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五千年

_177 (现代)
莫斯科战役以后,德军总司令被撤职,以装甲军团革新了现代战争的古
德里安将军和中央集团军司令包克元帅均被免职。

德军进攻莫斯科的失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它宣告
了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戳穿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从而大
大加强了苏联人民夺取彻底胜利的决心和信心。从国际方面来看,它牵制了
德国,解救了英国,它使日本不敢轻举妄动地进犯苏联,它鼓舞了世界人民
反法西斯斗争的信心,它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德军进攻莫斯科的失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它宣告
了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戳穿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从而大
大加强了苏联人民夺取彻底胜利的决心和信心。从国际方面来看,它牵制了
德国,解救了英国,它使日本不敢轻举妄动地进犯苏联,它鼓舞了世界人民
反法西斯斗争的信心,它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65英里的阿拉曼,这时,只要隆麦尔的部队得到应
有的补给,杀进中东油田在俄国南部会师已成定局,对不列颠乃至盟国来说,
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事了。幸运的是,希特勒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奖给隆
麦尔的不是令他驰骋沙场的坦克师,而是陆军元帅的节杖——这位元帅最后
被拥有强大兵力的艾森豪威尔和巴顿将军击败,希特勒又失去了天赐良机。
实际上,轴心国当时的势力是惊人的,地中海成为它们的内湖,从西班
牙直至土耳其的大部分土地由轴心国部队所控制。希特勒对自己的胜利深信
不疑,他相信用不了多久他的部队就会击败俄国而使英、美屈膝投降。在
1942
年的夏季攻势中,他列举了
2个目标: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如果拿下高加
索,那么斯大林格勒是首要的目标。
本世纪初,斯大林格勒被称为察里津,就是沙皇城的意思。1918年由于
斯大林曾据守该城击败了反叛的匪军而改名,它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
对斯大林来说,德国一旦占领这座城市就意味着高加索的石油的丧失。
希特勒竭尽全力,集中了
266个师,其中有
193个德国师,准备对苏联
发动一场规模空前的夏季攻势。集中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以便北
上包围莫斯科,东进与日本在西伯利亚会师,南下波斯湾,同日本在印度洋
会合,然后回师进攻英、美,夺取轴心集团的胜利。因此,斯大林格勒会战
无论在政治和军事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动夏季攻势的先决条件是肃清克赤半岛的苏军。德国第
11集团军以高
速完成了任务,该集团军司令获得元帅权杖,在参谋总部的指挥下,当苏联
军队约
50个师向德军展开攻势的时候,德军放他们进入了包围圈。这次战役
中,红军损失极为严重,只有少数部队突围,20多个步兵师
7个骑兵师和
14
个装甲旅不是牺牲就是被俘,连苏军西南方面军副司令也牺牲了。
接着,德国兵力开始改组,南方集团分为两组集团军下辖
4个军团,新
组建的
A集团军下辖
4个军团,由李斯特元帅指挥。B集团军的任务是直趋
顿河和
A集团军共同夹击苏军。
这时的红军已经接到斯大林的命令,执行灵活作战的方针,苏联军队全
线后撤,一路退守斯大林格勒,一路南下退守顿河。这时希特勒对是拿下南
高加索的石油,还是拿下斯大林格勒犹豫不决。第四装甲军团本来可以轻取
斯大林格勒的,这个本属
B集团的主力部队却被划给
A集团军去进行一次事
实上不存在的大会战,当时
A集团军正在向高加索挺进,实际上第四军团只
能帮倒忙,但当
A集团军遭到抵挡的时候,希特勒却又命令第四军团回师进
攻斯大林格勒。这时进攻高加索油田的
A集团军急需部队,而苏联部队
2周
来的布置已使斯大林格勒再也不是可以轻取的了。
苏联的最高统帅部组建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由
4个集团军组成,并且
动员了十几万人修筑工事,士气高昂;而在希特勒的指挥部中却再一次出现
裂痕。

希特勒不顾参谋总长哈尔德和前线指挥官们的劝告,下令第四军团回师
斯大林格勒。这个不可一世的的独裁者自以为凭着德国陆军的神话可以同时
拿下高加索油田和斯大林格勒。实际上,过不了几天,这项美梦很快就落空
了,但固执的希特勒因此对参谋总长大为不满,这位身经百战的总长终于交
出了指挥权。
希特勒不顾参谋总长哈尔德和前线指挥官们的劝告,下令第四军团回师
斯大林格勒。这个不可一世的的独裁者自以为凭着德国陆军的神话可以同时
拿下高加索油田和斯大林格勒。实际上,过不了几天,这项美梦很快就落空
了,但固执的希特勒因此对参谋总长大为不满,这位身经百战的总长终于交
出了指挥权。
兵分两路的德军,由于燃料补给不足,受到红军的顽强抵抗。7月
17日,
德军越过顿河下游向斯大林格勒进攻,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始了。9月
13日,
17万德军在
1700门大炮和
500辆坦克的掩护下,强行突破冲入斯大林格勒
市区,继而占领了大半个城市。德军每天出动上千架次飞机对斯大林格勒进
行轰炸。市内,红军与德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德军寸土必夺,苏军寸土不
让,红军战士“誓死保卫城市,决不后退”。双方在反复交战中刀光剑影,
枪弹与炮弹闪闪横飞。苏军为坚守阵地,每天要打退敌人
20多次冲锋。斯大
林格勒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幢楼房、每一堆瓦砾、每一个弹坑都成为消灭法
西斯的战场。希特勒虽然把它的主力和几乎所有后备力量都调到了斯大林格
勒,但是仍然未能攻下这座英雄城市。
苏联红军在这种僵持的战斗中表现出史诗般的英勇,这是罗斯福的评
价。
16名近卫军战士在守卫高地时打退德军的一个连的进攻,当
12辆坦克
冲过来的时候,红军战士身缚手榴弹冲了上去,红军小部队被围后的最后电
报是:为祖国捐躯,但决不投降。英雄的潘尼卡克自己和燃烧瓶一起冲向德
国战车,近卫军的中士巴甫洛夫和他的战斗小组死守广场大楼
2个月之久,
重建的大楼就以他命名..。
数不尽的红军战士铸造了纳粹军队跨不过的防线,正像一位德国军官所
写:“俄国人不是人,而是某种钢铁铸成的东西,他们不知疲劳,不怕炮火”。
德军陷入了僵持的困境,没有预备队,在德国军队两侧的是仆从国的军
队,他们开始懂得了自己毫无前途的岌岌可危处境。
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激烈进行之时,苏军最高统帅部主持制定了反攻计
划——“天王星”战役。同时把
110万官兵,1500门大炮和迫击炮,1500
辆坦克,1350架飞机调集到斯大林格勒附近。1942年
11月
l9日,苏军在朱
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的指挥下,冒着大雪和寒风,兵发三路开始了大反攻。
瓦图丁中将指挥的西南方面军从东南向西北突击,顿河方面军从斯大林格勒
地区向顿巴斯方向突击。经过
5天激烈的战斗,11月
23日,苏军在卡拉奇
会师,把德军
22个精锐师
33万多人包围起来,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希特勒这时慌了手脚,火速命令德军被围部队死守阵地,并调大批增援
部队,12月
12日—29日,德军在曼斯坦因指挥下两次增援均被苏军击溃。
1943年
1月
10日,苏军对拒绝投降的德军展开了歼灭战,2000门大炮

5000门迫击炮向德军阵地齐轰,打得德寇溃不成军,死伤无数。2月
2日,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再度发动强大攻势,把走投无路的德军全部消灭。
据统计,这一战役全歼德寇
150万人,德军统帅鲍占斯率同
24名将军,
9万残兵向苏军投降。
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的同时,隆麦尔将军在非洲也遭到最重大的失败。
由于缺乏军队的补给,而希特勒的元帅节杖并不能当一个坦克师来用,隆麦

尔被击败了。15天内他的著名的曾显赫一时的非洲军一直溃退了
700英里,
从埃及一直退到利比亚。
如果希特勒给予这个军事奇才以
5万人马的话,那么在今天我们只能为
纳粹大唱赞歌了,甚至在纳粹统治下是否还有我们生存还是个问题。令世界
幸运的是,这个狂人可怕的迷梦,终于在冰天雪地的斯大林格勒,在酷热如
焚的北非沙漠破灭了。
隆麦尔,这位德国元帅的惨败开始了德国人一系列的失败。在
1943年的
库尔斯克,那是一场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希特勒的愚蠢又一次断送了德国的
命运。
艾森豪威尔将军统率的英、美部队于
1942年
11月
8日午夜
1点
30分在
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的海滩登陆,于此之后,盟国开始了对德国本土的空袭,
德国海军在大西洋遭到惨败。1943年底,前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将军写道:
“人们已经明确无误地看到,这场战争在军事上已经失败了。
他说对了,随后的形势一天紧似一天,当盟国部队在诺曼底登陆后,德
国陆军又面临他们最可怕的两线作战。
最后,希特勒,还有他新婚的妻子在
1945年
4月日下午
3点
30分自杀,
他所创立的第三帝国
1周后在海军元帅邓尼茨的率领下向同盟国投降。
一场恶梦结束了。
斯大林格勒显然是第三帝国覆亡的开始。实际上,更确切地说法是,第
三帝国自从他的建立开始就注定了他的灭亡。

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会议

3日,在苏联克里米亚海岸的雅尔塔,罗斯福、丘占尔和踌躇满
志的斯大林一同握起了手。
当全世界反法西斯的伟大胜利指日可待时,如何确立起一个新的世界格
局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三巨头的会晤便担负起这样的历史使命。
同时,他们仍然没有忘记给摧毁摇摇欲坠的法西斯的战争制造一个加速
器。他们所奠定的新的格局直到今天仍然可以看出来。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苏联红军实行战
略大反攻,连续十次重创德军,英美盟军在艾森豪威尔的统帅下,经过长期
周密准备,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
1944年
6月
6日,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直奔法国海岸。五个盟军师首
先在诺曼底登陆。随后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迅速向前推进,打得德军连连败退。
这样,德军在苏军和英美同盟的两面夹攻下,德军除了在匈牙利和意大利北
部还有一小部分据点外,其余大部分被压回到其国境内。到
1945年初,德国
的失败已成定局。
在法西斯主义行将毁灭、世界和平行将恢复的时候,作为世界大战的巨
头们和世界大国的代表,美国、苏联、英国等不得不要求分析当时面临的错
综复杂的局势以统一认识、协调行动,以取得最终战胜法西斯主义重建世界
和平的胜利,也不得不考虑在战胜德、日、意等法西斯后重建一个世界新秩
序、世界新格局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当时、面临的问题很多很多。特别是波
兰问题,是美、英和苏联之间分歧特别大的一个问题。在
1944年和
1945年
之交的几天里,他们就曾通过电函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当时,在波兰存在着两个政府:一个是“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1944
年底改称“波兰临时政府”,这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权;一个是流亡英国伦
敦的“流亡政府”、它代表地主资产阶级利益。
1944年
12月
27日,斯大林致电罗斯福,揭露了波兰流亡政府杀害红军
等与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的种种对立行为,指出:“波兰民族委员会已取得
了一些重大的成就,如加强波兰国家以及波兰境内的政府权力机构,扩大和
加强波兰军队、实施许多重要的行政措施。而首先是有利于农民的土地改革。
这一切已经导致波兰的民族力量的巩固,并使民族委员会在波兰的各大群众
之间和国外广泛的波兰社会各界之间大大提高了威信。”因此,他提议:“我
们现在应该关心支持波兰民族委员会和一切愿意并有能力跟它合作的人
们”。并告之罗斯福:“如果波兰民族委员会将自行改为波兰临时政府,那
么..苏联政府并没有什么重大的理由来推迟给予它以承认的问题。”
12月
30日,罗斯福回电斯大林,并同时把电文内容通告了英国首相丘
吉尔。罗斯福的电文说:“我对于你
12月
27日有关波兰的来电感到不安,
并且深为失望,你在来电中告诉我,你无法把承认卢布林委员会为波兰临时
政府的问题暂时搁置,等到我们有机会举行会议时再将这一整个问题作彻底
的讨论。如果你能够把纯粹属于法律上的承认行为推迟一个月,即在我们见
面之前的这一短时期,我想这不会对你们的政府和军队造成严重的不便”。

他表示:“我必须跟你一样坦率地告诉你,我国政府不会追随你们,离开现
在所承认的伦敦波兰政府。”
他表示:“我必须跟你一样坦率地告诉你,我国政府不会追随你们,离开现
在所承认的伦敦波兰政府。”
在这种情况下,美、苏、英三国首脑只有通过会晤来解决分歧问题,以
确保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次会晤,就是
1945年
2月
4日至
11日间
的雅尔塔会议。
关于彻底击败德国,消灭法西斯势力,三盟国紧密团结共同进行军事行
动问题是这次会议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重要内容。会议经过多方的磋商,就这
一问题取得了令人十分满意的结果,特别是在彻底击败德国法西斯方面更取
得了相当的一致。
战后如何处置德国的问题是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十分关心的问题。

2月
5日召开的全体会议上,经斯大林提议,担任大会主席的罗斯福
一开始就确定了讨论德国问题的议题。并转达了法国希望在德国获得一个占
领区的要求。斯大林立刻提出了四个问题,即:关于德国的分割问题;是成
立几个政府还是成立一个中央政府问题;德国无条件投降问题;德国的赔偿
问题。经过激烈的讨论和辩论。三国一致同意分解德国,经过协商,罗斯福
建议在
24小时内由参加会议的三国外长制定出一项关于研究分割德国问题
的程序的计划,然后再在一个月内拟定出详细的分割计划。
在以后的会谈中,三国又就德国问题进行广泛的协商,就德国的无条件
投降、占领、管制等问题达成了协议。三盟国一致认为,法酉斯的灭亡是必
然的,德国如果继续进行抵抗只能付出更大的代价,因此只有宣布无条件的
投降。投降的条款已经按三大国协商取得一致并将迫使德国无条件的接受。
三国决定在战后将德国划分为三个或四个区域,三盟国各自占领一个,如果
法国提出要求愿意占领一部分,那么三大国不表示拒绝。成立一个由占领国
组成的中央管制委员会来协调各占领区的行政管理工作和监督工作。这个管
制委员会的办公地点设在柏林,由占领国的总司令组成。
三盟国表达了彻底击败德国和纳粹势力的愿望,并将为达到这一目的而
采取的措施取得一致的意见。会议发表的公报说:“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
是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从此永远不能破坏世界和平。”
为此,他们将要采取的措施是:解散德国的全部武装力量;解散德国的总参
谋部,没收或者销毁德国的全部军事装备,消灭或管制德国全部可以用于军
事生产的工业;惩处战犯,索取实物赔偿,废除纳粹党、法律、组织和机关;
消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在德国人民中的影响;采取为世界未来和平与安全
考虑所必须的其他措施。但是,公报也表示了对德国人民的友好态度。会议
规定,战败的德国必须缴纳赔款,如何赔法,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进
一步讨论。研究德国赔偿的数额、方法等具体问题、一致同意委员会设在莫
斯科。

2月
6日的会议上,三盟国主要讨论了战后维护世界和平,建立联合
国组织的一系列问题。罗斯福宣布了“讨论国际安全组织”的议题后,表达
了他“至少保证
50年的和平”的愿望。
早在
1944年
12月
5日,罗斯福曾经给斯大林和丘吉尔去信,建议联合
国安全理事会的每一个理事国各有一个投票权,任何决议都须以
11个理事国
中的
7个理事国的赞成票才能通过,但非程序事项外的较大事情必须以
7个

理事国包括
4个常任理事国(指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的同意票始能通
过。罗斯福还建议,如果讨论事项牵扯到常任理事国即“四大国”,即以该
大国只有讨论权没有表决权。

2月
6日的全体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斯退丁纽斯就那些事项经全体常
任理事国一致同意方能通过作了说明。他认为这些事项主要有:就接纳新会
员国,暂停会员国资格,开除会员国和选择秘书长提交联合国大会的提案,
恢复被暂停会员资格的会员国的权利和待遇;消除对和平的破坏;批准关于
提供武装部队和军事物资的专门协议或其他协议;制定调整军备的一般办法
的计划并提交各会员国;确定某区域机构或维护和平和安全的区域性措施的
性质和活动是否符合本世界组织的宗旨和原则等等。
2月
6日的会议并没有能够就表决程序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直到在次
日召开的会议上苏联才表示接受罗斯福的建议。但是在这个会议上,苏联又
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希望苏联的三个加盟共和国乌克兰、俄罗斯和立陶宛,
或者至少其中有两个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拥有表决权。罗斯福和丘
吉尔对苏联接受美国提出的表决程序的计划十分高兴和满意。对苏联提出的
要求,罗斯福没有表示反对,只是表示由三国外长讨论这一问题和联合国大
会的开会时间、地点及邀请哪些国家参加联合国大会等。丘吉尔则表达了更
为积极的态度。他说:“如果总统对于苏联代表团建议的回答不能说是否定
的,那丘吉尔会感到高兴。”但他又表示不能超越授权范围,他需和外交大
臣和战时内阁协商。所以,在这次会议上,苏联的这一要求没有得到同意。
直到翌日(2月
8日)的会议上始获满足。同时,2月
8日的会议也确定了联
合国大会的召开时间为
1945年
4月
25日,邀请出席会议的国家限于
3月
1
日前对共同敌人宣战的国家和已经在联合国宣言上签字的国家。
在雅尔塔会议上,虽然罗斯福采取一切明智的措施来维护世界和平,但
是鉴于欧洲距美国有
3000英里之遥,只准备以两年为其占领德国期限。丘吉
尔一听立即着急不安,他坚信德国总有一天肯定是要再次复兴的。因此,光
靠给法国在德国划一块占领区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扶持起一个强大的法国来
承担更大的责任。丘吉尔出于大英帝国的考虑,他的竭力主张得到了罗斯福
和斯大林的肯定。
经过多次讨论和磋商后,美、苏、英三国就召开联合国会议的诸问题最
后达成了一致协议。会议发表的公报说明了成立联合国的目的和重要性。他
们一致同意于
1945年
4月
25日在合众国的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以便起
草联合国宪章。
美、苏、英政府经与中国政府和法兰西临时政府进行磋商,共同发起这
次会议。
波兰问题是三盟国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分歧特别大的问题。前面已经
说过,早在这次会议以前,三国首脑就已就谁应代表波兰交换了意见:美英
支持流亡伦敦的地主资产阶级政府,苏联则支持‘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