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五千年

_52 (现代)
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要求接受文艺学科、哲学、神学和教会法的教
育。最先,由教会学校的校长颁发许可证,但是校长们对各科知识不太了解,
却以谋取暴利为目的出售许可证,这样就严重损害了学者的名誉和权利。为
此,各教会学校的教师群起抗议和抵制。1179年,教皇亚历山大三世通谕严
禁教会学校校长颁发许可证,责令其保证教学人员的质量。这样,要取得教
学资格就主要取决于教师团体的“授职”,而巴黎的教师和学校声誉和地位
很高,西欧各地求学者纷纷而至,以取得教师团体的授职。教师团体迅速强
大起来,并经常与巴黎市民发生冲突。于是,教师团体向亚历山大三世请愿
取得了由教师审判有关学生的法律案件的特权,实际上是一个由教师专门组

成的法庭审理。1194年,教皇西斯廷确认了这一权利,巴黎大学所有师生都
处在教会法管理之下。 1200年,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奥古斯都)正式
承认巴黎大学的特权。教师团体将过去的习惯和规章写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文
件,它成为处理各类法律事务的法人团体,使用专门印章,主教学校校长的
权力被彻底排除,1231年教师和学生又得到罗马教皇的支持,取得了独立于
当地教会的自治权。当时处于最高峰的罗马教廷企图利用巴黎大学,对法国
的教会和俗权加以控制,巴黎大学也汇集了西欧许多有权势、有学识的教士,
权倾西欧的教皇英诺森三世,曾经是巴黎大学和波洛尼亚大学的学生,正因
为这些原因,巴黎大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成的法庭审理。1194年,教皇西斯廷确认了这一权利,巴黎大学所有师生都
处在教会法管理之下。 1200年,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奥古斯都)正式
承认巴黎大学的特权。教师团体将过去的习惯和规章写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文
件,它成为处理各类法律事务的法人团体,使用专门印章,主教学校校长的
权力被彻底排除,1231年教师和学生又得到罗马教皇的支持,取得了独立于
当地教会的自治权。当时处于最高峰的罗马教廷企图利用巴黎大学,对法国
的教会和俗权加以控制,巴黎大学也汇集了西欧许多有权势、有学识的教士,
权倾西欧的教皇英诺森三世,曾经是巴黎大学和波洛尼亚大学的学生,正因
为这些原因,巴黎大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巴黎大学教师团体主持学校事务的体制,成为英格兰、苏格兰和北欧各
大学的榜样。1162年,仿照巴黎大学的体制,由巴黎来的教授们创立了牛津
大学;1209年,牛津大学的教授们又设立了剑桥大学。
巴黎大学闻名于西欧中世纪,最盛时期学生达到4~5万人,当时,巴黎
大学号称与教皇和皇帝并驾齐趋为欧洲三足鼎立的强大势力,特别是文艺学
科的经院哲学,更是闻名遐迩,最为著名。另外,巴黎大学在神学和宗教事
务上的权威和影响也非常大,在.. 14世纪由于罗马教廷分裂为东罗马、西罗马
教廷,势力大减,巴黎大学凌驾于教皇之上。巴黎大学中形成了强大的宗教
保守势力,其团体一直延续到欧洲的近代时期,其影响则更为深远。
英国牛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是西欧中世纪大学中的又一特别典型。
中世纪初期,一些学者就来到牛津讲学,1167年左右,英王亨利二世和
法国国王发生争执,许多英国的教师和学生陆续从巴黎大学回到牛津。这些
回到国内的教师和学生按照巴黎大学的组织方式讲学,牛津大学形成了。
牛津不是工商业、政治和教会的中心,正因为这样,教师、学生的研究
学习和生活必须有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加以保证,于是形成了学院制度。学院
制度在西欧的大学中早就存在,最初是为那些付不起房租的穷学生提供宿
舍,后来逐步成为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的组织。而牛津大学的学院成为大学
体制的主要形式,牛津大学正是因一个个学院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学院订
章程,由国王和教会当局批准,包括尊重捐献者的意愿,服从某个教俗上层
的领导,教师团的形成,院长的产生和权力,经费的运用,学生的学习规章
和纪律,等等。学院拥有招收师生、经费运用和进行教学各方面的自主权,
也拥有学生和教师宿舍、教堂、食堂、教室、图书馆和庭院。牛津大学的重
大事务由各学院院长会商,并轮流分工负责。由国王和教会任命的校长主要
是负责大学独立的司法权。学院制度的建立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不仅为许多
贫困的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学习、生活的保障,而且使各种教授、学习和管理
制度能够系统化和贯彻实施,还为大学提供了可靠的经济来源,使大学不仅
在司法上,并且在经济上也加强了独立性。
尽管牛津大学处在小城市里,但也经历了长期斗争的考验,大学与城市
当局和市民常有争斗,甚至发生多次武装冲突。1209年,一次武装冲突使牛

津大学的师生离开了牛津,逃散的一部分师生跑到剑桥,后来逐步形成了剑
桥大学,在大学和市民的冲突中,国王和教会支持大学。国王在
1244年、1248
年、1275年一再颁发保护牛津大学权利的特许状。1355年大学最终战胜城市
当局,成为牛津的掌权者。
牛津大学虽然学院林立,制度也各不相同,但是教师们还是形成了严密
的组织来管理大学。来自英国南方和北方的教师分别选出了两个学监,学监
后来拥有了指派各学科的教师代表选举校长的权利。全体教师又逐步形成教
师会议,大学由教师会议提出和修改学校规章,讨论决定重大的财政收支,
总管授予学位事项。由于教会和修道院团体干涉大学的教学,教师会议多次
和他们展开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
牛津大学在欧洲中世纪有着重大作用。牛津校长格罗塞特和学者罗吉
尔·培根跟教会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最先开展对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
我们这里提醒读者朋友,欧洲中世纪文化史上有两位培根。罗吉尔·培根是
一位侧重实验的先进思想家,生于
1214年,死于
1294年,因为他还大胆地
揭露了教皇和僧侣的荒淫无道,指斥教会是欺骗与谎言的渊源,因此,被视
为异端,遭到教会的严重迫害,被囚禁达
14年之久。另一位培根后面将提到。
邓斯·司各特和威·奥卡姆也发展了唯名论,对抗罗马教会的正统神学,
成为欧洲中世纪学术界对教会的基本信仰和理论最严重的挑战。约翰·威克
里夫突出的历史贡献,则是把《圣经》转译成英文,使英国人可以自由阅读
圣经,为英国宗教改革运动,提倡国教,以摆脱罗马教廷的统治,奠定了基
础。
欧洲在中世纪所创立的大学,各有各的特点,不能概而论之。但是他们
不乏相同之处。
中世纪西欧没有系统的小学和中学教育,进入大学前,学生一般要在教
会学校和后来的城市兴办的文法学校学习基本的读、写、算术和宗教教育,
特别是要初步掌握拉丁文。拉丁文是大学教学和生活交际中唯一通用的语
言。学生一般在
13—16岁之间就可以进入大学。开始,大学的纪律管理非常
松弛,随着大学的发展,大学组织和设备的完善,尤其是学院的设立,大学
有了严格的制度和纪律。学生要到固定宿舍住宿,早上五、六点钟按时起床,
共同在食堂就餐,参加礼拜,按时上课,闭门自修,只有在一定时间才可离
开学院外出。有教士身份的学生和教师要求独身不婚,一些贫困学生也允许
乞讨进行学习,青年学生经常举行球赛、打猎、舞会、音乐等活动,但这些
活动均由学生自行组织,而不是当时大学认可的。
大学的教学逐步系统化,大学最初的二年或四年,是以教师讲解辅导教
材为主,每次上课长达三小时,每月有课一到两次。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
答辩的份量也越来越多。有通过由相当高资格者组成的教师团体的主持,并
有相当多权威人士旁听的答辩,才能取得学士、硕士或博士的资格。学生在
毕业前,通常要进行两次考试,其中之一为“学位认可考试”(licentia),
由于它与教授资格证书无关,因此不受重视,徒然流于形式。另一种考试,
类似今天的能力测验,即所谓教授甄试(conventatio),这个考试相当于教
授资格评定。只有通过第一种考试的人才能继续参加教授甄试。考试大都在
教会里举行,成绩公开发布,由教授团的代表,即主考官(Promoteur)宣布
及格名单,并赠予及格者一些书籍和顶无檐帽,作为荣誉的象征。学生必须
在修业年限届满后才能有资格参加考试,民法为八年,教会法为六年,医学

和其他选修科目(如艺术等)均为四年。学生也必须在公开的讲座会和实习
后,才能参加考试。但由于学校的增加,学校为了拉拢学生,保证学生数量,
这些规定也逐步被废除。
和其他选修科目(如艺术等)均为四年。学生也必须在公开的讲座会和实习
后,才能参加考试。但由于学校的增加,学校为了拉拢学生,保证学生数量,
这些规定也逐步被废除。
文艺学科是基础科目,包括中世纪初期的“古代七艺”,及后来增加的
亚里士多德、托勒密、西塞罗等人的著作。
“古代七艺”指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七门学问。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形式逻辑的奠基人,古代学
者的集大成者,他也有认识错误的时候。我们都已熟知的,他认为重物体比
轻物体落得快,这一想当然的结论,确实符合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如石头
比纸片、羽毛落得快,但是由于那个时代的人物尚未认识到空气阻力的存在,
所以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并不足为奇。我们不应简单地嘲笑前人。托勒密是古
罗马帝国时代的天文学家,大约公元二世纪,亚历山大里亚人,著有《天文
集》(又名《地理学》),集地心说之大成,确立了地心说体系。他认为地
球是世界的中心,谬说流传颇深远,不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他又认为地
球是圆的,在
15世纪初被译成拉丁文。地圆学说在欧洲的广泛流行,为新航
路的开辟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具有历史进步意义。西塞罗是古代罗马共和
国时代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随着逻辑学和哲学的发展,它们成为文艺学科的高级课程。哲学又有自
然哲学(物理学、动物学、植物学)、道德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
和形而上学三部分,基本上是以亚里士多德全集各书为教材。最初要求学习
六、七年才能得到硕士学位,有了学士学位之后,一般学习四年可以得到。
但是像神法、民法和教会法和医学,除了要文艺学科的基础,还需要长时间
的专业学习,有的多达
16年之久,由这些学科结业的也一般便授予博士学位
(不一定要有学士和硕士学位)。原先大学要求穿戴教士袍服,由于有各个
学位,因此产生了各种样式,授予学位也发展了隆重的穿袍、奏乐、游行和
宴会形式。获得学衔的人,便有条件担任教师、法官、律师、公证人、高级
教士和医生。大学在社会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受到罗马教会神权的统治,不得不适应教会、教义、
教条所定下的框架。尽管当时大学的教师和学生也养成了良好的研读、注释、
逻辑分析和推理、辩论的能力,并力争用理性来求取知识,认识世界,但总
不能没有教会的宗教迷信的色彩,并具有教条和权威的局限性。文艺复兴运
动和人文主义运动的兴起,使得套在中世纪大学上的神学专制的枷锁出现了
裂痕。而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冲击下,大学里培育出哥白尼、开普
勒、伽利略、培根、哈维一批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哥白尼提倡日心说,反对
地心说,从而沉重地打击了宗教关于上帝创造世界的无稽欺人之谈,使自然
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文艺复兴时期的布鲁诺坚持和发展太阳中心说,而
被视为异端,即使宗教改革的创始人马丁·路德也骂他是疯子。为坚持真理,
布鲁诺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烧死,那些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却讥笑为“温和的,
不流血的方法”。开普勒对天文学颇有建树,以其名字命名的开普勒三定律,
至今仍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内容。伽利略以其比萨斜塔的著名试验,两个铁球
同时着地而为世人所熟知。这里所说的培根便是弗兰西斯·培根,“知识就
是力量”这句名言的提出者,英国著名的哲学家,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
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其时代是
1561—1626年,要比罗吉

尔·培根晚三个世纪。哈维是英国生理学家,根据实验研究,证实了动物体
内的血液循环现象。
尔·培根晚三个世纪。哈维是英国生理学家,根据实验研究,证实了动物体
内的血液循环现象。
在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大学,特别是波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
的带领下,大学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群星灿烂,到.. 15世纪末,整个西
欧建立了近.. 80多所大学。意大利有.. 20所,法国有18所,英国有2所,苏格
兰有.. 3所,西班牙有.. 13所,葡萄牙有.. 1 所,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包
括尼德兰、捷克和瑞士)有.. 16所,匈牙利有.. 3所,波兰、丹麦和瑞典各有.. 1
所。大学在中世纪封建制度下形成,并受到城市、行会、教会团体等组织各
个方面的影响。在形成过程中,大学和那些组织和制度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激
烈的斗争,最终取得了存在、发展、自主的种种权利。特别是在欧洲文艺复
兴运动和人文主义运动这个伟大转变的时代,大学组织和地位有较大的变
化。中世纪的社团和教会组织日益衰败,而大学的规模、设备、需求却日益
扩大,这样旧有的对大学的经济政治支持来源已经不能胜任了。新兴的民族
国家的主权,发达的城市共和国和领地的当局,开始以国家财政来直接支持
大学。在这个时期,英国的牛津和剑桥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奥地利的维
也纳大学,西班牙的萨拉曼加大学成为国家的巨大荣耀;威尼斯的帕多瓦大
学和佛罗伦萨大学又是城市的骄傲所在;海德堡大学、科隆大学、图宾根大
学、那不勒斯大学则分明是领地发达的象征;而克拉科夫大学、布拉格大学、
哥本哈根大学、乌普萨拉大学又是弱小民族独立自强的希望。大学的建筑辉
煌,大学的规模也急剧增大,尽管专制王权和反宗教改革的势力想尽办法绞
尽脑汁要给大学套上新的桎梏,但大学却冲破了重围,科学、文化的发展又
向前历史性地迈出了一大步。大学的师生在后来的两、三个世纪为人类的发
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百倍于前人,触目辉煌。
追求真理,追求知识,追求得到改造社会和自然界的能力,追求人类自
身发展的能力,作为人类进步的总倾向,是任何人物和事件所阻挡不了的。
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大学这种组织为此提供了较为良好的条件,成为近代高等
教育的先导,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块巍然耸立的丰碑,不仅在古代、近代和
现代,还要在世界的未来发出熠熠光彩。

哥白尼和《天体运行论》
哥白尼和《天体运行论》
他写成了光辉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创立了新的学说,千百年来
人们一直在追随着它。他的《天体运行论》开辟了人类天文学的新世纪。
这个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巨擘,就是波兰的科学家
——尼古拉·哥白尼。
欧洲在进入了
14世纪以后的几个世纪内,在思想文化或政治上都发生了
巨大变革和重大发现,其中有三个最为突出:社会制度上向资本主义过渡;
文艺复兴运动;新航线和新大陆的发现。
中世纪的欧洲政治上十分黑暗,封建割据造成的城邦分裂对立,严重阻
碍了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为此,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而不断掀起反对封建贵族的腐朽落后统治的斗争。最后,由于依靠了广大市
民和农民的力量,资产阶级打败了封建贵族,先后建立了统一的以民族为基
础的君主专制的国家,从而为代表了生产力更高水平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
了有利条件。
此时的波兰——哥白尼的祖国,也基本完成了统一大业,经济迅速恢复
发展,各个方面都进入了辉煌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一切,
为科学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在夺权、变革的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掀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反封建、
反宗教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巨浪。它的发源地是意大利,不久就波及到波兰等
欧洲国家。文艺复兴运动虽说是从学习古典文化和艺术开始的,但并非是真
要复活古代文化,只不过是资产阶级从古典文化中发现了其精神基石——民
主思想、探索精神和理性主义等,并以此为武器同宗教与经院哲学所宣称的
禁欲主义作斗争。而在这斗争中,酝酿产生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人文
主义思潮。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宗教、反
封建的政治运动。在哥白尼生活的那个时代,文艺复兴运动已进入了高潮。
由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西欧国家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城市,社会经济
得到极大的发展,但很快市场就饱和了。为了寻找新的市场,许多国家开始
了探索通向东方的新航路。
1492年,受西班牙国王资助的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到达巴哈马群岛、古
巴岛,他误认为那是亚洲大陆东岸,但多年以后,科学家才弄清哥伦布开辟
了一条通往新大陆——阿美利加洲的新航线。继哥伦布航行之后,葡萄牙航
海家麦哲伦开始了环球航行。他们沿哥伦布的航线到美洲后,绕过南美洲进
入太平洋。经菲律宾、摩鹿加群岛、印度洋南部、非洲好望角而历时三年回
到西班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绕地球一周的伟大航行。
新航线与新大陆的发现,在实践上有力地证明了大地为球形之说,丰富
了人们的天文和地理知识,但同时也向天文学提出了许多新课题。而这些无
疑对后来哥白尼创立日心说新思想的酝酿、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尼古拉·哥白尼于
1473年
2月
19日出生在维斯杜拉河畔的托伦城。他

的父亲是一个商人,其国籍到底是德国还是波兰,至今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
问题。他的母亲是德国血统。父亲在
1483年去世,哥白尼由他舅父抚养,舅
父想叫他在教会供职。在托伦上中学以后,哥白尼在克拉科夫大学读了三年
书。在阿耳伯特·布鲁兹乌斯基的教育下,他对数学和天文学发生了兴趣,
并且养成了使用天文仪器来观察天象的习惯。在与他舅父一起过了两年之
后,1496年哥白尼去意大利,在随后的十年里,他先后在波洛尼亚、帕多瓦
和斐拉拉三所大学里攻读。在这些年里,他学习的专业科目是法律和医学。
虽然今天人们对他在意大利的活动知道得不多,但是有充分的资料可以证
明,他在意大利花了大量时间研究理论和实用天文学。
在他童年时期还发生了一件对他以后的作为极具影响的事。10岁时,哥
白厄不幸丧父,不久又失去母亲,而被他的舅舅瓦兹洛德抚养。瓦兹洛德学
识渊博,才能出众,任瓦尔米亚地区的大主教。他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与进
步的知识界联系密切。当哥白尼在学校读书学习时,他常带哥白尼参加人文
主义者的聚会,从人文主义者那里,哥白尼接受了当时进步思想的重要影响。
瓦兹洛德舅舅的辛勤培育,使哥白尼从小受到良好教育,为他后来从事天文
学事业,并取得划时代的科学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波洛尼亚期间,哥白尼与该校天文学教授多美尼哥·迪·诺瓦拉有密
切的个人接触。诺瓦拉是在自然哲学中复兴毕达哥拉斯思想的领袖,这个运
动当时正在唤醒意大利的各所大学。两人常在一起进行天文观测,并在一种
哥白尼平时所看不到的自由气氛中讨论托勒密《至大论》的错误以及改进托
勒密体系的可能性。勿庸置疑,正是在逗留意大利期间,哥白尼最早受到激
励,立志改革天文学,后来在他隐退的年月里终于获得了成功。
当时,天文学界占据统治地位的是托勒密的地心体系。托勒密是古希腊
著名的天文学家,他曾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进行了天文观测,在亚里士多德
等前人的天文理论和自己的天文观测基础上,托勒密写成《天文学大成》,
并提出了“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所有的天体
——包括太阳在内——都围绕地球运转。由于托勒密主张的大地为球形与教
会所持意见相反,最初教会也反对他的学说。但是,他所认为的地球位于宇
宙的中央,又符合《圣经》中的说教,并且教会利用这个学说,将它作为《圣
经》创世说之一个例证,而成为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支柱。
最初,哥白尼并未认清托勒密地心体系的实质而接受了它,并企图对其
中不足之处加以修补。但随着理论研究、天文观测的进行,使哥白尼愈发看
出托勒密地心体系的破绽,甚至于支离破碎、混乱不堪。于是哥白尼决心从
根本上否定它,以便来寻找隐藏在天体运动之间的客观规律,发现宇宙结构
的新体系。为此他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毕生的心血。
哥白尼从事于天文学的研究并不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是为了追求真理,
打破神学和教会的垄断,开创了科学的发展,为人类作出了无私的贡献。哥
白尼还强调指出,天文学研究的重要作用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
为了创立科学的天文学理论,哥白尼首先要探索的问题是大地的形状,
因为这是建立宇宙结构体系的基础。
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神学对大地宇宙的形态描述是:宇宙是个类似
于长方模样的箱子,箱子底是大地,它有四个角,原形的穹隆状盖子是天空,
固定于箱子的四壁上,大地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有人居住。天空的上方是
天海,天海的上方是天国。由于当时的地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对于地球表面的

海陆分布情况不太了解,因而很为之受惑。所以哥白尼认为对大地形状问题
的科学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海陆分布情况不太了解,因而很为之受惑。所以哥白尼认为对大地形状问题
的科学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在此基础上,哥白尼又进行了大量的天文观察工作和实际科学考察,并
提出大地的形状是球形。为了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他列举了许多论据:当
一个人向北走时,地球旋转的北极渐高而南极渐低,若向南走时则得出相反
的结果。当驶入大海航行的船只,无论怎样行驶,船身总是先从观察者的视
野中消失。这一结论,后来被麦哲伦等人的环球航行成功证实,从而在实践
上有力地证明了他的观点的正确。
从此之后,大地为球形的理论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它为哥白尼进一步进
行探索宇宙结构的新体系奠定了基础。这是哥白尼创立“日心说”所迈出的
重要一步。
在哥白尼从克拉科夫大学毕业后,他已被任命为他舅父主管的教区内的
弗劳恩堡总教堂的牧师。但是回国以后,他仍与舅父一起住在舅父在海尔斯
贝格的邸宅,直到
1512年这位主教去世。然后,哥白尼到弗劳恩堡总教堂任
职,他在那里度过了一生余下的三十年,除了偶尔中断过而外。这三十年从
表面上看,是哥白尼一生最平静的年代。他参与牧师会的事务,做了一点政
治工作,还免费为这个地区的贫民治病。但是,正是在这些年里,哥白尼构
想了他的行星系的细节,对大量复杂的计算作了整理(通过这些计算,这个
思辨的体系终于达到了在数字上的精确),并且逐步地使手稿臻于完善,记
载着他的全部劳动成果的这部手稿最后奉献给了世界。
哥白尼勤奋好学,获得了教会法博士的学位。但是他把大部分的时间与
精力都放在天文学研究上,继续探索宇宙结构的新体系问题。
继在克拉科夫大学解决了大地的形态问题之后,他接着又考虑地球的运
动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问题。哥白尼深知倘若这两个难题不解决,“就
决不能得出什么可靠的天象理论”,为此他用大量时间,翻阅查找许多天文
资料。但它们都是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地心体系的理论资料,没有什么定
义(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决计外出游历,寻师访
友,以学习知识。
他首先拜访了著名天文学教授达·诺瓦拉,诺瓦拉是文艺复兴运动领导
人之一,深受毕达哥拉斯学派之影响,曾亲自进行了很多天文测量,对黄道
倾角的测量,使他发现它在逐步变化,通过实践,诺瓦拉对托勒密的地心体
系产生了很大怀疑。诺瓦拉发现哥白尼是个人才。便请他住到家中,耐心给
他讲授天文学理论,还与他一起观测。他们一起讨论研究怎样用几何图形与
数学表示宇宙的结构与规律,用以改造托勒密的地心体系。这些对哥白尼产
生了很大影响,哥白尼后来对天文学的伟大变革就是沿着诺瓦拉所指的方向
前进的。
在帕多瓦大学,哥白尼向著名的天文学教授弗拉卡斯多罗请教。他建议
哥白尼重读古希腊罗马的哲学著作。
哥白尼接受导师的建议,开始对古希腊罗马哲学作广泛的研究工作,希
望从中能找到在天体运动方面与传统观点所不同的假说,而把创立宇宙结构

的新体系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推向前进。
的新体系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推向前进。
哥白尼深为自己能从古希腊罗马哲学中找到创立宇宙结构新体系的理论
假设而高兴,但他并没有以此而去建立那新体系,向地心体系挑战。因为他
深知古人的哲学思想尚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推理、假设,一种天才的猜测而已。
要把它变成为有说服力的现实、科学的学说,仍需进行大量的天文学观测和
理论论证工作。
哥白尼根据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详细论证了“地动说”,
驳斥了所谓的“天动说”。首先,他指出,由于大地和一切天体皆为球形,
所以地球和天体必然作圆周运动,这种运动是球形所固有的性质与特点,既
无起点也无终点。进而,哥白尼又根据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原理作了进一步的
科学解释。他说:“无论观测对象运动,还是观测者运动、或者双方同时运
动,但不一致..如果假定是地球在运动,也会显得地外物体作方向相反的
运动。”他又进而指出:“天体的周日运动也是这样,人们假定地球不动,
天体每天绕地球自东向西转一周,同时,地球本身绕自己的轴心自西向东昼
夜转个不停。”
哥白尼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地动”作了科学说明之后,又对托勒密等人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