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五千年

_76 (现代)
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隋王朝为了维护与巩固其封建统治,在政治上所进
行的一项重大的改革措施。而且在隋立国之后,由于全国空前的大统一,中
央集权制的再度重新确立,封建国家机器开始日益完备起来,这就需要大批
适合当时政治需要的各级官吏。为选拔真正有才干的人,隋统治者另辟道路,
尝试采用考试办法来选拔人才。
科举制度在隋朝尚属开创阶段,还很不成熟,很不完善。而且在隋统治

30年中,通过科举考试而录取的人数是很有限的。然而,隋统治者废除“九
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度,轻“门第”,重“才学”,任人唯贤。这在中
国古代选举制度发展史上确实是一次重大的变革,是一次巨大的进步。
科举制度在唐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备。在唐太宗、高宗年间(公

627~655年),它已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考试制度,成为中国封建
社会科举制度的典型。
唐朝初建时,为了笼络各地的豪强势力,也曾实行过“九品中正制”,
然而它分散了朝廷的权力,滋长了豪门势力,给封建统治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不久便被废除,转而走科举考试之路。
唐高宗以后,要求做官的中小地主和知识分子越来越多,这时的科举取
仕数量比过去增多了,由科举入官的人的地位也提高了。武则天当政后,在

选人任官方面采取了放宽仕途、扩招人数的政策。她曾下令,官吏和百姓都
可以自荐做官或升官。她亲自接见所有被举荐或自荐之人,让他们一律试做
某官,当时称为“试官”。武则天还多次举行制科考试,并且创立了武举科,
亲自在洛城殿考贡士,开创了皇帝殿试的先河。这些措施使科举考试制度得
到很快发展。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期,科举选仕的规模又趋扩大。这时盛行
以诗赋取士的方式。中小地主和知识分子通过科举入仕,尤其是以进上获得
要职的人越来越多,对凭借门第荫封取得官位的权贵子弟的威胁越来越大。
所以,在唐朝中叶,两种官僚集团各自结成朋党,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这
场长达
200年的权力纷争中,双方的成分也是相互转化的,科举出身的人掌
权时间长了也可能变成官僚贵族。有些人为了顺利地通过科举之路获得官
职,纷纷投到权贵门下,而朋党双方也借此机会拉拢这些举子,发展自己的
势力。每次科举考试之后,凡被录取的考生都要去拜见主考官,把他奉为“座
主”,自称是他的门生。同一期考取的考生互称同年。这些人很容易结成一
党。朋党之争是中小地主和大官僚贵族在权力的金字塔上争夺地盘的斗争,
科举制为这一斗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员。因为大官僚贵族的反对,这个时
期的科举制举步维艰。
唐朝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的来源有二:一是生徒,即指朝廷所设立的国
子监、弘文馆、崇文馆以及各地方州、县学馆的学生,实际上就是由国家教
育部门主管的各类学校毕业的学生;二是乡贡,即不属于以上类型的学生,
也就是社会上一般的读书人。
报考的时间大约是在每年的三四月间,这时正值槐树花季的末期。当时
就曾有这样的谚语:“槐花黄,举子忙。”宋朝著名诗人也写过“强随举子
踏槐花,槐花还似昔时忙”的诗句。
报考的办法是,中央和地方官学每年冬天,都可以通过校内考试,挑选
所谓学业有成者,送至礼部参加省试。凡中央六学、二馆的生徒,则由国子
监祭酒挑选,凡地方郡县的生徒,则由长吏挑选。即非由学校出身的乡贡,
而志愿报考的知识分子,先由本人向本县报名,由县令考选后送州,再由州
刺史复核,取中之后,便举行一种很隆重的仪式,然后贡送到中央,参加礼
部的省试。
国家级的科举考试称为省试。参加省试以前要先经过预选,预选合格者
被送到中央来参加省试。据历史记载,省试时,考生们要自带水、蜡烛、餐
具等,被点名后方可进入考场。考场用草席围隔、并有兵士守卫。进场时要
进行人身搜查,以防作弊。如果搜出书文,不管多少,一律驱逐出场,并且
罚两次不准参加考试。试卷有时糊名,有时不糊名。考试的时间有限制,白
天一整天,天晚后燃尽两三只蜡烛就要交卷。有诗记述当时的情景:“白莲
千朵照廊明,一片升平雅颂声,才唱第三条烛尽,南宫(指尚书省)风月画
难成。”又有诗云:“三条烛尽,烧残举子之心。”如果考生遇到不会的问
题,就在试卷上写上“对未审”三个宇。改卷时,对回答正确的问题就批一
个“通”字,对错答或不答的问题,就批一个“不”字。
在唐初,每年录取名额虽无定限,但实际录取人数是很有限的。秀才科
每年所取不过一二人,明经科每年约百人左右,进士科则不过一二十人。唐

200年间,登进士者仅有三千余人。贞观十八年(公元
644年)开始对录
取名额作了明确规定。此后,对于每年的进士、明经科录取人数亦屡有限定。
凡是省试落第的人都可以进国子监学习,以伺再试。有的就留在京城,

复习作文,伺机呈献给公卿权贵,以求得举荐、通过省试即为及第。第一名
称为“状元”或“状头”。同时考取的进士互称“同年”。主考官叫“座主”、
“座师”,被录取的考生都是他的“门生”。然而,得了进士并不一定就有
官做,它只是一种身份,只具备了做官的资格,要做官还要经过吏部的考试,
考中者才授予官职。通不过这种考试的人称为“前进士”。“前进士”若得
权贵向朝廷保举也可做官,克部的考试称为“选试”,又称“释谒式”。它
包括身、言、书、判四个方面。先考书、判,看其书写是否工整遒美,文理
是否通顺流畅,然后试身、言,观其体貌是否俊伟,说话是否清晰,通过这
四项者即可授官。
复习作文,伺机呈献给公卿权贵,以求得举荐、通过省试即为及第。第一名
称为“状元”或“状头”。同时考取的进士互称“同年”。主考官叫“座主”、
“座师”,被录取的考生都是他的“门生”。然而,得了进士并不一定就有
官做,它只是一种身份,只具备了做官的资格,要做官还要经过吏部的考试,
考中者才授予官职。通不过这种考试的人称为“前进士”。“前进士”若得
权贵向朝廷保举也可做官,克部的考试称为“选试”,又称“释谒式”。它
包括身、言、书、判四个方面。先考书、判,看其书写是否工整遒美,文理
是否通顺流畅,然后试身、言,观其体貌是否俊伟,说话是否清晰,通过这
四项者即可授官。
考中了进士,叫做“及第”,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
探花。到武则天的时候,皇帝还在宫殿上亲自出题考试。所以有人把进士叫
做“天子门生”,意思是由皇帝亲自考取的。唐代实行科举考试,确实对统
治者来说,是一种比较客观的选拔人才的方法。
唐朝贞观初年,曾经有一次,唐太宗想亲自看看考进士的情况。在发榜
那天,他带着几个内侍,悄悄地来到考试进士的端门前,只见许多新考取的
进士,排成长长的一队,一个接一个地走了出来。唐太宗非常高兴,对身边
的内侍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彀是指射箭的时候箭所能达到的射
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下的人才全都落到我的手中了。

唐太宗为什么那样高兴?因为他看到了,科举制度对他确实很有用。
唐太宗为什么那样高兴?因为他看到了,科举制度对他确实很有用。
北宋时期科举考试的生源基本上与唐代相同。北宋京城开封设有国子
监,起初是皇戚贵族子弟读书的地方。国子监的毕业生可以直接参加科举考
试。不过,后来国子监允许成绩优异、有本乡官员保举的外地人进入学习。
第二种生源是地方上经层层考试选拔出的优秀书生。
北宋的考试科目也有十几种之多,有进士科、制科、词科、武举、童子、
九经、五经、三史、三礼、开元礼、学究、明法等,其中最重要的要数进士
科。
词科的设立,是宋代科举制度的最大特色。众所周知,宋代是中国文学
史上词的鼎盛时期,宋词与唐诗并称。究其原因,这大概与宋代科举考试中
词科的设立有密切的联系。
宋代的科举考试过程以进士科最为完整,它分为州试、省试、殿试三级。
州试时,进士科由州之通判主持,其余各科由录事参军(州长助理)主
持,考卷用红笔批阅,回答正确的写“通”,答错的写“不”。考官和监考
官要在试卷末尾署名。被录取的考生称为“举子”、“贡生”,冬季要到中
央尚书省集合,以待省试,举子们须将自己的籍贯、家世、年龄及参加考试
的次数如实向礼部汇报。他们要有十人担保,如果发现有人弄虚作假,违反
科举规定,考生即被取消考试资格,保人也要受连坐,也就是我们今天法律
上讲的要负连带责任。宋代规定,凡高祖以内有犯死罪者、不孝不悌者、商
人、还俗僧人、道人、残废人都没资格参加考试。
礼部在春季举行省试。主考官由皇帝任命,多由翰林学士、六部尚书担
任。考生入考场不得挟带书籍,考场内不准交头接耳。如果发现违反规定者
立即驱赶出场,下次不得参加科举考试。省试在白天进行,改变了唐朝以来
夜以继日、燃烛考试的做法。进士科的考场待遇比其他科好,有座位、有茶
汤,其他科的考生没座位,多伏在毡席上答卷,也没有茶汤供给,考生实在
渴了,便只好喝墨水,弄得黑嘴花脸,狼狈不堪。宋代科举考试实行试卷糊
名的做法,在职的官员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他们可以不参加州试,直接参
加省试。
省试通过以后还要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宋代殿试的先例是宋太祖
赵匡胤开的,这次参加殿试的进士及其他各科及第者有
28人。以后逐渐形成
了制度。皇帝之所以要亲自主持殿试就是为了避免考官和考生建立特殊关
系,结党营私,危及他的中央集权政治。
殿试的时候,殿的两厢挂帷帐,设座席,上面写有考生的姓名,在考试
前一天,在宫墙外发榜公布入场次序。第二天考生们依次入场,对号入座。
试卷答完后交给宦官,由宦官转交给编排官,揭去卷首的籍贯、姓名,编上
号码代替。然后编排官再交给封弥官,由封弥官誊写校核,加盖御书院印章
后送给考官批改。批完的试卷要将评定结果密封起来,交给复考官再次评定。
最后由编排官检阅两次评定,假如两次评定的差别很大,还要进行第三次批
阅。如果评定结果仍有悬殊,就以相近的两次评定成绩为标准确定最后成绩。
然后对应编号和姓名,并按成绩分成等级。各等级的名册及试卷都要报皇帝
审批。可见殿试的程序够细致的,也够繁琐的。殿试成绩分为五等,这五等
进士分为三甲:一二等为一甲,赐进士及第;三等为二甲,赐进士出身;四

五等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皇帝将三甲进士的名单确定后,便派人在殿前
宣布,称为“临轩唱第”。尔后皇帝还要赐给及第者绿袍和笏板。第一名归
第时,朝廷派仪仗队开路,风光非常。同时,考中者还要按名次出钱,举行
庆祝活动,摆设“闻喜宴”。
五等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皇帝将三甲进士的名单确定后,便派人在殿前
宣布,称为“临轩唱第”。尔后皇帝还要赐给及第者绿袍和笏板。第一名归
第时,朝廷派仪仗队开路,风光非常。同时,考中者还要按名次出钱,举行
庆祝活动,摆设“闻喜宴”。

21年,通过科举而得官的将近一万人。宋代经过省试、
殿试者便立即授予官职,而且成绩优秀者还可得高官。唐代考中进士只是有
了做官的资格,若要做官,还要经过吏部的考试。
除此之外,宋代考试程序进一步严格。
为了确保人才的质量,防止弄虚作假、滥竽充数,宋代科举考试,从乡
贡到殿试的各个环节,几乎都有相应的保障措施,主要有:第一,规定名额、
谨防滥举。州试的录取比例大约为
1%,省试稍高。第二,重视举子的体质,
禁止举荐残疾人。如果发现这类人,不准送到中央,吏部也不能接受。第三,
实行“互保连坐”法,防止冒名伪荐,假如发现不合规定的举子,即送回原
籍,保人永远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第四,专门设立“别试院”,以隔离考官
子弟与其亲属。第五,实行“锁院“制度,防止泄秘。考官一经任命,便立
即停止原来的工作,搬入贡院(一般举士的考场)办公,同时封锁消息。考
试结束后考生退出考场,再次“锁院”,在秘密状态下阅评考卷。第六,采
取糊名誊卷法,防止舞弊。这些措施的实行,基本上保证了考生及被录取者
的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南宋的科举考试,大体上与北宋一脉相承,仅在一些枝节上有些变动。
元代,科举制度很不发达,远没达到唐宋时水平。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
是多种多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出身游牧民族的元朝统治者文化水平较低,
认识不到文人的重要作用,他们只认为能征战的武夫才是人才。他们对科举
制度不重视,因此压抑、歧视知识分子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状况后来有所
转变。一直到元仁宗延祜二年(公元
1315年)才正式开科取士。
元朝的科举考试与唐宋相比,加入许多民族歧视性的东西。
元朝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分乡试(行省考试)、会试(礼
部考试)、御试(殿试)三级。乡试由中书省派驻地方的执行机构行中书省
主持,录取
300人。乡试取中以后,再到礼部进行会试,会试取
100名。然
后就进行御试,御试录取五六十人到八九十人不等。被录取者也分三甲:第
一名赐进士及第,授六品官;二甲进士授正七品官;三甲进士授正八品官。
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它把人分成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
色目人,其中包括西夏、回回等西北各少数民族;第三等是汉人,其中包括
契丹、女真和原金朝统治下的汉人;第四等是南人,即长江以南的汉人及西
南各少数民族。这种民族歧视政策也表现在科举考试上。在进行各级考试时,
一二等人都和三四等人分开。乡试、会试时,蒙古人和色目人只考两场,汉
人和南人则要考三场。御试时,即使同考策问,但一二等人写
500字就可以
了,而三四等人却要写
1000字。考试内容的难易也不一样,蒙古人、色目人
的题目比较容易,汉人、南人的题日则较难。前两等人如果愿意参加后两等
人的考试,考中后可以比汉人、南人高一等授官。
明朝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专制的集权,对科举制也进行重大改革。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其创立基业的过程中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

性,所以他很重视人才,选拔人才不拘一格,明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就开了科
举,可是朱元璋看到科举得到的人才中有不少人缺乏实际工作经验,难以胜
任,就一度停了科举,实行荐举取仕,几年后才又恢复科举考试。为了保障
人才源源不尽,朱元璋在实行科举制和举荐制的同时,十分重视兴办学校。
中央设立国子学,生源是宦官子弟及乡下成绩优异的书生。除此之外,各府、
州、县也都兴办学校。这时的科举考试在内容上日趋腐朽,朱熹集注的四书
五经被规定为学校的教材和考试内容。作文的形式也趋死板,严格要求以八
股文的形式,扼杀了创新,这就严重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使像《本
草纲目》这样的世界医学名著当时也不被承认。同时,这一时期的科举取士
程序也变得更为严密、繁琐。科举制度的优越性逐渐丧失了,因而日趋没落。
明朝科举考试的科目与历代相比大大减少了,只有进士科、武举科,不过,
武举科并不景气。
性,所以他很重视人才,选拔人才不拘一格,明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就开了科
举,可是朱元璋看到科举得到的人才中有不少人缺乏实际工作经验,难以胜
任,就一度停了科举,实行荐举取仕,几年后才又恢复科举考试。为了保障
人才源源不尽,朱元璋在实行科举制和举荐制的同时,十分重视兴办学校。
中央设立国子学,生源是宦官子弟及乡下成绩优异的书生。除此之外,各府、
州、县也都兴办学校。这时的科举考试在内容上日趋腐朽,朱熹集注的四书
五经被规定为学校的教材和考试内容。作文的形式也趋死板,严格要求以八
股文的形式,扼杀了创新,这就严重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使像《本
草纲目》这样的世界医学名著当时也不被承认。同时,这一时期的科举取士
程序也变得更为严密、繁琐。科举制度的优越性逐渐丧失了,因而日趋没落。
明朝科举考试的科目与历代相比大大减少了,只有进士科、武举科,不过,
武举科并不景气。
明朝的正式考试分为四级:县试、府试、会试和殿试。
县试与府试。明代科举每三年一届,每届从基层贡举为起点。县试、府
试都要由知县、知府亲自主考。县试优秀者送至府,进行府试,考中者被称
为生员(即秀才)或相公,考不中者称为童生。府试后再选优秀生进贡给省。
中了秀才就脱离一般平民,进入了统治阶级的圈子,秀才见了知县可以不跪,
官府也不能对他随便用刑。
乡试。乡试是各省面向生员举行的科举考试,在各省省会进行。乡试三
年一次,每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初九、十二、十五举行,时值秋天,
故乡试又称“秋闱”,共考三场,第一场考经义,第二场考礼乐论述,第三
场考经史时务。三场考试都合格者,10天后再面试骑、射、书、算、律五艺,
看其知识面的大小,面试通过者按名额录取。乡试取中的称举人,第一名叫
解元。举人不仅有资格参加全国性的会试,而且可以做官(以知县为主)。
会试。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举行,相当于唐宋时的省试。参加会试
的是全国各地的举人。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即丑、辰、未、戍年的春季二
月举行,因此会试又被称为“春闱”或“礼闱”。录取名额一般是三四百人。
被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会试的考试内容与乡试相同。考试
时,试卷之首须书写三代姓名、籍贯、年龄等,并要有官府印记。半夜入考
场,入场时要搜身检查,然后每人给三只烛进入考房。试卷糊名、弥封。考
生用墨笔回答问题。答题时必须避讳皇帝的名字庙号。
殿试。明代国家科举的最高一级考试便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一般
在会试的三月初举行。被录取者称为进士。进士分为三甲:第一甲三人(第
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每届录取人数不定,一般为
100人左右,一甲的
3名进士殿试后立即授官,状元一般授翰林院修撰,榜
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进士可以参加翰林院的“馆选”,考取后授
重要职位,如果考不取,可以授给御史、六部主事、知州、知县等官。
明朝科举制度的保护措施也与前代不伺。第一,正式官吏和已经科举入
仕者不能再参加科举;第二,凡罢免的官吏及倡优之流不在允许范围之内;
第三,落选者不得喧哗取闹,纠缠考官;第四,考官不得徇私情。以上违反
规定者一经查出,就予以除名。
与前几代的科举考试相比,明朝的科举制有以下特点:第一,过程更加

复杂。自县试到殿试细分成五级,这种繁琐的考试程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
人力物力,而且耗费了无数考生的黄金年华。有的人皓首穷经,到花甲之年
才弄个一官半职。“六十魁天下”,“七十致仕”的人屡见不鲜。第二,考
试内容庞杂。不仅考经义,而且更考朱熹的集注。笔试后还要面试度“五艺”。
考试难度增大了。第三,有一套较完备的保障措施。第四,生源更加广泛,
甚至有外国人参加。如洪武四年就有
6名高丽人来应试。
清朝,已处于中国封建制度的逐渐崩溃阶段。它也一直实行科举制度,
从皇太极即位一直到
20世纪初。
清朝的科举制度基本上是沿袭明朝。考试程序、录取原则、授官方式及
考试时间大体上一样,只是在长期的推行过程中,细则更多,内容和格式更
加僵化、死板,到晚清时已成为众矢之的。
清朝的科举制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试贴诗。自院试到会试都要考,这
是一种形式古板,内容呆滞的诗题,必须严格以题而作,以韵而作,不能随
意抒情言志,多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空洞无物。第二,重书法。八股文
本来就贫乏空洞,加之清朝大兴文字狱,文章的内容可想而知。在考官难以
用内容评定成绩的情况下,就想出了新招,以书法的优劣评定成绩。就连皇
帝也难以例外。这说明科举制此时已病入膏盲,不可救药了。第三,用官话。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方音多,如果官员们没有统一的官话,对工作十分不利。
所以,清帝下令科举考试要考官话,即北京话。在不少地方设立了正音院,
教授官话。这项措施对促进中国语言的规范化,加强全国各地的文化交流,
起了积极作用。
明、清时期,既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时期,也
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时期。反映在思想文化上,就是封建统
治者大兴文字狱,科举上八股取士,大力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明、清两代都采用八股文体的考试作文形式,因而,在这里有必要对八
股文作些简单介绍。八股文,又称“八比文”或“时文”等,因其题目出自
四书五经,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四书文”。它有周定的格式和一系列严格
规定,文章开头是破题、承题,接着是起讲、领题(入手)、提比(起股)、
中比(中股)、后比(后股)、束比(束股)、落下等部分。破题共两句,
点破题目的中心意思;承题三句或四句,进一步说明中心意思;起讲是概述
全篇,为议论的起点;入手即起讲后的入手之处;提比、中比、后比、束比
是正式议论,其中中比是全文的重心。因为这四个部分中每一部分都有两股
对偶的文字,总共八股,故称八股文。八股文的每部分间由固定的虚词连接,
如“今夫”、“也乎哉”等,以至于每部分多少字都有规定。八股文多以四
书五经上的一句话为题,句子短的称小题,句子长的称大题,不同级别的考
试考题不同。
八股文是封建统治者实行奴才统治的工具,它扼杀了人的智慧,钳制了
人民的思想,使无数的知识分子把毕生精力钻在经书中,他们做了官后,就
成为统治者的忠实奴仆,他们文不能治国,武不能安邦,因此,八股文一直
受到不少仁人志士的抨击和诅咒。
清朝科举制的弊病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考试程序太繁琐、复杂。
自县试到殿试,要经过六次考试,使考生一年四季处于考、考、考的紧张状
态中,疲于奔命。浪费了广大知识分子的时光,六七十岁的举人、贡士,八
九十岁的进士屡见不鲜。第二,内容陈腐,着重四书五经、朱熹集注。虽然

清末戊戌变法时,光绪帝曾采纳康有为的建议,增考中国历史、政治及世界
各国的政治,废除八股文,可是仍保留了四书五经的封建内容,即使这样,
这种改良也因光绪帝被幽禁,戊戌变法失败而流产了,这种考试内容束缚了
考生的思想,窒息了他们的创造性,使天才得不到发挥。例如著名思想家、
哲学家戴震就被拒之于进士大门外。第三,八股文风日盛日昌,泛滥成灾。
考生们为遣字排比、拼凑对偶而咬文嚼字、挖空心思,考不出水平,发掘不
出真正的人才。第四,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陷入绝境。下自县令、上到宰
相无不为之。第五,考需脱节。考试内容只在故纸堆中打转转,长期脱离实
际需要,使不少新官难以胜任。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
度的挑战,与西方相比,清帝国明显地衰老了,改革势所必然。在全国上下
要求废除科举的呼声中,慈禧太后不得不于
1905年
7月宣布废除科举制。至
此,在中国历史上盛行
1300多年的科举制正式寿终正寝了。
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与清朝存在的同时,南方曾存在过一个相对立的太
平天国政权,它也曾实行过科举制,它有别于以往的封建统治者实行过的科
举制度。
科举考试自太平天国
1853年定都天京后就正式实行了。它分为县试、省
试、京试三级,分别相当于清朝的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分文武两
科取仕。京试后改为天试。同时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也都
举行京试,称为东试、北试、翼试。这四种考试分别在四王的生日所在月份
举行,因此一年之中有四次京试。后来规定每三年科考一次。
太平天国的考试内容为诗和策论,废除了四书五经,改考《天命诏旨书》、
《新旧约》等太平天国典籍。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不论出身贵贱都可报考,
体现了平等、人道精神。做官者也可再考,考中者受提拔。考试的录取标准
较宽,录取名额也多。这些制度对选拔人才、巩固革命政权都起了重要作用。
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仍然沿用前代科举制的称谓,县试考中者称秀才,
省试考中者称科举人,天试取中者分一二三甲,一甲
3人,称状元、榜眼、
探花。同时,太平天国在科举考试中仍因袭清朝八股体作文、试贴作诗的作
法,与其提倡的朴实、明朗的文风相矛盾。这些又折射出了太平天国革命的
不彻底性。
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
化等各方面的制度及其成就极大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作为一种选举制
度——科举制度也对世界的文明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科举制度从元朝开始传向邻邦和西方。元朝政府曾任用少数外国人做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