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五千年

_121 (现代)
宁语)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他们能够创立崭新的学说,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实践中完成了立场、世界观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来源,是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
哲学。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是他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世界上万事万
物发展的源泉是“绝对精神”(又叫“绝对观念”)。这种“绝对精神”是
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是永恒存在着的。正是绝对观念的运动变化才产生出了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他认为没有矛盾就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矛盾是万事
万物运动和发展的唯一动力。他阐述了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至变规
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这些都是他对人类作出的重要贡献,具有伟大的历
史功绩。但是他的辩证法思想是建立在唯心主义之上的。他认为整个物质世
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绝对精神”的发展,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费尔巴哈是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

表。他正确地论述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批判了黑格尔所谓“绝对精神”
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体系。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们
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在物质以外没有任何独立的“绝对精神”存在,物质
决定精神。但是他在坚持唯物论的同时,却又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因而他的唯物主义思想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
表。他正确地论述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批判了黑格尔所谓“绝对精神”
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体系。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们
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在物质以外没有任何独立的“绝对精神”存在,物质
决定精神。但是他在坚持唯物论的同时,却又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因而他的唯物主义思想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于以法国的圣西门(1760—1825
年)、傅立叶(1772-1837年)和英国的欧文(1771—1858年)为代表的空
想社会主义。三位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
恶。圣西门把资本主义叫做“本末倒置的世界”,“游惰者”过着荒淫无耻
的寄生生活,而劳动者则挣扎在饥饿、死亡线上。傅立叶尖刻地揭露了资本
主义社会的贫困是由富裕造成的。欧文认为,“私有制使人变成魔鬼,使世
界变成地狱”,是社会一切罪恶和贫富不均的总根源。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
来社会还提出了一些积极的设想。
圣西门主张:“一切人都应当劳动”,迅速改善最贫困阶级的物质、精
神状况,用统一组织社会生产的办法代替私人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对人的管
理应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来代替。傅立叶认为“在任何社会中,
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程度”,预计在未来社会中,劳动不
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乐生的需要。欧文认为,理想社会是建立在生产资料
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组织,主张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并改善劳动者的劳动、
生活条件。在他们看来,“理性”和“天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过去,就是由于缺少“天才人物”,才使社会陷入迷误、斗争和痛苦的境地。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也是不合乎理性和正义的。他们幻想通过说服教育
和示范的办法,呼吁上层社会人士协助,使其理想变成现实。他们以为只要
人们理解了他们的主张,剥削、压迫和邪恶就会自然消除。他们反对一切政
治运动,反对阶级斗争,反对暴力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
义时,批判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有益的内容。
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
义的主要的基本理论来源。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没有这些思想理论基
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
19世纪
30~40年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取得的成就,对马克思和恩格
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时,对数学、物理
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都有了巨大的进展。特别重
要的成就有:施莱登于
1838年和施旺于
1839年提出的细胞学说;1842年迈
尔和焦耳发现的能量守恒转化定律;达尔文在
1844年提出的物种可变的思
想,后来形成为有名的进化论。这三大发现和当时所有的自然科学成就,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自然科学方面的根据。
对历史科学深入细致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早在大学时,马克思就选修了德意志法学史、罗马法学史和近代艺术

史等。1843年
5月—10月他对英、法、德、美、意大利、瑞典、波兰等国历
史特别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行了认真而系统的研究。他所阅读的历
史著作时间横跨从公元前
6世纪到
19世纪
30年代
2500多年,内容涉及到世
界史上的各种重大事件。恩格斯在曼彻斯特时认真地研究了英国的历史,特
别是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历史,从而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
力,促进了唯物史观的创立。毫无疑问,历史科学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的形
成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1818年
5月
5日,卡尔·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南部的特利尔城的律
师家庭里。12岁时,他进入了特利尔中学。在这里,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
并开始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1835年
10月,中学刚毕业的马克思来到了“大学城”波恩,听从父亲
的安排考入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他又转入了柏林大学继续学习法律,
在大学学习期间,他对历史和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837年,马克思在柏林大学读书的时候,参加了柏林的“博士俱乐部”,
成为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作为青年黑格尔分子,马克思的世界观是唯心主
义的。
1841年,马克思以《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区
别》的毕业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这篇博士论文是马克思反对宗教反对专制
制度的宣言书,他的主张与青年黑格尔派产生分歧,最终导致他与青年黑格
尔派的决裂,表明马克思已经成为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和坚定的民主主义
者。
大学一毕业,马克思就一改青年黑格尔派纯粹理论批判的立场,而把理
论与社会现实斗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1842年
1月,莱茵省的自由资产阶级
在首府科伦创办了《莱茵报》。从
4月份开始,马克思为该报撰稿,10月
15
日,他担任了《莱茵报》的主编。从这时起到
1843年
3月
17日辞去主编止,
又称为马克思的《莱茵报》时期。这一时期是马克思开始从唯心主义向唯物
主义转变、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时期。
由于《莱茵报》的影响越来越大,政府加紧了对该报的干涉和迫害。马
克思愤而于
1843年
3月
17日声明退出该报。5月底,来到了未婚妻燕妮的
居住地克罗茨纳赫,并于
6月
19日举行了婚礼。从此时至
11月离开祖国的
时期内,他除了继续批判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外,还广泛地阅读和摘录了大量
的历史著作和政治学著作,留下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五本“克罗茨纳
赫笔记”。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批判了黑格尔的国家学说,纠正了黑格尔对国家
与社会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国家的本质,是马克思主
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为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做了理论
上的准备。
1843年
11月,马克思和燕妮移居“新世界的新首府”巴黎,从此开始
了他们长期的侨居生活。从此时到
1845年
2月被法国政府驱逐,可称为他的
巴黎生活时期。这一时期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史上是又一个决定性转折时
期。
当时的巴黎是无产阶级运动的发达地区,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心,是各
种流派的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集中地之一。这里有形形色色的空想社会主义和
共产主义理论,还有大量的各国流亡工人及组织。因此,在这里一方面存在

着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也便于深入地考察资本主义社会
和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研究,所以马克思选择了巴黎作为和阿·卢格共
同编辑刊物的地点,并建议将新编刊物定名为《德法年鉴》。《德法年鉴》
的任务是“揭露旧世界,并为建立一个新世界而积极工作”。也要“对现存
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所谓无情,意义有二,即这种批判不怕自己所作的
结论,临到触犯当权者时也不退缩”。
着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也便于深入地考察资本主义社会
和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研究,所以马克思选择了巴黎作为和阿·卢格共
同编辑刊物的地点,并建议将新编刊物定名为《德法年鉴》。《德法年鉴》
的任务是“揭露旧世界,并为建立一个新世界而积极工作”。也要“对现存
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所谓无情,意义有二,即这种批判不怕自己所作的
结论,临到触犯当权者时也不退缩”。

3月,《德法年鉴》正式出版了,在这个刊物里载有马克思的《<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和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
判大纲》、《英国状况》等。
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了无产阶级只有进行社会主义
革命的“人类解放”,才能把人从私有制和金钱的铁蹄下解放出来。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马克思表现出了一种彻底不妥协地反
对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他认为“在同这种制度进行斗争当中,批判并不是
理性的激情,而是激情的理性。它不是解剖刀,而是武器。它的对象就是它
的敌人,它不是要驳倒这个敌人,而是要消灭这个敌人。”马克思考察了德
国的社会阶级关系,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作了卓越的分析和精辟的论述。
他认为光靠理论是不能推翻旧制度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
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
质力量。”因此,马克思最后又反复强调了无产阶级革命一定要和社会主义
理论相结合。“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
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
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
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
但《德法年鉴》只出版了一期就被迫停刊了。随后,马克思即转入了对
经济学的系统研究,并深入到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去。1844年
8月,他完成了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典型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
分之间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具有奠基性的重要地位,代表了
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最高成就。
在马克思基本确定了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同时,也就是在
1843年—1844
年间,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也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
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于
1820年
11月
28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的一
个工厂主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徒。普鲁士的正统思想和宗教
传统在这个家庭里是根深蒂固的。1834年,恩格斯在爱北斐特理科中学读
书。这所学校的许多教师的自由主义思想对他的影响很大。
恩格斯在
1844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从自由贸易理论入
手,研究了众多的经济范畴诸如商业、价值、价格、地租、资本、劳动、竞
争等等,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矛盾的不可克服
性。这个大纲用鲜明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是最早的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被马克思誉为“天才大纲”。
1844年
8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见了。从此以后,这两位伟大的
学者和战士在一个旗帜下携起了手,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同甘共苦,奋斗
终身。
1845年
2月,马克思、恩格斯的第一部合著《神圣家族》出版了。这部

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石。用列宁的话说,“它奠定了革命唯物主义的社
会主义的基础。”
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石。用列宁的话说,“它奠定了革命唯物主义的社
会主义的基础。”
1845年,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问世。在这部书中,“恩格斯
第一个说明了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说明了正是它所处的那种低
贱的经济地位,无可遏止地推动它前进,使它去争取本身的最终解放。”
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第二部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问世。这部
著作是《神圣家族》的继续。它第一次论及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第一次分析了人类历史的几个基本社会形态;它表明了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科学共产主义
的哲学基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
1847年
7月马克思发表了《哲学的贫困》。《哲学的贫困》发展、完善
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同时也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起
源。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指出:“利润和工资的提高或降低只是表示资本
家和工人分享一个工作日的产品的比例,在大多数情况下绝不致影响产品的
价格。”这里实际上回答了剩余价值来源于工人的剩余劳动,并表明剩余价
值以利润形式被资本家占有。于是揭开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由于唯物史观的发现,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
科学。
1848年
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撰写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在伦敦发表了,这是无产阶级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是人类发展
史上的一件大事,在科学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伟大
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于
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
言》,已对这个学说(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引者注)作了完整的、系统的、
至今仍然是最好的阐述。”它“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
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
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使
命的理论。”“《宣言》中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
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
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
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
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
(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
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
《宣言》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这是社会历史
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
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指出虽然“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

作用”,但是现在却撕下了“温情脉脉的面纱”,把一切都变成了“纯粹的
金钱关系”,“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掩盖着的
剥削”。资本主义社会本身所存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使“资产阶级用来推翻
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毫无疑问,“资产阶级不
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
的工人,即无产者。”“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
的。”
作用”,但是现在却撕下了“温情脉脉的面纱”,把一切都变成了“纯粹的
金钱关系”,“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掩盖着的
剥削”。资本主义社会本身所存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使“资产阶级用来推翻
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毫无疑问,“资产阶级不
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
的工人,即无产者。”“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
的。”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世界工人运动和无产阶
级革命指明了斗争方向。随着革命实践的深入,马克思和恩格斯又不断地总
结革命经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越来越丰富和完善;而且,他们还特别强调
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因时因地的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正如他们在
1872年所指出的:“不管最近
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
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个别地方
本来可以作某些修改。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
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场伟大革命,为无产阶级的斗
争和解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胜利正是马克思主义和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结晶。马克思主义的形
成,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奥斯塔利兹之战
奥斯塔利兹之战
18世纪末的法兰西,发生了一场旨在推翻等级制度从而确立共和的变
革,激起了欧洲专制君王们的愤怒和惊慌。几乎所有的君主国家,由于害怕
革命的蔓延而集结到了反法联盟的旗帜下。一时间,法兰西成为众矢之的。
反法联军的骑兵不时出没于法境内外。尽管英勇的法国人民一再击退了他
们,各国始终末曾放弃反戈一击,其军队的规模日愈庞大,进攻也一浪高过
一浪。战争就这样持续进行着,它结束的时候也许是一方对另一方取得绝对
优势的时候。
当外国军队不断涌来的时候,法兰西国内的风暴也一刻没有停歇。党派
之争、镇压叛乱、反对复辟、烧毁地契..这一切都是以疾风暴雨的方式进
行的,伴随着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雅各宾派的革命独裁发展到了顶峰。雅
各宾派的统治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到高潮。然而党内的分裂使这一
派的能量日趋枯竭,最后罗伯斯比尔等人被推上断头台。1795年
10月
27日,
法国成立了督政府。但此时共和国的军事形势是不利的,各国的军队在虎视
眈眈,企图一举摧毁法国军队。法国需要杰出的军事家和强大的军队来保卫
国家。
在督政府执政期间,拿破仑由于出色地领导了意大利方面军而获得政府
的赞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于
1796年成功地指挥了皮埃蒙特战役,使波拿
巴成为法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1797年,拿破仑·波拿巴回到了巴黎。这时,督政府的权力达到了极盛
时期。因为在这时期,它已经完全没有拿枪的敌人了。督政府平定了国内反
动势力,打败反法同盟后,就强迫奥地利接受欧洲大陆的和平,同时与德意
志帝国进行谈判。然而,督政府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使自己真正变成侵凌
别国的罪人。威尼斯共和国被瓜分了。督政府这一作法无疑使自己处于不利
的境地里。法兰西隐伏新的危机。
拿破仑凯旋归来,受到督政府的欢迎。这种热烈表示,在督政府是勉强
的,而人民是真心实意的。督政府授予拿破仑以任何共和国将军从未享有过
的荣誉。在卢森堡宫建起了一个祖国祭坛,用从意大利虏获的多种旗帜搭起
了一座牌楼,让拿破仑从牌楼下走过去参加盛大的欢迎他的仪式。督政府主
席巴拉斯在对他的胜利表示赞扬和祝贺之后,就促他“举行一次出征,为伟
大民族雪洗耻辱,恢复尊严,为他一生的功业增光”。这次出征指的是征服
英国。表面是准备在英国登陆,实际上却是准备进攻埃及。督政府这样做是
基于防备心理的作用。因为拿破仑在意大利独断独行的举动,以及他那有些
做作的朴实中透露出来的野心,令督政府感到担心。督政府看到远征埃及可
以使一个可怕的将军离开,又能假道印度攻击英国人。这真是一个堪称一石
二鸟的好主意。不幸的是,当拿破仑两年后秘密回到巴黎来的时候,督政府
的官员们才发现他们的算盘落空了。
1799年
10月,拿破仑在弗雷居斯登岸。他以凯旋者的姿态,行经全国
各地,从地中海沿岸来到了巴黎。拿破仑的来临激起了全国温和派群众的热
情。他受到善意的欢迎,他成了所有派别的争夺对象。他表现得庄严、朴实、

稳健,冷眼旁观。尽管他不急切,不浮躁,却有一种信心很足的神态,人们
可以在他身上看出某种阴险的用心。他不说出来却让人猜测他的用心,因为
一件事情总是有人希望才会发生。拿破仑争取了一批在巴黎的、对自己表示
热忱和忠诚的将军和部队。他们商定要以特殊形式召集两院中最温和的代
表,向元老院陈明国家遭受危难,雅各宾派过激主义的威胁迫在眉睫,要求
把立法机关迁到圣克卢,并任命唯一能够拯救祖国的拿破仑将军为部队司
令,然后用武力推翻督政府,并暂时解散立法机关。这个计划定在雾月
18
日晨执行。
1799年
10月
18日,元老院被迫同意了谋叛者的要求。拿破仑取得第一
步的胜利。19日,拿破仑在元老院外对他的士兵们说:“弟兄们,我率领你
们取得了胜利,我可以依靠你们吗?”士兵回答说:“可以,可以,将军万
岁!”拿破仑接着说:“士兵们,我们原以为元老院能拯救祖国,但恰恰相
反,他们肆意捣乱,有的煽动分子企图挑拨元老院来反对我!弟兄们!我可
以依靠你们吗?”“可以,可以,拿破仑万岁!”“好吧,那我就要教训教
训他们了。”从这以后,拿破仑就开始了他的军事统制。这个人不久便把法
国变成一支军队,而且将使全世界只听到法兰西军队的脚步声和法兰西意志
的声音。
“雾月政变”后,拿破仑取得了法国最高统治权。此时,法国人都感到
需要有一个精明强干的人来复兴法国。拿破仑正是适合于这一事业的伟大人
物和功名卓著的将军。
拿破仑依靠自己在军事上的胜利,逐渐将自己的地位巩固下来了。法国
军队在他的指挥下,打败了包括奥地利、俄国、葡萄牙、奥斯曼帝国及英国
的军队,逼迫这些国家与之签订了和约,从而实现了“普遍的和平”。这些
胜利使得拿破仑在政治上如日中天。1802年
8月
2日,拿破仑成为法兰西终
身第一执政,当了皇帝,元老院将最高权力交给了拿破仑。
拿破仑在国内扩大了自己的权力,而这种权力又随着领土的扩张而发展
到国外。拿破仑分别于
1802年
8月
26日和
9月
11日把厄尔巴岛和皮埃蒙特
并入法兰西共和国。10月
9日,他又占领了巴马国;最后,10月
21日,他
派遣了一支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