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五千年

_37 (现代)
间无锡的大商人,但喜欢收集异书,刻印书籍。他印了不少书,现在仍有传
本。除无锡以外,常州、苏州、南京也用铜活字印了不少书。到了清朝康熙、
雍正年间,官方也用铜活字印书。历史上著名的百科全书式 1万卷的大书—
—《古今图书集成》就是雍正四年到六年(公元.. 1726-1728年)用铜活字印
成的。用铜活字印了这样一部大书,似乎对今后铜活字印刷术可以打开一个
新的局面。可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这部书的出版本身就有一段悲惨的历史。
铜活字也没有受到重视,在印了这套书之后,也遭到了销毁的命运。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古今图书集成》是陈梦雷编的一部大类书。陈
梦雷原来是翰林院的编修,公元1679年他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让他在西苑
教第三皇子读书。他就在教书的空隙,着手编纂这部大类书。公元.. 1706年,
陈梦雷送呈康熙,康熙把它定名为《古今图书集成》。在陈梦雷的建议下,

铸造铜活字,准备用铜活字印刷。由于拖延,到康熙死时仍未付印。可是到
了康熙第四个儿子雍正即位后,这部书连同它的编纂人都遭到了厄运。雍正
是与兄弟互争储位取得胜利才登上皇帝宝座的。在即位以后,就杀戮他的兄
弟,连他兄弟的幕客也不轻饶,陈梦雷也以莫须有的罪名,流放到塞外。陈
梦雷编的《古今图书集成》也开始重编。其实陈梦雷的原稿并未废弃,陈梦
雷的铜活字也被采用进行印刷。可是书内对原编纂人陈梦雷却一个字也没有
说。至于这套铜活字,虽仍用来印《古今图书集成》,但到乾隆皇帝时,乾
隆为了铸钱,竟将它全部熔毁。
铸造铜活字,准备用铜活字印刷。由于拖延,到康熙死时仍未付印。可是到
了康熙第四个儿子雍正即位后,这部书连同它的编纂人都遭到了厄运。雍正
是与兄弟互争储位取得胜利才登上皇帝宝座的。在即位以后,就杀戮他的兄
弟,连他兄弟的幕客也不轻饶,陈梦雷也以莫须有的罪名,流放到塞外。陈
梦雷编的《古今图书集成》也开始重编。其实陈梦雷的原稿并未废弃,陈梦
雷的铜活字也被采用进行印刷。可是书内对原编纂人陈梦雷却一个字也没有
说。至于这套铜活字,虽仍用来印《古今图书集成》,但到乾隆皇帝时,乾
隆为了铸钱,竟将它全部熔毁。

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

7
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后传入西亚、北非、东南亚等广大地区。全世界奉它
为国教或信徒人数占本国居民一半以上的国家有
44个,信徒(穆斯林)达
9
亿人左右。伊斯兰教的创立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伊斯兰教为何在阿拉伯半岛兴起,先知穆罕默德又是如何创立伊斯兰教
的?
伊斯兰教的诞生地麦加位于阿拉伯半岛上的希贾兹南部,是一个群山环
绕的谷地,是兴起于商道上的重要城市。
公元
6世纪,拜占廷帝国与波斯帝国爆发战争,阻断了途经幼发拉底河
与底格里斯河的国际商路,阿拉伯半岛西海岸的贸易通道被重新起用,麦加
城正好位于从也门到叙利亚和从美索不达米亚经红海至阿比西尼亚两条商路
的交汇处。庞大商队的到来,使阿拉伯半岛处于社会大变动时期的前夜,剧
烈的贫富分化导致了深刻的社会矛盾,原始公社制解体,奴隶占有制日渐形
成,为伊斯兰教的诞生准备了前提条件。
麦加城同时是古阿拉伯人朝拜的中心。城内的克尔伯古庙,因为供奉着
一块直径
30厘米的黑色陨石而被阿拉伯人视为圣地。此外,庙内还有
300
多个神祗偶像,每年都有大批阿拉伯人千里迢迢赶赴麦加朝拜,麦加城从朝
拜者身上获取大量商业利润。
公元
7世纪初,持续百年之久的拜占廷与波斯战争以伊朗战败告终。连
年征战,使商路上人口锐减,商业衰落,社会各阶层共同企盼建立一个强大
统一的国家,恢复昔日的繁荣。阿拉伯半岛上的政治统一呼声,将宗教统一
问题提上日程。
阿拉伯半岛上的居民信奉多神。他们视雨水为“救星”,视泉水为神水,
如麦加城的渗渗泉即被奉为圣泉,视麦加城的黑陨石为圣物,崇拜日神、月
神,有的地区的阿拉伯人还信奉动植物、祖先灵魂或特定的偶像。除此以外,
当时犹太教和基督教也在阿拉伯半岛上广为流传。
但是,这种多神崇拜不利于半岛的统一,阿拉伯人在其发展中提出了建
立独一神教的要求。一些阿拉伯人开始以苦修的方式寻求新的信仰,如中部
的穆赛里玛和图列哈,也门的艾斯瓦德等,这些被称为“哈尼夫”(意为真
诚者)的出现,表明建立统一宗教已成为重大的历史使命被提上日程。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公元
510年左右出生于麦加,自幼丧亲。
他从
6岁起就由祖父和伯父相继抚养,曾一度做过牧羊人和小商人,基本上
没受过什么教育。
家境贫寒、孤苦伶仃的穆罕默德在跟随伯父外出经商的过程中,开拓了
视野,积累了见识,增长了才干,由于他能言善辩,知识丰富,很受同行敬
佩。艰苦的经商实践,弥补了他先天教育的匮乏,在与各地信奉不同宗教的
人们的交往中,穆罕默德的宗教观在逐渐形成。
25岁这一年,穆罕默德时来运转。他得到了富孀赫蒂彻的求婚。穆罕默
德在受雇于她期间,在经商方面的杰出表现,使比穆罕默德大
15岁的赫蒂彻
对他一见倾心,不顾亲友的反对,毅然嫁给了穆罕默德。
赫蒂彻的巨额财富对穆罕默德在斗争初期度过困境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
础,同时,赫蒂彻对穆罕默德的精神支持更是不容忽视。她是丈夫的第一个

信仰者,并自始至终支持、鼓励他的伟大事业。
信仰者,并自始至终支持、鼓励他的伟大事业。
不知过去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一天,正当他在山洞里苦思冥想时,突然
洞内传来深沉浑远的声音:“遵奉你的造物主宰的名义宣读吧!”后来,他
认为这是大天使吉卜利里在传达安拉的启示。“我不会宣读!”穆罕默德回
答。但吉卜利里紧紧地抱着他,直到他精疲力尽才松开。这样一问一答的程
序进行到第三遍时,吉卜利里对他说:“你应当奉你的造物主的名义宣读,
他曾用血块创造人。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
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
这一天,是公元
610年太阴历
9月
27日。直至今天,信奉伊斯兰教的穆
斯林仍要在每年的斋月结束时进行庆祝。因为阿拉伯人信奉真主安拉,认为
穆罕默德就是真主安拉派到世上传递启示的使者。这一天被称为“盖德尔之
夜”(意为授权之夜),从此,穆罕默德开始以安拉使者身份在麦加传教。
穆罕默德所创立的宗教名为伊斯兰教。“伊斯兰”一词意为“顺从”。
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称“穆斯林”,意为“服从者”,即服从安拉和使者的人。
穆斯林认为,《古兰经》是安拉的言语,是“敬畏者的向导”,是真主
降给人类的最后一部经典。实际上,《古兰经》是穆罕默德在传播伊斯兰教
过程中,以安拉名义发布的“启示”汇编。“古兰”阿拉伯语为“诵读”之
意。
《古兰经》成书于穆罕默德去世以后,由其弟子收集,整理他在传教
23
年中的启示汇编而成,这些启示的内容有的是背诵下来的,有的是由门徒记
在石板、兽皮、骨片、棕榈叶上的,是伊斯兰教的经典,集中概括了伊斯兰
教的教义:
(一)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
信仰安拉是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如《古兰经》中写道:“信道的人们
啊!你们当确信真主和使者,以及他所降示给使者的经典,和他以前所降示
的经典。谁不信真主、天神、经典、使者、末日,谁确已深入迷误了。”
安拉被认为是宇宙唯一的真神,他创造天地万物,无所不能,当他创造
任何事物的时候,他的事情只是说声“有”,它就有了,认为人们只能信仰
安拉,不可信别的神。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这是伊斯兰教的首要信条。
信仰先知。伊斯兰教认为穆罕默德等使者是受安拉的启示向世人传播宗
教的,是普渡众生的“先知”。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和众先知中最伟大的
一个,应受到特别的尊重。
信仰经典。穆斯林不仅要信仰《古兰经》,而且要信仰安拉以前降示的
经典。《古兰经》是安拉降示的最后一部经典,穆斯林必须虔诚地用《古兰
经》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
信仰末日。《古兰经》对世界末日进行大量描述,认为安拉将在世界末
日审判世人,凡信安拉为独一真神并行善的人将用右手接过自己的功过簿,
永居乐园,反之,则用左手接过自己的功过簿,判下火狱。
信仰前定。认为不得到真主安拉的许可,任何人都不会死亡;真主已注

定各人的寿限了,祸福都是由真主所降的。
定各人的寿限了,祸福都是由真主所降的。
《古兰经》中规定了人们的五种宗教义务,又名“五功”(念、礼、斋、
课、朝)。
总之,《古兰经》中的“启示”涉及到伦理规范和阿拉伯半岛的政治、
经济、军事、法律制度,实质上为穆罕默德统一国家作了思想准备。
“授权之夜”以后,穆罕默德开始以安拉使者的身份传教。他告诫人们
“除独一真神安拉以外,别无主宰,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宣传信仰独
一神教的思想。
穆罕默德最初的传教活动是秘密进行的,首先皈依的人都是他身边的
人:妻子赫蒂彻、堂弟阿里、义子栽德、好友伯克尔。公元
613年,当皈依
者超过
30人的时候,穆罕默德才开始公开传教。
穆罕默德倡导的独一神教思想,正合乎当时时代的需要。他那简短有力、
慷慨激昂的布道吸引了大批听众,他告诉人们,安拉是唯一真神,他对人类
一视同仁,信奉安拉的人将进入天堂。阿拉伯各部落应如兄弟般互相帮助。
因此很容易被接受。
伊斯兰教的传播,遭到麦加最高统治者阿布·苏菲扬为首的贵族的反对,
他们担心放弃祖辈信仰的多神教,会削弱自己的经济利益与宗教地位。他们
软硬兼施,但穆罕默德根本不为所动。他坚定地说:即使他们把太阳放在我
的右手,把月亮放在我的左手,我也不愿意放弃这件事情。
从这时起,直至穆罕默德迁往麦地那为止,麦加氏族贵族与穆斯林之间
的迫害与反迫害便一直进行着。穆罕默德被攻击为“骗子”、“疯子”,穆
斯林被侮辱、打骂,穆罕默德本人也曾被打得头破血流。为了孤立穆斯林,
麦加统治者强迫古来西部落与穆罕默德一刀两断,“不通市易,不结婚姻”,
否则“合围攻之。”
在严峻的斗争面前,公元
615年和
617年一些贫困的穆斯林被迫逃之异
乡,躲避迫害。
就在穆罕默德最危难的时刻,公元
620年,在宗教事业上给予他巨大支
持的妻子赫蒂彻去世。不久,一向保护他的伯父艾布·塔利卜也离他而去。
穆罕默德失去了强有力的保护伞,面临着麦加贵族的威胁,唯一的出路便是
离开麦加。
麦加统治者为彻底根除“后患”,于公元
622年
9月
24日,派人围捕穆
罕默德,穆罕默德提前获得消息,辗转
12天,逃到雅特里布。将它改名“麦
地那”,意为“先知之城”。这一年被定为伊斯兰教元年。穆罕默德出走麦
加这件事被称为“徙志”,即为有计划、有步骤的迁徙。
穆罕默德出走麦加,来到麦地那,是伊斯兰教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
步。跟随穆罕默德从麦加远道而来的穆斯林被称为迁士(穆哈吉尔),麦地
那当地的穆斯林被称为辅士(安萨尔)。这两支力量成为穆罕默德未来政权
的有力支柱。
穆罕默德初到麦地那时,那里的五个部落古莱、纳祖尔、盖努格、敖斯
和海兹勒支正处于原始社会解体阶段,各部落之间为争夺牧场和水源,时常
爆发战争,他们把和平的希望寄托到穆罕默德身上。穆罕默德不负众望,他
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公社,人们按同一宗教信仰结合起来,打破了部落
和氏族关系。同时,为了处理好阿拉伯人与当地犹太人的关系,穆罕默德专

门制订和颁布了一个保证犹太人有宗教信仰自由和保存自己财物的权力的法
令。同时,他还大力提倡发扬穆斯林之间的兄弟般情谊,互相帮助,互相关
怀。这样,穆罕默德成为一个公认的政治领袖,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尊崇,伊
斯兰教的影响也随之扩大。穆罕默德以“迁士”和“辅士”为基础,联合当
地的敖斯和海兹勒支武装力量,在麦地那建立了第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
国家,掌握了政治、经济和宗教大权。
门制订和颁布了一个保证犹太人有宗教信仰自由和保存自己财物的权力的法
令。同时,他还大力提倡发扬穆斯林之间的兄弟般情谊,互相帮助,互相关
怀。这样,穆罕默德成为一个公认的政治领袖,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尊崇,伊
斯兰教的影响也随之扩大。穆罕默德以“迁士”和“辅士”为基础,联合当
地的敖斯和海兹勒支武装力量,在麦地那建立了第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
国家,掌握了政治、经济和宗教大权。

626年的八刑
(鞭刑、扑刑、徙刑、系刑、断刑、磔刑、割刑和杀刑)下令征收天课,即
宗教税。麦地那国家最后形成了。
穆罕默德从进入麦地那之日起,便意识到与麦加统治者之间的斗争只能
以战争结束。所以他在麦地那期间,一面传教,一面养精蓄锐,等候时机。
公元
624年
3月,穆罕默德率领
319名穆斯林预先设下埋伏,袭击了从
伯德尔过境的麦加商队,结果穆罕默德的麦地那军以少胜多,声威大震。
麦加方面不甘心失败,公元
625年
8月,苏菲扬亲率
5000人的大队人马,
分兵三路进攻麦地那,三方大战于吴德侯,麦地那军寡不敌众,穆罕默德本
人也负伤。但麦加大军没有乘胜进军,给了穆罕默德的麦地那军调整的时机。
公元
627年
8月,爆发了著名的“濠沟大战”。苏菲扬亲率万人大军,
浩浩荡荡逼近麦地那城,麦地那被围得水泄不通,形势十分危急。穆罕默德
采用了部将赛尔曼的建议,在城北的荒滩地带开挖了一条纵横东西的壕沟,
麦加军被阻在壕沟外
20多天。此时,城内也水断粮绝,时局发展到了“不是
鱼死,就是网破”的地步。恰逢此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麦加人的帐篷
和军械被吹坏了许多,穆罕默德乘机带兵主动出击,麦加军只好撤退。这场
战役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以攻代守,开始承担起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大业。
穆罕默德为了巩固新政权,先后征伐五十多次。
以上仅仅是穆罕默德与麦加方面的三次较为重要的战役。值得指出的
是,穆罕默德的对外战争采用的是“圣战”的形式。他鼓励士兵英勇战斗,
因为“前面就是天堂,后面就是地狱”。对于三次大规模对麦加战争,穆罕
默德也都从安拉的角度来加以评价。“信士们只信托真主吧!伯德尔之役,
你们是无势力的,而真主确已援助了你们。故你们应当敬畏真主,以便你们
感谢”;吴德侯之役中,“你们奉真主的命令而歼灭敌人之初,真主确已对
你们实践诺言;直到在他使你们看见你们所喜爱的战利品之后,你们竟示弱、
内争、违抗(使者的)命令”。对于濠沟大战,“你们应当记忆真主所赐你
们的恩典。当时,敌军来攻你们,我就对他们派遣暴风和你们所未见的天兵”。
穆罕默德对麦加人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他本人和伊斯兰教的声望。此
前未加入伊斯兰教的麦地那人此时也纷纷入教,承认穆罕默德为他们的领
袖。穆罕默德以宗教为纽带团结起来的新型社会在麦地那崛起。
“濠沟大战”之后,穆罕默德开始了统一阿拉伯半岛的伟大事业。
公元
628年春天,穆罕默德率
1500名穆斯林前往麦加朝圣,在侯德比叶
被麦加军队所阻,双方达成协议:休战十年,当年穆斯林不得入麦加朝圣,
次年允许来麦加小朝,届时愿加入任何一方盟约的部落,另一方不许干涉。
这样,通过平等谈判,结束了麦加与麦地那之间的战争,迈出了征服麦加的
第一步。
公元
630年,麦加城内尚未皈依伊斯兰教的古莱氏人,在冲突中杀死了

贝都因部落的穆斯林,成为穆罕默德最终征服麦加战争的导火线。
贝都因部落的穆斯林,成为穆罕默德最终征服麦加战争的导火线。

630年
1月,穆罕默德以古莱氏人破坏和约为由,统率万人大军直
捣麦加城。素来与穆罕默德对立的反动派首领苏菲扬被迫主动投降。麦加贵
族兵败投降,皈依伊斯兰教,承认穆军默德为先知,克尔伯神庙的黑陨石为
伊斯兰教圣物。
穆罕默德终于完成了征服麦加的心愿。他来到克尔伯神庙,捣毁庙中的
360尊偶像,宣布“真理已经来临!荒谬已经消灭!荒谬是一定要消灭的!”
然后骑马围天房绕行七圈,每圈都以手杖轻触黑石,这一作法为后世的穆斯
林沿袭至今。
征服麦加对整个阿拉伯半岛震动极大,到公元
631年,整个阿拉伯半岛
都皈依了伊斯兰教。麦加成为阿拉伯的宗教中心,麦地那成为新国家的政治
中心。穆罕默德所创立的麦地那国家为日后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公元
632年,年逾花甲的穆罕默德率
10万穆斯林到麦加朝觐,发表了著
名的告别朝觐讲道:“众人呀,静听我的话,而且紧记在心。须知,每个穆
斯林都是其他任何穆斯林的兄弟,而且你们都是同胞。因此,别的兄弟所有
的任何东西,不得到他的同意而据为己有,这对于你们中任何人都是非法
的。”
返回麦地那不久,穆罕默德就因病去世了。这一天是公元
632年
6月
8
日。至今穆斯林们还把去麦加城的克尔伯庙朝觐,看作是一生最大的幸福。
穆罕默德创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伊
斯兰教国家,通过“圣战”征服了叙利亚、巴勒斯坦、伊拉克、伊朗等地,
到公元
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已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庞大帝国,在
宗教的旗帜下,长期临于部落斗争的阿拉伯人联合为强大的统一体,穆罕默
德及其创立的伊斯兰教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


9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9世界五千年
──影响人类历史.. 200件大事

阿拉伯大帝国的崛起
阿拉伯大帝国的崛起
公元.. 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战争连绵不断,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社
会动荡不安,为了夺取新的土地和商路,阿拉伯贵族渴望打破部落的界限,
建立强大的阿拉伯国家。这时,麦加人穆罕默德适应这一要求,创立了伊斯
兰教。他用伊斯兰教统一了阿拉伯民族,阿拉伯民族统一在伊斯兰教的旗帜
下,阿拉伯人开始了“圣战”,以疾风扫落叶之势,东征西讨。阿拉伯半岛
很快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一个强大的帝国开始在刀光剑影中诞生了。
公元.. 632年,63岁的穆罕默德壮志未酬身先死,突然病逝于麦地那,噩
耗传开,群龙无首。麦地那一片混乱。一场争权夺利的斗争不可避免地发生
了。
穆罕默德没有留下儿子和女儿,没有来得及指定继承人,当时,存在着
四派政治势力,第一派是古华氏部落的哈希姆贵族集团的所谓“迁士派”,
他们认为自己是穆罕默德的同族,又是最先承认穆罕默德使命的,穆罕默德
的继承人应从他们中间选出。第二派是麦地那贵族集团,也就是所谓的“辅
士派”,他们宣称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伊斯兰教的今天,所以穆罕
默德的继承人应该从他们中选出。第三派是阿里的所谓“合理派”,他们认
为阿里是穆罕默德的堂弟,是最早信奉伊斯兰教的两三名信徒之一,因此继
承人非阿里莫属。第四派是苦莱氏部落的倭马亚贵族集团,他们在伊斯兰产
生以前,执掌麦加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信奉伊斯兰教后,他们丧失了
领导地位,但在穆斯林社团中有很大的势力。经过激烈的斗争,迁士派最后
取得了胜利,穆罕默德的岳父艾卜·伯克尔成为了继承人,称为哈里发。继
穆罕默德之后,他成为了政教领袖和军事统帅。
穆罕默德在逝世前几天,还忙于整训军队、准备向拜占庭复仇,其时,
阿拉伯半岛骚乱时有发生。但是,伯克尔非常坚定,决定继续执行穆罕默德
的未竟事业,他派吴萨麦率领精锐部队指挥北上。此时,都城麦地那没有多
少兵马守卫,附近的艾塞德和盖特方面的两个部落便乘机进攻麦地那。伯克
尔坚守不出,直到主力回师,他即指挥瓦立德大举反攻。被称为“真主的宝
剑”的名将瓦立德,在布萨克泉一战中,大败那两个部族,迫使他们屈服投
降。瓦立德乘胜前进,继续平定各地叛乱,击毙了自称先知的哈尼法族首领
穆塞里麦,面临分裂危险的阿拉伯半岛,终于又统一起来。
阿拉伯的商业奴隶主贵族们要求夺取新的商路,占领更多的土地,于是
伯克尔的手首先伸向了东方属于拜占庭帝国的叙利亚,那里土地肥沃,商业
贸易发达,又是东西方交通的枢纽。当时,波斯帝国已趋向衰落,因此,伯
克尔决定向东进攻叙利亚。
伯克尔在全国作了战争动员,号召阿拉伯人参加“圣战”,清除异教徒。

公元
633年秋,阿拉伯军队兵分三路,向叙利亚进发。在死海南边,阿拉伯
军队打败了拜占庭驻巴勒斯坦的总督塞基阿斯。在加沙附近,几乎全歼了塞
基阿斯。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组织力量反攻,形势危急。伯克尔命令正在伊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