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另一种历史

_17 铁血熊猫(现代)
  特别调查局的调查结果《迫水报告》表明,局势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严重。
  5月5日举行的新一届"六巨头"会议上,米内海相提出一项建议。这个建议若是一个星期前阿南内阁中提出,可能会使他被开除出内阁,甚至会遭暗杀。他正式提议请苏联出面调停,结束战争。
  "和平"这个禁忌的话题,现在终于公开了。但仍有人忧心忡忡地建议道:话题只限于在这里讨论,以免"严重动摇"军队士气。
  5月6日,铃木在简陋的国会进行演说。78岁的首相提到27年前他在旧金山发表的一篇讲话。
  原准备听取一位老人回忆往事的国会听众,为他的论点大吃一惊。
  "我那篇讲话总的精神是:日本并不好战。它是世界上最爱好和平的国家。它和美国没有理由要打仗……双方都会受到神明的惩罚。"
  即使这样一篇混沌讲话,由于提到"日本应该爱好和平",也在国会大厅内引起轩然大波。
  敌对情绪顿时爆发:轻蔑的嘘声、威胁的拳头和"打倒铃木内阁!"的呐喊,此起彼伏。支持他们的理由是,在德国还在坚持抵抗、坚持作战的前提下,日本怎么能够考虑不体面地退出战争?
  铃木摆摆手:"德国?哪怕是能送来一吨粮食,也算体现了同盟的价值。"
  他的结论是:时至今日,和平,仍未成为国会的追求。
  一星期过去,莫斯科没有对天皇一相情愿的建议作出回答。天皇按捺不住了,再次召见铃木首相。
  "切勿错过探索苏联真正意图的时机。"他说,"不能直截了当地请俄国出来调停吗?为什么不能派一名特使带上我的亲笔信去苏联呢?"
  外相东乡茂德秉承天皇旨意,正式请求苏联出面调停,结束战争。苏联大使马立克也直截了当,问起"和平的代价"。
  东乡闭上眼睛,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请您提出吧。"
  外相在御前会议上报告:和平的代价,就是苏联的领土要求--南桦太、北海道、千岛群岛。苏联明确表示,需要自己能够控制的太平洋出海口。
  御前会议长时间沉默。没人肯表态。
 外相东乡茂德 御前会议
  (382)
  奉天市区。
  巴顿的华北抗日联军第三兵团正在举行入城式。老百姓对这支能够消灭皇军的强大部队非常好奇。
  新式的军装,带着红蓝双色臂章,步伐整齐、铿锵有力。士兵穿着军靴,脸上透着杀气,身后是隆隆的机械化装备……这是过去任何中国军队不曾具备的。
  虽然还不知道谁是统领,百姓仍然夹道欢迎,三兵团进驻的每个街区都万人空巷。一些家里的脸盆和桌面都被临时用来代替锣鼓。
  "十三年了。中国人的队伍回来了。"一个白发老人说出心声。的确,日寇铁蹄下十三年的亡国奴生活,这一天让东北百姓等得太久。
  5月7日下午,陈庚参谋长在市中心广场上,站在M-7自行火炮的驾驶台顶,对当地市民宣布,除大连外,辽东半岛正式解放!口才出众的陈庚将军宣讲各项政策,不时激起阵阵掌声。
  有些了解点历史的文化人,还私下传播着-这位将军许多年前在北伐中,亲身把蒋介石总司令背下火线的传奇经历。
  一位更熟悉历史的长衫眼镜人士纠正:"那次是东征哦!不是北伐。"
  入城式进行着,人群沸腾着。
  精良的装备、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和空前的规模,即便是日本人全盛时期也远远不能相比。
  人民感觉吃了定心丸。许多人流下激动的泪水:亡国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收复山海关
(383)
  巴顿中将戴着三星钢盔,走到欢迎人群面前,一一握手。这个举动受到记者好评,成了不少报刊的标题照片。
  几个胆怯又好奇的孩子试探地,向这个魁伟又和蔼、如同神话故事里的金刚、门神一般的大鼻子将军,伸出小手,看着他蹲下来跟自己说着和气而又听不懂的语言,感受他明确的善意……
  最后,近距离地注视和分析了一会儿他的蓝色眼球,孩子们欢跳着跑开。
  巴顿搜空自己和副官戈德曼的每一个口袋,伤心地责备道:"该死!怎么能一块巧克力都没有呢?"
  巴顿还邀请罗荣桓政委,公布一系列"占领军政策"。
  罗荣桓笑道:我们还是叫做"解放政策"吧。巴顿点头称是。
  文职部门很快组织了一个军事管理委员会,并将日军的储备粮食拿出,分发给饥荒中的百姓。
  入城式结束,大兵团作战随后开始。
  按照"不停顿攻击"原则,航空兵连夜派出400余架次轰炸机,对大连周围日军阵地、交通线、集结地、补给基地进行了3天大规模轰炸。战斗机则巩固制空权。
  那些"连巴顿夫人都能开"的坦克,和这句广为流传的话,确实对八路军小战士们有着巨大的激励,第3兵团没有坦克手匮乏之虞。海上补给也充裕。巴顿还贪心地抱怨卡车不够。
  巴顿兵团不像林彪兵团那样还使用落后的旧坦克。他拥有清一色的"斯图亚特M3A3"。这些铁家伙又快又轻便,通过桥梁时无须担心;而日军反坦克枪和37战防炮造成的损害,几乎可以忽略。
  满洲全部4个日本战车联队已被"巴顿的坦克兵"打垮了3个。看完战况报告,巴顿呵呵大笑,对前来观战的史迪威说:
  "这些该死的日本毛毛虫,比那些狗娘养的德国鬼子好打多了!"
  史迪威面色严峻,警告他不可轻敌:卡尔迅已经牺牲了。
  巴顿愕然半晌,收敛笑容,默默摘下钢盔,肃立一分钟。
  (384)
  日本千叶。内阁临时办公处。
  在东京不堪使用的情况下,内阁其余部分也搬到这个小城。在这里,外相东乡奉天皇旨意给日本驻莫斯科大使佐藤尚武发去一封密电:
  "天皇陛下极其渴望结束战争,然而,英美坚持要求无条件投降。这只能引起继续流血,使日本遗憾万分。帝国出于对人类的真诚关怀,希望和平得以恢复。为此,近卫公爵将携陛下亲笔信前往莫斯科,请苏联政府为此行提供方便。" ※
  佐藤不相信这种行动能产生结果。他在圣彼得堡呆过9年,自1942年以来就担任大使,对苏联人深有了解。
  每天一个城市的毁灭,使日本更加迫切地希望通过苏联出面为和谈斡旋。
  几天后东乡再次致电佐藤:
  "局势急转直下,须尽快澄清苏联态度。再作努力,并即复告。" ※
   ※两者均节选自原电文。
  5月,盟军情报系统得悉,斯大林已指示远东军区:"对日本投降后的远东格局,迅速作出有效准备和有利安排。"
  中美表示:拒绝任何国家调停。
  重庆政府还坚决反对苏联向满洲出兵,并宣示,那涉及中国主权。
  丘吉尔首相则同意保留天皇制度。但不愿邀请苏联参战,认为已无必要。
  5月25日,中美英三国外长在台湾海峡澎湖列岛举行会议,发出敦促日本投降的最后通谍--《澎湖宣言》。
  (385)
  满洲平原。
  5月下旬,华北抗日联军发动长春攻势,在公主岭、四平一带与日军再次展开激烈装甲战。
  史迪威22日飞抵四平,亲临现场。他对林彪4兵团的运动歼敌作战有兴趣;同时也想亲眼观察一下泰勒热衷的那个伞兵五角阵型。
  巴顿将军虽然第一个进入奉天,但此时林彪兵团已在四平一线作战。锋芒直指新京长春了。巴顿于是为语言不通、难以高效率地指挥中国部队而苦恼,开始抱怨美军在中国大陆投入部队太少、他的竞赛条件不公平等等……
  他的工作主要成了训练坦克兵。
  虽然他不厌倦这种工作,但在激战方酣的时刻,总觉得不过瘾。
  他的第3兵团任务是解放辽宁全境,同时插向朝鲜北部,策应半岛南端盟军登陆战。他让陈庚参谋长制订一个歼敌30万的计划,但他不满意--目前完成的还不到二分之一。
  巴顿给人的印象是性烈如火、铁石心肠。但私下里的他,其实很重情义,爱兵如子。副官戈德曼讲起,就在西西里战斗中,他到前线医院看望伤兵,有时就跪在生命垂危的伤员身旁,给他们别上紫心勋章。并常常象母亲那样,俯身在他们耳边轻轻絮语※……到了中国,他仍然保持着这个习惯。看望伤兵是他的功课。
  这些,罗荣桓政委看在眼里,并安排随军摄影师,作了一些记录。后来,这成为两军交流史上珍贵而有趣的素材。
   ※史实。
  关于战况进度,巴顿中将略感得意的是,两天前他派出一支装甲快速部队,长途奔袭,逼近了关东军的战时指挥部--通化。这个行动再次打乱了日军部署。
  ……嗯。按照地域划分,那里可是属于4兵团啊--呵呵,林彪将军的地盘,巴顿现在想。但那个年轻人却保持着习惯性沉默,好像也没有生气?……
  嗯。对这个人还没琢磨透。他到底怎么想的?为什么总是不吭声?
  巴顿随手在日记本上描摹着那两个方块汉字,一个他感兴趣的名字。
  (386)
  四平。晓东中学。第4兵团指挥部。
  林彪也有他的苦恼。日军拼死顽抗,公主岭进攻战中锋芒受挫。史迪威并不担忧,还乐呵呵地鼓励了他几句。
  将军走后,一向沉默寡言的林彪在小本子上翻来翻去,查找和对比歼敌数字。然后叹口气,破例向参谋长萧劲光倒了一回苦水:
  "我们为什么没先一步拿下奉天?攻坚武器不够呀。人家巴顿手上是全新的美式装甲兵力。我们呢,不过一个轻装甲支队,除了'灰狗',就是苏联旧货。油料又紧巴巴的。是吧老肖?"
  萧劲光颇有同感:"我们野战歼敌其实很可观嘛,战果都是空前的。另外,3兵团离港口近,补充就方便。这不公平哎。我有个疑问……是不是……是不是史迪威将军有点偏心眼哪?想尽可能让他们巴顿立功吧?"
  林彪摇头:"没有这回事。史老头,我跟他一年多,相信他的公正无私。问题在于我军装甲机械化人才不够。所以做事不能操之过急。再者,巴顿那一套鼓励部队不停顿进攻、不构筑防御阵地、轮换吃饭睡觉、各部交替掩护的套路,是行之有效的,这个,我们要学。"
  萧劲光问:"林总,为什么那天,史迪威司令要把2兵团的周士第装甲支队调给我们,而你不同意呢?"
  "首先中央也不同意嘛。刘邓2兵团扫荡中原,任务也不轻。同时,还要防一手--有人亡我之心不死呢。"
  "噢。明白。老蒋有4个装甲师呢,咱才是3个旅级支队。一旦拿下南京武汉,他们矛头所向可就令人深思了。"
  "今后战争中,技术兵种、技术人才,我们必须严密注意,优先培养。"
  战争中的林彪深谋远虑。
  "林总,最近情报表明,苏联现在,有对黑龙江沿线日军动手的可能……你认为呢?"在苏联学过军事的萧劲光,转了一个话题。
  "我看,从军事角度,不必反对,乐观其成;从政治角度,不该赞同,以防隐患。但决定,由上级作出。"
  36岁的林彪分析得概括洗练。
(387)
  奉天城,现在改名沈阳市。
  5月中旬在沈阳前清故宫大殿,由华夏民间商会组织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巴顿中将作为特邀嘉宾。
  缺少心理准备的他,带着丑陋又心爱的小狗"威利",心不在焉地回答着提问,心里憧憬着另一次装甲进攻。
  当被问到两年前的草原坦克战时,巴顿顺口答道:
  "是啊,那一回很顺手。我只有60个美国车组和59个中国车组。但那可是个他妈的装甲战的好地方啊!--我是说蒙古!对!我愿意随时回到那里去战斗。"
  记者问,再去那里……同谁战斗?
  巴顿象是喝醉了酒似的回答:
  "见鬼,谁都可以。比如……俄国人?据说他们的坦克很棒。该死的,我想我们的也不错。"
  对话被新闻界报道,引起一场轩然大波。结果竟迫使他被召回国,并再次付出一颗星的代价。
  史迪威急得跺脚,也无法替他掩饰。
  此前两天,有一段小花絮。
  3兵团7纵队司令员邓华准将,为了一件公务来到4兵团司令部。邓华是受到林彪器重和提拔的干部。林彪见了他,难得地笑容满面,握手让坐,沏茶待客。随后就拉他在地图上,圈圈点点,指指划划,不解之处就请邓华辨认、解说。图解之后,又问巴顿将军的指挥艺术和美军特点、武器性能等等,包罗巨细,不厌其详。
  邓华心忧前线,又担心误车,如坐针毡,几次抬腕看表,欲辞不忍。
  林彪其时竟心无旁骛,视而不见。最后一次,邓华又看表,让林彪察觉了。问有什么事?邓华说:"林总,巴顿将军那里等我速回,我还得赶路呢……"
  当时林彪脸色就沉下来,手一摊,你走,走。邓华忙不迭地出门后,林彪抬手掀翻了桌子。
  另一朵小花絮:
  不久后,巴顿将军因记者招待会出言不慎,被召回国。临行前夕,他跑到第4兵团司令部,把自己习惯乘坐的那架改装"蚱蜢"作战指挥机,送给了林彪。
  巴顿介绍了一番空中指挥装甲战的好处,还伤心地表示:希望再次见面。
  林彪的回赠显得很不相称。
  他既无准备,平日又疏于礼节,并且性格内向,对此毫不用心。所以一时翻箱摸兜,找不出像样的礼物。
  巴顿呵呵一笑,挥手说不必了。拿出日记本,请林彪写一句告别赠言,并签名留念。他一直写不好那两个复杂的汉字。
  巴顿的潜台词是:通过林的赠言,看看他,和他们中国军人对自己的评价。因为以后的机会不多了。
  林彪拿过本子,端端正正写上"惜别"两个字。签了名左看右看,意犹未尽。
  巴顿也觉得两个字太少。
  林彪背着手在司令部里踱步一个来回,再次接过巴顿递来的那支派克钢笔,翻开一张空白页,粗重地写下:
  "我执梭标望君还。"
  飞到太平洋上空,巴顿的副官戈德曼中校,问起这句赠言的涵义。
  巴顿久久地琢磨着那几个瘦长的汉字,缓缓说道:
  "见鬼,这句话……真他妈的让我感动。是的……他们喜欢我,等我回来。这就足够了。中国,没有白来。"
  (388)
  中国南方战线。
  5月底,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指挥国军收复武昌、汉阳。关内日军最后一个野战集团--第11军被毁灭笼罩着,苟延时日。横山勇中将受到撤职处分。
  这期间一个不愉快信号是,因平汉线当中几个路段接收问题,国军汤恩伯部与华北联军刘伯承部,发生了先是连级、后来是营级的摩擦。双方互有伤亡。
  由于魏德迈和史迪威的及时努力,制止了事态升级。
  6月1日,一个历史性时刻到来。
  在关麟征、杜聿明两军装甲兵和卫立煌野战兵团共60万人的合击下,南京守敌日军15万人史无前例地开城投降。
  "中国派遣军司令"畑俊六元帅献出了他的军刀。照片贴上各大报纸的头版,日本政府也无法否认。
  这次成建制的公开大规模投降,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给这个岛国长期固化的"忠节"观念带来一系列微妙的心理变化。大批曾经蒙昧的日本兵从此相信,确实有"缴枪不杀"这回事。投降从此正式列入日军的选择菜单。
  为此,战后审判时,战犯畑俊六的辩护律师为他争取到一定的从轻发落。
  据非正式传闻,这个胜利有着内部线索、其中包括戴笠"军统"组织的若干功劳。某几个老资格日本亲华人士也发挥了作用。但这时没人肯透露他们的名单。这些说法此刻也没有人去深究。
  (389)
  朝鲜南部城市,光州机场。
  从5月中旬开始,盟军已可利用朝鲜南部新占领的光州和全州机场。于是,大批的轻型轰炸机也可直接参战。航程完全不再成为问题。
  5月下旬,又是上千架B-24和B-29的集中轰炸,不到一星期大阪和神户便基本被摧毁。在各主要城市中,有150平方英里面积被夷为平地,300万座建筑物、几乎占全国建筑物的一半被削平,至少2000万人无家可归。
  "我想,日本人该投降了吧?B-29把他们烧得很惨。"象拳击手般强壮的副驾驶焦尼中尉说。"他们还没有死腻了吗?我炸都炸腻了。"
  "恰恰相反。"领航带队的约翰少校接话。他今天倒文质彬彬,象个名牌律师。"我看他们换了招数,日本人没有死的概念。唯一办法是杀光。"
  李梅将军没有参与谈话,仍在从事自己喜欢的方式,带队起飞。
  轻型轰炸兵力-舰载航空兵也轮番竞技,日本的防空警报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候,整天安静反而被视为不正常了。
  这就提前实现了李梅的设想--每日摧毁两个城市。
  (390)
  日本。京都。
  弹雨纷飞的时刻,这里却出人意料地平静。米国轰炸机没有光顾这个旧日本的古都。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建筑学者梁思成等人关于保护人类古代文化遗产的建议。
  古城仍然清秀典雅,云雾轻笼,琉璃烟波,象个罩在薄纱中的睡美人。
  歌舞伎美奈子流离到这里,投奔她的表妹。刚到时,仿佛进入一个凝冻着的古代世界。那些松柏、楝树和桔树仍苍翠欲滴。纪念恒武天皇的平安神宫、感人的清水寺和悬崖上的"后舞台"、植物园、长满樱花林的仁和寺……都那么古色古香,连妇女衣裙都那么雅致,带着怀旧的古风……真美啊。
  站在一株浮屠塔般的雪杉面前,美奈子踟躇着:太让人留恋了。但饥饿实感表明,即便这世外桃源般的京都,战争阴影也无所不在地压抑着人们。※
  表妹理枝子嫁到京都一个小职员家。丈夫虽已48岁仍被征了兵。丢下理枝子带三个孩子,终日在饥饿线上挣扎。穷困,使秀丽景致全然褪色。
  找到理枝子时,她在一个军用被服厂干活,孩子在山里挖野菜。美奈子这才知道远离东京的近畿地区,生活更苦。村里只剩妇女和老头子,牲口早已宰光,连种子都被吃掉,树皮都被剥食,留下白森森的枯树。
  理枝子说:饥荒严重的地方,已出现把死人分割后煮食的不堪情景!
  一阵晕眩恶心,美奈子还是挺住了,她已不是第一次听到。在横滨就有民间自发组织拿着表格请她签字:一旦被炸身亡,将自愿同意,被活着的人……当作充饥食品。
  理枝子絮絮叨叨,讲述着"人肉和猫肉味道差不多"什么的,美奈子连连摇手--实在受不了,况且她们谁也没吃过猫肉。
  理枝子还说了另一个惊人消息: 日本也轰炸米国本土了!
  她所在的被服厂由于缺乏棉花停产,所有女工都被动员来用纸糊气球。因为妇人心细手巧。这些大气球载着沙袋、调节器和一枚炸弹,在高空借助西风飞过太平洋,大约50个小时到达米国,投下那枚小炸弹。※
  糊气球的淀粉糊,人也可以吃,理枝子偷了点给孩子们。她给美奈子尝尝,还真比橡子面强多了。
  "这可是绝密呢,说出去,宪兵会把我关进监狱,那孩子们就得饿死。"理枝子眼泪流出来。
  "一定保密。"美奈子郑重承诺。
  即便以她的妇人之见,用氢气、纸和木材制成、随风而去的气球炸弹,同美军的B-29相比,日本处在多么可怜的地位呀。依靠妇女们纤弱的手,去开动杀人的战争机器、保卫本土,日本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吗?
    ※本节改造自宋宜昌著《燃烧的岛群》,意在印证战时民间疾苦。
    另外,日本空飘气球9300个,合计落在美国本土17个。
(391)
  莫斯科,苏联外交部。
  6月1日下午,佐藤尚武大使请求立刻会见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几个星期来,这位外长一直避而不见。
  下午5时前几分钟,佐藤进入雄伟庄严的克里姆林宫。被领到莫洛托夫书房,还来不及用俄语致意,对方把手一挥,打断了他:
  "我,向阁下转达政府照会。"
  凭着多年外交生涯,佐藤本能地想到这是一份宣战书。虽然这不出他之所料,但成为现实,仍是个严重打击。莫洛托夫起身离开办公台,坐在长条桌的一端。佐藤被示意在另一端坐下。
  莫洛托夫宣读文件。朦胧中,佐藤只听清最后一句话:
  "……鉴于以上所述,苏联政府宣布,自明日,即6月2日起,苏联认为自己已处于对日战争状态。"
  日本要求苏联调停和平,却收到宣战书。佐藤迅速转达这一声明。
  铃木首相犹如遇到闪电过后的霹雳--虽然早已料到那震耳的声音,但还是被它的终于到来而震得发呆。
  (392)
  当晚,布防在桦太、千岛群岛、北海道的日本第5方面军即受到苏联远东军区和太平洋舰队的全面攻击。满洲边境和朝鲜北部也发生激烈交火。
  日本海也不再是日本的内湖了。
  6月4日,关东军负责对苏作战的喜多诚一大将在牡丹江前线失踪。后来查明是被苏联第88特别教导旅--原东北抗日联军周保中、李兆麟领导的部队设下埋伏,打伤后生擒了。
  北海道东北部小城网走市,竟当天就被登陆的苏联红军占领!
  小樽和札幌也受到牵制性的苏联舰队炮击和空袭。千岛北端的占守岛、幌筵岛发来苏军登陆电报,结果无人理睬。日本已没有一寸宁静土地。
  雪片般的战报,象两年前的捷报一样,在大本营各个参谋的桌上堆积。
  所不同的是内容和反响:那时战报引起的回声是一片"班哉!"而现在回声则是低低的"八嘎"。
  ……汉城失守。奉天失守。南京失守。汉口在激烈巷战。长春遭到围困。满洲里边境守备队面对苏军一溃千里。新加坡发来告急电报。关东军地下总指挥部灌满了水,无法使用……
  联合舰队覆灭之后,陆军,特别是中国和海外派遣军已是皇国唯一支柱。现在陆军也不复存在。一个两只手都被打断的人,怎样生存?谈何抵抗?
  所有飞机厂、造船所均已中断生产。
  皇宫和内阁都只能使用蜡烛。
  港口被水雷彻底封锁。夜航派往釜山的近卫师团第二旅,触雷沉没,两千人再次葬身海峡。那已是最后的帝国精锐。
  粮荒使乡村中公然出现"食人尸"现象!这惨绝人寰的情景正向城市蔓延。
  即使玉碎,也有无玉可碎的一刻啊。
  颤颤巍巍的铃木首相,泪眼昏花,再次恭请"天皇陛下圣断"。
  (393)
  同日,蒋委员长致电罗斯福总统。
  他指出:
  "如果苏联参战、进入朝鲜、满洲、登陆北海道等,将使形势复杂化;欧战尚未结束,宜早日了结日本。不必拘泥于形式,可给予投降者适当体面"等等,--"还盼总统阁下首肯"。
  罗斯福没有正面答复,回信中却重点谈及占领区划分设想。这是秘密破译所提供的情报分析,已使他心中有数。
  一位反对对日让步的盟军将领是蒙巴顿勋爵。他是盟军将领中对日本态度最强硬的,说了一段富有哲理的话:
  "一般说来,我不是怀有报复心理的人。然而如果我们手软,日本人会利用你没有给他们以粉碎性打击这一事实,向下一代灌输这类思想:即日本不是在战场上被击败的。如果我们不强硬,他们会卷土重来,发动下一场战争。"
  战后蒙巴顿勋爵访问踪迹遍及世界,却惟独不肯去日本。
  终于,1944年6月7日,天皇裕仁发表了《投降文告》。
  (394)
  1944年6月7日, 清晨。
  东京上空,积聚的阴云还没有因为阵风而消散。全体国民前一天晚上就接到通知,今天要聆听"玉音"。
  面带饥色的市民们三三两两从自家湿漉漉的防空洞中钻出来,积聚在街头临时架设的高音喇叭下静静等待。
  新加坡、金兰湾、海南岛榆林以及各海港,水兵空着肚子在甲板集合。
  朝鲜釜山阵地,疲惫不堪的士兵尽管连站起来的力气也没有,还是被军官驱赶着,勉强站成队列。
  8时,低沉的《君之代》之后,一个中年男子的沙哑声音在上空响起:
  "朕深鉴于世界之大势于帝国之现状,欲以非常之错置,收拾时局,兹告尔忠良之臣民:朕已命帝国政府通告有关各国,接受其《澎湖宣言》和联合公告……"
  市民和士兵们迟钝而麻木地听着文绉绉的"玉音"--或者是"鹤声",有人还难以理解其内容,更多的人却明白:战争终于结束了。
  没有声音,只有流泪。
  有人流泪是想起亲人,那些死在遥远的岛屿、热带丛林、黄土高原、蒙古戈壁、或者海洋深处、甚或是自己面前的父亲、丈夫、情人和儿子们……
  也有人流泪是因为,帝国竟然真的战败了。一亿国民的血汗,自从日清战争、日俄战争以来对大国屡战不败的神话,"开拓万里波涛"的雄心,以及天照大神的庇护……都在这一瞬间化为乌有。
日军代表,根本博将军签署投降书
  (395)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灯光一直亮到天明。最高统帅部又渡过一个不眠之夜。
  "很明显,远东当务之急是尽快进攻满洲北部、萨哈林南部和北海道。也就是这里、这里和这里……可惜远东部队机动能力不够,汽车十分缺少,原有坦克装备大多还淘汰给了八路军。远东空降兵也只组建了一个团。"
  华西列夫斯基大将在地图上指指点点,遗憾地阐述着总参谋部对远东地区下一步行动的意见。
  斯大林拿下嘴边的烟斗:
  "马上告诉前线,不要因为日本投降而放松。即便只是步兵部队,也要向南,再向南,直到……"
  他顿了一下,"直到遇到中国军队为止,不要停下来。要向战士们说明,现在是为40年前我国在那片土地上蒙受耻辱而报仇的大好时机。北海道一定要占领,宗谷海峡一定要控制!"
  "斯大林同志,是否……不再抽调乌克兰那几个军?情报表明,德军在那个方向会有动作,最近叛徒弗拉索夫军队在那里活动猖獗。"朱可夫建议道。
  斯大林静坐片刻。
  "至少把近卫伞兵师派到远东。对日本,即使象征性的占领也是必要的。德寇这边,要想办法作个先发制人的打击。"
  (396)
  同一时刻。从大同和重庆,内容几乎一样的电报向前线各地飞去。
  "各部将士:加紧努力,依照既定计划与命令,积极推进,勿稍松懈。并严令日伪就地驻留,一切物资设备,不得破坏,静候我军受降,且不得接受我军以外之命令。日军如有不从命者,坚决消灭之。"
  伦敦。唐宁街。
  邱吉尔首相对于日本投降丝毫不感惊讶。因此而引发的相关具体事务,自有帝国参谋长会议去处理。即使东南亚战区的大规模受降,也是迪基--蒙巴顿上将早就作好准备的。
  他只是在电报纸上写了一行看似与此无关的话--
  "我想知道,新绘制的巴尔干军用地图,它的中文版,是否准备完毕?"
(397)
  1944年6月15日,马歇尔五星上将代表罗斯福总统,出席远东太平洋战争结束的受降仪式。
  启程前他作了一件多年没作过的事:
  他自己走到五角大楼附近街边的一个报刊亭,买下了10本上个月的那一期《时代》周刊。
  掏出口袋里的硬币时,他心情肃穆,凝视着封面--那张后来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照片。
  背景是朝鲜,月山里海滩。
  烟尘在远近蛰伏。一片血色黎明。
  没有会师的喜悦。每个人脸上都是浓重的硝烟和感伤。
  手臂吊在胸前的詹姆斯·罗斯福上校,包扎着头部和左耳的粟裕少将,以及在对日作战中失去一条腿的张灵甫少将,在卡尔迅遗体担架前合影。
  "剑齿虎"。一次极其残酷作战,建立了军人之间的理解。
  洁白的床单上,摆着一只浴血的熊猫。
  (398)
  马歇尔将军启程前,还签发一道命令:暂缓1945年度的征兵计划。
  这是根据参谋部反复分析和推演得出的结论--目前的战争态势和进展,美国陆军(包括航空兵)保持600万人已经足够,完全不需要原计划中的900万人。海军也可控制在250万人上下。※
  这个有了根据的精打细算,将节省大笔资源和经费--数目以十亿美元为单位。国家战略上的一个调整--顺势而又自然的调整,就转化出这个结果。某种意义上,这就是发挥了中国的战争主观能动性后所产生的价值。
※ 史实:二战结束时美海陆军总人数达到1200万人。
  马歇尔将军的另一项布置,是要求战争计划处迅速作出的《太平洋战争各阶段、各项物资消耗的统计报告》。
  "截止1944年6月,美国运抵中国各类租借物资总吨位303万吨。其中约80万吨交美航空兵和在华部队使用;中国实得223万吨左右……同期,原计划运往苏联物资为1100万吨,由于中国战场,这一数量减为780万吨。
  "按日期划分,1943年底,即'逆戟鲸'行动之前的近两年时间里,运到中国物资为93万吨。其中经蒙古运往华北数量21万吨,经缅甸运往云南、四川数量72万吨。
  "之后半年里运到中国海岸210万吨。如减去美军使用80万吨,中国得到130万吨。其中100万吨交国民政府。约30万吨交华北联军。
  "总计:国民政府军得到约170万吨;华北得到约50万吨。
  "物资构成:武器弹药约占四分之一;各种车辆约占四分之一;油料占四分之一;食品和军需品占了剩下四分之一。
   "结论:运往中国的物资数量比初期计划要大,但总体说来相当俭省。从效费比看可以认为,这是一份获益良好的援助性投资……"
  统计报告使马歇尔对战争进程的了解更加清晰,对战略次序的选择也更加心里有底。最后,他指示有关部门:
  通知所有在航的、装载武器弹药、原计划运往中国的船只,一律转向,改航中东和波斯湾。
  这是他和罗斯福总统一起反复商量过的决定。他们一致的看法是,这对遏止中国内战有效。
  受降仪式结束,马歇尔飞往青岛。
  (399)
  青岛。信号山。
  两栖纵队营地旁,一丛布满柏树林的冈峦上,战士们在筹建一座纪念碑。
  马歇尔和朱德上将、何应钦上将、宋子文部长等一起,为纪念碑破土奠基。
  他看见朱德将军细心地打开一只层层包裹的小木箱,用颤抖的双手缓缓捧出那只9英寸大小的、用棉布和小麦作成的、染满卡尔迅血迹的熊猫。
  那位总司令把它轻轻放在卡尔迅遗像前,直起身,端正而长久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一滴泪水挂在他沧桑的眼角。
朱德和卡尔迅合影(1937)
  离开青岛前,马歇尔将军在10本《时代》周刊上,分别亲手签名。然后交给史迪威和魏德迈两位将军。
  这位五星上将请他们务必亲手转交给名单上的李宗仁、陈诚、白崇禧、薛岳、卫立煌、关麟征、杜聿明、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等10位著名将领。
  马歇尔凝视着熊猫,叮嘱道:
  "你们看吧,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才能组成一种生动的和谐……为了中国的前程,请他们好好收藏这幅照片吧。--珍惜这份由军人血水凝结的友谊。"
  马歇尔将军喉咙有几分喑哑,但目光掠过信号山头,望向远方:
  "今后岁月里,卡尔迅的名字,该成为中国军人之间停止内战的信号。"
(400)
  太平洋战争进程,对1944年的世界产生深刻影响。
  亚洲枪炮平息,欧洲仍是烽火连天。
  一度甚嚣尘上的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如今只剩下一个环节在运转。
  由于不再需要登陆日本,太平洋上盟军数以千计的登陆舰船,纷纷向大西洋集中。由此产生的下一个议题是不言而喻的:
--轮到德国了。
  而此刻,"黑豹"的利爪却正和"白熊"的巨掌扭作一团,腾不出兵力来防备西线。从"狼穴"大本营到克里姆林宫,每个人都明确意识到,随着远东战事结束,欧陆战场的开辟只是时间问题。
  西线,变成套在元首颈上随时可能突然勒紧的绳索。
  (401)
  东普鲁士。拉斯腾堡附近森林,"狼穴"大本营。
  防御是没有出路的,只有进攻才能扭转战局-这是元首的一贯信念。
  为此他援引1918年的德军战例,决定:集中兵力,在英美西线登陆之前,再对东线发动一次决定性打击。力图让俄国在一年之内丧失进攻能力--最好能像1918年那样退出战争。
  三月份元首就开始构思"豹的扑击"。
  危机时刻,希特勒体现了他过去所缺少的某种政治智慧--像东条英机那样,组织"大东亚共荣圈"。现在他接受了李宾特洛甫的建议,给予乌克兰和波罗地海三国"独立和民族自决权力"。
  三个轴心国已丧失两个。他必须开动脑筋,扶持新的亲德政权。
  如此,才有望得到十分紧缺的人力,或许能建立他所希望的东方缓冲地带;乃至给凶恶对手埋下地雷。
  如此,才能腾出兵力去保障大西洋壁垒,才能为帝国赢得时间;图纸上的先进武器才能成为现实,包括"笨熊"--那种据说可以把10公里外的人从马上掀翻在地的不可思议的炸弹。
  依靠豹防线赢得的喘息,和苏联没能按计划发动的攻势,德国恢复了一些元气。1944年,德国军火工业生产达到历史性的峰值。※ 某种意义上,这种恢复以轴心国另一盟友--日本的提前垮台为代价。
  全面动员后的国民,为后备兵员尽到了最大努力。新组建的25个师,有18个可以马上投入使用。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给他们配备了装甲或突击炮营。
  另外还可以挖出两个精锐装甲师。那是用全新的改进型"黑豹"-A/G型装备的,而且及时地配备了从前线归来的、有经验的指挥人员。
  尽管古德里安不停嘟囔"这是最强、也是最后的预备力量,要放在关键时候"等等,可确信直觉的元首,还是不顾阻挠,打定主意,挖走了这些预备队。
  从各渠道得到的情报里,元首选择了突破点:一个出击隐蔽、暂时让斯拉夫人难以顾及的突破点。
  新的攻势方案,在大本营会议上遭到意料之中的反对。
  顽固的作战部长约德尔不必说,几位过时的、但也是著名的将领--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以及西线元老龙德施泰特元帅,都抨击这种在他们看来只会让德国流尽鲜血的计划。甚至那位"马屁精"凯特尔元帅也不说好话。
  但年轻的莫德尔将军、以及从西线调来负责指挥这次攻势的隆美尔元帅,坚定站在元首一边。他们相信,"豹的扑击"会把北极熊的喉咙咬破。
  会议以不愉快气氛结束。
  元首单独留下古德里安上将,提醒这位装甲兵总监的心脏不好--以此为由,让他去"休息"三个月。
  进攻日期定为6月22日,一个纪念性的日子。战役代号"鲁登道夫"--使人想起那位曾与元首有过一段啤酒馆交情的、第一次大战末期的德军总监。
  这蕴含了鲁登道夫1918年的愿望:以对俄国军团的一次决定性打击,迫使其放弃战争努力;从另一种意义上阻止美军大举进入欧陆。
  历史往往惊人相似。时隔26年,德国再次面临同样境地。
  (402)
  斯大林元帅刚刚听取完关于"巴格拉季昂"战役准备情况的报告。
  1944年夏天的战场态势,已无需担心失败。让他分神的是东方--他有点后悔那边战事结束得太早,使他不能从容地处理许多遗留问题。
  此刻他无暇去想,一切就绪的部署中,是否蕴涵着某种危机?但不久前发生一个不算大、但足以痛心的损失:
  "红色乐队"-这个分布广泛、活动在敌人心脏的出色情报网,在巴黎、布鲁塞尔、马赛和柏林,被接连破获。
  这支"乐队"曾奏响过情报领域里的好几首惊人的世界名曲:拿到虎式坦克和FW190战斗机的绝密图纸这些,都只是小意思,而那许多战略情报--德军动向,才是要害中的要害。
  想想吧,红色乐队一名成员,竟是希特勒本人的速记员之一。这样的小组,相当于多少个师?用简单方法换算不出来。
  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地海三国,在希特勒和希姆莱卵翼下新诞生的自治政权,在政治上对苏联体制的冲击,远远超过他们拥有的军事力量。
  这是希特勒匪徒毒辣的一手。
  斯大林元帅第一个反应是督促安全人民委员贝利亚,加快将车臣人、伏尔加日耳曼人等民族,整体流放到中亚的速度。第二个反应是命令敌后游击队加大袭击力度,对任何与德国人合作的通敌分子,都毫不留情地予以清除!
  现在他非常理解当年丘吉尔派出特工暗杀海德里希时的心情了,微笑的德国人比残暴的德国人更加危险。
  宁可让被占领地区人民更多地死于德军报复,也不能让他们和睦相处。权力有时还真的来自于暴力。
  相比之下,军事上反而担心不大。克里米亚战役虽然进展速度不快,但这更多是因为后勤跟不上,而不是两年前那种战斗力上的差距。
  至于生产,卡冈诺维奇已安排一批坦克工厂,转产更紧缺的汽车。飞机奇缺的铝材,也找到相应的木质替代品。
  英美把数万辆卡车囤积在埃及,借口克里米亚未能如期解放、苏伊士运河航道堵塞等,迟迟不向苏联启运。某种意义上,似乎是一种居心不良。
  从宣传角度,必须告诉同志们,打消对于西方援助的幻想。有物资来,照单接收;没有,就不指望。《国际歌》唱得好:"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
  而在西方物资没有大量到来之前,重要的是积蓄力量。
  至于"豹防线",无论中段、南段和北段,德国人应该不会忘记库尔斯克给他们留下的印象。而1944年红军的任务,应该是恢复自己的国境线。
  到英美西线登陆时,数百万红军应该像雷宾斯克水库中蓄满的洪水,汹涌席卷东欧大地,目标直指柏林。
  (403)
  迎来和平、战后百废待兴的东方,仍然危机四伏。
  中国国共两党摩擦正在加剧。但内战的阴影还只是潜在的--因为人民反内战情绪高涨。
  6月下旬召开的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了"联合政府"的政治纲领。毛泽东在"七大"政治报告中说:"在中国,已经没有一个人还敢说训政或一党专政有什么好处。※"他要求,立即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国、共、民盟、无党派爱国人士组成的联合政府。
   ※引自中共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
  那些对力量平衡高度敏感、又最现实的双方政治家们,不约而同走向了谈判桌。他们都明白,在当前形势下,至少这是个必要的过程。
  7月初,开始了北平谈判--因为重庆此时天气太热。双方第一首脑没有到场,谈判以陈诚、张治中和周恩来、王若飞为双方代表。
  谈判中最重要两点--"联合政府"和"军队国家化",都陷入僵局。前者需要充分酝酿,后者,双方都不肯让步。
  与此同时,国共双方在占领地盘和接收战败国武备、物资、技术和人才方面,也展开了新一轮的明争暗斗。
  鉴于抗日战争结束,为了体现实力、遏制内战,同时也为呼吁民主、促进联合,1944年7月1日,"华北抗日联军"正式更名为"华北民主联军"。
  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姿态。
(404)
  北平。南池子,翠明庄。
  现在这里是一处重要的谈判场所。
  为打破僵局,中共提出一个颇有新意的建议:双方暂时把部队统一交给盟军,代管或监管。整编集训,脱离政治。为期5年,待联合政府成立、运转正常后,再交还新政府。
  中共还指出--例如现在,他们就是在史迪威将军领导下作战的,效果良好。
  国府当然不同意。以"事关国家主权"为由加以否定。
  但民间第三势力--民主党派们,却认为这不失为一个明智选择,纷纷撰文、演说,并广泛加以鼓吹,竟使这一观点有了民间共识。
  翠明庄会场上,交涉一轮紧似一轮。在确定双方军队的数量比例、编制方面,出现了最为戏剧性的场面:
  敲定华北联军的数量和番号时,政府方面一再压低华北方面的数字和比例,要求北方把28个"纵队"压缩为20个师。双方为此争执不休。
  可是不久,由于确定了赴欧远征军出兵原则是"按照双方兵员和编制比例派出",国府方面又一再要求,扩大华北联军的数字和番号,并说北方实际数字与上报统计数字不符,隐瞒数量等等。
  这些,带动民间舆论的又一轮鼓噪。
  于是魏德迈将军主持了一次普查,大致结果是:南京国民政府军约450万人,华北民主联军约150万人(均包括后勤行政人员)。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75:25的编制比例和出兵比例。
  (405)
  日本。仙台。
  盟军协调会议在这个受损相对较轻的小城召开。关于战后驻军、占领日本的问题,盟军司令部这次出台了方案。
  最近,活跃的美国参议员惠里、鲁塞尔等人多次在国会发表演说,强调:"每个议员都明确感受到,我国人民在迫切地召唤他们的子弟……士兵的父母们坚定地要求他们的儿子回家"。
  这反映出,美国国会反对扩大在日本的占领规模。※
   ※这些演说史实上发生在1945年秋。
  因而,美军无意在这个遍布废墟的遥远东方国家大量驻军。只打算作象征性的占领--区域为东京、神户等几个中心城市和横须贺等主要军港。
  英军,派出一个旅级司令部和一个宪兵营,参与对日本本土的占领。主要驻扎地是港口城市大阪。
  中国国民政府军,占领区为本州岛大部和四国、琉球群岛;并负责印度支那等地区的受降。孙立人中将担任中国国府方面的日本占领军第一任司令。
  作为参战一方,史迪威名下的华北联军,负责受降满洲、大连关东州、以及朝鲜。在日本的占领区划在九州岛。华北联军派出的占领军司令是罗瑞卿少将。
  菲律宾全境已由美军受降。
  英军和华军的"出租部队"--桂系的一部和滇系全部--负责马来半岛、印尼等地的受降。
  苏军则坚持了对北海道、千岛群岛的占领。虽然实现占领时已是日本天皇颁布投降诏书以后。在北海道实施了空降,流血持续到6月底。考虑到苏联的实际战争贡献,特别是1942年"苏联-蒙古-中国北方运输线"的特殊价值,盟国各方协商,认可了苏联的要求。
  澳大利亚象征性地派出一个宪兵连参加英联邦占领部队。
  (406)
  青岛,前海栈桥。
  正是掌灯时分。几位老部下--史迪威、魏德迈、李奇微、泰勒,在此为即将回国的马歇尔将军举行告别晚宴。
  出席者除了泰勒,还都是二十年代美国驻天津第十五步兵团的成员--当年的中校代理团长马歇尔、少校营长史迪威、上尉连长李奇微、中尉副官魏德迈。
  与中国各方的话别和宴会,马歇尔已在白天出席完毕。
  席间,魏德迈中将提到,国府河南战区司令长官汤恩伯,曾以不满的语气说道:既然马歇尔将军并没有向他赠送一本《时代》周刊,那么他也就没有收到什么"信号"--魏德迈说,不排除汤部"自行其是"的可能。
  这暗示着摩擦的继续。
  马歇尔皱了皱眉头,从上衣口袋拿出一份文件--就是战争计划处按照他的要求,作出的那份两年多来对华援助物资的初步统计。
  泰勒根据授意,接过来轻声念道:
  "截止1944年6月7日,美国运抵中国各类物资总吨位303万吨。其中80万吨交给美国航空兵和在华部队使用,中国方面实际得到223万吨左右……
   "总计:中国政府军得到170万吨;华北联军得到50万吨。物资构成……"
  史迪威用五个手指神秘地计算了一会儿,放心地说:
  "与我掌握数字相符。共产党得到52万吨,国民党差不多171万吨,但有点英国货没算进来--给了印度支那部队,不多就是。蒙古那些,由于同苏联交换的种类不同,吨位数有出入。你呢艾伯特?"他转向魏德迈,"你那段数量如何?"
  魏德迈笑笑:"一致。计划处那般家伙不会错的。"
  "这些,在租借物资总体上占多大比例?"史迪威问。
  "当然不算大,"马歇尔若有所思。
  "那么,222万吨。粗算下来大约折合19亿美元。同期我们运到苏联的物资大约是750万吨,差不多60亿美元。中国只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不到嘛。" 泰勒帮着计算。
  "可是我们给了英联邦国家180亿美元,或许后续还要这么多--我听艾克说过。"李奇微中将插言。
  "英联邦这个么,有些是转化为双向援助的。"魏德迈说。"例如大量牛肉罐头和棉毛织品来自新西兰,面粉来自加拿大,相当一批石油是从缅甸就地取材。援助物资并不全部来自我们本土……"
  "中国得到多少坦克?"马歇尔问。
  魏德迈计算一下:"前后一共大约950辆。除了不到100辆的格兰特型和M7自行榴弹炮,都是轻型的M3斯图亚特。算上巴顿的那些。"
  "还曾有过200多辆苏式旧坦克。此外,轮式装甲车有过500辆左右。"史迪威补充,"但约有半数战损和报废。当前实际装甲力量总数接近900辆。"
  "各方保有数量如何?"
  "国军方面,共4个装甲师的编制,不算满员。坦克装甲车600辆左右。"魏德迈回答。
  "华北联军三个机械化旅,也不满编。剩下150辆坦克,160辆'灵提'或者'袋鼠'M-20装甲车。"泰勒回答准确些。
  马歇尔转向李奇微:"你的任务,就是尽快把它们集中、封存,待命销毁。此外,中国军队的重型火炮和炮弹,也要封存。事先讲清楚,这是租借物资。战争结束,现在应该归还。只有参加欧洲远征军的部队,才能重新发给。"
  (407)
  史迪威眼中露出赞许的光:"用这个办法--来遏制内战!好。乔治有你的。"他比马歇尔小三岁,是为数极少的可以称呼"乔治"的人。
  "弹药,将军不必过于担心。"魏德迈介绍。"重磅炮弹和航空炸弹,作战消耗差不多了。6月份以后就不再补给。当然子弹是充裕的,双方都有子弹生产厂。"
  "作战飞机,也要停止油料供应。民用除外。"马歇尔再次转向李奇微,"你告诉加文的82师,要他们这次沿着黄河、淮河,设立至少100个哨所,在潜在的内战双方之间划出一条隔离带。"
  "那么82师要拉开500英里的线状队形噢。"泰勒少将展开想象。
  "将军,这是个阶段性任务吧?"李奇微心有不甘地说。"可否指定一个期限?我好向小伙子们说明……他们可都等着去欧洲打德国鬼子呢。"
  "期限,至少半年。遏制中国内战,事关重大。"
  "上帝。加文,加文要领着他的伞兵对我撒酒疯了……或者,还是派101师接替一下吧?这是个新组建的师……"
  "反对!"泰勒大吼起来,他刚被内定为101师的师长。"马修!你不能这么偏心眼!"其实他的师长职务还是李奇微推荐的。泰勒无所顾忌地对李奇微挥舞一下拳头。因为不是正式会议,马歇尔在这个场合很宽容。
  "谁让你是中国通啊?加文不熟悉这里嘛。"空降军长李奇微继续偏袒詹姆斯·加文。
  "那也不行!求你了,马修,"泰勒害怕自己的命运就这么被决定了,毕竟在场的人物都比他军衔高。"没有战场,我会发疯的……"
  史迪威仁慈地笑了。"这句话使我想起巴顿……就让他去欧洲吧,马修。他的法语、意大利语都不错,用得上。"
  马歇尔始终抿着嘴一声不吭。李奇微只好做个鬼脸:"你赢了,马克斯。"泰勒于是喜形于色。
  史迪威小声问马歇尔:"说起巴顿,你打算怎么处置他,乔治?他1917年就是美军第一个坦克学校校长和最早的坦克营长、旅长啊。"
  马歇尔憋了半天,笑出声来,少有地幽默了一次。他用巴顿式口吻说:
  "见鬼。这个该死的、嘴巴不严谨的笨蛋。我要罚他开拖拉机,给艾森豪威尔卖苦力。"
  满堂哄笑。大家为巴顿的新生举杯。
马歇尔和巴顿合影
  宴会结束时,马歇尔注意到史迪威起身时很艰难--用手肘顶住胃部,脸上冒出黄豆大的汗珠。
  "乔?"马歇尔关切地注视他。
  "不碍事,胃有点不舒服罢了,老毛病。"史迪威笑笑。
  "你跟我一起回国。作个全面检查。"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