳稳当当,尼采则相反,他总是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去冒险。他不只用他那“冷静而好奇的思想触角”,而且要以他全部命运的能量而置身于危险之中。
他的思想不只来自于大脑,同样也来自他全部的生命,这就是沸腾的血液、颤动的神经和不知满足的感官,因此,像帕斯卡一样,他的认识凝聚成“一部充满激情的心灵史”,是一连串生命的冒险,是一出惊险的人生戏剧(而其他的哲学家传记则只无限夸大他们的精神生活)。但是,即便处在最深重的苦难之中,他也不愿拿“险象环生的生活”与有序的生活作交换,因为,其他人寻找的是认识过程中灵魂的安宁,抵御感情的泛滥,这正是被尼采所深恶痛绝的,他认为这是对生命力的扼杀。这个悲剧英雄需要的不是"但求温饱的可怜追求”,不是日曰增长的稳定感,不是防范经历的胸墙。他不要安全,他永远不会满足!
置身于现世的变幻莫测和丰富内涵,一个人怎么可能没有疑问,怎能不因此而渴望、快乐和战栗!对那些动辄知足的平庸之辈,他总是发出这样高傲的讥讽,让他们尽管顽固不化,把自己藏进他们体系的贝壳里吧:他只醉心于充满惊涛骇浪的冒险生涯、无休止的惊喜和失望。就让他们一直在他们那体面而又温暖的巢穴里妥善地经营他们的哲学,规规矩矩地等着发财吧。他向往的却是用生命为赌注去拼搏。这个热衷冒险的人甚至毫不顾惜自
己的生命,他需要的更多:“重要的是永远生机勃勃,而不是长生不死。”
随着尼采的出现,黒色的海盗旗首次在德国认识领域的海洋上飘起:他来自另一个血统,是另外一个人。哲学不再属于科学的讲坛,它像斗士一般披上了铠甲。在他之前也有一些无畏的航海者,他们发现了大陆和国家,但从某种角度讲,他们是怀着一种文明开化和获取利益的企图,是为了人类而去获取它,使思想世界的地图更完善。哪里被征服,就在哪里插上旗帜,修建城市和庙宇,铺设通向新的未知世界的道路,接着,总督和执政接踵而来,他们坐享其成,就是那些评注家、教授以及有教养的文明人。他们辛劳的最终目的总是安宁、平和和秩序,他们要完善规范和法则,建立更严格的秩序。而尼采闯入德国哲学领域,就像16世纪末拉丁美洲沿岸的那些疯狂的海盗,他们不属于哪个国家,也不向哪个国王臣服,他们无家可归,尼采就像他们一样。他从不为自己或后人去征服什么,既不为神明,也不为国王或信仰,而就是为了享有征服的快乐。因为他没有夺得和占有任何东西的欲望。他激情洋溢,他要扰乱一切黯淡、平静和安逸,搅乱人们怡然自得的安宁生活。用火,用惊世骇俗去传播清醒。对他来说,清醒就像酣睡对好静的人那样珍贵。
他走到哪里,哪里就像海盗身后留下的惨象:教堂遭劫,古老的圣物被亵渎,祭坛坍塌,多愁善感、奄奄一息的信念被羞辱,道德栅栏被冲破,地平线在燃烧,烽火预言着勇气和力量。他永不回头,既不沾沾自喜于已经得到的一切,也不想据为己有;他驰骋的广阔天地是未知的一切;他唯一的乐趣就是释放能量,“惊扰昏昏欲睡
的众人”。他没有专一的信仰,也不对任何一个国家表示效忠,这个反道德主义者时刻准备在断桅上扯起黑旗,去开始新的凶险航程。他感到有一股魔力将他与前方神圣的未知世界联系在一起。他孤身赴险,他自豪地唱起他的海盗之歌、火焰之歌和命运之歌:是的,我知道我自何方而来,永不满足,如同火焰一般。我燃烧着自己,我发出光亮,我擭住的一切都变得光明。我抛弃的一切已化作灰烟。而我自己,一定就是那火焰。
5.真诚的激情
你的诫条只有一个:纯洁。
尼采早年曾计划撰写一本书,题目叫《新受难曲或正直的激情》。但他最终没有完成计划,然而他所做的其实更多,他用自己的生命“活”出了这本书。他热烈地追求正直、诚实,这种激情几乎达到了自我折磨的地步,
由此孕育了尼采的成长和转变。
诚实、正直和纯洁,说来这似乎有些令人吃惊:我们居然发现,在“反道德主义者”尼采这里,那激励他的原动力不是别的,恰恰是市民们引为自豪的诚实和正直的美德,纯粹的“穷人美德”,绝对中庸的传统的感情。直到踏进冰冷的坟墓,这一直是他的原动力。然而对于感情来说,只有强度才能决定一切,它的内容却说明不了什么;有些天性具有魔鬼般力量的人物,他们使那些早已变得平和、温吞吞的概念重新紧张、活跃起来:凡被魔力所控制,就会重返混沌状态,重新充满了不羁的力量。
因此,尼采具有诚实的品格,它有别于被那些循规蹈矩之人弱化成“正确”的正直,他热爱真理,如同一个追逐真理和明晰的魔鬼,一只狂野的、钟情于追捕猎物的猛兽,它的嗅觉灵敏,还有着极其强暴的劫掠欲望。尼采式的正直不同于小商贩的谨小慎微,因为后者是一种家禽般的驯服和节制,也有别于某些思想家的米夏埃尔科尔哈斯式的正直,因为后者像公牛一般暴躁,它们蒙着眼罩,只顾向着他们自己认定的那种真理一头撞去。而尼采对真理的追求,则无论激情爆发得如何强烈,却始终过于敏感和太有修养,他的头脑不狭隘、目光也不短浅;这激情不是自我束缚和原地打转,而是像跳动的火焰,把一个又一个问题点燃,舔舐它们,洞穿它们,却永远没有满足。激情永远不会在尼采身上消失,诚实也永不会中止,这二者是完美结合的一个整体。也许还没有人像他这样,集伟大的心理学天才与坚强不渝的高尚品格于一体。
因此,尼采注定是一个头脑非常清醒的思想者:把心理学作为一种激情来理解和实践的人,他就会以对尽善尽美的追求去感受一切。作为市民的美德,诚实和真实一向被务实地体验为精神生活的催化剂,但在他那里却像是音乐一般的享受。
明晰在这里具有了魔力。这个在摸索中艰难前行的半盲人,这个在黒暗中夜枭一般生活的人,在心理学的领域中,他的目光却像鹰隼一般锐利,他能在刹那间,从他无垠的思想天际,精确地射向地上哪怕最微小的一丝颤动和转瞬即逝的细小目标;在这个举世无双的认识者和心理大师面前,谁也别想隐瞒和遮掩:他的目光像射线一般穿透衣衫、肌肤、骨肉和毛发,射进每一个问题的核心。
而且,他的神经就像精确测量仪一般,能够对大气压的每一点变化作出反应,他的头脑同样敏锐,以同样准确的反应记录下道德世界中点滴的细微变化。尼采的心理学,不是源于他钻石般坚硬纯净的头脑,而是他全部身心对价值的极度敏感,他有精确的口感和嗅觉——“我的天才就在我的鼻孔里”——人类的、精神的事物中所有不完全纯洁或者清新的东西:“我具有一种极易受刺激的、清洁的本能,它使我能够从心理上感知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和五脏六腑。”
他有着精确的嗅觉,能够分辨哪里隐藏着伪善,教堂的袅袅香烟,艺术的谎言,关于祖国的空话,以及任何良知的麻醉剂。他的嗅觉器官对一切腐烂败坏、病痛和精神贫瘠都格外敏感。因此,对于他的头脑来说,明晰、
清纯和洁净,正如纯净清新的空气之于他的身体,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
他所期望的心理学就是这样的,即"对身体的阐释”,就是将神经的特性延伸到大脑。他对未来的预见,使其他的心理学家都显得迟纯笨拙。司汤达虽以善感著称,也无法与他相比,因为在司汤达的激情中缺少重音和强烈的爆发,他只是悠闲地将思想记录下来。尼采却是用他全身心的力量扑向一点一滴的认识,就像高空中的猛禽向地面上的一只小动物发起攻击。唯有陀思妥耶夫斯基有着几乎同样敏锐的神经(这也是因为过度紧张和病痛折磨之下的敏感);但在真实性上,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不如尼采,表现在有时不够公正,或者在认识之中比较夸张。而尼采,即使是在亢奋中,他的正直也不会有任何丢弃的现象,可见他天生就该是个心理大师,他的头脑天生就是一支心灵气象的精密气压计,没有谁的头脑像他这样,在价值研究中,没有谁使用过如此精密细微的仪器。
然而,心理学要达到完美的境界,仅有精心选择出来的最精巧、最锋利的解剖刀是不够的,还要求心理学家的手也一定要像钢一样柔韧而刚强,在手术过程中,手不能颤抖,不能畏缩,因为心理学仅靠天赋是不够,这里首先有个性格坚强与否的问题,是否有勇气敢于“思考一切所见”。如果像尼采那样具有认识的能力,这无疑是最理想的,它与那种充满原始的男性力量的认识意志结合在一起。真正的心理学家,要做到在具有认识能力时,也要具备认识的意愿,他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暗自胆怯、畏惧,不能将目光移开、敷衍了事,也不能因有所顾虑
和多愁善感而大意。在“以保持清醒为己任”的思想者看来,任何妥协和解、大发善心、胆怯、同情以及平庸市民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
精神斗士和征服者在他探索的险途中,不能出于善意而放过任何一个已经触及的真理。在认识的问题上,“盲目不是谬误,而是胆怯”,好心则是犯罪。因为谁要是顾忌羞辱和伤害,听到被揭露者的惊呼,看到赤裸裸的丑陋就害怕,他就永远不能将最后的秘密揭穿。任何没有探索到极至的真理和真实,都不具有任何伦理价值。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对于一切出于头脑懒散和怯懦而辱没果决的神圣使命的行为,尼采为什么表现出那样地严厉,对康德把上帝的概念偷偷地从后门放进他的体系,他是那么愤慨,对哲学研究中一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行径,他是那样地痛恨,他痛恨“暖昧的魔鬼”,因为它胆小如鼠,遮掩抹杀了终极的认识。没有哪一个伟大的真理是甜言蜜语诱骗出来的,假惺惺地推心置腹也诱导不出哪一个奥秘,只有施加强力,不留情面,自然才会将它最宝贵的财富呈现出来,只有粗暴,才会赢得“无尽诉求之可怕与高贵”在“崇高的”道德中的呈现。未知的一切领域,都需要经过强硬的手段和毫不妥协的精神去开掘。没有诚实就没有认识,没有果断就没有诚实和"认真精神”。“我不诚实,就会瞎眼;在我有所探究的时候,也必须诚实,这就是冷酷、严厉、刻薄、残忍以及不留情面。”
尼采作为心理学家所具有的极端、强硬和严厉,并非像他鹰隼般的目光一样是命运赋予的,而是以生活为代价换取的,为此,他牺牲了安宁、睡眠和舒适。尼采本来也是温和、友善、随和和开朗的,但他的意志却以斯巴达式的残暴和毫不留情与他的感情相抗拒,他半生的时间都处在火的洗礼中。
只有在经过细致的了解后,你才能对这一痛楚的经历有所感受和领悟。因为他生性中的“弱点”,包括温柔和好心遭受着对抗,他还一并剪除了所有人性的东西,这些东西本应将他与外界联系在一起;他还扼杀了人际关系中的所有友情、联系和交往,甚至连他生活的最后一个角落也燃烧起来,谁想上前触摸,就会烫伤手臂。为了保持伤口的清洁而用硝酸银棒去烧灼它,尼采也采用类似的方法残酷地灼蚀着自己的感觉,为的是让它保持纯洁和诚实;他对自己的苛求过于残酷,用烧红的烙铁,在他看来那表现了追求终极的真实的意志,因此,即便是他的孤僻,也是他对自己的苛求造成的。但是他是一个极端狂热的人,他会抛弃他曾热爱的一切,甚至包括与他交往至深的理查德瓦格纳;他把自己害得穷愁潦倒、离群索居、遭人记恨,遗憾的是,所有这一切只是为了保持真实,为了圆满地完成诚实的使命。
诚实的激情,使他像着了魔一样,渐渐成了偏执狂,它的烈焰在他生命的所有角落燃烧。没有必要追究尼采到底在做些什么,他试图建立什么体系,追求什么世界观等等。尼采一无所求,他只沉浸在对真理的热烈追求中自娱自乐而已,他没有任何目的性。尼采的探索,并非为了改善或者对这个世界施以教化,也不是为了慰藉世界
或自己,他只是以自身为目的,为自己而快乐,像所有具有魔力的激情,它只属于他个人的、自私自利的甚至是原始而强烈的狂喜。
当他尽情地挥霍他旺盛的精力时,从来不涉及什么“学说”——他早已从“教条主义那可贵的幼稚笨拙”中超脱出来,更谈不上宗教信仰(“在我身上丝毫也找不到宗教缔造者的影子,宗教是群氓的把戏”)。尼采把哲学当做一门艺术,作为真正的艺术家,他寻求的不是冰冷的、不可更改的结论,而是一种风格,“伟大的道德的风格”,作为艺术家,他全心全意地体味和享受着灵感来临时那醒悟的战栗。
将尼采称为“哲学家”,即“智慧之友”,的确有些不太准确,因为沉浸在激情洋溢中的他,总显得不够明智:哲学家通常追求的是感情的朦肽幽昧,休憩松弛,安宁平和,那是一种惬意,是一种毫无杂念的“褐色”智慧,一旦达到目的便故步自封,尼采与此是格格不入的。他"追求并消耗”信念,得到了立刻又会抛弃。称他为“真理之友”也许更恰当,一个真理的追求者。真理就像那贞洁而残忍的阿尔忒弥斯,害得那些追求者在她身后穷追不舍。即使将她的层层面纱揭穿,她也依然无影无踪。在尼采心目中,真理没有凝固、结晶,而是活生生的真实的。生命的最高意义,就是保持真实的火热的意志。尼采不需要幸福和快乐,他只要真诚。他不需要安静的休息(哲学家几乎都是这样),而愿在魔鬼的驱使下,去追寻所有兴奋活跃的最高境界。但那些最终是达不到的,为此所付出的搏击固然充满英雄气概,却最终导致了毁灭。
尼采对真实、诚实的追求,充满了激动、紧张和不讲情面,这就必然陷入与世界之间造成谋杀乃至自杀式的激烈冲突。从根本上说,一切生命的存在都离不开宽容和顺从(歌德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在自己身上明智地模仿,重构着自然的本性)。为了保持自身的平衡,有必要像一般人那样妥协和让步。谁要是非要违背这个规律,像神明一样,不愿在这个世上像凡人一样肤浅、妥协、顺从和随波逐流,谁要是企图挣脱世代不变的传统、习俗和人际关系的网络,谁就会不由自主地成为社会和自然的死对头。一个势单力孤的人越是无情地追求"绝对的纯洁”,就越容易遭到众人的抨击。不管他是像荷尔德林那样,坚持要把散文般的生命活出诗意,还是像尼采那样要把尘世间错综复杂的一切“思考清楚”,这样不明智的做法虽然颇有英雄气概,但却要激怒习俗和常理,将独辟蹊径的人驱入与世隔绝之中。
尼采所谓的“悲剧精神”,使任何一种感情都毅然走向了极端,乃至超出了精神的界限,直至终于酿成了悲剧。每个想使生活的法则变得单一,想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唯独使他获得满足的人,他必将变得孤独,并且一直走向毁灭。如果他没有自知之明,他就是个疯子;如果他明知危险却偏要挑战危险,他就是个英雄。无论对诚实的追求多么执著,尼采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他清楚自己身处险境,从最初的一刻,从他开始写作,他明白,他的思索围绕着一个险恶不样的中心运行,他的生活充满险象,但在精神世界,他不愧是一个悲剧英雄,因为生命面临着被毁灭的威胁,所以他热爱生命。
他向哲学家们发出疾呼:“把你们的房子建在维苏威火山的边上。”以此唤醒他们对命运的意识,因为“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所能独自对付危险的大小”,是唯一衡量他的价值的尺度。为了得到全部而把全部拥有投入到那场赌博中,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拥有无限,因为他是以自己的生命为赌注,在他凡夫俗子的外壳下,被赋予了无限的价值。
只要真理得以实现,我们可以献出生命。激情重于存在,生命的意义比生命本身更重要。在他的巨大力量之下,这种思想伸展着,甚至已超越他个人的命运。
“我们都宁愿眼看着人类的毁灭也不愿认识被毁灭。”他的命运越是充满危险,在越发高远的精神世界,他越是感到靠近了闪电,他对最后拼搏的渴望就越是充满着挑战的快乐。
“我清楚我的命运。”在毁灭即将来临之际他这样说过,“将来总会有一天,人们会在我的名字中发现一些非凡的东西:史无前例的转折,良知最深刻的冲突,以及一个坚定的抉择,反对迄今为人笃信并被神化了的一切。”但尼采对这一切知识的深渊充满挚爱。他以他的全部身心追寻那致命的抉择。
“人能承受多少真理?”这个无畏的思想者终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了彻底探究认识能力的极限,他必须走出安全区域,去攀登一个高度,一个凡人无法忍受的高度;在那个高度,最后的认识将致人于死地;在那个高度,人贴近了光芒以致头昏目眩。这最后的向上迈进的步伐,是他命运悲剧之中最动人心魄、最使人难以忘怀的
一出。当他心甘情愿地从他生命的巅峰投身毁灭的深渊时,他的精神世界还没有过这样的明亮,他的心灵从不曾这样地激越,他的话语充满了更多的欢呼和音乐。
6.回到自己
无法蜕皮的蛇必定灭亡。
思想者也是这样,假如受到阻碍让他们无法互通见解,他们就不能称为思想者。
无论那些循规蹈矩的人对有独特个性的人感觉多么迟纯,然而对于所有和他们作对的一切,却有着无法蒙蔽的直觉;早在尼采表现出他是个反道德主义者并且烧毁了他们的道德栅栏之前,他们就以他为敌了,他们对他的了解更甚于他自己。尼采是个始终游离于各个领域边缘的人,他集哲学家、语文学家、革命者、艺术家、文学家和音乐家于一身。他使他们感到不舒服。在那些专业人士看来,他一开始就是个可恶的越界者。他早期的语文学著作几乎还没有发表,另一个语文学者维拉莫维茨(他做了足有半个世纪之久的语文学者,而他的对手则成为人类不朽的丰碑),就已经开始在同行面前对他展开公然的谴责;即使是瓦格纳的追随者们也怀疑(怀疑得很有道理!)这个曾对瓦格纳赞美有加的人;当他尚未脱胎为一个真正的语文学家时,哲学家们怀疑的则是一个认识
者。尼采还未开始阔步前进,就已经开始面对一群专业有成的反对者。只有那位天才的洞察者理查德瓦格纳喜爱这个正在成长的日后的敌人。
可其他人呢?从他阔步前进的无所顾忌中,他们立即感到他是靠不住的,他不会有专一的信念,这狂放不羁的人追求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他反抗一切,连自己也不例外。甚至在专家学者们被他的威望所吓倒后,他们仍企图重新把这个被放逐的人圈起来,圈进某个体系、某种学说、某种宗教和某种启示。他们希望他像他们自己一样僵化,拴在某些信念和世界观里,而这些正是他所惧怕的,他们企图强迫这个不设防的人变得安分随和,想把这个热爱漂泊的人(他征服了无穷的精神世界)幽禁在一所房子里,然而他从未有过这样的念头。
某种学说拴不住尼采,他也不甘于被钉牢在一种信念上。我这本书从头至尾不存在小学教师那套玩意儿,要从这一出悲剧中附会出某种冷冰冰的“认识论”,因为这位激进的价值相对主义者从不曾长久地维系由他嘴里说出的任何一句话、良知的信念和心灵的激情,乃至将其奉为责任和义务,“哲学家追求并且要消耗信念”,他就是这样用高傲的回答应对那些津津乐道于自己的性格和信仰的懒惰之辈。
在他看来,他的每一个观点都仅仅是一个过程,甚至他的自我,他的肌肤,他的身体,以及他的思想成果,都被他看做是"很多个灵魂构成的集合体”。他还说了下面这句非常大胆的话:“对一个思想家来说,如果仅局限于一种人格,那将是一种缺陷。如果你找到了自我,你就得尝试经常丢掉自我,随后再找回自我。”他的风格
就是不断地转变。在丧失自我之后再重新认识自我,始终在成长而从不会僵滞停止。因此,"做你将要做的那个人!”这种思想贯穿在他所有作品中,这是他对生命下的唯一指令。
的确,歌德也说过类似的幽默话:当人们在魏玛找他时,他却在耶拿;而尼采喜用的“蛇蜕”这个意象,歌德也写在了一百年以前的一封书信里。但歌德谨慎的发展历程与尼采火山爆发一般的转变之间,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歌德总是围绕一个固定的中心来拓展他的生活,就像一株树以一个看不见的轴干为核心,年复一年地逐圈地增加年轮,它将最外层的树皮撑破,长得越发挺拔、魁伟和繁茂。他的发展来自耐心和坚韧不拔、蓄积的力量,以及不管怎样成长都保持始终的自我保护的能力。
尼采的成长却是借助暴力和猛烈的意志力。歌德扩展自己时注意自我保护,自身没有任何损失,他提高自己而不否定自己。善变的尼采却正相反,他总是彻底摧毁自己,而后再完整地重建自己。每一个新的自我、每一个新的发现,都是他近乎残忍地侵蚀自己、丧失信念、分解自己的结果。为了站得更高,他总要抛弃一部分自我,在他变化多端的世界里,没有什么过去的东西留存下来与后来者和平相处,就连他本人的各个发展时期,也不像兄弟般彼此情同手足、和平共处,相反却要彼此敌对。
他永远走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他的思想、感情要经过无数次的转变。因为每一个思想元素不仅要深入他的头脑,还要侵入他的肌体,伦理、精神的认识在他体内发生了化学变化,变成全新的血液循环和思维感觉模式。
尼采像一个孤注一掷的赌徒(荷尔德林也曾对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让他的整个心灵与现实那摧枯拉朽的力量相碰撞,从一开始,经验、印象就如火山爆发一般降临并冲击着他。
还是莱比锡一名年轻学子时,他阅读了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为此他失眠了十天之久,他仿佛被一股旋风裹挟翻转着,支撑着他的信念轰然坍塌了,当他的思想从迷乱困惑的晕眩之中清醒过来,他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世界观,他发现了全新的人生观念,与理查德瓦格纳的相遇也同样像一场热烈的恋爱,他的情感张力拉伸了。从特里布申回到巴塞尔后,他的生命获得了新的意义,仿佛旦夕之间,他身上的那个语文学者消失了,他的目光从过去和历史转向了未来。他的整个心灵充溢着精神之爱,而日后同瓦格纳的决裂就如同撕开一道几乎致命的创伤,再也不会愈合和结疤。他的思想的每一次震撼,就像地震爆发,都使他整个的信仰大厦顷刻间夷为平地,这就要重塑自我。他心灵的任何一点成长,都不会自然缓慢、悄无声息地进行,他内在本性的发展从不会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完成。包括思想在内的一切,都会像“霹雳”一般将他的世界粉碎。只有毁灭这个世界,才会诞生新的宇宙。尼采的思想充满了瓦斯爆炸般的独一无二的力量。他曾写道:“感情的扩张的后果太可怕,以致我真想从中摆脱出来。我时常想:我会因此突然死去的。”的确,他的思想获得新生之时,也就是什么东西死去之时,他的体内总有什么被撕裂,好像有一把钢刀,斩断与过去的一切联系。在成长历程中,没有谁经历这样的磨难,乃至用血的代价去超越自我。因此,他所有的著述,其实都只是这些手术的临床记录,记载的是他对自我
的活体解剖,就像是一种自由精神的助产理论。"我的书讲述的都是我的克服。”——它们记录了他的转变,是他的摇篮和妊娠期,是他的死亡和再生,是他向自我发动的无情的战争,是他的自我宣判和处罚,总之,是二十载的精神生活中一个个尼采的传记。
在尼采这些持续的转变之中,有些无与伦比的独特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生活道路是一种倒退。拿歌德来说,他的天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与世界的进程相协调。我们发现,他成长中的各个形式,象征性地与他的年龄相对应。青年歌德富有激情,中年歌德善于深思,老年歌德睿智明达:他思想的发展脉络与他生命中血液的热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的騷动只是在最初(像所有的年轻人),最后出现了秩序(老人总是这样),使他变得保守,这是在他一度激进之后,由感情丰富到科学严谨,对自己的生命由挥霍到呵护。尼采的路则相反,如果说歌德追求的是本性中越来越丰富的联系,尼采则急迫地分解自己;像所有被魔力驱使的人一样,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变得越来越暴躁,没有宽容,只有狂热和革命,越发躁动不安。单是表面的生活状况,就不难发现他的反其道而行之的历程。尼采是以一副长者的姿态起步的。当他的大学同学还在恶作剧和啤酒中消磨时光,或者在大街上闲逛时,24岁的尼采已经是个职位优越的教授了,即著名的巴塞尔大学里名副其实的语文学教授。他当时的朋友都是些大学者,他们五六十岁、年事已高,像雅各布布尔克哈尔特、里奇尔,还有他的知己——当时最伟大的艺术家理查德瓦格纳。他按捺着他那诗人的激情和内心涌动的音乐,像个迂腐的宫廷顾问,躬身伏在
那些希腊文手稿之上编制索引,乐此不疲地埋在故纸堆中。刚刚起步的尼采,把目光投向“历史”,投向那些已经死去的东西。他的老气横秋、兴高采烈和狂妄自负,都带着教授的尊严,他只关注书本和学问。
27岁时,他的《悲剧的诞生》展现了一条通往现时的秘径,但此时作者还戴着古典语文学的严肃面具,未来的微光只隐隐地在闪烁,那是他对于现时的热爱和艺术激情的火花首次的进发。对寻常人来说,30岁已是而立之年,歌德在这个年龄已身居枢密顾问,康德和席勒已成为大学教授,而尼采却在这时抛却了上升之途,他如释重负地离开了古典文学的讲台。他第一次总结自我,进入自我的世界,这是他的第一次深刻转折,这一终结标志着一个艺术家诞生了。
在碰开现时的大门后,他现出了真实的面目,一个不合时宜的悲剧人物。他将目光投向未来,热切渴望着新人类的降生。这其间又出现了电闪雷鸣般的一次次转变和内在本质的颠覆。从古典语文学到音乐,从严肃持重到心醉神迷,从立足具体事实到超然物外。
36岁时,尼采成了一个被放逐的人,此时,他是一个反道德主义者、怀疑主义者、诗人和音乐家,他比青年时期更具有青春的活力。他脱离了一切历史和自己的研究领域,甚至也脱离了现实,成了未来人类的同伴。一般来说,艺术家随着年岁的增长,会逐渐安分守己,日益稳重,目标也会日益明确,而尼采却随着时光的流逝不断地甩开一切束缚和羁绊。这一重焕青春的速度无与伦比。40岁时,尼采的语言、思想和性格,比17岁时更充满了
新鲜的血液、清新的色彩、大胆、激情和音乐,比起从前那个24岁、少年老成的教授,这个西尔思-马利亚的孤魂手中的笔变得更加轻捷、欢乐,像翩翩的舞步。在尼采这里,生命感不是在减弱,而是在加强。他的转变越发迅疾、自由和张扬,越发丰富、强劲和暴烈,也越发愤世嫉俗,他为他疾驰的精神步伐难以找到一个“落脚点”。在他身上,几乎不等一处长牢长好,“皮肤就起皱、胀裂了”。他的生活终于跟不上自我蜕变的速庋,速度渐渐加快,就像放电影一般,伴随着嗡嗡的鸣响,画面不停地颤抖着、闪烁着。早年的朋友几乎人人都固守在他们各自的学科领域、观点和体系中,就是这些自以为最了解他的人,每次和他会面,都会吃惊地发现,他变得越来越陌生了。他们吃惊地看到,他焕发着青春的风采,旧日的踪迹已不在;而这个始终处在转变中的人,当他听到他从前的头衔时,当别人把他与“巴塞尔大学的弗里德里希尼采教授”、那个语文学家“搞混”,自己却觉得毛骨悚然,要回忆起那个20年前一度做过的“睿智长者”实在是很困难!没有人会像尼采这样随时地无情地抛弃自己身上一切旧的痕迹和感伤,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的晚年才那样的孤寂,因为他割断了过去,在最后那些年里,为了融入新生的一切,他的转变实在太过激烈。他呼啸着掠过所有的人和事物,而越是接近自我,就越是迫切地渴望摆脱自我。他的内心在裂变着,从“不”到“是”,他内心那条“电路”的切换也越来越生硬和突兀。他不断地燃烧、消耗着自己,他的生命就是一簇火焰。
随着转变的加速,其强度和痛楚也相应地增长。尼采最初的“克服”仅仅是蜕去少年意气的忠诚和信仰,以
及从学校里学来的权威观念,像干枯脱落的蛇蜕,它们被轻易地抛在身后。
作为一位古典语文学家的意义越深刻,他就越要向深层的核心处开刀,由大量的自身原生质形成的信念越是皮下的、穿透神经的、渗透血液的,就越需要暴力去自残,要果敢,不怕流血,这成了一种"自我处决”,又如同夏洛克从活人身上割肉。终于,自我解剖深入到了感情世界的最底层,成了冒险的手术。
斩断瓦格纳情结,这是他自我解剖的一次手术,紧靠心脏,近乎自杀,又像一起纵欲之后的凶杀,因为他对真理的强烈追求冲动,正是在两情脉脉、缠绵缱绻之际强暴并随即扼杀了那与之肌肤相亲的身体。
但是,他要的就是残暴。尼采为了他的“克服”失血越多,痛楚越深,他越要无情地自残,这样,他就越是满怀喜悦地为他对自己意志的考验而自豪。渐渐地,尼采的自残冲动居然变成了他精神的一种嗜好。
“我的毁灭欲与我的毁灭力相差无几。”他从单纯的变形中找到一种与自己对抗的乐趣:他书中的话语处于敌对状态,彼此粗暴地攻击,他激烈地背叛自己的信念,把“不”说成“是”,又把“是”说成“不”。他自我伸展着,以拉开他本性中的两极的距离,将两极间的电压当做真正的精神生活,他一再逃离自我,又一再回归自我——“出入自己的灵魂,又在更广阔的穹宇中赶上前来。”这种过度的兴奋,最终酿成了灾难。因为他努力拉伸他的本性的结果,就是精神在张力之下的崩溃,燃烧的内核和巨大的魔力爆发了。那无比强大的张力,只需一次火山爆发般的撞击,便能将壮观的形象摧毁,它被创造的精神从自己的血液中唤来,而后,又将其逐入无限之
中。
7.发现南方
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得到南方那光明、健康、开朗、快乐、温柔的声音。
尼采豪迈地说:“我们是精神太空里的船夫。”以赞美那无比自由的思想,它总能在那广阔的领域中发现新的路径。确实,他的精神历程,他的转折和提高,永恒的追求,正是在无限高远的精神世界中展开的;像一只不断抛下重物的气球,尼采也一直在减轻自身的重量,丢掉一切羁绊,使自己变得更轻松自由。随着缆绳被斩断,负担被甩脱,他的脚步越发壮美,于是他的视野更开阔,他的目光超越时空,更加独特。在这只生命之舟遭遇致命的飓风之前,它已经经过了无数次转折。
尼采的一生中,只有一次改变命运的抉择清晰可见:那是将最后一根缆绳解开时扣人心弦的一瞬,飞船从坚实牢固变为自由自在,轻快地升入无际的太空。这一刻,就是尼采离开了他的居所,离开了家乡和教授职位的那一天,从此再不回到德国,除了不屑一顾地匆匆路过,他便永远翱翔在异乡自由的天空中。对于本质的、世界历史意义上的尼采来说,在此之前发生的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
最初转变仅仅意味着自我的准备,如果不是获取自由的决定性的挣脱,他将依然被束缚在原来的学问里。埃尔文罗德或狄尔泰,他们因学有专长而令我们尊敬,但对我们的精神世界不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直到他那具有魔鬼般力量的面目显露出来,思想的激情脱缰驰骋,他感到了初始的自由,尼采便显出他预言家的面目,并将命运变成了神话,这里展示的不以历史,而是以戏剧,将他的生活以艺术作品和精神悲剧来加以展示。我认为,他的生活道路始于艺术家气质的苏醒,他的思想属于自由的领域。作为古典语文学家的尼采只是在休眠状态;那个插上翅膀的人,那个“精神太空中的船夫”才是我塑造这个人物的开端。
尼采像阿尔戈英雄一样奔向自我的征途,他第一次抉择了“南方”,而这一直是他“转变之中的转变”。对歌德来说,意大利之行也是个重大的转折。他逃往意大利,逃向真正的自我世界,他挣脱束缚,进入自由的境界,对他来说,生命不再是苟且偷生,而是去体验、去感受。当他翻越阿尔卑斯山时,意大利的阳光照在他身上,他感到了突如其来的巨大变化。还在特兰托时,他就这样写道:“我觉得自己好像刚从格陵兰岛返航归来。”他也是个“苦冬者”,曾在德国“恶意的天空下”遭罪,他的天性需要光明,他意识到那深埋的激情正在不可遏制地勃发,他感到了开放和解脱,感到了踏上意大利国土时的自由的冲动。
遗憾的是,南方创造的这个奇迹来得太晚了。这时歌德已经四十岁了,他的性格循规蹈矩又审慎。他的一部分精力用在了魏玛,和宫廷、家业、威望、职责在一起。他已经结成了非常稳固的晶体,不可能再被分解或改变
了。让自己受控制,这不是他的整个生活方式。歌德要永远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任何事物都要在他的控制下(而尼采、荷尔德林、克莱斯特等挥霍无度的人,总是把自己全部身心奉献给每一个印象,让它熔化自己,从中找到快乐)。歌德在意大利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就是更深刻的联系(尼采找的却是更高的自由)、宏伟的历史(尼采寻求的是壮丽的未来,他要摆脱一切历史)。从根本上说,他探索的是深埋在地下的东西:古希腊的艺术、古罗马的精神以及草木岩石的秘密(尼采却充满激情地仰望头顶的一切:如洗的碧空,清晰无比的天际和每一束光芒)。歌德的体验主要在思维和审美的领域,尼采的体验却囊括了整个生命。
如果说歌德从意大利找到了一种艺术风格,那么尼采则发现了一种生活风格。歌德因此更加丰富,尼采则获得了新生。歌德虽然也感到要有所更新,但旧有的模式已经形成,他只有接受"印象”的能力。对于尼采那种彻底的转变来说,四十岁的他已经无可改变了,更重要的是不情愿。他对自我的肯定(这在晚年就僵化成了一层硬壳)只在静止之外留下极有限的变化空间,他是明智而有节制的人,只吸取对他本性有益的养分(而每一个狄俄尼索斯性格的人则吸收一切,用不知足,直到危险的境地)。歌德只想借助外界来丰富自己,而不被外界所诱惑和控制。因此最后他在经过审慎的考虑之后,不无保留地对南方表达了一种感激之情,而且最终竟成了排斥。他对意大利之行的结论是这样的:“无论如何我不能独守,也不能再离开祖国,这也是我此次旅行的一个收获。”只要把这些仿佛被模子铸出来的话翻转一下,便可得到尼采南方经历的评价。他的结论与歌德截然相反:他
从此将一人独守,并要离开祖国。歌德离开意大利,又回到他的出发地,就如同从一次有益的旅行中归来,随身行李、心灵和头脑中都装满了有价值的东西;尼采则永远失去了祖国,但找到了自我。这个“遭放逐的人”,自由自在,无家无业,永远摆脱了一切来自“祖国”、“爱国主义”的控制,此后,他只以一个“优秀的欧洲人的眼光”观察,他是一个超越了国界的“游牧式的新人”。
对于他的来临,尼采已经有了预感,并且想要化为彼身,在彼岸的未来王国里生活。对尼采来说,精神的家园不是他的出生地,因为那只是过去,是“历史”,精神的家园是他自己创造、生育的地方。“我的家园就是我作为父亲创造生命的地方”,而不是他被创造的地方。这便是尼采通过南方获得的财富,从此,对他来说,整个世界既是异乡又是家园,他获得了鹰隼一般明亮锐利的目光,能在空中俯瞰四面八方和开阔的天际(歌德却感到有被"封闭的天际包围”的危险,虽然同时也被围护了起来)。
迁居海外后,尼采永远超越了过去,他摆脱了德国,也摆脱了语文学、基督教和道德;而最体现他挣脱一切束缚的,就在于他从不走回头路,从不用怀念、伤感的目光回顾过去的一切。这驶向未来国土的航海者,“驾着最快的小船抵达了大同世界”,他是那样的喜悦,他已经没有兴致返回他那语言单一、片面单调的故乡。因此,不要再指望他重新德意志化,在他看来,那只能是一种(时下十分普遍的)暴行。这个自由的人再也没有退路。自从感受了意大利的晴空,他的灵魂再面对任何一种“阴郁”时,都会不寒而栗,不管那是来自乌云,还是
大学讲堂、教堂或兵营。他的肺叶,他的神经,都再也无法忍受北方的、德国的、混浊的事物。他不能再生活在昏暗之中。对他而言,从此,真实就意味着明晰,瞭望深远,轮廓勾勒清晰,他热情洋溢地赞美那辉煌、锐利的光芒。他永远告别了“德国特有的魔鬼——暧昧”。这个或许是天才或许是恶魔的东西,自从他生活在南方、“外国”,他那如美食家一般的敏感便使他意识到,德国的一切对他开朗的心绪都成了"消化不良”的食物,一堆问题永远和他纠缠不清,灵魂一生都要不得安宁;德国的一切永远不能再使他感到充分的自由和舒畅,甚至曾经最喜爱的作品,现在也在精神上引起“胃部压迫”:他觉察到了《名歌手》中的沉重、雕琢、华而不实和强作欢颜,叔本华的懒惰,康德的政客式的伪善,歌德的职务与威望的负担、闭塞的眼界,但这不仅是这深邃的头脑对当时德国过分“现代”(其实已降至最低点)的思想状况的厌恶,不仅是对“帝国”和一切违背德意志精神而去追求“大炮理想”的行径的愤怒,也不仅是对德国丝绒家具和柏林凯旋柱那种审美情趣的憎恶,他的新"南方学说”要求所有的(而不仅是民族的)问题以及整个生活态度都纯粹而明朗。“光,即使沉重的事物之
上也要有光”,由无比清晰上升到无比欢乐--种更开朗的科学。没有“学习的民众”那种愁苦,不是德意志
式的忍耐、枯燥、学究气的刻板,没有书房和教室的陈腐气息。他对北方、德国和故乡的最终排斥,不是来自他的精神和理智,而是来自他的神经、心灵、感觉和内腑,是终于获得自由而发出的呐喊,是一个终于卸下重负之人的欢呼:自由,接着是发自心灵深处的欢呼:“我逃出来了!”
在他脱离德意志的同时,南方也使他彻底摆脱了基督教。他像一只享受阳光的蜥蜴,因阳光照到了灵魂的所有角落而快乐,他回首自问道:“为什么这么多年以来落落寡欢,是什么造成了两千年来整个世界的畏惧和抑郁,自觉罪孽深重而小心翼翼、缩首畏尾,而生命作为最开朗、最自然、最充满活力的最宝贵的东西,却被无情地压抑。”通过基督教,通过对彼岸的信仰,他发现了现代世界阴暗抑郁的根源。这种“散发着秽气和迷信的信仰”败坏和麻痹了世界,是五十年代最危险的麻醉剂,它使过去有力的一切都陷入道德的瘫软。现在,他突然意识到生命就是使命,他终于要开始未来的“十字军东征”了,去捣毁十字架,去重新征服人类最神圣的领地:我们的此岸。他从这种“对此在的超常感觉”中学会了充满激情地注视此岸的、真实的、周身的一切;通过这一发现,他意识到,圣坛上的香烟和虚伪的道德蒙蔽了他的双眼,使他忽视了“贯注着新鲜血液的健康生命”。在南方,在那所“使灵魂和肉体康复的大学校”里,他学会了生活,它率真而且自然,清白而且喜悦,如同游戏一般开朗,没有对严冬的恐惧,也不用敬畏上帝。他坚信可以真诚地对自己说一声“是”。
上界赋予了这种乐观主义,当然这不是一个躲在暗处的上帝,而是来自一个崇高的秘密,来自光明。“在彼得堡,我会是一位虚无主义者,但在这儿,我就像植物一样信仰太阳。”他全部的哲学都来自获得解放的血液。他向一位朋友疾呼:“留在南方吧,即使只因为信仰。”光明一旦成了神丹灵药,也就成了尼采笃信的至宝。他以光明的名义发动了一场最残酷的战争:扫荡地球上一切妄图摧毁生命的光明、开朗、清晰、无拘无束的自由以
及充盈、丰沛的东西。“……从现在起,我与现实的关系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
在他以一个语文学者的身份躲在席帘紧闭的房间里过着呆板僵化的生活中,除了勇气,还同时出现了狂妄,它将原本已经凝滞迟缓的血液循环搅动得无法停息;就如同冰河解冻,思想顿时欢快地流淌起来,波光粼粼,渗入到每一个神经末梢里;太阳在那些突然产生灵动的语言和风格中闪烁着宝石般的光芒。他在南方从事的创作,都是用“融化坚冰的暖风的语言”完成。其中回荡着一种声调,它似乎要挣脱一切、解放自己,像冰雪消融,春天来临。
光明穿过黑暗,火花般闪烁的字眼纯净透明,每个停顿都富有乐感,所有这一切都来自一片澄明空灵的天
宇。
过去的语言固然优美,但却像岩石那样冷漠;现在的语言,轻盈跳跃,充满欢乐,自由地舒展着肢体,像意大利人那样伴着丰富变幻的表情手舞足蹈,而不是像德国人那样僵挺漠然。今昔真有天壤之别。新生的思想像小径上翩跹飞舞的蝴蝶,向新生的尼采迎面扑来,于是,他不再用德语加以表述,他觉得新鲜的思想,也要用一种新鲜语言表达,这语言轻捷、柔韧,有着体操运动员一般灵活敏捷的身手;这语言奔跑,跳跃和舒展。从忧伤的华尔兹到疯狂的塔兰泰拉的各式舞步,它无所不能,它包容一切,讲述一切,而无须挑夫的肩膀和沉重的步伐。原来风格中所有像家畜般的忍辱负重,所有的从容和威严都烟消云散,他时而扶摇直上,升入丽日晴空,时而又
充满激情,如同一口古钟发出的阵阵轰鸣。
在他体内酝酿着澎湃的力,珍珠般闪亮的格言警句像香槟一般使人沉醉,有时会掀起韵律的狂澜。他周身被奇异的光芒所笼罩,又像一条在阳光的照射下的河流,清澈透明。
也许还没有过一个德语作家的语言如此迅速地改变,从而焕发出青春;也没有一个作家的语言,变得像这样充满太阳的热烈、甘醇的醉意、南方的气息、神一般舞蹈、异教徒一般的自由。只是在梵高身上,我们看到了阳光照耀在北方人身上时发生的奇迹,他在荷兰时期那黯淡、沉重、抑郁的色彩,一变而为普罗旺斯时期的炽热、剌目和强烈。只有这个濒临疯狂的头脑中普照一切的光,才能与照彻尼采身心的南方的光相提并论。这两个善变的狂徒,激情亢奋如吸血鬼,只有他们对光才如此沉迷,非常迅速地采集着光。只有被魔鬼附身的他们才会经历这样辉煌的开启。奇迹浸透了他们的色彩、音响和词句。
但如果尼采只满足于一次狂饮,也还称不上具有魔鬼血统。在南方,在意大利,他仍在苦苦地寻觅一种“比较级”——“超凡的光”取代了光,“超凡的清晰”取代清晰。正如荷尔德林渐渐地把他的希腊搬迁到“亚洲”,在尼采最后的激情中,也向往着热带、向往着"非洲”。他需要太阳熊熊燃烧的火焰,而不仅仅是太阳光;他要锋利的明晰,而不仅是勾画轮廓的明晰;他要随极度快感而至的痉挛,而不仅是轻松愉快,把微小的感官波动变成心醉神迷的狂喜,把舞蹈变成飞翔,把热切的生命感变成白热化的境地。欲望在他的血管里澎湃,于
是语言也显得贫乏、局促、凝滞和沉重,因为他的心正翩翩起舞,为此他需要一种比语言更随意的手段,于是他想到了音乐。南方的音乐是他最后的向往,在这种音乐中,旋律优美,精神插上了翅膀。他在所有的时空中苦苦地寻觅这透明的南方的音乐,但却没有找到,直到他自己创造出来。
8.逃到音乐之乡去
来吧!辉煌灿烂的喜悦!
音乐是尼采的天赋,只不过一直没有显露,并且总是被更强大的意志排挤在一边。少年时代的他就以大胆的即兴演奏使伙伴们兴奋不已;在他青年时代的日记里,有许多关于作曲的记载。但是大学时代的他越是坚定地献身于古典语文学及哲学,就越是阻碍着天赋的发挥。对这位年轻的古典语文学家来说,音乐成了严肃庄重之余愉悦的休闲,就像看戏、阅读、骑马或斗剑,是一种闲适的精神体操。由于他用心地堵截,在最初那些年的作品里,他的这一天赋竟滴水不漏。他固然写了《来自音乐精神的悲剧的诞生》,但音乐只是对象、客体和考察的主题,而没有一丝乐感渗入他的语言、风格和思维方式。就连尼采青年时期的抒情诗作中也看不出音乐的旋律。更令人吃惊的是,按照比洛颇为内行的评价,他的作曲习作犹如若隐若现的幽灵,是纯粹的反音乐。在很长一段时
间里,音乐对他来说,还只是一种业余爱好,年轻的学者饶有兴致地搞搞音乐,不必承担任何责任,因为那"与使命完全是两回事”。
直到古典语文学者的外壳松动,音乐才突然降临并占据了尼采的内心世界,就像整个世界被火山爆发般的力量所震撼。于是,瞬间洪流冲垮了堤岸和河道。是的,音乐总是在某种激情之下去震撼一个人的内心,使他兴奋、脆弱,托尔斯泰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歌德对此的感受是痛苦的,因为,即使是永远对音乐采取一种谨慎防范态度的歌德(就像对待具有魔力的一切,他能辨认出变化多端的引诱者),也总是在放松(或者用他的话说,在“展开”)的时刻被音乐所征服,因为在袒露出弱点的时候,他全身心地激动起来。他总是被一种感情所俘虏(最后一次是在乌尔丽克那儿),在对自己失控之时,音乐便会冲破哪怕最坚固的堤坝,尊崇的热泪夺眶而出,那诗篇是作为贡物和音乐而完成,无比壮美的音乐变成了没有意识的感激。音乐,有谁不曾沉浸其中?当人身心开放,在幸福的渴望之中变得柔情脉脉,音乐便会深入人的内心。这正是尼采所遇到的情形。
当他满怀渴望来到南方,当他心胸洞开之时,仿佛一种异乎导常的象征,在他一向平淡的生活被突然而至的净化转向悲剧的生活时,音乐给他以力量。他以为他描述了“悲剧从音乐精神之中的诞生”,其实恰恰相反,他经历的是音乐诞生于悲剧精神之中。全新的感受不再满足于语言,它要求更有力的手段,更大的魔力:“哦,我的灵魂,你一定要学会歌唱。”
正是因为他的天性被深埋已久,这时便猛烈地喷发出来。以它强劲的激流,压迫他最纤细的神经末梢,他风格中最细微的笔触,一直只知描述的语言,此时像渗透了新的活力,顿时散发出音乐的美感。宣叙调式的庄严的行板——他以前作品中的沉重风格,现在开始“波动起伏”,有了音乐的多样性表现。
于是,各种精湛完美的技巧闪烁其间,如同断音那般精辟的警句格言,仿佛弱音那般的抒情歌,像拨奏那般的讽刺笑傲,以及对散文、格言、诗歌的大胆融合,就连标点符号也产生了音乐的魅力:德语中还不曾出现如此强烈的乐感。
这时的尼采就像一个揣摩透一部音乐杰作总谱的音乐家,领悟了语言从未被触及过的丰富内涵。一个语言艺术大师的无穷乐趣就在于,在强烈的不和谐音后面隐含着和谐,又在形式的明晰里蕴藏丰盈!因为,在给人阅读时不仅让人觉察到乐感颤动在语言的神经末梢,就是整个作品在这一刻也能让人享受到交响乐一般的感受。它们这些文字的出现不再只是源于作者冷静周详的计划,而是直接来自于作者对于音乐的灵感。
他本人谈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时候这样讲,他是把它当做第九交响乐的第一乐章来写的,而《看哪,这人》的序言中那独特的语言,那奇伟的词句,难道不是为一座未来的宏伟教堂创作的管风琴序曲吗?诗如《夜歌》、《刚朵拉船歌》,难道不是从孤寂的天边飘来的歌声?除了酒神颂,他最后的欢呼,陶醉狂喜从未有过的威猛和高蹈,成为古希腊的颂歌?上有南方碧蓝的晴空,下有音乐奔涌的急流,语言在这里化作永无止息的
浪涛,尼采的精神就在这波澜壮阔的海洋上升腾,直到被旋涡吞噬。
就在音乐迅猛袭来之际,这个清醒无比的人,立刻觉察到危险:这急流会裹挟着他,将他带出自我。歌德对危险是躲避,“歌德对音乐持审慎态度”——尼采这样评价歌德;而他却总是不避危险,重新判断一切价值,这就是他抵抗的方式。于是他把毒鸩变成良药(就像对他的疾病)。
他要将音乐以新的面目出现,这是完全不同于从事语文学那些年的面目,过去他需要的是精神的高度紧张、感情的兴奋激动(瓦格纳!)和对冷静的学究生活的调剂。而今天,他的思想处于一种放纵和感情的挥霍状态,音乐就只有作为灵魂的镇静剂。他不能再沉迷音乐(因为此时所有的思维都在喧嚣着〉,像荷尔德林所说,他现在需要的是“神圣的静穆”。
“音乐是怡神的手段,而不是刺激。”他要一种避难所式的音乐,当他遍体鳞伤、筋疲力尽地归来时,可以躲避其中;音乐是疗伤的沐浴,是水晶般的水波,音乐能使他遍体清爽;这音乐来自清爽的上界,来自晴朗的天空,而不是郁闷的灵魂;这种音乐使他忘我,而不是回归自我。南方的音乐和谐、纯净和单纯,是一种“可以用口哨吹出来”的音乐;他厌恶来自混沌的音乐(那已经烧灼了他的心),他需要上帝创世第七天的音乐,因为这一天是安宁的,只有大地众生礼赞上帝的歌声,那是一种祥和的音乐:“我终于泊进了港湾:音乐,音乐!”尼采珍爱轻捷,他将它视为衡量万物的尺度。轻捷与健康便是好的:精美的食物、精神、空气、阳光、风景
和音乐,凡是使人轻松,有助于摒弃呆滞、黒暗和丑陋的东西,才会施惠于人类,因此才有这迟到的艺术之爱,“使生命成为可能”,是“生命的兴奋剂”。音乐,明朗、镇痛和轻盈的音乐,令人激动和沉醉。
“没有音乐的生活是苦行和谬误。”在最后的危机之中,他强烈地渴望音乐,即使是痛苦中的高烧病人也不过如此。"谁曾这样渴求音乐?”音乐是他最后的救星:他也正因此痛恨瓦格纳,因为后者用麻醉剂、兴奋剂让音乐不再清纯,他为音乐的命运而痛苦,就像忍受伤痛。这孤独的人摈弃了众神,唯有这一位他要牢牢守护,只有这样,他才会灵魂振奋、永葆青春。"音乐,唯有音乐才会使我们不会面对真实而走向毁灭。”他像溺水者一样牢牢地抓住音乐,这是生命中唯一不屈服于沉重的力量,是它将他举向崇高的境界。
音乐也被这真诚深深打动了,它仁慈地俯身抓住他跌落中的身体。他被所有的人抛弃了,身边没有朋友,只有音乐陪伴着他,直到他最后的孤独的时刻。他与音乐形影不离,它一再有力地将沉重地向下坠去的他托举起来。当他终于堕入深渊,它依然守护着他已然寂灭的灵魂。当欧佛贝克走进他的房间,看到他已经神志丧失,但仍在钢琴旁用颤抖的双手摸索着弹奏;当他们将精神错乱的他护送回家,他一路上还在用动人心魄的旋律唱着他的《刚朵拉船歌》。当他的精神陷入黑暗,音乐始终陪伴着他,与他生死相伴。
9.第七重孤独
一个伟人遭受摧残、压迫和打击,直至孤寂。“哦,孤独,我的家园——孤独。”这沉郁的歌声从寂静的冰川世界里传来,查拉图斯特拉吟唱着他的挽歌,那是他永远返回故乡前唱的歌。孤独从来都是漫游者唯一、冰冷的家和灶。在漫长的精神旅途中,他到过无数的城市;他总在试图逃避孤独,但最终总是伤痕累累、疲倦而失意,重归他孤独的家园。
在漫长的岁月中,孤独始终伴随着他,其间,孤独本身也发生了变化,当他再次端详它的面容,不由得大惊失色。原来,长期的相伴,使得孤独也与他更加相像,像他一样越发严厉、冷酷和暴戾,它学会了伤害,具有了危险因素。当他依然柔声称它为孤独,与他亲密无间的孤独时,它却早已改名换姓:这第七重的至深的孤独,现在叫做孤寂;不再是遗世独立,而是被遗弃。所以在尼采最后的日子里,他的周围充满可怕的空虚和死寂;连遁世的隐士圣徒也不曾像他这样形影相吊。因为,他们这些狂热的信徒还追随着上帝,上帝至少将他的影子投进他们的茅屋。可他这个“谋杀上帝的人”既不拥有上帝,也不再拥有同人;他越是赢得自我,就越是失去世界;他走得越远,在荒漠中也陷得越深。通常最最冷门的书会渐渐地吸引读者的注意,以潜移默化的力量在自己周围形
成读者圈;尼采的作品却产生一种排斥力,将一切友好的东西从他身边推开,让自己脱离时代。
每本新书都使他失去一个朋友。渐渐地,就连他的所作所为所能引起的最后一点微薄的兴趣也冻僵了:首先他失去了古典语文学界的同行们,随后失去了瓦格纳及其同道,最后连青年时代的伙伴也失去了。在德国,再也没有一个出版商愿意为他出书,在地下室里凌乱地堆积着20年重达6400千克的成果。为了使他的书还能出版,他不得不动用自己那点可怜的积蓄和别人馈赠的钱。但是,没有人买他的书,即使是赠送,也没人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第四卷,他靠自费只多印了40册,随后却发现,在七千万人口的德国,他只能给七个人各自寄上一册。
此时的尼采,正处在创作的巅峰期,而对他的时代而言,却显得那么陌生。没有人信任和感激他;相反,为了挽留住青年时期的朋友欧佛贝克,他不得不为自己的书向他请求谅解。
“老朋友”,我们好像听见他怯生生的召唤,看见他不安地举起双手,这是一个曾遭受打击的人下意识的防范动作,“看看这本书吧。别被搞糊涂了,也别疏远我,对我好些吧。如果你不喜欢这本书,那也许因为一些细节罢了。”1887年,当最卓越的头脑向世人奉上时代最伟大的作品时,就是这样的情景。他不知道拿什么豪言壮语赞美友谊。除了说没有什么能摧毁友谊,“查拉图斯特拉也不能”。查拉图斯特拉也不能!对世人来说,尼采的著作成了巨大的负担,这是多么尴尬的情形!在他的天才与俗世之间,横亘着不可逾越的一道鸿沟!他呼吸的
空气越来越稀薄、寂静和空洞。
这种空寂,将尼采的第七重孤独变成了地狱:在它的铜墙铁壁之上,尼采撞得头破血流。“在我发自肺腑的呼唤之后,就像我的查拉图斯特拉,我却得不到回答。什么也没有,只有无声的漫长的孤独。它是那么地可怕,能让最坚强的人崩溃,”他这样叹息着,“而我,并不是最坚强的人。我是在遭到致命的伤痛后,才鼓起勇气的。”但他不要支持、赞同或名声,恰恰相反,以他的斗士气质来说,再没有什么比激怒、蔑视、乃至嘲讽更受欢迎。“一个人如果已经拉开了满弓,那么任何情绪都会使他感到惬意,但首先他必须是强大的。”
不管是冷漠还是热情,哪怕是温吞吞,他只需要有个回答能证明他的存在,他的思想的存在!遗憾的是,朋友们小心地躲开了,他们没有任何评价,好像那会使他们难堪似的。这就是一道伤口,它不断地向深处侵蚀,伤害着他的骄傲和自信,使他心急如焚。“这道伤口叫做没有理睬。”就是这道创伤,使他的孤独染上了毒性并且变得狂躁不安。
这种焦躁不安又突然沸腾起来,在这颗受伤的心中奔涌、迸发,如果侧耳倾听他最后几年所写的文章、书信,你会听到,在过于稀薄的空气的压迫下,他的血液开始病态般地搏动:这位攀登险峰的太空船夫的心剧烈地跳动着。在他致Kleisten的最后几封信中,字里行间也充满着这种紧张气息,像一部爆裂的机器发出不样的隆隆声和沙沙声。原本温文尔雅的尼采,渐渐带上了一丝焦躁不安:“长久的沉默激怒了我的骄傲。”
现在,他要不顾一切地得到回答。他写信、拍电报,催逼人家赶紧印他的书。就好像一旦耽误,就会带来可怕的后果。他不再遵循计划,他的主要作品《强力意志》还没有最后完成,他便迫不及待地抽出一部分章节,像火把一样,向时代掷过去。
“预示不样的音调”寂灭了,在他最后的作品中发出一声呻吟,它充满着抑郁和愤怒:焦躁这根鞭子,将这些作品从他的内心抽打、驱赶出来。他的骄傲被激怒了,他向时代发出了挑战。为了更有收效,他在《看哪,这人》中,“用一种足以青史留名的玩世不恭”讲述了他的生活。在焦急地等待反馈时,他写出了最后那些不朽的小册子。从没有一本书是在如此的贪婪和紧张的期待之中写出来的。他担忧再也等不到成功的那一天,他对回答的渴望使他焦急万分。
每次鞭子的甩动,他都要倾听是否有挨了鞭子的呻吟。但是没有,那一片“蔚蓝色”的孤独里不再有任何回声。死寂,像一只铁环将他的喉咙紧箍着,即使最恐怖的怒吼也无法将其击碎。他预感到,神灵也解救不了他。
在最后的日子里,他被不样的愤怒攫住了,像被戳瞎独眼的波吕斐摩斯,咆哮着向周围抛掷石块,却不知是否击中了目标;没有谁与他相伴,只有自己抑制着抽搐的心跳。他谋害了一切神灵,于是他自立为神,“要有所作为,不成为神怎么能行呢?”在捣毁了所有的祭坛后,他建起属于自己的一个。
《看哪,这人》,自我喝彩,自我赞誉。他垒起语言的巨石,锤声响彻整个世纪。他引吭高歌,他陶醉,他
狂喜,这是他的别世之歌,是他的胜利的颂歌。阴郁的歌声中,暗示着风雨将临的呼啸,随后爆发了尖锐、刻毒和迷狂的笑声。那是身陷绝境之人反常的兴奋,令人肝肠寸断。渐渐地,歌声中加进了跳跃。笑声尖啸着插进沉默的冰川;在酒神一般的迷乱中,他舞动手足,突然间,就在即将堕入的深渊之上,他凌空起舞了。
10.在深渊上舞蹈
每个深渊,如果你长久地凝望着它,它便也凝望着你。
1888年秋季的五个月,这是尼采最后的创作时期,这段日子他显得如此卓尔不群。一个天才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以惊人的疯狂思索着。
世上没有人像他这样头脑中充盈着思想、意象和音乐。如此激情澎湃乃至疯狂的创作,真是前所未有。可能就在同一年,在不远的地方,一位画家也激情澎湃甚至疯狂着:在阿尔的花园里,梵高以同样的速度和对阳光的迷恋,以惊人的创造力连续不断地作画。一幅闪耀着璀璨光芒的画刚刚完成,新的创作就又开始,决不迟疑、没有计划和思考。对梵高来说,创造是轻而易举的,像具有了魔力一样明晰而敏锐,幻象接踵而至。一个小时前刚刚离开梵高的朋友,归来时会吃惊地发现又一幅新作。这还不算结束,此刻,他已经饱蘸画笔,
目光灼灼地开始描绘第三幅了:扼住他咽喉的魔鬼,没有片刻的喘息,只顾扬鞭狂奔,而不管他胯下的躯体已经气喘吁吁。同样,尼采也是连篇累牍、无休止地书写,其敏锐迅捷空前绝后。
他的最后作品持续了10天,14天,三星期。构思、酝酿、阐释、成形和润色,所有这些都是一气呵成,完美无瑕。没有一个头脑能承受如此高度的紧张,并且在瞬间将思想转换成语言,联想、幻想从不曾如此神速地变成文字,而思路又是非常清晰。但是这样完美的作品,创造起来却轻车熟路,创作不再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而是为所欲为。
在思想的波峰浪谷之间,他只需抬起他深邃的、“深谋远虑”的目光,便可超越时空,穿越过去和未来。他能迅速地把握时间,并使它灵动起来,变成形象和音乐。像拿破仑勇往直前一样,他的思想和意象从未有过片刻的停滞。那原初的力量冲击着他,裹挟着他。“查拉图斯特拉突袭了我”,他一再讲起这种遭遇,在强力面前缴械了,仿佛头脑中那道拦洪的暗堤坍塌了,于是洪水一泻千里,而他则听之任之!“大概从不曾有过什么产生于同样力的丰满”,尼采欣然谈及他最后的作品。但他只字不敢提到那使他丰满,又使他爆裂的,正是他自己的力量。相反地,他虔诚地陶醉其中,因为他只“听从来自彼岸的命令”,他的心灵已经欣然被更高的主宰之力所占据。
但是,谁能描绘出这灵感的奇迹。在这五个月里,没有片刻的停歇,因为他处在欣喜和亢奋之中。在强光
下,描述了他的体验和感受。
且看下面这段被闪电击出的一段文字:“在19世纪末的今天,有谁清楚地知道,在繁盛的时代里,诗人们是怎样称呼灵感的?我将在别处加以描绘。事实上,只要你稍有迷信思想,你就摆脱不了这样的念头。你只是一个强力的化身,它借助你开口说话。‘顿悟’这个概念如果意味着你的敏锐,那么,这就是这种状态最确切的表述了。你倾听而不必寻找,你索取而不必关心给予。像一道闪电,一个思想瞬间闪亮,不可避免,毫不犹疑,我从来都别无选择。这是沉迷的狂喜,它有时会在泪水中消失。当它袭来时,你会不由自主地时而大步流星,时而缓步轻移;这就是忘乎所以,但又无比清醒;这是快乐的峡谷,在这里,阴郁和痛楚都不是它的对立面,而是一抹不可或缺的色彩;这是一种对韵律出于本能的直觉,它遍及广阔天地;韵律迫不及待地延展,使得作者对灵感的依赖有所节制。以此制衡灵感对语言施加的压力、张力……在更高的诗歌意义上,这一切都并非作者有意为之,而是使诗人自己置身于一种自由、且又必然的、有力和神性的激流里。这样一来,在诗歌之中最为奇特的现象出现了:意象和比喻的浑然天成——人们再也无须概念。一切意象、比喻贴切而凝练,仿佛各种事物自动前来,要求加入比喻的行列。这让我们想起查拉图斯特拉的话(‘一切都含情脉脉地走来听你讲话、向你献媚,它们的目的就是要控制你。你随便驾驭着一个比喻便可以奔向任何一个真理。所有的词汇都向你敞开怀抱,一切事物都化作了语言。一切生命都会向你请教说话。,)这就是我对灵感的体验。我不怀疑,要上溯到数千年前,才有可能
找到一个与我有着同样体验的人。”
我知道,在今天,医生会将这自我陶醉的欢快音调诊断为欣快症,当人来日不多时,这也许是最后的快感,是典型的自大狂的症状。但是我还是要问,历史上可曾有过一种创作是心醉神迷和纯净清晰的完美结合?
尼采的最后作品的神奇之处在于,明晰与陶醉结合一起,像两个梦游者结伴而行,既拥有酒神乃至猛兽一般的爆发力,又像蛇一样聪明,否则,那些热情奔放的人,只会在黒暗中呢喃着沉郁压抑的话语,就像含混的梦呓;这些俯视深渊的人,他们莫名其妙的语调,似乎正是来自那个世界。那里使用的语言,令人悱恻,难以理解,尼采却在他的醉意中始终保持着清澈坚硬。他的话即使在狂热之中也保持着锋利尖锐。
大概从没有人在疯狂的边缘却又保持警醒,像尼采那样深邃、清醒。他的语言(不像荷尔德林和其他神秘主义者)没有幽暗,而是真切、清晰,甚至可以称作“被神秘之光洞彻”。这里的光芒是危险的,它犹如午夜的阳光,明亮而神秘;在冰山上,它通红地燃烧着;它是灵魂的北极光,其壮丽奇谲令人悚然动容。它没有温暖,而是令人不寒而栗;它不使人头晕目眩,却要置人于死地。荷尔德林被感情那沉郁而汹涌的韵律所吞没,尼采却被自己发出的光芒烧毁。那光芒像利剑,令人无法忍受。尼采被他自己的精神烈焰烧成了灰烬。
他的灵魂在这强光之下燃烧已久,这光的丰盈和他自己心灵的明朗使他震惊。“我感情的强度使我惊骇,使我开怀。”但这股洪流已不可约束。这自天而降的鹰隼一般的思想夜以继日地发出的清响包围着他,直到他太阳
穴里的血液轰然作响。晚上,药物能起到盖起一层薄弱的睡眠屋顶的作用,帮他遮挡住那幻象如注的暴雨。可他的神经如同一根通上电的电线,让他整个成了如同闪过漆黑之夜的闪电一般耀眼的光亮。
在灵感疯狂的旋涡之中,在思想的激流之中,尼采失去了立足之地,魔鬼撕扯着他的理智。他不知自己是谁,他的极限在哪里。他的手(手已不听使唤,而只记录上界那个更高的力量的口述)。早已惮于在信上签名,因为他隐约感到自己正有着非凡的经历,他早已不再是瑙姆堡一个新教牧师的儿子,而是一个无名的生物,他力大无穷,是一个新的为人类殉难的烈士。
自从他感觉到自己已具有超凡的力量,自己不再是人,便用只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怪兽”、“钉在十字架上的人”、“反基督徒”、“狄俄尼索斯”签在他传达的福音之上。“我不是人,我是炸药。”
“我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以我为界,人类的历史分成两截。”
于是他怒吼,就像在燃烧的莫斯科,拿破仑面对着俄罗斯没有尽头的严冬,周围是他溃不成军的部队,可他仍然威严地下达一道道命令(那气概已经距离可笑不远了)。尼采也在他大脑的克里姆林宫里创作他的小册子,他命令德国的皇帝到罗马去,由他判处枪决;他敦促欧洲各国对德国采取军事行动,他要约束德国。怒火迸发,灵魂已经超凡脱俗。他的话如铁锤,重重硒在世界的大厦之上:他要重修历法,用一个反基督徒取代基督。他置
自己的画像于至高无上的位置。即使是疯狂,尼采也比其他精神错乱的人显得更辉煌,在这一点上支配着他的也是同样壮丽的丰盈。
灵感的激流贯穿于他的创作。“从未有过这样的创作、感受和痛苦:只有神,只有狄俄尼索斯才会这样受苦。”这些话发自开始丧失理智的尼采。在西尔思-马利亚的住处留宿的不仅是神志不清的尼采,同时还有这个已经走到尽头的最大胆的思想。创造的精灵赠予那个穷愁潦倒、默默无闻、迷惘绝望的人以超人的能力。在狭窄的空间里,穷途末路上惊恐的生灵踉跄摸索着,头顶上雷电闪烁,它照亮黑暗,昭示未来。
他像疯了的荷尔德林一样,感到头顶上有一个神,一个烈火之神,没有人敢直视他的面孔,他的气息会烧毁一切……战栗之中,他一再抬起头,想辨清他的容颜,但他已经神志涣散……他感觉、吟咏、承受着一切……难道他……他自己不正是神吗?……他,他是谁?……他是被钉上十字架的人,还是死了的上帝,抑或是活着的神……他青年时代的神,狄俄尼索斯……或许他集二者于一身,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狄俄尼索斯……思路越发馄乱,激流喧嚣着……那还是光吗?那不是音乐吗?阿尔伯尔托路四层楼上的小屋鸣响起来。所有的天体变得透明、震荡着。每一层天都映出异样的光彩……哦,这是怎样的音乐!泪水浸润了面颊,温暖、热烈……哦,这是神圣的深情,这是宝贵的幸福……那么现在……多么光明……下面,街道上,大家在向他微笑……他们举头向他致敬,那边的女商贩,正从篮子里挑出最美的苹果……一切都向他这个谋杀上帝的凶手躬身,一切都向他欢呼,
欢呼……为什么……对了,他想起来了,反基督徒降临人间了,他们高唱着“和撒那,和撒那……”一切轰响着,世界在欢呼声中、音乐声中轰响……突然,一切都归于寂静……谁倒下了……是他自己,在房前倒下了……有人抬起他……现在他又在房间里了……睡了很久吗,四周这么昏暗……立在那儿的钢琴。音乐!音乐……突然来人了……这不是欧佛贝克吗……可他在巴塞尔,那么他自己,他……在哪儿……他糊涂了……他们为什么那么古怪地、忧心忡忡地看着他?……然后是一辆车,车……铁轨奇怪地铿锵作响,像唱歌……是啊,它们在唱他的刚朵拉船歌,他要和它们一起唱……在无边的黑暗中唱……
那以后是在另一个地方的房间里,那里永远是黑暗,再也没有太阳,再也没有光。在他下面的什么地方还有人在说话。一个女子——那不是妹妹吗?可她走了呀,她不是远在异乡吗——她在读书给他听……书?他不是也写过书吗?有人温和地答应他,但他再也听不懂了。如果谁的心灵曾有那样的飓风席卷而过,那么他对任何人类的声音都会充耳不闻。谁被魔鬼深深地凝望过,他就永远被灼瞎了双眼。
11.指引自由的人
“指明方向”便是“伟大”的含义。
“在下一次欧洲大战之后,人们就会理解我了。”在尼采最后的文字中有这样一句预言。芸芸众生在经历了风云变幻的时代后,才真正理解了这位伟大预言家的意义:整个欧洲令人窒息的道德气氛在这个天才的头脑中获得了淋漓尽致的宣泄——那是人类思想中掀起的狂澜。当别人还蜷缩在空洞、虚妄的炉火边取暖,尼采“思虑深远”的目光已看到危机及其根源,那就是"民族心灵之上的疥癣、血液中毒,使得各民族彼此仇视”;正当整个欧洲其他一切力量都开始蒸蒸日上时,人们还在用“蠢牛式的民族主义”的狭隘观念,向来唯我独尊,没有一点长进。尼采还发现那种企图将“欧洲小国寡民、四分五裂的状态沿袭到永远”,并企图维护那建立在唯利是图基础上的道德之时,他痛心疾首地向人们发出大难即将临头的呼喊:“这种荒谬的状况绝对不能再持续下去了”。他愤慨地写道:“我们现在的整个状况已如履薄冰,甚至已经能够感觉到那解冻的暖风的危险呼吸了。”没人能像尼采那样洞察到欧洲的社会大厦将倾,并绝望地向全欧洲发出警告,呼吁时代远离那肤浅的乐观主义,奔向诚实、清醒和精神的自由。没有人比他更强烈地感觉到,一个腐朽的时代即将完结,强盛的新时代正初露锋芒。
这一存亡绝续的时刻,尼采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思考、去体验,这体现了他的伟大、他的英勇。那折磨并最终使他崩溃的巨大压力,将他与更高的力量连结在一起——那压力就是旧时代即将灭亡时的烈焰。精神的鹰隼总是在风云突变的前夕就展翅飞翔,而盲目的信仰中,总有彗星在战争和危机爆发前划过夜空,它拖着血染的轨迹。尼采就是这样一个更高力量的先兆,是风雨来临前的闪电,是山谷里暴雨倾盆前呼啸的狂风,没有人如此准
确地预感到我们的文明正面临着灾难。但这是精神的永恒悲剧:它那辽阔无垠的疆界并没有扩展到那个时代凝固而又浑浊的空气里去,虽然在精神的苍穹里,它已隐约地预感到令人窒闷的纯而又纯的空气。
你可以在尼采的那个广阔天地里纵目远眺,并呼吸到如利剑般透明清晰的凛然空气——那种只为坚强的心与自由灵魂而准备的空气。
尼采体现了自由这个最高的意义——他生命的意义,他毁灭的意义,就像大自然用热带的旋风暴进行自我破坏,以发泄它积蓄过多的能量,精神也需要一个魔鬼式的人物,反抗传统思想和道德,那是一个捣毁世界同时也摧毁自我的人;比起那些雕塑家、画家来,这英勇的叛逆者也是非凡的创造者。前者昭示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后者则指出了生命的无限深邃。
是啊,只有通过这些悲剧性人物,我们才能真切地意识到感觉的深度;只有借助他们不羁的探索,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认识人类。
九争夺南极之战
地球的南极点,几万年来人迹未至,甚至可以说是从来都没有被世人亲眼见过,然而却在15天,相当于1个分子量的时间内被看到了两次,斯科特一行恰好就是那第二批到达的人。
如今,极点科学站就是以“阿蒙森——斯科特”命名的。
1.征服地球的人
这个世界在20世纪的视野里几乎没有秘密。全部的陆地都已经被勘察遍了,海洋再辽远,也有船只在上面乘风破浪。一些地方在上一代人之前还无人知晓,像神话之地一般无迹可寻,而今却已经忠实地服务于欧洲所需;尼罗河的每一个源头长期被畅行的轮船找寻着。半个世纪之前才被发现的维多利亚瀑布正在不停地推动轮盘制造电力;亚马逊河西岸的人们将那里最后的原始森林砍伐得所剩无几;西藏这个唯一的处女地的神秘面纱也被人们渐渐揭开。老式地图和地球仪上那片被专家夸张标出的“人类未曾涉足的区域”,已经被20世纪的人类了如指掌。
人们被探索的意志推动着不断找寻新的方向,下有深海中的奇妙生物,上有无穷无尽的苍穹,人类对地球暂时失去好奇心以来,就只能在天空中寻找未曾涉足的领域,因此,人们将插着钢铁翅膀的航天器一个个地送上天空,每次都试图达到更高更远的地方。
然而,赤裸裸的地球,将最后的秘密隐藏到了我们这个世纪,提防着人类的窥探。那就是南极和北极这两块极小的区域——地球的脊梁,她将这两块地方从她被划分得支离破碎的躯体上拯救了出来,从造物的贪婪欲望中拯救了出来。几万年以来,这两个极点作为抽象的轴线帮助地球旋转着,它们几乎没有生命存在,却依靠着一层层的冰障,守护着这两片纯洁之地。这地球上最后的秘密,冬天被派来作为守护神,用严寒和暴风雪搭建起雄伟牢固的壁垒,挡住贪婪的人类通向这里的脚步。勇士们在死亡的威胁和极度的危险面前望而却步。这永远紧闭其大门的区域也只有太阳才能够匆忙瞥上一眼,而人类还从未成功地将目光撒向那里。
几十年以来,探险队一个接一个向着两极开进,却无人成功。安德拉这名勇士中的勇士丧生在冰海,33年来静卧在这一片水晶棺材中,最近才被发现。他曾经试图驾驶飞艇越过北极圈,但一去无回。严寒铸就的冰雪壁垒将人类每一次勇敢的冲击撞得粉碎。地球将神秘的区域作为战胜人类欲望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人类的好奇心下,她宛如处女一般,保持着自己的圣洁。
然而,年轻的20世纪已经急不可待地伸出了他的双手,为了抵御危险,他找到了新的铠甲,制造了新型的武
器,现实再艰难,只会越发激起他热切的追求。他要探寻地球的真面目。他要将这过去几万年里都无法达到的一切在他的第一个10年里全部获取到手。个人勇气和国家间的竞争掺杂在一起。人类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夺取一块地域,而是要将自己国家的国旗第一个插在这块新领域上。于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组成的“十字军”为了夺取这因热望而更加神圣的地方出征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从各大洲发起。人类已经无法继续等待,他们明白,这是他们生活的地球的最后一个秘密。皮尔里和库克代表美国,向着北极前进;阿蒙森代表挪威,斯科特海军上校代表英国,分别驾船,向着南极驶去。
2.斯科特
斯科特是一名非常普通的英国皇家海军上校,他的履历表和军衔表上的内容都非常简单。上级很满意他在海军服役时的表现,后来,他和沙克尔顿一起组织过探险队,没有显露出任何可能出人头地成为英雄的迹象。从照片上看,他有着英国人的普遍面孔,冷漠、严肃、坚毅,面无表情,脸上的肌肉好像被什么内在的力量凝固住了。瞳孔是青灰色的,嘴巴紧紧闭着。没有一点浪漫主义和轻松愉悦的表情体现在面部,能够看出来的,只有一
种坚韧的意志力和对现实世界的思考。他写字时只用英文的某一种字体,笔画清晰,不带一点复杂的花饰,书写迅速而工整。极度的简洁准确也是其文风的特点,以真实性感人,不掺入主观臆想,如同报告一般。斯科特写的英文朴素刚劲,就像塔西佗写的拉丁文一样。他给人的印象就是重实际而没有一点幻想。在英国,就连天分非凡的人也会刻板得如同水晶石,他们对待一切都是尽职尽责的态度。
斯科特就是这么典型的英国人。他和英国历史中上百次的著名事件有联系。他曾经出征,到过印度,征服一个个多而分散的岛屿;他曾跟随殖民者到过非洲,参加过的世界性战役多得数不清。然而无论他身处何处,他的脸上都是冷峻而矜持的表情,心中充满强烈的意志力和集体观。
然而,他那种钢铁般的意志早已在一些事实中体现出来。如今,斯科特要去完成的是沙克尔顿已经开始的事业。他要组建一支探险队,但资金不足。这难不倒他,他把自己的财产拿出来,还借了一些钱,他坚信自己能够成功。他没有因为年轻的妻子为他生了个儿子就犹豫不决,他离开了自己的安德洛玛刻,就像赫克托耳那样。没过多久,他找到了朋友和搭档,再没有什么能够动摇他的意志了。
他们乘着一艘名为“新地”的奇特的船到达冰海旁边。这艘船拥有双重装备:一半装运活的动物,像诺亚方舟那样;另一半是一间现代化实验室,装备着成千件仪器以及大量的书籍。这样不可思议的安排,它才可以称得上是奇特的船。它不仅要带着维持生命需要的东西,还要将精神食粮也一起带去那片寂寞辽阔的世界。有意思的
是,他们还将兽皮、皮毛、动物等原始人使用的最简陋的防御工具掺进最精良复杂的技术装备中。而这次探险本身也有着和这艘船一样的双重性质,极具奇特色彩:这次探险行动同时又像做生意一般被盘算得无比仔细:大胆而又谨慎小心——他们没有忽略每一个细节,但人们依然无法提防发生意外的可能性。
1910年6月1日,他们从英国出发。那天,盎格鲁_撒克逊王国所在的岛屿阳光明媚,天空晴朗,万里无云,遍地绿草和野花。他们望着岛屿在地平线上渐渐消失,心情跌宕起伏。他们都明白,这次离别,意味着将有很多年无法享受到温暖和阳光,而其中一些人恐怕永远都无法回来了。但当他们看到船头那面飘扬的英国国旗时,他们想到这面国旗将要被插到那片地球上唯一一处至今无主的地方上时,他们重新又振奋起来。
3.南极大陆
经过短暂的休整,1911年1月,他们在麦克默多海湾新西兰的埃文斯角登陆,至此,他们已经到达了终年冰封的极地边缘。在这里,他们盖起了木板屋用于过冬。一年当中,只有12月和1月,太阳会在这如同金属般苍白的天空中待上几个小时,所以,这里的这两个月算是夏天。他们盖的房子和以往探险队使用过的墓地房屋一样,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