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神鬼精怪卷(第291-374卷)

_4 李昉、扈蒙、徐铉等(北宋)
洛阳有个王常,为人急公好义。见人不平必拨刀相助,见人饥寒,就解衣送食,宁可自己挨饿受冻。唐至德二年,王常进终南山,遇见风雨,只好在山里过夜。半夜时雨停了,月白风清。王常望天感叹说:"我想治国安邦,手里却没有丝毫权力,也没有任何资助。我想救天下饥寒的人,自己却缺衣少食。看来说什么神灵佑护好心的人,纯属胡说啊!"刚刚说完,就有一位神人从天而降,问王常:"你怎么能这样说?"王常手按着佩剑,半天才说:"我是在感叹平生的志向不能实现。"神说:"我有法术,可以点石成金,也能化水为银。虽然不能平乱安邦,也能救人饥寒。你愿意学这样法术吗?"王常说:"我倒是听说过这种法术,但没有见过。听说秦始皇汉武帝非常喜欢研究这种法术,但始终没有结果,反成为千百年的笑话。"神说:"秦皇汉武是帝王,他们本身就处在救人的位子上,也有救人的办法,却不去救人,反尔求神仙法术,真是大错特错了。而你没有能救人的权力地位,却有救天下人的志向,就可以学会和使用法术。"王常问:"真有这种法术吗?"神人说,"当然有。黄金和水银,都是山石的精华。水银因为受阴气,才流荡不空,如果为纯阳之气交合,水银也立刻能变成黄金。这些你都不必怀疑,就接受我的传授吧。"王常拜谢后,神从袖中拿出一卷书交给王常,王常跪下来接过书。神告诫王常:"这种法术绝不能再传给别人,也不要泄漏秘密,更不能教给达官贵人,他们自会有救人的办法。也不要把这种法术教给不仁不义的人,他们根本不关心他人的疾苦。你掌握了这套法术,除了济世救人之外,绝不可做奢侈富贵的本钱,否则,上天会使你的法术失灵。"王常再次跪拜,完全应诺下来,并问,"我想知道您是位什么神仙呢?"神说,"我是山神。从前有个道士把这卷书藏在我山里,现在我遇见了你这位刚烈侠义的人,所以才把书给你。"说罢山神就不见了。王常得到这卷书,读后学会了法术。后来他就到处漫游,用他点化的金子赈济那些饥寒穷困的人们。
卷第三百四 神十四
开业寺 女娲神 王籍 畅璀 乔龟年 张光晟 淮南军卒 元载张谓 颖阳里正
开业寺
至德二年,十月二十三日,丰乐里开业寺,有神人足迹甚长,自寺外门至佛殿。先是阍人宿门下,梦一人长二丈余,被金执槊,立于寺门外。俄而以手曳其门,扃鐍尽解,神人即俯而入寺。行至佛殿,顾望久而没。阍人惊寤,及晓视其门,已开矣。即具以梦白于寺僧,寺僧共视,见神人之迹。遂告以京兆,京兆以闻。肃宗命中使验之,如其言。(出《异室记》。明抄本作出《宣室志》。陈校本作出《宣室志记》)
【译文】
唐代至德二年十月二十三日那天,京城丰乐里的开业寺中发现了一个天神的大脚印。脚印从寺门外一直到佛殿。据庙里的看门人说他夜里梦见一个两丈多高的人,穿着金铠甲,手里拿着长矛,来到庙门外,这大神只用手一推,门上的锁就开了,然后就低头走进来,一直走到佛殿里,四下张望了半天就消失了。守门人惊醒后,早上去看寺门,门果然开着。他就把梦中情形告诉寺里的和尚,和尚们一齐来看,发现了神人的大脚印。他们把这事报告给京城的官员。肃宗皇帝也派人到开业寺内查看,一看果然是这么回事。
女娲神
肃宗将至灵武一驿。黄昏,有妇人长大,携双鲤,咤于营门曰:"皇帝何在?"众以为狂。上令潜视举止。妇止大树下,军人有逼视,见其臂上有鳞,俄天黑失所在。及上即位,归京阙,琥州刺史王奇光。奏女娲坟云,天宝十三载,大雨晦冥忽沈。今月一日夜,河上有人觉风雷声,晓见其坟涌出。上生双柳树,高丈余,下有巨石。上初克复,使祝史就其所祭之,至是而见。众疑妇人是其神也。(出《酉阳杂俎》)
【译文】
唐肃宗巡幸灵武时住在一个驿站里。黄昏时,有一个高个子的女人,手里拿着两条鲤鱼,在驿站门外大声喊:"皇帝在哪儿?"大家认为她是个疯子。肃宗命人偷偷监视她的行动。监视的人看见那女人停在一棵大树上,并发现她的胳膊上生有鱼鳞。不一会天黑了,女人也不见了。肃宗即位后,虢州刺史王奇光奏报,说天宝十三载,也在发现那长鱼鳞的女人的某月一天,大雨如注,天昏地暗,女娲的坟突然陷入地下,大河上空风雪滚滚,到天亮时,女娲坟又升出地面,坟上多了两棵一丈多高的柳树,树上有块大石。肃宗就派使者到女娲坟前祭祀。人们都说,那个到驿站来的高大女人,就是女娲神。
王籍
王籍者,太常璿之族子也。乾元中,客居会稽。其奴病死,数日复活,云,地下见吏,吏曰:'汝谁家奴?'奴具言之。吏云:"今见召汝郎做五道将军,因为著力,得免回。"路中多见旌旗队仗,奴问为何所,答曰:"迎五将军尔。"既还数日,籍遂死。死之日,人见车骑缤纷,队仗无数。问其故,皆是迎籍之人也。(出《广异记》)
【译文】
王籍是太常王璿的后代。乾之年间,旅居在会稽县时,他的一个仆人死了。过了几天,仆人又复活,说在阴间看见一个官,官问他是谁家的仆人,答说是王籍的仆人。那官又说:"马上要召你家主人来这里任五道将军。"他说因为做事尽力,得免罪,才把他放回来。回来的路上看见一大队旌旗仪仗,仆人问他们要去哪里?那官先说,"是去迎接你的主人五将军呀。"仆人回来没几天,王籍就死了。死的那天,人们看见很多车马仪仗,问是怎么回事,原来都是来接王籍的。
畅璀
畅璀自负才气,年六十余,始为河北相卫间一宰。居常慷慨,在县唯寻术士日者,问将来穷达,而竟不遇。或窃言于畅曰:"何必远寻,公部下伍伯,判冥者也。"畅默喜。其日入,便具簪笏,召伍伯,升阶答拜,命坐设食。伍伯恐耸,不如所为。良久谓之曰:"某自揣才业不后于人,年已六十,官为县宰。不辞碌碌守职,但恐终不出下流。要知此后如何,苟能晚达。即且守之,若其终无,即当解绶入山,服饵寻道。未能一决,知公是幽冥主者,为一言也。"伍伯避席色沮曰:"小人蒙公异礼如此,是今日有隐于公,即负深恩;不隐即受祸,然势不得已而言也。某非幽明主者,所掌亦冥中伍伯耳。但于杖数量人之死生。凡人将有厄,皆先受数杖,二十已上皆死,二十已下,但重病耳。以此斟酌,往往误言于里中,未尝差也。"畅即诘之曰:"当今主者为谁?"曰:"召慎不可泄露,邻县令某是也。闻即当来此,公自求之,必不可言得之于某。"旬日,邻宰果来,与畅俱诣州季集。畅凌晨远迎,馆于县宅,燕劳加等。既至,乃一老翁,七十余矣。当时天公承平,河北簿尉,皆豪贵子弟。令长甚适后士,老宰谢畅曰:"公名望高,某寒贱。以明法出身,幸因邻地。岂敢当此优礼。"词色感愧,乃与之俱诣郡。又与同归,馆于县宅,益为欢洽。明日将别,其夜,延于深室,具簪笏再拜,如问伍伯之词,而加恳切。老宰厉声曰:"是谁言耶?"词色甚怒,曰:"不白所言人。终不为公言也。"如是久之,畅不得已,乃告伍伯之名,既而俯首拗怒。顷刻,吏白曰:"伍伯于酒垆间暴卒。"畅闻益敬惧,而乞曰转恳。乃徐谓畅曰:"愧君意深礼重,固不可隐,宜洒扫一院,凡有孔隙,悉涂塞之。严戒家人,切不得窥,违者祸及其身。堂上设一榻,置案笔砚,纸七八幅。其夕宰入之,令畅躬自扃鏁。天明,持钥相迓于此。畅拂旦秉简,启户见之,喜色被面而出。遥贺畅曰:"官禄甚高,不足忧也。"乃遗一书曰:"慎不可先览。但经一事,初改一官,即闻之。"后自此县辟从事,拜殿中侍御史,入为省郎谏议大夫。发其书,则除授时日皆不差。及贬辰州司马,取视之曰:"为某事贬也。"征为左丞,终工部尚书,所记事无有异词。(出《戎幕间谈》)
【译文】
畅璀总感到怀才不遇,六十多岁时才当了河北相州、卫州间的一个小县官。平时牢骚满腹,到处寻找能预知未来的术士,好为自己算算将来的前程,但一直没找到。有人偷偷对他说:"何必到处找呢,您衙里当伍伯的那个人,就是阴间的判官,你问他不就行了。"畅璀很高兴,便把那伍伯请了来,自己穿上官服拿着朝笏,向伍伯恭恭敬敬的叩拜。然后摆酒歌待。弄得伍伯受宠若惊,不知所措。过了半天,畅璀才说:"我自感才能不比别人差,可是如今六十多岁才当了个县令。我倒不怕现在碌碌无为,只是不甘心永远居于末流。我想知道我的将来。如果将来还能高升一步,我就继续干。如果此生就这样了,我就干脆辞官进山修道去。现在我拿不定主意,只好把你请来,因为你是冥府的主管,望你说一说我的前程。"伍伯听后,急忙惶恐地离庙说,"小人受到大人如此礼遇,如果不说实话,那太不仁义了。可是如果说了实话,我就要遭到大祸。然而我还是实说了吧。我其实不是阴间的主管判官,只不过也是阴曹的一个伍伯。我的职责是以打板子的数目来衡量人的死生。凡人如果命运不济,到了阴间我就先用板子打他,打二十板以上的都必死无疑,打二十板子以下的,只不过是大病一场而已。有些人传说我有多大能耐,这是大错特错了。"畅璀忙问现在冥府的主管是谁,伍伯说:"我告诉你,你万万不可泄漏。现在冥府的主管,就是咱们邻县的县宰。听说他最近要来,你可直接求他。不过你可千万不能说这是我告诉你的呀!"过了几天,邻县的县宰果然要来,是打算约畅璀一同到州里去参加每季度的集会。畅璀一大早就出城迎接,事先在县衙为他安排了房间,打算好好款待。等接来一看,这位邻县县宰竟是个七十多的老翁。原来当时天下太平,河北的行政长官都是豪富子弟,朝廷下令各县的县令要选有名气的长者担任。邻县县宰受到畅璀的隆重接待十分感动,说:"你的名望很高,而我出身寒微,由于懂得法律才当了县宰。我们既是邻县,你待我这样优厚,实在不敢当。"安顿县宰住下后,两人谈得很投机。两人一同到郡里,又一同回县要分别,就在当天夜里,畅璀把县宰请到密室,向他隆重地跪拜,并说出自己的请求。老县宰一听,顿时怒问:"是谁对你说的?你要不对我说明白,我就不答应你的请求。"畅璀不得已,只好说是伍伯告诉的。老县宰听后,低头控制自己的怒气。这时,县衙的一个小吏跑来报告,说伍伯在酒馆里突然死去。畅璀由此更加惊惧,也更佩服老县宰了,就更诚恳地请求他。老县宰慢声慢语地说,"你对我如此敬重款待,我就不再瞒你了。请你给我准备一个清洁的院子,院里所有的洞都要堵上。并告诫你家的人,决不许偷看,否则会引祸上身。屋里放一张床,桌上放份笔砚和七八张纸。"畅璀一切准备就绪后,这天晚上,老县宰进了院子,让畅璀把院门锁上,等天亮后再带钥匙来开门。天亮后,畅璀来开房门,老县宰满面喜色的走出来向他道贺说:"你的官运很好,不用担心了!"说罢交给他一个本子,并说:"千万不能先看。你以后每经一件大事,每调动一次职务,就打开本子查。"从这事过了不久,畅璀就升任为从事,后来又升为殿中侍御史。又当了省郎谏议大夫。畅璀每次打开本子查看,都写得清清楚楚。后来,他被贬为展州司马,打开本子看,上面连被眨的原因都写明了。后来,他又当上了左丞,死时是工部尚书,这些事都详细地写在本子里。
乔龟年
乔龟年者,善篆书。养母甚孝。大历中,每为人书大篆字,得钱即供甘旨。或见母稍失所,必仰天号泣,自恨贫乏。夏月,因自就井。汲新水奉母。忽有一青衣人,自井跃出,立于井旁,谓龟年曰:"君之贫乏,自前定也。何因母稍失所,必号泣诉天也?"龟年疑是神灵,遂拜而对曰:"余常恨自不能取富贵,以丰侍养。且母年老,而旨甘每缺。虽不惮勤苦于佣笔,甚如所得资助,不足以济。是以不觉仰天号泣耳。"神人曰:"君之孝已极,上天知之矣。君当于此井中,收取钱百万,天之赐也。"言讫而灭。龟年乃取之,得钱一百万。每建珍馔以奉母,仍多不出游贵达门。后三年,母亡,龟年号慕几灭性。(性原作惟。据明抄本、许本、黄本改。)仍尽以余钱厚葬其母,复又贫乏。累年,因闲步,至先得钱之井,怅然而言曰:"我往日贫,天赐我钱。今日贫,天不赐之。若天以我为孝子以赐我,岂今日我非孝子耶?"俄尔神人复自井跃出,谓龟年曰:"往日天知尔孝养老母,故赐尔钱,以为甘旨,非济尔贫乏。今日无旨甘之用,那得恨也。若尔,则昔日之意不为亲,乃为已也。"龟年惊愕惭惧,复遂再拜。神人又曰:"尔昔者之孝,闻于上天。今日之不孝,亦闻上天也。当自驱驰,不然,则冻馁而死。今日一言,罪已深矣,不可追也。"言讫复灭。龟年果贫困而卒。
【译文】
乔龟年善写篆字,对母亲很孝敬。大历年间,常给别人写字换钱,把钱拿去买各种美食孝奉母亲。有时一见母亲不如意,就悲伤得仰天大哭。恨自己太穷不能使母亲晚年享福。夏日有一次到井边打水,忽然有个穿黑衣的人从井里跳出来,站在井旁对龟年说:"你受穷是前世已定,何必因为你母亲一不如意你就向天哭诉呢?"龟年怀疑这是位神灵,就施礼说,"我常常恨自己不能富贵,好使母亲享福。而且母亲年纪大了,常常吃不好穿不好,靠我写字挣的那点钱,根本不够用。越想越苦,不觉就向天哭泣了。"神人说,"你的孝心已经感动了上天,你可以从这个井里取钱百万,这是上天的赐与。"说完就不见了。龟年果然从井里拿到了一百万钱。从此就常常买来珍肴美味给母亲吃,也不出去给有钱人写字换钱了。三年后母亲死了,龟年悲痛得几乎发疯,把剩下的钱都用来办了丧事。结果,又穷困起来。有一天,他又来到得过钱的井边,怅惘地说,"过去我穷,上天赐给我钱。如今我又穷了,上天怎么就不给我钱了呢。若是过去上天看我是孝子才给我钱,难道我现在就不是孝子了吗?"不一会儿,那位黑衣神人又从井里跳出来,对龟年说,"过去上天知道你没钱孝敬老母,才给你钱让你买好东西,并不是救你的穷。今天你不用再孝敬老母了,当然就不会再赐钱,你有什么可怨怪上天的呢?如果怨恨,就证明你对母亲的孝心是不真诚的,证明你存有私心。"龟年听后十分惭愧,忙行礼告罪。神人又说,"过去你的孝心上天知道,现在你的不孝的私心,上天也知道了。劝你今后还是自谋生路,否则,你会冻饿而死。今天你在这里怨怪上天,罪过已经不小,你后悔也没有用了。"说罢又不见了。后来,龟年果然贫困交加,冻饿而死。
张光晟
贼臣张光晟,其本甚微,而有才用,性落拓嗜酒。壮年为潼关卒,屡被主将鞭笞。因奉役至华州,盛暑驱驰,心不平。过岳祠,遂脱衣买酒,致奠金天王,朗言曰:"张光晟身负才器,未遇知己。富贵贫贱,不能自料,唯神聪鉴,当赐诚告。"祀讫,因极饮大醉,昼寝于碑堂。忽梦传声曰:"唤张光晟。"迫蹙甚急,即入一府署,严邃异常。导者云:"张光晟到。"拜跪讫,遥见当厅贵人,有如王者,谓之曰:"欲知官禄,但光晟拜相,则天下太平。"言讫,惊寤洽汗,独怪之。后频立战功,积劳官至司农卿。及建中,德宗西狩,光晟奔从。已至开远门,忽谓同行朝官曰:"今日乱兵,乃泾卒回戈耳!无所统,正应大掠而过。如令有主,祸未可知。朱泚见在泾源,素得人心。今者在城,倘收(明抄本收作为)泾卒扶持,则难制矣。计其仓遑,未暇此谋。诸公能相逐径往至泚宅,召之俱西乎?"诸公持疑,光晟即奔马诣泚曰:"人主出京,公为大臣,岂是宴居之日?"泚曰:"愿从公去,命驾将行。"而泾卒已集其门矣。光晟自将逃去,因为泚所縻。然而奉泚甚力,每有战,常在其间。及神麢之阵,(麢原作庆。据明钞本改。)泚拜光晟仆射平章事,统兵出战,大败而还。方寤神告为征矣。(出《集异记》)
【译文】
叛臣张光晟出身微贱,但颇有才干,生性放浪,好喝酒。壮年时在陕西潼关当兵,经常挨上级的鞭打。有一次,他奉上级差遣到华州公出,天气很热,骑着马奔走卖命,心里很不平。到华岳神前,脱了衣服买了些酒,祭祀金天王。他向天王大声说,"我张光晟一身能耐,至今没遇到能赏识我的人。人这一生的富贵贫贱,自己是难以料到的,只有大神您看得清楚,恳求您真实地告诉我吧。"祭祀完之后,喝了个大醉,大白天就睡在祠庙的碑堂里。在梦中,他忽然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子,而且催促得很急。他就跟随喊他的人来到一座府前。看这府第,十分森严。这时领他近府的人喊,"张光晟到!"张光晟就赶快跪拜。远远看见大厅上坐着一个尊贵的人,看样象是一位大王。这时就听那位大王说:"你不是想知道你的前程吗?你只要当了丞相,天下就太平了。"听罢这话,他就惊醒了,身上出了不少冷汗,越想起觉得奇怪。后来,张光晟屡立战功,升任了司农卿。一直到建中年间,德宗西行巡狩,张光晟随扈着皇帝。已走到开远门,张光晟突然对同行的官员们说:"今天将发生兵变,是经源的部队倒戈造反。他们现在还有统率,所以这些乱兵只能到处抢掠而已。如果乱兵有了统率,那就要酿成大祸了。朱泚长期驻在泾源,一直很得民心。如果朱泚统率了乱兵一起造反,那可就制服不了他了。现在我算计着由于事发太突然,时间仓促,朱泚还没有来得及图谋此事。各位能不能随我一起赶到朱泚的府上,召他和我们一起随皇帝西巡?"官员们正在迟疑不决,张光晟已经策马直奔朱府,见到朱泚后,张光晟说,"皇上出京西巡,你是朝中大臣,怎么能在家里饮酒做乐呢?"朱泚说,"那我就跟你去吧。"刚要走,泾原倒戈的乱兵就聚到了朱府门外。朱泚真就做了叛军的统帅造了反。张光晟本来想逃走,但被朱泚笼络住了,就很卖力气地扶佐朱泚,每场战事张光晟都参加,神麢之战后,朱麢就拜张光晟为相当于丞相的"仆射平章事",让他统兵出战,结果大败,朱泚之乱终于被平定。这时张光晟才悟到当年神说的那些话都是预先对他的警告。
淮南军卒
陈少游镇淮南时,尝遣军卒赵某使京师,遗公卿书。将行,诫之曰:"吾有急事,候汝还报。以汝骁健,故使西去。不可少留,计日不至,当死。"赵日驰数百里,不敢怠。至华阴县,舍逆旅中,寝未熟,忽见一人绿衣,谓赵曰:"我吏于金天王,王命召君,宜疾去。"赵不测,即与使者偕行。至岳庙前,使者入白:"赵某至。"既而呼赵,趋拜阶下。其堂上列烛,见一人据案而坐,侍卫甚严,徐谓赵曰:"吾有子婿,在蜀数年,欲驰使省视,无可为使者。闻汝善行,日数百里,将命汝使蜀,可乎?"赵辞以相国命西使长安,且有日期,不然当死。今为大王往蜀,是弃相国命也,实不敢还广陵。且某父母妻子俱在,忍生不归乡里。非敢以他辞不奉教,唯大王察之。王曰:"径为我去,当不至是。自蜀还由长安,未晚也。"即留赵宿庙后空舍中,具食饮。忧惑不敢寐。遂往蜀,且惧得罪;固辞不往,又虑祸及,计未决。俄而渐晓,闻庙中喧阗有声,因出视,见庭中虎豹麋鹿,狐兔禽鸟,近数万。又有奇状鬼神千数,罗列曲躬,如朝谒礼。顷有诉讼者数人偕入,金天断理甚明,良久退去。既而谓左右呼赵,应声而去。王命上阶,于袖中出书一通,付赵曰:"持此为我至蜀郡,访成都萧敬之者与之。吾此吏辈甚多,但以事机密,虑有所洩,非生人传之不可。汝一二日当疾还,无久留。"因以钱一万遗之,赵拜谢而行。至门,告吏曰:"王赐以万钱,我徒行者,安所赍乎?"吏曰:"置怀中耳。"赵即以钱贮怀中,辄无所碍,亦不觉其重也。行未数里,探衣中,皆纸钱耳。即弃道旁。俄有追之者,以数千钱遗之,曰:"向吾误以阴道所用钱赐君,固无所用,今别赐此矣!"赵受之,昼夜兼行,逾旬至成都。访肖敬之,以书付之。敬之启视,喜甚,因命席,谓赵曰:"我人也,家汝郑间。昔岁赴调京师,途至华阴,遂为金天王所迫为亲。今我妻在,与(与字原空缺。据黄本补。明钞本作此。属上句读。)生人不殊。向者力求一官,今则遂矣。故命君驰报。"即留赵一日,赠缣数段,以还书遣焉。过长安,遂达少游书。得还报,日夜驰行。至华阴,金天见之大喜,且慰劳:"非汝莫可使者。今遣汝还,设相国讯汝,但言为我使。遣汝为裨将,无惧。"即以数十缣与之,曰:"此人间缣帛,可用之。"赵拜谢而径归淮南,而少游讯其稽留,赵具以事对。少游怒不信,系狱中。是夕,少游梦一人,介金甲仗剑曰:"金天王告相国,向者实遣赵某使蜀。今闻得罪,愿释之。"少游悸寤,奇叹之且久。明日晨起,话于宾僚,即命释赵,署为裨将。元和中犹在。(出《宣室志》)
【译文】
陈少游镇守淮南的时候,曾派了一个姓赵的军卒到京城出差去给公卿送一封信。赵某临上路时,陈少游郑重地说:"这封信是为了件急事,我等你从京里捎来回信。我看你很健壮又很精明,所以才派你去。你一路上绝不可停留。我计算着你回来的日子,如果到那天你不赶回来,我就处死你。"赵某上路后,一天奔驰几百里地,丝毫不敢松气。到了华阴县,住在一个旅店里。刚刚睡着,忽然来了一个穿绿衣的人,对赵某说:"我是金天王的属下,我奉天王命来召你去,要快!"赵某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就跟绿衣人一起走了。到了岳庙前,绿衣人先进去喊道,"姓赵的到了!"然后就让赵某进庙拜见金天王。赵某看见烛火通亮的大堂上,一个人坐在大案后面,堂上的侍卫十分森严。这时金天王慢慢地对赵某说,"我有个女婿,在蜀中好几年了。我想派人去看望,可派不着合适的人。听说你行路很快,一天好几百里,就打算派你到蜀中去,怎么样?"赵某为难地推辞说,"相国陈少游派我去长安,规定了日期,如果误了期就要处死我。我如果为大王您到蜀中去,这不是丢掉相国的使命吗?我还怎么敢回去交差?而且我父母妻儿都在,我怎么忍心不回去呢?我这决不是找借口不听大王的派遣,大王你是会明察的。"金天王说,"你尽管为我去,从蜀中回来你再去长安,不会耽误的。"然后就留赵某住在庙后的空屋子里,并备了饭款待。然而赵某愁得睡不着觉。心想,如果去蜀中,必然会被陈少游问罪。如果不去,得罪了金天王也是大祸。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天就亮了。这时听得庙里有喧哗声,就出屋看。只见庙院里有好几万只虎豹麋鹿和狐兔禽鸟,还有上千的奇形怪状的鬼神,他们都排着队向金天王叩拜,好象文武百官朝见皇帝一样。不一会儿,又有几个人一块来告状。金天王断案很精明果断,过了一阵就都退出去了。金天王就叫左右传赵某来,赵某应声而到。金天王叫赵某上殿前来,从袖子里取出一封信说:"你带着这封信到成都,找一个叫肖敬之的人,把信交给他。我的下属很多,但我这件事很机密,让我的人送信怕会泄漏秘密,必须找一个人世上的人去才妥当。你一两天就快回来,别在成都停留。"说罢叫人给了赵某一万钱,赵某拜别金天王,出门后,问一个小官道,"大王赏给我一万钱,我单身上路,这些钱怎么带呀?"那小官说,"你就把钱揣在怀里不就完了。"赵某就把一万钱揣在怀里,奇怪的是一点也不碍事,也不重。走了没几里地,伸手往怀里掏出来看,原来全是冥府纸钱,就都扔在路旁。这时后面有个人追上来,又给了赵某几千人世的钱,并说:"刚才我错把阴间的钱给了你,你怎么能用呢,现在重新给你这些能用的钱。"赵某接了钱,日夜兼程的赶路,十几天就到成都,找到了肖敬之,把信交给他。肖敬之拆开信一看,十分高兴,叫人设下宴席,对赵某说:"我是人世的人,家在汝州、郑州一带。前几年调到京师时,路过华阴县,被金天王强迫和他女儿成亲。现在我妻子还在,她与人没有任何不同。前些时我向金天王求个官职,他给办成了,急着告诉我,所以才劳你送信。肖敬之留赵某住了一天,送给赵某一些绢绸,并写了回信交给他。赵某离开成都又赶到长安,送到陈少游的信后,又日夜往回赶,到了华阴县,把肖敬之的回信交给金天王。天王十分高兴,说:"这趟差事真是非你不可,现在你回淮南地。如果你们相国问你,你就说我派你出了一趟差,并且让他任命你作副将。"赵某拜谢后急忙赶回淮南。陈少游问为什么耽误了时间,赵某就实话实说了。陈少游不信,非常气愤,下令把赵某关进了监狱。这天夜里,陈少游梦见一个穿金盔甲执宝剑的人对他说:"金天王通知相国,他确实派赵某到蜀中去了一趟,听说赵某因此获罪,希望你放了他!"陈少游惊醒后,感叹这事太奇了,第二天起来,把这事告诉了僚属,并下令放了赵某,任命他做了副将。赵某元和年间还活着。
元载张谓
元载布衣时,常与故礼部侍郎张谓友善。贫无仆马,弊衣徒行于陈蔡。一日天暮,忽大风雷,原野曛黑,二人相与诣道左神庙中以避焉。时有盗数辈,皆仗剑佩弧矢,匿于庙宇下。元张二人忽见之,惶惧益甚,且虑为其所害。二人即负壁而立,不敢动。俄闻庙中有呼者曰:"元相国张侍郎且至,群盗当疾去,无有害于贵人。"群盗相目而惊,遂驰去。二人因偕贺:"吾向者以殍死为忧,今日真神人之语也。"且喜且叹。其后载果相代宗。谓终礼部侍郎。(出《宣室志》)
【译文】
元载当平民百姓时,曾和现已去世的礼部侍郎张谓交朋友。那时他们都很穷,没有仆人车马,穿着破旧的衣服,步行到陈蔡去。一天黄昏,忽然狂风大作雷鸣电闪,田野上一片漆黑,两人只好找到道旁的一座神庙里躲避。恰好有一群强盗也躲在庙檐下,个个带着刀枪弓箭。元、张二人发现后,十分害怕,担心被他们害了,就紧紧靠着墙站着不敢乱动。这时突然听见庙里有个声音大喊,"元相国、张侍郎在这里,盗匪们快走,不许加害贵人!"强盗们吓得你看我我看你,很快就逃走了。两个人互相祝贺说,"原以为我们今生只能穷得饿死了,没想到还能做大官,刚才那声音是神仙说的了!"两个人又高兴又感叹。后来元载果然做了代宗的宰相,张谓最后也做了礼部侍郎。
颍阴里正
颍阳里正说某不得名,曾乘醉还村,至少妇祠醉,因系马卧祠门下。久之欲醒,头向转,未能起。闻有人击庙门,其声甚厉。俄闻中问是何人,答云所由,令觅一人行雨。庙中(庙中原作门外,据明钞本改。)云:"举家往岳庙作客,今更无人。"其人云:"只将门下卧者亦得。"庙中(庙中原作门外。据明钞本改。)人云:"此过客,那得使他。"苦争不免,遂呼某令起。随至一处,濛濛悉是云气,有物如骆驼。某人抱某上驼背,以一瓶授之,诫云:"但正抱瓶,无令倾侧。"其物遂行。瓶中水纷纷然做点而下,时天久早。下视见其居处,恐雨不足,因而倾瓶。行雨既毕,所由放还。到庙门见己尸在水中,乃前入便活,乘马还家。以倾瓶之故,其宅为水所漂,人家尽死。某自此发狂,数月亦卒。(出《广异记》)
【译文】
颖阳里正说有个不知姓名的某人,有天喝醉了往家走,走到少妇祠,醉得走不动了,就把马拴好,在祠门下倒头便睡。睡了好久好象醒了,想起来走,可光是脑袋能动身子起不来。这时就听有人狠狠地敲庙门,庙里有人问是谁,敲门人回答原因是要找一个人去行雨。庙里的人回答说:"全家都到岳庙作客去了,没有人去行雨了。"外面的人说,"那就让门口躺着的那个人去干吧。"庙里说,"人家是过路的,怎么能让人家干?"庙里庙外争论了好半天。后来倒底把醉卧门下的某人叫起来,领到一个地方。一看那里云雾蒸腾,还有一个象骆驼的动物。某人被抱上骆驼,又交给他一个瓶子,并警告说:"必须把瓶子正抱着,别让瓶子歪了。"这时那骆驼就开始跑起来,瓶里的水一路洒了出来,变成了雨。当时天大旱,某人走到自己家乡上空,怕雨下得不足,就把瓶子倾斜了一下好让雨下大点。行雨结束后,某人来到庙门,见自己的尸体在水上飘着,往前一走,魂灵进入了尸体,就又活了。于是骑马回家。由于他行雨时在自家上空倾倒了瓶子,家里就被大水淹没,全家人都淹死了。某人从此就疯了,几个月后也死去。
卷第三百五 神十五
王法智 李佐时 韦皋 窦参 李伯禽 肖复第 李纳 崔汾 卒秘
王法智
桐庐女子王法智者,幼事郎子神。大历中,忽闻神作大人语声,法智之父问:"此言非圣贤乎?"曰:"然。我姓滕,名传胤。本京兆万年人,宅在崇贤坊。本与法智有因缘。"与酬对,深得物理,前后州县甚重之。桐庐县令郑锋,好奇之士,常呼法智至舍。令屈滕十二郎,久之方至。其辨对言语,深有士风,锋听之不倦。每见词人,谈经诵诗,欢言终日。常有客僧诣法智乞丐者,神与交言,赠诗云:"卓立不求名出家,长怀片志在青霞。今日英雄气冲盖,谁能久坐宝莲花。"又曾为诗赠人云:"平生才不足,立身信有余。自叹无大故,君子莫相疏。"六年二月二十五日疲,戴孚与左卫兵曹徐晃、龙泉令崔向、丹阳县丞李从训、邑人韩谓苏修,集于锋宅。会法智至,令召滕传胤,久之方至,与晃等酬献数百言。因谓诸贤:"请人各诵一章。"诵毕,众求其诗,率然便诵二首云:"浦口潮来初淼漫,莲舟摇荡采花难。春心不惬空归去,会待潮平更折看。"云:"众人莫厮笑。"又诵云:"忽然湖上片云飞,不觉舟中雨湿衣。折得莲花浑忘却,空将荷叶盖头归。"自云:"此作亦颇蹀躞。"又嘱法智弟与锋献酬数百言,乃去。(出《广异记》)
【译文】
桐庐县有个姑娘叫王法智,小时就供奉郎子神。大历年间,有一天忽然听见神像发出大人的说话声。法智的父亲问:"是圣贤在说话吗?"神像说,"是的。我叫滕传胤,在人世时,是京兆万年人,家住崇贤坊。我和法智姑娘前世有缘。"与他唱和,深得世理。附近从州官到县令,都很敬重他。桐庐县当时的县令叫郑锋,也是个传学之士,曾经把法智请到府宅,让她请滕十二郎,很久才来,郎子神对诗或辨论经书,谈锋很健,才华横溢象饱学之士一样,县令都听入迷了。他只要遇到会作诗的人,就和他作诗朗诵,终日欢谈。曾经有个游方和尚找法智姑娘化缘,郎子神和那僧人谈得很投缘,并赠和尚一首诗:"卓立不求名出家,长怀片志在青霞。今日英雄气冲盖,谁能久坐宝莲花",和僧人开了个善意的玩笑。又曾经赠人一首诗:"平生才不足,立身信有余。自叹无大故,君子莫相疏"。表达了他的情操。大历六年二月二十五日夜晚,戴孚、左卫兵曹徐晃、龙泉县令崔向、丹阳县丞李从训,还有县里的士人韩谓、苏修等人,聚会在桐庐县令郑锋府上,正好法智也来到,令召滕传胤。过了一段时间才到,徐晃等人对了几百字的诗后,就请诸贤每人各献诵一首,大家做完了,就要求郎子神作诗,他张口就朗诵起来:"浦口潮来初淼浸,莲舟摇荡采花难。春心不惬空归去,会待潮平更折看。"诵完说:"大家别笑,我再诵一首。"又吟道:"忽然湖上片云飞,不觉舟中雨湿衣。折得莲花浑忘却,空将荷叶盖头归。"然后谦虚地说:"写得很浅陋。"又让法智接着和县令郑锋酬对了几百字的诗,才离去。
李佐时
山阴县尉李佐时者,以大历二年遇劳,病数十日中愈,自会稽至龙丘。会宗人述为令,佐时止令厅数日。夕复与客李举,明灯而坐。忽见衣绯紫等二十人,悉秉戎器,趋谒庭下。佐时问何人,答曰:"鬼兵也。大王用君为判官,特奉命迎候,以充驱使。"佐时曰:"己在哀制,为是非礼。且王何以得知有我?"答云:"是武义县令窦堪举君。"佐时云:"堪不相知,何故见举?"答云:"恩命已行,难以辞绝。"须臾堪至,礼谒,蕴籍如平人,坐谓佐时曰:"王求一子婿,兼令取甲族,所以奉举,亦由缘业使然。"佐时固辞不果。须臾王女亦至,芬香芳馥,车骑云合。佐时下阶迎拜,见女容姿服御,心颇悦之。堪谓佐时曰:"人谁不死,如君盖稀。无宜数辞,以致王怒。"佐时知终不免。久之,王女与堪去,留将从二百余人,祗承判官。翌日,述并弟造,同诣佐时。佐时且说始末,云:"既以不活,为求一顿食。"述为致盛馔。佐时食雉臛,忽云:"不见碗。"呵左右:"何以收羹?"仆于食案,便卒。其妻郑氏在会稽,丧船至之夕,婢忽作佐时灵语云:"王女已别嫁,但遣我送妻还。"言甚凄怆也。(出《广异记》)
【译文】
山阴县尉李佐时在大历二年患了重病,过了几十天稍见好转,从会稽到龙丘,正是同宗李述当县令,就留了佐时在县衙住了几天。一天晚上,李佐时在灯下和客人李举亲谈,忽然有二十多个穿红衣紫袍手执兵器的人来到廊下。佐时问他们是什么人,回答说:"是鬼卒。大王任命你做判官,特派我们迎接,我们听候你的差遣。"佐时说:"我正在丧期,接受这样的职务不合仪礼。况且你们大王怎么会知道我这个人呢?"回答说,"是武义县令窦堪举荐了你。"佐时又问:"根本不认识我,怎么会举荐我?"回答说大王已经下了命令,推迟不了。不一会,窦堪也到了,很温文尔雅地施礼,宽和有涵养地象平常人一样地和他说:"大王想招个女婿,并让女婿兼管贵族的事分所以我举荐了你。也是你原来就有这个缘份。李佐时仍然坚决不应。不一会儿大王的女儿也来了,她的车骑如云,身上散发着芬香的气息。李佐时赶快走下台阶拜见。佐时见大王的女儿美艳华贵,心里产生了爱慕之意。这时窦堪对佐时说,"人谁能不死,但象你有如此福分的太少了,别再推辞了,不然会让大王生气的。"李佐时知道在数难逃了。过了半天,大王的女儿和窦堪都不见了,留下二百多随从,随从们恭敬地侍护着李佐时去上任当判官。第二天,李述和他弟弟李造一起来看李佐时,佐时就对他们说了这些事,然后说,"反正我已活不成了,给我弄些好吃的吧。"李述就备了一桌盛宴。佐时正在吃野鸡肉羹,忽然碗就没有了,喝斥左右:"为什么把肉羹给撤了?"说完一头扑在桌上就死了。李佐时的灵柩装上船运回家乡会稽,船到家乡的那天晚上,他妻子身旁一个丫环突然被佐时的魂灵附体。佐时的魂灵说:"大王的女儿已嫁给了别人,现在是让我把妻子送回家乡。"说话的声音十分悲伤。
韦皋
韦皋初薄游剑外,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平章事张延赏以女妻之,既而恶焉,厌薄之情日露。公郁郁不得志,时入幕府,与宾朋从游,且摅其忿。延赏愈恶之,谓皋曰:"幕僚无非时奇,延赏尚敬惮之,韦郎无事,不必数到。"其轻之如此。他日,其妻尤悯之曰:"男儿固有四方志,今厌贱如此不知,欢然度日,奇哉!妾辞家事君子,荒隅一间茅屋,亦君之居;炊菽羹藜,箪食瓢饮,亦君之食。何必忍愧强安,为有血气者所笑。"于是入告张行意,延赏遗帛五十疋。夫人薄之,不敢言。时有女巫在焉,见皋入西院,问夫人曰:"向之绿衣入西院者为谁?"曰:"韦郎。"曰:"此人极贵,位过宰相远矣。其禄将发,不久亦镇此,宜殊待之。"问其所以,曰:"贵人之所行,必有阴吏。相国之侍一二十人耳,如韦郎者,乃百余人。"夫人闻之大喜,遽言于延赏,延赏怒曰:"赠薄请益可矣,奈何假托巫妖,以相调乎?"韦行月余日到歧,歧帅以西川之贵婿,延置幕中,奏大理评事。寻以鞫狱平允,加监察,以陇州刺史卒出知州事。俄而朱泚乱,驾幸奉天。陇州有泚旧卒五百人,兵马使牛云光主之。云光谋作乱,不克,率其众奔朱泚。道遇泚使,以伪诏除皋御史中丞,因与之俱还。皋受其命,谓云光曰:"受命必无疑矣,可悉纳器械,以明不相诈。"云光从之。翌日大飨,伏甲尽杀之,立坛盟诸将。泚复许皋凤翔节度,皋斩其使。行在闻之,人心皆奋,乃除陇州刺史奉义军节度使。及驾还宫,乃授兵部尚书西川节度使。延赏闻之,将自抉其目,以惩不知人。(出《续玄怪录》)
【译文】
韦皋当年很穷,漫游到剑门关外时,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相国张延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但没过多久就看不上他了,而且越来越厌恶得表露出来了。韦皋闷闷不乐,觉得自己很不得志。经常在幕府和宾客朋友一起出游,而表明自己的不满。这使得相国更加厌恶他了,对韦皋说,"幕僚无不是当今的奇才,连我都有些敬而畏之,你没事时不用天天到幕府里去。"可见岳父多么看不起他。后来,连他妻子都同情地对他说:"男儿志在四方。现在我父亲这样歧视你,你竟感觉不到,还高高兴兴的,真太怪了。我那怕离开相府,随你而去,那怕在荒野里住一间破草房,砍柴烧饭,挖野菜充饥也活得舒心,何必象现在这样忍气吞声,被有血性的男儿耻笑呢!"于是妻子就告诉自己的父亲。要随韦皋出走。张延赏就给了五十匹绸缎让他们走。张延赏的夫人虽觉得给得太少,也不敢说什么。当时有个女巫在相府,看见韦皋到西院去,就问相国夫人,"刚才到西院去那位穿绿衣的人是谁?"老夫人说,"是我女婿韦郎。"巫婆说,"这个人极尊贵,他的官运马上就要来了,官位比老爷还高得多呢,而且不久就会派镇此地,你们应该好好对待他。"老夫人问何以见得。巫婆说,"凡是贵人,行走时必有阴间的官员护从。你家相国随从的阴间官员不过一二十人,而我看见韦郎的随从有一百多哩!"夫人听后大喜,赶快跑去告诉张延赏。张延赏大怒说,"要是嫌我送他们的东西太少可以再商量,用不着假借巫婆的胡说来骗我!"韦皋终于带着妻子离相府出走,经月余到了歧山。歧山的长官因为韦皋是节度使的贵婿,先请他到幕府任职,又奏请任命他为大理评事,专管刑狱。由于他对狱政管理得出色,审案公正,又升任为监察。后来,陇州刺史死了,他又补任了知州。不久朱泚造反,皇上离京到奉天。这时陇州有朱泚的旧部五百人,头儿是兵马使牛云光。牛云光想作乱没成,就带兵投奔了朱泚,在路上遇见朱泚派的使者,使者拿着朱泚的伪诏,任命韦皋为御史中丞。他们一齐回来见到韦皋,韦皋假装接受了任命后对牛云光说,"我接受了任命,你们就该信任我,请你的部队都把武器收起来,这才说明你们也信任我。"牛云光就照办了,第二天韦皋摆酒宴犒赏军队,事先埋伏好了人,把反叛的军人都杀光了,然后又设祭坛和诸将盟誓归顺朝廷。朱泚知道了,又派使者来给韦皋加官升任凤翔节度使,韦皋就把使者杀掉,皇上的行宫中听说此事,人心大振,皇上就任韦皋为陇州刺史兼奉义军节度使。朱泚之乱平息后,圣驾还宫,韦皋升任兵部尚书西川节度使。他的岳父张延赏听说后,真想把自己的眼珠子抠出来,以罚自己当初不识人。
窦参
窦参常为蒲圻县令,县有神祠,前后令宰皆祀之,窦至即欲除毁,有日矣。梦神谓己曰:"欲毁吾所居,吾害公未得者,盖以公当为相。然幸且相存,自知与君往来,可以预知休咎。"既惊觉,乃自入祠祭酹,以兄事之。后凡有迁命,皆先报之,颇与神交焉。其神欲相见,必具盛馔于空室之内,围以帘幕。窦入之后,左右闻二人笑语声。窦为郴(校者按,原文作柳,据史改)州别驾,官舍有空院,窦因闭之。俄闻有呼声三四,寻之则无人。窦心动,乃具服仰问之曰:"得非几兄乎?"曰:"是也。君宜促理家事,三两日内有北使到,君不免矣。"窦依言处之讫。坐待使。不数日,王人遽至,果有后命。(出《戎幕闲谈》)
【译文】
窦参曾做过蒲圻县令。县里有座神庙,每任县令都去祭祀。窦参到任后,却打算拆除它,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有一天,窦参梦见神对他说:"你要毁我的房子。我可告诉你,其实我早就能害了你,只因为你将来能当相国,所以才没动你。希望你也把我的房子留着。我们以后常来往,我可以预知你将来的一切。"窦参惊醒来后,就进庙祭祀,把庙神看做自己的兄长。以后凡是有升迁调动,神都先向他报告,他和神交情很亲密。神如果想见窦参。必然在一个空屋里摆上酒席,周围用帐幕围上。窦进去之后,人们能听到里面传出笑语声。窦参贬郴川别驾时,官宅里有一个空院子,就把它关闭了,这时听到院中有人喊了几声,找了半天也没有人,就整好衣冠向天拜问:"是我的兄长又来了吗?"空中回答说,"正是我。你快些料理一下家务,三两天内朝廷的北使就来,这次你不免一死。"窦就赶快料理收了等着,不两天北使王臣很快到了,果然有邕州赐死的命运。
李伯禽
贞元五年,李伯子伯禽,充嘉兴监徐浦下场籴盐官。场界有蔡侍郎庙,伯禽因谒庙。顾见庙中神女数人,中有美丽者,因戏言曰:"娶妇得如此,足矣。"遂沥酒祝语之。后数日,正昼视事,忽闻门外有车骑声。伯禽惊起,良久,具服迎于门,乃折旋而入。人吏惊愕,莫知其由。乃命酒肴,久之,祗叙而去。后乃语蔡侍郎来。明日又来,傍人并不之见。伯禽迎于门庭,言叙云:"幸蒙见录,得事高门。"再拜而坐,竟夕饮食而去。伯禽乃告其家曰:"吾已许蔡侍郎论亲。"治家事,别亲党,数日而卒。(出《通幽记》)
【译文】
贞元五年,李伯的儿子伯禽在嘉兴监徐浦下场籴盐官。盐场界内有个蔡侍郎庙。伯禽到庙里去,看见堂上有几个泥塑神女像,其中有一个很漂亮,就开玩笑说:"我要能娶上这样漂亮的老婆就心满意足了。"说罢还朝地下洒酒祝告。过了几天,他正在办事,忽然门外传来车马声。于是惊讶地起身,穿好衣服出门迎接。然后很快又回到屋,让快摆酒宴,过了很久,又和人说着话走出去,大家十分惊奇,因为不知他和谁喝酒谈话,后来才听他说,是庙神蔡侍郎来过。第二天,蔡侍郎又来了,谁也看不见,伯禽却在门外迎接,并听见伯禽对蔡侍所说,"承蒙你看得起我,使我能进入你高贵的门第。"接着又拜了才坐下,一直喝了一夜的酒蔡侍郎才走。然后伯禽就告诉家里人说:"我已做了蔡侍郎的女婿了。"接着料理好家事,和亲友们告了别,几天后就死去。
肖复第
肖复亲弟,少慕道不仕。服食芝桂,能琴,尤善南风。因游衡湘,维舟江岸。见一老人,负书携琴。肖生揖坐曰:"父善琴,得南风耶?"曰:"素善此。"因请抚之,尤妙绝,遂尽传其法。饮酒数杯,问其所居,笑而不答。及北归,至沅江口,上岸理南风。有女子双鬟,挈一小竹笼曰:"娘子在近好琴,欲走报也。"肖问何来此,曰:"采果耳。"去顷却回,曰:"娘子召君。"肖久在船,颇思闲行,遂许之。俄有苍头棹画舸至。肖登之,行一里余,有门馆甚华。召生升堂,见二美人于上,前拜。美人曰:"无怪相迎,知君善南风,某亦素爱,久不习理,忘其半,愿得传受。"生遂为奏,美人亦命取琴。肖弹毕,二美人及左右皆掩泣。问生授于何人,乃言老父,具言其状。美人流涕曰:"舜也。此亦上帝遣君子受之,传于某,某即舜二妃。舜九天为司徒已千年,别受此曲,年多忘之。"遂留生啜茶数碗。生辞去,曰:"珍重厚惠。"然亦不欲言之于人。遂出门,复乘画舸,至弹琴之所。明日寻之,都不见矣。(出《逸史》)
【译文】
肖复的弟弟少年时不求仕途,好道家修练之术,经常吃灵芝丹桂,能弹琴。弹得最好的是古曲《南风》。有一次他游湖南衡阳,把船靠在江岸,见一个老翁背着书抱着琴。肖生拜了老翁坐下问:"老伯会弹琴,那会不会弹《南风》呢?"老翁说,"我就善于弹《南风》"。肖生求老翁弹,一听,弹得太绝妙了,就向老翁请教把弹这个曲子的决窍都传给了自己。与老翁喝酒时问他家在哪儿,老翁只是笑笑不回答。后来肖生北上回家,到了沅江口,停船上岸,弹起了《南风》曲。这时有个梳着双髻的女子,手里拿个小竹篮,对肖生说,"我家娘子就在附近,她也喜欢琴,我现在就去告诉她。"肖生问她来这儿做什么,她说来采果子。女子走了不一会又回来了,说,"我家娘子请您去。"肖生坐了很久的船,正想闲逛一逛,就答应了。不大工夫就有个老仆摇着一只华丽的船来了。肖生上了船走了一里多地上岸,进了一座华贵的府宅。里面请肖生到厅堂去,看见有两个美人在上面坐着,就拜见了。美人说:"请不要怪罪我们接你来。知道你《南风》曲弹得好,我们也喜欢弹这个曲子,只是很久没复习了,忘了一半了,请你教一教。"肖生就弹了起来,美人也取来了琴。一曲《南风》弹过后,两位美人和左右的人都感动得流泪了。美人问是谁传授的琴艺,肖生说是一位老翁,并描述了老者的相貌。美人又哭了起来说:"那老翁就是舜啊!这也是上帝的意旨把这绝技传给你,再让你传给我们。我们就是舜的两个妃子。舜在天界当司徒,已分别一千年了。当年我们学会这个曲子,由于年头太多也忘掉了。"然后留肖生喝了几碗茶,肖生就告辞了。美人嘱咐道,"千万珍重你所学到的绝艺,也不要对任何人说这件事。"肖生就又乘上这船回到了他弹琴的原地。肖生第二天再去找,什么都没有了。
李纳
贞元初,平卢帅李纳病笃,遣押衙王祐,祷于岱岳。斋戒而往,及岳之西南,遥见山上有四五人,衣碧汗衫半臂。其余三四人,杂色服饰,乃从者也。碧衣持弹弓,弹古树上山鸟。一发而中,鸟堕树,从者争掩捉。王祐见前到山下人,尽下车却盖,向山齐拜。比祐欲到,路人皆止祐下车:"此三郎子、七郎子也。"遂拜碧衣人。从者挥路人,令上车,路人踌躇,碧衣人自挥手,又令人上。持弹弓,于殿西南,以弹弓斫地俯视,如有所伺。见王祐,乃召之前曰:"何为来?"祐具以对。碧衣曰:"君(君原作吾。据明抄本改。)本使已来矣,何必更为此行。要见使者乎?"遂命一人曰:"引王祐见本使。"遂开西院门引入,见李纳荷校灭耳,踞席坐于庭。王祐惊泣前伏,抱纳左脚,噬其肤。引者曰:"王祐可退。"却引出。碧衣犹在殿阶,谓祐曰:"要见新使邪?"又命一人从东来,形状短阔,神彩可爱。碧衣曰:"此君新使也。"祐拜讫无言。祐似欠嚏而迟者久之,忽无所见,唯苍苔松柏,悄然严静。乃荐奠而回。见纳,纳呼入卧内。问王祐,祐但以荐奠毕,掷樗蒲投,具得吉兆告纳。纳曰:"祐何不实言?何故噬吾足?"于是举足,乃祐所噬足迹。祐顿首,具以实告。纳曰:"适见新使为谁?"祐曰:"见则识,不知其名也。"纳乃召三人出,至师古,曰:"此是也。"纲遂授以后事,言毕而卒。王祐初见纳荷校,问曰:"仆射何故如此?"纳曰:"平生为臣之辜也,盖不得已如何。今日复奚言也。"(出《集异记》)
【译文】
贞元初年,平卢帅李纳病重,派当押衙的王祐替他到泰山庙里祈祷。王祐吃了素沐浴了就起身了。到了泰山西南,远远看见山上有四五个人,穿绿色的露臂汗衫。其余的服色很杂,看来是侍从。穿绿衣的人用弹弓射古树上的山鸟,一下就打中,鸟从树上掉下来,随从们抢上去捉鸟。王祐看见先到山下的人,都下车并除下伞盖,向着大山叩头齐拜。等王祐到了山前时,朝拜的人都让王祐止步下车,说那就是泰山神的三公子七公子。王祐一听,赶快向绿衣人叩拜。这时绿衣人的随从就驱赶路上的人,叫他们上车。绿衣人也挥手让人们快上车。后来他用弹弓砍地,一面砍一面低头看,好象在等什么。看见王祐后,就召他往前来,问他做什么来了。王祐就实话实说。绿衣人说,"你的主人已经在这里了,你何必还来为他祈求呢。你想看见你主人吗?"说着就命令一个人说:"你领他去见他的主人。"那人领着王祐开了庙的西院门。王祐一看,主人李纳着刑具,耳朵已被割掉,正蹲在那里。王祐哭着趴到他面前,抱起李纳的左脚,咬了一口。领他来的人说:"王祐快退下!"把他领出了西院。那绿衣人又问:"想不想见见你的新主人?"说着就从东面叫过来一个个子很矮很有风度的人对王祐说,"这位就是你的新主人。"王祐拜了一下,但干张嘴,半天也说不出话来。这时,眼前的一切忽然全都消失,只见庙里苍松翠柏,十分肃静,就赶快上了供祭祀了一番,然后就赶路回来。见了李纳后,李纳把他叫到内室,问王祐情况怎样。王祐说已经祭祀过了,也抽了签占了卜,都很吉利。李纳说,"为什么不把实情告诉我?你为什么咬我的脚?"说着伸出脚来,王祐果然看见脚上留着自己咬的牙印。王祐赶快叩头告罪,把实情都说了出来。李纳说:"你看见的新主人是谁?"王祐说:"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看见本人我能认出来。"李纳就叫出三个人来。王祐就指出其中的帅古就是。李纳就向师古交待后事,交待完了立刻就死了。当时在庙里王祐看见李纳戴着刑具时,曾问他:"老爷为什么这样惨?"李纳说:"这是因为我平日做官犯下的罪孽,现在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崔汾
澧泉尉崔汾,仲兄居长安崇贤里。夏夜,乘凉于庭际。月色方午,风过,觉有异香。俄闻南垣土动簌簌,崔生意其蛇鼠也。忽见一道士,大言曰:"大好月色。"崔惊惧避之。道士缓步庭中,年可四十,风仪清古。良久,妓女十余。排大门而入,轻绡翠翘,艳色绝世。有从者具香茵,列坐月下。崔生疑其妖魅,以枕击门惊之。道士小顾,怒曰:"我以此差静,复贪月色。初无延伫之意,敢此粗率。"乃厉声曰:"此处有地界耶?"欻有二人,长才三尺,巨首儋耳,唯伏其前。道士颐指崔生所止曰:"此人合有亲属入阴籍,可领来。"二人趋出。俄见其父母及兄悉至,卫者数人,捽拽批抶之。道士叱曰:"我在此,敢纵子无礼乎?"父母叩头曰:"幽明隔绝,诲责不及。"道人叱遣之。复顾二鬼曰:"捉此疑人来。"二鬼跳及门,以赤物如弹丸,遥投崔生口中,乃细赤绠也。遂钓出于庭,又叱辱。崔惊失音,不得自理,崔仆妾悉哭泣。其妓罗拜曰:"彼凡人,因讶仙官无状而至,似非大过。"怒解,乃拂衣由大门而去。崔某病如中恶,五六日方差。因迎祭酒醮谢,亦无他。崔生初隔隙见亡兄,以帛抹唇,如损状。仆使共讶之,一婢泣曰:"儿郎就木之时,而衣忘开口。其时匆匆就剪,误伤下吻。然旁人无见者,不知幽冥中二十余年,尤负此苦。"(出《酉阳杂俎》)
【译文】
澧泉县尉崔汾的二哥住在长安崇贤里。夏天夜晚,在院子边上乘凉。月上中天时,一阵风飘来一股奇特的香气,同时听见南墙上的土唰唰地掉落,心想大概是蛇鼠之类,却忽然看见一个道士。那道士大声说,"多好的月色啊!"崔生吓得赶快躲进屋里。道士却慢慢走到院中,看样有四十岁,风度优雅很象古代人。过了半天又有十几个能歌善舞的女子推开大门进了院,个个穿着转纱的衣服,戴着珠翠首饰,娇艳绝伦。仆从铺下坐垫,大家都坐在月下。崔生怀疑是些妖怪,就用枕头敲打门吓他们。道士四外稍稍看了一下,生气地说,"我看这里安静,想在这里赏一赏月,并没有长住在这里的意思,为什么这么粗鲁无礼!"又怒喝一声,"这里有没有管事的?"立刻就有两个大头小耳三尺多长的小鬼冒出来,伏在道士面前。道士指指崔生所在的屋子说,"这家有没有在阴间的人,给我带来!"两个鬼跪下去,不一会就把崔生已经死去多年的父母和大哥带了上来,周围押送的人拳打脚踢又推又拽。道士责骂说,"我在这里,你们竟敢纵容儿子放肆吗?"崔生的父母叩头说,"阴阳隔绝,我们想教育责备都是不可能的呀。"道士让把他们押下去,又对两个鬼说,"把那个可疑的家伙带来!"二鬼跳到门边,拿了一个象弹丸般的红色东西,远远的扔进崔生的嘴里,原来是红色的细绳子,崔生就象鱼似地被钩出来了。道士对崔生辱骂斥责,崔生吓得说不出话来,没法为自己辩护。崔家的僮仆妻妾也都哭号起来。这时,道士周围的一位舞伎求情说,"他是个凡人,仙官您突然到这里,怎能不害怕,这不算什么大错,原谅了他吧。"道士才不生气了,一甩衣袖出门而去。崔生大病了一场,五六天才稍稍好转。病后立刻设道场摆酒祭祀谢罪,后来再没发生什么事。当时,崔生从门缝里往外偷看时,发现小鬼把他的亡兄带上来时,亡兄用手帕擦嘴唇,好象嘴唇破了,仆人们也很奇怪。这时一个丫环哭着说,"当时他装入棺材时,盖脸的而衣忘了开口,我匆忙给剪开,剪子误伤了他的下唇,别人并没看见。没想到他在阴间二十多年了伤口还没好,还在受罪啊!"
辛秘
辛秘五经擢第后,常州赴婚。行至陕,因息于树阴。旁有乞儿箕坐,痂面虮衣。访辛行止,辛不对即去,乞儿迹随之。辛马劣,不能相远,乞儿强言不已。前及一绿衣者,辛揖而与之俱行里余。绿衣者忽前马骤去,辛怪之,独言:"此人何忽如是?"乞儿曰:"彼时至,岂自由乎?"辛觉语异,始问之曰:"君言时至何也?"乞儿曰:"少顷当自知之。"将及店,见数十人拥店门,问之,乃绿衣者卒矣。辛惊异,遽卑下之,因解衣衣之,脱乘乘之。乞儿初无谢意,语言往往有精义。至汴,谓辛曰:"某止是矣,公所适何事也?"辛以娶约语之。乞儿笑曰:"公士人,业不可止此行。然非君妻,公婚期甚远。"隔一日,乃扛一器酒与辛别,指相国寺刹曰:"及午而焚,可迟此而别。"如期,刹无故火发,坏其相轮。临去,以绫帊复赠辛,带有一结,语辛:"异时有疑,当发视也。"积二十余年,辛为谓南尉,始婚裴氏。洎裴生日,会亲宾客,忽忆乞儿之言。解帊复结,得幅纸,大如手板,署曰:"辛秘妻河东裴氏,某月日生。"乃其日也。辛计别乞儿之日,妻尚未生。(出《酉阳杂俎》)
【译文】
辛秘赶考五次考中后,到常州去结婚。走到陕县时,在树阴下歇息。旁边有一个小乞丐蹲坐着,满脸疮疤,衣服上净是虱子。乞丐问辛要到那里去,辛不理他起身走了,乞丐就也跟着走。辛秘的马不好,走不快,那乞丐一直跟着和他说话。这时前面有个穿绿的人,辛秘赶上他互相认识后就一同走。走了一里多地,那绿衣人忽然打马急驰而去。辛秘很奇怪,自言自语说,"这人忙的是什么!"那小乞丐搭话说:"他到点了就能自由吗?"辛秘觉得这话挺怪,就问乞丐,"你说什么到时间了?"乞丐说,"等一会儿你自然会知道。"辛秘刚到一个旅店前,见几十个人拥在店门前,一问,说是那个绿衣人死了。辛秘十分惊讶,顿时就对乞丐十分客气,脱下自己的衣服给乞丐穿,又把自己的马让给乞丐骑。乞丐没有感谢,但常对辛秘说些意味深长的话。到了汴州,乞丐对辛秘说,"我就到此停下了。你去那要干什么呀?"辛秘就说自己要去结婚。乞丐笑了笑说,"你是读书人,当然不会信我的话而不去结婚。但我告诉你,你要和他结婚的女人并不是你的妻子,你的婚期还远着呢。"第二天,乞丐扛了一坛子酒来为辛秘饯别,并指着附近的相国寺说,"今天中午它就会着火,它着火后你再走。"到了中午,相国寺无缘无故的着了火,火把相国神象的相轮都烧坏了。临分别时,小乞丐送给辛秘一个绸手帕做的包,包用带子捆着。乞丐说,"以后你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事,就打开这个包看吧。"过了二十年,辛秘任谓南尉时,才与一个姓裴的女子结婚。裴氏过生日时,辛秘请来宾客亲友,忽然想起当年小乞丐的话,就把那绸包打开,里面是手掌大的一块纸片,上面写着"辛秘妻河东裴氏,某月某日生"一点也不差。再一算,辛秘当年遇见小乞丐时,妻子还没出生呢。
卷第三百六 神十六
陈袁生 冉遂 魏耽 卢佩陈
袁生
贞元初,陈郡袁生者,尝任参军于唐安。罢秩游巴川,舍于逆旅氏。忽有一夫,白衣来谒。既坐,谓生曰:"某高氏子也,家于此郡新明县。往者常职军伍间,今则免矣。故旅游至此。"生与语,其聪辩敏博,迥出于人,袁生奇之。"又曰:"某善算者,能析(析原作祈,据明抄本改。)君平生事。"生即讯之,遂述既往事,一一如笔写,生大惊。是夕,夜既深,密谓袁生曰:"我非人也,幸一陈于君子,可乎?"袁生闻之惧,即起曰:"君非人,果鬼乎?是将祸我耶?"高生曰:"吾非鬼,亦非祸君,所以来者。将有托于君耳。我赤水神,有祠在新明之南。去岁淫雨数月,居舍尽圮,郡人无有治者,使我为风日所侵铄。且日如樵牧者欺侮,里中人视我若一坏土耳。今我诉于子,子以为可则言,不则去。无恨也。"(也原作乎,据明抄本改。)袁生曰:"神既有愿,又何不可哉!"神曰:"子来岁当调补新明令,倘为我重建祠宇,以时奠祀,则真幸之甚也。愿无忘。"袁生诺之。既而又曰:"君初至邑时,当一见诣。然而人神理隔,虑君仆吏有黩于我,君当屏去其吏,独入庙中。冀尽一言耳。"袁生曰:"谨奉教。"是岁冬,袁生果补新明令。及至任,(任原作令,据明钞本改。)讯之,果有赤水神庙,在县南数里。旬余,遂诣之。未至百余步,下马屏车吏,独入庙中。见其檐宇摧毁,蓬荒如积。伫望久之,有一白衣丈夫自庙后来,高生也。色甚喜,既拜。谓袁生曰:"君不忘前约,今日乃诣我,幸何甚哉!"于是偕行庙中。见阶垣下有一老僧,具桎梏,数人立其旁。袁生问曰:"此何为者?"神曰:"此僧乃县东兰若道成师也。有殃,故吾系之一岁矣。每旦夕则鞭捶之。从此旬余,当解之。袁生又曰:"此僧既存,安得系于此乎?"神曰:"以生魄系之,则其人自沈疾,亦安能知吾之为哉!"神告袁生曰:"君幸诺我建庙,可疾图之。"袁生曰:"不敢忘。"既归,将计其工。然贫甚,无以为资。因自念曰:"神人所言,系道成师之魄,当沉疾。又云,从此去旬余,当解之。吾今假于他语,俾建其庙宇,又安有疑乎?"于是经往县东兰若问之,果有成师者,卧疾一岁矣。道成曰:"某病且死,旦夕则一身尽痛。"袁生曰:"师疾如是,且近于死矣,然我能愈之。师能以缗货建赤水神庙乎?"道成曰:"疾果愈,又安能以缗货为事哉!"袁生既绐曰:"吾善视鬼,近谒赤水神庙,见师魂,具桎梏势于垣下。因召赤水神问其事,曰:'此僧有宿殃,故絷于此。'吾怜师之苦,因告其神:'何为絷生人,可疾解之。吾当命此僧以修建庙宇,慎无违也。'神喜而诺我曰:'从此去旬余,当舍其罪。'吾故告师疾将愈,宜修赤水神庙也。无以疾愈,遂怠其心。为此则祸且及矣。"道成伪语曰:"敬受教"后旬余,果愈。因召门弟子告曰:"吾少年弃家,学浮屠氏法,迨今年五十,不幸沈疾。向者袁君谓我曰:'师之病,赤水神所为也。疾锸可修补其庙。'夫置神庙者,所以祐兆人,祈福应。今既有害于我,安得不除之乎?"即与其徒,持锸诣庙,尽去神像及祠宇,无一遗者。又明日,道成谒袁生。袁生喜曰:"师病果愈乎。吾之语岂妄耶?"道成曰:"然,幸君救我,何敢忘君之恩乎?"袁生曰:"可疾计修赤水神庙也,不然,具惧为祸。"道成曰:"夫神所以赖于人者,以其福可延,戾可弭,旱亢则雩之以泽,潦淫则萗之以霁。故天子诏天下郡国,虽一邑一里,必建其祠。盖用为民之福也。若赤水神者,无以福人,而为害于人焉,可不(可不原做不可,据明钞本、陈校本改。)去之。已尽毁其庙矣。"袁生且惊且惧,遂谢之。道成气益丰,而袁生惧甚。后月余。吏有罪,袁生朴之。无何吏死,其家诉于郡,坐徙端溪。行至三峡,忽遇一白衣,立于路左。视之,乃赤水神也。曰:"向托君修我祠宇,奈何致道成毁我之舍,弃我之像?使一旦无所归,君之罪也。今君弃逐穷荒,亦我报仇耳!"袁生既谢曰:"毁君者道成也。何为罪我?"神曰:"道成师福盛甚,吾不能动。今君禄与命衰,故我得以报。"言已不见。生恶之,后数日,意以疾卒。(出《宣室志》)
【译文】
贞元年初,陈郡有个姓袁的人,虽曾在唐安任参军,卸任后到四川旅游,住在一个旅店里。忽然有个穿白衣的人来求见。落座后白衣人对袁生说,"我姓高,家在本郡的新明县,曾在军队中任职,现在已经卸职,也是到这儿旅游的。"谈话中袁生觉得他聪慧精明博学广闻不同于常人,感到很奇怪。白衣人又说,"我善于算卦,能说出你的过去和将来。"袁生就问他。白衣人果然历数袁生过去的事,一件一件好象专门用笔记过,袁生更惊奇了。他们一直谈到深夜,高生神秘地说,"我不是凡人,但有一件事要对你说,可以不?"袁生一听就害怕了站起来问,"你不是凡人,是鬼吧,是不是要加害于我?"高生人说,"我不是鬼,也不会害你,我是来托你办一件事。我是赤水神,我的庙在新明县南边。去年连下了几个月的雨,我的庙坍塌了,郡里没有人管这事,使我遭受风吹日晒,平日砍柴人放牛娃也欺侮我,人们都把我看作一堆废土了。今天我向你诉说求告,你觉得能到就办,办不到我就走,不会怪你的。"袁生说,"神既然有愿望,有什么不可以的,你就说吧。"高生说,"你明年将调补到亲明去当县令。你上任后如能为我重修祠庙按时奠祀,那可真是我的大幸。希望你不要忘了这件事。"袁生就答应了。高生又说:"你到新明县上任后,我俩该见上一面。然而人世与神兵相隔,我担心你的仆从下属会侮慢我,希望到时你能让他们退下,单独到庙里,我们才能谈得尽兴。"袁生说记住了。这年冬天袁生果然补任新明县令。上任后一打听,县南数里果然有座赤水神庙。过了十多天,袁生就到庙上去。离庙还有百余步时,他就屏退了车马仆从,单独近了庙。一看,庙堂果然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荒草堆积。袁生看了半天,一个白衣人从庙后走出来,一看果然是高生。高生高兴地拜过了袁生说,"你不忘对我的许诺,今天来看我,我太高兴了。"于是两人一起在庙里巡看,只见墙边有一个老和尚披枷戴锁被几个人押着,袁生就问是怎么回事。高生说,"他是县东寺庙里的道成和尚,因为有罪,我已经把他押在这里一年了,每天早晚都要拷问他。过十几天,我会放掉他的。"袁生问,"这和尚不是活人吗,怎么能把他押在这里呢?"高生说,"我拘押的是他的魂,他本人就会得上大病。他本人并不知道是我干的。"又说,"你既然答应为我修庙,望你快点办吧。"袁生说不会忘的。回到县里袁生就张罗修庙的事,然而由于太穷,没有经费。心里想,赤水神既然说他拘押了道成僧的魂使他生病,并说再过十几天就放他的魂,我不如就借神的话让道成和尚修庙,和尚一定会相信的。于是他就到县东寺庙里去,一问,果然有位道成和尚,已经重病一年了。袁生见到道成就对他说,"你病成这样,怕快要死了。但我能使你痊愈。如果你能够出资修建赤水神庙就行。"道成说,"我的确快死了,尤其一早一晚身上痛得受不了。如果病真能好,我怎么能在乎修庙的几个钱呢。"袁生就撒谎说,"我能见到鬼神。最近去赤水神庙,看到你的魂正披着枷锁捆绑在墙下,我就召来赤水神问怎么回事,他说你过去犯了罪,所以才被拘押。我同情你的痛苦,就对赤水神说不许拘押世上的活人,快快放了,我会让这和尚为你修庙,和尚决不会不修的。神高兴地答应了,并说过十多天就会免罪放了你。我来是为了告诉你病快好了,希望你快修赤水神庙,千万别因为病好了就不修了,那样你还会招来祸的。"道成听后,假装答应了。过了十多天,病真好了,就召来了庙里的弟子们,对他们说,"我小时就离家入庙,学习佛事,已经五十年了,日前不幸大病一场。县令袁君曾对我说,我的病是赤水神作的怪,让我病好后修缮赤水庙。我想修建寺庙本是为能祐护亿万人,为黎民祈福。然而赤水庙里的神却加害于我,不除掉它怎么得了?"于是道成和尚率领徒众带着镐锹来到赤水神庙,把庙拆毁,把神像也扔掉了,什么也没有留。过了两天,道成去见袁生。袁生高兴地说,"你的病果然好了,我没说错吧。"道成说,"对,你救了我,我不会忘你的大恩大德。"袁生说,"那就赶快修赤水神庙吧,不然怕会招来祸的。"道成说,"我们凡人敬神,是为神能为我们施福免罪,天旱时给人间降雨,地涝了能够放晴晒干。所以皇帝才会让天下所有的地方都修寺建庙,以便为民造福,然而象赤水神这样不仅不造福于人反而害人的神,怎么能不除掉呢?我已经把赤水神庙彻底拆毁了。"袁生一听吓坏了,说,"这可是罪过啊!"道成却毫不在乎。袁生更加恐惧了。一个多月后,有位官员犯罪,袁生杖打了他,不久那官员却死了,官员的家人告到郡里说是袁生害的,结果袁生获罪被贬到端溪。袁生走到三峡,忽然看见个白衣人站在道边,一看是赤水神。赤水神说,"我曾托你为我修庙,你却让道成毁了我的住所,扔了我的像,使我无家可归,这都是你的罪过!现在你被贬到这穷乡僻壤,这是我在向你报仇!"袁生忙说,"是道成毁了你的庙,为什么怪罪我?"赤水神说,"道成和尚运气正好,我动不了他。而你官运和气数都不行了,所以我可以报复你。"说完就不见了。袁生非常痛恨赤水神,没几天,竟病死了。
冉遂
冉遂者,齐人也,父邑宰。遂婚长山赵玉女。遂既丧父,又幼性不惠,略不知书,无以进达,因耕于长山。其妻赵氏,美姿质,性复轻荡。一日独游于林薮间,见一人衣锦衣,乘白马,侍从百余人,皆携剑戟过之。赵氏曰:"我若得此夫,死亦无恨。"锦衣人回顾笑之。左右问赵氏曰:"暂为夫可否?"赵氏应声曰:"君若暂为我夫,我亦怀君恩也。"锦衣遽下马,入林内。既别,谓赵氏曰:"当生一子,为明神,善保爱之。"赵氏果有孕,及期生一儿,发赤面青,遍身赤毛,仅长五寸,眼有光耀。遂甚怪之,曰:"此必妖也,可杀之。"赵氏曰:"此儿托体于君,又何妖?或是异人,何杀之耶?必杀反为害。若何?"遂惧而止,赵氏藏之密室。及七岁,其儿忽长一丈。俄又自空有一大鸟飞下,儿走出,跃上鸟背飞去,其母朝夕哭之。经数月,儿自外来,擐金甲,佩剑弯弓,引兵士可千余人。至门直入,拜母曰:"我是游察使者子,幸托身于母。受生育之恩,未能一报,我今日后,时一来拜觐,待我微答母恩,即不来矣。"赵氏曰:"儿自为何神也?"儿曰:"母慎勿言,我已补东方擒恶将军。东方之地,不遵明祗,擅为恶者,我皆得以诛之。"赵氏取酒炙以饲之,乃谓儿:"我无多酒炙,不可以及将士。"儿笑曰:"母但以一杯酒洒空中,即乒士皆饮酒也。"母从之。见空中酒下起雨,兵士尽仰面而饮之。儿乃遽止曰:"少饮,"临别,谓母曰:"若有急,但焚香遥告,我当立至。"言讫,上马如风雨而去。后一年,赵氏父亡,赵氏往葬之。其父家,每月有鬼兵可千余,围其宅。有神扣门言曰:"我要为祠宇,尔家翁见来投我,尔当速去,不然,皆杀之。"赵氏忽思儿留言,乃焚香以告。其夕,儿引兵士千余至,令一使诘之,神人茫然收兵为队,自缚于儿前。儿呵责。尽杀其众。谓母曰:"此非神也,是强鬼耳。生为史朝义将,战亡之后无所归,自收战亡兵,引之来此,欲擅立祠宇耳。"母曰:"适闻言,家翁已在我左右,尔试问之。"其儿令擒神人问之曰:"尔所谋事,我尽知之,不须言也。任何以无故追赵玉耶?今在何处?"其人泣告曰:"望将军哀念。生为一将,不能自立功,而死于阵前。死后欲求一神,又不能良图。今日有犯斧钺,若或将军不以此罪告上天。容在麾下,必效死节。"又问曰:"赵玉何在?"神曰:"寄在郑大夫塚内。"儿乃立命于塚内取赵玉至,赵玉寻苏。赵氏切劝儿恕神之罪,儿乃释缚,命于部内为小将。乃辞其母,泣而言曰:"我在神道,不当频出迹于人间,不复来矣,母善自爱。"又为风雨而去,迩后绝然不至矣。(出《奇事记》)
【译文】
山东有个叫冉遂的人,父亲是地方官。冉遂娶了长山赵玉的女儿。后来冉遂的父亲死了,自己生来愚笨,又没念什么书,没法术功应,只好就在岳父赵玉家种地。妻子赵氏却非常漂亮但作风轻浮。一天她独自在林中散步,看见一个衣着华贵的人,骑着白马,带着一百多名持兵器的侍卫走过,就说,"我要是有这样一个丈夫,死也心甘了!"骑白马的人回头看她笑了笑。侍卫们问赵氏,"让他给你做个临时丈夫你愿意不?"赵氏立刻应声道,"那怕做他一天妻子,我也不忘他的恩。"于是那骑白马的人立刻下马,和赵氏一齐钻进树林里。分别时他对赵氏说,"你会生下一个儿子,这儿子是神。生下后你要好好爱护他。"后来赵氏果然怀孕,生下一个儿子,但只有五寸长,而且黑脸红发,双目熠熠闪光。丈夫冉遂十分惊怪,认为是个妖精,想杀掉婴儿。赵氏说,"这孩子是你的,怎能是妖精呢?也许长大后不同凡人,为什么要杀他?如果杀了,也许会招来祸事呢。你看怎么办好?"冉遂怕招祸就没有杀。赵氏把婴儿藏在密室,养到七岁,这孩子忽然长成一丈高,有一个大鸟从天上飞下来,那孩子走出去,骑上鸟背就飞走了。赵氏天天痛哭,过了几个月,那孩子又回来了,身披金钺甲,腰带宝剑弓箭,带着一千多士兵来到家里,向母亲跪拜后说,"我是天神游察使者的儿子,有幸托生于母亲,受你养育之恩,没有报答你。从今以后,我会常来看望你,等我多少能报答一点母恩,就不再来了。"赵氏问儿子是那路神仙,儿子说,"我告诉你,你可千万别对别人说。我现在是东方擒恶将军。东方那面凡是不敬神明和作恶的人,我都杀掉。"赵氏就备了酒肉让儿子吃,并说,"我酒肉太少,不能供你的将士们吃了。"儿子笑着说,"母亲只要拿一杯酒洒在空中,我的将士就都有酒喝了。"赵氏按他的话作了,果然空中象下雨似地落下了酒,将士们都仰着脸喝起来。儿子就让雨停了,说,"别喝多了。"临别时,儿子对母亲说,"以后如果有急事,只要烧香向远天祷告,我立刻就会来。"说罢,上马象乘着风雨般的走了。过了一年,赵氏的父亲赵玉死了。赵氏赶回去为父亲料理丧事。他父亲家里常常夜里被一千多鬼兵包围,还有个神敲门说,"你父亲现在到我那儿去了,你要为我造一庙宇,不然把你们都杀掉!"赵氏忽然想起儿子留下的话,就烧香祷告。这天晚上,儿子带着一千多兵士到了,让手下人上前质问那个包围住宅的神,那神人立刻把兵撤了,自己把自己绑上跪在赵氏儿子面前。儿子把那神训斥了一顿,把他的士兵全杀了,然后对赵氏说,"那不是个神,是个很厉害倔强的鬼。他活着时是叛贼史朝义的部将,战死之后无处可归,才收集他那些战死的将士带到这儿来,想擅自立个祠庙而已。"赵氏说,"听他刚才说,我的父亲他也带来了,你问问他。"儿子又把那个神带来问道:"你的打算我已经知道了,你就不用说了,但你为什么要害我的外公赵玉呢?"那神人哭着说,"求你能体念我的苦衷吧。我生前是个大将,没立什么大功而战死在阵中,死后想成为神,又当不上神。今天我冒犯了将军,如果将军不把我的罪错向上天报告,而留我在你帐下,我一定拚死为你效力!"儿子又问他,"赵玉在哪里?"那神说,"寄押在郑大夫的坟墓里。"儿子派人立刻到郑大夫的坟中把赵玉带来,赵玉果然很快复活了。赵氏不断在儿子面前为那神人求情,让他饶恕神人的罪。儿子就让给他松绑,并派在自己帐下当一名小将,然后就向赵氏告别,哭着说,"我是个神,不能经常到人世来,今后我们不能再见面了,望母亲多多保重!"说罢又如风雨般很快离去,以后果然再没来过。
魏耽
贞元中,吉州刺史魏耽,罢任居洛。有女子,年甫十六,颜色甚美丽。夏中,俱纳凉于庭。急仰视天裂,有长人于裂处下,直至耽前。衣紫佩金,黑而髯,曰:"我姓朱,天遣与君为女婿。"耽不敢阻,请俟排比,再三乃许。约期后月,乃腾空而去。耽与其妻,虽甚忧迫,亦具酒食而俟之。有圉人突入拜耽,耽曰:"何不秣马而突入,太无礼也。"圉人曰:"窃见使君有忧色,故请言其事。"耽曰:"尔何要知之?"圉人固请,耽因告之。圉人曰:"使君不足,小事耳。"言讫而出。佩金者及期而至,圉人复突入,佩金者见之,趋下再拜。圉人作色而叱之曰:"天恕尔,罚汝在人间,奈何又复扰人如是?"对曰:"死罪。"复拜。圉人辄升堂而坐,召佩金者坐,命洒。圉人于大沙锣,取饮数器,器可三斗余。饮讫,又取一铁杵,折而嚼之。乃以沙锣饮佩金者,佩金者甚有惧色,乃饮之。唯言死罪。更无他词。圉人曰:"送天狱禁百日。"乃腾空而去。圉人曰:"吾乃使君此斗本命星也,魏使君昼夜焚修,今乃报之。适无礼者,既贼星也,今已禁之,请去他虑。"言讫而去。(出《闻奇录》)
【译文】
贞元年间,吉州刺史魏耽卸任后住在洛阳。他有个十六岁的女儿,长得很漂亮,盛夏,在庭院里乘凉。忽然仰头看见天空裂了个大口子,一个很高的人从裂口处落到地上。此人穿着紫衣佩着金饰物,生得很黑,胡子很长。他来到魏耽面前说,"我姓朱,天帝派我来是让我做你的女婿。"魏耽不敢不答应,请求给些安排准备的时间。再三请求,姓朱的才同意,并说定一个月后来娶亲,说罢腾空而去。魏耽和妻子虽然忧心忡忡,也准备了酒食等待着。这天,魏耽的马夫突然进屋跪拜。魏耽说,"你不喂马,来这里做什么,太无礼了。"马夫说,"我见大人面带愁容,想来问问是为什么事为难。"魏耽说,"你问这做什么?"马夫再三请求,魏耽就把实情告诉了他。马夫说,"小事一桩,大人根本不用愁。"说完就走了。后来那个姓朱的神人果然如期而至,马夫也突然闯进来。姓朱的见了马夫,跪下就拜。马夫大怒,责骂道,"上天宽恕了你,罚你到人间,就该老老实实,为什么还干害人的事?"姓朱的又叩头说,"我有罪,我该死!"马夫就进屋坐下,用一个大锣做酒杯喝起了酒,喝了好几斗酒,喝完又把一个铁棍子折断吃了起来。然后又让姓朱的用大锣喝酒,姓朱的很害怕就喝了,还不断地陪罪,说不出别的话来。喝完后马夫说,"现在送你到天牢里关押一百天!"只见姓朱的腾空而去。马夫对魏耽说,"我就是你的本命星北斗。你平时日夜烧香敬神,所以我来报答你。刚才那个无礼的家伙是一颗贼星,我已经把他关起来了,你就不用再犯愁了。"说完也离去了。
卢佩
贞元末,渭南县丞卢佩,性笃孝。其母先病腰脚,至是病甚,不能下床榻者累年,晓夜不堪痛楚。佩即弃官,奉母归长安,寓于长乐里之别第,将欲竭产而求国医王彦伯治之。彦伯声势重,造次不可一见,佩日往祈请焉。半年余,乃许一到,佩期某日平旦。是日亭午不来,佩候望于门,心摇目断。日既渐晚,佩益怅然。忽见一白衣妇人,姿容绝丽,乘一骏马,从一女僮,自曲之西,疾驰东过。有顷,复自东来,至佩处驻马,谓佩曰:"观君颜色忧沮,似有所候待来,请问之。"佩志于王彦伯,初不觉妇人之来,既被顾问再三,乃具以情告焉。妇人曰:"彦伯国医,无容至此。妾有薄技,不减王彦伯所能。请一见太夫人,必取平差。"佩惊喜,拜于马首曰:"诚得如此,请以身为仆隶相酬。佩即先入白母,母方呻吟酸楚之次,闻佩言,忽觉小廖。遂引妇人至母前,妇人才举手候之,其母已能自动矣。于是一家欢跃,竟持所有金帛,以遗妇人。妇人曰:"此犹未也,当要进一服药,非止尽除痼疾,抑亦永享眉寿。"母曰:"老妇将死之骨,为天师再生,未知何阶上答全德。"妇人曰:"但不弃细微,许奉九郎巾栉。常得在太夫人左右则可,安敢论功乎?"母曰:"佩犹愿以身为天师奴,今反得为丈夫,有何不可?"妇人再拜称谢,遂于女僮手。取所持小庄奁中,取药一刀圭,以和进母。母入口,积年诸苦,释然顿平。即具六礼,纳为妻。妇入朝夕供养,妻道严谨。然每十日,即请一归本家。佩欲以车舆送迎,即终因辞拒,唯乘旧马。从女僮,倏忽往来,略无踪迹。初且欲顺适其意,不能究寻,后既多时,颇以为异。一旦,伺其将出,佩即潜往窥之。见乘马出延兴门,马行空中。佩惊问行者,皆不见。佩又随至城东墓田中,巫者陈设酒肴,沥酒祭地,即见妇人下马,就接而饮之。其女僮随后收拾纸钱,载于马上,即变为铜钱。又见妇人以策画地,巫者随指其处曰:"此可以为穴。"事毕,即乘马而回。佩心甚恶之,归具告母,母曰:"吾固知是妖异,为之奈何?"自是妇人绝不复归佩家,佩亦幸焉。后数十日,佩因出南街中,忽逢妇人行李,佩呼曰:"夫人何久不归?"妇人不顾,促辔而去。明日,使女僮传语佩曰:"妄诚非匹敌,但以君有孝行相感,故为君治(治原作妇,据明钞本改。)太夫人疾。得平和。君自请相约为夫妇。今既见疑,信当决矣。"佩问女僮:"娘子今安在?"女僮曰:"娘子前日已改嫁靖(靖字原空缺,据明抄本、陈校本改)恭李谘议矣。"佩曰:"虽欲相弃,何其速欤?"女僮曰:"娘子是地祗,管京兆府三百里内人家丧葬所在。长须在京城中作生人妻,无自居也。"女僮又曰:"娘子终不失所,但嗟九郎福祐太薄,向使娘子长为妻,九郎一家,皆为地仙矣。"卢佩第九也。(出《河东记》)
【译文】
贞元末年时,渭南县丞卢佩非常孝顺。他母亲腰和腿生了病,越来越重,后来,好几年连炕也下不来了,日日夜夜痛得难以忍受,卢佩就毅然辞去官职,护送母亲回了长安,住在长乐里的别墅中,打算变卖家产以求全国知名的医生王彦伯给母亲治病。王彦伯是名医架子更大,平常人一律不见。卢佩天天去求告,半年后才答应去给看一次。卢佩按和王彦伯约好的日子一清早就在门上等待,直到中午还没来。卢佩守着家门始终等着,焦急得望穿双眼,直到黄昏也不见王彦伯的人影。心里又怨又急。忽然看见一个穿白衣的女子,容貌端庄秀丽,骑着一匹骏马,带着一个使女,从巷曲西边跑来,向东驰去。不一会又从东奔回来,来到卢佩家门前停下来说,"看您愁容满面,好象在等什么人吗?"卢佩一直在守望王彦伯,全神贯注,那女子问了好几次他才回答,把实情都说了。女子说,"王彦伯是国医,不一定能请来,我也略通医术,不一定就比国医差。请带我去见你们太夫人,你就能知道到底谁行。"卢佩大喜,在马前拜礼说,"如果真能治好病,我愿给你当奴仆来报答。"说罢就进家告诉母亲。母亲正在床上痛苦地呻吟,一听这事,先就松快了不少。卢佩带那女子到母亲床前,女子刚一抬手停在老太太身上,老太太身子就能动了。于是全家都高兴得跳了起来,争着拿来金钱礼物给那女子,女子说,"这还没完呢。还要吃一副药,就不但能除去病根,还能延年益寿。"母亲说,"我一个垂死的老人,被天师你起死回生,我怎么作才能报答你的恩望呢?"女子说,"如果您不嫌我卑微,让我与您儿子卢九郎成亲,使我也能永远侍奉您,我就满足了,说什么报答不报答呢。"母亲说,"我儿九郎本来只求能给你做奴仆,现在反而要做丈夫,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女子一再行礼感谢,从女仆手里拿的梳妆匣里,取了一小包药用匙调好给母亲喝。刚一喝,就觉得多年来的病痛一扫而光。于是家里备好了聘礼,娶了女子为妻。婚后女子严守妇道,侍奉婆母无微不至。只是每过十天女子就要回一次娘家。卢佩每次要用车马送接,女子都坚持不用,只骑着原来那匹马,带着使女,很快去很快回来,不露一点蛛丝马迹。起初家里人顺着女子的意愿,不去追究了解。后来长了,觉得这里有事。有天早上,女子又要回娘家,刚一出门,卢佩就偷偷跟在后面看。见女子骑马一出了延兴门,马突然腾空而起。卢佩惊讶地问路上的人,谁也没看见。卢佩后来跟到城东的墓地里,见一个巫师在地上摆了酒菜,洒酒祭祀。接着看见女子下了马,拿起酒来喝。那个使女跟着收拾起地上的纸钱,装在马上,纸钱立刻变成了铜钱。又见那女子用马鞭在地上画圈,巫师就说,"这里可以做坟地。"然后,就上马而去。看到这些事后,卢佩心里对女子十分厌恶,回来告诉了母亲。母亲说:"我早就知道她是妖怪,可是能有什么办法呢。"从此,那女子再也没有回卢佩家来,卢佩也暗自高兴。过了几十天,卢佩到南街去,忽然看见了那个女子。卢佩招呼她说,"你怎么这么久不回家?"女子不理睬,打马而去。第二天,她让使女转告卢佩说,"我实在不配做你的妻室,只是由于为你的孝心所感动,才给你母亲治病。太夫人病好以后是你自己请求我们结为夫妻。现在你既然怀疑我了,咱俩只能分手。"卢佩问使女,"娘子现在什么地方?"使女说,"她前几天已经改嫁靖恭李谘议了。"卢佩说,"虽然打算和我分手,但这也太快了吧。"使女说,"娘子是冥府地神,主管京城三百里以内的丧葬事宜,必须长在京城给阳世人做妻子,因为她没有自己的居处。和你分手,娘子并没有失去家,只是可惜九郎福气太薄。如果你们能长做夫妻,九郎你们一家就都成了人间神仙了。"卢佩排行第九。
卷第三百七 神十七
沈聿 党国清 太原小吏 村人陈翁 乐坤 永清县庙 崔泽 韩愈 李逢吉
樊宗训 裴度 张仲殷 凌华
沈聿
贞元中,庶子沈华(华原作聿,据明抄本改。)致仕永崇里。其子聿尉三原。素有别业,在邑之西,聿因官遂修葺焉。于庄之北,平原十余里,垣古埏以建牛坊。秩满。因归农焉。一日,寝堂之东轩。忽惊寤,见二黄吏谓聿曰:"府司召郎。聿自谓官罢。无事诣府。拒之未行。二吏坚呼,聿不觉随出。经历亲爱洎家人,挥霍告语,曾无应者。二吏呵驱甚迫,遂北行可二十里。至一城署,人民稀少,道路芜荟,正衙之东街,南北二巨门对启。吏导入北门,止聿屏外。入云,追沈聿到。"良久,厅上读状,付司责问。聿惶惧而逃,莫知所诣,遂突入南门。门内有厅,重施帘幙,聿危急,径入帘下。则见紫衣贵人,寝书案后。聿欣有所投,又惧二吏之至,因声气撼动,紫衣遂寤。熟视聿曰:"子为何者?"聿即称官及姓名。紫衣曰:"吾与子亲且故,子其知乎?"聿惊感未对。又曰:"子非张氏之弥甥乎?吾而祖舅也。子在人间,亦知张谓侍郎乎?"聿曰:"幼稚时则闻之。家有文集,尚能记念。"紫衣喜曰:"试为我言。"聿念樱桃解结垂檐子,杨柳能低入户枝。"紫衣大悦。二吏走至前庭曰:"秋局召沈聿。"因遥拜,呼紫衣曰"生曹",礼谒甚恭。紫衣谓曰:"沈聿吾之外孙也,尔可致吾意于秋局,希缓其期。"二吏承命而出。俄返曰:"敬依教。"紫衣曰:"尔死矣,宜速归。"聿谢辞而出,吏伺聿于门,笑谓聿曰:"生曹之德,其可忘哉。"因引聿而南。聿大以酒食钱帛许之。忽若梦觉,日已夕矣。亦不以告人,即令致奠二吏于野外。聿亦无恙。又五日,聿晚于庄门复见二吏曰:"冤诉不已,须得郎为证。"聿即询其事犯,二吏曰:"郎建牛坊,平夷十古塚,大被论理,候郎对辩。"聿谓曰:"此主役之家人银钥擅意也。"二吏相顾曰:"置即召奴,或可矣。"因忽不见。其夜,银钥气蹶而卒。数日,忽复遇二吏,谓聿曰:"银钥称郎指教,屈辞甚切,郎宜自往。"聿又勤求,特希一为告于生曹,二吏许诺。有顷复至,曰:"生曹遣郎今夕潜遁,慎不得泄。藏伏三日,事则济矣。"言讫不见。聿乃密择捷马,乘夜独游。聿曾于同州**寺寓居习业,因往诣之。及至,(至原作出,据明钞本、陈校本改。)遇所友之僧出,因投其房。当宿累日,惧贻严君之忧,则径归京,不敢以实启。庄夫至云:"前夜火发,北原之牛坊,已为煨烬矣。"聿终免焉。(出《集异记》)
【译文】
贞元年间,沈华辞官归于永崇里,他儿子沈聿在三原当县尉。城西有他家一个庄园,沈聿因为做了官。就把庄园整修一番。庄园的北面有十多里的平原,就用墙围起一片过去的坟地做了牛圈。沈聿任期满了以后,就回到庄园务农了。有一天,他在东屋窗下午睡,忽然惊醒,看见两个黄衣官员进屋来对他说,"府司召见你。"沈聿说自己已经不作官了,没有什么公事须去见府司,就拒绝不去。可是两个黄衣官员坚持叫他去,他也就不知不觉地跟着走了。看见家里的亲人们,沈聿挥手告别,但家人没有任何反应。两个黄衣官员催促得很急,带着他向北走了二十多里,进了一个城里。城中人很稀少,路上长满荒草。正衙在东街上,南北两扇大门对开着,官员领沈聿进了北面的衙门,让他在外面等着,进去报告说,"沈聿已经捉到。"过了半天,听得里面大堂上有人念状子,还有审判官责问的声音。沈聿吓坏了,掉头就跑,惊惶中不知该向那里去,就急忙逃进了南面的衙门。见门内有个大厅,门上有很厚的门帘子挡着。沈聿急忙躲进帘子后面,一看厅上有个穿紫衣的人在书桌后面睡着。沈聿虽然为找到躲藏的地方而高兴,但仍怕两个黄衣官追到这里,喘气很粗,惊醒了那个睡觉的紫衣人。紫衣人看了沈聿半天说,"你是什么人?"沈聿就报了姓名和官职。紫衣人说,"我们是亲戚,你知道吗?"沈聿感到惊讶,一时答不上来。紫衣人又说,"你不是张某外甥的儿子吗,我是你的舅爷爷呀,你在人间难道不知道张谓张侍郎吗?"沈聿说,"小时听说过您。我家有您的诗文集,我读过,还能记得一些。"紫衣人高兴的说,"那你能不能给我背几首呢?"沈聿就背了"樱桃解结垂檐子,杨柳能低入户枝"的诗句。紫衣人更高兴了。这时那两个黄衣官突然进来了,但他们见了紫衣人很恭敬,称他"生曹"并跪下叩拜,然后说,"秋局让我们带沈聿去过堂。"紫衣人说,"沈聿是我的外孙,你们向秋局的主管转达我的意思,请他们对沈聿缓期执行。"两个官员奉命走了,不一会儿就回来对紫衣人说,"照您的意思办了。"紫衣人对沈聿说,"这里是阴曹,你来这里就是死了,现在放了你,就快回家吧。"沈聿赶快拜谢后退出来,见那两个官员等在门外,对沈聿笑着说,"生曹的恩情你可不要忘了啊!"说完就领上他向南走。沈聿对两个官员说回头一定好好报答。这时沈聿就突然醒了过来,一看太阳已经落了。这件事他谁也没告诉,立刻派人带着酒饭纸钱到野外祭奠那两个官员,就没再有什么事情。五天后的晚上,沈聿在庄园门外看见那两个官员又来了,对沈聿说,"你案子中的原告不断喊冤,追得很紧,你得去对案作证。"沈聿就问自己倒底犯了什么案。两个官员说,"你家盖牛圈,平了十个古墓,人家把你告下了,等你去对证。"沈聿说,"平坟的事是我的管家擅自干的,他叫银钥。"两个官员至互相看了看说,"那就把他留下,咱们去抓管家银钥,也许能行。"说完忽然不见了。这天夜晚,管家突然气绝死去。几天后,两个官员又来了,对沈聿说,"银钥说平坟的事是你命令他干的,一个劲地叫屈,你还是去一趟吧。"沈聿就一面请求,并希望他们把这情形告诉那们当生曹的舅爷爷,两个官员答应了。过了一会就回来对沈聿说,"你舅爷让你今晚赶快出去躲一躲,这话千万不可泄露,你躲出去三天就没事了。"说完就不见了。沈聿立刻偷偷骑上快马,乘天黑逃出去。他过去曾在同州的**寺里读书,打算到那里去躲。到了**寺,找到他交好的一位和尚,就住在他房里。几天后,怕自己的父亲挂念,就赶回京城,这些事都没敢实说。后来庄园的仆人来报告说前天晚上庄园突然失火,北原上的牛圈已化为灰烬了。沈聿终于逃出了这场劫数。
党国清
晋阳东南二十里,有台骀庙,在汾水旁。元和中,王锷(锷原作愕,据明抄本改)镇河东时,有里民党国清者,善建屋。一夕,梦黑衣人至门,谓国清曰:"台骀神召汝。"随之而去。出都门,行二十里,至台骀神庙。庙门外有吏卒数十,被甲执兵,罗列左右,国清恐悸不敢进。使者曰:"子无惧。"已而入谒。见有兵士百余人,传导甚严,既再拜。台骀神召国清升阶曰:"吾庙宇隳漏,风日飘损,每天雨,即吾之衣裾几席沾湿。且尔为吾塞其罅隙,无使有风雨之苦。"国清曰:"谨受命。"于是搏涂登庙舍,尽补其漏。即毕,神召黑衣者。送国清还。出庙门,西北而去,未行十里,忽闻传呼之声,使者与国清俱匿于道左。俄见百余骑,自北而南,执兵设辟者数十。有一人具冠冕,紫衣金佩,御白马,仪壮魁伟,殿后者最众。使者曰:"磨笄山神也,以明日会食于李氏之门,今夕故先谒吾君于庙耳。"国清与使者俱入城门,忽觉目皆微惨,以乎搔之,悸然而寤。明日,往台骀庙中,见几上有屋坏泄雨之迹。视其屋,果有补葺之处。及归,行未六七里,闻道西村堡中有箫鼓声,因往谒焉。见设筵,有巫者呼舞,乃醮神也。国清讯之,曰:"此李氏之居也。李存古尝为衙将,往年范司徒罪其慢法,以有军功,故宥其死,摈于雁门郡。雁门有磨笄山神,存古常祷其庙,愿得生还。近者以赦获归。存古谓磨笄山神所祐,于是醮之。"果与国清梦同也。(出《河东记》)
【译文】
晋阳东南二十里有座台骀神庙,庙在汾河边上。元和年间王锷镇守河东时,有一个叫党国清的老百姓,善于盖房子。有天晚上,国清梦见一个黑衣人对他说,"台骀要召见你。"他就跟着走。出了城门二十多里,来到台骀神庙。只见庙外有几十个穿铠甲持刀枪的兵丁列在两旁,国清吓得不敢进去。黑衣人说别怕,带他进了庙拜见。只见庙内也有一百多侍卫,警戒森严,一个传一个地呼喊着让他往前走。国清赶快又下拜。台骀神召国清上殿,对他说,"我的庙宇漏了,风吹日晒,一到雨天,我的衣服用具就被淋湿。请你把房上的漏处修补一下,使我免受风雨之苦。"国清说,"我一定照办。"于是就和好了泥,上房把漏的地方全都堵上了。干完以后,神就让那黑衣人送国清回家。出了庙门往西北走,没走十里地,忽然听见喝道声,黑衣人和国清一起藏在道旁。不一会只见一百多人骑马由北向南来,其中有几十个拿着兵器侍卫的人,中间簇拥着一个头戴官帽身穿紫色官服佩带金饰的人,这人骑着白马,仪表堂堂,后面的卫队人数更多。黑衣人告诉国清那就是磨笄山的山神,因为明天要去参加一位姓李的人家的宴会,今晚先来我们这里约请我们台骀神去。国清和黑衣人进了城门后,忽然觉得两眼有点痛,用手一揉,就醒过来了。第二天他来到台骀庙,看见案子上有屋坏漏雨的水渍,抬头看屋顶,果然有修补堵漏的痕迹。回来时,刚走了六七里地,听见路西村子里有鼓乐声,就跑去看。原来是有一家人正在设了祭坛摆着酒宴祭神,还有跳大神的载歌载舞。一打听,原来这家人正是姓李。这家有个叫李存古的曾当过军官,因为目无法纪犯了死罪,上司范司经徒他曾有军功,免去李存古死罪,把他流放到偏远的雁门郡。雁门有磨笄山神庙,李存古常常到庙里去上供祷告,祈求得够活着回到故乡。最近果然被赦免放回来了。李存古说这是磨笄山神的保佑,所以才摆设祭坛谢神。国清一听,果然和自己做的梦完全符合。
太原小吏
王锷镇太原,尝一日亭午之际,有小吏,见一神人,长丈余,介金仗剑,自衙门缓步而来。既而伫立久之,若有所伺。小吏见之甚惧,白于衙将靳坦、张和。偕视之,如小吏言。俄有暴风起,因忽不见。后月余而锷薨,时元和中也。(出《宣室志》)
【译文】
元和年间王锷镇守太原。有一天中午,他手下一个小官看见一个神人,有一丈多高,穿着金甲执着宝剑,从衙门那边慢慢走来,然后站住,停了很长时间,好象在等什么人。小官十分害怕,跑去告诉衙将靳坦、张和,两个人一同来看,果然和小官说的一样。不一会突然狂风大作,那大神也消失了。过了一个多月,王锷就去世了。这是元和年间的事。
村人陈翁
云朔之间尝大旱,时暑亦甚,里人病热者以千数。有甿陈翁者,因独行田间,忽逢一人,仪状其异,擐金甲,左右佩弧矢,执长剑,御良马,,朱缨金佩,光采华焕,鞭马疾驰。适遇陈翁,因驻马而语曰:"汝非里中人乎?"翁曰:"某农人,家于此已有年矣。"神人曰:"我天使,上帝以汝里中人俱病热,岂独骄阳之所为乎?且有厉鬼在君邑中。故邑人多病,上命我逐之。"已而不见。陈翁即以其事白于里人。自是云朔之间,病热皆愈。(出《宣室记》)
【译文】
云朔一带曾经大旱,天气十分炎热。乡村里得了热病的人数以千计。有位种地的老人姓陈,这天一个人在田里耕作。忽然遇见一个怪人,穿着金铠甲,盔上戴着红缨,衣上佩着金饰,腰里带着弓箭,手执长剑,骑着高头大马,十分雄伟。远人正骑马飞奔,看见陈翁就停了下来问道,"你不是这个村的人吗?"陈翁说,"我是种田人,在这村已住多年了。"神人说,"我是上天派来的使者。天帝见你们村里人得了热病,并不是太阳太毒,而是你们村里有恶鬼作怪,所以命令我来撵鬼。"说完就不见了。陈翁把这事告诉了村里人。果然后来云朔一带得热病的人都好了。
乐坤
乐坤,旧名冲,累举不第。元和十二年,乃罢举东归,至华阴。夜祷岳庙,以卜进退之计。中夜,忽梦一青绶人,检簿出来报云:"来年有乐坤名已到,冥簿不见乐冲也。"冲遂改为坤。来年如其说。春闱后,经岳祈谢,又祝官位所至。(所至原为主簿,据明钞本改。)梦中称官历四资,郡守而已,乃终于郢州。(出《云溪友议》)
【译文】
乐坤原名叫乐冲,赶考多次都没考中,元和十二年落第后,离京东去回乡。走到华阴县,夜里到华岳神庙去进香,并抽签算算自己今后该怎么办。半夜忽然梦见一个穿黑衣佩着印绶的人,手里拿着个本子对他说,"明年,乐坤这个名的已到中举,本子上已有名字,但是阴司的簿子上没有乐冲的名字。"乐冲就改名叫乐坤。第二年,乐坤果然考中。春天的京试结束后,乐坤经过岳庙,又进去祷告,并向神求问今后官运如何。夜里梦见神对他说能做四任官,最高能做到郡守。果然,乐坤最终做了郢州郡守。
永清县庙
房州永清县,去郡东百二十里,山邑残毁,城郭萧条。穆宗时,有县令至任逾年,其弟宁省,乍睹见牢落,不胜其忧。暇日,周览四隅,无非榛棘,见荒庙岿然,土偶罗列,无门榜牌记,莫知谁氏。访之邑吏,但云永清大王而已。令弟徙倚久之,昏然成寐,与神相接。神曰:"我名迹不显久矣。郁然欲自述其由,恐为妖怪。今吾子致问,得伸积年之愤。我毗陵人也,大父子隐,吴书有传。诛南山之虎,斩长桥之蛟,与民除害,阴功昭著。余素有壮志,以功佐时。余名廓,为上帝所命,于金商均房四郡之间,捕鸷兽。余数年之内,剿戮猛虎,不可胜数,生聚顿安。虎之首帅在西城郡,其形伟博,便捷异常,身如白锦,额有圆光如镜,害人最多,余亦诛之。居人怀恩,为余立庙。自襄汉之北,蓝关之南,凡三十余处,皆余憩息之所也。岁祀绵远,俗传多误,以余为白虎神。幸君子访问,愿为显示,以正其非。"他日,令弟言于襄阳从事,乃出版值于庙中。尘侵雨渍,文字将灭,大中壬申岁,襄州观察判官王澄,刻石于庙。(出《集异记》。明抄本作出《录异记》)
【译文】
永清县在房州郡以东一百二十多里,是个篇僻贫穷的小山城,城墙残破,城里很萧条。有个县令到永清县上任一年后,他的弟弟来看他。弟弟在城里转了转,看到一片破败景象,心里很不好受。闲暇时到城边四方转了转,看见一个破庙,里面排列着些神像,但庙门上没有匾额标识,不知是个什么庙。向地方上的小吏打听,说是永清大王庙。县令的弟弟倚在庙门上好久,竟昏昏睡去。在梦中,庙神来见他,说,"我已经默默无闻很久了,很想倾诉一下我的处境,又怕人们把我当成妖怪。今天你来关心我,我就对你说说我多年的忧愤吧。我原来是毗陵人,祖上子隐是名人,吴书上有他的传记。他曾杀过南山猛虎,斩过长桥的蛟龙,为民除害,阴功很昭著。我向来有大志,想立那济世的大业。我叫廓,受天帝的指派在金、商、房、均四州地面,捕杀恶禽猛兽。几年的时间,我杀掉的猛虎不计其数,人民才得安居乐业。虎群的王在西城郡。虎王身上像白色锦缎,额头有像镜子般的圆光。虎王害人最多,我也把它杀掉了。当地百姓感我的恩,为我建了庙。从襄汉以北到蓝关以南,给我立了三十多个祠庙,年年供奉祭祀,我的香火连绵不断。民间后来传说错了,误把我当做白虎神。今天幸亏你来关心我,那就求你给我庙门挂块匾,以纠正传说之误。"后来,县令的弟弟告诉了襄阳从事,就写了块牌板放在庙里。后来天长日久雨打风吹,版上的文字快看不见了。大中壬申年间,襄州观察判官王澄才叫人在庙里放了块石刻的碑。
崔泽
王锷镇太原,有清河崔泽者,长庆中刺坊州。常避暑于庭,时风月清朗。忽见一丈夫身甚长,峨冠广袖,自堂之前轩而降,立于阶所,厉声而呼,凡三呼而止。崔氏一家皆见,泽惧而且恶,命家僮逼之,已亡见矣。是夕,泽被疾。至明日,发使献书,愿解官归老,相府不许。后月余,卒于郡。(出《宣室志》)
【译文】
王锷在太原做镇守使。有个清河人崔泽,长庆年间在坊州当刺史。有一次,崔泽在院里乘凉。这时月朗风清,忽然有一个人在屋子窗前从空而降。这人身材高大,戴着很高的帽子,衣袖十分宽大。这人站在台阶上大叫了三声。崔泽全家都看见了。崔泽又怕又讨厌,让家里的仆人赶他走,仆人去赶,已经不见了。这天夜里,崔泽病了。第二天,就派人给上司送报告,请求辞官还乡,相府没准。一个多月后,崔泽就死在郡里了。
韩愈
吏部侍郎韩愈,长庆四年夏,以疾不治务。至秋九月免,疾益甚。冬十一月,于靖安里昼卧。见一神人。长丈余,被甲仗剑,佩弧矢,仪状甚峻,至寝室,立于榻前。久而谓愈曰:"帝命与卿计事。"愈遽起,整冠而坐曰:"臣不幸有疾,敢以(以原做不。据明钞本改。)踞见王。"神人曰:"威粹骨蕝国,世与韩氏为仇,今欲讨之而力不足。卿以为何如?"对曰:"臣愿从大王讨之。"神人颔而去。于是书其词,置于座侧,数日不能解。至十二月而卒。(出《宣室志》)
【译文】
长庆四年夏天,吏部侍郎韩愈由于患病不能处理公务,到秋天九月辞官,病更重了。十一月的一天,他在靖安里的家中睡午觉,看见一个神人,个子有一丈多高,身穿盔甲手持宝剑,腰里带着弓箭,神态严峻地进入室内,站在床前很久,然后说,"天帝要和你商量一件事。"韩愈赶快起来,整好衣冠坐着说,"我病得站都站不起来,怎么敢坐着见大王呢?"神人说,"有一个叫威粹骨蕝的国,世代和韩氏为敌,现在想讨伐,但力量不足,你看怎么办?"韩愈说,"我愿跟随大王去讨伐。"神人点点头而去。韩愈就把神人说的话写下来放在座位边,好几天也弄不懂是什么意思,到十二月,韩愈就死了。
李逢吉
故相李逢吉,尝为司空范希朝从事于单于府。时金城寺有老僧无为者,年七十余。尝一日独处禅斋,负壁而坐,瞬目数息。忽有一介甲持殳者,由寺而至。食顷,闻报李从事来,自是逢吉将游金城寺。无为辄见向者神人先至,率以为常。衙将简郢,与无为弟子法真善,常为郢语之。(出《宣室志》)
【译文】
已故的相国李逢吉,曾经在单于都护府范围朝的幕僚。当时金城寺里有个叫无为的和尚,七十多岁了。有一天他一个人在禅房里靠着墙闭目打坐,忽然看见一个穿甲胃持长枪的人从庙里走来。过了一顿饭功夫,有人报告说,"李逢吉李从事到!"从此以后,只要李逢吉到庙里来,无为和尚总是看见那个持长枪的神人先到,渐渐就习以为常了。当时李逢吉衙里有个叫简郢的军官,和无为和尚的弟子法真是朋友,法真曾对简郢说了这件事。
樊宗训
硖石县西有圣女神祠,县令韦谋,与前县令樊宗训游焉。宗训性疏复,不以神鬼为意,以鞭划其墙壁,抉剔其衣祛,言笑慢亵。归数日,邑中有狂僧,忽突入县门大呼曰:"县令当持法,奈何放纵恶人,遣凌轹恣横?"谋遣人逐出,亦不察其意也。旬余,谋小女病,召巫者视之曰:"圣女传语长官,土地神灵,尽望长官庇护。岂有教人侵夺?前者遣阿师白于长官,又不见喻。"韦君曰:"恶人是谁?即与捕捉。"曰:"前县令樊宗训,又已发,无可奈何。以后幸长官留意,勿令如此。小娘子疾苦即应愈。"韦君谢之,令人焚香洒扫,邑中皆加敬畏,其女数日即愈。(出《室异记》,黄本作出《述异记》)
【译文】
硖石县城西有座圣女神祠。有一天县令韦谋与以前当过本县县令的樊宗训到圣女祠游玩。樊宗训为人很轻浮独特,不信鬼神。进圣女祠后,他用马鞭在庙墙上画着玩,还用鞭子挑神像的衣袖,开一些亵渎神灵的玩笑。他们回来几天后,有一个疯和尚闯进县衙大声叫道,"县大老爷应该执法,为什么放纵坏人,让坏人这样横行不法?"韦谋让手下人把他赶了出去,并不明白他说的什么意思。十多天后,韦谋的小女儿病了,就请巫师来看。巫师说,"圣女神让给大人传话,说土地神灵应该受到地方官的保护,不然就会受到侵害。前些天圣女神曾派了师傅到县衙向你告状,你没有管。"韦谋说,"坏人是谁呢?我就去抓他。"巫师说,"就是那个以前的县令樊宗训,已经卸任了,没法处理他。希望您以后留意,不要再出这样的事,你的小女儿病就会好。"韦谋向圣女神赔了礼,命人到庙里请扫上供,让老百姓都要敬神。过了几天,他女儿的病果然好了。
裴度
裴度少时,有术士云:"命属北斗廉贞星神,宜每存敬,祭以果酒。"度从之,奉事甚谨。及为相,机务繁冗,乃致遗忘。心恒不足,然未尝言之于人,诸子亦不知。京师有道者来谒,留之与语。曰:"公昔年尊奉神,何故中道而止?崇护不已,亦有感于相公。"度笑而已。后为太原节度使,家人病,迎女巫视之。弹胡琴,颠倒良久,蹶然而起曰:"请裴相公。廉贞将军遣传语'大无情,都不相知耶?'将军甚怒,相公何不谢之。"度甚惊。巫曰:"当择良日洁斋,于净院焚香,具酒果,廉贞将军亦欲现形于相公。其日,度沐浴,具公服,立于阶下,东向奠酒再拜。见一人金甲持戈,长三丈余,北向而立。裴公汗洽,俯伏不敢动,少顷即不见。问左右,皆云无之。度尊奉不敢怠忽也。(出《逸史》)
【译文】
裴度少年时曾经听一个算卦人说,自己属北斗廉贞星神,应该心存敬畏,还要常常备好祭品果酒供奉星神。裴度很相信,就常常祭祀自己的星神。后来裴度拜了相,公务太繁忙,就渐渐忘了,觉得敬不敬设什么关系。不过这想法他没跟人讲过,别人也不知道。有一次京城有个道士拜见,裴度留他谈话。道士说,"您过去尊奉天神,为什么后来不敬奉了呢?是你的守护神感谢你的供奉,才保佑你到了今天。"裴度笑而不答。后来裴度谢任太原节度使时,家里人生病,请来女巫跳神。女巫弹着胡琴,颠三倒四昏昏沉沉了好半天,突然跳起来说,"有请裴相公,廉贞将军传话说你太不讲情义,都把他忘了。将军很生气。相公为什么不向廉贞将军请罪呢?"裴度大吃一惊。女巫又说,"请你选个好日子,净身斋戒,在清洁的院子里烧上香,摆上酒果,廉贞将军将会现形和你相见的。"这天,裴度沐浴净身穿上官服,站在院里面向东方洒酒祭拜。只见眼前出现了一个三丈多高的大神,穿着金甲手持长矛,面朝北站着。裴度吓得出了一身汗,跪伏在地上不敢动。不一会儿那大神就消失了。裴度问左右的人,谁也没有看见。从此后他就更加尊奉大神,再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张仲殷
户部郎中张滂之子,曰仲殷,于南山内读书,遂结时流子弟三四人。仲殷性亦聪利,但不攻文学,好习弓马。时与同侣挟弹,游步林薮。去所止数里,见一老人持弓,逐一鹿绕林,一矢中之,洞胸而倒。仲殷惊赏。老人曰:"君能此乎?"仲殷曰:"固所好也。"老人曰:"获此一鹿,吾无所用,奉赠君,以充一饭之费。"仲殷等敬谢之。老人曰:"明日能来看射否?"明日至,亦见老人逐鹿。复射之,与前无异,复又与仲殷。仲殷益异之。如是三度,仲殷乃拜乞射法。老人曰:"观子似可教也。明日复期于此,不用令他人知也。"仲殷乃明日复至其所。老人还至,遂引仲殷西行四五里,入一谷口。路渐低下,如入洞中,草树有异人间,仲殷弥敬之。约行三十余里,至一大庄,如卿相之别业焉。止仲殷于中门外厅中,老人整服而入,有修谒之状。出曰:"姨知君来此,明日往相见。"仲殷敬诺而宿于厅。至明日,敕奴仆与仲殷备汤沐,更易新衣。老人具馔于中堂,延仲殷入拜母。仲殷拜堂下,母不为起,亦无辞让。老人又延升堂就坐,视其状貌,不多类人,或似过老变易,又如猿玃之状。其所食品物甚多,仲饮食次,亦不见其母动匕箸,倏忽而毕。久视之,敛坐如故,既而食物皆尽。老人复引仲殷出,于厅前树下,施床而坐。老人即命弓矢,仰首(首原作卧,据明抄本改。)指一树枝曰:"十箭取此一尺。"遂发矢十枝,射落碎枝十段,接成一尺,谓仲殷曰:"此定如何?"仲殷拜于床下曰:"敬服。"又命墙头上立十针焉,去三十步,举其第一也。乃按次射之,发无不中者也。遂教仲殷屈伸距跗之势。但约臂腕骨,臂腕骨相柱,而弓已满。故无强弱,皆不(不字原缺,据明抄本补。)费力也。数日,仲殷已得其妙。老人抚之,谓仲殷曰:"止于此矣。勉驰此名,左右各(明抄本名作且)教取五千人,以救乱世也。"遂却引归至故处。而仲殷艺日新,果有善射之名。受其教者,(者字原空缺,据明抄本、黄本补。)虽童子妇人,即可与谈武矣。后父卒除服,偶游于东平军,乃教得数千人而卒。其老人盖山神也。善射者必趫度通臂,故母类于猿焉。(出《原化记》)
【译文】
户部郎中张滂的儿子叫仲殷,在南山读书时,结交了几个同年的子弟。仲殷聪明机灵,但不爱读书喜欢骑马射箭,常常带着弓箭和同伴们到树林里去玩。有一次他们走出去三四里地,在林子里遇见一个老人拿着弓箭正追赶一只鹿。老人只一箭就把鹿射中,箭穿鹿胸。仲殷十分赞赏。老人问,"你能达到这个程度吗?"仲殷说,"我倒是希望射得这么好。"老人说,"我得了这个鹿也没什么用,送给你们拿回去吃了吧。"仲殷和同伴们十分感谢。第二天来,又看老人在追一头鹿,又是一箭射中,射中后又把鹿送给了仲殷,第三天仍是这样。仲殷非常惊异佩服,就拜求老人教给箭法。老人说,"我看你还可以传授,明天你再到这儿来,别告诉别人。"第二天仲殷如约来到时,老人也来了,就领着仲殷往西走了四五里,走进一个山口,路渐渐低下去,好象走进一个洞里。洞里的树木花草也和外面不一样,仲殷更加敬服老人。大约走了三十里地,来到一个大庄园,看样子像王公大臣的别墅。老人让仲殷在中门外等着,自己整好衣冠走近去,好象要对谁行大礼参见。不一会老人出来说,"姨知道你来了,明天要你去见她。"仲殷就住在前厅,等候接见。第二天,老人让仆人准备了热水给仲殷洗浴,换上新衣,在大厅摆了酒席,请仲殷参拜老太太。仲殷赶忙跪拜,老太太没起身,也没什么礼让的客气话。老人就请仲殷入席。仲殷看这位老太太不像人,也许是太老以后变了形,倒象个大猿猴。桌上的酒菜十分丰盛,仲殷都吃完了,也不见老太太动筷子。但是转眼间,桌上的酒菜全都没有了。仲殷仔细看老太太,见她还是一动不动地坐着。宴毕老人领仲殷到院里,在厅前的树下放了一张床坐下。接着老人拿来弓箭,抬头指着一个树枝说,"我发十箭射下一尺树枝来。"说着就连发十箭,射下来十段树枝。仲殷把碎枝接起来一量。正好一尺。老人问这个技术怎么样,仲殿跪拜在地,连说,"佩服之极!"老人又让在墙头扎上十根针,在三十步外,从第一根起,挨着顺序根根全都射中。老人接着教仲殷各种射箭的姿势和诀窍,指点仲殷臂在拉弓时要尽力向内弯,弯到碰到腕骨的程度也能把弓拉满,到了这个程度,那就不论拉强弓还是弱弓,都会毫不费力了。过不几天,仲殷就掌握了诀窍。老人高兴地说,"就教这些就够你用了。以后你出了名,可以再教五六千个善射的人,就可以在国家有乱时平定乱世了。"然后老人就把仲殷领到来时的山口。仲殷的箭法越来越精,经他指点过的,那怕是妇女儿童,都精通武艺兵法。后来仲殷父亲死了,他料理完丧事,偶然到东平军中去,教了好几千将士学箭术才去世。原来那位老人就是山神。善于射箭的人都必然双臂特别健壮,所以那个老太太就象猿猴了。
凌华
杭州富阳狱吏曰凌华,骨状不凡。常遇施翁相曰:"能舍吏,当为上将军。"华为吏酷暴,每有缧絏者,必扼喉撞心,以取贿赂。元和初,病一夕而死。将死,见黄衫吏赍诏(诏原作印。据明抄本改。)而前,宣云:"牒奉处分,以华昔日曾宰剧县,甚著能绩。后有缺行,败其成功。谪官圜扉,伺其修省。既迷所履,太乖乃心。玉枕嶷然,委于庸贱。念兹贵骨,须有所归。今镇海军讨逆诸臣,合为上将。骨未圆实,难壮威棱。宜易之以得人,免块然而妄处。付司追凌华,凿玉枕骨送上。仍令所司,量事优恤。"于是黄衫人引入。有绿冠裳者隔帘语曰:"今日之来,德之不修也。见小吏而失禄,窃为吾子惜焉。"命左右取钳槌。俄顷,有缁衣豹袖执斤斧者三人。绿裳赐华酒王盅,昏然而醉。唯闻琢其脑,声绝而华醉醒。复止华于西阶以听命。移时,有宣言曰:"亡贵之人,理宜裨补。量延半纪,仍赍十千。"宣讫,绿裳延华升阶语曰:"吾汉朝隐屠钓之人也。盖求全身,微规小利。既殁之后,责受此官。位卑职猥,殊不快志。足下莫叹失其贵骨,此事稍大,非独一人。"命酒与华对(明钞本无对字)酌别。饮数杯,冥然无所知。既醒,宛然在废床之上。扪其脑而骨已亡,其侪流赙助,凡十千焉。后十五年而卒。(出《集异记》)
【译文】
杭州富阳有个名叫凌华的典狱官,骨相很不一般。曾经有一个姓施的老者给他相面后说,"如果你能不当这个小典狱官,以你的骨相看,将来能做大将军。"凌华管理监狱非常残暴。对待送来的犯人,常常插人喉咙撞人家心口,通犯人给他行贿。元和初年,凌华病了一夜就死了。刚要死时,看见一个穿黄衣的官员,带着公文来到床前宣读说,"现在奉命对你进行处理。你过去曾在很困难的条件下办公事,有不少功劳。可是你后来有不少罪错,使你没能成大事。你现在被贬去官职,闭门思过,进行对自己罪过的反省。既然你心存邪恶,走上犯罪的道路,就使你的很高骨的骨相与你卑劣的本身不相符合了。然而你高贵的骨头应该有所归属。现在镇海将军是平乱的有功之臣,马上要晋升为上将,然而他们的骨相不好,作为上将军很不威壮。所以应该把你高贵的骨头换给上将军,以免贵骨还附在你卑劣的肉体中。现在派人找到你,把你的玉枕骨凿下来上交。并命令办这事的官员,对你给予适当的体恤照顾。"于是黄衣官员领凌华到了一个地方。只听得有个绿衣人隔着帘子说,"你今天到这里来受处理,是因为你缺乏作官之德。为了一个小官而失去上将军的前程,真为你有那样好的骨相而可惜啊!"然后叫左右快取来钳子铁锤。不一会儿,有三个穿黑衣挽着豹皮袖子的人拿着刀斧进来。绿衣人给凌华五杯酒,凌华喝下去立刻就醉得不省人事,只听到有斧子在凿自己的脑袋。凿声停后,凌华也就醒过来了,又让他站在台阶下听候吩咐。立刻,又宣布说,"凌华既然已失去了高贵的骨头,应该有所照顾补偿。再三斟酌,决定发给十千钱。"宣布完后,那绿衣人请凌华上台阶到大厅上来,对凌华说,"我是汉朝一个为想做官而故意隐居在民间,以求有朝一日能被朝廷赏识的人。为了自身追求微薄的名利,我死后罚我当这个专管给人换骨头的官,官位卑小,干的公事也很卑劣,你别感叹你失去了贵人的骨相,这事虽然不小,但受这样处置的决不只你一个人啊。"说罢叫人拿酒来,与凌华对饮饯别。凌华喝了几杯,就昏沉沉不省人事,等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张破旧的床上。摸摸自己的脑袋倒还在,但脑袋里的骨头已能没有了。一打听,他那帮朋友们为给人办丧事送的钱,加在一起正好是十千。凌华又活了十五年后才死。
卷第三百八 神十八
李回 李序 蔡荣 刘元迥 郑翦 柳澥 马总 崔龟从
李回
唐故相李回,少时常久疾。兄軿,召巫觋,于庭中设酒食,以乐神。方面壁而卧,忽闻庭中喧然。回视,见堂下有数十人,或衣黄衣绿,竞接酒食而啖之。良久将散,巫欲撤其席,忽有一人自空而下,左右两翅。诸鬼皆辟易而退,且曰:"陆大夫神至矣。"巫者亦惊曰:"陆大夫神来。"即命致酒食于庭。其首俯于筵上,食之且尽,乃就饮其酒。俄顷,其貌頳然,若有醉色。遂飞去,群鬼亦随而失。后数日,回疾愈。(出《宣室志》)
【译文】
唐代做过宰相的李回,小时曾得病很久不好。哥哥李軿为李回请来了男巫女巫,在院里摆上酒食供果,求神佑助。李回在屋里脸朝墙躺着,忽然听见院里人声嘈杂,一看,是院里有好几十个鬼,有的穿黄衣有的穿绿衣,抢着吃摆设的酒食。过了好半天人们快散去时,巫师想去撤掉桌子,忽然有个人从空中飞下来,左右长着两只翅膀。那些鬼怪都吓得四下奔逃,边跑边喊,"陆大夫神来了!"巫师也惊呼,"真是陆大夫神到了!"于是让赶快重新摆上酒菜,那神就扒在桌上,吃完了菜,又喝酒,不一会儿喝得满脸通红,有点醉了才飞走。那群鬼也都消失了。过了几天,李回的病就好了。
李序
元和四年,寿州霍丘县有李六郎,自称神人御史大夫李序。与人言,不见其形。有王筠者,为之役。至霍丘月余,赁宅住,更无余物,唯几案绳床而已。有人请事者,皆投状。王筠铺于案侧,文字温润,须臾满纸。能书。字体分明,休咎皆应。时河南长孙郢为镇遏使,初不之信,及见实,时与来往。先是官宅后院空宽,夜后或枭鸣狐叫,小大为畏。乃命李六郎与疏理,遂云诺。每行,似风雨霎霎之声,须臾闻笞捶之声。遣之云:"更不得来。"自是后院遂安。时御史大夫李湘为州牧,侍御史张宗本为副使。岁余,宗本行县。先知有李序之异而不信,乃长孙郢召之,须臾而至。宗本求一扎,欲以呈于牧守,取纸笔而请。序曰:"接对诸公,便书可乎?"张曰:"可也。"初,案上三管笔,俄而忽失一管,旋见文字满纸。后云:"御史大夫李序顿首。"宗本心服,归而告湘,湘乃令使邀之。遂往来数日,云:"是五狱之神之弟也。第七舍弟在蕲州,某于阴道管此郡。"亦饮酒,语声如女人,言词切要,宛畅笑咏。常作笑巫诗曰:"魍魉何曾见,头旋即下神。图他衫子段,诈道大王嗔。"如此极多,亦不全记。后云:"暂往蕲州看舍弟。"到蕲乃七月中,仍令王筠送新粳米二斗,札一封,与长孙。邻(邻原作郢,据陈校本改。)近数(数原作姿,据陈校本改。)州人,皆请休咎于李序。其批判处犹存。(出《博异志》)
【译文】
元和四年,寿州霍丘县有个李六郎,自称是神人御史大夫李序。他和人说话时人们看不见他。他还有个仆人叫王筠。李序主仆到霍丘县一个多月,住在租的一间房里,屋里没什么多余的东西,只有一张桌子一个吊铺。有人来求王序预卜吉凶。李序就给写出来。仆人王筠先把纸铺在桌上,不一会纸上就写满了字,文字通畅,字也写得很合体,写出来的吉凶事后来都能应。当时的镇遏使是河南人长孙郢,起初听说时不信,等看见是真的,就常和李序来往了。长孙郢的府第后院很空旷,半夜常有夜猫子狐狸号叫,一家大小都很害怕。就请李序来整治。李序答应了。他到府第来时,看不见本人,只听得一片风雨飒飒声,片刻就听见拷打哭叫声,并听见李序大声斥责道:"都快滚,不许再来!"从此长孙郢的后院就安宁了。当时做州官的是御史大夫李湘,上面派了一个副史张宗本。年末时张宗本到各县巡视时听说了李序的事,不相信。长孙郢就把李序召了来。李序来后,张宗本就请李序给李湘写封书信。取来纸笔后李序问:"就在诸公面前写,可以吗?"张宗本说可以。起初桌上有三支笔,突然就少了一支,接着就见纸上写满了字,后面还写着"御史大夫李序顿首再拜"。这下张宗本信服了,他去告诉州官李湘,李湘就派人把李序请来,两个人交往了好几天。李序说,"我是五狱神的弟弟,我的七弟在薪州。我在冥间管理本郡。"李序也喝酒,说话的声音像女人,很善于辞令,谈笑风生。他有一首嘲笑巫师的诗说:"魍魉何曾见,头旋即下神。图他衫子段,诈道大王嗔。"这样的诗很多,就不一一记载了。后来,李序说要到薪州去看弟弟。他到薪州是七月中旬,到后让仆人王筠给长孙郢送去新米二斗和一封信。当时,邻近几州的人,都请李序帮助避灾,他批写的字现在还留存着。
蔡荣
中牟县三异乡木工蔡荣者,自幼信神祈。每食必分置于地,潜祝土地,至长未常暂忘也。元和二年春,卧疾六七日。方暮,有武吏走来,谓母曰:"蔡荣衣服器用,速藏之,勿使人见,乃速为妇人服饰。有来问者,必绐之曰:'出矣。'求其处,则亦意对,勿令知所在也。"言讫走去。妻母从其言。才毕,有将军乘马,从十余人,执弓矢,直入堂中,呼蔡荣。其母惊惶曰:"不在。"曰:"何往。"对曰:"荣醉归,怠于其业,老妇怒而笞之,荣或潜去,不知何在也,十余日矣。"将军遣吏入搜,搜者出曰:"房中无丈夫,亦无器物。"将军连呼地界。教藏者出曰:"诺,"责曰:"蔡荣出行,岂不知处。"对曰:"怒而私出,不告所由。"将军曰:"王后殿倾,须此巧匠。期限向尽,何人堪替?"对曰:"梁城乡叶干者,巧于蔡荣。计其年限,正当追役。"将军者走马而去。有顷,教藏者复来曰:"某地界所由也,以蔡荣每食必相召,故投恩耳。"遂去。母视荣,即汗洽矣。自此疾愈。俄闻梁城乡叶干者暴卒。干妻乃荣母之犹子也。审其死者,正当荣服雌服之时。有李复(按,疑当作复言)者,从母夫杨曙,为中弁团户于三异乡,遍周其事。就召荣母问之。回以相告。其泛祭之见德者,岂其然乎?(出《续玄怪录》)
【译文】
中牟县三异乡,有个叫蔡荣的木匠,从小就信神。每次吃饭时总往地下放些饭食祭祀土地神。长大以后一直这样做。元和二年春天,蔡荣病了六七天。有天傍晚,有个武官跑到家里对蔡荣的母亲说,"赶快给蔡荣穿上女人的服装,他平时的衣服东西也快收起来别让人看见。如果有人来问你就骗他说,蔡荣不在家,问到那里去了,你也别说出准地方,说个大概就行。"武官说完了就消失了。蔡荣的母亲和妻子记听从了武官的话。果然,刚给蔡荣穿好女人的衣服,就来了个骑马的将军,带着十多个佩带弓箭的随从,一直闯进屋里喊蔡荣。母亲惊慌的说,"蔡荣不在家。"将军问,"到哪儿去了?"母亲说,"蔡荣喝醉了酒回来,不好好干活,我用鞭子抽了他一顿,他赌气跑了,已经十几天没回来。"将军叫人在屋星搜,搜查的人说,"屋里没有男人,也没有男人用的东西。"将军连声呼喊土地神出来,那个武官就出来了。将军斥责说,"蔡荣到哪里去了,你这个土地神能不知道吗?"土地神说,"他是一怒之下独自出去,没说上那儿去。"将军说,"大王的神殿后面倾斜了,须要找蔡荣这样的巧匠去修。期限快到了,谁能替他去?"土地神说,"梁城乡有个叫叶干的木匠,手艺比蔡荣还好。我算他的阳寿也到了,正应该让他去。"将军一听就上马去了。过了一会儿,那武官又来了,对蔡母说,"我就是这里的土地神。因为蔡荣每顿饭都请我来同吃,所以我要报答他。"说完就走了。母亲去看蔡荣,见他出了一身大汗,从此病就好了,不久就听说梁城乡的叶干突然死亡。叶干的妻子,是蔡荣母亲的干女儿。计算叶干死的时候,正是蔡荣穿上女人衣服的那个时辰。有个叫李复的,姨夫杨曙当时在三异乡当中弁团户,很了解这件事,就找来蔡荣的母亲询问,把荣母所说的情况告诉了李复。敬神如此虔诚,难道这不就是一种回应吗?"
刘元迥
刘元迥者,狡妄人也。自言能炼水银作黄金,又巧以鬼道惑众,众多迷之,以是致富。李师古镇平卢,招延四方之士,一艺者至,则厚给之。元迥遂以此术干师古,师古异之,面试其能,或十铢五铢。皆立成焉。盖先以金屑置于汞中也。师古曰:"此诚至宝,宜何用?"元迥贵成其奸,不虞后害,乃曰:"杂之他药,徐烧三年,可以飞仙;为食器,可以避毒;以为玩用,可以辟邪。"师古大神之,因曰:"再烧其期稍缓,子且为我化十斤,将备吾所急之器也。"元迥本炫此术,规师古钱帛,逡巡则谋遁去。为师古縻之,专令烧金。其数极广,元迥无从而致,因以鬼道说师古曰:"公绍续一方,三十余载,虽戎马仓廪,天下莫与之俦,然欲遣四方仰归威德,所图必遂者,须假神祈之力。"师古甚悦,因而询之,元迥则曰:"泰岳天齐王,玄宗东封,因以沈香刻制其像。所以玄宗享国永年。公能以他宝易其像,则受福与开元等矣。"师古狂悖,甚然之。元迥乃曰:"全驱而至,或恐卒不能办。且以黄金十五斤,铸换其首,因当获祐矣。"师古曰:"君便先为烧之,速成其事。"元迥大笑曰:"天齐虽曰贵神,乃鬼类耳。若以吾金为其首,岂冥鬼敢依至灵之物哉!是则斥逐天齐,何希其福哉!但以山泽纯金而易之,则可矣。"师古尤异之,则以藏金二十斤,恣元迥所为,仍命元迥就岳庙而易焉。元迥乃以铅锡杂类,镕其外而易之。(易原作置,据明抄本改。)怀其真金以归,为师古作饮食器皿,靡不办集矣。师古尤加礼重,事之如兄。玉帛姬妾居第,资奉甚厚。明年,师古方宴僚属将吏,忽有庖人,自厨径诣师古。于众会之中,因举身丈余,蹈空而立,大诟曰:"我五岳之神,是何贼盗,残我仪质?我上诉于帝,涉岁方归。及归,我之甲兵军马,帑藏财物,皆为黄石公所掠去。"则又极骂,复耸身数丈,良久履地。师古令曳去。庖人无复知觉,但若沉醉者数日。师古则令画作戎车战士,戈甲旌旗,及纸钱绫帛数十车,就泰山而焚之。尚未悟元迥之奸。方将理之,而师古暴疡。不数日,脑溃而卒。其弟师道领事,即令判官李文会、虞早等按之。元迥词穷,戮之于市。(出《集异记》)
【译文】
刘元迥是个狡滑奸诈的人。他说自己会把水银炼成黄金,又花言巧语讲神论鬼迷惑人,很多人信了,他也由此骗了不少钱,过得很富足。李师古任平卢节度使,招纳四方有才能的居士。凡是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受到优厚的待遇。元迥就跑去投奔李师古,说他会炼金术。师古不信,当面试他。他当时就出了好几钱金子,原来这事先就偷偷把碎金末放在水银里骗了师古。师古说,"这真是个了不起的技术,但怎么用法呢?"刘元迥想狠狠算计一下李师古也不考虑什么后果,就对师古说,"如果把水银里加上一些药物,慢慢炼上三年,吃了就可以成仙。为用来做食器,可以防毒,用来作玩物,可以避邪。"师古完全相信了,说,"你可以慢慢烧炼,先给我炼出十斤,以备我急用。"刘元迥本来就是炫耀炼金术骗人的。这时就打算骗了师古的钱,得空就逃掉。但师古笼络刘元迥以后,让他专炼金,而且要的数量相当多。元迥没法作假,就拿鬼神之道骗师古说,"大人您镇守一方,三十多年来,虽然你的车马库存财产可以富甲天下,然而要想四方的人都感于你的威德,你想要的也都能得到,那就必须借助于神仙的帮助。"师古兴奋地问怎么借助神力,元迥就说,"你应该供奉泰山的天齐王。当年唐玄宗东巡到泰山,用沉香木刻制了天齐王像供奉,所以玄宗当了一辈子皇上。如果您能以更贵重的东西换下玄宗的那尊天齐王神像,那你的富贵就会和唐玄宗一样了。"师古很有野心,就听信了。元迥就说,"如果把那尊天齐王像整个换下来,怕不好办,只要用十五斤黄金铸成天齐神的头,换下来,你就可以得到天齐神的祐护了。"师古让他马上炼金作头,快快办成这事。元迥大笑说,"别看天齐神是个大神,其实他不过是个鬼怪而已。如果用我所炼出的极贵重的金给他铸头,那些鬼怪还会依附于天齐神鸣?他们会把天齐神赶走,那您还能受到他的祐护吗?你只要把人间平常用的黄金给天齐神铸个头就可以了。"师古更觉得惊异,就把家里的二十斤黄金给了元迥让他铸成金头,拿到泰岳庙去换天齐神的头。刘元迥把李师古的二十斤黄金归为己有,弄了些铅、锡之类的金属铸了个头,到庙里去给天齐神换上了。又用师古金子的一少部分做了些饮食器具送给师古,假称是用自己所炼的金子作的,师古就更加器重他了,把他敬为兄长,赠给他财物、美女和宅院。第二年,有一天李师古设宴招待属下的官员和将士时,有一个厨师从厨房里一直跑到李师古面前。然后突然变成了一丈多高的大个子跳到了空中,对宴会上的众人愤愤地说,"我是五岳庙里的天齐神,是那个盗贼残害我,把我的头给换了?我向天帝去告状,去了一年多,回来后,我的车马卫队和仓库里的钱财已被黄石公抢掠一空!"越骂越凶,越长越高,竟身高好几丈。过了很久,那厨师才一下落到地上。师古叫人们把厨师拖走。厨师一直不省人事,昏昏沉沉象喝醉的好几天也不醒来。师古就叫人画了很多兵车战士、刀枪战旗,还装了几十车纸钱,到泰山前烧化。这时师古还没有完全看穿刘元迥的鬼计,刚想弄个明白,就得了暴病。不几天,师古因脑袋溃烂而死了。他的弟弟李师道继为平卢节度使之事,叫判官李文会和虞早一齐审讯刘元迥,刘元迥说不清楚,被判死刑,拖到市上斩首。
郑翦
穆宗有事于南郊,将谒太清空。长安县主簿郑翦主役,于御院之西序,见白衣老人云:"此下有井,正值黄帝路过,汝速实之。不然,罪在不测。"翦惶惧,使修之。其处已陷数尺,发之则古井也。惊顾之际,已失老人所在。功德使护军中尉刘弘规奏之。帝至宫朝献毕,赴南郊,于宫门驻马。宰臣及供奉官称贺,遂命翰林学士韦处厚撰记,令起居郎柳公权,书于实井之上,名曰《望瑞感应纪》。仍赐郑翦绯衣。(出《唐统记》)
【译文】
唐穆宗驾幸南郑,打算去太清宫祭祀。当时长安县的主簿郑翦负责皇帝的护卫和起居,在行宫的西院值班。忽然来了个白衣老人对他说,"这下面有口井,正是皇帝要去过的地方,你快把他填上,不然你会犯下大罪。"郑翦十分害怕,赶快找人来挖开地皮,一看下面已陷下去了好几尺,原来是一口古井。惊讶之余再去找白衣老人,已不见了。于是赶紧把古井填好。当时功德使护军尉刘弘规把这事奏报给皇上。皇上在太清宫祭祀完毕回到皇宫,在宫门下马后,文武大臣都祝贺皇上平安还宫。穆宗就命翰林学士韦处厚撰写文章,命当起居郎的柳公权写下来刻成碑,竖在那口填实后的古井上,碑文名叫《望瑞感应记》。皇上还为此特赏给郑翦穿红袍。
柳澥
柳澥少贫,游岭表。广州节度使孔戣,遇之甚厚,赠百余金,谕令西上。遂与秀才严烛、曾黯数人,同舟北归。至阳朔县南六十里,方博于舟中,忽推去博局,起离席,以手接一物。初视之,若有人投刺者。即急命衫带,泊舟而下。立于沙岸,拱揖而言曰:"澥幸得与诸君同事。符命虽至,当须到桂州。然议行李,君宜前路相候。"曾严见澥之所为,不觉懔然,亦皆肸蚃如有所睹。澥即却入舟中,偃卧吁嗟,良久谓二友曰:"仆已受泰山主薄,向者车乘吏从毕至,已与约至桂州矣。"自是无复笑言,亦无疾。但每至夜泊之处,则必箕踞而坐。指挥处分,皆非生者所为。阳朔去州尚三日程,其五十滩,常须舟人尽力乃过,至是一宿而至。澥常见二紫衣,具军容,执锤,驱百余卒,在水中推挽其舟。澥至桂州,修家书才毕而卒。时唐元和十四年八月也。(出《河东记》)
【译文】
柳澥少年时家里很穷。他到广州时,广州节度使孔戣侍他很好,给了他不少钱让他到西上求前程。于是柳澥和秀才严烛、曾黯三人一同乘船上路。船走到阳朔县南边六十里,三个人正在船里赌博着玩,柳澥突然推开赌具,从空中接了一件东西,看着象一张名帖,就急忙让船夫停船,穿戴整齐上了岸,向空中作拜说,"我柳澥今后有幸和各位一同共事了。现在我的任命虽然已经到了,但我还有很多行李私事要处理完,请你们在前面等我。"同船的曾暗和严戣见此情形都又惊又怕,也模糊糊地看到了空中有什么。柳澥又回到船里,接着叹了半天气才对两位朋友说,"我已被任命为阴间的泰山主簿,刚才接我的车马仆从已经到了,我和他们相约,等我到桂林后再去上任。"说完,就再也不说不笑,也没有生病。只是每到夜晚船停泊后,他就躬身坐着,办理公事,说的那些话和事都不象是活着的人。阳朔离桂林船要走三天,经过五十个险滩,船夫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过去,然而这船却走了一天就到了阳朔。原来柳澥看见有两个穿紫衣的军官,手执锤,指挥着一百多个兵在水里推船。柳澥到了桂林,刚写完一封家书就死了。这件事出在唐代元和十四年八月间。
马总
马总为天平节度使。暇日方修远书,时术人程居在傍。总凭几,忽若假寐,而神色惨蹙,不类于常。程不敢惊,乃徐起,诣其佐相元封告之。俄而总召元封,屏人谓曰:"异事异事,某适有所诣,严邃崇閟,王者之居不若也。为人导前,见故杜十丈司徒,笑而下阶相迎曰:'久延望。甚喜相见。'因留连曰:'之此官,亦人世之中书令耳。六合之内,靡不关由。然久处会剧,心力殆倦,将求贤自代。公之识度,诚克大用,况亲且故,所以奉邀。敬以相授。'总因辞退,至于泣下。良久,杜乃曰:'既未为愿,则且归矣。然二十年,当复相见?'"总既寤,大喜其寿之遐远。自是后二年而死,岂马公误听,将祐增其年,以悦其意也?(出《集异记》)
【译文】
天平节度使马总,有一天公余时正在写信给远方的友人,当时有位术士程居在他身边。马总写着写着忽然打起盹来,但脸色却十分惨白,不象平时。程居不敢惊动,慢慢走出去找到马总的左相元封告诉了他。不一会儿,马总把元封叫来,让左右退下,然后说,"怪事怪事!我刚才去了一个地方,府第高大森严,比帝王的宫殿也不差。有人领我走进去,竟看见了已死的司徒杜十丈。杜司徒笑着迎下台阶对我说,'已经盼望你很久了,见到你真高兴。我在阴间这个官,也相当于阳间的中书令了,而且天地之间的事我都管。然而长久地处理繁忙地公务,心力交瘁有些承受不了,希望找个贤能的人换我的班。你有才有识,定能担此大任,而且我们在阳世时又是好友,所以我特意把你请来,准备把我的官职授给你。'我苦苦推辞,最后都哭了。过了半天杜司徒才说,'既然你不愿意,那你就先回去吧。不过二十年后,我们还会再见的。'我就回来了。"马总醒后,高兴地对别人说,他还有二十年的阳寿。然而过了两年就死了。并不是马公听错了,而是在阴间杜司徒把两年后相见故意说成二十年,好让马总心里高兴罢了。
崔龟从
崔龟从,长庆三年,以大理评事从事河中府。一夕,梦与人入官署,及其庭,望见室内有人当阳,仪卫甚盛。又一人侧坐,容饰略同。皆隆准盱目,搦管视状,若决事者。因疾趋及阶,拜唯而退。行及西庙,视庑下牖间,文簿堆积于大格,若今之吏舍。有吏抱案而出,因迎问之:"此当是阴府,某愿知禄寿几何。"吏应曰:"二人后且皆为此州刺史,无劳阅簿也。"及出门,又见同时从事,席地而樗蒲。归寤,大异之,仿佛在目。唯所与同行者,梦中问(问原作顾,据明抄本改。)之,其姓名是常所交游,及觉,遂妄其人。明日入公府,话于同舍,皆以为吉。解曰:"君梦得君,(明抄本君作官。)而又见樗蒱者,蒲也。君后当如主公,节临蒲州矣。"尔后每入祠庙,辄思所梦,尝屡谒河渎。及为华州,拜西岳庙宇神像,皆非梦中所见。开成中,自户部侍郎,出为宣州,去前梦二十年矣。五月至郡,吏告曰:"敬亭神实州人所严奉,每岁无贵贱,必一祠焉。其他祈祷报谢无虚日。以故廉使辄备礼祠谒。"龟从时病,至秋乃愈,因谒庙。及门怳然,屏上有画人,抱案而鞠躬,乃梦中之吏也。入庙所经历,无非昔梦,唯无同行者。归以告妻子。明年七月,龟从又病,苦下泄,尤不喜食,暮夜辄大剧。因自诊前梦,以为"吏所告者,吾其终于此乎?"因心祷之。既寐,又梦晨起视事如常时。将就便室,及侧门,有家吏姚珪者,附耳言曰:"左府君使人传语。"闻之心悸而毛坚,意其非常人。就室未及坐,有一人,戎服提刀,奔趋而入。视其状魁岸,面黝而加赤,不类人色。紫衣黦剥,乃敬亭庙中阶下土偶人也。未及语,龟从厉声言曰:"我年得几许?"遽应曰:"得六十几。"梦中记其言,及觉,遂忘其奇载,意者神不欲人逆知其终欤?迟明,自为文以祝神,具道所以。命儿侄将酒牢庙中以祷。先是疾作,医言疾由寒而发,服热药辄剧。遂求医于浙西,医沈中遂乘驿而至。既切脉,直言公之疾,热过而气壅,当以阳治之,药剂以甘草犀角为主。如其言,涉旬而稍间,经月而良已。自以为必神之助,又自为文以祝神。因出私俸,修庙之坏隳,加置土偶人,写垣墉之画绘皆新之。大设乐以享神,自举襟袖以舞。始长庆感梦之时,绝不为五木之戏,及至江南,方与从事复为之。龟从后入相,罢为少保归洛。大中七年卒。(出《龟从自叙》)
【译文】
长庆三年,崔龟从以大理评事的职衔在河中府当从事。一天晚上,他梦见和一个人一同走进一个官府,进了大厅,见正面坐着一个仪态威严的人,还有一个人侧面生着,容貌服饰和中间坐的人一样,都是高鼻大眼。那个人正拿着笔看公文,象是在决断大事。崔龟从赶快拜礼告罪退出来。走到西庙,看见屋檐下的窗子里一排一排架格堆放着卷宗档案,好象是官府的办公处所。这时看见一个官员抱着卷宗走出来。就迎上去问道:"这里是冥府吧,我想知道我的寿数怎样,官运如何?"那官员说:"你们两个以后都会当上这个州的刺史,不用查簿子了。"崔龟从走出大门,又看见自己的一个同事,正坐在地上用樗蒲玩赌博的游戏。梦醒后,感到十分奇怪。梦里的事好象就在眼前。只有那个和他一起走的人,在梦里问他时是自己的熟人,醒后却想不起来了。第二天崔龟从到衙里去把梦中的事说给同僚,大家都说这梦很吉利,并解说梦见玩樗蒲,就是预示你将到蒲州当节度史。从此以后,崔龟从每到一个神庙,都想起梦里的事。曾去过河神庙,到华州时也去过西岳庙,看了所有的神像,都不象梦里的人事。开成年间,他从户部侍郎任上调到任宣州刺史,离开作梦已经二十年了。五月到了蒲州郡。郡里的官员告诉他,这个州的人特别信奉敬亭神,每年不分贵贱穷富,都要进祠祭祀,平日庙里也香火不断,以往每一任州官上任后都备上祭礼上庙祭祀。当时崔龟从正在生病,到秋天病好了才去敬亭神庙上香。一进了庙门就恍然有所醒悟,看见墙上的画中有个人抱着案卷在行礼,正是二十年前梦里遇到的那个官员。进庙以后看到的一切都和梦境相符。只是还找不到那个同行者。从庙上回来告诉了妻子。第二年七月,崔龟从又病了,腹泻不止,到了夜里就更重,不能吃饭,病中自己回忆二十年前的梦,心想那个官员说的意思是不是我就要死在这里了?心里就不断的祷告。刚睡着,又梦见自己象平时一样进衙办事。刚到休息室的侧门,一个家中的管事人附在他耳上说,"左府君派使者来给你传话。"崔龟从立刻吓得头发都竖了起来,心想一定是阴间派人来了。进屋还没坐定,就有一个身穿军服提着刀的人闯了进来,这人身材高大,面孔黑红,紫衣服旧得掉了色,定睛一看,才想起他就是敬亭神庙大殿前的泥神像。还没等那人说话,崔龟从就厉声问道,"我的阳寿倒底是多少年?"那人很快答道,"六十多年。"梦中记住了这句话,醒来以后,竟忘了那神人说的是六十几年了,暗想大概是神人不能告诉他究竟能活到那一年。天明以后,就自己写了一篇文章,把这些事都写上了,然后让儿子侄儿带上酒、肉到敬亨庙中祭神。起初他生病后,医生说是因为受寒,就给他服热性药,结果病情加重了。于是就求浙西一位名医。医生骑马赶来,一号脉,直率地说,"你的病是热引起的,应当服以甘草犀角为主的清热药。"于是就按医生的话服药,十天后就见好转,一月后痊愈。心想这一定是神的佑护,又写了一篇祭神的文章。并拿出自己的钱,修补庙里破败的地方,重塑了大殿前的神像,把墙上的壁画也重新画了,请来了鼓乐班子,他自己也随着乐声跳起舞来。当初长庆年间梦见去阴间之后,再也不玩用樗蒲赌博的游戏,到了江南,才和同僚们又玩这种游戏了,崔龟从后来当了相国,在任太子少保时退休回洛阳,大中七年去世。
卷第三百九 神十九
蒋琛 张遵言
蒋琛
霅人蒋琛,精熟二经,常教授于乡里。每秋冬,于霅溪太湖中流,设网罟以给食,常获巨龟,以其质状殊异,乃顾而言曰:"虽入余且之网。俾免刳肠之患。既在四灵之列,得无愧于鄙叟乎?"乃释之。龟及中流,凡返顾六七。后岁余,一夕风雨晦冥。闻波间汹汹声,则前之龟扣舷人立而言曰:"今夕太湖霅溪松江神境会,川渎诸长,亦闻应召。开筵解榻,密迩渔舟。以足下淹滞此地,持网且久,纤鳞细介,苦于数网。脱祸之辈,常怀怨心。恐水族乘便,得肆胸臆。昔日恩遇,常贮悫诚,由斯而来,冀答万一。能退咫尺以远害乎?"琛曰:"诺。"遂于安流中,缆舟以伺焉。未顷,有龟鼍鱼鳖,不可胜计,周匝二里余,蹙波为城,遏浪为地。开三门,垣通衢,异怪千余。皆人质螭首,执戈戟,列行伍,守卫如有所待。续有蛟蜃数十,东西驰来,乃吁气为楼台,为琼宫珠殿,为歌筵舞席,为座裀褥,顷刻毕备。其尊田径罍器皿玩用之物,皆非人世所有。又有神鱼数百,吐火珠,引甲士百余辈,拥青衣黑冠者,由霅溪南津而出。复见水兽术亦数百,衔耀,引铁骑二百余,拥朱衣赤冠者,自太湖中流而来。至城门,下马交拜,溪神曰:"一不展觌,五纪于兹虽鱼雁不绝,而笑言久旷。勤企盛德,衷肠惄然。"湖神曰:"我心亦知此。"揖让次,有老蛟前唱曰:"安流王上马。"于是二神之候焉。则有衣虎豹之衣,朱其额,青其足,执蜡炬,引旌旗戈甲之卒,凡千余,拥紫衣朱冠者,自松江西派而至。二神迎于门,设礼甚谨,叙暄凉竟。江神曰:"此去有将为宰执者北渡,而神貌未扬,行李甚艰。恐神不(不字原空缺,据陈校本补。)识不知,事须帖屏翳收风,冯夷息浪。斯亦上帝素命,礼宜躬亲。候(明钞本作后)吾子清尘,得免举罚否。然窃于水滨拉得范相国来,足以补其尤矣。"乃有披褐者,仗剑而前,溪湖神曰:"钦奉实久。"范君曰:"凉德韦泯,吴人怀恩,立祠于江濆,春秋设薄祀。为村醪所困,遂为江公驱来。唐突盛宴,益增惭慄。"于是揖让入门。既即席。则有老蛟前唱曰:"湘王去城二里,俄闻軿阗车马声。"则有绿衣玄冠者,气貌甚伟,驱殿亦百余。既升阶,与三神相见。曰:"适辄与汨罗屈副使俱来。"乃有服饰与容貌惨悴者,伛偻而进。方即席,范相笑谓屈原曰:"被放逐之臣负波涛之困,谗痕谤迹骨销未灭,何惨面目,更猎其杯盘?"屈原曰(屈原曰三字原缺。据明抄本、陈校本补。):"湘江之孤魂,鱼腹之余肉,焉敢将喉舌酬对相国乎?然无闻穿七札之箭,不射笼中之鸟;刜洪锺之剑;不剐几上之肉。且足下亡吴霸越,功成身退,逍遥于五湖之上,辉焕于万古之后。故鄙夫窃仰重德盛名,不敢以常意奉待。何今日戏谑于绮席,恃意气于放臣?则何异射病鸟于笼中,剐腐肉于几上?窃于君子惜金镞与利刃也。"于是湘神动色,命酒罚范君。君将饮,有女乐数十辈,皆执所习于舞筵。有俳优扬言曰:"皤皤美女,喝《公无渡河歌》。"其词曰:"浊波扬扬兮凝晓雾,公无渡河兮公竟渡。风号水激兮呼不闻,捉衣看入兮中流去。流排衣兮随步没,沈尸深入兮蛟螭窟。蛟螭尽醉兮君血干,推出黄沙兮泛君骨。当时君死兮妾何适,遂就波澜兮合魂魄。愿持精卫衔石心,穷取(取字原空缺,据陈校本改。)河源塞泉脉。"歌竟,俳优复扬言:"谢秋娘舞(舞字原缺,据陈校本补。)《采桑曲》。"凡十余迭,曲韵哀怨。舞未竟,外有宣言:"申徒先生从河上来,徐处士与鸱夷君自海滨至。"乃随导而入。江溪湘湖,礼接甚厚。屈大夫曰:"子非蹈瓮抱石扶眼之徒与?"对曰:"然。"屈曰:"余得朋矣。"于是朱弦雅张,清管徐奏。酌瑶觥,飞玉觞。陆海珍味,靡不臻极。舞竟,俳优又扬言:"曹娥喝喝《怨江波》。"凡五叠,琛所记者唯三。其词曰:"悲风淅淅兮波绵绵,芦花万里兮凝苍烟。虬螭窟宅兮渊且玄,排波叠浪兮沈我天。所复不全兮身宁全,溢眸恨血兮往涟涟。誓将柔荑扶锯牙之啄,空水府而藏其腥涎。青娥翠黛兮沉江壖,碧云斜月兮空婵娟。吞声饮恨兮语无力,徒扬哀怨兮登歌筵。"歌竟,四座为之惨容。江神把酒,太湖神起舞作歌曰:"白露溥兮西风高,碧波万里兮翻洪涛。莫言天下至柔者,载舟复舟皆我曹。"江神倾杯,起舞作歌曰:"君不见,夜来渡口拥千艘,中载万姓之脂膏。当楼船泛泛于叠流,恨珠贝又轻于鸿毛。又不见,潮来津亭维一舠,中有一士青其袍。赴宰邑之良日,任波吼而风号。是知溺名溺利者,不免为水府之腥臊。"湘王持杯,霅溪神歌曰:"山势萦回水脉分,水光山色翠连云。四时尽入诗人咏,役杀吴兴柳使君。"酒至溪神,湘王歌曰:"渺渺烟波接九嶷,几人经此泣江篱。年年绿水青山色,不改重华南狩时。"于是范相国献境会夜宴诗曰:"浪阔波澄秋气凉,沈沈水殿夜初长。自怜休退五湖客,何幸追陪百谷王。香袅碧云飘风席,觥飞白玉滟椒浆。酒酣独泛扁舟去,笑入琴高不死乡。"徐衍处士献《境会夜宴并简范诗》曰:"珠光龙耀火燑燑,夜接朝云宴渚宫。凤管清吹凄极浦,朱弦闲奏冷秋空。论心幸遇同归友,揣分惭无辅佐功。云雨各飞真境后,不堪波上起悲风。"屈大夫左持杯,右击盘。朗朗作歌曰:"凤骞骞以降瑞兮,患山鸡之杂飞。玉温温以呈器兮。国碱砆之争辉。当候门之四辟兮,瑾嘉谟之重扉。既瑞器而无庸兮,宜昏暗之相微。徒刳石以为舟兮,顾沿流而志违。将刻木而作羽兮,与超腾之理非。矜孑孑于空阔(阔字原空缺。据明抄本、陈校本补。)兮,靡群援之可依。血淋淋而滂流兮,顾江鱼之腹而将归。西风萧萧兮湘水悠悠,白芷芳歇兮江篱秋。日晼晼兮川云牧,棹回起兮悲风幽。羁魂汨没兮,我名永浮。碧波虽涸兮,厥誉长流。向使甘言顺行于曩昔,岂今日居君王之座头。是知贪名徇禄而随世磨灭者,虽正寝而(而原作之,据明抄本改。)死兮,无得与吾俦。当鼎足之嘉会兮,获周旋于君侯。雕盘玉豆兮罗珍羞,金卮琼斝兮方献酬。敢写心兮歌一曲,无诮余持杯以淹流。"申屠先生献《境会夜宴诗》曰:"行殿秋未晚,水宫风初凉。谁言此中夜,得接朝宗行。灵鼍振冬冬,神龙耀煌煌。红楼压波起,翠幄连云张。玉箫冷吟秋,瑶瑟清含商。贤臻江湖叟,贵列川渎王。谅予衰俗人,无能振穨纲。分辞昏乱世,乐寐蛟螭乡。栖迟幽岛间,几见波成桑。尔来尽流俗,难与倾壶觞。今日登华筵,稍觉神扬扬。方欢沧浪侣,邃恐白日光。海人瑞锦前,岂敢言文章。聊歌灵境会,此会诚难忘。"鸱夷君衔杯作歌曰:"云集大野兮血波汹汹,玄黄交战兮吴无全垄。既霸业之将坠,宜嘉谟之不从。国步颠蹶兮,吾道遘凶。处鸱夷之大困,入渊泉之九重。上帝愍余之非辜兮,俾大江鼓怒其冤踪。所以鞭浪山而疾驱波岳,亦粗足展余拂郁之心胸。当灵境之良宴兮,谬尊俎之相容。击箫鼓兮撞歌钟,吴讴赵舞兮欢未极。遽军城晓鼓之冬冬,愿保上善之柔德,何行乐之地兮难相逢。"歌终,毚郡城楼早鼓绝,洞庭山寺晨钟鸣。而飘风勃兴,玄云四起,波间车马音犹合沓。顷之,无所见。曙色既分,巨龟复延首于中流。顾眄琛而去。(出《集异记》,明钞本作出《篡异记》)
【译文】
湖南簨县人蒋琛,精通诗经书经,曾经在乡间教书。每到秋冬之际,就在霅溪或太湖中张网打鱼。有一次,他捕到一只大龟,看这大龟长得很特殊,就看着它说,"虽然你进了我的渔网,但我免了你被烹煮开膛之苦,就放了你吧。都说龟是四灵之一,你这个大龟能对我这个穷老头有点什么报答吗?"大龟游向湖去时,不时回头看了六七次。一年多后,有一天湖面上风雨大作,湖中波涛汹涌。只见那只大龟伏在蒋琛的船边,象人似的站着说,"今晚太湖神、霅溪神和松江神聚会,很多江神河神也被请前来参加。到时他们要饮酒作乐,怕会贴近你的鱼船。你老长年在这里打渔,捕了不少鱼鳖虾蟹。就是那些从你网中逃脱的,也对你很怨恨。这次他们大聚会时会乘机报复你以发泄对你的仇怨。过去你放我生还,我十分感恩,所以特来通知你,以报恩于万一。希望你离这是非之地远远的,以免受到伤害。"蒋琛感谢地说,"我知道了。"就把船停在一个僻静的湾子里,把船系好等着看。不一会儿,就见到成千上万的鱼鳖虾蟹等涌出水面,在水面二里宽的范围内,它们兴起波浪,波浪就变成了城,弄平了水面成了土地。城有三个门,城里有宽阔的街道。有成千的水族,都长着人的身子和龙头,手持刀枪,整整齐齐地列着队,象在等侍什么。接着又有几十个蛟龙和大蛤蜊,从东方游来。它们吐出的气立刻变出了楼台宫殿,还变出了歌舞宴席、座椅褥垫,这些都只在片刻间准备好了。宫殿里的陈设和用品都是人间所没有的。又有几百个神鱼吐着火珠,引导着一百多士兵,簇拥着一黑衣黑帽的大王,从霅溪的南河口涌了过来。又见几百个水霅嘴里叼着闪耀的灯引导着二百多骑士,拥着一位红衣红帽的大王,从太湖中流赶来。他们到了城门口,两个大王下马见礼。溪神说,"咱们分别转眼五百年了,虽然常常通信,却不能直接见面,使我能亲受指教,心里常感空旷寂寞。"湖神说,"我的心中也和你一样啊!"两个人又一次作揖谦让才进了城门。这时只听一个老蛟在远处喊报,"安流王已经上马了!"于是溪、湖二神恭敬地站着等候。这时就见一个神人穿着虎豹皮衣,额头赤红双脚乌黑,手里举着火把,引导着几千旌旗仪仗和士兵,拥着一位紫衣红帽的大王,从松江西面来到城前。溪神和湖神在城门口十分恭敬地迎接,礼仪十分周到。问过了安康后,松江神说,"也有一位将要当宰相的要经过这里向北去。这位宰相长相很平常,也没带更多的侍从仪仗,怕各位神仙不认识他,还望诸位多多关照,不要兴波作浪,让他借道平安地赶路。其实这位宰相也是奉上天之命去办事,按理说我应该护送他,但我想各位都是德高望重的,不会因没有我护送而难为他吧。这次我在江边把范蠡相国硬拉来参加咱们的聚会,就算是补偿我的失礼吧。"这时就有一个身披斗篷手执宝剑的人走上前来。溪湖神说,"对范相国我是钦佩很久了。"范蠡说,"我由于生前为官有德,江南人感恩,为我在江边立了祠,经常以酒肉供奉我,我今天喝醉了,被松江神拉来了。以我的身份能参加这样高贵的聚会,实在既惶恐又荣幸。"于是六神一起入席就坐。这时又听见老蛟在远处喊道,"湘水神离城还有二里远了!"不一会就听见车声隆隆,一位绿衣黑帽的人,带着几百随从,气宇轩昂地走进来了。进了宫殿,和三个神至相施礼后说,"我是和汨罗江屈副使一同来的。"只见衣服破旧面容憔悴的屈原躬着身子走进来。刚入席。范相国就嘲笑屈原说,"你这个当初被朝廷放逐的官儿,在水里呆了这么多年,是不是当年被诬陷的那些事还没洗净,才这么悲愁吗?"说着还把屈原面前的杯盘抢了过来。屈原说,"我一个湘江的孤魂,被鱼虾吃剩下的身子,怎敢和你这高贵的相国争辩呢?然而你难道没听说过,能穿透七层竹板的箭,不射笼中的小鸟,能劈开大钟的剑,不会用来切桌上的肉。范相国你生前灭了吴国使越国成了霸主,功成身退,活着时逍遥在江湖上,死后万世传颂。我素来敬仰你范蠡的功德和盛名,从来不敢有一点不敬,今天你却在这样隆重的宴会上当众嘲笑我这个被诬陷放逐的人,这和用利箭射笼中的病鸟,用宝剑切桌上的烂肉,有什么不同?我真替你可惜你那利箭和快刀啊!"一番话说得湘神也感动了,就命罚范蠡喝酒。范相国刚要喝酒,几十个舞女就开始献歌舞为宴会助兴。这时有一位艺人大声报告说,"现在请一位最美的女子唱歌!"于是一位美女唱起了《公无渡河歌》。歌中唱道,"浊波扬扬兮凝晓雾,公无渡河兮公竟渡。风号水激兮呼不闻,捉衣看入兮中流去。浪排衣兮随步没,沉尸深入兮蛟螭窟。蛟螭尽醉兮君血干。推出黄沙兮泛君骨。当时君死兮妾何适,遂就波澜兮合魂魄。愿持精卫衔石心,穷取河源塞泉脉。"歌毕,艺人又报说,"现在请谢秋娘舞采桑曲。"谢秋娘伴着《采桑曲》翩然起舞,曲子反复了十余次,音乐十分哀怨。舞还没完,外面又有人报说申徒先生从河上来,徐处士与鸱夷君从海上来了。他们被引进宫殿,江、溪、湘、湖四神对这三位礼遇十分优厚。屈原说,"你们就是为了忠于国家被奸臣陷害而屈死的那三位名臣吧?"三人回答说是。屈原说,"我终于今天有了知音朋友了。"这时乐队奏起了笙管笛箫和大琴,宴会上珏杯闪光,山珍海味不断地呈送上来,好大的排场。谢秋娘舞完后,艺人又报,"现在由曹娥唱《怨江波》!于是曹娥就在宴前唱了起来。《怨江波》共有五段,蒋琛只记下了三段。歌词是,"悲风淅淅兮波绵绵,芦花万里兮凝苍烟。虬螭窟宅兮渊且玄,排波迭浪兮沈我天。所复不全兮身宁全,溢眸恨血兮往涟涟。誓将柔荑扶锯牙之啄,空水府而藏其腥涎。青娥翠黛兮沉江壖,碧云斜月兮空婵娟。吞声饮恨兮语无力,徒扬哀怨兮登歌宴。"曹娥唱完,座上的人们都很哀伤。这时江神举酒,请太湖神起来边歌边舞,唱道,"白露溥兮西风高,碧波万里兮翻洪涛。莫言天下至柔者,载舟复舟皆我曹。"这时江神干了一杯,也载歌载舞地唱道,"君不见,夜来渡口拥千艘。中载万姓之脂膏。当楼船泛泛于叠浪,恨珠贝又轻于鸿毛。又不见,潮来津亭维一舠,中有一士青其袍。赴宰邑之良日,任波吼而风号。是知溺名溺利者,不免为水府之腥臊。"接着湘王持杯请霅溪神歌唱道,"山势萦回水脉分,水光山色翠连云。四时尽入诗人咏,役杀吴兴柳使君。"酒令传到溪神,湘王歌唱道,"渺渺烟波接九嶷,几人经此泣江篱。年年绿水青山色,不改重华南狩时。"接着相国范蠡献诗一首祝贺夜宴:"浪阔波澄秋气凉,沉沉水殿夜初长。自怜休退五湖客,何幸追陪百谷王。香袅碧云飘风席,觥飞白玉滟椒浆。酒酣独泛扁舟去,笑入琴高不死乡。"这时徐衍徐处士紧接着范蠡献诗一首,"珠光龙耀火燑燑,夜接朝云宴渚宫。凤管清吹凄极浦,朱弦间奏冷秋空。论心幸遇同归友,揣分惭无辅佐功。云雨各飞真境后,不堪波上起悲风。"这时屈原大夫左手举杯,右手敲着盘子,声音朗朗地作了一首歌,"凤骞骞以降瑞兮,患山鸡之杂飞。玉温温以呈器兮,因碱砆之争辉。当侯门之四辟兮,瑾嘉谟之重扉。既瑞器而无庸兮,宜昏暗之相微。徒刳石以为舟兮,顾沿流而志违。将刻木而作羽兮,与超腾之理非。矜孑孑于空阔兮,靡群援之可依。血淋淋而傍流兮,顾江鱼之腹而将归。西风萧萧兮湘水悠悠,白芷芳歇兮江篱秋。日晼晼兮川云收,棹回起兮悲风幽。羁魂汨没兮,我名永浮。碧波虽涸兮,厥誉长流。向使甘言顺行于曩昔,岂今日居君王之座头。是知贪名徇禄而随世磨灭者,虽正寝而死兮,无得与我俦。当鼎足之嘉会兮,获周旋于诸侯。雕盘玉豆兮罗珍羞,金卮琼斝兮方献酬。敢写心兮歌一曲,无诮余持杯以淹流。"这时申屠先生献诗助兴说:"行殿秋未晚,水宫风初凉。谁言此中夜,得接朝宗行。灵鼍振冬冬,神龙耀煌煌。红楼压波起,翠幄连云张。玉箫冷吟秋,瑶瑟清含商。贤臻江湖叟,贵列川渎王。谅予衰俗人,无能振穨纲。分辞昏乱世,乐寐蛟螭乡。栖迟幽岛间,几见波成桑。尔来尽流俗,难与倾壶觞。今日登华筵,稍觉神扬扬。方欢沧浪侣,遽恐白日光。海人瑞锦前,岂敢言文章。聊歌灵境会,此会诚难忘。"鸱夷君这时也干了一杯作了一首歌,"云集大野兮血波汹汹,玄黄交战兮吴无全垄。既霸业之将坠,宜嘉谟之不从。国步颠蹶兮吾遘凶。处鸱夷之大困,入渊泉之九重。上帝愍余之非辜兮,俾大江鼓怒其冤踪。所以鞭浪山而疾驱波岳,亦粗足展余拂郁之心胸。当灵境之良宴兮,谬尊俎之相容。击箫鼓兮撞歌钟,吴讴赵舞兮欢未极。遽军城晓鼓之冬冬。愿保上善之柔德,何行乐之地兮难相逢。"唱完这首歌,霅郡城楼的更鼓已敲尽,洞庭山庙里的晨钟已响了,一时江水上什么都消失了。然而风声阵阵,黑云四起,水波间还能隐约听到车马声伴着浪涛声,片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天将明时,那只大龟又在湖中伸出头来,看了几眼蒋琛,然后就没入湖中。
张遵言
南阳张遵言,求名下第,途次商山山馆。中夜晦黑,因起厅堂督刍秣,见东墙下一物,凝白耀人。使仆者视之,乃一白犬,大如猫,须睫爪牙皆如玉,毛彩清润,悦怿可爱。遵言怜爱之,目为捷飞,言骏奔之甚于飞也。常与之俱,初令仆人张至诚袖之,每饮饲,则未尝不持目前。时或饮令不快,则必伺其嗜而啖之。苟或不足,宁遵言辍味,不令捷飞之不足也。一年余,志诚袖行,意以懈怠,由是遵言每行,自袖之。饮食转加精爱,夜则同寝,昼则同处,首尾四年。后遵言因行于梁山路,日将夕,天且阴,未至所诣,而风雨骤来。遵言与仆等隐大树下,于时昏晦,默无所睹。忽失捷飞所在,遵言惊叹,命志诚等分头搜讨,未获次。忽见一人,衣白衣,长八尺余,形状可爱。遵言豁然如月中立,各得辨色。问白衣人何许来,何姓氏,白衣人曰:"我姓苏,第四。"谓遵言曰:"我已知子姓字矣。君知捷飞去处否?则我是也。君今灾厄合死,我缘爱君恩深,四年已来,能活我至于尽力辍味,曾无毫厘悔恨,我今誓脱子厄。然须损十余人命耳。"言仡,遂乘遵言马而行,遵言步以从之。可十里许,遥见一塚上有三四人,衣白衣冠,人长丈余,手持弓箭,形状瑰伟。见苏四郎,俯偻迎趋而拜,拜讫,莫敢仰视。四郎问何故相见,白衣人曰:"奉大王帖,追张遵言秀才。"言讫,偷目盗视遵言。遵言恐,欲踣地。四郎曰:"不得无礼,我与遵言往还,君等须与我且去。"四人忧恚啼泣。而四郎谓遵言曰:"勿忧惧,此辈亦不能戾吾。"更行十里,又见夜叉辈六七人,皆持兵器,铜头铁额,状貌可憎恶,跳梁企踯,进退狞暴。遥见四郎,戢毒慄立,惕伏战悚而拜。四郎喝问曰:"作何来?"夜叉等霁狞毒为戚施之颜,肘行而前曰:"奉大王帖,专取张遵言秀才。"偷目盗视之状如初。四郎曰:"遵言我之故人,取固不可也。"夜叉等一时叩地流血而言曰:"在前白衣者四人,为取遵言不到,大王已各使决铁杖五百,死者活者尚未分。四郎今不与去,某等尽死。伏乞哀其性命,暂遣遵言往。"四郎大怒,叱夜叉,夜叉等辟易,崩倒者数十步外,流血跳迸,涕泪又言。四郎曰:"小鬼等敢尔,不然,且急死。"夜叉等啼泣喑呜而去。四郎又谓遵言曰:"此数辈甚难与语,今既去,则奉为之事成矣。"行七八里,见兵仗等五十余人,形神则常人耳,又列拜于四郎前。四郎曰:"何故来?"对答如夜叉等。又言曰:"前者夜叉牛叔良等七人,为追张遵言不到,尽以付法。某等惶惧,不知四郎有何术,救得我等全生。"四郎曰:"第随我来,或希冀耳。"凡五十人,言可者半。须臾,至大乌(明抄本乌作鸟)头门。又行数里,见城堞甚严。有一人具军容,走马而前。传王言曰:"四郎远到,某为所主有限,法不得迎拜于路。请且于南馆小休,即当邀迓。"入馆未安,信使相继而召,兼屈张秀才。俄而从行,宫室栏署,皆真王者也。入门,见王披兖垂旒,迎四郎而拜,四郎酬拜,礼甚轻易,言词唯唯而已。大王尽礼,前揖四郎升阶,四郎亦微揖而上。回谓遵言曰:"地主之分,不可不迩。"王曰:"前殿浅陋,非四郎所宴处。"又揖四郎。凡过殿者三,每殿中皆有陈设盘榻食具供帐之备。至四重殿中方坐,所食之物及器皿,非人间所有。食讫,王揖四郎上夜明搂。楼上四角柱,尽饰明珠,其光为昼。命酒具乐,饮数巡,王谓四郎曰:"有佐酒者,欲命之。"四郎曰:"有何不可。"女乐七八人,饮酒者十余人,皆神仙间容貌粒饰耳。王与四郎各衣便服,谈笑亦邻于人间少年。有顷,四郎戏一美人,美人正色不接。四郎又戏之,美人怒曰:"我是刘根妻,不为奉上元夫人处分,焉涉于此。君子何容易乎?中间许长史,于云林王夫人会上轻言,某已赠语杜兰香姊妹。至多微言,犹不敢掉谑,君何容易欤?"四郎怒,以酒卮击牙盘一声,其柱上明珠,毂毂而落,暝然无所睹。遵言良久懵而复醒,元在树下,与四郎及鞍马同处。四郎曰:"君已过厄矣,与君便别。"遵言曰:"某受生成之恩已极矣。都不知四郎之由,以归感戴之所。又某之一生,更有何所赖也?"四郎曰:"吾不能言。汝但于商州龙兴寺东廊缝衲老僧处问之,可知也。"言毕,腾空而去。天已向曙,遵言遂整辔适商州,果有龙兴寺。见缝衲老僧,遂礼拜。初甚拒遵言,遵言求之不已。老僧夜深乃言曰:"君子苦求,吾焉可不应?苏四郎者,乃是太白星精也;大王者,仙府之谪官也,今居于此。"遵言以他事问老僧,老僧竟不对,曰:"吾今已离此矣。"即命遵言归,明辰寻之,已不知其处所矣。(出《博异记》)
【译文】
南阳张遵言,赶考没有中,回乡时路上住在商山一个旅店。半夜时天很黑,张遵言起来看看仆人给马添草料没有。忽然见东墙下有个东西,非常白,亮得耀眼。叫仆人去看,是一只白色的狗,象猫那样大,浑身皮毛和爪子牙齿都象玉,色彩特别光洁,十分可爱。遵言十分喜欢它,给它起名叫"捷飞",意思是说这狗跑起来象飞一样。他常常和这白狗在一起,起初让仆人张志诚装在袖子里带着。张遵言每次吃饭,都要把那白狗弄到面前。如果狗不爱吃东西,张遵言就想法做它喜欢吃的东西来喂它。如果饭食不够了,宁肯自己不吃,也要省出来给白狗吃。一年多白狗一直在仆人袖子里呆着,仆人好象有点不耐烦了,张遵言就把白狗要来放在自己袖子里,而且喂得更加精心。夜里和狗一同睡,白天和狗呆在一起,整整四年过去了。有一次张遵言到梁山去,天色将晚而越来越阴,仍然没到目的地,又忽然下起了大雨。张遵言只好和仆人躲在大树下避雨。当时天昏地暗,什么也看不见,忽然发现那小白狗不见了。遵言非常着急,就让仆人四处去找,正在找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人,有八尺多高,穿着白衣,长得很英俊可爱。当时就觉得好象在月亮下站着,什么都看得很清楚。就问白衣人从那儿来,姓什么。白衣人说:"我姓苏,排行第四。"又对遵言说,"我已经知道你的姓名了。你的白狗不是丢了吗?我就是啊。你眼前有必死的大难了,可是我对你十分敬爱,四年以来,你能够养着我,甚至都舍出自己的饭食来喂我,而且毫不后悔。所以我今天一定要救你逃脱大难,然而会搭上十多条命哩。"说完,就骑上遵言的马,遵言步行跟在后面。走了有十里地,远远看见一个坟上有三四个人。穿白衣戴白帽子,个个都有一丈多高,手里拿着刀剑,非常威严。可是他们见到苏四郎后,立刻伏在地上跪拜迎接。拜完也不敢抬头。四郎问他们有什么事,他们说,"奉大王的公文,捉拿秀才张遵言。"说完,还不住地偷看张遵言。遵言非常害怕,差点跌倒在地上。苏四郎说,"不许无礼!我与遵言同行同止,你们快给我走开!"那四个白衣人一听就吓得哭了起来。四郎对遵言说,"别担心,他们不敢把我怎么样。"又走了十里,看见有几个象夜叉的家伙,都拿着刀枪,个个铜头铁额,模样十分可憎,他们蹦蹦跳跳,作出十分凶残的样子。他们看见苏四郎后,立刻规规矩矩的站住,然后战战兢兢地向四郎叩拜。四郎喝问,"你们在这里干什么?"夜叉们立刻收起狰狞的面孔,换上一副老实可怜的表情,用胳膊爬到四郎跟前说,"我们奉大王的命令,专门来抓张遵言秀才。"然后都贼眉鼠眼的偷看张遵言。四郎说,"张遵言是我的朋友,不准你们抓他!"夜叉们立刻不住地叩头,把头都叩得流血了,他们说,"刚才那四个白衣人,因为没有抓到张遵言,大王已下令每人挨五百铁棍,现在不知他们是死是活。现在你不让我们把张遵言带走,我们是非死不可了。请立即救我们一条命,暂时让我们把张遵言带走吧。"四郎大怒,把夜叉们痛骂了一顿,夜叉吓得屁滚尿流,有的吓得跪到几十步外,但仍然淌着血流着泪不断的请求。四郎说,"小鬼好大胆,再不滚开,我叫你们立刻都死!"夜叉们又哭又号地跪了。四郎又对遵言说,"这些家伙们很难对付,不容易说通,现在他们都被我赶走,事情就算成了。"又走了七八里,见手执刀枪的四五十人,和平常人长得一样。他们列队拜在四郎面前,四郎问,"你们来做什么?"他们回答得和夜叉一样。又说,"前面的夜叉牛叔良等七个人,因为没有抓到张遵言,都被法办了。我们非常害怕,不知四郎你有什么法术,能救我们活命。"四郎说,"你们排好队随我来,也许有办法,怎样?"那五十个人,有一半跟着走。过了一个大黑城门,又走了几里,见城楼上戒备森严,有一个骑马的军官来到四郎面前,传达大王的话说,"我应该出城去迎接四郎,但因为我的权力有限,按规定不能到路上迎拜。先请四郎在南馆休息片刻,我会立刻去迎接您。"四郎刚在南馆坐下,大王派的信使就跟着来请,并且请张遵言也一同去。他们就一同走。见宫殿楼阁,和人间真正的王一样华贵。进了宫门,见大王披着长袍、帽子上垂着流苏,迎接四郎,恭敬行礼。四郎只很随便地还了礼,说话也不跟尊敬。大王却礼仪很重,揖拜迎下阶来,四郎随便拜了拜就随着走进前殿,还回头小声对遵言说,"他是主人,礼仪不能不重。"这时大王说,"前殿太简陋,怎能在这里宴请您。又请四郎走过了三个大殿,每个殿里都陈设华丽,摆着酒食设着床榻。到了第四个大殿里,才请四郎和张遵言入席。所吃的东西,用的器具,都和人间不同。吃完了饭,又请四郎登上夜明楼。楼上四角柱子上,都装饰着明珠,照得周围如同白天。大王安排了酒宴音乐,请四郎宴饮,酒过几巡后,大王对四郎说,"我想找人歌舞助兴,不知可不可以?"四郎说,"为什么不可以呢?"这时来了七八个舞女,还有十几个善喝酒的人,都象是神仙的容貌和装饰。这时大王和四郎都换上了便服,在一起说话谈笑,好象是在人间的两个少年朋友。过了一会儿,四郎和一个美女调笑,那美女态度很严肃,不理四郎。四郎又进一步戏她,那美人发怒说,"我是刘根的妻子,不是受上元夫人的安排,怎能到这里?请你放尊重些。宴会上曾经有位许长史,在云林王夫人都不敢开的宴会上,口出轻薄之言。我已经对杜兰香讲了这事。她也不过是口出薄言,而不敢过于无礼,四郎怎么可以这样轻狂无礼呢?"四郎大怒,用酒杯使劲敲了一下盘子,震得柱子上的明珠扑扑地落了下来,四郎就象根本没看见。过了一阵,张遵言好象大梦初醒。一看,自己还在那棵避雨的树下。四郎和那匹马也都在跟前。四郎说:"你已经逃出了大难,咱俩该分别了。"遵言说:"我接受你这样大的恩惠,今后想对你有一点报答,也不知道你在那里,我这一生又有谁可以依靠呢?"四郎说,"我不能对你说出我的所在。你可以到商州龙兴寺,找一个在东廊缝补袈纱的和尚,问他就行。"说完,腾空飞去了。这时天色微明,遵言就准备好了马匹,准备上路。到了商州,一打听,果然真有个龙兴寺。找到那位补袈纱的和尚,赶快上前拜见,问四郎的去处和所在。起初和尚坚决不对遵言说,后来遵言苦苦哀求,老和尚才在夜深人静时对遵言说,"既然你这样苦苦地求我,我就告诉你吧。四郎,就是太白星精。大王,是仙界贬下来的官,现在管我们这一方。"遵言再问别的事,老和尚什么也不说了,说,"我现在已经不在这里了。"老和尚让遵言快离去。第二天遵言再去时,老和尚已不知去向。
卷第三百一十 神二十
张无颇 王锜 马朝 郄元位 夏阳赵尉 卢嗣宗 三史王生 张生
张无颇
长庆中,进士张无颇,居南康,将赴举,游丐番禺。值府帅改移,投诣无所。愁疾卧于逆旅,仆从皆逃。忽遇善易者袁大娘,来主人舍,瞪视无颇曰:"子岂久穷悴耶?"遂脱衣买酒而饮之,曰:"君窘厄如是,能取某一计,不旬朔。自当富赡,兼获延龄。"无颇曰:"某困饿如是,敢不受教。"大娘曰:"某有玉龙膏一合子。不惟还魂起死。因此永遇名姝。但立一表白,曰,能治业疾。若常人求医,但言不可治;若遇异人请之,必须持此药而一往,自能富贵耳。"无颇拜谢受药,以暖金合盛之。曰:"寒时但出此盒,则一室暄热,不假炉炭矣。"无颇依其言,立表数日,果有黄衣若宦者,扣门甚急,曰:"广利王知君有膏,故使召见。"无颇志大娘之言,遂从使者而往。江畔有画舸,登之甚轻疾。食顷,忽睹城宇极峻,守卫甚严。宦者引无颇入十数重门,至殿庭。多列美女,服饰甚鲜,卓然侍立。宦者趋而言曰:"召张无颇至。"遂闻殿上使轴帘,见一丈夫。衣王者之衣,戴远游冠,二紫衣侍女,扶立而临砌,招无颇曰:"请不拜。"王曰:"知秀才非南越人,不相统摄,幸勿展礼。"无颇强拜,王罄折而谢曰:"寡人薄德,远邀大贤,盖缘爱女有疾,一心钟念,知君有神膏。倘获痊平,实所媿戴。"遂令阿监二人,引入贵主院。无颇又经数重户,至一小殿。廊宇皆缀明玑,翠楹楣,焕耀若布金钿,异香氲郁,满其庭户。俄有二女褰帘,召无颇入。睹真珠绣帐中。有一女子,才及笄年,衣翠罗缕金之襦。无颇切其脉,良久曰:"贵主所疾,是心之所苦。"遂出龙膏,以酒吞之,立愈。贵主遂抽翠玉双鸾篦而遗无颇,目成者久之。无颇不敢受,贵主曰:"此不足酬君子。但表其情耳。然王当有献遗。"无颇媿谢。阿监遂引之见王。王出骇鸡犀翡翠碗丽玉明瑰,而赠无颇。无颇拜谢。宦者复引送于画舸,归番禺。主人莫能觉,才货其犀,已巨万矣。无颇睹贵主华艳动人,颇思之。月余。忽有青衣,扣门而送红笺。有诗二首,莫题姓字。无颇捧之。青衣倏忽不见。无颇曰:"此必仙女所制也。"词曰:"羞解明珰寻汉渚。但凭春梦访天涯。红楼日暮莺飞去,愁杀深宫落砌花。"又曰:"燕语春泥堕锦筵,情愁无意整花钿。寒闺欹枕梦不成,香炷金炉自袅烟。"顷之,前时宦者又至,谓曰:"王令复召,贵主有疾如初。"无颇忻然复往。见贵主,复切脉次。左右云:"王后至。"无颇降阶,闻环之响,宫人侍卫罗列。见一女子,可三十许,服饰如后妃。无颇拜之,后曰:"再劳贤哲,实所怀惭。然女子所疾,又是何苦?"无颇曰:"前所疾耳,心有击触而复作焉。若再饵药,当去根干耳。"后曰:"药何在?"无颇进药合,后睹之默然,色不乐,慰喻贵主而去。后遂白王曰:"爱女非疾,私其无颇矣。不然者,何以宫中暖金合,得在斯人处耶?"王愀然良久曰:"复为贾充女耶?吾亦当继其事而成之,无使久苦也。"无颇出,王命延之别馆,丰厚宴犒。后王召之曰:"寡人窃慕君子之为人,辄欲以爱女奉托,如何?"无颇再拜辞谢,心喜不自胜。(胜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遂命有司,择吉日,具礼待之。王与后敬仰愈于诸婿,遂止月余,欢宴俱极。王曰:"张郎不同诸婿,须归人间。昨夜(夜原作梦,据明抄本、陈校本改。)检于幽府云,当是冥数,即寡人之女,不至苦矣。番禺地近,恐为时人所怪。南康又远,况别封疆,不如归韶阳甚便。"无颇曰:"某意亦欲如此。"遂具舟楫,服饰异珍,金珠宝玉。无颇曰:"唯侍卫辈即须自置,无使阴人,此减算耳。"遂与王别。曰:"三年即一到彼,无言于人。"无颇挈家居于韶阳。人罕知者。住月余,忽袁大娘扣门见无颇。无颇大惊,大娘曰:"张郎今日赛口,及小娘子酬媒人可矣。"二人各具珍宝赏之,然后告去。无颇诘妻,妻曰:"此袁天纲女,程先生妻也,暖金合即某宫中宝也。"后每三岁,广利王必夜至张室。后无颇为人疑讶,于是去之,不知所适。(出《传奇》)
【译文】
长庆年间,进士张无颇在南康住。在准备赶考之前,曾到广东番禺县去找一位认识的府帅求助。然而等他到了番禺后才知道府帅已换了个不认识的人。他投靠无门。忧愁得病倒在一个旅店里,他的仆人也离他而去。这时忽然有一个会算命的袁大娘来到旅店,细看了看无颇后,说,"您绝不会永远这样穷困下去的。"无颇就卖了一件衣服请袁大娘喝酒。袁大娘说,"你现在穷困在这里,我告诉你一个办法,你如果去作,不出十天半月,自然会富贵起来,而且还能延长你的寿数。"无颇说,"我如今又穷又饿,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大娘说,"我有一盒玉龙膏,是能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你可以因为这个药得到一个贵族女子。你可以贴一个布告,说你是神医。如果是普通人来求医,你就不要给他治。如果有身份高贵的人来求医,你就去给他治,给他用这个药就行。"说罢就给无颇一个暖金盒,里面装着玉龙膏。袁大娘又说,"天冷时你拿出这个暖金盒来,屋里就立刻会非常热,连炉子都不用生了。"无颇拜谢了袁大娘,并且贴出一个布告。过了几天,果然有一个穿黄衣的人,象是宫中的太监,急急地敲无颇的门,对无颇说,"我们广利王知道你有仙丹灵药,所以派我来召见你。"无颇想起袁大娘的话,就随太监去了。来到江边,见停着一只画船,上船后,船走的又轻又快。走了有一顿饭功夫,来到一个城前,守卫十分森严。太监领无颇走过了十几道大门,来到大殿。殿前列队站着很多服饰华丽的美女。太监上殿报告说,"大王召的张无颇已经到了。"这时有人打开殿门的帘子,见殿上坐着一个人,穿着皇帝的衣服,头戴远游冠,由两个穿紫衣的侍女搀扶着走下殿阶。两个紫衣侍女对无颇说,"不必跪拜了。"大王说,"我知道你不是南越人,不是我的臣民,不用行礼了。"无颇一定要跪拜,大王立刻大大地弯下腰来答谢,说,"我实在太冒昧了,把你这位贤人从远方请来。我的一个最疼爱的女儿得了病,听说你有神膏,如果能给我的爱女治好病,我真是太感激你了。"说罢,叫两个太监把无颇领到公主住的院子去。无颇跟着又过了好几道大门,来到一个小殿。只见楼阁画廊的帘上都装着珍珠,门楣上镶着宝石,整个宫殿都镶金挂银,到处都弥漫着一种特殊的香气。不一会儿,有两个宫女打开珠帘,召无颇进了公主的寝宫。无颇见珍珠绣帐里有一个少女,看样子刚刚十六七岁,穿着红色绸缎镶金边的衣裙。无颇就给这位公主切脉。过了半天说,"公主您的病是心火所苦。"然后拿出玉龙膏,请公主就着酒吃下去,公主立刻就好了。这时公主就从头上拔下一个翠玉作的双鸾篦送给无颇。无颇不敢接受,公主说,"我并不是付给你看病的报酬,只是表达我的心意罢了。我父王还会正式酬谢你的。"无颇只好拜谢收下了。太监就领无颇去见大王。大王拿出了"骇鸡犀"、"悲翠碗"等极贵重的金玉宝物赠送无颇。无颇拜谢接受了,太监又领无颇出宫送他上了那只画船。无颇回到番禺,光卖那只"骇鸡犀"就得了银钱巨万。那位公主美丽娇艳楚楚动人,无颇也很想念她。一个多月后,忽然有个青衣使女,敲门送来一个红信笺。上面题着两首诗,没写姓名,无颇接过诗笺后,那青衣使女就忽然消失了。无颇说,"这一定是仙女写的诗。"两首诗是:"羞解明珰寻汉渚,但凭春梦访天涯。红楼日暮莺飞去,愁杀深宫落砌花。""燕语春泥堕锦筵,情愁无意整花钿。寒闺欹枕梦不成,香炷金炉自袅烟。"不一会儿,以前的那个太监又来了,对无颇说,"大王又召你去,我们公主又病了,病情和上次一样。"无颇很高兴地又随太监去了。见到公主后,又给她切了脉。这时侍女们说,"王后到。"无颇赶快到门外台阶下相迎。这时听到女人环珮的声音传来,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在一大群宫女的簇拥下走来,看样子就是王后了,无颇赶快跪拜。王后说,"这次又劳动你到这儿来,实在惭愧。可是我女儿病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病。"无颇说,"这是以前的病根没除掉,公主有心事,所以又犯了。我再给她服一次药,定能去除病根。"王后问,"药在那里呢?"无颇就把那个暖金药呈给皇后、皇一见药盒,半天没说话,现出很不高兴的样子,安慰了几句公主就走了。王后回去对大王说,"咱们的女儿不是病了,而是和无颇有情了。不然的话,为什么咱们宫里的暖金盒会在无颇手里呢?"大王感叹地说,"既然我们的女儿象汉代贾充的女儿看上了韩公子,我们也只好尽快地成全他们,别使女儿再吃苦了。"无颇出来后,大王请他到另一个房间住下,给了很丰富的礼品,并设宴慰赏。然后又召见无颇说,"寡人很敬慕你的为人,想把我的爱女许配给你,你意下如可?"无颇喜出望外,连忙多次拜谢大王。大王就命宫中管事的,选定了良辰吉日,为无颇和公主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大王和王后对无颇的尊重,超过了对其他的那些女婿。无颇在宫中住了一个多月。每日欢宴游乐。大王说,"张郎不同于别的女婿,必须回到人间。好在昨夜我到冥府去查了生死薄,你的阳寿还很多。这样,我的女儿不至于长期守空房。你若回番禺去,离我们太近,来往会让人们奇怪。如果让你到南康去,又离我们太远,况且南康也不是我管辖的范围了。我看,你不如回韶阳去吧,这样两方面都很方便。"无颇说,"我也正是这个意思。"于是大王开始给无颇准备了很多服装珍宝,还备了船。无颇说,"我的侍卫和仆从就由我来安排吧,不要用阴间的人了。"一切准备好以后,无颇就离别了大王。临别时大王说,"以后我每隔三年去看你们一次,你千万不要对别人说。"无颇带着公主在韶阳住下,人们都不知道他们的来历。刚住了一个多月,一天袁大娘忽然敲门,无颇一见袁大娘大吃一惊。袁大娘说,"张郎今天日子过得这么好,你和你小娘子该谢谢我这个媒人了吧!"无颇和妻子赶快拿出很多贵重珍品答谢袁大娘,大娘就走了。无颇问妻子,妻子说,"袁大娘就是袁天纲的女儿,穆先生的夫人。暖金盒就是我们宫中的宝物。"后来每隔三年,广利王一定夜晚到张无颇家来看望女儿女婿,后来这事引起了别人的怀疑,就搬走了。搬到那里去了,谁也不知道。
王锜
天兴丞王锜,宝历中,尝游陇州。道息于大树下,解鞍籍地而寝。忽闻道骑传呼自西来,见紫衣乘车,从数骑,敕左右曰:"屈王丞来。"引锜至,则帐幄陈设已具。与锜坐语良久,锜不知所呼,每承言,即徘徊卤莽。紫衣觉之,乃曰:"某潦倒一任二十年,足下要相呼,亦可谓为王耳。"锜曰:"未谕大王何所自?"曰:"恬昔为秦筑长城,以此微功,屡蒙重任。洎始皇帝晏驾,某为群小所构,横被诛夷。上帝仍以长城之役,劳功害民,配守吴岳。当时吴山有岳号,众咸谓某为王。其后岳职却归于华山,某罚配年月未满,官曹移便,无所主管,但守空山。人迹所稀,寂寞颇甚。又缘已被虚名,不能下就小职,遂至今空窃假王之号。偶此相遇,思少从容。"锜曰:"某名迹幽沉,质性孱懦,幸蒙一顾之惠,不知何以奉教?"恬曰:"本缘奉慕,顾展风仪,何幸遽垂厚意。诚有事则又如何?"锜曰:"幸甚。"恬曰:"久闲(闲原作闻,据明钞本改。)散,思有以效用。如今士马处处有主,不可夺他权柄。此后三年,兴元当有八百人无主健儿。若早图谋,必可将领。所必奉托者,可致纸钱万张,某以此藉手,方谐矣。"锜许诺而寤,流汗霡霂,乃市纸万张以焚之。乃太和四年。兴元节度使李绛遇害,后节度使温造,诛其凶党八百人。(出《河东记》)
【译文】
宝历年间,天兴县丞王锜曾到陇州去。半路上在一棵大树下休息,解下马鞍来放在地上靠着睡觉。忽然听见一阵马蹄声从西边传达来,只见一个紫衣人坐在车里,后面跟着几个骑马的随从。紫衣人停车后对随从说,"请王锜县丞到我这里来。"随从领王锜来见紫衣人,看见紫衣人已坐在一个陈设齐备的帐篷里了。紫衣人和王锜坐着谈了好半天了,王锜仍不知该怎么称呼他的官衔,所以答话时常常吞吞吐吐觉得很失礼。紫衣人发觉了,就说,"我已经潦倒二十年了,不过您要称呼我,还是可以叫我大王的。"王锜就问,"不知大王从何处来?"紫衣人说,"我就是秦代的大将军蒙恬。当年我为秦始皇修建长城,以这个功劳多次蒙受重任。后来秦始皇归天了,我被一些小人陷害诬告,终于被杀了。我死后,天帝仍然认为修长城是劳民伤财害了百姓,发配我到吴岳当一个管山岳的官。当时管山的官都有称号,人们就也管我叫大王。可是后来吴山却划归华山管辖,而我罚配的年限还没满。我管吴山的实权已交给华山君,我什么可管的都没有,整日守着一座空山,山里人烟稀少,十分寂寞。又因为我已虚有了大王的称号,不能再放下架子当更小的官,所以现在只是个名义上的大王而已。这次和您相遇,想求您帮帮忙。"王锜说,"我只不过是个无名的小县丞,既无能又懦弱,见到大王十分荣幸,但又能为大王做些什么呢?"蒙恬说,"我是由于敬慕您才来和您见面,一看您果然是个很有风度十分正直的人。如果能得到您的关照,能否为我办点事呢?"王锜说,"我一定遵命。"蒙恬就说,"我闲散了这么久了,很想再能有点作为。然而现在到处都没有空缺,兵马也都有主管,我不能去硬夺别人的官职。三年后,兴元地方将会有八百名无人统领的士兵,我如果早点做好准备,就可以作这八百人的统领。我要托的事,是请你给我一万张纸钱,我以这些钱做军饷,就可以办成了。"王锜当即答应了,然后就惊醒了,吓得出了一身汗。于是就买了一万张纸烧了。到了太和四年,果然发生了兴元节度使李绛被害的事,新上任的节度使温造把反叛的八百名士兵全部杀了,这就是蒙恬托梦说的那八百名士兵。
马朝
马朝者,天平军步卒也。太和初,沧州李同捷叛,诏郓师讨之,朝在是行。至平原南,与贼相持累旬。朝之子士俊,自郓馈食,适至军中。会战有期,朝年老,启其将曰:"长男士俊,年少有力,又善弓矢。来日之行,乞请自代。"主将许之。乃战,郓师小北,而士俊连中重疮,仆于闘场,夜久得苏。忽有传呼,语言颇类将吏十数人者。且无烛,士俊窥之不见。但闻按据簿书,称点姓名。俄次士俊,则呼马朝。傍有人曰:"不是本身,速令追召。言旋遂过,及远,犹闻其检阅未已。士俊惶惑,力起徐归。四更方至营门,营吏纳之,因扶持送至朝所。朝谓其已死,及见惊喜,即洗疮傅药。乃曰:"汝可饮少酒粥,以求寝也。"即出汲水。时营中士马极众,每三二百人,则同一井。井乃周圆百步,皆为隧道,渐以及泉,盖使众人得以环汲也。时朝以瓮汲水,引重之际,泥滑,颠仆于地。地中素有折刀,朝心正贯其刃。久而士俊惧其未回,告于同幕者。及到则已绝矣。士俊旬日乃愈。(出《河东记》)
【译文】
马朝是天平军中的一个士兵。太和初年,沧州发生了李同捷的叛乱,上面命令驻守郓城的军队前去平叛,马朝也在平叛的军队里。部队到了平原南面,和叛军对峙了十多天。马朝的儿子马士俊,从郓城送饭到部队来找父亲。马上就要和叛军会战了,马朝年纪大了,就向主将报告说,"我的大儿子士俊,年轻有力,又善于射箭,请允许他替代我参加会战。"主将同意了。战斗开始后,郓城部队受挫撤退,马士俊身受重伤昏倒在战场上。半夜里他苏醒过来,忽然听到传呼点名的声音,好象有十几个大小军官就在附近。当时没有光亮,士俊看不清是些什么人,只听见有人按照本子上的记录一个个的点名。点到马士俊跟前,喊的却是父亲马朝。旁边有人说,"这不是马朝本人。"于是点名者命令赶快去把马朝捉来。说完这些人就走过去了,一直走了很远,还能听到他们点名的声音。士俊很害怕,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就挣扎着爬起来慢慢往回走,到四更才到了军营。营里的军官收留了他,搀扶他找到了父亲。马朝原以为士俊已经阵亡,一见又惊又喜,赶快给他洗伤上药,然后说,"你喝一点兑了酒的粥,就能睡着了。"然后就出去打水。当时军营里人马很多,每二三百人才有一个井。井周围一百多步都挖了水沟,把井水引进沟里,让士兵们能围着打水。马朝用水罐打水,刚要提起来时,脚下一滑,跌倒在地上。地上恰恰有一段折断了的军刀,一下子穿透了马朝的胸口。马士俊在营帐里等了半天不见父亲回来,怕出什么事情,告诉了同事后,到井边一看,马朝已经死去。而士俊十多天后就痊愈了。
郄元位
河东衙将郄元位者,太和初,常奉使京辇。行至沙苑,会日暮。见一人,长丈余,衣紫佩金,容状丰伟。御白马,其马亦高丈余。导从近十辈,形状非常,执弧矢,自南来。元位甚惊异,立马避之。神人忽举鞭西指,若有所见,其导从辈俱随指而望。元位亦西望,寂然无睹。及回视之,皆不见矣。元位瘁然汗发,髀战心惊,不觉堕马。因病热,肩舆以归,旬余方愈。时河东连帅司空李愿卒。(出《宣室志》)
【译文】
太和初年,河东衙将郄元位奉命护送使者京城。走到沙苑,天色将晚,看见一人,身材有一丈高,穿着紫袍,佩着金饰,仪表威严,骑着白马,马也有一丈多高。前面开路的侍卫近十名,也非同凡人,都带着弓箭,从南面驰来。郄元位很惊异,停下马来躲避。这时只见那神人举起鞭子指着西方,那些侍从也随着往西面张望。郄元位也往西面看,什么也没看见。等他一回头,那群人已经消失了。元位吓出了一身汗,双腿哆嗦,不觉跌下马来,生了热病,只好被抬了回来。原来才知道,那天河东连帅司空李愿死了。
夏阳赵尉
冯翊之属县夏阳,据大河。县东有池馆,当太华(华原作和,据明抄本改。)中条,烟霭岚霏,昏旦在望。又有瀵泉穴其南,泉水清澈,毫缕无隐。太和中,有赵生者,尉于夏阳。尝一夕雨霁,赵生与友数辈,联步望月于瀵泉上。忽见一人,貌甚黑,被绿袍,自水中流,沿泳久之。吟曰:"夜月明皎皎,绿波空悠悠。"赵生方惊,其人忽回望水滨,若有所惧,遂入水,唯露其首,有顷亦没。赵生明日又至泉所。是岸傍数十步,有神祠,表共门曰瀵水神。赵生因入庙,见神坐之左右,搏埴为偶人,被绿袍者,视其貌,若前时所见水中人也。赵生曰:"此瀵壤也,尚能惑众,非怪而何?"将用划其庙。有县吏曰:"此神庙,且能以风雨助生植。苟若毁其屋,适足为邑人之患。"于是不果隳。(出《宣室志》)
【译文】
冯翊管辖下有个夏阳县,靠着黄河,县东有池塘在太华山的中部。山头平时雾气迷漫云烟缭绕,白天晚上都能看见。城南有个瀵泉,泉水清澈见底,水里一切都历历在目。太和年间,有位姓赵的到夏阳当县尉。有次雨过天晴,他约了几个朋友到瀵泉附近赏月。忽然看见一个人,脸很黑,穿着绿袍子,在水流中间游来游去,边游边唱道,"夜月风皎皎,绿波空悠悠。"赵生吃了一惊,那个人也忽然回头向岸上望,好象也很吃惊,很快沉入水里,只露个脑袋,过了一会就不见了。赵生第二天又到这里来,见离岸傍十步,有一个庙,门上写的是瀵水神庙。赵生进了庙,见神坐的两旁排列着几个泥作的偶像,其中有一个穿着绿袍,看他的长相,很象昨天看见的那个水里的人。赵生说,"这个瀵水神竟让他管的人在自己眼皮底下做怪,怎么得了!"就打算把庙拆毁。旁边有个官员说,"这个神庙能够兴风雨帮助庄稼生长,如果毁了庙,恐怕会给本地人民带来灾害。"于是就作罢了。
卢嗣宗
蒲津有舜祠,又有娥皇、女英祠,在舜祠之侧。土偶之容,颇尽巧丽。开成中,范阳卢嗣宗,假职于蒲津。一日,与其友数辈,同游舜庙。至娥皇女英祠,嗣宗戏曰:"吾愿为帝子之隶,可乎?"再拜而祝者久之。众皆谓曰:"何侮易之言,渎于神乎?"嗣宗笑益酣。自是往往独游娥皇祠,酒酣,多为亵渎语。俄被疾,肩舁以归。色悸而战,身汗如沥,其夕遂卒。家僮辈见十余人,摔拽嗣宗出门,望舜祠而去。及视嗣宗尸,其背有赤文甚多,若为所扑。蒲之人咸异其事。(出《宣室志》)
【译文】
蒲津县有舜的祠庙。庙的旁边,还有舜的二妃娥皇、女英祠。二位女神的偶像容貌塑得十分秀美。开成年间,范阳人卢嗣宗到蒲津当代理地方官。一天,他和几位朋友一同游舜庙,又进了娥皇女英祠。卢嗣宗对着二女神的神象开玩笑说,"我想跟二位女神去,作奴仆也行,怎么样?"说罢还不断地拜礼祝祷。朋友们都说,"你怎么能用这样不敬的言词来侮辱女神呢?"卢嗣宗大笑起来毫不在乎。以后他还常常独自游娥皇祠,酒醉后总是胡言乱语,调笑侮辱女神。于是嗣宗突然得了病,被人从庙里抬了回来。只见他满脸恐惧,浑身战抖,汗如雨下,当天夜里就死了。这天夜里,家里的仆人看见闯进来十几个人,连打带拖的把卢嗣宗拉出了家门,直奔舜祠而去。后来就发现他尸体后背上有很多红道子,象是被鞭子抽的。蒲县人都觉得这事太奇怪了。
三史王生
有王生者,不记其名,业三史,博览甚精。性好夸炫,语甚容易。每辩古昔,多以臆断。旁有议者,必大言折之。尝游沛,因醉入高祖庙,顾其神座,笑而言曰:"提三尺剑,灭暴秦,剪强楚,而不能免其母乌老之称。徒歌大风起兮云飞扬,曷能威加四海哉!"徘徊庭庑间,肆目久之,乃还所止。是夕才寐而卒。见十数骑,擒至庙庭。汉祖按剑大怒曰:"史籍未览数纸,而敢亵渎尊神。'乌老'之言。出自何典?若无所据,尔罪难逃。"王生顿首曰:"臣常览大王《本纪》见司马迁及班固云,'母(母字原缺,据陈校本补。)刘媪。'而注云乌老反。(反原作及。)释云,'老母之称也'。见之于史,闻之于师,载之于籍,炳然明如白日。非臣下敢出于胸襟尔。"汉祖益怒曰:"朕中外泗水亭长碑,昭然具载矣。曷以外族温氏而妄称乌老乎?读错本书,且不见义,敢恃酒喧于殿庭。付所司劾犯上之罪。"语未终,而西南有清道者,扬言太公来。方及阶,顾王生曰:"斯何人而见辱之甚也?"汉祖降阶对曰:"此虚妄侮慢之人也,罪当斩之。"王生逞目太公,遂厉声而言曰:"臣览史籍,见侮慢其君亲者,尚无所贬。而贱臣戏语于神庙,岂期肆于市朝哉!"汉祖又怒曰:"在典册,岂载侮慢君亲者?当试征之。"王生曰:"臣敢征大王可乎?"汉祖曰:"然。"王生曰:"王即位,会群臣,置酒前殿,献太上皇寿。有之乎?"汉祖曰:"有之。""既献寿,乃曰。'大人常以臣无赖,不事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孰与仲多?'有之乎?"汉祖曰:"有之。""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有之乎?"曰:"有之。"王生曰:"是侮慢其君亲矣。"太公曰:"此人理不可屈,宜速逐之。不尔,必遭杯羹之让也。"汉祖默然良久曰:"斩此物,污我三尺刃。令搦发者掴之。"一掴惘然而苏,东方明矣,以镜视腮。有若指踪,数日方灭。(出《篡异记》)
【译文】
有个王生,不知道名字,专门攻读三史,读得很精。王生性情好夸耀学问,说话很随便。每当读书遇到讲古代的事,常常凭主观判断。旁边如果有人不同意,他就大肆攻击。王生曾到沛县游玩,喝醉酒进了汉高祖的庙。他看着高祖的神像说,"你能提着三尺宝剑,灭了残暴的秦国,除了强大的楚国,却不能免去你母亲叫'乌老'这不雅的名字。你作歌说,'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你真能威加四海吗?"王生在庙堂里走来走去,长时间很放肆的盯着高祖神像。王生回到家后当天夜里刚睡下就死了。死时他看见有十几个骑士闯进来把他抓到汉高祖庙,高祖手按宝剑大怒说,"你没看过几页史书,就敢亵渎我,你说我母亲名叫乌老,这是那本书里说的?你要是找不出根据,你就有罪难逃!"王生磕头说,"我曾读过您的传记,司马迁和班固在您的传记中说您母亲是刘媪,在注释中说'媪,乌老反'。可见乌老就是你母亲的名字了。"王生又说,"这事史书上有记载,教师也这样讲过,象白日一样的明白,不是我凭空编造的呀!"汉高祖怒气更盛地说,"我的皇宫和泗水亭上都立有碑纪,明明白白地记着我母亲的姓名,你怎敢以外族的什么'媪氏',称我的母亲为'乌老'呢?读错了史书,不懂书中的真义,还敢借酒醉跑到我的大殿上胡言乱叫,就应该以犯上之罪处置你!"高祖还没说完,外面西南方就有喝道声,说是太公来了。太公刚走上大殿,就看见王生,就问高祖,"这是什么人,你对他这样辱骂是为什么呀?"高祖赶快下阶迎接,说,"这是一个狂妄无礼的人,犯了该斩的大罪!"这时王生就紧紧盯着太公说,"我读遍了史书,见历史上嘲笑君王的人都没有因而获罪,我只不过在庙里说了几句笑话,难道比在街上或在宫廷里说这笑话的罪还大吗?"汉高祖生气地质问道,"史书上难道还记载有嘲笑君王的事吗?你举例给我看看!"王生说,"我就举大王你的例子行不行?"高祖说,"行。"王生说,"大王你登了帝位后,大宴群臣,给你的父亲太上皇献寿,有没有这事?"高祖说,"有啊。"王生说,"献寿时,你对太上皇说,'父亲您过去常说我是无赖,没有置下家业,不如我弟弟好。现在你看我的家业和我弟弟比,谁的多?'这事有没有?"高祖说,"有。"王生问,"宫中的群臣听了你的话都高呼万岁,大笑起来,这事有没有?"高祖说,"有。"王生说,"你这不是嘲笑侮慢你的太上皇父亲吗?"太公听后对高祖说,"这人讲的有理,你快放了他吧。不然,你就得把你的杯盘中的食物让给他了。汉高祖默不作声,半天才悻悻地说,"杀了这家伙,怕弄脏了我的宝剑哩!"命人扯着王生的头发打耳光。一耳光把王生打醒了,一看,天已经亮了。用镜子照脸,见脸上有红红的指印,过了好几天才消失。
张生
进士张生,善鼓琴,好读孟轲书。下第游浦关,入舜城。日将暮,乃排闼耸辔争进,因而马蹶。顷之马死,生无所投足。遂诣庙吏,求止一夕。吏止檐庑下曰:"舍此无所诣矣。"遂止。初夜方寝,见降衣者二人,前言曰:"帝召书生。"生遽往,帝问曰:"业何道艺之人?"生对曰:"臣儒家子,常习孔孟书。"帝曰:"孔圣人也,朕知久矣。孟是何人?得与孔同科而语?"生曰:"孟亦传圣人意也。祖尚仁义,设礼乐而施教化。"帝曰:"著书乎?"生曰:"著书七千二百章,盖与孔门之徒难疑答问,及鲁论齐论。俱善言也。"帝曰:"记其文乎?"曰:"非独晓其文,抑亦深其义。"帝乃令生朗念,倾耳听之。念《万章问》:"舜往于田,号位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万章问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答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则吾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怨于父母,则吾不知也。'"帝止生之词,怃然叹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亦此之谓矣。朕舍天下千八百二十载,暴秦窃位,毒痛四海,焚我典籍,泯我帝图,蒙蔽群言,逞恣私欲。百代之后,经史差谬。辞意相及,邻于诙谐。常闻赞唐尧之美曰:'垂衣裳而天下理,'盖明无事也。然则平章百姓,协和万邦,至于滔天怀山襄陵。下民其咨,夫如是则与垂衣之义乖矣。亦闻赞朕之美曰:'无为而治。'乃载于典则云:'宾四门,齐七政,类上帝,禋六宗,望山川,遍群神,流共工,放骁欢兜,殛鲧,窜三苗。'夫如是与无为之道远矣。今又闻泣于旻天,怨慕也,非朕之所行。夫莫之为而为之者,天也;莫之致而致之者,命也。朕泣者,怨己之命,不合于父母,而诉于旻天也。何万章之问,孟轲不知其对?传圣人之意,岂宜如是乎?"嗟不能已,久之谓生曰:"学琴乎?"曰:"嗜之而不善。"帝乃顾左右取琴,曰:"不闻鼓五弦,歌《南风》,奚足以光其归路?"乃抚琴以歌之曰:"南风薰薰兮草芊芊,妙有之音兮归清弦。荡荡之教兮由自然,熙熙之化兮吾道全。薰薰兮思何传。"歌讫,鼓琴为《南凤弄》。音歆清畅,爽朗心骨,生因发言曰:"妙哉!"乃遂惊悟。(出《篡异记》,明钞本作出《原化记》)
【译文】
进士张生善于弹琴。好读孟子的书。赴考回乡时游蒲关。进了舜帝城。这时天已经快黑了,进城的人抢着赶马往城门里涌。张生就打马飞驰加快速度,这样马跌倒,不一会儿马就死了。张生无处投宿,就找到一个庙里,求管庙的小官留他住一宿。小庙吏指一指庙侧的厢房说,"除了这里再也没地方了。"张生只好对付着住下来。夜里刚刚睡下,张生就见两个穿红色衣服的人走来说,"舜帝要召见你。"张生就急忙跟着走。见到舜帝后,舜帝问道,"你有什么技艺?"张生回答说,"臣是个读书的人,常读孔、孟的著作。"舜帝说,"孔子是位圣人,朕早就知道。孟子是什么人,你怎么把他和孔子相提并论?"张生说,"孟子也是能传达圣人意志的人。他向来崇尚仁义,设礼乐对人民进行教育。"舜帝问,"孟子也写书吗?"张生说,"孟子著作有七千二百章,都是和孔子的弟子们辩论和回答问题的。他的《鲁论》、《齐论》都讲述了很好的道理。"舜帝又问,"你能记得孟子的文章吗?"张生说,我不但能背诵孟子的文章,而且懂得文章中深刻的含意。"舜帝就让张生大声朗读,他仔细听着。当念到《万章问》时,张生背诵原文:"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万章问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怨乎'?答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则吾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怨于父母,则吾不得知也。'……"背诵到这里,舜帝让张生停住,十分感慨地说,"原来也有并不真懂道理就写文章的人,这就是个例子啊。朕离开天下臣民一千八百二十年了,这当中,秦始皇窃取了天下,凶狠暴虐,残害黎民,烧毁我的文献典籍,毁灭了我的帝系,蒙蔽百姓的眼睛,独断专行,无限度地满足他的私欲。而百代之后,经史的记载也是错误百出,有些记载和事实出入太大,简直是笑话一样。比如我听说史书上赞颂唐尧盛世,说尧坐在皇帝的室座上连衣服都不动就把天下治理好了,意思说唐尧时天下太平无事。然而尧帝平抚百姓的骚乱,协调万国之间的矛盾,这不都是说明有事而不是太平无事吗?至于后来洪水大泛滥,淹没了平原在山陵间汹涌,人民悲痛哀叹失去生计,这些事实和'垂衣而治'的说法不就差得更远了吗?我也听说史书上赞扬我的功绩,说我'无为而治',意思说我对天下事听之任之,天下就自然太平了。可史书上又偏偏记载了我'接待四方来的宾朋,把七种重大的政事都理顺管好,像天帝一样尊严。祭祀祖先,视察高山大河,为民祭告所有的神灵。流放了允兜和共工,杀了治水不利的鲸,赶跑了三苗。'我做了这么多事,这不和'无为而治'相去太远了吗?现在孟子又说我向着苍天哭号是因为心中积怨太多,这更不是我干的事了。我认为,不能做成的事做成了这是靠天的祐护,不能达到的目的达到了这是靠命运。我哭是怨我的命运,跟父母没有关系,只能向苍天哭诉了。在《万章问》这篇文章里,孟子回答不出万章的问题就信口胡说,这样传达圣人的意志,怎么能对头呢。"说罢又感叹了好半天。过了一会儿舜帝又问张生学不学弹琴,张生说,"喜欢弹,但弹得不好。"舜帝就让人取来琴,对张生说,"你不听一听我弹五弦琴,唱《南风》曲,怎么能回去有所夸耀呢?"说罢,就一面弹琴一面唱了起来:"南风薰薰兮草芊芊,妙有之音兮归清弦。荡荡之教兮由自然,熙熙之化兮吾道全,薰薰兮思何传。"歌唱完了,又弹了一曲《南风》,音律十分清新流畅,听后令人心情清爽。张生忍不住大声赞叹说,"太美妙了!"然后就突然惊醒过来。
卷第三百一十一 神二十一
萧旷 史遂 田布 进士崔生 张偃 裴氏子 韦驺
萧旷
太和处士萧旷,自洛东游。至孝义馆,夜息于双美亭,时月朗风清。旷善琴,遂取琴弹之。夜半,调甚苦。俄闻洛水之上,有长叹者。渐相逼,乃一美人。旷因舍琴而揖之曰,"彼何人斯?"女曰:"洛浦神女也。昔陈思王有赋,子不忆耶?"旷曰:"然。"旷又问曰:"或闻洛神即甄皇后,谢世,陈思王遇其魄于洛滨,遂为《感甄赋》。后觉事之不正,改为《洛神赋》,托意于宓妃。有之乎?"女曰:"妾即甄后也。为慕陈思王之才调,文帝怒而幽死。后精魄遇王洛水之上,叙其冤抑,因感而赋之。觉事不典,易其题,乃不缪矣。"俄有双鬟,持茵席,具酒肴而至。谓旷曰:"妾为袁家新妇时,性好鼓琴。每弹至《悲风》及《三峡流泉》,未尝不尽夕而止。适闻君琴韵清雅,愿一听之。"旷乃弹《别鹤操》及《悲风》。神女长叹曰:"真蔡中郎之俦也。"问旷曰:"陈思王《洛神赋》如何?"旷曰:"真体物浏 ,为梁昭明之精选耳。"女微笑曰:"状妾之举止云'翩若惊鸿,宛若游龙",得无疏矣。"旷曰:"陈思王之精魄今何在?"女曰:"见为遮须国王。"旷曰:"何为遮须国?"女曰:"刘聪子死而复生,语其父曰:'有人告某云,遮须国久无主,待汝父来作主。'即此国是也。"俄有一青衣,引一女曰:"织绡娘子至矣。"神女曰:"洛浦龙王之处女,善织绡于水府。适令召之尔。"旷因语织绡曰:"近日人世或传柳毅灵姻之事,有之乎?"女曰:"十得其四五尔,余皆饰词,不可惑也。"旷曰:"或谓龙畏铁,有之乎?"女曰:"龙之神化,虽铁石金玉,尽可透达,何独畏铁乎?畏者蛟螭辈也。"旷又曰:"雷氏子佩丰城剑,至延平津,跃入水,化为龙。有之乎?"女曰:"妄也。龙,木类,剑乃金。金既克木,而不相生,焉能变化,岂同雀入水为蛤,野鸡入水为蜃哉!但宝剑灵物,金水相生,而入水雷生,自不能沉于泉。信其下搜剑不获,乃妄言为龙。且雷焕只言化去,张司空但言终合,俱不说为龙。任剑之灵异,且人之鼓铸锻炼,非自然之物。是知终不为龙,明矣。"旷又曰:"梭化为龙如何?"女曰:"梭木也,龙本属木,变化归木,又何怪也?"旷又曰:"龙之变化如神,又何病而求马师皇疗之?"女曰:"师皇是上界高真,哀马之负重引远,故为马医,愈其疾者万有匹。上天降鉴,化其疾于龙唇吻间,欲验师皇之能。龙后负而登天,天假之。非龙真有病也?"旷又曰:"龙之嗜燕血,有之乎?"女曰:"龙之清虚,食饮沆瀣。若食燕血,岂能行藏。盖嗜者乃蛟蜃辈。无信造作,皆梁朝四公诞妄之词尔。"旷又曰:"龙何好?"曰:"好睡,大即千年,小不下数百岁。偃仰于洞穴,鳞甲间聚其沙尘。或有鸟衔木实,遗弃其上。乃甲拆生树,至于合抱,龙方觉悟。遂振迅修行,脱其体而入虚无,澄其神而归寂灭。自然形之与气,随其化用。散入真空,若未胚腪,若未凝结。如物有恍惚,精奇杳冥。当此之时,虽百骸五体,尽可入于芥子之内。随举止,无所不之。自得还元返本之术,与造化争功矣。"旷又曰:"龙之修行,向何门而得?"女曰:"高真所修之术何异?上士修之,形神具达;中士修之,神超形沉;下士修之,形神俱堕。且当修之时,气爽而神凝,有物出焉。即老子云"恍恍惚惚,其中有物也"。其于幽微,不敢泄露,恐为上天谴谪尔。"神女遂命左右,传觞叙语。情况眤洽,兰艳动人,若左琼枝而右玉树,缱绻永夕,感畅冥怀。旷曰:"遇二仙娥于此,真所谓双美亭也。"忽闻鸡鸣,神女乃留诗曰:"玉筋凝腮忆魏宫,朱丝一弄洗清风。明晨追赏应愁寂,沙渚烟销翠羽空。"织绡诗曰:"织绡泉底少欢娱,更劝萧郎尽酒壶。愁见玉琴弹别鹤,又将清泪滴珍珠。"旷答二女诗曰:"红兰吐艳间夭桃,自喜寻芳数已遭。珠珮鹊桥从此断,遥天空恨碧云高。"神女遂出明珠、翠羽二物赠旷曰:"此乃陈思王赋云'或采明珠,或拾翠羽',故有斯赠,以成洛神赋之咏也。"龙女出轻绡一疋赠旷曰:"若有胡人购之,非万金不可。"神女曰:"君有亲骨异相,当出世。但淡味薄俗,清襟养真,妾当为阴助。"言讫,超然蹑虚而去,无所睹矣。后旷保其珠绡,多游嵩岳。友人尝遇之,备写其事。今遁世不复见焉。(出《传记》)
【译文】
太和年间,有位情操高洁的士人叫萧旷,沿着洛水东游,到了孝义后住下来。有天晚上他到双美亭上游玩小歇,当时月朗风清。萧旷善于弹琴,就在月下弹琴。深夜时,琴声很凄伤。忽然听见洛水上有人发出长叹声,越来越近,竟是一个美貌女子。萧旷忙放下琴起来行礼并问,"您是什么人?"女子说,"我就是洛神。从前陈思王曾作了《洛神赋》,你不记得了吗?"萧旷说,"记得。我听说洛神就是甄皇后,死后陈思王在洛水边遇到了她的魂灵,有感而发写了《甄赋》,后来觉得不正确,才改名为《洛神赋》,并诧意于宓妃,是不是这样泥?"女子说,"我就是甄后。当初因为我倾慕陈思王的才华,魏文帝大怒,把我幽禁而死。后来我的魂灵在洛水边遇见了陈思王,我向他倾诉了我的哀怨,他才写了《感甄赋》。后来觉得这事不太雅,就改名叫《洛神赋》了。这才是事情的真相。"不一会,有一个梳着双髻的少女拿着坐垫和酒菜走来,对萧旷说,"我刚嫁到袁家时,很喜欢弹琴。每当弹起《悲风》和《三峡流泉》这些曲子时,常常会弹上一夜,刚才我听到您的琴声清新典雅,能不能再弹给我听听呢?"萧旷就弹了《别鹤操》和《悲风》。神女听罢感叹地说,"您的琴艺真能和蔡邕相媲美啊。"又问萧旷,"您觉得陈思王的《洛神赋》写得怎么样?"萧旷说,"不论文体和文采都十分完美,堪称是选出的精品了。"洛神微笑着说,"赋中写我的举止,说我'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也不是很恰当的啊。"萧旷问,"陈思王的灵魂现在哪里?"洛神说,"他现在是遮须国的国王。"萧旷说,"什么叫遮须国?"洛神说,"刘聪的儿子死而复生以后对他父亲说,'有人对我说,遮须国一直没有国王,等你父亲来当国王。'说的就是这个遮须国。"不一会,又有一个使女引导着一个女子走来说,"织绡娘子到了。"洛神说,"这是洛水龙王的女儿,他织绡织得很好,一直在龙宫织绡,是我刚刚把他请来的。"萧旷就问织绡娘子说,"近来人世间都传说柳毅传书与龙女联姻的事,是真有此事吗?"织绡娘子说,"十成只有四五成是对的,其它都是编造的了,不要信它。"萧旷问,"我听说龙最怕铁器,是真的吗?"织绡女说,"龙有神力,不论金玉铁石都不能阻挡,怎么会只怕铁呢。真正怕铁是蛟、螭之类。"萧旷又问。"传说雷氏子佩着丰城宝剑,到了延平河边,剑窜到水里变成了龙,对吗?"织绡女说,"错了。龙属木,剑属金,金与木相克而不相生,剑怎么能变成龙呢。倒是鸟雀入水能变成蛙,野鸡入水能变成蚌。宝剑是有灵的东西,入水以后,金水相生的,就会生出雷来,所以不会在水中沉没。当初雷焕把丰城剑掉进水里后,在水里怎么捞也捞不到,别人就胡说宝剑已变成龙了。其实雷焕只不过说'宝剑化去',张司空则说宝剑与水'终合',都没说变龙的事。宝剑虽然有灵性,但毕竟是由人类锻烧锤炼而成的,并不是自然中的东西,所以不可能变成龙,你明白了吗?"萧旷又问",织布的梭子能变成龙吗?"织绡女说,"梭子是木头做的,龙本来就属木,梭变龙后仍归为木,这有什么奇怪的呢。"萧旷又说,"龙变化后有神力,为什么龙病了还要请马医师皇来治呢?"织绡女说,"师皇是天界里的真人,他同情马一生受尽了负重奔波之苦,所以才当了马医。经他治好了的马成千上万。天帝知道后,想试试他的医术究竟如何,就把一条龙变成马,并让它生了病。师皇治好了病马,那马立刻变成了龙,师皇就骑这条龙上了天。所以说,并不是龙真的有了病,而是上天故意安排的。"萧旷又问,"说龙爱喝燕子的血,有这事吗?"绢绡女说,"龙在清虚的云间,吃的是露水云雾,如果真吃燕血,还能在云间藏身游弋吗?喜欢喝燕血的是蛟、蜃之类。你别信那些胡编的话,那都是梁朝四公们胡说八道。"萧旷又说,"龙有什么特别的爱好?"织绡女说,"龙很爱睡觉。大睡能睡千年,小睡也能睡几百年。它在洞穴里伏着,鳞甲间聚集了很多泥土灰尘。有时有鸟衔着树木的种子丢落在龙身上,就会长出树来,甚至能长得又高又大一个人合抱那么粗,龙才知道,于是才挣脱了身上的大树,腾云驾雾,进入虚空,和天地的锺灵之气合在一起,最后完全消失。龙身上的树种如果没有发芽生长,也能因为得了龙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精奇的似物似神的东西,可以无处不有,也能够自由地到处游动,达到无处不可存在的境界,这就是返元还本之术,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造化之功了。"萧旷又问,"龙的修行造化,是向哪里求得的呢?"织绡女说,"龙的修行和方士真人的修行,在方法上是一样的。上等人修行,形和神都能达到仙人的境界。中等人修行,精神能成仙肉体却失去了。下等人修行,则不论神和形都不行。修行的时候,心气清爽而全神贯注,这时就会感到自身的超脱,正象老子说的'恍恍惚惚,其中有物出也'。至于修行中更奥妙的方法。我不敢泄露,不然会受到上天的谴责和惩罚的。"这时洛神就让使女倒酒,和萧旷一起边喝边谈,谈得很投机,态度也很亲切。萧旷看身边的神女,左边的洛神象是琼枝,右边的织绡娘子象是玉枝,都是那么光艳照人。萧旷和两位神女在一起尽情饮酒欢谈,十分缠绵,心情也非常旷达。萧旷说,"今天在这里有幸遇见二位仙女,怪不得这个亭子叫做'双美亭'啊!"忽然听见雄鸡啼明,洛神就写了首诗留赠:"玉筋凝腮忆魏宫,朱丝一弄洗清风。明晨追赏应愁寂,沙渚烟销翠羽空。"织绡娘子也赠了一首诗说,"织绡泉底少欢娱,更劝萧郎尽酒壶。愁见玉琴弹别鹤,又将清泪滴珍珠。"萧旷也写了一首诗酬谢说,"红兰吐艳间夭桃,自喜寻芳数已遭。珠佩鹊桥从此断,遥天空恨碧云高。"洛神拿出了明珠和翠羽赠给萧旷说,"陈思王的赋里不是说'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吗,我就把这两件东西送给你,这样就符合《洛神赋》里所描写的了。"龙女则把一疋轻绡送给萧旷说,"如果有胡地的人买它,必须一万金才能卖。"洛神又说,"您的骨相和面相都不同凡人,应该修道,远离凡俗的尘世修真养性,我会暗暗帮助你的。"说罢,轻轻地腾空而去,什么也看不见了。后来萧旷保存着明珠和轻绡开始修行,常常游嵩山,有朋友曾遇到他,详细地写出了这些事。现在萧旷已经从世间消失,再也没见过他。
史遂
会昌中,小黄门史遂,因疾退于家。一日,忽召所亲,自言初得疾时,见一黄衣人,执文牒曰:"阴司录君二魂对事。量留(量留原作垒,据明抄本改。)一魂主身。"不觉随去。出通化门,东南入荒径,渡灞浐。陟兰田山。山上约行数十里,忽见一骑执黑幡,云:"太一登殿已久,罪人毕录。尔何迟也。"督之而去。至一城,甲士翼门。直北至一宫,宫门守卫甚严。有赤衣吏,引使者同入。萧屏间,有一吏自内出曰:"受教受教。"使者鞠躬受命。宣曰:"史遂前世括苍山主录大夫侍者,始者恭恪,中间废堕,谪官黄门,冀其醒悟。今大夫复位,侍者宜迁,付所司准法。"遂领就一院,见一人,白须鬓,紫衣,左右十数列侍。拜讫仰视,乃少傅白居易也。遂元和初为翰林小吏,因问曰:"少傅何为至此?"白怡然曰:"侍者忆前事耶?"俄如睡觉,神气顿如旧。诸黄门闻其疾愈,竟访之。是夕,居易薨于洛中。临终,谓所亲曰:"昔自蓬莱,与帝(谓武宗也。)有闫浮之因。帝于闫浮为麟德之别。"言毕而逝。人莫晓也。较其日月,当捐馆之时,乃上宴麟德殿也。(出《唐年补录》)
【译文】
会昌年间,有个在小黄门当官的史遂,因病在家休养。一天,他忽然把家里人都找来,说他刚得病时,见一个黄衣人手拿公文对他说,"阴司召你的二魂去有公事,给你留下一魂管你的身子。"史遂不知不觉地就跟着走。出了通化门向东南走上一条很荒僻的路,又渡过浐河上了兰田山。在山上走了有几十里,忽然看见一个骑马的人执着一个黑幡说,"太一神已经登殿好半天了,要审的罪人都点过了名,你怎么这晚才来?"督促他们快走。来到一座城,见城门两边排列着很多兵士,进城一直向北进了一个宫殿,宫门守卫也很森严。有个穿红衣的官引着他们走进去。在影壁墙间有一个官员迎上来说,"你们快听旨意。"领史遂来的人礼施恭听。那官员宣读公文说,"史遂前世曾任括苍山主录大夫的侍者,起初还恪尽职责,后来就有些懈怠了,所以才贬到黄门当小官,为了使他能够反省自已的错误。现在括苍山主录大夫官复原位,史遂这个侍者也应该升迁了。现已被主管部司批准。"宣毕就把史遂带到另一院子,见一个人白发苍苍身穿紫袍,左右有十几个侍从。史遂忙叩跪,拜完抬头一看,竟是少傅白居易。史遂元和初年在翰林院当小官,认识白居易,就问,"白少傅到这儿来作什么呢?"白居易很淡然一笑说,"你不记得以前的事了吗?"这时史遂突然醒了过来,神色和没生病时完全一样了。黄门里听说史遂病好了,都来看望他,这时他才听说,就在那天晚上白居易病死在洛中。临终时对家人说,"昔日在蓬莱仙宫时,我曾和武宗皇帝有闫浮那样前因。皇帝在闫浮做麟德之别。"说完就死了,人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后来一推算日子,才知道他死的那天,正是皇上在麟德殿赐的日子。
田布
唐相崔铉镇淮南。卢耽罢浙西,张择(择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罢常州,俱经维扬,谒铉。铉因暇日,与二客方奕,吏报女巫与故魏博节度史田布偕至,泊逆旅某亭者。铉甚异之,复曰:"显验,与他巫异,请改舍于都候之解。"铉趣召巫者至,乃与神迭拜,曰:"谢相公。"铉曰:"何谢?"神答曰:"布有不肖子,黩货无厌,郡事不治。当犯大辟,赖公阴德免焉。使布之家庙血食不绝者,公之恩也。"铉矍然曰:"异哉。铉为相日,夏州节度奏银州刺史田釸犯赃罪,私造铠甲,以易市边马布帛。帝赫怒曰:'赃自别议。且委以边州,所宜防盗。以甲资敌,非反而何?"命中书以法论,将赤其族。翌日,铉从容言于上曰:"釸赃罪自有宪章。然是弘正之孙,田布之子。弘正首以河朔入觐,奉吏员。布亦成父之命,继以忠教,伏剑而死。今若行法以固边圉,未若因事弘贷,激劝忠烈。'上意乃解。止黜授远郡司马。而铉未尝一出口于亲戚私昵,已将忘之。今神之言,正是其事。"乃命廊下素(明抄本素作索。)服而见焉。谓之曰:"君以义烈而死,奈何区区为愚妇人所使乎?"神曰:"布尝负此妪八十万钱,今方忍耻偿之。"铉与二客及监军使幕下,共偿其钱。神乃辞去,因言事不验。(梁楫李琪作传)
【译文】
唐代,相国崔铉镇守淮南时,在常州罢官的张泽,在浙西罢官的卢耽,都在经过扬州时来拜望他。当时崔铉正是公余间暇,与两们客人正在下棋时,有人来报告说,已经去世的前魏博节度使田布与一个女巫一块来了,正寄宿在某个亭子间。崔铉很奇怪,又说:"看来这是神灵显验,和平日的女巫不一样,还是请他们到都衙官舍来住吧。"于是又让人把巫祝召来。巫祝和神一块拜谒崔铉说:"谢高等崔相国。"崔铉说,"为什么要谢我呢?"田布的魂回答说,"我那不肖的儿子,做官时贪污受贿,不理政事,理当被处以死刑。全仗着您的佑助才使他免了一死,使我田布家祖庙香火不至断绝,是您的大恩大德啊!"崔铉惊奇的说,"这事可太怪了!我当相国时,夏州节度史曾奏报说银州刺史田釸犯了贪赃罪,用私自打造的铠甲在边境上换马匹和布疋。皇上一听大怒,说:'派在边境州府的官员本身的职责就是防盗寇的,现在田铉竟拿军用品资助敌人,这和造反有什么不同?立刻交付中书有,按法严办诛灭九族!'第二天,我从容地对皇上说,'田釸的罪的确应该依法严办。然而,他是田弘正的孙子,是田布的儿子。田弘正在河朔首立战功被召进皇宫晋见嘉奖,后来升了官职。田布秉他父亲的美德。尽忠尽孝,最后也战死在战场。现在皇上想严办田釸以巩固边防,杀了他还不如宽恕了他,以他父亲爷爷的忠义事绩激励他,让他认识自己的罪恶,戴罪立功。'皇上听了我的话,免了他的罪,只降调到边远的州郡当司马。然而,这件事我从来没跟任何人说过,连自己现在都忘了,今天这巫祝说得却一点也不差。"于是崔铉就命手下的官员穿上素服祭拜了田布的阴魂,并对田布说,"你一生忠义,死得也轰轰烈烈,怎么能被一个愚昧无知的妇人所驱使呢?",田布的魂灵说,"我曾欠这个巫婆八十万钱,到现在我还在忍辱还她呢。"崔铉和两位客人以及监军使一起凑齐了钱,还给了巫婆,田布的魂才离去。从此巫婆凡说出的事宜都不应验。
进士崔生
进士崔生,自关东赴举,早行潼关外十余里。夜方五鼓,路无人行,唯一仆一担一驴而已。忽遇列炬呵殿,旗帜戈甲,二百许人,若方镇者。生映树自匿。既过,行不三二里,前之导从复回,乃徐行随之。有健步押茶器,行甚迟,生因问为谁。曰:"岳神迎天官崔侍御也。秀才方应举,何不一谒,以卜身事。"生谢以无由自达,健步许侦之。既及庙门,天犹未曙,健步约生伺之于门侧。入良久出曰:"白侍御矣。"遽引相见,甚喜。逡巡岳神至,立语,便邀崔侍御入庙中。陈设帐幄,筵席鼓乐极盛。顷之,张乐饮酒。崔临赴宴,约敕侍者,只待于生,供以汤茶所须,情旨敦厚。饮且移时,生倦,徐行周览,不觉出门。忽见其表丈人,握手话旧。颜色憔悴,衣服褴缕。生曰:"丈人久辞人间,何得至此?"答曰:"仆离人世,十五年矣,未有所诣。近做敷水桥神,倦于送迎,而窘于衣食。穷困之状,迨不可济。知侄与天官侍御相善,又宗姓之分,必可相荐,故来投诚。若得南山觜神祈,即粗免饥穷。此后迁转,得居天秩矣。"生辞以"乍相识,不知果可相荐否。然试为道之。"侍御寻亦罢宴而归,谓曰:"后年方及第,今年不就试亦可。余少顷公事亦毕,即当归去,程期甚迫,不可久留。"生因以表丈人所求告之。侍御曰:"觜神似人间选补,极是清资,敷水桥神卑杂,岂可便得。然试为言之,岳神必不相阻。"即复诣岳神迎奉。生潜还伺之,历闻所托,岳神果许之。即命出牒补署。俄尔受牒入谢,迎官将吏一二百人,侍从甚整。生因出贺,觜神泣曰:"非吾侄之力,不可得此位也。后一转,便入天司矣。今年渭水泛溢,侄庄当飘坏。一道所损三五百家,已令为侄护之,五六月必免此祸。更有五百缣相酬。"须臾,觜神驱殿而去,侍御亦发,岳神出送。生独在庙中,歘如梦觉。出访仆使,只在店中,一无所睹。于是不复入关,回止别墅。其夏,渭水泛溢,漂损甚多,唯崔生庄独免。庄前泊一空船,水涸之后,船有绢五百疋。明年果擢第矣。(出《录异记》)
【译文】
进士崔生,曾从关东进京赶考。丰夜起来赶路,走出潼关外十几里时,才打过五更鼓。路上没有行人,仅崔生骑着驴,仆人挑着担跟着。忽然遇见前面排列着火把并有人喝道,二百多人举着旗帜和兵器,好象是那一方的镇守使。崔生躲在一棵树后,等队列过后才走。刚走了二三里,那支队伍又转回来了。崔生就跟在队伍后头慢慢走。有一个士兵押运着茶器,走得很慢,崔生就问他这是谁。那士兵说,"这是岳神去迎接天官崔侍御回来了。您这位秀才要去赶考,何不去见一见,问问你自己的事呢?"崔生说没法能去面见,士兵说我看情况帮帮你。队伍到了庙门,天还没亮。士兵让崔生躲在庙门后,自己先进去了。过了很久士兵才出来说他已经跟崔侍御说了,立刻引崔生见了崔侍御,崔生很高兴。不一会岳神来了,崔侍御就请岳神进了庙里。庙里陈设了帐幕,摆下了酒宴。不一会儿,奏起了鼓乐,岳神被崔侍御请入座位,临开宴时,崔侍御特别关照手下人,让他们拿来饭菜好好招待崔生,显得很热情。崔生喝了一会儿酒,觉得有些疲倦,就慢慢地溜达着玩,不觉走到庙门外。忽然发现他的表丈人在门外,忙上前握手叙话。崔生看表丈人面容又黄又瘦,破衣烂衫的,就问,"表丈人已经去世很久了,怎么到了这里?"回答说,"我离开人世已经十五年了,一直没见着你。近来派我当敷水桥神,每天送往迎来,十分疲劳,又非常穷困,连衣食都不足,一点帮助也得不到。我知道侄儿你和天官崔侍御是朋友,你们又都姓崔,一定能替我推荐一下,所以来找你。如果我能被任命为南山觜神,我就能免于冻饿之苦了。以后还有希望调到天界去作官。"崔生说,"我和崔侍御不过是刚刚认识,不知道他能不能接受我的推荐。我可以试着跟他说一说。"过了一阵,崔侍御吃完了饭要回去,对崔生说,"你后年才能考中,今年不去参加会试也没关系。我等一会公事也办完,也要赶回去,日程很紧,不能在这里久留了。"崔生就把表丈人的请求对他说了。崔侍御说,"南山觜神好象人间的选补官,要求有较高的资历。敷水桥神官积卑微,怕不容易办得到。不过我可以试着说一说,我想岳神是不会拒绝我的。"说罢就又把岳神请来,两个人在一起商量。崔生偷偷到近前等着,听清崔侍御在和岳神讲情,岳神也就答应了。当时就命令办理好公文让崔生的表丈人补上了南山觜神。不大一会儿,崔生的表丈就被召进庙里去拜谢上任,迎接他上任的官员仆从有一二百人,很是威风。崔生就走上前向表丈人祝贺。表丈人哭着说,"没有侄儿你出力,我绝不可能得到这个官位的。下一次调动,我就可以进入天司了。今年渭河会发大水,侄儿的村庄会被洪水侵害,一起受害的有三五百家。我已下令保护你的田庄。五六月间就能免这场灾祸。然后我还会给你五百疋绸缎来酬谢你。"说完,就带着仆从侍卫奔驰而去。这里崔侍御也要上路,岳神出来送行。庙里只剩下崔生自己,恍然如一场梦刚醒。他寻找自己的仆人,仆人说他一直在店里,什么也没看见。于是崔生就不再进关去赶考了,直接回到家乡。这年夏天,渭水果然泛滥,很多村庄都被淹没,唯独崔生的田庄没有受到水害。庄子前停着一只空船,水退之后,见船里放着五百尺绸缎。第二年,崔生果然考中了进士。
张偃
进士张偃者赴举,行及金天王庙前,遇大雨,于庙门避雨,至暮不止。不及诣店,遂入庙中门宿。至四更,闻金天视事之声,嗢喝甚厉。须臾,闻唤张偃,来日午时,行至某村,为赤狸虎所食。偃闻之甚惧,侯庭下静,遂于门下匍匐而入。自通名而拜,金天曰:"汝生人,何事而来?"遂具前事告金天。金天曰:"召虎来。"须臾虎至。金天曰:"与二大兽食而代偃。"虎曰:"冤家合食,他物代之不可。"金天曰:"检虎何日死。"有一吏来曰:"未时为某村王存射杀死。"金天曰:"命张偃过所食时即行。"及行至前路,果见人喧闹,问之,乃曰:"某村王存,射赤狸虎。"果金天所言。偃遂自市酒,求鹿脯,亲往庙谢之。(出《奇录》)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