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自卑与超越

_3 阿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
二、克复中原情结
诸葛亮受刘备托孤之重,视克复中原为已之大任,经年用兵不断,虽皆无功而退,却仍矢志不渝。诸葛亮之所以坚定不移地追求克复中原之大计,也在于他怀有“克复中原情结”。
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好为梁父吟,以管仲、乐毅自许。诸葛亮虽在隆中躬耕陇田,却尽晓天下大事,他在寻找可以使自己施展抱负的主子,而这个人一事实上要性刘。而当时刘姓权势人物只有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此二人皆无大器之像。所以诸葛亮其实早已注意到了刘皇叔的存在,使其三顾而相见不过是想吊吊他的胃口,试一试他的诚心。一旦刘备表现出了其诚意,诸葛亮即以三分天下之大计指点刘备,使其顿有如鱼得水之感。于是一代君臣相依的楷模即这样出现了。其实诸葛亮期盼刘备之心一点不亚于刘备期盼孔明之心。
诸葛亮辅佐刘备,志在匡扶汉室,一统天下。可惜刘备中道故去,于是克复中原的重任就全落在诸葛亮一人身。诸葛亮日夜图报答先帝之恩,经年在外作战,不能督教后主刘禅及自己的儿子诸葛瞻,使他们成为贪图安逸,纸上谈兵之徒。但在诸葛亮心中,中原一日不克,他一日就不心安。诸葛亮“克复中原情结”之深可谓到了强迫意念的地步。
可惜诸葛亮每次出兵都要绕道祁山,先攻长安而后望洛阳。而人们稍稍看看三国时地图便知,祁山一带不光山高路险,而且尽是不毛之地,周旋起来十分不便,根本不宜做长久打算。但诸葛亮还是不辞劳苦,八年间六出祁山,结果将自己的性命也答了进去。其实,若是刘备在世,也未必会有六祁山之举。诸葛亮出山是为了克复中原,匡扶汉室,病殁也是在克复中原途中。其“克复中原情结”之深,令人泣下。
相比之下,东吴君臣,虽国势强过蜀汉,又据有荆州之战略要地,却从不言克复中原之事,而是随遇而安。由此,在东吴做臣子比在蜀国轻松得多。难怪诸葛瑾会有机会好好调教诸葛恪,结果父子皆成为东吴之权臣。诸葛瑾并不比乃弟功勋卓越,但其子诸葛恪对东吴政坛怕产生的影响绝不是乃侄诸葛瞻所能相比的。也不知诸葛瑾、亮两兄弟九泉之下怎样讨论这件事情。
三、云长—文长情结
诸葛亮死不瞑目之事是未能克复中原,而克复中原未成的根源之一在于关羽失荆州所产生的连锁反应。所以诸葛亮对关云长有一股说不出的失望感。
云长性格逞强要胜,刚愎自负,傲上而不凌弱,终误大事。然而蜀营中却有一人从像貌到性格都神似云长,这就是魏文长。《三国演义》第53回中介绍魏延出场时描写他“面如重枣,目若朗星,”这与其第1回介绍云长出场之“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有雷同之处。而《三国志》卷40《魏延传》中介绍魏延曰: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所以,魏延之为人与关习几近相似,加上文,云二字在古汉语中发音亦很相近,所以喊文长很容易使人想起云长。此外,诸葛亮平生办事以谨慎为本,最忌讳见那种口出妄言之人。关习贵为主公二弟,是名震华夏的大将,诸葛亮不得不敬他三分。而魏文长是后来之人,诸葛亮断无敬他之理。所以诸葛亮有机会就打压魏文长的气焰,潜意识中是在宣泄对关文长的怨恨。
关云长不贯彻诸葛亮之“东各孙权”的策略,使之腹背受敌,失了荆州,使刘备、诸葛亮之克复中原,匡扶汉室之大计受挫。云长人之已死,不可追究,可文长说话办事有如云长复生,能不使诸葛亮心生厌感吗?特别是诸葛亮每每出川,都要远涉祁山月余才能抵达渭水一带,而如荆州不失,蜀军由水道出川,不过十数日。可文长又偏偏不识相,屡屡提出要孤军奋入,且不谈其胜算把握如何就是其粮草供济也难保障,这岂不又是关公当初动不动言以五百小校而取大城池之狂妄吗?想到这里,诸葛亮能不烦恼吗?
诸葛亮之云长一文长情结就是这般形成的,其天长日久必然对魏延产生一股说不出的厌感来。所以诸葛亮打压魏文长,其实也是在打击关云长当初的自傲气焰。诸葛亮明知蜀军除了自己当数魏延最有智谋,却在临死故意举魏延的敌对头杨仪做主帅,这分明是在逼魏延造反!
想来这都是诸葛亮之云长一文长情结怕酿下的祸根。
诸葛亮完美主义人格的心理分析
千百年来,诸葛亮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完美化身。但在诸葛亮的完美形象背后,业邮他几多难言的无奈。诸葛亮自知人寿有数,只能靠自己的行动来感化后人去继承他的遗志,这当是他最大的无奈。
诸葛亮的完美主义人格使他做事务求尽善尽美,不容出半点差错,也不敢承担任何风险。他宁肯自己劳累致死,也不愿有一丝放松,更不敢大胆的放权于属下。这一切给诸葛亮创造了几多辉煌,却也使他蒙受了一些不该有的损失,丧失了一些大好的机会。
可惜人们看诸葛亮只看其人格完美不看其人格缺陷。诸葛亮不是一个完人,这正如陈寿评论时所说:“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慢慢品吧。
博主回复:
尾生:
2006-04-18 09:05:39 中外名人心理分析系列之六:苏轼——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旷古绝世的奇才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商一位罕见的通才人物,但他的生活却也是罕见的坎坷曲折。他的诗忧国忧民如屈原,枯淡简朴如(陶)渊明,任情挥洒如李白,寓意深厚如杜甫,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体会。他的词作雄壮为骨,超逸为肌,开创豪放派词风。他的词之言志抒情,记游怀古,“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大大扩充了词的题材。他的散文气势充沛,行若流水,广搜博引,自然清澈,是唐宋八大家的佼佼者。他的画与北宋著名画家文同齐名,是“文湖州竹派”领袖人物。他的书法洒脱遒劲,独具风格,名列“唐宋四大家”(严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苏轼)之列,又独占“宋代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贳,蔡襄)之首。
此外,苏轼还在军事学,医药学,建筑学,水利学,语言学,音乐学,禅学方面均有极深的造诣。苏轼任职惠州,见当地缺医少药就采集中草药,合成剂、丸,为当地人救死扶伤。苏轼任职广州,引蒲洵水入城,解决了当地居民多年来饮水成苦的问题。苏轼任职徐州,率城民与水灾奋斗七十余日,终于使徐州免于水淹,后又组织修建徐州城堤。苏轼任职杭州,不仅兴建了苏堤,还发明了以瓦筒代替竹管之引水方法,使西湖免于成为一片水涸。
苏轼还曾设计过帽子,酿过良酒,制作过一种特殊的千层饼,调过一种别具味道的汤。所以,北宋年间,“东坡帽”,“东坡酒”,“东坡饼”,“东坡羹”“东坡肉”等曾一度成为众人的追求时尚。
苏轼以一介书生,如此多才多艺是中国历史上旷古少见的。
仕途经济异常坎坷
可惜苏轼一生却充满曲折与坎坷。
苏轼21年时与弟苏撤一同进京考试,一路通过举人考试,礼部考试与殿试,获进士及弟。当初宋仁宗在殿试二苏之后,高兴地对曹皇后说他为大宋朝找到了两个宰相之才,却无首辅之运,虽才高八斗,却总不得重用,或因作诗不慎,或出言直率,一再被他地政敌们抓住把柄,大做文章,害得苏轼在将近四十年的官宦生涯中,有三分之一得时间是在贬嘀中度过的。
苏轼一生为官,曾出任过杭州,徐州,密州,安州,惠洲,颖洲,扬州的太守,也出任过兵部尚书,礼部尚书,中书舍人等朝廷命官,最后却在62高龄去任琼州(海南岛)别驾(就是知州的佐官),而且将近做了两三年。以苏轼当时之官宦经历和文坛盛名去到天涯海角去出任如此位卑的小职,心中的不平可想而知了。
苏轼的一生就是在这样的落魄不定涸怀才不遇中度过的,可他的成就又是非凡无比的。那么,是什么力量使苏轼如此地身居逆境而又自强不息?又是什么力量使苏轼能如此自容地应付官宦生活地沉浮?人们不禁要问。
苏轼乐观人格地心理分析
从心理学上讲,苏轼天生就是乐观主义者,他的人格中含有大量的达观品质和辨证思想。所以,对苏轼来讲,命运的起落只是人生的教科书,宦海的沉浮是其中的作业和考试。久而久之,苏东坡练就了一颗非同寻常的平常心,可以不因宦海经历而自暴自弃,不因生活颠簸就怨天尤人。他永远以一份静心来面对世间的得失进退,永远以一份激情来化解人生的悲欢离合。这一切正如他的词句那样: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东坡苦中作乐的功夫也是古今少有的。无论生活怎样令他失望,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人生得意时他可以筑一道苏堤,窗一代画风:人生得意时,他可以拢田种地,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佳句。 而他的东坡雅号,就是在黄州种地时苦中作乐编出来的。
所以,苏东坡一生最大的成就不在于其大量的文学创作,不在于其字画的功夫,也不在于其修筑了苏堤,而在于其经年修炼的苦中作乐的功夫,这才是他留给后人最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人们世代敬仰他的本质所在。对此,林语堂自有一番高论:
“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酥所谓蛇的智能加上鸽子的温文。不可否认的,这种混合十分罕见,世上只有少数任两者兼具。这就有一位!苏东坡有魅力,正如女人的风情、花朵的美丽于芬芳,容易感受,却很难说出其中的成份。显然他心中有一股性格的力量,谁也挡不住,这种力量由他出生的一刻就已存在,顺其自然,直到死亡逼他合上嘴巴,不再谈笑为止。苏东坡最佳的一句名言,是他对弟弟说过的一句话:“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人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苏轼的人格魅力就在于此。
博主回复:
尾生:
2006-04-18 09:06:24 中外名人心理分析介绍之七:朱元璋——被自卑作践的帝王
凡是熟读中国历史的人都会发现:宋代的皇帝都已软骨病著称,而明代的皇帝则以疑心病闻名。在这里,我们来看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疑心病是怎样作践了他。
贫憎皇帝的诞生——朱元璋的自我超越
朱元璋出身赤贫,早年被迫为僧。庙里断食时又被赶出,四处化缘乞食。他在外游历了三年,饱尝了世间的冷暖人情,无比憎恨那些贪官污吏。所以当义军奋起时,朱元璋毅然脱下僧袍,投到郭子兴的部下,很快成为一名战将。由于朱元璋出身贫贱,又饱尝世间艰辛,所以身上全无尊贵骄横之气,又能体恤民情,因而深受部下的爱戴。
朱元璋还很善于挖掘人才,使得自己身旁很快聚集了一批谋士,如李善长、宋濂、刘伯温朱升等人。他们为朱元璋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使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统治的同时,也逐一扫除了在农民起义中兴起的其他豪强,如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明玉珍等人,并于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
朱元璋由一个贫僧而终取天下,成为一代开国皇帝,这不仅由于他有着超乎一般起义军将领远见卓识与坚忍不拔的精神外,还由于他懂得挖掘人材,善抚人心。应该说,朱元璋作为一个领袖人物,还是很有能力的。他只念过几个月的私塾,又当了几年的贫僧,最后能一跃成为一个开国皇帝,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但作为一个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滥杀功臣也是绝无仅有的。
滥杀功臣——朱元璋多疑成癖
朱元璋在开创天下时,尚能广招天下文人贤士于自己旗下,并放心任用自己手下的饶勇战将。一俟天下方定,他就开始猜忌手下的文臣武将。他担心文臣门会鄙薄他出身贫贱,没有文化:担心武将们会用兵自重,暗中打他皇位的主意。为了使自己安心,他下了一个历代开国皇帝都没有下过的决心——在有生之年铲除所有的开国功臣。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胡惟庸是开国功臣李善长的女婿,曾任左丞相。由于他在任期间结党营私,坑害异己,且贪污受财,图谋不轨,被朱元璋诛杀累及三族。如果说胡惟庸一人犯罪理当诛杀,尚情有可原,但朱元璋却借此行上下左右株连法。造成胡党大狱连续十年,诛杀三万多人,其中包括二十多个功臣宿将全家人,也累及李善长全家被杀,宋濂全家被贬。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又因有人密报大将蓝玉功居自傲,图谋造反而不失时机地将蓝玉下狱审讯,不及诛杀,并又连累一万五千多人被诛。此外,徐达食了他赐的蒸鹅后死去;傅友德被逼自杀身亡;廖永忠被诬偷穿龙袍而死于狱中,冯胜被赐酒后死去,宋濂死于流放途中,李文忠也因礼贤下士而被毒死。
就这样,在短短的18年内,朱元璋就将当初随他一同打江山的功臣元老一一除掉。其中只有两人幸逃,一是刘基(伯温),他是被胡惟庸害死的:二是汤和。他当初曾和朱元璋同村放牛,当徐达死时,汤和看出老伙伴想解出宿将兵权的心思,主动告老还乡,甚讨朱元璋欢心,重金以赏。侥幸善终。
其实,开国皇帝杀功臣,本是帝王之术,不足为奇。但像朱元璋这样滥杀功臣,数以万计完全是丧心病狂之举。
大兴酷刑——朱元璋灭绝人性
在铲除异已中,朱元璋还开创了许多惨无人道的刑法。其中凌迟是最野蛮、最残酷的刑法。此外还有刷洗、秤竿、抽肠、剥皮、黥刺、阉割、挑膝盖、锡蛇游种种名目的非刑,其残暴的程度超过了历代君王。
朱元璋还发明了“廷杖”的惩处手段。很多人就“立毙杖下”。在廷杖制度下,上自宰相,下至平民,没有人能维护人性的尊严。而没有杖毙之人也落得一身残疾被发往凤阳或其它边州远郡充军。仅到洪武9年,光谪屯凤阳的官员就有一万多人。朱元璋对豪族也极端仇视,他以迁移人口的方法来消灭豪族,以图使朱家成为中华大地的唯一豪族。换言之,尽除天下豪族,独树朱家一族豪门,这是朱元璋对早年心灵痛创的最大补偿。朱元璋虽为农民出身,却在做上皇帝后,成为中国历史上仅次于秦始皇的暴君。
朱元璋对文人的猜忌已到了神经质的地步。浙江府学林元亮为人写《谢增俸表》中有“作则重宪”之语,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在贺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之语,朱元璋竟认为“光天之下”是喻自己是秃僧,“作则”是喻自己做贼,下令将两人处死。由此大兴文字狱,令大臣文人都小心翼翼,缄口不言,上朝如赴刑场。
面对这一切,就连太子朱标也忍无可受,因父亲滥杀无辜而蒙受了巨大的心灵折磨,最后抑郁而死。可惜,朱标去世后,朱元璋不做反省,反而益加焦躁、妄想成癖,结果疑心病频频发作。临死前,他又部署了最后一次大屠杀,铲除了傅友德、冯胜等几个仅存的元勋宿将。
综观中国历代开国皇帝之待功臣:秦始皇当上皇帝后,一个功臣也没有诛杀;汉高祖刘邦当上皇帝后,只杀了个别功臣;司马炎创立晋朝,未杀任何功臣;李世民弑兄夺位,不但没有诛杀任何功臣,反而还从对方阵营中大量启用人才;赵匡开创大宋王朝,则以“杯酒释兵权”的文明手法打发了一把旧日袍;而满清之初也没有滥杀功臣,就是对叛逆之臣也加以区别处理。为什么独大明之朱元璋会对开国元勋大开杀戒呢?
朱元璋自卑人格的心理分析
从心理学上讲,朱元璋滥杀功臣的根源在于其不可逾越的自卑人格。它突出表现为对待周围人和事务的高度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使得朱元璋在待人处事中多疑成性,过分敏感,不能做到恢弘大度,宽容仁慈。这既是朱元璋本人的人格悲剧,也是整个大明王朝的悲剧。
按理说,朱元璋由一个贫僧一跃成为一个庞大帝国的开国皇帝,他本该像秦始皇汉武、唐宗宋祖那样对自己充满信心才是,可惜朱元璋是越高越自卑,越老越心狠。他总是在耽心周围人会耻笑他的出身,鄙视他的智力,甚至谋篡他的皇位。所以,他既不相信唐太宗的布衣宰相班子会善始善终,也不相信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可以使他高枕无忧。他坚信确保自己大明江山万古长青的唯一办法就是尽除所有开国功臣。为此,他要做一桩连秦始皇都不敢做的事情,就是在自己死之前将所有的开国功臣及其后代斩尽杀绝。他最终做成了这件事!
按理说,在封建社会中,皇权和相权总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但在中国历代皇朝中,明朝的皇权膨胀最为突出,这绝非偶然,它与朱元璋的自卑人格有着直接关系。换言之,朱元璋的自卑人格和皇权焦虑强化了皇权和相权的冲突。由此,朱元璋彻底铲除了相权,还使皇权执行者铲除异已动辄株连九族,终而导致了皇权的恶性膨胀。
朱元璋是厚黑学的突出代表,可他是“厚”度不足,“黑”心有余。朱元璋在晚年,其自卑人格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多疑只是其最直接的表现方式。朱元璋明知自己做的许多事是丧尽天良的,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去做了它。因为他总是感到自卑!朱元璋的人格悲剧在于:当他充满自卑的时候,他尚有几分自信,而当他应感到充满自信时,他却尤感自卑。
朱元璋不知道他的自卑人格是怎样作践了他!
博主回复:
尾生:
2006-04-18 09:07:32 中外名人心理分析系列之八:曹雪芹——反叛心理
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奇人。他出身官宦家庭,却成了文学家;他毕生只想写一本书,却完成了大半部就离开人世;他留下了半部《红楼梦》,可有人毕生研究这半部书仍觉没有研究透。那么,是什么力量使曹雪芹写出这样一部奇书?
盛极至衰,曹雪芹目睹家运败落
曹雪芹诞生于雍正2年,此时曹家已开始走向衰落。康熙51年,曹家第二代江宁织造曹寅(曹雪芹爷爷)染病亡故。康熙帝念及曹寅生前的许多善政,命其子曹禺页继任江宁织造。不想曹禺页任江宁织造后不到两年也一病身亡。康熙帝又念其可怜,谕旨从曹寅之弟曹宣诸子中选一人过继给无子的曹禺页为嗣子,并诏命此子可袭江宁织造一职。结果曹宣四子曹俯被选上,他就是曹雪芹的父亲。
雍正登基后,严厉整肃当初曾与他争夺皇位的几位弟兄及其党羽,也波及到曹家。首先是曹寅的妻兄李煦因被指挥向皇八子进献金银女子而被下狱抄家。接着是曹雪芹的姑丈平郡王纳尔苏因是雍正政敌胤祯(皇十四子)的第一副手,即被革退职务。曹雪芹的另一个祖姑丈傅鼐(时任盛京户部侍郎)也因为与隆科多交情“甚密”被充配黑龙江。而隆(佟氏)家与曹家是世交,隆科多的姑母是康熙帝的生母,曹雪芹的太祖母则是康熙帝的保母,两家早有来往。所以当曹家大难临头之际,曹雪芹父亲曹俯曾去过隆科多家求助,结果也是无能为力。这样,当李煦、纳尔苏、傅鼐、隆科多等一干人被治罪后,曹家是一点求情的指望都没有了。
雍正5年,曹府终于被抄,那年曹雪芹才3岁半。抄家时正值过年前后,这本是阖家欢乐,万民同庆的好日子,可曹府却是一片萧条,人们无不生活在恐惧当中。这给曹雪芹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抹灭的记忆。
从小聪明绝伦,却饱尝人间冷暖
曹雪芹虽天资聪慧,却自小不喜读“四书”“五经”之类的正书,而尤好读“杂学旁取”之类的野史闲书。作为一个待罪之家,他有机会接触到三教九流各类人物。曹雪芹兴趣广泛,诗、文、曲、小说并重,并很好戏,从不卑视这些“优伶”人物,曾向他们学唱戏,最后竟“粉墨登场”。
雍正死后,乾隆皇帝撤销了对曹家当初的指控,却未能将原来的官职和家产发还给曹家。所以,曹雪芹18岁后不得不像一般旗人那样去到指定的地方当差。他在内务府当了一段子差,日子过得很平庸,后来竟因言行不检而被罢官。其间,曹雪芹先后寄居过自己的姑母家、岳丈家,也曾住过庙院、马棚等地。曹雪芹出身富贵,过惯了被人伺候的日子,现在正当壮年,却要过寄人篱下。遭人白眼的日子,其内心之凄凉可想而知。
总之,穷困与贫窘一直追随着曹雪芹,这使他对这个社会有太多的感触。他在乾隆盛世时已有一股强烈的“末世感”。他要把这一切都写下来,以唤醒人们对这盛世的麻木。而且他要写一本与世人之世俗观念大相径庭的书。于是,写《红楼梦》便由原来的“闲来偷笔”的事情变成了终身的事业。特别是书是名家被抄家查封,充配塞外是必定的劫数。
在这点上,曹雪芹写《红楼梦》突破了中国古典小说之结局“皆大欢喜”的格式,甚有古希腊文学之悲剧美的韵味。最可贵的是,《红楼梦》突破了中国古典戏曲评书对爱情的三种俗套处理方法:即以《金瓶梅》为代表的“淫妇型”写法,以《女仙外史》为代表的“神异型”写法及以《西厢记》、《牡丹亭》为代表的“才子佳人型”写法。曹雪芹写出了一出地地道道的爱情悲剧,一改中国爱情文学那种虽历经波折却最终团圆的传统模式,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曹雪芹反叛人格的心理分析
曹雪芹生于忧裕,殁于贫困,一生坎坷不平,饱尝世态炎凉。他有一肚子的怨气,也有一脑袋的才气,他将两者结合起来,写出一部《红楼梦》本质上是曹雪芹反叛心理的大宣泄,也是其反叛人格的升华表现。
但曹雪芹的反叛心理的宣泄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宣泄,它不满足于获得一时的心理平衡而是在追逐一种永恒的真理思考,它不是在解潮自我,而更多的是在解嘲整个社会。它向人们展示,面对生活的挫折和失意,人们可以通过写作而变得坚强和永恒。它还向人们展示,就是在人生最压抑和最丑陋的时刻当中,也会有最美丽和最可贵的事物可出现。
所以,曹雪芹的反叛心理不同于一般青少年的反叛心理,它不是去简单地挑战权威,或是以表现自我来发泄内心的不满,它是以最深刻而又最含蓄的写作和思考来唤起人们对人生真善美的追求。在这层意义上讲,曹雪芹的反叛人格实在是他经年生活磨练的积累,也是人生智能的结晶。
曹雪芹本可成为第五代江宁织造,过一辈悠闲自在的日子,但他却在贫困落魄中走完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可贵的是,他没有白白度过这段艰辛的日子,而是留下了一部传世之作。这真应了孟子说过的一句话:“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佛乱其所为,所以刻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曹雪芹可以休矣,因为他成就了一番大事业。而后人对他的极度推崇也使他的反叛心理获得了最大的满足!
XXX,女,汉族,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长相文静、标致,体重偏轻。学习成绩优秀,在校表现良好,无不良行为出现。说话声音柔和且语调低语速缓慢;走路速度快,总是急匆匆的样子。家庭属于普通工人,父母对其关心备至,但要求严格。她根据一个好朋友的建议到心理咨询中心。她连自己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更不用说对被人承认了。她对寻求专业治疗帮助持有复杂心情,因为她从来没有做过。在她的观念中,一个人的隐私只能对父母、亲戚和朋友说,而不应与外人谈论。但是,最近她面临期末考试,整天极其紧张,以至于无法进行正常的复习,情绪极为低落,实在无法忍受,因此来寻求帮助。
问题评估
她的主要问题是考试焦虑症。她在期末考试前一个月就会失眠、食欲下降;在考前就会想象考试成绩会不理想,自己会发挥失常。在答卷过程中会出现严重手抖现象,有时根本无法继续答卷。在正规医院已经做过相关生理方面的检查,没有发现异常。另一个问题是社交恐怖症。她有一种持续、夸大的恐惧感,害怕出现与众目睽睽之下。由于她害怕自己可能做出很丢人的事情,因此,她极力逃避社交活动,也尽量避免与陌生人接触;在无法推脱的集体活动中,她总是沉默,不主动说一句话。
用行为疗法进行治疗
治疗前的准备
我认为治疗是一件需要来访者和治疗者双方合作的事情,并非由治疗者做出决定,来访者被动接受。从治疗开始到结束,我将与XXX一起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工作。因此,首先要明确她是否有足够前来求助的动机以及她能否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而在治疗初始,我已经了解到,她来咨询有些勉强,是在好朋友的怂恿下才来的,所以,作为开始,我向她询问了一些问题:
咨询者:你走进这间屋子感觉如何?
来访者:还好……
(看得出,她还有戒备心理,不愿轻易暴露自己)
咨询者:你最希望在咨询中得到什么呢?
来访者:我不想生活在焦虑、紧张中,我想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的生活;我想让大家喜欢我,我想向别人那样,自如地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咨询者:嗯,我明白也理解你的心情,心理咨询的目的也正是帮助你减轻或消除你的不适症状。你的症状是考试焦虑症和社交恐怖症的表现,这是一种适应不良行为,它不是由脑内损伤或体内的病理变化引起的,而是习得的结果。行为的习得和消除都有其自身规律性,了解了这些规律性,并照着规律去办,自然就容易多了。但是治疗需要你的配合,首先需要你把来这儿的目标具体化、特定化,这样我们才能够有的放矢。
来访者:哦……,我说我怎么是试着改了好多次,总是不见效,而且还感觉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害怕。原来是不得法呀!行,我听你的,只要能把我治好!
咨询者:不过,心理咨询的方法也不是万能的,而且同一种方法用在不同人身上效果会不同。对于你的症状,我将选用松弛疗法、系统脱敏、角色扮演等疗法。这些疗法都需要一定的耐心、毅力;我在每次咨询结束都会留一些作业,以巩固疗效。这些关键都在于你自己,你有信心坚持配合完成吗?
来访者:行!
这次对话,我主要是向她说明咨询的目的、方法和性质,向她提出要求,并指出可行性和存在的风险;目的是让她对我的咨询有个大概的了解,以让她决定是否继续。因为只有来访者有强烈的求治动机并能和咨询者积极配合,咨询才能取得成功。
目标选择和决定治疗过程
她是带着笼统、模糊的目标来治疗的,因此,我首先必须使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她将模糊的目标转变为有关她在想什么和在做什么的清晰表达。以下是第二次会谈:
(她低着头,脸憋得通红,手不知放到哪里,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
咨询者:你似乎现在很紧张、很焦虑。
来访者:是呀!我们又要期末考试了,我好紧张!
咨询者:你紧张什么呢?
来访者:我怕我考不好;我怕我在考场又一次手抖;我怕我又因为手抖而失败……
咨询者:你没有复习充分吗?
来访者:不,我复习得很充分!可是就是因为复习的充分,而考试仍会因为手抖而失败,所以我才更紧张!
咨询者:这么说,你最担心、最害怕的是因为手抖而考试发挥失常了?
来访者:对!我真的好怕!我考试时手抖根本无法控制。没人能帮我!
咨询者:如果你愿意向我详细描述一下你最近一次考试时手抖的情景既感受,你肯定不会感到无助,这个主意怎么样?
来访者:好吧!其实就是在昨天,考微观经济学时就发生了这种事。当我坐到考场里、试卷还没发下来时,我就想起了以前考试手抖的情况,我真的好怕手又抖。因为微观经济学好难呀,题量又大,根本就容不得耽误时间。而且这门还四个学分,分数高低对奖学金影响很大的。我不断地告诉自己:手千万不要抖,不要紧张。可是当卷子发下来,我刚刚写完姓名和学号,手就抖了起来,根本无法写字。我当时急得要命,都流出眼泪了,可是还得坚持答卷。大约过了十分钟左右,我的手抖程度才慢慢降下来,我只能用最简练的语言答题,以抢回耽误的时间。结果,试卷勉强答完……
我完全依靠来访者来寻找治疗的方向,从她那儿知道到底是哪个问题最引起她的不安。我直截了当地问她愿意做什么,而非在理论上推论隐含的含义。行为主义治疗方法,重视“怎么治疗”,而非“是什么原因导致此病症”。
针对她的症状,我首先教她做松弛训练。在焦虑情景出现前就实行松弛训练,能抵制焦虑。具体方法是:坐在座位上,头向后靠,手自然下垂置于腿上,整个身体保持舒适、自然的姿势,使肌肉放松。与此同时,头脑不要思考其他的事情,默默地重复一个音、词或想象一个安静、惬意的景色,以促使逻辑的继发性、过程性思维,转化成有较少现实依据的原发性思维。闭目以减少外来的分心。当思维或想象发生分心时,教导自己不理睬无关刺激而重新集中注意。我要求来访者每天做一次,每次20分钟,目的是减少来访者压力。我还告诉来访者,这种训练不是一种必须做得完美的任务,而是一个使生活更轻松的手段。
由会谈可知来访者的焦虑对象主要是考场,因此不必建立焦虑等级表,可直接进行系统脱敏训练。脱敏的程序是将不相容的、对立的刺激与反应结合在一起构成,将放松练习和想象一个愉快情景加上引起焦虑的各种情景相互配对,直至激起焦虑的刺激逐渐失去效力。我先让来访者闭目想象一个宁静、放松的场景。她想象的是秋日的枫林:树上枫叶金灿灿的一片,地上也积了厚厚的一层;小鸟在枝头啾啾地唱着歌,她轻轻的在落叶上走过,发出吱吱的声音……。
“你现在是不是很放松,心情很轻快?”她闭着眼睛点点头。
“下面把场景切换到考场,监考老师拿着厚厚的一叠卷子走了进来……,你看到了吗?”
“没,还没有……”
“我知道这很困难,但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再试试……”过了好一会儿,她点点头。
“现在你感觉如何?”
“我好怕,我的心快要跳出来了……我的手要抖了……”
“好,现在再把场景切换到枫树林……,你看到了满树的红叶,听到了小鸟在唱歌,你的心情慢慢的放松……,你现在还感到焦虑吗?”她摇摇头。
“请继续想象考场中的场景……”她点头示意。
“你紧张吗?”她仍点头。
“把头脑中的场景在切换到枫树林里,全身放松……”。这样,经过十几次这样的想象――放松反复交替之后,来访者示意,再想象考场中的场景不会像以前那么焦虑了。我还告诉来访者,现在再坐到考场里就不会像以前那么焦虑了,万一还有些紧张,就运用这种想象――放松反复交替的方法。
由于来访者咨询期间恰逢其面临期末考试周,几乎每天都不断经历考试,这恰恰给检验咨询效果提供了实践机会。来访者反馈称考场焦虑大大减轻,虽然有时仍会不大自在,但随着答 接下来,她主动向我提起了她的第二个问题――社交恐怖。她要回忆童年经历,但我作为一个行为主义咨询人员,对回忆童年经历并不感兴趣,对寻找它目前社交恐怖的原因也不感兴趣。相反,我要求她回顾近来交往中感到困难的事,并描述当时的情景。
来访者:最近一直困扰我的是我的情感问题。我一个人身在异地求学,很孤独。我很想有个男朋友。我们班上有一个男生,他和我从初中就在一个学校读书,大学又一块儿考到这儿,算是有缘吧!他人很好,对我也很关心,我真的很喜欢他。我想对他表白,可是又怕,心里很矛盾。结果这几天都不敢正眼看他。我还觉得同学们好像都知道了我的心思。我好怕,连和同学说话都不敢了。
咨询者:你怕他什么呢?怕他拒绝你,还是怕他一旦表示也喜欢你,你们俩儿交往下去,他会发现你很多缺点,你会很没面子?
来访者:(她的脸红红的)两者都有。我既怕他拒绝我,又怕他接受我。……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她已经指出了她社交恐怖的特定问题,接着我和她讨论她自己的期望及她的自我对话如何影响她的恐惧,并拟定咨询方案。
咨询者:你还没有试过对他表白,对吗?这一切还只是你想象的结果,不是吗?你已经说过,他人很好,对你也很好,并且你们已经在一起学习七年多了,你们应该有一定的了解。看得出他对你也不是没有好感,对吧?你在没有表白前,就设想各种不好的结果,实际上就是在对自己说“不”了。……
我针对她性格内向的特点,首先帮她寻找了一些替代行为,避免直接跟那个同学说“我喜欢你”(如,让她通过对他生活中细节的关心,通过赠送生日礼物,通过谈话时的姿势语言和表情等),并和她分析了可能的结果。咨询时提供了一个中性的场所,使来访者能够无风险的练习新行为。而这种新行为的练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角色扮演的技术。首先,我扮演她喜欢的男生,让她想象真实情景,与我交往。开始时,她还是唯唯诺诺,很紧张,但随着练习的进行,她后来已经能够在“我”面前自如的交谈。我为了让她进一步掌握交往技巧,随后,我又扮演她,而让她扮演那位男生。一方面让她体会那位男生可能产生的情绪,另一方面又我向她提供直接模仿的机会,以期望她也能实践。为了让她能将咨询室内取得的成果扩大到真实社交场合,我鼓励她多与那位男生交往(那时正值暑假期间),利用一切实践机会。我还向她推荐一些有关社交技巧的书籍,希望她能在家多自学,不断提高,进一步将与那位男生交往的成果经验扩大到更大的领域。
总结性评述
咨询主要针对来访者的两个问题――考试焦虑和社交恐怖,采用了行为治疗思想,运用松弛训练、系统脱敏、角色扮演等具体技巧完成。来访者经过咨询,考试焦虑、特别是手抖现象大大减轻,也能与自己喜欢的男生正常交往,对集体活动的恐怖也有减轻。这次咨询的经验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在实行正式咨询前,必须保证来访者有强烈的求助动机。虽然行为治疗主要有咨询者拟定治疗方案,但改变的重担完全由来访者承担,只有来访者积极配合,改变才有可能。
2、行为治疗必须把笼统、模糊的目标转变为具体、特定的目标,而这一过程主要由咨询者提问、来访者语言表达来完成。只有有了特定的目标,才能拟定具体治疗方案。
3、行为治疗中,问题评估很重要。评估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的治疗方案提供基线资料,使后来的治疗效果评估有据可依。另外,在治疗中还要注意来访者的反馈,检验治疗方案是否恰当,以期及时调整。
4、行为治疗在某种程度上折衷才能治疗有效,重点集中在外显行为的改变,也包括思维方式等方面。有时必须先纠正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否则可能会失败。
5、咨询者和来访者对治疗抱有现实的期望很重要。永久的改变不会立刻出现,美满的生活是一个人终生的过程,因此,在本次咨询效果评估方面只能说“焦虑大大减轻”、“社交恐惧有所减缓”。(
题的不断进行,焦虑会慢慢消失,不会影响正常的答卷。疗程之外经历的情绪体验大大增强了来访者的信心。
理性――情绪疗法(RET)
理性――情绪疗法的假设是:人们不会受童年时期(从他们的家庭和文化)习得的不现实和非逻辑的准则所困扰;对这些准则和价值以及生命中发生的不幸事件“创造性”地加工成教条式的、严格的“必须”和命令,很大程度上才是困扰他们自己的原因。
理性――情绪疗法主张找到不合理的信念和思维,并指明它们与困扰情绪之间的关系,通过辩论帮助来访者用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因此,整个咨询过程,主要靠来访者和咨询者之间的对话来维系。也正因为此,下文也主要采用对话记录的方式来介绍如何运用理性――情绪疗法解决来访者的考试焦虑问题。
找出困扰情绪
咨询者:你能向我描述一下你最近的一次考试时的感受吗?说说你当时实际做了些什么。
(我想知道困扰她的情绪、行为及它们的引发因素)
来访者:我现在一进考场就害怕、紧张,心怦怦跳得厉害。我不断地对自己说:“这次一定不要手抖,一定不要紧张,一定要正常发挥”,可是,卷子发下来后,我刚写了姓名、学号,手就像筛子一样抖了起来,根本法控制。我跟紧张得不得了,只能慢慢写,字难看极了!大约过了十分钟,手抖的程度才慢慢缓和下来。
咨询者:你说你一进考场就害怕,你害怕什么呢?听你的描述,似乎是害怕手抖,害怕紧张?
来访者:嗯……大概是吧!
咨询者:你还记得第一次考试时手抖的情景吗?
来访者:当然记得。那时上学期期末考试(入大学以来的第一次正规考试),考第一门的时候。那门我真的复习的很充分。拿到试卷,我发现试题虽然有些难度,但动动脑筋做起来还算是得心应手,我很顺利地答着……当我答到最后一道分析题时,我兴奋的下意识的看了看手表:哇,只有十五分钟了!这是我发现旁边的几位同学都答完了。他们没有我学得好,怎么比我答得快?我这次怎么答得这么慢?望着留了整一页的答题处,我不由得怀疑起来:我还能答完吗?我得快点儿!一边想一边写……我发现自己的手不听使唤了,它开始抖了起来。我极力的控制它,让她不抖,可是它反而都得更厉害了。这是写出的字已经不成字了,后来干脆就写不出来字了。看这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不得不走向讲台跟老师说明情况,想让老师给我延长几分钟。可是老师不答应,他让我能写多少就写多少,我只能继续答。这时的手却不像刚才抖得那么厉害了,我勉强答完试卷。但是不管怎么说,手抖都耽误了我宝贵的答题时间,打断了我原本流畅的思路,我那次考试没有发挥出我正常的水平。那可是我入学以来的第一场考试呀!
咨询者:自从那次考试过后,你每次考试手都抖,是吗?
来访者:嗯。
咨询者:那你的手是不是在整个考试过程中都抖呢?
来访者:不是,每次都是后来写着写着,手就逐渐不抖了。
咨询者:对啦!你看,你写着写着手就不抖了,你还担心什么呢?
来访者:我担心我的手在一开始答卷时会抖呀!
咨询者:可是你的担心有用吗?想想看,你每次考试前都那么害怕,还不断暗示自己,“手千万不要抖”之类的话,可是你的手还是不可避免的抖了,对不对?(她点了点头)我想是这样的。你第一次手抖是在看表后,你发现时间不够用,很着急;而恰恰是在那时,你已经全神贯注的答了1小时15分的试卷,你的手已经相当疲劳了。忽然的过度紧张、焦虑就会加重你的神经的紧张程度,所以你的手会抖。至于后来,你已经说过,有了第一次手抖的经历后,你很害怕、苦恼、忧心忡忡,并担心手抖会无限的延续下去。这种心理体验使你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于手抖这一行为及其感受,使手抖和焦虑的心理得到强化。而这种不良感受更加敏感和固定的结果,则会是注意力反过来更加集中,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从而焦虑和手抖的症状都会更加明显。
来访者:好像,好像真的是这样!我一味地告诉自己“手千万不要抖’,实际是把注意力集中到手抖这一事实上。
咨询者:对呀,所以焦虑、担心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它只会加重你的紧张、手抖!尤其是你那“手千万不要抖”的暗示,更要不得!
咨询者通过分析紧张和手抖之间的关系,向来访者说明困扰她的紧张情绪是不必要且有害的。接着就要挖掘她的不合理信念。
找出不合理信念
咨询者:我们初次在众人面前演讲时,也会紧张,出现手抖的现象――这是很普遍的,是要我们不太在意,过一会儿演讲就会进入状态。所以,我们根本没有必要要求“手千万不要抖”。
来访者:可是你知道吗,手抖是要耽误时间、打断答卷思路的,这样会直接影响考试成绩,而我必须考得很好,我要得奖学金……
由此,我发现了来访者的问题所在:
1.不合理信念:必须考得很好―― 手抖
2.紧张――对紧张的紧张
3.一定要比别人学的用功 ――恐惧
由于我已经向她讲清了紧张和手抖以及手抖和恐惧的关系,接下来,我的任务就是向她指出她固有的不合理信念的不合理之处及其与合理信念的区别。
如果她把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仅仅当作爱好,就不会陷入困境,因为作为爱好的事情,弹性很大,能做一些妥协。在合理信念的指导下,得到的是挫折、勤奋的健康感受。但是她有一种(也许是先天的)前列倾向,把有些重要的价值观教条化,得出以下结论:“我必须考得很好,我一定要比别人学的用功”。在这些堂而皇之的、完美主义的命令指导下,她把她的那些合理的、通常也是能够实现的目标和准则转变成为绝对主义者的“必须”,从而她几乎不可避免的使自己焦虑、抑郁。并且,当她这样时,便因此不合理的使自己不安。她强烈而愚蠢的告诉自己“我一定不要紧张”,而不是说“如何使自己不紧张”――因自己紧张而紧张,不清楚地意识到正是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导致了这些症状。(文章来源:姚琦)
单亲家庭的乱伦故事(2006-10-15 09:38:35) 分类:心理之外
  午夜时分电话铃响,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男孩不安略带忧伤的声音∶“医生,我怀疑我不是我妈妈的亲生儿子。”“是什么原因令你有这种想法呢?”在心理医生的循循诱导下男孩的声音逐渐平静下来并开始倾诉他那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叫钱程(化名),今年十八岁,是高中三年级的学生,我最近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学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走神,眼看就要高考了我恐怕是很难考上理想的学校了,我也不太想到外地去读大学,那样我就不能经常回家,要离开母亲很长时间。我很爱我的母亲,离开她我可能会不习惯,我们一直生活在一起没有分开过。在我初二的时候我父母离婚了,我和母亲住在一起,没离婚前父亲也很少在家,离婚后他也从来没有回来看过我们,我也没有找过他也不想念他,我相信母亲说的是真的,他是不要我们了才离开我们家的。
母亲是妇科医生,长得很漂亮,体态丰满身材还很好,快四十岁了看起来却很年轻,父母刚离婚那段时间母亲常有男朋友来我们家,趁我睡觉的时候,他们就疯狂地做爱,有时候我装睡,偷看他们做爱,那场面非常的热烈。也许母亲觉察到了什么,后来家里就很少看到他们了。有一次上完晚自习回到家里,母亲正在洗澡,浴室门没关。母亲丰腴白皙的肉体完全地暴露在我眼前,我站在浴室门口呆住了,只觉得身体一阵燥热,有种从来没有过的冲动,不知道站了多久,忽然听到母亲叫我进去帮她擦背,我乖乖地进去,母亲笑骂我“傻小子,穿着衣服怎么行”于是帮我把衣服脱了,我当时手足无措,我的“小弟弟”也不知什么时候硬了起来,母亲把我搂在怀里说“傻小子,长成大人了,”我羞得满脸通红。
  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洗完澡后,母亲把我叫到她的房间睡,当晚我和母亲发生了性关系,我当时很紧张什么都不会笨手笨脚的,母亲教我做,那晚的体验我从来没有经历过。从那以后我觉得和母亲的关系更亲密了有种离不开她的感觉,直到现在我每星期会有两三次到母亲房间睡觉。有一次睡觉的时候我问母亲别人是不是也象我们这样睡觉,母亲却对我说我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她说亲生儿子的“小弟弟”是插不进自己母亲身体的。我隐约知道了母子相交是乱伦行为,是会被人耻笑很下流的事。我觉得很孤独,我害怕交朋友,我担心被别人知道这个秘密,我感到很困惑,儿子和母亲真的无法性交吗?母子之间不能有爱情吗?我现在怀疑我到底是不是我妈妈的亲生儿子,为什么我的“小弟弟”能插进她的身体里?医生,您说我是不是我她的亲生儿子?”
  “除了这个原因外你还有其它证据证明你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吗?”
  “找过但是没找到,从小到大母亲很爱我,父亲在外工作很忙,很多时候我和母亲都是同床睡,上初中后开始分房睡再后来就是父母离婚然后就发生了这些事,母亲平时在家做什么都不怎么避忌我,比如说换衣服上厕所洗澡等,我记得这件事之前,有一次母亲午睡,我偷偷摸过她的胸部,见她没有醒,我还吮吸了她的乳头,后来母亲翻了个身我才停止,之后也没说我什么。”
  “那次在浴室里你母亲告诉你说那是你的生命之门,你觉得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说我是从她那里来到人世间的,那她为什么又告诉我说我可能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呢,还说如果我是她儿子的话,“小弟弟”根本就插不进去,她是医生我还是相信她的话的,如果她不是我亲生母亲的话等我长大了我会娶她,如果她确实是我母亲我也会和她生活在一起照顾她一辈子。”
  “你母亲以前对你说的话和她现在的说法不是自相矛盾了吗?人类是从动物演变而来的,从生理上讲个体只要性功能正常,性发育成熟后就可以完成性交,但并不是说这样就可以不加约束的和任何人发生关系了,那和动物有什么区别呢?人类在亿万年的进化中产生了自我意识出现了社会属性,为了使人类有别于动物,使人类物种进化更具优势,为了有序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伦理道德,人们的行为也因此受到制约,包括性行为。你母亲是个医生她前后两种说法不能自圆其说,她这样说的目的只是为了使她的行为合理化而已,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又是一个在单亲家庭中迷失方向的孩子,后来在多次的电话咨询和面诊中,他卸下了心理包袱,对性和爱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终止了乱伦行为,打消了娶母的念头,钱程考上了离家很远的一所大学开始了他新的生活。
  康宁心理咨询热线自93年开通以来从求助者的电话中我们发现在单亲家庭中乱伦现象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这些求助者中多数是男性,有的在事态进行中当事人觉得情绪困扰,或内心有矛盾而求助心理医生,有的是在成年后因人际关系婚姻恋爱遇到挫折的时候这个问题才得以暴露,女性求助者较少见,这可能是因为女性较为羞涩,不一定敢面对这个问题,但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尽管他们的故事形形色色千奇百怪但是从心理的角度来透视这种现象却有着共同的规律和特点。
  他们都有早年父母离异,与母亲同住;母亲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几乎都是聪明能干漂亮、身材丰满、性格热情奔放、很有性的诱惑力的;在行为上欠检点,当着儿子的而衣着性感过分暴露;换衣服洗澡或者自慰等其它性行为时不避讳,当儿子是透明的;或对儿子过分关心、亲密,把对异性的一些情感投射到儿子身上寻求慰藉;在儿子性意识萌芽阶段的一些行为处理欠妥,对儿子的一些试探性举动或对性的好奇探索不加以正确引导或制止,甚至放任自流,甚至利用他们的性无知有纵容引诱之嫌等。子女方面的性格胆小、内向、朋友少、缺乏性知识、兴趣不广,长期没有同性榜样的接触,母亲有意破坏父亲形象,离婚后与父亲没有联系也没有新的成员加入,缺乏新信息的输入,没有同性的榜样可以模仿,自我形象没有建立。尽管子女们存在许多问题,乱伦事件中父母仍起主导作用,真正受害的也是他们的子女,年轻的一代为此所付出沉重的代价,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精神压力。
  早期的性经验对他们的将来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他们性这块犹如一张白纸的处女地上留下也许终生都无法抹灭的污点,让他们幼小的心灵背负沉重的包袱,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布下荆棘和坎坷。对他们来说家庭离异本身已经是件不幸的事,发生乱伦事件更是雪上加霜,心理受到伤害造成创伤的都是未成年的青少年,性心理发展受挫,性欲被错误点燃,洪水猛兽般地扑向错误的对象,欲望强烈难以自制但社会道德规范又不允许,为此感到苦恼困惑,成年后往往难以建立正常的婚恋关系,个性也会因此而自卑、孤僻,脱离社会,难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缺乏社会责任感。单亲家庭中子女的性教育更多的是言传身教,他们的心理发展方向父母起着当仁不让的引导作用,并且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父母也许你是不幸婚姻的受害者,但不要把自己的不幸廷续到子女身上,任何一种不当的行为都可能把他们带入歧途。
  值得一提的是广为流传的弗洛伊德关于俄蒂普斯情结之说往往成了乱伦者行为美化、合理化的最好证词,认为人性本身就存在着这样一种情结,杀父娶母的极端例子为他们提供了行为出轨时的保护伞,也成为乱伦的榜样,在这点上弗洛伊德大概也是始料不及的,我想也有违他的初衷的吧!(来源:康宁120)
有一段时间,大家对“中国当代文学缺什么”这个话题很感兴趣,谈论甚多。在2003年的杭州作家节上,它甚至成为几位作家“论剑”时的中心话题。陈忠实先生认为中国文学缺乏“思想”,张抗抗女士认为缺“钙”,铁凝女士认为缺少“耐心和虚心”,莫言先生认为缺乏“想象力”,鬼子先生则认为“什么都不缺”。真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除了鬼子先生的剑走偏锋的高论宏议有些靠不住,莫言先生的说法有些简单,其他诸位的观点都有道理。我之所以说莫言“简单”,并不是认为他不该强调“想象力”的重要性,而是说他没有正确地说明我们缺乏什么样的想象力,没有正确地说明在怎样的前提下我们才能积极地进行“想象”。在我看来,想象不是任性而随意的行为,而是服从一种更为内在的规范和纪律的制约,或者说,决定于观察的深入程度和体验的深刻程度;一方面,想象赋予观察以完整性,赋予体验以丰富性,另一方面,想象要想成为积极意义上的创造性的想象,就必须充分重视观察和体验的价值,必须使自己具备起码的事实感和真实性。
  那么,我们的文学到底缺少什么呢?缺的东西很多,远不止几位“论剑”的作家所指出的那几点。在我看来,中国文学的问题是复合性的,而不是个别性的;是整体性的,而不是局部性的。大略说来,我们时代的相当一部分作家和作品,缺乏对伟大的向往,缺乏对崇高的敬畏,缺乏对神圣的虔诚;缺乏批判的勇气和质疑的精神,缺乏人道的情怀和信仰的热忱,缺乏高贵的气质和自由的梦想;缺乏令人信服的真,缺乏令人感动的善,缺乏令人欣悦的美;缺乏为谁写的明白,缺乏为何写的清醒,缺乏如何写的自觉。总之,一句话,几乎构成伟大文学的重要条件和品质,我们都缺乏。缺乏的结果,是我们有许多“著名”作家,有每年出版数千部长篇小说的数量,但却只有少得可怜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读许多当代作家的作品,我最经常的体验和最深刻的印象,是虚假和空洞,是乏味和无聊,每有被欺骗、被愚弄甚至被侮辱的强烈感觉。这些作家的作品不仅不能帮助你认识生活,了解人生,不仅不能让你体验到一种内在的欣悦和感动,而且,还制造假象,遮蔽真相,引人堕落,使人变得无知和无耻。
  如果有人向我提出“中国当代小说最缺少什么”的问题,而且要求给出一个最重要的答案,那我的回答是: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人物形象,缺乏可爱、可信的人物形象。而这种缺乏是另一种缺乏导致的结果,即由作者缺少对人物的尊重导致的后果。是的,缺乏对小说中人物的尊重和同情,乃是当代中国小说的一个严重而普遍的问题。我们时代的一些小说家总是乐意任性而随意地描写人物,强迫他们说自己不想说的话,强迫他们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不仅如此,他们还有一种令人无法理解的共同爱好,那就是,把人物置于尴尬的情境中进行羞辱。
  众所周知,在现代文学的整体构成中,小说乃是一种具有主宰意义的文学样式,因此,说一个国家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小说中,应该是可靠的判断。而决定一部小说价值之大小、成就之高低的重要因素,则是看它是否塑造出了丰满、生动、不朽的人物形象。乔治·桑说:“一本小说如果不写人就算不上小说。”她说得对。人物形象确实是小说艺术的核心问题,也是读者在阅读小说时最感兴趣的问题。很多时候,读者读完一部小说首先记住的是人物。人物的爱与恨、悲与欢、离与合、生与死的情感历程和命运遭遇,紧紧地吸引着读者,让他们为他高兴,为他忧伤,为他庆幸,为他叹息。他们谈论他,就像谈论自己的朋友,自己的邻居,自己的亲人。某种程度上讲,一个民族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它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我们讨论一个民族的文学,等于在讨论一系列人物形象。如果说研究俄罗斯文学就意味着必须提到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字,那么,研究者同样无法不提的是一些同他们的创造者一样重要的人物的名字:安娜·卡列尼娜、列文、渥伦斯基、玛丝洛娃、娜塔莎、安德列、拉斯柯尔尼科夫、梅斯金公爵、瓦尔瓦拉和卡拉玛佐夫兄弟。
  我经常想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我们时代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显得虚假、委琐、丑恶,而俄罗斯作家笔下的人物总是那么可信、可爱甚至美好?通常,在俄罗斯作家笔下,即使那些人格残缺、灵魂丑陋、情感扭曲的人物,也不失其正常,也不乏值得你同情和怜爱的地方。这又是为什么呢?例如,在果戈理的对俄罗斯社会和民族性格中的残缺和病象进行尖锐讽刺和无情抨击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也是卑污之下的纯洁,是病象之下的健康,是耻辱之下的尊严,是无情之下的温柔。他的讽刺无疑让人发笑,但他决不把讽刺变成对人的诅咒和侮辱,相反,他最终要你体验到的是温馨和感动。正像别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果戈理作品的一个特征就是“那总是被悲哀和忧郁之感所压倒的喜剧性的兴奋”(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一卷,第183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他说,“果戈理君把你那深刻的人类情感,崇高的火炽的热情,和可怜的劣等人的习惯感情加以比较,说道:他的习惯感情比你的热情更有力、更深刻、更持久,你站在他面前,会瞠目不知所答,像答不出功课的学生站在老师面前一样!……呵,果戈理君是一个真正的魔术家,你设想不出我是怎样生他的气,因为他差一点使我为他们哭了,他们只是吃、喝,然后就死掉!”(同上,第186页)在别林斯基看来,果戈理虽然也尖锐地揭露丑恶,但他在描写人物的时候,从来就不曾放弃“诗意”和“公正”这两个尺度。他说:“如果果戈理时常也故意地嘲弄一下他的主人公们,那也是不怀怨毒,不怀仇恨的;他懂得他们的委琐,但并不对此生气;他甚至还喜爱它,正像成年人喜爱孩子游戏,觉得这游戏天真得可笑,但并不想参与到里面一样。可是,无论如何,这依旧是幽默,因为他不宽恕委琐,不隐藏、也粉饰它的丑恶,因为一方面迷醉于描写委琐,同时也激发人们对他的厌恶。”他高度评价果戈理在人物塑造上所取得的成就,所带来的能“对世道人心发生强烈而有益的影响”的“纯洁的道德性”。他甚至动情地说:“呵,在这样的道德性前面,我是随时准备屈膝下跪的。”(同上,第195页)
  是的,纯洁的道德性,果戈理作品打动我们的心灵的力量就来自这一点。它包含着善良与悲悯。它充满帮助有缺陷的人摆脱困境的诚意。我们从这些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果戈理的眼神,它流露出是对人物的期待,它似乎在告诉两个吵架的伊凡,只要心胸再宽广一些,你们就可以相安无事的;它似乎在告诉读者,可以厌恶小说中所写的事,但是不要讨厌做那些事的人,更不要恨他们,因为他们之所为固然不雅,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一点;它似乎在告诉所有的人,我们应该活得更健康一些、更高尚一些、更诚实一些、更美好一些。
  相比之下,我们时代的文学就显得冰冷而阴暗。除了汪曾祺、路遥、陈忠实、史铁生、张洁、宗璞等少数作家,我们的相当一部分小说家就缺少俄罗斯作家对自己作品中的人物的温暖的爱,缺少纯洁而健康的道德性。他们不知道尊重人物,甚至不拿他们当人看,变着法儿虐待他们,羞辱他们,直到把他们身上最后一点人格尊严剥夺干净,直到把他们内心深处的最后一丝善念变成仇恨。中国的几乎所有的自命不凡的“先锋”作家和失去道德感的“消极写作者”,都不知道善待自己笔下的人物,而是把他们当作没有疼痛感的物件来糟蹋。暴力和仇恨,欲望和放纵,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主题。遗憾的是,他们仅仅满足于把人降低为兽欲或本能的奴隶,而缺乏将人如其所是地描写出来的能力,更缺乏将人进行升华性叙写的能力。
  余华,这位文学素养并不高,思想并不成熟,体验资源并不丰富的“先锋”作家,虽然像残雪和莫言一样,被中国及外国的一些批评家吹得神乎其神,但却不知道按正常、健全的人性尺度叙写人物。残忍的暴力伤害是他喜欢表现的主题。尖刀和利斧等凶器是他写小说时须臾不能少的道具。他把殷红的鲜血涂满了一切能涂抹的地方。他把人物的内脏掏空,把自己的沾满鲜血的浅薄而简单主题填塞进去。《现实一种》是一篇给余华带来不少掌声和鲜花的小说。但正是这篇怪异的小说,体现着余华作品的变态与畸形,表征着他对人物的褊狭的理解和残忍的肢解。在这篇做作、虚假的小说中,你可以看到对人物行为的罗伯-格里耶式的描写:山岗和山谷兄弟以及他们的妻子,仿佛四棵会行走的树,仿佛四块会行动的石头,只有简单的动作,而没有情感和思想。小说中的孩子也像大人一样残忍。皮皮从堂弟的哭声中,“感到莫名的喜悦”,于是,他通过打耳光和卡喉管,来“如愿以偿”地听堂弟的“嘹亮悦耳”、“充满激情”的哭声。这个叫皮皮的孩子终于把堂弟掐死了。接着,他又被叔叔杀死。叔叔又被皮皮的爸爸杀死。皮皮的爸爸又被依法枪毙。他的奶奶随后也死了。
  余华完全无视情节的合理性,无视人物的情感的复杂性,只管冷漠而简单地让人物互相伤害。他的叙述夸张而虚假,幼稚而粗糙,不仅令人难以置信,不能引发人的积极的道德反应和审美感受,而且还引起人极其别扭、恶心的生理反应。他对那位三十来岁的女医生解剖山岗尸体过程的叙述尤其残忍、冷酷和虚假。作者细致地描写“山岗的皮肤被她像捡破烂似地一块一块拣了起来”:“失去了皮肤的包围,那些金黄的脂肪便松散开来。首先是像棉花一样微微鼓起,接着开始流动了,像是泥浆一样四散开去。于是医生们仿佛看到了刚才在门口所见的菜花地。”(余华:《河边的错误》,第93页,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在余华的叙述中,解剖尸体对这些穿白大褂的人们来讲,像轻松地做游戏一样让人快乐。他用“赞叹不已”、“微微一笑”、“非常得意”“兴高采烈”、“妙不可言”等词语形容医生解剖尸体时的心理体验。然而,这样的描写是不可信的。它与人物无关。它不过是作者对自己的混乱而恣肆的想象的描述而已。
  另外一个在小说中任性而粗暴地对待人物的当代小说家是贾平凹。虽然我对这位小说家的作品已多有批评,但他的作品中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严肃、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尽管这样做有可能招致别人的误解,会让人说你“也许急了”,会让人说你因为怀疑作家是“偷斧头的”才抓住人家不放,才心怀叵测地批评人家,但我们必须坦然地面对这些可笑的误解,就像我们要享受夏夜的清凉就得忍受蚊虫的叮咬一样,就像一个内心无愧的人敢于平静地面对上天的雷鸣一样。
  是的,贾平凹小说作品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尊重人物。他拿人物当玩偶,当道具,随意驱遣他们,随意摆布他们。他用自己的情绪、趣味、思想作材料,织成厚厚的幕布,将人物的面孔遮蔽起来,将人物的身体裹缠起来。他只写人物的话语和动作,而不写人物的心理和思想。在他笔下,女人随便就会跟一个不三不四的男人,往随便什么地方跑,或随便干不三不四的男人要她干的莫名其妙的事情。这位多产而著名的小说家,似乎根本不关心人物的其行为其来有自的动机和可能造成的后果。作者的任性和随意,造成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含混和外在形象的模糊。他的许多小说中的人物留给读者的印象,毫无清晰、生动的风貌,就像一堆在开水锅里煮过头的劣质香肠。《废都》是这样,《怀念狼》是这样,《病象报告》是这样,《阿吉》、《饺子馆》、《库麦荣》、《玻璃》、《阿尔萨斯》和《读<西厢记>》等中短篇小说也是这样。
  《猎人》是贾平凹近几年创作的最能反映贾氏在人物叙写上的问题的一篇作品,我们可以通过对这篇作品的解剖,来考察贾氏小说写作中存在的缺陷和病象。
  刊发于《北京文学》2002年第7期上的《猎人》,是一篇结构和主题都很混乱的失败之作。作者把男女之间的轻薄的调情与戚子绍三次被狗熊“干一下”的荒诞情节搅拌到一起,编造出一个匪夷所思而又令人大倒胃口的无聊故事。你从作者的叙述中体验到的不是高雅的趣味,体味到的也不是深刻的意蕴,而是大失所望的沮丧和被人戏弄的懊恼。事实上,被戏弄的不只是读者,还有人物。你看,王老板将车开到A路B楼外的花坛边一按喇叭,楼道里就跑出来两个女人,“打头儿的是个胖子,四肢短短的,跑起来像是鸭子”。无论这个作者连其姓名都不屑于告诉读者的“胖子”,还是被“胖子”“批发”给戚子绍的夏清,都没有自己的性格和尊严,她们之所以被写进小说,就是为了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那就是与戚子绍和王老板调情。上车以后,戚子绍坐在两个女人中间,说:“这盼不得么,东宫西宫,我过的是皇帝生活么!”说着,“故意摇晃着身子,将手在胖子的膝盖上拍了一下,便问:‘最近做啥哩?’胖子说:‘啥也没做,只做爱。’四个人都噗地笑了,戚子绍说:‘这话说得好!王老板,你瞧我这女熟人有意思吧?’胖子说:‘我可告诉你,下次再出来玩不首先通知我,我会生气的。你要待我好些,我可以继续给你批发美人。我是胖了点,我的女朋友却没有不漂亮的!’”“胖子”的卑贱和无耻,让人联想起《废都》里的那些自愿向庄之蝶贡献身体的女人。你会惊讶地发现:十几年的岁月过去了,贾平凹的精神视境了无变化——依然那样通过自恋的想象体验消极的心理满足,依然那样不把女人当人看,依然没有摆脱拿“性趣”当兴趣的局限。《猎人》中的戚子绍像他的道德上的兄弟庄之蝶一样,恣肆地调戏、玩弄女性。“……每每车在拐弯处就倾斜,坐在座位中间的戚子绍就一会靠在胖子的身上,一会挤着了夏清,夏清被挤得嗷嗷叫。戚子绍说:‘这身子是要倒的,与道德品质无关啊!’头与头要挨上的时候,戚子绍瞧着夏清的眼睛说贴这么长的睫毛,夏清说不是贴的。戚子绍用手去拔了一下,果然不是贴的,就感叹什么叫天生丽质。王老板故意把车开得很猛,三个人就颠得像舞蹈。”男人拿女人不当人,女人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弄别扭。本来,两个女人“麻雀一般地喳喳乱叫,说这里是童话的世界,就在松树林子里拣蘑菇,采繁星般的鲜花”,这时,夏清说“我相信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动物都会说着人的话!”胖子噎道:“你相信你也会长翅膀的。”然而,就这样两句轻飘飘的对话,让“两个女人闹起了小小的别扭”。这简直就是无事的冲突,幼稚、虚假得近乎儿戏,根本无助于表现人物的不同的个性和气质。
  贾氏在《猎人》中对人物的粗暴、侮慢的态度,不仅表现于对男与女关系的简单处理上,而且还严重地见之于对人与兽的关系的叙写上。在我看来,这篇小说叙述的戚子绍三次被狗熊奸辱的情节,不仅说明作者像写《怀念狼》时一样沉溺于“性景恋”叙事的消极快感之中,(参见李建军《消极写作的典型文本——再评<怀念狼>兼论一种写作模式》,《南方文坛》,2002年第4期)而且,还在这篇短篇小说中将这消极倾向推向极端,极其尖锐地显示出作者思想混乱和艺术创造力匮乏的严峻情形,极其典型地表现了当代相当一部分小说家精神扭曲、情感冰结的可怕状况。作者以氤氲着怨毒和诅咒的文字,通过嘲笑和戏弄的描写,淋漓尽致地渲染戚子绍被狗熊奸辱以后的尴尬丑态:“他感到了屁眼非常地痛……戚子绍狼狈地返回来,他的衣衫肮脏不堪,屁股撅着,一跛一跛的”;很快,“心里郁闷”的戚子绍就被作者拖入第二次受辱的折磨中,这个倒霉的家伙内心充满复仇的无畏和愤怒,他“呸出了半截咬断的牙齿,同时开了一枪”,开枪的后果是又被狗熊“干一次”;虽然戚子绍两次死里逃生,蒙受羞辱,“屁股还火烧火燎地痛”,但他还得完成作者派给他的任务——在回到营地与夏清调完情之后,第三次视死如归地“疯了一般地”跑向狗熊,并让狗熊痛痛快快地“侮辱”一通了事。
  读完这篇非同寻常的小说,我绞尽脑汁地想了又想,试图弄明白作者意欲表达的思想与主题。遗憾的是,我并没有找到让人略感满意的答案。我最后的结论,可能会让大家失望和沮丧,但是,没有办法,我得坦率而诚实地说出真相:《猎人》里根本就没有有价值的思想,或者,准确地说,这是一篇既没有好的故事,又没有深刻的主题的小说。事实上,我可能一开始就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一篇不拿人物当人看的小说,是费不着拿它当小说看的,即使其中真的有奇异、玄妙的思想,我们也应该站在文学和人道的立场,鄙弃这些与人的命运和尊严毫无关联的思想。
  据与《猎人》一起刊发在《北京文学》上的“解读”这篇小说的文章说,对戚子绍被会说话的狗熊三次奸辱的“细节”,大多数读者的反应是相同的,那就是“看不懂”、“读者被卷入人与兽与自然的迷魂阵”,然而,在这篇“解读”文章的作者看来,“看不懂”是因为我们的水平低:“我们虽然有文化,上了大学,但就是不懂怎么和自然和兽类和谐相处”。这位“解读”《猎人》的作者还告诉我们,这篇小说“有效地抒写了人类与其对抗物中某种无尽的辨证关系”。话说得玄而又玄,似乎有高深莫测的哲理存焉,但无论它多么高妙深刻,都与小说没有多少关系。而在另外一篇刊登在《文艺报》2003年11月29日第3版上的副题为《读贾平凹<猎人>有感》的文章中,“有感”的作者这样引导我们来理解这篇小说:“小说并没有去投合大众读者接受习惯来讲述一个有着明朗的‘结果’的故事、也并非刻意去附和政治气氛所要求的应时的‘要义’,虽然只是短篇”,最终,“《猎人》不管在探察人性的深度上,还是在创作形式的诗意处理上,它无疑超越了现实的、政治的、急功近利性内容(生态主题);穿越了传统文化(猎人‘自然而然’被熊吃掉结局);最终堪(勘)破了‘虚假自我’——即走出了贾平凹‘知识结构’中对自己‘天成’、‘无为’等‘快感’范畴的‘个体误区’,诞生了全新的怀疑性自我”。这是一篇考验读者的耐性同时又打击读者的信心的文章。它的天花乱坠的晦涩和高深也许会让作家高兴,但肯定不会让读者愉快。作者用令人不知所云的话语向“著名作家”致敬,但却表现出对读者的傲慢和不尊重。而且,被侮慢和亵渎的不只是读者,还有小说中的人物:可怜他们在被作者冷酷地折磨之后,又被“最终堪破了”一切的批评家无情地踏倒在地。
  爱伦堡在评价契诃夫的时候说这位大师“连无人性的东西都能合人性地表达出来”。(爱伦堡:《捍卫人的权利》,第92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爱伦堡准确地揭示了契诃夫普遍受人喜爱和尊敬的原因。事实上,以合乎人性的方式写人,赋予人以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这几乎是所有那些真正的文学大师共同的特征。正像莫洛亚在《最伟大的》(1960)一文中所说的那样:“为了吸引和打动人的心灵,作家必须对他们(人物)怀有真正的情感”;“真的,所有的伟大作家,从塞万提斯到托尔斯泰,他们的成就正在于善于塑造一些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使人心疼的主人公”。(陈燊编:《欧美作家论列夫•托尔斯泰》,第11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我曾在批评阿来在《尘埃落定》中不知善待人物的时候说过这样一段话:“……没有热情,没有对于人物的朴素而热烈的爱,一个作家永远不可能真正地了解人,不可能完整而真实地写好人,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他常常会丧失对于高贵与卑贱、正义与邪恶、美好与丑陋的感受能力与分辨能力,从而使自己的写作成为缺乏可靠的人道原则和可靠的道德立场的消极写作。”(李建军:《像蝴蝶一样飞舞的绣花碎片——评<尘埃落定>》,《南方文坛》,2003年第2期)
  是的,同情、尊重甚至疼爱自己笔下的人物,是任何一个小说家写出真正的小说作品的前提条件。然而,我们时代的许多小说家似乎并不这么想。我们从他们的作品中看到的,是作者对人物的冷漠和粗暴。他们似乎更乐意以夸张、粗野的极端主观的方式,渲染人物身上的兽性和内心深处的黑暗面,试图借此显示一种时髦而浅薄的“先锋”姿态。而我之所以尖锐地、毫不宽假地批评余华和贾平凹等人在人物塑造上存在的问题,就是因为我觉得有必要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有必要不加讳掩地指出我们时代的作家在小说写作上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就是因为我想表达这样的观点,那就是,小说是以批判、质疑的态度揭示人的艰难的生存境况的艺术,但也是以积极的态度肯定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行为,因此,只有那些最终能让人意识到人性的高贵和尊严的作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作品,同样,只有那些能写出人性的高贵和尊严的作家,才是值得人们尊敬和感谢的真正意义上的好作家;就是因为我想指出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那就是,除非克服自己在塑造人物时的任性而冷漠的态度,否则,谁也别想写出既活在纸上又活在读者心中的不朽的人物形象,谁也别指望自己的作品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大放光辉。
首页 上一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