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五千年

_67 (现代)
以上的故事,就是有名的“五难使者”的故事。据传说,除了这五件难
题之外,还有其他难题,例如如何辨认母鸡和它的雏鸡等等。这些故事在民
间流传,并不一定实有其事,但的确生动地反映了吐蕃人民的聪明才智,反
映了汉藏人民亲密的往来。
从吐蕃使者第一次来唐求婚,到最终聘得文成公主,前后一共四次,几
经周折,终于由禄·东赞完成了使命。吐蕃使者频繁地出入唐朝,为唐王朝
和吐蕃的交往做出了贡献。
吐蕃使者的长安之行,使他们在长安停留了差不多有五个月。在长安期
间,他们尽情领略了中原风光,亲眼看到了唐朝的繁荣强大。他们发现唐朝
物产丰富,军队强大,人民安居乐业,而且深为中原文化所感动。他们在长
安的所见所闻,使他们有了改革西藏的要求,对西藏后来的改革产生了积极
影响。
对于唐王朝来说,他们对吐蕃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尤其是惊叹于
禄·东赞的机智聪明。吐蕃使团在长安逗留期间,禄·东赞多次受到唐太宗
的召见,唐太宗见禄·东赞机敏善变,聪明过人,而且行为得体,为人不卑
不亢,心中不禁产生了爱才之心。因此,唐太宗便决定授给禄·东赞大将军
的官职,并且要许配给他一位漂亮的女子。而禄·东赞则委婉地谢绝了唐太
宗的好意。禄·东赞说他来唐朝的目的是为赞普迎亲的,到现在赞普还没有
见到文成公主,自己怎么可以先娶呢?再者,他在吐蕃已经有妻子了,怎么
可以喜新厌旧呢?禄·东赞这一番话,使唐太宗大受感动,更坚定了他远嫁
文成公主的决心。
在文成公主正式远嫁之前,唐王朝为文成公主的远嫁做了一年多的精心
准备。在这一年当中,文成公主多次召见吐蕃使者,详细耐心地向他们询问
有关吐蕃的情况。在文成公主入藏之前,她已经对吐蕃的风土人情有了相当
的了解了,她感到她有责任为汉藏人民的友谊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文成
公主积极要求唐朝为她准备好吐蕃所没有的各种先进的生产工具,为的是把
它们带到吐蕃,帮助吐蕃发展经济。

公元
641年,文成公主在李道宗的持节护送下,从长安出发,踏上了远
嫁吐蕃的道路。出发前,唐太宗亲自设宴送别。于是,一队队的马匹骆驼运
载着珍宝、饰物等贵重物品,还有各种谷物的种子,以及有关佛经、医药、
历法、农艺的许多书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装备精锐的卫队为文成公主护
驾,随同文成公主入藏的还有许多侍女和众多的能工巧匠。
而禄·东赞则因为别人的谄言,却被唐太宗留在了长安。有人对唐太宗
说:“只有把多才多艺的禄·东赞留下来,唐朝和吐蕃才有可能长期友好。”
于是,唐太宗便把禄·东赞强行留在了长安,并且赐给他妇人和住宅。但是,
过了一段时间,禄·东赞却找了一个机会逃走了,过了一段时间终于追上了
远嫁的队伍。
远嫁吐蕃的路是非常艰难的,有时候,竟然没有路可走,因此,只好停
下来开山筑路,所以,队伍行进的非常缓慢。而文成公主则利用队伍休息的
间隙,向当地的各族人民传授发展农业的技术,而且还教会了他们使用水磨。
队伍行进到西宁时,受到吐谷浑地方政府的热烈欢迎,他们不但热情款待文
成公主等人,还专门为文成公主建造了一座佛堂。整个队伍在这里休整了一
个多月,随后继续和向吐蕃进发。
为了迎接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特地从逻些千里迢迢赶到青海扎陵湖等
候。松赞干布非常尊重文成公主的队伍,完全根据唐朝礼仪的要求,举行了
隆重的欢迎盛会。松赞干布亲身经历了汉族的人物风情,深深认识到了本民
族的落后,对文成公主的学识、风度更是钦佩不已。
在松赞干布的陪同下,队伍继续行进。为了迎接公主,松赞干布提前回
到了逻些,直接负责安排迎接公主的各项事情。终于,文成公主的队伍来到
了吐蕃的政治、文化中心逻些。文成公主在众多穿着华丽的婢女的陪伴下,
在各种乐器奏出的音响中,缓步走进了逻些城。吐蕃人民穿上节日的盛装,
热烈欢庆这一时刻。松赞干布专门为文成公主建造了华丽的宫室。
经过二年多的跋涉,文成公主平安地到达了逻些,成为联结汉藏两族人
民友好关系的使者,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做出了永不磨灭的贡献。
文成公主入藏以后,积极地为汉藏人民的友好而努力,因而文成公主受
到藏族人民的热爱。公元
680年,文成公主去世。尽管唐朝和吐蕃正在交战,
吐蕃还是为文成公主举行了非常隆重的葬礼,并且把她和松赞干布合葬在一
起。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赢得了藏族同胞的爱戴。直到现在,有许多地方的
藏民每年都要过节日纪念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入藏打开了汉藏两族友好之门。公元
710年,金城公主又嫁到
了吐蕃,吐蕃立即上书唐朝致谢。自公元
634年松赞干布首次派使者入唐,
到吐蕃政权瓦解,前后共
213年,双方来往达
191次之多,光是吐蕃使者入
唐便有
125次。现在,在藏民中间流传着一首歌,歌中唱道:
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
狮子进了大森林
孔雀落在大平原
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
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
所有的一切,都在抒写着汉藏人民的不朽的友谊。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
但是曾经进行过一些改革的唐玄宗,到了后期就不愿过问政事,只想安
逸享乐。公元
744年,唐明皇(即玄宗)夺他儿子的爱妾,被世人称为我国
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太真为贵妃。杨贵妃确实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
之貌,一时弄得玄宗晕头转向。他纵情声色,过着奢侈腐化的生活,一盘食
品的价值甚至顶得上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
唐玄宗李隆基为了满足杨贵妃的奢欲,当时供贵妃院役使的织绣工就达
700多人,雕刻熔造工达数百人。杨贵妃的姊妹兄弟五家也都靠着杨贵妃在
唐玄宗面前的得宠住上了豪华的别墅。唐玄宗在用人问题上,也开始由任人
唯贤转变成了任人唯亲。他听不见反面的意见,对大臣的直言进谏也非常反
感。如宰相张九龄因事力争,唐玄宗就怒加斥责:“难道一切都听你的吗?”
而一些善于讨好迎合的人却得到了赏识和重用。公元
736年,唐玄宗罢免了
有名的宰相张九龄,改任李林甫为相,就是他用人政策的转折。李林甫是一
个狡猾奸诈、善于逢迎的人物,时人称他口蜜腹剑。在李林甫任宰相十几年
中,他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当时有个有名的大将叫王宗嗣,因在一些问题
上坚持己见,遭到李林甫的忌恨,结果被降职处分。有时唐玄宗想下诏求贤,
也被李林甫多方阻碍,如公元
746年,唐玄宗命令征召天下的有识、有才之
士,李林甫从中作梗,结果没有一人得选。由于唐玄宗的用人不当,造成了
严重的后果。接替李林甫为相的是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杨国忠没有别的能
耐,也是顺着唐玄宗的杆儿爬。他粉饰太平,以满足唐玄宗好大喜功的心理,
如李宓在征伐云南时,全军覆没,杨国忠反而谎说打了胜仗。另外再发兵进
讨,结果使将近
20万将士先后丧生。地方贪官污吏,更是肆意鱼肉百姓,弄
得民不聊生。杜甫诗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生动写照。
唐玄宗生活上的腐化和政治上的用人不当,使唐朝处于危机四伏的境
地,终于爆发了一场令唐王朝难以招架的安禄山叛乱。
安禄山,辽宁锦州人,本姓唐,相传他降生那天晚上,红光满天,群兽
四鸣,于是,他的母亲就以突厥战神“阿荦山”命名。后来,安禄山随母改
嫁突厥安延偃,就改姓安氏,名禄山。安禄山生性奸诈残忍,诡计多端,并
且善于揣摸人心,懂得九种少数民族语言。在张守圭任范阳节度使时,安禄
山因偷盗羊群而被捉拿,准备处死。安禄山大声叫道:“将军不是要征服奚、
契丹吗?怎么能乱杀勇士!”于是张守圭为他的英勇所折服,收作军中的捉
生将。在讨击契丹的战斗中,安禄山屡立战功,被提拔为张守圭的偏将,并
收为义子,不久,又加升为员外左骑将军。
公元
736年,少数民族奚、契丹不服中央统制,安禄山奉张守圭命令讨
伐契丹,遭到惨败。张守圭奏请斩之,张九龄也执奏请斩安禄山,但玄宗惜
安禄山之勇,赦免了安禄山。后来,唐玄宗逃至四川,对此后悔不已。
公元
741年,安禄山升为平卢军兵马史。次年,御史中丞张利贞以河北
探访史身份到平卢,安禄山在张利贞面前极尽吹捧之能事,并用金帛贿赂。
张回朝后,自然在唐明皇面前替安禄山讲好话,玄宗大喜,升禄山为平卢节

度史。从此以后,安禄山逐渐取得玄宗的信任,开始青云直上。公元
744年,
安禄山又兼任范阳节度使。次年,少数民族奚、契丹各杀唐公主,发动叛乱,
安禄山带兵打败二族。公元
746年,吏部尚书席侯建上书称安禄山公直无私、
严正执法;又加上李林甫接受安禄山的贿赂,常在玄宗面前美言安禄山,不
久,安禄山晋升为御史大夫。
安禄山如此青云直上,得力于他的阴谋诡计,也是与他有一套谗媚玄宗
的本领分不开的。安禄山在未进京面见唐玄宗之前,就想方设法博取唐玄宗
的好感。他除了广泛结交朝官和边将外,每当唐玄宗派人到他的防地,他总
是不惜重金贿赂和曲意逢迎。凡是得到好处的人,回朝后无不盛赞安禄山。
赞誉安禄山的话从四面八方飞进唐玄宗的耳朵,使唐玄宗产生了一种错觉,
认为安禄山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忠臣骁将。就是到后来,许多大臣都说安禄山
正在准备谋反,唐玄宗也没能改变他对安禄山的好感。甚至安禄山已经造反
了,消息传到西安,唐玄宗还执迷不悟,以为是厌恶安禄山的人造的谣言。
这一方面固然说明唐玄宗当时的昏庸,但也说明安禄山搞阴谋诡计确实很有
一套。
在天宝初年,安禄山多次进京面见唐玄宗,更充分显示了他的阴谋手
腕。安禄山为了向唐玄宗表示自己的忠心,对唐玄宗说了这样一件事:公元
742年秋天,他的老家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发生了一次罕见的虫灾,当
时他曾焚香向天祈告说:“我如果心术不正,事君不忠,愿让虫吃掉我的心;
如果不是这样,就让虫散去”。结果呢,当他祈告完后,就有一群鸟飞来把
虫吃掉了。这本来是件很荒唐、不足为信的事,但唐玄宗竟然相信了,并让
史官记录下来。安禄山长得五大三粗,肥胖得像头狗熊,肚子很大。有一次
唐玄宗对他开玩笑说:“你小子肚子里装了些什么?为什么有这么大!”安
禄山不放过谄媚讨好的机会,答道:“没有别的东西,只有一颗忠于皇上的
赤心!”唐玄宗听了非常高兴。唐玄宗让安禄山和杨贵妃结成兄妹,但安禄
山却拜杨贵妃为母。这样更讨得了唐玄宗的欢心,并得到杨贵妃的青睐。
安禄山把自己装成什么也不懂的傻瓜,以便掩盖其不可告人的野心。有
一次在唐玄宗让他拜见太子的时候,他故意楞着不拜。当左右的人要他下拜
时,他才装模作样地说:“我是胡人,不懂朝仪,不知道太子是什么官?”
唐玄宗告诉他:“太子就是将来承袭帝位的人。”安禄山傻乎乎地说:“我
愚蠢得很,只知道陛下一个,不知还有太子”。这才赶忙下拜。安禄山维妙
维肖的表演,得到唐玄宗越来越深的宠爱。他不但可以自由自在地出入宫廷,
寻欢作乐,而且不时得到唐玄宗的各种赏赐,唐玄宗还派人为他建造了豪华
的宅第。安禄山每次拜见天子时,总是先拜杨贵妃,后拜唐玄宗,唐玄宗问
他为什么,安禄山说:“我们那儿是拜母亲而后拜父亲。”唐玄宗龙颜大悦,
愈加赏识安禄山。公元
751年,又委任全作河东节度使。从此以后安禄山一
身兼三镇节度使,把持重兵,又深受玄宗宠爱,其权势之大,可想而知。
但是阴谋家的欲壑是难以填满的。随着权力的迅速增长,安禄山的野心
也开始恶性膨胀。节度使权力很大,不仅掌握着一个方面的军事大权,而且
还掌握着政治、经济大权,称得上是地方上的小皇帝。到唐玄宗天宝初年,
全国共有十个节度使,而安禄山就兼任了其中的三个,兵力超过
15万人,成
为当时军阀中最大的实力派。相比之下,由唐中央直接掌握的禁卫军却是军
备不修,日趋衰弱。安禄山的羽毛已经丰满,唐朝中央政府实际上已经无法
控制他了。

随着安禄山实力的增大,安禄山叛唐的意念也越来越扩大了。他一方面
广蓄战马兵器,扩充和训练军队;一方面用自己少数民族的将领更替汉将,
培植心腹势力。同时他又把一位名叫刘骆谷的心腹将领留在京师,探听朝廷
的动静。安禄山为了笼络人心,还以将士讨伐奚、契丹等少数民族的战功卓
著为由,要求不拘常规提拔将士,结果这些将士被新任命为将军的有
500余
人,被任命为中郎将的有
2000余人。这些将士对安禄山当然感激不尽了。正
当安禄山紧锣密鼓地实施反唐计划的时候,唐玄宗却在那里高枕无忧,寻欢
作乐,不管是安禄山要求以少数民族将领代替汉将,还是要求大肆提拔将领,
玄宗都一一答应。
安禄山的反叛阴谋虽然瞒过了唐玄宗,但既搞阴谋就不能不露出马脚。
早在公元
736年,宰相张九龄就看出安禄山有朝一日会造反,当安禄山在一
次战斗中,轻敌冒进,打了败仗时,张九龄就劝唐玄宗杀掉安禄山,以绝后
患。但唐玄宗不听。后来安禄山造反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很多人就连杨国忠
都说安禄山必反,但唐玄宗就是不听劝告。
当然,如果说唐玄宗一点也不怀疑安禄山有异志,也不切合实际。公元
755年春天,唐玄宗以赐珍果为名,曾派出一个叫辅璆琳的人去探听安禄山
的动静。然而辅璆琳却被安禄山的厚贿迷了心,回京后不但不向唐玄宗汇报
实际情况,反而对唐玄宗说:“禄山竭忠奉国,没有二心。”唐玄宗得到这
虚假的报告后,再一次自作聪明,对左右大臣说:“我推心置腹地对待安禄
山,他怎能反我?安禄山不会反,我敢担保,你们放心好了!”
然而,事实却给了唐玄宗一记响亮的耳光,唐玄宗向大臣们所作的保证
仅仅过去了几个月,到了公元
755年
11月,安禄山就造反了。
“渔阳鼙动地来,掠破霓裳羽衣曲。”蓄谋已久的安禄山范阳起兵反叛,
有如一股龙卷风,吹得这座华丽的封建大厦摇摇欲坠,惊破了皇家的清歌妙
舞。于此同时,安禄山的亲信史思明也率部反叛。
忘战必危,多年不习战事的唐军一触即溃。叛军一路挺进,如入无人之
境。沿途郡县,或开城迎降,或弃城逃跑。河北是安禄山的统辖区,叛军经
过的地方,官兵望风而逃。唐玄宗因为从来没有想到安禄山会叛乱,所以在
军事上毫无准备。叛乱的战鼓惊破唐宫的《霓裳羽衣曲》后,他才匆忙布置
防御。临时命令安西(今新疆库车)节度使封常清募兵保护洛阳;令荣王李
琬、大将军高仙芝统兵东征。但唐朝新招募来的士兵,全是些市井之徒、乌
合之众,全无作战能力,结果抵挡不住安禄山的劲旅,安禄山渡过黄河后,
连败唐军。叛军攻击陈留,太守开城投降。攻荥阳,守城士兵听到角鼓的声
音,竟然纷纷坠落城下。叛军攻下荥阳后,转而西进,进攻东都洛阳,封常
清率军在武牢迎击,大败,东都失守。封常清和高仙芝退守潼关,以确保长
安。这在战略上是正确的。然而宦官边令城因为和封常清有矛盾,就向唐玄
宗进谗言说,封常清夸大敌情,动摇人心,高仙芝临阵逃脱,扣发军饷。玄
宗一怒,竟杀了二将,以哥舒翰为兵马副帅。
公元
756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建立了割据政权,国号大燕,自称大燕皇
帝,改元圣武。随后,叛军进逼潼关。
这时安禄山的后方很不稳固,他们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激
起了人民的反抗。当叛军经过河南时,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平
原(今山东德州)太守颜真卿等
17郡的地方官吏首先起兵,地方百姓也组织
小股武装,抗击叛军。于是安禄山在河北所控制的地盘只剩下了
6个郡,17

个郡重归朝廷。不得已,安禄山命其得力干将史思明攻打常山。史思明,是
安禄山的同乡,与安禄山关系密切,屡得安禄山提拔;后入京奏事,得到唐
玄宗的赏识,赐名思明,升为将军。
个郡重归朝廷。不得已,安禄山命其得力干将史思明攻打常山。史思明,是
安禄山的同乡,与安禄山关系密切,屡得安禄山提拔;后入京奏事,得到唐
玄宗的赏识,赐名思明,升为将军。

10余郡的地方官又杀叛军守将归唐,断绝了安史军返回范
阳老巢的道路,使叛军陷于一片混乱之中。但是由于唐中央的腐败昏庸导致
了潼关失守,为叛军解脱了困境。
潼关是长安的天然屏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防
守潼关的唐将是哥舒翰,他虽然拥有大约
20万的军队,但因为是临时凑集起
来的,缺乏战斗力,能守住潼关就算不错了。但唐玄宗和杨国忠对拥有重兵
的哥舒翰不放心,接二连三地派宦官催逼哥舒翰出兵收复失地。哥舒翰不得
已引兵出关,在灵宝境内被安史军打得大败,全军覆没,哥舒翰也做了俘虏。
公元
756年
6月叛军长驱直入潼关,接着攻陷唐朝国都长安(今西安)。郭
子仪、李光弼听到潼关失守的消息后,收兵退入井径,河北郡县又全被史思
明占领。
为了保命,唐玄宗在长安陷落前带着得力干将和家眷仓皇出逃。当唐玄
宗逃到了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县西)时,随行的士兵出于愤怒发生哗变,杀
死了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又迫使唐玄宗缢死杨贵妃,杨贵妃只好落得个被逼
自尽的下场。从此,唐玄宗继续丧魂落魄地往西跑,最后逃到成都。太子李
亨逃到朔方,被留下宣慰百姓。大将杜鸿渐等迎太子至灵武(今宁夏灵武西
南)。不久,李亨在灵武即帝位,改元至德,这就是唐肃宗,把唐玄宗遥称
为太上皇。唐肃宗即位不久,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领兵
5万到达灵武,二人
都被封为丞相,积极准备反击安禄山的叛军。卓越的政治家李泌也来到灵武,
协助肃宗。在李泌的建议下,以长子广平王李淑为天下兵马元帅,率唐军讨
叛。
安禄山尽管攻取洛阳、长安,短时间内取得了军事上的很大胜利,但是
分裂叛乱是不得人心的,是得不到人民拥护的,并且叛军内部矛盾重重,加
上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这就激起了人民的愤怒和反抗。早在安禄山叛乱
之初,平原太守、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等人就曾组织义勇军打击叛军;随着安
禄山军事上的推进,各地人民也普遍地展开了对安禄山的斗争。
叛军占领长安后,大肆杀戮王侯将相亲族,连婴儿都不得幸免,叛将日
夜纵情于酒色。安禄山命令搜捕长安乐工送到洛阳,在凝碧池为大臣们表演,
梨园子弟大多不从,皆遭惨杀。民心便日益思唐。
公元
757年,安禄山患眼病,脾气越来越暴躁,稍有点不顺心,左右的
大臣、仆侍就会惨遭杀害。安禄山的宠妾段氏生子庆恩,安禄山想以庆恩代
替儿子庆绪为太子,接自己的王位,安庆绪不满,就和亲信大臣严庄及宦官
李猪儿一起密谋杀死了恣行暴虐、众叛亲离的安禄山,随即安庆绪接位做了
皇帝。
自从安禄山叛乱以来,朝廷主要依靠江淮地区提供物质财富。南阳是
江、汉的屏障,睢阳是通向江淮的要道。由于安史叛军占领了广大的中原地
区,当时江淮的物质不得不经由江、汉二水运抵洋川(今陕西洋县),再由
洋川运到唐朝的根据地扶风。安史集团为了切断唐王朝的经济命脉,公元
757

年正月,安禄山派尹子奇为河南节度,率领
13万大军奔袭睢阳。唐朝将领张
巡从宁陵引兵三千与驻地守将许远合兵保卫睢阳。张巡激励将士昼夜苦战,
一天冲杀
20余个回合,坚守阵地
16天,活捉叛将
60余人,杀伤叛军
2万多,
尹子奇不得已大败而退。两个月后,尹子奇第二次率领叛军进攻睢阳,张巡
扛着战旗,身先士卒,一个人冲杀于敌人的阵地,叛军大惊,不战而溃。后
来叛军围城,张巡用计诱尹子奇出营作战,唐朝另一名将南霁云一箭射中尹
子奇左眼,并乘势击退叛军。7月,尹子奇再次派大兵围困睢阳,以报一箭
之仇。当时,睢阳城内粮食奇缺,连老鼠都被吃光了,以至张巡的老婆自愿
杀身给将士果腹。最后,城中只剩下
400多个老弱残兵,睢阳陷落,张巡、
许远慷慨就义。睢阳陷落时,安史集团已经无力再向江淮进扰。江汉和江淮
的保全,使唐朝经济上有了保障,对战争的结局有重大影响。
唐肃宗即位不久,就立即派敦煌王承采和仆固恩向少数民族回纥求兵。
回纥派兵和郭子仪的唐朝大军会合。公元
757年
9月,郭子仪等率领军马在
扶风集结,各路军马云集长安西,着手准备对安史叛军进行反攻。李嗣业为
前军,郭子仪为中军,王思礼为后军,在香积寺的北面与叛军展开激战,叛
军大败。当天,叛军撤离长安。第二天,郭子仪等率领大队军马收复了长安。
10月,郭子仪引兵出潼关东进,一路所向披靡。至张店(今河南陕县西),
郭子仪与回纥兵配合,大败叛军将领严庄和张通儒,一鼓作气攻下陕郡,收
复洛阳。安庆绪惊慌失措,星夜狂奔邺郡(今河南安阳市)。12月,唐肃宗
起驾回归旧都——长安。
唐军收复长安后,开始在河南境内与叛军展开反复争夺,互有胜负。此
时,叛军内部矛盾开始激化。安庆绪杀父安禄山称帝,不仁不义,部将不服。
原来安禄山的亲信,与安禄山一起反唐的得力干将史思明更不服安庆绪的统
治,并且与他明争暗斗、钩心斗角。安庆绪败退邺郡后,兵马折损不计其数,
他的大将李归仁率领大军数万到范阳归史思明统领。安庆绪非常恼火,一气
之下,就派亲信阿史那承庆到范阳征兵,史思明囚禁了他。不久,史思明把
所部
8万兵马向唐王朝请求投降,唐肃宗封他为归义王及范阳节度使,河北
一带,大部回归唐朝。然而,唐肃宗对史思明并不放心,设法逐步削夺他的
兵权,被史思明发觉,公元
758年
6月,史思明再度反叛。
公元
758年
9月,唐肃宗命令郭子仪、李光弼、李嗣业等
9个节度使,
率领
60万大军,讨伐安庆绪。唐肃宗为了防止带兵将领权力过大,形成尾大
不掉之势,于是就派亲信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监督、牵制各位统兵大将。
郭子仪首先引兵过太行山,首先在获嘉打败安太清,接着伏击安庆绪的援军,
最后将安庆绪围困在邺郡。安庆绪无可奈何,只想向史思明求救,并表示愿
以帝位相让。史思明想借此机会扩张自己的势力。出兵攻陷魏郡(今河北大
名县),但马上按兵不动,观望形势。李光弼等主张兵分两路,分别进攻安
庆绪和史思明,但被从来没有打过仗的观军容使鱼朝恩否定,他主张一意围
攻邺郡。结果,史思明从外围频频攻击唐军,并在各路口要道设立关卡劫掠
军粮,使唐朝的军队发生粮荒。接着,史思明集合重兵与唐军决战。李光弼
先战,双方损失都极为惨重。郭子仪从后继续作战,刚布完阵,突然间狂风
大作,飞沙走石,双方还没有展开激战就只好各自回营了。唐朝郭子仪等
9
个节度使久战不见结果,也只好退守本镇。这时已经是公元
759年
3月。
史思明重兵在握,安庆绪虽然对他构不成什么威胁,但也是他步上帝位
的绊脚石。于是,在公元
759年,史思明设计杀了安庆绪,在范阳称大燕国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