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地理 > 贾志刚说春秋之六 圣贤本色TXT下载

贾志刚说春秋之六 圣贤本色

作者:贾志刚(春秋)
栏目:历史.地理
类别:古典
大小:745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春秋,是一个盛产圣贤的时代。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圣贤,才有了几千年来的中华文化。
  什么是圣贤?
  先说说圣。繁体字的圣写法为“聖”,《说文解字》:“聖,通也,从耳。”
  再说说贤。繁体字的贤写法为“賢”。《说文解字》:“賢,多才也。”
  不管古人怎么说,我们自己来看看。
  聖:耳为听,口为说,王者,老大也。所以,圣人就是见多识广、善于教诲的人。
  賢:臣,就是辅佐,貝,就是多金。善于帮助君主管理国家,自己又很发财的人。
  基本上,圣人呢,就是知识渊博,却没有政治地位的人;圣人在活着的时候往往不得志,因此只好著书来寄托自己的郁闷。基本上,圣人是弱势群体,类似当今常说的农民工一类。所以,别小看农民工,一千年以后说不定他们中谁是圣人呢。
  因此,如果你还没有升官发财,那么写本书,就离圣不远了。要知道,老子也就写了五千字,那就是圣人了。而知道了孔子的身世之后,农民工的儿子也会对自己有信心。
  贤人呢,就是有才干的当官的人。所以,活着的时候,贤人比圣人要滋润得多。
  贤的社会地位是不错的,为什么呢?因为贤通常都很能干,而且懂得变通。贤属于上流社会,类似如今常说的金领。他们有钱,受尊重,但是是给人家打工的。谁听说过哪个国君是贤人?
  基本上,如果你升官发财了,那么,多做点好事,那你就是贤人了。
  不过在简化字之后,圣贤的定义有些变化了。
  圣:上又下土,就是非常土、很过时的意思。
  贤:上面是二又,下面是贝,就是非常非常发财的意思,是不是当官的倒无所谓了。
  基本上,这样的解释也是准确的。所以现在说到圣人,基本上就是指书呆子;说到贤人,譬如社会贤达,那就是指有钱人了。
  中国字很神奇,真的很神奇。
  春秋为什么出圣贤?因为这是一个社会剧变的时代,官场开始变得复杂残酷,因此如何能够既做好官,又能保护自己,就很重要。所以,贤人就出现了。而社会剧变引发一些人的思考和分析,那时候没有文字狱,所以思想很开放,于是就有了圣人。
  我们常想,为什么同样一个时代,产生的圣人具有不同的思想?为什么一个特定时期的圣人的思想,竟然能够在思想上统治此后的几千年历史?为什么越是落后的国家,就越是出圣人?圣人的思想究竟是落伍的还是超前的?诸如此类的问题多多。
  这样的问题,谁敢回答?谁能回答?
  笔者才疏学浅,自问不能回答;笔者胆小如鼠,自问也不敢回答。
  不过,笔者愿意把圣人们的生活状况,他们在怎样的时代背景、怎样的国家背景、文化背景和家庭背景下产生了他们的思想,他们如何在自己的思想指引下实施了怎样的作为,把这些交代给读者,让读者自己来回答以上的问题。
  对于一种思想来说,人们要看的是他说了什么。但是对于这个人来说,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了什么。而我们要介绍的是人,不是思想。所以,他们说什么并不重要,我们要告诉大家他们做了什么。
  也许,这很重要。也许,这能够让大家更真实地理解他们的思想。
  而对于他们的思想本身,笔者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去介绍给大家,因为我们就一直生活在他们的思想中,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中,实在没有必要去费笔墨。如果有人需要精深的见解,其实也很简单,我们几千年来有数不清的人在解释他们的思想,其成果足以从地球到火星,又何必笔者去画蛇添足。
  再说,笔者也不敢以某某学专家自居。
  争论?
  争论就不必了。用邓公的话说:不争论。
  因为这本书就是笔者的看法。对于古人的事迹,确切的就是确切的,争论也改变不了事实;不确切的就是不确切的,争论也不能使之确切。笔者只是表达笔者的看法,你反对,可以表达你的看法。
  既然圣人的思想产生于百家争鸣,那么,对于圣人的思想,又为什么不可以百家争鸣呢?如果圣人在天上或者地下有知,我想,即便笔者的写法有什么些微偏差,圣人们也会一笑而过的。
  圣人,必有圣人的气度。
  而这,就是笔者敢于不揣冒昧,书写圣人事迹的原因。
  在写完这一部之后,笔者对圣贤这样总结:
  什么是贤人?贤人就是在保全性命和家族的前提下,还能帮助国家苟延残喘的人。所以,贤人创造办法。
  什么是圣人?圣人就是连自己的前途都看不到在哪里,却能为世界的未来殚精竭虑的人。所以,圣人产生思想。
  有权力的人用权力说话,没权力的人才用思想说话。这是思想的光荣,也是思想的悲哀。
  第二〇一章 反战精英
  “大哥,你当国君吧。”
  “那怎么行?老三,爹指定了你啊,还是你当。”
  “我不当,大哥,你当。”
  “非让我当,我闪。”
  “你闪,我也闪。”
  商朝(约前1111年)末年,孤竹国(今河北境内)国君的大儿子伯夷和三儿子叔齐双双放弃君位,出门当犀利哥去了。
  老大老三走了,便宜了老二。
  兄弟两个一打听,说是西边的周国(今陕西境内)是个尊老爱幼的国家,于是前往投奔周国。来到周国的时候,恰好周文王去世,周武王率领着周军出发讨伐商纣王。
  伯夷和叔齐不顾一切,拦住了周武王的战车。
  “父亲死了你不埋葬,还要出兵打仗,你不孝啊。以属国而攻打商王,你这是不仁哪。” 伯夷叔齐两兄弟同声斥责周武王。
  周武王一看,这哥俩哪个单位的?竟然敢指责我?
  周武王不高兴,身边的卫士就要动手杀人了。
  “算了算了,不就俩犀利哥吗?赶走他们就行了。”姜太公懒得节外生枝,于是哥俩被赶到一棵大槐树下凉快去了。
  反战精英
  两位犀利哥从此四处奔走,宣扬和平,反对战争。
  伯夷叔齐,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反战人士。
  等到周武王征服了商朝,就到了周朝。
  两位犀利哥耻于做周朝人,发誓不吃周朝的粮食。用《史记》的话说:义不食周粟。于是,躲到了首阳山上,采薇而食。薇是什么?野豌豆。虽然说是纯天然绿色食品,不含农药不含避孕药不含色素不含防腐剂,可是营养是不够的。
  两个犀利哥吃野豌豆吃得一脸豌豆色,可是矢志不渝。但是,没过几天,就这野豌豆也没得吃了。野豌豆采完了?不是。是有人告诉他们:“这野豌豆啊,也是周朝的了。”
  怎么办?兄弟两个没得吃了,什么也没得吃了,因为什么都是周朝的了。
  在饿死之前,兄弟两个编了一首山歌,歌中唱道:“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吾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简单翻译:登上西山采豌豆,以暴易暴不讲理。古来先圣都没了,我们活着没意义。
  最终,这两位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反战人士就这样饿死在了首阳山。
  不食周粟,以暴易暴,伯夷叔齐兄弟俩用他们的生命贡献了两个成语。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