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读史方舆纪要

_7 顾祖禹(明)
  ○平棘山有二,在州城北者,曰大平棘。在城南者,曰小平棘。皆去城百步许,山顶平而多棘,故以名山。汉又以山名县。○龙平山,在州东北宋子城之西。相传山本高耸,一日,风雨骤至,龙过而平其半,因名。又有三台冈,在州南二十里,三冈排列如台。
  ○洨河州南五里。自栾城县流经此,下流达宁晋县,入于胡卢河。今州南有安济桥,跨洨河上,俗呼大石桥。阔四十步,长五十余步。宋咸平五年,漕臣景望引洨河,自镇州达赵州以通漕。是也。又清水河,在州城西,自元氏县流入境,即槐水之支流矣。《志》云:水出封龙山,北经栾城县,入州界。似误。清水又东南流,合于洨河,有永通桥跨其上,在城西三里。
  广润陂州东二里。旧引太白渠水注之。又东南二十里有毕泓陂,与广润陂相灌注。皆唐永徽五年平棘令弓志玄所开,以蓄泄水利太白渠。今栾城县冶河是也。○水闸渠,在州西南二里。《志》云:旧引清水河入城濠,壅而无泄,为东北田畴患,因凿此渠。西南出会于洨河。今淤,近郊复多水害。○十方垒州南一里。《志》云:后汉灵帝时,羌侵河内,诏魏郡、赵国恒山、中山,缮擅作坞垒六百余处,此其余址。或误作十万垒。○望台,在州治东南,一名望汉台。《志》云:东汉初,耿纯筑此以望光武,高七寻,延袤二百八十尺。台西有古井,即筑台时所凿。又高阝城马驿,在州治西。
  柏乡县州南七十里,南至顺德府唐山县三十五里。汉县,属巨鹿郡。后汉废。隋开皇十六年,分高邑置柏乡县,属栾州。大业初,属赵郡。唐仍属赵州。宋因之。熙宁五年,省为镇。元?初,复置。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十里。
  ○柏乡城县西南十七里。汉县治此。元帝封赵哀王子买为侯邑。后汉县废,而城存。晋太元九年,慕容垂与苻丕相持于邺,丕遣其将邵兴招集郡县。赵郡人赵栗,起兵柏乡以应兴,为慕容隆所败。即此城也。隋因复以名县。唐元和十一年,诏诸道兵讨王承宗,昭义帅郗士美大败恒冀兵于柏乡,为五垒环其城,既而败还。五代梁开平四年,晋王存勖遣军救成德帅王?,军于赵州。梁将王景仁进军柏乡,与晋相持,寻败走。乾化三年,魏州帅杨师厚自柏乡趣赵州,进攻镇州,不克而还。即今县也。
  高阝县北二十二里。春秋时晋邑。《左传》哀四年,齐国夏伐晋,取高阝。《战国策》:周显王十二年,赵、韩会于高阝。又赵武灵曰:中山侵掠吾地,引水围高阝。是也。《史记·赵世家》:武灵王三年,城高阝。又孝成王十三年,燕将栗腹将而攻高阝,廉颇破杀之。汉置高阝县,属常山郡。武帝封赵敬肃王子丹为侯邑。师古曰:高阝,读若郭。更始二年,世祖击斩王郎将李恽于高阝。三年,世祖自蓟南还。至高阝,群臣劝进,因即位于高阝南。更名曰高邑,为冀州刺史治。章帝建初五年,北巡至高邑。是也。晋属赵国。后魏属赵郡。北齐天保六年,移治于房子县东北,东南去旧城三十里,即今高邑县也。
  南?城县东北十里。春秋时晋之栾邑。《左传》哀四年,齐国夏伐晋,取栾。其后南徙,因曰南栾。汉置南?县,属巨鹿郡。武帝元朔二年,封赵敬肃王子佗为侯邑。更始二年,光武与王郎将倪宏等战于南?,纵突骑击之,宏等大败。晋省,后复置,仍属巨鹿郡。后魏太平真君六年,省入柏人。太和二十一年,复置,寻属南赵郡。高齐时,县废。章怀太子贤曰:故城在柏仁县东北。杜佑曰:柏乡东北有南?城,汉县治此。《寰宇记》:今邢州巨鹿县,本南?地也。?,孟康曰:读若挛。今俗号为伦城,音转耳。○野河县西北五里。一名槐水。源出赞皇县西黄沙岭下,东流历元氏、高邑县,始入县境。又东抵宁晋县,入胡卢河。五代梁开平四年,全忠谋并镇、定,遣军袭取深、冀。晋王存勖赴救,发晋阳,自赞皇东下,至赵州。全忠将王景仁军于柏乡,晋王进军逼之,距柏乡五里,营于野河之北。周德威曰:今去贼咫尺,所限者一水耳。若彼造浮桥以薄我,我众立尽矣。不若退军高邑,诱贼离营,彼出则归,彼归则出,以轻骑掠其馈饷,不过逾月,破之必矣。王从之,退军高邑。高邑去柏乡北三十余里。既而梁军出战,至高邑南。晋将李存璋以步骑陈于野河之上,梁军不胜而退,存璋乘之,梁军大败。今有槐水桥,在县北五里,即战时梁军夺桥,晋将李建及力战却梁军处也。
  午河县西十里。源出临城县西北诸山,东南流入县境,又东经县北三里,下流合于野河。又新沟河,在县北二十五里故城镇南,自高邑县流入。昔时南北诸川,每遇霖潦,往往泛溢为民害。元元贞间,高邑令曹桢凿沟以泄之,为利甚溥。千金渠在县西。唐开元中,县令王佐所浚。旁有万金堰,亦佐所筑,为蓄泄之利。今废,俗呼为李家沟。
  ○千秋亭县北十三里,去旧高阝县七里。《后汉志》高邑南有千秋亭、五成陌,光武即位于此。○济涉桥,在南关外,午、槐二水导流经城南。此桥跨其上,以便行旅,因名。又槐水马驿,在今县治西北。
  隆平县州东南百里。东至冀州百二十里,西北至柏乡县三十五里,东南至顺德府巨鹿县六十里。汉广阿县,属巨鹿郡。后汉永平中省。后魏太和十三年,复置广阿县,为南巨鹿郡治。寻改郡为南赵。孝昌二年,又置殷州于此。北齐改殷州曰赵州。隋开皇十六年,郡废,而州如故。仁寿初,改县曰象城。大业初,复改为大陆,又移置赵州于平棘,以县属焉。唐初,窦建德、刘黑闼皆置栾州于此。武德五年,省州入赵州,复改县为象城。天宝初,又改为昭庆县,以县有建初、启运二陵也。宋开宝二年,改为隆平县,仍属赵州。熙宁六年省。元?初,复旧。金元因之。前朝洪武初,省入柏乡县。十三年,复置,仍属赵州。今城周六里有奇,编户十三里。
  ○广阿城县东十里。汉县治此,高祖封功臣任敖为侯邑。光武初,拔广阿,登城楼,与邓禹阅天下地图处也。县寻废。晋太元九年,慕容垂置冀州,屯广阿。后魏普泰初,高欢起兵信都,以高元忠为殷州刺史,镇广阿。既而尔朱兆将兵自晋阳出井陉,趣殷州,战于广阿,败却,皆故广阿城也。《志》云:今县东十二里有隆平故城。宋初改县为隆平,本治此。大观二年,因水患移今治。俗呼为旧城村。又县东北三十五里有象氏城,汉象氏县,属巨鹿郡。后汉废。隋开皇中,因以名县。○澧水县东十里。自顺德府任县流经县界,又东北与沙河合,注于胡卢河。嘉靖十六年,以故流壅塞,更加疏浚,谓之新澧河。沙河,即野河之别名也。《志》云:县城下有澧水渠,唐仪凤中,邑令李玄开以溉田通漕。今涸。又老僧河,在县北五里,下流合于槐水。相传昔有僧浚泉,泉涌成溪,因名。又神泉河,在县东北六里。《志》云:源出顺德府唐山县之尧山,东流至县北五里,合老僧河而东北出。是也。
  槐午河县北三十里。即野河也,亦曰沙河。自柏乡县流经此,又东北接宁晋县界。
  大陆泽县东北三十里,亦曰广阿泽。自顺德府巨鹿县流入境,至宁晋县,为胡卢河。县有广阿、大陆之名以此。晋太和四年,燕慕容垂请畋于大陆,因微服出亡,遂奔苻秦。《志》云:县北有肖庄泊,东北七里有小泊,与大陆诸水皆浸乡也。孙炎云:巨鹿北广阿泽,去古河绝远。杜佑、李吉甫以邢、赵、深三州皆古大陆地,此为得之。
  高邑县州西南五十里。东南至柏乡县三十五里,西北至元氏县四十五里。本汉房子县地。高齐移置高邑县于此,属赵州。隋以后因之。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十里。
  ○房子城县西南十五里。战国时赵邑。《史记·赵世家》敬侯十年,与中山战于房子。又武灵王十九年,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遂之代。惠文王二十四年,廉颇将攻魏房子,拔之,因城而还。汉置房子县,属常山郡。光武初,自真定击元氏防子,皆下之。防即房,古字通用。仍属常山国。晋为赵国治,兼置冀州治焉。后魏属赵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复置,仍属赵州。唐初因之,寻废入临城县。俗呼其地曰仓房村。
  ○长冈县西二十五里。冈峦耸秀,环抱村疃间,周十余里。中有兔儿坡,甚宽广。
  ○?水在县治南。一名沙河,又名白漕水,亦谓之漕河。发源赞皇县赞皇山,经临城县,又东流入县境,至县东南,而合于黑水。
  黑水县北十里,即槐河也。俗讹为淮河。自赞皇县东流,经元氏县界,又东流入县境,而合于?水。故?水亦兼槐水之称,槐水亦兼沙河之目。二水合流,即柏乡县野河之上源也。
  新沟在县东南。始自县南榆柳村,浚流于柏乡县。槐、沙二河合流于县界,夏潦秋霖,泛溢害稼。元邑令曹桢始开此沟以导水,民获树艺,至今赖之。
  ○千秋台县南二里。稍西北有观星台,又有将台,皆高耸可登玩。李氏曰:三台冈阜相连,好事者为之名也。
  临城县州西南九十里。北至元氏县八十五里,东至柏乡县四十里,西南至顺德府唐山县三十五里。本汉房子县地。唐天宝初,改置临城县,属赵州。后因之。今土城周二里有奇,编户十三里。
  ○临城在县治东。《志》云:县有古临城,即春秋时晋之临邑。《左传》哀四年,赵稷奔临。是也。唐因以名县。光化四年,朱全忠自?州北侵镇州,下临城,逾滹沱,即此。○安阳城,在县南,战国时赵邑。《史记》:赵惠文王十四年,廉颇拔魏房子,又攻安阳,取之。即此城也。
  ○敦舆山县南七十里,一名幽淮山。南接太行,北连常山,州境之大山也。《山海经》:敦舆山,泜水出其阴,东流注于彭水。《隋志》云:房子县有彭水。刘?句曰:隋置柏乡县,在彭水之阳。彭水亦赵州南境之大川也。或以为即今之沙河。
  铁山县西南三十五里。石色如铁。元末土人结寨于此,曰铁山寨。又县西五十里有天台山,山高耸而上平。又西二十里,曰杏树山,山多杏。又西二十里,即太行山矣。○钓盘山,在县东南五里。旧传陈馀兵败走至此,问其地,曰钓盘山。馀曰:鱼入钓盘,吾其亡矣。果及于难。又县西二十里,有牛口峪,井陉县东南七里亦有此峪。《志》皆云窦建德兵败被擒处,皆传误也。
  龙尾冈在县西北。唐大顺二年,李克用攻镇州,大破王?于龙尾冈,拔其临城、元氏、柏乡,大掠而还。又县城北有董冈。《志》云:冈东接尧峰,西临泜水,环抱奇胜。尧峰在县东南二里,峰峦颇秀美。○圣井冈,在县东北三十里,冈上有井,冬夏不竭,故名。
  ○泜水县西北二十五里。源发元氏县之封龙山,绕流入县境,至县东入于沙河。《志》云:泜水自元氏县南境,流经县西柏畅亭。将至城五里许,断伏不流,二百馀步复出。东流经钓盘山下,入沙河。俗名三断绿杨河。韩信斩成安君泜水上。李左车曰:成安军败于高阝下,身亡于泜水。正谓此也。《一统志》:泜水在县西北,流经高邑栾城,达宁晋县,入胡卢河。
  沙河县东南五里。自赞皇县流经县境,合于泜水。又东北入高邑县界,谓之?水。或以为即彭水云。又泥河,旧《志》云在县北五里,东合泜水。今涸。
  ○柏畅亭县西十五里。汉武帝封赵敬肃王子终古为柏畅侯,即此亭也。俗讹为柏杨亭。
  赞皇县州西九十里。北至井陉县百六十里,东北至元氏县三十里,西北至山西乐平县百五十里。本汉房子县地。隋开皇十六年,析高邑置赞皇县,因山为名。初属栾州,大业中属赵郡。唐属赵州。五代梁开平四年,晋王存勖将兵救成德,自赞皇东下,遂入赵州。是也。宋熙宁五年,省为镇。元?初,复故。金属沃州。元初并入高邑,寻复置,仍属赵州。今城周四里,编户十二里。
  ○回车城县南十里。魏收《志》房子县有回车城。又有平州城,未详所始。《寰宇记》云:回车城,李左车所筑也。亦曰左车城。其旁有韩信将台。
  ○赞皇山县西南二十里。高百余丈,?水之源出焉。《穆天子传》:至房子登赞皇山。即此。隋因以名县。山有孔子岭,下有岩,甚宽广。○四望山,在县西北二十里,山高耸,登临可以望远,因名。
  五马山县东十里。上有五石马,因名。岩隙出泉,甚甘美,名白马泉。后魏孝昌末,赵郡豪李显甫,聚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方五六十里居之,即五马诸山矣。宋建炎初,和州防御使马扩奔五马山聚兵,得徽宗子信王榛,以总制诸寨。两河忠义,闻风响应。既而金人来攻诸寨,断其汲路,诸寨遂陷。○檀山,在县东北十五里,高百余丈。相传周穆王尝驻此。又粟堆山,在县东南十五里,以山形如委粟而名。十八盘岭县西六十里。山势嵯峨,林木郁茂。中有小径,萦纡上下,十有八盘。又黄沙岭,在县西北七十里,有黄沙岭口,路通山西,槐水之源出于此。今有黄沙岭巡司。○铁脚岭,在县东南,高险崎岖,艰于登陟,因名。
  ○槐水在县城北。源出黄沙岭,东流经此,折而东北,入元氏县西境。复东南出,而入高邑县界。或谓之度水。○?水,在县南,源出赞皇山,《汉志》谓之石济水,今亦曰沙水。东流入临城县界。《邑志》云:《卫风》出宿于?,即此水也。误矣。
  ○黄沙岭口县西北黄沙岭下,北去故关百里。正统四年,置戍。嘉靖二十一年,增兵防守。又北二十里,曰白城口,其相近者曰谷家崖口。又北三十里,即元氏县之青草峪口。○十八盘口,在县西十八盘岭下。又县西五十里,有段里口,口外有四相公寨。又西南十里,曰后沟口。县境诸口,俱属故关南路。《里道记》:自后沟口而西,至山西乐平县百十里。自后沟口而北,缘历山径至故关百二十里,至龙泉关五百十里,至倒马关六百八十里。内三关边墙,至后沟口而始竟云。宁晋县州东四十里。北至晋州八十里,南至顺德府巨鹿县九十里,东北至祁州束鹿县百二十里。汉为杨氏县,属巨鹿郡。后汉因之。晋省入瘿陶县,属巨鹿国。后魏又析置瘿遥县,亦属巨鹿郡。隋复曰瘿陶,属赵州。唐天宝初,改为宁晋县,仍属赵州。今城周六里,编户十八里。
  ○杨氏废县即今治。《周·职方》冀州,薮曰杨纡。《水经注》:杨纡,即大陆泽。汉置杨氏县治焉。晋废。后魏永安二年,分瘿陶置瘿遥县,治故杨城,仍为巨鹿郡治。隋初郡废。开皇六年,改遥为陶。唐天宝初,又为宁晋县治。建中三年,朱滔与王武俊等叛,滔自深州进逼康日知于赵州,趣宁晋。王武俊亦自恒州进取元氏,东会滔于宁晋。《城邑考》:宁晋县,即古杨氏城。城周十里有奇。
  ?陶城县西南二十五里。汉置县,属巨鹿郡。颜师古曰:瘿,读若影。后汉为郡治。延熹八年,勃海王悝降,为瘿陶王国于此。初平二年,博陵群贼张牛角等攻瘿陶,不能陷。晋以杨氏县省入,亦为巨鹿国治。后魏分瘿陶县置瘿遥县,仍属巨鹿郡。高齐并入瘿遥县。○大陆城,在县东南十里。隋开皇十六年,析广阿置大陆县,属赵州。大业初,改象城县为大陆,而以故大陆县并入焉,即此城也。今名鱼台村。又县东二十五里,有历城。本汉历乡县,属巨鹿郡。后汉省。魏收《志》云:瘿遥有历城。是也。亦作沥城。《一统志》:城乃小堡,城下薮泽,周回百余里,中有鱼藕菱芡之利。每岁饥、兵荒,州人赖以全活者甚众。金末,王义率众保聚于此。○胡卢河县东南二十里。即《禹贡》之大陆泽。《吕氏春秋》九薮,赵之大陆其一也。郦道元以为即杨纡薮,亦谓之薄洛水。《战国策》赵武灵王曰:吾国东省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而无舟楫之用。是也。亦谓之广阿泽。今泽东西径三十里,其上流即漳水也。自顺德府南和任县达隆平,而东北汇大小群川,以注于县境。而赵州西境及滹沱河以南诸水,亦悉东南流至县境,而汇为大泽。每至夏秋之交,霖潦为患,则漳水、滹沱南北交注,泛滥甚广。东经深、冀二州及阜城、献县以东,至交河县,而合于滹沱。丁度曰:胡卢河,横漳之别名也。在深、冀间,横亘数百里。五代周广顺二年,契丹将高谟翰,以苇筏渡胡卢河,入寇至冀州。周兵屯贝州以拒之,引去。冀北之大川,胡卢河其最矣。《郡志》:明正德十一年,漳河由县南徙。明年,滹沱由县北徙。盖前此皆汇流于胡卢河,至此复分,引而南北出也。
  洨水在县南,自赵州流经县界。又沙水在县西南,自柏乡县流入县境。《汉志》:洨水至瘿陶入泜。沙河,即出,水下流矣。自州以西,诸水皆合于二水,以注胡卢河。○丰河,在县东,《志》云即漳水故道也。自胡卢河分流东出,入冀州界,为清水河之上源。又碱河,亦在县东,下流合于清水河。
  宁晋渠在县西南。《唐志》:自胡卢河以北,县地常虞旱卤。西南有新渠,上元中邑令程知默所开,引洨水入城以溉田,径十余里,地用丰润,民食乃甘。
  ○薄洛亭在县南。《后汉志》瘿陶县有薄洛亭,战国时为齐、赵之疆,往往战戍于此。亭盖以薄洛河而名。
  深州府东二百五十里。东北至河间府二百里,南至冀州百三十里,西北至保定府祁州百七十里。
  春秋时晋地。战国属赵。秦属巨鹿郡。汉属信都国。后汉属安平国。晋因之。后魏属长乐郡。北齐属博陵郡。隋初郡废。开皇十六年,析置深州治安平,今晋州属县。详见前。大业初,州废。唐武德四年,复置深州仍治安平。是年,移治饶阳。贞观十七年,州废。先天二年,复置,移治陆泽县。天宝初,曰饶阳郡。乾元初,复曰深州。五代因之周徙州治下博,即今治也。考《宋志》雍熙四年,复徙治静安,即下博矣。宋仍为深州亦曰饶阳郡。金元仍旧。前朝亦曰深州,以州治静安县省入编户十七里,领县一今仍为深州。
  州介瀛、冀、镇、定间,所谓四通五达之郊也。守则难济,动则有功。光武自蓟南驰过下博,而不敢留。李存审据下博桥,遣军纵横四出,朱梁攻?之兵,于是乎宵遁矣?,今景州。
  ○静安废县故州治。在今州南二十五里。汉下博县,属信都国。应劭曰:泰山有博县,故此言下。太子贤曰:在博水之下也。后汉属安平国。晋亦为下博县,仍属安平国。后魏属长乐郡。隋初居冀州,寻属信都郡。唐初,属冀州。贞观初,割属深州。十七年,还属冀州。先天二年,复属深州。五代周显德中,移深州治此。寻以县隶静安军,旋复旧。宋太平兴国七年,复隶静安军,而州治不改。雍熙二年,军废,仍属深州。三年,县废。四年,复置,改曰静安。金、元皆为州治。明初省。《城邑考》:州旧城,永乐十年,滹沱、漳水决溢,城坏,因徙治吴家庄。景泰初,始营城垣。成化、正德以后,相继增修。嘉靖十一年,易以砖石。周九里有奇,有门四。
  下博城在故州城南二十里。汉县治此。后魏移县于衡水之北。宇文周建德六年,复移而北,即故州治也。其旧城一名祭遵垒,北枕衡水,相传遵所筑也。唐武德五年,淮阳王道玄击刘黑闼于下博,败没。宝应初,官军追史朝义,大战于下博东南,贼败遁。长庆二年,幽州叛帅朱克融陷弓高,围下博。五代梁乾化三年,魏帅杨师厚侵逼镇州,寻自九门退军下博,攻拔之。即今故州城矣。
  静安城州东南五十里。本名李晏口,亦曰李晏镇。五代周显德二年,筑城屯军于此,谓之静安军。《薛史》:静安军南距冀州百里,北距深州三十里,夹胡卢河为垒。自是契丹不敢涉胡卢河南犯,河南之民,始得休息。宋仍为静安军治。雍熙二年,废。今河间府景州亦有李晏镇,盖昔时胡卢河东西津口云。
  乐乡城州东三十里。汉县,属信都国。高祖封乐毅后乐巨叔为侯邑。宣帝时,改封河间献王子佟于此。后汉初,又封杜茂为乐乡侯。是也。寻废入下博县。后魏侨置乐乡县,在今保定府清苑县境。○宁葭城,在州东南故赵邑。《史记》赵武灵王二十年,略中山地,至宁葭。司马贞云:宁葭,一作曼葭,邑名也。《水经注》:衡漳水东北历下博城西,又径乐乡故城南,又东引葭水注之。城盖以葭水而名。
  ○紫金山州北五十里,捍水堤故址也。岁久颓败,惟存二阜,?然屹立,俗呼为紫金山。旧《志》云:州治西有束鹿岩,岩穴深邃,外隘内广,容千余人,仅有线路可通天光。今见祁州束鹿县。○滹沱河州北四十里。自安平县流入州境,经州北,又东北入饶阳县界。宋熙宁以后,往往决溢,自州以东,屡被其患。历金元至明朝,决徙亦数见。嘉靖中,河经州南,盖溃决而南合于胡卢河也。《河渠考》:滹沱正流出于饶阳南,决则出深州。而武强为东下之冲,罹患尤甚,修塞时不免焉。胡卢河州南四十里。自赵州宁晋县,流经南宫县及冀州之北,又东北流入州境,历衡水县北而入武邑、武强二县界,即横漳之异名也。《五代史》:周显德二年,时契丹屡寇河北,轻骑深入,曾无藩篱之限。言者谓深、冀间有胡卢河,横亘数百里,可浚之以限其奔突。因命王彦超等督兵民浚胡卢河,筑城于李晏口,留兵戍之,即静安军也。《宋志》:胡卢河源于西山,始自冀州新河镇入深州武强县,与滹沱河合。其后变徙,入于大河。淳化二年,从河北转运司请,自深州新寨镇,开新河导胡卢河,分为一派,凡二百里,抵常山,以通漕运。后废。熙宁中,内侍程?复请开决,从之。寻废。
  鸦儿河州南二十里。自束鹿县东南流入界,下流合于胡卢河。《志》云:河在滹沱、清漳间。盖支流两分,合而为河,因名鸦儿。滹沱南北横决,群川之流皆乱。鸦儿河源流断续,不可复辨。
  白马沟州东三十里。三国魏主丕之弟白马王曹彪牧冀州,引滹沱河入于清漳,以溉高?之田。境内利之,名曰白马河。《水经注》所云:白马河经乐乡县北,饶阳县南,而东入横漳者也。今废。
  ○下博桥在故下博城东,跨胡卢河上。五代梁乾化二年,全忠侵晋、冀,攻?县。晋将李存审军赵州,谋出奇破之,引兵扼下博桥,使别将史建瑭等分道擒生。建瑭分麾下为五队,出衡水、南宫、信都、阜城诸处。而自将一队与李嗣肱深入,尽获梁军之樵刍者,还会于下博桥。明日,袭击全忠于?县西,大败之。即此。
  凌消村州东北四十里,古滹沱河南岸。《寰宇记》:光武自蓟南奔,王霸诡言冰坚可渡处也。俗因呼为危渡口。旧《志》:滹沱经深泽县东南,即光武渡处。似误。○陆家庄,在州西南。金末为戍守处,河间公移刺众家奴所分地也。
  南宫亭在州南。更始二年,光武自下曲阳驰至滹沱,渡河至南宫,遇大风雨,引车入道旁空舍,对灶燎衣,冯异进麦饭处也。旧《志》云:在南宫县。据《后汉书》,光武自南宫进至下博城西,惶惑不知所之,有老父言:信都为长安守,去此八十里。异时光武敕冯异曰:滹沱河麦饭,是南宫近滹沱河下博间也。若谓今之南宫县,相去远矣。
  衡水县州南五十里。东至冀州武邑县五十里,东北至晋州武强县七十里,西至晋州八十里。本汉下博县地。隋开皇十六年,分信都、武邑、下博三县地,置衡水县,属冀州。以近衡漳水而名。大业初,属信都郡。唐仍属冀州。宋因之。元改属深州。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七里。
  ○衡水故城县西南十五里。旧县治此。唐武德二年,幽州总管罗艺破窦建德于衡水。又宝应初,史朝义败走衡水,还战,为仆固?等所败,即此城也。前朝永乐五年大水,城坏,移县于范家疃。景泰初,创筑城垣。成化十八年,又为大水所圮,寻复修筑,即今治也。《志》云:县西二十里有空城,或以为五代时戍守处。
  ○长卢河在县东,即横漳水也。亦曰胡卢河。旧自州南流经县北,又东入武邑县境。今断续不常,涸溢无时,非复旧流也。《志》云:县西北有衡水,亦曰长芦水。又有袁谭渡,历下博旧城西北,迤逦而东北注,谓之九曲。水味咸苦,俗称苦河,亦曰横漳河。又有北沼,在县西南二十里,遇涨则通于横漳。
  洚水在县南。自冀州北流入县境。洚水东岸,即武邑县界也。又东北流经武邑县北,而入于漳水。○盐河,在县南。《志》云:自冀州城东浮沟口,迤北流,通漳河,至县西南二里许,水流常涸生盐,俗名盐河。
  羊令渠县南二里。唐载初中,县令羊元?自县西南分引漳水,北流贯城注隍,以溉民田,因名。○杜村沟,在县西南十里。旁有洼地二千余顷。弘治中,开此沟以泄水患,寻塞。正德中,复疏通之。洼地填淤,民获种植之利。
卷十五 北直六
  ◇顺德府东至广平府清河县二百四十里,南至广平府百二十里,西南至广平府邯郸县百二十里,西至山西辽州二百四十里,西北至真定府井陉县二百里,北至真定府赵州百五十里。自府治至京师一千里,至南京一千七百二十里。《禹贡》冀州地。殷祖乙迁于邢,即此。周为邢国傅庚辰曰:刑为周公之胤。春秋时并于卫,后入于晋。战国时属赵。秦为巨鹿、邯郸二郡地。秦末谓之信都。项羽又改为襄国二世二年,张耳、陈馀立赵歇为赵王,居信都。秦亡,项羽分赵地,立张耳为常山王,都襄国。羽更信都为襄国也。汉属巨鹿、常山二郡及赵、广平二国。后汉因之。晋为巨鹿、赵二国地。其后,石勒都于此,石虎改置襄国郡。后魏为巨鹿郡及北广平郡地。隋改置邢州,炀帝改曰襄国郡窦建德尝置广州于襄国。《唐纪》:武德四年,并州总管刘世让攻建德,自土门而东,克其黄州。进攻?州,不克。盖误广为黄也。唐复为邢州。天宝初曰巨鹿郡,乾元初复故上元以后,邢州统于昭义镇。中和二年,镇将孟方立迁治于此,自是昭义分为二镇。李克用得之,仍置邢?节度治焉,兼领?、磁二州。五代梁置保义军治此,唐曰安国军朱温得三州,改置保义军。贞明二年,为晋王存勖所取,改曰安国。宋仍为邢州亦曰巨鹿郡。宣和初,升为信德府。金复曰邢州仍置安国军。蒙古中统二年,升为顺德府置元帅府于此,寻改安抚司。至元初,又改为顺德路。明曰顺德府,领县九。今因之。府西带上党,北控常山常山谓真定府,河北之襟要,而河东之藩蔽也。秦之季也,章邯去楚而攻赵,巨鹿一败,秦不复振。韩信战胜举赵,自赵以东,曾无坚垒。张宾说石勒曰:襄国依山凭险,形胜之国,得而都之,霸王之业也。自是幽、冀多故,辄争襄国。唐初,窦建德、刘黑闼相继据?州,纵横河北。议者谓自河东下太行,拔邢州而守之,则?州之肩背举,而河北之腰胁绝矣。魏博叛帅田悦尝言:邢、磁如两眼在腹中,不可不取磁州,见河南。邢、?、磁三州境皆相接。唐以昭义一镇,控御河北。而邢州尤为山东要地,虽强梗如镇、魏,犹终始羁縻者,以邢州介其间,西面兵力,足以展施也。李克用以河东争河北,数出邢州。朱温得之,则用以蔽遏河东,迫肋镇、定。及晋王存勖合镇、定以图梁,梁人战守,尤以邢州为切其后?、魏、相、磁诸州,悉属于晋,邢州始下。邢州不守,而河北之势,尽折而入于晋矣。李忠定公曰:邢州与河东之潞州,皆地大力丰。东西相峙,如太行之两翼。往来走集,道里径易。从邢州而西北,路出井陉,可以直捣太原。从邢州而西南,路出邯郸,可以席卷相、卫。若道庆源即赵州,而取深、冀,越清河而驰德、棣,如振裘者之挈其领也。此韩信得之,遂以掇拾燕、齐;石勒据之,因以并吞幽、冀欤?
  邢台县附郭。古邢国。秦为信都县,项羽改为襄国。汉亦为襄国县,属赵国。后汉因之。晋属广平郡。后魏永安中,改属北广平郡。隋开皇九年,改为龙冈县。十六年,置邢州治焉。唐因之。宋宣和二年,始改曰邢台县。今编户二十八里。
  ○襄国城在今城西南。殷祖乙迁都于邢,即此城也。春秋时,邢侯都于此,为卫之与国。隐四年,石?昔杀州吁,卫人逆公子晋于邢而立之。闵元年,狄伐邢,齐人救邢。僖元年,狄复伐邢,齐侯帅诸侯之师以救邢,迁邢于夷仪。二十五年,卫侯毁灭邢。二十八年,晋伐卫。是时,邢为晋所取。哀四年,齐国夏伐晋,取邢。既而邢复入于晋。战国为赵邑。秦灭赵,置信都县。秦末,赵王歇都此。项羽使张耳都之,改为襄国。自是历汉及晋,皆为襄国县治。石勒据之,亦谓之建平城。《后赵录》:石勒由石门进据襄国,后擒刘曜,尽得关陇,乃僭号建平。大修城郭,因徙洛阳铜马翁仲二,列于永丰门,谓其城曰建平城。又勒擒刘曜至襄国,舍曜于永丰小城,盖即永丰门外耳。《元丰志》:建平城,石勒所筑,即今邢州城。非也。冉闵灭赵,刘显复称帝于襄国。晋永和八年,闵攻灭显,因毁其城垣。是后襄国废入任县。后魏太和二十年,复置襄国县,移于今治。魏收《志》:襄国县有襄国旧城。是也。又《隋志》:后齐废易阳县入襄国县,置襄国郡。后周改襄国曰易阳,别置襄国县。隋开皇初,郡废。易阳,今广平府之废临?县,则襄国改徙非一处矣。宋白曰:隋以易阳还故治,而襄国亦仍理旧城也。宋沈括《笔谈》:邢州城,郭进守西山时筑,阔六丈,可卧牛,俗呼卧牛城。一说城东有牛尾河,因名也。今城明朝因故址修筑,周十二里有奇。青山城府西北八十里。其地近青山,本名青山口。隋开皇十七年,因置青山县。大业初,省入龙冈县。唐武德初,复置,属邢州。开成五年,省入龙冈县,仍为设险处。乾宁五年,朱全忠会魏博帅罗弘信兵击李克用,至巨鹿城下,败河东兵,逐北至青山口,于是全忠遂取邢、?、磁三州。既而克用遣李嗣昭等出青山,将复山东三州,进攻邢州,为汴将葛从周所败,退入青山。从周追之,将扼其归路,李嗣源击却之。光化三年,李嗣昭拔?州,朱全忠引兵来争,嗣昭弃城走,葛从周设伏于青山口,邀击嗣昭,大败。后唐清泰三年,唐兵攻太原,为石敬瑭及契丹所败。诏天雄帅范延光,将兵由青山口取榆次以救之,即此也。榆次,今山西属县。
  夷仪城府西百四十里。《春秋》僖元年,狄伐邢,齐桓公迁邢于夷仪。或曰今山东聊城县之夷仪聚也。杜佑曰:龙冈县北百五十里夷仪岭,即《左传》邢国所迁,有夷仪城,俗讹随宜城。《寰宇记》:夷仪山,在邢州西北百五十七里。今详见山东聊城县。○封山府西二十里。《志》云:以邢侯初封此而名,亦谓之西山。今自封山以西,绵延数百里,直接太行,皆西山矣。五代梁开平五年,晋王存勖自柏乡乘胜攻邢州,全忠遣将徐仁溥帅兵自西山夜入邢州,助保义帅王檀城守。盖乘高而下,则晋兵不及备也。又西十里,曰孤山。斗绝多石,其旁平坦,可以耕艺。
  百岩山府西北百里。山高险,有岩百余,郡境诸山之望也。又鹊山,在府西北百十里,冈峦鹊起,上有穴,出云母。○马鞍山,在府西北三十七里。山脊隆起,其南有泉曰金泉,北曰玉泉。又府西北三十里曰仙夷山,唐天宝中,玄宗锡以今名。时张果游憩于此也。又有百花山,在府西南四十二里,巨石?岩,山色青白相间,因名。马岭府西北百三十里。其地峻险,有马岭口,为戍守要地。唐天?三年,河东帅李克用遣其将李嗣昭攻邢州,朱全忠将张筠引兵助守州城,因设伏于马岭。嗣昭至,为筠所败,遂引还。黄榆岭府西百二十里,亦设险处也。岭北有陈宋口。五代梁乾化五年,刘?以晋兵在魏州,因潜师出黄泽岭,西袭晋阳。晋将周德威闻之,自幽州将千骑救晋阳,至土门,?已整众下山,自邢州陈宋口逾漳水而东,屯于宗城。岭下多陈、宋二姓所居,因以为山口之名也。黄泽岭,见山西辽州。
  琉璃坡府南三十余里。西山垂尽,冈脉起伏处也。唐龙纪初,李克用自上党而东,攻孟方立于邢州,拔磁、?二州,败方立兵于琉璃坡,进攻邢州。又景福二年,克用攻李存孝于邢州,从栾城进屯任县,使李存审引军屯于琉璃坡。盖备存孝之南走也。○石井冈,在府西北七里,上有井,大如车轮,相传汉世祖营军时所凿。石勒改为龙冈。《十六国春秋》:晋大宁元年,赵佛图澄于襄国石井冈掘得死龙,咒之,令苏,腾空而去,因名龙冈。隋因以名县。又有鹿城冈,在府北十五里。
  ○漳水府东南八十里。自广平府曲周县流经府境,入平乡县界。又北历南和、任县,合澧河,而北入赵州隆平县界。五代梁乾化四年,晋王存勖会兵攻邢州,梁将杨师厚自魏州赴救,营于漳水之东。胡氏曰:师厚盖营于平乡县南也。详见大川漳水。百泉水府东南五里。自平地涌出,其脉甚多,故曰百泉。盖即澧河之上源。引流而东,入南和县界,又东北经任县,东入赵州隆平县,而汇于胡卢河。又有七里河,在府南七里,流合于百泉水。《志》云:百泉水,一名涡水,又名鸳鸯水。《隋志》以为氵?水也。
  达活水府西北五里,旧名蓼水。出石井冈,流经任县为蔡河,合于澧河。又有野河,在府西北百二十里,发源百岩诸山,引流凡七十二道,下流亦会于澧河。
  ○黄榆关在府西北黄榆岭上。据险筑堡,为戍守处。《志》云:黄榆岭口有腰水寨,最高峻,其上平阔,惟一径可通。腰半有水,因名。又香炉寨,在黄榆岭北,峰峦高险,状如香炉,惟一径可达,旧置寨于此,皆有官兵戍守。又北即赵州赞皇县界也。○马岭口,在马岭下,亦有堡寨,与黄榆关相为犄角。
  张公桥在府西北。或云其下即野河所经。旧为通道。唐末,李克用争河北,每出青山口,必经张公桥,然后至邢、?诸州。天?三年,梁将葛从周败晋兵于沙河,追至张公桥。五代梁乾化四年,晋王存勖会兵于赵州,南攻邢州,至张公桥。是也。
  檀台在府境。徐广曰:襄国县有檀台。《史记》:赵成侯二十年,魏献荣椽以为檀台。盖在此。○偏店,在府南。近时贼犯府境,官军败之于此。
  龙冈驿在府治东,洪武间置。又西王巡司在府西七十里,□太行山,道通太原诸城邑。
  沙河县府南三十五里,南至广平府邯郸县八十里。汉襄国县地。隋开皇十六年,析置沙河县,属邢州。唐武德初,置温州于此。四年,州废,仍属邢州。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十九里。
  ○沙河旧城县东一里。隋置县于此。唐武德五年,世民击刘黑闼于?州。幽州总管李艺引兵会战,黑闼留兵守?州,自将兵拒艺,夜宿沙河。乾元二年,官军与史思明战于相州之安阳河。会大风晦冥,官军溃而南。思明亦溃而北,至沙河,寻还屯邺南。五代晋开运初,县移今治。
  ○汤山县西北七十里。下有汤泉,《山海经》:此汤愈疾为天下最,故以名山。又黑山,在县西北四十里,山石多黑,因名。旧《志》:黑山,襄国之名山也。罄口山县西南九十八里。卢毓曰:淇阳罄口,冶铸利器。汉魏时旧铁官也。今县有綦阳镇,置铁冶司于此。盖即汉魏之故址。《隋志》谓之罄山。○沙河在县治南一里。源出汤山,一名湡水。绕流经县南,又东南流入广平府永年县界。湡,读曰容。《水经注》:湡水出襄国县西山,昔牛缺遇盗于沙、湡之间。是矣。西山,即汤山也。
  ○仓门县西南百二十里。《志》云:唐太宗为秦王时,击刘黑闼于河北,置仓于此,以通馈饷,故有仓门之名。或曰建中年间,昭义帅李抱真与河北叛帅田悦等相持,因置仓以供军处也。亦谓之仓口。
  南和县府东四十里,东至平乡县四十里。汉县,属广平国。后汉属巨鹿郡。晋属广平郡。后魏太和二十年,复置。永安中,分置北广平郡治此。高齐省入广平郡。后周分置南和郡。隋初郡废,县属邢州。唐武德初,置和州。四年,州废,县仍属邢州。宋、金仍旧。元省入沙河县,寻复置。城周四里有奇,今编户十三里。○漳河在县东南。自平乡县合沙、?诸流入县境。又西北会于澧河,而入任县界。○澧河,在县西十里,隆冬不冻,其上源即百泉水也。自邢台县流入境,漳水及沙、?诸川俱流合焉。又东北流,而入任县境。
  泜水县西北十五里。《志》云:其上源自赵州临城县分流,入唐山县界,折而西南,经任县内丘县境。又东南流至县界,邢台县之达活河亦流经县西,合于泜水云。盖泜水伏见不常,自临城县流合沙河,复分流而南出于郡境者也。○狼沟河,在县南五里。沙、?二河合流以后,旁出者为狼沟河,下流仍合于澧河。《志》云河两岸多狼,因名。任县府东北四十里,又东北至赵州隆平县六十里。汉置任县,属广平国。后汉属巨鹿郡。晋属广平郡。后魏因之。永安中,改属北广平郡。高齐时,县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属邢州。大业初,废入南和县。唐武德四年,复置,仍属邢州。宋省入南和,寻复置。金因之。元省入邢台,寻复置。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十五里。
  ○古任城在县东南。本晋邑。《春秋》襄三十年,郑羽颉奔晋,为任大夫。哀四年,齐国夏伐晋,取任,即此地也。后为赵邑。汉因置任县。刘?句曰:晋改置任县,本汉巨鹿郡南?县地。后废。唐武德四年,复置于故苑乡城,寻移今治。会昌三年,讨泽潞叛帅刘稹,成德帅王元逵次临?,略任及尧山。景福二年,李克用攻叛将李存孝于邢州,自栾城进屯任县,即今县矣。
  苑乡城县东北十八里。本汉南?县地,后为闲厩之所,谓之苑乡。晋永嘉末,广平人游纶等拥众于苑乡。时石勒据襄国,遣其将夔安等攻败之。又永和五年,石虎子遵篡立,其兄冲起兵幽州讨之,至常山,军于苑乡,寻败死。《志》云:苑乡,石勒置县于此。又改为清苑县,属襄国郡。后魏时废。魏收《志》:任县有苑乡城。是也。
  渚乡城县西南二十七里。本汉之张县,属广平国。后汉县省,俗谓之渚乡城。晋永嘉末,幽州刺史王浚遣兵及辽西鲜卑段疾、陆眷等,攻石勒于襄国,屯于渚阳,即此城也。城在泽渚之阳,故又曰渚阳。
  ○龙冈山在县南。《志》云:其山冈脊横亘,东西长二十里。盖西山之脉蜿蜒于郡北,与石井、鹿城诸冈互相接续也。或曰此山旧在邢台县境内,故隋以名县。
  ○澧河县东十五里。自南和县合漳河以及群川,流入县境,水势曼衍,颇有涨溢之患。又东北入隆平县之大陆泽。元初,郭守敬言:澧河东过任县,失其故道,淹没民田千余顷。若开修成河,其田即可耕种。因命有司浚导。明亦尝修治焉。蔡河在县治南。其上源即邢台县之达活河也。流至南和县西,会于泜水,复东北流入县境,谓之蔡河。又东注于澧河。
  内丘县府北五十五里,东北至赵州柏乡县六十里。汉置中丘县,属常山郡。后汉属赵国。晋因之。石赵尝置中丘郡于此。又改置赵安县。后魏复曰中丘。太和中,属南巨鹿郡。孝昌中,属南赵郡。隋改曰内丘,属邢州。唐初,改属赵州。贞观初,复属邢州。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十八里。
  ○中丘城在县东。汉县治此。魏收曰:晋废。太和二十一年,复置中丘县。今中丘故城是也。隋讳忠,因改曰内丘。唐因之。光化三年,朱全忠遣军攻幽、沧,李克用遣李嗣昭攻邢、?以救之,败汴兵于内丘,又败汴兵于沙河,遂克?州。五代汉乾?末,契丹陷内丘,即今县治矣。
  ○青山县西二十里。《志》云:初亦名黑山,后周时始改曰青山。山冈陇绵延,与太行相接,为郡境之险。隋置青山县以此,唐曰青山口。详见邢台县之青山城。
  攫山县西北十二里。山峰岩错峙,势如搏攫,因名。砺水出于此。又鹊山,在县西南六十里,昔扁鹊封此。又蓬山,在城西六十里。其相近者曰龙腾山,以山有骞举之势也。龙腾水出焉。○孤山,在县西北十七里,挺然独峙,旁无支阜。唐天宝中,赐名曰内丘山。《志》云:县西北十三里有夷仪岭,相传为诸侯会盟处。似误。
  ○泜水在县东南。自唐山、任县境内,西南流经县界,复折而东南,入南和县境。又沙沟水,在县西南,源出龙腾山,引而东,合于龙腾水。东北流入唐山县界,合于泜水。又砺水,源出攫山,其水可以砺刀剑,因名。亦曰砺沟水,一名渚水。下流入沙沟水。
  ○烧梁关在县西。旧为控扼之处。《晋书·地道记》中丘县有烧梁关。
  石门塞在县西北。《晋书·地道记》中丘县有石门塞。《纪胜》云:石门塞,邢州之险要也。晋时石勒遣石季龙进据石门,因取襄国。五代初,晋王存勖以张文礼之乱,自石门趣镇州,即此矣。《寰宇记》邢台县有石门山。《金人疆域图》因之,误也。中丘驿,在县治东南。又有递运所,在县治北。唐山县府东北九十里。北至赵州柏乡县三十五里,东至赵州隆平县五十里。汉置柏人县,属赵国。后汉及晋因之。后魏属赵郡。孝昌中,改属南赵郡。高齐改县曰柏仁。隋属邢州。唐武德初,置东龙州。四年,州废,改属赵州。贞观初,还属邢州。天宝初,改为尧山县。宋因之。熙宁六年,废。元?初,复置。金人改县曰唐山,仍属邢州。元省入内丘县,寻复置。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一十四里。
  ○柏人城县西十二里。春秋时晋邑。哀四年,晋荀寅奔鲜虞,齐弦施会鲜虞,纳荀寅于柏人。五年,晋围柏人,拔之。《史记》:赵王迁元年,城柏人。汉因置柏人县。高祖八年,击韩王信,馀反寇。过赵,赵王张敖相贯高等,以帝数[1111]骂王,谋为乱。帝还过柏人,欲宿,心动,问县何名,曰柏人。帝曰: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光武初,破王郎将李育于柏人。晋建兴三年,石勒自襄国袭王浚于幽州,以火宵行至柏人。后魏主宏太和十八年,南巡谋迁都,群臣或请都邺。魏主曰:邺西有枉人山,东有列人县,北有柏人城,君子不饮盗泉,恶其名也。盖亦以柏人为迫人矣。皇甫谧曰:柏人城,尧所都。魏收《志》柏人县有柏人故城。或以为今治,即后魏时所迁矣。唐天宝初,改县曰尧山。景福初,李克用侵镇州帅王?,?合幽州兵拒克用于尧山。克用遣将李嗣昭击败之,即今县也。又柏乡城,在县东北十八里。魏收《志》柏人县有柏乡城。《城冢记》云:亦尧所筑也。
  ○尧山县西北八里。相传尧始封此,因名。其东麓一名宣务山,又名虚无山。《山经》:宣务山高一千八百五十丈,出文石,五色锦章。昔尧登此山,东瞻洪水,务访贤人,因名。○干言山,在县西北五里。《诗·卫风》:出宿于干,饮饯于言。《寰宇记》以为即此山也。《隋志》内丘县有干言山。《金志》亦云:山在内丘县。或曰:山延袤数十里,西接内丘县界。
  鹤度岭县西百七十里。《志》云:岭最高,惟鹤可度,故名。南去邢台县马岭仅三十五里,俱为兵防要口。○光泰冈,在县西二里,广一里,袤数里。相传光武破李育于此。
  ○泜水县西二里。其上源自赵州临城县东南流入境,至县西,复折而西南,经任县之西北,内丘县之东南,远近诸川流多附入焉。○宣务栅在尧山东麓,唐昭义镇所置戍守处也。会昌三年,刘稹以泽、潞叛,诏诸道兵进讨。成德帅王元逵以兵守临?,掠尧山,旋奏拔其宣务栅,因进攻尧山城。刘稹遣兵来救,元逵击却之。盖宣务栅与县相唇齿云。
  平乡县府东南八十里。南至广平府六十里,西南至广平府鸡泽县二十里。秦巨鹿县也。汉因之,为巨鹿郡治。后汉仍属巨鹿郡。晋属巨鹿国。后魏初因之。景明二年,改置平乡县于此。孝昌中,属南赵郡。隋初,郡废,县属邢州。唐武德初,置封州。四年,废,还属邢州。宋因之。熙宁六年,省入巨鹿县。元?初,复故。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十三里。
  ○巨鹿城今县城也。秦二世二年,章邯北渡河击赵,赵王歇、张耳、陈馀皆走入巨鹿城。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陈馀将卒数百人,军巨鹿北,所谓河北之军也。三年,楚上将军项羽引军渡河,救巨鹿,大破秦兵。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章邯兵数却,遂以兵降楚。即此巨鹿也。《括地志》:汉巨鹿郡故城,在平乡县北十一里。故巨鹿县城,即平乡县治。是。
  平乡城县东南二十里。汉平乡县,属广平郡,在今任县界。晋末罢。后魏景明二年,始移治故巨鹿城。《邑志》县东二十里有艾村,相传其地即故南?城,平乡县初治此。宋元符中,始迁今治。艾村,当即故平乡。元符迁治之说谬。
  ○棘原在县南。《史记》:项羽破秦军章邯军于巨鹿南棘原。即此。今湮。刘昭曰:巨鹿县南有棘原,即章邯所军处。○浊漳河县西南二十里。自广平府曲周县流入境,又东北经县东十里,复折而西北流,入南和县界,合于澧水。《括地志》:浊漳水,即《禹贡》之横漳,俗亦名为柳河。《史记》:项羽已破秦军,军于漳水南。是也。朱梁时,魏博帅杨师厚以晋兵攻邢州,引兵救之,亦屯于此。《志》云:今县东二十余里为旧漳河,又东十二里有新漳河。漳水流浊易决,旧漳河久填淤,不能容水,每至涨溢,则西入滏阳,东入新漳。而沙、?诸流,亦不时泛滥,与漳、滏诸流,合为一壑,民被其害。盖邑之为地,外高中卑,浸淫所不能免也。明朝正统中,尝为堤以防之。弘治十四年,复太溢,县令唐泽大修堤障,环绕邑境,民困始苏。盖川流变徙,大抵非故道矣。
  ?河县西十里。自鸡泽县流经境内,又西五里为沙河。《志》云:县境左舒而右缩,?河在境上,沙河在境外。此即沙河在鸡泽县,南流合?水之道也。沙、?合流,俱东北出而经县西,至南和县界,合于漳河。滏阳河县东七里。亦自曲周县流经境内,又北入于漳河。万历初,漳水挟滏阳而北出,于是旧流益乱。○落漠水,在县西南十八里。漳水旧经流此,谓之薄洛津,俗因讹为落漠水,《志》以为?水支流也。自县境北入南和县界,与滏阳河合,近亦为漳、?诸流所并,非复故渠矣。又淤泥河,在县东十里,亦漳水支流也。
  ○沙丘台县东北二十里。古史:纣筑沙丘台,多取禽兽置其中。《庄子》:卫灵公卒,葬沙丘宫。《战国策》:赵李兑等围主父于沙丘宫,百日而饿死。《竹书纪年》:自盘庚徙殷,更不徙都。赵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赵主父及子惠文王游沙丘异宫。是也。《秦纪》:始皇三十七年,崩于沙丘平台。或曰:平台,沙丘宫中之台也。《邑志》县南五里有平台。
  巨鹿县府东北百二十里。东北至冀州南宫县六十里,西北至赵州隆平县六十里。汉巨鹿县地。后魏初,改置巨鹿县于此,仍属巨鹿郡,后属南赵郡。高齐废。隋开皇六年,复置,属邢州。大业十年,为群盗张金称所陷。唐武德初,置起州。四年,州废,县属赵州。贞观初,仍属邢州。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十三里。
  巨鹿城汉城,今平乡是也。后魏移置今县。《旧唐志》:旧治东府亭城,嗣圣元年,移今所。《邑志》云:县北十里,有旧巨鹿城,县本治此。唐垂拱初,因漳水为患,徙县于东南,即今县治。按:垂拱即嗣圣之明年,所云旧城,即东府亭城也。《宋·河渠志》:大观二年,河决,陷巨鹿县,诏迁于高地。此则县经再迁,非嗣圣故治矣。《邑志》未详也。○南?城,在县北,隋开皇六年改置,大业初废。刘?句以为即汉之南?,非矣。《舆程记》:自县而南四十里,至平乡县,此为汉之巨鹿。自县而西五十余里至任县。又北至柏乡县之废南?城九十里,此为汉之南?县。
  白起城在县西南。旧传白起攻赵,尝筑城于此。唐武德初,置白起县,属起州。四年,并入巨鹿县。又今县南七里有棘城,一名棘家寨,《志》以为即章邯所军之棘原也。又有柴城,在县东三十里,五代周显德中所筑。《志》云:世宗父柴守礼,本尧山人,尝徙于此,筑城以居,因名。今城址犹存。
  ○漳水旧在县东。有大小二河,亦谓之新旧二河。自平乡县东北流入县境,与广宗县接界,又北注于大陆泽。前朝天顺中,漳河南徙,悉入于运河,北道之流几绝。其后漳水余流,自平乡北徙,合于南和县之澧河,不复至县境,二河渐成平陆矣。《唐史》:贞元中,邢州刺史元谊徙漳水,自州东二十里,出至巨鹿县北十里,入于故河,民赖其利。又宋元?初,大河北徙,决入漳河,涨溢为害。其后河复南出,漳亦随之,故道多塞。盖漳水经流,其不可问久矣。
  广阿泽县北五里。亦曰大陆,亦曰巨鹿,接赵州隆平县界。《吕氏春秋》:晋之大陆,赵之巨鹿也。《十三州志》:广阿泽,即唐虞时大麓地,东西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葭苇鱼蟹之利,充?刀其中。泽畔又有盐泉,煮而成盐,百姓资之,亦名沃洲。潴而复流,即宁晋之胡卢河也。《食货考》:汉堂阳县有盐官,盖以地近广阿泽云。○原庄堡县西南十五里。往来所经,商旅辐集。旧有小城,可以守御。
  广宗县府东百二十里。东南至山东临清州七十里,西北至巨鹿县三十五里。汉巨鹿郡堂阳县地。后汉章帝分置广宗县,仍属巨鹿郡。永元五年,尝置广宗国于此,国寻废。晋仍曰广宗县,属安平国。石赵尝置建兴郡治焉。后魏属清河郡。太和二十一年,置广宗郡,寻罢。孝昌中,复置郡。高齐时郡废,县属贝州。隋仁寿初,改曰宗城县。唐武德四年,置宗州。九年,州废,县仍属贝州。天?初,以朱温父名诚,复改广宗县,属魏州。后唐复曰宗城。宋属大名府。金属?州。元复曰广宗。至元初,省入平乡。寻复置,属顺德路。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十三里。
  ○宗城故县即今治。后汉置广宗县于此。光和末,皇甫嵩大破黄巾贼帅张梁于广宗。晋永嘉四年,幽州将祁弘击刘渊、冀州刺史刘灵于广宗,斩之。隋避太子广讳,改曰宗城。唐建中末,幽州留后朱滔叛应朱Г于长安,入魏境,以田悦不与同叛,攻宗城、经城,陷之。乾宁三年,河东将李存审救郓帅朱?,攻临清,败汴将葛从周于宗城北,乘胜至魏州北门。五代梁乾化五年,刘?谋袭晋阳,不能达。自西山下至邢州,逾漳水而东,军于宗城。以晋所蓄积俱在临清,谋袭之,以绝晋粮道。晋将周德威引兵追?,至南宫诘朝,略?营而过,驰入临清。?因引兵趣贝州。五代晋天福六年,成德帅安重荣举兵叛,南向邺都。遣杜重威等击之,遇于宗城西南,重荣败保宗城,官军攻拔之,重荣走还镇州。胡氏曰:宗城东南至魏州百七十里。由宗城东行,斜趣至临清,数十里。自南宫东南至临清,亦不过数十里。梁晋争衡,数邑常为棋劫之势。
  经城故县县东二十里。后汉分堂阳县置经县,属安平国。晋因之。后魏省入南宫县,寻复置,属广宗郡。高齐省。隋开皇六年,复置经城县,属贝州。唐仍曰经城县。宋因之。宋白曰:后汉于今县西北二十里置经县。后魏省。太和十年,置县于今治,又置广宗郡理于此。北齐省郡及县,尝移武强县治焉。后周复于此置广宗郡。隋开皇三年,郡废。六年,改置经城县也。熙宁六年,省为镇,入宗城。○府城废县,在县东南。隋开皇十六年,分经城县置,属贝州。大业初,仍省入经城县。唐武德四年,复置,属宗州。九年,复废。
  上白城在县南。晋建兴初,石勒攻乞活帅李恽于上白,斩之。又永和五年,石虎死,张豺专政,谋诛李农。农奔广宗,帅乞活数万家保上白。豺遣兵攻之,不能克。○建始城,在县西南。《水经注》:张甲河经广宗故城西,又北经建始故城东。田融曰:后赵立建兴郡,治广宗,又置建始、兴德等五县隶焉。魏收《志》广宗县有建始、建德等城,是也。○漳水旧在县西。《水经注》:漳水经经县故城西,其故津为薄洛津。《后汉志》:经县西有薄洛津。《战国策》所谓河薄洛之水,即此也。初平四年,袁绍击公孙瓒军于薄洛津,即漳水津矣。又县旧有大河故渎。宋元?四年,河决宗城中埽。七年,赵?议修宗城,弃堤塞宗城口。盖是时,大河挟漳而北注,南宫、冀州皆为水冲云。张甲河县南二十里。旧自清河县流入,东经冀州枣强县东,合于洚河,后堙。《唐志》云:经城西南四十里有张甲河。神龙二年,刺史姜师度因故渎开以利民。
  枯洚河《寰宇记》云:在县东二十七里。杜佑曰:经城县界东去清河郡理五十四里,有枯洚渠,北入南宫县界。古冀、兖二州,于此分域。五桥泽在县东。东晋太元十年,刘牢之救苻丕于邺,慕容垂北遁,牢之追及垂于董塘渊。又疾趣二百里,至五桥泽中,争燕辎重,为垂所邀击,大败。董塘渊,见后曲周县。
  ○界桥在县东。《通典》:宗城有界桥。后汉初平三年,袁绍及公孙瓒战于桥南二十里,追至界桥,瓒军大败。今一名袁公桥,亦曰界城桥。郦道元云:清河经广宗县南,又东北经界城亭东。水上有大梁,谓之界城桥。太子贤曰:宗城县东有古界城,近枯洚水,桥当此水之上。
  桑林在县南。唐兴元初,朱滔攻田绪贝州,久之未拔,成德帅王武俊、昭义帅李抱真,合兵进救。距贝州三十里,武俊先伏兵于桑林。合战,伏发,滔大败,走德州。胡氏曰:桑林在经城县西南。○唐店,在县南。五代梁乾化二年,镇冀将王德明自临清攻宗城,下之。梁魏州帅杨师厚伏兵唐店邀击,德明大败,即此。
  附见:顺德守御百户所在府治东,洪武初建。
  ◇广平府东至山东临清州百五十里,东南至大名府百二十里,西南至河南彰德府百八十里,西至河南磁州百二十里,西北至顺德府亦百二十里。自府治至京师一千里,至南京一千六百七十五里。《禹贡》冀州地。春秋时属晋,为东阳地晋人自山以东,谓之东阳。自山以南,谓之南阳。后世山东西之称,盖氵?于此。战国属赵。秦为邯郸郡地。汉初置广平郡。武帝征和二年,改平干国。宣帝五凤二年,复为广平国,治广平。后汉省入巨鹿郡。魏复置广平郡。《三国志》:汉建安十七年,割广平属魏郡。十八年,分魏郡为东、西部。魏黄初二年,以魏郡西部为广平郡,仍治广平。晋及后魏因之徙治曲梁。后周宣政元年,置?州。隋大业初,改为武安郡。唐复为?州《唐书》:武德元年,改武安郡为?州。二年,为窦建德所据。四年,平,立山东道大行台于此。五年,刘黑闼都之。六年,黑闼平,置?州大总管府,寻复为?州。天宝初,曰广平郡。乾元初,复故。宋仍曰?州亦曰广平郡。金人因之。元初亦为?州初置邢?路,兼领邢、磁、威三州。寻又为?磁路,兼领磁、威二州。至元中,升为广平路。前朝为广平府,领县九。今因之。
  府西出漳、邺,则关天下之形胜。东扼清、卫临清州,运道之咽喉也,则绝天下之转输。晋以东阳之甲,雄于山东杜预曰:晋自山以东,魏郡、广平之地,皆曰东阳。襄二十二年,齐侯伐晋还,赵胜帅东阳之师追之。又昭二十二年,晋荀吴略东阳,还袭鼓,灭之。《战国策》:赵,万乘之强国也。前漳、滏,右常山,左河间,北有代苏秦亦曰:赵西有常山,南有河、漳。又苏代曰:韩之上党去邯郸百里。盖太行在郡肘腋间,形胜所凭也。太史公曰:邯郸,漳、河之间一都会也。北通燕、涿,东有郑、卫。汉初,代相国陈?反,高祖自将击之。至邯郸,喜曰:?不南据邯郸,而阻漳水,吾知其无能为也。《区宇志》隋崔赜等撰:邯郸包络漳、滏,倚阻太行,赵人都此。秦、魏战其西南,燕、齐战其东北。而赵之力,常足以却秦胜魏,胁齐弱燕。苏秦谓山东之国,莫强于赵者,岂非拥据河山,控带雄胜,邯郸之地,实为河北之心膂,而河南之肩脊哉?后汉初,王郎假窃于邯郸,遂收燕赵。光武既入邯郸,耿?进曰:王郎虽破,天下兵革乃始耳。于是遣将集兵,以次征伐,光复大业,肇于邯郸也。魏晋以降,河北多事,往来角逐,邯郸实为孔道。隋季群雄割据,窦建德纵横河朔,西入?州,兼有相魏,渐且规并河南。建德既蹶,刘黑闼复奋,再扰河北,两据?州,自关以东,皆为震动。唐之中叶,昭义一镇,所以能限隔河北者,藉邢、?、磁三州掣其襟要。而?州,又邢、磁之中枢也。及会昌中,刘稹拒命于潞州,官军四面进讨,邢、?、磁三州先下。李德裕曰:昭义根本,尽在山东,三州降,上党不日有变矣。朱温攘夺?、邢,西逼上党,而河东兵势为之衰钝。宋初,以刘崇在太原,使郭进守?州,以控西山,汉人畏其锋。然则?州之于两河谓河北、河东,互为形援矣。使塞清河之口,涉黎阳之津,所就又乌可量哉!
  永年县附郭。春秋时晋之曲梁地。汉为曲梁县,属广平国。宣帝封平干顷王子敬为侯邑。后汉属魏郡。晋属广平郡。后魏为广平郡治。北齐省入广平县。隋开皇初,改置广平县于此。仁寿初,避太子广讳,改曰永年,仍为?州治。今编户二十九里。
  ○曲梁城在县东北。春秋时,为赤狄之地。宣十五年,晋荀林父败赤狄于曲梁,遂灭潞,即此。汉为曲梁县治,晋因之。永嘉末,刘聪将赵固、王桑等,自河内归平阳,桑引其众东奔青州,固遣兵追杀之于曲梁。《水经注》:?水东径曲梁城。是也。隋移置广平县,寻曰永年。自是以后,州郡皆治此。今郡城,明初因故址修筑,周十四里有奇。
  广平城杜佑曰:在永年县北。汉置广平县,盖治此。高帝封功臣薛欧为侯邑。征和二年,为平干国治,寻为广平国治。后汉国废,属巨鹿郡。建武二年,封吴汉为广平侯。是也。曹魏复置广平郡治焉。晋因之,后废。后魏太和二十年,复置广平县,仍属广平郡。高齐废曲梁、广年二县入焉。隋开皇初,徙置广平县于此城,置鸡泽县。大业初,又省鸡泽入永年。○广年城,亦在县境。汉县,属广平国。后汉属巨鹿郡。晋仍属广平郡,后废。后魏太和二十年,复置,仍属广平郡。高齐省入广平县。又五花城,在府西北三十里。元末筑此,为戍守处。
  临?城府西四十里。本汉之易阳县,属赵国。后汉因之。和帝永平七年,易阳地裂,即此。建安九年,曹操围邺,易阳令韩范以县降。魏属魏郡。晋属广平郡。后魏仍属广平郡。东魏天平初,改属魏郡。时又于?水置北中郎将。《齐书》:尔朱荣擒葛荣,分广平之易阳、襄国、赵郡之中丘三县,置易阳郡。宋白曰:魏初,省易阳入邯郸。孝文复于北中府城置易阳县。盖后魏末又改置易阳郡也。《隋志》:武安郡临?县,旧曰易阳。齐废入襄国,置襄国郡。周改为易阳,别置襄国县。开皇六年,改易阳为邯郸。十年,改邯郸为临?。唐武德初,置紫州,治临?。四年,罢州,以县属磁州。五年,仍属?州,即此城也。建中二年,魏博节度使田悦叛,攻围临?。河东帅马燧等自壶关进击悦,大败之。兴元初,昭义帅李抱真军于临?,与王武俊会于南宫东南,共救魏博,却朱滔,攻贝、魏之兵。会昌三年,刘稹以泽潞畔,成德帅王元逵遣兵守临?,掠尧山,即此。宋熙宁六年,省为镇。元?二年,复故。寻又废为临?镇。范成大《北使录》:临?城东至?州三十五里,以北滨?水而名。自此过?河三十里,至沙河县。是也。今置临?驿于此,为磁州及潞安府之通道。○建德城,在府北二十五里,有故城二,东西相直。相传窦建德屯军处。
  ○聪明山府西六十里。邯郸县紫山之别峰也。或以为即古之邯山。周回俱石,形势高峻,冈峦盘据,绵亘广远。○红山,在府西七十里,踞紫山之北。山形延袤,回峰环涧,互相映带。下有屯,曰丰稔屯。又狗山,亦在府西七十里,以山峰如狗脊而名。唐太宗击刘黑闼时,建垒于此。
  ○?水府北三十五里。源出太行山中,经河南武安县东北流,绕邯郸县紫山之北,二流双导合而为一。经府西临?镇东北流,合于沙河。历鸡泽县东南,而入顺德府平乡县境。唐武德五年,世民击刘黑闼,拔其?水城,乃营于?水南,分屯水北,密使人堰洺水上流。黑闼南渡洺水,压唐营而陈。世民战酣,乃决堰。洺水大至,黑闼兵溃。贞元十年,昭义将元谊畔,据洺州。昭义帅王虔休将兵攻之,引?水以灌城。既又乘冰合,渡濠急攻。元谊出击,虔休不胜而返。会日暮冰解,士卒死者大半。即此水也。沙河府北五十里。自顺德府沙河县,流经鸡泽县西,又东南流至府境,合于?河。复东北出,入平乡县境。郡境支川多附沙、?二河以北出,涨溢不时,下流多被其患。滏水县府西南五里,亦名滏阳河。自邯郸县流入界,俗谓之柳林河。又东北经府城南,又东北入曲周县界,旧有堤东去城二里。唐武德五年,世民攻刘黑闼于?州。别将程名振载鼓六十具,于城西二里堤上击之,城中地皆震动,即滏阳河堤矣。元至元五年,州人患井泉咸苦,引滏水灌城壕,资食用,因置坝闸,以节宣之。至今不废。
  鸡泽在府西。《春秋》襄三年,诸侯同盟于鸡泽。杜预曰:在曲梁县西南。郦道元曰:漳水东为渚泽,曲梁县之鸡泽也。《国语》所谓鸡丘矣。○贾葛潭,在府西二十里。受邯郸西山之水,下通滏水。旧有贾葛口堤,东沿滏河,至府城东南,复迤逦而北,长三十里许。又利民闸,在府城东南五里,明建,引水灌田。又有惠民、通水、普惠诸闸,俱在府城外。○信宫在府西北。孔颖达曰:临?有信宫。赵武灵王元年,梁韩来朝信宫。又十八年,大朝于信宫。即此。府治南又有长春宫。唐武德二年,窦建德取?州,进取卫、滑诸州,还?州,筑长春宫,而徙都之。是也。今皆堙废。
  黄龙镇在府西南。唐光化三年,李克用将李嗣昭拔?州。朱全忠遣其将葛从周击之,自邺县渡漳水,营于黄龙镇。全忠自将中军涉?水,置营以逼嗣昭,嗣昭弃城走。《金人疆域图》永年县有黄龙镇。
  黑闼垒府西南十里。唐初刘黑闼据?州,筑垒以拒唐师处也。或谓太宗征黑闼时所筑。误。又《寰宇记》云:府南十里,有廉颇台。《十六国春秋》:冉闵遇慕容恪于廉颇台,十战皆败。即此台也。今见无极县之廉台。临?镇,在城西五十里。嘉靖中,修筑镇城,最为坚峻,有巡司。又递运所亦在焉。
  曲周县府东北四十五里。东至山东临清州百四十里,北至顺德府平乡县五十里。汉县,属广平国。高祖封郦商为曲周侯,邑于此。后汉属巨鹿郡。晋省。隋开皇六年,复置曲周县,属?州。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复置,仍属?州。宋因之。熙宁三年,省入鸡泽县。元?二年,复置。明年,复降为曲周镇。四年,又为县。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二十八里。
  ○曲周故城杜佑曰:在县西南。汉县治此。今城,唐所置也。又县东有曲安故城,后魏景明中,分平恩置曲安县,属广平郡。高齐废。《寰宇记》:后魏改曲周为曲安。平恩故城,在县东南,今见山东丘县。
  ○漳水县西南三十里。自河南临漳县流入府境,经成安、广平、肥乡三县而至县界,东北流达平乡县境,合于?河。《志》云:今县东十五里,有漳河枯渎。漳水旧自肥乡北口,接县西南赵林村,至县东北,而入威县。其后漳水自魏县东出,经流变徙,遂为枯渎。明万历初,漳水遂合滏河而北出,不复经故道矣。又旧有漳河堤,在县东二十里。○漯河枯渎,在县东。《志》云:自永年县界泊头堡接县境西朱堡,长十五里,又东接于漳河枯渎。遇雨潦,滏水泛溢,辄由此分流北注。今堙塞殆尽。又有大河枯渎,在县东五十里。宋元丰中,大河经流于此。河南徙后,遗迹仅存。
  滏阳河县东一里。自永年县东北,流经县南,又东北入平乡县境,下流合于?河。旧时雨潦,辄有暴溢之虞。春冬之交,则以?涸为患。万历初,漳水决溢于大名府魏县界,奔流北出,至县南八里苏河寨,挟滏河而经县东,势盛流驶,非复故渎也。旧有护城堤在滏阳河上,自县西南十二里滏阳集,至县东北十五里马疃村,长几三十里。
  董塘陂县西北十五里。魏晋时,导漳水入陂,为灌溉之利,今涸。《晋纪》:太元十一年,刘牢之救苻丕于邺,慕容垂逆战,而败退屯新城,复自新城北遁,牢之追及垂于董塘渊,为垂所败。即此处也。新城,见肥乡县。康台泽在县东。《地形志》平恩县有康台泽,苻秦时为闲牧之所。晋太元九年,后燕慕容农起兵,遣其党兰汗等取康台牧马数千匹。即此。阿难渠县西三十里。后魏时,广平郡守李阿难凿渠,导漳水以溉田,因名。《水经注》馆陶县有阿难河。今县境东南与山东馆陶县接界,渠盖经两邑间矣。
  ○巨桥旧在县西。杜佑曰:纣巨桥仓,在曲周县。《水经注》:横漳北经巨桥邸阁西,旧有大桥横水,故曰巨桥。昔武王伐纣,发之赈殷饥民。服虔曰:巨桥,巨鹿水之大桥也。当在巨鹿县。刘伯庄曰:桥以高广名也。
  香城固堡县东北六十里,接威县界。又东北四十里有大寨堡,接清河县界。《里道记》:县东北至威县七十里,自威县至清河县亦七十里,县境最为广远。又大目寨堡,在县东七十里,接山东临清州界。侯村堡,在县东南四十五里,接山东丘县界。又安儿寨堡,在县南二十五里,又西南三十五里,即肥乡县也。
  肥乡县府南四十里,南至大名府魏县四十里。本汉邯沟县地,属魏郡。后汉废入广平县,魏析置肥乡县,属广平郡。晋因之。后魏仍属广平郡。东魏天平初,省入临漳县。隋开皇十年,复置,属?州。唐武德初,属磁州。六年,改属?州。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二十六里。
  ○肥乡旧城县南二十里。战国时赵之肥邑。《竹书》:梁惠成王八年,伐邯郸,取肥。即此。曹魏因置肥乡县。唐武德五年,刘黑闼据?州,世民击之,取相州,进据肥乡,列营?水上,以逼之。又会昌三年,讨泽潞叛帅刘稹。魏博帅何弘敬栅肥乡,侵平恩。即今县也。邯沟城县西北十里。汉县,属魏郡。颜师古曰:以邯水之沟而名。宣帝封赵顷王子偃为侯邑。今俗谓之桓公城。又有邯会城,在县西南二十里,亦汉魏郡属县也。武帝封赵敬肃王子仁为侯邑。张晏曰:漳水别自城西南,与邯山之水会。今城旁犹有沟渠在焉。二县俱后汉时废。○葛孽城,在县西。《战国策》:魏王抱葛、孽、阴、成,为赵养邑。鲍彪曰:葛、孽、阴、成,四邑名。《寰宇记》:葛孽城,赵武灵王夫人所筑,一名夫人城。俗谓之葛鹅城,似未可据。
  列人城县北三十里列人堤上。战国时赵邑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八年,伐邯郸,取列人。汉置县,属广平国。更始初,光武徇河北,至邯郸。故赵王元子林说光武曰:赤眉今在河东,河水从列人北流,如决河灌之,可令为鱼。王氏曰:时赤眉屯于濮阳,在列人河东也。建武中,县改属巨鹿郡。晋属广平郡。太元九年,慕容垂谋叛秦,其子农自邺奔列人,与其党起兵应垂。众请治列人城,农曰:今起义师,惟敌是求,当以山河为城池,何列人之足治?既而秦将石越来攻,为农所败。后魏亦为列人县,仍属广平郡。东魏天平初,改属魏郡。高齐省。隋大业末,窦建德据广平,置列人营于此。唐武德五年,刘黑闼以?水城为唐所取,自沙河引兵还攻之,行至列人,为唐所败。即此城也。
  新兴城在县东南。晋太元九年,慕容垂攻苻丕于邺,分置老弱于肥乡,筑新兴城,以置辎重。既而邺久围不下,垂解围趣新城。即新兴城也。二十一年,拓跋?攻后燕邺城,为慕容德所败,退屯新城,亦此城矣。今俗呼为白塔营。○清漳城,在县东南七十里,汉列人县地。隋开皇十年,置清漳县,属?州。唐初因之。会昌初,省入肥乡县。
  浮丘山县南四里。土阜隆起,高于平地,仅数尺许,或以为古堤遗址。又县西十五里有天台山,土山无石,其顶平衍。○漳河县西北十里。旧自广平县流入境,又东北入曲周县界。今多浅涸。县东南五里,有石家河,本漳水支流也。经县东复北流,入于漳河。
  白渠在县西北。旧自武安、临漳、成安等县流入境,入于漳河。今湮。《汉志》注:魏郡武安县有敛口山,白渠所出,东至列人入漳。
  列人堤县东北二十里。亦曰列人埤。漳水淤浊,积久而成高岸。或曰汉时大河堤也。又神腴堤,在县北,堤东西约五里。唐邑宰韦景骏筑以备漳水之患。
  鸡泽县府北七十里。西北至顺德府沙河县三十里。汉广年县地,属广平郡。后汉属巨鹿郡。晋仍属广平郡。永嘉以后,县废。后魏太和二十年,复置。高齐废广年入永年县。隋初复置。六年,避讳改曰鸡泽县,属?州。大业初,又并入永年。唐武德四年,复置,仍属?州。宋因之。元初省入永年县,寻复置,属广平路。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九里。
  ○鸡泽旧城在县南。隋开皇中于广年故城置鸡泽县,寻废。唐复置,南去故城十余里,后又移今治。盖县屡迁,而名不改。○普乐城,在县东南十里。《寰宇记》:唐初置县,旋陷于窦建德。或曰即建德创置。武德四年,建德所署普乐令程名振来降。是也。建德平,县仍省入鸡泽。
  ○?河县东南二十里。自永年县东北流经县境,而入平乡县。《寰宇记》:漳、?二水,俱在县东南。今县东二十里有漳河堤,亦曰漳?南堤。盖昔时漳水在县界,合?河而东北注也。
  沙河县西南二十里。自沙河县东南流经县境,达永年县界,合于?河。复自县境东北出,而入平乡县界。《志》云:县西南有沙河堤,阔一丈,长二十里,《图经》所云漳河东环,沙、?西绕者也。《郡国志》县有沙河南堤,唐永徽五年筑。
  广平县府东南七十里,又东南至大名府六十里。本大名府魏县地。金大定七年,置广平县,属?州。元因之。今城周三里,编户十七里。○辘轳山县南二里。县治西北,又有鏊子山,皆以形似名也。县东三十里,又有紫荆山。《志》云:县地平衍,无陵峦泉石之胜。辘轳诸山,仅同冈阜,盖亦西山之余脉也。○漳河在县西北。自成安县流入县界,又东北达于肥乡县。○拳壮河,在县东十里,本漳河之支流。亦自成安县流入境,至肥乡县,复入于漳。今漳水浅涸,此河遂为枯槽矣。成安县府南六十里。东南至大名府魏县四十里,西南至河南临漳县八十里。汉为斥丘县地,属魏郡。晋因之。后魏仍属魏郡。天平初,并入临漳县。高齐复置,改曰成安。隋因之,属相州。唐初属磁州。贞观初,改属相州。天?二年,避朱全忠父讳,改名斥丘。三年,更属魏州。后唐复曰成安。宋属大名府。金、元属?州。元至元二年,并入滏阳。后复置,改属磁州。明初,改今属。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三十四里。○斥丘城县东南三十里。春秋时晋之乾侯邑。昭二十八年,公如晋,次于乾侯。即此。汉为斥丘县。阚る曰:地多斥卤,故曰斥丘。应劭曰:有斥丘在其西南也。高帝六年,封功臣唐厉为侯邑。后汉仍为斥丘县。初平二年,袁绍屯于斥丘,即此。魏晋以后,皆为斥丘县治。高齐改置成安县,移于今治。隋、唐皆因之。五代梁龙德二年,戴思远袭晋魏州。魏州有备,乃西涉洹水,拔成安,大掠而还。即今县也。
  洹水城县西南三十里。本临漳内黄县地。后周建德六年,分置洹水县,属相州。隋因之。唐仍为洹水县。乾元初,史思明自范阳救安庆绪,由洹水趣相州。建中二年,魏博叛帅田悦攻临?军,败,复合散卒,军于洹水。马燧自临?帅诸军进屯邺,与悦相持。乾宁二年,李克用击魏帅罗弘信,攻洹水,败魏兵。进攻魏州,朱全忠遣其将葛从周救魏博,营于洹水。克用与战,不胜,乃还河东。既而克用复攻魏全忠,仍遣从周救之,屯于洹水。全忠自以大军继之,克用引却。五代梁乾化初,全忠以晋军出井陉,将攻邢、魏,引兵自相州至洹水,进屯魏县。五年,魏博附晋,晋军屯临清。梁将刘?自南乐屯洹水。洹水在相、魏、?三州之交,尝为兵冲也。《里道记》:洹水西去临漳县五十里,东去大名府魏县五十里。唐魏博与昭义相抗,每置重兵于此,谓之洹水镇。宋仍为洹水县,属大名府。熙宁六年,省为镇入成安县。
  ○漳河县南十里。自临漳县东北流入县界,又东入广平县境。此清、浊二漳,自临漳县合流之后,横亘于冀州之境,合滹沱以达海者,所谓漳河之经流也。今多自临漳而东达魏县界,又东合于卫河。国家漕渠,往往资漳水之助,经流不绝如线。间有决溢、浅淤随之矣。
  洹水县西南七十里。自河南临漳县流入县界,又东南入内黄县境。唐建中三年,河东帅马燧讨田悦,与悦夹洹水而军。悦守洹水城,坚壁不出。燧因为三桥,逾洹水,日往挑战,悦不应。乃潜师循洹水,直趣魏州,留百骑抱薪持火匿桥旁。悦闻之,遂引军逾桥掩燧后,燧结阵待之。悦战败,还趣三桥,桥已为伏骑所焚。悦军乱,赴水溺死者,不可胜纪。
  ○仓口县西南五十里,与河南临漳县接境。马燧与田悦相持,燧军于漳滨,悦遣其将王光进筑月城,以守长桥,诸军不得度。燧塞漳水,下流水浅,诸军涉度。遂进屯仓口,与悦夹洹水而军。仓口盖在洹水北。长桥,今见河南临漳县。
  兔台在县西。《史记》:赵敬侯四年,魏败我兔台。《郡邑志》成安县有兔台,是也。
  威县府东北百三十五里。东南至山东临清州百里,西至顺德府平乡县六十里,南至大名府百二十里。汉广平国斥章县地。后汉属巨鹿郡。晋属广平郡,后魏因之。东魏天平初,改属魏郡。后齐省入平恩县。隋开皇六年,置?水县,属?州。唐因之。会昌五年,省入曲周县。宋初亦置?水县,寻废。金复置,仍属?州。元自井陉县移威州治此,以县属焉。至正间,废?水县,以威州属广平路。国初,改为威县。今城周六里有奇,编户八里。
  ○斥章城在县西南。汉县治此。应劭曰:漳水所经,北入河。其地斥卤,故曰斥章。魏晋时县皆治此。后魏太平真君三年,县并入列人县。太和二十年,复置。高齐废。隋开皇中,改置?水县于今治。?水城在县治北,隋所置也。唐武德五年,世民击刘黑闼,其?水城来降,黑闼还攻之。?水城四旁皆有水,广五十余步。黑闼于城东北筑二甬道以攻城,为所陷。既而唐兵复拔之。自唐以后,县皆治此。元始为威州治。《名胜志》云:今县东南二十里,有威州故城。似误。○漳水旧在县南。自曲周县流入界,又东北经顺德府广宗县,东入冀州南宫县境。杜佑曰?水县南有衡漳渎,是也。今漳流决徙不一,故渎遂涸。○?水,旧在县西,自鸡泽平乡县界流经县境,合于漳河,故隋以?水名县。今与漳河俱徙流入平乡县境,旧迹遂湮。
  ○定陵墅在县西北。陵周三百二十步,高六丈余,上有汉广宗王庙。晋建兴初,幽州都督王浚,使其将田徽为兖州刺史保定陵时,石勒据襄国,遣孔苌击杀之。即此定陵也。
  邯郸县府西南五十五里。西南至河南磁州七十里,南至临漳县亦七十里。春秋时卫地,战国时赵都也。秦置邯郸郡于此。汉为邯郸县,赵国治焉。张晏曰:邯,山名。郸,尽也。后汉亦为赵国治。曹魏属广平国。晋及后魏属广平郡。东魏天平初,废入临漳县。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县,属?州。唐初,属磁州。贞观初,还属?州。永泰初,复属磁州。宋因之。明初,复改今属。今城周八里,编户二十七里。
  ○邯郸城县西南二十里。春秋时卫邑,后属晋。《左传》定十三年,赵鞅杀邯郸午,午子赵稷以邯郸叛。上军司马籍秦围之,齐侯、卫侯伐晋救之。哀四年,赵鞅围邯郸,邯郸降。《汲冢周书》:敬王三十年,赵鞅围邯郸,竟有邯郸。《战国策》张仪曰:使齐兴师度清河,军于邯郸之东。《竹书》:周安王十六年,赵敬侯始都邯郸。《史记》:赵成侯二十一年,魏围我邯郸。二十二年,魏惠王拔我邯郸。二十四年,魏归我邯郸,与盟漳水上。说者曰:是时赵未都邯郸也,至肃侯时始都之,《竹书》误改为敬侯也。又秦昭襄四十八年,五大夫陵攻赵邯郸。五十年,王?攻邯郸,不拔。始皇十八年,端和伐赵,围邯郸城。十九年,尽取赵地。秦王之邯郸,置邯郸郡。二世二年,章邯破赵军,平邯郸城郭。汉高九年,封子如意为赵王,都邯郸。自是赵尝都此。更始二年,世祖擒王郎,幸邯郸。其后,仍为赵国治。建安九年,曹操围邺,击走袁尚将沮鹄于邯郸,拔其城。东魏废县,而城如故。隋仍置邯郸县。唐建中二年,魏博叛帅田悦遣兵围邢州,使别将栅邯郸西北,以断昭义救兵。五代时,县移今治。《志》云:旧城俗呼为赵王城,雉堞犹存。《舆程记》:赵王城西南二十里至台城冈,又西二十里,即磁州也。
  五氏城在县西,亦曰寒氏。春秋时,晋邯郸大夫赵午之私邑。定九年,卫侯如五氏。盖会齐侯之师,共伐邯郸午于寒氏也。十年,晋师围卫午门,于卫西门曰:请报寒氏之役。或曰五与午通,城盖以邯郸午而名。
  武始城县西南五十里。战国时韩地。秦昭襄王十三年,向寿伐韩,取武始。汉因置武始县,属魏郡。武帝封赵敬肃王子昌为侯邑。后汉省。《汉志》注:武始县有拘涧水,东北至邯郸,入于白渠。涉乡城,在县西。《隋志》:开皇十六年,置涉乡县,属?州。大业初,省入邯郸。又王郎城,在县西三里。后汉初,王郎诈称成帝子子舆,率车骑数百人入邯郸僭号,此其屯聚处也。俗犹呼为郎村。
  ○紫山县西北三十里。昔尝有紫气,与山相连,因名。亦谓之马服山,以上有赵奢冢也。《汉志》注:县有堵山,牛首水所出。或以为即紫山云。○邯山,在县东。张晏曰:邯郸山在东城下,亦谓之邯郸阜。旧《志》:邯山在召代镇,去县东南二十里,邯水出焉。岁久山移水绝,故址遂湮。又刘劭《赵都赋》西有灵丘,《郡国志》以为灵山也。今城西北有照眉池,相传赵王宫人照眉处,已废为耕地。池西有高岭,或以为即古之灵山,赵武灵王所登云。
  双冈在今县西北,当郡西废临?县西出之要道。一名卢家疃,又名卢家寨。唐建中二年,魏博帅田悦拒命,围邢州及临?,遣其将杨朝光栅邯郸西北,以断昭义救兵。昭义帅李抱真东下壶关,军于邯郸,破悦支军,进攻朝光栅。悦从临?驰救,河东帅马燧遣其将李自良等御之于双冈,悦不得前,遂破朝光栅,进攻临?,悦败走。
  ○?河县西北三十五里。自河南武安县流入境,又东入永年县界。
  滏阳河县东三里。自河南临漳县流入境,又东入永年县界。元至元初,郭守敬言:磁州东北漳、滏二水合流处,引水由滏阳、邯郸、?州、永年,下经鸡泽,合澧河,可灌田三千余顷。前朝成化十八年,磁州守张梦辅,令民于故渠随方浚治,以通舟楫,达于邯郸。今废。西河县西二十五里。源出紫山,流入府城西贾葛潭。一名渚沁水。《水经注》:牛首水出邯郸县西堵山,东流分为二水。汉景帝时,六国悖逆,命曲周侯郦寄攻赵,围邯郸。相捍七日,引牛首拘水灌城,城坏,王自杀。其水东入邯郸城,经温明殿南,又东径丛台南,又东历邯郸阜,又东流出城,合成一川。又东澄而为渚。沁水东南流,注拘涧水。又东入于白渠。今城南五里有渚河城,西半里许有沁河,即《水经注》所云牛首水。自堵山东流分为二水者,合流而为西河。
  蔺家河县西南二十里。《志》云:以近相如故宅而名。又西十里有阎家河。秋夏之交,同归渚河。又岩嵛河,在城西北二十里,又十里为牛照河。此二水同归沁河,其下流俱入于滏河。○输鼋河,在县西北二十里,或云?河支流也。其水秋夏之交,散注田畴,或抵城下,与沁水同流。相传元至正间,有龙鼋斗于泽中,龙胜而鼋负,因名。
  白渠在县西。旧自河南武安县流入境,牛首水及武始县之拘涧水,悉流合焉。又东经成安、肥乡县,而入漳水。今余流仅存,俗犹谓是水为拘水也。
  ○邯郸宫《志》云:旧址在城西北一里许。《舆地要览》以为赵王如意所建。东汉初犹存。光武破王郎,居邯郸宫,昼卧温明殿。是也。又齐主高纬时,尝营邯郸宫。盖即赵宫故址更为营建云。丛台在县城东。世传赵武灵王所筑。颜师古曰:以其连聚非一,故曰丛台。汉高后元年,赵丛台灾。更始二年,光武拔邯郸,置酒高会,与马武登丛台。是也。今有丛台驿,在县治西南。○洪波台,在县东南三十里洪波村。《赵都赋》:南有洪波浊河。《后汉志》注:邯郸有洪波台,赵简子与诸大夫饮酒酣而泣处也。又陵台,在县西北三十里,赵惠文王、孝成王悼襄王所葬处。亦曰三陵村。
  清河县府东北二百里。东南至山东东昌府百三十里,南至大名府二百十里,西至顺德府二百四十里,北至冀州百三十里。汉信城县地,属清河郡。后周为武城县,清河郡治焉。隋初,郡废,改县曰清河县,为贝州治。自唐至宋,皆为州郡治。金移恩州治历亭县,而清河县仍属恩州。元属大名路。明初属大名府。洪武六年,改今属。城周九里有奇,编户六里。
  ○贝州城在县治东。汉置清河郡,治清阳。后汉桓帝改为甘陵国,移治甘陵县。晋复曰清河国。后周移武城县于汉信城县界,以郡治焉,兼置贝州。隋初郡废,改县曰清河,仍为州治。炀帝复曰清河郡。唐复曰贝州。天宝初亦曰清河郡。乾元初,复故。五代梁乾化三年,魏州帅杨师厚掠赵王?之境,使刘守奇分道自贝州入趣冀州。石晋天福三年,分天雄军之地置永清节度于贝州,兼领博、冀二州。九年,以契丹将入犯,贝州为水陆要冲,多聚刍粟,为大军数年之储。既而契丹逼贝州,叛将邵柯导之入城,悉为所有。周显德初,废永清军。宋仍曰贝州。《宋志》:端拱元年,清河县徙治永宁镇。淳化九年,又徙今治。庆历八年,平王则之乱,改曰恩州。金人移州治历亭县,即今山东恩县也。国初,又废恩州为县,而清河郡及贝州之名遂泯。甘陵故城,见山东夏津县。永宁镇,或曰在县东北。甘陵城在县西北。周甘泉市地。秦置厝县,属巨鹿郡。汉属清河郡。后汉章帝子清河孝王庆初立为太子,被废。其子?是为安帝。王薨,葬于厝县之广丘,安帝因尊陵曰甘陵,县亦取名焉。清河国移治于此。桓帝建和二年,又改清河国曰甘陵国。晋又改甘陵县为清河县,仍为清河国治。后魏因之。北齐改为贝丘县。隋省入清阳县。
  清阳城在县东。汉县,清河郡治此。景帝中元二年,封皇子乘为王国。武帝元鼎三年,徙代王义为清河王,都清阳,即此。后汉省。《括地志》:清阳故城在清河县西北八里。是也。又隋改故甘陵为清阳。今见山东夏津县,非汉之清阳也。
  信成城县西北十二里。汉县,属清河郡。后汉省。应劭曰:甘陵西北五十里,有信成亭,故县也。《水经注》:后赵置水东县于此城,故亦曰水东城。又汉有信乡县,属清河郡。宣帝封清河刚王子豹为侯国。亦作新乡。元始中,有新乡侯上书,言莽宜居摄。佟,即豹孙也。孟康曰:顺帝更名安平。按《后汉志》,安平县故属涿,非清河之境。应劭曰:甘陵西北十七里,有信乡故县。是也。又《风俗记》:东武城西北三十里有复阳亭,故县也,属清河郡。今枣强县有故复阳城。末?否城县东北五十里。晋建兴初,幽州都督王浚使辽西鲜卑段疾、六眷等,与石勒相持。末?否,六眷之从弟也,尝筑城于此,因名。○清河城,在县东南。《风俗志》:甘陵郡东南十七里,有清河故城。汉高六年,封功臣王吸为侯邑,世谓之鹊城也。《水经注》甘陵故城直东二十里有艾亭城,疑即清河城。后蛮居之,故世称蛮城。
  ○清河旧在县西。《水经注》:淇水自馆陶清渊,又东北过广宗县,为清河。又东北入?县界,与张甲故渎合。《战国策》苏秦说赵曰:赵东有清河。张仪说赵曰:秦告齐使兴师渡清河,军于邯郸之东。是也。汉因之置清河郡。今堙。?县,见景州。○张甲河,在县境。《汉志》信成县有张甲河,首受屯氏别河,流经广宗县界,又东北入冀州界,至?,入漳水。别河,谓屯氏别出之河也。亦自馆陶流入境。今皆堙废。《水经》:淇水自馆陶清渊东北,过广宗县东,为清河。清河又东过修县,与大河张甲故渎合,又东过东光、南皮等县,齐之北界也。永济渠县西北十里,引清漳水入此。旧名瓠子渠。隋炀帝征辽,改曰永济渠。俗名御河,即卫水也。元人开合运河,卫河渐徙而南,经武城恩县之西,去县境遂远。○涉水渠,在县东。《志》云:渠自莲花池达永济渠。先是卫河数决,故凿此渠,广丈余,长四十里。遇泛溢为灾,赖此泄之。今涸。
  直渠在县西。汉时大河所经也。《沟洫志》:地节中,郭昌使行河,河曲三所。水流之势,皆邪直贝丘,恐水势盛,堤防不能禁,乃各更穿渠,直东经东郡界中,不令北曲。渠通,百姓安之。建始初,清河都尉冯逡言:郭昌穿渠后三岁,河水更从第二故曲间北可六里,复南合。今其曲势复邪直,贝丘百姓寒心,宜复穿渠东行。不听。今皆堙废。又二渠,亦在县境。《汉书音义》:二渠一出贝州西南南折,一则漯川也。禹厮二渠以引其河,即此。今涸。漯川,见山东莘县。
  鸣犊口在县东南。旧为大河所经。《汉书》:元帝永光五年,河决清河灵鸣犊口,而屯氏河绝。成帝建始初,清河都尉冯逡言:郡承河下流,无大害者,以屯氏河通,两川分流也。今屯氏河塞,灵鸣犊口又益不利,独一川兼受数河之任,虽高增堤防,终不能泄。屯氏河不流行七十余年,新绝未久,其处易浚。又所居高于以分流杀水势,道里便宜。不听。后二岁,河果决于馆陶及东郡金堤。灵,灵县,见山东博平县。屯氏河,亦详见山东馆陶县。
  鲧堤县西三十里。自顺德府广宗县逶迤入境,相传鲧治水时所筑。又曲堤,在县东北。齐时,群盗多萃于此,郡守宋世良下车颁行八条之制,盗奔他境。盖地近河?需,故群盗得以依阻。
  ○新栅在县西。晋太元中,燕人齐涉据新栅,降慕容垂。垂以涉为魏郡太守。既而附于泰山叛帅张愿,垂欲击之。慕容隆曰:新栅坚固,攻之未易拔。愿破,则涉不能自存矣。乃击愿,破之,新栅亦下。宁化镇在县西南。《宋志》:政和七年,臣僚言:恩州宁化镇,大河之侧,地势低下,正当湾流冲激之处。岁久堤岸怯薄,沁水透堤甚多。近镇居民,例皆移避。夏秋霖潦,堤防一失,恐妨阻大名、河间诸州往来边路,乞付有司贴筑固护。从之。
  甘陵在故厝县。应劭曰:安帝以孝德皇后葬于厝,尊曰甘陵。是也。宋白曰:汉安帝父清河孝王陵,在清河县东南三十里,《城冢记》仍谓之英陵。帝母左氏葬于县东北角,名曰甘陵。
卷十六 北直七
  ◇大名府东至山东东昌府一百八十里,南至河南开封府三百二十里,西南至河南卫辉府二百八十里,西至河南彰德府二百二十里,西北至广平府一百二十里,东北至广平府清河县二百十里。自府治至京师一千一百六十里,至南京一千六百五十里。
  《禹贡》兖州之域。夏为观扈之国。春秋晋地。战国属魏。秦属东郡。汉属魏郡时郡治邺。后汉因之按建安十七年,割河内、东郡、巨鹿、广平、赵国十四县以益魏郡。十八年,分置东、西都尉。时魏为曹操封国也。三国魏分置阳平郡。黄初二年,以魏郡东部为阳平郡治元城。晋因之。宋亦为阳平郡,后魏因之治馆陶。后周末,置魏州治贵乡县。隋初因之。大业初,改为武阳郡隋末,李密改为魏州。寻为窦建德所据。唐武德四年,复为魏州置总管府,寻改为都督府。贞观初省。龙朔初,改为冀州又为大都督府,督贝、德、相、棣、沧等州。咸亨中,复故。天宝初,曰魏郡治元城县。乾元初,复曰魏州寻置魏博节度,亦曰天雄军。建中三年,田悦拒命,称魏王。僭改魏州为大名府。余详州域形势。下仿此。五代唐同光初,升为东京兴唐府。三年,改东京曰邺都天成四年,还曰魏州,寻复为邺都。晋曰广晋府开运二年,复置天雄军于此。汉曰大名府。周显德初,复罢邺都为天雄军,而府如故。宋因之亦曰魏郡。庆历二年,建为北京八年,置大名府路,领北京、澶、怀、卫、德、滨、隶等州军。金仍为大名府路宋建炎四年,金人立刘豫为齐帝,据大名。寻徙汴。绍兴七年,金人废豫,仍为大名府,亦曰天雄军。《志》云:金贞?二年,改安武军。而《金史》不载。元曰大名路。明改大名府,领州一、县十。今仍曰大名府。
  府西峙太行,东连河济,形强势固,所以根本河北,而襟带河南者也。春秋时,齐、晋尝角逐于此。及战国之季,魏人由以拒赵而抗齐。自秦以降,黎阳、白马之险,恒甲于天下。楚、汉之胜负,于此而分。袁、曹之成败,由此而决。晋室多故,漳河之交,玄黄变更,南北津途,咽喉所寄也。隋末,武阳郡丞元宝藏以郡降李密,请改为魏州,又请西取魏郡。密从之,而军声振于河朔。窦建德及刘黑闼皆有问鼎中原之志,辄争魏州以临河。南唐得魏州,亦为重镇。迨安史倡乱,河北之患,二百余年,而腹心之忧,常在魏博。朱温据有汴州,倚魏州为肩背。魏州入晋,而梁祚遂倾矣。自庄宗以魏州称帝,其后邺都军乱,李嗣源因之而承大统。郭威复自邺都南向,竟移汉祚。邺都于河南,遂成偏重之势广顺初,以邺都镇抚河北,控制契丹,特命腹心镇之。宋亦建陪京于此,以锁钥北门,契丹不敢遽窥也。及守御非人,女真长驱犯黎阳,大名竟不能为藩篱之限,因而汴洛沦胥,驯至九州崩陷。使大名兵力,足以根柢两河,虽渐车之流,女真其未敢涉矣。说者曰:河既南徙,今日之大名形势,视昔为一变。不知东指郓、博,西出相、卫,南迫汴梁,大名介其中,道里便易,皆可不介马而驰也。夫守险非难,用险为难。用有形之险非难,用无形之险为难。如谓大河既徙,无险可恃而少之,则齐、豫之间,列城数十,皆与大名犬牙相错者也。举不足为用武之资欤?
  今府,宋之北京也。唐为魏州。宝应以后,魏博节镇治焉按旧《志》,魏州城外有河门旧堤。唐中和中,节度使乐彦桢筑罗城约河门旧堤,周八十里。后唐建为东京,寻曰邺都。晋、汉因之。后周复为天雄军。皆因旧城不改《志》云:大名府有隍城,郭威镇邺都时筑。宋建北京,乃增修城郭,内为宫城,周三里一百九十八步。宫城南三门,中曰顺豫《宋志》:顺豫门内东西各一门,曰左右保成,东曰省风,西曰展义。东一门,曰东安。西一门,曰西安熙宁九年,北面增置一门,曰靖武。其外城周四十八里二百有六步。南面三门,正南门曰南河熙宁九年,改曰景风,其东曰南砖熙宁九年,改曰亨嘉。已下诸门,皆是年所改也,西曰鼓角改曰阜昌。北面二门,正北门曰北河旧《志》:魏州北门旧曰馆陶。光化二年,幽州帅刘仁恭侵魏博,攻魏州,上水关馆陶门。汴将葛从周救魏博,败却之。胡氏曰:门以路出馆陶而名。宋曰北河门。熙宁中,曰安平门,其西曰北砖改曰辉德。东面二门,正东曰冠氏改曰华景。又有冠氏第二重门及子城东门,时改曰春祺及泰通。子城在宫城之外,旧牙城也,东南曰朝城改曰安流。又有朝城第二重门,时亦改曰巽齐。西面二门,正西曰魏县改曰宝成。又有魏县第二重门及子城西门,时亦改曰利和及宣泽,西南曰观音《五代史》:魏州罗城西门曰观音门。晋天福初,改曰金明,即此门也。宋仍曰观音门,复改为安正门。又有观音第二重门,时亦改曰静方。又上水关曰善利,下水关曰永济元丰七年,善利、永济二关俱废。其后金人立刘豫于此,寻迁汴,亦伪称北都。豫废,置大名府路。元人亦因旧城。前朝洪武三十一年,漳河泛溢,城沦于水,因迁今治,在旧城西八里。建文三年,营筑土城。成化、弘治以后,相继增修。嘉靖四十年,易以砖石。隆庆四年,复增葺之。寻以涨水冲啮,屡葺屡圮。万历二十年,大水,城坏,又复改筑,始为完固。有门四,周仅九里,非复宋时陪都之制矣。
  元城县附郭。春秋时沙麓地,后为魏地。魏武侯公子元食邑也。汉因置元城县,属魏郡。后汉因之。曹魏置阳平郡于此。晋及后魏因之。东魏天平初,阳平郡移治馆陶县,仍属魏郡。后齐县废。隋开皇六年,复置,属魏州。唐因之。贞观十七年,并入贵乡。圣历中,复置。开元十三年,移入郭下,与贵乡并为州治。五代唐曰兴唐县,晋复为元城县。宋因之。元至元初,省入大名县,寻复置。今编户三十九里。
  ○元城故城在府东。刘?句曰:隋元城治古殷城,在今朝城东北十二里。唐贞观中,并入贵乡。圣历二年,复分贵乡、萃县地置元城县,治王莽城。开元中,移入郭下。王莽城在今城东北二十余里王莽河北岸,亦谓之故元城。唐武德五年,刘黑闼攻魏州,不下,引兵南拔元城,复还攻之。此即朝城县境之元城也。五代梁贞明二年,刘?自莘县袭魏州,至城东,晋兵击之,稍却,至故元城西,为晋兵所围,?大败,走黎阳,渡河保滑州。此王莽城之元城也。又石晋天福九年,契丹入寇,前锋至黎阳,契丹主屯于元城,赵延寿屯南乐。此元城亦即故王莽城,胡氏以为古殷城也。又《郡国志》沙麓旁有元城故城遗址,盖汉县治云。
  魏县城府西三十里,相传魏县旧治此。自汉以来,皆属魏郡。隋末宇文化及自黎阳北趣魏县,称许帝于此。后益徙而西,此城遂废。今名旧县店,亦曰魏店。五代梁龙德二年,戴思远自杨村袭晋魏州。晋将李嗣源觉之,自澶州驰进,军于梁公祠下,遣人告魏州使为备。思远至魏店,嗣源遣兵挑战。思远知有备,乃西渡洹水,拔成安,大掠而去。又魏武侯城,在旧城南十里,相传魏武侯所置。旧有坛,亦曰武侯坛。
  五鹿城在府东南。春秋时卫地,亦与齐、晋接境。《国语》:齐桓公筑五鹿,以卫诸侯。《左传》:晋公子重耳出亡过卫,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即此处也。僖二十八年,晋伐卫,取五鹿。其后仍属卫。襄二十五年,卫献公自齐还国,齐崔杼止其帑,以求五鹿。后复入于晋。哀元年,齐侯、卫候救邯郸午之子稷于邯郸,围五鹿。四年,齐、卫救范氏,围五鹿。皆此城也。杜预曰:元城县东有五鹿。是矣。《志》云:府东四十五里有五鹿城。又《郡志》:旧元城东三十里,有五孝城。当即五鹿之误。
  阳狐城《括地志》:在元城县东北三十里。《史记·齐世家》:宣公四十三年,田庄子伐晋,围阳狐。盖晋邑也。又《魏世家》:文侯二十四年,秦伐我至阳狐。胡氏曰:是时,秦兵未得至元城,盖在河东境内。今山西垣曲县有阳胡城,是也。又几城,《括地志》云在元城县东南。战国时,魏伐齐,取几。《史记》:赵惠文王二十三年,楼昌将攻魏几,不能取。十二月,廉颇将攻几,取之。即此城也。二城盖俱近山东朝城县界。
  马陵城在府东南。隋开皇六年,分元城县地置马陵县,属魏州。大业初省。又府境有襄城,汉武帝封韩婴为襄城侯。《郡邑志》元城县有废襄城,是也。
  ○沙麓山府东四十五里。《春秋》僖十四年,沙鹿崩。《?梁传》曰:林属于山,曰鹿沙,山名也。《水经注》:元城县有沙丘堰,大河所经,以沙鹿山而名。又沙鹿亦名女?坐丘,周穆王女叔?坐曾届此,因名。○御河在府城南。亦曰通济渠,一名永济渠。即隋大业中所开,淇、卫诸水之下流也。自河南卫辉府境,流经?县、滑县、内黄、魏县之境,又东北流,经此过小滩镇。又北入馆陶县界,合于新漳水,亦名白沟水。对北白沟而言,谓之南白沟。唐咸亨中,李灵龟为魏州刺史,凿永济渠,以通新市,百姓利之。又开元二十八年,刺史卢晖移永济渠,自石灰窑引流至城西,注魏桥。夹渠置楼百余间,以贮江淮之货。亦谓之西渠。唐建中三年,河东帅马燧等攻叛帅田悦于魏州,悦撄城自守。既而幽州帅朱滔等叛应悦,引兵赴援。悦恃援军将至,遣将康?等出城西,与燧等战于御河上,大败而还。《元志》:御河自魏县界,经元城县泉源乡于村渡,南北约十里。东北流至包家渡,下接馆陶县界。
  漳河府西北二十里。有新旧二河,俱自魏县流经府境。《志》云:旧漳河自魏县东南流经府城西南,入卫河。后徙,从魏县东北流经府北,下流至馆陶县界,入卫河,谓之新漳。《五代史》:梁开平五年,晋王存勖败梁兵,自赵州进围魏州。梁将杨师厚引军自磁、相赴救。晋解围去,师厚追之,逾漳水而还。宋时尝引漳水注雕马河,入府城,灌御河。又从东北陡门出,灌流沙河,复入漳河,以通漕运。今故渠已湮。《河渠考》:漳水流浊,最多决溢。明洪武初,漳水溢。三十一年,漳、卫并溢,郡城遂圮。自宣德以后,横流决啮,不可胜纪。其最甚者,莫如嘉靖三十六年,漳、卫横流,盘旋于元城、大名、南乐、魏、?、内黄等县境,民至有攀木而栖者。盖漳盛而卫不能容,泛滥为灾也。又云漳、卫二河,并在府境。大抵卫常安流,漳善决啮。明初,漳水从魏县北,历西店东,注馆陶,合卫水。正德初,漳河决魏县阎家渡。又十年,决双井渡,皆合卫水,由艾家口东北经小滩镇,而入馆陶界。堤堰完固,环抱郡城,虽有决啮之害,补塞亦易。嘉靖三十六年,复决于魏县西南回隆镇。遂舍艾家口,经大名县南,分流汗漫,东至岔道村,始合旧河。公私皆以泛滥为病。隆庆三年,漳水大溢,大名县城垣、室庐,几至为墟。万历十九年,始自大名县西白水村至艾家口,开渠十一里,达漳河故道,复自艾家口导支流入府城壕。工甫毕,淫潦适至,赖二流分派,大名县得以无恙。因拟益为闸坝,以节宣之。自是水患差少。余详大川漳水。
  屯氏河在府东。《志》云:《汉书》武帝塞宣防,后河复决于馆陶,分为屯氏。即此河也。按此盖屯氏别河,决于成帝时,泛滥兖、豫者,其后流绝。亦名为王莽河。班固曰:禹酾二渠以引河。一则漯川,今河所经。一则北渎,王莽时绝,故世俗名是流为王莽故河。唐建中三年,朔方帅李怀光等,与朱滔战于惬山,败绩。是夕,滔等堰永济渠入王莽故河,绝官军粮道及归路。明日,水深三尺余,马燧等大惧,卑辞谢滔,始得与诸军涉水而西,退保魏县。兴元初,朱滔与田悦有隙,攻悦贝州。会田绪杀悦,滔喜,遣兵攻魏州军王莽河。又后唐同光四年,赵在礼等作乱,自临清、永济、馆陶趣魏州。州将孙铎请乘城为备,且募壮士伏王莽河,逆击之。监军史彦琼不听。贼掩至魏州,城陷。宋时,大河自澶州而东北,出大名元城之东。其后决徙不一,屯氏河之故迹遂堙。《一统志》:王莽河,一名毛河。即屯氏河之讹矣。又金堤,《邑志》云在旧府城北十九里,即汉成帝时所筑,北尽馆陶县界。
  沙河府东北四十里。《志》云:河南北约长二十里,东西阔二里,流常不定。一名流沙河。下流合于漳河。又雕马河,在府西南。宋时引漳河注此,绝卫河而注城中,复北出以入于卫河。今皆湮废。○马颊河,在县东五十里。旧自开州流经此,阔约百步。今虽枯竭,故道犹存。淫雨泛溢,辄害禾稼。下流入山东朝城等县境。今详见山东高唐州。○马陵道府东南十里。《左传》成七年,公会诸侯救郑,同盟于马陵。《战国策》:梁惠王二十七年,伐韩。齐救韩,使田忌、孙膑直走魏都。魏将庞涓倍道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乃使万弩夹道而伏,涓至杀之。即此处。是时梁尚都安邑,齐入魏境道出此也。隋因置马陵县。宋人河北漕运,往往于黎阳或马陵道口装卸,盖津要所关矣。
  沙亭在府东。《春秋》定七年,齐侯、卫侯盟于沙。左氏谓之琐。杜预曰:元城县东南有沙亭。晋太和五年,秦王猛围邺,燕慕容桓自沙亭屯内黄。是也。《晋·地道记》:元城县南有琐阳城。盖即沙亭矣。○金波亭,在故魏州城内。五代梁乾化五年,分魏博为两镇,置昭德军于相州。魏人不乐分徙,遣刘?将兵屯南乐以逼之。?遣别将王彦章将骑入魏州,屯金波亭。既而魏州军乱,围金波亭,彦章斩关走。
  小滩镇府东北三十五里卫河滨。自元以来,为转输要道。又东北三十里,而达山东冠县。今河南漕运,以此为转兑之所,有小滩巡司。嘉靖三十七年,又设税课司于此。或以为镇即古枋头,误也。其西南数里有岔道村,亦卫河所经也。○台头堡,在府城南,其地有高台。相传魏惠王拜郊台,村因以名。又束馆堡,在府东六十里,以有束?庙而名。亦曰束馆。《镇志》云:府西北三十里有西店集,漳河旧经此。又有儒家寨堡,在府西北四十里。黄金堤堡,在府东北三十里,皆商民辏集处。
  铜雀驿在魏州旧城内。五代梁乾化二年,宣义帅杨师厚军魏州,馆于铜雀驿。会朱友?弑逆,师厚遂入牙城,据有魏博。是也。《志》云:今有艾家口水驿,在城南卫河滨。河门在旧魏州城外。《唐书》魏州有河门旧堤,魏帅乐彦桢尝因以筑罗城。五代梁乾化五年,分魏相为两镇。魏人谋作乱,曰:六州历代藩镇,兵未尝远出河门。谓此也。○狄公祠,旧在府西南二十里。狄仁杰尝刺魏州,民因立祠祀之。晋将李嗣源自澶州驰救魏州,军狄公祠下,即此。大名县府东南十里。东至山东朝城县七十里,东北至山东冠县九十里,东南至南乐县三十五里。本汉元城县地。东魏天平二年,析置贵乡县,属魏郡。后周为魏州治。隋因之。唐亦为魏州治。五代梁乾化末,晋王存勖入魏州,改曰广晋县。汉曰大名县。宋熙宁六年,省入元城县。绍圣二年,复置。政和六年,移治南乐镇,即今县治也。金亦为倚郭县。元初仍治于此,寻又迁入郭内。至元九年,复还故治。明初废。洪武三十一年,复置于郭内。永乐九年,复还故治。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十九里。
  ○贵乡废县在今县北。《水经注》沙丘堰有贵乡。《五代志》:前燕慕容?置贵乡县,属昌乐郡。昌乐,即今南乐县也。刘?句曰:后魏天平二年,分馆陶西界于今州西北三十里古赵城,置贵乡县。后周建德七年,以赵城卑湿,西南移三十里,就孔思集寺为贵乡县治。大象二年,于县置魏州。隋大业中,为武阳郡治。唐开元中,与元城县并在郭下。今县盖即故贵乡县地也。
  ○惬山县北十五里。汉成帝时,河决。王延世于此运土塞河,颇惬人心,因名。唐建中二年,朱滔等共拒朝命,救田悦于魏州,引兵营于惬山。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击滔于惬山之西,为滔所败,蹙入永济渠,溺死甚众。今元氏故城旁,有朱滔壁垒余址。
  ○卫河县北五里,与元城县接界。滨河有艾家口递运所。弘治初,卫水自此决溢为患,因筑堤障御,名曰红船湾堤。又县有附城堤。正德间,漳、卫二水决溢入境,县令吴拯增筑此堤,植柳千株,环抱县治。一名吴公柳堤。《郡志》:县境有卫河堤,起自?县之新镇,达于馆陶,延袤三百余里。成化二十二年,郡守李瓒增筑。又县西北二里有张家堤,西南八里有李茂堤,县东北十五里有范胜堤。俱嘉靖三十六年以后,漳河南决,因筑诸堤捍卫。万历三十八年,卫河溃于范胜堤,即此。《志》云:县东三里有逮家堤,起自南乐县界,经县境,抵卫河滨。盖古堤也。又县治二里有诸公堤,嘉靖二十八年,邑令诸?所筑,因名。
  屯氏河县东南三里。即汉成帝时,河决馆陶及东郡金堤者,支流派别,县境因有此渠。宋时大河自南乐县东北流入县境,又东北入元城县,此即大河故渎矣。今废。○雕马河,在县北,与元城县接界。今亦涸。张家泽县东二里。鱼藻繁衍,冬夏不涸。《志》云:昔有县令张珩者,结庐读书泽上,因名。又县西南三里有白水潭,林树交荫,菱荇纵横,为近郊之胜。盖即屯氏河之余浸矣。
  魏县府西四十里。西至河南临漳县九十里,北至广平府广平县二十里,东北至山东丘县九十里。春秋时洹水地,应劭以为魏武侯别都也。汉置魏县,属魏郡,郡都尉治焉。后汉仍曰魏县。晋及后魏,并属魏郡。后齐废。隋开皇六年,复置魏县,属魏州。唐因之。宋属大名府。明初,移治五娃店。今城周五里,外环堤八里。编户五十里。
  ○废魏县城县南三十里。《志》云:汉县旧治,在今府西三十里于村渡西,俗呼旧县店。唐时移县于洹水镇。刘?句曰:天宝三载,移魏县,以县居漳水、洹水之下流冲溢为患也。《邑志》:县旧治在于村渡西五里,唐以河患迁洹水镇,后皆因之。明初复为漳河所冲啮,始迁今治。废城旧址犹存。
  漳阴城在县西南。隋开皇十六年,析魏县地,置漳阴县,属魏州。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复置漳阴县。贞观初,仍省入魏县。○葛筑城,在县西南二十里。《史记》:赵成侯及魏惠王遇于葛筑。即此城也。今其地又有筑亭。
  ○漳河在县南。《志》云:旧漳水为浊漳,今自临漳县东流至县南十八里,又东流至府城西南,与御河合者是也。新漳水为清漳,自县南徙流而北,迫县之南关,东流数里,折而东北,经元城县北,入山东馆陶县界,与卫河合者是也。二漳水盖以堤岸相隔。按清、浊二漳已合于临漳县西,此所云旧漳者,盖沿漳水之旧名,新漳则据其分流入卫河者言之耳,非仍有二漳水也。欧阳?曰:漳河过魏县,亦谓之魏河。唐建中三年,马燧等围田悦于魏州。朱滔、王武俊叛,援悦,燧败保魏县。滔等亦引兵营魏县东南,与官军隔水相拒。五代梁乾化五年,晋王存勖得魏州,梁将刘?自洹水趣魏县。晋将史建瑭屯魏县拒之,晋王劳军至魏县,帅百骑循河而上,觇?营。?伏兵河曲丛林间,鼓噪而出,王力斗得免。河曲,即漳河曲也。《河渠考》:漳水入县境,一遇雨潦,恒多决溢之患。成化十八年,水决县西,入城市。弘治二年,复自县西羊羔口,漫流害稼。十四年,复溢。明年,从县西北趣广平县东南,下流皆被其害。仍入馆陶,合卫河。嘉靖中,漳、卫屡溢。三十年,为患尤剧。三十六年,自县及元城、大名以南二三百里间,皆为巨浸。久之,患始息。万历二十年,复涨溢害稼。土人以漳水变迁不常,谓之神河。水退后,往往以填淤为利,故垫溺常不免。又旧有漳河堤,在县南,其南岸起自临漳,延袤八十里。北岸起自成安,延袤五十里。俱由县境抵元城县界。永乐八年,县令杨文亨创筑,后屡增修之。
  卫河县南三十里。自内黄县合洹水流入县界,经回隆镇,至县南五十里,有泊口渡。又东经县东南三十五里,有阎家渡。四十里,有双井渡。又东北入元城县境。漳水决溢,卫河辄被其患。正德初,漳水自阎家渡决入,后又自双井渡决入。嘉靖中,复自回龙镇决入。近时漳水屡决?县、内黄之交,溃溢辄入县境。盖漳、卫相近故也。杜佑曰:炀帝引白沟水为永济渠,经魏县南而东北出。即此。又旧有卫河堤,自回龙镇东北,抵大名县界,景泰七年修筑。又有护城堤,弘治中县令鲍琦筑此,以御卫河之水,亦曰鲍公堤。
  白龙潭在县西,漳水汇流处也。唐乾宁三年,河东帅李克用攻魏州,败魏兵于白龙潭,追至观音门。朱全忠驰救,乃引还观音门,即故魏州西门矣。
  ○李固镇在县东南。唐文德元年,魏博军乱,乐从训保内黄,求救于朱全忠。全忠将兵自白马济河,下黎阳、临河、李固三镇。《九域志》:魏县有李固镇。薛居正曰:邺西有栅,曰李固,清淇合流于其侧。唐同光以后,魏州有邺都之称,故曰邺西。
  回隆镇县西南六十里。隆,亦作龙,相传宋真宗北征时,回銮经此,因名。《相州志》:安阳县东九十里,有回隆驿。又临漳县东南五十里,亦有回龙镇,南临御河。盖其地为四达之郊也。今亦见内黄县。○北皋镇,在县西北,界成安、临漳之间,商民辏集,有北皋堡。又沙口镇,在县东二十里,为往来冲要,亦置堡于此。又有双井镇,即双井渡,漳、卫合流之冲也。
  南乐县府东南四十里。东至山东朝城七十里,北至山东冠县百十五里,东南至山东观城县五十里,西至内黄县七十里。汉置乐昌县,属东郡。高后封张敖子寿为侯邑。又宣帝封王武为乐昌侯,邑于此。后汉省。后魏太和二十一年,复分魏县置昌乐县,属魏郡。永安初,置昌乐郡治焉。东魏天平中,罢郡。后周复置郡。隋初郡废,县属魏州。大业初,省入繁水县。唐武德初,复置,属魏州。五代唐讳昌,改曰南乐,属兴唐府。宋仍属大名府。崇宁五年,改属澶州。金还隶大名府。元因之。今城周六里有奇,编户三十五里。
  ○昌乐城县西北三十五里。后魏昌乐县治也。隋省。唐武德五年,太子建成等击刘黑闼于魏州,至昌乐。刘?句曰:故城在县西,后魏曾置昌州于此。今城,武德六年所筑。宝应初,仆固?等追击史朝义于昌乐东,败之。五代梁乾化五年,分天雄军置镇相州,恐魏人不服,使刘?济河屯昌乐以逼之,魏人遂作乱,以地归于晋。明年,晋王存勖改县为南乐。晋天福八年,以契丹将入寇,遣使城南乐及德清军,征近道兵备之。即今城矣。昌州,即后魏昌乐郡,刘?句误也。
  繁水城县北四十里。隋开皇六年,分昌乐县置繁水县,属魏州。大业初,以昌乐县省入,县属武阳郡。唐仍属魏州。贞观十八年,省入昌乐县。
  平邑城县东北七里,故赵地。《史记》:赵献侯十三年,城平邑。又赵惠文王二十八年,蔺相如伐齐,至平邑。悼襄王元年,魏欲通平邑、中牟之道,不成。五年,傅祗将居平邑,庆舍将东阳,河外师守河梁。《竹书》:晋烈公十一年,田公子居思伐邯郸,围平邑。十六年,齐田盼及邯郸韩举,战于平邑,邯郸之师败逋。即此。汉为元城县地。东魏天平二年,分置平邑县,属魏郡。高齐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大业初,并入贵乡县。唐建中二年,马燧等败田悦于洹水,顿兵于平邑浮图。悦因得入魏州。今有马燧营遗址。《正义》:河外,魏州河南地。中牟,今见河南汤阴县。
  昌城在县南。魏收《志》昌乐县有昌城。晋永和六年,冉闵篡赵自立。赵将张贺度等会于昌城,将攻邺。闵自将击之,战于仓亭,贺度等大败。《志》云:县有古昌意城,黄帝子昌意所筑,即故昌城矣。又县东二十五里,有故朝城,近山东朝城县界。唐开元中,以此名县。今其地名韩张堡。五代梁将王彦章尝营此,壁垒犹存。
  ○方山县北七里。《志》云:旧有二土山并峙,其形正方。宋嘉?以后,大河经县境,荡决不时,夷为平陆。今其地名方山村。
  ○龙窝河县东四十里。自山东观城县界,流经县境之荚村,又经县南,入清丰县界。或曰本大河故渎也。唐开元十四年,魏州河溢,其决口谓之龙窝。自宋以来,县皆为大河经流之道。其后河既南徙,余流断续不一,因随地立名云。又二股河,在县南,大河故道也。一名四界首河,以流经魏、恩、德、博四州之界而名。宋嘉?中,大河决溢于恩、冀诸州之境,河北漕臣韩ど言:四界首,古大河所经,宜浚二股渠,分流入金、赤二河,以纾恩、冀之患。其东北为五股河,亦并浚之。诏从其请。于是大河从魏州第六埽,溢入二股河,广二百尺,经流百三十里,东至沧州入海。熙宁中,河复溢恩、冀诸州,议者复请于大名第四、第五埽开修直河,使大河还二股故道。又浚清水镇河,塞退背鱼肋河。王安石主其说。既而刘绘上言:河势增涨,许家湾、清水镇河极浅漫,几于不流。蒲泊已东,下至四界首,退出之田,略无固护。设漫水出岸,牵回河头,将复成水患。宜候霜降水落,开清水镇河,筑缕堤一道,以遏涨水,使大河复循故道。命有司相度。熙宁末,河溢卫州。又大决于澶州,而二股、直河诸流,一时湮废。吕大防曰:治河持议有三,一曰回河,二曰塞河,三曰分水。而分水之说差胜。今详见川渎异同。
  繁水在废繁水县南五里。自内黄县流入境,又北注于永济渠。一名浮水。《水经注》:浮水上承大河于顿丘县北,下流至东武阳东入河。《志》云:县西北三十里有王村堤,繁水所经也。其堤南入清丰北,入大名县界。今繁水浅涸,非复故流矣。东武阳,见山东朝城县。○朱龙河,在县西南四里。源自开州澶渊陂,分流过清丰县界,入县境。至赵家庄曲折南,回复入开州界,注黑龙潭。今涸。又宋堤,在县东二十里,南接清丰县界。宋至和二年所筑,以御大河之泛溢。又有古金堤,在县西十里,亦南接清丰县界。
  ○仓亭县西三十五里。其地有仓帝陵及造书台亭,因以名。即冉闵败张贺度处也。或以为山东范县之仓亭津,误矣。又县西三十里有操刀、留胄二营,相去六里,土人相传周武王伐纣驻师于此。或曰非也。宇文周灭齐,遣兵追高纬,此其故垒云。
  清水镇在县东。宋人引河出此,入于二股渠,所谓清水镇河也。其后河流涨溢,镇亦堙废。五花营,在县北十八里。唐时河北五镇尝会兵于此,因名。后人因其壁垒,聚居成镇。《志》云:县北八里有建成营,唐武德五年,太子建成驻兵于此。又有王彦章营,在县南门外,宋、金城厢,皆因其故垒。
  清丰县府东南九十里。南至开州五十里,东南至山东濮州六十里,东至山东观城县五十里。汉顿丘县地。唐大历七年,魏博帅田承嗣请析顿丘、昌乐二县地置今县。以孝子张清丰而名。县属澶州。五代晋属德清军,宋仍属澶州。庆历四年,徙德清军治焉。金废军,县属开州。元因之。明朝改今属。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四十五里。
  ○清丰故城县西北十八里。唐大历中,县盖治此。又县南五里有故城,或以为宋庆历中,县徙治处也。县西南十五里,又有故城。《志》以为宋嘉?中,因避水患迁于此。后复移今治。今城周五里,城外又有小城,周三里有奇。
  顿丘城县西南二十五里。古卫邑。《诗》: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竹书》:晋定公三年,城顿丘。汉置顿丘县治此。颜师古曰:丘一成为顿。成,重也。重,平声。后汉亦属东郡。初平三年,曹操击黑山贼于毒等,军于顿丘。晋为顿丘郡治。后魏因之。高齐郡县俱废。此为古顿丘城,在今县西北,非此城也。隋开皇六年,复置顿丘县,属魏州。唐武德四年,置澶州治焉。贞观初,州废,县仍属魏州。大历七年,复为澶州治。旧《志》云:澶州治顿丘,其地当两河之驿路。五代梁乾化五年,晋王存勖克澶州,即此城也。石晋天福三年,徙州跨德胜津,并顿丘县徙焉。因于旧城置顿丘镇,取县为名。四年,改镇为德清军。九年,复徙军于陆家店,而故城遂墟。未几,契丹入寇,军于元城。继而伪弃城去,伏精骑于古顿丘城,以俟晋军至而击之。晋军不出,复围澶州,即此城也。宋仍置顿丘县,属澶州。熙宁六年,并入清丰县。《志》云:今县西北十五里,有顿丘故城。宋时县盖治此。
  德清军城县西三十里。本顿丘县地。石晋天福四年,置德清军于故澶州城。开运初,契丹入寇澶州、邺都之间,城戍尽陷。议者谓澶州、邺都相去百五十里,宜于中途筑城,应接南北。因更筑德清军城,合德清、南乐之民以实之。旧《史》:开运元年,移德清军于陆家店,南去新澶州七十里。二年,更筑军城。是也。王氏曰:晋天福八年,城南乐及德清军。是时军治顿丘镇,南去澶州六十里。明年,遂移陆家店。宋初因之。庆历四年,徙军治清丰县,仍隶澶州,而故城遂废。阴安城县西北二十五里。汉县,属魏郡。元封五年,封卫不疑为侯邑。后汉仍属魏郡。晋属顿丘郡。永和六年,冉闵败赵将张贺度等于仓亭,追斩靳豚于阴安,即此。后魏亦属顿丘郡。高齐废入顿丘县。隋末,尝移顿丘县治阴安城。唐复还旧治。胡氏曰:阴安城,一名顿丘古城,盖以顿丘尝治此也。《一统志》:顿丘城,亦名阴安古城。误矣。观泽城《括地志》:顿丘城东十八里,有观泽城,战国时赵邑,又为魏地。《史记》:齐?王七年,与宋攻魏,败之观泽。即此。又刚平城,在县西南。《史记·赵世家》:敬侯四年,筑刚平以侵卫。五年,齐、魏为卫攻赵,取我刚平。是也。○干城,在县西南三十里,本卫之干邑。《诗》:出宿于干。又县北十里有聂城。《春秋》僖元年,齐师、宋师、曹伯次于聂北,救邢。《志》以为即此城也。《寰宇记》:干、聂,并卫大夫食邑。又有孙固城,在县北十八里,周五里,废址尚存。一云城在县南二十里,盖五代时戍守处。又有卫城,在县东南四十里,相传卫灵公置离宫于此。○鲋?禺山《志》云:在顿丘故城西北三十里。一名高阳山。《山海经》:鲋?禺之山,颛顼葬其阳,九嫔葬其阴。《胜览》云:山在滑州东北七十里,一名青冢山。又有秋山,亦在顿丘西北。《山海经》:帝喾葬其阴。今故址已湮。○朱龙河县东七里。南接开州,北入南乐。一名龙窝河。《志》云:县东十五里,有大河故道。县东南三十里,又有六塔故渠,即宋庆历中,议引商胡河自六塔渠入横陇故道者。又有鸡爪渠,在县东。宋绍圣初,河决内黄,吴安持请塞梁村口、缕张包口,开清丰口以东鸡爪河,分泄河势者是也。今皆堙废。详见开州及川渎异同。
  淇河在县西。旧《志》云:自临河县流经顿丘县北五里,又东历清丰县,至观城县境。盖淇水自?县合卫河支流,复引而东出,经内黄、清丰之间,其下流入于大河,故渎今湮。○澶水,在故顿丘城西南二十里,伏流至南乐县废繁水城西南,合于繁水。亦曰繁泉。《志》云:顿丘故城西北有泉源,即《诗》所云泉源在左者。
  硝河县东南十八里。水流无源,盈涸不时,两岸产硝,因名。又黄龙潭,在县东南三十五里,约二十余顷,在断堤之间。盖皆决河之余浸矣。
  ○金堤驿在县南。《志》云:县南四十五里,有金堤,南接开州,北接南乐县境。汉成帝时,王延世运土塞河,自金堤增筑之,置驿于其上,因以金堤为名。宋庆历五年,命内臣王克恭塞滑州横陇决河。克恭请先治金堤,御下流。诏止勿塞,即此处也。《邑志》云:德清废城东南五里,有金堤余址。又云金堤在县西二里。
  主簿寨堡县东南三十里。又县西南三十里有许村堡县,东北二十里有马村堡,皆有小城,周一里有奇,可以守御。
  蒯聩台在顿丘故城北五里,相传蒯聩所筑。又县有颛顼冢。《皇览》曰:冢在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又有帝喾冢,在顿丘城南台阴野中。《一统志》:颛顼及帝喾陵,俱在今滑县东北七十里。盖即鲋?禺山麓矣。
  内黄县府西南百里。南至滑县百二十里,东南至开州七十里,西至河南彰德府百二十里。战国时魏邑。汉置内黄县,属魏郡。应劭曰:魏以河北为内,河南为外。陈留有外黄,故此曰内。后汉仍曰内黄县。晋属顿丘郡。后魏因之。东魏天平初,省入临漳县。隋开皇六年,复置,属相州。大业初,改属汲郡。唐初,属黎州。贞观十七年,还属相州。天?三年,改属魏州。宋属大名府。金大定六年,改属滑州。元因之。明初改今属。城周五里有奇,外郭九里。编户三十四里。○内黄旧城在县西北十八里。战国魏之黄邑。《史记》:赵廉颇伐魏,取黄。汉因置内黄县。后汉初平三年,曹操击黑山贼眭固及匈奴於扶罗于内黄,是也。或曰:隋末,窦建德尝置黄州于此。唐武德四年,并州总管刘世让克黄州,进攻?州,不克。即内黄云。又文德初,魏博军乱,逐其帅乐从训。朱全忠引兵救之,至内黄,败魏州兵。周移县于今治。繁阳城县东北二十七里。战国时魏地。《史记》: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廉颇攻魏繁阳,拔之。汉置县,属魏郡。应劭曰:在繁水之阳也。后汉因之。晋属顿丘郡。永和六年,后赵冉闵之乱,刘国据阳城,引兵击闵。胡氏曰:即繁阳城也。后魏太平真君六年,省入顿丘县。太和十九年,复置,仍属顿丘郡。东魏天平二年,改属魏郡。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属卫州。大业初,并入内黄县。柯城在县东北。《春秋》襄十九年,叔孙豹会晋士?于柯,杜预以为内黄柯城也。又牵城,在县西南十二里。《春秋》定十四年,公会齐人、卫人于牵。《传》作会于脾上梁之间。杜预曰:黎阳县东北有牵城,脾上梁即牵也。
  戏阳城在县北。《春秋》昭九年,晋荀盈卒于戏阳。杜预曰:内黄县北有戏阳城,亦曰[B111]阳聚。后汉建武二年,帝自将征五校,幸内黄,大破五校于[B111]阳。[B111]、戏通,许宜反。即戏阳城矣。一云:城在河南彰德府永定故城东二十五里,址周二十里有奇。又殷城,在县东南十三里。《括地志》:河?甲居相时所筑,因名。《志》云:县西南二十五里又有亳城,城东有殷中宗陵。今为亳城集。
  ○五马山在县西。宋宝?元年,彭义彬与蒙古战于内黄之五马山,兵溃,死之。即此。又博望冈,在县西南十三里。旧《志》:上有博望关路,出河南汲县。
  ○卫河在县北。自?县流入境,经魏县,入元城县界,即永济渠也。亦曰淇水。《志》云:淇水东过内黄县,为白沟水,亦曰清河。唐光化二年,刘仁恭攻魏博,拔贝州。朱全忠遣将李思安等赴救,屯于内黄。仁恭子守光等来击,思安使别将伏兵于清水之右,而逆战于繁阳,阳不胜而走。守光逐之,及内黄之北,伏兵发,守光仅免。《郡志》:县南有沟河,源出?县界,流经滑县,入县境西北,至孟家潭北,流入卫河。其两岸产硝,一名硝河。似误。
  洹水在县西。其上流曰安阳河。自河南临漳县,流经广平府成安县界,又东南入县境,经县西北永和镇,入于卫河。○汤水,在府西南,自河南汤阴县流入县境,合洹水入于卫河。一名黄雀沟。
  繁水县东二十六里。旧自顿丘县流入境,又东北入南乐县界,即浮水也。《汉志》云:魏徙大梁,以地易赵,赵南至浮水繁阳。即此地矣。○界河,《志》云:在县南,西通沟河,东南流经开州界,东经清丰界,东北经大名县界。春冬常涸。夏秋淫潦,则溢而北,入于卫。又有故河渠,在县东十余里,有南北古堤,俗呼其地曰黄滩。《志》云:清丰东境亦有故渠,俗因呼此为西黄河故道。又云县东一里有古金堤,北接大名县界之卫河。又有高堤,起自县南高堤镇,北至魏县泊口渡,凡百余里。
  鸬鹚陂县西南五十里。陂周八十里,蒲鱼之利,土人所资。魏收《志》临漳县有鸬鹚陂,又《九域志》洹水县西南五里有鸬鹚陂。陂盖与成安县及河南之临漳县接界矣。或曰旧陂纵横广远。今水流断续,故余址分见于临漳及县境也。
  黄泽在县西北五里。旧时泽广数里,有堤环之,曰黄泽堤。后汉初,世祖破五校贼于黄泽。是也。今湮废。城西北二十里,又有孟家潭。《志》云:其水无源,夏潦则硝河汇于此潭,溢入卫河。或以为即故黄泽也。应劭曰:黄泽在内黄之西。《志》云:县有黄池驿,嘉靖四十五年革。
  ○回隆镇县西北五十里,有回龙庙巡司。其北与魏县接界。《志》云:镇在漳、卫二水之间,河南岁漕尝转兑于此,寻移小滩镇。今详见魏县。又黄池水驿,在县西四十里卫河滨。河南粮运道皆经此,为津途要隘。
  烽火台县北四里,高二丈许。宋咸平中,契丹入寇大名,杨延朗军内黄以御之,筑台于此。又澶、濮间皆有烽火台,俱五代时及宋咸平、景德间所置也。《邑志》云:县西南三十里,地名河村,有李靖堡。又县北二十余里,有单雄信营。营为土城,有南北二门,相传李密将单雄信屯兵处。永定桥在县西南,跨卫河之上。唐大顺二年,朱全忠侵魏博,罗弘信军于内黄以拒之。全忠败魏州兵,进至永定桥。弘信惧,请降。又高堤渡,在县西南五十里卫河南岸。
  ?县府西南二百里。东至开州一百里,西南至河南卫辉府百二十里,西北至河南汤阴县七十里。春秋时卫地。汉置黎阳县,属魏郡。后汉因之。晋仍属魏郡。石赵置黎阳郡。后魏属汲郡。孝昌中,分置黎阳郡。周宣政元年,置黎州。隋初,州郡俱废,县属卫州。开皇十六年,复置黎州。大业初,州废,仍属汲郡。唐初,复置黎州。贞观十七年,州废,仍属卫州。五代晋改属滑州。宋初因之。雍熙中,改属澶州。端拱初,建通利军。天圣初,改安利军。熙宁三年,复为黎阳县,属卫州。元?初,复为通利军。政和五年,升为?州,亦曰?川军。寻又为平川军。金皇统八年,改曰通州。天德三年,复曰?州。元初以州治黎阳县省入,属真定路。至元二年,改隶大名路。明洪武三年,改州为县。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五十里。
  ○黎阳废县县西二里。又有故城在今县东北,汉县治此。相传以黎侯失国寓卫时,居此而名。应劭曰:黎山在其南,河水经其东,县取山之名。水在其阳,故曰黎阳。《水经注》:山在城西,城凭山为基,东阻河。后汉有黎阳营。《汉官仪》云:中兴以幽、冀、并州兵平定天下,故于黎阳立营,兵锋尝为天下冠。建安四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黎阳。八年,操攻黎阳,败袁谭、袁尚于城下。既而操还许,留其将贾信屯黎阳。尚寻攻谭于平原,操救谭,复至黎阳,尚还邺。晋永嘉三年,刘渊将刘景攻陷黎阳,既而石勒亦军焉。永和六年,后赵石闵作乱,故将段勤据黎阳,谋攻闵。太元九年,谢玄北伐,遣将颜肱等军河北,袭击苻丕将桑据于黎阳。据走,遂克之,以滕恬之为黎阳太守。十一年,丁零翟辽作乱,据黎阳。十七年,慕容垂取其地。隆安以后,没于后魏。孝昌中,置郡于此,常为河津重镇。隋开皇三年,置黎阳仓,漕河北之粟,以输京师。大业九年,杨玄感督运黎阳,起兵攻东都。十三年,李密攻东都,使徐世?袭破黎阳仓,据之。开仓,恣民就食。旬日间,得胜兵三十余万。唐武德初,宇文化及自滑台趋黎阳。徐世?畏其军锋,自黎阳西保仓城。化及遂渡河保黎阳,围世?于仓城,寻为世?所败。二年,窦建德攻黎阳,克之。《括地志》:黎阳城西南有故仓城,相传袁绍聚粟之所,亦即隋开皇中置仓处也。是时黎阳城,盖在大伾以东矣。文德初,朱全忠救乐从训于内黄,自白马济河,下黎阳等镇。五代梁贞明二年,晋王存勖略有河北诸州镇,屡败梁兵,梁主命刘?守黎阳。继而河北悉入于晋,惟黎阳为梁守。三年,晋王攻黎阳,不克。晋开运二年,契丹入寇,建牙元氏,命张彦泽屯黎阳以备之。三年,契丹犯相州。诸将张从恩等议,以相州粮少,不若引军就黎阳仓,南倚大河以拒之,可以万全。遂自相州东趣黎阳。宋端拱初,为通利军治。天圣中,城圮于水,移治于浮丘山西二里。熙宁七年,置黎阳监,铸钱于此。政和三年,都水监言:大河移就三山,今通二河于通利之东,虑水溢为患,乞移军城于大伾、三山之间,以就高?。从之。五年,始置?州治焉。《金志》云:?州,宋亦曰大伾郡。《元志》云:?州,石晋时置。今本《志》皆不载,金、元二《志》误也。邹伸之《使达日录》:?州城在小横山上,复有一山如偃月,与城对峙。盖宋置城于浮丘之西。明初徙县治于浮丘东北平坡上,去旧治二里有奇。弘治十年,筑城环之。议者以城西连浮丘,登高内瞰,指顾毕尽,不可戍守。嘉靖二十九年,邑令陆光祖截旧城西南隅于城外,踞山冈险绝处,改筑今城,城小而坚,可恃为固云。
  卫县城县西五十里。古朝歌也。殷武乙所都,纣因之。亦曰沬邑。周武王灭殷,封其弟康叔于此。后属于晋。《左传》襄二十三年,齐伐晋,取朝歌。又定十三年,晋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畔。战国属魏。秦始皇六年,伐魏,取朝歌。项羽立司马邛为殷王,都此。汉置朝歌县,属河内郡。后汉因之。永初四年,朝歌贼宁季等作乱,使虞诩为朝歌长,遂平之。三国魏置朝歌郡。晋改属汲郡。永康二年,成都王颖举兵于邺,讨赵王伦,前锋至朝歌,远近响应。太安二年,颖复举兵内向,屯于朝歌。明年,幽州都督王浚入邺,遣兵追颖至朝歌,不及而返。后魏仍属汲郡。东魏为汲郡治。后周置卫州治此,兼置修武郡。隋初,郡废,仍为卫州治。大业初,改州为汲郡,复改朝歌曰卫县,仍为郡治。唐初亦为卫州治。贞观初,州移治汲县,县仍属卫州。宋初因之。天圣四年,改属安利军。熙宁六年,废为镇,属黎阳县。元?初,复置,仍属通利军。金属?州。元废。杜佑曰:县西二十五里有古朝歌城。刘?句曰:纣所都朝歌城在县西。《郡志》:古朝歌城在县北二十里,汉朝歌城在县西五十里。似误。今亦见河南淇县。清淇城在废卫县东。隋开皇十六年,分卫县置。大业初,废入卫县。隋末,复置。宇文化及据黎阳,围徐世?于仓城,李密帅兵壁于清淇,与世?烽火相应。唐初,属卫州。贞观十七年,废入卫县。长安三年,复置。神龙初,废。《括地志》:清淇西南二十六里,即延津故城。
  枋头城县西南七十里,即今之淇门渡。旧《志》:在卫县南,去大河八里。《水经注》:枋头,古淇口也。汉建安九年,曹操攻袁尚,围邺。于淇水口下大枋木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粮道,时号为枋头。晋永嘉六年,石勒自葛陂北行,至东燕。汲郡守向冰聚众壁枋头,为石勒所败。咸康二年,苻洪降于石虎,说虎迁秦雍民十余万户于关东。虎以洪为流民都督,居枋头。永和五年,赵乱。秦雍流民,相率西归,路由枋头,共推洪为主,众至十余万。洪子健在邺,亦斩关奔枋头。八年,晋将谢尚使别将戴施据枋头时,慕容隽遣军攻邺,邺溃,施自邺奔还仓垣。太和四年,桓温伐燕,战于枋头,不利而还。五年,苻坚破燕,自邺如枋头,宴父老,改枋头曰永昌,复之终世。太元九年,慕容垂攻苻丕于邺,分遣慕容德攻枋头,取之。十年,刘牢之引军救苻丕于邺,至枋头。既而邺中饥甚,丕帅众就晋谷于枋头,牢之遂入邺城。义熙十二年,刘裕伐秦,前锋王仲德帅水军入魏滑台,魏主嗣遣叔孙建等自河内向枋头,引兵济河。宋景平元年,魏主嗣遣兵寇河南,自邺城如汲郡,至枋头。既而使其将娥清镇于此。元嘉二十六年,魏主焘以宋围滑台,自平城赴救,至枋头,遂度河,大败宋军。《括地志》:枋头城在淇水北。《河南志》云:今淇县南八里有枋头城。误也。葛陂,见河南新蔡县。仓垣,见河南陈留县。
  雍榆城县西南十八里。《春秋》襄二十三年,齐伐晋。叔孙豹救晋,次于雍榆。杜预曰:朝歌县东有雍城,即雍榆也。杜佑曰:黎阳县北又有凡城,即古凡伯国。○丘城,在县西,或曰古顿丘邑也。《水经注》:顿丘在淇水南。淇水又东屈而南,径其西。魏徙九原、西河、吐军诸胡于丘侧,故有五军之名。《寰宇记》:丘县古城在卫县西北二里。古之顿丘,今为通灵观。丘县之名,未详所据。袁谭城在县西。《述征记》:黎阳城西南七里有袁谭城。城西南三里又有一城,曹公攻谭时所筑。操攻黎阳,败袁谭、袁尚,留其将贾信屯兵守之,因筑城于此。《郡志》:县西二十里有永昌废县,隋初置,大业初废。《隋志》不载。
  ○大伾山县东二里。周五里,高四十丈有奇。峰?秀拔,若倚屏障。孔安国曰:山再成曰伾。李巡曰:山再重曰英,一重曰邳。伾与邳同也。《禹贡》:导河至于大伾。即此。《国语》:内史过曰,商之兴也,?杌次于丕山。亦即大伾也。今亦名黎阳东山。刘桢《黎阳山赋》:南荫黄河,左覆金城。青坛承祀,高碑颂灵。金城,谓黎阳城也。又名青坛山。山之绝顶,有中军亭,隋末李密建以??敌者。今遗址犹存。其北麓为黎阳仓,自隋至唐宋,皆置仓于此,即仓城故址也。宋政和以后,河易故道,仓始废。由大伾而东,曰紫金山。又东北,曰凤凰山,俱大伾之支垅也。控扼淇、卫交流之口,屹然并峙。旧《志》云:凤凰山在故河东岸,碧石耸立,相传昔有凤凰集此,因名。紫金山,在县东北六里,山无余土,奇石がテ,岩洞泉壑,俱称绝胜。
  浮丘山县西南一里,高三十余丈。盘踞六里,有峰岩三层。其脉自白祀同山而东伏卫河之下,至河东岸,突然耸峙,缭绕河滨。今县治正跨其上。同山县西南四十五里。相传武王伐纣,诸侯会同于此,因名。亦曰童山。宇文化及自黎阳度永济桥,与李密战于童山之下。山无草木,故曰童也。其麓绵亘四十余里,形若游龙,高处如龙脊,曰龙脊冈。冈西有山,相辅而行。西属太行,曰达西冈。《志》云:龙脊之左,有山曰白祀,淇水所径,多溢为陂,又南入同山陂。同山西麓又有小溪,名波罗河,挟山南流,至龙口渚,伏流地中,潦溢则会于长丰泊。
  善化山县西北三十五里,去内黄县西南六十里。山有三峰如鼎峙,亦名三山。俗传纣杀比干于此,亦名枉人山。后魏主宏云:邺西有枉人山。谓此也。山高六十余丈,周三十里。其南北连跨巨冈,左右溪涧,不啻百数。西南一峰杰出,近西有黑龙潭。又有仰泉七十二穴,旱潦如一,居人以山出云雨,望之幻态百出,名曰善化山。黑山县西北八十里,周五十里。数峰环峙,形如展箕。石色苍黑,?岩峻壁,曲涧回溪,盘纡缭绕。汉献帝初平初,黑山贼张燕等聚众于此,掠河北诸郡县。三年,曹操自顿丘西入,击黑山贼于毒等本屯是也。或谓之墨山。其西又有陈家山,连亘而南,下临淇水。石壁屹立,高二十仞。又鹿肠山,在县西北,与黑山相接。后汉初平四年,袁绍引兵入朝歌鹿肠山,讨于毒等贼。是也。《续汉志》朝歌县有鹿肠山。
  ○大河故渎在县城西十里。旧为大河所经,亦曰西河。《汉志》:黎阳南有故大金堤,与东山相属,北尽魏界。又有鲧堤。《唐会要》:元和八年,河溢瓠子,东泛滑,距城才二里。郑滑帅薛平按故道河,出黎阳西南,遣使请于魏博帅田弘正。弘正许之。因共发卒凿古河十四里,径黎阳山东,会于故渎。自是滑无水患。宋大中祥符四年,河决通利军,合御河,坏州城田庐。遣使浚治。自是以后,决溢之患,常在州境。以大河自高趣卑,县实当其冲也。又有黎阳津,自昔为津济之要。《郡县志》以为白马津,非也。白马津属滑县,盖在黎阳之南岸。杜牧曰:黎阳距白马津三十里。《山堂杂论》云:?、滑间度河处,昔皆以白马为名。然主河北而言,则曰黎阳。主河南而言,则曰白马。后汉初平二年,袁绍并河北军于黎阳。建安四年,袁绍谋攻许,曹操闻之,进军黎阳。既而操屯官渡,绍军黎阳,遣兵围白马,为操所败。操军还,绍渡河追之。五年,绍为操所败,走至黎阳北岸。七年,绍殁。袁谭屯黎阳,操自官渡渡河攻谭,败之。晋太元十七年,慕容垂攻翟钊,军黎阳,临河欲济,钊列兵南岸以拒之。垂移营就西津,去黎阳西四十里,为牛皮船佯渡,钊亟引兵趣西津,垂潜遣慕容镇自黎阳津夜济,营于河南。钊还攻镇,不能拔。慕容农遂自西津济,夹击钊,钊遂败。隆安初,慕容德自邺徙滑台,至黎阳津,冰合夜济,因改为天桥津。二年,慕容宝以兰汗等作乱,自龙城南奔至蓟,间道至邺。南至黎阳,伏于河西,欲赴慕容德于滑台。闻德已称制,惧而北走。胡氏曰:河自遮害亭屈而东,过黎阳县南,故曰河西。其东岸即滑台也。东魏武定六年,高澄南临黎阳,自虎牢济河至洛阳。高齐河清二年,自虎牢至滑台,如黎阳,还邺。武平四年,以陈人克淮南,命于黎阳临河筑城戍。时又移石济关于黎阳,改名白马关。唐元和中,发郑、滑、魏博卒,凿黎阳古河,导河还北。大顺初,朱全忠谋侵河东,假道于魏博,罗弘信不许。全忠自黎阳济河击魏。五代梁开平五年,晋王存勖乘柏乡之捷,进攻魏州,观河于黎阳,梁兵骇遁。贞明五年,晋军屯德胜。梁将王瓒自黎阳渡河,掩击澶、魏,至顿丘,遇晋兵而旋。石晋天福二年,天雄帅范延光举兵,遣其将冯晖等循河西抵黎阳。九年,契丹入寇,陷贝州,前锋至黎阳。既而晋主出屯澶州,命张彦泽将兵拒契丹于黎阳。宋靖康初,女真南犯,命内侍梁方平屯黎阳河北岸。女真将斡离不陷相州及?州,前锋至黎阳,方平奔溃。河南守桥者,亦烧营遁。女真遂济河陷滑州。宋南渡以后,大河南徙。范成大《北使录》:?州城西南有积水若河,盖大河剩水也。今亦堙为平陆。《河渠考》:县北四十里有大齐村,相传黄河故道也。众流所钟,旧于村东故堤,开堤口以泄众水,由田氏村顺流入卫。万历十年,为滑民所壅,自县以北,皆被?溺。寻复故流,州境始为安堵。石济,见河南胙城县。
  卫河在县城西。源发河南辉县苏门山。自汲县境流入县界,至黎阳故城西,又东经城西北。流经县西北三里,曰王桥渡。至县北二十五里,曰屯子渡。又北十五里,曰老鸦嘴渡。入内黄县界。《寰宇记》:卫河、淇水合流,亦曰黎水,亦曰?水,又谓之白沟。魏武遏淇水东入白沟,盖昔时淇水南入河,堰之使东入卫,以通漕也。《志》云:县西南十里,旧有外郎河,或谓之黎水,盖即卫河故渠也。西汇长丰泊,又西北历善化山,复西北会于漳水。金时?州守以州城象舟,乃自外郎河引流东北出,取舟在水中之义。今卫河经流于此。《河渠考》:卫河经城西,广数丈。堤甚卑薄,夏秋雨潦,上流诸水并集,往往为害。万历六年,县令任养心于旧堤外八里许,自石羊村至侯固寨,筑长堤障之,公私利赖云。
  淇水县西南六十里。源出河南辉县之共山,自淇县境流入县界。《汉·地理志》:淇水东至黎阳入河,谓之淇口。贾让《治河议》:从淇口以东为石堤,多张水门。是也。亦谓之清水。后汉初平二年,袁绍屯朝歌清水口。《九州春秋》曰:淇水口也。南岸即是延津。建安九年,曹操下大枋木成堰,正在其处,卢谌《征艰赋》所谓洪河巨堰,深渠高堤者也。后废。北魏熙平中,复浚治之,盖即淇水合卫河之处矣。又宿胥渎,亦在县西南。《水经注》:淇水右合宿胥故渎,渎受河于遮害亭东,黎山西北。会淇水处,立石堰遏水,令更东北注。魏武开白沟,因宿胥故渎而加功焉。《战国策》:苏代曰: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即是渎也。《魏志》:武帝因宿胥故渎,开白沟导清淇水入焉。虚,即殷墟,见河南安阳县。顿丘,见前。
  宛水县西南六十里。《水经注》:淇水南历枋堰,又东有宛水合焉,其上流有五水分流,世号五穴口。今并为二水,一为天井沟,一分为蓼沟,东入白祀陂。又东入同山陂,溉田七十余顷,又东南入于淇水。长丰泊县西二十里。《地理志》:天下水名泊者二,一曰梁山泊,一曰长丰泊。长丰泊,即白祀、同山二陂水所汇也。自大河南徙,二陂渐堙,泊亦浅涸。今为牧马地,每遇霖潦,水辄泛溢。《志》云:长丰泊向为ㄜ池之所,周数十里。嘉靖中,邑令陆光祖因水涸时疏渠,南起交卸村,北抵屯子镇,延袤九十余里。一有水患,辄循渠而泄,地可耕艺。未几湮塞,寻复浚治,至今为民利。○裴潭,亦在县西,与长丰泊相近。宋天禧四年,李垂规度疏河利害,请自卫州东曹公所开运渠东五里引河,正北稍东十三里破伯乐旧堤,注裴潭,径牧马陂,正东稍北四十里系大伾、西山酾为二渠。不报。○新镇县西南六十里。接河南汲县界,为戍守处。元置巡司于此,明初革。洪武二十九年,复置。又有新镇水驿,亦在县西六十里。《志》云:县有平川水驿,在县城西长青门外。又有李家口递运所,在县南二十五里,民居辐辏,有城周六里有奇。嘉靖三十六年,设税课局于此。《志》云:新镇、平川二水驿,嘉靖四十五年革。
  遮害亭县西南五十里,旧为大河所经。亭西十八里至淇水口,有金堤,堤高一丈。自淇口东,地稍下,堤稍高。至遮害亭,高四五丈。大河经亭南,又东至黎阳县东大伾山,北入开州境,此黄河故道也。贾让《治河策》: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河西薄泰山,东薄金堤,势不能远。即此。
  昭阳亭在县东北。汉贾让《治河策》:河从河内北至黎阳,为石堤。激使东抵东郡平冈,又为石堤。使西北抵黎阳观下,又为石堤。使东北抵东郡津北,又为石堤。使西北抵魏郡昭阳,又为石堤。激使东北百余里间,河再西三东,迫扼如此,不得休息。昭阳,盖在黎阳县境。平冈,或曰在滑县西南。观,今山东观城县。
  谷口戍在枋头西。晋太元十年,秦苻丕就谷枋头。既而复自枋头将归邺,与晋将檀玄战于谷口,玄败,丕复入邺。○孙就栅,在县西北。晋太元十年,刘牢之攻后燕黎阳太守刘抚于孙就栅。慕容垂来救,牢之不胜,退屯黎阳。孙就,人姓名也。天成桥在故河上。宋政和五年,都水使者孟昌龄献议,导河大邳,可置永远浮桥。河流自大伾之东而来,直大邳山西止数里,方回南东转,复折而东,亦不过十里。视地形水势,东西相直甚径易,曾不十余里。且地势低下,可以成河,倚山可为马头。又有中潭,正如河阳。若引使穿大伾、大山及东北二小山,分为两股而过,合于下流,因三山为趾,以系海梁,省费数十百倍。从之。寻奏开凿大伾、三山两河,回引河流,修系木桥,进合龙门。功毕,诏居山至大伾山浮桥,属?州者名天成。大伾至汶子山浮桥,属滑州者名荣光,俄又改名圣功。宣和三年,河溢,坏天成、圣功桥。都水孟扬奉诏修筑三山东桥,寻复坏。○巨桥,《志》云:在县西五十里。又鹿台亦在焉。《周书》:武成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盖谓此云。今有巨桥镇。
  上宫台在废卫县东北。《志》云:卫县北有苑城,其东二里为上宫台。《卫风》所云要我乎上宫者也。相近又有沙丘台,俗名妲己台。
  滑县府南二百三十里。东北至开州百二十里,西北至?县二十五里,南至河南开封府二百十里,西至卫辉府百二十里。古豕韦氏国,春秋时卫地。汉置白马县,属东郡。后汉因之。晋属濮阳国。刘宋于此置兖州及东郡,亦谓之滑台城,河南四镇之一也。后魏初因之,寻改为西兖州治。太和十八年,废州,仍为东郡治。隋初,郡废。开皇九年,置杞州于此。十六年,改为滑州。大业二年,又为兖州。三年,复曰东郡。唐仍为滑州。天宝初,曰灵昌郡。乾元初,复故。大历七年,永平节度治于此。贞元初,为义成军治。大顺初,亦曰宣义军。五代唐复为义成军。宋仍曰滑州。太平兴国初,改军名曰武成军。端拱初,赐郡名曰灵河郡。熙宁五年,州废,属开封府。元丰四年,复旧。刘豫伪改曰凉平府。金复曰滑州。元因之。明洪武初,以州治白马县省入。七年,又改州为县。今城周九里,外堤周二十里,有城门五。编户九十二里。
  ○白马废县今县治,春秋时卫之曹邑也。闵二年,狄灭卫,卫人立戴公以庐于曹。秦为白马县,沛公与秦将杨熊战白马。又汉初,灌婴击破叛将王武别将桓婴于白马下。后汉建安五年,袁绍遣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操击斩之。曹丕黄初中,改封其弟寿春王彪为白马王。晋永嘉二年,刘渊遣王弥、石勒等寇邺,引军而南。诏豫州刺史裴宪屯白马以拒弥。四年,石勒济河陷白马。自刘宋以后,白马皆为东郡治。隋唐以后,白马皆为滑州治。《括地志》:白马城在卫南县西南三十四里。《邑志》:今县西北十里有白马古城。一云在县南二十里。盖河变徙,白马非复旧治也。又滑台城,胡氏曰:在白马县西南。晋太元九年,谢玄北伐,遣别将郭满据滑台。滑台之名,始见于此。十三年,丁零翟辽自黎阳徙屯滑台。十五年,刘牢之击败之。十九年,陷于后燕。隆安二年,慕容德自邺南徙滑台。三年,德引兵西击苻广,留慕容和守滑台。和长史李辨作乱,杀和降魏。德还兵欲攻之,潘聪曰:滑台四通八达之地,居之未易一日安也。乃谋迁广固。盖滑台城旁无山陵可依,车骑舟师皆可以逞。是时,魏人自北渡河而南,晋从清水入河,秦沿渭顺河而下,皆凑于滑台,故潘聪云然也。《郡县志》:滑台城有三重,都城周二十里,相传卫灵公所筑。中小城谓之滑台,晋时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高坚峻险,临河有台,故曰滑台。义熙十二年,刘裕伐秦,王仲德帅水军入河,逼滑台,魏兖州刺史尉建弃城北渡河,仲德遂入滑台。宋永初末,东郡太守王景度戍守于此,魏人攻拔之。元嘉七年,到彦之等取河南地,入滑台,留朱?之戍守。魏攻围数月,粮尽为魏所陷。二十七年,王玄谟攻围滑台,积二百余日,不能克。魏人来救,败还。后魏太和十七年,将迁洛都,设坛于滑台城东,告行庙以迁都之意,大赦,起滑台宫。十九年,复如滑台时,又置西兖州于此,后废。孝昌中,置西兖州,治定陶,寻复旧治。永安二年,徐州刺史尔朱仲远举兵向洛,攻拔西兖州。魏主子攸使贺拔胜拒之,战于滑台东,兵败降于仲远。普泰三年,尔朱仲远自东郡会尔朱兆等,攻高欢于邺,败走滑台。滑台,即东郡治也。永熙三年,高欢自晋阳犯洛,魏主修使贾显智等镇滑台,显智密降于欢。魏主复遣侯几绍等与欢将窦泰等战于滑台东,败死。每河北有变,滑台常为重地。盖其地控据河津,险固可恃也。宋南渡后,大河南徙,滑州、白马皆在河北,而滑州故城已沦于河中。陵谷变迁,非一日矣。《邑志》:县东二里有滑台故城。恐误。今县城,正德七年因旧址增修。明年,复筑外堤,周二十里。嘉靖以后,相继修筑云。
  韦城废县县东南五十里。相传殷豕韦氏故国。战国时,亦曰?危津。信陵君曰:秦有?危津以临河内。是也。《史记》:曹参至河内,下修武,渡围津。徐广曰:东郡白马有围津,围、韦同。《志》云:河水至韦城,名曰韦津。汉为白马县地。隋开皇十六年,置韦城县,属滑州。唐因之。大历十一年,汴宋叛帅李灵曜为诸道兵所败,走至韦城,永平将杜如江追擒之。五代汉末,郭威为将士推戴,自澶州南趣汴,至韦城。宋亦为韦城县,仍属滑州。景德初,契丹入寇,车驾北巡,驻于韦城。金时,县圮于水,废为韦城镇。○平阳城,《志》云在韦城西二十里。《左传》:哀十六年,卫侯饮孔悝酒于平阳。又孔悝为蒯聩所逐,载伯姬于平阳,行于延津。亦谓之平阳亭,杜预曰:燕县东北有平阳亭,盖其地。今与河南胙城县接界。又废长垣城,亦在韦城南三十余里。《隋志》:开皇十六年,改故长垣县曰匡城,而分韦城县置长垣县,大业初废。
  卫南废县县东六十里。春秋时楚丘地。僖四年,卫文公自曹迁于楚丘,《诗》所云“定之方中,作于楚宫”者。隋开皇十六年,置楚丘县,以曹有楚丘,改曰卫南,属滑州。唐因之。《旧唐书》:县本治楚丘古城,仪凤初,移治西北滨河之新城。永昌初,又移于楚丘故城南。宋仍曰卫南县,亦属滑州。靖康末,宗泽自大名至开德,与金人屡战皆捷,孤军进至卫南。是也。金省为镇。○平昌城,在县东南。本白马县地,后魏置平昌县,属东郡。北齐废。又凉城废县,在县东北,亦后魏置,属东郡。北齐并入白马县。又有长乐城,在县东,后魏分凉城县置,属东郡。北齐省。《郡县志》:隋卫南县,即故平昌、长乐二县地。
  灵昌废县在县西南,以灵昌津而名。隋开皇十六年,分酸枣县地,置灵昌县,属滑州。唐因之。五代唐曰灵河县。周广顺中,河决灵河口。显德初,遣使修塞。宋仍属滑州。乾德四年,命韩重ど修滑州灵河堤。是也。熙宁六年,县废为灵河镇。
  鹿鸣城在县东北。《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三年,郑?侯使许息来致地,我取枳道,与郑鹿。枳道,在河内。郑,即韩也,谓与韩以鹿邑。今城内有故台,俗谓之鹿鸣台。晋太元十一年,黎阳太守滕恬之南攻鹿鸣城,降将丁零翟辽畔据黎阳。宋元嘉二十七年,王玄谟自滑台走鹿鸣,即此。城下有津,曰鹿鸣津。又西三十里为白马津,戴延之曰天桥津。东岸有故城,险带长河,周二十里,本鹿鸣城,俗谓之逯明垒。明,石勒骑将也,城因以名。郭缘生曰:鹿鸣城,袁绍所筑,即今六明镇矣。○大通城,在县东北,当胡梁渡口。旧时于大河津济处,往往为月城,以防渡口,谓之大通城。隋义宁二年,王世充为李密所败,自巩北走大通城,盖即孟津渡口。石晋时,以胡良渡路通澶州,为往来要地,因筑月城于此。天福四年,置大通军,其浮桥亦曰大通桥,城北即六明镇也。
  Θ城《志》云:在县东十五里。《左传》:后羿自Θ迁于穷石。哀十一年,卫太叔疾出奔宋,向?与之城Θ。二十五年,卫侯辄适城Θ。二十六年,卫以城Θ与越人。即此。又须城,在县东南二十八里。《诗》:思须与漕。漕,亦作曹,即白马县也。须与漕,盖相近矣。○訾楼城,在县西南六十里,古卫地。《春秋》僖十八年,邢、狄伐卫,卫侯师于訾楼。《志》云:在长垣西北六十里。盖接界处也。《寰宇记》:县东北七十里土山村,即古帝丘城。卫成公迁于帝丘,即此城云。
  沙店城县南三十里。旧为戍守处。宋建炎初,宗泽留守东京,召王彦于太行山,共议进取。彦渡河至汴,屯于滑州之沙店。即此。又赤眉城,在县东二十四里,相传赤眉屯营处。《志》云:县南七里有董固城,县东北五十里又有大城。未详所据。○白马山县东北三十四里。《开山图》:山下常有白马群行,悲鸣则河决,驰走则山崩。《水经注》:白马县有神马亭,实中层峙,南北二百步,东西五十余步。今削落过半,西去白马津可二十里许,疑即白马山。盖河水决溢,山久颓圮也。今县东三十里有村,曰白马墙,尚沿旧名云。
  天台山在县城西。宋天禧三年,河决天台山,发丁夫万人塞之。堤成,名天台埽。今城西高堤阔百步者,是也。旧《志》:山在滑州城西北隔河。又狗脊山,在县西北隅,山麓有龙潭,广十余顷。《郡志》县东北七十里有鲋?禺山。金自开州割入县界,今见清丰县。盖境皆相接也。
  瓦冈在县东。隋末,翟让亡命于瓦冈,为群盗。《水经注》:濮渠东径滑台城南,又东南径瓦亭南。瓦亭,盖因瓦冈而名。今湮。
  ○卫河县西北五十里,亦曰永济渠。自?县流入境,又东北入内黄县界。滑河故渎在县北。《水经注》:白马县有凉城,大河经其北,有神马亭。昔时大河东北流至滑,势最盛。自洛以西百川,皆会澶、濮之间,所在决荡,更相通注。唐末,滑受患最剧。乾宁二年,河涨,将毁州城,朱全忠命决为二河,夹州城而东,为害滋甚。后唐同光初,梁以唐兵渐逼,命段凝于滑州决河,东注曹濮及郓,以限唐兵,谓之护驾水。自是屡费修塞。宋淳化四年,梁睿言:滑州每岁河决南岸,请于迎阳村凿渠引水,凡四十里至黎阳合大河。乃命兴役。五年,新渠成。又命杜彦钧凿河开渠,自韩村埽至州西,凡五十余里合于河,以分水势。宋南渡以后,故渎渐为平陆矣。《邑志》:县东北六十五里有消河,古黄河经流处。或以为即滑河之讹也。
  白马津在县西,即大河津渡处也。胡氏曰:河自黎阳遮害亭决而东北流,过黎阳县南。河之西岸为黎阳界,东岸为滑台界,其津口曰白马津。《水经注》云:津在白马城西北,因名。战国时张仪谓赵王,秦守白马之津。又苏代约燕王:决白马之口,魏无黄、济阳。韩非说秦王曰:决白马之口,以沃魏氏。秦末,张耳、陈馀略赵地,从白马渡河。又沛公与秦将杨熊战白马,郦食其说汉王塞白马之津。是也。汉三年,卢绾、刘贾将卒二万、骑数百,渡白马津,入楚地佐彭越,烧楚积聚。晋永兴三年,成都王颖故将公师藩起兵赵魏,寻自白马渡河,兖州刺史苟?击斩之。宇文周大象二年,尉迟迥举兵相州,遣其党宇文胄自石济,宇文威自白马济河,共攻东郡。隋仁寿末,汉王谅举兵并州,遣其将綦良出滏口,攻黎州,塞白马津。唐文德初,朱全忠以魏博军乱,自白马济河,下黎阳等镇。津口旧有白马驿。天?二年,全忠杀故相裴枢等三十余人于白马驿,投尸于河。三年,全忠自白马济河,攻刘守文于沧州。五代梁乾化五年,分天雄军置镇相州,恐魏人不服,遣开封尹刘?自白马济河以胁之,魏军遂作乱。石晋天福二年,范延光举兵魏州,晋主命白奉进将兵屯白马津以备之,延光亦遣兵循河西抵黎阳口。开运末,契丹入大梁。明年,自汴还渡白马津而北。周显德三年,北伐契丹,渡白马津。《通释》:白马北岸,即黎阳津。故白马亦兼有黎阳之名。黄、济阳,见河南杞县及兰阳县。《山堂杂论》曰:决宿胥,决河使北也;决白马,决河使南也。
  灵昌津在白马津西。旧《志》云:在灵昌县东北二十二里。一名大?曷。相传澹台灭明斩蛟投璧处也。《水经注》:灵昌津,本名延津,一名延寿津。后汉建安六年,袁绍遣颜良攻白马。曹操驰救,荀攸曰:今兵少不敌,必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良可擒也。操从之。既而与绍战于延津,绍大败。晋永嘉初,群盗汲桑、石勒等入邺,大掠而南。济自延津,将击兖州,刺史苟?讨败之。三年,刘渊使其将刘景攻黎阳,克之。时晋将王堪屯东燕,景败堪于延津,沈男女三万余人于河。咸和三年,石勒击刘曜于洛阳,至河渚,不得渡。流澌忽因风冻合,渡讫复泮。勒自以为得天助,改曰灵昌津。建元二年,石虎作河桥于灵昌津,采石为中济,石下辄随流去,用工五千余万,而桥不成。虎怒,临河斩匠而还。盖大河深广,必下石为中济,两岸系巨?以维船,然后可以立桥,如河阳蒲津之中潬是也。刘宋景平元年,魏主嗣侵宋,自灵昌津济,遂如东郡。元嘉七年,到彦之等收复河南,诸军进屯灵昌津,列守南岸,西至潼关。唐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自灵昌渡河,以?约败船及草木,横绝河流。一夕,冰合如浮梁,遂陷灵昌郡。津旁有湖,周十里许,曰灵昌湖,盖大河所汇也。今涸。胡氏曰:滑台城下为延津,又西为灵昌津。王氏曰:灵昌津在白马津之西,近河南之延津县界。今亦见延津县。
  长寿津在县东北。《水经注》:河水径滑台城,又东北径凉城县,又东北为长寿津。《述征记》:凉城到长寿津六十里,河之故渎出焉。王氏曰:自汉以来,长寿津为黄河故道。南北朝时,黄河自漯河入海,因谓之故渎。北魏永熙末,魏主?遣贾显智御高欢于滑台,欢遣相州刺史窦泰趋滑台,遇于长寿津。显智阴约降于欢,引军退。即此。
  胡良渡在县东北,接开州境,亦旧时大河渡口也。唐乾元二年,史思明自范阳南寇,遣其伪相周挚,分道自胡良渡会于汴州。良,亦作梁。五代晋天福二年,杨光远击范延光于魏州,引兵自滑州逾胡梁渡。四年,以胡梁渡月城为大通军。二年,契丹入寇建牙元氏,晋主命景延广自滑州引兵守胡梁渡以备之。是也。或曰即故鹿鸣津矣。
  白皋渡在县北,亦大河津渡处。唐乾元二年,史思明自范阳南寇,分四道渡河。一出黎阳,一出胡梁,思明自引军出濮阳,分遣其子朝义出白皋,皆会汴州。后唐同光末,魏州军乱,李嗣源讨之,为乱兵所推。嗣源寻自相州由白皋济河,至滑州。石晋天福二年,杨光远击范延光于魏州,自大梁进兵,由白皋趣滑州。是也。
  濮渠在县南。旧自河南延津县界分濮水为渠,又东入开州界,仍合于濮水。今涸。《水经注》滑台南有濮渠,是也。寸金潭,在县东北,旧为大河经流处。宋宣和二年,王黼言:河流自韩村埽冲至寸金潭,自成直河。即此。今涸。又有滹沱泽,《志》云:在县北三里,周五里,亦大河之余浸也。
  金堤在废灵河县西南五十二里。隋大业中,置金堤关,寻废。《括地志》:千里堤,在白马县东五里。即金堤也。《元和志》:金堤在酸枣县南二十三里。王氏曰:今在滑州界。汉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汉成帝建始四年,又决东郡金堤。杜佑曰:白马县有瓠子堤,亦曰金堤。后汉王尊为东郡太守,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堤。尊躬帅吏民祀水,请以身填金堤,因止宿堤上,水波稍却,即此处云。《邑志》:金堤在县南二十三里。县西南三里有故瓠子堤,三十里有东西大堤。其南复有一堤,西接卫辉,东连开州界,土人呼为夹堤。又有新堤,正统初,河决河南胙城县,泛溢入境三十余里,因筑此堤障之,东接长垣县界,号曰新堤。又有陈公堤,在县南门外,宋滑州守陈尧佐所筑。
  ○六明镇在胡良渡口。石晋天福二年,范延光举兵魏州,其将冯晖等引兵至六明镇,渡河击晋军,为杨光远所败。周广顺中,河决六明镇。显德初,遣使修塞之。胡氏曰:镇即大通军之地。是也。或以为即故鹿鸣城,误为六明云。○老岸镇,在县东南七十里,今有巡司。
  鱼池店在废灵河县东。五代汉乾?元年,河决于此,谓之鱼池口。周显德初,遣使修塞。天圣五年,浚鱼池埽减水河。《宋志》:大河径县界,有韩村、房村、石堰、鱼池、迎阳等埽。今县有鱼池、迎阳等铺。○草市,旧在城西南。胡氏曰:滑州城外旧有草市,以草舍成市而名。石晋天福二年,范延光举兵魏州,遣兵渡河,焚草市,即此。《邑志》:由县南门外出草市,穿堤有大路,挟东西龙潭,谓之龙河道口。
  石柱店在县南。唐兴元初,李希烈据汴州,滑州刺史李澄初降于希烈,至是希烈使澄攻宁陵。澄至石柱,使众阳惊,烧营而遁,密请内附处也。宁陵,今河南归德府属县。○王铁枪寨,县东北四十里。五代梁将王彦章尝屯兵于此,因名。东明县府南百八十里,旧在州东南百里。西至长垣县七十里,东至山东曹州六十里,南至河南仪封县百里。本汉冤句县地,唐宋因之。宋乾德初,置东明县,属开封府。金避河患,徙县治于曹州济阴县西,因属曹州。元初因之,寻改属大名路。至元二年,属开州。明初省入开州及长垣县。弘治四年,复置,属大名府。万历中,改属州。城周七里有奇,编户三十六里。今改属府。
  ○东明废城在县东。《志》云:金徙县治河北冤句,故地在今县东北二十里,即山东曹州境内也。洪武初,避水患,徙治云台集,谓之新东明。寻复堙没,县遂废。弘治中,复置县大单集,即今县治也。《郡志》:汉东明城在长垣县东南十五里。今见河南兰阳县。
  武父城在县西北。《左传》桓十二年,公会郑伯,盟于武父。杜预曰:济阳东北有武父城。济阳,今见河南兰阳县,盖与县接境。《邑志》云:县东北二十里有故漆园城,昔时多树漆于此,因名。今其地亦曰漆园村。离狐城在县东。汉置离狐县,属东郡。后汉建初四年,改属济阴郡。《魏志》:李兴从太祖,迁离狐太守。盖尝置为郡也。晋仍曰离狐县。隋仍属东郡。唐还属曹州。《元和志》:县东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在濮水南。常为神狐所穿,遂移于水北,故曰离狐。天宝元年,改曰南华县。宋因之。《河渠志》:乾德四年,灵河县堤坏,水东注南华县。《寰宇记》:南华县在州西北百二十里,离狐故城在县西北五十三里,后魏时所迁治也。《通考》:金时,因黄河水?,废。新《县志》:离狐城,在县东北十里西台集。又曰在曹州西四十里李二庄。盖境相接也。○龙光山县东南三十里。以云气升腾如龙而名。其相峙者,曰白龙山,相传张良尝辟谷于此。
  五霸冈县东南五十里。《志》云:春秋时齐、晋会盟处也。亦曰霸王冈。相传项羽救邯郸时,曾驻此冈。○黄陵冈,在县东南八十里。弘治五年,大河决溢处。其地与河南仪封县接界,有黄陵渡。今详见仪封县。
  ○黄河旧在县南五十里。自长垣县流入境,南接仪封县界,又东南接山东曹县界。河益引而南,县境之患差少。○普河,在县北,大河余流也。《志》云:县四面俱有护城壕堤,惟北门堤外有普河一道,当河南黑阳山下流。岁久冲淤,渐成巨浸,因筑堤以防其冲啮。黑阳山,见河南原武县。
  长堤在县南。西接长垣县境常村、新丰等堤,东入曹州界,绵亘百余里。《河防考》:县西南二十里有响子口,即正统十三年,大河决入处也。又有七里堤,在县西四十里,长七里。○杜圣堤,在县南六十里,南滨大河。《志》云:长堤属县境者三十三里,而长堤为要口。嘉靖十三年,因旧址增筑。有杜圣寨,亦曰杜圣集,置巡司于此。
  康王台县南五十里。宋高宗为康王时,募兵入援,筑台于此。一云在五霸冈上。《志》云:县东北十五里有西台,相传冤句县昔尝治此。恐误。
  开州府南百六十里。东南至山东濮州百二十里,南至河南开封府百五十里,西至河南卫辉府二百三十里。古昆吾国。春秋战国为卫地。秦置东郡治濮阳。汉仍属东郡。后汉因之。晋改濮阳国。后魏改濮阳国为濮阳郡。隋初,郡废,属魏州,寻属滑州。大业初,为东郡及武阳郡地。唐武德四年,置澶州治顿丘,取澶渊以名。贞观初,州废,仍属魏州。大历七年,复置澶州从魏博帅田承嗣请也。五代晋曰镇宁军《薛史》:天福三年,移州治于德胜口。九年,始置镇宁军,兼领濮州。《郡志》:晋天福中,州移治夹河。汉乾?初,又徙德胜寨,周世宗复移治澶渊故城。皆误也。宋仍曰澶州亦曰澶渊郡、镇宁军节度。熙宁九年,移于今治。崇宁五年,升为开德府《宋志》:崇宁四年,建为北辅。宣和二年,罢辅郡,仍隶河北东路。金仍曰澶州。皇统四年,改开州,属大名府。元属大名路。明亦曰开州,以州治濮阳县省入编户百有一里,领县二。今仍曰开州,领县一。
  州肘腋大梁,襟带东郡谓山东东昌府境。春秋时,卫都于此,与齐、鲁相雄长。秦末,项羽由此扼章邯。后汉之季,吕布亦争此,以抑曹操。盖其地滨河距济,介南北之间,常为津要。五代时,晋王存勖与梁人力战于河上,德胜两城,为必争之险。石晋开运三年,虑契丹为后世患,徙澶州于德胜。九年,契丹入寇,屯元城。赵延寿请于契丹曰:晋军悉在河上,不如即其城下,四合攻之,夺其浮梁,则天下定矣。契丹遂进营城北。宋景德初,契丹南犯,寇准力劝亲征,御北城门楼,而契丹气沮。宋人以澶州为大梁北门,安危所系也。今大河南徙,形势稍移,然川原平旷,道路四达,居然冲要矣。
  ○濮阳废县今州治也。王氏曰:旧城在今治西南三十里,为古颛顼之墟,亦曰帝丘。夏为昆吾氏所居。《国语》曰:昆吾为夏伯。是也。《春秋》僖三十一年,卫成公自楚丘迁于帝丘。即此。其后曰濮阳,以地在濮水北也。秦始皇七年,拔卫濮阳,置濮阳县,东郡治焉。《史记》:章邯与项羽战,军濮阳东,环水自固。汉仍曰濮阳县,亦为东郡治。后汉因之。初平二年,曹操击黑山贼白绕于濮阳,破之。袁绍因表操为东郡太守。兴平初,吕布袭据濮阳,与曹操争兖州。晋亦曰濮阳县,为濮阳国治。后魏仍属濮阳郡。隋属滑州。大业初,属东郡。唐属濮州。五代梁贞明四年,晋王存勖攻梁濮阳,拔之,寻弃不守。五年,晋败梁军于河南岸,复乘胜拔濮阳。石晋天福四年,改属澶州。宋因之。熙宁四年,河决澶渊,因改置澶州,移濮阳县为州治。胡氏曰:濮阳旧在河南,今开州治所之濮阳,乃石晋天福中移就澶州南郭者。或曰即宋所移,胡氏误也。《九域志》云:濮阳县东去濮州九十里。《城邑考》:州城,宋熙宁中土筑,后皆因之。弘治十三年,增修其城,前方后圆,俗呼卧虎城。周二十四里,为门四。
  德胜城州东南五里,古澶渊也。《春秋》襄二十年,晋及诸侯会于澶渊。二十六年,复会于澶渊。三十年,又会焉。杜预曰:澶渊在顿丘南。今谓之繁?,近戚田,其后为德胜渡,黄河津要也。五代梁贞明四年,晋王存勖拔濮阳,军德胜渡。寻遣李存审于德胜南北,夹河筑两城而守之。胡氏曰:时河津阔远,两城相距,盖三十里。五年,梁贺瑰攻晋德胜南城,百道俱进,以竹笮连艨艟巨艘,横断河流,使晋救兵不得渡,为晋将李建及所破。既而梁将王瓒据杨村,夹河筑垒,造浮桥,谋攻德胜。晋将李存进亦造浮桥于德胜。或曰:浮梁须竹笮、铁牛、石?,我皆无之,何以能成?存进不听,以苇笮维巨舰,系于土山巨木,逾月而成,人服其智。晋王寻自魏州发徒数万,广德胜北城。梁人来争,晋王拒之,大小百余战,城始就。龙德初,戴思远复自杨村袭晋德胜北城,为晋所败。明年,复攻北城,重堑复垒,断其出入,昼夜急攻。晋将李存审悉力拒守,晋王自幽州驰救,思远引却。后唐同光初,梁王彦章自杨村径攻德胜,力战断其浮桥,南城遂陷。唐主命弃北城,撤屋为筏,东助杨刘守备。彦章围杨刘不克,退走杨村,唐军复屯德胜。石晋天福三年,时瀛、莫诸州入于契丹,河北无藩篱之固,于是移澶州跨德胜津,并顿丘县亦随州移治郭下。是时作浮桥于德胜口,谓之澶州河桥。于是两城有南澶、北澶之目,盖以防固河津也。九年,契丹攻澶州,欲夺浮梁,不克。开运三年,契丹入汴,遣酋帅耶律郎五据澶州。贼帅王琼帅众袭据南城,北渡浮航,围郎五于牙城,契丹救却之。汉乾?三年,郭威举兵邺都,汉主遣侯益等将兵趣澶州。威至,澶州降,遂渡河,趣滑州。宋景德初,契丹入犯,寇准劝帝亲征。驾至南城,众请驻跸,准固请渡河,御北城门楼,士气百倍。既而幸浮桥,登临河亭。盖是时,澶州犹治德胜城也。庆历中,尝增修之。熙宁九年,城圮于水,因改筑州城,以濮阳县为州治,非复石晋所移之旧矣。《九域志》:澶州距魏州百三十里。胡氏曰:此据故澶州北城言之,自南城度河并浮梁计之,则百五十里,故晋人每言澶州距魏百五十里也。盖澶州徙治不一,大约唐治故顿丘城,石晋时治德胜,宋始治濮阳。《一统志》云:今州南有故德胜寨。杨刘,见山东东阿县。
  戚城州北七里。春秋时卫邑,会盟要地也。又为卫大夫孙林父之食邑。《左传》文元年,公孙敖会晋侯于戚,时晋师伐卫,取戚,疆戚田也。成十五年,同盟于戚。襄元年,晋以诸侯之师伐郑,侵楚及陈。晋侯、卫侯次于戚,以为之援。二年,诸侯之师会于戚。五年,晋复会诸侯于戚。襄二十六年,孙林父以戚如晋,晋会诸侯于澶渊,以讨卫疆戚田也。取卫西鄙懿氏六十,以与孙氏。又昭七年,晋反戚田于卫。哀二年,赵鞅纳卫太子蒯聩于戚。宵迷,阳虎曰:右河而南,必至焉。杜预曰:是时戚在河外,晋军已渡河,故云。哀十六年,卫世子蒯聩自戚入卫。今亦谓之戚田,自戚城而西北五十里有懿城,即古懿氏也。《水经注》:戚,卫河上邑。汉高十二年,封李必为戚侯,邑于此。《五代史》:梁贞明五年,王瓒与晋将李嗣源战于戚城,败还。龙德初,晋将李嗣源伏兵于戚城,败梁将戴思远。晋天福九年,契丹入寇,围晋将高行周等于戚城,为晋所败,解围去。未几,复攻澶州,与行周战于戚城南,不胜而还,即此城也。
  临河城州西六十里。汉黎阳县地。武帝封鲁共王子贤为临河侯,邑于此。后魏永安初,分黎阳县地,置东黎县,属黎阳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改置临河县,属卫州。唐初,属黎州。贞观十七年,改属相州。文德初,朱全忠救乐从训于内黄,下临河镇。大顺初,全忠将丁会等侵魏博,度河取黎阳临河。后唐同光初,梁段凝寇澶州境,进至临河之南。宋仍为临河县,属澶州。金废。《郡志》:临河城在内黄县南三十里。一云滑县西北有临河城。盖境相接也。○澶水城,在州西二十里,本临河、内黄、顿丘三县地。隋开皇十六年,置澶水县,属卫州。大业初,属汲郡。或曰隋本置澶渊县,唐讳渊,因改曰澶水县。初属黎州,寻属澶州。贞观初,州废,还属黎州。十七年,废入临河县。
  昆吾城州东二十五里。其地有古颛顼城,城中有古昆吾台,相传夏昆吾氏所筑。春秋时属卫。《左传》哀十七年,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是也。汉为濮阳县地。隋开皇十六年,析置昆吾县,属滑州。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复置昆吾县,属濮州。八年,仍省入濮阳。《志》云:颛顼城,一名东郭城。隋置昆吾县于此。又废临河县东北三里,亦有颛顼城。
  咸城州东南六十里。春秋时卫地。《左传》僖十三年,齐桓公会诸侯于咸。又文十一年,鲁叔孙得臣败狄于咸。定七年,齐侯、郑伯盟于咸。是也。刘昭曰:濮阳有咸城,或以为古之咸国。○圉城,在州东。春秋时卫邑。襄二十六年,卫孙林父以戚如晋,卫人侵戚东鄙。晋戍茅氏,卫人伐之,孙蒯从卫师败之圉。茅氏,即戚东鄙之地也。又五鹿城,《志》云:在州南三十里。杜预曰:卫地有二五鹿,一在元城东,一在卫县西北。此卫县西北之五鹿矣。《寰宇记》:元城东为五鹿墟,即重耳乞食处,此为五鹿城。又古浚,在州城东南。南有寒泉,即《诗》所谓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卫阳山州东南二十里。以在卫地之阳而名。又州东南五里,曰洪洋山,山秀丽而隆峻。《志》云:澶渊旧在其下,今山南有浮翠桥,即澶水所经也。○金沙山,在州治东迤北。宋建炎间,杨隶守开德,金人来攻,力战城陷。金人屠其城,隶及弟彭年死之。人为瘗骨立冢如山,因以沙名。
  铁丘州北五里。杜预曰:铁在戚城南。哀二年,赵鞅送卫太子蒯聩入于戚,遇郑师,蒯聩登铁上以望,惧,自投于车下。铁上,即铁丘也。又瑕丘,在州东南三十里,高三丈。《檀弓》:公叔文子升瑕丘,蘧伯玉从。即此。又东南十里为延丘,相传吴延陵季子适卫时,曾憩于此。
  清丘州东南七十里,丘高五丈。《春秋》宣十二年,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于清丘。是也。唐置清丘驿。五代唐同光初,李绍兴败梁游兵于清丘驿南。即此。又旄丘,在州东北,《志》云:即《卫风》所咏旄丘之葛者。《郡志》旧濮阳城东有高丘,盖即帝丘之讹也。○寒泉冈,在州西南。《水经注》:濮阳城侧有寒泉冈,即《诗》所称爰有寒泉者。世谓之高平渠。非也。
  ○黄河故渎在州治南。自滑县流入州界,自昔大河经流处也。今有瓠子故渠,在州西南二十五里。汉元光中,河决瓠子,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塞之,不成。元封元年,封禅还,自临决河,塞之。筑宫其上,名曰宣防。《水经注》:濮阳北十里,即瓠河口,亦谓之瓠子堰,又为宣房堰。平帝以后,河水东浸,日月弥广。永平十二年,诏王景修治,景防遏冲要,疏决壅积。瓠子之水,绝而不通。自唐末以至五季,河流荡决,渐失故道。宋庆历中,河自澶州东北三十里商胡河口趋恩、冀,既而大名、郓、澶、滑、濮、齐、淄、沧、隶、德、博、怀、卫、孟、郑及开封,俱受河害。至和二年,河复决大名馆陶。李仲昌奏请自商胡河东南凿六塔渠,引河东注横陇故道,以披其势。时孙?亦言:六塔下流,可导而东去,以纾息冀金堤之患。欧阳修谓:六塔狭小,不能容受大河,滨、隶、德、博诸州,必被其患。不听。遂塞商胡,修六塔河。明年,六塔河复决。熙宁元丰中,河屡决于澶州之境。陈?甫言:商胡决三十余年,河道填淤渐高,宜修之。并修横陇,以分河流。又以二处土性疏恶,请修禹故渎。不果。既而大河自州北决,入于御河,州境之患渐少。靖康以后,大河益徙而南,商胡、六塔诸河,尽成平陆。明正统十三年,河决开封之荥阳、阳武,循故道至州南,凡百二十里,东流抵濮州,过张秋入海。其流奋击,声闻数十里,俗名响口子。寻塞。今州东二十里有清河,即大河旧流也。其北有龙泉冈,西有杏花冈,各高二丈许,下临河,即旧时堤岸矣。又六塔河,旧《志》云:在州东北十七里。横陇河在州东四十里,俱宋时决溢之处。今详见川渎异同。
  濮水州南六十里,亦谓之濮渠。旧《志》:濮水自河南延津县东北流,经胙城,过濮阳,入山东濮州界。今胙城县犹有故濮渠,即此水上流也。大河迁决不时,濮水遂至湮废。
  淇水旧《志》云:在临河废县东南五里。自?县流入界,又东北流入内黄县及清丰县境。《通典》:临河县有古淇河,谓此。或曰:此即滑县之永济渠,自?县流经临河县西北五十里,而入内黄县界者也。
  西湖在州城西南。旧时河流汇入,积而成湖。夏秋时,弥漫甚广,后渐浅涸,然犹渟流荡漾,周数百亩。今无复旧观矣。○胡柳陂,在州东南五十里,与山东濮州接界。五代梁贞明四年,晋王存勖与梁军大战处也。今详见濮州。
  金堤头州东南百五十里。《志》云:其西接黄陵冈,东至小张家湾,黄河分流决溢之处也。弘治中,郡守修筑故堤,跨长垣县及山东曹州界,东西亘二百余里。旧有金堤巡司,河南徙始废。○宋堤,在州南一里,相传宋熙宁中筑。旧《志》:州北至大名,南抵长垣,其间长短无名之堤,不可数计。城北古堤自滑县入州境,至清丰西五里。城南古堤,亦自滑县经州东七十里之鄄城乡,分为五道,入山东范县界之五堤头村而止。又环城四面有小堤,所谓护城堤也,皆宋所置。
  白沙渡在州西,旧时大河津渡处也。刘宋景平初,后魏主拓跋嗣寇宋河南,从白沙渡河,屯濮阳南。胡氏曰:濮阳对岸则顿丘县境,白沙渡盖在澶州界内。又鲧堤,在州西十里,自?县而东接州界,相传鲧治水时筑。《寰宇记》:州西黄河北岸有古复关堤。《卫风》:乘彼?危垣,以望复关。盖谓此云。《郡志》:复关堤,在临河废县南三百步。
  ○宣防宫《志》云:在城西南十七里瓠子堤上。汉武帝元封初,塞决河,筑宣房宫于其上,即此。又有龙渊宫,在州西南八里,亦汉武时筑。一名赤龙涡。○烽火台,在州东南。《志》云:澶、濮间滨河远近多丘阜,或十余亩,或二、三十余亩,皆石晋时所筑,以备契丹处。
  孙村州东北三十四里,宋时大河决啮处也。天圣七年,汴河溢勾管汴口,王中庸欲增置孙村之石限以泄之,不果。元丰末,河决于大名之小张口。知澶州事王令图等议浚迎阳埽旧河,又于孙村置金堤,约复故道。元?初,张问等言:大河故道难复,请于南乐大名埽间,开直河,并签河,分引水势,入孙村口,以觧北京向下水患。于是回河减水之议复起,言者交斥其非,乃罢。迎阳埽,旧在滑县东北境。
  曹村在州西南,亦宋时大河要口也。熙宁四年,河决澶州曹村埽,时程颢知镇宁军,方救护小吴埽,以曹村决,则注汴京,驰还塞之。十年,河复大决于曹村,北流断绝,河道南徙,逾年始塞之,谓之灵平埽。《郡志》:灵平埽在州西南七里。恐误。又小吴埽,在州东。《志》云:小吴口西去曹村百里。熙宁四年,河决澶州小吴埽。元丰八年,小吴决口未塞,河又东决大名之小张口。是也。○赵征村,在州东北,即六塔河口。宋至和中,修六塔河,内侍刘恢奏六塔之役,河口乃赵征村,于国姓御名有嫌。即此。今其地亦名赵村铺。
  杨村州西南十五里,旧时大河要口也。五代梁贞明五年,晋王存勖军于德胜。王瓒据晋人上游十八里杨村,夹河筑垒,造浮桥,通滑州馈运。晋将李存进亦造浮桥于德胜以拒之。既而瓒与晋兵战于河南岸,败走北城,即杨村北城也。龙德初,戴思远悉杨村之众,袭晋德胜北城,为晋王存勖所败,走杨村。寻复自杨村袭魏州,不克。唐同光初,梁将王彦章攻唐德胜,自大梁驰至滑州,阴遣人具舟杨村,兼流而下,循河南岸,直趣德胜,遂克南城。既而进攻杨刘,不克,解围西走杨村。三年,唐主由德胜渡河,历杨村戚城,观昔时战处。《薛史》:阳村在濮阳之北,滨大河。盖据旧濮阳城言之也。
  敛盂聚在州东南。《左传》僖二十八年,晋侯、齐侯盟于敛盂。《史记》作敛于,即此聚也。又州治南有古重华台。士孙子曰:卫灵公坐重华之台,侍御数百,仲叔圉谏,公乃出宫女。即此处云。《志》云:州西南又有地名瓦屋头,即《春秋》隐八年,宋公、齐侯、卫侯同盟处。
  土楼镇在州西。刘宋永初末,北魏将奚斤等拔宋滑台,进击翟广于土楼,破之,遂进逼虎牢。《九域志》澶州临河县有土楼镇。
  斗门在州东南。唐元和十二年,陈许帅李光颜讨淄青叛帅李师道,攻濮阳,收斗门、社庄二屯。又景福元年,朱全忠击天平帅朱?,遣其子友裕将前军军于斗门。全忠至卫南,朱?遣步骑袭斗门,友裕走,?据其营,全忠不知,复趣斗门,为?所败。
  长垣县州南百五十里。南至河南兰阳县九十里,东南至河南仪封县百三十里,西至河南胙城县九十里,西南至河南封丘县六十里,西北至滑县九十里。春秋时卫之匡邑。战国属魏。汉置长垣县,属陈留郡。《风俗传》:县有防垣,故名。后汉安帝封元舅宋俊为侯邑。晋属陈留国。后魏真君八年,并入黄。景明五年,复置长垣县,属东郡。隋开皇十六年,改曰匡城县,属滑州。唐因之。五代梁复曰长垣,属开封府。后唐仍曰匡城。宋建隆初,讳匡,改曰鹤丘,寻复为长垣县,仍属开封府。金泰和八年,改属开州。元初属大名路。至元二年,仍属开州。明因之。今城周九里,有门四。编户七十八里。
  ○长垣故城县东北三十五里。其地一名鲍垣,或曰即首垣也。《战国策》:韩侈谓秦王:进宋、齐之兵至首垣,远薄梁郭。又赵肃侯七年,公子刻攻魏首垣。《水经注》曰:首垣,秦更为长垣,汉置县于此。后废。隋开皇十六年,改置县于妇姑城,以南有故匡城,因改为匡城县。在旧城西南二十七里。唐因之。乾符二年,濮人王仙芝聚众数千起于长垣,即故长垣城也。宋复改匡城为长垣县。金初,迁县于柳冢村,在今县城东北七里。明洪武初,以水患迁于蒲城。即今县治。
  蒲城今县治也。春秋时卫邑。桓三年,齐侯、卫侯胥命于蒲。成九年,同盟于蒲。《家语》:子路为蒲宰。《战国策》:秦攻魏之蒲。又秦始皇九年,伐魏,取垣、蒲。盖是时为魏地也。《史记》:孔子去陈至蒲,会公叔氏以蒲畔,止。孔子出,遂适卫。灵公问曰:蒲可伐乎?曰:可。公曰:蒲卫之所以待晋、楚也。《正义》:蒲在卫西,故公云然。又后汉初,光武大败铜马贼于馆陶,受降未尽。而高湖、重连诸贼从东南来,与铜马合,光武与战于蒲阳,悉破降之。蒲阳,盖即蒲城之南。太子贤曰:北平县西北有蒲阳山。误矣。宋绍定十三年,金主?自黄陵冈向河北行,至蒲城东,登舟渡河,遇风。蒙古兵追至南岸,后军皆败。盖旧时大河在今县北也。北平,见保定府完县。馆陶,今山东属县。匡城县西南十五里,亦春秋时卫邑。僖十五年,诸侯同盟于牡丘,遂次于匡。《论语》:子畏于匡。《史记》:孔子自匡至蒲。《述征记》:匡城周三里。《水经注》云:濮水东径匡城北。是也。隋因以名县。唐大历十一年,李灵曜以汴、宋叛,发诸道兵讨之,围汴州。魏博帅田承嗣遣兵救灵曜,败永平、淄青二镇之兵于匡城。乾符四年,黄巢陷匡城,遂陷濮州。中和四年,李克用破黄巢于封丘,复追至胙城、匡城,巢走兖州。此即隋所置之匡城县也。牡丘,见山东聊城县。
  长罗城县北十里。汉县,属陈留郡。宣帝封常惠为长罗侯,邑于此。后汉初,并入长垣县,为长罗亭。太子贤曰:长罗故城在匡城东北。《一统志》云:在长垣旧城西南三十里。是也。○祭城,在县东北。杜预曰:郑祭封人仲邑于此。平丘城县西南五十里。《寰宇记》:平丘在封丘县东四十里。盖县与封丘接境。○漆城,在县西二十里,故卫邑也。《竹书纪年》:邯郸伐卫,取漆。即此。又龙城,在县东南二十里,相传夏臣关龙逢所居。县西十八里又有鹤城。《城冢记》云:夏累养鹤于此。《寰宇记》旧长垣城西北六十里有訾楼城。《春秋》:邢人伐卫,取訾楼。盖此城云。
  ○沤麻冈在县西北。宋绍定六年,金主以汴京危急,引军东行,次黄陵冈。进向河北,至蒲城东,乘舟济河。会大风起,蒙古兵追击之于南岸。金主次于北岸,震惧,遂次沤麻冈。遣白撒帅骑攻卫州,不克。黄陵冈,见河南仪封县。
  ○黄河县南六十里。河流经此入山东曹县界,其故道在县北,堙决不常,此近时所经也。《河防考》:县南有淘北河,相传即黄河故道。明万历中,河决河南封丘县金龙口,挟淘北河决县境之大社口堤,长东二县,俱被其患。又县南有大?冈河,或曰亦黄河旧流也。今县南为大?冈集,与东明县杜胜集等堤,共长九十七里。
  阎家潭县东南六十七里。正统十四年,河水决入县境,回流冲啮,因成此潭。弘治五年,河复北溢,因筑堤环之。《河渠考》:潭西七里曰牛家口,东三里曰大冈,皆弘治六年,筑堤以防决溢处也。○朱家河口堤,在县东七十里。正统十四年,黄河决溢,因筑塞之。弘治五年,复修筑其南,即三春柳及大冈诸堤也。又常村堤,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又西八里曰新丰堤,接河南封丘县界。《志》云:弘治六年,郡守李瓒筑朱家河等十堤,以防河患云。又三尖口堤,在县东三十五里,相传元贾鲁治河筑堤始此。弘治五年,大河北涨,冲决牛家口诸处,北至三尖口,东至平冈陂,皆被其患。明年,因修筑县境诸堤。是也。
  ○宛亭在县北。《左传》僖二十八年,卫人盟于宛濮。杜预曰:宛亭近濮水,故曰宛濮。刘昭曰:长垣西有宛亭。○大岗镇,在县东南七十里,有巡司。《志》云:洪武初,司置于县东南永丰里。三年,徙司竹林。十一年,徙大岗云。
  魏楼村在县西。金主自沤麻冈进攻魏楼村,欲俟蒙古兵至决战。会其将白撒自卫州败还,且言北兵近在堤谷,邀金主潜度河,夜走归德。即此处也。
卷十七 北直八
  ◇永平府东至山海关一百八十里,南至海岸百六十里,西至顺天府蓟州三百里,北至桃林口六十里,东北至废营州六百九十里。自府治至京师五百五十里,至南京三千一百五十里。古冀州地。有虞时分为营州地。夏仍为冀州地。商时为孤竹国。周属幽州。春秋时为山戎、肥子二国地。战国属燕。秦为右北平、辽西二郡地。汉因之《汉志》:右北平郡治平冈道,在今蓟州北境。辽西郡治且虑县,在今府东境。后汉亦为辽西等郡地。晋为辽西郡。其后,石勒、慕容?、苻坚相继有其地。后魏亦曰辽西郡,兼置平州。又分置北平郡。高齐亦曰北平郡以辽西郡并入。后周因之。隋初郡废,仍曰平州。炀帝又改为北平郡。唐武德二年,复曰平州。天宝初,亦曰北平郡。乾元初,复故。后唐同光初,陷于契丹,仍曰平州,亦曰辽兴军。宋宣和四年,得其地,亦曰平州赐郡名曰渔阳,又为抚宁军节度。旧《志》作泰宁军,误。寻没于金。金初,升为南京。天会四年,复曰平州,亦曰兴平军贞?三年,尝侨置临潢府。明年,降于蒙古。元曰兴平府。中统初,曰平滦路。大德七年,改曰永平路。明洪武初,曰平滦府,属山东行省。明年,改隶北平。四年,又改府曰永平府。永乐十八年,直隶京师,领州一、县五。今仍曰永平府。
  府西接蓟门,东达渝关,负山阻海,四塞险固。春秋时,山戎尝为燕患,齐伐山戎以救燕庄三十年,齐伐山戎。盖其地控据高深,直走燕都,六驿而近,方轨并辔,无山溪、关隘之阻也。燕并山戎,至于辽东,故能与山东诸侯争雄竞长,而长无东面之患。秦取燕地,拓境极于朝鲜。两汉因之,碣石、渝关,皆为内险。曹操出卢龙,平乌桓。其后司马懿复取辽东,建平州晋平州治昌黎,在今大宁废卫境内,幽、冀益为完固。及鲜卑竞起,卢龙四境皆为战地,中国声教不复达平、营者数百年。隋虽置州县,而荒略未改。及再出渝关伐高丽,李密等谋据临渝之险以拒之。岂非以中外咽喉,渝关实操之哉!唐以平、营二州,制临奚、契丹。而武后时,契丹构衅,平州首被其毒。及唐之末,契丹益强。刘守光据有幽、燕,契丹窥伺,恒在平州《五代史》:梁乾化元年八月,守光称帝。是日,契丹陷平州,燕人震动。晋王存勖虽并有燕地,而平州之守未固,卢龙巡属卢龙谓幽州也。唐幽州节度亦曰卢龙节度,悉皆残敝。幽州城外,虏骑充斥。于是增列屯戍,芦台、瓦桥芦台,见青县。瓦桥,见雄县,皆为重镇。论者谓中国之不振,无俟石晋割燕、云。契丹入大梁之日,而其兆已成于同光、天成之世矣《五代史》:梁贞明三年,契丹得平州,以晋降将卢文进为卢龙节度使守其地,每帅奚骑岁入北边,杀掠吏民。既而晋王复取平州。同光初,再为契丹所陷。天成初,卢文进帅所部来降。明年,契丹复遣兵据守。三年,契丹将张希崇亦帅所部来降,而平州卒不能复有。于是,增置戍兵于幽、易诸州以备之。宋宣和中,金人灭契丹,宋欲得燕、云及平、滦地。金人曰:平、滦吾欲作边镇,不可得也。既而斡离不遂自平州入寇,燕山不守。盖靖康之祸,亦自平州启之矣。胡氏曰:石晋割卢龙一道及雁门以北诸州与契丹,议者皆以为此自撤藩篱之始,不如弃雁门以北诸州,犹有关隘可守。汉建安丧乱,弃陉北之地,不害为魏、晋之疆。若割燕、蓟、顺诸州,则地险全失矣。然卢龙之险,惟在营、平二州间。自刘守光僭窃,周德威攻取,契丹乘间,遂失营、平。同光以后,契丹南犯,直抵涿、易,皆自平州而西也。黄氏道周曰:失营州,渝关之险犹可恃,失平州,则幽州以东,无复藩篱之限矣。国家都燕,永平尤为门庭重地。乃大宁撤防于前,辽东多虞于后,所恃以隔碍边腹者,惟在山海一关。咽喉之寄,可或忽哉郭造卿曰:郡负山抱海,腹背??,而阻险设防,实为中夏之门阈!
  卢龙县附郭。古肥子国。汉置肥如县,属辽西郡。晋因之。后魏亦曰肥如县,辽西郡及平州皆治此。高齐属北平郡。隋省入新昌县。开皇十八年,改置卢龙县,属平州。大业初,为北平郡治。唐初,又改为肥如县。武德二年,平州自临渝移治肥如,又改县曰卢龙。自是皆为州郡治。今编户十五里。○肥如城府西北三十里。应劭曰:春秋晋灭肥,肥子奔燕,燕封之于此。汉为肥如县。高帝六年,封蔡寅为侯邑。后汉亦曰肥如县。永元九年,鲜卑寇肥如。中平五年,渔阳张纯等叛,屯肥如,即此。晋太康六年,鲜卑慕容?寇辽西,幽州兵败?于肥如。其后石赵得其地。赵灭,没于慕容燕。慕容令曰:守肥如之险。是也。东晋隆安二年,慕容盛置幽州于此。义熙四年,北燕高云置幽、冀二州,镇肥如。宋元嘉九年,拓跋魏取其地,为辽西郡治。高齐废郡入北平郡,以县属焉。隋开皇六年,省入新昌县,后改曰卢龙县。唐初,复曰肥如,寻复为卢龙县。《城邑考》:郡城,洪武四年因旧城修筑,易土以砖石。景泰以后,相继增修,有门四,周九里有奇。
  新昌城即今府治。汉置新昌县,属辽东郡。后汉因之。晋属辽东国,在今辽东海州卫境。后魏侨置于此,属北平郡。后齐为郡治。隋改曰卢龙县。又朝鲜城,在府北四十里,汉乐浪郡属县也,在今朝鲜境内。后魏主焘延和初,徙朝鲜民于肥如,置朝鲜县,并置北平郡治此。高齐移郡治新昌,并朝鲜县入焉。
  海阳城府南三十里。汉置海阳县,属辽西郡。高祖封功臣摇扶馀为海阳侯,即此。后汉亦曰海阳县。《魏土地记》:令支城南六十里有海阳城。晋及后魏仍属辽西郡。高齐废郡,又并海阳县入肥如。《新唐书》马城县即古海阳城,误也。五代梁乾德初,契丹阿保机掠定州望都民居于此,因置望都县。金大定七年,改曰海山县。元省。或曰汉海阳城在今府东南百里,《辽志》误以为即望都县治也。令支城在府东北。春秋时山戎属国也。《齐语》:桓公北伐山戎,弗刂令支,斩孤竹。《史记》:齐桓公曰,我北伐山戎、离支、孤竹。离支,即令支之讹也。汉置令支县,属辽西郡。后汉因之。晋省县,而城不废。永嘉中,辽西鲜卑段辽都于令支。咸康四年,石虎使其将桃豹帅舟师十万出漂榆津,攻段辽于令支,寻置营州治焉。其后,慕容隽取令支,置辽西郡。太元十年,后燕将余岩叛据令支,慕容农击拔之。隆安五年,后魏将宿突干攻拔燕令支。既而慕容熙复遣兵攻取之,置幽州于此。义熙四年,令支降于后魏。魏收《志》肥如县有令支城。又云:太平真君七年,令支并入阳乐。《水经注》:濡水东南经令支故城。旧《志》云:城盖在迁安县东也。漂榆津,见沧州盐山县。
  乐安城在府东南。石赵筑城置镇于此。胡氏曰:海阳县西有乐安城。《水经注》:濡水东南至辽西令支县,又径牧城南,分为二水。北流谓之小濡水,东径乐安亭北,东南入海。濡水东南流,径乐安亭东,与新河故渎合。魏太祖北征蹋顿故道也。晋咸康六年,石虎欲伐慕容?,合兵五十万,具船万艘,自河通海运谷数十万斛于乐安城。既而不果。永和初,石虎复使其将邓恒屯乐安,治攻具,为伐燕计。燕主?使慕容霸戍徒河以备之。是也。乐安,《晋书》作安乐。濡河,即滦水也。徒河废县,见故大宁卫。
  孤竹城府西十五里。《世纪》:汤十有八祀,封墨胎氏孤竹国。后九叶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以让国逃去。《管子》:齐桓公北征孤竹,至卑耳之溪。《史记》:齐桓公北伐山戎,至于孤竹。是也。《汉志》注令支县有孤竹城。《括地志》:孤竹古城在卢龙城南十二里,今故迹已不可考。城或后人所筑,而冠以古名云。○长城,在府北七十里。刘昭曰:肥如县有长城。或以为燕、秦所筑之长城,即此地也。郭造卿曰:古长城在右北平、辽西、辽东诸塞外,不应若此之近。此长城似国初故址,《一统志》误以为秦长城也。
  辽西城在府治东。杜佑曰:卢龙县东有辽西故城,汉郡治此,后废。按汉置辽西郡,治且虑。后汉移治阳乐。晋因之。此盖后汉及晋所置郡也。《志》云:府东十八里有辽兴城。唐开元初,安东都督府尝治此。五代时,契丹置辽兴府治焉,旋废。又柳城,在府西二十里,一云在府东北二十余里。唐天宝以后,柳城郡曾侨治于此,因名。《一统志》云:即隋所置柳城郡,唐为营州治。误。今详见大宁废卫故营州城。安喜废县,在府东北六十里。《辽志》云本令支地。五代梁末,契丹以定州安喜县俘户置县于此。金大定七年,改置迁安县。《金志》云:安喜废县,即汉令支故城。近《志》:城在迁安县东北二十里。是也。
  ○阳山府东南十五里。峰峦高耸,下多溪谷。一作?易山。《说文》以为首阳山也。汉李广守北平,俗传曾射虎于此。山之西麓,有射虎石。又南台山,在府南三里,一名印山,以山形方正也。○洞山,在府西十五里。山产铁,有铁冶在焉。《地志集略》:肥水之西,洞山之北,地称险固。是也。或以为即古孤竹山。《水经注》:孤竹祠,在山上,城在山侧。今山阴,即古孤竹城。《志》云:孤竹山在城西北二十里,其相近有双子山,孤竹长君墓在焉,一名长君山。又西有马鞭山,孤竹少君墓在焉,一名少君山。府西北二十五里又有团子山,孤竹次君墓在焉,一名次君山。皆洞山之支麓矣。《迁安县志》:县东十八里有团山,圆秀如覆釜,一名釜山。即团子山也。又周王山,在府西南二十里滦河中,滦水夹流其下。
  桃林山府北六十里。群山参差,盘折险峻,有桃林口关。其西??望山,?焦???律。有洞深广。又西曰甑山,巅有洞穴。《志》云:桃林关城东百余步,有山高三里许,悬岩耸峙。日照之,色黄如金,或以为黄山也。自此而东,斥堠相次,皆依山为险。又有石门山,在关北八里,两山如壁,中有龙潭。其南为羁徨岭,言羁旅者至此傍徨也。又西北为鹿尾诸山,渐近塞外矣。
  龙山府西四十里。山势蜿蜒,其形似龙。相近者曰赤峰岭,亦名赤峰山。又西有烽火山,一名西安山。又西北曰石崖儿,连峰数十里。北出为瓦?龙诸山,皆设险处也。○部落岭,在府东十八里。《志》云:唐初,居黑水部于此,因名。明建文二年,辽东兵克昌黎,燕将谷祥败辽东兵于定流河,又追败之于部落岭。定流河,在乐亭县,即滦河之别名。
  三陉在府东北。晋永安六年,燕慕容隽伐赵,使慕容霸出徒河。军至三陉,赵将邓恒弃乐安遁去。胡氏曰:魏收《志》海阳县有横山,盖即三陉之地。恐误。
  黄獐谷在府东南,与碣石山西麓相近。刘?句曰:平州有西硖石、东硖石二戍。与西硖石近者,又有黄獐谷硖石,盖碣石之讹也。唐武后万岁登封初,契丹帅李尽忠等作乱,寇檀州。将军曹仁师击之,为契丹所诱,先进至黄獐谷。契丹复遣老弱伪降,仁师等不设备,轻军争入,战于硖石谷,败没。谷盖近昌黎县界。
  ○海府南百六十里。东入辽东,西趋直沽,南抵登莱。风帆易达,中多岛屿,可以依阻,有事时出奇制胜之道也。《志》云:海在幽平间者,皆谓之溟渤。东西浩瀚,千有余里。
  滦河府西十里。《志》以为即《管子》所称卑耳溪也。自塞外流入蓟州、遵化州境,径迁安县东,东南流经此。又南合于漆河,历滦州境,下流入于海。元大德五年,滦河、肥如河与漆河溢,冲圮州城东西二处,入旧护城堤及东西南三面城墙,横流入城,漂郭外三关,在城官民田屋殆尽。乃筑东西二堤备之。盖滦河源远流盛,郡当其下流,每虞横溢也。《河渠考》:滦河自元至元六年,漂溢不时,郡境田庐多被其患。而最甚者,莫如大德五年。自是以后,史不绝书。至正四年,为害亦甚。延及明时,横决不免。一遇水潦,害辄随之。嘉靖三十八年,平地水深数尺,城市可以行舟。其漂田庐、坏城郭者,害不胜书也。疏泄之方,筹之未审矣。余详大川滦河。
  漆河在府城西门外。源出塞外,土人呼为乌填河。南流入桃林口,名青龙河。经迁安县东,东南流至城西,为漆河。与滦河合流,而入滦州境。自元以来,滦河为害,与漆河俱溢者,什之四矣。
  肥如河府东二十里。亦名濡河。源出口北,流径部落岭,又西流入于漆河。《志》云:肥如水,在府北十二里,初繇上水关入城,绕出下水关注漆。数经水患,乃塞上关,堰水繇北城外西行,南流而入漆水。或曰即滦河之支流,《水经注》所云小濡水是也。又沮水,在府北,源出塞外,自迁安县冷口关流入境。有大小二沮水,下流相合,入于滦河。一名卢水。旧《志》:阳乐水西南入于沮水,谓之阳口云。
  ○卢龙塞《通典》:在平州城西北二百里。《水经注》:濡水东南径卢龙塞,塞道自无终县东出度濡水,向林兰陉,东至青陉。卢龙之险,峻阪萦折,故有九峥之名。又有卢龙城,魏武征蹋顿时所筑也。《后汉纪》建安十一年,曹操征乌桓,出卢龙塞,堑山堙谷五百余里。后人亦谓之长堑。东晋永和五年,后赵石遵篡立,燕慕容霸劝其主隽乘乱进取。隽曰:邺中虽乱,邓恒据乐安,兵强粮足,今若伐赵,东道不可由也。当由卢龙,卢龙山径险狭,彼乘高断要,首尾为患,将若之何?霸曰:今东出徒河,潜趋令支,出其不意,乐安势必震骇,无暇御我,我可安步而前矣。隽因使霸自东道出徒河,慕舆于自西道出?翳?翁塞,隽自中道出卢龙以伐赵。十年,慕容隽遣将步浑治卢龙道,焚刊木石,令通方轨,刻石岭上,以纪事功。太元二十一年,拓跋?攻围后燕主慕容宝于中山,慕容会自龙城遣将库傉官伟等赴援,顿卢龙近百日不进。后魏孝昌初,杜洛周反于上谷。幽州刺史常景等讨之,自卢龙塞至军都关,皆置兵守险。高齐天保四年,自将伐契丹,至平州,从西道趋长堑,即卢龙也。隋开皇三年,幽州总管阴寿出卢龙塞,击高保宁于营州。保宁走死。宋宣和五年,辽萧?初自燕京亡走奚王府,称奚帝。旋出卢龙岭,攻破景州。景州,即蓟州遵化县也。《一统志》:今府西一百九里,有卢龙镇,土色黑,山似龙形,即古卢龙塞云。桃林口关府北六十里,桃林山口也。控临边塞,屹为要地。洪武十三年,故元平章完者不花入桃林口,寇永平,官军败却之。其南十里曰桃林营,营东二十里有燕河。营西南去府五十里皆有小城,军士顿舍于此。《边略》:桃林口北十四里有梳头崖,亦汛守要地。自口以东曰梧桐谷、重谷等口,皆筑城置戍处也。又刘家营,在府北五十里,西至迁安县亦五十里,有城,为戍守要地。
  青山口在府北,桃林口东第四关口也。东北至抚宁界界岭口二十里,西南至潘家庄十五里,东南至抚宁县界台头营二十五里,为戍守要地。《志》云:青山口而南,有青山营。其东有乾涧儿、东胜等寨,又东即界岭营矣。《边略》:青山口北二十里,曰三岭沟。又北八里,曰杓子谷。皆戍守处也。○罗汉洞关,西接青山口,东连界岭关,有小城,为戍守要地。隆庆初,蒙古土蛮入沙岭罗汉洞,大掠郡境,即此。沙岭,在迁安县冷口关外。
  安山堡府北三十里。其相近者,曰松崖堡。又府西二十里,有安河堡驿,道所经也。又西十里,曰赤峰堡。府东三十里,曰新罗寨。又东五里,曰双望堡。嘉靖三十八年,蒙古入犯,至双望堡,即此。以上皆民堡也。
  滦河驿府南二里。又卢峰口驿,旧在府东六十里,接抚宁县之卢峰山。今见抚宁县。又东关递运所,旧在府东二里,今并于滦河驿。○十八里铺,在府东。建文四年,辽东兵攻永平,燕将谷祥过小河,拒却之于十八里铺。小河,即漆水也。迁安县府西北四十里。西至遵化州百七十里,西南至遵化州丰润县百四十里。汉令支县地。辽太祖侨置安喜县于故令支县。金大定七年,更名迁安县。元至元二年,省入卢龙县。寻复置,属永平路。今城周五里,有门四。编户二十九里。○万军城县东三十里。山岩突起,顶有土城,周围二百余步。中有将台遗址,相传唐太宗征高丽,尝驻军于此。今名帐房山。又县北二十里,有龙纪城,周二百余步。县北四十里,又有杨买驴城,周五百步。《城冢记》云:俱辽圣宗时萧太后所造。杨买驴,辽臣姓名,司营筑之事者。
  ○黄台山县西南三里。山多黄土,其状如台,滦水径其下。又西南十二里,曰龙泉山。山腰有泉,亦曰圣泉。○佛儿峪山,在县西南十七里。其西曰栖峰,北曰芝麻岭。又西南二十五里,为松汀山,高六十余丈,?岩壁立,峙沙河中,山腰有三洞,每峒可容二百人。土人结筏缚梯而上,以避兵。
  要孤山县东北三里。四无连属,屹然独峙。下有三里河,南流入滦水。又县东二十里有晒甲山,相传李广守右北平,曾驻师于此。○蟒山,在县东北三十里,以山形蜿蜒而名。产铁,旧有冶。
  贯头山县西三十五里。三峰连属如珠,?岩苍翠。其西曰平顶山,上有地一顷余,可容万人。其南为四角、牛心诸山,连属不绝。○黄山,在县西五十里,横亘十余里,峻险可避兵。魏收《志》肥如县有黄山。魏主?太安三年,将东巡,诏起行宫于辽西黄山。明年,如广宁温泉宫,遂巡平州,至黄山宫。疑即此山也。下有灰窑峪,一名干糕峪,有旧关寨遗址。又西为崖儿山,入遵化境。
  尖山县西北五十里。群峰攒列,顶有石寨,环以二泉。其南有赤岭,有泉出焉,亦曰赤崖泉,即沙河之源也。又南为血石岭,石河出焉,经县西三十里入于沙河。○太平山,在县西北六十里,有太平营。南北两山,去营二里许,滦河回绕,凭高可眺。又西北十里为银矿山,其相接者曰鹞鹰崖谷口,仅容两马。又西北十余里有小黑、大黑诸山,参差鳞立。至县西北百十里,曰十八盘,其间山谷崎岖,回环旋转,皆隘口所凭也。
  九山县西北百里。下有九泉,会流入于滦水。或曰以山有九叠,因名。旁有洞如团,盖容数百人。又西数十里为望龙冈,连嶂凡十余里。又有黄崖,有矿洞,产银砂,下临滦水。
  景山县西北百二十里,高八里。旧有二名,南曰明山,北曰阴山。《郡志》:山北为鹿儿岭,滦阳驿置于此。岭东为三屯镇城。嘉靖初,帅臣马永建诸葛武侯及泰山寺于山上,易名景忠山。远近祈祷踵至,因设官收税,以充抚赏之费。
  都山县北百五十里。高三十里,周倍之。一名马都山。唐开元二十一年,郭英杰与契丹战于此,败死。《志》云:山高寒耸秀,其水中分,东归渝,西归滦而入海,为卢龙之镇。山上多材木,采之可备器用。都山之西,峰峦相属者,曰荞麦山。○勒马山,在县西北百七十里潵河之阴。万历中,帅臣戚继光改名寿星山。东有五老台、莲花峰,西有平台,昔人避兵寨也。其南十五里为六宝山,产银矿,徒走集于此。又三十二窟山,在县西北百八十里,袤五十里,高七八里,盘折而上。郭造卿曰:辽泽州有神山、九宫、石子岭,此山可以当之,因改名泽高山。
  分水岭县东南二十里。滦水径其西,漆水径其东,因名。其南与卢龙分界。又牵马岭,在县西北八十里,陡峻难越,行者恒牵马而过,因名。《志》云:县西北五十里有长岭峰二峰,南北夹峙,通道所经,下有公馆。
  ○滦河在县城西。自遵化州流经团亭关,诸川皆流合焉。入县境至城下,转而东南入卢龙县界。每遇泛溢,县辄被其害。○潵河,在县西北百里,源出口外,有三源并导。雨溢则深广,晴则浅涸,合流入遵化界龙井关。一名强河,以波流汹涌也。至赵家庄南二里,合于滦河。赵家庄,《志》云:在县西北七十里。又恒河,在县西北百十里,源出塞外。流经三屯城北,又东南流,合于滦河。县西北九十里,又有长河,合口外诸川,亦南入于滦河。《志》云:长河,即《水经注》之黄雒水也。又青龙河,在县东北十七里,自塞外流入桃林口,又南径县界,即漆河之上源。
  沙河县西北四十里。源出尖山南,流合于石河。又南汇山溪诸水,经沙河驿,入滦州界。又还乡河,在县西北七十里,汇诸山溪之水,流径县西。一云源出黄山西南,流入丰润县界,为浭水之上源。成化十七年,议者欲于丰润还乡河,通漕永平。是也。又馆水,出县西南三十里之馆山,入滦州界。
  ○刘家口关县东北五十里。东接卢龙县之桃林口关,凡四口,路出大宁,最为襟要。明建文初,燕王驻永平,谋并大宁。诸将曰:攻大宁,必道松亭关,关门险塞,恐难猝下。燕王曰:今从刘家口,径趣大宁,不数日可达,大宁拔,松亭自溃矣。遂引兵自刘家口而北,大宁果下。嘉靖三十六年,蒙古犯冷口,转攻刘家口。官兵败绩,遂陷桃林营,大掠县境及卢龙之双望堡。《志》云:关西南十里有刘家营,东南十里有孤窑儿峪,俱筑城戍守。松亭关,见前遵化州。
  冷口关县北七十里。明初,三卫贡道由冷口入。有关城。关内三十里,曰建昌营。嘉靖十年,三卫部长阿堆哈利出,数杀掠建昌及喜峰口太平寨一带。关为控御要地,自建昌营而东,至燕河营五十里,西至太平寨六十里。口外十五里,曰挝角山,又北二十里曰黄岳山,又北二十里曰逃军山。又有擦都岭,在关西北二十八里,其北十四里曰龙王庙。相近者曰奚河川、沙岭、小盐场诸处,皆贼巢也。《志》云:东方多事,冷口常为出入之冲,备御最切。○河流口关,冷口东第一关口也。嘉靖三十六年,虏酋把都儿入犯,陷河流口,寻引去。即此。又东曰徐流口关,与刘家口关相接,其南有徐流营,俱筑小城戍守。
  擦牙子关县东北七十里,有关城。景泰中,朵颜尝挟赏于此。《边略》:擦牙关西北二十里,曰单家岭。又西北十五里,曰白石山。又北三十五里,曰峨石谷,与靴儿岭相接,其间有瓦窑川。俱戍守要地。○新开岭关,擦牙子东第二关口也。又东曰五重安关,关南有五重安营,又东南曰白杨谷关,亦曰白羊口,俱有小城戍守。《边略》云:白杨口,有县北三十里,又北三十里曰五指崖。又北曰白土岭、栲栳山、绿豆谷,相去各十里。其栲栳山相接处,地名省祭,贼巢也。由白杨谷而东,曰白道子关、石门子关,而接于冷口关。《郡志》:石门子关东去建昌营二十余里,东鳌山北,其门天成,高七十余丈。
  榆木岭关县西北七十五里,有关城。其西接青山口。《边略》云:青山口东第一关也。东南十里有青山营,又东为烂柴沟、大岭寨等口,俱有城戍守。自关而北五十二里,曰靴儿岭。又北四十里,曰乾河川。近都山西麓,又有古城岭,亦在口北二十里。皆沿边守御处。○城子岭关,在县西北九十三里,《边略》云:青山口东第四关口也。关内三十里有太平寨,亦曰太平营。嘉靖十年,三卫虏酋导北虏入犯太平寨,官军拒却之。自城子岭而东,即擦牙子关矣。《郡志》:城子岭西南去榆木岭二十里,其间山岭崎岖,所谓十八盘也。
  青山口关县西北九十里,此县境之青山口也。西接遵化州境之大喜峰口。凡七关口,相距六十里。嘉靖二十一年,三卫虏酋导北虏入青山口。又万历初,朵颜叛酋犯喜峰口,戚继光勒兵出青山,败却之。《郡志》:大青山关,在太平寨西六十里,迤西有横山,其北即遵化接境之董家口也。又西转北出三里许,为游乡山。又西五里为胜岭寨,又西为女山,山峻拔。其西为铁门关,关外有大潭,即喜峰水之源也。○铁门关,在县西北百里。距关二里,即遵化州界之李家谷口。《郡志》:关南十五里为窟窿山,山多洞穴,高与铁门关齐。自洞口而西十里,为西山岭,即喜峰古松亭山也。南行二十里,曰小喜峰。又西南三里,曰老子谷,下为团亭寨,滦水由此流入境。隔滦水而西,为楼子山。又南十里,为平山。此皆与遵化相出入处也。
  三屯营县西北百二十里。景山之北城,周四里。《边略》云:营西北至喜峰口六十里,西至遵化亦六十里。旧为遵化县忠义中卫戍守。景泰中,敕征东大将军驻此,以备三卫。其地与遵化州接境。又车前营,在县西北百五十里,东北去遵化州界潘家口二十五里,旧名汉儿庄。《郡志》云:辽人以南人为汉儿,置馆于此,设官司之。金人谓之孩儿庄。承安三年,升为滦阳县,属惠州。寻罢。元人仍谓之汉儿城。明初,置营于此。隆庆初,为三屯车营兵驻顿处,因改今名。又车后营,在县西北百六十里,南至三屯营四十里,西南至汉儿庄三十里,东北去喜峰口二十里。旧名滦阳营,《郡志》谓即辽所置滦河县也。县属泽州,金废。明初置滦阳营于此。隆庆初,亦为三屯车营兵驻顿处,改今名。二营皆有土城戍守。《边录》:遵化北七十里至滦阳驿,又五十里至富民驿。滦阳,即车后营矣。富民驿,详见大宁卫会州城。○建昌营,在县北四十里,营城周四里。其东十五里,即徐流营也。
  七家岭驿县南五十里。其地有七家岭,因名。相近者曰枣村河,为往来之要道。《舆程记》:自府城西滦河驿六十里,至七家岭驿。又七十里,即丰润县之义丰驿。○沙河驿,在县南十五里,有民堡。又县西六十里,有新店堡。西北六十里,有罗家堡。皆民堡也。又新店递运所,旧在县西六十里。《志》云:县东北四十里,曰孤庄。又东北五十里,曰河南大寨。皆有公馆,为往来孔道。
  抚宁县府东八十里。南至昌黎县四十里,东至辽东广宁前屯卫百七十里。汉临渝县地。后汉省。辽置新安镇于此。金大定末,改置抚宁县。元至元初,省入昌黎县。寻复置,属永平路。今编户十七里。
  ○抚宁城《志》云:县旧治此。明洪武十三年,徙治县东北兔耳山东。永乐三年,于故县治置抚宁卫。成化三年,议者请复县于旧治,乃于卫东立县,合为一城,即今治也。城周六里有奇,有门四。
  临渝城在县东北。汉县,属辽西郡。后汉因之。晋省县,而城如故。义熙十年,北燕褚匡言于其主跋曰:章武临海,舟楫可通,出于辽西临渝。谓此也。隋开皇初,营州刺史高保宁与突厥沙钵略,合军攻陷临渝镇。大业中,置临渝宫于此。十年,复议伐高丽,自涿郡幸临渝。是也。《隋志》:北平郡卢龙县有临渝宫。盖于故城置宫云。○骊成废县,在县南,汉置县于此。后汉省县入临渝。
  五花城县东百里。山海卫治西南,其城连环五座,若五花然,相传唐太宗征辽时筑。《志》云:县东有大人城。唐贞观十八年,议伐辽,北输粟于营州,东输粟于古大人城。是也。或以为城盖秦始皇所筑。又洋河城,《郡志》云:在县东南十五里,方圆六里。又有山西城,在县西南五十里。皆唐太宗征辽时所筑。未详所据。○临渝山县东南三十里。峰峦崛起,高千余仞,下临渝河。汉以此名县,隋临渝宫亦以山名。其相接者,曰连峰山,渝水径其西入于海。山之东有双峰并峙,因名。○云峰山,在县东北五里,有数峰相属,绵亘如云。又横山,在县东五里,山势横亘,如屏障然。又紫荆山,在县南二里,下临洋河。麓有立石,状如妇人。魏收《志》海阳县有横山、新妇山,即此二山也。兔耳山县西七里。有双峰耸峙,如兔耳然。绝顶有潭,云气常蒙其上。微径屈曲,盘折而登,上平广,容数万人。宋宣和五年,张?以平州来归,败金将?毋于兔耳山。明建文二年,燕将谷祥败辽兵于部落岭,遂克兔耳山寨,即此。又卢峰山,在县西十五里,旧置驿于此,曰卢峰驿。今移驿入城,有卢峰铺。又熊山,在县西北四十里。山之阳,曰白塔庄,旧产金。又西接卢龙县界。○雕崖山,在县西北三十里,怪石耸立,旁峰平漫。其东北面卓立如削,因险为寨,周里许,昔时避兵处也。《志》云:山在台头营北。营南有刀崖,顶平可容千余人,惟北面有微径可陟,号为绝险。又西北五里,有滴水崖,高千丈。旁为麻塔谷,山腰有石洞,中有泉。崖西五里为半壁山,险绝,有避兵寨。《志》云:县西北五十里,有栲栳山,旁为东胜寨。又西北二十里,为将台山,连界岭关,亦高峻可避兵。天马山县北二十里。本名马头崖。?岩突兀,如控马首于云霄。三伏常有积雪。隆庆初,蒙古土蛮入犯,邑人多避兵于此。万历中,改今名。又茶芽山,在县东北二十里,一名八角山。又九花崖,顶有洞,泉出其中,谓之圣水。又东北十里,曰羊角山,高峻,有小城,仅容三四百人,土人谓之南寨。又东北五里,为塔子山,上有砖浮图,名女儿塔。隆庆初,边寇犯境,邑人多避兵于此。今有垒,周里余。又偏顶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高插云霄。山半平漫半顷,可耕植,号平台。隆庆初,居民避兵于此,亦得免,皆东方保障也。
  裂头山县东北九十里。群山环绕,一峰高耸,顶有数尖,因名。亦曰前裂头山。迤东有七峰相连,极东而尖出者,为后裂头山。又石门山,在县东北百里,东西环亘,蹊径?厄塞,亦曰石门峡。相传汉公孙瓒败乌桓处。其西曰蕉果山,山前为傍山崖,内平外险。隆庆初,北虏黄台吉犯边,自此逸去。帅臣戚继光伏兵邀之,斩获无算。又西北有房山,亦高峻可避兵。其相接者,曰溥塘山,中空峒,下临渟渊。又南为团云山,一名云蒙山,以山高接云也。《郡志》:云蒙山,亦在县东北九十里。
  角山在山海关北六里。有前后二山,相距二十里。其脉自居庸古北、喜峰诸山而东,绵亘千里。至此,耸峙如角,长城枕其上,为蓟、辽二镇边界。山口有角山关,筑城置戍处也。又两山之间有三峦山,溪涧深阻。又西为拦马山,高耸壁立,马不能前,有小径,戍者多由此窜逸。《志》云:县东北九十里,又有玉旺山。嘉靖三十六年,尝产银矿,命官采取,寻罢。亦名玉旺峪。或以为即黄獐谷也。唐显庆五年,曹仁师等讨契丹,军至黄獐谷,敌诈退,老弱迎降。仁师等轻进军,遂大败。○孤山,在山海关南六里,屹然独立,俯临大海,四面皆水,称为奇胜。《志》云:关南十里为?儿海口关。东六里为欢喜岭,一名渟惶岭,言戍辽者去而悲,还而喜也。关东八里海中有望夫石,俗名姜女坟。又有秦皇岛,在关西南二十五里,四面皆水,岛居其中,相传秦始皇曾驻跸于此。《志》云:秦皇岛在县东三十里。
  黄崖山县东北五十里。高十里,陡峻崎岖。山半有舍身崖,深三、四十丈,石径仅可容足。又茶盆山,在县东北百里石门之北,峰高万仞,陵峦杳深。旧《志》曰:即箭?岭也。五代唐同光二年,契丹阿保机袭叛奚军于箭?山。宋宣和五年,辽臣奚回离保据箭?山,称奚帝,金人击平之。《辽史》迁州有箭?山,是也。其南去苇子峪十余里,俗呼背牛顶,以山后有石如牛云。○冯家山,县东南二十五里。两峰并峙,结寨其上,极险峻。一名对嘴崖。又牛头崖,在县东三十里,形似牛头,海军侦探戍守,往往驻泊于此,即牛头崖营也。迤东为望海冈,登此可以望海。又金山嘴岛,在县东南四十五里,山如鸟嘴,半入于海。今设军戍守。○银峒峪,在县西南四十里,旧出银矿,因名。
  ○海县东南六十里。县介山海之间,地势完固,因置关以扼其要道。《志》云:海自直沽新桥赤洋而东,势渐北转,抵辽境,为登、莱、金、复一带海面。昔时运道抵关城南十里,今虽废,而余迹犹存。又戴家河海口,在县东南四十里。崇桢中,由海运馈山海关,此为储积之地,并置戍守于此。东去金山嘴二十里。
  渝河县东二十里。源出塞外废瑞州境,东南流至连峰山西。一名狮子河。出菱、芡、蒲、鱼,为民利。亦名泥蒲河。又南入于海。《汉志》:渝水首受白狼水。《水经注》:白狼水经黄龙城西,又东北出,东流为二水,右水疑即渝水也。西南循山径一故城西,世以为河连城,当即临渝故城矣。渝关之称以关,据河为险也。
  阳河县西一里。源出口外别陀山。一云县北三十五里有星星峪,即阳河之源也。口北群川多汇流于此,南流径县西,又东南历紫荆山下,复南流,而入于海。○温河,在县东五十里,源出口外孤石峪,旁有温泉堡。裂头诸山之水,汇流于此,分为二支,西曰汤河,东曰张果老河。下流复合,而入于海。
  石河在山海关西三里。源出口外,自义院口流入,旁多丛石,水流石罅中,褰裳可涉。秋潦涨急,险不可履。南流注于海。○山海关县东百里。本名渝关,自古为戍守重地。《一统志》:今县东二十里,有渝关。明初,魏国公徐达始徙而东去旧关六十里,谓之山海关。或曰:辽金时,以渝关为腹里地,故址渐湮。今县东二十里之渝关,乃其驿递之所,因渝关旧名耳。明初,修复故关,增置屯营。其于金元时之渝关,仍置邮驿。今关盖汉唐旧址,非明创建也。郭造卿曰:山海关,即故元迁民镇。元天历初,屡发兵戍守迁民镇,寻又发平、滦民堑迁民镇,既而上都兵自辽东入迁民镇,其地险在此也。据《北番地理书》,迁州治迁民县,在临渝关东五十里,南至海二十里。今关城?以砖石,高四丈有奇,周八里有奇,月城二,水关三,门四。有池环之,东面又有夹池、罗城,恃为险固。余详重险渝关。明垤关旧《志》云:在县北。《唐会要》:平州有明垤关,与临渝关并为险要。今关道榛塞,渝关独当东面之冲。○南海口关,在山海关南十里,滨海。天启二年,增设龙武营于此。《志》云:南海口东五里,曰老龙头,极冲也。自南海口而西三十里,曰秦皇岛。又西十里,曰白塔岭。皆滨海要地,设兵戍守。又有南水关,在山海关南二里。义院口关县北四十五里。其西南十二里,曰石乔谷。又南十三里,曰石门寨。东八里为长谷营,皆有小城戍守。《边略》:义院口北九十里,地名常海,贼巢也。又北二十八里,曰三坌口。又北三十五里,曰红草沟。景泰中,朵颜来犯县北之车渠庄,官军击败之于红草沟。是也。○水门寺关,义院口东第四关口也。《志》云:水门寺迤北为平顶谷城、子谷等关,而东接董家口关。又老岭在旧边外,山陡险,难修边墙。万历初,设敌台于此。《志》云:老岭在长谷口外二十余里。界岭口关县北七十里。其东南十里,曰双岭儿。又南十里,曰郭家庄。又十里即台头营也。嘉靖三十七年,土蛮犯界岭口,官军拒却之。今有关城,为戍守要地。《边略》:界岭口东十五里,曰十八盘岭。又东三十五里,曰牛心山,去义院口三十里。又口北十八里,为梨花山。又北六十里,为茨儿山。又北三十里,曰红石岭。皆土蛮出没处也。○箭捍岭关,在县北,界岭口东第一关口也。又东接双岔谷、星星谷等关。又苇子谷关,界岭口东第四关口也。又东历细谷口、花场谷、拿子谷等关,而接义院口。皆有小城,为戍守要地。
  董家口关县东北七十里。关之东,曰大毛山口关。皆筑城戍守。《边略》:董家口北二十六里,曰龙潭。又北十五里,曰横岭。又北五十五里,为十字河。又五十五里,曰长岭。又北五十五里,曰大卤场。三卫侵轶,往往出没于此。○小毛山口关,董家口东第三口也。又东曰小河口,又东曰大青山口,又东南曰黄土岭关。其西有黄土岭营,又历庙山等口,而至一片石关。《志》云:黄土岭关,在县东北百二十里。
  一片石关县东七十里,董家口东第十二关口也。一名九门水口。有关城。其北三十余里,曰大小尖山。又北三十余里,曰大小横岭。自大横岭而北五十余里,曰平漫川。又十五里,有孤山。自孤山至辽东界三山营四十里,南去一片石凡百六十里。嘉靖三十九年,朵颜酋影克勾虏把都儿犯一片石,戍将郭琥败却之。近代一片石、红草沟一带,屡被冲突,防守最切。《边防考》:一片石西有铁鹿崖,称为险处。又自一片石南至山海关,凡历五关,曰寺儿谷、三道关、角山关、旱门关、北水关、三道关。南去山海关,北至一片石,各二十里。其相近者,又有乱石关。诸关皆有小城戍守,东面多事,步步皆险矣。
  台头营县西北三十里。西至卢龙县燕河营三十里,东至李家庄二十七里。又平山营,在县东北四十里,西至李家庄三十里,东至石门寨三十里。又七星寨,在山海西十里,俱筑城置兵于此。○附马寨营,在县北五十里,亦有小城戍守。又甘泉堡,在县东北,西接星星谷关。又东有温泉堡。
  牛头营在县东牛头崖口。《志》云:营在望海冈西,营西北有满井,随汲随满,大旱亦然。营之西南,即连峰山也。又蒲河营,在县南六十里蒲河海口,东至戴家河四十里,为海口要冲,近设官军戍守。
  马头嶷寨县北二十里。又北十里,曰羊角山寨。县西四十里,又有鹁鸽堂寨。西北三十里,曰雕崖堡。东三十里,曰塔子山堡。南三十里,曰兔嘴岩寨。皆民堡也。○卢峰口驿,在县城西。又渝关马驿,在县东四十里。迁安马驿,在山海关城西。永乐初,自迁安县移于此,属永平府。又县治东南,有西关递运所。山海卫治东北,有东关递运所。昌黎县府东南八十里。东北至抚宁县四十里,西南至乐亭县九十里。汉置交黎县,属辽西郡。后汉改曰昌黎,其地在今废营州境。唐时在今县界侨置柳城县。五代梁末,契丹以定州俘户置广宁县于故柳城县,兼置营州邻海军。金皇统二年,废营州,以县属平州。大定二十九年,改为昌黎县。元至元七年,省。十二年,复置,属滦州。寻属永平路。今城周四里,编户二十六里。
  ○?县城在县北。汉县,属辽西郡。后汉省入临渝县。文颖曰:?县有碣石山。又旧《志》云:县西南六十里有静安社,即故柳城郡城,隋唐时亦为柳城治。误也。《新唐志》平州有柳城军,永泰元年置,或即此地。元曰静安社。嘉靖三十一年,置静安堡。
  ○碣石山县西北二十里。山势穹窿,顶有巨石特出,因名。即《禹贡》导河入海处也。山之西,为道者山。西南为凤凰山,置堡其上,险可避兵。《志》云:县北十五里仙台山,即碣石之顶也。其后曰观音山。台前峰峦层列,曰锯齿山。南去县十里,迤东有岭,曰欢喜岭。以群峰蔽亏,登此可以四望也。台之东,曰龙潭山,去县亦十五里。旧有石磴百余级,隆庆三年,龙毁其半。其东为西五峰,又东曰东五峰,泉壑秀美。盖县境诸山,大抵皆碣石之支阜。四面环列,得名者以数十计,其实皆一山也。余详见名山碣石。安山县西三十里。《志》云:山有避兵堡,饮马河经其下。又驻跸山,在县西五十里。旧《志》云:唐太宗征高丽,还登此。郭造卿曰:疑后魏文成帝尝游此,俗误以为太宗也。○临河岩,在县南八十里。一名?黎洞。壁立千仞,顶分八字,山腰有洞,逼近深潭,有小径可入,容二百余人。旁又有小穴十余,皆幽胜。又南为磨山,邑人多采石于此,名白石店,下临渝河。
  ○溟海县东南七十里。海至县界,突然北出七里而赢,亦曰七里滩。广袤三十余里,有菱、芡、鱼、蟹之利,居民赖焉。《志》云:县南有黑洋河,即海道也。明嘉靖中,议由海道运天津仓米,从黑洋河一带抵昌黎,登岸达山海关,以给辽饷。盖自天津循海岸而东,皆曰黑洋河也。
  急流河在县城西,一名西沙河。源出龙潭山下,流合饮马河入海。○饮马河,在县南五里,源出卢龙县界溪谷中,流经县西安山下,又东流为沙河,至县西十八里,合深江河。又东南流,至县南八里,金人置虹桥跨其上。又南合潮河,而注于海。《志》云:深江河,源出县西北三十里泒山下,汇诸水而南,出县西南十二里。又有绕湾河,源出县西北五十里茶牙山,绕而南经安山东麓,亦名安山河,东流入饮马河。
  柳河县西二十里。诸山溪之水所汇流也,有柳河桥跨其上。《志》云:凤凰道者,诸山之水,合为梭头湾,流入柳河,径县西南八里,分流为两河,又东至虹桥,皆会于饮马河。○潮河,在县南二十五里,即县境群川之下流也。汇上源诸水,以达于七里滩。一名马家河。《志》云:县南三十里,又有甜水河,亦流入于七里滩。蒲泊县南二十五里。源出县东二十里海眼山,旁近诸山溪之水皆流合焉。历惠民场东南,而入于海。《志》云:蒲泊有盐场,即惠民场也,在县南二十八里。
  ○赤洋营县东南三十里。有小城,海滨防戍处也。《郡志》:县东南四十里,有沙崖庄海口,东至抚宁县蒲河口七十里,西至野猪口二十五里,又西至胡林河十五里,皆滨海戍防处也。自胡林河西三十里,即乐亭县之刘家墩矣。
  裴家庄堡县东二十里。县西三十里,曰蛤泊堡。六十里,曰莫谷庄堡。南五十里,曰套里堡。六十里,曰石谷庄堡。与静安堡,皆民堡也。○张角庄,在县东北二十里。又县西三十里,有张家店。皆往来孔道,置公馆于此。
  附见:
  永平卫在府治南,洪武四年建。又东胜左卫,在府治东北,旧属山西行都司。永乐九年,移建于此。又卢龙卫,在永平卫南,永乐四年建。
  兴州右屯卫在迁安县城内。本置于口外大宁境内,永乐三年移建于此。抚宁卫在抚宁县北十里,永乐三年建。又山海卫,在山海关城内,洪武十四年所建也。
  滦州府西南四十里。东至山海关百七十里,南至海百十里,西北至顺天府蓟州三百二十里。古孤竹国地。战国时属燕。秦属右北平郡。两汉、晋、魏皆因之。隋属平州。唐亦为平州地。五代唐时,契丹分置滦州于此亦曰永安军。金、元因之。明亦曰滦州,以州治义丰县省入编户六十七里,领县一。今仍曰滦州。
  州控临疆索,翼蔽畿甸,负山滨海,称为形胜。契丹置州于此,所以厚渝关之防,联络营、平,窥觎幽、冀也。其后拱手而取燕云。女真袭其迹,而中夏为之糜烂。然则滦州之置,亦外内升降之机也欤?
  ○义丰废县今州治。汉夕阳县地,属右北平郡。晋及后魏因之。高齐省。隋为卢龙县地。唐为石城县地,属平州。五代时,契丹于黄洛古城置义丰县,滦州治焉。金元因之。明初废。《郡县志》:黄洛故城,殷时诸侯国。古《史》:武丁析孤竹之地,封功臣黄洛为侯国。又《辽志》云:黄洛水北出卢龙山,南流入濡水,城因以名。今州城,即辽故址也。明景泰二年,?以砖石,后相继增修。周四里,有门四。
  石城废县州南八十里。汉石城县,属右北平郡,在今大宁废卫境。唐贞观十五年,始置临渝县。万岁通天二年,改曰石城县,属平州。五代时,契丹改属滦州。金因之。元至元二年,省。刘?句曰:贞观中,于故临渝城置临渝县。杜佑曰:平州西北至石城县百四十里。似非临渝旧城矣。《辽志》云:唐石城县在滦州南三十里,辽徙置以就盐官,又在故县南五十里。盖迁徙不一,非复旧治也。按开平中屯卫置于此,即辽旧县治。
  马城废县州西南四十里。汉曰夕阳县,有铁官,属右北平郡。后汉省。隋卢龙县地。唐开元二十八年,置县以通水运,仍属平州。《通典》:平州西南至马城百八十里。则旧城又在其西南也。辽亦曰马城县,改属滦州。金因之。元至元四年,省。今有马城堡,在州东南三十里,盖因旧名,非即故城也。《新唐志》以马城为古海阳,盖夕阳之讹。○阳乐城,在州东。汉置阳乐县,属辽西郡。后汉为郡治。魏氏《土地记》海阳县西北有阳乐城,是也。或曰阳乐在大宁废卫境,后魏迁治于此,亦属辽西郡。东魏省入海阳县。○横山州北四里。耸列如屏。州人凿其崖以达府,为往来捷径。东麓临滦河,石立水激,有潭极深,号偏凉汀。正德十三年,车驾东巡,观渔于此。《志》云:偏凉汀,旧漕运泊舟处也。悬崖有径,亦正德中所凿。后拥榆山,宛如重屏。前二里为紫金山,亦耸秀,以产赤石脂而名。《郡志》云:紫金山,在州北三里,背横面岩,襟滦带沂,州之胜也。○岩山,在州南五里,状如虎踞,其东绝壁百仞。有洞十有八,其三洞最大秮娆在绝壁间,攀缘莫上。下有石桥,一郡水口也。西六里有蚕箔等峪,又西有马鞍诸山,联络数十里。双山县西十五里。小沂水经其下,入大沂水。稍北有拐头山。正德十三年,驾观鱼于沂河,尝幸其巅。又有土山,在州西三十里。又西五里,曰洞山。洞深黝,大雨迅骤,能容数里湍,亦名吞流山。又西三十余里,有九里长山,林果茂密,其上为天井峪,深险可避兵。
  清凉山州西北五十里。一名分水岭,与卢龙迁安分界。层岩叠嶂,奇胜不一。又西北二十里,曰偏山,涧谷逶迤,草木丛茂,土厚居繁,有榛、栗、枣、梨之利。山南五里曰下五岭,北五里曰上五岭,益引而北,峰峦环绕,非亭午不见日也。
  ○海州南百三十里。亦谓之潮河。海水荡?,延漫百余里,即黑洋海口也。州境群川,悉由此入海。南望天津,东望山海,为州境之巨防。《志》云:潮河东二十里,有蚕丛口,一名林里河,亦曰交流河,旧时海运多避风于此。
  滦河州东二里。自卢龙县流入境,又东过乐亭县,入于海。《元史》:泰定二年,永平路屯田总管言:马城东北五里张家庄龙湾头,旧筑堤以防滦水,西南达清水河,至州南九十里公安桥,皆耕屯地分。因霖雨不时,滦水冲溢,宜复修治。从之。盖滦水合众流而入州境,决溢常不免矣。清水河州南二十里。其上流为龙溪河,出州南八里之暖泉,流数里而伏,二源并导。一出州东南二十里南闸头,经乐亭县绿洋口入海。一出州西南二十七里龙塘桥,至蚕沙口入海。《郡志》:清河出州西十五里墓子山,一名五子洞。伏而复出,相传即秦汉时漕运故渠。元时海运,自辽东三岔河分三道:一由天津径白河至通州;一由娘娘宫经粮运河,至蓟州;一由芦台经黑洋河、蚕沙口、清河,至滦州。明洪武八年,颍川侯傅友德言:永平运道由鸦洪桥而东,道里远,宜通清河、滦河故道。于是诏浚旧渠,置闸潴水,以通漕运,北合滦河,达于府城,自府城而北,以达于滦阳营。寻废。万历初,议行海运。言者欲自州东十八里滦河西岸王家闸,引滦水入清河,导入王冢坨,再导使由艾家清沟下接靳家河,通交流河,七十里入黑洋海口。由海中三十里,至建河海口,四十里至堂儿上海口,又四十里则大沽海口也。出口入通州运粮白河,又百里则天津卫矣。不果行。蚕沙口,即蚕丛口矣。鸦洪桥,见丰润县。
  沂河州西十二里。《志》云:大沂河源出卢龙县界马家庄,西南流,径州西北二十二里之佛住山,又南合于小沂河。小沂河出州西北二十三里之烽火山,东南流经双山下,又南六里,合大沂河,至州西南三十里,合董家湾。东南流,经州西南十二里之芹莱山,又南合莲台港,下流入于清河。
  陷河州南五十里。源出州西南五十里于家泊。汇大小群川,至蚕丛口入海。又州西南八十里为靳家河,一名小青龙河,亦汇众流达潮河以入海。○陡河,在州西百二十里,其上源曰馆河,自迁安县流入界,经偏山南流合众水,又西入丰润县界,合于庾水。又沙河,在州西南九十里,亦自迁安县流入界,至此播为大水泊,又西为小水泊,又西入丰润县界。成化十七年,管粮郎中郑廉,请自丰润还乡河通漕永平。说者谓由榆水还乡河,东导陡河抵沙河,通陷河,而及清滦,即运道所经也。庾水非滦所通,沙河淤烂,溢涸不时,所以随行随止。
  横河州北七里。自卢龙县流入界,绕横山之麓,因名。又有别故河,在州西北二里,发源州西北庙儿山,东南流,过岩山下。又五里河,在州南五里,发源州西刘官营,东流经岩山下,与别故河合,下流俱注于滦河。又古憧河,《志》云:在州南四十里,又南合大田泊诸水,汇于清河,达绿洋入海。
  长春淀在废石城县西。《志》云:在州西南百二十里,旧名大定淀。金大定二十年,改曰长春。有长春行宫,亦金时所建也。《辽志》:州西北十五里,有扶苏泉,昔秦太子扶苏北筑长城,尝驻此。盖传讹也。泉甚甘美,亦曰甘泉。
  ○长春宫在长春淀,本名石城行宫。金大定二十年,如石城县,改行宫为长春宫。以后尝为巡游之所。又有丹阳宫,旧《志》云:在州东南三十里。州东八里又有濯清亭,在滦河西岸。皆金置。
  榛子镇州西九十里,近丰润县境。金大定初,世宗乌禄自辽阳趋燕京,次海滨县,寻至榛子镇,即此。今为民堡。万历中,移置巡司于此。又李家庄,在州南四十里。又南十里,曰柏家庄,一名淳风屯。又南四十里,曰独莫城,城南有大田泊。皆有土城旧址。又倴城,在州西南六十里。州西百二十里,又有桃李城,亦曰长春社。州西南百二十里,为唐山城,亦曰姚显社。《志》云:元立屯田总管府于马城县,诸城皆屯兵所居。今因为村社。海滨,在辽东前屯卫。○佛庄堡,在州西四十里。又州西南八十里,有司家庄。皆民堡也。《志》云:州南百十里滨海,有马头营,旧为戍守处。海运时,尝置仓于此。
  温泉栅在废石城县东北,旧为戍守处。唐广德初,史朝义既败,欲北走奚、契丹,至温泉栅,追兵及之,穷蹙自缢处也。○千金冶,在废马城县东北,旧为冶铸处。《汉志》夕阳有铁官。《新唐书》马城县有千金冶。《名胜志》:冶在滦州南二十里,即旧夕阳铁官也。《新唐志》马城县东又有茂乡镇城。《州志》云:古城在州西七里。又擂鼓台,在州西百里松梁社。或以为汉武台,唐太宗尝登此。恐误。又有将台,在州西八十五里康庄屯,下有黄崖河,或以为料马台也。
  济民盐场在州西南。《志》云:府境有盐场四,俱属于户部分司。一曰济民场,距分司七十里,南滨海,东极潮河,接石碑盐场,西跨运河,连丰润县越支场,亘百三十五里。一曰石碑盐场,在济民东七十里,距分司百四十里,在今乐亭县西,南滨海,亘百七十里。一曰惠民盐场,在石碑东百五十里,距分司二百九十里,在抚宁县西南,南滨海,亘二百二十里。一曰归化盐场,在惠民东南百四十里,距分司四百五十里,南滨海,东抵山海关,亘二百里。皆产盐,属于分司,而统于长芦盐运司。分司署,在府城内也。
  乐亭县州东南九十里。北至府城一百二十里,东北至昌黎县九十里。唐马城县地。金大定末,置乐亭县,属滦州。元初置漠州治此。州寻废,县仍属滦州。今县城周三里,编户二十七里。○祥云岛县西南四十里,迫近海滨。岛中时有瑞云涌出,因名。又有李家岛,亦在县西南海滨。其相近者曰桑坨岛。《志》云:县虽无山,而地势原衍,胎甲隐窿,河流环绕,俯临大海,称为沃野。
  月坨在县西南,形如半月。《志》云:自绿洋沟入海四十里,即月坨也。在巨浸中,广数十顷,其间草木繁植,雉兔充斥。冰合时,居民尝射猎于此。泮则棹艇樵采,为利甚厚。又十九坨,在月坨东,大数十顷,饶给与月坨相似,一名石臼坨。相传漕运时,店市民居也。旧《志》:滦人以平坡而蓄水者,曰坨。
  ○海县南三十里。亦曰溟海。《志》云:海水青黑,而滦河水色清碧,入海五十里不溷,亦曰绿洋沟。沟去岸二十里,遥亘如带,中多鳞介之利。郡境群川,悉汇于此。
  定流河县西北三十里,即滦河下流也。《志》云:滦河经县北岳婆港分为二支。一曰葫卢河,在县东北三十里,流径县东二十里,南流入海,谓之东滦河。景泰中淤塞,俗谓之乾滦河。定流河遂独承滦河之水,至县南四十里刘家墩入海。天启以后,海运繇天津三百余里,至刘家墩海口入滦河,凡二十五里至银夯柳仓交卸,改用河船,凡百八十里达于永平,时以为便。《志》云:环县有贾家、董家、杜家、宋家、戴家等河,俱滦之支流也。又有萧家湾,在县西南三里,翟家湾,在县东北三里,滦河及支川之水,潴流于此,水涨则流,达于滦河。
  中淀河县东十五里。流经县东南十五里,达四沟港。四围皆水,中有高冈。又南通汤家河,至胡林口河入海。○清河,在县西三十五里,一名西清河。源发州南八里之暖泉,阔二丈许,分流为新寨狼河、介马诸河,抵新桥海口猫儿港入海。《志》云:县西南三十五里有清河套,以夹于清、滦之间而名。
  ○新桥营县西南三十里,有城周二里。《郡志》:新桥海口旧有巡司。万历二十年,倭犯朝鲜,因设新桥营,与昌黎赤洋营、抚宁牛头崖营,为海口三营,联络巡哨,以为防卫。四十三年,移巡司于榛子镇。《郡志》:滦河口有刘家墩海防营,近时滨海要口也。西至韭菜沟三十五里,又西至清河口二十里,又西至高糜河八里,又西至滦州之蚕沙口四十里,皆有官兵戍守。
  曹泊店县西南五十五里海中。海水咸苦,店有泉独甘洌,渔海者资焉。又有曹马店,在济民场西南入海八十里,有昔时民居故址。
  胡家坨堡县东二十里。又东十里,曰黄瓜口堡。县西北六里,曰连北店堡。西三十里,曰新寨堡。南三十里,曰阎各庄堡。西南三十五里,曰马城堡。皆民堡也。
  附见:
  开平中屯卫在滦州西。石城废县旧在口北大宁沙岭,后移真定。永乐初,复移建于此。城周四里,拨遵化卫军守御。
  ◇延庆州东至四海治一百二十里,南至居庸关五十里,西至保安州沙城界百里,北至云州上谷百三十里。自州治至京师一百八十里,至南京二千九百三十里。
  《禹贡》冀州地。春秋、战国皆为燕地。秦属上谷郡。二汉因之。晋及后魏亦为上谷郡地。高齐置北燕州领长宁、永丰二郡。后周曰燕州。隋初因之《隋志》:开皇初,二郡俱废,而州如故。大业初州废,改属涿郡。唐初,为高开道所据。武德七年平,亦置北燕州开道将张金树杀开道来降,因置州,以金树为都督。贞观八年,改置妫州。天宝初,曰妫川郡治怀戎县,今宣府镇怀来卫也。唐末,又析置儒州于此。五代晋初,契丹得其地,亦曰儒州又为缙阳军,治缙山县。金皇统初,州废。崇庆初,复置镇州,旋废。元属奉圣州。延?三年,改置龙庆州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生于此也。明初,州废。永乐十一年,复置隆庆州,直隶京师。隆庆初,改曰延庆州编户十四里,领县一。今仍曰延庆州改隶山西布政司。
  州介于山前后间,由此南瞰居庸,左挠虎北虎北口在州东二百余里,则燕山失其固矣。若乘辕北向,列滦河之戍谓开平故卫,空漠南之庭,州实咽喉所也。表里关山,拱卫陵寝,岂非郊圻重地哉!
  ○缙山废县今州治。汉上谷郡居庸县地。唐为妫川县地。唐末,析置缙山为儒州治。契丹因之。金州废,县属德兴府。元至元三年,省入怀来县。五年复置,属奉圣州。延?三年,改属大都路,寻升县为龙庆州,仍属大都路。明初,州废。永乐中,复置今州。《城邑考》:州城,景泰二年因故址修筑,周四里有奇,万历七年,复展修之。今周五里有奇。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