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五千年

_160 (现代)

龙集、陈官庄地区。6日,孙元良兵团想作困兽斗,不顾杜聿明的劝阻,自
行突围,遭我军全歼。这样,在淮海战场上,我中原、华东野战军分别将敌
人的一个重兵集团围住。究竟该先打哪一个呢?总前委据黄维兵团小杜聿明
集团大的情况,决定先打黄维兵团,暂困杜聿明。自 11月.. 25日以来,黄
维兵团.. 4个军被围在双堆集这样一块狭小的天地里,粮食供应非常困难,最
后士兵们不得不杀牲口吃树皮,士气非常低落。我军在作了充分准备之后,
于.. 1948年.. 12月.. 12日,连续发起攻击,15日,全歼黄维兵团。
龙集、陈官庄地区。6日,孙元良兵团想作困兽斗,不顾杜聿明的劝阻,自
行突围,遭我军全歼。这样,在淮海战场上,我中原、华东野战军分别将敌
人的一个重兵集团围住。究竟该先打哪一个呢?总前委据黄维兵团小杜聿明
集团大的情况,决定先打黄维兵团,暂困杜聿明。自 11月.. 25日以来,黄
维兵团.. 4个军被围在双堆集这样一块狭小的天地里,粮食供应非常困难,最
后士兵们不得不杀牲口吃树皮,士气非常低落。我军在作了充分准备之后,
于.. 1948年.. 12月.. 12日,连续发起攻击,15日,全歼黄维兵团。
淮海战役历时.. 66天,解放军共歼敌.. 55.5万人。这一战役的胜利,使长
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解放,使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上海直接暴露
在人民解放军的铁拳前。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
最多的一次战役。
淮海战役开始后,华北之敌傅作义集团便成了惊弓之鸟。当时,傅作义
集团有.. 50余万人,其中有傅作义的嫡系部队,也有蒋介石的中央军,分布在
东自山海关、西迄平绥路的张家口的长达.. 500余公里的狭长地带上,面临着
我东北、华北解放军的两面夹击。面对这一形势,美、蒋、傅均有自己的如
意算盘。美国不愿轻易放弃其在华北的权益,力劝傅坚守平津;蒋介石则主
张放弃平津、要傅南撤加强江南防线;傅作义的老巢在绥远、察哈尔一带,
再加上对蒋排斥异己、欲吞并自己深怀不满,因此不愿南撤,但考虑到他与
西北马鸿逵合不来,故一时间举棋未定。
11月.. 4日,蒋介石把傅作义召到南京,委以华北重任,答应他可以接受
美援;同时蒋、傅都错误地以为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后要休整.. 3个月才能
入关作战,遂决定暂时固守平、津、张地区,确保塘沽海口,以观战局变化。
据此,傅作义收缩兵力调整布署,先后放弃承德、保定、山海关、秦皇岛等
地、以加强张家口、北平、天津、塘沽的防卫,保证西撤或南撤的后路。
针对上述情况,中共中央决定乘傅作义犹豫不决的时候就地歼灭傅集
团,既不让它南进,也不让它西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中共中央决定一方
面稳住傅集团不让它逃跑,另一方面命东北野战军提前出发,出其不意地将
其包围,断其后路。为此,中央军委于10月底就已指示东北野战军组成先遣
队先行入关。11月 18日,中央又再次电示林彪,提前于.. 21日或.. 22日取
捷径以最快速度秘密入关,突然包围唐山、塘沽、天津三处敌人。同时,为
了迷惑和稳住傅作义,中央军委又命令华北野战军撤围归绥,缓攻太原。后
又令华东野战军暂缓对杜聿明集团的最后进攻。
参加平律战役的我军有华北、东北野战军及部分地方部队共约.. 100万
人,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平津作战总前委,林彪任书记,统一指挥

各参战部队和平津地区的一切党政工作。
各参战部队和平津地区的一切党政工作。
第一阶段,从.. 1948年.. 11月.. 29日到.. 12月.. 21日,主要是对傅作义集团分
割包围,断其退路。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平津战役的第一步方案就是向平绥
线发起进攻,首先包围张家口,断了傅作义的西逃之路。 11月 29日,
我华北野战军对张家口外围之敌发起进攻,很快攻下万全、怀安。傅作义为
了保证他的家底,急忙命令他的王牌军三十五军及两个地方部队火速驰援。
我军早料到这一着,马上派兵阻截。这时,我东北野战军主力已神速入关,
先头部队已攻下密云、怀柔。傅作义发觉后大吃一惊,慌忙命三十五军回援
北平。当三十五军到新保安时,被我军包围,傅作义先后派兵救援,但都被
挡了回去。中央指示,对张家口和新保安之敌围而不攻,使傅作义不敢舍弃
其看家实力马上南逃。为了抓住平、津、塘沽之敌不使其逃跑,党中央命令
我东北野战军主力务必不怕疲劳,不怕挨饿受冻,全力以赴向平津地区挺进。
从.. 12月.. 12日起,东北野战军先后到达平、津前线。21日,以神速完成了对
平、津、塘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并占领唐山等地。
第二阶段,从.. 1948年.. 12月.. 22日至.. 1949年.. 1月.. 15日,采取的策略是先
打两头,孤立中间。在完成对敌人的分割包围之后,我军开始歼灭各部被围
之敌。首先拿傅作义的王牌军三十五军开刀。12月.. 22日,我军第二兵团,
经过.. 8个小时的激战拿下了新保安,敌军长郭景云自戕,所率三十五军.. 1.9
万余人全部歼灭。23日,张家口被围之敌想由北向西突围,被我军坚决阻击。
终于将敌.. 5.4万多人全部歼灭。24日,张家口解放。
鉴于塘沽地形对我不利,林彪等建议先打天津,中央军委表示同意,在
人民解放军包围天津以后,一面肃清天津外围敌人,加紧攻城准备;一面劝
降守将陈长捷。早在天津被围前,蒋介石派了许多说客劝陈长捷南撤,而陈
既不愿弃其老长官傅作义于不顾,又不愿在南撤时被歼灭,遂决定凭借坚固
的城防工事和充足的粮食固守天津。1949年.. 1月 14日,东北野战军集中.. 22
个师,向天津守敌发动了强大的攻势,仅用.. 40分钟就攻破敌人坚固的城防。
经.. 29个小时的激战,“固若金汤”的天津就被英勇的解放军拿了下来,全歼
守敌.. 13万人。15日天津解放,守将陈长捷和天津市长杜建时等束手就擒。
天津被攻破后,塘沽守敌.. 5万余人从海上逃跑,17日塘沽解放。
第三阶段,从.. 1949年.. 1月.. 16日至.. 1月.. 31日,我军和平解放北平。在张
家口、新保安和天津、塘沽之敌被歼之后,北平之敌就已完全陷入绝境。为
保护北平这座驰名中外的文化古城免遭战火的摧毁,我军力争以和平方式解
放北平,并为此向傅作义提出了积极的建议。从.. 1948年.. 8月起,傅作义曾几
次派人同中共接触,表示愿意和平解决。但他自恃手中还有一些兵力,且对
蒋介石特别是美国抱有一定的幻想,一直犹豫不决。天津的解放给了傅作义
以沉重打击,接着我10万大军兵临城下。经过解放军和中共北平地区党组织
及开明人士的敦促,傅终于抛弃了一切幻想。同时,为保护北京.. 200万人民
的生命安全和珍贵的古都及文物,傅终于以民族大义为重,接受了解放军的
和平条件。l月.. 21日,双方达成《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义》。31日,
在北平国民党守军撤离市区,接受和平改编。
在北平和平解放过程中,我军一方面积极与傅作义和谈,另一方面,也
加紧了攻城的准备工作。党中央要求攻城部队作出精确的攻城计划,要保护
文物古迹,保护大学。攻城部队和清华、燕京大学师生一起绘制了详细的地

图,标明哪里可以攻,哪里不可以攻,指战员人手一册。同时,北平地下党
一面发动群众开展护校护厂等各种形式的斗争,一面努力作傅作义的工作,
并深入傅的统帅部了解情况以便随时掌握。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是我党地下
党员,对争取傅起了特殊的作用。
图,标明哪里可以攻,哪里不可以攻,指战员人手一册。同时,北平地下党
一面发动群众开展护校护厂等各种形式的斗争,一面努力作傅作义的工作,
并深入傅的统帅部了解情况以便随时掌握。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是我党地下
党员,对争取傅起了特殊的作用。

64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
52万余人,基本上解放
了华北全境并使华北、东北解放区联成一片。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
1948年
9月
12日开始至
1949年
1月
31曰结束,历时
142天,歼敌正规军
144个师,非正规军
29个师,共
154
万人。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对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
基本上被摧毁。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
基础”,预示着新中国的到来。三大战役的巨大胜利,也极大地震撼了世界,
美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报刊杂志,纷纷以各种形式报道中国三大战役
的战况,惊呼由此引起的世界政治局势的变化。“这一次将是一个伟大的高
潮,因为南京政府遭到的悲剧显示出一个时代的结束”——纽约的《先驱论
坛报》这样报道。日本、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工人阶级更是齐声称
赞中国人民的胜利。
三大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在三大战役中,以毛泽东
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抓住战略决战的时机,正确地选定了首战东北战
场的决战方向,针对东北、华东、华北三个战场不同的特点,制订了风格迥
异的作战策略,全面运用十大军事原则,高度地实施了作战艺术,创造了解
决敌军的三种方式,即天津、北平、绥远方式。三大战役中,毛泽东的军事
思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战
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在三大战役期间,人民群众
大力支援前线战争,正是在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三大战役才获得了顺利的发
展,并使敌人真正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三大战役胜利后,蒋家王朝的末日也就到来了。

建立新中国
建立新中国
1840年,英帝国主义发动鸦片战争,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
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加强对中国的瓜分蚕食,使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饥寒交迫,
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面临着国破家亡、民族灭绝的危险,人们在苦苦思索:中国的出路何在?
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的口号,洪秀全
则举起农民起义的大旗,建立了“太平天国”,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维新
变法”,孙中山奔走呼号,领导了辛亥革命,然而,这一次次的革命运动,
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就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资
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个个破产了。中国人民依旧生
活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之下,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1917年.. 10月,俄国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十月革命光辉的照耀下,在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伟大的中
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一个全新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
产阶级政党。它给中国人民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方向,使灾难深重的中
华民族看到了希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
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1922年.. 7月召开的中共二大,在中国现代史上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彻
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从此以后,中国人民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为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进行了长期英勇不屈
的斗争。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进行革命就必
须进行武装斗争,彻底摧毁反动政权。因此,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和推动了
北伐战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土地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滚出
中国的抗日战争等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非常重视
政权建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红色政权,还有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民
主政权,实质都是人民民主专政性质的政权,它们都是后来的新民主主义共
和国的雏形。
弹指一挥间,历史进入 20世纪 40年代。
抗日战争胜利在望,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召开各党
派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蒋介石却决心召开由他一手包办的“国
民大会”,妄图继续其独裁专制的统治。因此,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国
便面临着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殊死斗争。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广大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
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迅速尖锐化,上升为主要矛盾。斗争的焦点是建
立一个什么国家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大众要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独
立的新中国,把中国引向光明;而蒋介石集团却坚持内战、独裁、卖国的政
策,要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把中国引

向黑暗。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为了争取一个光明的新中国,还要继续进行
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革命进入了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决战时期。
向黑暗。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为了争取一个光明的新中国,还要继续进行
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革命进入了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决战时期。
为了揭穿敌人的阴谋,也为了尽最大的可能争取和平,1945年.. 8月.. 28
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
尔利陪同下,毅然乘专机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毛泽东亲赴重庆的消息轰动了海内外,受到舆论的热烈赞誉。诗人柳亚
子赋诗称颂毛泽东的行动为“弥天大勇”。张治中也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
件大事”。
重庆谈判历时.. 43天,双方于.. 10月.. 10日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
要》,即双十协定。次日,毛泽东在张治中伴送下飞回延安,周恩来率代表
团继续谈判,并于次年.. 1月迫使蒋介石签订《停战协定》,随后召开了政治
协商会议,通过了和平建国的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但是蒋介石根本无意于和平。6月.. 26日,他公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
协决议,悍然发动内战,以动用22万兵力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捍然发动
了对广大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这样,全面内战爆发了。
针对敌人的进攻,人民军队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制定的军事原则,集中
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先后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对山东、陕北解放
区的重点进攻。随即,党中央根据形势的发展,果断作出了由战略防御转入
战略进攻的决策,刘伯承、邓小平率领12万大军,于1947年 6月 30日晚,
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在黄河南岸取得鲁南
战役的胜利,随后长驱直入,千里跃进大别山,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这块
根据地南慑武汉三镇,东逼国民党首府南京,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心脏,迫
使敌人转入全面防御。此后,整个战局发生了根本变化,战略决战的时机已
经成熟。1948年.. 9月,济南战役打响,由此拉开了大决战的序幕。人民解放
军先后发起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 1948年.. 9月.. 12日
开始,至.. 1949年.. 1月.. 31日结束,历时.. 4个月零.. 19天,共歼敌.. 154万人。
三大战役使蒋介石打内战的老本输光赔尽,他在长江以北的力量全线崩
溃,在长江以南也难组织起系统有效的防御。
军事上的赌博遭到了惨败,蒋介石在内外要求和谈的压力下,于.. 1949
年元旦,故作姿态地发表了表示愿意和谈的《新年文告》,并声明,只要和
平能够实现,“则其个人的进退出处,绝不萦怀。”
其实,蒋介石并无为了大局而舍掉总统宝座的决心,文告发表的前夜,
即.. 1948年.. 12月.. 31日,蒋介石在官邸设宴,邀集了党政大员.. 40多人。
会上,蒋介石以低沉的语调说:“现在局面严重,党内有人主张和谈,
我拟好一篇文告,准备于元旦发表,现在请岳军(张群)先生读一遍,征求
大家意见”。
张群念完全文,场内鸦雀无声,空气十分紧张,李宗仁坐在蒋介石右首,
不动声色。
最后,还是蒋介石打破了沉默,问李宗仁对此有何意见,李宗仁很巧妙
地回答说:“我与总统并无不同意见”。
此时,蒋介石再也难以自制,火冒三丈地说:“我并不要离开,只是你

们党员要我退职,我之愿下野,不是因为共党,而是因为本党中的某一派系”。
随即吩咐张群,有关他下野的这一句话必须列入记录,说罢,便气冲冲地离
开了大厅。
们党员要我退职,我之愿下野,不是因为共党,而是因为本党中的某一派系”。
随即吩咐张群,有关他下野的这一句话必须列入记录,说罢,便气冲冲地离
开了大厅。
蒋介石的所谓求和声明,提出以保存伪宪法、伪法统及伪军队作为谈判
的条件,可见其并无和平诚意。l月
14日,毛泽东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
对蒋的求和声明予以揭露,提出“惩治战犯”等八项条件作为和谈的基础,
与此同时,蒋介石要美英等国调解内战的要求也遭到了回绝。至此,蒋介石
不得不于
1月
21日引退,其总统职务由副总统李宗仁代替,李宗仁上台后,
表示愿以中共所提的八项条件为基础,与中共进行和谈。
蒋介石下野后,前往老家浙江奉化溪口镇退居幕后指挥。他提出和谈的
限度是划江而治,同时强调“备战要旨”应“以整饬军事为重”。他计划争

3至
6个月时间,在江南重新编练
200万新兵,以便卷土重来,同时还作
了退保台湾的安排。李宗仁的打算,也是守江谋和,同中国共产党人“划江
而治”,重新出现“南北朝”的历史局面。
李宗仁准备在
8项条件基础上和谈的消息披露以后,溪口方面立即用长
途电话向孙科发出指示,于是以孙科为首的行政院要员,悄悄离开南京,撤
到上海。不久,行政院迁往广州。至此,国民党反动派统治陷于四分五裂的
局面。
大厦将倾,蒋介石的追随者纷纷发出绝望的哀鸣。曾任蒋之侍卫长,时
任淞沪警备司令的宣铁吾说“我看这样下去,我们恐怕只有这样一条路好走
——跳黄浦江!”蒋的秘书陈布雷眼看国民党政权覆亡在即,在南京绝望地
自杀了。1949年国民党的“理论家”戴季陶也自毙于广州。
无可奈何花落去,蒋家王朝似将倾之大厦。
1949年
4月
1日,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共中央代表团开始同张治中
为首席代表的国民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谈判。
4月
15日,中共代表团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送交国民党代表
团,并限国民政府在
4月
20日以前对协定表明态度。协定对李宗仁所要求的
“就地停战”和“划江而治”两点未作丝毫让步,从而使李划江而治的幻想
落空。国民政府代表团一致同意接受这个和平协定,但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的
中常委和中央政治会议、却拒绝接受。20日,李宗仁、何应钦电令北平国民
政府代表团,拒绝在协定上签字,这样,谈判宣告破裂。在中共方面的诚挚
挽留下,国民政府代表团成员留在了北平,多数人随后参加了筹建新中国的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由于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4月
21日,毛泽东主
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作战一声令下,强大的人
民解放军雄师百万立即以摧枯拉朽之势挥师南渡,兵锋直指国民党反动派的
千里江防。
4月
20日,人民解放军中路作战集团,首先扬帆启航。向长江南岸的芜
湖、铜陵—线突击。
在长达
100多公里的江面上,数不清的战船,满载着英勇的战士,顶着

汹涌的波涛,向南岸急驶。
汹涌的波涛,向南岸急驶。
数千条战船排山倒海一般,迅速接近南岸。
英雄的突击营战士跳下战船,涉着浅水,冲过泥滩,一面射击一面强行
登岸,一举突破了敌人的江防阵地,并神速地扩大战果。
4月
21日晚,人民解放军东西两个作战集团也同时发起了进攻。两路渡
江大军以勇猛的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击,突破了敌人的长江防线。
这样,蒋介石下野后积极部署、苦心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在人
民解放军的凌厉攻势面前倾刻间土崩瓦解。几天前,国民党国防部次长还在
高谈阔论道:“长江自古是天险,曹操、苻坚都渡不过来,何况共产党。除
非他是天兵天将!”汤恩伯也自负地吹嘘说:“长江天险,共军没有海空军
配合,不易大举渡江。”解放军渡江成功、彻底摧毁了“固若金汤”的国民
党江防以后,汤恩伯遂于
22日下午匆匆决定全线撤退。俗语云:“兵败如山
倒”,蒋军官兵仓皇逃命,溃不成军。
23日,人民解放军胜利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总统府”上空飘

22年之久的青天白日旗悄然降落,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彻底覆灭。
渡江战役后,在全国战场上,人民解放军各路野战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
继续向华东、华中、中南、西北、西南各省,举行中国有史以来未曾有过的
大进军。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终于被赶出中国大陆,仓皇逃往台湾。
随着革命形势的胜利发展,中国人民热切地盼望着新中国的诞生。
1949年
6月
15日下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
平中南海勤政殿开幕。这次会议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任的筹备会常务委员
会,负责起草共同纲领,拟定政府方案等,筹建新中国的工作全面展开。

1948年
3月
20日,毛泽东在离开陕北的前夕就提出过建立中央政府
的问题,并指出其时机大约在
1949年。历史的发展再次验证了这位伟人的非
凡预见。
1948年
4月
30日,当国民党“行宪国大”的闹剧行将收场、蒋介石刚
刚登上总统宝座的时候,中共中央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号召,号召
“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
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号召立即得到广泛、热烈
的响应和赞成。
为了加速新政协的召开,中共中央邀请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及早进
入解放区,共同筹建新政协会议。据不完全统计,从
1948年到
1949年
3月,
途经香港乘船到达解放区的知名人士和作家、演员以及起义的国民党官兵
等,共有
350人以上。3月至
9月,柳亚子、黄炎培等一大批著名民主人士
又陆续到达北平。
毛泽东还特别邀请宋庆龄北上。1949年
1月,毛泽东、周恩来致电宋庆
龄,告诉她新政协即将召开,希望她能够参加筹建新中国的伟大事业。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