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地理 > 70年代人记忆典藏TXT下载

70年代人记忆典藏

作者:水淼(现代)
栏目:历史.地理
类别:现代
大小:266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第一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鲜艳的红领巾 儿时的记忆 嬉戏在大自然中   70年代后期的学校已经慢慢由60年代的土坯房逐渐改成砖瓦房,条件参差不齐:有的教室雨天漏雨,晴天太阳直晒,操场周围杂草丛生;有的地方已修起了二层的教学楼,前面是操场,后面是白杨,这只是城乡差别罢了。
宽敞明亮的教室
我们的作文中,常用“宽敞明亮”、“书声朗朗”来形容自己的教室。
教室所谓的“宽敞明亮”实际上是相对的。70年代后期的学校已经慢慢由60年代的土坯房逐渐改成砖瓦房,条件参差不齐:有的教室雨天漏雨,晴天太阳直晒,操场周围杂草丛生;有的地方已修起了二层的教学楼,前面是操场,后面是白杨,这只是城乡差别罢了。
教室很简单,一块黑板和几张桌椅就构成了一间教室。条件差的学校,教室内的黑板不一定贴在墙上,有可能是一块刷上黑漆的大木板,可以移动,黑板不够的时候便于移动到其他教室使用。所有的教室,黑板上方无一例外都是红纸黑字的毛主席语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黑板前方是一张被称为讲台的课桌,上面放着粉笔和黑板擦或者抹布。
讲台下面是四五十张课桌,木质的双人课桌大约一米多长,长桌连着长凳,没有抽屉,下面一块横木用于放书包,而同学们习惯把长长的书包带子挂在课桌两旁,横木上放课堂备用的书本。因为课桌和长凳是固定在一起的,它们有着固定的距离,所以小个儿同学总是够不着,于是就把膝盖弯起来靠在胸前的桌背上,背靠着后面的课桌,仰视讲台上的老师和黑板,感觉也不错,就像长大以后坐在安乐椅上一样,能舒展背部胫骨,但这种姿势常被老师打回去,理由是这种坐姿吊儿郎当。公用的课桌当然会引起领土侵犯时的纠纷,“三八”停火线就应运而生了。上课时过界不说,午休时,睡桌面还是凳面也是同桌们争论的焦点问题,窄窄的凳面上常发生摔落事件,所以桌面成了争夺对象,实在协商不了就只好各自在自己的领土内趴着睡。到五六年级,开始自备课桌上学,像个小箱子似的课桌与凳子分开了,有了自己的小空间,还可以锁住自己的小秘密,这似乎也是长大的标志。
一间教室有两块黑板,前面的用于上课,后面的用于黑板报,后面的黑板上方没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志,就像穿的T恤衫,前后的区别在于前面的图案,知道了前后也就不会穿反了,教室就是这么简单,正着坐反着坐都行。
教室里没有暖气,冬天,常冻得同学们小脸通红,有的同学戴怀炉,有的同学带着装了热水的点滴瓶子,不到中午就冷了,所以脸和四肢被冻得大红大紫并不奇怪。这种情况下,同学们只好用洪亮的读书声来驱赶寒冷。早读时间,通常都是“书声朗朗”,只要有一个同学高声朗读,马上就会有很多高音喇叭接上茬,分不清是读书还是唱书。下课后,同学们就在教室后面,窄窄的走廊中,死命地跳皮筋,踢毽子,跺脚……等到下堂课开始,教室内已经是乌烟瘴气了。
千篇一律的书包
书包,只是一种放书的工具。有的孩子用母亲自己缝制的布袋子,而大多数孩子用的是斜挎式的军用书包,这种书包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军绿色、帆布、小五角星。从书包上看没有贫富之分,只有新旧之别,如果有雷锋叔叔“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节俭精神,一个书包可以陪伴孩子过完小学生活。经常跟书包一起交叉背在双肩上的还有军用水壶,都是父辈们留下来的,跟书包一样的颜色,钢质,很耐用。
这种书包不大,里面隔成两层,一层放书,一层放笔,所有的课本也不过是一年级的数学、语文到五六年级时又会增加的自然、美术、地理和历史,装上课本和铁质的小文具盒,从来不感到沉重。书包虽然不重,但很脏,里面除了脏兮兮的课本外,更多的是自制的玩具,灰蒙蒙的石头子、鸡毛毽子、弹弓、铁丝枪,五花八门。有时候看到自己喜欢的糖果纸,直接就从垃圾堆中将其转移到自己的书包里,家长在清理书包的时候常常会抖出一地鸡毛或者一层黄土来。
千篇一律的书包放在一起,很难辨别出哪个是自己的。淳朴的年代,书包是朴素的。后来出现了双肩背的书包,让孩子们的双肩得到平衡的发展,书包的颜色、图案越来越丰富,可是里面的书却越来越多,它也变得越来越沉了。
童年的书包里装的不只是严肃的教科书,更多的是儿时的乐趣和梦想。
放学后挎着书包蹦蹦跳跳走在回家的路上,是那么快乐;把书包随便扔在路边的草地上,拿出毽子跟几个好朋友游戏,那份轻松的心境,多年后也只能在梦中体会到了。
“秋天到了,一群大雁往南飞……”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
开学第一天领课本是最开心、最积极的事情。
课本领回来,马上写下自己的大名,然后撕几页挂历包上漂亮的书皮,坚信会一直好好爱惜它们。等开学上了课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幼稚。没过几天,书皮上就沾满了油盐酱醋、泥巴尘土。羽毛球爱好者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对羽毛球的喜爱,顺手拿着课本代球拍,用鸡毛毽子代羽毛球跟伙伴们比赛,发展了体育运动,书本却遭殃了;绘画爱好者更不会放过一丝练手的机会,书中的插图人物被他们修改得面目全非:男人戴上了眼镜,长满了胡子,女人穿上了裙子,长长了睫毛。这种改头换面的技术培养了他们对美术的爱好,激发了他们的想像思维,也算是课本对同学们附带的另一个作用吧!
语文课本给人的印象最深,二十多年后,很多人都能如数家珍地背出当年难记的课文来,谁会想到当年老师罚抄的作用会在多年后才显示出来呢。
“古时候有个人叫司马光。他小时候,有一回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叫着喊着,有的跑去找大人。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一篇课文,一旦记住了,就难以忘怀,还记得很多同学把“司马光砸缸”念成“司马光砸光”后被老师罚抄的情景。我们学过的第一首唐诗《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到老也不会忘记:“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滴答,滴答,下雨啦,下雨啦。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桃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小河流过我门前,小河摇头不答应,急急忙忙去浇田……”“夜很深了,周总理还在灯下紧张地工作。突然一阵雷声,下起大雨来了……”想起这些曾经熟悉的课文,就想起了课堂上因背不出课文,被老师罚站在墙角,课后趴在窗台上抄写生词课文的情景……
现在想起这些课文,微微一笑。它们哪里是课文,是一种岁月,一种心境,一种记载。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学校不大,科目不多,学校分配给班级的老师有限,一个老师往往有多重身份,语文老师兼任音乐课老师,数学老师解决体育课问题,而劳动课老师通常是高年级的自然课老师或者地理课老师。有时候可能一天面对的都是同一个老师,用现在的话来说,偶尔我们也有审美疲劳;但这可高兴了这些老师们,一教室的孩子,一天的课程,完全自己支配。有多少节音乐课因为风琴“坏”了而变成语文课,又有多少节体育课因为下雨天操场“湿润”而变成数学课,这谁也记不清。要是遇到同一个科目两节课连上就更惨了,因为这为老师们的拖堂提供了有利时机。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他们用一切时机来灌溉祖国的花朵。
不合时机的灌溉让花朵们很不高兴,上课拖堂是老师们的爱好,就像资本家剥削劳动人民的剩余价值一样,宝贵的课间时间就这样奉献出来了。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数学老师是个老头儿,也是最嗦的一个。每当离下课铃声还有几分钟的时候,他便拿起了讲义,开始唾液四溅地继续在黑板上讲解应用题了,他从来不用看表,却能正确地计算出下课前三分钟,然后及时在黑板上写下一道应用题。成绩好的前排“花朵”安安静静地吸收园丁浇灌的水分;后排的“花朵”却被这额外的水分冲击得摇头晃脑了,有的同学故意咳嗽,有的同学故意掀开课桌发出响声,有的同学故意举手报告老师要上厕所……他这时才“恍然大悟”似的自言自语,原来已经下课了。在离开教室时他还会恋恋不舍地告诫我们,“……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言下之意,多学点知识不为过。换来台下一阵唏嘘。
如今,我们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不再需要乖乖地等待讲台上的老师宣布下课了,也不再担心老师拖堂的问题。奇怪的是,经常想起那时的数学老师,想起课间休息时他依然讲解题目的样子,想起他临走时还不忘的谆谆教导……
向雷锋同志学习
光荣,是个口号性质的词,对孩子们来说,奖状和用红纸剪成的大红花,不仅是老师“神权”的象征,也是光荣的象征。我们对它们的热爱无异于60年代人对毛主席像章的热爱。
在精神生活重于物质生活的年代,大红花和奖状能填满孩子们所有的精神空间,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更多的大红花。考试得高分和做好人好事是得到大红花的主要途径。在没有考试的时候,给孤寡老人送炉火,放学打扫教室卫生,赶走菜地里偷吃的麻雀,捡到钱交给失主……班上的雷锋越来越多了。
这样的好人好事通常被我们写到小作文里,内容大致相同,不是给孤寡老人送温暖就是捡到钱交给失主,几乎自己就是雷锋。直到有一天,班主任在课堂上表示了置疑:“街上真的有那么多钱可以捡到吗?”于是,第二周全班再没人捡到钱包了,取而代之的是十多篇关于不同路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被不同型号的车撞倒,我们不约而同地将其扶起来的故事。
其实,雷锋叔叔对我们的影响远远不是为了幼时获得大红花,正像儿歌中所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真碰上助人为乐的条件,我们也会争先恐后地去完成。
好强也罢,希望受到表扬也罢,只是那样的气氛下做了那样的事而已,没有像今天一样刻意地记起每年有个学雷锋日。
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胸前
“每位少先队员都要知道红领巾的深远意义,它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红旗的一角,有无数少先队员为了维护红领巾的神圣而献出了小小的生命。少先队员是光荣的,戴着代表少先队员的红领巾更加光荣。因此,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要天天戴着红领巾,好好地爱护我们胸前的红领巾……”加入少先队的时候老师如是说,听得我们激动万分。
红领巾,就像国旗那么鲜艳,那么神圣。每一条红领巾都由学校统一到缝纫店缝制然后在加入仪式上发放给同学,戴在脖子上时,它已经不仅是一条红领巾,更是一个梦想。
“少先队员”是个光荣的称号,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因此,能够戴上红领巾是很多孩子上学后的第一个愿望。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发展少先队员,每个学期都有被发展的机会,成为少先队员的同学戴上神圣的红领巾得意洋洋,仿佛真的就成了国家的主人;没有被评选上的同学,自尊心受到了严重伤害,在羡慕别人的同时也努力学习,争取机会。若到了五六年级还没戴上红领巾,不仅有被同学们鄙视的可能,自己也会觉得羞愧。
红领巾在每个刚上学的孩子心中都是期待的。在《少先队队歌》中,一条鲜艳的红领巾戴在了自己的脖子上,是一种空前的荣誉,令每个加入者兴奋不已。
戴上它,一个无形的东西置入了少先队员的脑中,那是一种正义的精神,一种向前的动力,一瞬间,会感觉自己长大了,跟非少先队员们有了区别,自己变成了一个有组织的人,一个优秀的人,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那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也正是红领巾的可爱之处。
升国旗的时候,少先队员们昂首挺胸的姿势是最标准的,肃静站立,表情庄重严肃,心里唱着国歌,升上国旗后,脱帽敬礼,目光偶尔斜视一下胸前迎风飘扬的红领巾,激动不已。
“上课!”“起立!”
为人民服务是一种骄傲。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俯首甘为孺子牛”,譬如值日生,经老师选拔才能当上。因为是单休日作息,班上一般有六个值日生,负责班上的日常事务,像个小管家,下课后擦黑板,上课前收发作业本,领粉笔,记黑名单,午休时间在讲台上监督下面的同学好好休息……有时候,他们的权力比中队长还大,值日生最大的自豪感来源于老师走进教师时,一声洪亮的“起立”声。
有一次轮到我值日,心情异常激动,下课后认真擦干净黑板,讲台上摆放整齐。上课铃声响后,在座位上正襟危坐,等着老师进门后一声洪亮的命令,然后大家跟着一起起立。
班主任是个不苟言笑的中年男子,当他跨进教室走上讲台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下令“上课!”“唰唰唰”部分同学习惯性地站了起来,另一部分同学窃笑;没想到,班主任居然也惯性般地说了声“起立!”下面站着的同学不知所措了,坐着的部分同学又“唰唰唰”地站了起来,全班哄堂大笑。班主任愣了一下,然后他那严肃的眼神直逼我而来,似乎要把我踩扁了,让我神气扫地。好在最后,他不苟言笑的面孔压住局势,课堂很快进入了状态,而我在尴尬中度过了整堂课。
以后每提到“值日生”,我都会想起这个小小的故事,回想起来没有一丝尴尬,倒体会到了其中的几分纯真和憨厚。
字是人的招牌
一个“见字如见其人”的年代,老师常用毛主席的话教导大家好好写字,那时谁也不会想到多年后的今天会有键盘来代替钢笔。
老师常给我们提供练字的好机会。他们布置家庭作业和给我们的惩罚从来不用动脑筋,除了抄生词就是抄课文。本以为我们既可以记住课文,又能练好字,但事实并非如此,往往产生两种结局:课文记住了,字却龙飞凤舞;字写工整了,课文仍然一问三不知。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选择了前者,作业本铺开,一手握三笔,三行字轻而易举同时跃于纸上,名副其实的“举一而反三”,这也是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同学因为调皮,被罚抄课文,字“练”得越多,却写得越差。
小学时总觉得出黑板报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班上有个漂亮的女同学,字写得很整齐,被老师钦定为出黑板报专员,每到出黑板报的时候总少不了在我们面前炫耀自己。上自习课,我们面对试题冥思苦想的时候,她却能悠然自得地站在后面的黑板前洋洋洒洒写粉笔字,明明心里神气得不得了还摆出一副“能者多劳”的无奈样子,着实在我们中神气了一把。而我这个中队长下课后却要被老师安排在她手下拉拉线,画画框,递递粉笔,被她呼来唤去,深深体会到了屈才的苦恼。
在暑假之前,我主动买了庞中华字帖,闭门练字。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不记得用了多少个本子,新学期开学已经让老师们刮目相看了,到后来已经不屑于在班上出黑板报了,因为我的字已经冲出班级,走向了学校,只是当时也落了个毛病,见纸就有想写的欲望。
如今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面对电脑,手指越来越灵活,字却越写越糟。
我还是原来的我
期末考试刚结束,大家就已经心神不定了;老师布置假期作业的时候已经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了。假期作业不多,一般是印有“暑假作业”或者“寒假作业”四个大字的练习册,一科一本。老师发给我们假期作业后都会不识时务地说一句“开学第一天要检查暑假作业,没完成者……罚……”云云。似在提醒,实则威胁。于是所有同学尽可能多地往书包里塞课本、作业本,雄心勃勃,总以为假期会干一番大事业,语文成绩差的同学感觉自己可以在假期背完所有的课文,数学成绩差的同学对自己在假期学好所有方程式很有信心,美术差的同学则认为自己在假期可以变成一个天才画家……
大概“光阴似箭”对孩子们,只有在假期才能体会到。假期的孩子是完全自由的,父母忙于工作、干活,没太多心思在我们身上;老师也不在眼前,天高皇帝远,每天不玩到天黑绝不回家。假期快结束的时候,才想起安静地躺在角落里的书包,赶作业便成了头等大事。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召集几个同伴召开紧急会议开始分工,数学成绩好的做数学,语文成绩好的做语文,一天一页的暑假作业,通常是迅雷之势完成。最要命的是每天一篇的日记,几乎每个调皮的同学都有一天憋出20来篇日记的经历,从此也落下了见什么都要抒发一通情感的毛病,为以后成为文学青年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新学期开始,书包中除了刚抄完的假期作业外,其他的东西又原封不动地背到了学校,我还是原来的那个我。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每年,学校都会有一次为期三四天的运动会。运动会开始前一天总会激动得睡不着觉,提前几天就洗干净了白色球鞋。开幕式的时候穿着统一的白衬衣、蓝裤子、白运动鞋,脸上擦满红扑扑的胭脂粉,手拿丝带,高呼:“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比赛第一,友谊第二”。
比赛开始了。“预备——”一个个如小老虎般的运动员眼睛盯着前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余光斜着旁边的人。发令枪“啪”的响起,顷刻之间,鼓声擂擂,喊声震天。“春风吹,战鼓擂,运动场上真热闹,你追我赶争第一”,大喇叭在声嘶力竭地高叫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女播音员在旁边适时地添油加醋,场面热闹非凡。场下的拉拉队员们不仅肩负着呐喊助威的重任,还要完成为自己班级加油而写的广播稿,广播稿的内容基本上也是千篇一律的:“××班××同学下定决心,不怕艰难,顽强拼搏……终于赢得了第×名,我们一定要学习他的××精神……”
赛场上如火如荼的时候,场下经常是这样的情景:小凳子上放着五花八门的小人书,书包中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小零食,中场休息的时候,一个个拉拉队员东倒西歪地坐在凳子上吃着瓜子,看着小人书,谈论着晚上将放映什么露天电影,在运动会中认识了哪些久仰大名的人。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运动会上的比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个好的社交机会,正如口号中所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校园魔鬼词典
去学校——《再向虎山行》星期一——《走向深渊》星期二——《路漫漫》星期三——《夜茫茫》星期四——《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星期五——《归心似箭》星期六——《胜利大逃亡》星期日——《快乐的单身汉》放假前——《黎明前的黑暗》放假后——《马路天使》自习课——《大闹天宫》语文——《老北京的传说》数学——《R·S之迷》物理——《神奇的电波》化学——《精变》英语——《天方夜谭》几何——《黑三角大追杀》地理——《九州方圆》生物——《血疑》历史——《华夏掠影》美术——《画中人》体育——《少林寺》上课——《梦开始的地方》迟到——《搭错车》老师来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课堂提问——《哑女》回答问题——《沉默是金》老师批评——《被告席上》做作业——《真是烦死人》上课走神——《魂系蓝天》罚站——《阳光下的罪恶》被赶出教室——《快乐的单身汉》下课——《梦醒时分》进老师办公室——《再向虎山行》与老师谈话——《智斗美女蛇》出老师办公室——《虎口脱险》写检查——《悔过书》通知考试——《特级警报333》监考老师——《业余警察》选择题——《跟着感觉走》考试前——《缩小包围圈》考试中——《警察与小偷》作弊被发现——《不是我不小心》考试完——《胜利大逃亡》宣布成绩——《悲惨世界》成绩栏——《封神榜》考试不及格——《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补考及格——《复活》改试卷——《改变所有的错》奖状——《总有一天等到你》开家长会——《猎手紧急出动》家长会后——《今夜有暴风雪》期末考试——《大决战》毕业考试——《让我欢喜让我忧》转学——《勿忘我》放假——《流浪儿》毕业——《二十年后再相会》班主任——《垂帘听政》同学——《黑名单上的人》尖子生——《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差等生——《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老师与同学——《乌鸦与麻雀》老师、学生、家长——《三国演义》毕业鉴定——《绿色档案》开学考试——《命运》买电影票——《搏斗》检查视力——《月朦胧,鸟朦胧》走廊里——《铁道游击队》与同学打架——《自古英雄出少年》做早操——《分手总是在雨天》挨了一耳光后——《星!星!星!》被开除后——《流浪者》回到家——《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第二章天黑以后回家
影坛偶像:刘晓庆 歌坛偶像:邓丽君 中国女排   没有太多的课余作业,没有额外的学习培训班,放学扔下书包,钻出家门,呼朋引伴,去享受外面广阔的天空,这就是我们的课余生活。
嬉戏在大自然
没有太多的课余作业,没有额外的学习培训班,放学扔下书包,钻出家门,呼朋引伴,去享受外面广阔的天空,这就是我们的课余生活。
大自然是我们的天地,花草、树木、石头、泥巴是我们的玩具,小虫、鱼儿、飞鸟、家畜是我们的朋友,河流、小溪、水塘是我们的泳池,青青的草地、绿油油的麦田是我们午睡的好去处,林子间的马蜂窝被我们捅过,房檐上的鸟窝被我们掏过……
我们在田野上、草地上跑呀、跳呀、我们撒野、我们疯玩……
七十年代的童年很少有商品玩具,所有的玩具都是自己动手造出来的。于是,有了泥巴子弹,泥巴小鸟,泥巴汽车;于是有了木头手枪,木头弹弓,木头陀螺,木头口哨……还有用铁丝做成的弹弓,用自行车链条做出的火柴头枪,虽然不知道什么是“DIY”,但我们确实做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收集糖果纸,我们钻过垃圾堆,为攒零用钱卖过牙膏皮,为打弹珠偷过跳棋子,捡过破烂,不止一次地用铁丝枪打破邻家玻璃而被挨打;经常因父母不在家而玩到天黑才回。
我们体会到那份纯粹的朴实和快乐,我们与自然是那么贴近和亲密。
自由自在的游戏(1)
跳房子与抓石子最廉价的游戏,有石头便可以玩。
在地上画几个格子,然后按照格子的单双,单腿一边前进,一边把石块踢到正确的格子里,出界或者跳错了格子都算失败,锻炼脚的控制力。
石头又硬又滑,很难控制住,有的地方的同学喜欢用一串贝壳或者田螺来代替石头来踢,它们踢出去有一定的韧性,便于控制力度。
与跳房子相对应,抓棋子讲究的是眼疾手快,大小适当的石子十多颗,先随意一把撒在地上,然后拣一颗上来,抛向上空,同一时间从地上抓几颗石子在手中,然后手心向上接着即将落下的那颗石子,这样一直把地上的所有石子抓完,规矩自定。若在抓地上石子的时候碰到了其他的石子或者没有接着落下的石子都算输。花样也很多,为了延长抓地上石子的时间,往往手上那颗石子被抛得很高,要求做到眼手合一。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大家都是席地而坐,石子抛到哪儿,屁股贴着地面就移到哪儿,很多裤子屁股后面的洞都是在这种情况下造成的。
前几天跟两位利比亚的朋友聊天时聊到了小时候的游戏,没想到他们小时候也玩这两种游戏,有点不可思议,看来玩具缺乏的年代,更容易激发孩子们的游戏创造性,不管哪个国家。
捏泥巴与过家家最原始的居家游戏。
捏泥巴,就是用泥巴捏成各种各样的东西:锅灶、电视、城堡、小人、四不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像揉面团一样,泥巴的选择和用水多少都有讲究,否则捏出来的东西就会开裂或者变形。有时候可以找到白色的观音土和颜色鲜艳的红色粘土,捏出来的东西光滑又漂亮。男孩捏得多的是房子、战士,城堡等;女孩子擅长的则是居家用品,锅碗瓢盆、电视、床椅一个也不少,再采上几片野草,生火做饭,忙得不亦乐乎。后来的橡皮泥很可能是商家们受了这种启示后,为满足孩子们这种制造欲而生产的,尽管田野的粘土没有五颜六色的橡皮泥好看,但它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过家家的游戏,无意中透露了我们的模仿能力和表演天才。小时候玩过过家家的人长大后几乎都在交际和为人方面受过益。
一个爸爸、一个妈妈和几个孩子,每个人各司其职。里面最累的是“妈妈”,又要照顾“孩子”又要做家务,也不乏有的“孩子”假戏真做,从“妈妈”那里得到不少零食和玩具,我小时候喜欢扮“孩子,并且趁机占”妈妈“们的便宜,游戏过程中不停地要吃零食,否则就又哭又闹,结果往往是我笑了,”妈妈“们哭了;最轻松的要数”爸爸“了,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家庭中父亲们的大男子主义对小辈们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场过家家玩下来,家里往往跟失盗了一般,四处凌乱,真正的爸爸妈妈又开始收拾唠叨了。
跳皮筋与踢毽子最方便的课间游戏。
皮筋和毽子放在书包中,携带方便,而且不需要多长时间就可以跟对方较量一场,所以算得上课间重头游戏。一到课间休息,游戏就在“剪刀、石头、布”的喧闹声中沸沸扬扬地开始了。
跳皮筋所用的皮筋为有弹性的橡胶细绳,一般约3米左右。参加者两人各持一端绷直,其他人即可在皮筋上踩跳出各种花样动作,缺人手的时候就将皮筋绑在距离适度的两树之间,可以单人、双人和集体跳。花样包括点、绕、转、掏、压、钩、踩、踢等10余种腿部基本动作。跳皮筋的花样非常多,一般还都配着童谣,比如“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刘胡兰姐姐是英雄……”等。跳皮筋以下肢动作为主,兼以手臂和身体其他部位配合。女孩们三五成群地蹦着跳着,在一根充满韧性和弹性的皮筋上变换着无穷的花样,调皮的男生们经常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侵略”到她们的地盘上,在皮筋上瞎跳一番,然后迅速离开,以防女生们的口水攻击。
鸡毛毽子,由一堆公鸡毛和两个古铜钱构成,比现在用纤维纸做成的毽子漂亮许多。为了做个漂亮鸡毛毽子,很多女生常惦记着家里的大公鸡,要是在垃圾堆里看到公鸡毛,也是如获至宝。
踢毽子同样也是花样繁多的脚上功夫,边踢边念叨着“桥,外,别,背”什么的动作指令,从前面踢,从后面踢,从左脚踢到右脚,不想动脚就用书本打,一个人往高空抛,像打羽毛球一样两方对打,当时不知有多少课本葬身于该游戏下,相信老师对此也深恶痛绝。
这两种都是女孩子迷恋的游戏,翻看书包或口袋,总能从找出一根皮筋或者一个鸡毛毽子来。课间休息时间,不跳到上课铃响时绝不会进教室,快下课的时候,小手已经在课桌洞里摸索着皮筋和毽子了,只等着铃声一响,再投入下一轮的“战斗”中去。
捉迷藏与老鹰捉小鸡零成本游戏,考验自己的藏身和脱身能力。
捉迷藏又叫藏猫猫,找地方把自己藏起来不让对方发现,考试不好的时候也会与父母捉迷藏。床底下、稻草堆、树上都是不错的藏身之地,如果被对方发现,便输了;若对方找不到就幸灾乐祸地发出怪叫声以提示对方,女生爱干净,躲的时候要挑地方,用不了多久时间就会全军覆没,到男生藏的时候,最终往往是男生自己憋不住站出来,或者游戏结束是点名发现少了一个人。
自由自在的游戏(2)
有一次,我跟邻家“小胖”捉迷藏,我找他藏,背过身数数时他开始往外狂奔。也许是藏腻了大院里的旮旯角落,小胖独自一人爬到远处的一颗大树上,放心地呆在上面,感觉这次必赢无疑。我在大院里溜达了整个一下午,费劲地搜索了每个旮旯都一无所获。到吃晚饭的时候,妈妈喊我回家吃饭,才如释重负。回去吃了饭倒头睡下,早把找小胖的事忘得一干二静,睡到一半突然被妈妈提着耳朵揪醒。原来小胖一直没回家,他父母找上门来了。大家这下都慌了神,夜黑风高地寻着哭声终于找到了还呆在树上的小胖,天黑以后小胖独自在外面害怕,爬得太高下不来只好在上面哭。后来为这事,小胖把我当成不敬业的典型鄙视了许久。
老鹰捉小鸡游戏是幼儿园阿姨们的看家游戏。一般由个儿大的同学充当母鸡,任凭“母鸡”使出浑身解数,总还是有几只“笨小鸡”不幸被抓,只有身手敏捷者,才能幸免于难。
滚铁环与打陀螺低年级男生们的最爱。虽然是比较白痴的游戏,但也要有相当高的技术含量才能让它们不停地转动,能锻炼耐心和手臂平衡力。
滚铁环就是用一根前端呈“U”型的铁棍托着轮胎大小的铁环往前走,环面需要光滑。手握住铁钩,推动铁环向前滚动,技艺高超的男孩可以让这只“车轮”滚很长一段路都不倒下,并且这期间要经过无数凹凸不平的路面和水坑。这个游戏可以看出男孩喜欢驾驭有轮子的物体是其天性,很多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就不玩铁环了,没有人愿意有事没事背着个大铁圈到处跑。
陀螺,是木质圆锥形物体,拳头大小,用一条鞭子不停地抽打,使其不停地旋转。要使它转起来,一开始要很卖力地抽打,而且不能有丝毫的间断,但当它旋转的速度稳定以后,就只需要偶尔轻轻加力抽打一次就可以了,因此老师常教在课堂上教大家在学习上也要像玩陀螺一样,要先打好基础,以后的学习就会容易;而我们却把它编歇后语用在同伴身上:“停下来的陀螺——欠抽!”
打弹珠和酒瓶盖赌博类游戏。
弹珠即玻璃珠。多用家里的跳棋子来代替,那是个跳棋流行的时代,却几乎没有一家的跳棋子是完整的。玩的时候,各出数枚,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玩法通常是“出纲”或“打老虎洞”。在地上划线为界,食指弯曲扣着自己的玻璃珠,用大拇指弹射出去,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输,叫“出纲”,或在地上挖出五个坑,谁先打完五个洞,就变老虎,然后打着谁,就把谁的玻璃珠吃掉,这叫“打老虎洞”,有点像打高尔夫球,通常一颗五花小珠2分,一颗透明大珠5分,水平不够只有靠个大来凑了。
为了制造场地,我们经常在晒谷场上挖洞,让大人们恼羞成怒。邻家胖子打弹珠出手又快又准,弹出者无不落入洞中,我三弟每次都央求跟他一帮,但他每次都要三弟贿赂他一颗珠子才肯“收编”他。忍了很久后,三弟日夜苦练打洞功夫,为了方便起见,他干脆就在自己睡的房间的床下地板弄了一个洞,练习技术。终于技艺大进,最辉煌的一天赢了伙伴们共48粒玻璃彩珠。但好景不长,屋子里的洞被父亲发现暴打一顿后,他从此不敢在家里拿出一颗弹珠来。
打酒瓶盖的玩法跟打弹珠一样,画线为界,谁能用自己的酒瓶盖击中地上对方的酒瓶盖,就算赢了,对方的瓶盖便归自己所有,有点像打桌球,既锻炼眼里又锻炼手力。为了找原材料,本地大多垃圾箱都出现过我们寻宝的身影,玩起来的时候更是用出吃奶的劲拼命的甩着胳膊,有几次连续奋战了一整天,几乎把胳膊甩脱臼了,为此男生们也练就了一手打瓶盖的功夫,经常提着一大包战利品回家,那时候但凡有点经济头脑就应该把这些铁盖子送到废品收购站去,可惜当时满抽屉的酒瓶盖放在家里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拍画片与打“四(三)角”
同样属于赌博活动。
每当放学,大家总是冲向校门口的小商贩,女生买贴画,男生们买一种16开大的硬纸,上面印着各式各样的人物图片,有西游记的、变形金刚的、三国演义的……将它们一小张一小张地剪下来,这种小画片也是一种廉价的游戏工具,有的地方叫“拍洋画儿”,有的地方叫“打拍拍儿”。画片可以按图案内容分出大小,一般越稀少的图案越大。将画放在地上,对方用手掌拍下来行成的风,使画翻过来便赢了,该画便属于赢家,常胜将军手里总是握着厚厚一摞脏乎乎的画片,但当时可是得意的不得了的。
“四角”、“三角”是指用废旧报纸折成的正方形硬物,好像没有专业名称,所以就按其形状称之为“四角”:“三角”一般是用烟壳折成的三角形硬物,因为烟壳要比报纸稀有,所以“三角”一般充当着游戏的筹码,由“四角”充当游戏工具。玩法跟拍纸画差不多,只是一个“拍”,一个“打”;一个“趴”着玩,一个“站”着玩而已。将“四角”放在地上,如果对方能用手中的“四角”将其打翻过来,就算对方赢,对方将赢得一个烟壳“三角”,也有直接把赌具“四角”做筹码来输赢的。
这两种游戏是男生专用,能锻炼手臂力度。女生帮男生剪纸画,折三角,或许是因为小时候折得太多,如今留下了后遗症,很多人见到车票和人民币都会无意识地将它们折成了“三角”和“四角”。
自由自在的游戏(3)
丢沙包与打弹弓集体作战类游戏。
丢沙包是打仗扔石头的改进版游戏。三个人以上,分成两组,两个人互扔沙包,另一队人在两人之间移动,被沙包砸中者下场,如同伙用手接住沙包算得一分,使被砸中者重新上场,有点像棒球中“投手”和“捕手”。斗智斗勇,锻炼敏捷性。
沙包的形状类似正方体,六个布面事先按一定顺序缝好,最后留一边把大米粒或玉米粒什么的放进去。为了不被打疼,又能接得稳,沙包里面通常都是用的大米粒,很受用。身影庞大而身手敏捷的人可谓如鱼得水,打在身上不疼,反弹之余利用时间差正好把沙包接住,记得当时班上有个长得像《机器猫》里大熊的男生,就是这样的,他扔起沙包来更是稳、准、狠,当时被女生深恶痛绝。
弹弓的出现方便了同学们远距离“作战”,而且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子弹”。在“Y”型的树枝上套上皮筋便成了一个简单的弹弓。在铁丝枪出现之前,弹弓是男孩们的御用武器,几乎人手一个,颇有“拉弓射小鸟”的气势,特别是看到电影上的儿童英雄用弹弓打倒日本兵后,备受鼓舞,每天纠集一帮同伴,练习打仗,不少麻雀也死于非命,也不知碎了多少玻璃。
打水枪与铁丝枪男孩子玩的最多的游戏就是打仗,先进的战斗工具很重要,“枪”的出现使平原作战更上了个台阶。
水枪有很多种做法,不管用什么材料做成,原理跟注射器一样,有时候用打点滴用的橡胶管,用气管子(打气筒)先打点气,然后把圆珠笔笔头的笔心去掉,用铁丝绑在橡胶管上,在水管上加入水,挤压水管,水就出来了,威力十足,经常打得敌人浑身湿哒哒的……大人们对小孩的这种玩具是深恶痛绝。
铁丝枪算得上是水枪的升级版了。用粗铁丝和橡皮筋做的手枪,也有用旧自行车链条做成。这种半自动武器比弹弓射程小、威力弱,是专用来打人而不是打鸟的。扣上小纸团做的子弹,趁人不注意,在后面开完枪便跑,躲到没人的地方偷着乐。如果打的是男孩子,就互相追着打;而如果是女孩子,除了当场被骂以外,多数还要晚回家,免得碰到告状的家长。
打乒乓球和排球最常见的体育类游戏。
作为“乒乓球王国”的学生,每个人的书包中时刻带有乒乓球拍也是无可厚非的。当时,没有标准的球台,就在水泥地上用粉笔画个长方形框框,或者垒几块砖,门板往上一搁,就成了球台。用两块木头架起一根竹竿,就算网子,有时候打乒乓球没有桌子,就在地上画一条线,人就蹲着打,打得起劲了就站起来抽杀。
中学时代教室前面有一排水泥乒乓球桌,都有一丁半点的坑洼破损,中间用来权当作球网的有时是几块砖头,有时是几个人从书包里掏出来的课本,即使这样,下课铃一响,从各个教师里冲出来的人都为了能抢到一张而雀跃,都恨不得把少年时期充沛得无处发泄的体力消耗在这么一张桌子上。因为一张水泥乒乓球桌,下课铃响还在那里滔滔不绝的老师,会被小小的心灵记恨足足一个夏天。
80年代初中国女排的五连冠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一些同学放下乒乓球拍迷上了排球,体育课上见到老师提着几个排球出现在面前,就高兴得跳将起来。没有固定的球员,也没有隔网,划地为界,同样玩得不亦乐乎,没有护腕,有时候双手打得通红,也舍不得下场。班级之间经常组织排球比赛,最初的班级荣誉感也是来源于排球比赛获胜后,同学们对排球的热爱不亚于今天的学生对足球的疯狂。
游戏机首次接触到电子类游戏。
七十年代初的孩子,直到高中毕业也没有机会接触到电子类游戏,七十年代末的孩子也是到了初中才接触到游戏机,最先出现的掌上游戏机是跟遥控器差不多大小的黑色小匣子,而且永远只有一种游戏,那就是俄罗斯方块,高级一点的游戏机还会说话。打得好的时候,里面的小人会欢快地说“好棒啊。”水平不好的人常被里面的小人骂“你好笨哦!”越骂越开心,最大的鼓舞莫过于游戏过关后一群小人儿出现在屏幕上跳舞。
玩多了简单自制玩具的我们,对电子类玩具的好奇和渴望是可想而知的,就算几天几夜连续作战也不会倒下,只不过,闭上双眼,满眼都是不停下落的方块,然后在意念中继续堆方块。
街机是掌上游戏机的更高级别。作为高科技产品,它的出现的确极大的丰富了我们这代人原本乏味的课外生活。九十年代初期,它的身影几乎遍布了中国各个大小城市的街头巷尾,比起今日遍地开花的网吧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年的游戏厅老板一度被人们认为是最有“钱途”的职业之一。只是苦了我们这些孩子,在父母看来,我们每天的零花钱总是会不翼而飞。
迷上了街机后,有的人开始废寝忘食,“游戏危害学习论”的概念从此提出来。
大自然中的宠物
它们属于大自然,也属于我们,它们将我们和大自然拉得更近。
萤火虫:“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荧。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牛郎织女星。”多美的意境。满天星斗下闪闪飞舞的萤火虫配合着田野的蛙声,营造出田园的浪漫气氛。抓几只放入备好的玻璃瓶中,等熄灯睡觉时,在它们一闪一闪的亮光中入眠,多么美妙。
蜻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万里晴空时,总有无数只蜻蜓挥动着透明的翅膀,在低空中盘旋。引来了占有欲强的孩子,砍下一枝小竹竿,粘着蜘蛛丝,向蜻蜓群中挥去,一只只蜻蜓就落入手中,用玻璃瓶将它们装好供观赏,等它们牺牲后,又是不错的标本。
蚕:蚕宝宝是女孩们喜欢的小幼虫。白白的,肉肉的,拿在手上暖暖的。在女孩们的精心照料下,蚕宝宝们抽丝结茧,羽化成仙。这让她们关注了一个生命的整个过程,明白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道理。
知了:抓一只知了,用一根长绳套在它的肚子上,像放风筝一样把它放出去,跟着它向前跑,等它飞得太远,又用力把它拉回来,一种控制欲从这收放中得到满足;有胆大馋嘴的孩子抓到它们后,串在铁线上用火烤着吃,味道也不错。
蟋蟀、蝈蝈、螽斯:把从草丛中抓来的它们放入竹片编成的小笼中,只是为了听它们美妙的鸣叫声,那是一种清脆的乐声。将它们挂在院子里葡萄树的藤蔓间,仍它们放声高叫,孩子们就在悠扬的鸣叫声中悠然入睡。
蝌蚪:抓一些小蝌蚪,放在玻璃罐头瓶中研究,像养金鱼一样养着,希望有一天能看到蝌蚪变青蛙,可是这个生理过程是多么漫长,瓶子里的蝌蚪通常没等到变身,就已经死于非命了。
捉天牛
不知道是因为小时候的昆虫多还是对昆虫有着自然的亲近感,总觉得周围有很多的小昆虫,蜻蜓、螳螂、萤火虫、知了……还有些不知名的虫子,它们都是我们的玩伴。
虫类带给我们的乐趣,最大的莫过于夏天一群孩子玩天牛。天牛是一种在夏天趴在树上“吱吱”叫的昆虫,头上长着两只长长的触角,有着又黑又硬的壳,生命力极强。
每年夏天,总有那么几只天牛碰到我们而开始它们后悲惨的命运。院子里一个孩子一声吆喝:“抓‘吱吱’去噢!”马上会迎来一帮孩子的响应,在炎热的中午,大人们都在午休的时候,我们开始了行动,裤腿一卷,鞋子一脱,踩着老树皮,“噔噔噔”就爬到了树枝上,几只反应迟钝的捉天牛来不及反抗,就莫名其妙地被捕了。男孩子上树,女孩在下面准备玻璃瓶和绳子。
等捉到几只后,用绳子绑住天牛的肚子,拿着绳子的另一头放飞它,我们在后面追着,赶着,它飞得再远也逃不出我们的手掌心。.可怜的天牛,不停地逃跑,飞向高空,又不停地被我们拉回来,等它停在树上不飞也不叫的时候,我们又像放鱼钩一样把它放出去,让他继续飞。天牛很犟,总喜欢往一个方向爬,如果将它的头掉过来,它转了个身,还往原来的方向爬;可是将天牛像个陀螺一般旋转了好几圈,它就没方位感了,飞出去的时候就像喝醉了酒般到处乱转,有时候一帮孩子比赛看谁的天牛飞得更高,飞得更远。这似乎有点残忍,但却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它带给我们一种控制的快乐。
到了夜晚一群孩子涌向田边草丛中山丘上的树林中,抓萤火虫去了,这些昆虫曾伴随我们度过了纯真又调皮的童年时代,它们将我们和大自然拉得更近。
非专业收藏
邮票与火花一个书信满天飞的年代,邮票也跟着飞,孩子们看到信封第一反应便是撕下邮票夹入书中。没有多余的钱去买新邮票,更多的是用过的邮票,也没有人懂得如何正确地收藏邮票,没有任何的专业知识,收藏,对孩子们来说,只是为了满足“我有,你没有”的自豪感。那时最常见的邮票是一系列的民居邮票、椰树邮票、万里长城邮票等表现祖国大好河山的邮票,物以稀为贵,要得到别人没有的邮票,只有到垃圾堆里去发掘了,有时候特别羡慕别人有个远方的亲戚,来信上有特别的邮票。
邮票收集方法是粗笨的,看到漂亮的邮票,一激动,不是撕坏了角就是撕下来的时候粘着一大片牛皮黄色的信封纸。大多数收集者看重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目的在于炫耀,而不是珍藏,更没有指望其升值的意识。
同样是女孩们收藏的珍爱,火花的收藏工作就更艰难了,因为它不像邮票,本身就带有流通性。在打火机出现之前,人们使用的都是“洋火”,即火柴,而火柴盒上面贴的小贴花就是火花,这种贴花,跟邮票一样有的成套发行,图案各有特色,与邮票一样,也能在方寸间看世界,它不仅能反映出风土民俗、各国风光、文学艺术、文物历史,它还能忠实地记载历史的变革、社会的步伐。现在火柴也只有在大一点的餐馆吃饭的时候才能见到,上面的广告也无没有什么收藏价值了。
糖果纸与烟标孩子们吃糖的机会不多,吃那种有花花绿绿糖纸包裹着的糖果机会就更少了,大多数人家也就在春节时买上一二斤糖而已,想搜集一张别人没有的,可以让自己炫耀一番的糖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搜集糖纸的最佳地点是大街上,垃圾堆中,尽管“脏臭猛于虎”,不入虎穴,又焉得“虎子”,常有孩子在街上逛时,眼睛睁得像铜铃,盯着垃圾堆,老远看到地上有一张糖纸就会飞快地跑过去,如获至宝般地捡起来,回到家就把它洗干净,夹到书中;有的时候,看到别人手里拿的那种糖的糖纸是自己所没有的,就会跟在人家后边,直到人家把那块糖放进嘴里,再把糖纸扔到地上为止。新的学期开始时,就把一大本糖纸带到学校去,和同学们炫耀一番,再进行交换。
烟标是男孩的首要收藏品,烟标最初的用途是折成三角形与伙伴们赌输赢,赢多了自然有了收藏的欲望,烟标的种类很多,也很漂亮,还可以用来学画画、练字、学拼音等。收集烟标也必须有不怕藏,不怕累的决心,珍贵的东西总不容易得到,何况周围抽高等烟的人不多。
纹身纸透明纸上印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动物、动画人物、花草等,蘸点水或者口水,就有粘性。可以粘在手上和书上,过一会儿,再把那层透明纸揭下来,图案就牢牢地粘在皮肤上了或者树上了,真假难分。
雨花石来自大自然的收藏品。好看的小石头都在收藏之列,因此常去江边河边泉边水坑边淘宝,这些石头被阳光一照,色彩缤纷,里面有不可思议的图案,有的像琥珀,有的像水晶,有的形状特别,我最喜欢透明的那种石头,上面是各种各样的花状,像彩虹一样的五光十色,那么晶莹,那么剔透。
其他收藏品很多收藏品是自制的小工艺品,一个鸡蛋壳可以变成五花八门的脸谱,一些布头和棉花也可以缝制成小娃娃,一些塑料管可以做成门帘……
蛋壳脸谱。在生鸡蛋上方打个很小的孔,让蛋黄和蛋清流出来,然后将蛋壳洗干净,晾干后在上面画上各种各样的脸谱,手巧的人还能给鸡蛋脸穿上衣服,戴上纸帽,让它们登台表演。
万花筒。利用光学原理,由三块狭长的镜子,砌成正三角柱体,外面用漂亮的硬纸包着,里间放些彩色碎纸,一头用玻璃封好,一头开孔,把筒转动,由孔中看去,颜色跟形态变化无穷,所以就会感觉到非常的有趣好玩。
挂历钱包。有一段时间的挂历都是有两层的,一层白纸,一层油画纸,上面油画上要么是清一色的无名美女,要么是山水。白纸又硬又大,油画又光滑又漂亮,钱包由白纸做内胆,油画做外封,再装一个按钮,然后很得意地在朋友面前现炫耀。虽然里面只放了几毛钱的纸币,但这却是第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钱包,在春节的时候它就会变得鼓起来。在从储蓄罐到钱包的转变中,我们意识到自己渐渐长大。
垃圾堆里的战争
攒三个牙膏皮可以换一块糖饼;橘子皮晒干了可以卖给药店;空酒瓶,废旧报纸可以卖到收购部换钱,吃过的糖纸和空烟盒可以自己收藏……这样的环境让我们这些孩子对垃圾箱情有独钟。垃圾箱是个百宝箱,拾垃圾给我们带来“获取宝藏”般的快乐。
很多人的童年都有过垃圾箱内淘宝的经历。见到垃圾箱就像见到宝藏一样,两眼放光,脏脏的糖纸、用过的火柴盒、烟盒……对我们无不充满了诱惑。小时候家里并不穷,却与生俱来的垃圾情节。或许是因为当时手中的零用钱太少,玩物太少,一切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在我们眼里都是稀罕之物。
小时候的理想是完美的而执着的,就像顾长卫电影《孔雀》中,那个女孩为了拿回自己缝制的降落伞,为了心中的跳伞理想,连自己的贞操都不在乎一样。我小时候爱收集邮票,那时候正流行“民居”系列邮票,再普通不过了,但它可以在方寸之间见识各地的建筑风情,我的理想就是把它们聚齐,可惜本地邮局总是不太支持我们,市面上也总是“福建民居”,大大地加强了我们的收集难度,对于一个有收藏爱好的人来说,垃圾堆是最好寻宝处,有一天我在街角的垃圾堆里发现了一封信封上的“北京民居”,那正是我所缺少的一张,正欣喜若狂要捡回来,却发现一只手伸到了我前面,一个男生抢先了。到手的东西居然让别人拿走了,况且是自己那么热切期盼的邮票,我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去向他索要,那个男生却死活不给,将我推到一旁,倔强的我也不示弱,抓住他的衣角开始撕扯,拿出我的看家本领,吐了他一身口水,结果我们就像丐帮人抢地盘一样,扭打起来。矮矮胖胖的男生最终敌不过我,一怒之下“宁可玉碎,不愿瓦全”,将邮票撕毁后扬长而去,对我来说,这种行为简直是暴殄天物,我留在垃圾堆旁伤心又无奈地哭了很久很久……
现在很难想象当初为了垃圾堆里的一张废旧邮票而发生的一场战争,因为现在的我们,不一定在于那些曾经渴望的东西,有时候包括我们的理想。
物质上的满足
街道上没有太多的商店,但学校附近永远都有小商小贩,每当放学,我们就三五成群冲到他们面前,像苍蝇围住鸡蛋一样。
学校里也有小卖部,经营者一般都是教师家属;镇上正规的商店叫合作社,早些时候买布要凭布票,买肉要凭肉票,买豆腐要豆腐票,买米要凭粮票……当公社改名为政府的时候,合作社就改为了供销社,交易的时候省去了很多麻烦,人民币直接换实物;改革开放后,各处实行承包制,经营者个人买断,就分割成很多小门面,一直到现在。
这些,我们曾吃过烤红薯两毛钱一斤,便宜又好吃。红薯烤熟后散发的香味远远就能飘到教室中,放学后,总能看到校门口卖烤红薯的老人。
瓜子儿用五香粉、盐炒的瓜子,报纸包着,陀螺状,也有小塑料袋包装。自习课时吃得最多的零食,很多人至今吃瓜子又快又稳的技术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锻炼的。
冰棍儿严格意义上确实是“冰”加“棍”,五分钱一根,高级一点的是雪糕。绿豆的、红豆的、牛奶的。没有漂亮的外包装,只是一层蜡纸包着,每到夏天,街头巷尾就会出现背着小木箱吆喝冰棍的老人和小孩。
爆米花从家里拿出一小袋米,兴冲冲地来到黑漆漆的魔法机前,捂着耳朵躲得远远地等着“嘭”的一声炸响后,迅速跑到跟前,开始装袋品尝。
棉花糖像棉花一样的东西缠在一根竹签上,把白糖放进一个铁皮盆里,下面是转轮,轮子转动,放一勺白糖进去,白糖就变成棉花出来了。五分钱一团。遇到口水马上化为乌有,跟爆米花比起来,这个很不实惠。
酸梅粉酸酸甜甜,小袋包装。每个袋子中有一把小勺,十八般武器样样全,吃完了酸梅粉总舍不得丢掉勺子,还为了收集不同图案形状的小勺,我们不得不拼命多买多吃。
泡泡糖长长的一条,用红一半白一半的纸包着,上面有一个小姑娘吹泡泡。第一次吃它的时候,大人们千叮嘱万嘱咐不要吃下肚子,结果很多人还是习惯性地吞了下去。技艺高超的人能吹出一个巨大的泡泡,“啪”地破了以后覆盖了整个脸,做了生平第一个撕拉式面膜。
宝塔糖不是零食,小时候却吃得不少。红的绿的,像宝塔一样的形状。为了打出肚子里的蛔虫,学校经常会发给学生,味道也不错,是肚子疼时惟一的安慰。
水果罐头玻璃瓶装,密封,徒手很难打开。最多的是桔子罐头,后来才慢慢出现梨子罐头、波萝罐头等,也算不上零食,一般家里有人生病了,就会有亲戚送来,属于高档的食品,相当于现在的脑白金。
麦乳精为数不多的“珍贵”补品之一。白色粉状,瓶装。谁家有了麦乳精一般都锁在柜子里,如果生病了家里人会冲上一杯,或者是用来走亲戚之用,属于奢侈品。
70年代人记忆典藏 在线阅读:
第 1 页第 2 页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