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巴巴罗萨”行动

福勒(英)
“巴巴罗萨”行动 作者:[英]威尔·福勒著
  1941年初夏,纳粹德国集结了一支由300万步兵、3300余辆坦克和2000多架战机组成的部队,与其对阵的是尚处在战争动员之中的由350万步兵、2万辆坦克组成的苏联红军。双方随后发生的冲突掀开了现代战争史上最激烈、最残酷、最血腥的一幕。《“巴巴罗萨”行动》详细讲述了德国侵苏战争第一周的历史,借助来自交战双方的第一手素材和资料、大量弥足珍贵的照片、详尽的史实以及经过特别授权发表的地图,《“巴巴罗萨”行动》对于持续4年之久的东线战争前7日的战况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并作出了权威性的总结。
新星出版社 出版
  “巴巴罗萨”行动 第一部分
  关于作者 威尔·福勒
  威尔·福勒自1972年以来一直从事新闻出版业,专门从事军事历史和国防技术研究,1983~1990年间担任英国《防务》杂志的陆军编辑,撰写了大量关于军事装备以及从19世纪到科索沃战争的军事冲突方面的书籍,数量多达14本以上,其中包括《诺曼底登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铁甲雄师——二战中的苏军坦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和《浴血东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他曾在英国本土防御自卫队服役近30年,在1990~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志愿前往素有“沙漠之鼠”称号的英国陆军第7装甲旅服役,战后被美国中央总部授予“联军服役荣誉奖章”。现定居于英国汉普郡。
  前言 “一场令全世界瞠目结舌的进攻”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对苏联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大规模入侵,此次行动使用了公元12世纪著名的十字军东征领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巴巴罗萨的名字作为代号,这就是著名的“巴巴罗萨”行动。正如希特勒在战争策划阶段所言,这场规模空前的进攻震惊了整个世界。实质上,这场世界战争史上最为激烈的冲突,是希特勒的贪婪欲望——向东方扩展德意志帝国的版图,为日尔曼民族夺取所谓的“生存空间”——长期恶性发展的巅峰。
  1941年初夏,纳粹德国集结了一支由300万步兵、3 300余辆坦克和2 000多架战机组成的部队,与其对阵的是尚处在战争动员之中的由350万步兵、2万辆坦克组成的苏联红军。双方随后发生的冲突掀开了现代战争史上最激烈、最残酷、最血腥的一幕。
  德军兵分三路进军苏联:北方集团军群受命占领波罗的海诸国和“十月革命的摇篮”列宁格勒,中央集团军群朝着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的心脏莫斯科推进,南方集团军群进军粮食和石油产区乌克兰。在短短6天之内,纳粹国防军就占领了里加、明斯克和利沃夫。中央集团军群更是长驱直入,突入苏联国境纵深达200英里。
  《“巴巴罗萨”行动》详细讲述了德国侵苏战争第一周的历史:开篇首先对于(纳粹)国防军自战争爆发一直持续到1941年的胜利作了全面回顾,接下来介绍了德军高层制定作战计划和苏军进行防御部署的情况,继而详细讲述了德军第一轮轰炸的战况以及南方、中央和北方等3个集团军群在战役头七天的进展,结尾部分对于“巴巴罗萨”行动的巨大影响进行了深刻剖析,阐释了纳粹德军企图消灭苏联红军、迅速占领莫斯科的野心最终破灭的必然原因。
  借助来自交战双方的第一手素材和资料、大量弥足珍贵的照片、详尽的史实以及经过特别授权发表的地图,《“巴巴罗萨”行动》对于持续4年之久的东线战争前7日的战况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并作出了权威性的总结。
  第1章 新秩序的形成(1)
  20世纪30年代末的德国充满了自信。这个时候,整个德国已经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的耻辱中走了出来,俨然成为世界舞台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德国人普遍认为,是纳粹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使这一切成为可能。在他的领导下,德国恢复征兵制度,重新进行武装。在此情况下,德国的宿敌——法国和英国——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对手的存在。
  1939年,整个欧洲还沐浴在夏日的阳光里,此时的男男女女们正在享受着战争爆发前这紧张却又平和的最后几周时光。不久后,这种平静将会被一场持续5年的战争剥夺和毁灭。而这场战争也将永久地改变这块大陆的本质。
  柏林居民纷纷奔向位于城市西面的哈弗尔河畔的沙滩避暑,其他人则涌进了凉爽的格吕讷瓦尔德森林。在波罗的海沿岸,德国人正沐浴在阳光中,尽情享受着度假胜地所提供的舒适和便利。男孩子们被召集到了“希特勒青年团”,女孩子们则集中在“日耳曼女子联盟”的营地。这些地点都处于生机勃勃、有益健康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这些乐趣,是他们的父辈在20世纪20年代那样一个恐怖笼罩的时代做梦都想不到的。此时的德国是一个自豪、自信并强大的国度,不再是战后那个曾经承受了耻辱、破产、衰败的共和国(即魏玛共和国),也不再受制于战争赔款和《凡尔赛和约》强加的各项义务。
  1933年,希特勒这个一战期间曾在西线服役的老兵领导的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纳粹党)攫取了德国的政权,他巧妙地利用了德国民众的羞愤情绪,表达出纳粹党对于德国处境的怨愤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望。与此同时,他还向人们灌输了一种含糊不明但却令人迷醉的混杂着民族主义、种族主义以及通灵主义的思想。在20世纪20~30年代的著作和演说中,希特勒巧妙地将反犹太主义、渴望民主和仇视布尔什维克糅合在一起,通过激昂的言辞,使读者和听众热血沸腾、欣喜若狂。在一战中毁灭德国的共产主义者现在成了敌人,正密谋着企图腐蚀并奴役欧洲。德国工人们辛辛苦苦地努力工作,但两次经济危机却导致他们仍然饥寒交迫,一贫如洗,只有民主才能解决这一切。是到了建立新秩序的时候了。而煽动起这种混合着怨愤和仇恨的狂热情绪的却是一个奥地利人,一个自学成才的画家。他曾经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躲避了奥匈帝国的兵役,但却志愿加入到德国军队。他的名字叫阿道夫·希特勒。
  意识形态的冲突
  然而,阿道夫·希特勒所倡导的政治运动面对着一个强大的对手。在经历了君主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空前激烈的殊死搏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欧洲人将共产主义视为一种远比个人主义更为理想的社会信仰。在超越了国界和国籍意识的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1919年成立于莫斯科,1943年解散)内部,人们对于共产主义表现出空前的热情,愿意为其作出任何牺牲。在战争期间,那些在沦陷的欧洲以及英国境内生活的同情共产主义的人们,自发地为莫斯科的共产党政权充当各种形式的间谍。然而,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许多保守人士而言,共产国际是一个充满着险恶与威胁的组织,相比之下,有着清晰建国纲领的法西斯主义则是一种比较具有吸引力的极权主义形式。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以及德国出现的左翼政党起义,德国民众中间普遍流传着“背后一箭”的理论,认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毁灭并非由于战败所致,而是被内部出卖和摧毁的,应该受到诅咒和谴责的是“犹太人、叛国者和社会民主党人”。1919年,因为鼓动民众进行布尔什维克式革命,德国两位社会主义运动领袖——柏林的罗莎·卢森堡和慕尼黑的库尔特·艾斯纳先后被杀害,他们被丑化为反德国的犹太煽动者。
  最终控制德国的是阿道夫·希特勒,他就像施魔法一样让德国民众陷入癫狂状态,玩弄众多的德国政治家和军事家于股掌之间,对德国实施独裁统治达12年之久。在其上台之初,他曾许诺要给德国人民带来一个令人着迷的幸福未来。然而,当其1945年自绝于人类时,整个德国与其一道化为废墟,经受了一场比1918年更加惨重的失败和灾难。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曾经富于民族自豪感的德国人民饱受着耻辱、通货膨胀和贫穷的困扰,他们渴望出现能够改变这种现状的力量。
  第1章 新秩序的形成(2)
  20世纪20年代,在通往权力的道路上,希特勒不但巧妙地钻了民主程序的空子,还肆无忌惮地使用各种非法手段。1923年11月9日,他在慕尼黑的一家啤酒馆发动暴动,试图推翻巴伐利亚州政权。政变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有19人在事件中死亡,希特勒也被逮捕入狱,在兰茨贝格监狱过着轻松愉快的生活,接待来自各方面的来访者,同时写下了他的政治纲领——《我的奋斗》。在20世纪20年代的魏玛共和国统治时期,身着褐色制服的纳粹准军事组织——冲锋队在其头领罗姆的率领下,与德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战线士兵联盟”准军事组织进行过街头斗殴。
  尽管冲锋队不断地袭扰德国共产党的集会,胁迫政治对手,但在希特勒的眼里它却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组织。1934年6月30日,在所谓的“长刀之夜”(也称为大清洗)里,希特勒利用他的私人卫队——党卫队(组建于1929年,最初仅有280人)对冲锋队领导层进行了清洗。在当时的德国,国防军非常憎恨罗姆企图接管武装部队并将其融入冲锋队的计划,而希特勒非常清楚,在惹事生非的冲锋队和德国陆军之间,自己更需要后者。
  一个新兴的德国
  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没有人料到纳粹政府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以希特勒为元首的包含8个领导部门的庞大组织,这个组织从最高层的领导者到最低层的成员,从最尊贵的元首到最卑微的党徒,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富有强烈自豪感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者(纳粹党员),一个第三帝国的公民。这种思想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商业合作团体到学术性和专业性的社会机构。当时,一个名叫“日耳曼狩猎协会”的政治社团拥有一个比较奇特的徽章,在徽章上,一只雄鹿头上的鹿角之间顶着一枚基督教的十字架。1933年以后,这枚十字架徽章后来逐渐演变成为纳粹党的“?苈”徽章,也就是所谓的“万十字”徽章(十字架各端沿顺时针方向弯成直角而形成)。事实上,这种装饰图形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纳粹党采纳了这种图形之后在上面放置了一只雄鹰,最终演变成为第三帝国的国家标志。对于纳粹神秘主义者而言,这个徽章还是位于种族阶梯最顶端的雅利安民族——金发碧眼的日耳曼民族——的神圣标志。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段时期,德国的青少年曾经组织和参加了大量的宗教和社会团体。然而,随着纳粹党上台执政,这类社团组织逐渐销声匿迹,剩下的只有男孩子必须参加的“希特勒青年团”和女孩子必须参加的“日耳曼女子联盟”。在纳粹党的蛊惑和扶持下,以上两个社团发展极为神速。其中,“希特勒青年团”在1932年创建时只有10万人,在短短两年之内便增加了33倍,一跃成为西方世界最大的青年组织。
  1935年6月,纳粹政府专门颁布了组建国家劳动部的法律,规定19~25岁之间体格健全的德国人必须接受6个月的艰苦劳动的锻炼,从事大型建筑工程和农业生产等工作。事实上,这种强制劳动就是新兵训练生活,为未来的扩军备战、发动战争做准备。
  在纳粹党上台之前就已经启动“国家高速公路系统”的建设项目,该项目在1933年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纳粹政权甚至提出了总长度6 900公里的高速公路修建计划。1933年9月23日,希特勒亲自为法兰克福—达姆施塔特的高速公路主持破土动工仪式。截至1938年12月15日,一条总长度达3 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绝大多数高速公路宽24米,由两条宽7.5米的车道组成,中间是一条5米宽的绿化带,两侧各有1条宽2米的防护带。另外,高速公路的路面铺设了20厘米厚的混凝土,非常坚固耐用。当时,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是纳粹政府为了降低失业率而进行的一系列大规模工程的一部分,成千上万名失业男性被送到遍布全国各地的建设工地从事劳动,拿着微薄的工资,晚上就借宿在高速公路附近的兵营里。
  第1章 新秩序的形成(3)
  腾飞的经济这条高速公路的建设是“就业工程”的一部分,它极大地提高了德国社会的就业率。在1933年6月纳粹党上台时,德国共有540万名失业人员。在此之前,这些行之有效的“就业工程”却为魏玛政府所不齿。因此,纳粹党由于使众多失业者迅速获得工作而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和支持。随着失业率的连年下降,德国的国民经济与民族自信心与日俱增。以下是德国社会失业率连续4年下降的具体情况:日期 失业人数(万人)1934年1月: 3701935年1月: 2901936年1月: 2501937年1月: 1801933年6月,德国此前一直秘密进行的部队训练及重整军备的计划被公之于众,弱小的德国国防军迅速壮大,发展成为新一代的纳粹军队。1935年,纳粹德国恢复兵役制度。一年后,纳粹政府又为军队购置了新的军装和作战服。
  在纳粹德国,同样存在着一些负责组织人们休闲度假活动的工作及组织,(一个鼓吹“娱乐创造力量”的纳粹组织)便是其中之一。这是一个旨在鼓舞工人士气的娱乐性组织,其组织者罗伯特·利是一个以荒淫无耻和反犹太主义思想而臭名昭著的家伙。发展初期被称作“工作之余的娱乐”,是在意大利法西斯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提供两条海上观光航线、假期野营服务、打折电影票以及大众汽车的休闲度假的庞大组织。战后,在上述服务项目中,只有大众“甲壳虫”汽车由于民众的熟悉和喜爱得以存留下来,并且延用至今。
  在外人看来,德国充满着非同寻常的活力与生机。一些外国游客曾经这样形容这种气氛下的德国:这不像是一个安于现状的国度,倒像是一个刚刚远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却又在积极筹划另外一次世界大战的国家。
  然而,笼罩着德国的阴影也变得更加黑暗了。1933年5月10日晚上,骇人听闻的一幕发生了……成千上万名学生举着火把,游行到了柏林大学对面的一个广场,将火把扔在堆积在那里的大批书籍上,紧接着在烈焰焚烧中又丢了许多书进去。事实上,纳粹党在夺取政权后的数天就颁布了一道野蛮的法令,销毁一切与没落、退化的文化相关的或者与犹太文化相关的书籍。根据这项法令,大批书籍在德国许多大学的图书馆外被付之一炬。
  反犹太主义最初的一系列反犹太主义法案在1935年9月颁布实行,随之而来的是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的抵制犹太商品的运动。犹太商店被一些好事者涂上了纳粹党徽和反犹太主义标语。有些纳粹党员甚至站在犹太商店的门口,阻止顾客入内。1935年11月,《德国公民法》取消了犹太人以及具有犹太血统者的公民资格。纳粹政权还要求,截至1938年4月,所有犹太人的财产都必须登记入册;截至6月,所有犹太人的产业都必须登记入册。到了同年10月,所有犹太人的护照都被印上了字母“”作为标记。11月,犹太教堂和犹太商店在所谓的“水晶之夜”里被纳粹分子破坏殆尽。在这次事件中,有2万多名犹太人被拘捕和监禁。战争爆发后,纳粹德国又针对犹太人实施了宵禁令。1940年,纳粹开始驱逐犹太人。1941年9月,所有犹太人都被迫佩戴黄布制作的“大卫之星”袖标。可以说,从纳粹上台的那天开始,就出现了一些对于犹太人来说极其可怕的预兆。纳粹党卫队、警察以及纳粹高官建立了野蛮营,这就是最初的一批集中营。在对犹太人的疯狂拘捕告一段落后,这些集中营大都关闭了。纳粹政府告知德国民众:这些集中营被用于恢复公共秩序以及公共治安。依照《魏玛宪法》第48款,这种措施合情、合理、合法。1933年2月28日,德国出台的一项法律废除了《魏玛宪法》中有关保证人身自由的条款,那些对此做法持异议者则被纳粹实行了所谓的“保护性监禁”。事实上,这些集中营的存在为纳粹党卫队提供了一个强取豪夺、敲诈勒索的好机会,同时还可以趁机对他们的对手进行报复。
  第1章 新秩序的形成(4)
  重占莱茵地区
  希特勒在上台后不到3年,就出兵占领了莱茵地区,他通过此举提高了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这是他对外实施强硬外交政策迈出的第一步。莱茵地区是一块方圆大约60公里的区域,东至莱茵河畔,包括科隆、杜塞尔多夫和波恩以及莱茵河西岸的所有区域。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莱茵地区从1918年开始属于不设防区,实行非军事化管理。同时,这也是《洛迦诺协定》所要求的。1936年3月7日,在代号为“冬日演习”的行动中,希特勒下令德国陆军以一个师的兵力开进莱茵地区。希特勒声称,法国与苏联签订的《苏法条约》违反了《洛迦诺协定》,因此,自己不遵守《凡尔赛和约》也就无可非议了。希特勒把赌注押在了利用法国和英国和平主义者的感情上。在撕毁《凡尔赛和约》后,为了安抚人心,消除各国的担心和疑虑,他与法国、比利时和荷兰签订了25年互不侵略条约,由英国和意大利提供担保。许多高级军事顾问都曾力劝希特勒不要深入莱茵地区,因为他们明白,在英国、比利时和法国的联合攻击下,德国国防军毫无胜算的把握。然而,这次冒险行动的成功使得希特勒更加确信向西扩张势力的重要意义:不但可以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为德国军队争取战争准备的时间,同时还可以迫使对方进一步作出让步。
  奥运会上的业绩
  希特勒政府为了筹办1936年在柏林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第十一届奥运会),划拨了相当于1 500万英镑的经费修建了9座运动场馆,其中包括一座豪华、宏伟的体育馆。在运动会的第一天,汉斯·沃尔克就为德国赢得了铅球项目的金牌,台下11万观众为此欢呼雀跃。而接下来,随着金牌频频被其他国家的选手夺得,希特勒也从美梦中猛然惊醒,懊恼地离开体育馆。然而,美国黑人选手杰西·欧文斯在田赛与径赛两个项目上赢得4枚金牌的完美表现,更是让希特勒大为光火。除了上述不快之外,本届奥运会的结果对于德国新政府无疑是一次胜利,因为选手们为德国赢得了总数最多的金牌。为此,列尼·瑞芬斯塔尔拍摄了一部曾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好评的反映本届奥运会的电影,她在电影中通过柏林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间接地歌颂了德国安定、充满自信的社会局面。
  1938年3月12日,希特勒下令实施与奥地利合并的“奥托行动”,加紧了扩张领土的步伐,纳粹国防军随即开进奥地利境内。德军的这次行动根据流亡比利时的奥匈帝国王位继承人奥托·哈布斯堡的名字命名,表面上声称是为了防止其复辟政权,实际上是德军对于奥地利的武装入侵。在此过程中,纳粹德国得到了奥地利纳粹分子的协助,他们的领导人是律师出身的赛斯·英夸特。长期以来,他一直在给库尔特·冯·舒施尼格总理领导下的奥地利政府制造麻烦,并对其进行破坏。赛斯·英夸特是一个德奥合并的坚决支持者,与民族主义者联盟(包括奥德民族联盟)有着密切的交往。
  1938年9月30日,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共同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将其境内的德语区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早在8月份,希特勒就曾调动军队并扬言要进攻捷克斯洛伐克,借口说德国人在苏台德地区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为此,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在希特勒的巨大压力下,他们开始转而对捷克斯洛伐克施加压力。在慕尼黑,英法首脑一致表示可以接受希特勒在一份修正案中提出的要求。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助长了希特勒的嚣张气焰,使那些原以为英法会接受德国挑战的纳粹将领们对他更为信服,也使他在德国军队中拥有了绝对的权威。与此同时,英国方面也通过这种做法为自己重整军备赢得了时间。
  战争变脸
  就在《慕尼黑协定》签署以后,英国、法国和波兰迫于它们所面临的共同威胁——纳粹德国,开始携起手来破解德国的埃尼格玛密码机。这是世界上第一种传输无线电信号的快速机械加密系统,德军对于它的安全性能深信不疑。
  第1章 新秩序的形成(5)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作为交战一方的共和国政府向欧洲和苏联寻求支援,而作为另一方的佛朗哥将军领导的民族主义党则得到了纳粹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政府的支持。对于德国人、意大利人和苏联人而言,这场冲突为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实践机会,以检验他们的装甲战和空战理论。苏联政府向共和国政府提供了730辆-26型坦克以及一些使用美国“克里斯蒂”减震系统的系列坦克,德国人则向佛朗哥军队运去了 型坦克,意大利提供的是菲亚特公司生产的 33小型坦克。
  1936年10月29日,苏联将军帕夫洛夫指挥着50辆坦克,与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军队一道在埃斯基维亚斯发起一次装甲纵深突击行动。1937年3月,他再次在瓜达拉哈拉发起一次突击。然而,由于缺乏步兵支援和后勤补给,这两次突击行动无一例外地失败了。对此,许多评论家断定,坦克应当与步兵协同进攻,不能用来实施纵深突击。
  在此期间,一个由……柯西金、……莫洛佐夫和……库切伦科领导的坦克设计小组开始着手设计一种可以取代系列快速坦克的中型坦克,将使用“克里斯蒂”减震系统、宽履带、斜角装甲和1门76毫米口径的大威力火炮。然而,没有人能够料到,这种被称为-34坦克的陆战武器彻底地改变了未来的装甲战局面。
  在西班牙战场上,德国空军“秃鹰军团”充分认识到了空中力量的优点和缺陷。最野蛮的一次展示是4月26日对于巴斯克城镇格尔尼卡的袭击,9架飞机共投掷了7 950公斤的炸弹,对城镇外的军事目标进行轰炸。后来,尽管人们对于轰炸所导致的具体伤亡数字争执不休(有人称死了100人,还有人说死了1 600人),但唯一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整个城镇71%的建筑物毁于战火。通过格尔尼卡的轰炸可以看出,战术轰炸以及后来的战略轰炸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候不但没有击中目标,反而会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
  1939年3月,德国人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将性能优异的“斯科达”-35型坦克和 38型坦克尽收囊中。捷克政府曾经向瑞典、匈牙利、南斯拉夫、拉脱维亚甚至阿富汗和秘鲁等国出口过坦克。纳粹国防军缴获了大约300辆-35型坦克,将其更名为35型坦克,并以此组建了一个装甲师。此外,德国人还将性能更加优异的 38型坦克更名为38型坦克,并将其组建成至少2个装甲师。对于轻型的Ⅰ、Ⅱ型和中型的Ⅲ型以及少数的 Ⅳ型坦克而言,上述两款坦克为德军装甲师增添了新的活力。
  “我们时代的和平”
  1939年8月20日,希特勒发给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一封电报,在电报中声称,“鉴于正在急剧恶化的波兰局势”,建议与苏联签订和约。德国民众对于同“阴险且极具杀伤力”的苏联交往看法不一,有些人仅仅是感到意外而已,而另一些人的反应则比较强烈,他们对于这种立场上的突然转变表示震惊和不解。3天后,德国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与苏联外长米维亚切斯拉夫·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在莫斯科共同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紧接着,他们举行酒会,高举香槟庆祝条约的签订。在相关的一些照片中,斯大林面带微笑,手握着酒杯站在背景中。长期以来,俄国的社会主义者以及欧洲各地的“布尔什维克”追随者们始终是纳粹的终极敌人。如今,苏德之间居然签订友好条约,这种情况不仅令普通的纳粹党徒迷惑不解,也使一些保守的德国人不知所措。欧洲各地的共产主义者,包括那些还在西班牙为反抗法西斯主义而斗争的民众,对于这种情况似乎与1938年9月的英国人有着相同的感受。当时,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从慕尼黑返回英国,信誓旦旦地向公众保证,他们将会享受“我们时代的和平”。
  通过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德国人可以不必再像一战期间那样在战争中同时在两线作战,受到对手们的东西夹攻。1939年8月签订的苏德条约固然使纳粹分子感到震惊,更重要的是,它为同年9月德、苏两国侵略波兰铺平了道路。条约规定:
  第1章 新秩序的形成(6)
  1. 双方互不侵犯;
  2. 如果一方与第三方发生冲突,另一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对第三方提供帮助和支持;
  3. 德国与苏联均不得加入任何形式的直接或间接地针对另一方的军事集团。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还附带有一项秘密议定书,确定了双方在波兰和波罗的海的利益范围划分:苏联要求得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以立陶宛的北部边境为界。在波兰,苏联的势力范围将达到纳雷夫河、维斯瓦河和桑河一线。通过这种残酷的战略实用主义,希特勒确保了自己在进攻波兰时不会遭到苏联的干预。但是,对波兰的攻击却最终招致了法国和英国对德宣战,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曾承诺过援助波兰。
  根据1939年8月共同签署的一份旨在援助波兰的条约,英国在1939年9月3日11时对纳粹德国宣战,法国紧随其后于同日17时对德宣战。当天,英国民众将收音机调至广播电台的国内频段,收听首相的讲话。在讲话中,内维尔·张伯伦用平静的语气向公众宣布,英国政府曾要求德国从波兰撤军,“如今,德国政府对于我方的严正要求没有任何回应,我宣布大英帝国与德国之间进入战争状态!”在结束了广播讲话之后,张伯伦随即递交了辞呈。
  根据所谓的“作战计划”,波兰军队采取“线式防御”,将大批部队和兵器以横宽配置的方式部署在边境线上,这种部署对于抵抗有着近距离空中支援的德军机械化和装甲部队而言,简直是糟糕透顶。波兰指挥官们寄希望于驻扎在西面的英法联军能够对德军实施攻击,牵制敌军一部分兵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波兰军队的压力。在波兰平坦的麦田上,很难找到可以依托用来构筑防御工事的地形,但是像布楚拉河、纳雷夫河、布格河和维斯瓦河这样的河流却可以作为天然的屏障。
  闪击战
  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根据“白色计划”,兵分4路对波兰发动大规模进攻。波兰防线顷刻之间土崩瓦解,部署在西部前线的波军与后方的联系被迅速切断。在短短4个星期内,费多尔·冯·博克将军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第3和第4集团军以及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将军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第8、第10和第14集团军就迅速击败了波兰军队。9月17日,苏联红军从波兰东部边境发起进攻,进一步加速了波兰的灭亡。9月27日,华沙沦陷。10月5日,华沙城内最后的抵抗也结束了。在这次战役中,双方均损失惨重:德军阵亡8 082人,27 278人负伤,5 029人失踪;波兰军队7万人阵亡,13万人受伤。
  德军与苏军在布格河与马恰维克河交会处的波兰小镇布列斯特—利陶夫斯克碰面,双方因而得到一个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据一位战后接受采访的德军炮兵军士回忆:“苏联人的形象糟糕透了,我不得不说,他们的汽车、装甲车,甚至主战坦克都只是一堆涂满油的废铁。”
  波兰人在作战中采用传统的防守观念,实施分层防御:配置在最前方的是埋伏在战壕和碉堡里的陆军,纵深部署的是负责提供火力掩护的炮兵,机动预备队则部署在后方,负责封堵可能出现的防线缺口,或者阻击突破防线的敌人。然而,德国人却以一种令盟国和中立国目瞪口呆的速度击败了波兰。当时,一个亲眼目击了这场战争的记者——尤金·哈达莫夫斯基——首次使用“闪电战”这一词汇,准确地表达出了他和大多数人的感受,而这个词汇作为描绘德军作战特点的专门军事术语一直沿用至今。1940年,哈达莫夫斯基在自己的笔下把这次军事行动称为“闪电袭击华沙”,此后正式有了“闪电战”这个词汇。纳粹宣传机构也立即行动起来,竭力吹嘘“闪电战”的潜能——这是一种全新的、富于魅力的作战模式,而对于他们的敌人来说却意味着一种极大的恐惧。
  在随后几年里,闪电战成为德军赖以克敌制胜的法宝。借助于这种战术,纳粹德军突破重重防御,一路杀到莫斯科和开罗城下。要想进行这样一种闪击战,德军离不开火力强劲的坦克车辆、半履带式 251型装甲人员输送车、“梅塞施米特”-109型战斗机、“容克”-87型俯冲轰炸机等先进武器装备的有力支援,更离不开空地兵力之间的密切配合。同时,效率极高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也确保了部队的快速反应,从而夺取并掌握了作战主动权。
  第1章 新秩序的形成(7)
  实施闪击战战术的德军部队,在发动进攻时首先出动步兵,借助炮兵火力的掩护,从宽阔的正面发起进攻。通常情况下,这种正面进攻被认为是缺乏策略的表现,因为所面对的是敌人最强的防御阵线,但是,这种进攻方式却能够非常有效地牵制敌人的兵力。与此同时,德军将会选择一些敌军意想不到的突破点,进行一阵短暂但却猛烈的空袭和炮击后,撕开一个缺口,装甲部队随即趁虚而入,再次展开一连串的突击,最终击溃敌军防线。这些赖以打开局面的“突破点”通常是相对比较窄小的阵线,它们通常会在闪击战中遭受“痛击”。一旦突破口被打开,更多的坦克、装甲人员输送车、步兵卡车就会从突破口涌入,在侦查小组的带领下突入敌军纵深地带。这种闪电般的攻击速度能够让敌人的防线瞬间失去平衡,突入敌军内部的装甲部队进而向左右散开,对敌人形成合围之势。
  在德军持续不断的猛烈空袭下,对手往往来不及转移人员和车辆。轰炸进而摧毁了通讯设施、指挥部和军需仓库。俯冲轰炸机为地面装甲部队充当了“空中炮兵”的角色,还可以协同装甲部队向前推进。紧接着,德军用火炮轰击包围圈里的敌军,出动传统步兵长驱直入,进一步收紧包围圈,最终全歼敌人。
  此时此刻,英法两国政府就像观众一样,麻木不仁地看着德国运用闪击战术击溃波兰,他们所能做的只是派出小股侦察部队刺探德国边境的情况。这一现象被称为“静坐战争”,一位美国议员甚至称其为“奇怪的战争”。
  意大利受挫
  法西斯意大利是德军对法战争胜利的受益者之一。在自封为“领袖”的本尼托·墨索里尼的统治下,意大利在6月10日对英法宣战。尽管它对于法国南部的进攻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但是在战斗结束后,还是成功地掠夺了部分法国领土。
  1940年9月13日,意大利从其北非殖民地利比亚向英国控制下的埃及发动进攻。起初,战斗进展非常缓慢。但是,在一次大胆而又猛烈的反击中,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的英国和英联邦国家军队在阿奇巴尔德·韦维尔将军的指挥下,将意大利人从埃及赶回利比亚。截至1941年2月初,意大利军队损失了2万人、200门火炮和120辆坦克,仅剩下一支不超过3 000人的部队。
  这时候,德国再一次意识到应当出面帮助意大利这个不可靠的盟友摆脱困境。2月12日,由第15装甲师和第5轻型步兵师(后来更名为第21装甲师)组成的“德国非洲军团”(亦称“非洲军团”)在的黎波里登陆,援助在非洲战场陷入困境的意大利军队。埃尔温·隆美尔中将担任“非洲军团”司令,他是一位精力充沛、勇于进取的指挥官,即使在部队还没有完全形成战斗力的情况下,他也会选择进攻。
  早在几个月前的1940年10月28日,星期一,墨索里尼就曾致电希特勒,“元首阁下,我们已经开始进军”,同时通知希特勒,部署在阿尔巴尼亚的意大利军队已经开始进攻希腊。一天后,两位领导人在布伦纳山口会晤。尽管希特勒对意大利的贸然行事非常恼火,但他还是主动提出为墨索里尼的军队提供支援,却意外地遭到了墨索里尼的婉言谢绝,因为墨索里尼把巴尔干半岛看做自己的势力范围。5时30分,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维斯康蒂·普拉斯卡将军指挥意大利第11和第9集团军的6个师,兵分4路向希腊山区大举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此同时,阿尔巴尼亚军队以及一些志愿者也参加了这次行动,他们打着“解放居住在希腊的阿尔巴尼亚人”的旗帜,浩浩荡荡地向希腊进军。他们面对的是希腊第1集团军的4个师。虽然从字面上看,希腊军队在数量上处于劣势,但他们每个师的兵力都达到或超过1.85万人,相比之下,意大利的每个师却只有1.2万~1.4万人。此外,希腊军队还装备了更加有效的轻、中型火炮以及更多的机枪。
  意大利人的进攻严重受阻。11月4日,帕帕多普罗斯上校指挥希腊第2军向格尔索斯将军率领的意大利第11集团军发起了反击。希腊马其顿集团军大败意大利精锐的山地师。希腊军队夺回边界地区,迫使意大利人撤出希腊,穿过边界进入阿尔巴尼亚。截至11月中旬,希腊总共部署了11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和1个骑兵师,抗击意大利的15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师。此前,墨索里尼的将军们曾经警告他不要在年底对这个荒芜地区发动进攻。为此,彼得罗·巴多格里奥元帅还辞去了总参谋长的职务以示抗议。12月4日,陆军副参谋长尤巴尔多·索杜将军建议与希腊停战。1941年2月23日,亚力山德罗斯·克里奇斯领导的希腊政府接受了英国的军事支援,这就是威尔逊中将指挥的著名的部队。该部队由新西兰师的50 672名士兵和布莱米中将率领的第1澳大利亚军的第6和第7师组成。此外,驻扎在埃及的韦维尔将军的中东司令部也计划提供装甲和炮兵支援。3月1日,希腊军队已经进入攻击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的距离之内。3天后,部队开始在雅典港口比雷埃夫斯登陆。
  第1章 新秩序的形成(8)
  德军“非洲军团”渡过地中海进入北非,于3月24日攻击位于埃尔盖拉的英军阵地。疲惫不堪的英军节节败退,“非洲军团”继续向沙漠纵深突进。4月4日和7日,班加西和代尔纳相继沦陷。截至4月25日,隆美尔已经突进到埃及边界。然而,意大利和德国部队却没有足够的力量夺取图卜鲁格港。尽管图卜鲁格从4月10日开始就被包围,但守军坚持抵抗了6个月之久。
  1941年3月,希特勒接到报告称,部队正在希腊登陆,而此时,其入侵苏联的计划已经成型。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右翼将受到威胁。当时,德军的油料需求主要由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提供,而驻扎在希腊的敌军轰炸机可以轻而易举地对那里发起进攻。
  1939年,德国从罗马尼亚进口的石油总量为86.16万吨,但到了1940年,这一数字提高到了119.6万吨。此外,德国还从苏联进口62.69万吨石油,为当年春季在西欧征战的飞机和坦克进行补给。1941年,随着对苏联的入侵,德国的石油进口总量创下了301.1万吨的战时纪录。显而易见,保护普洛耶什蒂油田免遭敌人空中打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控制希腊。于是,希特勒于1940年12月13日发布命令,要求德意军队首先占领爱琴海沿岸和萨洛尼卡湾,最后占领希腊本岛以及海上附属岛屿。
  巴尔干战役
  毫无疑问,一个顺从或合作的南斯拉夫政府对于德军部队南下非常必要。3月25日,德国和意大利强迫贝尔格莱德的南斯拉夫政府在《三国条约》上签字。然而,两天后,在英国外交部的鼓动下,南斯拉夫空军中的塞尔维亚军官发动了一次针对保罗王子政权的武装政变,废除了条约,建立了由杜尚·西莫维奇将军领导的国家联合政府,拥戴当时只有17岁的彼得王子成为君主。
  对此,希特勒大发雷霆。对他来讲,这个条约是非常“公平”的——南斯拉夫允许德国部队自由通过该国去攻打希腊,作为交换,南斯拉夫将得到希腊的萨洛尼卡。于是,他下令执行“惩罚行动”,对不设防的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进行空袭。于是,就在4月6日复活节这一天的凌晨5时10分,劳尔将军指挥下的第4航空队开始对南斯拉夫各个机场发动进攻。其中,484架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在250架战斗机的护航下,先后出动3个波次对贝尔格莱德进行了持续20分钟的轰炸。据报道,当时的地面伤亡数字从5 000人到17 000人不等,但这次打击使得南斯拉夫年轻的国王和他的政府惊慌失措,逃亡海外。南斯拉夫陆军制定了“-41”作战计划,该计划与1939年波兰采取的作战行动非常相似,主张在边境线上进行全方位防御,这几乎牵制了整个陆军的27个师。因此,这项计划对于德国人是非常有利的。其间,南斯拉夫军队实施的唯一一次进攻是与位于阿尔巴尼亚边界的希腊部队联合进攻意大利军队。
  在陆地上,冯·魏克斯将军指挥德国第2集团军从奥地利发起进攻,克莱斯特将军指挥原计划进攻希腊色雷斯的第1装甲集群则从保加利亚向贝尔格莱德推进。经过短暂的战斗,第1装甲集群突破了南斯拉夫第5集团军的右翼防线。一天后,第1装甲集群攻占尼什,转而进攻贝尔格莱德,冲垮固守在摩拉瓦峡谷的南斯拉夫第6集团军的防线。4月8日,德军第14装甲军抵达斯科普里。德国第12集团军向色雷斯发起进攻,派遣第装甲军向西进发,直插南斯拉夫南部瓦尔达尔地区,直接威胁着马其顿和莫纳斯提尔关隘。4月10日,该军与驻扎在奥赫里德湖地区的意大利军队汇合,迅速进入阵位,他们将从这里对希腊北部发起进攻。
  部署在保加利亚的德国空军轰炸机开始对比雷埃夫斯发起空袭,击中“克兰·弗雷泽”号汽船,这是一艘为英国远征军运送弹药的货船。由此引发的接连不断的爆炸几乎摧毁了整个港口。
  4月12日,德意军队开始向希腊进发。在德国空军第4航空队的支援下,意大利第5、第6和第11军对位于卢布尔雅那地区周围的南斯拉夫第7集团军发动攻击。由于对方正在向东南方向撤退,意大利军队几乎没有遇到抵抗。此外,还有一支大约3万人的南斯拉夫部队在代尔尼采附近集结,等待向意大利人投降。4月13日,在一场大胆的突击之后,纳粹党卫军第2步兵师所属的党卫军“帝国”师的摩托化侦察部队夺取了贝尔格莱德。
  第1章 新秩序的形成(9)
  这场战役的最后战斗在历史名城萨拉热窝打响。魏克斯将军意识到该地区的山岭地形非常适合开展持久战,如果南斯拉夫人在山区进行顽强抵抗,战斗可能会持续几个月。第2集团军被重新编成2个追击集群,以继续对南斯拉夫人施压。西部集群由近期抵达的步兵军司令部指挥,下辖军和军的4个步兵师以及第14装甲师。东部集群由第1装甲集群指挥,下辖6个师,其中第8装甲师任先头部队,从东部向萨拉热窝推进。第4航空队奉命对预计在莫斯塔尔—萨拉热窝地区出现的敌人部队集结地进行空中打击。
  4月13日傍晚,当德军第14装甲师逼近萨拉热窝之际,忽然得到报告称,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正在莫斯塔尔进行激战。德军飞机立刻掉转机头去支援自己的克罗地亚盟友,向塞尔维亚阵地发起攻击。到第二天,两个种族之间的战斗已经扩大至整个达尔马提亚地区。4月15日,第2集团军的两个追击集群开始包围萨拉热窝。当两个装甲师分别从东西两个方向同时进入该市时,指挥部设在萨拉热窝的南斯拉夫第2集团军停止了抵抗。就在贝尔格莱德沦陷4天后的4月17日,星期四,晚上21时,南斯拉夫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4月8日,德军开始进攻希腊,攻势异常迅猛和残酷。威廉·冯·李斯特将军指挥第12集团军突破色雷斯地区的希腊防线。4月9日,韦伊尔将军指挥第2装甲师攻占萨洛尼卡。然而,在糟糕的道路、恶劣的天气以及希腊军队和英国远征军的顽强抵抗面前,德军的进军步伐被迫放缓。
  等待风暴的到来
  1940年2月10日~1941年6月22日,苏联严格遵守着击败波兰后签署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条款,向德国提供了150万吨谷物(黑麦、燕麦和小麦)和棉花、100万吨矿物油、2 700公斤白金以及大量具有战略意义的矿石,如锰和铬。在1940年德国对西方发动的作战行动中,这些燃料和谷物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德国人却迟迟不肯予以回报,他们虽然已向苏联提供了价值4.67亿德国马克的商品,但直到入侵苏联时,纳粹德国仍然欠对方2.39亿德国马克。
  长期以来,斯大林对西方一直持怀疑态度。对他而言,德国对英法资本主义力量的破坏足以补偿苏联对德国提供的支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直到1941年6月22日凌晨,苏德双方还在通过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的布格河大桥互相对发货物列车。在一个88毫米口径高射炮组,炮手海因里希·埃克梅尔就曾亲眼目睹了一列德国火车于前一天晚上18时通过大桥,他说:“晚上6点钟的时候,一列满载小麦或煤炭的货车驶过布格河进入苏联。我们无法理解,在这个节骨眼上,这些列车乘员无疑等于前去送死。实际上,我们也不知道这样做究竟是对还是错。是要发生战争吗?还是不会?”此外,在凌晨2时,第45步兵师随军牧师鲁道夫·格施乔普夫听见一列苏联火车驶过这座大桥,进入德国占领下的西部波兰。在不到两小时内,这两个贸易伙伴将成为不共戴天的敌人。
  在波兰苏瓦乌基空军基地,德国空军第2航空队的“梅塞施米特”-109战斗机飞行员海因茨·科诺克中尉在日记中记录道,他们接到命令击落柏林—莫斯科的航班。他的指挥官和一名联队人员驾机起飞去执行这项“残酷无情”的任务。“但是”,科诺克遗憾地写道,“他们未能拦截到这架‘道格拉斯’飞机。”
  凌晨4时,位于柏林威廉大街的德国外交部召见了苏联大使弗拉季米尔·杰卡诺佐夫,通知他德国军队已经进入苏联领土,以回应对方一系列的“边境侵犯行为”。据称,这些“边境侵犯”活动“系统地破坏了德苏合作”。根据希特勒的命令而准备的备忘录在结尾时并没有对苏宣战,而是含糊其辞地写道:“不幸的是,由于苏联方面采取的这些不友好和极具挑衅性的行动,德国政府被迫采取所有可能的军事手段应对这种威胁。”
  “巴巴罗萨”行动 第二部分
  第2章 寻求“生存空间”(1)
  德国对于苏联的侵略,原因之一是源于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仇恨。在纳粹主义者眼中,社会主义是一个以莫斯科为中心、对其构成威胁的国际性组织;原因之二是源于一种强烈的“东扩”欲望。对于德国来说,东方意味着一个拥有大量生产原料、廉价劳动力以及良田的温柔富贵之乡,占领苏联不但可以使德国新的殖民扩张野心成为可能,也可以保证纳粹德国在战争中的生存和发展。
  事实上,人们很早以前就预见到了德国与苏联之间将会兵戈相向。长期以来,希特勒一直认为德国人口密度过大,需要更多的土地加以解决,“东扩”计划能够为德国创造所谓的“生存空间”,而占领波兰和苏联领土则可以使“生存空间”成为现实。在《我的奋斗》中,希特勒写道:“如果乌拉尔连同那里数不尽的原材料、西伯利亚连同那里富饶的森林,以及乌克兰连同那里不计其数的麦田都尽在德国的掌握之中,那么在纳粹政府的领导之下,德国将会畅游在繁荣富足的海洋之中。”
  法国战败后不久,纳粹德国空军便陷入了同英国皇家空军的不列颠大空战之中,一时半刻难以脱身。就在这时,1940年7月21日,希特勒在一次会议中提出了进攻苏联的计划。出席这次会议的有陆军总司令冯·勃劳希契元帅、空军元帅赫尔曼·戈林、海军元帅埃里希·雷德尔,还有来自最高统帅部的威廉·凯特尔元帅和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将军。
  希特勒认为,在大西洋上,德国海军的潜艇战正在切断通往不列颠群岛的食品和燃料供应线,此举足以将英国活活困死。他还认为,在欧洲,英国只有说服苏联进攻曾与自己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德国,才有可能存活下去。希特勒对于斯大林及其领导的苏联持怀疑态度,试图通过先发制人的袭击彻底消除来自苏联的威胁。他认为,尽管美国截至此时在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但其对于英国的处境还是表示出了深切的同情。希特勒确信,美国在适当时候一定会卷进战争的漩涡。为此,他决意在1941年年底之前攻占苏联。
  从某些方面来讲,德国对于苏联的进攻与1941年年底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颇为相似——苏联和美国都有着足以在持久战中击败对手的强大的工业力量和人力优势。德日两国的领导者都曾自以为是地认为,通过突然袭击重创敌人,将会沉重打击敌国的士气,使其丧失继续战争的能力。但是,他们没有考虑这样一种情况——敌人很有可能全力以赴地进行复仇。
  在了解这项计划的德军官兵之中,如果有人熟知历史的话,他也许会联想到瑞典国王卡尔十二和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分别在18世纪和19世纪对东欧的入侵战争,这两人都是优秀的军事家和卓越的改革者,但却在各自的战争中以失败而告终。1709年,卡尔十二在波尔塔瓦落败。1812年,拿破仑在莫斯科郊外同样吃了败仗。在对东欧的这两次入侵中,严冬无一例外地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挑战“蒸汽压路机”
  与德军的交手使得苏军在人员和装备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其程度之惨重足以摧毁苏军的自信,甚至导致其走向失败。然而,苏联人对于损失却有着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承受能力。最初,苏军现役士兵主要是18~22岁年龄段的男性青年,战争爆发后,苏联最高统帅部紧急征召23~36岁年龄段的青壮年入伍,接受军事训练。截至1941年7月,大约530万人已成为正式的军人。此外,在东线战场,苏联虽然在战争初期丢掉了大片土地和一些重要城市,但这些损失并没有影响到苏联把握战争的能力,相反却牵制了大批德国军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庞大的沙俄军队曾被同盟国称为“蒸汽压路机”。如今,德军也开始对苏联红军这辆“蒸汽压路机”发起了挑战。然而,这辆压路机再也不会像1917~1918年那样在变革、腐朽和无能中垮掉了,它将在战争中不断成长,自信心与日俱增,向法西斯德国碾压过去。
  第2章 寻求“生存空间”(2)
  1940~1941年间,德国人确信自己将会赢得另一场闪电战的胜利。在他们看来,对手苏联不但装备拙劣、指挥无方,在人数上也处于劣势,而自己已经击败了丹麦、挪威、法国、比利时、荷兰、南斯拉夫和希腊等国,并且将英国人赶出了欧洲大陆。当时,所有这些胜利都是在极其迅速的作战节奏下以极小的代价获得的,因此,他们自认为德国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战胜的传奇。
  详细的作战计划被进一步确定。德军将兵分三路进攻苏联:冯·勒布元帅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由7个步兵师和3个装甲师组成;中央集团军群由冯·博克元帅指挥,下辖42个师和9个装甲师;冯·龙德施泰特元帅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由52个师组成,其中包括15个罗马尼亚师、2个匈牙利师、2个意大利师和5个装甲师。
  北方集团军群左翼进攻波罗的海地区,右翼进攻苏瓦乌基城。中央集团军群右翼在普里佩特河沼泽的中间地带,而南方集团军群则控制了从普里佩特河沼泽到黑海的整个区域。为集团军群提供后勤保障的是沿着9条路线分布的工程部队,他们负责架设桥梁和改造苏联铁路,以适应德军火车的通行。乐观的德军计划人员认为,德军将在1941年冬季来临前抵达从北部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到南部的阿斯特拉罕一线,习惯称为-线,穿过卡赞湖东部、古比雪夫地区和斯大林格勒。
  此时的德军,高傲、自负的神情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上至高级军官,下至普通士兵,都确信战争将会以德军的胜利而告终,而且不会持续太久。据一名德军汽车兵回忆:“一些人认为,全部战斗将在三四个星期后结束。另一些人比较谨慎,认为这段时间将会是两三个月。更有甚者,还有一个人说战争将会持续一年。可是,他的话音刚落,就惹起了哄堂大笑。我们反问:‘我们拿下波兰用了多久?拿下法国又用了多久?’”
  第11装甲团第2营的副营长赫尔姆特·利特金坦承,自己对于战争进程过于乐观:“在上学的时候,大家公认为我是一个出色的数学家。我试着以击败波兰和法国所用的时间、敌军的军事实力、作战半径以及其他因素为基础来计算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我的结果是……这场战争将会在7月底结束,于是我把婚期定在了8月2日。很不幸,我在计算时,忽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因此,我不得不再等两年才能结婚!”
  6月23日,在东普鲁士文戈热沃的陆军总司令部,德国陆军总司令冯·勃劳希契元帅进入负责作战的副参谋长保卢斯将军的办公室。保罗斯向他的上司简要汇报了当天的战斗情况,接着,勃劳希契问道:“保卢斯,这场战争将要持续多久?”保卢斯想了一下,回答道:“长官,我认为有6~8个星期就足够了。”“嗯,保卢斯,也许你说得没错,我们需要6~8个星期拿下苏联。”
  严冬下的战役
  德军内部的盲目乐观还体现在对于苏联冬天气候的严峻性估计不足。德军的装备情况在这种气候下显得极为悲惨,在入侵苏联的第一个冬天里,不但士兵们没有可以抵御严寒的冬装,就连发动机的润滑油以及武器上涂抹的润滑剂也冻结起来,失去了效用。在1941~1942年严冬,德军冻死、冻伤达133 620人。坦克部队在 251型半履带式装甲车的协助下,仍然是德军用来出奇制胜的利器,但大多数德军部队却以与1812年拿破仑大军进攻俄国时的同样速度向前推进,被马车、大炮以及战地厨房等装备拖住了后腿。在对苏联的进攻中,德军投入了75万匹战马。在执行“巴巴罗萨”计划的153个德军师中,有119个师仍在使用骡马等牲畜作为运输工具。
  在炮兵团,许多马匹不但负责拖曳着德国优良的105毫米口径榴弹炮,还负责拉运在早期的战斗中缴获的各种枪炮武器,包括捷克制“斯科达”105毫米口径1935型火炮,以及法国制“施奈德”1936型火炮。苏联的炮兵装备不久后也将出现在德军的武器装备清单上,在这些装备中,有着备受好评、制作精良的122毫米榴弹炮,还有缴获的可以有效阻击苏军坦克(如-34和-1型坦克)的76.2毫米反坦克炮。这些武器后来被进一步改装,以适应德军军事装备的火炮,无论是牵引式还是自行式,都成为当时反坦克炮的典范。
  第2章 寻求“生存空间”(3)
  甚至连那些配备了卡车的机动师的士兵们也发现这些卡车中有好多是从法国军队手中缴获的,像标志5、雷诺汽车、标志以及雪铁龙45。而在法国的工厂里,为纳粹德军生产汽车的工作仍在继续,1942~1943年间,这里还生产了大型的 7-型列车,用于在苏联的铁路上运输货物。德国陆军甚至还将在1940年法国一战中缴获的英军战车投入使用。
  虽然在物资分配中德军对这些战利品运用得极为合理,但是这同时也成为了德军后勤上的梦魇。这种在数量和种类上都繁多的车辆的备用配件不但难以获得而且难以运输。那些只有4×2驱动的汽车不但动力不够,而且其减震系统很容易被苏联境内满是车辙的道路所损坏,因此经常熄火,车上的士兵在陷入这种困境后不得不原地等待,直到汽车修好为止。1941年夏季,在农村地区,随着游击队对德军的袭扰活动愈演愈烈,德军士兵们不得不离开那些抛锚的汽车,转而乘坐救援勤务车脱身。“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掷弹兵旅在战役初期共投入了2 325辆机动车,其中240辆被敌军缴获,1 200多辆在战斗打响后不久便因为缺少备用零部件而抛锚。
  相反,从1943年开始,苏联红军则从美国规模庞大的租借计划中获益匪浅,他们获得了大量美制卡车和吉普车。这项租借计划后来同样也进一步丰富了英军和法军的武器装备。美制卡车性能优良,不易抛锚,可以及时将苏军的物资和人员送往前线,使他们跟得上苏联装甲部队的推进步伐。
  苏联的地形无论对于人员还是车辆来讲都是异常严峻和恶劣的。1941年3月20日,德国第4集团军司令官冯·克卢格将军指出,军事训练应该把重点放在磨练士兵的意志上,使他们更加坚强。他们要更加从容地应对不可避免的近战,并且克服那种对于夜战的反感情绪。在德军眼中,苏军士兵并没有被当成真正的对手,而是被描述成了在近战、夜战以及森林战中狂欢的“野孩子”。德军司令部的参谋们不得不腾出手来对付游击队的袭扰以及被德军快速作战所切断的红军零散部队的进攻。
  从战争一开始,宣传连就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所拍摄的影像资料、照片以及撰写的报道在第一时间内向德国民众宣传了战争对于他们的意义,并向其报道了德军在东线胜利的消息以及发生在西欧占领区的新闻事件。
  “政委清除”政策
  1941年6月6日,随着希特勒的《驻苏部队行为指南》的颁布,普通德军士兵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套指南的内容如下:
  1. 布尔什维克主义是国家社会主义德国人民的终极敌人,德国斗争的矛头直指那些对德国而言充满了毁灭性的理论和主张,以及这种论调的忠实信徒。
  2. 这场斗争要求我们采取残酷无情的、强有力的方式来对抗布尔什维克的鼓动者、游击队员、阴谋家、破坏者和犹太人;同时,这场斗争的严峻性要求我们必须消灭一切负隅顽抗的力量。
  1941年6月6日,一项被称为“政委清除”的明确命令正式下达。这项命令强调:“苏联红军中从事政治工作的官员,包括政治委员在内,一旦俘虏必须处决。”这项命令的后面还附加了一段注释:“在对抗布尔什维克的斗争中,我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不可轻信敌军将会根据人道主义和国际法行事。红军中的政治官员在战争中对我们使用了极其残忍的手段,所以一旦俘虏了他们,必须让他们立刻受到最严厉的惩罚。也正因为此,不论是在战斗中,还是在表现出任何形式的反抗的情况下,都必须将他们立即处死。希望大家遵照如下原则贯彻执行……一旦在战场上俘虏他们,应当立即将其与其他战俘隔离开来……而后立即处决。”
  这项命令由凯特尔签署,得到了哈尔德将军和德国陆军总司令冯·勃劳希契元帅的认可。然而,值得称道的是,他们又发布了一道声明:陆军的主要任务是行军打仗,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采取搜查或扫荡行动。未经允许,任何士兵不得擅自行动,必须严格服从上级指挥官的命令。
  第2章 寻求“生存空间”(4)
  在陆军内部,一些指挥官认为这项命令实在令人反感,甚至拒绝向下传达。他们对眼前的景象感到震惊,这一切都与军队的起码宗旨相违背。有一名指挥官在向自己的部下宣读这项命令时,周围是死一般的寂静,宣读完毕后,他提醒下属不要忘了《海牙公约》中关于陆地交战的条款以及如何对待战俘的规定。他最后总结道:“无论是谁虐待俘虏,并导致其伤亡,我都会把他送上军事法庭。先生们,你们听明白了吗?”
  第4炮兵团的克劳斯·冯·俾斯麦上尉决定不去杀害任何一名苏联政治委员,这是因为作为一名士兵和基督教徒,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国防军仅仅因为他人持有不同的世界观就可以轻易地将其杀害。
  被放纵的罪恶
  尽管一些军官对于对于“政委清除”的命令持保留态度,但实施杀戮行为的除了党卫军和特别行动队之外,还有一些普通士兵。《巴巴罗萨审判法令》规定:“如果德军对苏联公民实施犯罪,可以免于起诉。”事实上,东线战争从一开始就是以一种残酷的方式进行的,而且随着战争的进展变得愈发血腥。无独有偶,这种野蛮暴行也在西线战场上得以体现。随着盟军在诺曼底成功登陆,德军便开始残害俘虏,屠杀平民,烧毁村庄。但是,据一些老兵回忆,德军在西线的罪行与其在苏联所犯下的暴行相比,只不过是九牛一毛。
  1941年9月29~30日,大约3.3万名犹太人,包括女人和小孩,被德军带到基辅城外的娘子谷中,全部被保罗·布罗贝尔指挥的党卫军特别行动队支队残酷地枪杀。特别行动队还贴出海报,通知犹太居民去指定地点登记注册,以便搬到新的住所。通知还特别强调了他们要带着食品和基本的衣物。在娘子谷,他们被分批杀害,每批100人左右。据当年曾经执行屠杀任务的老兵回忆,犹太人很容易杀死,因为在行刑时,他们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死亡的来临。但吉卜赛人却不是这样,面对死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非常惊恐、痛苦,不会老老实实地站在那里,因此射中他们很不容易。一些人在乱枪扫射之下幸存下来,他们挣扎着爬出死于党卫军枪下的支离破碎、血肉模糊的尸体堆。一些儿童则被德军直接扔下了峡谷。
  在东欧,党卫军特别行动队总共杀害了大约200万人。很多德军士兵带着自己的照相机进入苏联境内,成为“凶残的游客”,他们到处拍摄绞刑或枪决的快照,在许多恐怖、残忍的照片背景中都可以看到面露狰狞笑容的德国人的脸孔。在娘子谷,冯·龙德施泰特元帅为此专门下令,要求南方集团军群的所有士兵不得观看或拍摄党卫军行刑时的场景。
  死亡同样也会以其他方式来临。在一项于1941年5月23日公布的关于充分利用苏联经济的文件中,帝国元帅赫尔曼·戈林声称,作为整个计划的一部分,饥荒以及数百万苏联民众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有些德军士兵则为自己的所见所闻而痛苦不堪。炮兵罗伯特·鲁普在给妻子的信中这样写道:“我很少哭泣,因为当你身处这样一种环境中时,哭泣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等我再次回到你的身边自由地享受安宁与快乐时,我们真的有必要大哭一场,那时你才会真正理解你的丈夫。这里的情况不允许哭泣,即使呈现在你眼前的是极为悲惨的景象……一种源自人性的怜悯之心和一种挥之不去的罪恶感渐渐地让所有的人觉醒,一种深深的羞愧感在每个人的心中蔓延。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真的不值得享有被爱的权利。”1941年12月4日,鲁普在大雪纷飞中的卡希拉阵亡。
  第3章 苏联的防御配置(1)
  在战争初期,面对德军的迅猛攻势,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因为准备不足而措手不及。然而苏军在1941年迅速重整装备,投入了新型战斗机和诸如-1和-34等新型坦克。此后两年,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及不断完善的战略战术,不仅使得苏联扭转了不利局面,而且逐渐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而在战争初期,正是由于斯大林迟迟不愿相信希特勒会单方面撕毁1939年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才使得苏联在人员和物资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1941年春,斯大林收到了许多有关德军正在苏联和波兰边境秘密集结的情报,但这些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斯大林坚信德国不会背弃《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因而并没有提高安全戒备等级。他也许不愿激怒那位德国元首,抑或坚信希特勒不会在其西部还有英国人困扰的情况下在东部再发动一场战争,因为对于任何人而言,同时在两线作战,往往是自取灭亡。
  在斯大林不以为然的那些情报中,有许多是关于德国正在改建和扩建穿越东欧一直延伸到苏联边境的公路和铁路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奥托工程”(“奥托”代表“东方”),该项工程始于1940年10月1日,竣工于1941年5月10日,实际上是在为发动对苏联的战争作准备。
  苏联情报系统
  在日本东京,一个名叫理查德·佐尔格的德国共产党员,同时也是苏军情报系统的间谍,在战争爆发前四个月的时候获得了有关“巴巴罗萨”计划的可靠情报,并通知了苏联有关部门。
  在德国和德国占领区,一个名叫“红色唱诗班”的大型情报及抵抗组织早在1938年就开始向莫斯科输送情报。尽管这个组织在1939年苏德签署《互不侵犯条约》时就已经表示不再与德国政府为难,它还是在德国突袭苏联前夕给了斯大林必要的警告。“红色唱诗班”在1941年德国对苏开战后重新活跃起来,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拥有大约100人的通过无线电向苏联传送情报的组织。
  这一系列行动的幕后主使者是一位名叫利奥波德·特雷珀尔的波兰籍犹太人,他居住在比利时,负责跟那些与纳粹持不同政见的德国人进行联系。特雷珀尔曾化名吉尔伯特。“红色唱诗班”有几名最重要的联络员,譬如在柏林纳粹空军总部工作的哈罗·舒尔茨-博伊森,他的祖父是著名的冯·蒂尔皮茨海军上将。另外一名联络员叫阿维德·哈奈克,他是一位著名神学家的侄子,妻子米尔德里德是美国人。1942年8月,德国反间谍机关逮捕了46名“红色唱诗班”无线电发报员,缴获了他们的设备。这些设备紧接着被纳粹党卫军特别行动队用来向苏联发送虚假情报。“红色唱诗班”的成员遭到严刑拷打,所有人最后都被德军吊死在柏林的监狱,而米尔德里德·哈奈克和其他妇女成员则被送上了断头台。特雷珀尔在法国被捕,在经受了几轮审讯后,他成功地逃脱了纳粹的魔掌。他在获得自由后飞往莫斯科,可就在这里,他被控与抓捕他的德国反间谍机关私通而再次被捕。在经过了10年的牢狱生活后,他在斯大林死后移居到以色列。
  苏联红军
  苏联红军主要由五部分构成:陆军(占79.3%)、海军(占5.8%)、空军(占11.5%)、国土防空部队和预备队。其中,比重最大的陆军主要分为五个兵种(步兵、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炮兵、骑兵以及空中突击部队),以及一些为铁路、公路、工程、化学、防卫以及通信提供技术支援的后勤部队。
  苏联红军中的步兵部队也被称为“步枪部队”,这反映出在苏联人的传统观念里,与纯粹的步兵相比较,步枪手占据着非常高的地位。1941年6月,步兵部队是陆军中规模最大的可以单独作战的部队,占前线军队总数的75%。在战争开始时,苏联红军共拥有303个师,其中88个师正在组建过程中,尚未具备战斗能力。此时,红军步兵部队大致可分为四类:178个基本的步兵师、18个山地步兵师、31个摩托化步兵师(组成机械化军)以及2个独立的摩托化步兵师。
  第3章 苏联的防御配置(2)
  虽然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只占到苏联红军总数的十分之一,但它们在大决战中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1941年,红军机械化部队规模庞大,由29个机械化军组成,每个军都拥有2个坦克师和1个摩托化步兵师,这一数目远远多于当时入侵苏联的德军装甲部队。然而,苏联红军当时虽然号称拥有28 000辆装甲车,但实际上只有2 000辆可以真正投入战斗。
  苏军坦克部队装备的大多是-26型步兵坦克和快速坦克,配置了45毫米口径的火炮,这些已经被淘汰了的装备却成为德军Ⅱ型坦克的对手。但是,坦克的维护工作以及零部件的短缺成为红军面临的一个不小的麻烦。1941年,44%的苏军坦克残破不堪,亟待大修,而26%的坦克无法就地修理。随着苏军坦克部队被击败,他们在身后留下了许多破烂不堪的车辆。
  在东线战场,英勇的苏军炮兵部队给德军部队造成了60%~80%的伤亡。在战争初期,每个苏军步兵师都拥有2个配备76毫米、122毫米、152毫米口径火炮以及榴弹炮的炮兵团。德军炮手对于苏军炮兵的技术能力不屑一顾,因为他们的火力在预料之中,炮弹的射程也非常有限。
  由于老一代共产主义领导人和老兵的感情,苏军骑兵部队被部分保留下来。他们在战争初期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但在后来也有了一些用武之地。坦率地讲,苏联军队在人员构成上带有颇为浓重的民族色彩,每支部队的军官或政委都是俄罗斯人,俄语作为指挥和指导的语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带有强烈民族色彩的军队在各次战斗中的表现不尽相同:一些人由于对苏联政府不满,乐于投降德军,并将其视为一种解放;另一些人则宁死不屈,血战到底。
  苏联所有男女青年都要接受医疗和军事方面的训练,这意味着军人在入伍前就已经接受了超前的军事训练。1941年6月27日,共青团员被动员入伍作为“政治士兵”,最终成为袭扰和瓦解德军后方的游击队的中坚力量。
  乌拉!乌拉!
  对于德军士兵来说,听到敌人大声地喊着“乌拉!乌拉!”看到这种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拿着刺刀冲锋杀敌的情景,便会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之情。对于苏军指挥官来说,手下这种全副武装、慷慨赴死的士兵似乎源源不断,根本不必考虑他们的代价。据苏军一些老兵回忆,在这种近乎自杀式的、潮水般的进攻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员配备有武器。那些没有配备武器的士兵,则被告知去捡拾战场上死伤战友遗弃的武器。苏军人潮向前冲锋,爬过战友们的尸体,前赴后继。
  在德军34型机枪的扫射下,大批身着棕色军装的苏联士兵应声倒地,但那些没有被击中的仍然殊死拼杀,继续向敌军阵地发起猛烈的进攻。这样的场面令德军既震惊又佩服。
  一名负责操作37毫米口径反坦克炮的德军炮兵回忆,他所在的炮兵组在战斗中击毁了一辆旧式-26型坦克,“正当我们向这辆-26型坦克靠近时,一名受了伤的、挂在炮塔上的苏军士兵仍然从上面向我们射击。他在坦克被摧毁时失去了双腿,被挂在炮塔内侧。即便是这样,他仍然在用手枪朝我们射击!”
  在布列斯特要塞,德军认定一辆苏军轻型坦克已被摧毁,坦克中的乘员也已全部身亡。然而,就在德军一个师级司令部的官员们在坦克附近的碉堡周围聚集时,炮塔突然旋转过来,紧接着,一排机枪子弹射来,在场的德军人员无一幸免。后来,坦克被德军彻底摧毁。在德军对这辆燃烧后的坦克作了进一步调查后,他们发现,尽管坦克中的3名乘员已经死亡了7天,甚至开始腐烂,但一位重伤的士兵仍然活着。在没有水和食物的条件下,在这辆恶臭冲天的坦克中,他居然苦苦等待了7天时间,为的就是这最后一击,为自己的祖国消灭一些更有价值的目标。
  一些德国历史学家曾宣称,德国入侵苏联实属迫不得已之举,因为苏联早就有了入侵欧洲的计划。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不无道理。因为苏联除了攫取波罗的海诸国之外,还夺取了位于黑海沿岸的罗马尼亚比萨拉比亚省,将其边境线拓展到普洛耶什蒂的主要油田附近。此外,朱可夫元帅察觉到德军1941年在边境集结的兵力不断增多,曾提议对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实施一次破坏性的进攻,但被斯大林否决了。然而,当德军攻入苏联时,他们才真正体会到,与其说苏联做好了入侵欧洲的准备,不如说他们在防御方面做到了严阵以待。
  第3章 苏联的防御配置(3)
  被牺牲的棋子
  斯大林与朱可夫都很清楚西部特别军区,包括与德军北方和中央集团军群对阵的被削弱的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是防御的薄弱环节。在德军犀利的攻势下,这些区域将不堪一击。负责该方向的指挥官是……帕夫洛夫将军,他与部属们均预见到了德军的意图,在积极做好迎战准备的同时,向莫斯科方面发回了警报。当时,帕夫洛夫或许已经隐约感觉到他的部队成了斯大林棋盘上为了顾全大局而故意牺牲掉的一枚棋子。
  战后的历史学家们推测,斯大林、朱可夫和铁木辛哥有可能打算牺牲西部特别军区的阵地,从而为进一步动员军队,并在纵深部署防御兵力赢得时间。根据斯大林近乎偏执狂的处事逻辑,他并没有让帕夫洛夫了解自己的处境,因为这样将会打草惊蛇,使德国人察觉苏联方面的意图。于是,在德军发动进攻前,朱可夫已经将突出部的炮兵、装甲部队和桥梁工程团以进行演习的名义撤往后方。帕夫洛夫很可能一直在抱怨他和下属被自己的国家所遗弃。这件事或许决定了他的命运——1941年7月,他死于内务人民委员会用于处决犯人的地下室,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
  6月,就在德军发起进攻行动的初期,帕夫洛夫与各个指挥部失去了联系,因而丧失了对于战局的一个宏观清晰的了解。也正因为此,他随后对苏军的指挥调度在无形中帮助了德军。他命令明斯克地区的苏军向前运动,增援位于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的第3和第10集团军。然而,在到达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后,他才发现自己的部队已经处在德国陆军的不断包围之中。此时,帕夫洛夫尚未察觉赫尔曼·霍斯将军和海因茨·古德里安将军率领的装甲部队正在向自己后方逼近,准备实施进攻。德军整个钳形攻势的合拢点位于明斯克——而此时的明斯克经过帕夫洛夫的一番调动后已经成为一座空城。
  第4章 “地狱降临”(1)
  6月22日凌晨3时15分,德军航空兵和炮兵对于苏军前沿阵地的火力准备,摧毁了作战计划中大部分的预定目标。在遭到突然袭击时,苏联红军仍处于和平时期的状态,没有采取任何伪装和防御措施,重要设施完全暴露在敌军的眼皮底下。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轰炸机和歼击机在德军的轰炸中幸存下来。此时,在边境线上,弹尽粮绝、寡不敌众的内务人民委员会边防部队正在掩体和哨所中进行着顽强的抵抗。
  在“巴巴罗萨”行动中,德军投入了近2 000架战机,编组成3个航空队:第1航空队由阿尔弗雷德·克勒将军指挥,负责支援北方集团军群;阿尔伯特·凯塞林元帅指挥第2航空队,为中央集团军群提供支援;第4航空队在亚历山大·劳尔将军的指挥下,为南方集团军群提供支援。而远在北方的第5航空队在汉斯-朱尔根·施塔姆普夫将军的指挥下,支援从挪威出发的山地部队对摩尔曼斯克的进攻。
  早在1940年,德军就强迫波兰和犹太劳工在波兰东部修建了100多处机场和50多条分散的跑道。让·斯捷帕尼克和多米尼克·施鲁格曾经是那些波兰劳工中的一员,他们在回忆起这些工程时说:“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对苏联开战所做的准备。”
  确切地讲,德国空军在对苏联的进攻中名义上共投入了1 945架战机,其中,真正能够使用的战机只有1 280架,包括510架轰炸机、290架俯冲轰炸机、440架单发动机战斗机、40架双发动机战斗机以及120架远程侦察机。据德国空军情报官员估计,苏军的战机数量达到4 000多架。希特勒在获悉这个消息后也不免感到震惊。实际上,德军估计的数据至少偏差了50%,他们仅仅探测到了红军在苏联欧洲部分的30%的机场和部队。然而,德国空军认为自身在数量上的不足,完全可以凭借其飞行员的丰富经验和战机的优良品质来加以弥补。在他们眼中,苏联空军的训练水平非常低劣。此外,很多战例表明,苏联飞行员采用的战术同样非常陈旧、刻板。
  在“巴巴罗萨”行动还处于计划阶段时,德国陆军与空军之间就曾爆发过一场争论——陆军打算在破晓时分发起进攻,而空军则必须在天亮之前起飞,进入有利阵位,在黎明时分对苏联空军基地进行突击。尽管陆军希望空袭能够有效地压制敌军阵地,却担心飞机在黎明前出动将会打草惊蛇,引起苏军边防部队的警惕。凯塞林从一名飞行中队指挥官的角度概括了这种两难的状况:“我的飞行中队要想形成编队对敌军实施有效的进攻,必须在天亮时进行。如果陆军坚持在黑暗中向前推进,我们就会延误整整一个小时抵达敌军机场,到那时,煮熟的鸭子也会飞了。”
  最后的解决办法是从第2、第3和第53轰炸机大队抽调20~30架“海因克尔” 111型和“道尼尔” 17型轰炸机,它们将在破晓前起飞,每3架组成一个飞行编队,在5 000米高空飞行,以免被苏军发现,最终潜入苏联领空。凌晨3时30分,它们将对边境上一些预定的苏军机场进行俯冲轰炸:第53轰炸机大队负责袭击比亚韦斯托克和明斯克之间白俄罗斯地区的机场,第2轰炸机大队的“道尼尔”17型战斗机负责突袭格罗德诺和维尔纽斯地区的机场,第3轰炸机大队袭击布列斯特到科布林之间的目标。
  虽然德军战机可以用大炮或机枪对地面进行扫射,或者应用-50、-250和-500等型号的自由落体炸弹,一种新型的-2型杀伤炸弹还是被应用在了最初的突然袭击中。盟军给它起了一个绰号叫“蝴蝶炸弹”,但德国空军更喜欢称它为“魔鬼之卵”。这种炸弹重2公斤,有一个带有弹簧的外壳,在下落过程中会像翅膀一样伸展开来,以此来降低落地速度。它在遇到撞击或飞行一段时间后爆炸,杀伤半径达12米。“梅塞施米特” 109和“容克” 87型战斗机可以挂载96枚该型炸弹,而“道尼尔” 17型则可以挂载360枚。这类炸弹对于攻击未装甲目标和飞机特别有效——其直接命中时所产生的威力相当于一发中型高射炮弹。然而,这种炸弹还有两个缺点:一是比较容易卡在炸弹挂架上,随后爆炸;二是容易在飞机着陆时落在地面上,给德军地勤人员造成不必要的杀伤。后来,经过改进的-2型炸弹被放置在一个特定的容器里,这个容器只有在炸弹远离机体时才会打开,就这样,-2型炸弹成为世界上第一种集束炸弹。
  第4章 “地狱降临”(2)
  航空侦察
  如今,德军对苏联的进攻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光顾苏联领空了,远程高空侦察活动在洛维尔中校的指挥下很早就开始秘密进行了,是由一些特种的 111型战斗机和 2152型轰炸机在9 000米的高空完成的。起初,构成“洛维尔大队”的4个飞行中队对苏军部队位置和桥梁、公路等重要据点进行拍照。从布达佩斯起飞的一个飞行中队对黑海北岸区域进行拍照,从波兰南部城市克拉科夫和布达佩斯起飞的“特种高空飞行中队”的侦察活动覆盖了从明斯克到基辅的所有区域,使用的是一种特殊型号的“容克” 88型飞机。
  早在1940年9月21日,德国个别参谋军官就已经获悉了这些计划。当时,正在法国枫丹白露的德国陆军司令部工作的卡尔·威廉·蒂罗少校在日记中写道:“遵照元首的命令,我们将对苏联边境线内侧300公里的地域进行航空侦察,为我们未来的进攻做好准备。而我本人将协助在莫斯科的德国驻苏联武官为我军3支先头部队侦察路线、通信等情况。”
  这样的航空侦察活动对于德军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他们对于苏联地形的了解远不像对于西欧那样熟悉。对于这片将要发起进攻的土地,德军只拥有极少精确的地图,因此亟须确定敌军机场的位置,并对其进行拍照。苏联高层官员或许已经察觉到了德军的这一系列侦察行动,但却对此不以为然,唯恐自己的怀疑会被视为挑拨苏德两国关系的言论。就在“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前两天,一架德军侦察机由于发动机故障被迫在明斯克地区降落,机组人员在苏联方面将其俘获之前引爆了这架飞机。
  此时,在6月22日黎明前的黑暗中,驻扎在利沃夫附近的苏军第41步兵师的尼古拉·叶尔尤米上校听到:“飞机发动机的沉闷轰鸣声在耳边响起,声响越来越大,震撼着军营,这种骇人的声响从西面逼近我们的驻地。毫无疑问,这些是敌军的战机,还装载有重磅炸弹……”
  苏军损失惨重
  “巴巴罗萨”行动的第一天,德国空军就取得了空战史上最大的胜利。在苏联的66个前线机场上,至少有1 811架战机被德军摧毁,相比之下,德军仅损失了35架战机。在这些损失的苏联飞机中,有322架是被德军战斗机和高射炮击毁的,而剩余的1 489架尚未起飞就被炸毁。德军的进攻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开始由中型轰炸机对机场进行轰炸,接着由战斗机和俯冲轰炸机对地面指挥部、营房和炮兵阵地进行攻击。
  这些空袭像一把把利剑刺入苏联境内纵深很远的地方,沉重打击了列宁格勒附近的喀琅施塔得、比萨拉比亚的伊兹梅尔以及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等地的重要机场、火车编组站和港口。截至6月26日,遭到德军空袭的苏联机场已经攀升至123个。
  由于原始落后的通信网络,驻扎在西部的苏联红军面对德军的迅猛攻势束手无策。当时,电话和陆路通信网络都是由人民通讯委员会这个民间组织负责管理的。内务人民委员会掌控一种保密高频通信网,用于传输语音和电报信号。战争爆发后不久,这一高频通信网便移交给军队高级指挥官使用。截至6月22日10时,苏联西部的3个航空师的所有电话和电报通信都被完全切断。对于当时苏军几近崩溃的状况,我们可以从第3航空集团军指挥官对其下属的战区指挥官发的电报中窥见一斑:“我命令你报告第122和第127歼击机团转移的位置,把他们的呼号和波长告诉我,我要求你们向我增援歼击机,与敌空军进行战斗。”
  在取得了绝对空中优势后,德国空军的战术轰炸机进一步袭击了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摧毁了一些苏军地面指挥部,还袭击了碉堡、工事、战壕等小型目标。正如1939—1940年间的战役一样,德军的进攻切断了苏军前方部队和后方指挥部的联系,造成了苏军机械化部队的瘫痪。后来,苏联将军费久宁斯基回忆了当时的混乱局面:“我们的铁路、公路和交通枢纽被德国空军摧毁,我军指挥部里缺乏无线电通信装置,同时也没有人懂得如何使用它们……因此,来自上级的命令和指示总是姗姗来迟,有时根本就无法到达。”
  第4章 “地狱降临”(3)
  第一轮突击开始后4小时,来自格罗德诺的苏联第3集团军司令部的第一份战况报告才送达西部特别军区参谋长的手里:“从凌晨4时开始,每隔20~30分钟,就有一波由3~5架德机组成的航空突击编队袭击我们。格罗德诺、索波茨金,特别是一些军事指挥部遭到轰炸。7时15分?熏一支由16架战斗机组成的编队在1 000米的高空对格罗德诺实施了空袭,栋布罗沃和新德罗贡陷入火海之中,格罗德诺同样也是硝烟弥漫。从4时30分到7时许,由13~15架轰炸机组成的机群对新德瓦尔发动了4轮空袭,6人轻伤,2人伤势严重。5时,索库尔卡机场在敌机的狂轰滥炸和机枪扫射中落入敌手。在战斗中,2人阵亡,8人受伤。”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并非所有苏军前方机场都受到了敌军的压制。一名“斯图卡”77俯冲轰炸机飞行员赫尔伯特·帕布斯特目击了6架双发动机轰炸机对苏军机场进行的轰炸,这6架德机刚刚调头离去,3架苏军歼击机就靠近了它们:“随着第一架歼击机猛烈开火,子弹拖着白烟穿过机身,那架轰炸机笨重地歪向一边,这只大鸟的身上银光一闪,双翼忽然冒着白烟开始垂直下落,一大团火焰向上喷射。第二架轰炸机忽然变成火红的一团,一边坠落,一边爆炸,碎片像秋叶一样散落下来。第三架轰炸机中弹后急剧燃烧,向下翻滚着坠落。余下的轰炸机也没能逃脱同样的命运,最后一架轰炸机坠毁在一个村庄里,燃烧了将近一个小时。6道黑色烟柱从地面上升起。”
  凯塞林亲眼目击了苏联空军在战役最初几天里所遭到的沉重打击:“对我来说,这简直是一种罪过,他们(苏军)采用的编队从空战战术的角度而言简直不成体统,而他们的飞机在空中显然也是不断地遇到麻烦……我想,‘这简直就是滥杀无辜’。”
  苏联红军的战地记者、诗人康斯坦丁·西蒙诺夫见证了空袭中的混乱不堪的景象:“我抵达阵地半小时后,德军就从空中发现了我们,开始用机枪扫射这片树林。战斗机一波接着一波地飞过,每次大约间隔20分钟。我们趴在地上,用脑袋紧紧地抵住枯瘦的树干底部。树林并不茂密,敌军很容易从空中对我们进行扫射……最后,一直等到3时许,一队“伊尔”-15型歼击轰炸机从头顶飞过。我们兴高采烈地跳起来,因为我们的飞机最终占了上风。然而,他们却对我们一阵扫射,附近的几名战士不幸受伤——他们都是脚部负伤,躺在地上。这些战机掉过头来,用机枪猛烈扫射己方步兵,这些被惹恼了的步兵也开始朝它们开火。”据西蒙诺夫回忆,一具半身烧焦的飞行员尸体被苏军士兵发现,他们把他当成了德国人。这些传言反映出当时那种可怕和混乱的场面。
  “巴巴罗萨”行动 第三部分
  第5章 北方集团军群(1)
  1941年6月,北方集团军群的士兵们被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等波罗的海国家的各族人民视为解放者。尽管苏联军队浴血奋战,并发动了一些惊人的反击,但德国人还是得到了老百姓的帮助,受到了鲜花加食品的礼遇。更为糟糕的是,这些波罗的海国家很快就执行了所谓的“解决犹太问题的最终方案”——“反犹政策”。
  在“巴巴罗萨”行动中,北方集团军群的作战区域与其集结地——东普鲁士地区非常相似,这里地势平坦,零星散布着一些丘陵、山地、沙质沼地、湖泊、湿地以及茂密的林地。只有沿海地区比较肥沃,适合耕种。再往东去,树林变得更加茂密,也更加荒凉。路况很差,即使相对好一些的也很狭窄。这样的路在雨天非常容易被冲毁。
  那些自东向西注入波罗的海的河流成为德军入侵苏联的主要障碍物。距离德军出发线64公里处的是涅曼河,而距边境大约322公里的道加瓦河(西德维纳河)是一个更加可怕的天然屏障。当时,指挥第56军的冯·曼施泰因上将非常清楚,自己的部队将在边境附近遭遇一条大河天堑:“在进攻的第一天,我军必须突入敌境80公里,以夺取位于阿里奥格拉的杜比萨河上的渡口。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就知道了杜比萨河,那是一条布满沟壑的深谷,任何坦克都无法越过它的陡坡。一战期间,我们的铁道兵在那里苦干了数月,巧妙地搭建了一座木桥,最终才得以通过。如今,如果敌人将位于阿里奥格拉的高架桥炸掉,第56军将被困在此地,进退两难。与此同时,敌人也赢得了非常宝贵的时间,在陡峭的河岸上构筑起防御工事,届时我们将极难突破。”
  直到最近,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等波罗的海国家才被……库兹涅佐夫将军指挥的苏联第8和第11集团军占领,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来进行防御配置。然而,由于苏军部队正在从位于苏联境内的新兵训练营和驻地往这里运送士兵,因此可以在纵深地区进行部署。例如,在普斯科夫以东的老边境附近,就有一大批坦克预备队在此集结。
  第12步兵师的海因茨-格奥尔格·莱姆中将回忆道:“我们对敌人和进攻地区的地形方面的情报知之甚少,只知道苏联人有着高高的木质哨塔,只能观察到敌军哨兵换岗的过程。另外,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敌人正在边境线后面800~1 000米的地方挖掘战壕。根据航空拍摄的照片,我们可以观察到敌军炮兵阵地的情况。在我们师的正面,大约有1~2个团的苏军兵力,他们将依托其阵地和基地对我们进行阻击。我们所获得的地图的质量非常糟糕,无法提供海拔高度、路况以及森林植被方面的情况。”
  海上战争
  在北方集团军群的作战区域,陆地战斗可能是在6月22日打响的,但海战早在10天前就开始了。6月12日夜,德国海军布雷舰“坦宁堡”号、“布卢默”号和“但泽”号在范峡湾和希乌马岛北端布设了“阿波尔达雷区”,在卡拉巴达-格努恩德与帕克罗特之间布设了“科尔贝萨雷区”。在布雷过程中,一架苏军侦察机朝着位于希乌马岛北部海域的“布卢默”号布雷舰开火了,实际上是打响了“巴巴罗萨”战役的第一枪。6月18日临近傍晚时分,德国海军布雷舰“普鲁士”号、“格里尔”号、“斯卡格拉克”号和“凡尔赛”号满载3 300枚水雷从波罗的海港口皮劳(今波罗的斯克)出发,在厄兰岛与立陶宛-拉脱维亚边境之间布设了“瓦特堡雷区”。
  汉科是芬兰的港口和海军基地,它控制着进入芬兰湾的重要水道。根据1939~1940年冬季战争后签订的协议,汉科割让给苏联使用30年。在这里,港口指挥官卡巴诺夫少将采纳了波罗的海舰队司令特里巴茨海军上将的“个人建议”,命令海军及军事人员的妻儿老小6 000余人乘坐一艘快艇从该港口撤退。
  上述海区很快变得非常危险。凌晨3时20分,拉脱维亚轮船“盖斯玛”号在哥得兰岛海域遭到4艘快速鱼雷艇的拦截,它们开始对“盖斯玛”号进行炮击,接着又发射了鱼雷,直到将其炸成两截。凌晨4时15分,熊熊燃烧的“盖斯玛”号逐渐沉入海底,轮船信号官发出了最后一条悼文:“‘盖斯玛’号遭到鱼雷攻击,正在沉没。再见。”
  第5章 北方集团军群(2)
  进攻开始
  德军第32步兵师的埃格哈德·摩利尔中尉回忆道:“1941年6月22日凌晨,营长和我(当时我担任他的副官)正蹲在散兵坑里,距离带刺铁丝网非常近。就在炮兵弹幕进攻开始前,他在我耳边低声说道:‘永远不要忘记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15分!’他停顿了一会后接着说道:‘也许你没有必要记住这一刻!因为就在这一刻,德国数个世纪以来最悲惨的衰败——最沉重的灾难——即将发生。’”
  在对苏军前沿阵地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狂轰滥炸后,北方集团军群开始进军。苏军防守力量部署得并不平均,但德军仍然在对某些地段的进攻中尝到了一些苦头。在“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后几分钟,第51步兵团7连便对克莱佩达北部的一处苏军阵地发起了冲锋,该连的一个排长——韦恩罗斯基中尉被苏军从一处伪装成农用马车的暗堡里射出的机枪子弹毙命,成为德军在东线战场阵亡的第一人。该团继续向前艰难推进,尽管有许多年轻指挥官阵亡,他们还是朝着自己眼前最直接的目标——米图瓦河大桥——冲去。
  对于德军而言,眼前的形势比较乐观。截至清晨6时,尽管第121步兵师还在克巴尔泰村鏖战,但第16集团各部已经突入苏联纵深3~12公里,第4装甲集群向前推进了12公里。期间,尽管第18集团军下属的第291步兵师被困在克雷廷加进行逐屋激战,但第61步兵师还是占领了加尔格日代附近的桥梁。
  顽强抵抗
  德国空军通过侦察活动,进一步摸清了苏军在陶格夫匹尔斯和雅各布斯塔德之间的道加瓦河沿岸的防御工事。德军侦察机在道加瓦河南部、希奥利艾西南和里加以南区域发现了苏联车队。在随后展开的对地攻击中,40辆苏联卡车在希奥利艾附近被德军战机摧毁。正在调动的苏军第48步兵师由于缺乏炮火和空中掩护,遭到德国空军的重创,随后又遭到德军第3装甲师的袭击,不得不仓皇溃退。
  在短短一天之内,与其他两个集团军群的战友们一样,北方集团军群的士兵也发现苏军士兵一个个顽强不屈,简直豁出了性命跟自己搏斗。当时,一股增援第126步兵师422步兵团2营的德军部队向北行进,一个埋伏在玉米地中的苏军机枪组首先放过了敌人的先头部队,在其主力部队经过时开枪射击,给敌人造成了严重的伤亡。德军消耗了1个连的兵力,花了3个小时才消灭了这个苏军机枪组。
  在北方集团军群的右翼,德军第2集团军击退了苏军第16步兵军所属第5和第33步兵师。德军的直接目标是立陶宛的城市考纳斯(俄罗斯人习惯称为科夫诺)。在距该城约18公里处,德军遭到苏军的顽强抵抗,放慢了进攻步伐。然而,城内原住民纷纷起义反抗他们眼中的苏联侵略者,占领了广播电台。6月23日19时30分,一名“立陶宛陆军司令部”代表发表广播讲话,恳求德国最高统帅部直接空袭苏军占领的考纳斯城,并给予撤退之中的苏军部队以沉重打击。
  屠戮的开端
  第二天中午,随着苏联军队的进一步撤退,执行战斗巡逻任务的德军第123侦察营在弗洛雷特中尉的指挥下挺进城里,与“立陶宛陆军”取得联系,并接管了广播电台。17时15分,在霍尔姆上校的指挥下,德国第2集团军先头部队抵达城市,随后到来的还有第89、第405步兵团和第121侦察营。 6月26日,第501宣传连占领了考纳斯广播电台,第一次用德语发表了广播演说。
  1939年,大约4万名犹太人居住在考纳斯,占整个城市人口的1?蛐4。在德军大举发动进攻占领这座城市前,有数千人逃离了这里,他们中的一些人在逃亡中丧生。甚至在德军进城前,许多由立陶宛人组成的犯罪集团便发动了反对犹太人的暴乱,矛头直指犹太人,尤其是居住在斯洛博德卡城郊的犹太人。
  德军占领了这座城市后,掌握了对当地居民的生杀大权,延续了对于犹太人的屠杀行为。有报道说,党卫军部队还释放了罪犯和精神病患者,唆使他们加入到屠杀犹太人的行列之中。他们用铁条将犹太人殴打致死,数以千计的犹太人被迫从这座死亡之城迁移到其他地方,例如第七城堡(19世纪在考纳斯城周围建成的一系列城堡之一)。在那里,他们遭受了立陶宛军队的残酷虐待。据估计,大约1万名犹太人在1941年6~7月间遇害。
  第5章 北方集团军群(3)
  担负考纳斯防务任务的苏军是莫罗佐夫中将指挥的第11集团军。最初,莫罗佐夫由于无法与西北方面军司令员库兹涅佐夫上将取得联系,被迫将部队从考纳斯撤回到约纳瓦,帕夫洛夫少将指挥的第23步兵师在此集结。此后,他试图通过反攻夺回考纳斯,最终却搭上了帕夫洛夫的性命。后来,莫罗佐夫通过电话终于与库兹涅佐夫取得了联系,但后者却拒绝听取他所作的战况汇报,反而指责他是“德国间谍”。
  鲜花之战
  6月23日,德军第290步兵师的到来,受到了波罗的海国家民众的热烈欢迎,他们将德军视为解放者。据一名德军回忆:“立陶宛人民喊着热情的口号欢迎我们进城,还向我们献上了鲜花。他们在房前的桌子上堆满了牛奶、咖啡、鸡蛋、面包、黄油等食品。我方军人也学着用当地的语言和口音向他们致谢。”对于德军来说,这几乎就是一场“鲜花之战”。这样的场面在1940年曾经出现过,当时在击败法国后,德军在柏林街头举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胜利大游行,街头站满了欢迎他们凯旋的漂亮姑娘,她们手捧着鲜花,将一束束美丽花朵塞进士兵们的腰带里。
  随后到达的第58步兵师没能赶上这种激动人心的场面:“我们越过边境后,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道路状况十分恶劣,两侧的森林与灌木丛一起疯长,村庄里的农舍破烂不堪,有些已经倒塌。”此外,发生在立陶宛境内的针对犹太人的杀戮行为令人发指。据一名德军回忆,“在6月25日到26日的第一个夜晚,立陶宛游击队(在德国人的唆使下)处决了1 500多名犹太人,纵火焚烧了几座犹太教堂和一处由60多间房屋组成的犹太人社区。第二天夜晚,又有2 300多名犹太人被同样的手段逼得无家可归。由于得到德国军事当局的所谓“理解”和默许,诸如此类的清洗活动在不断上演。”
  然而,战争的残酷性不仅仅体现在这一方面。据冯·曼施泰因回忆,在战役早期,苏军通过反攻夺回了道加瓦河附近的一处阵地,接下来,德军第2装甲师通过进攻再次将阵地夺了回来。但是,德军这一次却在阵地上的急救站里发现了敌军3名军官和30名士兵的尸体,而此前一天他们被德军俘虏时还曾经是活着的伤员,为了不至于再次落入敌手,他们这一次选择了结束生命。苏军这种自我毁灭的行为令人毛骨悚然。
  战争爆发后不久,德国海军布设的雷区便迎来了第一批“猎物”。6月23日,苏联海军“格涅夫尼格”号驱逐舰遭到重创,不久后沉没。“马克西姆·高尔基”号巡洋舰损坏严重,踉踉跄跄地驶入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在温道以西海域,冯·米特尔施泰特海军中校指挥-144号潜艇用鱼雷将苏联海军-78号潜艇击沉。
  坦克大战
  为了击败苏军-Ⅰ型坦克,德军第37先锋营的士兵们采取了一种冒险的战术,利用临时自制的炸药专门摧毁敌军坦克的履带和炮塔。这一战术是西班牙和芬兰军队首创的,后来在东线战场被德军广泛应用。成功炸毁敌方坦克的士兵将被授予“消灭坦克”的徽章。在索科塔斯国营农场取得的胜利中,德军第3高射炮团1营的88毫米口径高射炮组的官兵们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高射炮弹平展的弹道和极高的速度足以击垮敌方的重装甲车辆。赖因哈特迅速作出反应,毅然决然地向苏军发起了反攻。在这场战斗中,苏军损失了180辆坦克、100多门火炮,被迫退至沼泽深处。紧接着,德军乘胜追击,穿越沼泽地,沿着宽大的正面向克鲁斯特皮尔斯以及邻近的道加瓦河上的列文霍夫进发。战斗结束后,冯·基尔曼瑟格少校对第6师师长说:“将军阁下,这将是一场与我们在波兰和法国所经历的完全不同的战争。”正如他在随后的报告中所言:“这是一场坚兵硬仗,我们早期的恐慌仅仅凭借我军官兵的作战态度和严明军纪,而非真正的实力才加以克服。在师级规模的较量中,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一败涂地的危险。这是我在战争期间最为头痛的事情之一。”
  第5章 北方集团军群(4)
  6月29日,党卫军“骷髅”装甲师的官兵们渡过道加瓦河向杰古齐艾推进,途中同样遇到了苏军的顽强抵抗。6月27日早晨,从凯代尼艾十字路口附近的交通拥堵中成功抽身后,指挥官西奥多尔·埃克率领“骷髅”装甲师穿过立陶宛中部。此时,苏军也从最初遭到袭击的慌乱中恢复过来,开始对德军发起猛烈的反击。行进受阻的德军侦察营击退了苏军一系列的装甲反攻——摧毁了3辆苏军坦克,并且将其余部队成功击退。然而,苏军步兵仍然殊死搏杀,直到他们的三次冲锋都被击退后,才撤退到树林中。党卫军士兵对于敌人这种执著和狂热精神感到震惊。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该师所属的第1步兵团团长马克斯·西蒙下令,对于所抓获的掉队的敌军士兵,即使已经缴械投降,也要格杀勿论。
  由于在1939~1940年的冬季战争中被苏联击败,怀恨在心的芬兰一直伺机复仇。6月26日,芬兰对苏联正式宣战。早在一天前,就有消息称苏军对芬兰阵地发起了进攻,并对赫尔辛基发动了空袭。芬兰首相巴伦·曼纳海姆元帅称这场新战争为“圣战”。6月28日,芬兰军队开始向摩尔曼斯克逼近。
  4天前,一场征兵活动在欧洲德占区广泛开展起来,号召人们参军支援在苏联作战的德军。来自法国、比利时、荷兰、斯堪的纳维亚以及佛朗哥统治下的西班牙的男人们受到动员,加入到这场反对苏联共产主义的战争中。
  奇袭陶格夫匹尔斯
  6月26日,德军特种部队“勃兰登堡”连(即第800教导营8连)在陶格夫匹尔斯小镇周边参加战斗,他们假扮成受伤的苏军士兵,在连长沃尔弗拉姆·科纳克中尉的指挥下,成功占领了两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横跨道加瓦河的桥梁。两座桥均长300米,是考纳斯通往列宁格勒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必经之路。上述德军所使用的苏军武器、军装和钢盔均是从芬兰手中得到的,后者是在1940年战争期间缴获的。包括立陶宛和德军人员在内的“勃兰登堡”连,乘坐着两辆缴获的苏联卡车,穿过业已崩溃的苏军防线向目标靠近。他们在经过苏军阵地时,司机还与苏军哨兵开玩笑说:“德军还远在后面呢!”在道加瓦河以南3公里的瓦尔帕斯村,他们兵分两路进攻两座桥梁。苏军爆破目标保卫队?觹在此部署了 -10型装甲车,对桥梁附近区域形成火力覆盖。但是,当战斗打响时,这些装甲车辆却无法辨别桥上的敌我双方部队。在混战中,德军工兵克鲁科伯格爬进公路桥内部,切断了被怀疑是用来炸毁桥梁的导火索。
  夺取渡口
  8时整,在进攻开始1小时后,曼施泰因将军接到报告:奇袭陶格夫匹尔斯城及桥梁获得成功,公路桥梁完好无损,铁路桥梁轻度受损,但不影响车辆通行。此次战斗结束后,曼施泰因评价道:“进攻开始前,曾有人这样问我,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德维斯克?我当时认为,如果不能在4天内到达,就别指望完整地占领渡口。如今,准确地讲,4天又5小时之后,我们完成了任务。破晓时分,我们马不停蹄地突入敌方纵深200英里。我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完成任务,是因为德维斯克这个名字在所有官兵心中都是最重要的,我们已经做好了面对艰险、迎接挑战,实现既定目标的一切准备。”
  在铁路桥上,一发坦克炮弹击中了“勃兰登堡”连乘坐的一辆卡车,科纳克中尉和另外5人阵亡。接下来,德军第8装甲师的第10装甲团向桥梁逼近时,遇到了与苏军同样的麻烦——也无法分清敌友部队。但是,他们迅速驶过桥梁,占领了“勃兰登堡”连据守的河岸。在当天剩余的时间里,苏军频频出动装甲兵、步兵和飞机展开反攻,试图摧毁这两座桥梁,但未能成功。截至当日结束时,苏军在争夺战中共损失了20辆轻型坦克、20门野战火炮和17门反坦克炮。战斗异常艰苦,苏军士兵用手榴弹攻击坦克,并试图突击到桥上,点燃炸药的导火索。在激战中,苏军爆破目标保卫队指挥官被俘,在严刑拷问下说道:“我没有下达炸桥的命令,因此不该对此事负责。”
  第5章 北方集团军群(5)
  据报道,当天结束时,一名“勃兰登堡”连的士兵满身血污、精疲力竭,勉强能开口说话,但仍旧身着苏联军装。他的模样被路过的一个德军摄影师拍了下来,成为惩罚苏联“劣等民族”的德军战士的完美形象。
  更多的目标
  希特勒得知德军攻占陶格夫匹尔斯大桥的消息之后欣喜若狂,从6月27日开始亲自插手前线较低层次的作战行动,这种做法对于东线德军而言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希特勒通过凯特尔将军对哈尔德下达命令,要求改变第装甲军的推进路线,让所有装甲部队渡过冯·曼施泰因身后的道加瓦河,此外,命令中还就如何夺取另外一处渡口以便步兵使用作了详细的指点。
  根据希特勒的《第21号作战指令》,冯·勒布的部队的任务是歼灭波罗的海地区的敌军和夺取列宁格勒。然而,通过陆军总司令部下发的这道指令并没有对以上两项任务的实施顺序作出说明,这种情况在后来导致了指挥官之间的相互不和与矛盾。6月27日,霍普纳乘坐他的“火炬”联络飞机抵达陶格夫匹尔斯附近的桥头堡与冯·曼施泰因进行磋商。据曼施泰因后来回忆,他对于居然没有人告知霍普纳有关希特勒所下达的最新命令感到吃惊。4天后,冯·勒布抵达设在乌泰纳的第4装甲集群战术司令部,交给了霍普纳一份作战计划纲要。当时,这两位将军为此差点发生了冲突——骑兵军官出身的霍普纳性格率直,有时甚至鲁莽,但却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装甲部队指挥官,对于作战行动有着一种非常出色的感觉。而勒布年龄较大,思想保守,对于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行动的做法一直持保留态度,最终在1942年向希特勒辞职。
  6月28日,德军“勃兰登堡”特种部队企图发起另外一场突袭,夺取位于叶卡布皮尔斯(该城当时已经被基尔科纳中将指挥的第1装甲师占领)附近的横跨道加瓦河的大桥。然而,苏军爆破目标警卫队对于德军的企图早有察觉,他们及时动手炸毁了这座桥梁。在此情况下,冯·基特尔少校率领第113步兵团2营下到河水中,搭乘冲锋舟顶着密集的火力向对岸发起攻击。与此同时,德军第37工兵营和第26修桥营加紧施工,经过9个半小时的努力,终于修建起了一座重20吨、跨度166米的桥梁。
  “斯大林防线”的崩溃
  一天后的6月29日,芬兰军队向卡累利阿半岛发起进攻,试图收复苏联在冬季战争中从自己手中夺走的这块土地。与此同时,与芬兰军队遥相呼应的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向东北方向进发,突入波罗的海地区。7月1日,德军攻占拉脱维亚首府里加城。次日,德军在拉脱维亚边境上突破了“斯大林防线”。
  发生在里加的战斗非常激烈。驻守该城的是苏联第8集团军,进攻的一方是拉施上校率领的德军部队。凌晨3时10分,德军发起进攻。在一些37毫米口径高射炮和工兵人员的支援下,第43步兵团10连跟随第185突击炮营3连的3辆自行突击炮向里加城发起进攻,当他们顺利通过跨度600米长的大桥之后,大桥便在一声巨响中被苏军炸毁。已经过河的这一小股德军不得不临时构筑起一道环形防线,抗击来自苏军第10、第11、第90内务师的一波接着一波的攻击,后者得到了装甲列车的支援。在激烈的巷战中,这支德军损失了9名军官和82名士兵。
  7月1日夜晚,德军第667工兵团出动人员和舟艇,将第61步兵师第5营送到道加瓦河对岸。破晓时分,德军小心翼翼地潜入里加城,意外地发现苏军早已撤离了这座城市。然而,苏军在撤离之前,放火焚毁了作为拉脱维亚首都的里加城的三座古老的标志性建筑,它们分别是“黑头兄弟会”的行会旧址、阿瑟斯教堂和圣彼得教堂。接下来,被视为解放者的北方集团军群进入里加城,受到当地拉脱维亚民众的夹道欢迎。
  4年后,当年攻占里加城的英雄拉施上校已经晋升为将军,他将成为波罗的海港口柯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的最后一位保卫者,与伊万·巴格拉米扬元帅指挥的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进行对抗。
  第6章 中央集团军群(1)
  中央集团军群在德军3个集团军群中实力最强。其第2和第3装甲集群将首先切断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然后突入白俄罗斯深远纵深,占领战略要地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最终将包围圈中的敌军尽收囊中。对于中央集团军群而言,其最终目标和最重要的目标便是占领更靠东部的莫斯科。对于乐观的德军而言,莫斯科是一个唾手可得的目标,他们认为在冬天到来之前完全可以将其拿下。
  当进攻苏联的命令传达到中央集团军群下属各级兵团之时,第3步兵师第67团13连的一名排长艾伯哈德·魏格曼正在拜访另外一名同僚艾克哈德·毛勒。据魏格曼回忆,毛勒是一位十分英勇的军官,受到全团官兵的尊敬。当时,毛勒平静地对他说道,“这是德国的末日”,魏格曼简直惊呆了。
  在德军对面,苏联第3集团军司令库涅斯托夫将军报告说,他的巡逻队发现德军正在清除东北部边境的奥古斯图夫的铁丝网。在那里,由于有着茂密的丛林,德军的行动很不容易被发现。另外,德军侦察部队和特工人员早已潜入该地区,搜集苏军的防御配系、道路和桥梁等情况。在风景迷人的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苏军上校斯塔里诺夫回忆道:“在1941年6月21日那个温暖的夜晚,负责布列斯特防务的第4集团军的军官们一如既往地举行各种周末娱乐活动。” 另据当时居住在布列斯特的格奥尔基·卡尔布克回忆,那天晚上他在公园里与朋友们聚会,“许多人在公园中。事实上,那是唯一可以举行聚会的场所。管弦乐队和铜管乐队在那里演奏,人们跳起了舞,大家玩得非常快乐。那是一个欢乐愉快的夜晚。”
  在明斯克的军官俱乐部里,一部著名的喜剧——《马里诺夫卡的婚礼》正在上演,军区司令员帕夫洛夫、参谋长克里莫夫斯基和军区副司令博尔丁等多名将军也在观看。这时,西部特别军区高级情报官布罗金上校突然打断了他们的兴致,报告称“前线形势万分紧急”,德军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并且开始在部分地段开火。帕夫洛夫将这一报告转给了博尔丁,并添加上了“纯属谣言”的评论。
  古德里安将军从河对岸观察后写道:“我们通过对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堡垒的后院进行观察后发现,那里的士兵正以排为单位随着军乐队的演奏进行排练。布格河沿岸的坚固支撑点还没有进驻部队。”
  另一名德国军官、第8西里西亚步兵师的埃里希·蒙德中尉痛苦地回忆起“巴巴罗萨”战役打响前的一幕。当时,他与一名年龄比自己大一倍、曾于1917年在纳尔瓦战役中同俄军战斗过的指挥官站在一起。当时已经是深夜23时了,进攻的命令仍然没有取消。当他们看到手表指针即将指向凌晨3时15分的时候,这名指挥官说道:“我们将要像拿破仑一样,在苏联广阔的疆域里同死神抗争。蒙德,请记住这个时刻,这是旧德国灭亡的时刻。灭亡了,日尔曼!”
  莫罗佐夫中将指挥的西北方面军第11集团军的左翼以及帕夫洛夫将军指挥的位于白俄罗斯境内的整个西方面军,是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即将发起的首轮进攻的重点。在这条战线上,苏联方面部署了第3、第4、第10集团军及其各自所属的机械化部队。此外,还有一些机械化军和骑兵军作为预备队待命。
  德军将从两个方向发起进攻:一个沿着布列斯特发起,另一个从北部的苏瓦乌基发起,最终在白俄罗斯地区打一场围歼战。然而,当先头部队开始渡河、坦克兵们开始在崎岖地带推进的时候,他们的指挥官们仍不清楚这场战役究竟该如何进行。当战役进行到第三天时,霍斯将军和古德里安将军仍然无法决定是攻打明斯克还是斯摩棱斯克。
  进攻开始
  中央集团军群发动的首轮进攻实际上是由莫尔霍夫中尉率领的第39工兵营3连的一支先遣队发起的。由于担心飞机的声响有可能惊动边境地区的苏联守军,莫尔霍夫率领部队在凌晨3时越过布列斯特以南布格河上的一座桥梁。他抓获了4名苏联守军,拆除了安装在那里的炸药,并在大规模炮击开始前完全占领了这座桥梁。10分钟后,占领该桥的消息便通过野战电话迅速传到德军第24装甲军作战处长拜伊尔莱恩中校的耳朵里。
  第6章 中央集团军群(2)
  这次密集的弹幕射击对于苏军的震撼很大。《第4集团军作战日志》中记载道:“就像晴空霹雳一样,整个边境线上突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炮声。法西斯的炮击目标是修建防御工事的苏军步兵和工兵部队宿营的地方、布列斯特训练场以及边防军的兵营。德军将最猛烈的火炮和迫击炮火指向了布列斯特的军事宿营地,尤其是布列斯特要塞。”
  战斗打响后,魏格曼首次遇到了苏军的顽强抵抗:“在新修建的斯克洛德暗堡内,苏军进行了顽强抵抗,一直战斗到最后一人。在向前推进的途中,我们感受到了现代化武器的可怕威力,看到了被我方轰炸机摧毁的长达1英里的苏军坦克纵队。”
  在瓦尔德·莫德尔将军指挥的德军第3装甲师,一个名叫马丁·希尔舍的28岁的士兵回忆说:“部队渡过布格河后,开始等待上级的命令。这时,各种各样的谣言开始流传开来,它们如今看起来非常荒谬,其中包括东线将不会发生战争,英国军队将和我们一道对苏军进行包围,从而将世界从共产主义中解救出来……在向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推进的时候,我第一次产生了一种恐惧的感觉,战场上到处都是阵亡苏军的尸体和伤兵,他们都是我方空军先期轰炸的牺牲品。一名苏军士兵流血不止,看到这种情况,我决定帮他包扎一下伤口。这时,另外一个部队的士兵(我不认识他)走到前面问我,‘你要干什么?’我说打算帮这个人处理一下伤口。但是,他提醒我照顾这些‘劣等民族’不是我的职责。”然而,对于像希尔舍这样一个出身于民主和共和氛围很浓的家庭的人而言,一名受伤的敌人已经不再是敌人,因此,帮助对方才是他的职责。
  根据计划,由曼弗雷德和斯特拉施维茨指挥的第18装甲师1营的80辆水陆两栖坦克,将在“巴巴罗萨”行动中率先涉水渡过布格河。凌晨4时45分,威尔斯岑上士率领第一批坦克开始进入水中。苏联第3集团军司令库兹涅佐夫将军在位于格罗德诺的指挥部报告说:“德军开始越过边境,格罗德诺遭到轰炸,与边境的电话联系中断,两部无线电台落入敌手……”
  渡过布格河
  6时50分,古德里安从科罗德诺附近渡过了布格河。当时,由于他的指挥部的汽车还没到,古德里安并没有在此继续等候。这些汽车包括两台 251无线电指挥车、越野车和摩托车。此前,正是这些汽车帮助他在坦克部队到达前占领了列斯纳河上的桥梁。负责守卫该桥的一小股苏军违抗命令逃散,同时还将指挥部派来的两名军官击毙。
  截至上午9时,德国第4集团军的工兵们已经在布格河上建起了第一座突击桥。然而,布格河并非该地区唯一的障碍,当地的沙地和沼泽同样迟滞了德军部队和车辆的前进步伐。其中,尘土和粗砂可以堵塞机器部件甚至造成磨损,导致发动机在随后几个月的战斗中失灵。
  在“巴巴罗萨”行动的第一天,莫德尔指挥的第3装甲师行至施特拉德兹附近时,由于沼泽地的影响被迫放慢了速度。当时,上级要求他们在下午之前必须行进80公里,但他们只行进了20公里。下午15时,第24摩托化军军长巴伦·冯·施韦彭堡将军命令部队停止前进,紧接着又命令第3装甲师掉头向北,从那里向前高速行进。
  流动战线
  在其他一些地段,苏军的防御迟滞了德军的行进速度。其中,在阿雷图斯,德军第7装甲师第25装甲团在罗森堡上校(先后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得过“骑士十字”勋章和“骑士铁十字”勋章)的指挥下,折损了半数的车辆。由于装甲团行进速度过快,各个部队混成一团,一些坦克由于机械故障掉队。
  在涅曼河上游,该装甲团的两个营朝着同一个目标——涅曼河上的两座桥梁前进。其中,第3营大约20辆坦克率先穿过北桥,后面一辆坦克却被一辆经过伪装的苏军坦克击中。这时,大约30辆德军坦克一齐朝该辆苏军坦克开火,后者被迫撤退。然而,德军坦克的37毫米口径火炮始终无法对它形成威胁。就这样,德军自开战以来第一次遭遇了苏军的-34型坦克。
  第6章 中央集团军群(3)
  在阿雷图斯遭遇战中,罗森堡上校被坦克爆炸后的碎片击伤,伤势非常严重,他要求立即撤离。但是,由于第25装甲团的行进速度非常快,无法与师部进行直接联络。第7装甲师师长决定派出自己那架可在任何地方降落的“菲施勒” 156型联络飞机从空中将罗森堡接走。罗森堡知道这架飞机比较脆弱,难以抵挡地面炮火的攻击,于是拒绝乘坐。最后,他在两辆4×4型野战车辆的护送下返回后方,但在途中遭到在战场上机动巡逻的苏军部队的截击,最终被悉数歼灭,他们的尸体直到第二天才被德军巡逻队找到。此类事情在东线战场上屡见不鲜,但之所以这一事件被记录下来,完全是因为死者的高官身份。
  几乎就在同时,第28步兵师的一名连长阿尔弗雷德·杜尔万格却在与苏军的遭遇中侥幸逃过一劫。当时,杜尔万格坐在摩托车的后座上,当行驶到一条狭窄的林中小道时,他和司机意想不到地遇到了一名苏军士兵。杜尔万格回忆说:“一名红军士兵……在距离大约五步远的地方端着冲锋枪枪朝我们瞄准。我记得很清楚,他是一个年轻人,衣着很整齐,看上去很机敏,领章是粉红色的,头上戴着一顶帽子。看到这种场景,我和司机一时间不知所措,突然喊出了一句俄语‘住手’!那名苏军士兵霎那间停顿下来,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这时,我和司机没有向前移动,都把左脚放在了地上。一秒钟后,司机做了一件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他松开了摩托车把手,摩托车倒在了地上,同时也将我甩到了地上。司机根本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爬起来就向树后逃。这时,那名苏军士兵先朝着那名逃跑的司机进行瞄准,然后朝着摔倒在摩托车下面的我进行瞄准。我竭力去够我的40冲锋枪的扳机,但未能够到。最后,我终于够到了,连开了几枪,但是没有击中他,子弹飞到了空中。那名苏军士兵可能是受到了惊吓,飞快地跑掉了。后来,我的司机也回来了。”
  后勤问题
  古德里安知道,部队在渡过布格河之后,面前只有两条前进的道路:一条从布列斯特通往博布鲁伊斯克,另一条通往明斯克。他和自己的参谋班子清楚,届时需要安置装甲集群的2.7万台车辆以及随后赶到的6万名后勤、司令部和通讯人员。为此,古德里安专门为装甲集群的交通顺序制定了三个优先等级。
  对于第一优先等级的车辆而言,任何道路都必须首先保证其畅通无阻;第二优先等级的车辆应当保证第一优先等级的车辆先行;只有第一和第二优先等级的车辆都通过之后,第三优先等级的车辆才能开始通行。
  一个以德国空军总司令赫尔曼·戈林的名字命名的通讯团的车队被列入第三优先等级,消息传到柏林之后,这名帝国元帅勃然大怒。他命令该通讯团指挥官立即向古德里安提出抗议,要求将该部队提升为第一优先等级。当时,这支由近200台空军车辆组成的车队阻挡第19装甲师的步伐达数小时之久。
  “从事电报工作的人员会打仗吗?”古德里安问这名空军军官。
  “当然不会。”
  “这就是你们为什么被列为第三优先等级的原因。”
  据说,这名可怜的空军军官由于不敢向赫尔曼·戈林汇报这一结果,最终开枪自杀了。
  然而,这并非唯一的问题。第9集团军的参谋军官们忘记了交通优先等级,命令步兵师将有限的卡车集中起来,组建机动分队向前推进。这道命令原本是为了增强步兵师的灵活性,因为一个步兵师在行进时,前后绵延通常35公里之长,需要24小时才能从某个地方完全通过。然而,这支部分机动的步兵师进一步滞缓了坦克的行进速度。
  第7章 南方集团军群(1)
  与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对阵的苏军指挥官是基尔波诺斯将军,他也是“巴巴罗萨”战役中鲜为人知的英雄之一。在指挥权被移交给斯大林的老友、骑兵出身的被戏称为“胡子比脑子还要大”的布琼尼元帅之前,他一直指挥红军进行着顽强而又有效的抵抗。苏军在布琼尼的指挥下被包围在基辅,他趁乱逃出了德军的包围圈。基尔波诺斯将军随即接过了指挥权,后来在率部突围的战斗中牺牲。
  在南路,苏军防御兵力最强,德军的推进速度极为缓慢。苏军指挥官基尔波诺斯上将实施的是纵深梯次防御部署,而不是简单地将部队部署在边境线上进行防御。他将4个集团军分成两组进行纵深部署,同时配以精心伪装的掩体和炮兵阵地给予支援。与此同时,当地的地形特点为苏军的防御作战提供了便利,普鲁特河、德涅斯特河、南布格河和第聂伯河向东南注入黑海。此外,普里佩特沼泽南部的坑洼不平的湿地也给苏军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斯大林一直以为,德国入侵苏联主要是为了夺取乌克兰的小麦、煤矿以及相关的工业资源,因此在此投入了45个步兵师、20个坦克师、10个机械化师和6个骑兵师,与北部和中部相比,该地区的防御更加严密。朱可夫回忆称,6月21日午夜时分,当时正在塔诺波尔(今捷尔诺波尔)前线指挥部的基尔波诺斯将军向莫斯科汇报了从一名德军叛兵那里获得的德国人即将发起进攻的情报。当时,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及其下属的第4航空队总兵力300万人、车辆60万台、马匹75万匹、坦克3 580辆、火炮7 184门、战斗机1 830架,战线总长度1 350公里。但是,在这段战线中,绵延250公里的喀尔巴阡山脉并没有部署任何德军。在随后的战斗中,虽然苏军对德军予以了重创,但自身却付出了更加惨重的代价。基尔波诺斯将军随后在德军形成有效的战斗队形之前便急于将其麾下的坦克部队投入战斗。如同北方和中央集团军群一样,一种混杂着期望、恐惧和自信的情绪在整装待发的南方集团军群中间蔓延。其中,冯·列宾斯基上尉指挥的摩托化侦察连的官兵们曾经这样说道:“我们将在4周之内征服苏联!”
  整装待发
  6月21日,星期六,德军发起进攻的前一天,基辅特别军区第8机械化军的政治委员尼古拉·基里洛维奇·波佩尔在军区举行的聚会中露面。在整个晚会期间,他并没有专心玩乐,而是一直担心桑河对岸发生的状况。“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回忆道,“从那以后,只要想起那天晚上,我的心里就会涌起这种感觉:‘我的直觉告诉我’抑或‘我的内心感觉到’。然而,我的直觉和我的心并没有告诉我任何东西,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像所有身处前线的高级军官一样——比别人了解更多的事实情况,却无法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
  在波兰—乌克兰边境的加利西亚地区首府利沃夫附近,苏军第41步兵师参谋军官尼古拉·耶尔约明上校在凌晨2时被一份报告惊醒,报告称,驻前线的边防部队准备向指挥部电话报告边境危机。当时,他考虑到这是前线部队首次在深夜里往指挥部打电话,于是急忙赶往指挥部。在嘈杂的电话里,他听到这样的报告:“上校同志,我是柳贝恰-克鲁列夫卡亚(-)防区的指挥官,在我防区的所有地段上均发现德军的异常行动。我们的监听哨探测到了边界另一侧的部队和装甲车辆调动的声响,还探测到了对方步兵从黄昏时分开始集结的情况。在此之前,我们从未发现德军有过此类举动,因此决定向您报告,请指示。”
  在写给母亲的家信中,28岁的德军士兵乌里希·莫德森对于击败苏军显得信心十足:“他们不可能组织起任何有效的抵抗。我们的火炮和‘斯图卡’战机足以将他们送入地狱。截至中午时分,为进攻准备的桥梁已在布格河上铺设完毕。现在,我军已经突入苏联境内。今天下午,我亲眼目睹了地动山摇的景象……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着。”
  第7章 南方集团军群(2)
  在弹幕射击开始之前,德军第Ⅷ机械化军军长报告:“苏军正在布置他们早已完全暴露的阵地,很显然,他们并没有察觉到我们的动向。”
  渡过布格河
  在左翼,赖歇瑙元帅率领第6集团军渡过南布格河,其中,第56和第62步兵师经过激战,突入苏联境内14公里。夜幕降临后,德军两个先头营遭到苏军的猛烈反击,与主力部队失去了联系。
  德国第17集团军在冯·施图普纳格尔将军的指挥下,经过逐个掩体的激烈战斗深入利沃夫到普热梅希尔阵地。苏联第5和第6集团军的第一梯队勉强完成了布防任务,但他们从普里佩特沼泽—喀尔巴阡山脉阵地的撤退行动却浪费了更多的时间。
  赖歇瑙元帅指挥第6集团军渡过了斯特尔河,随后不断遭到被切断在左翼沼泽地带的苏军的袭扰。对此,赖歇瑙大为恼火,下令将苏军战俘像游击队员那样处死,不论他们是否身着军装。与此同时,苏军方面也开始处决战俘,尤其是德国空军飞行员。当时,交战双方很难将俘虏送到后方的战俘营,同时又不希望他们被对方营救。
  “进展缓慢但卓有成效”
  德军第16装甲师师长胡伯将军将自己在“巴巴罗萨”行动初期的战果描述为“进展缓慢但卓有成效”,但德军最高统帅部希望听到的绝不仅仅是这些。根据计划,德军将突入苏联纵深,并在加利西亚和乌克兰西部地区包围苏军。6月23日清晨,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突破苏军防线。其中,克莱斯特指挥的装甲兵团在波塔波夫的第5集团军和穆济琴科的第6集团军之间撕开了一个长48公里的缺口。紧接着,这个在车身上涂着与众不同的“”字标志的装甲兵团,向着罗夫诺城方向发起了闪电进攻。
  马拉帕尔泰上尉是意大利部队的联络官,同时兼任驻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观察员,他讲述了自己在普鲁特河岸边看到一支德军装甲车队呼啸而过的情景:“装甲车辆喷出的大量烟气在空中弥漫,四周是青青的绿草和金色的庄稼,头顶上是呼啸而过的斯图卡战机,地面上是滚滚行进的队伍,宛如用铅笔在摩尔达维亚平原这块巨大的绿石板上划出的一条细线。”紧随其后的是搭乘卡车的大批步兵。一位军旅诗人曾这样形容那些坐在卡车帐篷里的士兵:“他们风尘仆仆,仿佛一尊尊石刻的雕像……”
  为了阻止德军的推进步伐,基尔波诺斯将军决定动用麾下的两个集团军以及第26集团军下属的所有装甲部队,对德军发起一场猛烈的反击。为此,他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集结被打得七零八落的装甲部队,其中就包括弗拉索夫将军指挥的第4机械化军。后来,尽管弗拉索夫在莫斯科近郊成功击退了德军的进攻,他还是成为了二战期间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
  在基尔波诺斯将军决心投入战斗的部队中,不仅有着不堪一击的轻型坦克,还有着坚实的-Ⅰ和-Ⅱ重型坦克。尽管德军坦克和反坦克火炮在对付庞大的苏军系列坦克时束手无策,但对于-28中型坦克还是能够从容应对的。-28中型坦克是1932年发展而来的“突贯用坦克”(即用来突破敌军阵地的坦克),配置一座配备76.2毫米口径火炮的中央炮塔和分列在两侧的两座辅助机枪炮塔,这一点颇像-37型水陆两栖坦克,看起来就像一艘陆上战列舰。事实上,这种多炮塔的“怪物”已经无法适应现代装甲战争的需要,尽管经过改进的-28型坦克在1940年苏芬战争中功不可没,但在1941年与德军的Ⅲ型和Ⅳ型坦克对阵时,已经毫无优势可言。
  拉杰尤夫反击战
  在基尔波诺斯司令员、普尔卡耶夫参谋长和赫鲁晓夫政治委员的共同策划下,苏联西南方面军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反击计划:两个机械化军将配合其所在的第5和第6集团军进行作战,其余4个机械化军(第8、第15、第9和第19)将开往危机四伏的卢茨克、罗夫诺、杜布诺和布罗德,集中优势兵力阻击德军。
  反击的重任落在了第8和第15机械化军的肩上。波塔波夫将军麾下的第5集团军所属的第9、第19机械化军将协同第8、第15机械化军一起行动,将沿着卢茨克—布罗德铁路方向发起进攻:集结在罗夫诺北部丛林地带的第9机械化军从克列瓦内发起进攻,第19机械化军从罗夫诺出发向杜布诺方向进攻。第8和第15机械化军被指定为“方面军机动部队”,其中,雷亚贝舍夫指挥第8机械化军从布罗德出发,向别列斯捷茨科推进,第15机械化军从托波里夫出发,向拉杰尤夫推进。进攻发起时间确定为6月26日上午9时。
  第7章 南方集团军群(3)
  自6月23日以来,卡尔佩佐将军指挥的第15机械化军伤亡惨重,它如今正在穿越一片分布着5条河流以及夹杂着沼泽地的恶劣地形区。在进攻开始的那天早上,他仅有一个师的部队做好了战斗准备。在右翼,第8机械化军正从乌曼方向赶来,在布罗德附近进行集结。第12坦克师(隶属于第8机械化军)只有60辆坦克,第34坦克师只有150辆。为了加强第15机械化军,弗拉索夫将军奉命将其麾下的第4机械化军第8坦克师交给了前者。
  一场混战
  这场坦克大战持续了4天,场面极为混乱。卡尔佩佐将军的部队袭击了位于拉杰尤夫的德军第■Ⅷ装甲军团的南翼。6月26~27日夜间,基尔波诺斯命令第8机械化军向韦尔巴和杜布诺突围,与此同时,第15机械化军团向别列斯捷茨科进发。在战斗中,卡尔佩佐在德国空军的猛烈攻击下受伤,于是率领指挥部撤离战场,同时将指挥权交给了副手耶尔莫拉耶夫上校。当时,雷亚贝舍夫的部队已被打散,在此情况下,他决定从第34坦克师抽调1个坦克团和1个摩托化团组成一支“机动部队”,由……波佩尔政委指挥。这支部队重新夺回了杜布诺。事实上,德军第11装甲师当时已开过这座城镇,而支援其作战的步兵部队尚未抵达以巩固战果,所以杜布诺就成了一座空城。
  德国空军在整场战斗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苏军装甲部队前往战区的途中对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拦截。后来,波佩尔的机动部队被围。7月2日,波佩尔决定率部向东突围,最终于8月份抵达苏军防线。
  德国宣传杂志《信号旗》的摄影记者亚瑟·格利姆随同第11装甲师经历了拉杰尤夫遭遇战。5时20分左右,他摄下了 251型半履带式装甲车越过草原以及坦克向着远方目标开火的场景。他在报道中最后写道:“在一场持续了11个小时的激战后,敌人放弃了阵地,40多辆坦克被我军击毁。相比之下,我方仅损失了5辆坦克。”
  库齐奥·马拉帕特看到德军士兵正在检查一辆被摧毁的苏联-重型坦克,“他们看上去就像专家们正在对事故原因进行现场调查,真正让他们感兴趣的是敌军坦克的原材料、质量及其内部构建方式。他们摇晃着脑袋,喃喃低语:‘嗯,嗯,可是……’毫无疑问,德军取胜的秘密正是这种不断探究的精神。”
  战后,苏联历史学家将这场战役的失败原因归结为坦克通讯设备的落后和短缺。当时,许多苏军坦克缺乏无线电联络,相互之间仅通过信号旗来传递信息。一支部队或中队的指挥坦克往往配置有无线电台,很容易被敌军识别出来,因为无线电台的天线设置在炮塔上——在坦克战中,具有此类特征的坦克往往成为敌人首选的进攻目标。
  6月29日,基尔波诺斯将军下达了一道旨在消除作战缺陷的指令,其中涉及侧翼保护、情报的合理组织、无线电的应用以及步兵—炮兵的协同等问题。至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指令均作了具体的说明,但这并不能弥补苏军武器装备的短缺和零部件的匮乏。第15机械化军仅配备了两个无线电小队,第22机械化军在战斗头8天损失了119辆坦克,但其中的58辆坦克完全是由于缺乏零部件进行维修而不得不自行炸毁的。
  截至此时,德军第11装甲师已推进至奥斯特罗赫,并对苏军设在舍佩季夫卡的大型后勤基地构成了威胁。当时,第16集团军军长卢金将军正在该基地等待自己部队的到来,他们后来编入了西方面军(前基辅特别军区)。由于民用电话系统的失灵,卢金通过铁路电话系统与基尔波诺斯的指挥部取得了联系,并向基尔波诺斯的副手雅科夫列夫中将汇报了战况。在电话里,雅科夫列夫要求卢金死守舍佩季夫卡,“否则西方面军将失去弹药供应”。
  接下来,卢金对于苏军中存在的官僚主义行径进行了打击。当军需参谋们因为作战部队没有填写正确的申领表格而拒绝发放武器弹药时,卢金进行了干预。他下令停在军需处的大约250辆卡车用来运输这些军火,文职人员乘火车转移。卢金随即成立了由来自第213、第109步兵师和第19机械化军的部分人员组成的“卢金大队”,所有通信均依赖铁路电话系统。这是一个临时性的部队,整个领导层堪称楷模——所有的连级军官、三分之二的营级军官以及5个团级军官全部在战斗中牺牲了。“卢金大队”战斗到最后一刻,直到第7步兵军前来解围。
  “巴巴罗萨”行动 第四部分
  第8章 在雪地中灭亡(1)
  随着中央集团军群日益逼近苏联的心脏——莫斯科,德军赖以维持闪电战的燃料逐渐消耗殆尽。同时,苏联的冬天骤然降临,严寒不但威胁着人与马匹的生命,也造成了润滑油的冻结以及轮胎的硬化,间接导致了武器及机械设备的失灵。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红军果断地展开了反攻,将德国侵略者击退在首都莫斯科的门槛之外。
  “巴巴罗萨”行动开始一个月后,越来越多地干预作战事务的德国元首希特勒在“狼穴”(位于东普鲁士拉斯滕堡的大本营)里下达了“第33号元首指令”,确定了德军如今的首要目标是列宁格勒和乌克兰。对于希特勒改变作战目标的做法,德国最高统帅部参谋班子提出了异议,但却遭到了希特勒的一通斥责,希特勒批评他们不懂得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并且强调指出顿河盆地和乌克兰境内的煤矿、麦田、工厂是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不得不将其装甲部队交给南方和北方集团军群使用。
  根据希特勒的指令,德国空军负责对苏联首都莫斯科进行空袭。7月22日,德国空军第2航空队在阿尔伯特·凯塞林元帅的指挥下,出动127架战机对莫斯科进行了空中打击。 在同年的剩余时间里,德国空军共对莫斯科发动了75次空袭,有59次轰炸出动了不少于60架的飞机。
  7月3日,斯大林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命令苏联红军实行日俄战争期间曾经使用过的“焦土政策”,不必考虑平民的伤亡。当时,这项原本是为了对付德国人的军事举措给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斯大林这样说道:“一旦红军被迫撤退,所有能够运载的物资必须一同撤退,不能给敌人留下一台发动机、一节车厢、一粒粮食、一滴汽油……在敌占区,不能让法西斯德军及仆从国军队获得任何生存空间,力争通过这些措施使敌人举步维艰,不战自溃。”
  斯摩棱斯克沦陷
  8月5日,德军包围下的斯摩棱斯克沦陷,31万苏军被俘。然而,就在这次胜利一个月后,希特勒再次改变了主意,莫斯科又一次成为首要目标。根据希特勒的命令,北方和南方集团军群不得不把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悉数交还。对于当时的南方集团军群而言,这道命令执行起来非常困难,因为该集团军群已经对基辅的苏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并且正在收紧。然而,德军要想在基辅取得重大胜利,必将贻误进攻莫斯科的战机,进而给苏联军民在莫斯科的布防活动提供充足的时间。当时,莫斯科周边的防御工事主要是由妇女和少年完成的,因为所有的青壮年男子都已应征入伍。
  11月,苏联军民共修建了1 428个火炮和机枪阵地,挖掘了160公里的反坦克壕,布设了112公里长的带刺铁丝网,构成了莫斯科外围防线的一部分。
  希特勒从未理解德国对苏作战所需要的规模。在此之前,德军在波兰和西欧的胜利,主要归功于良好的路况、短暂的路途以及充足且迅速的物资供应。此外,由于德军作战进展迅速,通常在希特勒打算干预前便结束了。倘若希特勒从一开始就将莫斯科列为首要的进攻目标,那么德军的两个装甲集群就不会在通往莫斯科的公路上举棋不定,从而可有效地利用这条唯一用碎石铺就的、可承载装甲战车的公路,最终直取莫斯科。一旦莫斯科沦陷,将会对苏联军民抵抗侵略的士气造成致命的打击,还将对贯穿苏联南北的铁路交通线造成极大的破坏。
  泥泞和雪地
  9月27日,第一场秋雨不期而至。正如德军计划人员事先预料的那样,苏联境内的土质路面顿时变得泥泞不堪,德军的行动受阻。3天后,德军发起“飓风”行动,向莫斯科进攻。在这次行动中,苏联3个方面军挡在了德国第2装甲集团军、第3和第4装甲集群的面前,它们分别是:伊万·科涅夫将军指挥的由7个集团军组成的西方面军,安德烈·叶廖缅科将军指挥的由3个集团军组成的布良斯克方面军,由斯大林的老战友布琼尼元帅指挥的由5个集团军组成的预备队方面军。然而,对于德军这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而言,面临的更大敌人却是“冬季将军”——苏联的严冬,它在秋雨过后逐渐开始显现出巨大的威力。当时,恶劣的路况使得德军的补给系统开始崩溃,食品、燃油和军火的运输遇到重重困难。
  第8章 在雪地中灭亡(2)
  第2装甲集团军在古德里安的指挥下,迅速孤立并包围了驻布良斯克的苏军部队。与此同时,施特劳斯将军的第9集团军和冯·克鲁格陆军元帅的第4集团军将另外一支苏军切断在铁路小镇维亚济马。10月6日,布良斯克和杰斯纳河上的桥梁被冯·阿尼姆将军麾下的第17装甲师攻占。
  城内到处都是军队、重型火炮和内务人民委员会部队,还有为防御作战所储备的10万枚“莫洛托夫”燃烧弹。布良斯克的沦陷使得苏联欧洲部分的一个最重要的铁路枢纽落入德军手中。德军不断收紧对莫斯科的包围圈,同时频频重创苏军。10月3日,希特勒在柏林吹嘘:“苏联已经崩溃,永远不会东山再起了。”
  附录1 第21号指令:巴巴罗萨计划(1)
  元首大本营
  最高统帅部/最高统帅部参谋部/1940年/第33408号
  绝密文件/只传达到军官
  第21号指令
  “巴巴罗萨”计划
  德国国防军必须做好在对英国的战争结束之前通过一场速决战将苏联击败的准备(“巴巴罗萨”计划)。
  为实现这一目标,陆军必须动用一切可以使用的部队,但首先必须确保已经占领的地区免遭敌人的突然袭击。
  空军应当抽出强大兵力支援东线战事中的陆军,加快地面作战的进程,尽可能降低敌军空袭对于德国东部地区所造成的危害。集中兵力和兵器于东线战场的先决条件是:由我方控制的整个战区和军事工业区必须得到充分的保护,不可停止对于英国尤其是对于其补给线的攻击行动。
  在东线战事期间,海军仍以英国为主要作战对象。
  我将根据情况在对苏联作战开始前8个星期命令军队进行集结。
  准备工作预计将需要较长时间;如果尚未开始,现在就必须着手进行,务必在1941年5月15日以前完成。但是,切切不可暴露进攻企图。陆海空三军总部的准备工作必须基于以下各项考虑:
  Ⅰ. 总企图
  装甲部队应果敢作战,突入敌国深远纵深地区,歼灭部署在苏联西部地区的敌陆军主力,阻止其有作战能力的部队撤至纵深地区。
  而后进行快速追击,力争形成这样一条战线:从该线出发的苏联空军将无法再攻击德意志帝国的领土。作战的最终目标是大致在伏尔加河——阿尔汉格尔斯克一线建立起一道针对苏联亚洲部分的防线,为今后必要时由空军来摧毁苏联残存的乌拉尔工业区创造条件。
  在作战过程中,务必将苏联波罗的海舰队赶出其基地,使其丧失战斗力。
  作战一开始,就必须对苏联空军进行强有力的攻击,阻止其有效地参战。
  Ⅱ. 潜在的盟国及其任务
  1.在我作战行动之两翼,罗马尼亚和芬兰有可能积极参加对苏联的战争。对于上述两国参战后,德国将以何种形式指挥其军队的问题,最高统帅部将在适当时候进行磋商并作出决定。
  2.罗马尼亚的任务是:牵制其正面的敌人,在后方地区进行支援作战。
  3.芬兰应当掩护从挪威赶来的德军北方集团(第21集群一部)实施行动,与其协同作战。此外,攻克汉科的任务也应当由其完成。
  4.最迟从作战开始之日起,瑞典的铁路和公路要确保供德军北方集团开进之用。
  Ⅲ. 作战的行动
  陆军(呈报给我审批的计划):
  在由普里佩特沼泽地分隔而成的南北两个战区中,应将主力部队用于北部。在此应当投入两个集团军群。
  在这两个集团军群中,南部集团军群——在整个战线的中央——的任务是:以特别强大的装甲兵团和摩托化兵团,从华沙周围及其北部地区实施突击,粉碎白俄罗斯境内的敌军。从而创造条件,使机动部队的强大兵力转而向北,协同从东普鲁士向列宁格勒总方向突击的北方集团军群,消灭波罗的海地区的敌军。在完成此项紧急任务并占领列宁格勒和喀琅施塔得之后,对于敌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军备工业中心——莫斯科发起进攻。只有当苏联的抵抗力异常迅速地崩溃时,才可以同时进攻两个目标。
  即使在东线战事进行期间,第21集群的首要任务依然是保卫挪威。其余兵力,在北部(山地军)应当首先保卫佩萨莫地区及其矿井以及北冰洋通道,随后与芬兰军队一起向摩尔曼斯克铁路发起突击,切断摩尔曼斯克地区的陆路补给线。
  德军能否以较强的兵力?穴2~3个师?雪从罗瓦涅米及其以南地区出发实施这一作战行动,取决于瑞典是否准许德军使用其铁路实施开进。
  芬兰陆军主力负责配合德军北翼向前推进,在拉多加湖西侧或两翼实施进攻,牵制尽可能多的苏军兵力,并占领汉科。
  附录1 第21号指令:巴巴罗萨计划(2)
  在普里佩特沼泽地以南的集团军群应从卢布林地区出发,向基辅总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力求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全歼尚在第聂伯河沿岸的苏军兵力。
  右翼的德国—罗马尼亚军团的主要任务是:保卫罗马尼亚领土,掩护整个作战行动的南部侧翼;牵制正面的敌人,配合南方集团军群北段部队的进攻;根据战局的进展,与空军一道发起第二次突击,阻止德涅斯特河后方的敌军部队实施有序撤退。
  在普里佩特沼泽地以南或者以北的战斗打响后,应当立即实施基于以下目标的追击作战:——在南方,迅速占领具有重要经济地位的顿涅茨盆地;——在北方,迅速攻占莫斯科。
  空军:空军应当尽可能地削弱和摧毁苏联空军,支援主要方向上的陆军的作战行动,也就是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主要翼侧的作战行动。对于苏联的铁路系统,应根据其对于作战的重要程度或者予以切断,或者果断使用伞降和机降部队进行占领。为了集中一切力量对付敌空军和直接支援陆军,在实施主要作战行动期间,对敌军事工业区可以不予攻击。只有在机动作战结束之后,才考虑进行这种攻击——尤其是针对乌拉尔地区的攻击。
  海军:在对苏联的战争中,海军应当在保障己方海岸安全的前提下,阻止敌人海军从波罗的海突围。只要攻占列宁格勒,苏联波罗的海舰队就会丧失最后一个基地,进而将陷入绝望的境地,因此在此之前应当避免较大规模的海战。在消灭苏联舰队后,海军应当确保波罗的海海上交通线畅通无阻,其中包括通过海上来保障对陆军北翼的补给。?穴扫雷!?雪Ⅳ重要的是,各位总司令应当明白,根据本指令所采取的一切手段都是为了防备苏联改变其目前对我的态度而采取的预防性措施。参加早期准备工作的军官人数应当尽可能少,每个人的活动应当仅限于其工作所涉及的范围。否则,就有暴露我方准备活动的危险,尽管其实施时间还没有确定。这种暴露将在政治和军事上产生极其不利的后果。
  Ⅴ我期待与诸位总司令就你们根据这一指令制定的具体计划进行磋商。国防军各军种应当将各自的准备工作计划通过最高统帅部向我报告。
  阿道夫·希特勒
  附录2 苏德交战双方战斗序列
  交战双方战斗序列
  德国陆军总司令部
  冯·勃劳希契
  北方集团军群(冯·勒布)
  第16集团军(布施)
  第2军
  第32步兵师
  第121步兵师
  第10军
  第30步兵师
  第126步兵师
  第28军
  第122步兵师
  第123步兵师
  (预备队)
  第206步兵师
  第251步兵师
  第253步兵师
  第18集团军(冯·库希勒)
  第1军
  第1步兵师
  第11步兵师
  第21步兵师
  第26军
  第61步兵师
  第217步兵师
  第291步兵师
  第38军
  第58步兵师
  第254步兵师
  第4装甲集群
  第军
  第269步兵师
  第1装甲师
  第6装甲师
  第56军
  第290步兵师
下一页 尾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