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五千年

_169 (现代)
1400多家钢铁企业,生产百万吨以上的大钢厂就有
14个,
地方骨干的钢铁厂有
50多个。全国除西藏外,每个省都有了钢厂。这些钢铁
企业是我国工业的重要支柱。1978年以来,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引进技术、设

700多项,其中
1/3的引进项目业已投产。总投资过百亿元的宝钢一期工
程使我国钢铁工业技术水平一举跨越了
15年。如今,相当多的重点钢铁企业
和地方骨干钢铁企业都配备了世界
70年代末
80年代初的先进设备。1986年
底,我国作出今后
10年利用外资增加
1000万吨钢生产能力的决定。钢铁工
业的对外开放正向更深的层次进行。
在四川攀枝花深山峡谷的山坡上,建立了中国自己设计、制造、安装的
第一座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提钒炼钢基地。
攀钢所在的四川省渡口市,地下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铁矿石达
98
亿吨,占中国铁矿石总储量的
1/5;富有战略意义的经济价值的钛和钒的储
量,分别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
45%和
47%,与其共生的钴、镍、铜、锰等
10多种稀有金属元素的储量也十分惊人。这里还有巨大的煤炭和水能资源,
为钢铁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攀钢从
1965年开始建设,1988年钢产量达
181万吨,产钒渣
75000吨,

使中国由钒进口国一跃成为世界三大钒出口国之一。攀钢独创的雾化提钒新
工艺,解决了普通大型高炉冶炼史上没有解决的难题。
使中国由钒进口国一跃成为世界三大钒出口国之一。攀钢独创的雾化提钒新
工艺,解决了普通大型高炉冶炼史上没有解决的难题。

1月,攀钢二期工程正式开始兴建,到
1992年工程建成后,生
铁、钢、钢材的年产量将分别达到
300万吨、270万吨、220万吨。产品结构
将有较大的改变,产值、利润都将成倍增长。
我国成为有色金属生产大国
我国已成为世界有色金属生产大国。1990年,我国的
10种主要有色金
属产量达
230万吨,居世界第四位。
拥有丰富有色金属资源的我国,直到
1978年有色金属的产量才刚到
100
万吨。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于
1983年成立后,对有色金属行业实行了
统一管理,并先后投资近
80亿元用于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扩建工程。到
1988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有了迅速发展,10种主要有色金属产量突破
200
万吨,相当于建国后前
30年我国有色金属产量的总和。“七五”期间,我国
有色金属工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1990年
10种有色金属产量比
1985年增

51%。“八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将使
10种有色金属产量增加到
300万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今后五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将集中力量发展
氧化铝生产以及
21个矿山的改造扩建。
稀土生产跃居世界第一
1954年在内蒙古草原动工建立的包头钢铁联合公司,经过各民族职工
35
年的艰苦奋斗,不但形成了年产铁、钢双
250万吨的生产能力,更重要的是
形成了生产稀土精矿
8万吨的能力,成为中国最大的稀土工业生产基地。1987
年我国稀土工业产量已达到
1.31万吨,跃居世界第一位。稀土是一种典型的
金属元素,由于它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而在现代工业中具有广
泛的应用性。包钢的白云鄂博矿是铁、稀土、铌等多种元素的共生矿。稀土
的工业储量以氧化物计占国内
95%以上,占世界的
80%,居全球首位。包钢
在技术开发中完成重大科研项目
21项,使稀土精矿品位从
60、70年代的
30%,提高到
80年代的
60%—68%。在稀土提取工艺方面,试验成功高效新
碱法分解工艺,使分解周期缩短了
4/5,降低了消耗,提高了稀土回收率。
包钢还将白云鄂博矿占世界储量第二位的铌,纳入开发利用日程。在火
法提铌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使同一工艺可以得到铌铁合金、稀土渣和高
磷半钢三个产品。这个一分为三的工艺流程,具有
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包钢的稀土生产发展很快,现已有
5个厂矿从事稀土、铌的生产,形成
了采、选、冶到稀土深加工较为完整的稀土、铌生产体系,能生产
80多个品
种、200多个规格的稀土产品。总产值达
1.5亿元,年出口创汇能力达
700
多万美元。
发电量居世界第四
旧中国的电力工业发展缓慢,技术水平落后。1949年,全国发电设备总
装机容量只有
185万千瓦,发电量只有
43亿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电力工

业从小到大,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已建成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北五
个装机容量逾千万千瓦的大电网,除西北电网外,其它四个电网的装机容量
都接近或超过
2000万干瓦,华中与华东电网还通过葛洲坝至上海的直流输电
线路实现了跨大区联网。我国国土上基本形成以
50万伏线路为骨架,省间
22万伏线路为主干通道的四通八达的输变电网络。1988年,全国发电设备总
装机容量达到
11549.71万千瓦,比
1949年增长
61倍,平均年递增率为
11%;年发电量达到
125倍多,平均年递增率为
13%。这样的速度在世界电力
工业史上是罕见的。目前,我国发电量和输电量均居世界第四位。
建设中的核电站
我国的核电事业从建设秦山核电站和引进大亚湾电站起步。
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
30万千瓦的秦山核电站,位于浙江省
海盐县秦山北麓,1983年
3月开始施工,1985年开始主体建设,1991年
12

5日与华东电网并网发电成功。满功率发电后,每年可向华东电网(包括
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输送核电
15亿度。这是我国和平利用核
能的一项重大成就。秦山
30万千瓦核电机组采取了技术成熟的压水型反应
堆。目前世界上仅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自行设计、建造这种堆型的核电站。
核电技术是高科技领域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
已较全面地掌握了核电建设的工艺、设计、材料选用、设备制造以及建筑、
安装、调试运行的全过程,诞生了一批核电建设人才,形成了我国自己的核
电建设体系。
大亚湾核电站,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广州核电投资有限公司与香港核
电投资有限公司合资兴办的我国第一座商业性核电站。1984年
4月破土动
工,次年前期工程就绪,1986年
1月
8日,该电站二期海上工程全面竣工。
1992年
1月
5日,该电站一号常规岛
900兆瓦汽轮发电机组,继年前临时冲
转达到额定转速顺利结束之后,又取得了一次并网调试成功的佳绩。预计
1993年上半年,第二台机组发电,总装机容量为
180万千瓦。此外,“七五”
时期被列入国家核电重点工程项目的还有江苏省江阴市苏南核电站。

中国在基本建设上取得伟大成就
中国在基本建设上取得伟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用于水利建设的投资达
100多亿元。持续不懈治
山治水的宏伟工程举世瞩目。全国水利建设经过
40多年的努力,整修新建了
江河堤防约
21万公里;建成各类水库
8.3万座,总蓄水量
4500亿立方米,
配套机电井
263万眼,拥有
6600多万千瓦的排灌机械;水利系统的水电装机

1500多万千瓦(占全国水电总装机
3500万干瓦的
43%);治理水土流失
面积
53万平方公里;灌溉面积达到
7.2亿亩,全国
3.6亿亩易涝耕地已治理
2.8亿亩,全国
1.1亿亩盐碱地已初步改良
7000亩;为农业、工业和城市人
民生活年供水量
500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供水量约
4500亿立方米,解决了
农村
1.23亿人和
7300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40多年来,水利在除害兴利方
面发挥了巨大的效益,主要江河防洪堤系统保护着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的
4.8亿亩耕地以及占全国
2/3的工农业总产值。灌溉面积的发展和农业增产
措施的相互结合,提高了复种指数,促进了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的增加。
占全国耕地面积不到一半的灌溉农田,生产出的粮食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
2/3。据初步估算,水利工程
40多年来的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达
8000亿元以上。
“三河”治理取得巨大的成就
黄河
40余年岁岁平安造福人民。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中国文化的摇篮。然而,历史上,黄
河又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新中国以前的
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口多达
1500多次,大的改道
26次,给沿岸人民造成惨重损失。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对治理开发黄河十分重视。从毛泽东、
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到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先后视察过黄河,作过许多重要指示。1955年全国一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关
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和决议》,明确了“除害兴利,
综合利用”的治黄指导思想,实行全流域的综合治理、全面治理。
建国以来,国家先后投资上百亿元,为治黄提供了财力和物力基础。其
中用于黄河下游防洪的投资达
45亿元,先后三次对
1400公里黄河大堤进行
加高培厚,新建和改建了
8000多道险工坝岸和河势控导工程,完成的土石相
当于万里长城土方和砖石方总量的
3.4倍,并初步建成由干支流水库、堤防、
河道整治工程、分滞洪区等组成的“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黄河下游防洪
工程体系,依靠防洪工程体系和人民群众的严密防守,战胜了
1万秒立方米
以上的洪水
14次,保障了黄河岁岁安澜,避免洪凌灾害直接经济损失
500
多亿元。
在防治黄河洪水灾害的同时,大力开发了黄河水利水电资源。投资
40
亿元,在干流上已建成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等
8座大中型水利
水电枢纽工程,总装机容量
362万千瓦,累计发电
1800亿千瓦时,产值达
120亿元,是工程总投资的三倍。全流域灌溉面积已由解放初期
1200万亩发
展到
9500万亩。宁(夏)(内)蒙灌区、渭(河)汾(河)平原和下游沿黄
地区,通过引黄灌溉,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同时,为沿河城市

工矿企业用水提供了可靠的水源,并解决了沿河农村
1000万人和
500万头牲
畜的饮水困难。扰了解,黄河水资源利用率已达
48%,在全国大江大河中属
较高水平。
为防止水土流失,发展生产,在黄土高原大力开展了群众性的水土保持
工作,11万多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修成梯田、条田、坝

4800多万亩,造林近
1亿亩,种草
2700多万亩,使大部分地区群众基本
上解决了温饱问题。70年代以来,从河口镇到三门峡区间年平均来沙量减少

2亿吨。
对黄河进行综合治理、开发和建设,保障了黄河岁岁安澜,使昔日的害
河变为造福人民的利河。众多外国专家实地考察后赞叹不已:“黄河治理相
当成功,经验非常宝贵。”
40年治淮成就举世瞩目。淮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流域面积
27万平
方公里,跨豫、皖、苏、鲁四省的
33个地市、182个县,人口
1.4亿,耕地

2亿亩。由于南北过渡地带复杂气候和黄河长期夺淮的影响,历史上的淮
河水系紊乱,河道淤塞,入海无路,大洪、大涝、大旱灾害频繁,是一条举
世闻名的害河,两岸饥荒不断,战乱不止,社会经济经常遭到破坏,人民生
活苦不堪言。新中国成立后,淮河成为我国第一条综合治理的大河。1950年
政务院会议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从此,规模空前的治淮工程全
面展开。40年间,淮河流域人民根据“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按照统一的
规划,修建了南湾、宿鸭湖、白龟山、佛子岭等大中型水库
5200多座,总库

250多亿立方米,在中游利用湖泊洼地建成
30几处行、蓄、滞洪工程,总
库容
320多亿立方米,同时还增加了各干支流中下游河道的排、泄洪能力;
改善了
1亿亩平原低洼易涝农田的排水除涝条件;2200万亩盐碱地中已有
80%得到改良;大、中、小型灌区星罗棋布,有效灌溉面积从建国前的
1200
万亩增加到
1.l亿亩,增长近
10倍;整个淮河流域已初步形成防洪、除涝、
灌溉、航运等比较完整的体系。
40年间,淮河流域已经从一条巨大的贫困带变成了一个硕大的米粮仓、
水果乡、能源基地。全国粮食产量的
1/6,小麦的
1/3,棉花、油料、商品粮

1/4产自这片土地。据了解,40年治淮,国家、地方和群众共投资
476亿
元,直接经济效益超过
1900亿元,为总投资的四倍。淮河流域
1.4亿人民安
居乐业,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是治淮取得的最宏大的社会效益。
海河得到治理。海河是历史上的一条害河,从
1368年到
1949年的
580
年间,共发生过严重水灾
367次。建国以后,国家投资了
7O多亿元,兴修了
大量的水利设施,坚持与洪涝、干旱、土地盐碱化等自然灾害作斗争。到
1984
年,修官厅水库、密云水库等大中小型水库
1700多座,修筑了大量防洪大堤、
闸、涵桥梁和成千上万项大小配套工程。为改变海河河道上宽下窄的情况,
在它的中下游地区开挖和疏浚了永定新河,独流减河,南、北排河,漳卫新
河,子牙河等
50条骨干河道和一批支流河道、渠道,新辟了
8条入海河道,
从根本上改变了历史上各河集中天津经海河入海的局面,形成了分散的多尾
闾入海。为做到排灌结合,到
1984年,流域内大中型地面水灌溉工程达
140
处,机井
75万眼,总灌溉面积
9000万亩。海河流域经过治理,战胜了建国
以来多次发生的大洪水,初步建成了较高标准的防洪除涝系统。
葛洲坝工程标志我国水利水电科技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大坝全长
2595米,有“万里长江第一坝”之称。主体工程包括
27孔泄水闸、3座船闸、
两座电厂、两座冲沙闸。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关键项目——大江截流,

1981年
1月
4日胜利合拢,实现通航、发电。葛洲坝水电站总装机容量
271.5万千瓦,一期工程
96.5万千瓦已建成。这是中国水利建设史上迄今为
止最大的一次截流施工。经过
10年的运行实践表明,长江葛坝洲坝水利枢纽
工程采用的一系列科学技术经受了考验,这些成果标志着我国的水利水电科
学技术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立体运输网基本形成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
1990年底,我国陆水空运输网线路总长度已达
173万多公里,其中
1/4以上的线路是在改革开放的
12年间建成的。
铁路线是我国客货长途运输的“主渠道”。进入
80年代后,铁路建设“南
攻衡广,北战大秦,中取华东”,使长期以来卡住东南沿海铁路运输的几大
“限制口”、“肠梗塞”变为通途。目前我国最繁忙的
11条铁路干线已实现
了全部复线。我国每公里铁路承担的客货运周转量已达
2400万吨公里左右,
铁路运输负荷量居世界第二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线路里程从
88.9公里延长到
102.8万公里,新
建和改建的一、二级公路超过前
30年建设总和的三倍。沈大、京津塘、京石、
广深等高等级公路通车或部分建成。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路运输的优势越来越为人们重视。到
1990年底,沿
海主要港口码头泊位数已达
1200个,从
1988年起水运货物周转量一跃而超
过铁路,现已占全国总量的
44%左右。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