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生活 > 发现之旅TXT下载

发现之旅

作者:CCTV(现代)
栏目:科普.生活
类别:现代
大小:286KB
评价星级:★★★★☆
下载次数:(本周:,本月:)
在线阅读  点击下载

书籍节选

书籍章节作者介绍
 《揭秘“外星人遗址”》



  柴达木,蒙古语“盐泽”的意思,可是这里不见“盐泽”,只见连绵不绝的戈壁、荒漠。然而,在青海省作协的荣誉主席白渔的眼里,柴达木却充满了诱惑。
  1996年6月,他进入了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一个叫托素湖的地方。白渔发现,这片开阔的湖面没有任何生物,而湖的周边是一些造型极为奇特的小山头,怪异的山水同戈壁滩的景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在托素湖东边一座叫巴音诺瓦山的山脚下,白渔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山洞。就在这个山洞的最里面,有一根从山洞岩壁中穿出来的铁质管状物,管子同岩石嵌合得天衣无缝,并且不见头尾。
  这些管状物不仅形状奇特,种类也很多,似乎都是经过刻意加工而成。
  白渔取下了一块样品,送到了当时冶金部直属的锡铁山冶炼厂进行化验。化验结果出乎人们的想象,除了常见的金属元素外,样品中还有8%的无法化验出的元素。
  白渔产生了一种大胆的念头:这些管状物如果不是来自地球人,就一定来自外星人,而无法探明的元素极有可能是外星人带来的宇宙材料。
  当地出土的文物多为兽骨、石器、陶器、青铜器等,从来没有过铁管之类的铁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曾几次大规模地开发过柴达木,但从来没有在托素湖一带进行过施工。白渔最后断定,这些管状物不是古代先民留下的遗迹,也不可能是现代工程的构造物。
  经过一番考察和推论,白渔最后坚信:这些神秘管状物只有可能来自地球之外的智慧生命──外星人,而托素湖一带是外星人曾经在地球上活动的遗址。  1998年末,一个充满悬念又令人吃惊的青海省托素湖外星人遗址之谜,首先通过白渔所著的《走进柴达木》一书,被公布于世。书中把巴音诺瓦山的那个神秘山洞称做是外星人洞。
  2001年5月,由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郑剑东教授牵头,组成了托素湖铁质管状物临时科学考察队,来到托素湖,试图解开托素湖神秘管状物的来历之谜。
  面对迷雾重重的托素湖,考察队首先把研究区锁定在巴音诺瓦山与托素湖之间几百平方米的湖滩上。
  考察队发现湖的四周、还有湖底,也有大小形态不一的管状物,在湖水的淘洗下管壁更加清晰可辨。
  考察队取出的样品带到北京。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王文广,把取样样品同月球物质和陨石进行了微量元素的比较。
  王文广:“月球和陨石里头,主要是铁特别多,锌呀、铬、各种特殊的矿物,还跟地球上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跟过去陨石和月球的分析资料比较,完全不同,所以我认为它不可能是外星人带来。”
  但同时王文广又发现样品中棱角状的石英特别尖锐,这就意味着管状物似乎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为加工、捣制而成。同时通过测试得知铁质管状物样品的年龄为距今约十四、五万年。同柴达木盆地有人类活动的历史3万年一对照,可明显看出这些神秘管状物不可能是地球人类所为。
  但当托素湖外星人洞内的神秘管状物一走进试验室,便有了一个普通的名字黄铁矿,它并非工业加工品。最后考察队的看法趋于一致,提出对托素湖管状物既不是来自地球人,更不是来自外星人,只是一个刚刚被发现,但已经历了漫长时光之旅的地质之谜。
  争 议
  但是,是什么样的地质自然变化塑成了这些神秘管状物呢?科学家对此也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考察队发现,这些管状物只分布在较硬的砂岩里面。根据地质学上的岩相理论分析,这些较硬的砂岩层是由洪水冲击形成,这种岩相叫做洪流相。
  郑剑东:“铁质和泥砂沉积以后,当时跟水流接触是一种氧化环境沉积以后一层一层沉积,涓涓细流也沉积,原来的沉积物被后来的沉积物盖上去,跟原来的水不接触。”
  沉积物同水隔开以后,逐步变为还原环境,在这种条件下,水中硫化物分解出硫化氢气体,同洪水冲击携带的铁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了黄铁矿。
  对于铁质元素的来源,以及形成黄铁矿的原因,考察队看法一致,但对于沉积学说认为这就能够形成管状物,周德安等人却提出,理由是沉积作用不可能使铁质元素这么丰富地集中在一起,而形成几何形的管状更是不可能。
  铁质管状物沉积形成的理论被搁浅在了猜测和争议之中。
  管状物形成的另一种观点是郑剑东的岩浆说。岩浆说认为外星人洞里的管状物由地下岩浆喷射而成。
  2002年冬天,郑剑东跟随摄制组,来到托素湖,用Υ仪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测试得知,峭壁上管状物放射性铀含量最高达到每克625毫克,而周围岩石只有每克20毫克,并且越是管状物中心,铀含量就越高。郑剑东认为,这是岩浆说的一个重要证据。
  然而,周德安和高军平对于郑剑东这种观点提出否定的意见。他们认为,经过取样分析没有发现管状物是岩浆形成的有力证据,管状物周围的岩石也没有被高温腐蚀。放射性元素来历还须继续研究。
  周德安、高军平经过实地考查和分析,认为托素湖的管状物都是植物被沉埋后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植物化石。
  将样品送到兰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通过一种精确度能够达到10-9次方的等离子发射光谱测试进行化验后人们发现有机物含量相差不多,但样品中钾和铁含量的渐变规律,却有利于管状物是植物化石形成的观点。
  高军平:“而管状物内壁向外壁,的铁含量曾加,钾含量减少,有机物含量相差无几,这是支持管状物是植物化石说。”
  专家们通过观测,虽然没有发现树干、树皮等植物结构的显微镜下证据,但从宏观上却发现了树状的同心圆结构,这些结构酷似树木年轮,并且有的管状物从外部状态看,呈现出树状结构。
  明 晰
  距今数百万年前的新第三纪时,柴达木处于亚热带环境,这个时候的柴达木就如同现在的江南,河流蜿蜒、湖泊密布。
  周德安:“新第三纪狮子沟组的柴达木气候同现在不一样,河流样的沉积,湖泊样的沉积很发育,这个湖泊和河流西侧的陆地,现在推测起来森林比较茂密,一旦洪水来时,两侧的森林遭到洪水的冲刷,快速搬运到这儿。”
  激流携带泥沙覆盖了树木,大树从此进入了漫长的演化过程。
  后来,托素湖一带的地层开始了剧烈的沉积作用,使大树被土壤和砾石深埋在地表之下数百米甚至上千米深。当树木被沉埋压实后,树内的水分被挤出,这叫脱水。之后,树木开始腐烂了,铁质的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黄铁矿物质,那些空空的管子,就是矿化的树木被冲刷和风蚀而保留下来的铁矿物质。
  周德安:“这个时候植物外面的部分叫皮部,外面的皮是比较致密的,它有一些比较致密的结构,就是树皮这些地方胶带的比较彻底,保存的比较好。树干中间的木质部,木质就是比较疏松多孔了,也比较容易腐烂了,所以中间形成空洞。空洞树干容易破坏,两侧沙粒填了空洞。”
  青海省托素湖管状物的神秘面纱被一层层剥去,正逐渐显露出它们的本来面目。托素湖外星人遗址之谜经历了天上、人间、地下的一波三折,最终从人类难以企及的星外,演变到了柴达木久远的历史当中。但尘埃似乎还没有最终落定,因为还有许多疑问等着人们去破解。

下载地址: 点击下载TXT
更多>>

本栏下载排行

更多>>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