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地理 > 龙旗——清末北洋海军纪实TXT下载

龙旗——清末北洋海军纪实

作者:黄传会(清)
栏目:历史.地理
类别:古典
大小:316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引子

寻觅龙旗那还是2002年的4月23日,我们两位海军作家开始撰写《中国海军三部曲》的第一部——《龙旗》。

这是关于清末北洋海军兴衰的一部长篇历史纪实。

这是关于一支军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命运大起伏、大跌宕的悲歌。

开始动笔写作的这一天,北京的天空格外晴朗。

透过楼窗,可以看见一队年轻的水兵正在忙碌着张挂“满旗”。

旗帜是海军的语言。这些五颜六色,或尖或方的亚麻质旗帜,原本各有其名字和含义,它们有的叫“玻璃旗”,有的叫“斧头旗”,但一旦按照“满旗”的规矩以“两方一尖”的漂亮节奏同时悬挂起来,它们就将代表一个共同的意义——节日到了。

是的,这一天,是中国人民海军建军53周年的纪念日。

高高悬挂起来的“满旗”在春天的暖风中飘扬,让海军机关的楼宇和广场热烈、生动了起来。此时,每个经过旗帜之下的海军军人,心底里都会涌起一股自豪的冲动——那旗帜飘动的声音,总是让他们想起驾乘军舰在海上驰骋的情景。

这自豪的冲动,是海军军人所独有的。

我们特意选择了这样一个日子,开始了这部沉重书稿的写作。

我们是有着二三十年军龄的海军作家,这样的节日,我们经过了多次。每当我们站在迎风飘舞的“满旗”下,为不断强大的共和国海军而骄傲时,我们的思绪就常常不自觉地回到一百多年前的历史中。

从19世纪中叶开始,经过无数的艰辛和曲折,中国曾建成了一支近代化的海上武装力量——清末北洋海军。它的实力,一度在当时排位世界第四、亚洲第一。

它曾拥有过一面黄底色绣着青龙红日纹的海军旗。

在那面旗帜之下,曾排列着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最接近的近代化铁甲巨舰;

在那面旗帜之下,曾聚集着一大批接受过完备的西方海军教育的军事精英。

龙旗,曾是中华民族自强、御侮的标志;

龙旗,曾猎猎飘扬在中华民族抗敌御侮的最前线;

龙旗,包含着多少人的奋斗,寄托了多少人的希望!

百年沧桑,转瞬而逝。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曾固执地要寻觅到那曾经飘扬在大洋上的龙旗。我们试图亲眼看一看它,抚摩一下它华丽的缎面和精美的绣纹。也许,我们还可以亲手拂去龙旗上的硝烟,让那段历史在我们眼前变得更清晰。

我们曾在史籍中看到过龙旗的图片;

我们曾在刘公岛北洋海军基地旧址上,看到过它的仿制品;

我们曾出入无数个博物馆,希望寻觅到当年的实物。

我们甚至祈望有一天出现一个奇迹,让我们真正触摸到那面龙旗,使我们隔着一百多年的云烟岁月,与它做一场军人间的对话。

记得几年前的一天,一位热心的友人突然打电话来说:“在北京鼓楼上的古玩旧货摊儿上有一面旗子。”我们兴奋极了,驱车穿过繁华热闹的市区,攀上鼓楼陡峭的木梯去寻觅龙旗。但我们依旧失望了。那角落中落满灰尘的并不是北洋海军的龙旗,而是一面清军绿营的旗帜。

在丁汝昌故乡和墓地,在大鹿岛的邓世昌雕像下,在威海环翠楼前的纪念广场上,我们始终在寻找,但龙旗始终没有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当数千年前的彩陶、铜鼎、竹简不断重现于世的时候,一百多年前还兴奋飘扬的龙旗,却似乎从人们的视线中彻底消失,消失得一干二净。

数年努力,数年不得。

一百年,仅仅一百年,那面龙旗就如羚羊挂角,杳无痕迹了。

然而,我们并非一无所获。寻觅龙旗的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感到:龙旗的历史,远比我们已知的要复杂得多,滞重得多,黏稠得多。我们在寻觅龙旗的过程中不断走进北洋海军的深层,逐步接近它的真实,同时,也促使我们不断对历史与现实进行反思。

是的,在公元1894—1895年那场关乎民族命运的大搏杀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龙旗也随之没入波涛。从龙旗初升到龙旗垂落,总共不过数年,而整个战争的过程,前后仅仅数月,真正的海上决战,则只有五个多小时!

是哪一阵疾风吹送它升上军舰高高的桅顶?又是哪一阵狂浪摧折它转瞬间黯然垂落?

是什么力量使这支舰队超离了中国几千年几乎一以贯之的传统轨迹,在东亚的海洋上划出全新的航迹?又是什么力量使它重新埋入推却不开的历史雾霭,最终迅速滑向灾难的深渊?

龙旗的飘扬,曾经使我们中华民族获得过怎样一些机遇?而它的缔造者和护持者又怎样无法摆脱时代的局限,在与一个巨大的历史机遇擦肩而过的过程中诠释着历史的必然与无情?
龙旗——清末北洋海军纪实 在线阅读:
第 1 页第 2 页第 3 页第 4 页第 5 页第 6 页第 7 页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