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20151207033032189

_5 朱利安·巴吉尼(英)
☆`下~☆;
☆`载~☆;
☆`网~☆;
第五步
现在稍加计算,在每一栏中,请将“有多重要”那一栏的分数和A栏的分数相乘,得出的结果写在B栏;然后照样把“有多重要”那一栏的分数和C栏的分数相乘,得出的结果写在D栏。
第六步
然后分别计算B、D两栏的总分。
例子如下:
第七步
继续往下读,了解以上测验的全部意义。
测试报告
设计这个评分系统是为了大致显示,根据你心目中评定伟大艺术家的标准,何为伟大的艺术家。例如,如果某个艺术家的作品在某个关键因素上达到了最高值,就会得到最高分4×4=16。然而,如果某个因素在作品中只有微不足道的体现,无论如何都称不上重要,那就只得1分(1×1)。
因此,根据你的选择标准与对每位艺术家的评分标准,得分高的艺术家便是伟大的艺术家。在我们的例子中,“起笑蛙”打败了达明·赫斯特,这个分数是谁打的呢?
你愿意带着他的作品去荒岛的那一位,是否正是你觉得更伟大的艺术家呢?有这个可能。但是,如果你用不同门类的艺术家来重复做这个练习(试一试),你会发现,在很多时候结果全然相反。当然,把责任推到我们的评分系统出了问题是个好借口。可是,我们认为也可以作其他解释:人们口中所说的他们认为成就了伟大的艺术品的因素,有时并不等同于他们真正看重的,在他们喜爱的艺术品上反映出来的那些因素。
从参与调查的在线网友那里收集来的数据能够证明这一点。每个网友被要求给事先选定的艺术家打分,在告诉他们这些分数的真实含义之前,我们先问他们将带谁的作品去荒岛度日。结果发现,根据他们自己的标准和判断,人们常常会选择作品得分较低的那一位。
为什么会这样?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我们的调查本身有缺陷。好吧,这项调查肯定有不完美之处,虽然这种说法能解释一些显而易见的例外,但我们不认为它能解释绝大多数现象。
第二种解释是,对很多人而言,艺术的某个方面比其他方面更重要,这一般是指艺术带给人们的趣味性。他们真心认为,莎士比亚比“小甜甜”布兰妮更伟大,但是,如果让他们做出选择,他们更愿意听着布兰妮的歌在沙滩上翩翩起舞,而不是看《暴风雨》。如果事实就是这样,那么再回头看看那些分数,你会发现,在趣味性上得分较高的艺术家,就是你想要将他的作品带往荒岛的那一位。
这个解释在很多时候也许是对的,然而,很多人,尤其是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或者是那些想要附庸风雅的人不愿承认,自己对流行音乐、畅销小说或者好莱坞大片的喜爱胜过伟大的艺术品。
这带出了对这一结果的第三种解释。“伟大的艺术作品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一观念终日萦绕在人们的心里。它并不一定反映了人们的真实想法,仅仅是所受的教育告诉他们如此这般。因此,当被问及什么是伟大的艺术作品时,他们提供的是“正确”答案,而不是自己的真实想法。
我希望这个测验能让人们诚实地检测自己对艺术的真正看法,以及艺术作品对他们的重要性。这将鼓励你打破众所周知、口耳相传的观念带给你的禁锢。
说到众所周知的观点,我从参与这一活动的在线网友中搜集了一些数据,看他们认为哪些因素对成就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最为重要,以及我们提到的10位艺术家中谁的得分最高。
以下是决定艺术作品伟大与否的“美学要素”的名次表:
排名前10的艺术家
最后的陈词
有趣的是,大多数人在判定一件作品是不是伟大的艺术品时,认为最重要【文、】的因素是【人、】艺术作品【书、】是否表达【屋、】了艺术家的情感。这说明浪漫主义的艺术观仍然最为盛行,即使在艺术界中并不作如是观。
事实上,另一个惊人的发现是,艺术作品不是用来提供道德或人生教训的。奥斯卡·王尔德曾因主张艺术应该超越道德而被视为无耻,现在看来这个观点已经成为主流。
“小甜甜”布兰妮在我们的伟大艺术家名单中排名第10,这一点儿也不奇怪,但其他结果可能颇富深意。简·奥斯汀排第一,尽管与她后面的其他三位重量级男性相比,她通常被认为还不够伟大。也许我们的排名比那些标准意见更公平,那些标准意见充满了欧洲经典作家的偏见。如果你认为米尔斯·戴维斯比莫扎特更伟大,这就更耐人寻味。不过,我们不希望从这个表格中引申出更多的东西,这个表格仅仅反映了网友的意见。科特·柯本真的比毕加索更伟大吗?这里面隐约透露出某种东西,并不仅仅是少年心气作祟。
第9章 你以为你言行一致你就真的言行一致吗
当我行善时,我感觉很好;当我作恶时,我感觉很糟。这就是我的信仰。
林肯
我们有没有可能想要不好的东西?答案是完全可能。我们经常想要对我们以及对地球有害的东西:长途飞行,过多的甜食,与不恰当的人做爱,可能还是在不恰当的地点,或者用不恰当的方式。但是正如柏拉图体会到的,如果我们确定无疑地想要什么东西,那是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至少我们觉得它是好的。譬如说,你想吃加了三倍巧克力的松饼,至少是因为你觉得它口感很好。如果你真的觉得一个东西的坏处胜过好处,那么你一定再也不想要它了吧?
这个难题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但是它引发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怎么知道自己觉得好的就真的好呢?或者是否我们觉得坏的就真的坏呢?我们现在正要进入的是道德不确定性的地盘。
测试须知
你要做的是完成一份由两部分组成的问卷。在看第二部分之前,先做完第一部分。记住这一事实:我们不判断对错,我们不是要试图找出你是否具备“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开始测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好了,你马上就会发现我们提这些问题的目的:了解你的言行是否一致。不过,别轻易认为你的回答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结果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老实回答就是了。就像他们在学校里告诉你的那样,如果你没诚实回答,你唯一欺骗到的只有你自己。
计分
你的答案将产生两个分数。
第一步
第一部分测量你的信念有多符合“标准道德”。至于它是什么意思,我们很快会解释。下面是如何得出第一部分分数的方法:
将总分算出来,并填写到下面的关于结果的表格中。
第二步
第二部分测量你的行为有多么符合“标准道德”。在第二部分,你每回答一个“是”就得2分,每回答一个“否”就扣2分。(注意,这些问题并不是完全与第一部分的问题相匹配,但它们全都是与第一部分提到的那些价值有关的行为)
第三步
现在你可以将自己定位在这个曲线图中。横轴是你的标准道德信念得分,纵轴是你的标准道德行为得分。因此,举例来说,如果你的标准道德信念得分为6,道德标准行为的得分为-8,你就在象限中X所在的位置。
你的得分
你所在的象限,揭示了你所属的类别。下面,简而言之,是每个位置的含义。
你的位置距离原点越远,表明你具备这个类别的特征越鲜明。那些坐标位置超出了灰色区域的人,绝对的、完全的就属于那个类别,无需申辩。就算你的类别接近灰色区域,也没什么可质疑的。
测试报告
就某个层面而言,这个测验是检测在你信奉的那些价值观与你实际遵照的价值观之间,是否有明显的区别。当然,我们测试中的题目确实经过精心设计,以便将大多数人抓出来:我们怀疑大多数人是“表面合乎道德”者。
这个测试非常有意义。很可能我们没有完全遵照我们的理念而活,尽管如此,距离这些理念有多远,我们应该诚实面对。如果你的坐标位置在右下角灰色区域之外,那你的信念与行为之间的落差就很严重了。
但是我们的兴趣其实不仅如此。我们想了解,什么样的行为在当代社会中算合乎道德。我们说“标准道德”其实是一种讽刺,就好像“政治正确”一样(我们实际上并不喜欢这个说法)。如果你查大企业公布的道德声明,《道德消费评价》杂志(Ethical Consumer)等文章所遵从的“道德报告”,以及各种各样的关于如何有道德地活着的专栏和报纸文章,你会发现它们一次又一次地宣扬那几种核心价值,大多都与环境保护有关,顺便抨击大企业的自由贸易,并且支持公平贸易。
本书的两位作者,对于这么多东西中哪些元素确实是道德的,哪些是不道德的,也有着不同的意见(两位作者当中有一个人是虔诚的再生利用主张者,坚持购买公平贸易的商品;另一个人则直接将垃圾扔进垃圾桶,只捡便宜的东西买)。但是我们都同意,社会共识是一种自满的心态,而且通常并不恰当。
你再看看第一部分中提到的那些说法,比如说,你会发现是有可靠的道德基础不同意所有这些说法的。有机产品的价值是模糊的。为什么经常坐飞机并且购买了碳排放补偿的人会比不坐飞机的人没有责任感,当两者为全球变暖贡献的完全一样的时候?通过进口发展中国家穷苦农民生产的食品而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与飞机造成的环境污染之间,我们如何来平衡呢?抵制使用血汗工厂的公司,就不会事与愿违吗?我们当然希望这些公司监控自家产品的来源,这也意味着他们总有可能机会发现不当行为。一旦发现了,真正重要的是企业的处理态度吧?如此等等。任何聪明的,虑事周全的人都能找到针对“标准道德”观的反例,即使他们并不支持这一反例。
因此,实际上每个人都应该对他们的测验结果感到不满意,因为每个结果都给你留下了新的问题。
合乎标准道德的人,其信念与行为都符合主流道德观,这种言行一致是值得赞美的。这样的人应该很少,但是也许你会问,是否这些你如此严格遵从的价值观是正确的。
表面合乎道德的人总是重复“我知道我应该这么做,但是……”也许真正错的是你说出的价值,而不是你的行为。我们常说行为比言辞更有说服力,也许你的行为表达了更好的价值观。
违反标准道德者,最初也许想到自己将会因此受到责备,而现在可能正觉得自命不凡,因为我们质疑的都是当今的标准道德。但是不要得意的太早。我们并不是说主流道德价值都应该抛弃,只是对它们要持有批判的,反思的态度。也许你的大胆对抗只是象征着任性的叛逆,而不是出众的道德洞察。
最后,暗中合乎道德者,他们回收垃圾,买有机食品,从不坐飞机,还说做这些事并不是道德标准高,我们只能说:你是个怪人。
最后的陈词
我们没理由认为合乎道德所带来的满足感是不好的。有些人认为,如果做好事的人因此感到自满,就能揭穿他们的道德假象。这种想法似乎是说,合乎道德的行为一定会带来痛苦;如果你很享受做个好人,你就是动机不纯。然而,为什么利他与自利必须冲突呢?没道理嘛。美德不必是零和博弈,为别人着想不一定要委屈自己。
不管怎么说,这种满足感可能变成“做好事”的目的,而不是“做好事”的自然伴随结果。得当的行为可能不会总是要求痛苦与牺牲,但是知道要做的正确的事情,确实会非常困难。直接接受主流想法当然要容易多了。讽刺的是,许多不加批判地接受如今的“标准道德”的人,居然会认为自己是反传统的人。但是要是不假思索地用另一套价值去取代自己原本的价值,并不能显示出智慧或严谨的道德。如果你对待道德很严肃,就必须深入思考。
第10章 你以为什么对你最重要什么就真的对你最重要吗
一个人如果是活着的,他就随时随地有死亡的危险,其实这样的死亡危险,远比原来就半死不活的人要低。
梭罗
有史以来,长生不死几乎是所有人都渴望的事情。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活着的含义吗?如果不知道,又怎么知道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保命呢?这个问题可能听起来有点儿违反常情,但是想想看,有些人把长久的植物人状态视为死亡的一种形态,还有些人愿意把他们的身体冷冻起来,希望将来再次苏醒;而有些人,他们虽然不会拒绝延长寿命的机会,但想起这个他们就不寒而栗。
在这个练习中,我们会探寻你直觉中认为活着所需的必要条件。回答不正确的处罚是——死亡。至于那意味着什么,稍后再说吧。
游戏须知
这个游戏的目标就是活着。一共有三个回合,每个回合中,都会给你提供一种情景,两种选择。你的选择,决定了你是继续活着还是死亡。你要始终将你的决定单纯地建立在保持自己存活的基础上。每种情景都直截了当,这当中没有“花招”,你不需要去考虑其他的“如果那么”。
游戏结束,你将会发现自己是继续活着还是死了,当然,作为一个具备哲学意味的游戏,答案不会太直截了当。
开始游戏
第一回合:传送装置的选择
你被选中去火星执行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件事上你没得选,必须去。但是你可以选择到达目的地的方式。
一种办法是选择传送带。你将走进地球上的一个扫描器,它会破坏你的大脑和身体,同时记录下你所有细胞的准确状态。这些信息随后会传送给火星上的一个接收器。按照光速传递,信息花三分钟就会到达目的地。接收器会使用新的材料,创造出一个和原来的你完全一样的大脑与身体。火星上的这个人和你有一样的外貌,一样的思考方式,事实上和原来的你根本没区别。你只会感觉好像在地球上睡着了,然后在火星醒来。这种方法100%可靠。
另一种选择是搭太空飞船去。这种方式很危险,飞船途中失事的可能性是50%,你可能因此而死。但是如果飞船成功抵达,你的身体与大脑不会有任何程度的损伤。
你必须选出让你活命的方式。
现在你选择传送带,还是太空飞船?
第二回合:记忆的选择
传送装置和太空飞船都成功了,没有任何麻烦。但是,火星上危机四伏。有两种奇怪的病毒入侵了这颗星球。第一种病毒会破坏你的身体。幸运的是,医学有了高超的发展,很简单就可以根据需要给人装上人造的四肢与器官。你被这种病毒折腾得不轻,现在你几乎整个身体都是人造部分了。
不过,不幸的是,还有第二种攻击大脑的病毒存在。这种病毒特别讨厌,它并不破坏大脑,而是把你的神经通道搞乱,导致记忆的丧失,还有性格的改变。一个成功的摇滚乐手因为感染了这种病毒,现在他都不记得自己那些歌是怎么唱的,不过他变得对会计非常在行。这确实是很怪的病毒。
我们很遗憾地告诉你,你已经感染了这种病毒。医生对付这种病毒的办法,就是用先进的芯片来替代你被侵害的大脑部分。你的病情很严重,几乎整个大脑都必须换成芯片。不过实验表明,这么做能完整保住你的记忆、个性、未来规划和信仰等,并且能让你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要是不这样,你就得向这种病毒屈服,后果是记忆的丧失与性格的转变。你必须选出你认为最能保证自己活命的决定。
你选择换上芯片大脑,还是随病毒肆虐?
第三回合:再生的选择
随着时间的流逝,科学家已经能修复患者脑部的所有伤害了。选了芯片大脑的人,还给你有机的大脑;选择成为病毒受害者的人,人格也能稳定下来。
但是科学进步还有一项惊人的发现。可能听起来很奇怪,科学竟然发现,某种轮回转世的现象确实存在。所有人类身上的非物质部位,估且称之为灵魂,会在人死后离开肉体,进入新生的动物或者婴儿体内。当然,它不带着任何记忆,否则,我们早就知道轮回转世的事情了。有人认为,灵魂在决定一个人的性格时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先天遗传与后天教养的影响非常大,灵魂的影响相对较小。到目前为止,尽管你有离奇的过去与古怪的转变,你的灵魂还与你同在。
但是奇怪的是:如果灵魂被保存在冰点以下,超过一周就会死去。
这与你必须做出的最后一个选择息息相关。你病入膏肓,但是科学家已经快要找到治疗这种疾病的解药了。更进一步说,他们还发展了一种技术以让人类进入“冬眠”的冷冻状态,接受冷冻的人日后可以带着完好无损的记忆与性格重新苏醒。你现在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是任疾病发展。你将死于目前的疾病,你的灵魂将继续存在,但是,你的灵魂将不再保存你的记忆、意图、欲望等。第二种选择是进入深度冰冻,日后再解冻进行治疗。这种选择将摧毁你的灵魂,并且只有30%的成功率;也就是说,解冻程序与治疗有70%的失败率。
你必须选出你认为最能保证自己活命的方式。
你选择接受冷冻还是让你的肉体死亡?
你活下来了吗
按照这个树状图,随着你一步步的选择来看看你是活着还是死了,如果你活着,看看活下来的是哪一部分:心智、肉体还是灵魂?
在这个测验的在线版本中,大约有60%的参与者活了下来,另外40%不幸丧生。但是也许更重要的是,活着的这些人究竟是哪部分活了下来?
活着的含义
在哲学史上(甚至在人类思想的其他分支),有三种因素被认为是自我持续存在的必要条件,这个游戏正是以此为基础。第一个是肉体的连续性,即你的肉身保持运行。实际上,保持肉身存在可能只需要部分身体持续运作,比如大脑。毕竟,人不会因为截肢或者器官移植而不存在。
第二个是心智上的连续性,自我持续存在,就必须有意识持续存在——包括你的思想、观念、记忆、未来规划、信念,如此等等。
第三个因素则是,你需要你身上某种非物质的部分持续存在,这个东西可能会被称为灵魂。
当然,为了生存,你可能需要一种或者更多类型的连续性的结合。但是在这个游戏中,玩家不可能同时保持三种连续性。因为你被迫去选择你觉得对生存最重要的那种,虽然事实是没有任何一种单一因素可以让人活命,但你不得不这么做。
不过,玩家的选择却可能导致三种连续性全部断绝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说你死了,因为你的肉体、心智或者灵魂都不具备连续性,说到底就没有留下任何要素能维持自我的继续存在。所以,即使你躲过一劫,有些选择也能让你的生存问题重重,所以继续往下读,别高兴得太早。
首先,游戏中的两种路径,与所谓的心理还原主义相吻合。根据这种观点,只要具备心智的连续性,自我即可存在。如果你选择传送带,然后接受了芯片移植并最终因接受冷冻而导致你的灵魂死亡,根据这种观点,你保存了为了你的存活所需的意识的连续性。如果你在第一回合选择了太空飞船,其他选择都不变,游戏的结果也是如此。但是如果你这么做了,从心理还原主义的观点看,就是冒了不必要的风险,因为飞船有一半的可能会失事,你的身体、大脑和意识可能和它一起挂掉。
但是,反对这种理论的人会说,你根本就没活下来,而是犯了更严重的错误。比如说,你通过传送带到了火星,但是到火星的那个人真的是你吗?还是说,那只是你的复制品,真正的你早已被毁掉了呢?
心理还原主义以外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自我的存活本质上就是保持身体器官的存活。如果你搭乘太空飞船,让病毒侵袭你的大脑,然后冷冻你的身体,杀死你的“灵魂”,你就达成了这种观点下的存活条件。
但是这活下来的真的是自我吗?如果你的个性、希望、信念、欲望与记忆不再存在,你的身体继续存在就够了吗?自我真的就是一具躯体吗?许多人认为是,但是另外许多人认为,缺少某种精神上的连续性,自我不能单独因肉身存活而存在。
第三种理论,怎么说呢,可能是历史上最广受支持的理论:你就是你的灵魂。但是这是什么意思呢?许多人会认为,如果灵魂存在,灵魂就会决定他们的性格,保有他们的记忆,如此等等。不过,考虑到我们知道大脑在意识中扮演的角色,这似乎非常难以置信。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个游戏中,灵魂只是暧昧的非物质部分。
由于这个游戏的设计方式,只要你最终选择让你的肉体死亡,就能保持灵魂的存活。达到这个结果的两条路线充满了矛盾,所以我们只好说这种结果其实等同于死亡。
如果你最初的两个选择符合心理还原主义与肉体连续性,最后却选择肉体死亡,使你的意识随之终结,我们可以认同你是在试图维持自我的某一方面继续存活,因为你认为,只有灵魂存在才能保持自我延续。
但是如果你选择太空飞船,然后允许病毒肆意侵害,最后选择肉体死亡,问题来了,为什么你在前面两个情境中选择身体胜过精神的连续呢?这似乎是在暗示你认为灵魂必然与肉体相随,因此维持身体的存活,灵魂才有恰当的“容器”。但是这似乎使得灵魂自身相当空洞。它自身不需要思想、信念或记忆的连续性,而只是思想、情感、信念等东西的某种非物质的家园。自我是这样的东西吗?
如果你在灵魂存活之前的最初两个选择是传送带与芯片大脑呢?这会使得你最终的选择非常奇怪,因为最初的两个选择清楚地设计为维持心智上的连续性,在最后选择拯救灵魂时,你却将心智的连续性作为不那么重要的东西驱逐。也许你自始至终重视灵魂的存活,简单地认为心智上的连续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但是当问题变尖锐的时候,你将选择灵魂多过你的心智。这样的想法当然也是前后一致的,不过,至少对我们而言,有点儿莫名其妙。
如果你最初选择太空飞船,然后是芯片大脑,或者选择传送带和病毒,最后选择肉体死亡,一样能保持灵魂的存活。不过出于游戏本身的目的,我们认定这两种选择的结果都是死亡。为什么呢?因为根本上讲,我们是在测试理性的一致性,但是这两者看起来好像一开始在假定灵魂跟随肉体上存在,然后又认为灵魂跟随心智存在,最后又认为灵魂摆脱这二者也可以单独存在,这样的想法显然前后都不一致。
另外,有一条路径毫无疑问地直奔死亡。如果你选择传送带,让病毒肆意破坏,然后选择把自己冻起来,你最初破坏的是你的身体,然后是原本的性格,最后破坏了你本源的灵魂。所幸只有4%的人这样选择,最少人选的路径,显示出理性的一致性并不总是在人们的立场中缺席。
最后的陈词
那么一个人想活下来到底需要什么呢?有意思的是,当需要做出决定性的选择时,有将近2/3的人选择保存他们的灵魂,哪怕是舍弃他们的心智或身体。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是因为我们习惯认为我们的“灵魂”决定一切,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叫“灵魂”的东西毁灭。但是,鉴于我们在游戏中对灵魂的定义,我们很惊讶地发现有这么多人认为它很要紧。
至于另外两种观点,心智上的连续性比身体上的连续性更受欢迎。根据我们所依据的观点,这是正确的。“我思故我在”是哲学中最著名的思路,它揭示的真理中有一条:我们是我们的思想、感觉、信念与欲望的总和。你也许不同意,但是,不同意的那个“你”又是什么呢?你的肉体?还是你的灵魂?
第11章 你以为你有自由你就真的有自由吗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完全的纯粹自由。
西蒙娜·德·波伏瓦
20世纪60年代的摇滚乐队奶油合唱团有一首广受欢迎的歌曲,曲名叫《我感到自由》。从歌词与曲调来看,主唱杰克·布鲁斯(Jack Bruce)应该非常满意自己的状态。但是这种快乐是不是一种误会呢?他也许觉得自由,但是有可能那无非是一种感觉,实际上他根本就不自由。搞不好他连不自由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呢!
又是哲学上的书呆子气。我们知道那首歌是什么意思:自由是感觉到不被他人、规则与价值所束缚,不被权势集团或者什么别的东西所束缚。但是自由还有另一层意思,我们几乎任何时刻都能感受到自由。即使我们被锁链捆绑,我们还是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为,选择任何能做到的身体动作,这种自由是我们之所以为人的关键。
至少,大多数人都这么想。但是这种自由的感觉会不会不过是一种幻象呢?你到底有多自由呢?
测试须知
这个测试采取了问卷的形式。你只需要说出在每个情景中,你认为当中提到的那个人对他的行为有多大的责任就行。“完全没有责任”意味着这个人的行为不值得奖赏也不需要遭受遣责;“必须负全部责任”的意思是,他们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应该接受所有赞美或指责。考虑到我们一般仅在责备某人的时候,才会说他们负有责任,所以一定要记住,在测验的语境中,就像受责备一样,它还适用于受赞美。
0=完全没有责任
1=必须负一点责任
2=必须负大部分责任
3=必须负全部责任
开始测试
计分
这里的计分方式可能看起来有点儿复杂,但是一步一步遵照指南来,一切终将大白。
第一步
根据我们提供的每种答案的计分方式,填写下面的表格。举例来说,如果你给问题9的答案是“必须负一点责任”,请在9(a行,A列)旁边的空白栏填写“1”。
你现在需要统分,它将给我们提供不同的数据以便阐释结果。A、B、C每栏都有4个数字,分成上下单独的两个部分:有一部分是属于a至d行,另一部分属于e至h行。(举例来说,你对问题9、4、5、20的答案,就是A栏第一部分的4个分数,你对问题2、8、10、14上的答案,就是A栏第二部分的4个分数。)
第二步
将A、B、C三栏各组的4个数字分别加起来,把结果填进D、E、F、G、H、I格子中。
第三步
在J栏的空格中填上D+E+F的总和,在K栏的空格中填写G+H+I的总和。
第四步
将J和K的数字加起来,结果填进“总分”一栏。
分析中真正有意思的部分即将来临,不过在此之前,先来个整体评估:看看你的总分代表什么意思。
你的得分
72分 你觉得人随时都有绝对的自由。
60~71分 你认为人类对自己的行为有高度的自由意志。
45~59分 你认为人类的行为并不完全是自由决定的结果。
30~44分 你不认为人类大部分时间都能按照完全自己的自由意志行动。
1~29分 你觉得所有关于自由意志的谈论很大程度上都是扯淡。
0分 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宿命论者。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分数到底意味着什么。
你认为人类有多自由
上述那些问题,要求你回答不同的人,包括你自己在内,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负有多大的责任。责任的概念与自由的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只有在可能做出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我们对于责任的观念,即我们是否认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有责任,就能让我们了解,自己是否认为人类拥有行为的自由。
你已经计算出来的总分,给了你一个大致的指示,揭示你在多大程度上将责任归咎于个体的行为。结果也许不会让你惊讶,你是倾向于原谅别人还是找别人算账,你早就已经知道答案了。
但是其他的分数能够让你看到,在这个大体的世界观之外,是不是还有别的变奏。为了把这点讲清楚,将D至K的分数填进下面表格中的最后一列,会非常有用。
首先,我们能看到,你心里想的对象会造成怎样的差别。比较D、E、F中的数字,它们应该是一样的,因为我们给你的情景都是三个为一组,每组的三个情境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有相似之处的,而D、E、F中的每一个都对应着三者中的一种。但是,实际上,虽然这些情景是相似的,故事中的人却各不相同。在情景D中,你是当事人;在E中当事人是完全不知面貌的第三者;F中的当事人是题目中稍加描述的第三者,我们给了你更多的关于他的信息,这可能会影响你的判断。对于这三种情况你的评价一样吗?还是对有些人你觉得应该负责的程度更高呢(以至分数更高)?
与G、H、I相关的三种情景也是相同的。所以,它们的分数也应该一样。但是有一个差异需要考虑在内。如果你只看从D到I的分数,你会发现D、E、F是结局不好的行为的相应得分;G、H、I是结局很好或者没什么好坏可言的行为的得分。总体而言,我们比较容易指责别人造成的不良后果,而对自己更宽容;同样的,对于结局不好的行为,我们将更多的责任归咎于他人,而不是给出中立的评价,毫不顾及行为背后的动机。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前后矛盾的推理称之为基本归因谬误。如果你犯了这种错误,那么E的分数就会比D高。补充一下,我们越是知道了环境因素掺在其中,我们越倾向于宽恕,所以F通常比E要低一些。这里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你知道别人造成的不良后果有环境因素掺在其中,你对自己的评判会不会比对这些人更严苛呢?
同样的,对于结局圆满的行为,我们倾向于给自己更多的赞赏,胜过给其他人的。这称之为自利归因偏差。所以我们一般能预料G的得分比H高,H依顺序又比I要高些,这是因为,当我们看到别人行善背后的动机时,通常会认为不值得因此表扬他们。“他们会这样做,难道不是为了他们自己吗?”我们会这样说。
如果你比较J和K,就能判定你是否总体上认为,自己是不是容易要求当事人为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负责,却不一定认为良好的结果是行为者的功劳,或者,你的观念也可能正好相反。
不过,这项测试的结果可能还有其他有趣的比较。看看主计分表那一列,你会发现自己对类似的行为是否判绝不一。下面是各种行为的类型,计分表左侧的小写字母,就是每种情景类型的代号:
□ a.过失致死。
□ b.过失导致轻微的损害。
□ c.抓住机会作弊。
□ d.因人格缺陷采取了卑鄙的行为。
□ e.通过努力获得成功。
□ f.抓住机会做出英勇的行为。
□ g.做出常人难以做出的无私抉择。
□ h.因人格品质做出的善举。
此间你可以有无穷尽的对比,我们希望你能找到发掘它们的乐趣。举个例子,拿a行的分数来说,因过失致死,很多人会立马谴责那些如此行为的他者,但是乐意原谅自己。你对三个当事人的评判是一样的吗?
或者比较一下b行的每项得分,过失导致轻微的损害。在a行中,人们的错误是致命的。在一个案例中以死亡终局,而另一个中没有,这全是机会问题。如果只是概率的差异,那么说话讲道理的人就应该同等对待。
那么,一般来说,如果你对人类自由与责任的范围有一个清晰又一致的观点,各组的分数应该差异不大:D和I的分数差别应该不超过一两分,J和K也一样。不过,如果出现明显的不同,我们认为你在对人类自由的观点上存在不一致。对此最悲观的解释是,你纯粹因为自己的需求,决定行为者是否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举例说,你很高兴接受因成功而来的赞誉,但是不乐意接受因失败而来的责备。这可能是很自然的事。但是你觉得它是对的吗?
最后的陈词
在许多人看来,人类的自由意志是人类本性、尊严、道德之信念的基石。怀疑人的自由,就是在质疑人性本身。这个测验中没有任何东西能帮助我们解决这是否正确的问题,或者我们是否真的拥有自由意志。不过我们要质疑,自由意志的信念是否真的不可或缺?
一般人的常识信念早就认为:对于我们所做的选择,我们并不总是负有完全的责任。因此,似乎很少有人认为缺少绝对自由意志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们最终的想法是,如果我们在现实中对自由意志的信念再松动一点儿,难道真有那么可怕吗?我们放弃自由的观念能到什么程度呢?也许比通常允许的还要多一点。当然,你有不同意这种说法的自由。
第12章 原来我并不知道
现在,我想要的是,事实。人在一生中,唯一想要的东西就是事实。
狄更斯
很多人经常会说,哲学是“知其所以然”多过“知其然”的学问。事实有它们的地位,但是能够保持思维清晰更加重要。
我们同意这种说法。但是回顾事实也会非常有帮助。如果你真能记住过往伟大哲人的言辞,向他们学习就更加容易了。别忘了,如果你能脱口而出过往事件的日期与姓名,那么在社交场合你会给人深刻的印象,你也会显得比实际更聪明。明晰的思维会让驽钝的人摸不到头脑;却能让博学者熠熠生辉。
因此,我们用一个令人怀念的老式哲学测验来为本书作结。如果大多数答案你都不知道,就猜吧,到最后你会知道的。预备,开始!
第一回合:地名
1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伯特兰·罗素被关在哪里?
a.哈洛威监狱
b.瑞丁监狱
c.布里克斯顿监狱
d.本顿维尔监狱
2 康德一生居住并工作在哪里?
a.莱比锡
b.哥尼斯堡
c.海德堡
d.柏林
3 苏格拉底之死是因为被判腐蚀哪国青年?
a.希腊
b.罗马
c.亚历山大
d.迦太基
4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与西蒙娜·德·比弗(Simone de Beauvoir)葬于巴黎哪个墓园?
a.蒙帕纳斯
b.蒙马特
c.巴黎左岸
d.圣心堂
5 斯宾诺莎被荷兰哪个城市的犹太社团逐出教会?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