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神鬼精怪卷(第291-374卷)

_9 李昉、扈蒙、徐铉等(北宋)
【译文】
后魏洛阳永和里,是汉太师董卓的故宅。里的南北都有水池,是董卓建造的,水冬夏不干。里中有太傅录尚书长孙稚、尚书右仆射郭祚、吏部尚书邢鸾、廷尉卿元洪超、卫尉卿许伯桃、凉州刺史尉成兴等六所住宅。都是高高的门楼,华丽的房子。斋馆宽敞明丽,楸树、槐树遮荫道路,桐树、杨树夹道种植。当时是著名的富贵的里弄。挖掘此地,就能得到金玉宝玩等物。当时邢鸾家时常挖到丹砂及铜钱几十万枚。钱铭有字:"董太师之物。"后来董卓夜间跟邢鸾索要这些东西。邢鸾不给他。一年后邢鸾就死了。
肖摩侯
后魏胡太后末年,泽州田参军肖摩候家人,浣一黄衫,晒之庭树,日暮忘收。夜半,摩侯家起出,见此衣为风所动,仿佛类人。谓是窃盗,持刀往击,就视乃是衣。自此之后,内外恐惧。更数日,忽有二十骑,尽为戎服,直造其家,扬旗举杖,往来掩袭。前后六七处。家人惶惧,不知何方御之。有一人云,按药方,烧羖羊角,妖自绝。即于屠肆得之,遂烧此等。后来至,掩鼻曰:"此家不知烧何物,臭秽如此!"翻然回,自此便绝。(出《五行记》)
【译文】
后魏胡太后末年,泽州田参军肖摩侯的家人,洗一件黄衫。晾在庭院的树上,晚上忘收了回来。半夜,摩侯家人起夜,看见这件衣服被风吹动,仿佛象人一样。他以为是盗贼,持刀朝它打去,走近一看是件衣服。从此以后,摩侯家内外都很恐惧。过了几天,忽有二十个骑马的人,都穿着军服,径直来到他家。扬着旗帜,高举木棍,来来往往掩杀奔袭,前后六七拨。摩侯家里人惶惧不安,不知用什么方法抵御它们。有人告诉他说:"按药方烧羖羊角,妖孽自然就没了。"摩侯就从肉市场买来羖羊角烧了。那些人过后又来到他家都捂着鼻子说:"这家不知烧什么东西了,臭秽如此。"转身就回去了。从此之后就没了。
道人法力
广州显明寺道人法力,向晨诣厕,于户中见一鬼,状若昆仑,两目尽黄,裸身无衣。法力素有臂力,便缚着堂柱,以杖鞭之,终无声。乃以铁锁缚之,观其能变去否,日已昏暗,失鬼所在。
【译文】
广州显明寺道人法力,快到早晨的时候去厕所,在门口遇见一鬼,形状象西城人,两眼都是黄色的,裸露着身体没穿衣服。法力一向有臂力,把鬼绑在柱子上,用木棍打它。鬼始终不出声。法力又用铁锁锁住它,看鬼能不能变走。天色昏暗后,就失去了鬼的踪影。
肖思遇
肖思遇,梁武帝从侄孙。父悫,为侯景所杀。思遇以父遭害,不乐仕进。常慕道,有冀神人,故名思遇而字望明,言望遇神明也。居虎丘东山,性简静,爱琴书。每松风之夜,罢琴长啸,一山楼宇皆惊。常雨中坐石酣歌。忽闻扣柴门者,思遇心疑有异,命侍者遥问。乃应曰:"不须问。"但言雨中从浣溪来。及侍童开户,见一美女,二青衣女奴从之,并神仙之容。思遇加山人之服,以礼见之,曰:"适闻夫人云,从浣溪来。雨中道远,不知所乘何车耶?"女曰:"闻先生心怀异道,以简洁为心,不用车舆,乘风而至。"思遇曰:"若浣溪来,得非西施乎?"女回顾二童而笑,复问:"先生何以知之?"思遇曰:"不必虑怀,应就寝耳。"及天晚将别,女以金钏子一只留诀。思遇称"无物叙情",又曰:"但有此心不忘。"夫人曰:"此最珍奇。"思遇曰:"夫人此去,何时来?"女乃掩涕曰:"未敢有期,空劳情意。"思遇亦怆然。言讫,遂乘风而去。须臾不见,唯闻香气犹在寝室。时陈文帝天嘉元年二月二日也。(出《博物志》,陈校本作出《续博物志》)
【译文】
肖思遇是梁武帝的堂侄孙。父亲肖悫,被侯景所杀。思遇因为父亲被害,不喜欢仕途进取,常仰慕道家,寄希望于神人,故起名叫思遇,字望明。意即希望遇见神明。他居住在虎丘东山,性情闲静,爱好琴书。每当松风之夜,他弹罢琴一声长啸,满山的楼堂殿宇都为之而惊。常常在雨中坐在石头上尽情歌唱。一天,他忽然听到扣柴门的声音,心里想着是否有异人出现,就叫侍人远远地问一问。那人回答说:"不用问。"只说是雨中从浣溪来的。等侍童打开门,就看见了一个美女,后面有二个穿青色衣服的女侍跟从。都象神仙一样美貌。思遇穿上山人的衣服,以礼节会见了这个女子,说:"刚才听夫人说从浣溪来,下着大雨,道路又远。不知夫人所乘的是什么车?"美女说:"听说先生心怀神异之道,以简洁为心境。我就不用车子,乘风而来。"思遇说:"若从浣溪来,你莫非是西施吗?"那美女回头看了下二个女侍,笑着问:"先生怎么知道?"思遇说:"不要心怀疑虑,应该睡觉休息了。"到天亮,那美女就要告别了,她用一只金钏子留做告别之物。思遇说没有什么东西来表达心情,又说:"只有此心不忘。"夫人说:"这是最珍贵的。"思遇又说:"夫人这一去,什么时候再来?"夫人就抹着眼泪说:"不敢商定日期,免得白白劳烦你的情意。"思遇也感到悲伤。夫人说完,就乘风而去,一会就不见了,只闻得香气还在房内。这是陈文帝天嘉元年二月二日的事情。
任胄
东魏丞相司马任胄,谋杀高欢,事泄伏诛,其家未之知。家内忽见其头在饭甑上,相召看之,少顷,失所在。俄知被戮。(出《三国典略》)
【译文】
东魏丞相司马任胄,想刺杀高欢,事情败露被杀。他的家里还不知道。家里人忽然看见他的头在饭锅上,互相召呼着来看。一会,头不见了。才知道任胄被杀。
董寿之
北齐董寿之被诛,其家尚未之知。其妻夜坐,忽见寿之居其侧,叹息不已。妻问夜间何得而归,寿都不应答。有顷出门,绕鸡笼而行,笼中鸡惊叫。其妻疑有异,持火出户视之,见其血数斗,而寿失所在。遂以告姑,因与大小号哭,知有变。及晨,果得死闻。(出《续搜神记》)
【译文】
北齐董寿之被杀了,他家里还不知道。他的妻子夜里坐着,忽然看见寿之在她身旁叹息不停。妻子问他晚上怎么回来了?寿之都不回答。一会,寿之出门绕着鸡笼行走,笼中鸡惊叫起来。他的妻子怀疑有异常,拿着灯火出门观看,见血有好几斗,而寿之却不见了,就告诉了小姑,于是同家里大小一同啼哭,知道大事不好。到了早晨,果然得到寿之死的消息。
樊孝谦
北齐樊孝谦,少有才名。年二十二,答秀才策,累迁至员外散骑侍郎。尝于其门首,观贵人葬车,揖方相而别。是后周年,至此葬日,有人扣门。孝谦出视,乃见所揖方相。门首立云:"君去年此日,共我语否。"孝谦惊倒。须臾便卒。贞观初,崔信明为洋州,与县丞向瓘无二说。(出《五行记》)
【译文】
北齐樊孝谦,少年时代就有才气名声。二十二岁那年,因考中秀才,官拜员外散骑侍郎。他曾在门口看到贵人的葬车,他向驱鬼的方相作揖就回来了。这之后一年,到了这个忌日,有人敲门,孝谦出来一看,就看见了他去年拜揖的方相,站在门口说:"您去年的今天和我说话了吗?"孝谦惊倒在地,一会就死了。贞观初年,崔信明为洋州令,和县丞向瓘说法一样。
李文府
隋文帝开皇初,安定李文府,住邺都石桥坊。曾夜置酒瓶于床下。半夜觉,忽闻瓶倒漏酒声,使婢看之,酒瓶不倒,盖塞如旧。须臾,复闻有物嗒水声,索火照看,屋内静无所见。灭烛下关,未睡,似有以手指斫其膝。至三,文府起扪之,又无所得。乃拔刀四面挥之,即闻有声如飞蝉曳响,冲而出。文府后仕兖州须昌县丞,至开皇八年,见州故录事孔瓒,即须昌人,先亡。忽白日至文府厅前再拜,文府惊问何为,云:"太山府君选好人,瓒以公明干,则相荐举。"文府忧惶叩头。瓒良久云:"今更为方便,慎勿漏言。"至十年,自说之,说讫,便觉不快,须臾而死。(出《五行记》)
【译文】
隋文帝开皇初年,安定人李文府,住在邺都石桥坊。他曾在晚上把酒瓶放在床下。半夜醒来,忽然听到酒瓶倒了酒洒了的声音。让婢女看看,酒瓶没倒,盖塞依旧。一会,又听到有东西滴嗒水的声音,拿火照看,屋内静悄悄的没看到什么。灭烛躺下没睡着,好象有手指砍他膝部,到第三次,文府起身按住,又没有什么,就拔刀四面挥砍,就听到好象飞蝉的声响冲出门去。文府后来官至兖州须昌县丞。到开皇八年,看见了兖州以前的录事孔瓒。是须昌人,已经死了。忽然白天到文府厅见拜见。文府惊讶地问为什么?孔瓒说:"太山府君选贤。我因你有才干,就举荐了你。"文府仓惶叩谢。孔瓒过了半天说:"现在为你帮忙,千万不要说出。"到了开皇十年,文府自己说出了这件事,说完就觉得不舒服,一会就死了。
史万岁
长安待贤坊,隋北领军大将军史万岁宅。其宅初常有鬼怪,居者则死,万岁不信,因即居之。夜见人衣冠甚伟,来就万岁。万岁问其由,鬼曰:"我汉将军樊哙,墓近君居厕,常苦秽恶。幸移他所,必当厚报。"万岁许诺。因责杀生人所由,鬼曰:"各自怖而死,非我杀也。"及掘得骸柩,因为改葬。后夜又来谢曰:"君当为将,吾必助君。"后万岁为隋将,每遇贼,便觉鬼兵助己,战必大捷。(出《两京记》)
【译文】
长安待贤坊,是隋北领军大将军史万岁的住宅。这个宅子开始常闹鬼。住的人都死了。万岁不信,就住进了这个宅子。夜里见一个人衣冠高大华美,来见万岁。万岁问他来的事由,鬼说:"我是汉将军樊哙。墓地靠近您住宅的厕所。常常苦于秽恶之气。如果有幸移葬他处,必当厚报。"万岁答应了,进而责问他杀人的原由,鬼说:"他们各自因害怕而死,不是我杀的。"到后来挖出棺木,作了改葬之后。鬼夜里又来道谢,说:"您能成为将军,我一定帮助您。"后来万岁为隋朝将军。每每遇到贼军,就觉得有鬼相助。打起仗来必定大胜。
房玄龄
房玄龄、杜如晦微时,尝自周偕之秦,宿敷水店。适有酒肉,夜深对食。忽见两黑毛手出于灯下,若有所请,乃各以一炙置手中。有顷复出,若掬,又各斟酒与之,遂不复见。食讫,背灯就寝,至二更,闻街中有连呼王文昂者,忽闻一人应于灯下。呼者乃曰:"正东二十里,村人有筵神者,酒食甚丰,汝能去否?"对曰:"吾已醉饱于酒肉,有公事,去不得。劳君相召。"呼者曰:"汝终日饥困,何有酒肉。本非吏人,安得公事。何妄语也?"对曰:"吾被累吏差直二相,蒙赐酒肉,故不得去。若常时闻命,即子行吾走矣。"呼者谢而去。(出《续玄怪录》)
【译文】
房玄龄、杜如晦未显贵之时,曾经一起从周地到秦地去。晚上宿于敷水店。正好有酒有肉,深夜对坐而食。忽然看见两只长着黑毛的手从灯光下伸出来,好象有什么请求,就各自拿一块烤肉放在手中。过了一会儿。手又出来,象捧着东西的样子。房、杜又各自斟了一杯酒给他,就没再见手出现。吃完饭,背对着灯就睡觉了。到了二更时,听到街中有连声呼唤王文昂的声音。忽然听见一个人在灯下答应。喊的人就说:"正东二十里,有村人祭神的筵席,酒菜很丰盛。你能不能去?"回答说:"我已酒足饭饱。还有公事,去不了。劳烦你召呼我。"喊的人说:"你整天被饥饿所困,哪来酒肉?你本来不是官吏,怎么会有公差?为什么要说谎呢?"回答说:"我受阴累官吏差遣来给二位丞相值班。承蒙二相赐我酒肉,所以不能去。若平时听到呼喊,立刻就你追我赶地去了。"喊的人辞别而去。
魏征
郑国公魏征,少时好道学,不信鬼神。尝访道至恒山,将及山下,忽大风雪,天地昏暗,不能进。忽有道士,策青竹杖,悬《黄庭经》。亦至路次。谓征曰:"何之?"征曰:"访道来此,为风雪所阻。"道士曰:"去此一二里,予家也,可一宿会语乎?"征许之,遂同行,至一宅,外甚荒凉,内即雕刻。延征于深阁,对灯火而坐,进以美酒嘉肴。从容论道,词理博辨,征不能屈。临曙,道士言及鬼神之事,征切言不能侵正直也。道士曰:"子之所奉者仙道也,何全诬鬼神乎?有天地来有鬼神,夫道高则鬼神妖怪必伏之;若奉道自未高,则鬼神妖怪,反可致之也。何轻之哉?"征不答,及平旦,道士复命酒以送征,仍附一简,达恒山中隐士。征既行,寻山路,回顾宿处,乃一大冢耳。探其简,题云:"寄上恒山神佐。"征恶之,投于地,其简化一鼠而走,征自此稍信鬼神。(出《潇湘录》)
【译文】
郑国公魏征年轻时喜好道学,不信鬼神。曾到恒山去访道,快到恒山的时候,忽然遇见了大风雪,天地昏暗,不能前进。忽然有个道士拿着青竹杖,腰悬《黄庭经》,也到了路边,对魏征说:"去什么地方?"魏征说:"访道来此,被风雪阻隔。"道士说:"离这一、二里路就是我家。去住一宿,趁机交谈,可以吗?"魏征同意了。就一起走到一个宅院,外面很是荒凉,内里却是雕梁画栋。道士请魏征到里间,对着炉火而坐,端上美酒佳肴,从容论道,言辞通理广博雄辨,魏征不能把他说服。临近天亮的时候,谈及鬼神之事,魏征真切地说鬼神不能侵犯正直之人。道士说:"您所尊奉的是仙道,为什么诬蔑鬼神呢?有天地的时候就有了鬼神。道行高,则鬼神妖怪必然降伏,若自身道行不高,反而可能招来鬼神。怎么能轻视它呢?"魏征没有回答。到了早晨,道士又用酒来送别魏征,还附带一封信,送给恒山中的隐士。魏征就走了,找到了山路,回头看昨夜住的地方,乃是一个大坟墓,拿出他那封书信一看,上面写着:寄上恒山神佐。魏征讨厌它,就扔在地上。那封信变成一只老鼠跑了。魏征自此稍稍相信了鬼神。
唐俭
唐俭少时,乘驴将适吴楚。过洛城,渴甚,见路旁一小室,有妇人年二十余,向明缝衣,投之乞浆,则缝袜也。遂问别室取浆,郎渴甚,为求之。逡巡,持一盂至。俭视其室内,无厨灶,及还而问曰:"夫人之居,何不置火?"曰:"贫无以炊,侧近求食耳。"言既,复缝袜,意绪甚忙。又问何故急速也,曰:"妾之夫薛良,贫贩者也,事事十余年矣。未尝一归侍舅姑,明早郎来迎,故忙耳。"俭微挑之,拒不答,俭愧谢之,遗饼两轴而去。行十余里,忽记所要书有忘之者,归洛取之,明晨复至此,将出都,为涂刍之阻。问何人,对曰:"货师薛良之柩也。"骇其姓名,乃昨妇人之夫也,遂问所在,曰:"良婚五年而妻死,葬故城中。又五年而良死,良兄发其柩,将祔先茔耳。"俭随观焉,至其殡所,是求水之处。俄而启殡,棺上有饼两轴,新袜一双。俭悲而异之,遂东去。舟次扬州禅智寺东南,有士子二人,各领徒,相去百余步,发故殡者。一人惊叹久之,其徒往往聚笑。一人执锸,碎其柩而骂之。俭遂造之,叹者曰:"璋姓韦,前太湖令,此发者,璋之亡子。窆十年矣,适开易其棺,棺中丧其履,而有妇人履一只。彼乃裴冀,前江都尉,其发者爱姬也。平生龙之,裴到任二年而卒,葬于此一年。今秩满将归,不忍弃去,将还于洛。既开棺,丧其一履,而有丈夫履一只。两处互惊,取合之,彼此成对。盖吾不肖子淫于彼,往复无常,遂遗之耳。"俭闻言,登舟静思之曰:"货师之妻死五年,犹有事舅姑之心。逾宠之姬,死尚如此,生复何望哉。士君子可溺于此辈而薄其妻也?"(出《续玄怪录》)
【译文】
唐俭年轻时,骑驴要去吴楚。经过洛城的时候,渴得很厉害。看见路旁有个小屋,有个妇人,年纪有二十多,对着光亮缝补衣服。唐俭到她这里要水。近前一看她在缝袜子。她就到别的屋子取水。"您渴得厉害,我为您取水。"很快拿着一个盆去了。唐俭看她屋里,没有厨灶。等她回来就问:"夫人的住处,怎么不生火?"回答说:"贫穷没有东西做饭,向附近人家求食。"说完又继续缝袜子,神情很忙。唐俭又问:"什么原因这么着忙呢?"回答说:"我的丈夫薛良,是个贫穷的小商贩,干了十多年了。不曾回来一次照顾家里。明天早晨来人接我,所以很忙。"唐俭暗暗引诱她,妇人拒不回答。唐俭羞愧地辞别她,留下两轴饼。走了十多里,忽然想起所看的书有忘带的,就经洛城回家去取。第二天早晨又到了这个地方,被送葬的涂车和刍灵阻拦。唐俭问什么人出殡?回答说:"是商人薛良的灵柩。"唐俭吃惊于这个名字。是昨天那个妇人的丈夫。就问葬在哪里?回答说:"薛良结婚五年妻子死了,葬在故城。又过了五年薛良死了。薛良的哥哥主办他的丧事。想要合坟。"唐俭跟着观看。到了墓地,正是唐俭要水的地方。一会儿打开棺材。棺材上有饼两轴,新袜子一双。唐俭伤感而且很惊异这件事,就继续东行。船停在扬州禅智寺东南。有二个男子,各领一些人,相距百余步,在挖掘旧坟。一人叹息良久,他领的那伙人在一起哭。一个人拿着铁锹打碎棺材而骂着。唐俭就到那里造访。叹息的人说:"我姓韦。以前的太湖令。这个挖开的坟,是我死去的儿子,已经埋了十年了。刚才打开想换个新棺材,棺材里失去了一只鞋,却有妇人的鞋一只。指另一人说:"他是裴冀,前任江都尉。他开掘的是爱姬的墓。平生宠爱她。裴冀到任二年她死了,葬在这儿一年了。现在十年任期已满将要回家。不忍心弃她而去,想迁还洛城。等打开棺材,见丢失了一只鞋,却有男人的鞋一只。双方都很惊异,拿来一配,彼此正好一对。这是因为我的不肖之子和她淫乱,往复无常,把鞋留在这里了。"唐俭闻言。登船想道:"商人的妻子死了五年,还有照顾家的心情。受到过份宠爱的姬妾,死了尚且如此,活着的时候还能希望她怎么样呢?那么,君子还应该沉溺在这种人身上而轻视自己的妻氏吗?"
卷第三百二十八  鬼十三
慕容垂 李勣女 解袱人 漕店人 张琮 刘门奴 阎庚 明崇俨 王怀智 沙门英禅师 陈导 王志 巴峡人 陆余庆
慕容垂 唐太宗征辽,行至定州,路侧有一鬼,衣黄衣,立高冢上,神采特异。太宗遣使问之,答曰:"我昔胜君昔,君今胜我今。荣华各异代,何用苦追寻。"言讫不见,问之,乃慕容垂墓。(出《灵怪集》)
【译文】
唐太宗征辽的时候,走到定州。路旁有一鬼,穿着黄色的衣服,站在高高的坟墓上面,神采特异。太宗派人问他,鬼回答说:"我昔胜君昔,君今胜我今。荣华各异代,何用苦追寻。"说完不见了。太宗一打听,才知道这是慕容垂的墓。
李勣女
贞观元年,李勣爱女卒,葬北邙,使家僮庐于墓侧。一日,女子忽诣家僮曰:"我本不死,被大树之神窃我。今值其神出朝西岳,故得便奔出。知尔在此,是以来。我已离父母,复有此辱耻,不可归。幸你匿我,我能以致富报尔。"家僮骇愕,良久乃许,遂别置一室。其女或朝出暮至,或夜出晓来,行步如风。一月后,忽携黄金十斤以赐,家僮受之。出卖数两,乃民家所失,主者执家僮以告。洛阳令推穷其由,家僮具述此事,及追取,此女已失,其余金尽化为黄石焉。(出《孙相录》,陈校本作出《潇湘录》)
【译文】
贞观元年,李绩心爱的女儿死了,葬在北邙。让家僮住在坟墓的旁边。一天,女子忽然告诉家僮说:"我本来不应该死,是被大树之神偷去的,现在趁着那个大树之神去朝拜西岳,所以才能跑出来。我知道你在这里,就来了。我已经离开了父母,又受到这样的羞辱,不能回去了,希望你隐藏我,我能使你致富来报答你。"家僮惊愕半天才答应,就另安排了一间屋子。那女子或早或晚地来,行走如风。一个月以后,忽然带来黄金十斤送给他,家僮收下。拿出去卖了几两。才知道黄金是百姓家丢的。失主抓住家僮来告官。洛阳令盘问其中的原委。家僮详述此事。等到追取的时候,那女子已经不见了。那些剩下的金子都变成了黄色的石头。
解袱人
江南有数人行船,见岸上两人,与船并行数里。岸上人云:"暂寄歇息。"船人许之。怪其跳踯上船,其疾如风。须臾,两人云:"暂至村,各有小袱,且寄船上,慎勿开也。"殷勤戒之,两人去后,船中一人解袱共看。每袱有五百贴子,似纸,非篆隶,并不可识。共惊,还结如故。俄顷二人回,云:"开讫,何因讳?"乃捉解袱人云:"是此人解。"遂掷解袱上岸,如掷婴儿。又于村中取人,拥之而去。经数日,一人欲放解袱者,一人不许,曰:"会遣一二年受辛苦。"乃解至富人家。其人家有好马,恒于庭中置槽,自看饮饲。此时已夜,堂门闭,欲取富人无由。一人云:"此人爱马,解马放,即应开门出。"如言,富人果出。一人提之,应手即死。取得富人,遂弃解袱人而去。此家忙惧,唯见此人在,即共殴。缚之送县,以解袱等事为辞。州县不信,遂断死,此人自雪无由,久禁乃出。(出《异闻录》)
【译文】
江南有几个人在行船,看见岸上有两个人与船并行好几里。岸上人说:"暂且到船上歇息一下。"船上人同意了。岸上人跳上船来,其快如风。一会儿,两人说:"暂且到村里,我们各有个小包袱,先寄放在船上,千万不要打开。"再三告诫。两人离开后,船上一个人解开包袱,大伙一齐看。每个包袱有五百贴子,好象是纸,字不是篆隶,都不认识,大伙都很惊讶,依然照样系上。一会儿两人回来了,说:"解开包袱了,为什么隐瞒?"就抓住解袱人说:"是这个人解开的。"就扔解袱者到岸上,象扔婴儿一样。又在村中找来人,相拥而去。过了几天,一人想放走解袱人,一人不同意。说:"应该让他受一二年的辛苦。"就到了富人家。这户人家有好马,总在院中置槽饲养,自己看管马的饮食。这时已经半夜了,堂门紧闭,想抓获富人没有机会。一人说:"这人爱马,解开马放了,他立刻能开门出来。"就象说的那样,富人果然就出来了,一人抗起他、触手就死了。抓获了富人,就丢开解袱人走了。这家慌乱惊恐,只看见这个人在,就一块打他。绑上他送到县衙。解袱人就将解开包袱等事做为开脱的言辞。州县不信,就判他死罪。这人自己雪冤没有理由。关了很久才放出来。
漕店人
贞观中,长安城西漕店人,葬父母,凶具甚华。一二年后,忽见亡弟来,容貌憔悴。言为兄厚葬父母之故,被差为林皋驿马,只承困苦不堪,故来请兄代。兄大惊惧,更多与纸钱,遣努力且作。其后数月,又见弟来云,只承不济,兄遂不免去,其兄应时而卒。(出《异闻录》)
【译文】
贞观年间,长安城西漕店人安葬他的父母,祭具非常豪华。一、二年之后,忽然看见他死去的弟弟来了,容貌憔悴。说因为哥哥厚葬父母的缘故,他被差为林皋驿马。承受困苦,不堪忍受,请哥哥代替他。哥哥大为惊恐,更多地给他纸钱,让他努力去干。过了几个月,又见弟弟来了说承受不了,哥哥不能不去。他哥哥马上就死了。
张琮
永徽初,张琮为南阳令。寝阁中,闻阶前竹有呻吟之声,就视则无所见。如此数夜,怪之,乃祝曰:"有神灵者,当相语。"其夜,忽有一人从竹中出,形甚弊陋,前自陈曰:"朱粲之乱,某在兵中,为粲所杀。尸骸正在明府阁前,一目为竹根所损,不堪楚痛。以明府仁明,故辄投告。幸见移葬,敢忘厚恩。"令谓曰:"如是何不早相闻。"乃许之。明日,为具棺榇,使掘之,果得一尸,竹根贯其左目。仍加时服,改葬城外。其后令笞杀一乡老,其家将复仇,谋须令夜出,乃要杀之。俄而城中失火,延烧十余家,令将出按行之。乃见前鬼遮令马曰:"明府深夜何所之,将有异谋。"令问为谁,曰:"前时得罪于明府者。"令乃复入。明日,掩捕其家,问之皆验,遂穷治之。夜更祭其墓,刻石铭于前曰:"身殉国难,死不忘忠。烈烈贞魂,实为鬼雄。"(出《广异记》)
【译文】
永徽初年,张琮为南阳令。晚上在楼上睡觉,听到阶前的竹子有呻吟的声音,靠近一看没看到什么。这样过了几晚,张很奇怪就祈祝说:"有神灵降临,应该和我说话。"这天晚上,忽然有一人从竹林中走出,相貌很丑陋,上前自我介绍说:"朱粲叛乱时,我在军中,被朱粲所杀。尸体正好在你府内楼前。一只眼睛被竹根伤了,不能忍受痛苦。因明府仁义贤明,所以就将来相告。如有幸被移葬他处,不敢忘了你的大恩。"南阳令对他说:"如果这样,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就答应了。第二天,为他准备了棺材,命人挖掘竹林,果然见到一具尸体,竹根穿过他的左眼睛。为他穿上时新衣服,改葬在城外。后来,南阳令用笞刑打死了一乡下老人。他的家属想要复仇,阴谋算计只须南阳令晚上出来,就要杀他。不久,城中失火,漫延烧了十几家。南阳令想出去巡视火情。就见前几天那个鬼拦住马说:"你深夜去什么地方?将有阴谋。"南阳令问谁干的?鬼说:"前些时被你得罪的人。"南阳令就又回去了。第二天就缉捕了他的家属。经过审问都验证了鬼说的事。就彻底地将他们绳之以法。晚上又祭拜鬼的墓,刻石碑树在墓前。铭文说:"身殉国难,死不忘忠。烈烈贞魂,实为鬼雄。"
刘门奴
高宗营大明宫,宣政殿始成,每夜,闻数十骑行殿左右,殿中宿卫者皆见焉,衣马甚洁。如此十余日,高宗乃使术者刘门奴问其故,对曰:"我汉楚王戊之太子也。"门奴诘问之:"案《汉书》,楚王与七国谋反,汉兵诛之,夷宗灭族,安有遗嗣乎?"答曰:"王起兵时,留吾在长安。及王诛后,天子念我,置而不杀,养于宫中。后以病死,葬于此。天子怜我,殓以玉鱼一双,今在正殿东北角。史臣遗略,是以不见于书。"门奴曰:"今皇帝在此,汝何敢庭中扰扰乎?"对曰:"此是我故宅,今既在天子宫中,动出颇见拘限,甚不乐。乞改葬我于高敞美地,诚所望也。慎无夺我玉鱼。"门奴奏之,帝命改葬。发其处,果得古坟,棺已朽腐,旁有玉鱼一双,制甚精巧。乃敕易棺榇,以礼葬之于苑外,并以玉鱼随之。于此遂绝。(出《广异记》)
【译文】
高宗建造大明宫,宣政殿刚刚完成的时候,每到晚上都看见数十名骑马的人行驰在殿的左右。殿中守夜的卫兵都看见了,衣服马匹非常整洁,如此十多天。高宗让术士刘门奴问其中的原因。对方回答说:"我是汉代楚王戊的太子。"门奴质问他说:"按《汉书》的说法:楚王和七国串通谋反,汉军杀了他,平灭了宗族。怎么能有遗留的后代呢?"回答说:"楚王起兵时,天子顾念我,放掉就没杀我,养在宫中,后来因病而死,埋在这个地方。天子可怜我,用玉鱼一双殉葬,现在放在正殿的东北角。史官漏掉了这些事。所以不见于史书。"门奴说:"现在皇帝在此,你怎敢在院中搔扰?"回答说:"这是我过去住的地方。现在既然在天子宫中,行动很受拘束,请求改葬我在高敞美丽的地方,这是我真诚希望的。千万不要拿走我的玉鱼。"门奴向皇帝秉奏了这件事。皇帝命令改葬,挖开这个地方,果然有一古墓,棺木已经腐朽了,旁边有玉鱼一双,制造很精巧。皇帝下令换了棺材,以礼节把他移葬在宫外,并把玉鱼随葬。此后就没有鬼出现了。
阎庚
张仁亶,幼时贫乏,恒在东都北市寓居。有阎庚者,马牙荀子之子也,好善自喜。慕仁亶之德,恒窃父资,以给其衣食,亦累年矣。荀子每怒庚云:"汝商贩之流,彼才学之士,于汝何有,而破产以奉?"仁亶闻其辞,谓庚曰:"坐我累君,今将适诣白鹿山。所劳相资,不敢忘也。"庚久为仁亶胥附之友,心不忍别,谓仁亶曰:"方愿志学,今欲皆行。"仁亶奇有志,许焉。庚乃私备驴马粮食同去。六日至陈留,宿逆旅。仁亶舍其内房,房内有床。久之,一客后至,坐于床所。仁亶见其视瞻非凡,谓庚自外持壶酒至。仁亶以酒先属客,客不敢受,固属之,因与合饮。酒酣欢甚,乃同房而宿。中夕,相问行李,客答曰:"吾非人,乃地曹耳。地府令主河北婚姻,绊(绊原作纠,据《广异记》改)男女脚。"仁亶开视其衣装,见袋中细绳,方信焉。因求问己荣位年寿,鬼言:"亶年八十余,位极人臣。"复问庚,鬼云:"庚命贫,无位禄。"仁亶问何以致之,鬼云:"或绊得佳女,配之有相,当能得耳。今河北去白鹿山百余里,有一村中王老女,相极贵。顷已绊与人讫,当相为,解彼绊此,以成阎侯也。第速行,欲至其村,当有大雨濡湿,以此为信。"因诀去。仁亶与庚,行六七日,至村,遇大雨,衣装湿汙。乃至村西,求王氏舍焉。款门,久之方出,谢客云:"家有小不得意,所以迟迟,无讶也。"仁亶问其故,云:"己唯一女,先许适西村张家。今日纳财,非意单寡,此乃相轻之义。已罢婚矣。"仁亶等相顾微哂,留数日。主人极欢,仁亶乃云:"阎侯是己外弟,盛年志学,未结婚姻。"主人辞以田舍家,然有喜色。仁亶固求,方许焉。以马驴及他赍为贽,当日成亲毕,留阎侯止王氏,仁亶独往,主人赠送之。其后数年,仁亶迁侍御史、并州长史、御史大夫知政事,后庚累遇提挈,竟至一州。(出《广异记》)
【译文】
张仁亶小时贫穷。常在东都北市寄居。有个叫阎庚的人,是马牙荀子的儿子,乐善好施。仰慕仁亶的品德,常常偷他父亲的钱财来接济仁亶的吃穿。荀子总是怒骂阎庚说:"你是商贩之流,他是才学之士。对你来说有什么理由破费钱财来奉养他呢?"仁亶听到这话,对阎庚说:"因为我而连累了你。现在我想去白鹿山,劳烦你相送财物,不敢忘记。"阎庚长期是仁亶形影不离的朋友,心中不忍分别,对仁亶说:"我也正想志于才学,现在打算和你一同去。"仁亶赞许他有此志向,同意了,阎庚就私下准备好了驴马粮食一同走了。六天后,到了陈留,住在客店。仁亶住在内房,房外面也有床。很久,又来了一个客人,坐在床上。仁亶看他气质非凡,让阎庚到外面拿壶酒来,仁亶把酒请客人,客人不敢接受,仁亶坚持请他,就和他一起喝酒。酒喝得很高兴,就一同回房休息。半夜,仁亶问他要到哪里去,他回答说:"我不是人,是地曹。地府令我主持河北一带婚姻事宜,为男女作合。"仁亶看他的衣服,看见袋中的细绳,方才相信。仁亶就问他自己的官位年寿。鬼说仁亶能活到八十多岁,位极人臣。仁亶又问阎庚的情况。鬼说阎庚命苦,不能做官。仁亶问用什么办法能达到好的结果?鬼说:"如果能找到美女许配他,或许能达到目的。现在河北离白鹿山一百余里的村中王老的女儿,面相极其尊贵。已经许配给别人了,我当解除那个婚约而促成这个婚姻来成全阎侯。马上走,将到村子的时候,会有场大雨,以此证明我的话。"说完就告别而去。仁亶和阎庚走了六、七天,到村边遇到大雨,衣服湿了,就到了村西王家,敲门半天,才出来迎接客人,说:"家里人不顺心的事,所以开门迟了,不要见怪。"仁亶问其中的原因?他说:"我只有一个女儿,先前许配西村张家。今天过嫁妆,无礼嫌少,这是轻视的意思,已经决定解除婚约了。"仁亶、阎庚相视而笑。住了几天,主人很高兴。仁亶就说:"阎庚是我表弟、正当盛年,有志干才学,没有婚配。"主人以田舍之家推辞,但面露喜色,仁亶执意相求,主人就同意了,阎庚用驴马及其他携带的东西当作礼物。几天后成亲完毕,仁亶留阎庚在王家,独自走了,主人送走了他。这之后几年,仁亶官至侍御史并州长史御史大夫知政事。后来阎庚多次遇到提拔。最后官至一州刺史。
明崇俨
唐正谏大夫明崇俨,少时,父为县令。县之门卒有道术,俨求教。教以见鬼方,兼役使之法。遗书两卷,俨阅之,书人名也。俨于野外独处,按而呼之,皆应曰:"唯。"见数百人。于是每须役使,则呼其名,无不立至者。俨尝行,见名流合祔二亲者,輀已出郊,俨随而行,召其家人谓曰:"汝主君合葬二亲乎?"曰:"然。"曰:"汝取灵柩,得无误发他人冢乎?"曰:"无。"俨曰:"吾前见紫车,后有夫人,年五十余,长大名家妇也。而后有一鬼,年甚壮,寡发弊衣,距跃大喜,而随夫人。夫人泣而怒曰:'合葬何谓也?'汝试以吾言白汝主君,云明正谏有言如此。"祔亲者闻之,大惊,泣而谓俨曰:"吾幼失父,昨迁葬,决老竖取之,不知乃误如此。"崇俨乃与至发墓所,命开近西境,按铭记,果得之。乃弃他人之骨,而祔其先人。俨在内言事,及人间厌胜至多,备述人口,故不繁述。(出《纪闻》)
【译文】
唐正谏大夫明崇俨,年轻时,父亲是县令,有个门卒会道术,崇俨向他求教,他教给崇俨见鬼和驱使鬼的方法,给崇俨书两卷,崇俨一看,书上写着人名。明崇俨在野外独处时,就按书上的人名召呼他们。都回答说:"唯!"见几百人来到。于是每当驱使他们,就召呼他的名字,没有不立刻就到的。崇俨有次出行,看到名流之家想合葬二位父母,丧车已出了郊外。崇俨随之而行,召呼他的家人对他说:"你家主人想合葬二位老人吗?"回答说:"是这样。"崇俨说:"你们挖取棺材会不会误挖了别人的坟呢?"回答说:"不能。"崇俨说:"我刚才看见紫车后面有个夫人,年纪有五十多岁,是个名家妇女。后面有一个鬼,年纪正当壮年,头发稀少,衣服破旧,跳跃着很惊喜的样子跟随着夫人,夫人哭泣着怒斥他说:'跟我合葬怎么称呼啊?'你把我说的话告诉你家主人,说:明正谏这样说的。"合葬二老的主人听到这话,非常惊讶,哭着对崇俨说:"我很小的时候就没有父亲,昨天迁坟,是由老仆办理的,不知道会错到这种程度。"崇俨和他们一起来到挖掘墓地的地方,让挖开靠近西侧的地方,按照铭文,果然找到了。于是抛开别人的尸骨而将亲人合葬在一起。崇俨在朝内的故事,在民间传说很多,详尽地出于口头流传,所以就不多说了。
王怀智
唐坊州人上柱国(上柱国三字原空缺,据陈校本补)王怀智,显庆初年。其母孙氏,及弟怀善、怀表并存。至四年六月,雍州高陵,有一人失其姓名,死经七日,背上已烂而苏,云:"在地下见怀智,见任太山录事。"遣此人执笔,口授为书,谓之曰:"汝虽合死,今方便放汝归家,宜为我持此书至坊州。访我家,白我母云:'怀智今为太山录事,幸蒙安太。但家中曾贷寺家木作门,此既功德物,早偿之。怀善将死,不合久住。速作经像求助,不然,恐无济理。'"此人既苏,即赍书特送其舍。所谓家事,无不暗合。至三日,怀善暴死。合州道俗闻者,莫不增修功德。鄜州人勋卫侯智纯说之。(出《法苑珠林》)
【译文】
唐朝坊州的人王怀智,显应初年死了。他的母亲孙氏和弟弟怀善、怀表还都活着。到了显庆四年六月,雍州高陵有一个人,忘了他什么名字,死了七天了,背上已经腐烂又苏醒过来,说他在地下见到了怀智。怀智被任命为太山录事,让他执笔口授了一封信,对他说:"你虽然应该死,现在我方便就放你回家,应该替我拿这封信到坊州,找到我家,告诉我母亲说:'怀智现在是太山录事,幸运安泰。只是家中曾借寺庙的木头做门,这既然是功德之物,就应该早早还给寺庙。怀善快要死了。你不应在他那儿久住。快点供经像救助。不然恐怕没有救助的机会了。'"这人死而复生后,就带着书信特意送到他家。所说的家事,无不暗暗符合。到了第三天,怀善暴死。全州道家、俗家听说了这件事,无不增加修建功德的事。这是鄜州勋卫侯智纯说的事。
沙门英禅师
唐法海寺沙门英禅师,具言每见鬼,寺主沙门惠兰,怪而问焉。英曰:"向秦庄襄王遣人传语:'饥虚甚,以师大慈,又自有所见,从者二百许人,勿辞劳费也。'吾也报云:'后日晓时书来,(《两京新记》后日晓食书来作后日晚食当来)专相候待。'"惠兰便备酒脯之类。至时秦王果来,侍从甚众,贵贱罗列,坐食甚急,谓英曰:"弟子不食八十年矣。"英问其故,答曰:"吾生时未有佛法,地下见责功德,吾但以放生矜恤茕孤应之。以福薄,受罪未了。受此一餐,更四十年。方便得食。"因指坐上人云:"是陈轸,多为虚诈。"又指二人云:"是白起、王翦,为杀人多,受罪亦未了。"英曰:"王何不从人索食,而自受饥窘也。"答曰:"慈心少,且余人又不相见。吾贵人,不可妄作祸祟,所以然也。"因指酒脯曰:"寺主将来耶?深耽愧。"临去时,谓英曰:"甚愧禅师,弟子有物在,当相送。城东门通化外尖冢,是弟子墓。时人不知,妄云吕不韦冢耳。"英曰:"往赤眉贼发掘,何得更有物在?"鬼曰:"贼将麄物去,细者深,贼取不得。见在。"英曰:"贫道出家,无用物处,必莫将来。"言讫谢去。(出《两京记》)
【译文】
唐法海寺僧人英禅师,说他总见到鬼。寺主僧惠兰,就惊奇地问他?英禅师说:"最近秦庄襄王派人传话。说他饿得厉害,以我的慈悲心肠,又自有所见,跟随他的二百多人,都是不辞劳苦的。我已经告诉他了,后天早晨吃饭的时候来,专门等候招待。"慧兰就准备了酒肉之类的东西,到时秦王果然来了,侍从很多,不分贵贱站到一起,坐下吃饭很急。秦王对英禅师说:"我已经八十年没吃饭了。"英禅师询问其中的原因?回答说:"我活着时候还没有佛法,在地下被责问到功德之事,我只以放生、体恤孤独来应付。因为欠缺福德,受罪没完,今天吃这一顿饭,要过了四十年才能再吃。"就指着座上人说:"这是陈轸,因为太虚伪奸诈。"又指着二人说:"这是白起、王翦,因为杀人太多,受罪也没完。"英禅师说:"怎么不朝人索要食物,而自己忍受饥饿呢?"回答说:"好心人太少了,况且其他人又不能见面,我是富贵之人,不能轻易去人间做坏事,所以就到了现在这种地步。"又指着酒肉说:"寺主让我来,很打扰,非常惭愧。"临走时对英禅师说:"很对不起禅师,弟子有东西在,应该送给您,城东门通化外尖尖的坟,是我的墓。人们都不知道,胡说是吕不韦墓。"英禅师说:"以前赤眉贼兵挖掘过了,怎么还能有东西在呢?"鬼说:"贼兵将粗糙的东西拿去了。细软在里面,贼兵拿不走,还在。"英禅师说:"我是出家人,没有用东西的地方,将来也用不着。"英禅师说完,秦王告别走了。
陈导
唐陈导者,豫章人也,以商贾为业。龙朔中,乃泛舟之楚,夜泊江浦,见一舟溯流而来,亦宿于此。导乃移舟近之,见一人厖眉大鼻如吏,在舟检勘文书,从者三五人。导以同旅相值,因问之曰:"君子何往?幸喜同宿此浦。"厖眉人曰:"某以公事到楚,幸此相遇。"导乃邀过船中,厖眉亦随之。导备酒馔,饮经数巡,导乃问以姓氏,厖眉人曰:"某姓司徒,名弁。被差至楚,已来充使。"导又问曰:"所主何公事也?"弁曰:"公不宜见问。君子此行,慎勿以楚为意,愿适他土耳。"导曰:"何也?"弁曰:"吾非人也,冥司使者。"导惊曰:"何故不得之楚?"弁曰:"吾往楚行灾,君亦其人也。感君之惠,故相报耳。然君须以钱物计会,方免斯难。"导恳苦求之,弁曰:"但俟我从楚回,君可备婚钱一二万相贶,当免君家。"导许诺,告谢而别。是岁果荆楚大火,延烧数万家,荡无孑遗。导自别弁后,以忧虑系怀,及移舟而返,既至豫章,弁亦至矣。导以悭鄙为性,托以他事未办所许钱,使者怒,乃命从者持书一缄与导。导开读未终,而宅内掀然火起,凡所财物悉尽。是夕无损他室,仅烧导家。弁亦不见,盖以导悭啬负前约而致之也。(出《集异记》)
【译文】
唐朝陈导是江西人,以经商为业。龙朔年中,他乘船去楚地。夜晚船停在江边。看见一只船逆流而来,也停在这个地方。陈导就移舟靠近它,看见一人浓眉大鼻好象官吏,在检查文书,随从者有三五个人。陈导因同行而相见,就问他说:"您去哪儿?有幸同住这里。"浓眉人说:"因为公事到楚地,有幸在此相遇。"陈导就邀请他到自己的船中,浓眉人就随他过来了。陈导准备了酒菜。酒过数巡。陈导就问他姓名?浓眉人说:"我姓司徒,名弁。被差往楚地,充当使者。"陈导又问:"办什么公事呢?"司徒弁说:"你不该问,你这次出来,千万不要在楚地停留。赶快去别的地方吧!"陈导说:"为什么?"司徒弁说:"我不是人,是阴间使者。"陈导惊讶地说:"什么原因不能去楚地呢?"司徒弁说:"我去楚地行布灾难。你也是应得灾的,感谢你的恩惠,所以才告诉你。但你必须用钱财物品打点,方能免除这场灾难。"陈导退切地苦求他。司徒弁说:"只等我从楚地回来,您可准备纸钱一二万相送,就能免去你家的灾祸。"陈导答应,告辞分别了。这年果然荆楚之地起了大火,接连烧了几万家,没有幸存的。陈导自从分别司徒后,因忧虑在心,就乘船回去了。等到了江西,司徒弁也来了,陈导悭啬成性,借故其它原因,没有置办他许下的钱财。使者生气了,就让一个随从拿封信给陈导,陈导拆开没有读完,而家中立刻起了大火。凡是他的财物全部烧光。这晚没有损害别人家,只烧了陈导家,司徒弁也不见了。这都是因为陈导悭啬,背叛以前的诺言而造成的。
王志
唐显庆三年,岐州人王志,任益州县令,考满还乡。有女美,未嫁道亡,停县州寺中累月。寺中先有学生停一房,夜初见此女来,妆饰华丽,欲伸缱绻,学生纳之。相知经月,此女赠生一铜镜,巾栉各一。令欲上道,女与生密共辞别。家人求此物不得,令遗巡房求索,于生房得之。令遗左右缚此生,以为私盗。学生诉其事,非唯得此物,兼留上下二衣。令遗人开棺验之,果无此衣。既见此征,于是释之。问其乡里,乃岐州人,因从父南任,父母俱亡,游诸州学问,不久当还。令给衣马装束同归,以为女夫,怜爱甚重。(出《法苑珠林》)
【译文】
唐显庆三年,岐州人王志任益州县令。任期已满,将要还乡。有个女儿很美,未到出嫁就死了。停在县里的寺庙中几个月了。寺中先就有个学生住在别一房里。天刚黑看见这个女子来,妆色、服饰豪华美丽,想和他拥抱,学生接纳了她,相好了一个月。这个女子赠给学生一面铜镜。衣巾、梳子各一个。县令王志打算上路。女子与学生暗里辞别。女子家人找不到这些东西,县令让按屋查找,在学生房中找到了这些东西。县令让随从绑上学生,把他当成偷盗之人。学生告诉了他们的事,说:"不但有这些东西,还留下了上下二件衣服。"县令派人打开棺材检查,果然没了这些衣服。既然看见了这些证据,就把学生放了。问他原籍?乃是岐州人,因跟从父亲南方任职,父母都死了,他就游历各地、增长见识,不久就该回乡了。县令给他衣服马匹,一起还乡。把他当成女婿,非常怜爱。
巴峡人
调露年中,有人行于巴峡。夜泊舟,忽闻有人朗咏诗曰:"秋迳填黄叶,寒摧露草根。猿声一叫断,客泪数重痕。"其音甚厉,激昂而悲。如是通霄,凡吟数十遍。初闻,以为舟行者未之寝也,晓访之而更无舟船,但空山石泉,谿谷幽绝,咏诗处有人骨一具。(出《纪闻》)
【译文】
调露年中,有人经过巴峡,晚上停船休息。忽然听见有人朗诵诗歌:"秋迳填黄叶,寒摧露草根。猿声一叫断,客泪数重痕。"那声非常凄厉,激昂悲越,这样朗诵了一宿,有几十遍。刚开始以为行船的人没有睡觉,早晨一打听知道没有其它船停泊,只有空山石泉、谿谷幽绝。诵诗的地方有一具死人尸骨。
陆余庆
陆余庆,吴郡人,进士擢第。累授长城尉,拜员外监察。久视中,迁凤阁舍人,历陕州刺史、洛州长史、大理寺少府监。主睿宗韫车不精,出授沂州刺史。余庆少时,尝冬日于徐亳间夜行,左右以囊橐前行,余庆缓辔蹑之。寒甚,会群鬼环火而坐,庆以为人,驰而遂下就火。讶火焰炽而不煖,庆谓之曰:"火何冷,为我脱靴。"群鬼但俯而笑,不应。庆顾视之,郡鬼悉有面衣。庆惊,策马避之,竟无患。其旁居人谓庆曰:"此处有鬼为祟,遭之者多毙。郎君竟无所惊惧,必福助也。当富贵矣!"(出《御史台记》)
【译文】
陆余庆,吴郡人。进士及第。先后任长城尉、员外监察。武则天久视年间,任凤阁舍人。历任陕州刺史、洛州长史、大理卿少府监。主管睿宗韫车不胜任,出任沂州刺史。余庆年轻的时候,曾于冬天在徐、亳州之间夜晚赶路,仆人带着行李在前面走,余庆放松马缰缓行。非常冷,遇到一群鬼围火而坐。余庆以为是人,就打马过去下来烤火。惊讶火焰炽烈而不暖,余庆对他们说:"火为什么不暖和呢?给我脱靴子。"群鬼只是附地而笑,不回答。余庆仔细看他们都有遮面布,十分吃惊,打马而走躲避他们。竟然没有后患。旁边住户对余庆说:"这地方有鬼作崇。遇到的人大多死了。您竟然没被吓倒,一定有福星相助,必定富贵。
卷第三百二十九  鬼十四
夏文荣 张希望 郑从简 房颖叔 刘讽 相州刺史 王湛 狄仁杰 李皓 张守珪 杨瑒
夏文荣
周长安年初,前遂州长江县丞夏文荣,时人以为判冥事。张鷟时为(为字原缺,据陈校本补。)御史,出为处州司仓,替归,往问焉。荣以杖画地作柳字,曰:"君当为此州。"至后果除柳州司户,后改德州平昌令。荣尅时日,晷漏无差。又苏州嘉兴令杨廷玉,则天之表侄也,贪猥无厌,著词曰:"回波尔时廷玉,打獠取钱未足。阿姑婆见作天子,旁人不得抵触。"差摄御史康訔推,奏断死。时母在都,见夏文荣。荣索一千张白纸,一千张黄纸,为廷玉祷。后十日来,母如其言。荣曰:"且免死矣,后十日内有进止。"果六日有敕:"杨廷玉奉养老母残年。"又天官令史柳无忌造荣,荣书卫汉郴字曰:"卫多不成,汉郴二州,交加不定。"后果唱卫州录事,关重,即唱汉州录事。时鸾台凤阁令史进状,诉天官注拟不平。则天责侍郎崔玄暐,暐奏:"臣注官极平。"则天曰:"若尔,吏部令史官共鸾台凤阁交换。"遂以无忌为郴州平阳主簿,鸾台令史为汉州录事焉。(出《朝野佥载》)
【译文】
武则天长安年初,有个前任遂州长江县丞夏文荣,当时的人都知道他能预言未来之事。张鷟当时是御史,出任处州司仓,特意回来,去求问夏之荣,夏文荣用木棍在地上画了个"柳"字,说:"您应该出任这个州。"到后来张鷟果然任柳州司户,后改任德州平昌令。夏文荣预算时间,和晷漏一样没有差错。苏州嘉兴县令杨廷玉,是武则天的表侄,他贪婪无厌,有人写词说:"回波尔时廷玉,打獠取钱未足。阿姑婆见作天子,傍人不得抵触。"皇上让御史康訔调查。奏明皇上,判了他死罪。当时他的母亲在京城,求见夏文荣,文荣要一千张白纸,一千张黄纸,为廷玉祈祷,告诉她过十天再来。母亲听从了文荣的话,文荣说:"先免掉死罪,十天内有消息。果然到了第六天有了敕令:"杨廷玉奉养老母残年"。天官令史柳无忌造访文荣,文荣写了"卫、汉、郴"等字,说:"卫州可能不太行,汉、郴二州,交替不稳定。"后来,柳无忌果然当了卫州录事,因关口重要,无忌又当了汉州录事。当时,鸾台凤阁令史上书朝廷,控告天官记载历史不公平。武则天责成侍郎崔玄暐处理,玄暐奏明皇上说天官记载历史很公平。武则天说:"若是那样,让吏部下命吏官和鸾台凤阁交换一下。"就让柳无忌做了郴州平阳主簿,鸾台令史为汉州录事。
张希望
周司礼卿张希望,移旧居改造。见鬼人冯毅见之曰:"当新厩下,有一伏尸,极怒,公可避之。"望笑曰:"吾少长已来,未曾信如事,公勿言。"后月余,毅入,见鬼持弓矢,随希望后。适及阶,鬼引弓射中肩膊,希望觉背痛,以手抚之,其日卒。(出《志怪》)
【译文】
周司礼卿张希望,移居到旧房稍做改造后住下。有个能看到鬼的人叫冯毅,一天见到张希望,告诉他说:"在你新盖的马厩下面,埋着一个尸体,他很凶恶,您应该回避他。"张希望笑着说:"我从小到大,从不相信这类事,你不要多说了。"一个多月后,冯毅来了,看见鬼拿着弓箭,跟随在希望后面。希望刚走到台阶,鬼就发箭射中了他的肩膀,希望觉得背痛,急用手抚摸。他当天就死了。
郑从简
周左司员外郎郑从简,所居厅事常不宁,令巫者视之,曰:"有伏尸,姓宗,妻姓寇,在厅基之下。"使问之曰:"君坐我门上,我出入常值君,君自不嘉,非我之为也。"掘地三尺,果得旧骸,有铭如其言。移出改葬,于是遂绝。(出《朝野佥载》)
【译文】
周(唐)左司员外郎郑从简,他的住处大厅经常无缘无故地有吵吵闹闹声。很不安宁。他请巫者到家看一看,巫师说:"这里有伏尸,姓宗,妻子姓寇,在大厅的地基下面。"郑从简让巫师问鬼,鬼说:"您坐在我门上,我出入常碰到您,您自然就感到不好了,不是我故意的。"郑从简命人挖地三尺,果然有陈旧的尸骨,有铭文和鬼说的一样,从简把尸骨移出改葬别处,于是就没有鬼来吵闹了。
房颖叔
周地官郎中房颖叔,除天官侍郎。明日欲上,其夜,有厨子王老,夜半起。忽闻外有人唤云:"王老不须起,房侍郎不上。后三日,李侍郎上。"王老却卧至晓,房果病,两日而卒。所司奏状(状原作仗,据陈校本改。)下,即除李迥秀为侍郎,其日谢,即上。王老以其言问诸人,皆云不知,方悟是神明所告也。(出《朝野佥载》)
【译文】
周(唐)地官郎中房颖叔,官拜天官侍郎,第二天想去上任。这天晚上,有个厨子老王,半夜起来,忽然听到外面有人说:"王老不必起来,房侍郎上不了任,三天后,李侍郎才能上任。"王老就一觉睡到天亮。房颖叔当天就病了,两天后死去。有关人上报了情况,上司就重新任命李迥秀任侍郎官,李迥秀当天就去拜谢了,很快就上任了。王老拿这些话去问大伙,都说不知道,王老才明白这是神明的预告。
刘讽
文明年,竟陵掾刘讽,夜投夷陵空馆。月明不寝,忽有一女郎西轩至,仪质温丽,缓歌闲步,徐徐至中轩。回命青衣曰:"紫绥取西堂花茵来,兼屈刘家六姨姨、十四舅母、南邻翘翘小娘子,并将溢奴来。"传语道:"此间好风月,足得游乐。弹琴咏诗,大是好事。虽有竟陵判司,此人已睡,明月下不足回避也。"未几而三女郎至,一孩儿,色皆绝国。紫绥铺花茵于庭中,揖让班坐。坐中设犀角酒樽,象牙杓,绿罽花觯,白琉璃盏。醪醴馨香。远闻空际。女郎谈谑歌咏,音词清婉。一女郎为录,一女郎为明府,举觞酹酒曰:"惟愿三姨寿等祁山,六姨姨与三姨婆等,刘姨夫得太山府乣成判官,翘翘小娘子嫁得朱余国太子,谥奴便作朱余国宰相。某三四女伴,唿嫁地府司文舍人。不然,嫁得平等王郎君六郎子七郎子,则平生望足矣。"一时皆笑曰:"须与蔡家娘子赏口。"翘翘时为录事,独下一筹,罚蔡家娘子曰:"刘姨夫才貌温茂,何故不与他五道主使,空称乣成判官,怕刘姨姨不欢。请吃一盏。"蔡家娘子即持杯曰:"诫知被罚。直缘姨夫大年老昏暗,恐看五道黄纸文书不得,误大神伯公事。饮亦何伤。"于是众女郎皆笑倒。又一女郎起,传口令,仍抽一翠簪。急说,传翠簪过令,不通即罚。令曰:"鸾老头脑好,好头脑鸾老。"传说数巡,因令翠绥下坐,使说令。翠绥素吃讷,令至,但称"鸾老鸾老"。女郎皆大笑曰:"昔贺若弼弄长孙鸾侍郎,以其年老口吃,又无发,故造此令。"三更后,皆弹琴击筑,更唱迭和。歌曰:"明月秋风,良宵会同。星河易翻,欢娱不终。绿樽翠杓,为君斟酌。今夕不饮,何时欢乐。"又歌曰:"杨柳杨柳,袅袅随风急。西楼美人春梦长,繍帘斜卷千条入。"又歌曰:"玉口金缸,愿陪君主。邯郸宫中,金石丝簧。卫女秦娥,左右成行。绔缟缤纷,翠眉红妆。王欢顾眄,为王歌舞。愿得君欢,常无灾苦。"歌竟,已是四更,即有一黄衫人,头有角,仪貌甚伟,走入拜曰:"婆提王命娘子速来。"女郎等皆起而受命,即传语曰:"不知王见召,适相与望月至此,敢不奔赴!"因命青衣收拾盘筵。讽因大声嚏咳,视庭中无复一物。明旦,拾得翠钗数双,将以示人,不知是何物也。(出《玄怪录》)
【译文】
唐文明年中,竟陵官吏刘讽,晚上投宿在夷陵空馆。月光很亮睡不着。忽然有一个女郎从西轩来。仪态温和、美丽,轻歌慢步,徐徐而至中轩,回头告诉婢女说:"紫绥取西堂花垫来,再召呼刘家六姨,十四舅母,南邻翘翘小娘子,并将溢奴带来,传话说这地方好风月,足能游乐,弹琴咏诗,非常好,虽然有竟陵判司在,此人已睡着了,明月下不用回避。"不一会儿,三个女郎来了,还有一个小孩,容貌倾国。紫绥在院中铺好花垫,拜谢宾客,请她们坐好。座中设有犀角酒杯,象牙杓,绿罽花觯,白琉璃盏。酒气馨香,弥漫远空。女郎们谈笑歌咏,声音清脆、委婉。一个女郎为录事,一个女郎为明府,举杯祝酒说:"祝愿三姨婆寿比祁山,六姨和三姨婆等齐寿,刘姨夫得到太山府乣成判官,翘翘小娘子嫁给朱余国太子,溢奴便作朱余国宰相,我们三四个女伴,一并嫁给地府司文舍人,不然嫁给平等王郎君六郎子七郎子,那平生的心愿就满足了。"一时都笑着说:"要给蔡家娘子罚酒。"翘翘这时是录事,自己先喝一杯,罚蔡娘子酒,说:"刘姨夫才貌温和,什么原因不让他做五道主使,空说乣成判官,怕六姨姨不高兴,请喝一杯!"蔡家娘子立刻拿着酒杯说:"知道被罚,只是因为姨夫年纪大糊涂,恐怕看不了五道黄纸文书,误了大神伯公事,喝酒又有什么损失呢。"于是众女郎都笑倒了,又一个女郎站起来,行酒令,仍抽出一个翠簪,快说,传翠簪行酒令,行不通就罚。令辞是:"鸾老头脑好,好头脑鸾老。"行过数巡。因令在翠绥下坐。让她说酒令,翠绥一向木讷,酒令到了,她只说:"鸾老、鸾老。"众女郎都大笑说:"以前贺若弼作弄长孙鸾侍郎,因其年老口吃,又没有头发,所以制作了这个酒令。"三更后,都弹琴击筑,歌唱相和,歌唱道:"明月秋风,良宵会同。星河易翻,欢娱不终。禄樽翠杓,为君斟酌。今夕不饮,何时欢乐!"又唱道:"杨柳杨柳,袅袅随风急。西楼美人春梦长,绣帘斜卷千条入。"又唱道:"玉口金釭,愿陪君王。邯郸宫中,金石丝簧。卫女秦娥,左右成行。纨缟缤纷,翠眉红妆。王欢顾眄,为王歌舞。愿得君欢,常无灾苦。"唱完歌,已经是四更了,突然间有一个穿黄衫的人,头上有角,相貌很是雄伟,走进来行礼说:"婆提王让娘子快速回去。"女郎们都起来听从命令,说道:"不知王召见,刚才我们互相赏月到了这里,怎敢不去。"就让婢女收拾筵席。刘讽就大声咳嗽起来,看院中没有一点东西。第二天早晨,刘讽拣到几个翠钗,把它给别人看,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相州刺史
唐王道坚为相州刺史,州人造板籍,毕则失之。后于州室梁间散得之,籍皆中截为短卷,遂不用矣,弃之。又有李使君在州,明早将祀社,夜洁斋,卧于厅事。梦其父母尽来迎己,觉而恶之,具告其妻。因疾,数日卒。朱希玉为刺史,宅西院恒闭之,希玉退衙,忽一人紫服,戴高鬟,乘马直入,二苍头亦乘导之,至阁乃下。直吏以为亲姻家通信也,从而视之。其人正服徐行,直入中院,院门为之开,入已复闭。乃索苍头及马,皆无之。走白希玉,希玉命开中院,但见四周除扫甚洁,帐幄围匝,施设粲然,华筵广座,殽馔穷极水陆,数十人食具器物,尽金银也。希玉见之大惊,乃酌酒酹之以祈福。遂出,闭其门。明日更开,则如旧矣。室宇封闭,草蔓荒凉,二年而希玉卒。(出《纪闻》)
【译文】
唐王道坚是相州刺史,州中吏人制造户籍册,完成后就丢失了。后来在州府屋中的房梁上零散地找到了它,户籍都从中间裁断,成了短卷,就不用了,放弃了它。有个李某在本州,第二天早上将要祭祀,夜里沐浴斋戒,睡在大厅,夜里梦见他的父母都来迎接自己,醒了之后很讨厌这个梦,都告诉了他妻子,就病了,几天后就死了。朱希玉是刺史,家宅的西院总是关闭的。朱希玉从衙门回来,忽然有一个人穿着紫色的衣服,梳着高高的发髻,骑马进来,两个随从也骑马跟随,到了门口才下马,门卫以为是替亲家送信的,跟随着看,那人庄重地慢慢行走,直接进入中院,院门为他而开,进去后又关上了,就看随从和马匹,都没有了,门卫跑去告诉了希玉,希玉就让打开中院,只见四周打扫得非常干净,帐幄围匝,置备完好,整洁,豪华的筵席,宽敞的席位,美酒佳肴都是水中陆地最好的,几十个人的食具器物,都是金银的。希玉看见这些很吃惊,就倒酒,酒洒在地上来祈祷安康,做完这些就退出来,关上了门,第二天再打开看的时候,就象以前一样了,屋子都是关闭的,野草荒凉,两年后希玉死了。
王湛
王湛判冥事,初叔玄式,任荆州富阳令,取部内人吴实钱一百贯。后诬以他事,决杀之以灭口。式带别优,并有上下考,五选不得官。以问,谌白为叔检之。经宿曰:"叔前任富阳令日,合有负心事。其案见在,冥司判云:'杀人之罪,身后科罚。取钱一百贯,当折四年禄。'"叔曰:"诚有此事,吾之罪也。"(出《朝野佥载》)
【译文】
王湛能够测算阴间的事,叔玄式任荆州富阳令,拿了衙门内吴实一百贯钱,后来因别的事诬陷他,杀了他灭口。叔玄式还想再升官,经过了上下的考试,五次都没有升官,就问王湛,王湛说为叔玄式验看一下,过了一宿说:"你以前当富阳令时,做了亏心事,案底现在还有,冥司判决说:'杀人之罪,身后科罚,取钱一百贯,当折四年禄。'"叔玄式说:"真有此事,是我的罪过。"
狄仁杰
则天时,狄仁杰为宁州刺史。其宅素凶,先时刺史死者十余辈。杰初至,吏白官舍久凶,先后无敢居者。且榛荒棘毁,已不可居,请舍他所。杰曰:"刺史不舍本宅,何别舍乎?"命去封锁葺治,居之不疑。数夕,诡怪奇异,不可胜纪。杰怒谓曰:"吾是刺史,此即吾宅。汝曲吾直,何为不识分理,反乃以邪忤正。汝若是神,速听明教;若是鬼魅,何敢相干!吾无惧汝之心,徒为千变万化耳。必理要相见,何不以礼出耶?"斯须,有一人具衣冠而前曰:"某是某朝官,葬堂阶西树下,体魄为树根所穿,楚痛不堪忍。顷前数公,多欲自陈,其人辄死。幽途不达,以至于今。使君诚能改葬,何敢迁延于此!"言讫不见。明日,杰令发之,果如其言,乃为改葬,自此绝也。(原缺出处,陈校本作出《广异记》。)
【译文】
武则天当政时,狄仁杰任宁州刺史,他那所住宅一向不吉不祥,先前在那住过的刺史死了十多个了。狄仁杰刚到,差衷说官家住宅长时间不祥,没有敢住的人,再说草木荒凉,已经不能住了,请改住在别的地方吧。狄仁杰说:"刺史不住在自己的住处,怎么能住别的地方呢?"让人们打开锁头,修理整治,毫不犹豫地住进那宅子,几个晚上,奇异诡怪的事,多得记不住了,狄仁杰愤怒地说:"我是刺史,这是我的宅子,你没理我有理,你若有理为什么不讲道理,反而以阴邪冒犯正直。你如果是神,我就想尽快听到你的教诲,你如果是鬼魅,你胆敢来冒犯我。我决没有惧怕你的意思,你白白地费心思变化吓人。你一定要相见的话,为什么不礼貌地出来呢?"不一会儿,有一个人穿戴着衣帽走上前来说:"我是某朝代的官员,葬在堂阶西边树下,尸体被树根穿过,疼痛难忍,我想告诉前任的几位刺史,哪知道刚想要说,那些人就一个个地死了。冥界去不了,以至于到今天这样地步,您若能够改葬,怎么敢到这儿打扰。"说完不见了。第二天,狄仁杰让人挖地,果然象他说的那样,就为他改葬,从此后就再也没有闹鬼了。
李皓
唐兵部尚书李皓,时之正人也。开元初,有妇人诣皓,容貌风流,言语学识,为时第一,皓不敢受。会太常卿姜皎至,皓以妇人与之。皎大会公卿,妇人自云善相。见张说曰:"宰臣之相。"遂相诸公卿,言无不中。谓皎曰:"君虽有相,然不得寿终。"酒阑,皎狎之于别室。媚言遍至,将及其私。公卿迭往窥睹,时皓在座,最后往视。妇人于是呦然有声,皎惊堕地。取火照之,见床下有白骨。当时议者,以皓贞正,故鬼神惧焉。(出《广异记》)
【译文】
唐朝兵部尚书李皓是当时的正人君子。开元初年,有个妇人面见李皓,她容貌风度,言语学识,都为当时第一。李皓不敢接。恰好太常卿姜皎到来,李皓把妇人介绍给他。姜皎大会公卿,妇人自称会看相,看见张说说:"宰相的面相。"于是为诸位公卿相面,言无不中。妇人对姜皎说:"您虽有好相,但不能寿终。"酒席将散的时候,姜皎轻侮地与妇人在别的屋子,把献媚的话都说尽了,将要偷情的时候,公卿们纷纷前去偷看,当时李皓在场,最后一个去看,妇人突然就高声大叫起来,姜皎惊吓得掉在地上,有人取来烛光一看,见床下有一堆白骨。当时议论的人都说,那是因为李皓坚贞刚正,所以鬼才惧怕他。
张守珪
幽州节度张守珪,少时为河西主将,守玉门关。其军校皆勤勇善斗,每探候深入,颇以劫掠为事。西域胡僧者,自西京造袈裟二十余驮,还大竺国,其徒二十余人。探骑意是罗绵等物,乃劫掠之,杀其众尽。至胡僧,刀棒乱下而不能伤,探者异焉。既而索驮,唯得袈裟,意甚悔恨。因于僧前追悔,擗踊悲泣久之,僧乃曰:"此辈前身,皆负守将令,唯趂僧鬼是枉死耳。然汝守将禄位重,后当为节度大夫等官。此辈亦如君何?可(可原作不,据陈校本改。)白守将,为修福耳。然后数年,守将合有小厄,亦有所以免之。"骑还白守珪,珪留僧供养,累年去。后守珪与其徒二十五人,至伊兰山探贼。胡骑数千猝至,守珪力不能抗,下马脱鞍,示以闲暇。骑来渐逼,守珪谓左右:"为之奈何?若不获已,事理须战。"忽见山下红旗数百骑,突前出战,守珪随之,穿其一角,寻俱得出。虏不敢逐。红旗下将谓守珪曰:"吾是汉之李广,知君有难,故此相救。后富贵,母相忘也。"言讫不见。守珪竟至幽州节度御史大夫。(出《广异记》)
【译文】
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年轻时是河西主将,驻守玉门关,他的军兵都勤奋、勇敢、善战。每当探兵,远离防区,总把抢劫当成职业。有个西域胡僧,从西京制造袈裟装了二十多匹马驮着,回还大竺国,并带徒弟二十多人。探兵以为是锦锻等物品,就抢劫了,杀掉众人,到了杀胡僧的时候,刀棒胡乱打下而不能伤着他,探兵惊异,随即拿来马匹,只得到袈裟,探兵非常后悔,就在胡僧面前追悔,拊心哭泣了好一会儿,胡僧才说:"你们这些人,都背叛了守将的命令,只是这些被劫杀的僧人成了冤死鬼。但你们的守将官气很重,以后应该成为节度使大夫等官,你们这些人比他如何,可告诉守将,多修点福。而后几年,守将当有小灾,也有免除的办法。"探兵骑马回报守珪,守珪收留胡僧供养起来,几年后走了。后来守珪和兵丁二十五人,到伊兰山打探敌情,胡人兵马几千人突然到来,守珪力量不能对抗,就下马脱鞍,以闲暇警示敌人,敌兵渐渐逼近,守珪对左右的兵丁说:"没办法了,若不想自己被俘获,只能力战。"刚说完,忽然看见山下有打着红旗的几百名骑兵,冲到前边作战,守珪跟随他,穿过敌兵一角,大家都出来了,敌兵不敢追,红旗下的将领对守珪说:"我是汉朝的李广,知道你有难,特意到这相救,以后富贵,不要忘了我。"说完就不见了,张守珪后来果然官至幽州节度使、御史大夫。
杨瑒
开元中,洛阳令杨瑒,常因出行,见槐阴下有卜者,令过,端坐自若。伍伯诃使起避,不动。瑒令散手拘至厅事,将捶之,躬自责问。术者举首曰:"君是两日县令,何以责人?"瑒问其事,曰:"两日后,君当命终。"瑒甚愕,问何以知之,术者县告所见,举家惊惧,谓术者曰:"子能知之,必能禳之,若之何而免也?"瑒再拜求解,术者曰:"当以君之闻见,以卫执事。免之与否,未可知也。"乃引瑒入东院亭中。令瑒被发跣足,墙面而立,己则据案而书符。中夕之后,喜谓瑒曰:"今夕且幸免其即来。明日,可以三十张纸作钱,及多造饼餤,与壶酒,出定罪(陈校本罪作远,按洛阳有定鼎门,疑罪字为鼎字之讹。)门外,桑林之间,俟人过者则饮之。皂裘右袒,即召君之使也。若留而饮餤,君其无忧。不然,实难以济。君亦宜易衣服,处小室,以伺之,善为辞谢,问以所欲。子之策尽于是矣。"瑒如其言。洎日西景,酒餤将专罄,而皂裘不至。瑒深以为忧,须臾遂至。使人邀屈,皂裘欣然,累有所进。瑒乃拜谒。人云:"君昨何之,数至所居,遂不复见。疑于东院安处,善神监护,故不敢犯。今地府相招未已,奈何?"瑒再拜求救者千数,兼烧纸钱,资其行用。鬼云:"感施大惠,明日,当与府中诸吏同来谋之,宜盛馔相待。"言讫不见。明日,瑒设供帐,极诸海陆候之。日晚,使者与其徒数十人同至,宴乐殊常浩畅,相语曰:"杨长官事,焉得不尽心耶?"久之,谓瑒:"君对坊杨锡,亦有才干,今揩王作金以取彼。君至五更,鼓声动,宜于锡(锡原作禄,据《广异记》改。)门相候。若闻哭声,君则免矣。"瑒如其往,见鬼便在树头,欲往锡舍,为狗所咋,未能得前。俄从缺墙中入,迟回闻哭声,瑒遂获免。(出《广异记》)
【译文】
开元年中,洛阳令杨瑒,经常有公务出行。一天,看见槐树荫下有个占卜的人,洛阳令经过,他端庄自若,伍伯训斥他让他起来回避,他还是不动。杨瑒让衙役把他抓到府衙,想要打他,亲自审问,术士抬头说:"你只不过是两天的县官,怎么敢随便责打我?"杨瑒听后感到惊怕和奇怪,问他是怎么知道的?术士说:"两天后,你就死了。"术士详细地告诉他所能看到的一切,杨瑒全家惊恐不安,对术士说:"先生既然能知道这件事,一定能祭祀消灾了,怎么样才能得到免除呢?"杨瑒拜了又拜想求得解脱的办法。术士说:"应该以你的所见所闻来防护你,能否免除,我现在还不能知道。"说完就引导杨瑒到了东院亭中,让杨瑒散开头发,赤着脚,面对墙壁站着,自己就依靠桌案画符,半夜之后,高兴地对杨瑒说:"今天晚上暂且免除他来,明天,可以用三十张纸当钱,多做些饼,准备一壶酒,从定罪门出来,到桑林中间,等人过来就请他喝酒,穿着黑色的皮衣服,袒露右臂的人,就是召你的使者,如果能留他吃喝,你就没有忧患了,不这样的话,实在难以帮助你了,你也应该换件衣服,躲到小屋里面,来等候他。多说感谢的话,问他需要些什么。我的办法就是这些了。"杨瑒照他说的,等到日影西斜时,酒饭眼看就要没了,黑衣人也没来,杨瑒非常着急。又过了一会儿黑衣人走来了,杨瑒派人邀请他,黑衣人欣然前往,进了几道门,杨瑒就来拜见他,鬼说:"你昨天去了哪里?我几次到你的房前,都没能见到你,怀疑你在东院居住,但有神仙保护,所以不敢侵犯,现在地府招你,怎么办?"杨瑒又拜求解救自己,并烧纸钱,来资助他出来的费用。鬼说:"感谢你施舍恩惠,明天,我和地府中各位差吏一块来商量,你可要准备好丰盛的酒菜来招待。"说完就不见了。第二天,杨瑒摆设供桌酒席,全是些山珍海味。果然黑衣使者和他的同伴几十人一起来了,宴会非同寻常地浩大、欢畅,大伙说:"杨长官的事,怎么能不尽心呢!"过了很久,对杨瑒说"你家对面的人家杨锡,也有才干,现在把"王字"旁改成"金"字旁,来招他。你到五更,听鼓声一响,你就在杨锡门前等候,若是听到哭声,你就得救了。"杨瑒照他的话去做了,看见鬼在树枝上,想去杨锡家,被狗暂时阻止,随后又从断墙中跳进去,过了一会儿听到了哭声,杨瑒终于得免一死。
卷第三百三十  鬼十五
张果女 华妃 郭知运 王光本 幽州衙将 韦氏女 崔尚 河湄人 中官 王鑑 李令问 僧韬光 僧仪光 尼员智 杨元英
张果女
开元中,易州司马张果女,年十五,病死。不忍远弃,权瘗于东院阁下。后转郑州长史,以路远须复送丧,遂留。俄有刘乙代之。其子常止阁中,日暮仍行门外,见一女子,容貌丰丽,自外而来。刘疑有相奔者,即前诣之,欣然款浃。同留共宿,情态缠绵,举止闲婉。刘爱惜甚至,后暮辄来,达曙方去。经数月,忽谓刘曰:"我前张司马女,不幸夭没,近殡此阁。命当重活,与君好合。后三日,君可见发,徐候气息,慎无横见惊伤也。"指其所瘗处而去。刘至期甚喜,独与左右一奴夜发,深四五尺,得一漆棺。徐开视之,女颜色鲜发,肢体温软,衣服汝梳,无污坏者。举置床上,细细有鼻气。少顷,口中有气,灌以薄糜,少少能咽,至明复活,渐能言语坐起。数日,始恐父母之知也,因辞以习书,不便出阁,常使赍饮食诣阁中。乙疑子有异,因其在外送客,窃视其房,见女存焉。问其所由,悉具白,棺木尚在床下,乙与妻歔欷曰:"此既冥期至感,何不早相闻?"遂匿于堂中。儿不见女,甚惊。父乃谓曰:"此既申契殊会,千载所无,白我何伤乎?而过为隐蔽。"因遣使诣郑州,具以报果,因请结婚。父母哀感惊喜,则尅日赴婚,遂成嘉偶,后产数子。(原缺出处,明钞本、陈校本俱作出《广异记》)
【译文】
开元年间,易州司马张果的女儿,十五岁那年,得病死了。张果不忍把女儿葬在远处,就暂埋葬在东院房中。张果后来转任郑州长史,因为路太远来回运这女子不方便,就留在了这里。时间不长就有刘乙代替了他住在这里。刘乙的儿子常到这房子里来。太阳落山的时候他常在门外走动,有一天刘看见一个女子,容貌很美丽,从外面进来。刘以为她是个私奔的,就大胆地上前到女子身边去试探,双方都非常高兴,都有诚意,就一同留在卧房共住。女子感情缠绵,举止闲静温顺,刘非常怜爱她,以后每天日落就来到卧房,到天亮才离去,过了几个月,女子忽然对刘说:"我是以前张司马的女儿,不幸早死,就近殡葬在这个楼阁,命里注定应当重新复活,与您融洽相处,过三天,您可以挖掘棺木,慢慢地等候气息,您千万不要无端地惊慌和悲伤。"她指着她的葬地而离去。刘等到约定的日子非常高兴,自己与身边的一个奴仆在夜里挖掘墓地,深五、六尺,找到一个漆棺,慢慢地打开看看里面,见一个女子面容非常新鲜,四肢温软。衣服、头发、妆饰都没有损坏的地方,抬起她放在床上,微微有鼻气,不一会儿,嘴里也有气,用稀粥喂她,稍稍能下咽,等到天亮就复活了,渐渐能坐起来说话。过几天,刘才担心父母知道这回事,于是用练画不方便出楼阁作借口,常派人把饭菜送到楼阁中。刘乙疑心儿子有些怪异,趁儿子到楼阁外送客,偷偷地看他的房屋,忽然看见一个女子在那里,问她从哪里来,她全都告诉了刘乙。此时棺材还在床下。刘乙和妻子叹息说:"这既然是阴间最感动人的事,为什么不尽快早使我们知道?"于是将女子藏在堂屋中,儿子不见女子,很吃惊,父亲便对儿子说:"这既是阴阳间特别的相会,是千载所没有的,告诉我又有什么伤害?你何必做得这么隐蔽。"于是刘乙派人到郑州,把这件事全都报告给张果,借机请求结婚,女子的父母由悲哀转为惊喜,便约定日子同意结婚,于是刘乙的儿子和张果的女儿结成好夫妻,以后生了几个孩子。
华妃
开元初,华妃有宠,生庆王琮,薨葬长安。至二十八年,有盗欲发妃冢,遂于茔外百余步,伪筑大坟,若将葬者。乃于其内潜通地道,直达冢中。剖棺,妃面如生,四肢皆可屈伸,盗等恣行凌辱。仍截腕取金钏,兼去其舌。恐通梦也,侧立其尸,而于阴中置烛。悉取藏内珍宝,不可胜数,皆徙置伪冢。乃于城中,以辆车载空棺会。日暮,便宿墓中,取诸物置魂车及送葬车中,方掩而归。其未葬之前,庆王梦妃被发裸形,悲泣而来曰:"盗发吾冢,又加截辱,孤魂幽枉,如何可言。然吾必伺其败于春明门也。"因备说其状而去。王素至孝,忽惊起涕泣。明旦入奏,帝乃召京兆尹万年令,以物色备(广异记备作补)盗甚急。及盗载物归也,欲入春明门,门吏诃止之,乃搜车中,皆诸宝物,尽收群盗。拷掠即服,逮捕数十人,皆贵戚子弟无行检者。王乃请其魁帅五人,得亲报仇,帝许之。皆探取五脏,烹而祭之,其余尽榜杀于京兆门外。改葬贵妃,王心丧三年。(出《广异记》)
【译文】
开元初,华妃得宠,生下庆三琮,死后葬在长安。到开元二十八年,有盗贼想要挖华妃墓,于是在原来坟墓的旁边一百多步的地方,伪筑了一个大坟墓,像要埋葬似的,又在坟内暗通地道,直通到原来的坟墓中。剖开棺木一看,她面容如活人,四肢都可以弯曲伸直,盗贼等恣行凌辱,还截断手腕拿下金钏,同时又割掉她的舌头,又害怕她托梦,把尸体侧立起来,而且在里面放上蜡烛,把棺内的珍宝全都取走了,不可胜数,都放在伪筑的坟墓中。于是在城中用辆车装上空棺材,等到日落,便住在墓中,取出各种东西放在魂车和送葬的车中,才这样遮掩着回来。在没等他们去送葬之前,庆王就梦见华妃披发裸体,悲伤哭泣而来说:"盗贼挖了我的坟墓,再加上截断我的手腕,侮辱我,我的魂冤枉,怎么可以说出来,但是我一定等他在春明门毁败。"于是详尽地说明了他们的形貌就离去了。庆王一向非常孝顺,忽然惊起流泪哭泣,第二天早晨入朝奏明情况,皇帝便召集京兆尹万年令调集精干人员去紧急捕捉盗贼。万年令等人专门等盗贼装上东西回去,再抓获。这些盗贼想要进入春明门,门吏呵止他们,就搜查车中,全是各种各样的宝物,全部抓获群盗,拷打他们,他们立即就招服了。逮捕了几十个人,都是些无品行的豪门亲戚子弟,庆王请求严惩他们为首的五个人,得以亲自报仇,皇帝答应了他。他把这五个人的五脏都拿出来,烹饪他们,用以祭典华妃,其余盗贼都在京兆门外公布名单斩首,改葬贵妃。庆王哀伤了三年。
郭知运
开元中,凉州节度郭知运出巡,去州百里,于驿中暴卒。其魂遂出,令驿长锁房勿开,因而却回府,徒从不知也。至舍四十余日,处置公私事毕,遂使人往驿,迎己丧。既至,自看其殓。殓讫,因与家人辞诀,投身入棺,遂不复见。(出《广异记》)
【译文】
开元年中,凉州节度使郭知运出去巡察,离开凉州百里地,郭知运在驿站暴死,他的魂就离开了身体,让驿长锁住房门不打开,他的魂就返回府衙中,他的随从都不知道。郭知运回到家里四十多天,处理安排公私事结束,就派人去驿站迎回自己的尸体,棺到了以后,亲自看自己的尸体装殓,装殓完毕,就和家人告辞诀别,投身入棺,于是不再出现。
王光本
王光本,开元时为洛州别驾。春月,刺史使光本行县。去数日,其妻李氏暴卒。及还,追以不亲医药,意是枉死。居恒恸哭,哀感旁邻,后十余日,属诸子尽哭。光本因复恸哭百余声,忽见李氏自帏而出,靓妆炫服,有逾平素。光本辍哭,问其死事,李氏云:"妾尚未得去,犹在此堂。闻君哀哭恸之甚,某在泉途,倍益凄感。语云:'生人过悲,使幽壤不安。'信斯言也。自兹以往,不欲主君如是,以累幽冥耳。"因付嘱家人,度女为尼,放婢为平人,事事有理。留一食许,谓光本曰:"人鬼道殊,不宜久住,此益深恨。"言讫,入堂中遂灭。男女及他人,但闻李氏言,唯光本见耳。(出《广异记》)
【译文】
王光本,开元年时做洛州别驾,春季,刺史让王光本去县里,离家几天,王妻李氏突然死去。王光本得噩耗后返回洛州家中,后悔因没能亲自请医购药使妻子死去,认为是白白地死了,在那儿总是痛哭,哀痛感动了四邻。过了十多天,连部下所有人全都痛哭,光本因为太痛苦又放声痛哭一阵,忽然看见李氏从帏帐中走出来,穿着漂亮的衣服,有超过平常的美丽,王光本停止了痛哭,问她死的事,李氏说:"我还没有离开这里,还在这个大堂,听到您痛哭,痛哭得很厉害,我在黄泉路上,倍加凄感,听人说,活人过于悲痛,使幽魂不安,我信了这句话,从此以后,不想让您象这样难过,而牵累阴间。"于是李氏嘱咐家人,让女儿念经拜佛成尼姑,散放婢女为平民,件件事都有条理,过一顿饭左右时间,李氏对王光本说:"人与鬼道路不同,不适合长久呆在这里,在这里会越来越遗憾。"说完,进入堂中就不见了,儿女与其他人,只听见李氏说话,只有王光本看见罢了。
幽州衙将
开元中,有幽州衙将姓张者,妻孔氏,生五子而卒。后娶妻李氏,悍妒狠戾,虐遇五子,且鞭捶之。五子不堪其苦,哭于其母墓前,母忽于冢中出,抚其子,悲恸久之。因以白布巾题诗赠张曰:"不忿成故人,掩涕每盈巾。死生今有隔,相见永无因。匣里残汝粉,留将与后人。黄泉无用处,恨作冢中尘。有意怀男女,无情亦任君。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五子得诗,以呈其父。其父恸哭,诉于连帅,帅上闻,勅李氏决一百,流岭南,张停所职。(出《本事诗》)
【译文】
开元年间,有个幽州衙将姓张的,他有妻子孔氏,生了五个孩子,后来死了。张后来又娶了个妻子李氏,她凶暴蛮横,虐待五个孩子,每天用鞭子打他们,五个孩子受不了过分的痛苦,就去他们母亲坟墓前哭泣,母亲忽然从坟墓里出来,抚摸她的孩子,悲痛哭泣了很久,于是在白布巾上写诗赠给张某说:"不忿成故人,掩涕每盈巾。死生今有隔,相见永无因。匣里残妆粉,留将与后人。黄泉无用处,恨作冢中尘。有意怀男女,无情亦任君。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五个孩子得到诗,来献给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向连帅痛哭诉说这事,连帅听到这件事,又上报皇上。皇上下诏,判决李氏受刑一百然后流放到岭南去。张某的职事也被停止。
韦氏女
洛阳韦氏,有女殊色。少孤,与兄居。邻有崔氏子,窥见悦之。厚赂其婢,遂令通意,并有赠遗。女亦素知崔有风调,乃许之,期于竹间红亭之中。忽有曳履声,疑崔将至,遂前赴之。乃见一人,身长七尺,张口哆唇,目如电光,直来擒女。女奔走惊叫,家人持火视之,但见白骨委积,血流满地。兄乃诘婢得实。杀其婢而剪其竹也。(出《惊听录》)
【译文】
洛阳韦氏有一个女儿,容貌出众,年少就成了孤儿,和哥哥住在一起。邻居有个崔氏的儿子,偷偷看见韦氏的女儿,很喜欢她,用厚礼贿赂她的婢女,于是让她说明他的意思,并有赠送的礼品。女子也一向知道崔氏的儿子有风情,便答应他,约定在竹林间红亭之中见面。等候时忽然听到有脚步声,猜想崔某将要到了,于是上前赴约,突然就看见一个人,身长七尺,张嘴哆嗦嘴唇,目光如电光,直奔来抓她,女子奔跑惊叫,家人拿火把看看情况,只看见白骨落成一堆,血流满地,韦氏女的哥哥便拷问婢女,得到了情况真实后,杀了那个婢女,并且砍断了那里的竹子。
崔尚
开元时,有崔尚者,著《无鬼论》,词甚有理。既成,将进之。忽有道士诣门,求见其论。读竟,谓尚曰:"词理甚工,然天地之间,若云无鬼,此谬矣。"尚谓:"何以言之?"道士曰:"我则鬼也,岂可谓无?君若进本,当为诸鬼神所杀。不如焚之。"因而不见,竟失其本。(出《玄怪录》)
【译文】
开元年间,有个叫崔尚的,著有《无鬼论》,论述很有道理,已经成书。准备向上进献这书。忽然有个道士到他家门前,请求看看那本书。道士读完,对崔尚说:"说理很严密,但是天地之间,如果说没有鬼,这是错误的。"崔尚对他说:"凭什么这么说?"道士说:"我就是鬼,怎么能说没有?您如果进献此书,一定会被鬼神杀害,不如烧了书。"说完就不见了。同时失去那书。
河湄人
开元六年,有人泊舟于河湄者,见岸边枯骨,因投食而与之。俄闻空中愧谢之声,及诗曰:"我本邯郸士,祗役死河湄。不得家人哭,劳君行路悲。"(出《灵怪录》)
【译文】
开元六年,有个乘船到河湄的人,看见岸边白骨,于是扔些吃的东西给它。不一会听到空中惭愧感谢之声,还有诗道:"我本邯郸士,祗役死河湄。不得家人哭,劳君行路悲。"
中官
有中官行,宿于官坡馆,脱绛裳,覆锦衣,灯下寝。忽见一童子,捧一樽酒,冲扉而入。续有三人至焉,皆古衣冠,相谓云:"崔常侍来何迟?"俄复有一人续至,凄凄然有离别之意,盖崔常侍也。及至举酒,赋诗聊句,末即崔常侍之词也。中官将起,四人相顾,哀啸而去,如风雨之声。及视其户,扃闭如旧,但见酒樽及诗在。中官异之,旦馆吏云:"里人有会者,失其酒樽。"中官出示之,乃里人所失者。聊句歌曰:"床头锦衾斑复斑,架上朱衣殷复殷。空庭朗月闲复闲,夜长路远山复山。"(出《灵怪集》)
【译文】
有个中官在官坡馆住宿,脱去红外衣,盖着锦缎衣,灯下睡觉,忽然看见一个童子捧一杯酒,冲门而进,接着有三个人也都来到这里,都穿戴古代衣服、帽子,互相说着话:"崔常侍来得怎么这样迟?"不一会儿,又有一个人跟着进来,凄楚的样子有离别的情态,大概是崔常侍,最后一句就是崔常侍的词句。中官将要起来,四个人互相看了看,哀叹长啸而去,象风雨之声,等到再看那个门,关闩象原来的样子,只见酒樽和诗还在,中官很奇怪,天亮时馆吏说:"乡里的人有个要见您的,丢了他的酒樽。"中官拿出酒杯给他看,竟是他所丢失的,写的诗歌是:"床头锦衾斑复斑,架上朱衣殷复殷。空庭朗月闲复闲,夜长路远山复山。"
王鑑
兖州王鑑,性刚鸷,无所惮畏,常陵侮鬼神。开元中,乘醉往庄,去郭三十里。鑑不涉此路,已五六年矣。行十里已来,会日暮。长林下见一妇人,问鑑所往。请寄一袱,而忽不见。乃开袱视之,皆纸钱枯骨之类。鑑笑曰:"愚鬼弄尔公。"策马前去,忽遇十余人聚向火。时天寒,日已昏,鑑下马诣之。话适所见,皆无应者。鑑视之,向火之人半无头,有头者皆有面衣。鑑惊惧,上马驰去。夜艾,方至庄,庄门已闭。频打无人出,遂大叫骂。俄有一奴开门,鑑问曰:"奴婢辈今并在何处?"令取灯而火色青暗,鑑怒,欲挞奴,奴云:"十日来,一庄七人疾病,相次死尽。"鑑问:"汝且如何?"答曰:"亦已死矣。向者闻郎君呼叫,起尸来耳。"因忽颠仆,既无气矣。鑑大惧,走投别村而宿。周岁,发疾而卒。(出《灵异集》,明钞本、陈校本俱作出《灵怪集》)
【译文】
兖州王鑑,性格刚直,无所惧怕,经常辱骂鬼神。开元年间,趁着酒醉骑马去了村庄,离城里三十里地,王鑑已有五六年不走这条路了,走了不到十里路,正赶上日落黄昏,高高的树林下出现一个妇人,她问王鑑去哪里,请他寄送一个包裹,就忽然不见了。王鑑便打开包裹一看,里面都是纸钱和白骨之类的东西,王鑑笑着说:"蠢鬼戏弄你的老公。"他就骑着马继续向前走,忽然遇到十多个人围着一堆火在烤火,当时天气很冷,天色已晚,王鑑下马也到那里去,说了刚才所见到的情况,却没有一个人应和的,王鑑看着他们,对着火的人一半没有头,有头的人都戴着面纱,王鑑惊恐,上马飞奔离去,天亮前,才到村庄,可村庄门已关上,不断地敲打也没人出来,于是大叫大骂。不一会儿,有一个奴仆开门,王鑑问道:"奴婢们现在都在什么地方?"王鑑让那奴仆拿出油灯,可是火光黯淡。王鑑大怒,想要鞭打奴仆,奴婢说:"十天来,一个庄园七个人患病,一个接一个都死光了。"王鑑问道:"那你怎么样?"奴仆回答道:"我也已经死了。刚才听到郎君您呼叫,就站起来了。"说完便忽然颠倒下去,就没有气了。王鑑非常恐惧,跑到别村住宿了,一年以后,他也发病死了。
李令问
李令问,开元中为秘书监,左迁集州长史。令问好服玩饮馔,以奢闻于天下。其炙驴罂鹅之属,惨毒取味。天下言服馔者,莫不祖述李监,以为美谈。令问至集州,染疾,久之渐笃。刺史以其名士,兼是同宗,恒令夜开城门,纵令问家人出入。刺史之子,尝夜与奴私出游。至城门,遥见甲仗数百人,随一火车,当街而行。惊曰:"不闻有兵,何得此辈?"意欲驰告父,且复伺其所之。寻而已至城壕,火车从水上过,曾不渍灭,方知是鬼。走投其门,门已闭。不得归,遂奔令问门中处之。既入,火车亦至令问中门外。其子虽恐惧,仍窃窥之。忽闻堂中十余人诵经,甲仗等迟回良久。有一朱衣鬼,径三踢关,声如雷震,经声未绝。火车移上堂阶,遥见堂中灯火清静,尚有十余人侍疾。朱衣鬼又抉窗棂,其声如前,令问左右者皆走散。鬼自门持令问出,遂掷于火车中,群鬼拥之而去。其子还舍,述其事。刺史明日令人问疾。令问家中余口,无敢起者。使者叫呼方出,云:"昨夜被惊,至今战惧未已。令问尸为鬼所掷,在堂西北陈重床之下。"家人乃集而哭焉。(出《灵怪录》,明钞本、陈校本俱作出《灵怪集》)
【译文】
李令问,开元年间做秘书监,以后提升为集州长史。令问喜好吃喝玩乐,以奢侈闻名天下。他烧烤驴肉、腌制鹅肉之类,招法狠毒地品其味道。天下讲究吃喝的人,没有不效法李监的,把这件事称为美谈。李令问到集州,患了疾病,过了很久,病重了。刺史因为他是名士,同时又是同一宗族,经常派人夜间打开城门,放李令问家人出入城门。刺史之子,曾经夜间和奴仆偷偷地出去游玩。到了城门,很远便看见几百名卫士,跟着一辆带火焰的车,正当街行进,便惊讶地问道:"没听说有兵事,为什么来这些人?"想要回奔告诉父亲,又探察他们所到的地方。不久已到了护城河,带火的车从水上经过,不曾被浸灭,才知道是鬼。跑着找到城门,城门已关闭,不能回家,于是逃奔到李令问屋里停留。进去以后,带火的车也到了李令问中门外,刺史的儿子虽然恐惧,仍然偷偷看外面。忽然听到屋里十多人念诵经书,穿铠甲的士兵在那里逗留了很久。有一个穿红衣服的鬼,一直连踢那个门闩,声如雷霆。读经书的声音也不停,带火的车也移上堂前的台阶,很远地看见屋中点着灯火,非常清静,还有十多个人侍候病人。穿红衣服的人,又戳坏了窗棂,那声音象刚才的一样,李令问左右的人都走散了,鬼从门那儿领着令问出来,于是把他放到带火的车中,群鬼簇拥着离去了。刺史的儿子回到屋里,陈述刚才的事。刺史第二天,派人问令问的病情,令问家里其他人没有敢站起来的,刺史使者叫喊他们才出来,说:"昨夜被惊吓,到现在惊吓都没消除,令问尸体被鬼扔掉,在堂屋西北角停放在床下。"家人才聚集而哭。
僧韬光
青龙寺僧和众、韬光,相与友善。韬光富平人,将归,谓和众曰:"吾三数月不离家,师若行,必访我。"和众许之,逾两月余。(逾两月余四字原空缺,据许本、黄本补。)和众往中都,道出富平,因寻韬光。和众日暮至,离居尚远,(离居尚远四字原空缺,据许本、黄本补。)而韬光来迎之曰:"劳师相寻,故来迎候。"与行里余,将到家。谓和众曰:"北去即是吾家,师但入须我,我有少务,要至村东,少选当还。"言已东去。和众怪之,窃言曰:"彼来迎候,何预知也?欲到家舍吾,何无情也?"至其家扣门,韬光父哭而出曰:"韬光师不幸,亡来十日,殡在村东北。常言师欲来,恨不奉见。"和众吊唁毕,父引入,于韬光常所居房舍之。和众谓韬光父曰:"吾适至村,而韬光师自迎吾来,相与谈话里余。欲到,指示吾家而东去。云要至村东,少闲当返。吾都不知是鬼,适见父,方知之。"韬光父母惊谓和众曰:"彼既许来,来当执之。吾欲见也。"于是夜久,韬光复来,入房谓和众曰:"贫居客来,无以供给。"和众请同坐,因执之叫呼。其父与家人并至,秉烛照之,形言皆韬光也。纳之瓮中,以盆覆之。瓮中忽哀诉曰:"吾非韬光师,乃守墓人也。知师与韬光师善,故假为之。如不相烦,可恕造次,放吾还也。"其家不开之,瓮中(瓮中二字原空缺,据许本、黄本补。)密祈请转苦。日出后却覆,如惊飏飞去,而和众亦还。后不复见(还后不复见五字原空缺,据许本、黄本补。)焉。(出《纪闻》)
【译文】
青龙寺僧和众、韬光,相互友好,韬光是富平人,将要回家,对和众说:"我几个月不离开家,师傅如果去,一定去看望。"和众答应他了。过了两个多月,和众去中都,路过富平,就去找韬光。和众日落时到了,离韬光居住的地方还很远,可韬光就亲自来迎接和众说:"烦劳师傅找我,所以就来迎候您。"走了一里多地,将要到家,对和众说:"向北去就是我家,师傅只进去等我,我有一点事情,溜跶到村东,稍等候一会就当回来。"说完已向东去,和众对此感到奇怪,自言自语道:"他来迎候我,怎么会预先知道呢?想要到他家却扔下我,为什么这样无情?"到了他家,敲他家门,韬光父亲哭着出来说:"韬光师傅不幸,过世十多天,葬在村东北边,他常说您想来,遗憾不能见面。"和众吊唁完毕,韬光父亲带他进入室内,在韬光常住的屋子里,和众对韬光父亲说:"我刚才到村子里,可韬光师傅亲自迎接我来的,互相说着话,走一里多地,想要到您府上,他指着哪个是您家就向东去了,说要到村东,稍稍隔一会儿就当回来。我不知道是鬼,正好碰到您,才知道是鬼。"韬光父母吃惊地对和众说:"他既然答应回来,回来就当拦住他,我想看到他。"于是深夜,韬光又来了,进入房内对和众说:"我因贫困客居此地,没有什么给你们的。"和众请求同坐,于是拉着他喊人。他的父亲和家里人一同到了,拿着蜡烛照亮,相貌、说话都是韬光。把他放到大罈子里,用盆盖上他,罈子里忽然有哀痛诉说声:"我不是韬光师傅,是守墓的人。知道师傅您和韬光师傅很好,所以假装是韬光,如果不麻烦您,可容我鲁莽,放我回去吧。"他家里人不打开盖子,罈子里的鬼就频繁请求诉苦。日出后拿开盖子,象急风吹走一样,可是和众也回去了,以后不再见到他。
僧仪光
青龙寺禅师仪光,行业至高。开元十五年,有朝士妻丧,请之至家修福。师往其家数日,居于庑前,大申供养。俗每人死谒巫,即言其杀出日,必有妨害,死家多出避之。其夜,朝士家皆出北门潜去,不告师。师但于堂明灯诵经,忽见二人侍之。夜将半,忽闻堂中人起取衣开门声,有一妇人出堂,便往厨中营食,汲水吹火。师以为家人,不之怪也。及将曙,妇人进食,捧盘来前,独带面衣,徒跣。再拜言曰:"劳师降临,今家人总出,恐斋粥失时,弟子故起,为师造之。"师知是亡人,乃受其献。方祝,祝未毕,闻开堂北户声。妇人惶遽曰:"儿子来矣。"因奔赴堂内,则闻哭。哭毕,家人谒师,问安否。见盘中粥,问师曰:"弟子等夜来实避殃祸,不令师知,家中无人,此粥谁所造?"师笑不答,堂内青衣惊曰:"亡者夜来尸忽横卧,手有面汙,足又染泥。何谓也?"师乃指所造粥以示之,其家惊异焉。(出《纪闻》)
【译文】
青龙寺禅师仪光,修持极其高深。开元十五年时,有个朝士的妻子死了,请仪光到他家修福,仪光师傅住在他家几天,住在厢房,大加供养。风俗有人死了都要拜问巫师,巫师说出死煞出现的时日,怕有妨害举动,死人家大多出去躲避。那天夜里,这家人都从北门出去了,没有告诉禅师。禅师只在正屋里点灯念经,忽然看见有两个人侍奉他。快到半夜的时候,忽然听到正屋里有人站起来,有拿衣服开门的声音,有一个妇人走出正屋,就到厨房里准备吃的,打水弄火。师傅以为是家里主人,没有对此感到奇怪。等到快要天亮,妇人吃饭,端着盘子上前来,只戴着面纱,光着脚,又拜见说:"烦劳师傅来到,现在家人都已出去,恐怕斋粥没准了,所以弟子起来给师傅送饭。"师傅知道这是已亡之人,就接受她的进献。才祷告,祷告没完,听到正屋北门有声响,妇人恐惶,立即说:"儿子来了。"于是奔跑到正屋内,就听到有哭声,哭声停止,家里人拜见师傅,问他安否。看见盘里的粥,问师傅说:"弟子们夜晚离开这里躲避灾祸,不让师傅知道,家里没有人,这粥是谁做的呢?"师傅笑着不回答,屋内婢女惊讶地说:"死了的人忽然夜间尸体横卧,手上有面迹,脚上沾有泥土,是为什么呢?"师傅就指着所做的粥来告诉他,那家人非常惊讶。
尼员智
广敬寺尼员智,尝与同侣于终南山中结夏。夏夜月明下,有哭而来者,其声雄大,甚悲。既至,乃一人,长八尺余,立于庐前。声不辍,遂至夜半,声甚呜咽,涕泪横流。尼等执心正念不惧,而哭者竟不言而去。(出《纪闻》)
【译文】
广敬寺有个尼僧叫员智,曾经和同伴,在终南山中欢度夏天归去。夏天月夜中,忽然传来一阵哭声,那声音宏大,很是悲凉。等哭声渐近到这里,竟是一个人,长八尺多,站在屋前,哭声不断。于是到了半夜,哭声很是幽咽低沉,泪流满面。尼僧等人潜心念经,毫无惧色,可哭着的人竟然不出言语就消失了。
杨元英
杨元英,则天时为太常卿,开元中,亡已二十载。其子因至冶成坊削家,识其父圹中剑。心异之,问削师:"何得此剑?"云:"有贵人形状衣服,将令修理,期明日五时来取。"子意是父授,复疑父冢为人所开。至日,与弟同往削师家室中,伺之。至时取剑,乃其父也,骑白马,衣服如生时,从者五六人。兄弟出拜道左,悲涕久之。元英取剑下马,引诸子于僻处,分处家事。末问:"汝母在家否?"云:"合葬已十五年。"元英言:"我初不知。"再三叹息,谓子曰:"我有公事,不获久住。明日,汝等可再至此,当取少资,助汝辛苦。"子如期至,元英亦至,得三百千,诫之云:"数日须用尽。"言讫诀去,子等随行涕泣。元英又谓子曰:"汝等不了此事,人鬼路殊,宁有百年父子耶?"言讫诀去。子随骋出上东门,遥望入邙山中,数十步忽隐不见。数日,市具都尽。三日后,市人皆得纸钱。(出《广异记》)
【译文】
杨元英,武则天时做太常卿,开元年间,过世已有二十年,他的儿子因为到冶成坊削家,突然发现了他父亲坟墓中的剑。心里感到奇怪,问削家。"怎么得到这把宝剑。"答道:"有个穿戴高贵衣服的人,他让人修理,说等到明天中午来取。"杨元英的儿子料想是父亲给的,又怀疑父亲的坟墓被人挖开。到了第二天,他和弟弟一同去削师家里,等候那人,到了取剑时间,竟是他的父亲,骑着白马,穿的衣服都象活时穿的一样,有五六个随从。兄弟俩在道左出来拜见父亲,悲泣了很久,元英拿剑下马,引领两个儿子到偏僻的地方,分别交代了家里的事,最后问他们的母亲在家没有。他们说:"合葬已十五年了。"元英说:"我当时不知道。"再三叹息,对儿子说:"我有公事,不能久住。明天,你们可以再到这,应当拿走一点钱财,帮助你们过艰辛的生活。"儿子按期来到了,元英也到了,儿子拿到三百千银两,父亲告诫他们说:"几天内一定要用完钱。"说完要诀别离去。儿子们就跟随哭泣,元英又对儿子说:"你们不懂这事,人鬼道路不一样,哪里有百年父子的呢?"说完就急忙诀别离去,儿子跟着骑上马出走到东门,遥望父亲进入邙山中,又几十步忽然隐藏不见了。过几天,买东西把钱用光了,三天后,商人所得都变成了纸钱。
卷第三百三十一  鬼十六
薛矜 朱七娘 李光远 李霸 洛阳鬼兵 道德里书生 安宜坊书生 裴盛 杨溥 薛直 刘洪
薛矜
薛矜者,开元中为长安尉,主知宫市,迭日于东西二市。一日于东市市前,见一坐车,车中妇人,手如白雪。矜慕之,使左右持银镂小合,立于车侧。妇人使侍婢问价,云:"此是长安薛少府物,处分令车中若问,便宜饷之。"妇人甚喜谢,矜微挑之,遂欣然,便谓矜曰:"我在金光门外,君宜相访也。"矜使左右随至宅。翌日往来过,见妇人门外骑甚众,跃蹰未通。客各引去,矜令白己在门,使左右送刺。乃邀至外厅,令矜坐,云:"待汝束。"矜觉火冷,心窃疑怪。须臾,引入堂中。其幔是青布,遥见一灯,火色微暗,将近又远,疑非人也。然业已求见,见毕当去,心中恒诵千手观音咒。至内,见坐中帐中,以罗巾蒙首,矜苦牵曳,久之方落,见妇人面长尺余,正青色,有声如狗,矜遂绝倒。从者至其室宇,但见殡宫,矜在其内,绝无间隙。遽推壁倒,见矜已死,微心上暖。移就店将息,经月余方苏矣。(出《广异记》)
【译文】
唐朝开元年间,薛矜任长安尉,执掌为宫内采买事宜。他交替往来于东西两市。一天,在东市市前,看见一驾坐车,车中有一妇人,手白如雪,薛矜顿生爱慕之心。于是派手下人拿一只银镂小盒,站在车傍。妇人让侍婢去问价钱。薛矜手下人说:"这是长安薛少尉的东西,吩咐说如果车中人问,就廉价卖给她。"妇人很高兴地道了谢,薛矜稍稍挑逗了这妇人,妇人竟很高兴,就对薛矜说:"我住在金光门外,你应该去看看我呀!"薛矜派手下人跟着去了她住的地方。第二天,薛矜来到妇人的住处,看到门外有很多坐骑,犹豫着没有通报。渐渐客人们都散去了,薛矜叫通禀说自己在门外,并让手下人呈上自己的名片。于是薛矜被邀请到外厅落坐,说:"稍候片刻,妇人在修饰打扮。"薛矜觉得很冷,心中暗暗生疑,感觉事情有点奇怪。不一会儿,薛矜被领入堂中,堂上的帐幔是黑布的,远远地看见一盏灯,灯光有点儿暗淡,灯光象在近前,却又似离得很远。薛矜怀疑这女子不是人,但已经要求见面,只有见面后马上离去。他心中不停地默诵"千手观音咒"。走到内室,见那妇人坐在帷帐中,用罗巾蒙住脸。薛矜用力拉,好一会儿才把罗巾拉下来,看见妇人的脸有一尺多长,纯黑色,发出了象狗一样的叫唤声。薛矜被吓得立即昏倒在地。他的随从只看到了一处临时停放棺材的地方,薛矜正在里面,里面一点空隙都没有。随从立即推倒墙壁,看见薛矜已经昏死过去,只有心房上还有点儿热气,随从把他抬到店中细心护理,过了一个多月薛矜才醒过来。
朱七娘
东都思恭坊朱七娘者,倡妪也,有王将军,素与交通。开元中,王遇疾卒,已半岁,朱不知也。其年七月,王忽来朱处,久之日暮,曰:"能随至温柔坊宅否?"朱欲许焉,其女弹唱有名,不欲母往。乃曰:"将军止此故佳,将还有所惮耶?"不获已,王以后骑载去。入院,欢洽如故。明旦,王氏使婢收灵床被,见一妇人在被中,遽走还白。王氏诸子,惊而来视。问其故,知之父所引。哀恸久之,遂送还家焉。(出《广异记》)
【译文】
东都洛阳思恭坊的朱七娘,是个妓女。当时有位王将军,平时和朱七娘有私情。唐朝开元年间,王将军患病死去,已经过了半年,朱七娘也不知道。那年七月,王将军忽然来到朱七娘住处,呆了很长时间,天色已经很晚,王将军说:"能跟我到温柔坊我的住处吗?"朱七娘想跟他去,但朱七娘那位很有名气善歌舞弹唱的女儿,不愿让母亲去,说:"将军留在这里本来挺好的,还有什么顾忌吗?"女儿没有阻止住母亲。王将军把朱七娘放在坐骑后面载着她一起去了他的住处,进入院内,就象过去一样与朱七娘欢爱。第二天早上,王将军的妻子让婢女收拾灵柩的床被,看见被中有个妇人,立即跑回去报告。王将军的几个儿子,感到很惊奇,个个都跑来看,并寻问其中的缘故,才知道是亡父领来的。大家哀痛了很久,后来就把朱七娘送回家去了。
李光远
李光远,开元中,为馆陶令。时大旱,光远大(明钞本大作将。)为旱书,书就暴卒。卒后,县申州,州司马覆破其旱。百姓胥怨,有恸哭者,皆曰:"长官不死,宁有是耶?"其夜,光远忽乘白马,来诣旱坊,谓百姓曰:"我虽死,旱不虑不成。司马何人,敢沮斯议。"遂与百姓诣司马宅,通云:"李明府欲见。"司马大慎,使人致谢。光远责云:"公非人,旱是百姓事,何以生死为准?宜速成之,不然,当为厉矣。"言讫,与百姓辞诀方去。其年旱成,百姓赖焉。(出《广异记》)
【译文】
唐开元年间,李光远做馆陶令。当时天大旱,李光远极力书写旱情,书写成就突然死去。死后,县令告诉了州里,州司马遮掩旱情,百姓全都怨恨。有痛哭的人,都说:"长官不死,哪有这样的事?"那天夜里,李光远忽然乘着白马,来到旱灾地区,对百姓说:"我虽然死了,旱情不考虑不行,司马是什么人?竟敢阻止这样的建议?"于是和百姓到司马宅府去,通告说:"李明府想要见他。"司马非常惊惧,派人表示谢意,李光远责骂道:"你不是人,旱灾是百姓的事,怎么也得以生死为准绳应该尽快解决这事。不这样,必当成为祸害了。"说完,和百姓告辞诀别才离去。那年是大旱年被认定了,百姓多亏李光远。
李霸
岐阳令李霸者,严酷刚鸷,所遇无恩。自承尉已下,典吏皆被其毒。然性清婞(音胫。恨也。)自喜,妻子不免饥寒。一考后暴亡。既敛庭绝吊客。其妻每抚棺恸哭,呼曰:"李霸在生云何?今妻子受此寂寞。"数日后,棺中忽语曰:"夫人无苦,当自办归。"其日晚衙,令家人于厅事设案几,霸见形,令传呼召诸吏等。吏人素所畏惧,闻命奔走,见霸莫不战惧股慄。又使召丞及簿尉,既至。(既至二字原空缺。据明钞本、陈校本补。)霸诃怒云:"君等无情,何至于此!为我不能杀君等耶?"言讫,悉颠仆无气。家人皆来拜庭中祈祷,霸云:"但通物数,无忧不活。卒以五束绢为准,(明钞本作赠。)绢至便生。"各谢讫去后,谓两衙典:"吾素厚于汝,何故亦同众人?唯杀汝一身,亦复何益?当令两家马死为验。"须臾,数百疋一时皆倒欲死。遂人通两疋细马,马复如故,因谓诸吏曰:"我虽素清,今已死,谢诸君,可能不惠涓滴乎?"又率以五疋绢毕。指令某官出车,某出骑,某吏等修,违者必死。一更后方散。后日处分悉了,(了原作便,据明钞本改。)家人便引道,每至祭所,留下歆飨,飨毕,又上马去。凡十余里,已及郊外,遂不见。至夜,停车骑,妻子欲哭,棺中语云:"吾在此,汝等困弊,无用哭也。"霸家在都,去岐阳千余里,每至宿处,皆不令哭。行数百里,忽谓子曰:"今夜可无寐,有人欲盗好马,宜预为防也。"家人远涉困弊,不依约束,尔夕竟失马。及明启白,霸云:"吾令防盗,何故贪寐?虽然,马终不失也。近店东有路向南,可遵此行十余里,有藂林,马系在林下,往取。"如言得之。及至都,亲族闻其异,竞来吊慰,朝夕谒请,霸棺中皆酬对,莫不躇踧。观听聚喧,家人不堪其烦。霸忽谓子云:"客等往来,不过欲见我耳。汝可设厅事,我欲一见诸亲。"其子如言,众人于庭伺候。久之曰:"我来矣!"命捲帏,忽见霸,头大如雍,眼亦睛突,瞪视诸客等。客莫不颠仆,稍稍引去。霸谓子曰:"人神道殊,屋中非我久居之所,速殡野外。"言讫不见,其语遂绝。(出《广异记》)
【译文】
歧阳县令李霸,残酷凶猛,他从没有给别人施过恩惠。从承尉以下到典吏都遭到过他的毒害。他秉性倔强,以清贫自喜。他的妻子儿女不免跟他受饥寒。李霸在任三年后,突然死去了。他入殓以后,他的灵堂没有来给他吊唁的。他的妻子每当抚棺痛哭;就哭诉着:"李霸在世时又怎么样,让妻子儿女忍受这样的寂寞。"过了几天,棺材里忽然传出话语,道:"夫人不要痛苦,我会自己回来的。"就在这天该上晚衙的时候,李霸让家人在灵堂摆设案几,之后他现出身形,让传呼个个小吏们。小使们平时就很惧怕他,听到传呼,急忙跑。这些人见到李霸个个都吓得浑身发抖,腿打哆嗦。李霸又派人召来县丞及簿尉,他们到了以后,李霸怒喝道:"你们无情无义,怎么竟到了这种地步?以为我不能杀了你们吗?"说完,这些人全都倒下断了气。家人都来到灵堂上祈祷。李霸说:"只要通晓物理数术,就不愁不能使他们复活。最后以五疋绢为准,绢送到,他们就复活了。"众人各自谢过后离去,李霸对两个衙典说:"我一向厚待你们,为什么你们也同其他人一样?只杀了你们一条命,也没有什么好处,应该让你们两家的马死,作为考验。"过了不久,两家的几百匹马一下都倒下。眼看就要死了。于是有人送来两匹好马,其他的马又都复苏如平常了。于是李霸对各个小吏们说:"我虽然一直很清廉可现在我已经死了,就谢谢你们各位吧,可能不会不给我一些好处吧!"又以五匹绢为准才作罢。李霸派某官出车,某某出马,某吏等侍修理车辆,违者必死。一更后众人才散去。第三天全都处理停当,家人便引道上路。每到一个祭祀的地方,就留下祭献的物品,祭献完毕,又马上离去。约走了十多里路,已经到了郊外,就不见了。到了夜晚,停下车马,妻子想要哭,棺材里传出话,说:"我在这里,你们很疲劳,不要哭了。"李霸家在都城,离歧阳一千多里,每次到了住宿的地方,都不让他们哭。又走了几百里,李霸忽然对儿子说:"今夜不要睡觉,有人要来偷好马,应该防备呀!"家里人长途跋涉,都很疲惫,没有依照李霸说的做,这天夜里,竟真的丢了马。天亮时告诉了李霸,李霸说:"我让你们防备盗贼,为什么贪睡?虽然如此,马还是没有丢。附近店东面有条路,向南走十多里,有片丛林,马就拴在丛林下,去把它牵回来。"家人按照他的话找到了马。到了都城,亲戚们听说了李霸这奇异的事,争着来吊唁他。早晚拜见,李霸在棺材中都应对。客人们都恭恭敬敬地,却又侷促不安。很多人来谛听,人声喧闹,家人忍受不了烦乱。李霸忽然对儿子说:"客人们来来往往,不过是想见见我罢了,你可以设置厅事,我想见一下各位亲朋。"他的儿子照他说的做了。大家在厅堂等候,过了很久李霸说:"我来了。"命令卷起帏帐,忽然看见李霸,头大得象个大坛子,眼睛红红的,眼珠凸出来,瞪着眼睛看各位宾客,客人没有不吓倒的,渐渐被引领离去。李霸对儿子说:"人神的道路不一样,屋里不是我长久居住的地方,快把我葬到郊外。"说完就不见了,他的话就没有了。
洛阳鬼兵
贞元二十三年,(按贞元无二十三年,下云帝在东京,疑贞字为开字之误。)夏六月,帝在东京。百姓相惊以鬼兵,皆奔走不知所在,或自冲击破伤。其鬼兵初过于洛水之南,坊市喧喧,渐至水北。闻其过时,空中如数千万骑甲兵,人马嘈嘈有声,俄而过尽。每夜过,至于再,至于三。帝恶之,使巫祝禳厌,每夜于洛水滨设饮食。尝读《北齐书》。亦有此事。天宝(宝字原空缺,据黄本补。)中,晋阳云有鬼兵,百姓竟击铜铁以畏之,皆不久丧也。(出《纪闻》)
【译文】
唐贞元二十三年,夏历六月,皇帝在东都洛阳,百姓因传说有鬼兵而相互惊骇,都不知逃跑到哪里去了,有的自相冲撞击伤。那些鬼兵刚从洛水之南经过,街市喧闹,渐渐到了洛水以北。听到鬼兵经过的时候,天空中象有几千万穿着铠甲的骑兵,人马嘈嘈声不断,不久全都过去了。每当黑夜过去,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来,皇帝非常厌恶这件事,派巫师向鬼神祝祷以消除灾祸,每夜晚就在洛水边摆设饮食。皇帝曾经读过北齐的书,书上也记有这样的事。天宝年间,晋阳说有鬼兵,百姓争着击打铜铁来吓唬鬼兵,不久就全丧命了。
道德里书生
唐东都道德里有一书生,日晚行至中桥,遇贵人部从,车马甚盛。见书生,呼与语,令从后。有贵主,年二十余,丰姿绝世,与书生语不辍。因而南去长夏门,遂至龙门,入一甲第,华堂兰室。召书生赐珍馔,因与寝。夜过半,书生觉,见所卧处,乃石窟。前有一死妇人,身王洪涨,月光照之,秽不可闻。书生乃履危攀石,仅能出焉。晓至香山寺,为僧说之,僧送还家,数日而死。(出《纪闻》)
【译文】
唐代东都洛阳道德里有一个书生,有天晚上走到中桥,遇到显贵人及部下随从,车马很多。他们看见书生,招呼他让他跟在后面。有位高贵的女主人,二十多岁,容貌超群,她和书生不停地说着话,因而向南走离开长夏门,便到了龙门,进入一个最好的住宅,华丽的厅堂幽静的屋子,女主人召呼书生,赐予他美酒佳肴。于是和她同床共枕。过了半夜,书生醒来,看见所躺的地方,竟是石窟,前面有一个死了的妇人,身体浸泡在水中,月光照着她,污秽不堪,臭不可闻。书生便踩着危险的石头攀援着,勉强能走出来。天亮时到了香山寺,对寺僧说了这件事。寺僧送他到家,没几天就死了。
安宜坊书生
开元末,东京安宜坊有书生,夜中闭门理书。门隙中,忽见一人出头。呵问何辈,答云:"我是鬼,暂欲相就。"因邀书生出门。书生随至门外,画地作十字,因尔前行。出坊,至寺门铺,书生云:"寺观见,必不得度。"鬼言:"但随我行,无苦也。"俄至定鼎门内,鬼负书生从门隙中出,前至五桥,道旁一冢,天窗中有火光。鬼复负书生上天窗侧,俯见一妇人,对病小儿啼哭,其夫在旁假寐。鬼遂透下,以手掩灯,妇人惧,呵其夫云:"儿今垂死,何忍贪卧!适有恶物掩火,可强起明灯。"夫起添烛,鬼回避妇人。忽取布袋盛儿,儿犹能动于布袋中。鬼遂负出,至天窗上,兼负书生下地。送入定鼎门,至书生宅,谢曰:"吾奉地下处分,取小儿,事须生人作伴,所以有此烦君。当可恕之。"言讫乃去,其人初随鬼行,所止之处,辄书十字。翌日,引其兄弟覆之,十字皆验。因至失儿家问之,亦同也。(出《广异记》)
【译文】
唐开元末年,东京安宜坊有位书生,夜里关门整理书籍,门隙中,忽然看见一个人露出个头。书生呵问是什么人,回答说:"我是鬼,暂且想要靠近你。"于是邀请书生出门。书生随他到门外,在地上画了个十字,便向前走,走出安宜坊,到了寺门铺,书生说:"寺观出现,一定不能通过。"鬼说只随我走,没有痛苦。不久,到了定鼎门内,鬼背着书生从门隙中出来,向前走到五桥,道旁有一座坟。天窗中有火光,鬼又背着书生上天窗旁边,低下头看见一个妇人,对着有病的小孩啼哭,她的丈夫在旁边假装睡觉。鬼就跳下,用手遮挡灯光,妇人害怕,呵呼丈夫说:"儿子现在快要死了,你怎么忍心贪睡?正赶上有个恶物,遮掩灯光,可以勉强起来点灯。"丈夫起来添灯油,鬼回避妇人。忽然拿出布袋包儿子,儿子还能在布袋里动,鬼就背着出来。到天窗上,又背着书生下到地上,送他到定鼎门。到书生的住宅,感激地说:"我奉地下人的吩咐,来抱小孩,这事须活人作伴,所以这次麻烦您了,应该可以宽恕我吧。"说完就离开了。那书生当初随鬼去时,所停的地方都画十字。第二天,书生领他的兄弟察看那些十字。十字都验证了,于是到丢儿子的人家里询问情况,也都相同。
裴盛
董士元云,义兴尉裴盛昼寝,忽为鬼引,形神随去。云:"奉一儿。"至儿家,父母夹儿卧,前有佛事。鬼云:"以其佛。"(明钞本佛下空缺三字,似有脱文。)生人既至,鬼手一挥,父母皆寐。鬼令盛抱儿出床,抱儿喉有声,父母惊起。鬼乃引盛出,盛苦邀甚至舍,推入形中乃悟。(出《广异记》)
【译文】
董士元说,义兴尉裴盛白天睡觉,忽然被鬼牵引,形神都随着离去。鬼说:"送给我一个儿子。"到了一个孩子家,父母夹着儿子躺着,前面有拜佛的事,鬼说:'因为那种佛事,活人到了。'鬼手就一挥,那孩子的父母就都睡去了。鬼让裴盛抱孩子出床,抱的孩子喉咙还发出声响,父母惊醒起床,鬼就领裴盛出来。裴盛苦苦邀鬼到他的房舍,将自己魂推入形体中他才醒过来。
杨溥
豫章诸县,尽出良材,求利者采之,将至广陵,利则数倍。天宝五载,有杨溥者,与数人入林求木。冬夕雪飞,山深寄宿无处。有大木横卧,其中空焉,可容数人,乃入中同宿。而导者未眠时,向山林再拜咒曰:"士田公,"今夜寄眠,愿见护助。"如是三请而后寝。夜深雪甚,近南树下,忽有人呼曰:"张礼。"树头有人应曰:"诺。""今夜北村嫁女,大有酒食,相与去来。"树头人曰:"有客在此,须守至明。若去,黑狗子无知,恐伤不宥。"(明钞本不宥作人命。)树下又曰:"雪寒若是,且求饮食,理须同去。"树上又曰:"雪寒虽甚,已受其请,理不可行,须防黑狗子。"呼者乃去,及明装毕,撤所卧毯,有黑虺在下,其大若瓶,长三尺而蛰不动,方惊骇焉。(出《纪闻》)
【译文】
豫章各县,都出产好木材。谋利的人去采伐木材,将它运到广陵,价钱就增加几倍。唐天宝五年,有个叫杨溥的人,和几个人到树林中找好木材。冬天的傍晚,满天飞雪,深山中没有住处。有个粗大的木头横卧在那里,它里面是空的,可容纳几个人,他们就进入里面同住。可是向导没睡的时候,他对着山林又拜说:"士田公,今夜寄宿在这里,希望得到您帮助。"象这样几次祈祷之后才睡觉。深夜,雪更大了,靠南边树下,忽然有人喊道:"张礼。"树上有人答应道:"唉。""今天夜晚北村有一家女儿出嫁,有丰盛的酒饭,我们一起去。"树上人说:"有客人在这,要守候到天亮,如果离开,黑狗无知,我担心伤害到他们,就不可宽恕了。"树下的人又说:"大雪天这么冷,姑且找点吃喝,理当同去。"树上的人又说:"下雪天虽然冷得厉害,已经接受他的请求,按理不应该去,应防备黑狗子。"喊他的人就离去了。到了天亮,杨溥他们装车完毕,撤掉铺的毡子。原来有条黑蛇在下面,蛇大得象瓶子,长三尺而冬眠不动,大家方才惊骇不已。
薛直
胜州都督薛直,丞相纳之子也,好杀伐,不知鬼神。直在州,行县还归,去州二驿,逢友人自京来谒。直延入驿厅,命食,友人未食先祭,直曰:"出此食谓何?"友人曰:"佛经云,有旷野鬼,食人血肉,佛往化之,令其不杀,故制此戒。又俗所传,每食先施,得寿长命。"直曰:"公大妄诞,何处有佛?何者是鬼?俗人相诳,愚者雷同,智者不惑。公盖俗人耳!"言未久,空中有声云:"薛直,汝大狂愚!宁知无佛!宁知无鬼!来祸于君,命终必不见妻子。当死于此,何言妄耶?"直闻之大惊,趋下再拜,谢曰:"鄙人蒙固,不知有神,神其诲之。"空中又言曰:"汝命尽午时,当急返,得与妻孥相见。不尔,殡越于此矣!"直大恐,与友人驰赴郡,行一驿,直入厅休偃。从者皆休,忽见直去,从者百余人,皆左右从人。驿吏入户,已死矣。于是驿报其家。直已先至家,呼妻与别曰:"吾已死北驿,身在今是鬼,恐不得面诀,故此暂来。"执妻子之手,但言努力,复乘马出门,奄然而殁。(出《纪闻》)
【译文】
胜州都督薛直,是丞相薛纳的儿子。好杀杀打打,不知道有鬼神。薛直在胜州,去县里返回胜州。离胜州还有两个驿站,遇见朋友从京城来拜见他。薛直请他进入驿站厅里,命令上酒饭,朋友没吃饭先祭祀。薛直说:"拿出这些饭食祭祀怎么讲?"朋友说:"佛经上说:'空旷的野外有鬼,吃人的血肉,佛能去感化他,让他不杀人',所以做了这样的戒备,又是俗人所留传的习惯,每次吃饭前先拜佛,能够长寿。"薛直说:"您太荒诞不经了,什么地方有佛?谁是鬼?俗人互相迷惑,愚蠢的人跟着人云亦云,聪明的人不会被迷惑的。你大概也是俗人吧。"刚说完不久,空中传来话语声,说:"薛直,你太狂妄愚蠢了,怎么知道没有佛?怎么知道没有鬼?给你带来祸患,到死一定见不到你妻子儿女了,你应当死在这里!为什么口出狂言呢?"薛直听到这些大吃一惊,急忙走下来拜了又拜,道歉说:"我愚昧固执,不知道有神,神教诲我吧。"空中又说道:"你命绝在中午,应当赶紧返回,能够和妻子儿女见面。不然就要埋葬在这里,成为游魂野鬼。"薛直非常恐惧,和朋友骑马急奔回州郡,走到一个驿站,薛直进入客厅仰卧休息,随从的人都休息了。忽然看见薛直离去,随从的一百多人,都跟在左右。驿站小吏进门一看,薛直已经死了。因此驿站的人去报告薛直家,薛直已经回到家里,招呼妻子和她诀别说:"我已经死在北边驿站,身在这里,现在成了鬼,恐怕不能当面诀别了。因此暂且回来。"他握着妻子的手,一个劲儿地勉励妻子,后又骑马出门,气息奄奄慢慢地死去了。
刘洪
沛国刘洪,性刚直,父为折冲都尉,薛楚玉之在范阳,召为行军。洪随之蓟,因得给事楚玉,楚玉悦之。楚玉补屯官,洪请行。檀州有屯曰太和,任者辄死,屯遂荒废,洪乃请为之。楚玉以凶难之,洪曰:"妖由人兴,妖不自作。洪且不惧,公何惜焉?"楚玉遂以为太和屯官。洪将人吏到屯。屯有故墟落,洪依之架屋。匠人方运斧而度,木自折举,击匠人立死。洪怒,叱吏卒,扶匠人起而笞之。询曰:"汝是何鬼,吾方治屯,汝则干之,罪死不赦!"笞数发,匠人言说:"愿见宽恕,吾非前后杀屯官者也。杀屯官者,自是辅国将军。所居去此不远,吾乃守佛殿基鬼耳。此故墟者,旧佛殿也。以其净所,故守之。吾因为人有罪,配守此基。基与地平,吾方得去。今者来,故诉于公。公为平之,吾乃去为人矣。"洪曰:"汝言辅国不远,可即擒来。"鬼曰:"诺。"须臾,匠人言曰:"刘洪,吾辅国将军也。汝为人强直,兼有才干,吾甚重之,将任汝以职。今当辟汝,即大富贵矣。勉之。"因索纸,作诗二章。其匠人兵卒也,素不知诗。及其下笔,书迹特妙,可方王右军。薛楚玉取而珍之,其诗曰:"乌乌在虚飞,玄驹遂野依。名今编户籍,翠过叶生稀。"其二章曰:"个树枝条朽,三花五面啼。移家朝度日,谁觉□。"(谁觉□陈校本作逸□迟。)诗成而去。匠人乃屯属役。数日疾甚,舁至范阳。其父谒名医薛,亦会疾。洪言语如常,而二冷密冷气侵□□□□□。(而二冷密冷气侵□□□□□。黄本作而二人密介气侵未岁乃卒□。)洪初得鬼诗,思不可解。及卒,皆黑,遂以载棺。"名今编户籍",盖洪名。"生希"者。言洪死像也。其二章"个树枝条朽",故条枝朽也。"三花五面啼"者,洪家有八口,洪又二人亡,所谓三花也。五人哭之,所谓五面啼。洪死后二十日,故吏野外见洪紫衣,从二百骑,神色甚壮。告吏曰:"吾已为辅国将军所用,大富贵矣。今将骑从向都迎母。"母先在都。初洪舅有女,养于刘氏,年与洪齿,尝与洪言曰:"吾闻死者有知,吾二人,先死必扰乱存者,使知之。"是日,女在洪母前行,忽有引其衣者,令不得前,女怪之。须臾得前,又引其中,取其梳,如相狎者。洪母惊曰:"洪(洪原作汝。据陈校本改。)存日尝有言,须(明钞本、许本须作顷。)来在军,久绝书问。今见死乎?何与平生言协也?"母言未毕,洪即形见庭中,衣紫金章,仆从多至。母问曰:"汝何缘来?"洪已富贵,身亦非人。福乐难言,故迎母供养。"于是车舆皆进,母则升舆,洪乃侍从,遂去。去后而母殂,其见故吏时,亦母殂之日也。(出《纪闻》)
【译文】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