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医基础(很全很强大的中医入门级教材)

_20 王秀(当代)
  [主治]腹胀、泄泻、胁痛、痞块。
  [操作]直刺0.8-1寸。
  期门
  [定位]乳头下下,第六肋间隙。(图10-49)
  [主治]胸肋胀痛、腹胀、呕吐、乳痈。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二、奇经八脉
  (一)督脉(共28穴,图10-50)
  1.经脉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鼻柱。(图10-51)
  2.主要病候: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证。
  3.主治概要: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
  4.常用腧穴:
  长强
  [定位]尾骨尖下0.5寸,约当尾骨尖端与肛门的中点。(图10-50)
  [主治]泄泻、便血、便秘、痔疮、脱肛、癫狂痫等。
  [操作]紧靠尾骨前面斜刺0.8-1寸,直刺易伤直肠。
图10-46 足厥阴肝经穴位图
图10-47 足厥阴肝经循行示意图 
图10-48 大敦、行间、太冲穴
图10-49 期门穴
图10-50 督脉穴位图
图10-51 督脉循行示意图
图10-52 大椎穴
表10-17 足厥阴肝经穴位表
穴名 定位 主治提要  
大敦
行间 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 腹股沟疝,睾丸炎
头痛,眩晕,小儿惊风,眼科病症  
太冲 见常用穴     
中封 内踝前面、当胫骨肌健与长伸肌健之间    
蠡沟
中都 内髁上5寸
内踝尖上7寸 月经不调,盆腔炎
月经不调 生殖,泌尿系统病症
膝关
曲泉 胫骨内髁后下方,阴陵泉后1寸
屈膝,膝关节内侧横纹上方 痛经   
阴包
五里
阴廉
急脉 股骨内上髁上4寸,当股薄肌与缝匠肌之间
气冲下3寸,当长收肌外侧
气冲下2寸
耻骨结节外下方    
章门
期门 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 黄疸,胁痛、脾肿大
黄疸,胁痛  
  命门
  [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图10-50)
  [主治]阳痿、遗精、带下、月经不调、泄泻、腰脊强痛等。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
  大椎
  [定位]第七颈椎棘突下。(图10-52)
  [主治]热病、疟疾、喘咳、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风疹。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
  哑门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图10-50)
  [主治]暴暗、舌强不语、癫狂痫、头痛、项强。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不可深刺或向上斜刺,以免伤及延髓。
  风府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图10-50)
  [主治]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失音、癫狂、中风。
  [操作]直刺或向下刺0.5-1寸,不可深刺或向上斜刺,以免伤及延髓。
  百会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图10-50)
  简便取法:耳尖直上,头项正中。
  [主治]头痛眩晕、中风失语、癫狂、脱肛、阴挺、不寐。
  [操作]平刺0.5-0.8寸。
  水沟(人中)
  [定位]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界处。(图10-50)
  [主治]癫狂病、小儿惊风、昏迷、口眼歪斜、腰脊强痛。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
  (二)任脉(共24穴,图10-53)
  1.经脉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阴毛部,沿腹内向上经前正中线到达咽喉部,再向上环绕口唇,经面部入目眶下。(图10-54)
  2.主要病候: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
  3.主治概要: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神志病。
  4.常用腧穴:
表10-18 督脉穴位表(28穴)
穴名 定位 主治提要
长强 见常用穴 脱肛,痔  
腰俞 骶管裂孔中 癫痫
腰阳关 第四腰椎棘突下  
命门 见常用穴 遗精,阳痿,月经不调
悬枢 第一腰椎棘突下  
脊中 第十一胸椎棘突下   背部病症
中枢 第九胸椎棘突下  
筋缩 第九胸椎棘突下  
至阳 第七胸椎棘突下 黄疸,疟疾
灵如 第六胸椎棘突下  
神道 第五胸椎棘突下  
身柱 第三胸椎棘突下 咳嗽
陶道 第二胸椎棘突下 发热、疟疾
大椎 见常用穴 发热,疟疾、有强壮作用
哑门 见常用穴 聋,哑,精神病 颈部,上肢部病症
风府 见常用穴 精神病
脑户 枕骨粗隆上缘   头部病症
强间 脑户上1.5寸  
后顶 强间上1.5寸  
百会 见常用穴 昏厥,子宫脱垂
前顶 百会前1.5寸   
囟会 前顶前1.5寸  
上星 入前发际1寸 鼻胸病症
神庭 前发际正中  
素髎 鼻头尖端 休克,呼吸衰竭 鼻,唇病症
水沟 见常用穴 休克,昏迷、急性腰扭伤
兑端 人中沟的尖端   口唇部病症
龈交 上唇系带的下端  
图10-53 任脉穴位图
图10-54 任脉循行示意图
  中极
  [定位]脐下4寸。(图10-53)
  [主治]遗尿、尿频、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孕、虚芳赢瘦。
  [操作]直刺1-2寸。
  [附注]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关元
  [定位]脐下3寸。(图10-53)
  [主治]遗尿、尿频、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孕、虚劳赢瘦。
  [操作]直刺1-2寸。
  [附注]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气海
  [定位]脐下1.5寸。(图10-53)
  [主治]腹痛、泄泻、便秘、遗尿、疝气、遗精、月经不调、经闭、虚脱。
  [操作]直刺1-2寸。
  [附注]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神阙
  [定位]脐的中间。
  [主治]腹痛肠鸣,腹胀水肿,久痢脱肛,溺水及中风等各种脱证。
  [操作]禁针。多取隔盐大艾柱灸5-1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附注]《针灸甲乙经》谓不可刺。
  下脘
  [定位]脐上2寸。(图10-53)
  [主治]腹痛、腹胀、泄泻、呕吐、食谷不化、痞块。
  [操作]直刺1-2寸。
  中脘
  [定位]脐上4寸。(图10-53)
  [主治]胃痛、呕吐、吞酸、泄泻、黄疸、癫狂。
  [操作]直刺1-1.5寸。
  [附注]参考资料:据实验观察,针刺中脘穴可使健康人的胃蠕动增强。表现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升高,空肠粘膜皱襞增深,增密,空肠动力增强,上段尤为明显。
  上脘
  [定位]脐上5寸。(图10-53)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癫痫。
  [操作]直刺1-1.5寸。
  天突
  [定位]胸骨上窝中央。(图10-53)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大,暴暗、瘿气,梅核气、喳膈。
  [操作]先直刺0.2寸,然后将针尖转向下方,紧靠胸骨后方刺入1-1.5寸。
  [附注]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以防刺伤肺和有关动、静脉。
  廉臭
  [定位]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图10-53)
  [主治]舌下肿痛、舌缓流涎、舌强不语、暴喑、吞咽困难。
  [操作]向舌根斜刺0.5-0.8寸。
  承浆
  [定位]颏唇沟的中点。
  [主治]口歪、齿龈肿痛、流涎、暴暗、癫狂。
表10-19 任脉穴位表(24穴)
穴名 定位 主治提要
会阴 男性在阴囊根部与肛门中间,女性在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中间 窒息,呼吸衰竭 生殖,泌水系统病症
曲度 耻骨联合上方  
中极 见常用穴  
关元 见常用穴 虚脱症(有强壮作用)
石门 脐下2寸  
气海 见常用穴 虚脱症(有强壮作用)
阴交 脐下1寸  
神阙 见常用穴 虚脱症 肠、胃病症
水分 脐上1寸 浮肿,腹水
下脘 见常用穴  
建里 脐上3寸  
中脘 见常用穴  
上脘 见常用穴  
巨阙 脐上6寸 精神病
鸠尾 脐上7寸 精神病
中庭 平第五肋间的胸骨中线上   胸、病症
膻中 见常用穴 心绞痛
玉堂 平第三肋间的胸骨中线上  
紫堂 平第二肋间的胸骨中线上  
华盖 平第一胁间的胸骨中线上  
璇肌 胸骨正中线,平第一肋上缘  
天突 见常用穴  
廉泉 见常用穴 哑、失语,吞咽困难
承浆 见常用穴 面瘫,三叉神经痛
  (三)冲脉
  1.经脉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上行于脊柱之内,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阴经交会,沿着腹部两侧,上达咽喉,环绕口唇。(图10-55)
  2.主要病候:腹部气逆而拘急。
  3.交会腧穴:会阴、阴交(任脉)、气冲(足阳明经)、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盲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足少阴经)。
  (四)带脉
  1.经脉循行:起于季肋部的下面,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穴、横行绕身一周。(图10-56)
  2.主要病候:腹满,腰部觉冷如坐水中。
  3.交会腧穴:带脉、五枢、维道(足少阴经)。
  (五)阴维脉
  1.经脉循行: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合于面部。(图10-57)
  2.主要病候:心痛、忧郁。
  3.交会腧穴:筑宾(足少阴经)、府舍、大横、腹衰(足太阴经)、期门(足厥阴经)、天突、廉泉(任脉)。
  (六)阳维脉(图10-57)
  1.经脉循行:起于足跟外侧,向上经过外踝,沿足少阳经上行髋关节部,经胁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再到项后,合于督脉。
  2.主要病候:恶寒发热,腰痛。
  3.交会腧穴:金门(足太阳经)、阳交(足少阳经)、俞臑(手太阳经)、天髎(手少阳经),肩井(足少阳经)、头维(足阳明经)、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足少阳经)、风府、哑门(督脉)。
 
图10-55 冲脉
图10-56 带脉
图10-57
 
图10-58
  (七)阴跷脉
  1.经脉循行:起于足舟骨后方,上行的内踝上,直上沿大腿内侧,经阴部,上行沿胸部内侧,进入锁骨上窝,进颧部到目内眦,与足太阴经和阳跷脉相会合(图10-58)。
  2.主要病候:多眠、癃闭。
  3.交会腧穴;照海、交信(足少阴经)、晴明(足太阳经)。
  (八)阳跷脉
  1.经脉循行;起于足跟外侧,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沿股部外侧和肋后上肩,过颈上挟口角,入目内眦,与阴跷脉相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图10-58)。
  2.主要病候:目痛从内眦始,不眠。
  3.交会腧穴:申脉、仆参、跗阳(足太阳经)、居髎(足少阳经)、臑俞(手太阳经)、肩髃、巨骨(手阳明经)、天髎(手少阳经)、地仓、巨髎、承泣(足阳明经)、晴明(足太阳经)。
  三、奇穴
  四神聪
  [定位]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
  [操作]平刺0.5-0.8寸。
  印堂
  [定位]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图10-59)
  [主治]头痛、眩晕、鼻衄、鼻渊、小儿惊风、失眠。
  [操作]平刺0.3-0.8寸。
  鱼腰
  [定位]眉毛的中心。(图10-59)
 
图10-59 印堂、鱼腰穴
图10-60 太阳穴
  [主治]眉棱骨痛、眼睑、动、眼睑下垂、目赤肿痛、目翳。
  [操作]平刺0.3-0.5寸。
  太阳
  [定位]眉梢与目外眦之间的向后约1寸过凹陷中。(图10-60)
  [主治]头痛、目疾。
  [操作]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金津、玉液。
  金津、玉液
  [定位]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为金津,右为玉液。
  [主治]口疮、舌肿、呕吐、消渴。
  [操作]点刺出血。
  定喘
  [定位]大椎穴旁开0.5寸(图10-61)
  [主治]咳嗽、气喘。
  [操作]直刺0.5-0.8寸。
图10-61 奇穴(3)
  夹脊
  [定位]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
  [主治]见下表。
  [操作]斜刺0.5-1寸。
  腰眼
  [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3-4寸凹陷中。
  [主治]腰痛、月经不调、带下。
  [操作]直刺1-1.5寸。
  十宣
  [定位]手十指尖端,距指甲0.1寸。(图10-62)
  [主治]昏迷、癫痫、高热、咽喉肿痛。
  [操作]浅刺0.1-0.2寸。
  四缝
  [定位]第二、三、四、五掌指面,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点。(图10-62)
  [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
  [操作]点刺出血或挤出少许黄白色透明液体。
  [附注]参考资料:据报道,营养不良小儿合佝偻病者,针四缝后血清钙、磷均上升,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结果钙、磷活性增加,大大有助于患儿的骨骼发育与成长;针刺蛔虫病患儿四缝穴,可使肠中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的含量(消化强度)增加。
图10-62 十宣、四缝穴
  中魁
  [定位]手背,中指近端指关节中点。
  [主治]呕吐,食欲不振,呃递。
  [操作]艾柱灸5-7壮,针刺0.2-0.3寸。
  鹤顶
  [定位]髌骨上缘正中凹陷中。
  [主治]膝痛、足胫无力、瘫痪。
  [操作]直刺1-1.5寸。
  阑尾穴
  [定位]足三里穴下约2寸处。(图10-63)
  [主治]急慢性阑尾炎,消化不良,下肢瘫痪。
  [操作]直刺1.5-2寸。
  胆囊穴
  [定位]阳陵泉穴下1-2寸处。
  [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2寸。
图10-63 阑尾穴
第三节 刺灸法
  针炙法的种类很多,本节介绍常用的针灸法,包括毫针、灸法(附:拔罐法)、三棱针、电针、穴位注射、耳针、头针及针刺麻醉等。
  一、毫针刺法
  (一)毫针的构造和规格
  毫针分为五个部分:以铜丝或铅丝紧密缠绕的一端为针柄;针柄的末端多缠绕成圆筒状称针尾;针的尖端锋锐的部分称针尖;针柄与针尖之间的部分称针身;针柄与针身的连接之处为针根。毫针的长短、粗细规格,是指针身而言(其规格见表10-20,21)
表10-20 毫针的长短规格
寸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米 15 25 40 50 65 75 90 100 115 125
表10-20 毫针的粗细规格
号数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直径(毫米) 0.45 0.42 0.38 0.34 0.32 0.30. 0.28 0.26 0.23 0.22
  (二)针刺练习
  针刺练习,主要是指指力和手法的练习,是初学针刺者的基本技能训练。
  1.纸垫练针法
  用松软的纸张,折迭成长约8厘米,宽约5厘米,厚约2-3厘米的纸块。用线如“井”字形扎紧,做成纸垫。练针时,左手执垫,右手拇、食、中指前后交替地捻动针柄,穿透纸垫,反复练习。(图10-64)
  2.棉团练针法
  用棉花做衬,用布将棉花扎紧, 成直径约6-7厘米的棉团,练针方法同纸垫练针法。所不同的是棉团松软,可做提插、捻转等多种基本的练习。(图10-65)
图10-64 针刺练习示意图(1)
   
图10-65 针刺练习示意图(2)
  (三)针刺前的准备
  1.选择针具
  选择针具,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肥瘦、体质、病情、病位及所取腧穴,选取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灵枢?官针》篇说“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如男性,体壮、形肥、且病位较深者,可选取稍粗稍长的毫针。反之若为女性,体弱、形瘦、而病位较浅者,则应选用较短、较细的针具,临床上选针常以将针刺入腧穴应至之深度,而针身还应露在皮肤上稍许为宜。
  2.选择体位
  为了使患者在治疗中有较为舒适而又能耐久的体位,既便于取穴、操作,又能适当留针,因此在针刺时必须选择好体位。临床常用的有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仰卧位,侧臣位等。对于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的患者。有条件时应昼取卧位,以避免发生晕针等意外事故。
  3.消毒
  包括针具消毒、腧穴部位的消毒和医者手指的消毒。针具可用高压蒸气消毒或75%酒精浸泡30分钟消毒。同时应注意尽可能做到一穴一针。腧穴部位可用75%洒精棉球拭擦消毒,或先用2.5%碘酒棉球擦试后再用洒精棉球涂擦消毒。至于医者手指,应先用肥皂水洗净,再用75%洒精棉球擦拭即可。
  (四)刺法
  1.进针法
  在针刺时,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称“刺手”,右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称“押手”。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旁,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图10-66)
  ②夹持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腧穴表面,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图10-67)
  ③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食、拇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弛部位的腧穴。(图10-68)
  ④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薄部位的进针,如印堂等。(图10-69)
图10-66 指切进针法
图10-67 夹持进针法
图10-68 舒张进针法
图10-69 提捏进针法
  2.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在针刺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同一腧穴,由于针刺角度、方向、深度的不同,所产生的针感强弱、方向和疗效常有明显差异。
  ①角度 指进针时的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所的夹角。它是根据腧穴所在位置和医者针刺时所要达到的目的结合而定,一般有:
  直刺 针身与皮肤表面是900角左右垂直刺入。此法适于大部分腧穴。
  斜刺 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0角左右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在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穴位。
  平刺 即横刺、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0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于皮薄肉少的部位,如头部的腧穴等。(图10-70)
图10-70 针刺的角度
  ②深度 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程度。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在腧穴各论中已有详述,在此仅根据下列情况作介绍。
  体质:身体瘦弱浅刺,身强体肥者深刺。
  年龄:年老体弱及小儿娇嫩之体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宜深刺。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关系极为密切,一般来说,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或平刺。对天突、哑门、风府等穴及眼区,胸背和重要脏器如心、肝、肺等部位的腧穴,尤其要注意掌握好针刺角度和深度。
  3.行针与得气
  行针也叫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而施行的各种刺针手法。得气也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当产生得气时,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同时患者也会在针下有相应的酸、麻、胀、重感,甚或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的感觉。若没有得气,则医者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亦无酸、胀、麻、重等感觉。正如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所说“轻滑慢而示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
  得气与否及气至的迟速,不仅直接关系到疗效,而且可以供以窥测疾病的预后。《灵枢?丸针十二原》载:“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这充分说明了得气的重要意义。临床上一般是得气迅速时,疗效较好;得气较慢时效果就差;若不得气,则可能无效。《金针赋》也说“气速效速,气迟效迟”。因此,临床上若刺之而不得气时,就要分析原因,或因取穴不准,手法运用不当,或为针刺角度有误。
  深浅失度。此时就要重新调整针刺部位、角度深度、运用必要的手法,再次行针,一般即可得气。如患者病久体虚,以致经气不足,或因其他病理因素致局部感觉迟钝,
  而不易得气时,可采用行针推气,或留针候气,或用温针,或加艾灸,以助经气的来复,易促使得气,或因治疗,经气逐步得到恢复,则可迅速得气。若用上法而仍不得气者,多为脏腑经络之气虚衰已极。对此,当考虑配合或改用其他疗法。
  行针手法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
  ①基本手法有以下两种:
  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把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图10-71)
  捻转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图10-72)
  以上两种手法,既可单独应用,也可相互配合运用,可根据情况灵法运用。
  ②辅助手法。是针刺时用以辅助行针的操作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循法:是以左手或右手于所刺腧穴的四击或沿经脉的循行部位,进行徐和的循按或循摄的方法。此法在未得气时用之可通气活血,有行气、催气之功,若针下过于沉紧时,用之可宜散气血,使针下徐和。
  刮柄法: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爪甲,由下而上的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此法在不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促使得气。(图10-73)
  弹针法:是将针刺入腧穴后,以手指轻轻弹针柄,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动,而使经气速行。
  搓柄法:是将针刺入后,以右手拇、食、中指持针柄单向捻转,如搓线状,每次搓2-3周或3-5周,但搓时应与提插法同时配合使用,以免针身缠绕肌肉纤维。此法有行气、催气和补虚泻实的作用。
  摇柄法:是将针刺入后,手持针柄进行摇动,如摇檐或摇辘轳之状,可起行气作用。
  震颤法:针刺入后,左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度的提插捻转动作。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以促使得气或增强祛邪、扶正的作用。
  4.针刺补泻
  针刺补泻是根据《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的理论原则而确立的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是针刺治病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毫针刺法的核心内容。
  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泻法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针刺补泻就是通过针刺腧穴,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补泻效果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功能状态 当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可以起到补虚的作用。若机体处于邪盛而呈实热、闭证的实证情况下,针刺又可以泻邪,而起清热启闭的泻实作用。如胃肠痉挛疼痛时,针刺可以止痉而使疼痛缓解。胃肠蠕动缓慢而呈弛缓时,针刺可以增强肠胃蠕动而使其功能恢复正常。
  腧穴特性 腧穴的功能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有些腧穴具有相对特性,如有的适于补虚,如足三里、关元等;有的适宜泻实如十宣、少商等。
  针刺手法 是促使人体内在因素转化的条件,是实现补虚泻实的重要环节。
图10-71 提插法 
图10-72 捻转法
图10-73 刮柄法
图10-74 弹针法
  5.留针与出针
  留针。是指进针后,将针置穴内不动,以加强针感和针刺的持续作用,留针与否和留针时间的长短依病情而定。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施术完毕后即可出针或酌留10-20分钟。但对一些慢性、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病证,可适当增加留针时间,并在留针中间间歇行针,以增强疗效。留针还可起到候气的作用。
  出针。出针时,是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轻微捻转并慢慢提至皮下,然后迅速拔出并用干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血,最后检查针数,防止遗漏。
  (五)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1.晕针
  [原因]患者精神紧张、体质虚弱、饥饿疲劳、大汗大泄大出血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手法过重而致脑部暂时缺血。
  [症状]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呕、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仆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
  [处理]首先将针全部取出,使患者平卧,头部稍低,注意保暖,轻者在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可指掐或针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必要时应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预防]对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和精神紧张者,应先作好思想工作,消除顾虑;正确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尽可能采取卧位),取穴不宜太多,手法不宜过重;对于过度饥饿、疲劳者,不予针刺。留针过程中,医者应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出现晕针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
  2.滞针
  [原因]患者精神紧张。针刺入后,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因毫针刺入肌腱,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或连续进行单向捻转而使肌纤维缠绕针身。
  [现象]进针后,出现提插捻转及出针困难。
  [处理]嘱患者消除紧张状态,使局部肌肉放松。因单向捻转而致者,需反向捻转。如属肌肉一时性紧张,可取针一段时间,再行捻转出针。也可以按揉局部,或在附近部位加刺一针,转移患者注意力,随之将针取出。
  [预防]对精神紧张者,先作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顾虑,进针进避开肌腱,行针时捻转角度不宜过大,更不可单向连续捻转。
  3.弯针
  [原因]医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或碰到坚硬组织;留针中患者改变体位;针柄受到外物的压迫和碰撞以及滞针未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
  [现象]针身弯曲,针柄改变了进针时刺入的方和角度,提插捻转及出针均感困难,患者感觉疼痛。
  [处理]如系轻微弯曲,不能再行提插捻转,应慢慢将针退出;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如因患者改变体位而致,应嘱患者恢复原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再行退针,切忌强行拔针。
  [预防]医生进行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患者体位要舒适,留针时不得随意改动体镁,针刺部位和针柄不能受外物碰撞和压迫,如有滞针及时正确处理。
  4.断针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