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五千年

_165 (现代)
1894年发表了《使用高频放电法使铁磁化》的论文,于是他就成了引人注目
的年轻人了。
由于他在电学和磁学方面的突出成就,1859年,卢瑟福获得了去英国深
造的“1851年奖学金”,使他能够进入久负盛名的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
室。从
1859年到
1895年,他在该实验室学习,成了英国著名的物理学汤姆
逊的学生和助手。
1898年,卢瑟福移居加拿大,任麦吉尔大学的教授,也曾在蒙特利尔的
实验室工作过。
1907年,他定居英国,任曼彻斯特大学的教授。1918年以后,他担任剑

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
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
1899年卢瑟福在研究铀的天然放射性时,发现并命名了α和β两种射
线。1903年,他用实验证实组成α射线的是一些荷正电的粒子,称为α粒子,
它们的电量等于基本电荷.. e的两倍,质量等于氦的原子量。β射线的荷质与
阴极射线相同,其实是近于光速的高能电子流。他还证实了1900年由法国化
学家维拉德发现并命名的第三种射线,r射线是穿透能力比.. X射线还要强得
多的电波。1913年玻尔原子模型的提出,使科学家作出放射现象起源于核的
假设。对于α粒子来说,这一假设是显而易见的。因为除了核以外,α粒子
再也找不到其它任何可以容身的地方。但β和γ射线却可能产生于原子的电
磁结构,因为电子不但可以存在于核外的壳层中,光子也可以经常地从这些
壳层中飞出。这是当时科学家所设想的。但实际上,当原子放射β射线时它
并未离子化,也未获得电荷,原子的电子结构仍然不变。计算一下从壳层间
跃迁时产生的可见光的光子和.. X射线的光子的能量也会立即发现,这些能量
只占γ光子能量的一小部分就进一步支持了β和γ射线起源于核内部的
假设。
1910年.. 2月,汤姆逊提出了关于β粒子的多次碰撞理论。汤姆逊假定,
高速β粒子每跟原子碰撞一次,受到平均为θ角的散射,经过几次碰撞后便
发生平均为φ=nθ偏转。这一理论同年.. 6月为克劳斯所证实。于是,卢瑟福
根据汤姆逊模型和多次碰撞理论来计算小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的几率,结果
发现计算值与大角度事件实际发生的频率相去甚远。
卢瑟福于是意识到,原子必定是一个仅通过一次碰撞就可把α粒子档回
去的强电场的“座”。卢瑟福进一步又怎样构想这个“座”是一个谜。无论
如何,至少过了有半年,他终于想到原子可能有一个核(“核”这个词是以
后,不是在1911年的论文中提出的)。据盖革说,卢瑟福激动地声称他已经
知道原子是什么样子了。时间是在1911年元旦前后。根据核型原子检讨单次
碰撞理论,卢瑟福得到了金原子的核半径不超过.. 3×10 -12cm的结论。1911年
3月,卢瑟福把这一结果简要的报告给了曼彻斯特文学哲学会,而较详细的
报告发表在同年.. 5月的《哲学研究》上。
1910年,当卢瑟福开始考虑原子结构时,摆在他面前的几乎就是一个汤
姆逊原子。从汤姆逊原子到核型原子,很可能像长冈当初从开尔文原子到土
星系原子一样,是一种改良行为。卢瑟福首先想到的是,可能是把正电球中
所有的负电子都集中到球心(事实上,即使在汤姆逊原子中也常有电子位于
中心)。这同长冈当初把所有的负电子都驱赶到正电球外的作法正相反。也
许就是在这时,长冈同卢瑟福谈起了土星系原子。卢瑟福看到了这两种方案
的共同的特点,即都是一个能提供一个强电场的中心电荷,于是他保留了两
种方案,并把他们一般地表述为“一个在它的中心有一个电荷。± Ne带电
球所包围的原子。”在这两种方案中,卢瑟福倾向于中心电荷是正的。“目
前尚未发现可能获得确切的证据,来足以断定它是正的还是负的。”进而,
在中心电荷为负的情况下,它自然是由几个负电子聚集而成的;而在相反的
场合,也不排除中心电荷由几个正的“组成要素”聚结而成的可能性。因此,
卢瑟福又写道:“检讨一下实验证据在怎样的程度上有助于确定中心电荷的
分布范围,这是饶有兴趣的。..把这些证据归在一起考虑,最简单的就是

假定原子具有一个分布于极小体积中的中心电荷,单次的大角度散射是由作
为一体的中心电荷引起的,而不是由中心电荷组成要素分别引起的。同时,
实验证据并没有精确的足以否定正电荷的小部分也许能离开中心某个距离,
像行星那样运行的可能性。”唯其如此,卢瑟福认为,在现阶段没有必要考
虑这种原子的稳定性,因为稳定问题依然是依赖于原子的微小结构和这些带
电成分的运动的。
假定原子具有一个分布于极小体积中的中心电荷,单次的大角度散射是由作
为一体的中心电荷引起的,而不是由中心电荷组成要素分别引起的。同时,
实验证据并没有精确的足以否定正电荷的小部分也许能离开中心某个距离,
像行星那样运行的可能性。”唯其如此,卢瑟福认为,在现阶段没有必要考
虑这种原子的稳定性,因为稳定问题依然是依赖于原子的微小结构和这些带
电成分的运动的。
原子核的发现在整个原子理论的发展中是关键性的一步。人们从此认识
到原子核是放射性的来源,又是核能的来源,在卢瑟福核子模型的启发下,
人们开始了对原子的猛烈攻击,从而也揭开了人们利用核能制造原子弹和发
电等新的光辉的一页。
后来,卢瑟福对他最初设计的α散射实验作了进一步的改进,他用氮代
替氢来作为α粒子轰击的目标。1919年他在实验中发现α粒子从氮原子核中
打出质子,并使氮变成了另一种元素氧17。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人工
核反应,它为后来核物理学的发展和核能利用打响了第一炮。就在卢瑟福观
察第一个核转变的同时,发现一种元素的原子核能够具有不同的质量,这些
不同的质量相差一个氢原子的质量或它的倍数,这些元素就叫做同位素。
1920年,卢瑟福预言了中子的存在。到了.. 1930年,两位德国物理学家
博思和贝克重复卢瑟福的α散射实验时,得到一种类似于从铀核中天然放射
出的γ射线,其贯穿力更为强烈。1932年,卢瑟福到法国讲学时提到了自己
认为存在中子的设想。一直在从事这项研究的约里奥一居里夫妇也在实验中
得到这种中性辐射,但他们没有去听卢瑟福的那次讲演,他们认为听人家讲
不如自己做实验,失去了一次很可贵的互相交流和启发的机会。时隔仅一个
月,卢瑟福的学生查德威克就证实这种幅射并不是γ射线,而是中子流。居
里夫妇的失误在于他们只看到实验的力量,却没能认识到学术交流对于科学
的巨大意义,让俯拾可得的果实落入人手。查德威克因为发现中子而获.. 1935
年诺贝尔物理奖。
中子的发现是人类关于物质结构认识的又一重要转折点,它标志人们完
成了对于物质的原子核层次的基本认识。
卢瑟福是一个伟大的原子物理学家。后人为了纪念他,把他的名字命名
为放射性强度的单位。
原子理论的历史代表了人类充满了刺激和努力的冒险,它的影响不仅仅
限于科学,它还影响了哲学、宗教、政治,使核武器成为现实。甚至艺术也
受到它的影响。艺术史学家将一些画家的风格归因于受.. 20世纪的物理学概念
诸如原子理论和不确定原理的影响。因为有许多画家不再用清晰的线条而是
用模糊抽象的形象去描述现实。
科学和艺术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描述原子的美和秘密,以及它自己尺度
上的实在、空间和时间。威廉·布莱克的诗:《天真的预言》(Auguries ofLnaocence)的前四行,对原子做了尽情的颂扬:
从一粒细沙中看见世界,
从一朵野花中观察天宇,

将无垠握于掌中,
将无垠握于掌中,
卢瑟福的原子观点为:原子不仅是可以分割的,原子结构也是十分复杂
的。这种理论冲破了原子不可再分割的理论,从而揭开了物理学史上新的一
页,引起了物理学和化学领域的革命。
由于他的贡献,卢瑟福 1908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卢瑟福在向原子王国进军过程中,所以能取得一系列的伟大成就,是和
他的工作作风分不开的。在科研的难度和复杂性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在重大
发现越来越依靠集体力量的新形势下,卢瑟福显示出了他杰出的才能。
他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善于团结有才能的人共同工作,他是科研集体
杰出的组织者,在他的实验室里真是硕果累累,人才辈出。
卢瑟福是物理学家,他的化学知识有限,但是,他善于向内行人学习,
为了研究放射现象,他必须进行许多和化学有关的实验。当索迪作为一个化
学家加入卢瑟福研究队伍的时候,只有23岁,他们一起合作了2年,索迪帮
卢瑟福克服了许多困难,他们的合作结出了硕果。
在卢瑟福的合作者、助手和学生队伍中,出现了不少著名的科学家,其
中有发明家盖格,他发明了计数器;丹麦物理学家彼尔,他提出了原子结构
模型,并对量子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获得了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
威尔逊,发明了云室;查德威克获.. 1935年诺贝尔物理奖;阿斯顿获得.. 1922
年诺贝尔化学奖;哈恩获.. 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
为什么卢瑟福能够吸引和团结这么多有才干的人呢?玻尔说:“卢瑟福
最关心青年学生,只要有可能,就向他们学习,好像是在倾听一个公认的科
学权威的意见。”
1937年,恩斯特·卢瑟福去世,终年.. 67岁。他在有生之年,终于看到
了自己所开始的研究,由于回旋加速器的出现而在继续运转着。

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这是一场残酷的战争,只有炮火、枪声、死亡、饥寒、疾病和无尽的痛
苦。
萨拉热窝事件,它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石碑上而无法抹去。在接踵而来
的战争中,整个欧洲陷入了战争的火海,整个世界因此而动荡不安,整个人
类蒙受了巨大的灾难,整个地球遭到了一场空前的浩劫。这是在历史舞台上
演出的一幕令人难忘的悲剧。
普法战结束以后,作为胜利国的德国力图把从法国手中夺来的阿尔萨斯
和洛林据为己有,而且德国还想进一步削弱法国,使法国长期陷入孤立而不
能崛起,以确保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因此,德国对英国、俄国、奥
匈帝国采取力求和好的外交政策,以避免它们和法国联手,共同对付德国。
但到后来,德国意识到俄国是自己在欧洲确立霸权地位的一大障碍,于
是它想尽办法来孤立俄国。在
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德国宰相俾斯麦帮助奥
地利和英国共同压制沙俄,使奥地利占领了波斯尼亚一黑塞哥维那,而剥夺
了沙俄由于战胜土耳其所获得的一切果实,这样的结果导致德国日后争夺控
制土耳其和近东地位,引起了沙俄无比的愤恨。
俾斯麦为了进一步孤立法国,有意挑动法意冲突。这时,由于法国吞并
了突尼斯,意大利认为它已经打破了地中海的均衡势力,意大利认为自己力
量太小,为寻求支持而求助于德奥,这正中俾斯麦下怀,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1882年
5月
20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如果德
国或意大利被法国攻击,其余两国应全力援助;如一国或两国被另两强国
(俄、法)攻击,则三国应共同作战。这个条约的签订使三个签字国各有所
得:奥地利解除了对付沙俄的后顾之忧,意大利获得了对付法国的同盟者,
德国则得到了对付法国的助手。三国同盟条约,原定有效期为五年,但以后
屡经延长,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罗马尼亚也在追随奥德集团。1883年罗马尼亚同奥匈签订秘密条约,根
据条约,奥匈承担的义务是:一旦罗马尼亚遭到俄国进攻,立即给予援助。
遂使罗马尼亚成为三国同盟的附庸。
此外,德国和意大利之间还订有特殊条款:如果法国企图在北非的黎波
里或摩洛哥扩张领土,意大利将采取极端手段,不惜进行战争;如果意大利
依照战争的结果而对法国要求土地的保障,德国不予阻挠,并设法使它达到
这种目的。这些规定,只对意大利有利,可见德国为了对付法国,竟不顾一
切来拉拢意大利。
1888年
2月,俾斯麦宣布了德奥同盟的存在。三国同盟的建立为后来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相互发生冲突的军事联盟中扎下了根。
欧洲出现了三国同盟,法国政府陷入俾斯麦所布置的包围圈中,孤立了
20年,这就要求法国政府要尽快寻求一条出路,来摆脱对法国业已形成的政

治上的孤立局面。对于需要和平而又不放弃复仇思想的已被削弱的法国来
说,如要进行新的战争,必须有可靠的同盟者。于是法国认定位于欧洲东部
那个最大的国家俄国就是这样的同盟者。而沙俄购买军火、推销公债,都得
依靠法国,因为法国的对外投资主要在欧洲,首先是在俄国。
治上的孤立局面。对于需要和平而又不放弃复仇思想的已被削弱的法国来
说,如要进行新的战争,必须有可靠的同盟者。于是法国认定位于欧洲东部
那个最大的国家俄国就是这样的同盟者。而沙俄购买军火、推销公债,都得
依靠法国,因为法国的对外投资主要在欧洲,首先是在俄国。
1891年
7月,法国舰队访问俄国,大受沙皇政府的欢迎。8月,两国就
缔结协定,约定一旦发生战争危机,双方要互相协商。这个政府协定本身没
有军事同盟义务。因为法国签订军事同盟条约须经议会批准,阻力大。1892
年,由法俄军方签订“军事协定草案”。1893年底和
1894年
1月,两国政
府以互换补交文件的形式确定了军事协定所规定的军事同盟义务。俄法协约
主要内容是:如果法国遭到德国或受德国支持的意大利攻击,俄国必须以其
全部军力对德作战;如果俄国遭到德国或受德国支持的奥匈帝国攻击,法国
必须以其全部军力对德作战。双方还规定了对德作战中各自应出兵的人数。
法俄协定的矛头,针对三国同盟特别是其盟主德国,法俄协定形成了另一个
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基础。
英国为了维护欧洲大陆各国的均势,以获最大利益,外交上一向标榜“光
荣孤立”的政策。“光荣孤立”政策就是:英国不参加军事集团,不用固定
的军事义务束缚自己;但这并不是中立,如七、八十年代德法战争危机,英
国都反对进一步削弱法国而向德国发出警告。英国的利益在于维持大陆列强
相互牵制的局面,使其势均力敌。这样就可以使英国放手向海外扩张。
但后来英德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在经济方面,德国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它的工业、运输和对外贸易
的发展,比英国迅速,英国自
19世纪
70年代起,原有的世界工业领导地位
日益低落,逐渐沦为第二流的国家。英国每况愈下,对德国望尘莫及,德国
资本家渐渐地将英国从国际市场上排挤出去,而且德国商品还很顺利地在英
帝国范围内与英国商品竞争。
而且德国帝国主义已经不能满足于它那相形见绌的殖民帝国。可是当德
国帝国主义走近“资本主义筵席的时候,席位已被占光了”。所以它要求重
新瓜分世界,而首先是夺取“殖民帝国主义的英国”的殖民地。1898年
5月,
德国驻英大使竟向英国外交大臣粗暴地说:“每个人都知道,英国是应有尽
有,而我们呢,相反地,所有的很少。”德国宰相比洛说得更露骨,他说:
“如果英国想吃一个弱国盘子里的东西,那它就应当让我们同它一起来吃。”
英国几百年来掌握着的海上霸权,德国也要起来争夺。德国为了建设强
大的海军,组织所谓“德国海军同盟”,宣称“海权就是世界霸权”,“海
洋是德国伟大的要素”,“德国的未来在于海上”。德国积极扩充海军,公
然威胁到英国的优势,英国当然不能容忍。
在错综复杂的欧洲国际关系中,英国认定了德意志帝国是自己的主要敌
人,于是它逐渐抛弃“光荣的孤立”这一传统政策,并寻求途径同与其争夺
殖民地的宿敌——法国接近。当时的英王爱德华七世是
18世纪以来英王中唯
一具有资产阶级政治眼光的欧洲政治家,几乎受到欧洲各国统治阶级的推
崇,他对于德国对英国的威胁早有戒备。而法国则渴望收复普法战争中丧失

的阿尔萨斯—洛林,早欲联英制德。如此两厢情愿,自然一拍即合。
的阿尔萨斯—洛林,早欲联英制德。如此两厢情愿,自然一拍即合。

8月,英法在伦敦签订英法协约。规定: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
的特权,法国承认英国在埃及的特权。在泰国以湄南河为界双方划分势力范
围。此外还调整了在其他殖民地的矛盾。军事合作没有列入政府间协约,是
后来在参谋总部之间达成协议的。1904年以后英国地中海舰队大部分调往英
国东海岸,面对德国的基地。
同时,英俄日益接近,于
1907年
8月在彼得堡双方签订了三条协定。
这样,既有俄法同盟,又有《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三方已结成
了一个帝国主义集团,它与“三国同盟”尖锐对立。欧洲分裂为森严对立的
两大营垒。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于巴尔干。

20世纪初开始,奥地利的财政资本,就要求奥地利在巴尔干采取直接
吞并的政策,夺取通往爱琴海的道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虽由奥国占领,
但根据柏林条约,仍属土耳其版图。1908年、土耳其发生革命,奥地利乘机
正式兼井了波黑地区。此举既加深了波黑人民对奥国的仇恨,也引起了他们
的同族邻邦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愤怒。
百年来沙俄帝国主义一直想霸占巴尔干半岛,控制黑海海峡,把博斯普
鲁斯和达达尼尔两海峡看作自己的门户。它的外交大臣萨佐诺夫说:“海峡
如果落入一个强国之手,则整个南俄的经济发展就依附那个国家。..谁占
有海峡,他就不仅掌握着黑海和地中海的钥匙,并且掌握着进入小亚细亚和
巴尔干腹地的钥匙。”所以沙俄打着支持巴尔干民族解放事业的旗号,企图
通过巴尔干国家的反土战争,以加强自己对该地区的控制。而德国则宣称要
用武力来援助奥国。
1909年
3月,奥匈在德国支持下,作了部分军事动员,准备对塞尔维亚
宣战。3月
21日,德国竟向彼得堡送去了一份类似最后通牒的文件,要求沙
俄逼使塞尔维亚立即承认奥国的吞并,否则就要对塞开战。沙俄因军事力量
不足,劝塞尔维亚接受奥匈压力,只得暂时屈服,塞尔维亚被迫承认实行“睦
邻”。这样,虽然保持了短暂的和平,但沙俄和塞尔维亚深感屈辱,使他们
更加密切地接近起来;而且塞尔维亚人的民族感情相当浓烈,表示一定要恢
复南斯拉夫领土;沙俄则着手恢复自己的战斗力,增加军队、加强军队的武
器装备、建筑战略铁路、恢复在日俄战争中丧失了的海军舰队。但奥地利胃
口太大,还想在巴尔干实行进一步的侵略。德国给予支持,认为自己的盟邦
侵入巴尔干,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更严密地控制土耳其的一个步骤。
俄奥双方越来越互相嫉视对方在巴尔干的影响,沙俄要完成它的“历史
使命”,霸占巴尔干半岛,而奥国则要防止它的南方边界出现一个强大的南
斯拉夫国家。双方斗争的焦点则是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并不屈服于奥地利的嚣张气焰,比较民主的新兴的塞尔维亚民
族独立的斗争,对奥匈帝国内受压迫的各族人民,特别是对塞尔维亚人和克
罗地亚人,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因而塞尔维亚就成了奥匈帝国的眼中钉、肉
中刺。从
1903年起,奥匈帝国就企图削弱塞尔维亚的独立,如有可能就完全
摧毁它的独立,使它完完全全地变为自己的一块殖民地。
20世纪初列强在巴尔干争夺加剧,使巴尔干各民族苦难加重。俄国革命
和亚洲的觉醒,特别是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对巴尔干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
起了积极作用。1911~1912年意大利土耳其战争及土耳其的失败,成为巴尔

干反土耳其战争爆发的契机。1912年
11月
28日,阿尔巴尼亚宣告独立,土
耳其被迫求和。
各大国和巴尔干各国代表与土耳其代表在伦敦召开和会。1913年
5月签
订伦敦条约。土耳其将依诺斯—密地亚一线以西的属地让给巴尔干各国,它
在巴尔干仅保有该线以东一小块土地,即伊斯坦布尔在内的黑海海峡以西的
一块土地。阿尔巴尼亚在各大国“保护”下独立。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一次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战争的结果是使原来在
土耳其奴役下的一些巴尔干人民获得解放。
战后,在分配原土耳其属地问题上,巴尔干各王朝发生纠纷。1913年
6
月,塞尔维亚同希腊结成反保加利亚同盟。保加利亚为先发制人,于
1913

6月底向塞尔维亚宣战。希腊、蒙特内格罗、罗马尼亚以及土耳其都站在
塞尔维亚一方参战。这就是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与第一次
巴尔干战争不同,它是一次争夺领土的王朝战争,其背后是大国争霸巴尔干
的斗争。
1913年
8月
10日,交战各方在布加勒斯特签订和约。保加利亚失掉它
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占领的土地。塞尔维亚获得马其顿大部,希腊得到马
其顿南部、色雷斯西部和克里特岛,罗马尼亚得到南多布鲁查,土耳其收回
它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失去的阿得里雅堡。
在两次巴尔干战争中,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都极力插手,进行一系列
明争暗斗。巴尔干成了欧洲的火药库。
奥地利皇位继承人弗兰茨·斐迪南是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的长侄,
是奥地利军国主义分子的首脑,极力主张对塞尔维亚进行“预防性的战争”。
他还对军事早有图谋:陆军方面,皇储主张修改宪法,废除奥匈帝国的“二
元制”而改行“三元制”,就是使帝国所统治的南斯拉夫同奥地利人、匈利
人有所谓平等的政治地位和权利,以此麻痹南斯拉夫各民族的斗争意志。正
是这个恶毒计划,使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认定皇储是凶恶的敌人和压迫者。
1914年
6月,奥国军队在波斯尼亚进行夏季军事演习,斐迪南亲自来到
萨拉热窝指挥。当然,指挥军队演习是他的主要目的,此外还有两个目的:
一是趁此机会好和他统治下的人民接触一番,和人民套套近乎,以便引诱它
们效忠皇室,而不至于反对他们。二是想让皇储夫人索菲娅能与皇储一道享
受享受皇家光荣,风光风光,因为
10多年来她在皇室中间一直较少地抛头露
面,这也是为日后当上皇后而打下基础。
当时萨拉热窝成为波斯尼亚的首都,已经历时有
500年了。它的主要大
街叫阿柏路。一边是商店,房子交错排列。另一边是一道矮堤,堤岸是一条
小河,河上有三座桥。准备行刺的普林西波等七人,就分布在这条大街上。
普林西波原来准备在第二桥头接应,但后来由于情况突变,他跨过阿柏路大
街,站在与桥相对的巷口,这是他行刺成功的地方。
6月
28日这天,萨拉热窝市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全市奉命悬旗以迎接
皇储。大街两旁人头攒动,拥挤非凡,大家都想看一看那位漂亮的皇储夫人。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