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2:1966年戴高乐将军使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这对当时冷战中的北约是一严重打击。
(全文完)
一日囚 柳文扬
B先生死了。就在他搬进这座大楼不到二十四小时。
B先生是昨夜,不,准确地说是今天凌晨0点住进来的。那时夜雾弥漫,有两个黑衣男子陪着他,拎着三只大提箱,敲开我值班的房门,要租一间不带家具的房子。这个要求有点奇怪,因为大多数人都想要有家具的房间。
“请问你们要租多大的屋子?”我打量着B的光头问。他戴着眼镜,苍白而又腼腆,脸上有种愁苦的模样。
一个黑衣男人说:“最小的单元就可以了。一间卧室,带厨房和洗手间。”
“请原谅,三个人住这么小的房子是不是太挤了……”我说。
黑衣人面无表情,指了指B:“就他自己祝”“好吧,您想租多久?半年还是一年?”我问B。
B先生低声说:“一天……”
“什么?”我没听清楚。
黑衣人说:“租一个月吧。这是你们最短的租期?”
“对。”我拿出登记簿,让B写下自己的名字。黑衣人付了一个月租金,然后我带他们上电梯,到了大楼16层的那个小套间。
B先生对客厅表示满意,但他抱怨房子的视野太狭窄了。黑衣男人们冷淡地沉默着,把大箱子打开。里面竟装满了简易家具——折叠的帆布衣柜、充气床垫,还有一些换洗衣服。最后,B安顿下来,一个黑衣人看了看表,说:“8月18日了,现在是凌晨0点整。”
两个黑衣人走了。我对B说:“早点休息吧,希望您在这里住得愉快。”
他点头说:“是啊,愉快……我不会打扰你们太久的。”
“您说什么?”
一瞬间,他眼睛里流露出虚弱和渴望,好像要说什么。我被吓住了。但他马上恢复了常态,也就是说,恢复了那种腼腆和愁苦的模样。
“麻烦你了。请让我休息吧。”他客气地把我送出门外。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昨夜。
仅隔二十几个小时,B就死在房间里。他死后形容枯槁,看上去老了很多。
那两个黑衣人穿过夜雾走进大楼,还带了一位医生模样的人。我现在还不懂,他们是如何预知B先生的死讯的。当他们要我打开那间屋子的门,发现B毫无生气地躺在客厅地下时,他们一点也不惊讶。医生走过去,翻开B的眼皮,然后摸摸他的脖子,转身对两个黑衣人点了点头。
“他死了。”
他们想抬起B先生的尸体,我拦在门口说:“等一下,我应该去报警。还有,我都没有发现他已经死了,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一个黑衣人走过来,低沉地说:“不必报警。”他拿出一份证件给我看,那是种让人无法怀疑其权威性的身份证明。我沉默了。
他们在房间里翻来翻去,把所有简易家具拆开,每一件衣服都抖开来看——我发现那些衣服都很旧,而且都是一模一样的套装。B在这儿住了还不满一天,难道能在房子里藏什么东西吗?最后,他们将屋中的一切装进大提箱,抬起B,消失在门外。只剩我一个人站在四壁皆白、空空如也的房间里。
对这个死去的人,我有种奇怪的感觉。我认识他只有二十几个钟头,但却像是多年的老友似的。细究原因,大概是他每次见我都表现出老友一般的熟络。
B先生真的有些古怪。他的精力一定非常旺盛,单看外表会被欺骗的,他苍白憔悴,仿佛弱不禁风,但是他整整一天频繁地出入于大楼内外,仅仅被我看见的就有十几次。他好像可以突然间出现在这里,又突然间出现在那里。
自从午夜安排好房间,我第一次看见B先生竟是在半分钟后。谁知道他是怎么样飞快地、神不知鬼不觉地下了楼,无声地站在我旁边。
我目瞪口呆地盯着他。他眼睛红红的,仿佛换了一个人,急切地问我:“现在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我莫名其妙地说。
“现在是几点?几号了?”他梦游一样问。
我几乎被他吓住,很快地回答:“8月18日凌晨……0点过1分。您是什么时候下来的?”
他没有理睬我的问题,呆了呆,说:“哦,是这样……谢谢你。”
他回去睡了。但早上3点钟,我竟透过窗子看见他在楼外。他佝偻着身子,从雾气里慢慢地移动过来,苍白的脸像一盏昏灯。我赶忙出去,打开玻璃大门。他疲倦地走进来。
“您才安顿下来,不好好睡一觉吗?”我说,“是什么时候出去的?”
“什么?”他愣了一下,然后说,“哦,我不累。我出去的时候,你没看到?”
我迟疑地说:“可是,楼门一直是锁着的碍…”难道他是从十六层的窗户中爬下来的吗?
“是么?”他微笑,“你记错了吧。我是从这里出去的。”
他的背影蹒跚着走进电梯,我锁好楼门,回到值班室里打盹。
早晨七点半,他经过前厅,对我说:“早上好!”
“早上好!”我很惊讶,他只睡了这么一会儿,居然有精神出去散步。
奇怪的是,只过了几秒钟——至少在我的印象里,只过了很短暂的时间——又看到他经过前厅向楼门外走去。他冲我打招呼,就像刚才没见过面似的:“早上好!”
我诧异地望着他,他走出了楼门。
大约一个小时后,他乘着一辆出租车停在楼外,慢慢从车上挪出来,疲惫不堪地走进大楼,也不理睬我,直接上了电梯。
B先生怎么了?他在外面这一个小时做了什么?我想得走了神,却又看到他微笑着从我面前经过,道了一声:“辛苦!”就去按电梯的按钮。
我捧住头,使劲闭上眼睛又睁开。我疯了吗?我的大脑提前老化了吗?我在做梦吗?
我在前台上趴了一会儿,想养养精神。一抬头,就看到B愁苦地在大厅里走动着。我下意识地弹了起来!他对我羞涩而凄凉地笑笑:“我丢了件东西……”他茫然地说,“一定要找到,一定要找到……”“您丢了什么?”我问他。
他摇摇头,走出了楼门。
我跟着他走到门外,身后有只手拍了拍我的肩,真是差一点叫我跳起来!
原来是住在1608号的那位老寡妇,她非常神经质,而且,说起来她还是B先生的隔壁邻居。
“他叫什么?”她伸出一根瘦得像巫婆的手指头,远远指着B先生的背影。
“B。怎么啦?”我问。
老太太低声说:“他很怪!”
这我知道,但怎么跟她说呢?
她看见B消失在拐角,把嘴凑在我耳边说:“刚才我听见他的房子里有人在哭!”
“哭?”我觉得她太敏感了。
“没错!我趴在门上听到了!”她忽然转向里面,脸上皱起惊恐的纹路。
B先生又从里面走出来了。
我也百思不解,但是客气地问了一句:“您丢的东西找到了吗?”
“什么?”他抬起头来,惊疑地望着我,“什么东西?”
真是莫名其妙。
他走出楼门。老太太拉着我跟出去,停在阳光下面,悄悄地说:“一个妖怪!”
B在远处上了出租车。我转过身,想着老太太的话,无意地向上一瞥。
我看见十六楼上,B先生房间的窗内有个人影。我退远几步,用手遮住阳光重新分辨。没错,是他的房间。那个清瘦而衰颓的人影移到了窗帘后面。我吓出一身冷汗。
“你看见了?你看见了?”老太太激动地念着。
我扯着老太太,在她的心脏和腿脚允许的情况下尽快跑到管理室,拿上电棍,乘电梯上了十六层,在B的门口站祝我们紧张地倾听着。
“B先生!您在里面吗?”我轻轻敲门。没有人回答。
老太太尖利的手指掐得我生疼。我拿出备用钥匙打开了门,必须搞清楚。我手握电棍,走进宁静狭小的房间。
里面空荡荡的。
老太太干瘪的嘴唇哆嗦着。“他是个妖怪,他是幽灵……”她惊惶地转动脑袋四处张望,好像这间屋子里真的有什么看不见的幽灵。
“我们快离开吧!”她使劲拉我的衣服。我也害怕了。
就是这样。我确实在今天一天里看到B先生十几次出入于楼门内外。而且,他的容貌像雾中的猫头鹰一般不可捉摸,一会儿苍老,一会儿又变得比较年轻。他的衣服也时新时旧。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幽灵的,但我拿不准B先生是什么。
快到中午的时候,他拿着一副纸牌走到前厅,要跟我玩一会儿。
我无法拒绝,他明显的苍老了,真奇怪。而且他眼睛下面有暗淡的黑晕,目光仿佛是发高烧的病人。
他向我展露出令人惊叹的牌技,就算我把牌洗得再彻底,他还是能记住每一张牌的位置。我更加相信他是个隐藏在现代城市里的巫师。
最后,他把牌丢在台子上,说:“这一点也不神秘,我不是什么魔法师。年轻人,去买一副偏光眼镜吧。这牌留给你。有些时候你会发现,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换一副眼镜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我真的托人去眼镜店帮我买了副便宜的偏光镜,戴上它再看那副纸牌,原来每一张的背面都用特殊墨水做着标记。
这是B先生教我的一件最有趣的事,也许他另有用意,但我没有猜破。
吃过午饭,我发现他站在楼门口,呆望着对面的路灯。
“天气很好。”我小心地跟他打招呼。
“是啊,天气每次都是这样。我倒希望某一次看见下雨。”他更像是在喃喃自语,然后他奇怪地说,“你瞧那盏路灯,”“路灯?”
“对,它一直在那儿吗?”
我仔细看了看路灯,又看看他:“当然,它早就在那儿,一直在。”
“它……没有……没有被打破过?”他耳语似地问我,仿佛心怀恐惧。
“没有吧。”我摇摇头。这是拿不准的,附近的顽童很多,而我来这儿当管理员才两个月。
他问出一个令我浑身发冷的问题:“你没看见过路灯碎片从地面上飞起来,自动地重新组合好吗?”
阳光灿烂,他的脸还是那么苍白。我的心像被看不见的冰冷的手狠狠捏住了。他看出我在害怕,就笑一笑进去了。
老实说,才认识一天就能让我这样害怕的人,B先生算头一个。
我不敢再主动招呼他。下午我又看见他进进出出,来来去去。有时也跟我说话。但没有特别奇怪的事情发生。
夜里,他就死了。
两个黑衣人把B的尸体和屋子里所有东西都搬走以后,我站在他的卧室里茫然四顾,雪白的墙壁,一尘不染的地板。黑衣人想在房间中搜寻什么?B先生难道真的在这里藏了东西吗?回忆着B的种种诡异之处,我感觉这房间把我的心牢牢吸引住了。这里留着他的灵魂,我荒唐地对自己说。
突然,在灵机一动之下,我从衣袋里取出那副偏光眼镜。戴上它后,我惊呆了。
老天哪,墙壁上写满了字。
毫无疑问,这是B先生特意写给我的,他成功地瞒过了那两个黑衣人。我把门从里面锁好,回到卧室激动地读着墙上的字。这儿写着一个最让人毛骨悚然的故事:我写下这些,是因为我预感到自己就要死了。我一直渴望对人说出自己的遭遇,但我不敢。现在,我用这种方法告诉你,世界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
在墙上写字是因为:1,他们在最后会把所有能移动的东西都拿走,留下的只有墙壁;2,用这么原始、简单和不可靠的办法才能骗过他们。你很聪明,理解了我对你所做的暗示。
我死后没人能看到我的坟墓,让我来悼念自己吧:B,65岁,死于长久的孤独和生命力枯竭。他是个罪人,然而又是个可怜的牺牲者。我在这个地方,在这一刻,被囚禁了十年。
十年。
噩梦是这样开始的,由于人类共同的弱点,我犯了罪,大罪。在我的世界里,在你还没有见到、无法想象的世界里,我得知自己将接受什么样的惩罚。
法官说:“你被处以一日无期徒刑:在有生之年,你将永远过着同一天—我们为你随机选择的那一天,2008年8月18日,你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只限于这二十四小时之内,直到自然赋予你的生命结束。作为一种人道主义的优待,你可以在一座热闹的都市中服刑,但在服刑期间,你不能对周围的任何人提起关于你和你所受的刑罚,否则,我们将把你转移到一个封闭的小空间内,在孤独中度过刑期。”
你理解吗?朋友,这是无止境的噩梦。
据说我是第一批被处以时间囚禁的罪人之一。他们还不能了解这一技术的全部内涵,我们算是实验品。
一开始,我对这刑罚的可怕之处还没有真正的体会。这是座热闹繁华的城市,处处充满生机。我住进自己的房间,对置身于开放的大世界里感到高兴,我透过玻璃窗观察下面的人群,不准备担忧以后的日子。
第一天——我这样说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其实我度过的这十年,这三千六百多个日子,对你们来说都是同一天。第一天,我早早地起了床,打算出去散步,呼吸一下这座都市的空气。我的邻居,1608号的那位太太——她真是个细心人——热情地问候我。
“您好!您是新搬来的邻居吗?”
我答道:“是的。很高兴认识您。”
“您从哪里来?”
我把早已编好的谎言对她说了一番。她最后说:“希望您在这儿住得愉快!”
在楼下我对你打了个招呼:“早上好!”你对我报以关心。
走到大街上,我在拐角处的报童手里买了一份报纸,先看了看日期:2008年8月18日,头版的新闻很吸引人。我过马路,在对面的咖啡馆里要了早餐,巴西咖啡和烤面包。我看报纸,咖啡馆老板对我说:“我觉得您很面生。”
“对,我是刚刚搬来的。”我回答。
“喜欢我们这里么?”
“很好,大家都很友善,咖啡很香。”我向他微笑。
接下来我去公园散步,看场电影,吃午饭,在市政广场坐着喂鸽子,逗弄躺在婴儿车里的小孩。
吃过晚饭后,在街道上漫步,直到疲倦才回家。我躺在床上睡觉,一觉醒来,仍然是2008年8月18日。
第二天(还是按照我的习惯说的),我在同一时刻出门。1608号的太太站在楼道里问:“您好!您是新搬来的邻居吗?”
我答道:“是的。很高兴认识您。”
“您从哪里来?”
这真有趣,我又一字不差地说了那番话。她最后说:“希望您在这儿住得愉快!”
我又在下面问候了你,在街拐角买了同一份报纸:2008年8月18日的日报,头版的新闻对我来说早已是往事。我过马路,在对面的咖啡馆里要了早餐,还是巴西咖啡和烤面包。我看报纸,咖啡馆老板对我说:“我觉得您很面生。”
这一切都像钟摆一样准确。
我说出了跟昨天一模一样的回答。我感到自己好像一个无意间走进一部老电影里的客串者,我知道电影里发生的一切,但其他角色却对此一无所知。
公园、电影、午饭、鸽子、婴儿车里的小孩……一模一样的场景,一模一样的事,唯一不同的只有我。不,唯一不同的只有我的心。我很清楚,这个日子我已经是第二次度过。这感觉真怪,2008年8月18日,这一天是否像录像带一样永远保存在某处,保存在宇宙的一个神秘角落?而我则被施了咒语,一次次地进入这盘录像带,带着了解一切的心,却被迫重复着一成不变的情节……在开始的几天里,我并不沮丧,也没有害怕。甚至还抱着一种优越感和好奇的兴趣,观察这发疯的世界。我按照固定的时间表过日子,我记熟了在每个时刻、每个地点将遇到的人,以及他们将做的事情。我背诵着自己的台词,还在心里替对方念出他想说的话,我暗自对他说:“嘿,我知道你下一分钟要做什么。”
但我很快厌倦了。如果你觉得生活中的某个日子是快乐的、丰富多彩的,那只因为它是唯一的,是转瞬即逝的。永不逝去的一天是可怕的一天,它会由新鲜变为陈旧,变为腐烂,变为恶毒。
我默默地服刑。第一个星期,我快乐;第二个星期,我累了;第三个星期,我愤怒;第四个星期,我想到死;第五个星期,我知道自己将会发疯。
真不可思议,在同一个人身上,在同一天,竟可以承载这么多的眼泪、愤怒、挣扎、绝望和疯狂。我躲在房间里痛哭,用力咬着自己的手。时间囚禁之刑,无法打破、不能逃脱的监牢。
有一种魔力笼罩着我,每当一个二十四小时的周期即将过去,我似乎要追随着时间之流,冲破牢笼;那魔力一下子又把我拉回二十四小时之前。于是一切周而复始。我又开始见到昨天见到的人,重复昨天做过的事。最可怕的是,只有我清楚这一切,其他人对此一无所知。我多羡慕他们,多嫉妒他们!对他们来说,我被永世困在其中的这一天只是生命中的千万个平凡日子之一。他们将无知无识地度过这普通的一天,然后把它忘记,走进我永远也看不到的“明天”。可我呢,我还要在循环往复的苦刑中挣扎下去,得不到一点同情和援助……而且,要知道,除了我自己之外,其余的一切人、一切事,都是固定不变的,在每一次循环当中比原子钟还更稳定。所以,我必须注意每一件事的准确时刻,以免与这个世界脱节。我有一个固定的时刻表,精确到秒。在这钟表般的世界里我是唯一可变的因素,但我却要强迫自己成为钟表里的一个零件。我是罪有应得,但我要告诉你,这种刑罚过于残酷了,即便是对我这样的罪人。
时间的囚徒,比空间的囚徒更可悲。全世界都与你无关,只有你独自在不变的时光中老去,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比死亡还苍白的生活。
时间是多么可怕、伟大和不可驾驭的东西。我是想说,当猴子学会了一种把戏,它只能想到凭借这把戏来换一点食物。人,只有人,才会把他所掌握的一切权力和知识都用于“惩罚”。
在无数次孤独的发作之后我决定破坏规则,看一看能给世界造成多大的麻烦。我扔掉了时刻表,故意在头一天的早上七点三十分整出门,而在第二天早上的七点三十分十五秒出门。我在比平时晚半分钟的时间进入咖啡馆,要热面包卷和冰咖啡。在下一个循环中,再晚半分钟进去,要蛋糕、柠檬冻和香草冰淇淋。我选择不同的时刻——但相差不超过一分钟——从报童手里买报纸。我在每个循环中换着看不同的电影。我这次踩死一只蜗牛,下次却把它从地上捡起来放进草丛里。出于一种可笑的仓惶失措,为了逃离牢笼般的感觉,我曾经到处乱跑,跑到城市的边缘,再乘坐出租车回来。
我在郊外过夜,仿佛希望这能帮助自己奇迹般地逃离被困于今天的命运。我蜷缩在草丛中,看着星星。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钟都在心中撞击出宏大的回响。午夜十二点,我激动地坐起来,在星空下奔跑。我狂喊着:“出租车!出租车!”我上车就问司机:“现在是几点?今天是几号?”
“0点十分啦。您喝得够多的,今天是8月18日。”司机说。我的心沉了下去。汽车穿过入睡的城市,停在被夜雾笼罩的大楼前,已是凌晨三点,我还要回到那间小屋,回到监牢中的监牢里睡觉。
我的歇斯底里症发作了不止一次。我幻想着,在某个特殊的时刻“再次”进入大楼,就能打破魔法。我从郊外回来,在午夜十二点整走进楼门,问你:“几点了?今天是几号?”
小伙子,记得吗?你说:“十二点啦,您住进这儿快有一整天了。今天当然是8月18号。”就是这个时刻,魔法的转折点,我要在你的见证之下突破了……我激动万分,盯住你,在那里站了一会儿,又问你:“现在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仅隔几秒钟,你就像完全忘了刚才的事。我有种不祥的感觉,我说:“现在是几点?几号了?”
你惊讶地回答:“8月18日凌晨……0点过1分。您是什么时候下来的?”
你知道当时我是多么绝望吗?
我还有过更疯狂的主意:我想带着几个人走得远远的,走到郊外去。晚上,我们围坐在篝火旁,我要在午夜时分讲一个故事。当时钟越过12点、又回到二十四小时前的瞬间,我会看到什么情形?那几个人会像幻影一样消失吗?他们又会看到什么?他们会发现自己忽然从家里的卧室中来到了野外吗?
我不敢做那样的实验,风险太大了,可能会伤害别人。我只能用自己作实验品,给世界找一点小小的麻烦。
世界没有垮掉,无论我怎么躁动,都像笼中困兽的挣扎一样无济于事。只有寥寥几次,我从你和别人的目光中看出了诧异与恐惧。你们发现了吗?我不清楚。
本来我有种可怕的猜疑:这刑罚只是一种心理层面的感受,只有我的“灵魂”(我只能这么说)被硬生生地剥离出来,拉回一次次循环的开始,而肉体则像行尸走肉一样,僵硬地重复着比钟摆还准确的固定行为。也许为了打消这种恐惧,我才故意在每天的行动中做了一点变化。没有遇到阻碍,而且,我慢慢地发现自己的身体在衰老,我放心了。
如果你的外部行动被限制在一个小范围内,那么你会发现,心灵的活动将变得十倍百倍地丰富和激烈。我不是科学爱好者,但现在却对时间这个东西产生了兴趣。我很想知道自己是用什么方式被一次次拉回8月18日的凌晨0点。我还想知道,时间是什么,被困在时间中的人又如何与世界发生关系。
后来的日子里,我一直在观察和思索。这样反而不太难过。我列出了几种被抛入时间循环的方式。
第一种,像那些物理学家所说的,每当我被“拉回”一次,时间就在这里产生了一个分枝,出现了一个新的“平行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除了我本人,其余的一切都与原来的世界相同。但是,我有证据否定这种理论:这个新世界中的人将不会知道原来那个世界在8月18日发生的事,可有一次,你突然问我:“您丢的东西找到了吗?”我大惑不解。想来这是因为在后面的某次循环当中,我将丢失一样东西,而时刻却在此时之前。后来证实了这个猜测,我的钱夹丢失了,时刻是上午九点。
还有一种最简单的解释:8月18日这一天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我一次次地回到这天当中,重复我的生活。但这会造成一个难点,我反复地度过这二十四小时,度过了三千六百五十次。我一个人在此期间所耗费的物质,比如水和电,会超过整个大楼中其他居民用量的总合。难道没人发现这桩怪事么?
有一次,我一言不发地走到大楼对面的路灯底下,脱下鞋子,用它打碎了路灯。然后我穿好鞋走回大厅里。当时你惊讶极了,你一定认为我发疯了。不,我在思考问题。
在路灯被打破后的整整一天里,我记住了每个人看着我的神情、对我所说的话。次日(我习惯的说法),我一早就发现路灯好好地立在那里,当然啦,我还没有去打它呢。这一天真的与前一个循环大不相同。
我的存在使世界变得充满悖论。我在这次循环当中,在上午九点打碎了街上一盏路灯,那么在别人即旁观者眼里,这盏路灯在九点之后就应该不存在了;但在此次循环之前的那些天里,路灯一直存在到一天的结束。旁观者究竟会“记得”那一种情况呢?
记得我问过你,在一个中午。你完全不知道我打碎过路灯。
我的最后一个猜测是:每当一个循环结束,我就仿佛被单独拉出这个世界,而那神秘的魔力,即操纵时间的力量,使整个世界(除我之外)退回到二十四小时之前的初始状态,然后我又被扔进世界里面,一切重新开始。那就是说,无论我在服刑期间做了什么,把路灯打碎多少次,旁观者都只会“记得”最后一次循环。
不知我猜的对不对,多想向某个旁观者询问一下埃但丢掉钱夹的事,还有你看到我不按时刻表行动时的诧异,又如何解释呢?
大概,在旁观者眼中,我在若干次循环中的行为,像立体空间的物体在平面上的投影一样,被叠加于一天里面,于是形成了这么一种情况:你看着我走出大楼,然后又看见一个我走出大楼,而紧接着,你可能发现我的房间里仍有一个我。我所处的微观时间循环被嵌套在整个宏观的时间之内,于是在外人看来就有了一种粒子态一般测不准的“闪动”。
如果有一位超然的观察者俯视这座城市,他会发现我就像一个做布朗运动的粒子那样,狂乱而无序地出现在各个角落。这一秒钟在东边,下一秒钟又到了西边,甚至在同一秒钟里出现在几个地方。普通人如果留意我的行踪,一定会被这奇怪的现象搞疯的。
我很遗憾在将要死去的时候才发现了思考的乐趣。我相信,那些孤守在灯塔上的人不会疯狂,因为他们是思想者。
但唯一不公平的是,他们的每一天都是不同的。
我要死了,我仍然没有明白时间是什么,被困于时间中的人又怎样与世界发生联系……再见了,朋友,你将幸福地进入明天,把今天的我永远忘记。而那个明天是我绝对无法想象的。再见。
我摘下眼镜,墙壁又变得洁白无瑕。这一切真的发生过吗?我又戴上眼镜,B先生写下的字迹布满了整面墙。
应该把这些字涂抹掉。谁知道以后的住户会不会戴起偏光眼镜来看这墙壁呢?B先生此时已经死了,但在此时之前,在2008年8月18日凌晨0点到夜里10点,他依然活着,永远活着,一次一次地活着。他的秘密仍然不能泄露。
我看了看手表,已经是11点半了。
我忽然激动起来。
B先生是今天0点住进来的,他的死亡时间是今夜10点,而现在是11点半,距离一个循环结束还有半小时!他在墙上写着,他曾在午夜12点从郊外回来,希望由我见证他突破时间的牢笼。我有办法验证他的猜想了。
“一个”B先生已经死了。如果在12点,“另一个”B先生从外面回来,那就至少能证明他的一部分猜想。可那种情况会多么诡异、恐怖和激动人心埃如果是那样,如果“另一个”回来了,我应该对他说什么?B先生,您已经死了,现在的您是无数镜子里的鬼魂之一?我能不能这样认为:当我们这些幸福的人无知无识地越过了今天午夜,进入B先生无法求得也无法想象的明天;在被我们超越、抛弃和遗忘的这一天里,还有一个、两个、无数个B,无可奈何,循环往复地永远被困于此。我对这些道理一点都不懂,也想不明白。
我怀着莫大的期望和恐惧,坐在大楼门口的管理员室内,望着窗外的夜世界。
我头一次注意到时间是这么奇妙,每一秒钟都仿佛在我心中跳跃着流过。流逝,流逝,流逝……在某一次循环当中,B先生此时此刻还坐在由郊外赶回来的出租车上。我心乱如麻,等待他穿过夜晚的浓雾,苍白的脸像一盏灯一样往大楼里走来;等待他从时间的某个角落佝偻着走来;等待他迷茫绝望地一边寻找一边走来。从未知走进未知,从无限走进无限,从幽暗走进幽暗,从牢笼走进牢笼。我要紧紧拉着他的手,不,我要紧紧地抱住他,跟他一起度过由今天到明天的那一秒钟。如果这样,我能够把他带进明天吗?或者是他把我拉进那循环的魔咒当中?天哪,我在想些什么?
12点钟就要到了,我的心跳几乎停止。
窗外,夜雾茫茫。
爱别离
何夕
(一)
叶青衫正在写一封信,但是差不多有两个小时的光景他却只是呆呆地坐着,手里的铱金
笔悬在离纸一两厘米的地方,目光一直愣愣地看着前方的桌面。在桌子上摆着一束许久没有
换过水已经发蔫的花,还有一只薄薄的电子钟。不过叶青衫的目光是落在另一件东西上,那
是一幅像片。在像片里叶青衫和一位长头发的姑娘快乐地并肩站立,身后是明媚的秋阳。
别跑,小心点,一个声音从遥远的地方传来。我才不管呢,除非你追上我,一个同样遥
远的声音在说,伴着银铃样的笑声。秋天的太阳从已经变得有些稀疏的树梢上透下来,在干
爽的地面上变成无数榆钱大小的光斑。空气带着微微的凉意,但是吸进肺里很舒服,有股好
闻的味道。也许这就是秋天的气味。小菲我捉住你了小菲,一个声音说。这不算,是我自己
停下来让你捉的,另一个声音说。
叶青衫叹口气,将笔下的纸揉成一团。纸篓已经满了,都是像这样的纸团。我真的应该
写这样一封信吗?叶青衫想,这能代表什么呢,能让我平静吗,能改变那些已经发生过的事
情吗,能——留住小菲吗?一丝亮点从叶青衫的眼角闪过,他感到有股咸津津的东西滑下喉
头。我已经失去哭泣的力量了,叶青衫接着想,但是想不到我还能流泪。叶青衫从坐位上站
起,慢慢朝门外挪动脚步。门外是客厅,有些拥挤地摆着些算是不坏的家具。客厅里有七八
个男人,但是没有一个人坐着。他们紧张万分地注视着叶青衫,刚才当叶青衫将自己独自关
在小屋里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如果他有什么意外的话这里每一个人都难脱
干系。现在好了,叶青衫自己出来了,每个人都暗暗地吁出口气。我们走吧,一个人上前说。
他小心地看着叶青衫的脸。叶青衫机械地点着头,他知道此时在这幢普通公寓房的周围起码
有上百人担任着警戒。
是该走了,要不邻居们会被吓坏的。他们不会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叶青衫戴上墨镜,被几个人簇拥着出门。身边的人不断地用对讲机通着话,一副如临大
敌的样子。道路已经被清理过了,除了他们再没有别的车辆。当小车开出很远之后叶青衫仍
然不住地回头望着七楼上那间拉着深红色窗帘的窗口。家,那就是家,但以后不再是了。一
切都改变了,是从一年半以前的那个慌张的清晨开始的。人生真像是一个梦,谁也不知道什
么时候就会突然醒来。
(二)
有件事说出来吓你一跳,林小菲一边收拾一边说。她赶着上班,急得不能再急的样子。
叶青衫在一旁饶有兴致地看着她,他已经见惯了林小菲每天早上的慌张。林小菲要赶在八点
钟上班,但她睡觉时是完全记不得这一点的。叶青衫以前还催她,但后来知道没用也就干脆
不管了。
什么事?叶青衫懒懒地看报,相比之下当记者的他作息时间要宽松一些。又是你们破医
院里的那些破事?
什么破医院,林小菲反诘,但口气有些软。她是区医院的护士,那里的确是个有点破烂
的地方。我是说正经的,我以前的一个同学调到市里的一家研究所当副所长,上月底邀请我
们几个老同学去玩了一下。
等等,叶青衫来了警惕性,哪个同学啊,是不是那个——老麦。
林小菲忍不住笑。你还猜得挺准,她收住笑说,都五六年了你还把人家记得死死的,别
人现在可是青年专家了。
叶青衫放下报纸说,我倒想忘了他呢,不过就怕人家还惦记着咱们。他说着便盯着风姿
绰约的林小菲死看。
想哪儿去了,林小菲没好气地说,我是说正事呢。当时他们正好和市防疫站在搞一个小
范围的检疫,我没事也去查了。再过几天就能拿结果。
叶青衫心里咯噔了一下,查的什么?
林小菲得意地偏着头朝门外走。你准想不到,AIDS,听过吗?就是艾滋病。
叶青衫脱口而出,没事查那玩意儿干吗?听着就脏。快去撤了。
林小菲退回来严肃地盯着叶青衫看,然后仿佛有大发现地说,我的叶青衫同志,你是不
是做过什么坏事情啊,是不是做贼心虚啊。
叶青衫哑然失笑。我哪会做过什么坏事,算了,不跟你说,一点正经没有。他低头看报,
但立刻补充道,出门注意安全。
林小菲应了一声,人都走出门了却又回头调皮地晃晃头。别想老麦了,人家可没得罪你,
还有,记住吃早饭。
门碰上了,屋子里立刻安静下来。叶青衫翻看着报纸,心里却想着上午要赶写的稿件。
世界在窗外喧闹着,风掀动着窗帘。过了一会儿他伸着懒腰起床,准备去上班。临到要出门
时却始终觉得似乎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在屋子里晃来晃去才想起是林小菲叫自己吃早饭的事。
叶青衫不禁一笑,他当单身贵族时曾经长达十年没有吃过早饭,但这种根深蒂固的习惯居然
被林小菲硬生生给改正过来了。在三年前刚刚成家的几个月里他几乎每天都要半强制性地完
成早餐定量,现在他就算想不吃早餐也不行了——已经惯坏了的肠胃根本就不答应。
叶青衫走进饭厅,餐桌上有一只干净的空碗,旁边是剪开了口子的一袋营养麦片和两个
煮鸡蛋。叶青衫打开桌下的开水瓶,温暖的热气冒了出来。
电话铃响了。
(三)
何夕研究员在研究所门口张望着,直到载着叶青衫的车子进入他的视线时才稍稍变得轻
松一些。叶青衫知道何夕反对自己走出研究所一步,他知道这个面色阴沉的中年人巴不得自
己整天都呆在他眼皮底下。不过叶青衫也知道何夕是对的,自从上回的事情之后他知道自己
随时都处于危险之中。
叶青衫下车,机械地迈动着脚步,何夕的助手肖野在前面引领着他。叶青衫平安回来何
夕显得很满意,他的步履很轻快。叶青衫知道在何夕眼里自己是一座金矿,不过对叶青衫来
说他只是在履行一个约定,只是为了保住他想要保住的东西。保安人员并不知道他们奉命保
护的这个人到底是个什么人,在他们的记忆中就算市长来视察时也不过就是这个标准了,但
眼前这个人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政要。他们只知道上边要求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这个人的
安全,并且从后来的事情来看这并非小题大作。几天前的那件事证明了这一点,老天,那件
事想起来可真可怕。那个叫裴运山的人准是个疯子,让那么多人来送死。
保安只跟到三楼便止住了步履,再往上已用不着他们。何夕同叶青衫换上全密封工作服
通过消毒通道,厚重的大门在他们身后关闭,向外隔绝了一切。门上是一行红色的字:
病毒实验区:第三级(level-3virus)。
研究人员穿上全密封工作服后变得千人一面,只能通过头部的玻璃罩见到人脸部的一小
部分。但是并不妨碍叶青衫一眼认出老麦,因为他的眼神与众不同。老麦的眼睛里有一股火,
仇恨之火。老麦毫不掩饰这种眼神,只要可能他总是死死盯着叶青衫看,直到后者每一次都
抵受不住而深埋下头。叶青衫读得懂眼神里的意思,读得懂那种刻骨的仇恨。但他却很奇怪
地希望那眼神能够再锋利一些,能够变成一把刀子,刺穿自己的肺腑。他止不住地想也许那
样自己还能好受点。
殷红的血顺着玻璃管道涌进自动采血器,采血器的刻度定在两百毫升处,到点后会自行
停止。叶青衫独自躺在矮床上操作着,他现在干这事已经是轻车熟路了。他感到臂弯处隐隐
作痛,头部也有些发晕。这段时间差不多每隔一个月就会采血一次。实际上这样密的采血频
度已经有些超限了,但这是他自己要求的。也许他是最迫切地希望这些血流出身体的人。叶
青衫不知道这些血在离开自己的身体后又流向了什么地方,他只见到当何夕博士看到那些暗
红色的液体时两眼放光频频舔动嘴唇的模样,看上去就像是一匹嗜血的狼。不仅是何夕,实
际上几乎每一个研究人员见到那些血时都像是换了一个人,他们小心翼翼地拿着试管仔细端
详,目光贼亮贼亮。采血器发出一阵短促的蜂鸣声后停止了工作。叶青衫有些疲倦地撑起身
体。何夕从试管的丛林里踱过来,咂着嘴取下采血器。好了,你去休息吧。何夕说,目光只
看着暗红色的液体。记住多吃补充铁质的那几样药物,他补充道。由于穿着工作服他的声音
有些发瓮。
我知道,叶青衫答应着。他想了一下又说,你们的工作还能加快些吗?
何夕转过头来说,你不用担心,我们的工作已经足够快了。
叶青衫说,我的意思是,你们如果需要更多的血的话我能提供,我的身体很好。你们千
万不要因为这个影响进度。
何夕稍愣,淡淡地点头说,知道了。我们的血眼下够用了。
我想去看看小菲。叶青衫突然说,我已经很久没见过她了。
(四)
我是叶青衫。请问你们通知我来有什么事?叶青衫环视着眼前这间大屋子,由于赶路他
有些喘。这时他看见老麦走了过来。
是我叫人通知你来的。老麦还跟几年前一样没什么变化,只是眼镜的度数似乎加深了些。
到办公室谈吧,有点小事。
叶青衫刚进门便看到了满天的星星——那是老麦的书生之拳的力量。你这个狗杂种王八
蛋。老麦粗俗地骂道,白净的脸庞变得扭曲。是你害了林小菲。
小菲出了什么事。叶青衫顾不得还手,他直感到出事了。
你还装糊涂。老麦双眼瞪得很大,林小菲上次在我这儿作了一个检查,她感染了HIV。
叶青衫看不出老麦有开玩笑的意思,一时间他简直懵了。HIV,小菲感染了HIV,这怎么
可能。他求助地看着老麦,期待对方突然露出捉弄的笑脸来,但是他失望了。
按规定病人应该首先知道自己的病情,老麦说,但是我没勇气告诉她。如果你有这个勇
气的话倒可以试试。老麦仇恨地瞪着叶青衫,你有什么可说的。
说……什么……叶青衫语无伦次地重复着几个无意义的音节,过了一会儿他稍稍镇定了
些。我现在应该怎么办?他问。
老麦伸出戴有手套的双手说,知道我为什么必须戴上手套才敢揍你吗?你是病人的丈夫,
极有可能也感染上了HIV。
你现在必须作检查,老麦露出痛苦的神色,我查过林小菲以前的病历,她从未有过输血
史。我认定就是你把HIV传给林小菲的,我认定。老麦仿佛失去了控制地大吼道。
几天后叶青衫的检验报告出来了。老麦拿着报告单一语不发,脸上是古怪的神情。叶青
衫坐在老麦对面的凳子上,不知道什么样的命运在等他。他突然觉得自己作这个检验根本是
没有意义的行为。老麦说得对,小菲感染了HIV,除了是自己传染给她的难道还会有别的原
因吗?叶青衫有些无奈地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轻轻叹出口气。只能是那次了,就那一次
……
先生我们别唱了。你看他们几个都上楼去了。圆脸小姐猩红的嘴几乎碰着叶青衫的脸,
一股热气在他的耳边扫来扫去。面前的桌子上摆着空的啤酒瓶和乱七八糟的小吃食,电视里
有一大群人热烈地晃来晃去,有一个穿白衣服的人正拼命嘶吼着。
叶青衫的头晕乎乎的,记忆中他从没喝过像今天这么多酒,也许是今天太高兴了。没想
到第一次出来拉广告就遇上老同学正好在对方单位里管事,结果轻轻松松就谈成了。当然,
在接下来的酒宴上叶青衫也就多喝了几杯。在叶青衫的记忆里自己是不胜酒力的,记得十岁
的时候他偷了大人的酒来喝,结果一杯下肚便晕乎乎的,不敢再饮。此后一直到十来年后在
大学里他才喝了生平第二杯酒,结果又是晕乎乎的,从此叶青衫便滴酒不沾了。今天他一上
桌便大义凛然地说自己一定舍命陪君子,然后便仰脖子倒下一杯酒说,好了,我已经说到做
到了。桌上的人全起哄说不算不算,但叶青衫坚决不再端杯。这时老同学说了句我敬你一杯,
一杯就行。叶青衫推了半天终于拗不过喝了,头还是一阵阵的晕。这下算是开了头,叶青衫
便见到一只只酒杯都仿佛风车般在自己眼前轮番上场。几圈下来他也不知道自己喝了多少杯。
头晕,他每喝下一杯酒都指着太阳穴的位置说一声,我不能再喝了。但是风车丝毫没有停下
来的意思。头晕,晕得厉害,我说过我不会喝酒的。叶青衫又说了一句,然后又是一杯酒。
桌子上已经有些乱了,一些人开始频频地起身上洗手间。老同学眼睛已经红了,他有些惊奇
地看着稳如泰山的叶青衫。你光是头晕吗?他问。叶青衫想了想,然后点头。原来你光头晕,
老同学玩着手里的杯子,但是没有敬酒的意思。我们找地方玩玩吧,老同学说。
圆脸小姐见叶青衫没作声,起身到门边摁下反锁。不知怎么搞的电视里换了画面,白花
花的肉团充斥了屏幕,伴音撩人不已。叶青衫觉得自己呼吸不畅起来,他还没想好该怎么办
的时候圆脸小姐的嘴已经凑了上来。我想,圆脸小姐在叶青衫的耳根子喘着粗气说,先生你
好帅。同时她的手牵着叶青衫在自己身上四处游走,口里呻吟着。叶青衫感觉半边身子都麻
了,他心里知道这一切只是圆脸小姐的生意经,但是,似乎从来没有人说过他帅。小菲到外
地培训已经走了半个月,而且还要半年才回得来。叶青衫的头真是晕极了……
老麦放下报告。他的眼神变得更古怪了,一语不发地盯着叶青衫看。
告诉我实情吧,叶青衫说。
你的病毒抗体检测是阴性,也就是说你没有被感染。老麦语气平静地说。明天带林小菲
来一趟,我们打算给她复查一下。
(五)
你现在不能出去,何夕的口气不容置疑,你要遵守我们的安排。
叶青衫颓然坐倒在椅子上。何夕的回答在他意料之中,但他不死心地说,就半小时,我
就去半小时,我看一眼就回来,就一眼。他求助地看着一旁的肖野。肖野自然明白叶青衫眼
里的意思,他嗫嚅着想开口说话,但何夕用严厉的目光制止了他。
你知不知道上一次因为你想回家看看,我们派出了多少人保护你。何夕没好气地说,你
该明白我的担心不是多余的,现在外边有人出上千万的价码来抓你。想想那个叫裴运山的家
伙,上回要不是你运气好这会儿早变成干尸了。
我不管,叶青衫突然流出了眼泪,我要去看她。我要去守着她。他冲动地朝外奔去。何
夕不动声色地看着这一切,直到叶青衫快要冲出门的时候才冷不丁地说,你可别忘了我们的
约定。
叶青衫像是被重物击中了般立刻僵立当场。他转头看着何夕说,你们不能那样做。
何夕咧嘴一笑,我们也不想那样做,不过只要你不遵守约定的话我们就会说出林小菲到
底得的是什么病。到时候包括她的父母以及朋友在内的所有人都会知道他们眼里纯洁可爱的
林小菲原来并不是得的什么普通的传染病,而是让常人难以开口的艾滋病。
我们不能那样做,肖野脱口而出,我们有责任为病人保密。他看上去很吃惊,似乎想不
到何夕会这样说。
何夕的眼睛猛地一横,你懂什么,他恼怒地说,什么是责任,我就是要说,林小菲得的
是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AIDS。我说的是实话。
不,求你不要说那个词,不要。叶青衫抱住头蹲下,他的肩膀不可抑止地颤动着,眼泪
滴落在了他面前的地上。所以你必须听从我们的安排,何夕满意地点头,我已经安排医院给
林小菲最好的治疗,她的情况相当不错。你惟一正确的做法就是同我们配合,其它的事都不
要去想。相信我吧,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你好好考虑吧。
何夕说完便丢下叶青衫独自朝办公室走去,三三两两的工作人员正在实验室的各个角落
里忙碌着。何夕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走进办公室,但是刚一进门笑容便消失了。他打开电脑
输入密码,几秒钟后一幅照片出现在屏幕上。看上去是躺在病床上的一个人,病人的头发已
经半秃,面色蜡黄,眼眶深陷,嘴唇溃烂,长满酵菌泡泡,皮肤紧绷在骨头上,像一把收起
来的伞。身体上面分布着许多铅灰色肿胀的卡普西氏肉瘤疙瘩,那是一种皮肤血管癌。病人
身上许多部分长着褥疮,有些已经变成了流脓的小洞。病人身材中等,但体重绝对超不过三
十公斤。
照片下面是一段说明。
……病人嘴和舌头常常发生剧痛,已经不能进食。今晨突然发生急性腹痛,吐出大量腹
液。皮肤出现的大面积的皮疹正在加剧。在其身体的内部和外部都出现大面积感染的真菌团
块。上周脊椎抽液检测结果已经出来,病人脊液里有少量囊球菌。现在暂时还未影响到思维,
但发展下去将成为致命的囊球菌脑膜炎。
外面传来敲门声。何夕猛地关掉屏幕。
部长要来参观。肖野在门外说。
(六)
明天,明天可不行。林小菲拨浪鼓般地摇头,短发轻快地飘动,她正忙着涮碗。上礼拜
我们就说好明天上街买那套衣服的。叶青衫知道林小菲说的是那套淡紫色貂毛领短大衣,她
已经去看过好几回了,每次试完总说有地方不满意,要么是腰大要么是领子样式不好看。但
叶青衫知道衣服其实很好,简直就像是为林小菲定做的。林小菲每次脱下它只是由于价格,
他们心里都明白这点但谁都没说出来。到后来店主也看出这一点了,价格更是铁口钢牙分文
不让。但是林小菲配上那套衣服的美妙身姿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叶青衫最终还是下了决心,
已经说好明天去买下来。
灯光下叶青衫的脸色有些灰白,像是没有休息好。电视里放着林小菲爱看的都市言情片,
几个人在里面热闹地哭哭笑笑。我已经给你办了住院手续。叶青衫说。
住院?林小菲有些意外地转过头来盯着叶青衫看。过了好一会儿她接着说,你是不是有
事情瞒着我。别忘了我还算半个医生,白细胞稍稍高一些很常见,只是点小炎症,用不着住
院。
叶青衫的目光有些躲闪。小心点总是没错,他的声音变得有些低。
林小菲像是明白了什么,她倒吸口气说,难道是在老麦那里作的那次检查的问题?她的
脸色开始发白。你告诉我实情,林小菲大声说。
叶青衫很努力地想露出轻松的笑脸,但他实在做不到。他深埋下头,但这个举动等于承
认了林小菲的猜测。
一个碗掉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声音。叶青衫觉得这个声音就是打在他的心上。这套青花
瓷碗是结婚时别人送的,这么久以来这是第一次事故。当然,碗总有打碎的一天,但是,叶
青衫想,为什么偏偏是在今天,巧得让人害怕,就像是象征着什么。
我也查过了,我没有事。叶青衫突然补上一句,话一出口他就觉得后悔。这么说是什么
意思,是表示问题与己无关吗?是表示对林小菲的诘难吗?或者,是暗示一种追究?
林小菲愣愣地站立,无暇顾及脚下的碎碗,沾满油腻的双手悬垂在胸前微微颤抖。过了
好半天她才转头看着叶青衫说,我没有做过什么,我不知道怎么会出这种事。你相信我。
叶青衫上前扶着林小菲的肩膀说,你不要乱想,我怎么会不相信你。我们明天就找老麦
复查,准是有什么地方弄错了。我们不会有事的。
直到这时才有一滴眼泪从林小菲眼睛里滑落下来,她突然嚎啕大哭起来。你相信我,她
用很大的声音说,我没有做过对不起这个家的事。
我知道,叶青衫扶住她抖动的肩膀,不要急,明天会查清楚的。
明天,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七)
何夕毕恭毕敬地站在门口,目送车队离去,肖野陪在他身旁。叶青衫不动声色地看着这
一幕,他真想朝车队扔块炸弹。刚才那位侧面体形已经胖得像个梨子的部长和人们告别时出
了点问题,当时他向在场的每个人伸出手表示勉励。希望你们继续努力,艾滋病也不过是纸
老虎嘛,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在这项研究上一定要走在世界前列。他热情地重复着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