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五千年

_167 (现代)
俄军。法军利用这一战役间隙,好好地喘了几口气,调来大量预备队加强了
防御部队。被英军换下来的第十集团军的四个军被调到凡尔登,防御部队实
行了频繁的替换制,使军队能尽量保持战斗力。而德军则因两面受击,兵力
分散,攻击部队无以替换,士兵极度疲乏,战斗力受到很大影响。
4月和
5月,德军将其主要力量集中攻击
304高地和莫尔特奥姆高地,
加尔维茨集群得到大量重炮和超重炮的加强。德军在运用炮兵方面有突出的
成就,法军也将大量炮兵调到凡尔登,广泛使用炮兵进行反攻准备。5月
22
日,法军在猛烈炮火的支援下,一举夺回了被占领的杜奥蒙炮台,但是,德
军马上发动攻势,在两天之内,德军又占领了炮台。
5月
7日,在使用了被称为“绿十字”的新式速效窒息性毒气炮弹后,
加尔维茨集群以风扫残云之势夺占了
304高地和莫尔特—奥姆高地,经过长
达三个月的浴血苦战,德军终于占领了法军防御系统的两个重要战役支撑
点。
英、法在索姆河的战役准备即将就绪,德军有陷入同时两地决战的可怕
境地。为此,德皇亲自下达命令:6月
15日前占领凡尔登,命令通过各种渠
道传到每一个士兵耳中。忠君爱国的日耳曼勇士们在皇帝的指引下,向法军
的最后一道防线发起了新的猛攻。战场上枪弹如雨,杀声震天,无数的士兵
在枪林弹雨中倒下。他们不顾重大伤亡和炮弹消耗,猛攻核心阵地,并迫使
该炮台的数千法军投降。但是,沙霍夫将军率领的东部集群却没有这么好运。
他的
6个师在强大的炮兵和航空兵支援下,在
4公里宽的正面上发起进攻,
向法军阵地发射了多达
11万发的窒息性毒气炮弹和催泪性毒气炮弹。苏维尔
炮台的法军拿出了当年拿破仑军队横扫欧洲大陆的神威,面对一阵强似一阵
的猛烈进攻,毫无畏惧,英勇反击,无论德军如何凶猛,法军也没有后退半
步。德皇的命令直到战争结束也未能实现。
德军从
6月上旬开始再次发动猛攻,双方激战一个多月,到
7月中旬,
德军第二次进攻高潮被击退。此后,战役的主动权逐步转到法军手中。秋季
开始,法军在贝当将军的得力领导下,组织了有效的反攻,首战夺回了杜奥
蒙炮台和沃炮台,次克贝宗沃、卢苇蒙等村庄,最后进抵先前的第三阵地,
于是停止反攻。到
12月中旬,战役结束,法军收回了大部分失地。整个战役,
法军
7O个师的兵力中
66个师先后投入了战斗,德军则有
64个师参加了作
战,双方共伤亡
70多万人。在法金汉称为“绞肉机”的凡尔登,消灭近
120
个师,法军尤甚。但对双方来说,谁也没有全赢,这是一场消耗性战役。
总的看来,凡尔登大血战于德不利而利于法。这场血战给德国带来了非

常不利的政治后果。德国军队的士气和全体人民的精神状态大为低落。而对
法国而言,凡尔登保卫战是法国军事史上光辉的一页。它体现法兰西民族的
勇敢、刚毅与自我牺牲精神。更重要的是,血战使德国丧失了战略主动权,
再也不能将军队东调西遣,随意攻守,不得不跟着联军的步伐,疲于奔命。

7月
1日起,索姆河血战又起,协约国的协调行动迫使德国统帅部从
激战正酣的凡尔登抽出兵力,一部分调往东线俄、德战场,一部分调往索姆
河。
7月
1日晨,经过长达七天的炮火轰炸后,英、法军队冲向德军阵地,
德军的顽强抵抗使英、法联军伤亡不断增加。此后,天下暴雨,道路一片泥
泞,大炮、军队难以运动,飞机不能起飞,这一切都阻碍了联军的进一步攻
势。
9月,英军首次把新制武器坦克投入战斗。给德军在心理上造成了恐慌,
结果英、法从德军手中夺回
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更重要的是牵动了凡尔
登的德军,为守住首都门户立了功。这次战役双方持续到
11月中旬,双方损
失惨重,英、法军和德军各伤亡约
60多万,此后,西线再度转入阵地战。
在东线战场,6月份,俄军经过紧急动员后,在前线实力有所恢复的情
况下,在宽大的正面上向德、奥军队发起猛攻。这一次,俄军在强大的炮火
支援下,勇敢出击,惊慌失措的德、奥军队大败溃逃,俄军仅俘虏一项就达
45万人,沉重打击了德、奥集团,支援了凡尔登的法军。
凡尔登这一战役使同盟国遭受到严重挫败,人力物力消耗过剧,东西两
线的形势都对德军不利,旷日持久的战争必将把德国推向深渊。
1916年战争的结果,德国击溃法国与意大利的计划均告失败,战略上的
主动权开始转到协约国手中,但协约国也未能击败对方。
经过两年多的战争,德国认为,只用陆军的力量,不能击败协约国。因
此,在
1917年初,德国就企图以海军制服英国。它的如意算盘是,只要以潜
水艇封锁英国航线,截断英国的物资供应,就能在
6个月时间内使英国陷入
饥饿境地,被迫投降。因此,德军于
2月开始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即无
论协约国或中立国的船只,不加警告,一律攻击。2~4月,德国潜水艇击沉
商船近千艘,使协约国受到严重损失。但是,协约国积极研制生产反潜武器
和舰艇,并对商船队采取护航措施,挽回了被动挨打局面。德国的无限制潜
艇战最终破产。
此时的德国已今非昔比。想当年它调兵遣将,战果辉煌、现在的情况很
不妙:劳务不足,军需品和武器生产不断下降;海上封锁使之断绝了与海外
的联系;人民挨饿,军队得不到补充,兵源枯竭。鲁登道夫称曰:“已走投
无路了!”德国盟友的状况更惨不忍睹。德国统帅部对当前战局忧心忡忡。
鉴于国家总的形势和武装力量状况,连采取进攻行动都不可想象,更不用说
采取决定性行动了。他们也制定了一个计划。其核心即打破协约国的优势,
鉴于这一战略思想,各个陆地战线转入战略防御,在海上战区则发动无限制
的潜水艇战,妄图从海上孤立敌人,从而破坏对方的经济实力。
战争初期,德军是何等威风!大军所至,玉石俱焚,吞并卢森堡,迫降
比利时,然后像决堤的洪水那样直冲欧洲陆上霸主法国。英、法联军在凌厉
的攻势面前师溃千里,法国首都巴黎也危在旦夕。当俄国在东线发动进攻时,
从容挥兵东向,调度严谨,指挥若定,腹背受敌却丝毫不乱。到现在,经过
1916年以凡尔登战役为核心的一系列决战后,曾不可一世的日耳曼武士竟连

首先伸手打人的力量都没有了,只得妄图靠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潜水艇来挽回
颓势。可以说,协约国的这一胜利,在很大程度是凡尔登战役的功劳。德军
由于在凡尔登深陷而拔不出脚,使得在其后的一系列战役中受制于人,以致
遭此挫折。
首先伸手打人的力量都没有了,只得妄图靠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潜水艇来挽回
颓势。可以说,协约国的这一胜利,在很大程度是凡尔登战役的功劳。德军
由于在凡尔登深陷而拔不出脚,使得在其后的一系列战役中受制于人,以致
遭此挫折。

4月
6
日对德宣战。大战初期,美国以“中立”为掩护;一方面与交战双方进行军
火和各种物资的交易,大发横财,另一方面则寻找机会,企图乘两大军事集
团两败俱伤之机,直接参战,坐收渔利。这时,战争已近尾声,双方精疲力
竭,美国乘机参战以便战后多捞一些油水。战争期间,美国供给协约国各种
物资达
105亿美元,贷款
100亿美元。因此它与协约国关系更为密切,不容
德国取得最终胜利。俄国二月革命胜利后,美国害怕俄国与德国单独媾和,
使协约国遭到失败。在这种形势下,美国正式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美国参
战,在财政、物资供应和军事力量上都壮大了协约国集团。

1917年下半年起,美国的大兵们就飘洋过海,来到了法兰西的土地
上。随着美军源源不断的到来,力量的对比进一步倾向协约国。最后,德国
不得不扯起了降旗,接受屈辱的和约。
凡尔登血战是一场举世闻名的大战役,屡受挫折的法军在优势德军的面
前,英勇作战,尤其是在万分危机的时刻,指挥官毫不畏惧,组织了成功的
后方交通,民众支持,将士效命,最后守住了祖国的门户,并为后来一系列
战役争取了有利的战略态势。最后夺取战争主动权,击败德军。在这场生死
攸关的决战中,法兰西的勇士们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和自我牺牲精神,在
法兰西的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35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35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
200件大事
上卷(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社会各阶级地位的根本变化,反
映了人民革命胜利成果的确定和人民意志愿望的实现。我国.. 1954年颁布的第
一部宪法共.. 4章.. 106条,其中规定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的权
力属于人民;规定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过渡时期总任务,逐步消灭剥
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规定了广泛的公民权利;规定了我国的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国家的结构形式、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国家机构。这些规定都
反映了我国人民社会地位的根本转变,人民从此成了国家的主人。1982年制
定的宪法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取得的各项斗争的成果。宪法序言指出,20世纪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伟大历史变革,其中有四件最重大的历史事件:
第一, 1911年辛亥革命在孙中山领导下推翻了中国封建王朝和建立了
中华民国;
第二,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
第三,消灭了延续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第四,基本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发展了社会主义的
经济、政治和文化。这些以法律形式对中国人民百余年来革命斗争成果的确
定,不仅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而且将百倍地鼓舞广大人民群众为建设
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制度,亦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体。它是对人
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这样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我国
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
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结合中国
国情的一个伟大创造。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民主革命
在全国胜利以前,解放区的政权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当时它是各革命阶级的
联合专政。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民主专政成了全国性的国家政权,作为临时
宪法的人民政协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
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它是新民主主义
的国家政权。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

资产阶级通过和平改造方式走进了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也变成了社会主义
集体劳动者,社会阶级关系起了根本变化。相应地,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构
成也起了变化。现阶段人民民主专政的主体,主要是工农两大阶级,还有其
他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民主人士;专政的对象也不再是完整的剥削阶级,
而是少数反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1982年颁行的新宪法规定,我国是“工人
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
主专政也就转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政权了。几十年的实践证明,通过人
民民主专政,我国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压迫了反对社会主义的敌对
势力和敌对分子,保持了社会的安定和秩序,组织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学
文化事业。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独立和安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充分发挥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
职能和组织经济文化建设的职能,防御外部敌人的颠覆和侵略,进一步发扬
人民民主,完成实现祖国统一的任务。
资产阶级通过和平改造方式走进了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也变成了社会主义
集体劳动者,社会阶级关系起了根本变化。相应地,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构
成也起了变化。现阶段人民民主专政的主体,主要是工农两大阶级,还有其
他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民主人士;专政的对象也不再是完整的剥削阶级,
而是少数反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1982年颁行的新宪法规定,我国是“工人
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
主专政也就转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政权了。几十年的实践证明,通过人
民民主专政,我国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压迫了反对社会主义的敌对
势力和敌对分子,保持了社会的安定和秩序,组织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学
文化事业。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独立和安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充分发挥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
职能和组织经济文化建设的职能,防御外部敌人的颠覆和侵略,进一步发扬
人民民主,完成实现祖国统一的任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宪法确认的国家政权构成的形式,亦称中华人
民共和国政体。这种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总结民主
革命时期政权建议经验基础上确立起来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许多
革命根据地建立了革命政权,并逐步采取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的组织形
式。1931年
11月
7日以江西瑞金为中心的中央根据地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
一次代表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这个工农兵代
表大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劳动人民的代表机关,为我国人民政权的
建设提供了初步的而且是极为宝贵的经验,是我国今天所实行人民代表大会
制的雏型。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党领导人民在各抗日
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以参议会作为它的组织形式。各级
参议会均为人民的代表机关,是各级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由它选出的同级
政府对它负责并报告工作。1941年
11月,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召开会议,通
过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确立“三三制”(即共产党员、党外进步分子及
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为参政会的组织原则。解放战争时期,原来的抗日
民主政权逐步成为人民民主政权,组织形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党在领导农
民进行土地改革中,在区、村(乡)建立了人民代表会议,成为当地人民的
权力机关,由它选举人民政府。在区、村(乡)基础上再召开县级人民代表
会议,选举产生县级人民政府。在新解放的城市,逐步形成了党召集各界人
民代表共同协商当地重大问题的制度。1949年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在中国共
产党的倡导下,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在总结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确认了人
民代表大会制为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1953年全国开始普选,召开地方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
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通过了我国
第一部宪法,标志着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在这种制度
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或选举单位选举产生,选民或选举单位有
权监督并依法撤换自己选出的代表;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各级行
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均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向其负责并报告

工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确立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具有许多优越性:①能吸引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②有利于
联系人民群众,实现人民群众的监督;③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的
统一;④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平等。
工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确立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具有许多优越性:①能吸引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②有利于
联系人民群众,实现人民群众的监督;③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的
统一;④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制度是指我国选举政权代表机关的成员(代表)及
国家机关公职人员时应遵循的原则、制度和程序的总称。它是我国政治制度
的重在组成部分。1953年
2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
主义《选举法》,首次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选举制度。并进行了全国第一次
普选,选举出第一届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1953年《选举法》和
1954
年宪法都规定:除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外,凡年满
18岁的我国公民,不
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
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名额都以
城乡不同人口比例选出,对少数民族给予特别照顾;基层单位(县以下)选
举,一般采取举手表决的投票方法,县级和县以上实行间接选举和无记名投
票;选举经费由国库开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以来,根据加强社会主义民
主建设的需要,经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和六届人大委会第
17次会议,对《选举法》先后进行了三次修改,使我国民主选举制度得到不
断完善和健全。修改后的《选举法》具有以下特点:①直接选举原则的适用
范围扩大。《选举法》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
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出;其他各级人大直至全国人大代表才实
行间接选举。②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一律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③把等额选
举改为差额选举,使选举人有了更大的选举余地。④改变了单纯按居住状况
划分选区的作法,实现了按生产、工作单位和居住状况划分选区,并规定介
绍候选人制度,使选民更加了解候选人。⑤严禁把选民联名依法提出的候选
人排除在初步候选人名单之外。我国选举制度的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我国选
举权的普遍性和平等性。
国家结构形式的确立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之
间的相互关系和权力划分。在多民族的国家中,实质上也就是民族关系问题。
现代国家的基本结构形式有两种:单一制和联邦制。单一制是由若干行政区
域构成的单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国家是统一的融合为一体的国
家,它具有统一的宪法和国籍,全国只有一个立法机关和一个中央政府,各
级行政区域的地方政府都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联邦制国家是由若干个联
邦单位(如共和国、邦、州、省)组成的统一联合体的家。联邦制国家设有
最高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有全联邦统一的宪法、法律和国籍。联邦的各个
组成单位,按联邦宪法的规定,设有自己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有自己的
宪法和法律,并在自己管辖的区域内行使职权,领导下属各级政府。中华人
民共和国实行单一制结构形式。实践证明这一国家结构形式是符合中国国情
的,是完全正确的。

第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各民族有着联合的历
史传统。自秦汉以来的两千多年中,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逐步成为无论是
汉族还是少数民族统治的固定形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中,各族
人民之间密切交往,患难相助,互相吸收兄弟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形成
了共同开发祖国山河,共同创造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共同保卫祖国疆
界的历史传统。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中,各民族团结一心,并肩战斗,建立了血肉不
可分割的联系。建立集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各民族有着联合的历
史传统。自秦汉以来的两千多年中,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逐步成为无论是
汉族还是少数民族统治的固定形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中,各族
人民之间密切交往,患难相助,互相吸收兄弟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形成
了共同开发祖国山河,共同创造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共同保卫祖国疆
界的历史传统。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中,各民族团结一心,并肩战斗,建立了血肉不
可分割的联系。建立集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三、有利粉碎民族分裂势力,保卫祖国的独立和安全。国内外民族分
裂分子总是施展种种阴谋,不断挑拨社会主义祖国的民族矛盾,制造分裂,
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妄图达到“分而治之”,分裂祖国的目的。如果没有一
个强大的统一的国家,处于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就不能有效地抵御民族分裂
势力,就不能彻底粉碎民族分裂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分裂祖国的阴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各民族实现平等、
团结、联合的基本政治制度。1949年制定的《共同纲领》指出,我国各少数
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并随即在全国少数民族聚居区相继
建立了民族自治地方。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又具体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年通过的我国第一部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这
一基本政策又作了进一步阐述和规定,使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国策固定下
来。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形式是由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及民族乡。
一切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
自治机关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它既行使宪法规定
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又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的确立及实施,对于发挥各民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实现民族
平等,增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加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都具有重要
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基本含
义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领导,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参与国家管
理。这一政治制度是自辛亥革命以来,否定了孙中山的多党议会制和蒋介石
的一党专政制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
作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中国共产党与各
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政治基础的,各民主党派是接受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其次,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是以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作为基本方针的。这个方针是中
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保证多党合作关系
继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第三,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是以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作为重要组织形式的。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具有广
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也是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进行民主协商和互相监
督的重要场所和渠道。各民主党派可以通过政协就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生
活以及社会经济、文化方面各种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共产
党和人民政府的工作提出批评,并发挥对宪法、法律和法令实施监督的作用。
共产党可以通过政协同各民主党派沟通信息、进行协商,加强和改善对各民
主党派的领导。并坚持重大问题同民主党派协商,支持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
政,行使民主监督权利。4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其次,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是以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作为基本方针的。这个方针是中
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保证多党合作关系
继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第三,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是以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作为重要组织形式的。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具有广
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也是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进行民主协商和互相监
督的重要场所和渠道。各民主党派可以通过政协就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生
活以及社会经济、文化方面各种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共产
党和人民政府的工作提出批评,并发挥对宪法、法律和法令实施监督的作用。
共产党可以通过政协同各民主党派沟通信息、进行协商,加强和改善对各民
主党派的领导。并坚持重大问题同民主党派协商,支持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
政,行使民主监督权利。4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