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五千年

_2 (现代)
表面原因,而根本原因却在于鲧与舜争权夺位。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载:
尧欲传天下于舜,鲧谏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
不听,举兵而诛,杀鲧于羽山之郊。.于是天下莫敢言无传天下于舜。
又如《吕氏春秋·侍君览·行论》说:
尧以天下让舜。鲧为诸侯,怒于尧曰:“得天之道者为帝,得地之道者
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以尧为失论。欲得三公,怒甚
猛兽,欲以为乱。比兽之角能以为城,举其尾能以为旌。召之不来,仿佯于
野,以患帝舜。于是殛之于羽山,副之以吴刀。
以上这两段记载,生动表现出了鲧的权势欲及这种权势欲给他带来的后
果。他在表面上是反对“尧以天下让舜”,实际上是自己要夺取权势,“欲
得三公”。因而“召之不来,仿佯于野”,最后被殛死于羽山上。鲧在平时
的威信并不高,反抗部落联盟的命令并且摧残好人;禀性固执直率,恣情自
用,并且贪心不足。由此可见,鲧是因政治斗争失败而死的。然而鲧毕竟是
那一时代的英雄,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他的儿子禹的身上
继续延续并进一步发扬,终于使禹获得了成功。
禹在历史上的主要功绩就是治水。在他的父亲鲧治水失败而被放逐羽山
死后,作为惩罚,禹接替了他父亲治理洪水的艰巨任务。禹联合了共工氏和
伯益、后稷等许多部落,共同向洪水展开了大规模的斗争。禹总结了鲧治水
失败的经验教训,放弃了筑堤堵水的办法,改用疏导的办法,终于制服了洪
水。应该注意的是,禹治水成功和鲧治水的失败,这主要并不是因为他们二
人才能的大小不同。这件事情表明,在鲧的时候,社会生产力还比较低下,
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还不强,到了禹的时候,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一个新

的水平,人们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就加强了。大禹治水的成功,促进了农业生
产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手工业的交换和发展,从而加速了原始公社
制度的瓦解,为向奴隶制度的过渡创造了物质条件。
的水平,人们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就加强了。大禹治水的成功,促进了农业生
产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手工业的交换和发展,从而加速了原始公社
制度的瓦解,为向奴隶制度的过渡创造了物质条件。
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
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肱,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履
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如此。
这段话的意思是,从前禹堵塞洪水,又开决江河使四方的夷族与九州之
地都能相互交往,这以后,天下著名的河流就有三百,其支流多达三千,其
他小河流无计其数。禹亲自拿着盛士的橐和挖土的耜参加劳动,使河流渠道
纵横交错。禹东奔西走,水里来,泥里去,连腿上的汗毛都磨掉了,他栉风
沐雨,操劳奔波,使万国都得以妥善安排。禹是一位大圣,竟为天下而如此
劳苦。
从我们今天的历史主义观点看,禹作为跨越文明时代门槛的伟人,其卓
越杰出之处,不仅表现在他治水事业中的公而忘私、艰苦奋斗,而且表现在
运用计谋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为夏王朝奠定了基础。他的贪欲和权势欲顺应
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历史发展的杠杆。评价他的历史作用与用今天的伦理
观点对其作为进行道德分析乃是并行不悖的两件事。
那么,离又是怎样一步步地表露他的诈谋并最终夺得了权势的呢?
他曾经对舜和皋陶说:当我娶涂山氏女儿的时候,辛日结婚,只在家里
过了辛、壬、癸三天,到甲日就忙着去治水。后来生下了启,启在家里呱呱
地啼哭,我都没有功夫去抚育他,我只想着治理水土的大事业。终于辅弼天
子设立了五服制度,使管辖区域有了方圆
50里之大,每州设立
12个师,直
到四海边缘,都普遍地设立了五长。禹治水的功劳当然不容否定,但他这样
自我标榜,并将一切业绩归于自己,就不能认为是完全出于公心的了。禹到
处做出一副积极进取,勤勉辛劳的姿态,实际上是力图扩展自己的影响和势
力。舜当时是部落联盟盟主。他与禹之间的关系便应当是十分复杂和微妙的
了。在鲧被放逐诛杀之后,禹审时度势,用极大的毅力压抑了自己的不满与
怨恨,反而更恭谨地侍奉舜,博得了舜的欢心,被任命为司空,担负主持治
水的重要任务。
《吕氏春秋·行论》中说禹在舜的左右总是迈着小步行走,甚至连大气
都不出,以表示对舜恭敬。尽管禹未必如此奴颜婢膝,但他确实非厚实怯懦
之辈,在影响和权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禹便敢于与舜对抗。据《史记·夏
本记》记载,禹曾用离别妻、子,外出治水,“以故能成水土功”的业绩自
诩,并以此回绝舜对他漫游淫乐行为的批评。禹既要利用舜的威望以扩展自
己的势力,又要排斥异己,削弱舜的势力,从而达到取舜之权位而代之的目
的。禹的诈谋应是卓有成效的。皋陶是舜时代的一位重要人物,他虽然驳斥
过禹的言论,但终究还是被禹拉拢利用,作为主持刑罚的“士”,他曾“令
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就是命令民众都必须以禹为榜样,假若不按
照这个命令去做,那么就要用刑罚制裁。在舜的后期,禹的地位真可谓是一
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禹在行动中已一步步地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和势力,因而“禹逼舜”的悲
剧的发生也就成了社会发展中必然的事情了。然而,当时传统的民主推举部
落首领的势力还是比较强大的。因而禹接替舜的位置至少在表面上还是进行

了“禅让”。禹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博得众多部落首领的拥护,终于
较顺利地取得了最高统治者地位,被拥戴为“夏后氏”,成为诸夏之族最高
的君长,确立了王权。
了“禅让”。禹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博得众多部落首领的拥护,终于
较顺利地取得了最高统治者地位,被拥戴为“夏后氏”,成为诸夏之族最高
的君长,确立了王权。
为了巩固自己的王权,禹又沿颖水南下,在淮水中游的涂山,邀请夏夷
诸部众多邦国或部落的首领召开大会,这就是“涂山之会”。在这次大会中,
有一个叫防风氏的部落对禹的权力不以为然,因此在开会时有意迟到。禹见
此情况大怒,下令将防风氏处死。各部落的首领见禹如此厉害,一个个胆战
心惊,从此唯命是从。古史中所载的“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说
的就是这件事。此时,原来的众多部落首领,到此时大都转化成了世袭贵族,
分别成为各个邦国的君主,他们前来参加大会,对禹朝贡,行臣服的礼节,
成为王朝统治下的诸侯。这次大会,乃是夏王朝建立的重要步骤。
按照传统的“禅让”制,禹退位后接替其位置的人也要由部落民主推选
出来。然而,社会在向前发展,此时的社会结构已较尧舜时期发生了比较显
著的变化,于是禅让制也呈现出微妙状态。禹在位之时,选择皋陶为继承人。
此举反映了禹的智谋和狡黠。皋陶是偃姓部落首领,早在舜的时期就有很高
威望,他曾在舜和许多部落联盟首领面前高谈阔论,阐述选拔人才、治理天
下、敬业安民的道理,并且他还是一位治理狱讼而著称的人物。禹选择皋陶
为其继承人,便能够以此向天下表明自己是重视和真心荐举贤才的。皋陶虽
然曾当众诘难过禹,使禹差点下不了台,但后为禹的手段所笼络,曾经“令
民皆则禹”,因此,荐举皋陶,实际上是加强了禹自己的权力,扩大了自己
的影响。特别应当注意的是,皋陶和禹年龄相仿。据古书记载,皋陶和禹同
在舜帝手下任职,从言论和行为看,皋陶甚至是年长于禹。相传禹治水
13
年,舜荐禹之后过
17年去世,所以禹继位时最少也有
50多岁,而禹举皋陶
之后
10年于会稽死去,据说这时禹已经是百岁之龄了。由此看来,禹选定皋
陶为继承人时,他和皋陶均已至耄耋之年了。选择一位和自己年龄相仿或稍
长的老者为继承人,这正是禹工于心计的表现。因为这样的继承人是不会对
禹及其儿子——启构成多大威胁的。
果然,皋陶被荐举之后不久即死去,禹又举荐伯益为继承人。禹死后,
虽然伯益是法定继承人,但多数部落首领都向启表示效忠。他们说:“我们
忠于启,因为他是禹王的儿子。”
为什么人们拥戴启而不信服伯益呢?这应当归功于禹的精心安排。原来
随着禹王王位的巩固,他越来越觉得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王权不应该落入他
人之手,而应由自己的儿子来继承。可是伯益功劳卓著,威望极高,首领会
议上大家又一致推举他做自己的继承人。禹感到众怒难犯,只好顺水推舟,
答应了。为此事,禹好多天都没有睡好觉。后来他想到,自己所以能顺利继
承舜的权力,一是当年治水有功,二是舜选定自己继位之后,就把治理天下
的大权全都交给了自己。如果我也效法当年舜的做法,将来的大权肯定会落

入伯益手中。我为何不把治理国家的实权交给自己的儿子,而只给伯益一个
继承人的空名呢?于是,禹就这样做了。果然,过了几年,他的儿子启由于
把国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逐渐高了起来。而伯益虽然是
继承人,却没有新的政绩,就连他过去办的好事,人们也渐渐忘了。这样,
禹一方面树立自已和族人的权威,另一方面又通过举荐耄耋之年的皋陶,故
意延宕其后继者伯益开始佐政的时间,造成伯益“佐禹日浅,天下未洽”的
事实。这两个方面的努力即为启的继承权位铺平了道路。所以战国时有人便
认为“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入伯益手中。我为何不把治理国家的实权交给自己的儿子,而只给伯益一个
继承人的空名呢?于是,禹就这样做了。果然,过了几年,他的儿子启由于
把国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逐渐高了起来。而伯益虽然是
继承人,却没有新的政绩,就连他过去办的好事,人们也渐渐忘了。这样,
禹一方面树立自已和族人的权威,另一方面又通过举荐耄耋之年的皋陶,故
意延宕其后继者伯益开始佐政的时间,造成伯益“佐禹日浅,天下未洽”的
事实。这两个方面的努力即为启的继承权位铺平了道路。所以战国时有人便
认为“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禹运用自己的手腕与权力,为自己的儿子启铺平了一条通向王权的道
路。使启能较顺利地接替了禹部落联盟盟主的位置,随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
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启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
夏启建立夏王朝的过程,充满着激烈的斗争。因为世袭制的奴隶制国家
是一个新生事物,必然遭到传统的旧势力的反对。
东方偃姓部落的伯益首先起来反对夏启。伯益原本是禹的法定继承人,
在夏启继位后,他立即撕下了谦让的面纱,率领着强悍的东夷军队,来势汹
汹地向启发动进攻。启虽有防备,但启的军队还是被伯益打败了,启也被俘
获,囚禁起来。不久启又逃出,重新组织军队,向伯益反攻。经过艰苦的战
斗,最后一次交战时,伯益的部下纷纷向启缴械投降,启终于把伯益抓来杀
掉。
反抗的势力不仅来自外部的东夷,也来自夏部落内部。夏族在西方的同
姓邦国有扈氏也起兵反对启,要求他把王位还给伯益。有扈氏在今陕西中部、
东部一带,是仅次于夏后氏的一个强大的氏。早在禹的时候,就曾与有扈氏
发生过战争。启亲自率领军队讨伐有扈氏,双方大战于甘泽。启在前线发布
了誓师词——《甘誓》。他指责有扈氏犯了“威侮五行,怠弃三正”的罪行,
上则轻蔑“五行”的天道,下则怠慢“三正”的人事。上天因此要灭绝他们,
他要奉行上天的意志去惩罚他们。启命令部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警告不
听命的人将受到严厉的惩罚。但是有扈氏的军事力量相当强大,启开始并没
有把有扈氏打败,大约经过一年的较量才征服了有扈氏。《淮南子·齐俗训》
说“有扈氏为义而之,知义而不知宜也。”其实,他是死抱住氏族社会的旧
“义”,不能跟着时代发展之“宜”前进,自然要遭到失败。

对有扈氏战争的胜利,意味着夏王朝政权的初步稳定和世袭制的初步确
立。为了庆贺夏王朝的建立,夏启在钧台大会诸侯,举行宴会,诸侯纷纷前
来朝贺。夏王朝的统治得到了诸侯的正式承认。
对有扈氏战争的胜利,意味着夏王朝政权的初步稳定和世袭制的初步确
立。为了庆贺夏王朝的建立,夏启在钧台大会诸侯,举行宴会,诸侯纷纷前
来朝贺。夏王朝的统治得到了诸侯的正式承认。
一切都准备好了,少康便起兵讨伐寒浞。寒浞多年来只顾享乐不理政事,
大失民心,就是他手下的心腹将士们也早与他离心离德。于是被少康打得一
败涂地。寒浞也在乱战中被杀死。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少康回到了夏故都。
他奠典先祖,安抚百姓,设置百官,重整国家。这就是所谓的“少康中兴”。
从此,夏朝奴隶制的政权,才逐渐巩固起来。
夏王朝是从原始公社的军事民主制度中脱胎而出的奴隶主政权,它是历
史上的一个新生事物,必然与旧的传统的氏族制度和习惯势力发生矛盾。旧
氏族贵族利用传统的“禅让制”,以反对夏王朝的王位世袭制;而代表新兴
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夏王朝,则要求确立王位世袭制,以巩固奴隶主阶级的专
政。禹传子后,夏王朝经过启与伯益、有扈氏的斗争,太康失国与少康中兴
等事件,终于使王位世袭制战胜了禅让制。这一胜利,意味着奴隶制战胜了
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国家取代了部落联盟机关。
夏启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并使世袭制在中
国最终确立,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世袭制代替了原始民主制和
禅让制,是历史的一个巨大进步。
大禹——一个站在阶级社会门槛上的伟人,为英雄时代做了总结,又为
文明时代铺平了道路。
从此以后,“普天之下皆王士,率土之滨共王臣”,被儒家学派涂上了
一层深厚粉饰,世袭制在它以后的发展中日趋完善,在中国这块土壤上扎根
几千年而不衰。

商的建立
商的建立
夏桀生得身材魁梧,膀大腰圆,力气大得能把鹿角折断,能把铁钩扳直,
能把高墙推倒,能赤手与虎豹搏斗。他不仅力气极大,而且才智不凡,聪明
过人。只可惜他的力气和才智没有用到兴邦治国上,而是全都用到了吃喝玩
乐上。
夏桀即位后,觉得打仗是个挺好玩的事,既可开拓疆土,扬名天下,又
能抢掠财物,以供享乐。于是四处征战。东夷诸国招架不住,只好臣服于夏
王朝,有些小国听说夏王桀是个贪财好色的家伙,就送来金银财宝和美女,
以保全国土不被侵吞。桀得到了这些奇珍异宝和花容月貌的美女,果然不再
征战,回到都城恣意享乐。为了讨得这些美女的欢心,夏桀大兴土木,下令
在洛阳建造一座倾宫。倾宫占地方圆.. 10里,高.. 10丈。宫室中心修一座瑶台,
用洁白的玉石砌成。这座倾宫花了.. 7年才完工,动用了成千上万的奴隶,花
费了大量的财物,害苦了老百姓。
当时有个大臣,名叫关龙逢,看到桀这样腐败荒淫,终日不理朝政,夏
朝在一天天没落,于是就劝他以国事为重,悔过自新。夏桀不但不听,而且
还把关龙逢给杀了。从此,好人都不敢再亲近夏桀,而坏人则成天阿谀奉承
围着他转。夏朝越来越腐败了。
正当夏朝势力日渐衰落的时候,黄河下游有个国家——商国逐渐强大起
来。商国是夏朝的属国,当时的国王叫汤。商汤看到夏桀荒淫无度,凶狠残
暴,遭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对,暗暗下定决心要推翻这个腐败的夏朝。商汤
决定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把众诸侯国争取过来,然后进军夏国。为了
将来进军方便,他还将都城迁到了毫(在今河南郑州附近)。当时商国不仅
畜牧业发达,农业也发展起来了,国库中经常储藏着不少粮食。碰到哪个邻
国有天灾,商汤总是主动救济,因此,商国和各友邻国家关系都很好。
汤在商国笼络百姓,贤明治国,邦交邻国,准备进攻夏国。但此事不知
怎么传到了夏桀的耳朵里,于是夏桀就设计把汤骗到了夏国,软禁在夏台(又
称钧台)。商国的右相伊尹见此情况,就派人给夏桀送去了很多珍宝及.. 10
名美女,夏桀见了这些礼物,原先的怒气早消了大半,不久,就把商汤放回
来了。
商汤死里逃生,对夏桀更加憎恨了。另外,他在夏国被囚禁了一个时期,
对夏王朝的腐败看得更透了。这样,他不仅更坚定了推翻夏桀、取而代之的
信心,而且加快了灭夏的步伐。
商汤回到商国,一方面劝说那些受夏朝控制的小国反叛夏朝,归顺商国,
又消灭了那些死心蹋地跟随夏朝的小国;另一方面,在国内积极备战,加紧
笼络老百姓,表明自己是个贤明的国君,好让老百姓听从他的指挥。
不久商汤做好了准备工作,成立了讨伐夏国的联军,由他亲自率领浩浩
荡荡地向夏国进军了。夏桀听说后,顾不得饮酒作乐了,连夜调集军队,设
下几道防线,保卫都城。但商军兵强马壮,有备而来,士气旺盛,而夏国的
军队久不征战,平时又不进行严格的训练,军纪又很涣散,战斗力很差。所
以,两军刚一相遇,夏军的防线就崩溃了。夏桀看到大势已去,便带着几个

护卫,仓惶逃窜。商汤带领部队紧追不舍,终于在南巢(今安徽巢县西南)
将这个暴君俘获。商汤本想杀死夏桀,以平民愤。但转念一想,自己一向以
宽厚仁慈著称,今天这样做,恐怕民众会对他有别的看法。何况大局已定,
于是,他把夏桀囚禁在南巢,自己率领部队回毫城了。被软禁在南巢的夏桀
不久就郁郁而死,延续了
400多年的夏王朝就这样灭亡了。
大约在公元前
16世纪,即距今
3700多年以前,商汤正式建立了我国历
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
汤建立了商朝以后,商人开始由氏族部落向奴隶制国家转化,并渐渐强
大起来,初步建立了专制王权。但由于一个根本问题没有解决——作为文明
时代的王位继承制未固定下来,因而商出现了王位纷争的“九世之乱”,商
朝国势几度衰退,政治力量削弱,臣服的万国也纷纷摆脱其控制,商与原敌
对万国之间战争不断。到汤的九世孙盘庚继位后,为振兴商朝,断然迁都于
殷,在此过程中,专制王权得以加强,旧部落贵族的力量被打击削弱。盘庚
迁都是商史上一件重大事件,它平息了商王朝历时几代的政治动乱,王位继
承制得以解决,并建立了稳定的奴隶秩序。从此商人结束了流徙不定的生活,
并创造了繁荣的青铜文化,发展丰富了华夏文化。盘庚迁殷,使商王朝很快
越过了衰微动荡阶段,逐步进入了鼎盛时期。
盘庚是商朝的建立人汤的九世孙,从他哥哥阳甲那里继承了王位。他即
位的时候,商王朝正面临着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动乱的根源集中地表现于
对于王位继承权的争夺上,这需要向前追溯到商的建立初期。
商人原来是居住于黄河下游的一个部落,后来渐渐发展壮大进入了父系
氏族公社。到了汤继位的时候,进入了文明时代。
公元前
16世纪,汤兴兵灭了残暴的夏,建立了商朝,商人渐渐完成了由
部落形态向国家转化的过程。最初氏族的各级家长,就演变成为奴隶制国家
机器的各环节。但是做为一个初期的奴隶制国家,奴隶体制尚未完善,商王
朝在许多地方还遗留有氏族公社的痕迹,特别是做为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
要标志——王位继承制——还没有被固定下来。在盘庚之前的八世商王,王
位继承始终是兄终弟及的,直至幼弟死后,才可由下代人继承。这是商建朝
初期,伊尹所形成的,是为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临时采取的办法,尽管嫡长相
传从夏以来已经确定下来,而且商族人在商汤以前也是嫡长相传。商汤灭夏
13年后死去,倘若按旧习规,应传位于长子太丁,但太丁已早死,于是便应
再传位于太丁之子,但其子太小,不能管理国家大事,倘若勉强把王位传给
他,必定会不利于新王朝的巩固。因而,伊尹破除旧制,采用兄终弟及再还
位于长兄之子的办法,这于统治阶层有利,也无悖于嫡长相传的原则。如:
商汤死后,伊尹就立太丁之弟外丙。外丙即位
2年后死去,又立其弟仲壬为
王。仲壬即位
4年后就死去了,于是伊尹再立太丁的儿子太甲,(可能是经
过这么
6年,太甲已成人,而具备了继位为王治国的条件)。但后来也会出
现不愿还位于长兄之子的现象,因而在两代人之间的王位传递中留下了争
端,造成了不可避免的王位争夺。
从历史资料来看,在从仲丁到阳甲九个国王之间,商王朝基本上处于激
烈的王位争夺而造成的动荡状况中,史称“九世之乱”。盘庚曾祖父祖乙死
去后,王位传于长子祖辛,祖辛死后,又传位于其弟沃甲。沃甲死后,按上
两代之例,应传位于其子南庚,可是不知为何原因,祖辛之子祖丁继承了王
位。但南庚并未死心。当祖丁死后,照例当由祖丁的亲兄弟即位,如无亲兄

弟,则当由其子直接继位,然而结果却被南庚继承了王位,这是商代王位继
承中独一无二的特例,即堂兄弟继位。这期间诸王在位时间都不长,到阳甲
传王位于其弟盘庚时,两家支中均衡力量被打破了,此时,矛盾在激化,动
乱也在酝酿之中。
弟,则当由其子直接继位,然而结果却被南庚继承了王位,这是商代王位继
承中独一无二的特例,即堂兄弟继位。这期间诸王在位时间都不长,到阳甲
传王位于其弟盘庚时,两家支中均衡力量被打破了,此时,矛盾在激化,动
乱也在酝酿之中。

180余年里,四
度迁都,对社会生产造成了一定破坏,也使广大社会下层平民深受其害,因
为每次迁都,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都会受到一次破坏。由于这多次迁
都后,到盘庚即位时,商人已远离其祖先居住的河洛平原,从华夏的中心地
区迁到了偏远的东方。
当时社会很不稳定,商王朝的政权力量也逐渐衰弱下去,原来与商朝敌
对的偏远小国,也可谓乘人之危了,不断向商朝及其属国进攻,商王朝陷入
了长期战乱之中。加以仲丁时期起商人就与东方夷人之一支——兰夷发生了
战争(当初仲丁迁都便是为了征伐东方的兰夷,但到河檀甲为王时,由于殷
朝又衰弱下去,加以东方夷人此时又强大起来,威胁了敖都之安全,又造成
了河檀甲迁都到相,即今河南内黄之地,用以避战,此后二者冲突时有发生)。
人民也陷于痛苦之中了。而且原先臣服于它的众属国也纷纷摆脱其控制而且
停止向商纳贡。
盘庚便是在此种局势下,继承了商王位,作为一个有作为的君王,他希
望振兴祖先的事业,但如何结束这长期纷杂的王位之争,如何稳定商王朝目
前的政局,并巩固和扩大商王朝的统治呢?盘庚面临着众多的棘手的问题。
盘庚再三考虑,认为要解决这诸多问题,关键在于迁都,重返商人以前
居住的河洛平原,选址于殷。他为何偏偏选中殷呢?对于贵族阶层来说,他
们的家产将在迁都过程中蒙受损失,因而他们不会同意。广大平民经过四次
迁都,都已厌烦了,他们渴望着一种安定的生活。但是迁都于殷也有不少有
利因素:
从国都新址殷来看,它有着优厚的地理条件:临近于洹河,有充足的水
利资源可以利用,而且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对于当初社会形态来看是有利
的——便于发展定居农业。
而且河南黄河沿岸,自早便是华夏民族和文化发源地,是华夏之中心。
商人先辈便在此居住过,对这里的气候、地理条件已适应,而且成汤建商时
便定都于此;在此等条件下,盘庚若迁都于此处,以恢复“商汤之政”为号
召,是既得地利又得人和的,可树立自己的威望,提高自己在平民心中的地
位。
而且从当时的局势来看,对刚即位的盘庚来说,最重要的是——迁都对
于商王朝混乱的政治局面是一个重大转机,有利于他巩固自己的政权。“九
世之乱”时王位纷争,得王位者为摆脱失王位者及其家族同党的反对甚至于
夺权,便时常采取迁都的手段,用以削弱敌对方的力量。祖乙夺位后,迁都
到耿;南庚夺位之后,又迁到了奄,这都是他们即位以前的封邑或是同党势
力的聚居地。到后来祖丁之子阳甲夺回了王位,但经过这番争斗,自然大大
地削弱了王朝的统治力量,所以《史记·殷本记)里说“帝阳甲之时,殷衰”。
而自从南庚迁都于奄之后,在位
25年,因而在奄地南庚家族盘根错节,形成

了一股牢固的势力,而阳甲在位仅
7年,加上当时国力衰微,是无法与之抗
衡的。对于盘庚而言,若不迁都,离开奄,无疑于置身于虎穴,随时都有可
能被南庚家系给夺了权去,占了王位。为了摆脱原南庚势力的影响,及阳甲
之世的衰象,迁都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一可稍避其锋芒,远离其势力老穴,
使南庚家系失去与商王争夺王位的基础,二来对于其它的势力较弱的贵族也
是一种威慑,使之易于摆布。
盘庚再三权衡,断然决定迁都。他将迁都一事公诸于众,便引起了众多
臣民之不满,顿时怨言四起;迁都面临着巨大的阻力。但是盘庚下定决心,
在专制王权的作用下,推行了自己的措施。
他召集全体臣民,向他们训话,解释了迁都的诸种理由。并抓住广大平
民的心理,向他们许诺,建设新都后,恢复实施“商汤之政”让他们过上安
定的生活。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