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五千年

_86 (现代)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是一首描写送别时的伤心与相思时的怅惆的小令,上片开头三句铺叙
送别时的情景:时令已届初秋,尽管在阳光中还残存着几丝暑气,但在夜间
从致密的竹席上已能感受到秋天的凉意。河湾里的红莲已见凋残,随风振落
的花瓣在水面上打着转儿飘向远方。就在这颇显萧瑟的时节,她在河滨送明
诚远游。开船的锣声已经敲响,他脱下罗裳,独自登上兰舟,解缆出发了。
她追视着兰舟,只见它渐远渐小,终于在天际消失了。
抛开世事烦恼与政治风云之后,清照与明诚的生活更加平静幸福,在书
籍与金石铭刻之中找到了欢乐。每天晚餐之后,工作之前,赵明诚与李清照
在归来堂小憩,他俩常常做赌赛记忆力的游戏。明诚先在一只晶莹剔透的玉
杯中斟上香茶,然后指着堆积如山的书籍,随意提出一个典故或某件史事,
两人来猜它的出处究竟是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猜中与否来较
量胜负。猜中的有首先饮茶的权利。李清照的记性特别好,凡经她研读过的
书籍,都过目不忘。所以这种赌赛,她领先的次数居多。当明诚抽出书卷,
证实清照猜得不错时,她举杯在手,开怀大笑,以致茶水全部倾倒怀中。从
这种小游戏中,他们感受到的得意,实在是饮茶无法比拟的。她常常对明诚
说,她甘愿一辈子都不问世事,终老于书史之乡了。
经过十多年的多方搜集和苦心请求,赵明诚与李清照的藏书和文物已经
十分丰富。他们在归来堂两侧扩建了十多间书库,又特制了许多大橱。将图
书文物按次序编号造册,珍藏入橱。如要讲读某书,则索取钥匙,先在簿册
上登记,然后才能开橱领取所需的书帙。这种做法很有点当代图书馆的特点。
如果某人对领出的书卷稍有污损,就得受惩罚,责成他将书帙上的污迹拂拭
干净,才能归还入藏。这样一来,图书文物倒是得到妥善的保护,但读书却
失去了往日的那种悠闲清静的感觉。李清照是个爽快人,很不耐烦这么做。
为了便于随时翻阅研讨,必须置备副本,清照与明诚商定,从每天的菜肴中
取消一个荤菜,也不添置第二件有花饰的绸缎衣衫;清照还将自己的明珠翡
翠首饰以及摆设都交给明诚,送到当铺中换取现钱,充实购置副本的资金。
遇到文字讹误较少、字迹没有缺损的刻本,他们随时买回来当作副本,供朋
友们借阅。这样一来,他们的藏书量更大了,而因此花费的资金也更多了。
在他们的几案上,卧室的枕席上,到处堆满了书籍,陈放着钟鼎。他们置身
其中,随时随地都可以从事研究,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赵明诚夫妇在青州乡下一住就是.. 12年,终于在宣和二年( 1120年),
朝廷重新起用他,任命他为莱州知事(莱州即今山东掖县)。当时奸臣蔡京
已经被皇帝罢了官,朝廷上下有了一些新气象,赵明诚是初次担任地方的官
职,他很想替朝廷分忧,也想给治下的百姓办点好事。他考虑莱州比较僻远,
要清照离开生活惯了的青州,到一个生疏的地方会诸多不便,便决定独自赴
任。他与清照说定,待政务上有了眉目,生活上也粗有安排后,再派人来接
她。清照觉得明诚的考虑周详有理,便爽快地答应,并亲自置酒,为明诚饯
行。
自从赵明诚赴任后,家里陡然虚空起来。李清照白天伏案校书、写作,
无法与明诚切磋琢磨;晚间在灯下闲坐,听不到明诚的侃侃谈吐,寂寥愁苦

渐渐袭上心头。几场风雨之后,枯叶积满了庭院;她连花园也懒得走动了。
有天一大早,侍女一边在花瓶中插上一大把金菊,一边兴奋地报告:“今天
是重阳节,园子里的菊花开得真好!”
渐渐袭上心头。几场风雨之后,枯叶积满了庭院;她连花园也懒得走动了。
有天一大早,侍女一边在花瓶中插上一大把金菊,一边兴奋地报告:“今天
是重阳节,园子里的菊花开得真好!”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香料)销金兽(兽形涂金香炉)。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纱帐),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重阳后的第二天,赵明诚便读到了李清照的这首新作。清照相思无限的
情意使他感动不已,而这首蕴藉清隽的新词也使他击节赞赏。不知怎的,一
股少年意气忽然在他的心中复活起来,他要与清照比赛一下词笔的高低。于
是他趁着政事稍闲的空档,闭门谢客,废寝忘餐,足足费了三个日夜的功夫,
填成了十五阕新词。然后他工工整整地抄写好,又把李清照的这首词重抄了
一遍,夹在里面,一起拿给他的好朋友陆德夫欣赏,请他评审哪几首写得最
好。陆德夫把这些词从头到尾读了好几遍,最后对赵明诚说:“我看这么多
首词里面只有一首写得最好。”赵明诚赶忙问是哪一首?陆德夫指着李清照
写的那首说:“这一首最好。”
后来,赵明诚又被罢官,李清照与他回到山东省淄州居住,继续埋头整
理他们心爱的金石器物,但是,在国家动荡的年代,要埋头整理文物已经不
可能了。东京被金兵攻陷的时候,李清照和赵明诚还在淄州(在今山东省)。
不久,风声越来越紧,李清照跟着赵明诚到了建康。他们把最名贵的金石图
书,随身带走了
15车。后来金兵攻下青州,李清照留在老家的十几间文物,
竟被战火烧成一堆灰烬。
到了建康以后,赵明诚接到诏令,被派到湖州当知府。那时候,兵荒马
乱,李清照不可能跟他上任。临走时候,李清照问丈夫说:“万一金人再打
过来,我该怎么办?”
赵明诚坚定地说:“瞧着办吧。实在不行,你把家具衣被先放弃了;再
不行,把书画古器丢了;但是有几件珍贵的古代礼器,你可一定得亲自保护
好,要看作自己生命一样。”
公元
1129年,赵明诚在建康得病死了,当时金兵占领了李清照的家乡山
东。国破家亡,李清照悲痛万分。她只好带着家里的书画古董,投奔住在浙
江的弟弟李迒那里。在兵荒马乱之中,姐弟二人到处奔波,书画古董丢失了
不少,这更增加了李清照的痛苦。她继续四处奔波。赵明诚有个妹婿在洪州
(今江西南昌),那时候李清照身边还有图书
2万卷,金石刻本
2000卷,就

托人带到洪州。没有多久,金兵打到洪州,这些文物又不知去向。
托人带到洪州。没有多久,金兵打到洪州,这些文物又不知去向。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一开头就用了七对重迭的字,写出了李清照在国破家亡的情况
下,百无聊赖地想要寻觅精神上的安慰,可是寻觅的结果是一片冷落凄清,
反而使她感到更加凄惨悲戚,难以忍受。接着,她又写秋天忽然回暖,一会
儿却又变冷的天气,觉得这样的日子最难过。想要喝几杯淡酒消愁,可是夜
晚的秋风在呼啸,喝了酒也睡不着。正在这个时候,当年替自己传递过书信
的鸿雁哀鸣着从头上飞过,听了这熟悉的鸣声又多么使人伤心呵!窗外是满
地凋谢了的菊花,没有掉在地上的花也已干枯了,哪里还值得去摘它。独自
守着窗儿,怎么才能捱得到天黑?秋天黄昏的细雨,打在已经枯黄的梧桐叶
上,滴答滴答的声音更使人增添了烦恼。这一连串的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
字包容得了呢?
南渡以来,李清照备尝了人世间的深重苦难,又接二连三地遭到来自上
层社会蓄意的政治诬陷和人身诽谤,这种种的打击纷至沓来,她都用自己柔
弱的肩膀支撑着。
李清照是位刚强的女子,来自上层社会的打击陷害、诬蔑诽谤,都不能
迫使她放下手中的诗笔,停止她的歌吟。自从靖康年间金兵南侵以来,六七
年中,黄、淮流域的城乡统通化为丘墟,野草遍布千里。金兵铁蹄所践之处,
无不遭到惨重的破坏。沉溺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原父老,日夜盼望王师北伐;
江东的人民也亟盼南宋君臣振作精神,抗敌御侮。国家的颠危,人民的苦难,
强烈地刺激着多愁善感的女诗人李清照。故国黍离之悲,丧夫悼亡之痛,颠
沛流离之苦,光复雪耻之思,日夕萦回在她的心际,使她不能自己地发为诗
词,寄托自己的情感,也呼喊出苦难中的人民的心声。
在强敌压境的时候,忧愁伤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李清照多么想像男子
汉那样到战场上去为国效劳呵!有一年夏天,她写了一首很有气魄的诗,说
出了她对国家大事的主张。她在诗中写道: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活着要做人间的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的英雄的志
向。她痛恨南宋统治阶级只知道苟安妥协,腐朽荒淫,连当年失败后羞见江
东父老的项羽也不如。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活着要做人间的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的英雄的志
向。她痛恨南宋统治阶级只知道苟安妥协,腐朽荒淫,连当年失败后羞见江
东父老的项羽也不如。
有一年(1134年),李清照随着难民到金华去避难,当时金兵把宋军打
得节节败退,她看着四处逃难的无数难民,想想自己的身世,再看一看当今
朝廷上那些为名利而奔竞倾夺的权贵,一个个卑怯自私,全不思保国安民,
不禁十分愤慨。她口占一绝: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
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她对自己在国难当头之际,苟安避难,也觉得惭愧,无颜于白天通过严
陵滩,特地吩咐船夫在夜间驶过钓鱼台。
冬去春来,时节如流。李清照在金华避难已经大半个年头了。金华是座
风景秀丽的浙中名城。倘若登临城中的八咏楼、双溪楼与极目亭等名胜建筑,
城外秀丽的群山,城南清澈的双溪,开阔的谷地,富饶的田畴,将尽收眼底。
李清照曾经登临过八咏楼。这是南朝诗人沈约所建的一座楼宇。李清照凭栏
四眺,深深地为金华城形势的佳胜所激动,她曾写了一首气象恢宏的《题八
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
十四州(宋代的两浙路辖十四州)”,表达她的感受,尽管春天的金华,景
色特别美好,甚至超过了汴京的风华,但被国恨家愁重重地压抑着的李清照,
却深居简出,无心观赏。
有一天,房东的女儿来邀李清照一同到双溪划船郊游。李清照很想出去
看看,自从丈夫赵明诚死去之后,她很少有机会赏花吟诗作赋,常常以泪洗
面。如今有了这个出游的机会,她真想重温少女时代的美好回忆,但是尚未
成行,她忽又想到,双溪的春色会不会反而勾起自己辛酸的回忆呢,那轻巧
的小舟载得动自已海样的深愁吗?如果是那样,非但不能遣闷,反而更加添
愁了。她思之再三,还是打消了泛舟的念头。她填了一阂《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小舟),
载不动,许多愁。
我们从“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词所传达的感情的急
速变化中,不难理解到诗人心情的痛苦;从舴艋小舟载不动愁的化虚为实的
造语中,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愁思山似的沉重。
在南渡逃亡的日子里,李清照始终盼望有一天宋军能够北上收复失地,
这样她就可以回到自己的故乡,重新过起无忧无虑的生活,收集研究她心爱
的金石器物了。
但李清照渴望“过淮”光复神州的理想,终于化为泡影。尽管在绍兴五
年到绍兴十一年的六七年间,岳飞、韩世忠、吴玠、刘锜等抗金名将在东起

淮水、西至川陕的辽阔战线上,一再取得大捷,打得金军闻风丧胆,造成了
南宋“中兴之机”;然而宋高宗伙同秦桧却在胜利面前,勒令岳飞等退兵休
战,加紧向金国议和求降。他们以杀害岳飞、罢免韩世忠、向金称臣、贡纳
银绢、割让淮北为条件,乞求到金国准予议和。从此南宋小朝廷再也不谈“中
兴”恢复,天下也无人再敢公然言兵。李清照从此只能在梦中神游故土了。
淮水、西至川陕的辽阔战线上,一再取得大捷,打得金军闻风丧胆,造成了
南宋“中兴之机”;然而宋高宗伙同秦桧却在胜利面前,勒令岳飞等退兵休
战,加紧向金国议和求降。他们以杀害岳飞、罢免韩世忠、向金称臣、贡纳
银绢、割让淮北为条件,乞求到金国准予议和。从此南宋小朝廷再也不谈“中
兴”恢复,天下也无人再敢公然言兵。李清照从此只能在梦中神游故土了。

73岁以上。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作家。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
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她在文学领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与散文都能高标一帜,而毕生用功最勤、成就最高、
影响最大的,则是词的创作。她在词学理论上也卓有建树。
李清照的一生所遭遇的不幸是值得同情的。她在国家危亡的严峻关头所
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至今还令我们为之感动。至于她所流传下
来的文学作品,更是我们全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李清照为了逃难,到处奔走。到她在绍兴定居的时候,她身边的文物散
失的散失,被偷的被偷,只留了一些残简零篇了。
国家山河的破碎,珍贵文物的散失,对李清照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她把
国破家亡的痛苦写成了许多诗词,她的词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有的还富有
爱国精神。

统一的元朝大帝国
统一的元朝大帝国

13世纪在世界东方崛起的一个伟大的民族。它是一个从游牧民
族发展而来的亚洲民族。那时,蒙古族中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就
是威名赫赫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带领着他的子孙及众多的勇敢士
兵,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用铁骑荡平蒙古草原之后,又乘胜进军,向东、向
西、向南、向几乎所有可以到达的地方发动了空前绝后的征服战争,所到之
处,势如破竹,真正是横扫千军如卷席。蒙古族先后征服了畏兀儿、西夏、
金、后辽、大理、南宋和西亚、中亚的众多国家,并且继续向西进军,一直
打到欧洲中部的多瑙河下游地区和中东的两河流域,建立起一个疆域空前辽
阔、广大无比的强大帝国,这就是统一的元朝大帝国。
元朝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的事情,它结束了中国长达五个世纪之久的分裂割据的战乱局面,使中华民
族重新拥有了一次大融合的机会。而且,元朝的统一也促进了亚洲与欧洲、
东亚与西亚、南亚的国际交流,促进了中国边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社会
各方面的进步。另一个方面,元朝是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这也为我国古代
科学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
当然,元朝的统治在中国历史上是相当残暴的,它的民族压迫政策,它
的腐败的政治制度以及它的落后愚昧的统治阶级,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带
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但是,无论如何,在中国这个有着漫长的五千年文明
历史的国家中,元朝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发展阶段,它的统一,它的无休止的
对外扩张,以及它的残暴统治,这一切,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
以上我们说了许多元朝统一的正反两方面的意义,接下来我们应该探讨
一下元朝是怎样统一中国的?
蒙古族的兴起历史并不太早,这个游牧民族的直系祖先是我国魏晋时期
与鲜卑、契丹同属一个语族的蒙兀室韦。蒙兀室韦早先居住在现今俄罗斯境
内的额尔古纳河以南、大兴安岭以北的广大地区,他们大都过着游牧生活。
在唐朝的时候,蒙兀室韦是另一个少数民族突厥族的奴隶。唐朝后期,蒙兀
室韦内迁到如今的蒙古草原地区,从此就扎根在这里,并开始上演一出出悲
壮激扬的历史故事。
由于蒙兀室韦一直远离其他民族,所以文化水平很低,生产生活方式都
很落后。自从迁移到蒙古草原以后,发展就快多了。
后来,蒙兀室韦内部也发生了分裂,分成许许多多小的部落,这些部落
虽然都属于一个民族,但由于缺乏统一的领导,相互之间为了争夺草地、马
匹、牛羊和人口,长期征战不止。据一部描述当时情况的蒙古歌谣集记载,
当时的情况是:
“星星在天上旋转,各国在地上争战,连上床睡觉的功夫都没有,
互相争夺杀伐,没有时间思考,只有尽力行事。世界翻转,各国争战,
连进被窝休息的机会都没有。互相抢夺、掳掠,没有避开的地方,只有
冲锋打仗,没有幸福平安的生活,只有不停的互相杀伐。”
歌谣中讲到的这些情况是成吉思汗出生前的蒙古族各部真实生活的写
照。在这样连年混战之中,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相当艰苦,而且当时金朝统治

者还在奴役着蒙古各族,让他们当牛做马,干最繁重的活,却享受不到任何
应得的报偿。蒙古族人民盼望着自己的民族内部能早日结束分裂混乱、互相
争战的局面,团结起来,打破金朝统治者套在自己民族脖子上的枷锁,重新
过上自由幸福平安的生活。
者还在奴役着蒙古各族,让他们当牛做马,干最繁重的活,却享受不到任何
应得的报偿。蒙古族人民盼望着自己的民族内部能早日结束分裂混乱、互相
争战的局面,团结起来,打破金朝统治者套在自己民族脖子上的枷锁,重新
过上自由幸福平安的生活。
公元.. 1162年,一个男孩出生在蒙古只斤氏的贵族家里,家里给他起名叫
铁木真。铁木真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是部落首领。但是,在铁木真.. 9岁
那年,父亲也被别的部落害死了。结果他的部落一下子散了架,族人纷纷离
开本部落,势力衰落下去。
从那时起,铁木真的生活开始贫困下来,父亲去世了,他只好与母亲相
依为命。家里的财产被人拿光了,他就去野外采集野果、草根来充饥。但是,
艰苦的生活不但没有击倒铁木真,反而锻练了他的意志,健壮了他的体魄。
普通人的生活经历,也使他更加注意保护生产、维持与部众的团结的重要性。
渐渐地,铁木真长成了一个英勇健壮而又足智多谋的青年,他寻找着父
亲往日的部众,并且与父亲的好友建立起联盟,这些措施使得他逐渐恢复了
族内首领的地位,铁木真认真处理着与周围各个部落的关系,尽量扩大自己
的势力范围。
终于等到了铁木真强大起来的那一天了!首先,铁木真联合另外三个友
好部落发起突然进攻,将以前曾经抓捕过自己的三百个蔑儿乞人统统杀光。
接着,他又和好友王罕一起,联合两个部落的人马,打败了世仇部落塔塔儿
部。这次军事行动得到大金国的嘉奖,铁木真被授予荣誉封号,这显示出铁
木真已经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家了。
又过了几年,铁木真已经拥有了相当强大的力量,他可以不再需要联合
其他部落的力量,而单独出兵攻打敌对部落。铁木真势力的迅速扩大势必引
起其他蒙古部落首领的强烈不满,于是,那些以前曾经与他结盟的友好部落
转过来与铁木真为敌,其中尤以王罕部落的势力最大。
铁木真对此一点也不惊慌,他调动自己的军队与王罕部落展开了长时期
的拉锯战。战斗中他曾一度被打得大败;有一次甚至只剩下了19个骑兵还跟
着他。但是铁木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顽强地面对一切困难而绝不退
缩。他重新团结部众,扩大自己的军队。然后,用计谋乘王罕部落不加防备
的时候,发起突然袭击,经过三天三夜的浴血奋战,终于消灭了王罕的部落,
连王罕本人也被另一个强大的部落乃蛮部捉住杀掉了。
到这时,茫茫大草原上只有这个强大的乃蛮部落可以与铁木真抗衡了。
乃蛮部的首领叫太阳汗,太阳汗与铁木真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规模巨大的争夺
蒙古民族最高统治权的斗争。
开始时,太阳汗拉拢另一个小部落汪古部,想与汪古部联合起来围攻铁
木真,但是汪古部已经臣服了铁木真,他们一边应付着太阳汗,一边向铁木
真通风报信,使铁木真有时间作好战斗准备。公元 1204年,铁木真率领大
军一举击败了太阳汗这个最后的、也是最强大的对手,完成了统一大草原的
宏伟事业。从此,分裂了很长时间的蒙古部落又重新团结在铁木真的周围,
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民族——蒙古族。
公元.. 1206年,铁木真手下的将领们在斡难河头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即全
蒙古族的部落首领大会,将领们一致拥戴铁木真为成吉思汗,即拥有四海的
汗。正式建立了蒙古族的政权。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蒙古各部落的最终

统一。在这个漫长而艰难的统一过程中,成吉思汗显示了他非凡的军事指挥
才能和组织领导能力。
统一。在这个漫长而艰难的统一过程中,成吉思汗显示了他非凡的军事指挥
才能和组织领导能力。

15岁以上、70岁
以下的男人,统统编入军队,他们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就跟随成吉思汗
出征打仗。蒙古国从上到下是一个军事与政治合而为一的政权,成吉思汗是
至高无上的首领,他绝对统一领导着这个日益强大的蒙古国。
为了使自己的统治更加巩固、更加深入有效,成吉思汗学习汉族统治者
的做法,初步建立了司法机构和初步的成文法。另外,为了发展本民族的文
化,成吉思汗又命人创造了蒙古文字,用来记载蒙古历史,写一些法令和诏
书。
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成吉思汗也进行了整顿,如对狩猎、掌印、马
匹、军务、军需等各种具体事务,都制订了相应的法令。通过这些具体而细
致的努力,成吉思汗的蒙古国已经逐步完善起来。这样,蒙古国的势力一天
天壮大,成吉思汗的野心也一天天膨胀,他已经不满足只做蒙古一个民族的
大汗,他要征服一切可以征服的民族,他要做一个真正的、拥有四海的大汗!
于是,规模空前的蒙古族扩张征服史展开了。
当时,蒙古周围有好几个政权同时存在着,在蒙古的西边,是畏兀儿和
西辽,在南边是西夏和大金国,再向南是南宋和大理、吐蕃等。成吉思汗准
备一个个地征服这些在他看来全都不堪一击的政权。首先,他要拿畏兀儿和
西辽开刀。
畏兀儿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唐朝时期称回纥、回鹘,后来迁移到西部定
居下来。畏兀儿族即今天的维吾尔族的祖先。13世纪初期,西辽征服了畏兀
儿。成吉思汗向西进军。准备攻打西辽政权,畏兀儿人赶忙举行起义,杀了
西辽的官员,投降了成吉思汗。这样,成吉思汗的目标就更加明确了——征
服西辽。1218年,成吉思汗命令大将军哲别率领两万军队进攻西辽。哲别一
路上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不久就全部占领了西辽的土地。西辽的灭亡为蒙
古军西征扫除了障碍。
顺利地轻松地征服了畏兀儿和西辽之后,成吉思汗把眼光又放到了金、
西夏和南宋的身上。
大金国曾经是蒙古族的统治者,成吉思汗早年也曾接受过金朝的封号。
但是,大金国对蒙古族人一直采取民族压迫政策,长期以来蒙古人民就不断
地反抗着这种压迫。成吉思汗利用这一尖锐的民族矛盾,进行反金战争,是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