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五千年

_70 (现代)
向自我施展才华的第一步,因此,愉快欢欣、跃跃欲试的激情还是不由自主
地从心底涌出。现在世人尽知的著名七绝《朝发白帝城》,就是在这次出蜀
途中离开白帝城到江陵时所作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
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此时,年青的李白犹如一只羽翼丰满的
雄鹰,充满着豪气,开始了他的雄伟之旅。
初出茅庐,李白一下子觉得天地宽阔、浩大,他思虑再三,决定先向南
游。于是,他下江陵、游洞庭、登庐山,在这种访山游水的过程中,李白把
他那一腔报国家展才华的豪情壮志尽情地表现在诗作中,写出了《大鹏赋》、
《望庐山瀑布二首》等不朽名作,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27岁那年,李白
遇上了两件终身难忘的大事:一是,在襄阳认识了孟浩然。二人一见如故,
同住同游,同进同出,他的著名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便是在此时创
作出来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
江天际流。”短短四句
28个字,寓景于情,寄情于景,其情,其景真是令人
叹为观止。
李白遇见的第二件大事,是他因才华横溢而很快闻名江南,在安陆被宰
相许圉师看中,把自己孙女嫁给李白为妻,从此李白便长期居住在安陆,以
后即使去远游,也以安陆为中心,有了栖息之地。
游山玩水,交友娶妻,并没有消磨掉李白豪放的性格,他依然记得自己
漫游的目的。他带着青年人特有的浪漫情怀,对自己的才能很是自负,认为
一个富有才能的人是应当并且也一定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施展才华的机会
的,因此常以大鹏鸟和良马自比,如他在《大鹏赋》里所说:“大鹏一日同
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泡溟水..骤骥车天马,
素非伏枥驹,长嘶向清风,倏忽凌九飞。”
然而,这种豪放的性格和侠义的行为,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是不可能尽
心顺意的。一方面李白自己恃才孤傲,不屑与庸俗的官场文人为伍,另一方
面当时的那些居高位者同样也讨厌李白的为人,不能接受他的孤傲。转眼李
白四处漂泊已到三十五六岁了,仍旧是一介平民,虽胸有韬略,却得不到用
武之地,但是倔强的李白并没有因此而丧失信心,正如他自己诗里所说:“时
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大夫未可轻年少。”“珠
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他还是一直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
经过十几年的漫游,李白也感到了周游的疲惫,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
是,在他的诗中一去雄心壮志,出现了一小部分的柔情默默的思乡之作,更
丰富了他的诗歌创作艺术,如今连黄发小儿也能背诵的《思乡》“窗前明月

光”便是最著名的一篇,此外,还有“朝忆相始台,夜梦子云宅”之句,有
名的《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
断,三秦三月忆三巴。”看后真让人愁上心头,思念故乡。
光”便是最著名的一篇,此外,还有“朝忆相始台,夜梦子云宅”之句,有
名的《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
断,三秦三月忆三巴。”看后真让人愁上心头,思念故乡。

42岁,好象上天有眼,这时生活在李白面前来
了个
180度大转弯。由于他诗名传天下,唐玄宗得知后,三次下旨,宣李白
入京作官。这个消息对于李白来说,真是喜从天降,他一方面为自己有出头
之日而高兴,一方面又很为自己“不自谋”而得意,这时他的家已在安徽南
陵,李白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接连写了《南陵别儿童入京》、《别内赴征
三首》等诗,其中这几句尤其感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
“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归时尚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
可见当时李白的心绪于一斑。
刚入长安,李白的心情是相当激动的。他心想这一次自己报效国家之心
终可如愿以偿。入京第二年李白被任为侍诏翰林,史书记载说,初春唐玄宗
游玩于宜春苑,李白奉旨作诗《宫中行乐词八首》,仲春皇上与杨贵妃在兴
庆池赏牡丹,李白奉命作《龙池柳色初春,听新莺百啭歌》,暮春玄宗与杨
贵妃于兴庆池赏牡丹,李白奉旨作《清平调三首》..等等,这种生活开始
令李白很是苦恼,他本是抱着一展治国兴邦宏图而来,哪想到在这里成了笼
中之鸟,成了无所事事的御用文人,于是李白索性每日纵酒,用以麻醉自己,
解除苦闷。并与贺知章等人结为“酒中八仙之游”,杜甫的《酒中八仙歌》
说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
中仙”李白的“诗仙”之名大概是由此而得。
李白在长安呆的时间不长,仅有
3年,但在这
3年中,诗人名声大噪,
产生了许多关于他的优美动听的传说,最著名的莫过于:“力士脱靴、贵妃
劳指”的故事。相传一天唐玄宗与杨贵妃前往沉香亭赏花,需要新词演唱,
急命人去找李白,而此时李白正在一家酒楼狂喝滥饮醉得一滩泥,宦官高力
士派人将李白抬于宫中,玄宗让贵妃亲调醒酒汤,扶李白躺于玉床,酒醉中
的李白习惯性将脚伸于站在身旁的高力士,使这个在当时权倾满朝的大宦官
不得不单腿跪地,为诗人脱靴。一阵忙乱过后,李白从酒醉中醒来,奉命作
《清平调三章》,诗人遂乘酒兴,一挥而就,“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
露花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玄宗看歌词写得美丽流畅,
于是便更加器重李白了。
李白虽受器重,也不过是做一个皇帝驾前的御用文人,这可与李白当初
想入京做一番事业的志愿相去太远了。李白很快对长安这种腐败生活产生了
厌倦,再加上高力士一伙嫉贤妒才,屡次进馋言,唐玄宗渐渐开始远离李白,
这种势头李白也看到了,又因为诗友贺知章等几个好友死的死,走的走,终
于在公元
774年提出辞呈,离长安而走了。
长安
3年,诗人虽无政治建树,然而诗作却很多,前期多是想报效国家,
后期多抒发愤怒之情。
实际上,远离长安对李白诗歌创作是件好事,诗人回归自然如鹰回长
空,龙归大海,心里也是重新一朗,别去京城便取道上洛郡东去,游历了河
南、山东、安徽等地,写下了许多气势磅礴的诗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
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
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公元
740
年,李白已
46岁了,仍决心重新南游,以温旧梦,乃作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

篇章之一《梦游天姥吟留别》,追述往事,有若梦游,托天姥以寄志,决心
放纵青山,重又像年青时一样,下扬州,转金陵,过庐江,开始了新的十载
漫游。
篇章之一《梦游天姥吟留别》,追述往事,有若梦游,托天姥以寄志,决心
放纵青山,重又像年青时一样,下扬州,转金陵,过庐江,开始了新的十载
漫游。

751年安史
之乱已爆发,李白怀着报效朝廷的决心加入了永王军幕,却不料陷入了皇家
父子兄弟之争,兵败入狱,后虽因郭子仪相保而免遭死刑,却在
58岁时被流
放夜郎,终至暮年,流落江南,无可归宿,在南陵一带靠人接济为生,后归
当涂,患病而逝,时年
62岁,有绝笔《临终歌》一首。
一代伟人,诗仙之体,如一颗星辰,就这么默默陨落了。人们总是不愿
这样的伟大诗人平凡地死去,于是民间便赋予他种种美丽而浪漫的传说,梦
中“酒醉入水捉月而死”便是最著名的一个。传说李白晚年嗜酒如命,一日
泛舟采石江上,酒醉对月而歌,后见水中明月,豪兴顿发,要入水邀月对饮,
失足落水成仙而去。这是多么美丽的传说啊!在李白诗中,咏月的很多,这
如李白终生顽强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把他的死和月亮联系在一起,不但是人
们对这位天才的怀念与崇敬,从感情上讲也是十分合理、合情的。
强盛的唐王朝的确是一个养育伟人与天才的时代。就在和李白同一个时
代里,唐朝又出现了另一位可与李白相提并论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他和李白如双峰对峙,共同把唐代的诗歌艺术推上历史的顶点。
杜甫,字子美,是晋代名将杜预的第
13代孙子,公元
712年生于河南
瑶湾。他的祖先多半充当过太守、刺史、县令一类的官吏,如诗人自己在给
他的第二个姑母所写的墓志铭里写道:“远自同室,迄于圣代(唐朝),传
之以仁义智礼信,列之以公侯伯子男”,可说是出身于一个有悠久传统的官
僚家庭。杜甫的母系祖先也很炫耀一时,其外祖母的母亲是舒王李元名的女
儿,李元名是高祖的第十八子,太宗的弟弟,然而这个名门望族到了杜甫出
生时已败落下来。首先是祖父的一支,官位一辈比一辈做得小。而其外祖父
的一支由于冤狱,几乎绝灭。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生活的杜甫,从小性格中
有悲凉,沉稳,凝重的气质,对他一生的诗歌艺术有很大影响。
杜甫的幼年是在病痛的折磨中度过的。关于他的病有传说,杜甫的母亲
在生下杜甫后几年内就死了,其父在外作官,便把杜甫寄养在二姑母家。姑
母是位舍已为人的人,一次杜甫和表哥一同生了病,姑母看护着这对表兄弟,
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姑母总是先照看杜甫,这样杜甫病渐渐好了,表弟却
病逝了,这事也在杜甫心里种下了沉重的负担。他后来在姑母死后为其守孝
3年,亲写碑文,这同样给杜甫一生涂上了悲剧色彩,同时也形成了他能体
察民情,同情穷人的善良之心。
公元
731年,杜甫
20岁了,根据当时社会上文人游学成风的习俗,杜
甫也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但这次漫游时间不长,地方也到的不多,他只不
过到江南的“二谢”、阴何、鲍庾那些诗人所歌咏的地方转了一圈,便在公

735年由于要考进士而回到巩县故乡。当时进士考试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
事,每次投考的两三千人中,录取的往往不及
1%。杜甫投考的那一年进士
只录取
27名,杜甫落选了。当时年轻的诗人刚从吴越归来,只是饱览了江南
的山水,还没有注意到现实的人生,另外对自己的才学也颇自负,进士落第,
对于那时的杜甫并不算什么打击,因此他在洛阳住了不久,便开始了第二次
的漫游。这一次漫游,诗人去了齐赵一带,大约在他二十八九岁时,他写出

了保留下来的他的最早的诗《登兖州城楼》和《望岳》。其中《望岳》也可
谓一首千古绝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充分显露了诗人的不同寻
常的抱负,虽然这仅仅是一颗宝贵的思想萌芽。这一次漫游一直持续到公元
741年,这几年诗人过得十分浪漫、逍遥,他后来所说:“放荡齐赵间,裘
马颇清狂。”便是对这一时期的形象描述。
了保留下来的他的最早的诗《登兖州城楼》和《望岳》。其中《望岳》也可
谓一首千古绝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充分显露了诗人的不同寻
常的抱负,虽然这仅仅是一颗宝贵的思想萌芽。这一次漫游一直持续到公元
741年,这几年诗人过得十分浪漫、逍遥,他后来所说:“放荡齐赵间,裘
马颇清狂。”便是对这一时期的形象描述。

746年,在他
35
岁时,杜甫自觉可以去施展一下平生学识,便独自来到长安。当时的长安,
正在李林甫的统治下,开元盛世所留下的一些较正直,有才能,或是放荡的
狂放人士,几乎都遭到李的暗算与陷害,年轻气盛的杜甫在这种环境下,其
宏远志向,自然也是不能实现的。
但杜甫并没因此绝了做官的梦想,他在京城先后写了两篇进表,充分表
述了他渴望当官的愿望。同时,为了达到目的,他也开始不加选择、不择手
段地投诗给那些他并不十分尊重的权贵,请求他们帮忙。然而即使这样,他
也并不能得来一丝的好感。在他
40岁后,不但穷,身体也渐渐衰弱了,这种
生活在他著名的《奉赠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表现得很清楚“朝扣富儿门,
暮随肥马尘。”可见诗人内心的酸楚与悲痛。
长安
10年,杜甫政治上毫无收获,然而也有着真实的收获,那就是认
清了政治集团的腐败。由于自己的饥寒,接触了人民的痛苦,就在这个时期,
他写出了第一首替人民说话的诗《兵车行》。那是在一个凄冷的秋天,杜甫
到长安北渭水上咸阳桥,这座桥连接着通往西域的大道,亲眼看到了士兵们
出发的情景,父母妻子拦道哭诉。他问一个士兵到哪去,那士兵说,他
15
岁时就到过北方防守黄河要塞,好容易盼回来了,如今满头白发,又要开往
边疆去和吐番作战,抛下家里的田地没人耕种,官家又来催租,真不知从哪
里凑出钱来。杜甫看着这凄惨景象,再也遏制不住心头的痛苦,血泪交迸写
出了,“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
啾”的千古名句。
就在杜甫在长安的最后一年,他总算在右卫率府当了个小官,任务是看
守兵甲器仗,职位只是正八品以下,但生活总算有了着落,于是诗人便动身
回奉先探亲,就在这探亲路上,杜甫写了一篇他自己划时代的杰作《自京赴
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是杜甫
10年长安生活的总结,诗中不乏“朱门酒肉
臭,路有冻死骨”等凝重洗练的名句,反映了安史之乱前社会的状况,反映
出杜甫内心的矛盾与他伟大的人格。他的诗歌艺术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
公元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了。杜甫被迫逃离长安,开始了长期的流亡
生涯。就是在这种四处流浪的生活中,杜甫从侍奉皇帝开始走向人民,深切
地体会到普通群众水深火热的生活,激发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他用天
才的、现实主义的写实之笔,先后写出了“夜闻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恸
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等名句。
严冬过去,春临人间,然而自然与心理的巨大反差,使杜甫愁思万千。
一首千古传唱的五言律诗就在这时诞生了:“国破山河在,春城草木深,感
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
簪”。在这里短短
40个字,把国仇家恨,妻离子散的悲苦描写得淋漓尽致,
还有什么痛苦比“花溅泪”、“鸟惊心’更痛苦的呢?
就这样流浪了一年,杜甫的生活又出现了几个转折。首先是作唐肃宗的

左拾遗,却因他的耿直天性,被贬到华州作小官。然而一片忠心的杜甫,虽
被贬官仍然诚诚恳恳对待自己的新职务,他经常利用公出之便,在民间察访
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在新安县看到征兵已经征到未成年的少年,于是创
作了《新安吏》。另外,又见一老人子孙都阵亡了,如今自己也被征去当兵,
老妻卧在路边哭,还见新娘晚间结婚,早上丈夫被征去守河阳;另一个从相
州战败归来的士兵,回家已是遍地荒芜,家人无消息,十分悲愤的情绪又涌
上了杜甫的心头,于是,他动笔为这
3个人各写了一首诗,这便是有名的《三
别》。
在《三别》中,杜甫除同情人民外,但仍为统治阶级着想维护战争,让
他们“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然而后来不久,杜甫又在一次远游中撞
上了一件事,使他含泪写下了《石壕吏》却是个例外。在这首诗里,他再也
没有用什么话来安慰人们,而通篇只是作客观的叙述,“暮投石豪村,有吏
夜捉人,者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普通的词
句,真实的描述,深刻展示了他对人民的同情,这首诗标志着他现实主义写
作手法已达到了顶峰。《三吏》、《三别》的组诗,成后人赞誉他为诗圣,
赞誉他的诗为诗史的代表之作。那一年他已
47岁。
战祸之后,必有凶年。杜甫至华州那年就遇上了关中大饥,颗粒无收,
粮价高涨,他微薄的收入,实在养活不了一家老小。于是,他便弃官远去甘
肃,后又转到别处,但都摆脱不了困境。就在这时,知道了老朋友严武和高
适都在战争没有波及的四川做州官,他才南下成都找严武找份差事做,于是
开始了跨越甘川两省的艰苦旅程。
甘川交界的崇山峻岭高入云天,杜甫一路上写了
12首纪行诗,以优美
而深沉的笔触,寓情于景地描绘了祖国河山的壮美和各地的风土人情。
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杜甫到了四川首府成都。在这里,诗人得到
亲友们的资助,在成都西郊浣花溪旁盖了几间草屋,草屋虽然简陋,但周围
风景优美,浣花溪流水清澈,屋旁榆树成林,风吹过林叶沙沙作响,夹杂鸟
鸣蝉噪,更添几分情趣,极富诗意。杜甫深爱新居,写了许多诗文描述草屋,
表达自己久乱初安的欢快心情,如众所知的名篇妙句:“细雨鱼儿出,微水
燕子斜”,“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鸳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
泊东吴万里船。”都是出于此时。
由于他的诗名,成都的文人墨客都乐于和他交往,一时间,草堂门前车
水马龙,但是诗人的生活还是很困苦,特别是草屋破旧都没有钱翻修,遇到
风雨交加时,屋里到处漏水,没有安息之处,他又联想到世上那些连破屋也
住不上的人们,于是动笔写下了有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的:“安
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
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醒世名言,对现今社会仍有积极意义,
也再次表现出诗人高尚的人格。
可是四川也并非世外桃源,杜甫在成都住了两年,好友严武不久调走
了,四川发生了地方将领叛乱,接着又遭到吐蕃的进犯。杜甫于是想带全家
回河南老家去,然而欲走时,严武又从长安调回来了,并且严武在京启奏了
朝廷,封杜甫做了个“工部检校员外郎”官职,这个闲官的飞至就是后代文
人称他作“杜工部”的原因。可惜几个月后,杜甫就因不习惯官场倾轧那一
套,便主动辞掉了。
公元
765年,严武病故,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便又打算回朝夕怀念

的河南故乡。第一步,他先到夔州住下,然后再想办法出川。夔州在四川、
湖北交界处,中经长江三峡,风景奇伟,有很多名胜古迹。在这里,杜甫常
常站在长江边上,遥望北方,为国事、家事心急如焚,后人极为赞赏的“古
今第一”的律诗《登高》,形象而深刻地写出了他当时那复杂苦闷的心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染霜鬓,燎到新停浊酒杯。”
的河南故乡。第一步,他先到夔州住下,然后再想办法出川。夔州在四川、
湖北交界处,中经长江三峡,风景奇伟,有很多名胜古迹。在这里,杜甫常
常站在长江边上,遥望北方,为国事、家事心急如焚,后人极为赞赏的“古
今第一”的律诗《登高》,形象而深刻地写出了他当时那复杂苦闷的心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染霜鬓,燎到新停浊酒杯。”
杜甫的文学成就是十分伟大的,他的大部分诗都反映了他所处的动乱的
时代的风格;他的诗悲壮,沉重,被称为壮丽史诗。杜甫艺术造诣上,遣词
用句极为严肃、平实,古朴的风格,凝炼生动又富于韵律的佳句,即是为后
人传唱,又是为后人学习的典范。称杜甫为诗圣是绝对名符其实的。
李、杜二人早已离我们而去,然而他们建筑的文学丰碑永存在我们心
中。


16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16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
200件大事

培根的著述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培根的著述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弗兰西斯·培根,维鲁兰男爵,
圣阿尔本斯子爵,
如用更显赫的头衔,
应称其为“科学之光”,“法律之舌”,
他常常这样坐着。
当他谙熟了自然哲学
和人类历史的一切神秘之后,
他本人完成了大自然的旨意,
让化合物都溶解。
时在我主
1626年,
享年
66岁。
托马斯·米奥蒂斯
是他生前爱他
死后敬他的人,
特立此纪念碑,
以纪念这位伟人。
对此,弗朗西斯·培根是受之无愧的。他一生学而不厌,在哲学、散文、
历史、法学、教育学等领域都卓有建树,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培根是“英
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伏尔泰、罗素、黑格尔、费
尔巴哈、笛卡尔、莱布尼茨、达朗贝、康德等后世的大学者都给了他极高的
评价。在英国,培根被称为“自然王国的统治者”、“物理学的伟大复兴者”、
“实验历史的伟大建筑师”、“近代的亚里士多德”、“近代归纳法的创始
人”等,不一而足。
培根作为一位
400年前的文化名人,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景仰和怀念,是
和他一生的辛勤耕耘分不开的。
后世学者一致认为,培根生活的时代为他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培根
自己就曾说过,他的思想,他的成就都是他那个时代的产物。
培根的时代(16世纪下半叶至
17世纪初),新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萌芽已冲破千年黑暗社会,冰封压抑,破土而出。随着
15、16世纪达·伽
马、哥伦布、麦哲伦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之后,整个世界日益连成一体,
继西班牙、葡萄牙走上殖民帝国之后,后起的岛国英吉利也走上了向外扩张
的道路,并迅速成为后起之秀,一举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圈
地运动”之后,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更获得了长足的进展。
随之而来的是思想文化领域的深刻转变。从中世纪以来统治人们思想的

托马斯·阿奎那经院哲学受到了新生思想的挑战。文艺复兴运动的号角将人
文主义的自由、平等吹送到了英国,开启了人们的心灵,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教会宗教法庭垄断文化、思想领域的历史已随着路德、加尔文宗教改革而一
去不复返。
托马斯·阿奎那经院哲学受到了新生思想的挑战。文艺复兴运动的号角将人
文主义的自由、平等吹送到了英国,开启了人们的心灵,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教会宗教法庭垄断文化、思想领域的历史已随着路德、加尔文宗教改革而一
去不复返。

13至
14世纪,就产生了许多著名哲学
家,如罗哲尔·培根、邓斯·司各特等人。他们在认识论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感觉论、崇尚经验、强调个别的思想传统,都给后来的培根铸上了重视经验、
轻视理性的民族烙印。
此外,在培根的成长过程中,还深深受益于他的家庭教育。父母的言传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