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另一种历史

_19 铁血熊猫(现代)
  对此,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毫不迟疑地承诺下来。美国于是趁机拿到了巴尔干战役指挥权。
  木已成舟,力有不逮。事后丘吉尔也未持异议,他是维护英美合作的。
  月底,已被初步诊断、怀疑为胃癌的史迪威将军,由于顽强的坚持,又被任命为盟军巴尔干战区总指挥。
  事实上,总统和美国军方、乃至中国各界也一致认为,只有史迪威才是指挥这支华军的最佳人选,其合适程度到了可以忽略他病情的地步。
  史迪威当月飞华盛顿领取任命,出发前,马歇尔为他举行了家宴。
  马歇尔欣喜而不动声色地告诉他:"约瑟夫,总统的看法是,参与巴尔干,使我们的领导责任加重了。我们必须在原来不感兴趣的区域采取行动。虽然这个区域过去我们十分陌生。美国现在,有余力为那里承担义务。"
  "是啊。过去连我们自己都不了解美国的潜力。"史迪威点头。
  (435)
  10月下旬,史迪威到任。
  他迅速调整了巴尔干作战部署,规定了年内主攻方向和任务:
  向贝尔格莱德进军,与南斯拉夫铁托将军主力部队会师。然后进抵多瑙河畔,威胁德国主要石油供应来源--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
  为此,他征得参谋长联席会议同意,向中国国内发出《征集第二批远征军的计划》报告。并从整体上再次提高中国远征军的待遇和装备水平。
  --为中国远征军建立正式的、上规模的空军,和相当数量的机械化装甲部队,是这个计划的亮点。
  史迪威知道这些对中国的诱惑力。
  同时他着手整顿队伍,复原一批因伤病无法继续作战的官兵,重新理顺编制,并陆续将川军补充并入刘伯承兵团。
  缺少核心将领的川军,虽然有点犯嘀咕,但在"山西老爹"史迪威严格的军令、和部队每日不可缺少的补充--这些软硬兼施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面前,奈何不得。
  川军拥有6万人、4个师的编制。他们推出邓锡侯将军作为首领。
  一个月后,从南京传来一句国骂:
  "娘西皮,邓锡侯被邓希贤,统战过去了!"谁都明白这话出自谁的尊口。
  邓锡侯惴惴不安地找到老乡邓小平:"格老子,回国,要砍我脑壳喽!"
  小平(希贤)大笑:"莫慌噻老兄!回国我们一道唱大戏!"
  (436)
  南斯拉夫。萨拉热窝。
  11月初,华军在铁托部队配合下,解放了这个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的中心城市。德军第41掷弹兵师遭到围歼。师长沃尔夫冈·豪森少将被俘。
  这是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对德军师级规模部队实施歼灭性打击。由于经验不足,还是被走脱一个掷弹兵团。
  从此德军在南斯拉夫、亚德里亚海滨的防御体系崩溃了,远征军物资船队靠岸风险大大降低,杜布罗夫尼克等港口得到保障,后勤更加通畅。
  指挥官刘邓首长得到游击队通知,说这里有一位被捕的、长期坚持地下斗争、勇敢保卫萨拉热窝的传奇英雄-瓦尔特,于是提醒部队,尽快解救各个监狱里关押的人们。
  结果据说两天前由于叛徒告密,瓦尔特暴露了身份,这位英雄被杀害了。
  另一种说法是"瓦尔特"就是铁托将军。而铁托是不可能被逮捕杀害的,他已来到盟军占领下的、安全的维斯岛。
(437)
  中国国内。已召开两个月之久的政治协商会议,几经反复,仍无结果。
  国共两党在又展开一轮政治攻防战。
  起因是中国财政短期严重恶化。
  抗战一结束,物资短缺陡然引起一波通货膨胀。短短数月,中国货币国际兑换值下降70%,物价同1937年相比,上涨2000多倍。 ※史实。
  通货膨胀几乎消灭了中产阶级,也使知识分子幻想破灭。国民党统治基础出现动摇,土地改革成为必然趋势。
  欧洲战争尚未结束,盟国物资和船舶都还难以兼顾战后贫弱的中国。无米之炊使任何政府都会苦无良策,遑论本来就治国无方、腐败成风的国民政府。
  中共发动政治攻势。报刊上大大小小的不满现实言论和对统治阶层的抨击,使蒋委员长陷于困境。
  由于82空降师抽出参加欧战,黄河隔离带名存实亡,国共军事摩擦又起。
  10月,毛泽东接受了美国联络处官员谢伟思的建议,把中原部队主动撤出"兵荒马乱、灾患频仍"的河南大部,以退为进,争取了政治主动。
  国内报纸舆论纷纷刊出评论。
  有些中间势力的倾向性已十分明显,标题干脆就是《让他三尺又何妨!》,立场分明地引用古诗典故,令委座颇感窘迫。争端没有扩大,内战危机再次化解。
  (438)
  秋末,委座指示胡宗南派兵控制新疆;傅作义控制蒙古。两部因冬季将临,准备不足,冬衣缺乏,行动迟缓。
  入冬以后,随着经济形势渐渐稳定、援助物资分批到来,民众情绪稍为缓解,国民党抓紧稳固阵脚。又抓住一个天赐的机会,改善自己政治上被动的态势,实施了一轮攻防转换。
  国民党突破点是:中共在土改中,由于推进过快,出现某些偏激政策。其中典型的例子,是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等人指导的山西土改。
  在"斗老财、分浮财"的口号之下,几千名地主和富裕农民被赶出家园,数百人死于游街、批斗或者私刑。这种势头短期内未能遏止,一度出现蔓延趋势,毗邻的河北、山东也出现类似情景。
  事件爆发是从抗日将领傅作义的高龄老父以及邻里同族在家乡被游斗、凌辱致死、财产被哄抢而引起的。
  镇守绥远、蒙古边疆的傅作义上将怒发冲冠。当时就带领一旅骑兵,袭击了家乡所在地的山西荣河县安昌村的土改工作队,砍了队长、副队长等一干人的脑袋,挂在县城旗杆上示众。
  同时傅还以激烈措辞通电全国,点名怒斥康生为刽子手,要求共产党予以严惩,并检讨整个土改政策。
傅作义上将
  这是原华北联军内部出现的第一次分裂。蒋委员长立即抓住北方土改消极面所引起的民众不满,展开舆论攻势。从而对前一阶段己方在政治和民心领域内失守的阵地,发动反击。
  一批山西、河北、山东等地被剥夺家产、赶出家园的"原住民"也组织起来,现身说法,要求成立"还乡团",并在电台和报纸上纷纷控诉"华北当局残忍、制造动乱。"南京一批高校学生也上街游行,呼喊口号……这一轮政治攻防,双方大体打了个平手。
  (439)
  双方军事准备也明目张胆地开始。
  年底,沈阳和抚顺的兵工厂转产105毫米炮弹,并在日本技师协助下,仿制美式57毫米无后座力炮。
  重庆兵工厂则成批仿制生产了"勃然"轻机枪和12.7毫米勃朗宁重机枪。
  在南昌,国府安装了两条从日本拆装拼凑的"爆击机"生产线。一批失业、饿肚子的原日本航空工业从业人员,为养家糊口欣然受聘,坐上返程的战俘运输船,从横须贺开赴上海,又换船抵达九江,再乘南浔线火车来到南昌。
  1944年冬天,在洪都故郡简陋的厂房里,中国航空工业开始起步。
  消息传到沈阳,共产党毫不迟疑,采取类似行动。华北联军空军司令员聂荣臻,很快带人到日本,在自己占领军势力范围九州岛上,开始搜罗技术、人才和设备的一系列活动。
  在九州飞行株式会社原田工厂和杂饷隈制作所的废墟残余里,他们找到一个奇异的新式飞机试验原型--鸭式布局、发动机后置的"震电"式拦截战斗机,以及它的设计者鹤野正敬少佐。
  搜索队如获至宝,连夜把人和物品、图纸装上飞机,司令员亲自押运。随后又装船启运残余发动机厂和风洞设备。
  中国大陆军备竞赛之势日益抬头,情报送到白宫椭圆型办公室。
  刚刚赢得第四任期的罗斯福总统眉头紧锁,面色忧郁。考虑再三,还是按铃叫来了住在白宫东翼楼、此时正在生疟疾的霍普金斯。
  "哈里,很抱歉在你还没有康复的时候就把你请来。你本该好好休息。可我真的遇到难题了。"
  霍普金斯仔细看完情报,为总统设计几条对策,罗斯福脸上露出笑容。
(440)
  朝鲜,釜山港,第三码头。
  这里刚刚发生一场哄抢流血事件。
  起因是吊车从船上吊运一包货物时,包扎的棕绳网兜刮在船舷的某个铁钩上,发生破损,里面一些木箱摔裂在码头上,滚出成百个牛肉罐头。
  这批罐头来自澳大利亚,要在釜山装运火车,再通过朝鲜境内和中国东北完善的铁路系统,经过满洲里,运往苏联的。这是东方航线目前向苏联运送物资最为快捷的路线,以食品为主。
  罐头落地后,起先只有一两个人弯腰去拣。看看无人制止,很快发展成大批人群的参与。饥饿的码头工人纷纷放下手里的活计,加入拣拾的队伍,后来甚至没开箱的食品也被摔破、哄抢。
  码头的中国哨兵鸣枪示警,试图制止哄抢。人们愣了一下,看没有真实生命危险,又不顾一切地争夺起来。
  驻守码头、负责监督押运的一支苏军小分队闻讯赶到现场。面对喝止不住的哄抢人群,季连阔夫中尉下令开枪。
  冲锋枪的扫射终于制止了疯狂的人群。十几个朝鲜码头工人倒在血泊中。对于制止不利的哨兵,季连阔夫中尉命令,缴了他的枪。
  突然,人群中一个壮硕的家伙--朴在顺,曾当过日伪时期的警察,现在也在码头上做苦力谋生。看到自己的弟弟和同乡当场被杀,怒不可遏,趁一个苏联士兵不注意,他劈手夺过冲锋枪,转身对着苏军小分队扫射起来。
  接着又有人拣拾枪支、加入对抗。
  苏军小分队本来人数不多,这下死伤惨重。但码头工人里没几个会用枪的,对抗持续半小时,到手中子弹打光为止。
  第三码头上一片狼藉。码头对面就是《朝鲜日报釜山分社》,迅速把这场流血事件作为头号新闻捅出去。
  苏军死伤27人,包括季连阔夫中尉。
  朝鲜码头工人死伤195人,包括夺枪开火的朴在顺本人。
  事件在东方各地引起一轮广泛报导。
  南京的报纸渲染了恐怖和血腥;沈阳则反复强调着误解和遗憾;汉城和平壤出现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呼喊反苏口号;在北海道的札幌也有人响应,放火烧了一个苏联占领军岗楼;海参崴和驻日苏军则加强了戒备。
  美国则要求今后太平洋航线援助苏联物资,一律不再经过朝鲜境内,改航大连或海参崴。
  事件使人们认识到,饥饿在东方,也像在欧洲一样严重。
  中国政府和华北自治区不约而同采取措施:立刻加大化肥和种子、农具、肉类的订货量--用美元贷款支付。这容易满足,加拿大成了第一个供应商。
  半个月后,略感来迟的"莫洛托夫解决方案"倒是得到各方好评--他根据斯大林同志指示,宣布把船上全部6000吨食品"补偿给遇难者家属和朝鲜人民",同时把士兵遗体运回国内自行处理。
  事件平熄了。但留下诸多引申涵义。
  (441)
  太平洋西缘。中国黄海。
  一度萧条的中日航线上,漂满大小各色船舶,渔船临时改成的客船居多。
  此刻日本国内,饥寒交迫的国民,流行起一轮"到中国找工作!"的浪潮。
  这个战败的、缺少就业机会和起码生活必需品的日出之国,早已不堪人口重负,吃饭成了头等大事。
  而彼岸那个"一衣带水"的敌对邻国,却没有想象中那样欺凌和报复他们。使这个历来生活在恐惧不安中的民族困惑地平静下来。民间也流行起"中国人虽然愚鲁,但是宽容厚道"的观点。
  一些略有技能、已经找到工作的人们从中国来信、甚至寄钱回家,使他们放了心--在水那边,真的还有一方可以谋生的土地呢。
  接下来半年多,几乎有200万工业、农业、园艺和商业从业者,搭乘运送战俘返回家园的回程船只,陆续登上大陆。
  人流,涌向东北、华北、华东、东南、两广……许多战后正在复工的中国厂矿、学校、医院和商行,乐得筛选和接纳这些相对受过专业教育、有某些一技之长、薪资要求也很低的"新日本鬼子"。
  对比战争期间日本向中国驻军、殖民的规模,这一轮战后谋生的人口流动规模甚至来得更大。
  日侨成立了由和平人士领衔的"日本人在华联合会"。
  他们发表声明,谴责"过去日本军阀在天皇指使下对伟大邻邦中国的侵略和罪恶"。表示"如果过去我们就像现在这样与中国人民友好往来,两个东方伟大民族可能早已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当然也时有日本人控诉:中国老板对他们"实行剥削"。并说他们终于认识到"天下乌鸦一般黑"的道理。
  (442)
  横须贺码头。
  一辆有帆布篷的吉普车上,戴着墨镜的盟军驻日"总督"麦克阿瑟五星上将,用他的玉米棒子烟斗指着排队上船的日本移民队伍打趣道:
  "日本人流够了血才明白,背着机器、卡尺、听诊器和药箱去中国,比他们扛着掷弹筒、三八枪去中国要受欢迎得多……这简直是民工大潮嘛。"
  他的萨瑟兰参谋长有点嫉妒地提醒道:"将军,要警惕这些队伍里混进不少在逃的战犯!另外,日本勾结中国,对我们是否有利?日本人当中可是有相当一批煽动'泛亚主义'的家伙。"
  "名单上的战犯不是已经逮捕百分之九十了么?漏网几个没什么大不了。战败的痛苦会比让他们受惩罚还要折磨人。至于'泛亚主义'嘛,我打赌,肯定成不了历史潮流。"
  "哦,将军。我也愿意是这种结果。"
(443)
  巴黎。凯旋门广场。
  1944年11月7日,苏联"十月革命节"这一天,巴黎获得解放。这是9月诺曼第登陆不到两个月内的盟军大战果。
  戴高乐将军反复坚持:"法国首都必须由法国自己的军队来解放!"
  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迁就了他的要求。此时的法国集团军已拥有20万人,包括7个师,其中两个装甲师。勒克莱尔少将率领的第二装甲师隶属于盟军巴顿中将麾下。他们10月上旬登陆,在进攻中屡屡担任先锋。
  勒克莱尔部队首先开进巴黎。
  巴黎德军守备司令冯·肖尔蒂茨将军没有执行上级要他炸毁桥梁、破坏城市的命令。他不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兵力进行一场胜利的阻击战,更没有指望得到援军。即使镇压巴黎城内那薄弱的起义,他也没有决心。而且他更不愿在全世界舆论面前,承担破坏巴黎--这座他本人也热爱和赞赏的城市--的罪责。
  肖尔蒂茨选择了投降。
  卢浮宫和艾菲尔铁塔等等古迹名胜,因为他的这一出于良知的决定,得以完好保存,没有毁于战火。
  狂欢的巴黎市民走上街头,在凯旋门、圆点广场、协和广场、市府大厦、圣母院大教堂门前,法兰西人追逐着戴高乐的脚步,欢呼着,沸腾着。人们向法西斯分子啐唾沫,把通敌的"法奸"拖着游街,女的被剃成阴阳头或者光头,男的则被打得鼻青脸肿,有些被当场处决。
  戴高乐将军在最悲观的时刻,不承认失败,通过斗争赢得独立,引导民族恢复尊严,重振了法国荣誉。
 
  (444)
  之后,不那么顺利的局面出现了。
  盟军的西线进展受到多重制约:冬季坏天气对空中优势的抵消、海峡飓风对物资上岸速度的影响;以及蒙哥马利元帅"稳扎稳打"战略的顽固牵制。
  直到12月底法国领土才得以全部肃清。盟军着手向低地国家比利时、荷兰进军,并逼进"齐格菲防线"。
  在这里,盟军遇到了德军新任西线总司令、号称防御专家的凯塞林元帅的顽强阻击。希特勒欣赏他在意大利的抵抗,调他负责更加命运攸关的西线。
  冬季风暴破坏了加莱海滩上的"桑葚"人工港。引起的物资转运减缓迫使盟军进攻速度放慢。
  空中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新情况:一批高性能的德国喷气式战斗机--梅赛施密特262暂时称霸空中,使盟军大规模轰炸的势头受挫。
  被称为"喷气262危机"的短暂历史阶段持续了三个月。战后总结,这是因为登陆舰艇数量不足而延迟的三个月,导致了诺曼第攻击推迟,使纳粹增加了25%的新式飞机产量和油料储备。
  利用东方盟友日本的挣扎和葬礼,德国在1944年攀登了军工产量产能的巅峰。并局部加强了"大西洋壁垒"和"齐格菲防线"的守备,有些筑垒地域特别是莱茵河防线上出现了要塞化。
  在没有办法铲除这个威胁之前,不断增大的战损,迫使盟军战略空军取消了一些计划中的行动。
  262喷气机群最疯狂的一次作战中,盟军重型轰炸机的战损率超过了30%,迫使盟军中止昼间精确轰炸一个多月,空袭不得不改为夜间进行。
  还有一次,它们居然完成了12小时的战场遮断,配合了一次地面短促反击。
  对付262,成为阿诺德头痛的问题。
  某次第361大队的厄本·爵克上尉击落了两架正在着陆的ME-262,使盟军发现,P-51"野马式"出色的机动性能可以同敌机周旋。切入敌机内圈,就可在262飞出射程之前密集射击。
梅塞施米特-262喷气战斗机。
道尼尔-335战斗机(前后双引擎)。
  (445)
  比利时。安特卫普。
  德国新式武器 V1火箭和V2导弹也短时间抖了一下威风。
  从比利时境内逐次退往德国本土的第155防空团,截止年底发射了2万枚V1和V2型武器,其中约1000枚命中伦敦,661枚被击落。盟军开始着手把德国远程火箭部队驱逐出低地国家。
  但这个重要补给港又成为火箭的目标,每天都有物资损毁和人员牺牲。
  胜利在望的心态使得盟军统帅部不希望出现过大牺牲,也是一系列推迟进击的"消极命令"被发出的原因。 \
  惯于猛打猛冲的巴顿中将,由于部队距离港口较远,处于南部,得不到充足配给,只得裹足不前。他对艾克和蒙蒂满腹牢骚。甚至再次考虑跨战区调动--"还是跟着乔打仗痛快!"
  陆空两栖元帅凯塞林却因防御有效而得到了元首的嘉奖:给他的宝剑橡叶十字勋章上加了一枚钻石。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为他组织了专访。
凯塞林元帅(右一)和飞行员。
  1945年初,在齐格菲防线面前,西线战斗出现暂时僵持。这僵持持续到4月份。
  ……巴尔干。
  元旦过后,史迪威将军得到命令,要求他的战区,在南线尽快推进,力争早日攻克罗马尼亚油田,切断德军、特别是德国空军的燃油供应。
  为此,盟军司令部在地中海物资调配方面,给予史迪威最大的授权。
(446)
  柏林。第三帝国宣传部。
  戈培尔部长坐在麦克风前,亲自播出他的评论稿:
  "英国人抗议说,一发V1火箭击中了白金汉宫,造成这所世界级珍贵文物的部分损毁,等等。不列颠人的健忘和厚颜无耻在这类抗议中再次充分表露。
  "我们且不谈他们夜以继日的凶残轰炸损坏了德国、法国和欧洲的多少同样珍贵的文物--这是人所有目共睹的,无须再次揭露。
  "只要回顾一下这个海盗民族不久前的历史,就不难罗列他们对于世界文化遗产所犯的罪行。
  "1860年,仅仅80多年前,英国人,以英国人为主的英法联军,在遥远的东方,在一场不应被遗忘,却恰恰被她的不肖子孙遗忘了的侵略战争中,就火烧了那个国家的皇宫--圆明园。
  "那又是一份多么辉煌的世界文化遗产呢?傲慢自私的英国人对此缄口不言,却对应得的惩罚大叫大嚷。
  "这没什么奇怪。奇怪的倒是另一个民族--他们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和历史上多次欺凌、侮辱他们的海盗国家勾结起来。他们现在出兵攻打的,正是几年前还被他们视为榜样的国家!他们的良知如此不堪,他们的领袖如此短视,真是当今世界一大奇观!
  "我们要问:他们的良心也像那辉煌的遗产--圆明园一样,被烧掉了么?在这里我不点破他们的名字,我给那个古老又爱惜脸面、讲究礼仪的国家留下一点反省和忏悔的机会!
  "他们不应该象那个利欲熏心、无可救药的美国一样,忘记是谁火烧了自己的白宫、奴役自己祖国上百年,现在却甘当某种扼杀人类进步的牺牲品!
  "他们的战士举枪瞄准的时候,最好仔细想想,谁才是你真正的敌人?"
……
  大功率电波传递着戈培尔部长抑扬顿挫、富于蛊惑力的声音。
  在寂静的巴尔干群山,来自"未被点破"国家的那群愚鲁迟钝的乡土战士中,引起的反应却是麻木、无动于衷。
  (447)
  爱琴海。米洛斯岛附近海域。
  来自中国的"西洋舰队"和"北洋舰队",正在进行一场联合作战。
  严格说,那不是一场海战。岛上的德国对手没有军舰。
  舰队主炮在执行对陆攻击。而副炮和高射炮则在警戒着偶尔出现的德军空袭。当天有3架被确认的战果,这使桂永清司令觉得颇有收获。
  岛屿上德军火力点纷纷被压制,中国水兵的炮术训练渐渐合格了。
  国共两支舰队的舰艇都脱胎于日本舰队,型号相近,又常在盟军统一指挥下共同行动、共同补给,共同训练、演习、作战,又共同锚泊、登岸、作息,作战目标也一致,因此交流频繁。
  他们常常彼此观摩,一起参加对陆支援炮击战斗。遇到敌机空袭受损时,彼此还主动参加海上救援。双方舰上的日本留用人员更是来往密切。
  水手们多数都有了三次从中国沿岸远航地中海的历练。这是60万远征军陆续赴欧对这些船只的必然要求。而在长途航运过程中,水手们逐渐完成了从陆军到海军的转变。
  现在各舰一般性岗位上,已无需日本水手顶班上岗了。多数炮位上的传递口令也变成清一色的中文。
  不习惯睡那种日本船上的绳网式吊床的中国水兵,做到了习以为常。
  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西洋舰队"司令桂永清中将,对于长他两岁的原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北洋舰队"司令叶剑英将军执师生礼,相处融洽。
  桂永清曾任国民政府驻德国武官,有德语基础。某日,他把戈培尔长篇评论的电讯稿中文译稿拿给叶剑英看。
  叶剑英惊奇地扬起眉毛:
  "这戈培尔使用离间计的水平不错嘛!虽然他没读过《孙子兵法》。你看他引经据典,词句铿锵!打击拉拢,区别对待;一个白金汉宫被炸,就能顺嘴作出一篇国际战略大文章!可不是一般的能说会道……只可惜我不懂德文,费了他一番'对牛弹琴'的好功夫!永清啊,看来他只能找到你一个人的听众了。哈哈,'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啊!"
  "叶主任呐,诬陷我是戈培尔的'知音'啊?"桂永清抗议。"我这德文,学得冤枉了。白浪费时间。"
  "不会啊永清。至少审讯战犯时用得上!推荐你当大法官……哈哈。"
叶剑英   桂永清
  (448)
  国际间有这样一则笑话:
  一个日本旅客经过德俄二国,在德国车站他问站员:"火车何时到达?"
  站员答:"8点55分03秒。"
  客人奇怪:"火车到站以秒计算?"
  站员:"战争时期,分秒在所必争!"
  之后进入俄境。日本人问:"火车何时到站?"
  站员答:"谁知道,今天或者明天。"
  客问:"行车没有固定的时间吗?"
  站员:"战争时期,固定时间?那还不被敌人利用!"
  虽出于戏谑,但概括了两国习性。
  苏联国防工业人民委员卡冈诺维奇提出的一份报告表明,目前苏联橡胶的缺口已经严重到连替代品都感到紧张的关头了。在坦克履带上挂胶这种"毫无疑问的奢侈"已被取消。汽车轮胎大量用实心软木替代--省出橡胶去支援必不可少的飞机机轮。
  斯大林责备报告不够及时。卡冈诺维奇辩解:这是由于各个生产厂,情况汇总混乱无序。
  斯大林简单答道:"这都在你职权范围内,卡冈诺维奇同志。不要再推诿了。"
  同时,他以严辞致电英美首脑:
  "过去一年里,西方向苏联提供的汽车轮胎比双方协议和承诺中短缺了120万套。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由此造成苏联人民和军队的更大流血付出,和反攻战役的滞后。
  "如不能在尽快改变这种状况,补齐协议中的缺口,那么就不能指望西线作战得到东线的任何有力配合。英美国家,自己用他们青年的鲜血去换取那些轮胎的代价好了。"
  丘吉尔的答复一如既往,老调重弹:
  他强调苏联克里米亚未能收复,而无法利用黑海港口;强调苏伊士运河疏竣缓慢、仅容船只单向通过;强调北冰洋航线仍处于德国海军威胁之下……
  首相并且好像趴在耳边说悄悄话那样,告诉大元帅,"不久后将采取一个秘密行动":用特种穿甲弹轰炸挪威峡湾里深藏不出的德国战列舰"提而比茨号",打掉这个"孤独的北方女王",扫清障碍,从而增加北冰洋航线运输量。
  最后丘吉尔答应,查处运输大臣及其下属"在配货计划和调整沉没物资方面的粗疏和不力。"
  罗斯福则对自己前段忙于大选、未能及时过问,表示歉意。并暗示他将改组内阁,"相信未来的租借法案执行机构和领导者,会更具有前瞻性和应变能力"。
  作为应急,他将立即安排几条万吨货船从西海岸启航,经远东航线给苏联送去10万套轮胎和6000吨橡胶。
  "请放心,您得到的数量一定超过敌人拥有的数量……"总统回电。
  斯大林放下电报:"敌人的数量?他们从哪儿去统计敌人的轮胎数量?"
449)
  第聂伯河。"豹防线"南段。
  由于中段战线成绩差强人意,苏联最高统帅部目光放在了南线。10月的最后一天,红色乌克兰第一、第二方面军几乎同时发动了进攻。
  从切尔诺贝利到克列缅丘格,第聂伯河中游笼罩在硝烟中。苏军迅速夺取数个登陆场,从南北两个方向逼近基辅。
  弗拉索夫军队最大也是最后的战果,是伏击了红军著名将领--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瓦图京大将。这是1944年苏军高层的最重大损失,也是唯一显示了弗拉索夫军队仍然存在的少数战例。
  南线又厮杀了一个月。曼施坦因元帅集结残余兵力,在切尔卡瑟地域组织一次装甲反击后,逐次向西退去。他继续执行焦土政策,以便不留给对手任何可以利用的东西,但引发了乌克兰自治政府不满,一度造成内部危机。
  12月12日,希特勒元首将"片面追求战场效果、破坏了德国人民和乌克兰人民的传统友谊"的曼施坦因元帅解职。安排名声显赫的隆美尔元帅继任。
  然而这一任命第二天就失效了。
  隆美尔坐着他的"桶车"赶赴文尼察与曼施坦因交接的路上,一架"黑死神"伊尔-2型攻击机拦住他的去路,大口径机炮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
  (450)
  消息传到"鹰巢"大本营。
  惊呆半晌的元首喃喃道:"或许是我的急躁任命把他断送了……"
  清醒了一阵,元首吩咐副官长施蒙特:"曼施坦因还是暂时留任南方集团军群吧。告诉他,作他想作的事。"元首本想把这个人调往西线……
  过一会元首再次开口:"鹰巢这边收拾一下,施蒙特。明天我们赶回狼穴。"
  基辅。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部。
  同样渴望和隆美尔正面较量的科涅夫元帅,得知消息,心有不甘:
  "就这么消失了?太便宜了…这么说是空军兄弟抢在前头了…也不错,就算是替瓦图京大将报仇了吧!"
  红军加强了南方攻势。
  德国手中的克里木半岛最终在12月下旬丢失。虽然元首一再指令"塞瓦斯托波尔必须坚守",并禁止任何撤退。
  耶纳克上将带领17集团军6万多德国和罗马尼亚士兵,在塞瓦斯托波尔战斗到最后几百人。这场失败使罗马尼亚出现了明显的不稳定征兆。
  此后一周,土耳其通知德国使馆,两国外交关系自即日起中止。这就停止了德国稀缺的金属资源--铬的供应。
  到12月份,"豹防线"南段不复存在。
  仍在坚守的是防线北端,德军和多数波罗地海三国部队战斗得可算顽强。那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人,在白俄罗斯表现不佳,可是战火烧到家门口,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倔犟。
  白俄罗斯的情况令元首忧虑。
  以防御见长的莫德尔元帅能做到的,只是坚守住了明斯克以西防线。到处出没的游击队对德军补给线造成极大压力,令协防的"乌克兰解放军"焦头烂额。
  从北线赶来的德军装甲部队,用钢铁和血肉阻挡苏军IS2和T34组成的装甲洪流,双方在沼泽与湖泊之间的平原和垄岗上继续搏杀。由于后勤牵制,这场搏杀显得不那么有章法。遭遇战甚至大大多于有组织的攻防。其实同样场面,在后勤不畅的西线也比比皆是。
  严冬属于红军。
  沉重的苏联压路机喘着粗气,摇摇晃晃,缓慢而又坚定地向西开去。
  (451)
  地拉那。盟军巴尔干战区司令部。
  史迪威将军把腹部顶在桌子角上,忍受着胃痛的巨大痛苦。但他忧虑不安的是战局的进展。
  这里,他的战线不存在后勤牵制。除了中东囤积的数十万吨物资外,中国人整体消耗量较小也是重要原因。
  接近年底,整个战局大势和自身疾病的困扰,使他流露了焦躁。几名高级指挥官--中国远征军司令李宗仁、巴尔干第一兵团司令白崇禧、第二兵团司令刘伯承、和装甲52军军长关麟征纷纷受到他的质询:"我们是不是打得过于循规蹈矩了一点?"
  两个月前,他发出《远征军扩军计划》,得到中国国内的响应。
  组建正规空军、装甲兵、炮兵的吸引力,以及士兵待遇的改善,使南京和沈阳又各自决定分别派出40万和20万军队。加上原有部队,史迪威上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百万大军统帅。
  此外还有铁托的25万南斯拉夫部队和8万希腊游击队。而他们面对的德军及其仆从军,加起来不过70万人。
  优势力量对比,加上无可争议的标准美式装备和后勤,却三个多月仍然没有拿下贝尔格莱德、雅典或索非亚之中任何一个标志性城市,推进到多瑙河边……怎么不让62岁的四星将军着急?
  在战地采访史迪威将军的《时代》周刊,这期中文版刊登一篇评论文章,题目是《巴尔干呼唤猛将》。
  (452)
  在派出空军的问题上,南京国民政府不甚积极。他们的主力正在国内接受退役的陈纳德将军组织的系统训练,计划时间是整整一年。
  对地中海战区南京只派出2个运输机、2个轰炸机中队和1个机场勤务团,组成一个2000人的航空联队。倒是力量相对弱小的"华北联军"肯下本钱。
  沈阳的中共为锻炼自己的空军力量,派出司令员聂荣臻和参谋长刘亚楼亲自带队,组成13个中队的飞行人员和地勤1万余人来到欧洲。从9月份开始陆续混合编入李梅少将的第15航空队。
  美军航空兵也乐得有人替他们去执行危险的飞行任务。
  毕竟10%的战损率,使每次出勤都有人不能回来。于是他们往往对中国空军联队从各方面给予保障和扶持,希望能够越来越有效地替代自己。
  已在美国陆航高层任职的杜利特中将,对这支曾与他并肩作战的年轻空军似乎刻意照料。
  短短几个月里,他调配了数百架各型飞机--从教练机到侦察机、战斗机以及相关器械。加强了华北空军联队的训练,使其空勤和地勤水平日益提高。
  进入1945年,即使李梅第15航空队的轰炸机群里,那些副驾驶、机枪手和投弹手岗位也多数由中国士兵担任。机场后勤队伍中充斥着东方面孔。
  黄皮肤、黑头发的飞机驾驶员也逐日增多。被选派来学习并实践的飞行员,多数是东北、华北各大城市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青年,也有不少自愿从南方投入华北民主联军的学生兵。
  杜利特前来意大利盟军基地视察时,对史迪威谈到:"在技术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上,共产党人可是并不落伍。这一点甚至好于国民党人。"
  几个被选拔开飞机的士官,曾在当年纳兰基地草原上学会开车。对比那时和此时学习新技术的情景,他们感叹地体会:
  "几年里,从汽车到飞机,虽说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但都难不倒我们。别人能学会,我们也能学会!"
  新年来临之际,聂荣臻、刘亚楼兴奋地向来访的毛泽东汇报:
  "主席嘞,来欧洲100天里,我们已组建了自己的'B-24解放者大队'、'B-25米切尔大队'、'A-26入侵者大队'和'P-51野马大队'哟!现在拥有298架各型作战飞机,还不算运输机。连上地勤和防空兵,空军有16000多人啦。"
  毛泽东面有喜色,但并不激动。挥笔题了一幅字:
  "人民空军,任重道远。"
  欧洲大战结束时,这支空军发展到4万人、作战飞机750架、运输机400架的规模。体系完整、管理正规,成为有独立番号的完整航空队--盟军第33航空队。
(453)
  1944年11月美国大选,罗斯福总统赢得了第四任期。
  按照日程表上的优先次序,处理了国内诸多问题后,他启动了霍普金斯计划。
  为了他的战后世界格局理想,总统感到,有必要协调中国国共两党的矛盾。而现在正是最恰当时机,更早和更晚,都会损害或减低效果。
  霍普金斯的计划就是:由新任、也是连任总统,向中国两党领袖发出邀请:
  --欢迎前来美国,参加新总统就职典礼。这个邀请理由得体又充分,而且不显得刻意和功利。
  霍普金斯引用一句中国成语说:这叫及时"调虎离山"。
  总统认可霍普金斯的观点。但他不能那样赤裸裸地说出来,委婉是必要的。
  他强调:自己希望与他们亲自见面,以了解他们的意见分歧、研究美国用于支持中国战后恢复的贷款如何使用、怎样陆续到位;研究未来的中美关系,东方政治和世界格局理念;研究一个古老国家如何恢复她往日的尊严,和一个新兴国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定位……
  为强调两位客人应邀赴约的必要性,打消他们因故不肯前来的潜在可能,罗斯福在邀请中加上这样的词句:
  "1945年,和我的下一任期中的一切事务,都将是如此地史无前例和富于挑战,我不希望等我的健康恶化到使我无暇兼顾千头万绪的东方事务的时候……
  "我期待着,在繁忙工作还没有使我的身体衰弱下去之前,完成这次会见。"
  (454)
  此时的中国,民间上下涌动着"重建家园"的思潮。
  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对于内战再起有一种本能的反感。
  政治上对立的双方,确实萌动着某种对抗的风险。然而由于谁都没有以武力彻底解决对手的切实把握,也认识到对方军事潜力不可低估,己方的军需储备远远谈不上充足,所以一时都无从下手。
  中国两党领导人无法谢绝美国总统的邀请。
  于是纷纷安排手中的国内事务,准备他们各自绕过地球的旅行。
  国民党方面略感勉强,私下认为,罗斯福总统的邀请不够对等。但既然对手方面已经欣然受邀,那么自己不去也不行--不礼貌、造成被动不说,起码不能让对手专有这类机遇吧。
  而共产党方面早就对此怀有期待,甚至曾经投石问路※。当然他们还不能设想自己这边单独受到邀请的场面,但对罗斯福的好感,是顺理成章的。
※史实:1944年10月,毛泽东、朱德曾通过美军延安观察组赫伯特·希契海军中尉带信给金上将并转总统,表示希望访美,探讨联合作战意向。--卡萝尔·卡特,《延安使命》,185页。
(455)
   1944年12月,毛泽东从旅顺港启程,乘坐"太行号"巡洋舰,向西进发。
  他选择的路线是途经印度洋、红海和地中海。他想顺便看望那里的远征部队。并希望会晤他感兴趣的另一位著名游击战领导人:铁托将军。
  之后,他将穿过大西洋,抵达美国东海岸,从纽约上岸。
  "太行号"前身是原日本巡洋舰"大淀号",满载排水量超过万吨。设计考虑是作为潜艇舰队指挥舰,装有大功率长波电台。太平洋战争后期,曾短期作为日本联合舰队旗舰,舰载"水上飞机格纳库"被改造成总司令部,拥有"强力、完备"的指挥通讯设施。
  现在它是"北洋舰队"旗舰。
  护航的"井冈号",是缴获后才下水的一艘全新巡洋舰,以日本河流"酒勾川"命名(阿贺野级)。排水量7300吨。为追求高速性,设计长宽比为1:11,舰身细长美观,航速达36节。
  此前,两舰已先后三次航行地中海,为巴尔干运送部队。可谓轻车熟路--或者"轻舟熟路"了。
  这次舰上载满华北人民慰问中国远征军的各种礼物--家乡的苹果、鸭梨、柿子、红枣、白菜、山东大葱、四川榨菜、豆瓣酱、湖南辣椒、腊肉……
   更厚重的礼物是精神的--华北联军解放新京之后,政治部接管了原"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将它改造为"中国长春电影制片厂"。得知毛泽东主席要亲自到巴尔干前线看望指战员,电影制片厂连续数天,夜以继日地赶制了一部记录影片《祖国,注视着你》。
  朱德总司令亲自观看内部试映后,评价道:这是对前线将士最好的慰问。
(456)
  印度洋。
"太行号"离开科伦坡中继港,驶入阿拉伯海。
毛泽东伫立舰桥,用望远镜打量着远近的新奇景观。这是他第一次乘军舰旅行,一次真正的远行。
  脚下,是属于中国的、民主联军的、自己的大军舰。
  眼前,是舰艏劈开的浪花,和热带碧空中翔集的鸥群。
  喜爱游泳的他,曾经游过中国许多江河。现在他很想尝试海洋。海洋使他这个地道农家子弟,眼界开阔。
  甲板上,他神思泉涌,逸兴遄飞。随口吟诵了几首咏海的诗篇。还对随行英语翻译黄华说:
  "海洋,别人都说很大。实际上,大,并不可怕。法西斯牛皮不是吹得很大吗?戳穿了,也没有啥。所以世界上有些大的东西,其实并不可怕。"
  (457)
  蒋介石选择了向东的路线。他愿意、也习惯飞行。
  这次旅行目的地可不仅仅是美国。它应该有充分的附加价值,也最好能了结一下多年夙愿。
  委员长晚些时候,于元旦当天启程。乘坐陈纳德为他专门改装的C-54大型运输机。这是本时代最先进的运输机,就连美国总统,行动不也是依赖它么?
  日程已安排好。先过日本逗留几天,检阅驻日占领军。然后,看看当年留学的地方,是否湮灭于战火……
  他想找到当年那位生物课教官。那位举着一块泥土,嘲笑地说,"这上面有四万万个细菌,如同中国人口"的教官。对此,当时年轻的蒋志清起身激愤而答:那么,五千万日本人只等于这些细菌的八分之一!……不知这位教官如今怎样?
  当然还要会晤麦克阿瑟将军;也顺便见一下那位裕仁。
  想象汪精卫当年求见天皇而不得的尴尬,再想象如今天皇不得不屈尊来到自己的下榻,求见一位战胜国领袖……蒋委员长感到血脉贲张、意气风发。
  他确信天皇裕仁定会主动求见。日本需要求助于中国--而不是美国--的地方很多呢。何况战后国际法庭尚未开庭审理,天皇对自己是否被定为战犯惴惴不安。中国在法庭上的态度,甚至能够左右日本局势。
  中国的命运同日本具有某种神秘的联系。战败的日本,更值得一看。
  然后飞檀香山。那是国父孙中山发祥之地。甚至可说是国民党发祥之地。对中国革命的早期输血,是靠了那里的华人养牛场完成的。
  檀香山,就连这个优美、富有韵味的中文名字,也足以令人遐想。只可惜孙夫人不愿同行,美龄力劝三次,全然无效。
  然后是旧金山,这个华人聚居的美国城市。数十万华侨对于领导祖国七年抗战的领袖到来,将表现出高度热情。
  实际情况也如他预期--海峡上的金门大桥张灯结彩,唐人街的庆典令他陶醉,也触动了他深深的民族情结。
  (458)
  蒋介石启程当日,元旦那一天,欧洲-意大利首都罗马-发生一件跟中国有关的事情。
  10月底,被盟军攻打半年之久的"古斯塔夫防线"终于攻克。接着11月份突破罗马以南的"恺撒防线",然后12月份是"哥特防线"。德军黑廷霍夫司令官紧急增援3个师、1个重型坦克团,也没能挡住盟军步伐。罗马被攻克了。
  这一轮战斗中公认的两支"英雄部队",一个是波兰第二军团,在攻占卡西诺山时,付出4500人牺牲的代价;
  另一个就是滇军,作了3次勇猛的穿插,牺牲8000余人,在战线后方拦截了德军增援,使盟军突破得以实现。
  其间60军卢汉军长身负重伤,抢救半月宣告不治。代理军长曾泽生率部突破外围堑壕防线,率先进入市区。
  这是中国远征军赴欧参战以来,首次参与解放一个世界级大城市。滇军总指挥龙云上将感到扬眉吐气。
  12月底,滇军远征兵团兴高采烈地准备入城式。忽然接到意大利战区盟军司令部通知:入城式暂缓,在元旦日举行。
  通知似乎很有道理。于是龙云命令:休息待命。--但从此就没了下文。
  直到元旦下午,滇军远征兵团才得到召唤。进入城区时,得知英军部队已通过完毕,法国和波兰军团也在通过。这才轮到第一个打开罗马大门的滇军起步。
  顿感沮丧的滇军低头走过罗马国王广场和君士坦丁门。
  他们听到某些不怀好意的嘲笑声:
  "看看这些排在末尾、无精打采的中国人吧!怎么有点象俘虏?"
  消息传到埃及中国远征军司令部,李宗仁气炸了肺。
(459)
  蒋委员长出访之前,对国内一系列问题作出了安排。
  点检手中军力,国内还保留着44个美械师。驻日本的6个师当中,有三个是装备良好的标准美械部队,已指示他们替换回国。驻日司令官也改为徐永昌将军。
  虽然着手一批老弱病残士兵的复员,国军总数还是达到390万人,其中"中央军"序列超过250万人。
  美中不足的是,国内缺少重型装备。
  4个155毫米"长腿汤姆"重型榴弹炮团都在欧洲。关麟征的52装甲军倒是美式标准重装战车部队,可是目前全部控制在史迪威手上,回不来的--本来说好,远征军是由英国人指挥,没想到怎么又被史迪威钻了空子!真不知道这个"乔老醋"还会在命运的哪个十字路口上等着我哦……不过他倒挺有办法,也把更多的共军调到欧洲去了。
  为熟悉和掌握更多技术装备,第二个装甲军--杜聿明的第5军也派到开罗,集训换装。原来驾驶M3斯图亚特轻战车的坦克兵,现在开上了M4"谢尔曼"。以前中国不曾见过的M10、甚至M18坦克歼击车也不陌生了。
  美国佬对参战部队确是大方,除了奢侈品,该给的都给。这也理所当然,毕竟要这些军人卖命流血么。
  这一手确实牵制住了华军。美式后勤,已使他们逐渐习惯了痛快淋漓的发射,和大手大脚的消耗。
  有些部队大叫大嚷"缺乏弹药"的时候,实地检查的结果,他们的弹药比对抗日本时期要多出好几倍!过去非常能够忍饥挨饿的中国士兵,现在不同了,常常挑剔本部队与外部队之间的伙食差别……
  据说共产党那边也出现类似情景:某次演练强行军时,一批战士眼巴巴望着汽车,不肯走路;伤愈后出掌共军后勤的贺龙,在《民主日报》上撰文,批评底下部队作战时"不必要地使用连发射击"的坏习惯;为此他主张减少"卡尔迅式"冲锋枪的配备数量……
  蒋公苦笑:依赖美国,误人不浅啊!
  (460)
  建立自己的兵工、后勤无疑是当务之急。可惜自己和整个国府过去对满洲--东北一贯不重视。先总理孙中山时代就有这么个不正确的习惯性思维……
  满洲,保存着日本留下的一套完整的工业基础啊。接管的那些共党土包子,不知用多久时间发挥它的作用?弄不好这是他们争天下的资本。
  何应钦曾献计:释放张学良,任命为东北行政长官,向那里插上一根钉子。
  委座审时度势,果断批示:暂不考虑!
  此时释放张学良,他出来后成为谁的"钉子"都很难说。在依靠实力获得发言权的今天,有几个人跟张学良跑呢?
  解决东北问题必须另觅良策。
  得意门生戴笠,曾向他提示一条清晰的思路。只可惜天不与寿--那次雨中的飞行失事,把这位戴雨农葬送在太湖边的戴山之麓……
  雨农之死,痛失一臂。未能实施的计划也就成了"遗计"。
  熟读《三国》的蒋公叹息:或许这就是"郭嘉遗计定辽东"?……哀哉奉孝!惜哉雨农!
  蒋公于是布下一枚着意深远的棋子。
  年底出访前,他利用在南京颁授一级上将军衔的有利时机,召见了第七集团军司令傅作义。表彰他为党国建立赫赫功绩的同时,明确授予他蒙绥察三省"总督"--绥靖区最高行政长官的职责,同时足量调拨给傅部一批武器、弹药、车辆,并就此理顺傅部的后勤保障体系,明确了摩托化第七集团军的归属。
  挖掉这支"七路半",委员长感到几许宽慰。未来的斗争,不仅仅是军事上的。相对来讲,蒋公或许更擅长军事背后的那些谋略领域。
  (461)
  毛泽东出访前当然也不会忽略作出布置。12月,军委重新编制了"华北民主联军"战斗序列:
  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
  总参谋长:周恩来(兼)。
  华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朱德。
  副总司令:贺龙(兼后勤部长)。
  装备部长:黄克诚。
  总政治部主任:陈毅。副主任:谭政。
  第一兵团司令员:叶挺;政委:罗荣桓;副司令兼参谋长:粟裕。
  第二兵团(远征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
  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徐向前;参谋长:王树声。
  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林彪;参谋长:程子华。
  军委直属战略机动部队司令员:陈庚;政委:谢富治。
  海军司令员兼政委:叶剑英;北洋舰队司令:萧劲光;参谋长:张爱萍。
  空军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刘亚楼。
  装甲兵纵队司令:许光达;
  空降兵纵队司令:李天佑;
  两栖纵队司令:韩先楚;政委:邓华。
  炮兵纵队司令:朱瑞;政委:郭化若。
  驻日本(九州)占领军司令:罗瑞卿;政委:甘泗淇。
  中共旗下正规部队此时为127万人,由华北自治政府承担后勤和给养。装备以美式轻武器为主,部分自行制造,另一部分为过去同苏联交换。
  此外还有使用缴获日本武器为主、由地方自行补给的民兵约90万人。
  在巴尔干,毛泽东与铁托的交流中,考察了另一种前期主要依靠独立自主生存作战的模式。目睹战况进展、部队进步,使他决定:派出更多干部和指挥员来欧洲,学习和观摩现代战争!
  在"太行号"上,毛泽东发电报给周恩来,请他尽快作出部队和将领轮换的安排。同时再次作出派遣叶挺兵团25万人增援巴尔干战区的决定。
  毛泽东是逆向思维大师。这既是尽快取得现代战争经验和装备的捷径,更是在访美之前,向世人宣示一个明确姿态。
  --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专注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而无意于内战。
(462)
  地拉那。巴尔干战区司令部。
  史迪威将军再次会晤了毛泽东主席。
  遵医嘱戒了烟的史迪威,找来缴获的德国上等啤酒,以此待客。
  没想到毛泽东喝了两口,大大咧咧地说:"喝不惯。马尿一样啊……"窘得主席夫人江青翻了好几下"卫生眼球"。
  史迪威忍不住哈哈大笑,平生不喜欢做作的他,倒是对这种自然、质朴,充满乡土气息的领袖人物更能够拉近感情,两人交谈甚欢。
  史迪威自然欢迎"华北联军"增大参战力度。这将使他战区里几乎不再需要美军承担地面义务。这样,上层和舆论对他的干预也会大大减少。
  美国航空兵人数也无须增加--按计划培训起来的中国空军日益顶用了。他们的半数,都有200小时以上飞行经验,这在螺旋桨时代已达合格标准。
  毛泽东介绍,这次带兵出国的第一兵团司令叶挺将军,曾是新四军第一任军长,还在20年前的北伐战争中,就是全中国知名的猛将。
  史迪威频频点头。1927年他就深入考察过北伐战争,当时撰写的报告受到几次嘉奖--在那份报告里,他把北伐军称为"南军"。(那是一次中国式的南北战争)
  毛泽东再次感慨史迪威对中国的了解。随后说起:前不久蒋介石迫于国内进步势力舆论压力和共产党的多次交涉,释放了叶挺等一批"政治犯"。
  史迪威也感兴趣关于中国的话题,只是不便多说。他只好对"花生米"的独裁、专制和腐败表示不屑,并对蒋在压力下终于作出让步感到高兴。
  "我与他打交道的历史证明,只有压力对他才行之有效!※"史迪威拍了一下手掌。然后转移话题:"巴尔干需要猛将。我欢迎叶挺将军,希望他建功立业。"
※这却是史迪威的错误判断。实际上蒋的自尊心极强。
  毛泽东按自己的老习惯与史迪威愉快地谈了一个晚上。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