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上午,大约
1万余名工人从威尔士矿山上走下来,向新港进发。
晚上,尽管天公不作美,整夜下着倾盆大雨,工人们被淋得湿透,他们在阴
沉的夜色中前进,约在次日上午
9时,到达了新港。他们中许多人自备武器,
一部分人扛着步枪,另一部分人执着长矛,第三批人带着草耙,第四批人拿
着大头短棒,但相当多的人是赤手空拳,未带武器。到达新港后,群众首先
奔向一个西门旅馆,一到旅馆门口,攻击立即开始,治安官、警察和特警被
迫从街上退却,躲进旅馆。士兵们把守着窗口,而群众则往窗内攻击。由于
武器装备差,加上敌人援兵的迅速赶到,这次起义失败了。
新港起义失败后,事件的主要领导人福劳斯特、威廉斯、琼斯皆被判死
刑,后由于人民群众、社会各界的广泛舆论压力,减刑改为驱逐出境。前后
约有
400余人被判刑。
除了在新港地区,英国当局在其它地方也采取有力的手段镇压宪章运
动,而且所用的方式就是利用最卑劣的爪牙来为他们制造罪状。例如,谢菲
尔德的许多宪章运动者因被控进行阴谋活动和非法宣誓而遭逮捕。指控他们
的见证人自认曾参加他们的阴谋,主要指武装起义,最后许多人被判刑。在
辉格党政府疯狂的反攻倒算下,宪章运动的第一次高潮被镇压下去了。但是
一时的压抑正是酝酿一场更大规模风暴的前兆。
除了在新港地区,英国当局在其它地方也采取有力的手段镇压宪章运
动,而且所用的方式就是利用最卑劣的爪牙来为他们制造罪状。例如,谢菲
尔德的许多宪章运动者因被控进行阴谋活动和非法宣誓而遭逮捕。指控他们
的见证人自认曾参加他们的阴谋,主要指武装起义,最后许多人被判刑。在
辉格党政府疯狂的反攻倒算下,宪章运动的第一次高潮被镇压下去了。但是
一时的压抑正是酝酿一场更大规模风暴的前兆。
年
7月
20日,这天正好是星期一,代表
们在曼彻斯特开会,商讨改组问题,拟定新的计划,使这个团体的地位有所
改善。经过各郡选出的
23名代表的热烈讨论,决定把所有地方组织合并成一
个协会,命名为“大不列颠全国宪章协会”。这个新的协会的基础是人民宪
章。协会规定,除了用和平合法的方式以外不采取其他手段来实现上述目标。
另外,还通过了《全国宪章协会的组织计划》,并且规定了入会途径、会员
资格与会员权利义务以及组织章程等。全国宪章协会的组成标志着宪章运动
第二阶段的开始,它已摆脱动摇的资产阶级激进派而建立自己的独立组织。
英国的无产阶级便从过去自发地进行各种经济斗争,发展到有明确政治纲
领、政治要求的革命运动了。
全国宪章协会的组织计划,普遍地被宪章运动团体所接受,在全国的许
多城镇,已经有相当多的人加入了全国协会。这时,宪章运动的部分领导人
即将获释,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鼓舞和新的希望。首先获释的领导人是威
廉·勒佛特和约翰·柯林斯,他们在幽禁中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折磨,脸色相
当憔悴。为了欢迎这两位领导人的获释,伯明翰于
7月
27日星期一举行了示
威集会,一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广大群众欢呼声震天动地,许多妇女挥舞
手绢,表示欢迎。群众的热情又被呼唤起来,他们又憧憬着未来。
1841年夏季来临,英国大选开始了。宪章运动领导人决定同辉格党政府
相对抗,赶走辉格党人。这时,他们采取了错误的策略,实行亲托利党的政
策,宪章运动者投票选举托利党,实际上成为该党的工具。宪章派采取任何
策略都不可能比这个策略带来更致命的后果,这样,不仅给辉格党人以口实,
造成人民宪章的威信下降,而且造成了领导人内部的不团结,损伤了自己。
支持托利党,实际就象投票支持一个可能的最凶恶敌人一样,因为辉格党也
好,托利党也好,从他们所代表的阶级的社会地位来看,都同样是专制权的
维护者。托利党和辉格党一样,他们并不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是代表资
产阶级的利益,而且同样要镇压工人阶级的反抗,宪章运动领导人并没有认
清托利党的阶级实质。由于宪章运动领导人缺乏正确分析托利党和辉格党的
本质的眼光,结果导致了
1841年的失策。由于这种失策,造成了整个阵营的
分裂,给宪章运动带来了极其不幸的后果。
1842年
5月,全国宪章协会进行第二次请愿活动。第二次请愿书更明显
地代表了工人阶级口吻,比第一次请愿书更为大胆激烈,签名者达
300余万
人。请愿书中对工人阶级所受的各种压迫进行了大胆地揭露,对资产阶级的
所谓“自由、平等”进行了无情地批驳,在请愿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事实。
这份请愿书大大地暴露了资产阶级巨富敛积的内幕,“资本的每个毛孔都流
淌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面对这样一份宣战书似的请愿书,资产阶级议会再
次给予无情的拒绝——49票对
487票。
第二次请愿又失败了,人民群众再次被资产阶级所欺骗,心中的怒火顿
时爆发出来,不列颠的土地上又一次掀起了罢工浪潮,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
了自发的人民起义。但是,由于全国宪章协会领导集团的脆弱(1841年的分
裂),对这次罢工未加以领导,结果罢工运动遭到失败,许多领袖及工人被
捕,使革命力量再次受到严重摧残。
1842年
8月
12日,全国宪章协会召开大会,讨论罢工局势,会议通过
了《全国宪章协会宣言》,宣言号召人们,“我们已为自由投出了骰子,值
此胜负未分之际,我们必须像一个男子汉那样屹立不动,任何人都不可灰心
丧气。”但是,会议没有讨论出具体的行动步骤,整个罢工运动仍然是一盘
散沙,遭到了当局的无情镇压。在罢工运动中,许多优秀的工人充分表现了
他们彻底的革命性,而且在审讯中揭露了工人的悲惨状况。如理查·匹林在
法庭上的发言中谈到,他维持自己和家小的生活颇感困难,他的次子
16岁,
去年因患痨病而离开工作,而他当时又减薪至
9.75便士一班,这样每周收入
16先令,家中
9口人,而房租每周
3先令,眼前还躺着一个有气无力的生病
的儿子,若厂主们再扣去四分之一的工资,他宁可自杀,也不愿在棉织厂里
拼出性命一天工作
12小时,只能吃到马铃薯和盐屑。
1848年的欧洲革命,是国际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势力的
一次大汇演。欧洲国家,从巴黎到华沙,从柏林到布达佩斯,到处都是人民
群众要求民主自由的高昂的口号声和为实现宪政的激烈的枪炮声。2月
22日
巴黎工人、学生和市民举行规模浩大的示威游行,革命的马赛曲和“打倒基
佐!”的口号响遍全城。次日晨,革命群众与反革命军队展开激烈巷战,和
平示威转变成武装起义。许多国民自卫军士兵拒绝向革命群众开枪,公开支
持革命。到
24日晨,巴黎的重要据点都被工人和革命群众占领。国王路易·菲
力普逃往英国。史称法国“二月革命”。
1842年,宪章运动第二次高潮被镇压下去以后,宪章运动受到了极大的
摧残,其本身活动也变得更加保守。宪章运动一直处于低谷。以前主张采取
暴力的某些领导人在失败面前,开始在某些领域进行改革试验,而实际上也
是一种改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工人受压迫和剥削的地位,但是这些改良
在
1848年大革命浪潮的冲击下也归于失败。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的消息传到英国后,人们受法国革命的影响,
再也不能沉默了,按捺不住压在心中的怒火,纷纷走上街头。
当时存在的灾难是可怕的——人们处境不可能再坏了。干万人的眼睛发
出饥饿的火焰。..各州郡里,局势开始显得十分危急。在格拉斯哥,苦难
的情况最为严重。3月
6日,一场严重的暴动发生了。失业的工人曾希望领
到配给的粮食,但结果并没有发放,他们为饥饿所驱,绝望所苦,就列队走
向铁栅街和其他交通要衢,冲进出售食粮和枪枝的店家。只有那些盗贼和同
类的流氓才在必需品之外拿别的东西。交易停顿,店铺关门。人们在大街上
游行,喊叫:“没有面包就革命。”警卫无能为力,军队被召来应付,宣读
暴动法,但是同时又有别的群众队伍朝不同方向走去,拥入粮店,索取面包。
事变益形扩大,地方首长甚至向爱丁堡要求调动更多的军队。翌日,群众又
在波列冶镇集合,那里临时雇佣的打手已全副武装起来。一个男孩用泥块掷
中他们之中的一个,孩子立即被捕。当群众去救援时,警察长斯马特中尉下
令开枪,结果是
5人受枪伤,其中数人立即死亡。军队继续在群众列队的大
街巡行,所有的国家机关都严密地防守着。
街巡行,所有的国家机关都严密地防守着。
4月.. 10日的和平请愿活动毫无例外地遭到了当局的残酷镇压。议会为了
应付紧急局势,迅速通过了一项残暴的法令,这项法令是,对企图“使用暴
力影响国君与政府”者处于重刑的紧急法。10日上午游行队伍从会议大厅出
发前往凯宁顿草场上,那里集合着25万自由的人们,然后有消息传来说任何
游行队伍不准过河。人民群众已经落入反动政府设置的陷井中,桥梁已被封
锁,政府狠毒的指令是以武力作为后盾的,规模如此庞大,仿佛有20万全副
武装的敌军要围攻首都似的。..在这种情况下,宪章派又犯了一个错误,
他们在政府的淫威之下屈服了,没有采用以革命的暴力对抗反革命暴力的方
法,而是采取了一种所谓的“不流血”方法,用妥协的办法放弃了人民的权
利,而宪章运动领导人还寄希望于.. 4 月.. 24日举行的国民大会。由于英国政
府对宪章运动的打击,对其领导人的迫害及其内部就国民大会的召开问题亦
产生分歧,宪章派元老奥康纳公开宣称国民议会为非法组织,并且赢得了一
部分支持者。国民大会推迟至.. 5月.. 1日举行,只有极少数的宪章派参加了会
议,在这次会议上,虽然也作出了一些决议,无奈没有产生什么大的影响力,
最后不得不自行宣布解散。轰轰烈烈的宪章运动就这样逐渐消沉了下去。
宪章运动虽然在英国政府的镇压下失败了,但宪章运动的功绩不可磨
灭。列宁曾经给宪章运动高度的评价。恩格斯也称全国宪章协会是“第一个
真正工人阶级的政党”。宪章运动在世界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是世界工人运动史上的先驱,它开创了工人运动的新纪元,使工人阶级的斗
争由自化的状态进入到了自觉的状态。
宪章运动持续了.. 12年之久,是一个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进行针锋相对的
斗争史。1836年,在经济危机的推动下,成立了伦敦工人协会。1837年伦敦
工人协会拟定了一个以争取普选权为中心内容的请愿书。同年.. 5月这个请愿
书被命名为《人民宪章》,号召人们签字。1840年,成立了全国宪章协会。
宪章运动先后在.. 1839、1842、1848年出现高潮,最多时有500多万人投入斗
争行列。他们提出.. 10小时工作日法案、结社法的修订、各行业工会之自由权
利、以及组织合作社、罢工、支援“歇业”或“停工”之可能性,主要是依
靠宪章运动组织的存在和行动。宪章运动具有良好的基础,而工人阶级则起
了核心的作用。
宪章运动又为以后的工人运动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教训。最重要的一条经
验是必须以革命的暴力对付反革命的暴力,才能最后获得胜利,否则会使革
命夭折;最重要的一条教训是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有正确的指
导思想而且团结。从第一次和第二次宪章运动的高潮看,无不因为没有一个
领导核心而似一盘散沙归于失败。新港起义,组织不严密,仓猝暴动,无准
备,而且事先对工人未进行宣传动员,而导致开小差过多;第二次请愿,全
国宪章运动协会未利用有利时机进行统一领导指挥。而各地之间缺乏联系,
经验亦不足,有利于各个击破。从宪章运动高层领导集团的不断削弱看,也
反映了意见不一,分歧较大,导致内部分裂,反而有利了敌人。从 1848年
的第三次请愿失败来看,关键在于宪章运动领导人犯了原则性的错误,妄图
以和平的方式来使当权者妥协。高喊着“民主和自由”的当权者仅自己享有
民主,却不给人民群众以相应的自由,人民又何必以当权者规定的无理义务
来约束自己的自由呢?宪章运动也给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丰富的原材
料,而马克思本人亦在.. 1854年给英国工人议会的一封信中盛赞了宪章运动
者,说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地位,数量上的极大优势,过去的艰苦斗
争的经验和现在的精神力量。”
备,而且事先对工人未进行宣传动员,而导致开小差过多;第二次请愿,全
国宪章运动协会未利用有利时机进行统一领导指挥。而各地之间缺乏联系,
经验亦不足,有利于各个击破。从宪章运动高层领导集团的不断削弱看,也
反映了意见不一,分歧较大,导致内部分裂,反而有利了敌人。从 1848年
的第三次请愿失败来看,关键在于宪章运动领导人犯了原则性的错误,妄图
以和平的方式来使当权者妥协。高喊着“民主和自由”的当权者仅自己享有
民主,却不给人民群众以相应的自由,人民又何必以当权者规定的无理义务
来约束自己的自由呢?宪章运动也给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丰富的原材
料,而马克思本人亦在.. 1854年给英国工人议会的一封信中盛赞了宪章运动
者,说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地位,数量上的极大优势,过去的艰苦斗
争的经验和现在的精神力量。”
25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5世界五千年
曹雪芹和《红楼梦》的问世
曹雪芹和《红楼梦》的问世
要了解《红楼梦》,首先要了解它的作者曹雪芹。曹雪芹的祖先是汉人,
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参加了满清政权,进入关内之后,隶籍于满州正白旗包
衣佐领,是奴仆身份。曹家是皇室的家奴,所以又可以把曹家看作满人。曹
雪芹的曾祖曹玺是曹家成为望族的创业人,他的妻子孙氏是康熙帝奶母,他
就是奶公。康熙二年(1663)被派到江南,任江宁织造郎中,专为皇家办理
织造用品和其他生活用品,官位不高,却是皇帝派出的亲信,地方官不得不
另眼相看,实际地位较高。康熙帝赏赐曹玺正一品衔,这是非凡的殊荣,他
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病死于住所。其子曹寅,少年时代伴君读书,康熙
三十一年(1692)被任命为江宁织造,继承父业,一直做到五十一年(1712)
病故,这中间兼任两淮巡盐御史。他奉康熙之命,组织一帮文人,刊刻《全
唐诗》,《佩文韵府》等书。他自身文才很高,善作诗词古文,喜作戏曲,
他同江南的文士广交朋友,并为朱彝尊、施闰章等名家刊刻印刷文集。康熙
帝六次南巡,曹寅赶上了四次接驾,把康熙供奉在他的织造署里。曹寅的女
儿成为王妃。他的妻子李氏,是苏州织造李煦的堂妹。曹寅时期是曹家的鼎
盛阶段,但他开销大,家底子被花掉了许多,也是曹家衰落的开始。
曹寅死后,康熙帝命曹颙继承差使,对他颇为赏识,可惜他在康熙五十
四年(1715)夭亡了。康熙帝怜悯曹寅两世孤孀无人奉养,下令把曹宣的儿
子曹寅过继曹寅为子,并担任他的职务。曹頫原受曹寅扶养和器重,他是忠
厚老实的有点学问的人,但机变办事能力不足。自曹寅以来欠下的数额巨大
的债,多年没有弥补,他在办理织造事务上又屡出差错,雍正帝清查钱粮,
就以他“行为不端,贪污公款”为名。于雍正五年底下令抄他的家,罢他的
官,曹家于是离开江宁,回到北京。曹玺祖孙三代四人出任江宁织造,前后
60余年,离开江南后家业凋零,一蹶不振。
曹雪芹的先世具有特殊的亲贵身份,与政治关系极为密切,过着安富尊
荣的生活,然而后来又逐渐破落;同时又具有高度文化素养。这些特性会给
曹雪芹和他的创作带来巨大的影响:
由望族跌落低层,就使曹雪芹有可能体验到政治斗争的可怕和世态的炎
凉,也可能帮助他形成揭露社会黑暗、寻求出路的创作主题思想。
曹家败落了,姻亲李煦遭到抄家充军的惩罚,姻亲平郡王纳尔苏被圈禁
了,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家和亲戚的没落的事实,给曹雪芹提供了
创作望族衰亡小说的既丰富又生动的素材。比如《红楼梦》第十六回写凤姐、
赵嬷嬷议论元妃省亲的事,赵说皇帝南巡江南甄家四次接驾的盛况,把银子
花得像流水一样,又说:“不过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
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曹雪芹写出这种情节就是因为他听说过,熟悉
得很,因而能把它融注于文学作品中。并且有自己的观点。
曹雪芹生在书香门第,使曹雪芹有条件学习继承传统文化,从而学会动
用各种文学体裁,书法、绘画、琴棋、戏剧等文人雅事,都可能有所师承,
这无异于给了他进行文学创造的才能技巧。
这无异于给了他进行文学创造的才能技巧。
年
48岁。
曹雪芹,名字叫霑,这个名字有感戴皇恩或天恩祖德的意思。字芹圃,
表示将来学业有成,获得功名的愿望。取这个字和命名相联系,它们都反映
了雪芹父辈对他的期望。曹雪芹还有个号叫梦阮,这阮指阮籍,阮籍是魏晋
时期著名的文人,用梦阮为号,表示他们思想性格上有相通之处。雪芹是从
苏轼《东坡八首》之三“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
脍”取来的,这个号是曹霑及其友人爱用的,显示了他的高洁的一面。雪芹
又号芹溪居士,这同对佛教态度有一定关系。
曹雪芹的活动各种书籍上记载得都非常少,我们能够确实知道的,不过
几件事。雪芹和敦诚、敦敏兄弟交谊笃厚,敦氏兄弟是清太祖的儿子英亲王
阿济格的后裔,阿济格因罪被废,开除宗籍,敦诚这一支后来复归宗室。他
们既是天潢贵胃,又是罪人后代,处境尴尬,很难做人。雪芹与他们的处境
相似,经常与他们交游,互相唱和,雪芹英年早逝之后,他们屡以诗文悼念。
雪芹另一友人张宜泉,也是旗人,孤苦贫寒,在北京西郊教村学。雪芹晚年
与之过从甚密。与他交往最密切的多是不得意的人,这些人愤世不平,满腹
牢骚,这是他们交谊的思想基础。
曹雪芹的最后十年,在北京西郊的山村度过。张宜泉的诗中说到曹雪芹
的住处有山有水,有花木,有飞禽,自然环境很好。但是这个地方偏僻,房
舍简陋。雪芹的居处坐落在什么地方,有人说是今日香山南边正白旗村三十
九号住宅,这个地方被辟为曹雪芹纪念馆,然而这地方缺乏足够的材料,很
难被承认为雪芹故居。
清人裕瑞在《枣窗闲笔》中说曹雪芹“身胖头广面色黑”原来雪芹大头,
体胖,黑皮肤,并不是某些小说传奇中所讲的那样,说曹雪芹是一位英俊潇
洒的白面书生。
晚年,曹雪芹移居西山,生活穷苦,甚至到了吃不上饭,“举家食粥”
的地步,常常要靠卖画来换酒喝。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红楼
梦》的写作。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折,因为悲伤过度,曹雪芹一病
不起,终于在这一年的除夕(1763年
2月
21日),在贫病无医中去世。
曹雪芹一生,历经荣华富贵,艰难困苦。这种有着重大转折的生活经历,
给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提供了一定的生活素材和体验。
曹雪芹的诗意境高超,气势磅礴,韵律严整,他的好友敦城在《佩刀质
酒歌》里给了热情的称赞:“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影交寒光。”他还把
雪芹与唐代大诗人李贺相提并论。雪芹善于作诗,但不轻易吟哦,今天留下
来的,除《红楼梦》里的,就只有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
场。”雪芹具有卓越的绘画艺能,从《红楼梦》中薛宝钗论作画的有关叙述
就可知了。他可能拿绘画来作过职业。通过一些材料推想,雪芹可能应召到
内廷画苑作过画工,因受侮辱而离去。
内廷画苑作过画工,因受侮辱而离去。
曹雪芹缺乏经济来源,生活过得相当清苦,常常靠赊欠度日,为了生存,
有时就得卖画了,敦敏的“卖画钱来付酒家”的诗句应是写实的。贫困不已,
雪芹可能向阔亲戚请求过帮助,所以敦城才对他讲:“劝君莫弹食客铗,劝
君莫叩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看来雪芹投亲遇辱,
更加了解人世冷暖,《红楼梦》里写到刘姥姥到贾府借债的事,可能与曹雪
芹自身的经历有关。
曹雪芹或许在右翼宗学当过差。敦诚赠他的诗有“当年虎门数晨夕,西
窗剪烛风雨昏”的句子,他们交往是在“虎门”。虎门,这里指学校,敦诚
弟兄上过右翼宗学,因之推测雪芹到那里做过事。他的身份不可能当教官,
雪芹即使在这里干过事,地位也很卑下。
曹雪芹的家庭人口很简单,有一个前妻;后来有一个续弦的,刚结婚不
久,他就辞世了。雪芹晚年有一娇儿,不幸殇逝,使他身心遭到沉重打击,
酝成疾病,又无力医治,就在儿子死后几个月离开了人间。雪芹弥留之际,
痛独子夭折,怜爱妻之无依,柔肠寸断,一定是愤恨不平地、难以瞑目地离
开人间。
除了上面一些有较确切记载的事迹之外,关于他的记载、传说还有一些。
有的说雪芹是孝廉、贡生,当过侍卫,做过主事。这都是没有的事,功名、
官职与雪芹无缘。有的研究者认为雪芹应聘到过江宁,在瓜洲作过画。有的
说雪芹早年家中有个白氏仆妇,后来就依傍白氏居住。近若干年来,不断有
所谓雪芹文物的出现,如笔山、印石、《自题画石》诗,还有什么遗稿,等
等。这些传说、发现,有的已经被证实是假的,所以对有关雪芹的记载、传
说、“文物”,必须慎重考核,决定取舍,万不可不加分析,信假为真,那
就不利于认识曹雪芹和《红楼梦》了。
点点滴滴的资料表明,曹雪芹在雍正抄家前,居住在江宁织造署,度过
童年、少年的富贵生活,抄家后回到北京,晚年流落西郊山村。他一生没有
做过官,杂差可能当过,时间不会太长。他才华横溢,能文工诗善画,并以
卖画来维持家庭生计。他清贫,一家三口往往靠赊欠度日。他善于交友,而
择交甚严,为的是能志同道合,相知相识。
曹雪芹的思想、学识、性格如何呢?张宜泉说他的性格非常开朗,行动
上放荡不羁,思想上也很少有什么顾忌,作风爽快,不讲城府。
作为一个对社会对人生都有深刻认识的人,曹雪芹傲视一切,具有可贵
的“傲骨”人品,即对世情有看法,不违背自己的良心,不出卖人格,不投
靠统治势力,从而可以保持对世事的批评态度。雪芹嗜酒如命,赊帐也要喝
两口。有一天同敦城到朋友家去,主人还没有出来,雪芹却“酒渴如狂”,
敦诚也没有钱,当了佩刀买酒请他,这时雪芹高兴至极,作长诗以表示感谢。
然而雪芹不是单纯地以酒为乐,他既不像《红楼梦》中邢大舅那样以酒装疯
的无赖,也不像鲍二那样喝得烂醉什么也不管的废物,他清醒得很。雪芹憎
恨作恶多端的统治者,蔑视饱食终日的富贵者,厌弃庸俗的人情世故,他喝
酒,壮大自己的胆量,提起精神,去作画、吟诗、写书,用自己的笔去揭露
恶势力、坏风俗。从雪芹的性格、行事,可知他同阮籍、刘伶不仅形似,更
是神似。
敦诚也没有钱,当了佩刀买酒请他,这时雪芹高兴至极,作长诗以表示感谢。
然而雪芹不是单纯地以酒为乐,他既不像《红楼梦》中邢大舅那样以酒装疯
的无赖,也不像鲍二那样喝得烂醉什么也不管的废物,他清醒得很。雪芹憎
恨作恶多端的统治者,蔑视饱食终日的富贵者,厌弃庸俗的人情世故,他喝
酒,壮大自己的胆量,提起精神,去作画、吟诗、写书,用自己的笔去揭露
恶势力、坏风俗。从雪芹的性格、行事,可知他同阮籍、刘伶不仅形似,更
是神似。
曹雪芹很会交流思想,裕瑞说他:“善谈吐,风雅游戏,触境生春。闻
其奇谈娓娓然,令人终日不倦。”雪芹讲话诙谐,雄辩,吸引听众,具有很
高的说话艺术自不必说了,此外,一定内容生动,见解新颖,才能吸引非一
般庸俗之人的敦敏辈;善于谈吐,还说明雪芹思想敏捷,条理清晰,是聪明
才华的表现。这一点在《红楼梦》中也有很生动的体现。《红楼梦》中每个
人的言语都很符合其身份地位,曹雪芹一人而可以讲出这么多人的话,可见
其谈话艺术的高超。
曹雪芹生前寂寞贫穷,死的时候只留下一部残缺的《红楼梦》。他的几
位好友凑钱,才把他草草埋葬在通县某处,荒坟一丘,好不凄凉。可是在他
死后不久,《红楼梦》残稿一经抄写问世,就受到欢迎,评、题、图、咏、
汗牛充栋,轰动的程度,实为小说史上绝无仅有之例。曹雪芹是在贫病潦倒
中死去的,但《红楼梦》在乾隆中叶以后,八十回抄本日益流行,到末叶已
可公开在庙市中抄卖,并且每部能卖到数十金。
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情形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
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惜的是,曹雪芹仍然没能在生前亲自完成定
稿,不能不说是千古遗恨!脂砚斋说曹雪芹是哭出一部《红楼梦》的。可见,
《红楼梦》是一部多么感人至深的作品。
虽然《红楼梦》不是完成于一人之物,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有着不可调
和的矛盾,但作为一部小说,它的成就在许多方面都是非常杰出的,从总体
水平看,它也够得上世界文学之林中一流的伟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