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五千年

_120 (现代)
因为殖民地与英国远隔
3000英里的大洋,英王及其大臣对那些属地的控
制是微乎其微的,主要是通过派任殖民地总督的方式。13个殖民地的总督,
基本上都是英国的贵族集团与军事头目,握有军政、财政、司法大权,代表
英国的统治阶级的利益来镇压殖民地人民。虽然从
1619年的弗吉尼亚立法会
议起,各殖民地就先后实行了资产阶级代议制,设立了自己的由民选产生的
议会,但由于殖民地对选举权作了苛刻限制,因而被选入议会的都是豪绅与
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但是,殖民地人民对其政府的控制却也远胜于英国本
土人民对其政府的控制。
为了本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政府盼望殖民地能为它充分提供原料和
半制成原料,同时又希望殖民地成为它的商品消费市场。英国便主要以此为

根据来制定其殖民地的政策。克伦威尔执政时期,议会通过了一系列航海法
令等限制殖民地贸易的发展,英国政府限定北美殖民地生产的烟草、蓝靛等
农产品必须首先运到英国销售,北美
13个殖民地居民所需工业品则必须单独
从英国输入。这些规定都严重地阻碍了北美经济的发展。

18世纪中期,英属北美的
13个殖民地在经济上仍是以农业为主,各
地的农业人口均在
90%以上,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快。在新英格兰一
带,纺织、伐木、采矿、冶炼和造船等工业已经兴起,各式各样的手工工场
日益增多,殖民地之间经济往来也日趋频繁:新英格兰一带的殖民地把工业
品销到南方,而南方殖民地则以粮食和原料供应北方,从而初步地形成了统
一的国内市场。在独立战争前,北美殖民地已有
2000万美元的出口额了。
英国政府对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深感不安,他们采取了严厉的措施
来限制殖民地的发展,特别是对北美制造业限制更为严厉。
为了保护英国本土的厂商利益,英国政府下达禁令,不准美洲的殖民地
制造铁制品,目的是为了增加殖民地对宗主国的依赖。英王的这些做法,阻
碍了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当地的工商业破产,工人失业,农
民也因剥削政策而受损失。因此,北美殖民地的新兴资产阶级以及广大人民
同英国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一天比一天尖锐。
1763年,英国击败法国及其印第安联盟而取得七年战争的胜利,而使美
洲殖民地与大不列颠的关系有了崭新的变化。
英国打败法国之后,成为了密西西比河以东整个大陆的主宰,把法国势
力逐出了北美大陆,而且还取得了印度,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和
海洋上的霸主。但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国家的债务增加了一倍,财政
严重亏空。
为了解决财政赤字,英国政府提高了国内税收。这又引起了大地主和资
本家的不满,因为他们是主要税收的承担者。由于大地主和资本家在议会中
占据了多数,因而使议会通过了向殖民地征税的提议,以减轻自己的负担。
这样大地主、资本家就把课税的重担转给了北美居民。
英国政府为安抚印第安人而使边境维持安静,曾宣布法令禁止白人移居
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地区。本来参加对法兰西和印第安联盟战争的士兵被许
愿,可获得一块免费土地,如今也不行了,这使得退伍军人们大为恼怒。而
殖民地的土地投机者们也深为不满,因为他们想通过侵占割取当地部落人的
土地来发一笔财。尽管英国政府三令五申,仍有大批的殖民地移民,无视禁
区线,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进入今天的肯塔基。
为了防备印第安人的袭击和失败的法国人的复仇,议会又派遣了一支
1
万人的常备军到北美驻扎,而由殖民地人民承包所需经费的三分之一。而这
一措施,更是进一步恶化了国王与殖民地的关系。
1765年,英国政府决定在北美大陆征收印花税。这条法令一颁布,北美
人民更为恼火和不安。因为近一个世纪来,殖民地人民已确立了自己的生活
方式,而且受到他国的“国家精神”的鼓舞,而不愿受任何无理的压迫。正
因为这样,殖民地各州一致行动,反对英国政府在北美征收印花税。殖民地
人民发誓:只要英国政府一天不废除《印花税法》,他们就一天不买英国货。
抵制印花税运动加强了北美殖民地的团结。
北美抵制英货运动有力地打击了英国的工商业,因为它们就是靠殖民地
市场为生的。英国本土的经济遭到了巨大损失。

在殖民地人民的坚决反对下,1766年
3月英国政府废除了《印花税法》。
但英国仍坚持它有权向殖民地征税。殖民地人民虽不满英国政府任意课税,
但仍遵守贸易上的规定与征收关税的要求。
1767年,查理·唐森德就任英国的财政部长,他向议会提出“征收输往
英国的殖民地的所有玻璃、纸、铅、茶叶等产品的关税”的法案,并被议会
通过。并且规定:为杜绝走私,英国的税务人员可随时到船舶、店铺、货栈
和私人住宅进行搜查。这些规定与法令顿时在殖民地掀起轩然大波。北美各
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日益激化。殖民地人民再次掀起了规模很大的抵制英
货运动。他们一致决定:如果英政府不废除这一法案,殖民地人民将不偿还
向英政府借贷的一切债款。
这次抵制英货运动导致英内阁的垮台。新内阁为了平息此事件,废止了
关税法案,仅有茶税一项留下。此时,英政府与殖民地间的冲突表面上有了
缓和,其实,双方斗争仍很激烈。
东印度公司基于财政理由,决定把生产过剩之红茶,倾销到北美殖民地。
英政府为协助该公司,而于
1773年准许将茶叶运往殖民地,条件是价格可低
于一先令,但不得少于殖民地的每磅三便士的税率。英政府此举使表面上缓
和了的情势,又立刻尖锐起来。殖民地人民认为,所谓的“必须付三便士的
税率以象征英王的权威”不过是个借辞。多付几便士茶税,他们并不在乎,
只要否定英政府所自认拥有的课税权利。在此情形下,终于发生了一系列正
面直接冲突。
英驻军在波士顿遭到袭击,在英军反击时,有五名市民殒命;罗德岛港
口的普罗维登斯人民又烧毁了英税关的船只。最有影响的一次是发生在
1773

12月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在一个严寒的夜里,有一批波士顿的爱国志
士乔装作印第安人,闯上几艘停在波士顿港口的英国货船上,把价值
1.5万
英磅的英国从东印度公司运来的茶叶抛入海中,以抗议英政府的统治。“波
士顿倾茶事件”标志着北美人民的反英斗争进入了新的阶段。
波士顿倾茶事件是令英国政府所无法忍受的,国王决定以强硬手段来对
付造反的马萨诸塞州人民。从
1774年
3月起,英国政府一连颁布了几道法令:
封锁波士顿港,绝对禁止其与外界往来,要用饥饿来使波士顿人民屈服;英
议会将俄亥俄州到密西西比州之间的土地交由魁北克管辖,粉碎人民向西迁
的希望;同时又承认加拿大的天主教徒有其信仰自由,并笼络当地信奉天主
教的法国移民,造成他们与英国殖民地里清教徒的对立,而阻止殖民地人民
西迁。
英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更使北美人民怒火万丈,他们纷纷拿起武器,
进行武装反抗英王的斗争。
北美殖民地各州为谋求统一运动,而派遣代表到费城召开会议,商讨共
同对付英国的办法,这就是第一届“大陆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共有
55
人,全是殖民地著名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人们的政治倾向大致分三派:一
是激进派,其代表人物是沙弥尔·亚当斯;一是稳健派,其代表人物是华盛
顿、约翰·亚当斯;一是保守派,其代表是约翰·贾。会议刚一开始的时候,
保守派气焰甚是嚣张,投票反对独立,要求与英国统治集团妥协。后来,由
于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才把这种逆势扭转过来。
“大陆会议”也暴露了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一面。但在人民推动下,它仍
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发表《权利宣言》指出北美殖民地人民理应享有“生命、

自由和财产”的权利;再是用“大陆联盟”之名义制定了一套对英国的禁令,
即禁止从英国输入任何商品,禁止把任何商品输往英国,禁止购买英国货,
违禁者以“美洲自由之敌”论处。后面的这一决定,意义重大,因为在此之
前,北美
13个殖民地从来没有过共同的立法、行政机关,而此时“大陆会议”
制定了强制性的、在北美各殖民地通行的法令,而成为最高的政权机关。
这样,在英国的北美殖民地出现了两个政权对立和斗争的局面,一是英
国殖民当局的反动政权;另一是北美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政权。双方斗争激烈,
水火不容。
1775年爆发的莱克星顿枪声是北美独立战争的导火线。从此,声势浩大
的北美独立战争揭开了序幕。
马萨诸塞州的总督佳奇,深信他的部队将在
1775年春受到攻击,便决定
先行占领民兵在康柯德的部分非法军火库。于是,在
4月
18日晚上,他派遣
一支
800人的队伍,向莱克星顿进发了。
但是,爱国者事先侦察到了这个消息。银匠保尔·瑞维尔骑马出发,奔
往各地报警。于是,波士顿近郊的民兵迅速集合起来,埋伏在通往康柯德的
大道两侧。4月
19日拂晓时刻,当英军走近莱克星顿时,突然枪声响了,民
兵伏击了英军。当英军勉强走到康柯德时,发现军火早已转移了,而且在那
儿又遭到了更猛烈的抵抗,于是便仓惶逃回波士顿,沿途又不断遭到民兵的
狙击。在这次战役中,英军死伤和被俘有
300人,这就是历史上的“莱克星
顿枪声”。它如同第一声春雷一般,掀起了北美人民反抗英王统治的新高潮。
莱克星顿战役胜利的消息极大地激发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爱国热情,各
地民兵队伍前来支援波士顿人民。几天之内,汇集在波士顿的民兵就达
2万
多人。他们把英军紧紧地包围在波士顿地区。
1775年
5月
10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开幕了。为了把人民组
织起来,有效地进行战争,会议成了最高革命政权机关。它下令招募志愿军,
发行纸币,向国外购买军火,并把汇集于波士顿附近的各地民兵整编为“大
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
1775年
7月
3日,华盛顿在波士顿附近的剑桥就任大陆军总司令。他仔
细分析了形势,认为从战略上考虑,为防止英国利用加拿大这个辽阔的基地
向他们反攻,而决计先占领加拿大。1775年,联邦的军队兵分两路进攻加拿
大,到年底,已掌握了整个圣劳伦斯河流域,并且封锁住了英军驻魁北克的
部队,只有通向海上的路线未打通。1776年冬,由于满载援军的英国舰队到
达,殖民地联军不得不撤退。
1776年
5月,新任英军统帅威·郝威放弃了波士顿,而退驻哈利法克斯。
这样英军在北美最大的一个据点波士顿落入了殖民地联军手中了。但英军也
拟订了攻打纽约及费城的计划,以切断殖民地联军南北联络线。同时,英国
政府还从德国一些小邦雇佣了
2万余名士兵并购买了许多大炮来镇压北美殖
民地的独立革命。
双方针锋相对,势不两立。1776年
4月
12日,北卡罗来纳州议会通过
决议,授权出席“大陆会议”的代表,要他们与各殖民地一起联合宣布独立。
其它各殖民地也做出了相应的表示。7月
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
杰弗逊、富兰克林等五人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北美
13个殖民地脱离英
国而独立。7月
4日,从此成为美国的国庆日。
退驻哈利法克斯的郝威在得到英国海军的大量援助之后,发动了新的攻

势。但可惜他在指挥上犯了一个错误。倘若英政府使其精锐集结于纽约,把
势。但可惜他在指挥上犯了一个错误。倘若英政府使其精锐集结于纽约,把
5万名正规军全部投入战场,则新英格兰之归属尚不可知。郝威把
3.5万
人分为两路,一路由他亲自率领,溯哈得孙河而上;另一路由柏格恩率领,
自加拿大向阿尔巴尼方向推进。
华盛顿率兵在费城迎战郝威,连遭挫败,而退出费城,到伏基谷中过冬。
1777年
6月,柏格恩率领军队
8000人从加拿大出发,沿哈得孙河谷南
下,企图会合据守在纽约的英军,以钳形攻势切断新英格兰诸州与其他州联
系。可是他一离开基地,踏上美国土地,便陷入了人民的包围之中。新英格
兰的人们切断公路,破坏桥梁,使英军寸步难行。柏格恩不仅到处挨打,而
且无法取得军用物资补充。无奈,只好退回纽约州北部的要塞萨拉托加。各
地民兵与联军乘胜追击,把龟缩在萨拉托加的英军团团围住。10月
17日,
柏格恩弹尽粮绝,带领残余部队
5600人投降。
1777年的萨拉托加大捷显示了北美人民的力量,提高了北美人民胜利的
信心,从而也扭转了战局。所以,萨拉托加大捷是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在七年战争中被英国夺走殖民地的法国,一直有心夺回其殖民地。在美
国当初求援时,只是对战争无把握而举棋不定。萨拉托加大捷之后,法国立
刻决定参加战争。1778年
2月,法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并与美国签订军事
同盟协定,规定:法国以海、陆军和金钱援助美国取得独立;而美国则在商
务关系上给法国以“最惠国待遇”,并帮助它防守西印度群岛的殖民地。1779

6月,西班牙为收复其被英国夺去的直布罗陀、佛罗里达等殖民地,也参
加到法美方面对英作战,这样,北美独立战争得到法国、西班牙的援助。北
美人民更加斗志昂扬,决心彻底打败英国统治者。
除了北美大陆上的英军与北美民兵在战斗外,在大西洋上,英国与法国、
西班牙的海军也展开激战。由于英国依仗了海军优势,而在海上横行霸道,
任意阻拦、搜查、炮击中立国商船,而导致
1780年俄国、普鲁士、丹麦等国
组织“武装中立同盟”,以实力保护中立国航运,冲破了英国对美国的海上
封锁,对美国大为有利。1780年
12月,荷兰以其商业利益受到英国损害而
参加美国、法国和西班牙一面对英作战。
这样,英国陷入了四面楚歌之悲境。英军的失败已指日可待了。
面对这种艰难的局面,英国决定放弃扩大战争的想法,把所有的军队集
结在纽约,然后用海军力量来消灭殖民地军。于是,1778年
6月赫威放弃了
费城,回到纽约。不久,克灵顿替换赫威成为英军统帅。尽管,英国政府进
行战场调整,但是形势的发展更对英国不利。
1778年
6月,法国舰队开到美国的海面上,两年后,法国
6000人的军
队到达北美大陆。这样,北美反英力量进一步增强。
英军在北方不能取胜,于是转向南方进攻,企图先占领最弱的佐治亚州,
再以破竹之势北上,并希望得到保皇派的帮助。1778年,英军攻占佐治亚州
的重要港口萨凡纳,并由此而楔入内陆。
1779年,英军倾巢出动,攻占了佐治亚州的内地和南卡罗纳州大部分地
区,并向北方挺进,企图乘势恢复大英帝国昔日的统治。
“大陆会议”匆匆忙忙地派了一支大陆军抵御北上英军,结果在堪登战
役被打得大败。幸好,美国南方各地人民奋起反抗,组成游击队,用灵活多
变的游击战来对付敌人。在
1780年
10月发生的王山战役中,美国南方民兵
游击队歼灭了英军一支主力部队。美军马上利用这一可乘之机,转入反攻。

在美国大陆军强大的攻势面前,英军在南方无立足之地,于是退守弗吉
尼亚州海湾的约克顿,等待着英国海军的援助。
在美国大陆军强大的攻势面前,英军在南方无立足之地,于是退守弗吉
尼亚州海湾的约克顿,等待着英国海军的援助。
英军统帅康华利退到约克镇后,不久就被美国大陆军所包围。法国海军
也封锁英军海上退路,切断了英军的海上供应线。在约克镇的英军现在已陷
入绝境。
康华利见大势已去,1781年
10月
19日率领
8000名部下出城送剑至华
盛顿处请降。这意味着,独立战争基本结束了。
1782年
2月,英国诺斯勋爵内阁垮台,接着由一个和平内阁取而代之。
随之而来的便是和平谈判会议的召开。同年
10月,双方在巴黎签订临时和平
条款。1783年
9月
3日正式签署和平条约后才生效。英国政府承认北美
13
个州的独立,并将密西西比河以东大片土地割让给美国这个新诞生的国家。
这样,北美独立战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美国独立战争也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它为美国的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扫清了障碍。这场独立战争也给西方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此后争取独立的
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美国独立战争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鼓舞
了拉丁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运动的发展。可以说,美国这场独立战争不仅对美
国,而且对整个世界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马克思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
马克思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
马克思是一位学者,他在批判继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基础上创立的科学
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和被压迫群众解放斗争的科学。它是无产阶级认识世
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它给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指出了消灭一
切剥削、压迫,争取彻底解放的道路。
马克思是革命的领袖,由他所创立的理论在他的众多后继者中不断地得
到发展,并成为地球上近半数人们所信奉的思想。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封建制度被铲除了,资产阶级建立起了自己
的政权,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从 18世纪 60年代起,
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产业革命(即工业革命),以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手工
劳作,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产生了一对孪生子,这就是利益根本对立、矛盾不
可调和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正如恩格斯所言:“产业革命创造了一个大
工业资本家的阶级,但是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远超过前者的产业工人的阶
级。这个阶级,随着产业革命对一个又一个工业部门的占领,在人数上不断
地增加;而随着人数的增加,它在力量上也增加了。”
1640年,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法国的资产阶级也举行了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经过曲折的斗争,资产阶级建立了专政。他们通过国家
机器,采用暴力,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
此,许多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都发生了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是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一场技术革命。因此,生产力获
得了迅速发展。1770—1840年间,英国工人的每日工作效率平均提高.. 20倍。
1840年,英国工业总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 45%,被称为“世界工厂”。
1820年,法国的蒸汽机为.. 65台,1847年猛增到.. 4853台。德国的莱茵河两岸
的鲁尔等地区的采矿、冶金也有了很大的进展。
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也日趋尖锐。
1825年,英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
1837年,又爆发了更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危机的直接受害者仍然是劳动
人民。恩格斯描述当时英国工人的遭遇是:“妇女不能生育,孩子畸形发育,
男人软弱无力,四肢残缺不全,整代整代的人都毁灭了。”资产阶级用他们
的罪恶证明了“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1831年.. 11月.. 21日,里昂纺织工人为了使厂方同意实行新的计件工资率,改
变恶劣的生活条件,高举着“做工不能生活,不如战斗而死!”的旗帜游行
示威。资产阶级国民自卫军竟对手无寸铁的群众进行了野蛮的屠杀。工人们
奋起武装反抗,举行起义,经过.. 3天的激战起义失败了。
1834年 4月 9日,里昂工人为了反抗政府颁布的禁止工人集会结社的
法令,和营救被捕的工人互助会领袖,又举行了起义。工人们提出了“建立
共和国”的政治要求。这次起义还得到巴黎、马赛等城市工人的响应。经过

6天的巷战,起义又被镇压下去了。里昂工人起义标志着法国工人开始走上
政治斗争的道路。
6天的巷战,起义又被镇压下去了。里昂工人起义标志着法国工人开始走上
政治斗争的道路。
19世纪.. 40年代,德国的工人运动也发展起来。1844年.. 6月.. 4日,德国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为反抗资本家的残酷剥削,举行了武装起义。他们捣毁工
厂和企业主的住宅,销毁帐簿和财产契据,并同军警展开搏斗。这次起义坚
持了.. 3天被血腥地镇压下去了。因为这次起义直接反对私有制和剥削。所以,
马克思说:“法国和英国的工人起义没有一次像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那样
具有如此的理论性和自觉性。”恩格斯也对这三次工人运动给予了高度的评
价。他认为,“这些运动现在已经被看作现代化被压迫阶级即无产阶级的运
动,被看作他们反对统治阶级即资产阶级的历史上必然的斗争的或多或少发
展了的形式,被看作阶级斗争的形式。”
在这三次工人运动中,无产阶级不断地总结失败的教训,不仅建立了工
会组织,而且还开始建立了政治组织,如英国的全国宪章派协会(1840年),
法国的四季社(1837年),德国的流亡者同盟(1834年)、正义者同盟(1836
年)等等。很显然,历史发展到.. 19世纪.. 30、40年代时,无产阶级已经成为
“为争夺统治而斗争的第三个战土”了。也就是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
量,无产阶级已经开始登上了人类历史的舞台,在这一“有意识有组织的经
济斗争和政治斗争时期,由于实践,由于长期斗争的经验,经过马克思、恩
格斯用科学的方法把这种经验总结起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用于教
育无产阶级,这样就使无产阶级理解了社会阶级的剥削关系,理解了无产阶
级的历史任务,这时他们就变成了一个‘自为的阶级’”。(毛泽东语)
“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主义从全部人类知识中产生出来的典范。”(列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