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五千年

_73 (现代)
路德并不是要推翻教会,恰恰相反,他是希望改革教会弊端,让教徒与
上帝直接交流。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1483年
11月
10日,马丁·路德诞生于艾斯勒土的一个矿工家庭,自小
家教甚严,母亲经常责打孩子,他的老师也是一个虐待狂,有一次路德向人
说起,他一天被打
30多次。
但是,路德的家景渐渐转好,14岁那年父母把他送到马格德堡共同命运
兄弟会主办的学校学习,这个学校的主办人一贯主张改革教会,改革教育,
对小路德产生了初步的影响。
在马格德堡,有一件事使路德终生难忘,在晚年的回忆录中,他还提起
这件事,那是一个出家当修士的安哈尔特选帝侯,“他赤着脚在大街上要饭,
象驴一样背着口袋。他蜷缩着身体,禁食、禁宿,清修苦行,看上去就像一
具僵尸,只剩下皮包骨头。谁要是仔细看他,便会出自虔诚而啧啧赞叹,但
也不得不为他的模样而感到羞耻。”
1501年
4月,父母又给路德选择了爱尔福特大学文科班,希望他继续攻
读法律。1505年初路德获硕士学位,继而攻读法律。
然而此时的路德思想上已发生了巨大变化,1505年
7月路德忽然加入了
奥古斯丁隐修会,1507年
5月成为神甫,这一点是他的父母始料不及的。
关于路德思想转变的原因,一般认为有三点:一是大学中老师的影响;
二是当时欧洲流行瘟疫;三是路德眼见一个朋友在自己身边突然离去,情绪
十分消沉,一度有随他而去的欲望。另外一种说法也是路德自己后来提起过
的,一次在他回家途中,忽然被雷电击中,惊恐万状的路德相信上天的惩罚
来到了,于是祈求:“万能的圣安娜啊!求您救救我,我愿做修士,终身报
答您的恩典”路德信守誓言,两个星期后,他就叩开奥古斯丁隐修院的大门,
做了修士。
之后,路德开始潜心钻研神学。1512年,他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神学
博士学位。
随着神学知识的不断积累,路德对《圣经》的领悟已相当深刻,所以,
当“赎罪券”开始销售的时候,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他立刻识破了这其中的
诡诈,联系起几年前在罗马亲眼所见的教会腐朽现状,他感到振臂一呼的时
刻来到了。
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大革命的熊熊烈火就这样燃烧起
来了。

在宗教改革中,路德是个不屈不挠的英勇战士。
在宗教改革中,路德是个不屈不挠的英勇战士。
罗马教皇怒火中烧,下令严惩这个“傲慢的维登堡僧侣”,1518年
7月,
在路德先前贴过《九十五条论纲》的万圣教堂大门上,贴出了令路德在
60
天内去罗马受审的传票。
路德的幸运之处在于他及时获得了皇帝与萨克森选侯的支持,这样,教
皇不得不取消前令,命卡杰坦在奥格斯堡召见路德。
在会见中,路德拒不承认错误,坚持九十五条论纲是正确的。这一次,
若无萨克森选侯的庇护,也许路德就被作为异端分子处死了。
罗马教廷里以红衣主教约翰·厄克为首的强硬派,为了替教皇挽回面
子,找到惩治路德的借口,宣路德到莱比锡公开论战。
6月
27日,辩论会正式开始,会场上座无虚席,从各地来的学者荟萃一
堂,大家都想一睹路德的风采。路德身材纤弱,挺直的鼻梁,只见黑亮而睿
智的眼睛使人不敢多看他一眼,而厄克则身高体壮,气势汹汹,与其说是神
学家,不如说是一位屠夫更确切些。
关于辩论会上的情况,厄克后来是这样介绍的:
“路德否认彼得乃使徒之长;他宣称教会的管辖权不是神授的权力,而
是人的任命——帝王的任命造成的。他否认基督教会建于彼得,即建于‘这
个岩石之上’等等。尽管我向他引证了奥古斯丁、哲罗姆、安布罗斯、格雷
戈利、西普里安、金口约翰和伯纳德,还有西奥菲勒斯的著作,他都厚颜无
耻地予以反驳。他还说什么,就是没有别人的支持,他也要孑然一身对抗成
千上万的人,因为只有耶稣自己奠定了基督教会的基础,任何人不能奠定另
一个基础。我引证《启示录》第十二章有关十二基础的说法予以彻底驳斥,
于是他为东正教人和裂教人进行辩护,说什么他们不从属于教皇,仍然可以
得救。..他说宗教会议是人为的,也可能犯错误;说不能根据《圣经》说
明有火狱等等。”
路德的斗争,受到了人民的欢迎,人们称他为“最忠于上帝的博士马
丁”。他的著作在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西班牙等国中被广泛传阅,
一时之间,路德成了德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莱比锡大辩论使路德清醒地认识到与教皇的裂痕已无法弥补,若要维护
真理,坚持正义,只能和教会分道扬镳,现在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后来的史学家把
1520年称为“光辉的
1520”,这一年路德发表了著名
的宗教改革三大名著——《教会的巴比伦之囚》、《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
贵族书》、《基督徒的自由》。路德将满腔热情付诸笔端,痛斥教会,倡导
改革,这些著作与同年发表的《论善功》、《论罗马教皇权》一起成为宗教

改革史上的不朽丰碑。
改革史上的不朽丰碑。
(一)“信仰为善功之首”。
二者犹如身体和四肢,身体健康,四肢才会灵活。善功不但是指“在教
堂里祈祷、斋戒和施舍”,“经商、来往、吃喝、睡觉和其他一切于身体有
益的事,都是善功”。而善功是“不需人教”的,这样实际上否认了教阶制
度存在的意义。
(二)“因信称义”。
路德认为人们只要真诚地信仰上帝,死后就会获得上帝的救赎升入天
堂。每个信徒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都可以阅读《圣经》直接与上帝交流。
(三)改革教会。
路德尖锐地抨击了罗马教廷的种种弊端,明确指出,出售圣徒遗物、赎
罪券本身就是违背《圣经》的行为。
路德认为,旧的圣礼制度必须改革。他认为天主教中规定的七种圣物(即
圣洗、坚振、告解、弥撒、婚配、终傅、神品)中,只有圣洗和弥撒值得保
留,其余五种应除去。
(四)支持皇权。
路德号召人民服从政府,建立一个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停止
向罗马教廷缴贡税,德意志主教也不应由罗马教皇指派。政府即使有过错,
也不能诽谤、攻击、甚至抵抗。
莱比锡辩论后,路德与教会的斗争日趋白热化。
1520年
6月由教皇发布了谴责路德的教皇令,令文中写道:“主啊,起
来审理你的案件吧!记着那蠢人怎样在天天非难你,狐狸们正在糟踏你的葡
萄园,出林的野猪在糟踏它,旷野的野兽在吞吃它”。教皇命令对路德的著
作“不管是用拉丁文或其它语言写的,其中有上述或其它谬论的,我们要完
全加以谴责,驳斥和全盘摒弃..予以焚毁”,并限路德在
60日之内“完
全放弃其声明、出版著作、论断和辩解”,否则以异端分子论罪。
路德的反应如何呢?作为一名坚守信仰、绝不动摇的战士,他寸步不
让,针锋相对地对教会予以有力地回击。
1520年
12月
10日晨,路德又做出一惊人之举。他在维登堡教堂的大门
上贴出了请人前来观看焚毁教皇令的告示。
上午
9点,路德当着围观群众的面,毅然把一向被奉若神明的教皇令和
几本约翰·厄克的书扔进熊熊烈火中,付之一炬。
这把火也烧断了路德和教会的关系。
教皇终于恼羞成怒,1521年
3月,将路德作为“异端分子”开除教籍。
路德与教会终于势不两立。他们之间的斗争也势必将持续下去。一个新的高
潮也已经在拉开帷幕。这便是沃姆斯帝国议会上的交锋。
教皇在与路德的几个回合的争斗中,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于是,罗马教

廷的注意力开始转向世俗政权,寄希望于“乖孩子”、年轻的查理五世。
廷的注意力开始转向世俗政权,寄希望于“乖孩子”、年轻的查理五世。
原来,查理五世在反对法国占领米兰的斗争及西班牙宗教法庭的问题
上,都有求于罗马教会。查理希望将来在英法战争中能得到教会支持,同时
希望教皇能放松其对自己在西班牙统治的重要工具——宗教法庭的控制。
教皇与皇帝很快达成协议,将于
1521年
1月
28日在沃姆斯召开帝国议
会,共同镇压路德,剿灭宗教改革运动。
1521年
3月,皇帝查理向路德发出传召和安全通行证。但是路德心里很
清楚,这是一次生死未卜的旅行。在他之前的著名宗教改革家胡斯也是带着
皇帝的安全通行证被烧死的。但为了捍卫自己的信仰,路德早已将生死置之
度外。他坚定地说:“胡斯被烧死了,但不可能烧掉他的真理,尽管那里与
我作对的魔鬼多如房上之瓦,我也要去。”“我亲爱的兄弟,如果我回不来,
如果我的敌人置我于死地,你一定要继续传播与忠实捍卫真理。只要你还活
着,我的死就是微不足道的了。”后来的大诗人海涅与伟大革命导师都对路
德此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人民群众也夹道欢送这位他们心目中的英雄。
4月
17日,路德奔赴帝国议会。途中渴望一睹路德风采的群众堵塞了交
通,路德只好绕行。人群不断高呼“鼓起勇气,不要怕死;杀害一个躯体,
生命依然存在。”路德顿时感到信心倍增,有这样多的人在支持自己,死,
又算得了什么?
会议主持人、路德的死对头约翰·厄克首先发问:
“..我以皇帝陛下和帝国诸侯的名义问你:第一,你是否承认摆在你
面前的这些书籍和现在一本一本地点到其扉页上有你的名字到处流传的书
籍都是你的?你是否确认它们都是属于你的?第二,你是否愿意撤回和承认
它们及其内容是错误的,或者执迷不悟和依然坚持它们。”
接着由秘书报书名和介绍内容,下面轮到路德回答问题了:
“我不否认提到的那些书都是我的,我也决不否认它们中的每一本都是
我的:因为它们都出自我的手笔;我还写了另外一些没有念到名字的书。然
而,关于接下来的问题,由于这事关信仰和拯救灵魂的问题,也由于它涉及
天地间最为重要和我们大家都应敬畏的圣经,——我未经认真考虑就讲话是
危险的和轻率的,..由于这些原因,我恭请皇帝陛下容我考虑一时,我将
会既不违反圣经又问心无愧地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路德心中早已打定主意“上帝保佑,我丝毫无意承认错误”,他
只是在拖延时间,以争取更有力地回击敌人。
4月
18日,围观的人达
5000多人,人们将会场围得水泄不通,善辩的
路德今天又将怎样来对付那等待着他的严峻形势呢?
厄克首当其冲,要路德明确表态,是否承认错误?
路德有理、有节地对自己的著作进行了辩护,“如果皇帝陛下和贵族们

要我直截了当的回答,我愿意即不带棱角也不带刺地回答,那就是:除非用
《圣经》里的箴言或明白的理性证明我错了,我是不可能放弃我的主张的(因
为,我不相信教皇,也不相信宗教会议,大家知道它们经常出错,而且互相
矛盾)。我忠于我引证的圣经,我的良心向着上帝之道。我不愿也不能承认
任何错误,..”
要我直截了当的回答,我愿意即不带棱角也不带刺地回答,那就是:除非用
《圣经》里的箴言或明白的理性证明我错了,我是不可能放弃我的主张的(因
为,我不相信教皇,也不相信宗教会议,大家知道它们经常出错,而且互相
矛盾)。我忠于我引证的圣经,我的良心向着上帝之道。我不愿也不能承认
任何错误,..”
帝国议会为缓和路德与教会及皇帝的矛盾,多次找路德调停,都被路德
挡了回去。
4月
26日,路德离开沃姆斯,但很快神秘失踪。一时间,谣言四起。有
的说路德被五名骑士绑架走了,有的说是萨克森选侯或别的支持宗教改革的
贵族保护了他,也有的说是被教会方面的密探给刺死了,甚至有人发誓亲眼
在一个矿坑里见到路德的尸体..。
沃姆斯城的人们愤怒了,一个骑士在市政厅的大门上贴了通告“..我
和支持我的
8000步兵认为,那是极大的不幸。鞋会!鞋会!鞋会!”暗示
将以起义的方式替路德报仇。
路德真的死了吗?是谁劫走了路德?
原来是一直支持路德改革的萨克森选侯派人“劫持”了路德,以遮人耳
目。从此,路德在其领地内的瓦尔德堡中隐居下来。
隐居期间,路德最重要的成就是将《圣经》译为德文,从此德国人可以
自己阅读《圣经》,不必再单靠教会来宣讲了。路德这时又做出一惊世之举:
1525年,路德违背天主教会严禁教职人员婚配的规定,与修女波拉结为
夫妻。勇敢地向教会发起挑战。
1530年,路德多年斗争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这一年,在奥格斯堡帝
国议会上,终于通过了承认路德新教信仰的权利的论纲——《奥格斯堡告
白》,规定僧侣可以结婚,俗人可以使用圣杯等。
这一告白,宣告路德教正式形成。
公元
1555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与信仰新教的选侯签订了《奥
格斯堡和约》,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新教从此成为合法宗教,
作为基督教的一支,渐渐扩展到北欧、西欧及美洲和全世界,并于
17世纪
初传入中国。在今天的世界上,它的信徒已超过佛教、伊斯兰教等,西方著
名学者《马克斯·韦伯》在其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文中,认
为新教精神影响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兴起。大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伟大的
革命是在路德的宗教改革中才出现的,..精神解放出来了。”路德的宗教
改革,是从中古过渡到现代的分水岭,是“跟着那种黎明的曙光升起来的光

照万物的太阳。..”
当然,路德也有局限性,在宗教改革后期,他反对农民战争的武力斗争
方式,从而丧失了初期的革命性。这是他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

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灭
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灭
位于西欧的西班牙,山峦起伏,交通不便。但它西临大西洋,海上运输
业发达。西班牙曾经是古罗马人、阿拉伯人的属国。中世纪时,它才摆脱阿
拉伯的控制,建立了独立的国家。西班牙人对大海非常喜欢,他们将万丈雄
风洒向大西洋和地中海。早在
15世纪,西班牙的航海家们就开始向外探险,
西班牙的军队和贵族在他们的带领下开始对外的征服。当然,这种征服伴随
着的是血腥的杀戮。在对异族屠杀之后,他们以“文明似”的“总督政治”
来统治。西班牙人到处侵略扩张,他们占据了非洲西海岸,在那里建立堡垒,
加强对非洲的掠夺。在美洲,西班牙人占领了美国以南的广大地区,只有南
美洲的巴西除外,巴西被葡萄牙人占有。15世纪,代表西班牙贵族利益的哥
伦布进行了一次远洋航行。哥伦布所到之处他都以西班牙国王的名义加以占
领。现在,西班牙殖民者在这些土地上大肆掠夺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财富,
并残酷地屠杀印第安人。西班牙人把掠夺来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运输到西班牙
的国库,进到他们的个人腰包。印第安人的累累白骨变成了西班牙人手中的
灿灿的黄金。西班牙人除了进行掠夺财富外,还进行文化思想控制。他们强
迫印第安人讲拉丁语,说西班牙话。正因为如此,美国以南的地区称为拉丁
美洲。对世界各地的残酷剥削,使西班牙国家开始富强起来,成为一个世界
性的大帝国。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西班牙帝国受到了新的挑战。这挑战来自欧洲
的荷兰人、英国人、瑞典人、法国人,其中,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英国。十
世纪才形成的英吉利国是地处欧洲西边的一个岛国,面积不大,人口不多。
长期以来,英国一直在同欧洲大陆的法国作战。从
1336年到
1453年,英国
同法国进行了长达
100多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百年战争。中世纪以后,英
国人进行了宗教改革。宗教改革使英国人思想大解放。思想活跃有利于英国
社会的蓬勃发展,有利于英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英王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
对英国后来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英王亨利八世是一位敢于向旧传统、旧习俗挑战的君主。亨利八世爱上
了王后凯塞琳的仆人安妮,并要求同王后凯塞琳离婚。凯塞琳王后是西班牙
皇帝的姨母,离婚对于天主教来说要经过教皇的同意,而教皇又听命于西班
牙皇帝,这些使得亨利试图摆脱教皇的控制。亨利通过宗教的改革,宣布英
王在英国的宗教事务中处于领导地位,英吉利民族也不满于教皇,他们支持

亨利的决定。1533年,亨利和王后凯塞琳的婚姻宣判无效。几天后,王后的
侍女安妮被加冕为王后。这一举动激怒了教皇,教皇发表文件开除了亨利八
世。亨利八世同安妮结婚不久便有一女儿,名字叫伊丽莎白。伊丽莎白后来
成为英国的国王。她是反天主教和西班牙运动的领袖。
亨利的决定。1533年,亨利和王后凯塞琳的婚姻宣判无效。几天后,王后的
侍女安妮被加冕为王后。这一举动激怒了教皇,教皇发表文件开除了亨利八
世。亨利八世同安妮结婚不久便有一女儿,名字叫伊丽莎白。伊丽莎白后来
成为英国的国王。她是反天主教和西班牙运动的领袖。

1558年
11月玛丽病死的时候,整个英国响起了欢庆的钟声,举国庆
贺。
玛丽死后,伊丽莎白被宣布为英吉利的国王。伊丽莎白聪明漂亮,当时
年方
25岁。她深深懂得是依靠新教徒的力量而登上王位的,她也明白女王
必须是一个新教徒才有力量。伊丽莎白竭力使英国的教会俯首称道,要求那
些主教们听命于自己。1559年,她颁布了著名的独尊法令,确立“39条教
规”。英国经过四十多年艰苦曲折的斗争,终于建立了一种政治体制:英国
教会是国家的附属,完全从属于国家,教会没有一点自己应有的财产,甚至
只要一张简单的字条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夺取主教的庭园来转送给女王的宠
臣。这样,在英国,教会的权力被大大地削弱了。英国这种教会组织被称为
安立甘教会,它带有浓厚的新旧调合味道。伊丽莎白不仅仇视天主教,也极
端仇视清教徒。清教徒狂热要求清除英国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但清教徒反
对派附着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成长起来,无论谁也消灭不了他们,他们成
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动力之一。伊丽莎白削弱教会在国家中的作用,就无形
中加强了她自己的权力,加强了她对全国的统治。
伦敦走过的路程就是
16世纪英国走过的路程的缩影。现在我们就来考
察一下伦敦走过的路程。
泰晤士河对于伦敦有巨大的意义,它使伦敦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随着
国家资金的集中,伦敦很快变成了英国工商业生活的中心,它给人一种复杂
的印象,不仅仅是保留着中世纪的浓厚色彩:半堡垒式的贵族宫殿,哥特式
的教堂的尖顶;而且可以看到富商们新建的房屋,一直向河边延伸过去。与
以往相比,他们更注重建筑的舒适。而在通向城里的河边街道,则建满了中
产阶级的房子,那些数不尽的游廊和一排排耀眼的玻璃窗是那么引人注目,
数不尽的作坊和店铺罗列两旁。而令人感到心情沉重压抑的则是贫民区条件
的恶劣,肮脏狭窄的街道散发着令人难以忍受的恶臭,粪便阻塞了交通。这
使得政府不得不下力气来治理这一地区,贫民居住在肮脏的小房子里,这儿
是流浪者、失业者和盗贼的避难所,而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足占伦敦市民的
四分之一左右。

伦敦逐渐在变成英国的心脏和大脑,潮水般的居民向伦敦——和其他新
兴的城市拥去。16世纪
30年代时的伦敦约有
6万人,而
16世纪末则已将近
15万人,郊区的范围迅速扩大。伦敦的这些变化都反映着英国随着解放而带
来的繁荣。
英国的工商业,就如同向伦敦涌来的人潮一样兴旺发展起来。特别是呢
布的出口成为主题节奏。各地著名的呢绒商人不断地剥削广大的劳动者。在
广阔的农村地区,失去土地而一无所有的无产者阶级越来越多。大量失业人
的存在为英国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15世纪英国“羊吃
人”的“圈地运动”,还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和广阔的市
场。正因为如此,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伊丽莎白女王适应时
代的要求,采取措施,重视商业发展,重视货币流通,同法国恢复邦交,兑
换新的货币,恢复通商贸易。此外,英国人又不断进口新的技术,大炮制造
技术的进口就是一例。在英王亨利八世时,英国还从法国进口大炮,但到了
伊丽莎白的晚年时,英国大炮的性能很好,在欧洲很有名气,不少国家都来
购买英国大炮。英国的造糖业、火药、采煤、玻璃制造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伦敦——英国的首都,以一个富有的商人姿态屹立在欧洲的最西部,伦敦成
为欧洲著名的大都市,是欧洲的政治、经济的中心之一。英国棉纺业发展很
快,成为英国经济中的一枝独秀。棉纺织业技术先进,产品花样多,销售好。
所有这些都使岛国英国的国力越来越强,国力越来越大。向外开拓市场和掠
夺原料就成为英国继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英国走上殖民掠夺之路。
英国向外扩张势力,首先就遇到了西班牙的挑战。英国同西班牙的争夺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