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读史方舆纪要

_10 顾祖禹(明)
  ○淠水在县东。源出霍山,北流入六安州界。《志》云:县北门外有化龙河,其一发源河南商城县界,其一发源于湖广罗田县界,流经县境,至县西二十里之黑石渡而合流,经城北又东入于淠河。漫水县西南百十里。源出罗田县,经县西南三十里,为梅家渡,又东北合于化龙河。又陡山河,在县南百二十里,东出六安州界之分水岭。又梅河,在县西百八十里,西出英山界岭。又县南三十里有草场河,亦自英山县流入。又有三湾河,自潜山县流入。俱会化龙河。
  ○梅子关在县东梅子岭上。又县西南五十里有金鸡关,南北两关对峙,路出英山。皆昔时戍守处。○金子寨,在县东八十里金子山上,以山色如金而名。又县南六十里有李郎寨,皆昔人避兵之所。
  千罗畈镇县西北八十里。《志》云:初置巡司于故埠镇,后改镇为县,因移巡司于千罗后畈。是也。又中埠河市,在县南四十里,有中埠河渡。又上土市,在县西南百五十里。县西南又有?潼湾市。
  附见:
  六安冲在州城内,洪武初建。
  ◇安庆府东北至庐州府无为州三百二十里,西南至江西九江府四百十里,西至湖广蕲州三百里,北至庐州府三百六十里,东南至池州府百二十里。自府治至江宁府六百五十里,至京师三千一百八十五里。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为皖国皖音患,亦为桐、舒二国地。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二汉属庐江郡。汉末,吴克皖城,遂为重镇。晋安帝置晋熙郡。宋、齐因之。梁末,尝置豫州,寻改为晋州。北齐曰江州。陈复曰晋州大建五年伐齐,侯敬泰克齐江州,是也。隋初,改熙州。大业初,改同安郡。唐武德四年,改为舒州《志》云:唐初尝改为东安州,正史不载。天宝初,曰同安郡。至德初,曰盛唐郡。乾元初,复故。五代时,仍曰舒州,初属吴,后属南唐。宋仍曰舒州亦曰同安郡。政和五年,赐额曰德庆军。绍兴十七年,改安庆军。庆元初,升为府以宁宗潜邸也。元曰安庆路。明初,改宁江府,寻复为安庆府,直隶京师,领县六。今仍曰安庆府。
  府淮服之屏蔽,江介之要冲。汉建安十九年,曹操遣朱光为庐江太守,屯皖,大开稻田。吕蒙曰:皖地肥美,若一收熟,彼众必增。于是攻皖,破之,遂为重镇。曹?太和二年,遣曹休侵吴,向皖,满宠上言:休所从道,背江傍湖,易进难退,此兵之葇地,若入无︹口言无限隔也。一云无︹口在桐城县夹石东南,宜深为之备。晋咸宁四年,吴人大佃皖城,王浑遣应绰击破之。盖其地上控淮、肥,山深水衍,战守之资也。徐氏锴曰:皖之为地,中国得之,可以制江表;江表得之,亦以患中国。吴孙权克皖,而曹操不宁;周世宗平淮南,而李氏穷蹙。《形险说》:大江合九江、鄱阳之水,东北经流府城东西南三面,而小孤山旧为大江控扼处,屹峙江北岸,孤峰峭拔,与南岸山对峙如门。大江之水至此,扼束而出,其下深险可畏。元人立铁柱于此,曰海门第一关。余阙守安庆,倚小孤为捍蔽,遣将率水军戍此。陈友谅自上流引军直捣山下,戍军败走,安庆旋陷。明时宸濠之变,赖安庆守臣能挫其锋,是以南畿无患。盖小孤者,安庆之门户;而安庆者,金陵之门户也。
  怀宁县附郭。汉皖县地,属庐江郡。三国吴为皖城。晋义熙中,改置怀宁县,为晋熙郡治。宋以后因之。隋为熙州治。唐为舒州治。今编户五十二里。
  ○皖城在府西北。古皖国及汉皖县皆治此。后汉建武十七年,妖巫李广等据皖城,遣马援等讨平之。建安四年,袁术死,术从弟胤弃寿春,奔庐江太守刘勋于皖城。是年,孙策袭皖城,克之。六年,孙权以皖城太守李术二于曹操,攻屠其城,既而操取其地。《魏志》:曹公恐江表郡县为权所略,皆令内徙,民转相惊,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户十余万,皆东渡江,江西遂虚,合肥以南,惟有皖城。建安十九年,权攻皖城,克之。魏正始二年,权遣诸葛恪屯皖城,以伺边隙。四年,司马懿攻皖,恪退屯柴桑。吴庐江太守亦治皖城也。晋咸宁四年,吴人大佃皖城,谋侵晋,扬州都督王浑遣州刺史应绰攻破之。晋仍曰皖县,属庐江郡。义熙中,始改怀宁县,亦曰晋熙城,以晋熙郡治此也。梁大宝初,侯景遣其将任约西侵江郢,自将屯晋熙。明年,王僧辨东下,景将范希荣弃寻阳,走晋熙,寻复遁去。梁敬帝初,齐将尉瑾等侵皖城,晋州刺史萧惠以城降。自隋以来,皆为州郡治。开皇二十年,熙州李英林反,寻讨平之。唐武德初,殷恭邃据舒州,既而来降。七年,赵郡王孝恭等击辅公┙,军于舒州。上元初,江淮都统刘展叛,陷舒州。大历十一年,复为群盗陈庄所陷,以濠州刺史张万福摄舒州事,讨平之。咸通九年,徐州贼庞勋遣兵来寇。乾符三年,贼王仙芝陷舒州。中和四年,舒州陷于群贼吴迥等,庐州刺史杨行密遣兵击定之。光启二年,滁州刺史许?袭取舒州。景福二年,杨行密复取之。五代周显德三年,伐南唐,拔舒州,既而复为唐所取。五年,以州来归。宋建炎中,屡为乱贼所陷。绍兴初,招讨使张俊破李成,拔舒州。端平三年,蒙古入安庆,寻引却。淳?六年,复掠安庆。德?初,叛帅范文虎以安庆降。元至正十八年,为陈友谅所陷。十九年,明师攻安庆,寻克之。明年,复为友谅将张定边所陷。二十一年,明师复克之。明正德七年,流贼刘六、刘七等掠郡境,官军追讨,贼引去。十四年,宸濠攻安庆,不能陷,寻溃散。盖郡当江淮走集之冲也。《城邑考》:吴吕蒙屯皖,在今城东二里有吕蒙城,即蒙所筑也,临大江,今为故仓址,其后渐移而西北。宋端平三年,以北兵渐迫,城去江远,控御为难,乃徙治罗刹洲,又移杨槎洲。景定初,乃迁城于盛唐湾宜城渡之阴,即今治也。其城北负大龙山,东阻湖,西限河,南瞰大江。元至正十六年,修城浚濠,引江水环城,恃以为固,自是屡经修筑。今城周九里有奇,门五。
  梅城府北七十里。高齐天保三年,行台右丞卢潜屯兵筑城于此,时龙鸣城内,潜以为不祥,移屯在外,谓之龙鸣城。唐武德中,尝析怀宁地,置梅城县治此,旋废。又安乐城,在县西二十里。梁天监七年,军主武会置城于此,因名武功城。唐武德中,析怀宁置安乐县。又逢龙城,在府北。三国时,魏将臧霸伐吴,吴将韩当引兵逆战于逢龙,后置城于此。唐武德中,尝置皖城县治焉。《城冢记》:唐初析怀宁地,置皖城县,在皖水之北,今濠堑犹存。又有皖阳城,在今府北二十里,亦唐初所置县,寻与梅城等俱并入怀宁县。
  ○大龙山府北三十里。稍东相接者曰小龙山。两山盘亘,下瞰大江,峰峦岩壑,种种奇胜。山周五十里,高十八里。其附山南出者曰门山,以两山相夹而名,又南十里为白麟、火炉诸峰。其脉伏而复见、耸起如脊者曰脊现岭,讹为集贤岭。《志》云:岭在城北十五里,有集贤关,今城北门亦名集贤门。雾灵山在府城西。形如覆釜,登其巅,则山川阡陌,一览无遗。又府西四十里曰黄山,当冶湖之口,形如卧象,亦曰象鼻山。○太平山,在府西八十里,其山委蛇深秀。又西二十里曰大雄山,地名释迦坂。山之东四十余里曰愚公峰,山之西为俚子峰,左右夹峙,繇万石岭至绝顶,俯视则众山如孙,长江如带。又府西南百二十里曰腾云山,与望江县接界。
  百子山府西北二十五里。峰岩泉壑,蔚然深秀。又西北五里曰甑山,在石门湖西,甚突兀。又黄梅山,在府西北四十里,深郁多杉木、修竹。其并峙者曰镜山,以石色如镜也。山之北曰豹岭,多乔松。又有双峰,两峰壁立。○寨基山,在府西北五十里,有三峰叠秀,其并峙者曰宝灵山。又独秀山,在府西北六十里,脉自潜山而来,相去百里,而挺然杰出,为群山长。其相接者曰桑山,中多岩洞,石如层楼,可藏千人。又柘涧山,在府东五十里,面江阻湖,盘旋数里,势若奔腾。
  峡石岭府西四十里。高数里,有深林环涧,《一统志》以为即挂车岭也。今详见桐城县夹石山。又长安岭,在县西三十里,岭甚长,路达潜山县。明崇祯十年,官军败贼于此。其相近者曰龙见岭,岭甚盘固。又府西北七十里曰醉石岭,亦道出潜山。
  ○大江在城外。自小孤汇浔阳、彭蠡而来,入宿松界,经望江,下至府城西,绕城南,而东北出池口,带桐城界,又东北入无为州界。其上二百十里,束以海门;其下二百十里,界以郎矶,扼束吴楚,为东南形胜。《江防考》:长江自小孤山而东,至池口镇,府境信地长三百五十里,俱有官军戍守。又大胜矶,在府西二十里,滨江。明时,抚臣史可法败贼于此。
  皖水在府西。源出潜山,合于潜水,又南至府西石牌市,东至皖口入江,流长三百四十里。《宋志》:元丰五年,淮南监司言:舒州近城有大泽,出潜山,经北门外。比者暴水漂居民,知州杨希元筑捍水堤千一百五十丈,泄水斗门二,遂免淫潦入城之患,赐诏奖谕。《志》云:府西七十里有?河,流合?水。又西五里曰青河,又西五里为流珠河,皆合?水,达于?河。皖水合?,亦兼?水之名也。
  长风港府东北四十里。其上流为莲湖,湖汇大龙山?涧水及江水支流而成,一名段塘,中多莲,引流为长风港,达桐城县之枞阳河,入大江。今府东四十里曰长风镇。又有长风沙,在府东五十里,亦曰长风夹,滨大江,有巡司戍守。风,亦作枫。《志》云:长枫夹路达池州府,自此渡江,亦谓之长枫渡。○张葭港,在府西北五里。其上流曰积石河,在府西北三十里,俗名马嘴石河。又东南流十里,汇为石门湖,湖滨有凤凰山,又有甑山,东南达张葭港入江。又有大龙水,出大龙山西流,汇石门、张葭之水入江。
  黄马河府北九十里。自?水分流。又府北八十里有高河,流合于黄马河。又有井田河,在府西北六十里,与黄马诸川俱达于桐城之练潭,合枞阳河入江。○冶塘湖,在府西三十里,湖口有石库渡,其下流达皖口入江。又府西百里曰麻塘湖,繇石牌市达?水,下流亦注于江。《志》云:城西有清水塘,有闸,引流入江。元末余阙殉难于此,因名尽忠池。
  ○皖口镇府西十五里,皖水入江之口也。吴嘉禾六年,使诸葛恪屯于庐江皖口。陈永定三年,遣将徐度将兵城南皖口,既又遣临川王?,于南皖口筑城,使东徐州刺史钱道戢守之,盖备王琳也。宋开宝八年,曹彬围升州,遣将刘遇败南唐援兵于皖口,即此。今亦为山口镇。又宜城镇,在城东枞阳门外。
  石潭镇县东八十里。高齐皇建二年置,为齐、梁二国界,置兵防御。陈大建五年废。唐武德五年复置,八年废。○石亭,在府东北。三国魏太和二年,扬州牧曹休侵皖,吴将陆逊等与休战于石亭,休败走,追至夹石,斩获甚众,是也。
  石牌市在府西九十里。地通四邑,商旅辐聚,亦曰石牌口。宋开宝七年,樊若水请用浮梁济采石,先试舟于石牌口,及伐唐,移置采石,不差尺寸,是也。又高河市,在州西六十里。
  张店府北二十里。桐城、潜山分界处也,为北山之孔道。又源潭店,在府北五十里,道出桐城。○观音港,在府西北七十里,旧有巡司,今革。又羊须店,在府西百二十里,路出望江县。又同安驿,在府西门外。桐城县府东北百五十里。东北至庐州府庐江县九十里,东南至池州府百八十里。春秋时楚附庸桐国也。汉为枞阳县地,属庐江郡。后汉省。梁置枞阳郡,治枞阳县。隋初郡废。开皇十八年,改县曰同安,属熙州。唐至德初,改曰桐城。今县无城,编户六十五里。○枞阳城县东南百二十里,临江。汉县治此。《汉纪》:元封五年,南巡狩,自寻阳浮江,射蛟江中,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后汉县废。萧梁始复置。太清末,萧范以合肥之军顿濡须以待上流援军。久之,进退失据,乃溯流而上,军于枞阳,寻诣江州。大宝二年,侯景挟太子大器,西攻巴陵,败还建康,道经濡须,景为荀朗所败,前后相失,太子船入枞阳浦,从者劝太子因此入北,太子不可。陈永定十年,庐江蛮田伯兴寇枞阳,合州刺史鲁广达讨平之。唐武德七年,辅公┙叛,赵郡王孝恭讨之,破公┙别将于枞阳。元至正十九年,陈友谅之党赵普胜据安庆,结寨枞阳,明太祖命廖永忠攻拔之,是也。《城邑考》:宋末,桐城县移治枞阳镇,后又徙池之李阳河。元始还旧治。今仍为枞阳镇。明初置税课局于此,正德中革。《志》云:镇西去郡城九十里,有射蛟台,即汉武射蛟处。
  阴安城县东南八十里。本汉魏郡属县,刘宋时侨置于此,属晋熙郡。齐、梁因之。隋初,废入枞阳县。又重城,在县南六十五里,其城三重,南北川泽,左右陂湖,盖古戍守之地。亦谓之巢城。又有同安故城,亦在县南。刘?句曰:隋时因以名县。○山焦城,在县东南。《志》云:唐开元中,尝移县治此,地多猛虎毒蛇。元和中,县令韩震焚?草木,其害遂除。又鲁镇城,在县南七十里,相传吴鲁肃尝屯此。又县东南有吕蒙城,相传吕蒙所筑。
  ○浮山县东九十里。亦名浮渡山。有三百五十岩、七十二峰。岩之最著者三十有六,皆可居可游,其中泉石参差,种种奇胜,西南有独峰,直上千仞,大江环绕,望之若浮。山半又有大通岩,迥出诸岩之上,悬崖飞瀑,凡数百仞。《寰宇记》谓之符渡山。符与浮,音同也。其相接者曰青山,上有岩洞,草木秋冬亦青。明初,徐达击赵普胜之浮山寨,败其兵于青山,是也。又东三十里曰[C048]山,山滨江,一名莲花峰。又东十里为白云岩,其岩东西相峙,洞壑与浮山竞胜。洪涛山县东北四十里。山高广,每大雨,则水下沛如涛。其相近者曰?岭。又拔茅山,在县东北九十里,一名城山,以峰岩如城也。又名椒岭。《志》云:县东北十里有鲁?共山,相传鲁肃曾居此。明崇祯十四年,流贼犯境,据鲁?共山焚掠,久之始去。○磨旗山,在县南百二十里,相传关羽曾于此驻兵,有镇,有隘口。又梅林山,在县南百十里,山多梅,亦曰梅岭。县南八十里又有横山,以横当驿路之左而名。
  北硖山县北六十里,有两崖相夹如关。又西硖山,在县北四十七里,旧置军垒,亦曰南硖戍,即夹石山也。《通释》:淮南有两夹石,在寿州淮水上者曰北硖石,在桐城者曰南硖石。薛氏谓淮西山泽无水隔者,有六安、舒城走南硖之路,南硖所以蔽皖也。汉建安十九年,孙权攻皖,张辽自合肥驰救,至硖石,闻城已破,筑垒硖石南而还,谓之南硖戍。吴黄武六年,曹休攻皖,陆逊、朱桓等拒之。桓曰:休非智勇名将,战必败,败必走,走当繇硖石、挂车,此两道皆险隘,若以万兵柴路,则彼众可尽,而休可禽,禽休则可乘胜长驱,进取寿春,以规许洛,此万世一时也。逊不可。及战于石亭,休果败,追至硖石,斩获无算。会贾逵援休,吴兵断硖石者退走,逵据硖石,以兵粮给休,休军乃振。今山为控扼要口,北距庐、凤,南指江、黄,此为通道。○龙眠山,在县西北五十里,与庐州府舒城县接界,岩壑甚胜。《纪胜》云:山与舒城、六安、太湖、怀宁诸县接界。似误。今详见舒城县。挂车岭县西四十里。即朱桓所谓“硖石、挂车,两道皆险隘”者也。《志》云:上有挂车石,汉都长安,江淮往来,此为要路。《九域志》桐城县有挂车镇,以挂车岭而名。
  ○大江县东南百三十里。上自怀宁县之长风夹,下至无为州界之六百丈墩,凡百二十里,皆属县境。《史记》:秦始皇三十七年,自云梦浮江渚,至丹阳。《括地志》:江渚在同安县东,或曰即枞阳也。枞阳河县东南百二十里。其源自怀宁县界之莲湖,引流入界,经县南百三十里为石塘湖,又东流绕枞阳故县,曰枞阳河。府西北境诸川及县东北诸川,皆汇流入焉,达于大江。汉武薄枞阳而出,陈友谅自枞阳寇池州、太平,是也。《志》云:枞阳东十余里接三江口,有铁坂洲、罗塘洲、木鹅洲,皆在江滨。相传周世宗与南唐割江为界,以木鹅浮江中,随其所之,以定南北,鹅沿洲东下,故以木鹅为名。又有老洲,在县东百里,西南去枞阳六十里,六百丈巡司置于此。○长河,在县东南百三十里。其源为双河,一出鲁?共山,曰东河,一出洪涛山,曰西河,流经城东三十里,为孔城河。又有白兔河,出县东南六十里独山湖,亦流合焉,汇流为长河,达枞阳入江。
  源子港县东三十里,下流入江。《志》云:县东百有二十里,有破?罡、竹子、白荡诸湖,其白荡湖亦曰民池湖。又有[C048]山湖,在县东南百二十里,[C048]山之水注焉,皆回环相接,达源子港入江。○桐溪,在县城东,源出龙眠诸山,绕城而南,引流入城,曰桐渠,复南出溉民田,下流入枞阳河。
  团亭湖县南六十里。《括地志》:湖水发源南硖石山,与白石湖相连,湖中有两小山亭,亭高峻,白石皎然,故有团亭白石之号。昔时枞阳湖水绕团亭湖,与江水合而东流,今陵谷变迁,非复旧流也。○练潭,在县西南七十里,郡北高河、黄马河诸水,俱汇流于此,引而东南,曰古湖,又东南达于枞阳。《志》云:古湖在县南百里。
  ○北硖关县北四十里,以北硖山而名。道出舒城,有巡司戍守,亦为北硖镇。
  浮山寨在县东浮山下。明初,徐达攻安庆,自无为州登陆,夜至浮山寨,击败敌兵,又败贼于沙河,进克潜山。沙河,今见潜山县。○西阳戍,或云在县东北。魏太和初,贾逵自豫州进兵取西阳,向东关,盖道出县境云。
  孔城镇在县东三十里,以近孔城河而名。县东南八十里又有汤镇。《志》云:县东百八十里有源子港巡司,地名汤沟。又有马踏石巡司,在县东南三十里,地名枞阳下镇。又练潭镇,在县南六十里,以近练潭而名。
  吕亭县北十五里。相传吕蒙尝驻师于此。宋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蛮民立吕亭左县,属晋熙郡,县寻省,即此地也。今为吕亭驿。《志》云:初为北峡驿,洪武十五年改置。又陶冲驿,在县西南四十里,地名三安。《志》云:驿旧置于沙口陂,洪武十五年改置,道出潜山县。
  潜山县府西北百四十里。又西北至六安州霍山县三百六十里,西至太湖县百里,东至桐城县百三十里。本怀宁县之清朝、玉照二乡,宋置四寨。元至元中,立野人原寨。至治三年,始置潜山县。县无城,今编户六十里。
  ○?山县西北二十里。绵亘深远,与六安州霍山县接界,即霍山矣。旧《志》:潜山与皖公、天柱三峰鼎峙,层峦叠嶂,为长淮之捍蔽,说者皆以?、皖、天柱为三山,其实非也。盖以形言之,则曰?山,谓远近山势皆?伏也;以地言之,则曰皖山,谓皖伯所封之国也,或谓之皖公山,亦曰皖伯台;以峰言之,则曰天柱,其峰突出众山之上,峭拔如柱也。名虽有三,实一山耳。或又谓山南为皖,山北为潜,雪山盘其东,霍山屏其西。皆即一山而强为之说耳。《图经》:?山高七千有二十丈,广二百五十里,周五百里,道家以为第十四洞天,有峰二十二、岭八、崖五、岩十二、原四、洞十、台四、池三,其瑰奇秀丽,不可殚纪。《汉·郊祀志》:武帝登礼?之天柱山。又《尔雅》:霍即天柱山,?水所经。山或以邑名,或以水名,《志》亦谓之?岳也。详见前六安州霍山县。
  天堂山县西北百四十里。四壁高峻,中敞如堂,平广可容万骑,昔尝屯兵于此。中有温泉及龙湫,又有黄沙、碎石、清风、飞旗诸岭及双乳峰、主簿原,旁为连山,曰罗源、后霍、公盖、金龟、鲤鱼及东山、后山、嬴山诸山,左右环合,称为绝险。旧有天堂寨,多事时,往往为跳梁者所据。今有天堂山巡司,在县西北百里。○牛眠山,在县北七十里,以形似名。近有牛眠寨,为据险处。《志》云:山麓有金镜潭,甚深。又北三里曰水吼岭,控天堂之胜。又昆仑山,在县东北六十里,上有泉,近置昆仑寨于此。其相近者曰龙隐山,亦名白涯山,近有白涯寨。
  驾雾山县南三十里。峰峦高峻,驾云雾之上。三国时魏人尝屯兵于此。又白云山,在县南八十里,绝险壁立,上有平坡,悬桥以升,可容万人。近时有白云寨,结于此下。有岭曰惟岭,溪曰浒溪。其相近者又有无愁山。○闵山,在县西八十里,有果老岭,产茶甚佳。山最深处曰蟠山,以蟠曲名也。《志》云:县西北六十里有寨石岭,与六安州接界,西南八十里有分流岭,与太湖县接界。
  ○皖水县西北二十里。《志》云:出天堂山之龙潭,经乌石陂,至县东二里之崩河,合于?水。其?水亦出天堂附近之罗源山,流为开源涧,亦曰埭口,经水吼岭、吴塘堰,至县治西,转北而东,合于皖水,达府西石牌口,下流入江。《志》云:皖水一名后河,?水一名前河,经县治西分二流,支河出县南,亦曰黑河,正河绕出县北,俱达于后河。
  沙河县东六十里。出昆仑山,南流合府北黄马河诸水,汇于练潭。元至正十九年,明师破伪汉兵于青山,进向潜山,伪汉将郭泰,引兵涉沙河逆战,明师破斩之,进克潜山,是也。黄泥港县西北二十里。太湖县境之水,汇流于此,合于?水。又青河,在县西十里,亦出?山,合溪涧水,达于?水,曰青河口。
  南湖在县治南。一名灵湖,亦曰南园。三面倚城,多古木,渟泓涵浸,宜于植莲。又有雪湖,在县治西。
  吴塘陂县西二十里,?水所注也。亦曰吴陂堰。《魏志》:扬州刺史刘馥开吴陂,以溉稻田。建安十九年,曹公遣朱光为庐江太守,屯皖,大开稻田,吴吕蒙与争处也。或曰塘即朱光所开。一云吕蒙凿石通水,灌稻田三百顷,亦即此陂也。《通释》:陂在怀宁县西二十里。
  ○驾雾关在县南驾雾山下。又县东四十里有龙井关,地名西堡,悬为瀑布,最为奇胜。○大关,在县西四十里,地名笼口。又西十里有小关,地名茅岭。
  野人原寨县西北十五里。宋景炎二年,刘源等于此起义兵兴复,克黄州及寿昌军。元置寨。《志》云:县有旧寨二,野人原及天堂寨也。其新寨五十有八,俱绕潜山之麓。其著者为西关、皖涧诸寨,在潜山前;又大河山、小河山、张家、飞旗、从龙、张山、双峰、红岩、太平、堆金、伏龙、安龙、桃园、玄圃诸寨,在潜山后;排牙、梅家、胡卢、马园、石泉、白马诸寨,在?山西南;昆仑、马鞍、英窠、独山诸寨,在?山东;外又有埭口、青水诸寨,皆在县界。有事时,豪民多结聚于此。沙湾店县东十里,道出桐城。又县西三十里曰桃花店,道出太湖县。西南二十里曰八字店,道出望江县。○拨蒿坂,在县西二十里。又车辋坂,在县南三十里,有青山渡。县东北百里又有黄石坂,与英窠山寨相近。又青口驿,在县东北五里,亦出桐城之道也。
  太湖县府西北二百二十里,西北至六安州英山县二百十里,西至湖广蕲州百二十里,西南至宿松县八十里。汉皖县地。刘宋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蛮民立太湖左县,属晋熙郡,以地有太湖也。开皇初,改县曰晋熙,属熙州。十八年,复曰太湖县。唐属舒州。绍兴中,省入怀宁县,寻复置。今县无城,编户六十八里。
  ○青城废县县东四十里。《志》云:曹魏将曹仁所筑,唐武德中置县于此,寻废。又东陈废县,在县东南四十里。《寰宇记》:萧齐所置,陈大建五年废。○荆阳废县,在县东四十五里。唐武德中,置荆阳县,旋废。又大湖故城,在县东北二里。《志》云:刘宋时置县于此。○司空山县西北六十里。高耸云表,上平坦可数亩,谓之司空原。旧有寨垒,又有洗马池,虽旱不涸,半山复有清泓,旁有雷洞,甚深邃,旁又有小鸦岭。《志》云:山高七里,周四十里,又西北五里曰雷公岩,削壁万仞,称为奇胜。四面山县东北十里。山方而锐,四面如一。又三峰山,在县东北九十里,有三峰并峙。○嵯峨山,在县北二十里,又北二十里曰天头山。俱以高险名也。又北八里曰独阜山,亭亭秀峙,迥出群峰中,因名。○大尖山,在县北九十里,山崇隆而耸峙,群山皆出其下。又北九十里有珠子山,孤峭干云,有关与英、六为限。
  新寨山在县西南十里,壁立险阻。又有龙门山,在县西南十三里,两山对峙,状如龙门。又县南三十里曰香茗山,上有?朱砂。○九重山,在县西三十里,以盘回绵亘而名。又夹罗山,在县西二十里,以夹罗溪而名,其土沃。○隘口岭,在县西北二百里,接英山县界。又县北六十里有青枫岭,接潜山县界。
  ○罗溪河县西北二十里。出司空山,流经县西一里,汇于马路河,经县治而东,流六十里至潜山县界之黄泥港,又东南会于潜水。《志》云:县境群川自西北出者,大率汇于马路河,归于黄泥河,合潜水而入大江云。○南阳河,在县西南六十里,源出湖广蕲州之沙河。又有白沙河,在县西南百六十里,流合南阳河,东汇于马路河。后部河县西北百二十里。其上流为银河,源出潜之天堂山,入县境,经横崖而入后部河。又有羊角河,源出英山,入县界,流八十里而汇于后部河,并流而东南,凡六十里,合龙湾河,亦东达于马路河。《志》云:羊角河在县西北二百里,银河在县西北百六十里,龙湾河在县西北六十里。
  双河县东南五里。源出四面山,萦回曲折,流合罗溪诸河,而达于黄泥港。又铜冲河,在县东十五里,中有铜矿,其下流合于双河。○思常河,在县南三十里,与宿松县分界。又有棠梨河,在县西十里,源出龙门山,东南合于思常河,入潜山县,亦汇于黄泥港。太湖在县西南。县西诸山溪之水,钟而为湖,东南流经望江县,入于大江。今为平陆。《志》云:县有大湖、小湖、陆钟、仰天、黄里诸湖,故有五湖之名。今县东四十里有小池,置驿于此,或即小湖也。余皆湮没不可考。○翟公堤,旧《志》云:在县西南。元末,县尹翟居仁所筑,民至今赖其利。
  ○张安抚寨在司空山上。宋亡,有安抚张德兴者,立寨于此,以图恢复,与元人相持十余年,为元将昂吉儿所袭,兵败,死之。寨有五门,曰太平、曰欢喜、曰朱砂、曰前部、曰后部,今故址犹存。○桃花寨,在县西八十里,与蕲州接界。
  白沙镇县西百二十里,有白沙巡司。又县北百二十里有后部巡司。又小池巡司,在县东四十里。明初置,寻革。今池口驿设于此。《志》云:县西北九十里,旧有南阳巡司,今亦废。
  载阳桥在县西三里。造舟为梁,南通望江,西通宿松、黄梅。《志》云:县西一里马路渡,向为津济要口,近迁渡于此。
  宿松县府西南二百七十里。东南至江西彭泽县二百五十里,西至湖广黄梅县九十里,东北至太湖县八十里。汉皖县地。晋末,侨置松兹县,属庐江郡。梁置高塘郡。陈大建二年,吴明彻等伐齐,高塘郡来降,是也。隋开皇初郡废,改县曰高塘。十八年又改为宿松县,属熙州。唐武德四年,置严州于此。八年,州废,县属舒州。宋因之。绍兴中,省入望江县,寻复置。县无城,今编户十六里。
  ○松兹废县县北五十里。晋以后,侨县治此。今其地曰仙田,有嘉禾无种自生。《志》云:县北三十五里又有旧县埠,其河亦曰旧河。
  ○得胜山县南四十里。元末,余阙守安庆,尝败贼于此。其相近者曰大炉山,上有铁冶。又跨池山,在县南六十里,多事时,每为兵燹之冲。○烽山,在县东北六十里。山高敞,可以瞻望。高齐时,淮南与陈人分江为界,尝置烽火于此,因名。
  马头山县东八十里,峰岫纡回,岩嶂屈曲,以形似名。晋咸和三年,谯国内史桓宣以祖约作乱,帅众屯此。约自寿春遣祖涣等袭湓口,攻皖,因攻宣。毛宝驰救,击却之。○陈汉山,在县西北八十里,相传昔有陈汉者结寨于此。其地险固,豪民往往据为屯聚之所。又严恭山,在县北三十里。山突起五十余丈,环亘十余里,唐严州以此山名。其相近者曰龙门山,又北十里曰石门山。
  小孤山县东南百二十里,与江西彭泽县接界。旧时峙江北岸,与南岸群山对峙,为控扼处。元天历中,立铁柱于山上,长三丈有奇,曰海门第一关,江流经此,湍急如沸。至正中,余阙守安庆,倚小孤为捍蔽,小孤败,安庆遂不支。既而明师西讨,至小孤,其守将丁普郎迎降。未几,明帅复繇陆道而进,自宿松抵小孤。成化二十年,江水忽分流于山北,流日益广,自是屹立中流,大江澎湃,环于四面。山有石级百十有一,纡回而上,岩林泉石,颇饶胜致。其南下曰彭浪矶,矶躅为马当山;北下为蛾眉洲,与小孤相映带。正德十四年,宸濠以南昌叛,遣将犯小孤,沿江焚掠,进寇望江,抵安庆。说者谓小孤、安庆如唇齿相维,为金陵西面之险云。今详见江西彭泽县。小隘岭县西南八十里,与湖广黄梅县分界。《志》云:县西百三十里有寨子镇,即黄梅境内矣。又窑岭,在县西二里,以地多陶冶而名。○凿山洞,在县东十五里,洞可容千人,为古仙栖隐处。
  ○大江在县南百二十里。《江防考》:小孤山为江面险要,大江经此,分流东下,入望江县境。有小孤巡司,与安庆、九江官兵以时巡哨。小孤之上二十里曰杨家洲,下十五里为毛湖洲,稍东为沙湾角,俱盗贼出没处也。
  龙南莲若湖县南三十里。中有浮洲,涌若螺黛。又东南三十里为白荆湖,其相接者曰湾池,上有山。又有污池市及污池渡,中分三十六段。又有棠梨湖、小黄湖,俱相连接达于县东八十五里之张当池,趣望江县之泊湖,至雷港入江。○大、小豆溪,在县东三十里。又县东六十里曰大、小伯涝河,合流于张富池,接杨湾口,达于泊湖。
  摄湖县西南四十里。又西南十里曰麻湖,其相接者曰牌湖、周泊湖。又西南八十里曰?湖,周回甚阔,中产?鱼。又西南注于江。《志》云:县北六十里有三溪河,其水出蕲黄境内,有三泒,流入县境,汇于隘口,南入大江。○浮湖,在县东南六十里。又东南十里曰黄湖。又县东南百里曰茅湖,皆相通注,汇于望江县之泊湖。
  桑落洲县南百三十里。《寰宇记》云:洲在县西南百九十里,与浔阳分中流为界。江水自鄂陵泒而为九,于此合流,谓之九江口,即刘毅为卢循所败处。又东为武林洲,即桑落洲之尾也。今详见江西德化县。○孟洲,在县南四十里,洲连龙湖。又有黄洲,连竹墩渡,其相近者曰黄陂洲。又南四十里曰杨柳洲。《志》云:县东四十里有望子洲,其相连者曰大泊湾。
  ○泾江口镇在县西南,有巡司。《志》云:小孤巡司而西六十里,有泾江口巡司。又西六十里为归林镇,有归林滩巡司,俱濒江戍守处。○枫香店,在县北四十里,亦曰枫香坂,向有枫香驿。明崇祯十年,流寇犯境,官军御贼于此,败绩。
  屏风寨在县西三十里西源山中。其山自麓至顶,有九井相贯,层岩峭壁,险固可恃。《志》云:县有寨十,在县北者曰九层、田氏、伞架、土峰、城河凡六寨,在县东者有北林、石氏二寨,县西北又有白牙、东林二寨,与屏风为十寨云。望江县府西南百十里。东至池州府东流县百二十里,南至江西彭泽县百里。汉皖县地。晋置大雷戍。东晋义熙中,置新治县,属晋熙郡。陈置大雷郡治此。隋废郡,改县曰义乡,属熙州。开皇十八年,改曰望江县。唐武德五年,置高州,寻改为智州。七年州废,县属严州。八年属舒州。宋末,尝迁治于东流县之香山镇。元还旧治。今无城,编户二十四里。
  ○大茗山县西北六十里。其旁出者曰小茗山,两山东西相向。大茗之巅,有巨石耸峙,顶平如砥。小茗之上有莲花峰,峻削而秀丽。又南十里为凤栖、鹧鸪、石灰、悬项诸山,互相映带。○嵯峨山,在县西七十里,东去大茗山十里,一名箬山,西北接太湖县界。《志》云:山下有连塘城,相传刘裕与卢循战处也。磨?山县北三十里。泉石颇胜。又北二十里曰宝珠山。山近漳湖,滨湖诸山皆伏,山独圆秀而杰出,因名。○周何山,在县东一里。《志》云:周瑜及何无忌皆曾驻军于此,因名。○大江县南十五里,南接蛾眉洲,东北流入怀宁县界,西去县城亦三十里。《江防考》:大江上自宿松县毛湖洲,下接怀宁县皖口镇,凡百五十余里。《宋志》:自浔阳柴桑沿流三百里至望江,是也。
  泊湖县西四十里。自宿松县界龙南诸湖及县西境之水,俱汇于此。经县南五里,曰杨溪河,其水束泊湖之口,亦曰潵水口,又导流为诸溪港,绕县而东下,达县东三十里之雷港入江。今徙从县南十五里之华阳镇,注于江。又鲚湖,在泊湖西五里,亦自泊湖分流,达于杨溪。
  漳湖县东北六十里。其上流为武昌湖,在县东北三十里,受茗山、凤溪诸溪涧及县北群川之水,汇而为湖,广十里,袤三十里。又东北十里为青草湖,相接者曰白土湖,会上流诸水,其涨弥天,又东北汇于漳湖,导流为埭沟河,达府西皖口入江。其支流达县东北七十里之路灌口,亦入于江。○慈湖,旧在县北十八里。《志》云:县北二十里有石子港,源出县西二十里之雪凉泉,汇慈湖、孝感诸水入于武昌湖。明初,安庆为陈友谅所袭陷,明师复克之,命徐达等追友谅至慈湖,焚其舟,是也。孝感山,在今县北十五里,其水亦注于慈湖。又县西北有大小豆溪,自宿松分流,达慈湖入江。
  悬步河在城南。其西南六里有白涧,流径城南二里,会于龙潭,合上流诸水,汇为悬步河,又东南合于杨溪河,入江。又后溪河,在县北十里,其水分青草、白土诸湖之水,会诸溪流,合于悬步河。
  马头河县北五十里。亦受大茗诸山之水。县西北四十里鸦滩之水,亦流汇焉,下流入武昌湖。又芦薪河,在县西北三十里,源出鹧鸪诸山,亦流入武昌湖。○埭沟河,在县北六十里,受漳湖诸流,连怀宁县境之沙滩,又东经石库渡,至皖口入江。
  雷池县东三十里。源出宿松县界,东流二百余里,经县东南,积而为池,又东十五里入江。三国时,有雷池监,孟宗尝为雷池渔官,是也。其入江处,亦曰雷港,亦曰雷江口,亦曰大雷江。晋咸和二年,苏峻以历阳叛,温峤欲自江州入卫,庚亮报峤书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义熙六年,刘裕讨卢循,军于雷池,进军大雷,分兵屯于雷江西岸,先备火具,循自湓口来战,不胜,回泊西岸,岸上军发火焚之,循败走。宋孝建初,江州刺史臧质叛,使其党鲁弘下戍大雷。泰始初,晋安王子勋举兵江州,遣将军俞伯奇断大雷,禁绝商旅,又以甲士五千人出顿大雷,于两岸筑垒。明年,子勋将刘胡等军败,悉发南陵诸军,烧大雷诸城而还。梁承圣初,王僧辨等讨侯景,自寻阳东下,军于大雷。陈永定二年,以王琳军寻阳,遣军拒之于大雷,既而琳引军来攻,不克。今县城本名大雷戍,盖以雷江为名。明正德七里,流贼刘六等自黄州趣京口,道雷港,寻又自通州经雷港,趣九江,未几,复繇雷港犯金陵。盖雷港为滨江要防也。旧置雷港镇,有巡司戍守,兼置雷港驿。天启中,雷港为浮沙所塞,于是巡司废,驿移于华阳镇。
  ○杨湾镇县南三十里。有杨湾口巡司,今移司于东十里之急水镇。《志》云:南阳外有方公堤,达急水镇。明天启中,县令方懋德筑。○华阳镇,在县南十五里。《志》云:镇滨江,与宿松界沙湾角、毛湖洲一带,形援相接,向为奸盗渊薮,有官军巡戍。又新沟镇,在县西。县北又有埭沟镇。西圩县东北六十里。周三十余里,堤长三千九百七十余丈,阔十丈,高二丈,圩中田三万七千余亩。《志》云:孙吴时屯皖口,得谷数万余,即此圩也。
  附见:
  安庆卫在府城内,洪武初建。
卷二十七 南直九
  ◇太平府东至江宁府溧水县百六十里,南至宁国府百七十五里,西南至池州府四百五十里,西北至和州九十里。自府治至京师二千五百九十里,至南京百三十五里。《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吴地,后属越。战国属楚。秦属鄣郡。汉属丹阳郡。晋属丹阳、宣城二郡。咸和中,侨立淮南郡兼侨置当涂县,治于湖,后又尝侨立豫州治芜湖,后或治姑孰,或治于湖。详州域形势。宋为淮南郡。齐尝置南豫州州在建康之南,亦曰南州。梁末,亦为南豫州治姑孰。陈因之。隋灭陈,改属蒋州。唐武德四年,复置南豫州。八年,州废,改属宣州。五代时,南唐置新和州于此,寻改雄远军。宋开宝九年,改曰平南军。太平兴国二年,改为太平州。元为太平路。明初,改为太平府,直隶京师,领县三。今仍曰太平府。
  府控据江山,密迩畿邑。自上游来者,则梁山当其要害;自横江渡者,则采石扼其咽喉梁山、采石,详见前名山,即府境形胜也。金陵有事,姑孰为必争之地。东晋以后,尝谓京口为北府,历阳为西府,姑孰为南州,而南州关要,比二方为尤切,地势然也。王应麟曰:太平,江津之要害也。左天门,右牛渚,铁瓮直其东,石头枕其北,襟带秦淮。自吴迄陈,常为巨屏。
  当涂县附郭,汉丹阳县地。晋太康三年,分丹阳置于湖县。咸和中,以江北当涂流民南渡者众,乃于于湖侨立当涂县及淮南郡。隋罢淮南郡。徙当涂于姑孰,属蒋州。唐初为南豫州治,州废,以县属宣州。乾元以后,县属升州。南唐属雄远军。宋属太平州。今编户一百六十九里。○姑孰城今府治。汉丹阳县地也。迫临江渚,商贾凑集,鱼盐所聚。东晋时,置城戍守,并积盐米于此,城南临姑孰溪,因曰姑孰城。咸和二年,历阳内史苏峻据郡叛,使其将韩晃等袭陷姑孰,取盐米。兴宁二年,桓温自赭圻移镇姑孰。咸安二年,桓冲为豫州刺史,戍姑孰。宋元嘉三十年,武陵王骏讨元凶劭,至南洲,降者相属,即姑孰城南也。又大明七年,校猎于姑孰。齐永明十一年,宜都王铿为南豫州刺史,镇姑孰。东昏侯末,萧衍前军至芜湖,监南豫州事申胄弃姑孰走。衍进据之,既而齐主宝融自荆州东至姑孰,禅位于梁。梁承圣初,王僧辨等讨侯景,至姑孰,贼将侯子鉴败走。隋开皇九年,伐陈,韩擒虎自横江济采石,攻姑孰,半日拔之,寻移当涂县治此。后因之。《志》云:当涂城旧跨溪水上,唐元和中筑,周十五里,东西置水门,曰上下栅。张舜民曰:姑孰溪旧经太平州城内。陆游曰:姑孰城在当涂北。今州城正据姑孰溪,溪亦名姑浦。《江源记》:姑浦口南岸立津,以讥行旅。是也。宋建炎中,郡守郭伟筑新城,减旧城三之二,限溪流于城外,西入江,后屡经修筑。宝庆二年,更置南北二水门,又增瓮城一。绍定中,复修城浚濠,环城为备。元仍旧址。明初克太平,既而陈友谅来争,城西南俯瞰姑溪,友谅乘水涨,以巨舟薄城,士卒缘舟尾而上,城遂陷。友谅败,常遇春驻守,乃改筑今城,南距姑溪三十余步,城遂完固。有门五,南面门二,左曰南津,右曰湖孰,东面曰行春,西面曰澄江,北面曰清源。城周六里有奇。
  于湖城在府南三十八里。汉丹阳县地。三国吴为督农校尉治。晋太康二年,始立于湖县,属丹阳郡。太宁初,王敦自武昌移镇姑孰,屯于湖。咸和初,侨置淮南郡于此。宋大明六年,以淮南郡并入宣城郡,移宣城郡治于湖,又南豫州亦治焉,寻复为淮南郡治。隋省郡,又并县入当涂。杜佑曰:当涂城即姑孰城,于湖故城在其南云。又丹阳城,在府东北八十里,与江宁府接界。今为丹阳镇,详见前。
  ○采石山府西北二十五里,滨江为险。昔时自横江渡者,必道采石趋金陵。江津襟要,此为最冲。亦曰采石圻。《志》云:采石以昔人采石于此而名,其石突出江中,渡江者繇此登跻。今为采石镇,置采石巡司及采石驿。又南里许曰牛渚山,亦曰牛渚圻。俱见前名山采石。
  博望山府西南三十里。亦曰东梁山,与和州西梁山夹江对峙,石矶北出,江流激射,亦谓之梁山矶。又名天门山,亦曰蛾眉山。详见前名山梁山。白?山府东五里。本名楚山,晋桓温游此,奏《白?之歌》,因改名焉。登其上,则群山环列,江湖萦带,称为佳胜。或谓之蒲山。《南宋书》:大明七年,巡于湖,至蒲山。即此山矣。○黄山,在府西北五里,一名浮丘山。山有刘宋时离宫及凌敲台、怀古台,并浮图在焉。《志》云:凌敲台周五里一百步,高四十丈。又金山,在府北十里,昔时出铜,与金类,古所谓丹阳铜也。
  龙山府南十里。桓温尝以九日与僚佐游宴于此,陈宣帝谓“郡之形胜,牛首北临,龙山南指”者也。《金陵志》云:山在建康西南九十五里,周二十五里,高百二十丈,稍南为九井山,相传桓温所凿。晋元兴二年,桓玄筑禅位坛于九井山北,即此。伏滔《北征记》:九井山五井已堙,四井通大江。
  青山府东南三十里。一名青林山。唐武德七年,李孝恭等讨辅公┙败其兵于芜湖,公┙遣舟师屯博望山,复遣其将陈正通将步骑屯青林山,既而孝恭败公┙梁山之兵,博望、青林二戍皆溃。明初,太祖入和阳,元人置戍守于此。《志》云:山绵亘甚远,周八十里。唐天宝十二载,改名谢公山,以齐宣城太守谢眺居此。山顶有池及井,皆以谢公名也。宋郭祥正诗:重冈复岭控官道,北望金陵真国门。是矣。○石城山,在府东二十里,有石环绕如城,因名。
  褐山府西南三十五里,临大江。亦曰曷山,稍东即东梁山也。唐光启三年,杨行密自庐州谋取宣州,州帅赵?遣兵屯曷山,行密击败之。天复二年,冯弘铎据升州,引楼船兵袭宣州,杨行密将田κ帅舟师逆战于曷山,大破之。三年,田κ以宣州叛,行密使李神福攻κ,破之于曷山。张舜民《郴行录》:褐山矶在大信口稍西南,去芜湖县四十余里。是也。宋绍兴二年,命沿江岸置烽火台,当涂之褐山,其一处云。
  马鞍山府西北三十五里慈湖港口。《江防考》:山至江宁之烈山三十五里,至江宁镇四十五里马鞍,而东北五里即江宁接界之慈姥山也。又望夫山,亦在府西北四十里。《志》云:山周五十里,高百丈,正对和州城楼。○横望山,在府东北六十里,与江宁府接界,亦曰横山,《志》云:即春秋时楚子重伐吴所至之衡山也。
  ○大江府西北五里。《江行录》:大江自繁昌县西三十里荻港驿入府界,与池州府接境,过县北,折而东北流,有宗三庙,为沿江要地。又东至芜湖县,去繁昌凡百里。又东北四十里为东梁山,又东北四十里至采石矶,又东北六十里即江宁镇也。梁承圣初,王僧辨讨侯景至姑孰,景将侯子鉴度南洲,于岸挑战,又以舟?舟载战士。僧辨麾细船令退缩,留大舰夹泊两岸,子鉴之众谓水军欲退,亟出趣之,大舰断其归路,合战江中,贼军大败。《宋志》:郡滨江为险,牛渚、天门最为形胜,诚东南之巨镇也。
  丹阳湖府东南七十里。旧《志》云:应天、广德、徽、宁境内之水,汇而为三湖,曰石臼,曰固城,曰丹阳,而丹阳最大,东西七十五里,南北九十里。其一支自芜湖县入江,又分为别流北过大信,经天门山入江;其一支接溧水县境,合诸溪港之水,北会姑孰溪,经府南北,过江口渡,又北过黄山渡,出抵采石矶,入大江。俗以芜湖之流为南股,当涂之流为北股。其上源详见江宁府高淳县。
  姑孰溪在府南二里。自丹阳湖引流而北,合支流诸水,汇为姑孰溪,亦谓之姑浦。又西过鼍浦,经城南,谓之南洲津。又西北至府西五里之江口渡,复北经黄山渡,又北历牛渚、采石矶,至宝积山,入于大江。《志》云:采石之北,即宝积山,旧有取铜坑,因名。
  大信河府西南二十五里。大江自天门山南酾为夹河,曰大信,下达采石入江,亦谓之南浦。刘宋孝建初,江州刺史臧质以南郡王义宣叛,与王玄谟相拒于梁山,质遣其党庞法起将兵趋南浦,欲自后掩玄谟,垣护之击破之。梁承圣初,王僧辨等讨侯景,至芜湖,景将侯子鉴据姑孰南洲以拒之。景遣人戒子鉴曰:西人善水战,宜结营岸上,引船入浦。浦即南浦。胡氏曰:今大信港也。《志》云:大信河自芜湖白岸湖分流,北过梅塘何,墓山之间,西过马鞍山,又西过大信下镇,会龙山港入江。今有大信巡司,亦曰东梁山巡司,置于府西南大信河口之大信镇。又匾檐河,在府西七里,亦曰古檐河,自大信河分流入江,亦有匾檐渡。
  新河府北二十五里。亦曰采石。《河志》云:在采石镇西,牛渚矶东。宋庆历中,以牛渚矶控江流之冲,水势湍激,为舟楫害,乃开新河于矶后,南接夹河,北达大江,舟行遂得安济。○黄池河,在府南六十里,东接固城湖,南至黄池镇,与宣城县分中流为界,西接芜湖县河入大江。唐大顺二年,杨行密保宣州,遣将刘威等击贼将孙儒于此,为儒所败。又天复三年,田κ据宣州叛杨行密,行密将台?败κ于黄池,是也。
  慈湖水府北六十三里。《志》云:旧有湖,后湮,其余水流入大江。《江行记》:自建康溯江而上,过白土矶,入慈湖夹。是也。吴将笮融尝屯兵于此。晋咸和中,苏峻以历阳叛,庾亮使司马流将兵据慈湖以拒峻,峻遣其党韩晃袭杀流。咸康初,以石虎南游,分命诸将屯慈湖诸处。梁太清二年,侯景以寿阳叛兵至慈湖,建康大恐。明初,徐达等破陈友谅于此。《元志》:慈湖接江宁县界,有巡简寨,今废。○芜湖水,《志》云:在府西南八十里,源出丹阳湖,西北流入江。汉末,尝于湖侧置县云。
  青堆沙在府西南二十里。或曰即青墩也。梁敬帝初,徐嗣徽召齐兵犯建康,陈霸先召周文育于湓城,嗣徽列舰青墩,至七矶,以断文育归路,寻为文育所败。《志》云:今芜湖县南有青墩河,亦曰青墩沙。
  ○陵口戍在府北三十里。或谓之东陵口。晋咸和中,苏峻自历阳济横江,登牛渚,军于陵口。胡氏曰:在牛渚之东北,亦江滨戍守处。黄池镇府南八十里,道出宁国府。有黄池公馆。《志》云:府东南二十五里有杨家渡,又东南与固城、丹阳诸湖相接。此为滨湖津要之所。○薛镇,在府东二十里。又东二十里为博望镇,道出溧水县。
  襄城桥府北二里。明初,太祖伏兵于此,擒元将陈?先。《志》云:府城南有南津桥,亦曰上浮桥;城西南又有彩虹桥,亦曰下浮桥,俱跨姑孰溪上。
  芜湖县府西南六十五里,西至庐州府无为州百三十里,西南至宁国府南陵县百十里。春秋时为吴之鸠兹邑。汉置芜湖县,属丹阳郡,以地卑蓄水,而生芜藻,因名。后汉因之。晋咸和四年,尝为豫州治。宁康初,侨立上党郡及襄垣县,寄治芜湖,寻改芜湖为襄垣。宋、齐因之,属淮南郡。隋省襄垣入当涂。唐为芜湖镇。大顺中,杨吴复置芜湖县属升州。宋初属宣州。太平兴国三年,改属太平州。县无城,编户三十五里。
  ○芜湖城县东三十里,古鸠兹也。《左传》襄三年,楚子重伐吴,克鸠兹。汉置芜湖县于此,一名祝松,亦曰祝兹。吕后时,封徐厉为祝兹侯,或以为松兹也。后汉仍置芜湖县。后汉建安初,孙策破刘繇,太史慈遁芜湖山中,自称丹阳太守。十五年,孙权迎周瑜之丧于芜湖。皆此城也。后又使陆逊屯于此,先主尝谓权曰:江东形势,先有建业,次有芜湖。是矣。吴黄武初,徙县于今治。杜预曰:鸠兹,今皋夷也。《地志》以为皋慈。今县东四十里有鸠慈港。自晋以后,皆仍吴治。萧子显曰:芜湖浦水南入,亦为险要。晋大兴五年,王敦举兵武昌,东逼建康,至芜湖。咸和二年,宣城内史桓彝以苏峻作乱,起兵进屯芜湖,为峻党韩晃所败,晃遂进掠宣城。咸康初,石虎南游,命诸将列戍芜湖。梁承圣初,王僧辨等讨侯景,至芜湖,景将张黑弃城走。陈天嘉初,王琳东下,至栅口,侯景督诸军御之于芜湖。唐武德七年,李孝恭破辅公┙之兵于芜湖,进拔其梁山等镇。又天复三年,淮南将田κ以宣州叛,行密遣李神福自鄂州还军击之,κ使其将郭行?将水军屯于芜湖,以拒神福,行密使台?将兵应之。盖滨江镇戍,芜湖实为要冲也。今商旅骈集,明天启中,置榷关于此。上党城在县西南五里。东晋太元中,以上党流民侨置上党郡及襄垣县,后省郡为上党县,属淮南郡。宋元嘉九年,又省上党县入襄垣。○王敦城,在县东一里,敦移镇姑孰时所筑城也。陆游曰:芜湖即于湖,并大江有王敦城,气象宏敞。《晋春秋》《北魏书》皆言敦屯芜湖,故游疑以为即于湖也。○战鸟山县西南五里大江中。旧名孤圻山。相传桓温镇姑孰时尝屯于此,夜中宿鸟惊啼,温疑为官军至,因名。梁王僧辨等讨侯景,自江陵东下,军于大雷,景将侯子鉴方攻齐合肥,不下,还至战鸟,西军奄至,惧奔淮南,即此。隋、唐间,建灵山寺于此,因改曰灵山,亦曰战鸟圻。胡氏曰:淮南即姑孰也。又西南二里大江中有?枭矶山。?枭,老蛟也。矶南有石穴,广一丈,深不可测。《志》云:矶高千丈,周九亩有奇,往来者皆经其下。矶之西即无为州界也。大雷,今安庆府望江县。
  赭山县东北五里。《志》云:其山丹赤,汉丹阳郡盖以是山名。又驿矶山,在县北八里,临大江。南唐时,尝设馆驿,列市肆于此。○荆山,在县东十六里,有大小二荆山,小荆山在大荆山之东,有岩石之胜。
  七矶县西北十五里。梁末,徐嗣徽引齐兵据芜湖,列舰于青墩,至七矶,以断周文育湓城还建康之路,即此。一名碛矶。
  ○大江在县西五里。上至河口镇接繁昌县界,下至褐山矶接当涂县界,凡四十里,与和州对境。
  中江在县南。《汉志》注云:中江在县西南,东至阳羡入海,今县河东达黄池,入丹阳、石臼等湖,至银林堰,乃中江故道也。苏、常承中江下流,常病漂没,及五堰筑,而中江不复东,宣、歙之水,皆繇县西以达于江。《志》云:今长河在县南半里,源出广德、宣州之间,过县前西行,稍北五里注于大江。盖即丹阳湖之导流大江处,古所云中江者也,《宋史》:宣和七年,诏太平州判官卢宗原开江东古河,自芜湖繇宣溪、溧水,至镇江,渡扬子,趣淮汴,免六百里江行之险。盖亦循中江故流,而东北达于大江云。
  鲁明江县南三十余里。其上源即宁国府境内之青弋江也,昔尝穿港以酾丹阳湖,余水汇于石?危渡,西北注大江,流遂深阔。亦曰鲁港。相传旧有鲁明仲者居此,因名。《十国记年》:孙儒与杨行密争宣州,行密将台?于鲁江作五堰,以轻舟给行密食。五堰盖在鲁明江上源,即今高淳县之东坝矣。又宋末,贾似道军于鲁港,为元人所败。今有河口镇巡司,在县西南,与繁昌县接界。
  橹港河在县南。源亦出徽宁境内,流入县境,西注大江。今县西有鲁港驿。
  天城湖县东南十里,亦丹阳湖下流所汇也。其溢入处,为荆?港,一名天圣。又东有白岸湖,与当涂县接界。
  ○石?危市县南三十五里有石?危渡。《志》云:渡阔五里,即鲁明江之上流也。晋咸和中,桓彝尝屯兵于此,以拒苏峻。又县东四十里有鸠兹渡,在鸠兹港口,因名。
  繁昌县府西南百六十里。西南至池州府铜陵县百里,东南至宁国府南陵县八十里,西北至无为州百七十里。汉春?县地,属丹阳郡。晋属宣城郡。东晋侨置襄城郡及繁昌县。太元中郡废,县属淮南郡。宋、齐因之。梁末置南陵郡。陈置北江州。隋州废,又并县入当涂。南唐始复置繁昌县,属升州。宋初属宣州。太平兴国三年,改属太平州。旧治在今县西北四十里,明景泰末,始迁今治。县无城,今编户十二里。
  ○春?城在县西南,汉县,属丹阳郡。晋属宣城郡。元帝初,尝侨置襄城郡于春?县境,封子裒为襄城郡公。成帝时郡废。宁康初,改为阳?县,后废。宋白曰:春?城在南陵县西北一百五十里。
  赭圻城县西南十里,三国吴所署赭圻屯也。晋哀帝召桓温入朝,至赭圻,有诏止温,温遂筑城居此。温表云:春?县赭圻城在江东岸,临江西当濡须口二十里,距建康宫三百里,南有声里,北有高安戍,请城其地,是也。宋泰始二年,晋安王子勋举兵江州,其将孙冲之为前锋,据赭圻。沈攸之等自虎槛洲进攻,大破之,寻拔赭圻。建安王休仁自虎槛洲进屯于此。梁置南陵县及郡治赭圻城。陈置北江州于此。隋、唐时为镇戍,土俗至今称为故县城。
  ○磕山县南十里。上有龙池,大旱不竭。一名孤圻山,又名蜃居山。《志》云:山在江中。又凤凰山,在县西南二十里,下临荻港,有珠金沙。宋末,贾似道与蒙古相拒,尝驻珠金沙,走还扬州。
  老山县东北三十里。有三峰并秀。亦作姥山。或曰姥山,盖县西南江滨小山也。沈攸之破孙冲之于赭圻,追至姥山而还。又子勋将陶亮屯鹊洲,于姥山及诸冈分立营寨,及冲之败,亦各散还。沙洲移徙,姥山沦入江中矣。胡氏以为即巢湖中之姥山,似误。○隐静山,在县东南七十里,五峰环峙,泉石甚胜。又县东有浮丘山,有二峰及浮丘洞,又有龙池诸胜。一名隐玉山,相传浮丘翁隐于此。
  马仁山县南六十里。旧名马人山,唐贞元中改今名。上有五峰及岩池泉石之胜。山之西麓,即池州府铜陵县界。○大阳山,在县西,其相接者为小阳山,有龙池,虽旱不竭。山之西麓尽于江中,有板子矶,一名返秦矶。
  三山矶县东北四十里,临江滨。有巡司戍守。上至荻港巡司七十里,下至芜湖县河口镇巡司三十里,为滨江戍守之处。又县西北有黄石矶,濒大江,多黄土巨石,因名。
  ○大江县北十五里。上自荻港胭脂夹,与池州府铜陵县接界,下至河口镇,与芜湖县接界,凡百余里。与无为州及和州对境。江面广阔,凡数十里,中有洲,曰杨夹沙镇。
  荻港县西南二十里。自池州府铜陵县流入境,注于大江。东岸与赭圻城相属,西对无为州,乃江流之险要。今县西北四十里有荻港镇,置巡司戍守,兼设荻港驿及河泊所于此。○上峨桥河,在县南,源出浮丘山,接县东之苎田港,又西接苍龙洲,下流注于江。
  小淮水在县东六十里。自宁国府南陵县流经县境,入芜湖县界,会于石?危渡,为鲁港之上源。
  浓湖在县西南三十里。宋泰始二年,沈攸之破赭圻,子勋将袁觊等军于鹊尾,与攸之相拒于浓湖,张兴世请帅奇兵潜出浓湖之上,夺其钱溪,攸之等因进攻浓湖,以缀觊等之兵,是也。今湖已湮废。《志》云:县西南二十余里有官庄湖,即荻港支流所汇也。或以为浓湖之余浸。
  虎槛洲县东三十五里。宋泰始二年,晋安王子勋举兵江州,诏建安王休仁督诸军讨之,休仁军南州,使沈攸之将兵屯虎槛,既而兖州刺史殷孝祖入援,诏引军向虎槛,休仁亦自南州进屯焉。陈天嘉元年,王琳伐陈,自湓城至栅口,陈将侯?自芜湖进军虎槛洲,琳亦出船列江西,隔洲而泊,及战,为?所败。栅口,见和州栅江。
  鹊尾洲县西南大江中。《左传》昭五年,吴败楚人于鹊岸。杜佑曰:南陵大江中有鹊洲,即古鹊岸也。宋泰始二年,晋安王子勋举兵江州,遣其将陶亮军于鹊洲,前锋孙冲之军于赭圻,既而亮以台军屡捷,召冲之还鹊尾。又刘胡自寻阳率众继至,与旧兵合十余万军鹊尾。寻又以袁觊督征讨诸军,帅楼船千艘,战士二万,来入鹊尾,是鹊尾即鹊洲也。今江中有数洲,其大者为杨夹沙镇,或以为即古之鹊尾云。○南陵戍在县西南,下临江渚。胡氏曰:六朝时,江州东界尽于南陵。盖滨江津要处,非今之南陵县。晋陶侃领荆、江二州刺史,自南陵迄于白帝,数千里路不拾遗,谓南陵也。义熙六年,卢循攻建康,不克,南还寻阳,留其党范崇民将五千人据南陵。宋孝建初,臧质以南郡王义宣叛,自江州趣建康,殿中将军沈灵赐将百舸破质前军于南陵。梁亦置戍于此。承圣初,王僧辨讨侯景军于大雷,遣前军侯填袭南陵、鹊头二戍,克之。宋白曰:南陵戍去今宣州南陵县百三十里。梁武因旧戍置南陵县,本治赭圻城,亦非今之南陵云。鹊头,今见铜陵县。黄浒镇县西南三十里。浒,一作火。有黄火河,汇于荻港。又新林镇,在县东南三十里。○县市镇,在县西四十里,稍北即旧县治也。《志》云:旧县治后山绝顶,上有缥缈台,下临大江,与濡须津相对。宋熙宁中,易名曰表里江山台。附见:建阳卫府治西南,洪武三十五年建。
  ◇池州府东至宁国府三百二十里,南至江西饶州府浮梁县三百八十里,西南至江西九江府五百五十里,西至安庆府百二十里,东北至太平府四百五十里。自府治至江宁府五百五十里,至京师三千一百五十里。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吴地,后属越,越灭属楚。秦属鄣郡。汉属丹阳郡。晋属宣城郡。宋、齐因之。梁属南陵郡。陈属北江州。隋属宣州。唐武德四年,置池州。贞观初废,仍属宣州。永泰初复置,亦曰秋浦郡《志》云:时割宣之秋浦、青阳,饶之至德,置池州。唐末,属于杨氏。南唐曰康化军。宋仍曰池州绍兴初,尝移江南东路治此。旋还建康。元曰池州路。明曰池州府,直隶京师,领县六。今仍曰池州府。
  府襟带江山,控扼肥、皖,居金陵之上游,当江滨之孔道。或自鄱阳而北出,或自淮南而南指,可舟可徒,郡亦设险之所也。宋取江南,以战舰先取其池州,而后步骑从采石南渡。金陵藩屏,岂惟安庆为要地欤?
  贵池县附郭。汉置石城县,属丹阳郡。晋属宣城郡。梁属南陵郡。隋平陈,县废。开皇十九年,改置秋浦县,属宣州。唐为池州治。五代时,杨吴改曰贵池。宋仍为池州治。旧府城周七里有奇,今周十四里有奇,为门七。编户三十九里。
  ○石城废县府西七十里,地名铁店,亦曰仓埠潭。汉县治此。《志》云:以东西两石山夹河如城而名。后汉建安四年,孙策西击黄祖,行及石城,寻以程普为丹阳都尉,屯石城。其后孙权封韩当为石城侯,邑于此。自晋以后,皆曰石城县。《水经注》:江水自石东入为贵口。是也。隋县废,寻改置秋浦县于石城故址。唐因之。杨吴徙秋浦于贵池,因曰贵池县,即今治。
  虎林城《志》云:在石城东十五里。孙权封子休为琅邪王,镇虎林城,是也。《括地志》:孙吴时虎林为戍守处,置督于此。太平二年,孙琳遣朱异自虎林袭夏口,至武昌,夏口督孙壹奔魏,盖沿江西上也。又有南太原城,《志》云:即故石城,梁初置太原郡于此,大同中废。今建德县,亦有太原城。○齐山府南三里。山有十余峰,其高齐等,因名。周必大《记》曰:唐刺史齐映所尝游也。山周围二十里,岩洞三十,有二泉,大小十一亭,台二十余,其九顶洞,亦曰翠微寨。山盖与九华之胜,并擅江南。其西有湖,亦曰齐山湖,中有小山,曰珠儿山,一名石洲。○六峰山,在府南二十里,有六峰竞秀。其相近者曰万罗山,以圆峰孤突,群山罗列而名。又南二十里,曰大楼山,孤撑碧落,若空中楼阁然。五山府东南六十五里。孤峰独出,其下散为五支,联络相属,巍然为群山之长。又三十六山,在府南七十里,云峰六六,上插晴空,与九华竞秀。又南十里曰七井山,上列七峰,涌泉七穴,山险峻,四时多寒。○碧山,在东十里濒湖,苍崖翠?,倒影沉碧。稍南曰石壁山,以形如削壁也。又渚湖山,在府东南四十里,绝顶有田,渊泉旁出,澄泓如练,蒹葭鱼鹭,若渚湖然,其田岁无旱忧。又铁券山,在府东六十里。《志》云:黄巢就降,受铁券于此。黄龙山府北五里。滨大江,有望江亭。稍西曰镇山,濒池口河。○百牙山,在城东北半里。《志》云:府治主山也。东麓曲水旋绕,曰落蓬湾。相传货舟辏泊于此,牙行百人登陇,以平其直,因名,上有浮屠。
  大雄山府西南三十里。群峰排戟,雄峙一隅。又府西三十里有大山,地名黄花坦,其东五里曰龟峰山,皆濒后湖。又专景山,亦在府西二十五里王家汊之右,俗呼砖井山,崇峦拱揖,支陇环伏,湖水摇光,茭荷交映,擅一方之胜。○白面山,在府西南六十里,雪崖拱北,如傅粉然,下有白面渡。又西南十里曰郎山,一名和龙山,下有玉镜潭。又秀山,在府西南九十里,叠嶂如屏,烟萝延蔓,下有仓隼潭,行旅往来,济渡于此。《志》云:府西南七十五里有水车岭,陡峻临渊,奔流冲激,若桔槔声。
  全山府西南百二十里。峰峦周匝,拱抱如环。又西南二十里曰城山,以山势周遭如城也。罗友贤寨址存焉。其相近者曰高明山,有高明洞,甚宏敞。《志》云:山在城西南百四十五里。○西岩山,在府西南百五十里。高万仞,周数十里。其相接者曰鱼载山,石壁断崖三级,每级寒潭渊澈,涌泉飞瀑,中有石如鱼,一名鲤鱼载山。又灵山,在府西南二百里,山巅有田百亩,水泉四时不竭。
  ○大江府北五里。自湓浦而来,至东流县西香河口而入府界,过县北,至吉阳河,凡六十里。又六十里至雁汊镇北,折而东六十里至李阳河。又二十里为乌沙夹,又四十里至池口,又东为麻布蓼、梅根、五埠沟,凡六十里而至大通河,又东则铜陵县也。自铜陵稍折而北为丁家洲,为钱家湾,为胭脂夹,为荻港,凡八十里接太平府繁昌县界,对境则安庆府桐城县至无为州也。东西几四百余里。旧《经》云:自马当顺流而界繁昌横江,凡五百里,府境诸水,悉流入焉。《宋史》:宣和六年,前太平判官卢宗原言:池州大江,乃上流纲运所经,其东岸皆暗石,多至二十余处,西岸则沙洲,广二百余里,俗谓之拆船湾,言舟至此必毁拆也。今东岸有车轴河口沙地四百余里,若开道入杜坞,使舟经平水径出池口,可避二百里风涛拆船之险,请措置开修。从之。《志》云:今近府之洲曰古夹、曰鸟落、曰官、曰新、曰上荷叶、曰武梁,其矶曰拦江、曰罗汉、曰黄龙、曰刘婆,皆滨江相接云。
  池口河城西五里。一名杜坞河。《志》云:城西四里有杜坞山,以唐杜牧尝游此而名,河经其下也。又有镇山,在城北五里,滨池口江,便民仓置于此。亦谓之贵池。源有五,一出石埭县西之栎山,一出府西南百八十里之古源山,亦曰源头山。一出洘溪,一出石岭,一出东源,众流会于秋浦,汇于府西南七十里之玉镜潭。又迤逦数十里钟为谷潭,决为炭埠港,注于杜坞,过镇山入池口河以达大江。亦谓之贵口。宋泰始二年,寻阳王子勋举兵江州,遣其将刘胡等军于鹊洲。既而台军张兴世营于钱溪,胡等粮运中绝。乃遣沈仲王步趣南陵,载粮数十舫至贵口,不敢进,兴世遣寿寂之等击败之,即此。张舜民曰:自铜陵舟行六十里至梅根港,又五十许里至黄池口。是也。唐以此名州。今有池口巡司,置于滨江黄龙矶上。
  清溪河在城南。源出西南之洘溪及石岭,与棠溪峡川之水交于白洋,汇于江祖潭,注于上清溪,沿流与上洛岭水会,绕于平天湖,涌于黄沙滩,过齐山湖,泻于济川桥,激于响水滩。又一源出县东南二十里大朴山,俗名太婆山,注于白沙河,折于虾湖,绕于东塘湖,合三水下流至下清溪达江,亦曰清溪口。《志》云:峡川在城南三十里。
  梅根河府东四十五里。其源一出九华山,泻于五溪桥,过黄屯,至府东四十里之斗龙山,沿流至府东五十五里之五埠河;一出太婆山,泻马衙桥,绕龙潭,与九华之流合,交于双河,又北达大江。亦曰梅根港。港东五里即梅根监,历代铸钱之所,有钱官司之,故梅根港亦曰钱溪。宋泰始二年,晋安王子勋举兵江州,遣其将袁觊等与沈攸之相拒于浓湖,张兴世言于攸之曰:“钱溪江岸最狭,去大军不远,下临回γ,船下必来泊岸,又有横浦,可以藏舟,千人守险,万兵不能过也。若以奇兵数千,潜出其上,因险而壁,见利而动,使贼首尾周皇,进退疑阻,中流既梗,粮道自艰。制敌之奇,莫过于此。”攸之从之。兴世遂率轻舸过鹊尾,夕宿景洪浦,潜遣别将黄道标,帅七十舸径趣钱溪,立营寨,引兵进据之。刘胡自鹊尾来攻,船入回γ,为兴世所败。胡氏曰:梅根港有铸钱监,故亦曰钱溪。回γ者,旋流为回,伏流为γ也。又为梅根渚。齐武帝云:昔经樊邓役,阻潮梅根渚。即此矣。李阳河府西六十里。源引大江,以江流之消长为盈缩,本名李王河,以李、王二姓居其地也。自河口出江中,有石,槎?牙横突,为栏江、罗汊二矶,奔流激荡,为运道患。五代晋时,南唐发运使周湛役三十万夫作支流,以避其险,自是往来无覆溺之患,谓之新河。其后江面日开,矶势颇安,而支流颇侵啮民田。明正德十一年,遂塞新河。《志》云:李阳河亦滨江要地也。宋德?初,元兵犯池州,游骑至李阳河。今设李阳驿及巡司,有官兵戍守。○黄湓河,在府西九十里。其源一出府西百里之西溪;一出建德县境内之良禾、乌沙岭,合于双河,播于东流境内之张家滩,沿于坦埠;一出县西南百二十里之祖山,绕于唐田,注于石龙潭,会于沙山,达大江。
  大通河府东北八十里,接铜陵县界。其源自青阳者四,一出九华山,一出分流岭,一出黄蘖岭,经木竹潭,一出水龙山,经双河,会于管埠;自铜陵者三,一出梅冲山,一出伏牛山,一出天门山,会于车桥河,与诸水交于将军潭,为大通河,流入江。今有大通巡司,属铜陵县。
  秋浦在府西南八十里。长八十余里,阔三十里。《志》云:池口河自石埭县之栎山,西流为管公明溪,历龙须河,会于秀山之苍隼潭,过白面渡,汇为秋浦,四时景物,宛如潇湘洞庭,繇池口入江。查村堰府西南百五十里。受诸山溪之水,引流溉田百余顷。又黄荆堰,在县西南八十里,亦受诸泉涧水以溉田。《志》云:府西南有东坑泉,出府西毛岭北,初仅滥觞,其流渐大,汇于玉镜潭。泉脉所及,引流作堰者,凡一十五所。
  ○梅根监府东五十里。亦曰梅根冶。自六朝以来皆鼓铸于此。张兴世营于钱溪,刘胡使陈庆引舸三百攻之,军于梅根,即此。《唐志》南陵县有梅根镇,今为梅根港,盖其地旧属南陵也。宋至道三年,以池州钱监为永丰监,或曰即故梅根监。
  乌石山寨府西南百里。唐永泰初,剧贼方清等聚兵于此,绝江为患,议者始置池州于秋浦,以?厄要害,是也。又城山寨,在府西百三十里。元末,建德土豪罗友贤聚众保障,遂为乱。至正二十年,我师取建德,以友贤归。二十二年,友贤复据城山寨以叛,欲通张士诚,杭、歙震动,既而徐达等讨平之。又峡山寨,在府西。宋开宝七年,曹彬伐江南,收峡山寨,进克池州,是也。
  黄屯府东南九十里。《志》云:唐乾符中,黄巢尝屯此,因名。有黄屯堰,稍东二里有石冈,即铁券山也。○杨梅坦,在府西九十里石岭镇。其地多杨梅,唐置杨梅馆,宋改为驿,今废。又石墨驿,旧在城东五十里,今废。青阳县府东八十里,东北至宁国府南陵县百十里,北至铜陵县九十里。汉陵阳县地,三国吴临城县地。隋秋浦县地。唐天宝初析置今县,属宣州,以在青山之阳而名。永泰七年,改属池州。杨吴时,升县为胜远军。南唐复旧。宋仍属池州,县无城。今编户十七里。
  ○临城废县县南五里。孙吴赤乌中,析陵阳、石城二县地置,属丹阳郡。晋属宣城郡。宋、齐因之。梁属南陵郡。隋废。今为临城镇。
  陵阳废县县南六十里。汉县,属丹阳郡。孙策讨祖郎于陵阳,擒之,是也。晋属宣城郡。咸康二年,避杜后讳,改曰广阳。宋、齐因之。隋改曰南阳,避炀帝讳也,寻废入泾县。唐武德三年,仍置南阳县,属猷州。八年,又废。猷州,见宁国府。泾县,今为陵阳镇。○九华山县西南四十里。旧名九子山。山有九峰如莲华,唐李白游此,改今名。高千仞,周百八十里,峰之得名者四十有八,岩十四,洞五,岭十一,泉十七,原二,其余台、石、池、涧、溪、潭之属,以奇胜名者甚多。江南名山,九华其最也。唐龙纪初,杨行密围赵?于宣州,?兄乾之自池州趣救,行密使其将陶雅逆击之于九华,败之,遂取池州。明初,常遇春守池州,陈友谅来攻,遇春伏锐卒于九华山下,而以羸弱守城,友谅至,伏发,缘山而出,循江而上,绝其归路,城中出兵夹击,友谅败遁。其相连者曰同山。又有帻山,亦在县南,与九华相接,巍峨如冠帻然。
  青山县北五里。县以此名。又古长山,在县东南三十里,秀拔群山。宋范仲淹尝读书其中,更名读山。又鱼龙山,在县南七十里,其深谷中有小鱼龙洞,又有大鱼龙洞,水分七流,互相交贯,中多奇胜,东南与石埭县接界。
  五溪山县西三十里。众流环绕,与九华对峙。其相近者曰清泉岭,泉涌石窟间,相传岳武穆饮马于此。○石龙山,在县东四十五里,蜿蜒如龙。又县东六十里曰峰山、大有山,皆与九华竞秀。其相近者曰金山,有金山镇,与南陵县分界。○五溪水县西二十里。五溪者,龙溪、漂溪、双溪、观溪、澜溪也,俱出九华山,合流而北,环绕于五溪山下,入贵池县境,汇为大通河入江。
  临城河在县南。《志》云:大通河之别源也。自县南分流岭,流经故临城县,为临城河,又经县西南十里之峡山,西会于大通河。○石堰,在县东四十里,诸山涧之水皆汇于此,有北山桥跨其上。明正统中,作石堰,山水瀑溢,往往圮坏。正德初,邑民章?做新安堰坝法,以薪代石,遇圮则修,又凿渠分流,以杀其势。其下流达铜陵县界,注于天井湖。又华湖堰,在县治南,通临城水,灌郭西田,民被其利。○九华寨在九华山。元季土豪赵普胜与陈友谅合兵攻安庆,置寨于此。又山有应天寺。五代唐长兴二年,吴宋齐丘入九华山,止应天寺,徐知诰强起之,更名应天寺曰征贤寺。
  刘公寨在县南。宋建炎中,张遇寇境,刘光世因险立寨,御之于此。又六泉口寨,在县西南,险固四塞。明初常遇春御陈友谅,倚以伏兵。又有查家马站,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元置站于此,今废,有查家渡。
  铜陵县府东北百二十里,东至宁国府南陵县九十里,北至太平府繁昌县百里,西北至庐州府无为州百五十里。汉陵阳县地。东晋末,为定陵县地,属淮南郡。隋并南陵县。唐末置义安县,寻废为铜官冶。南唐保大九年,改义安为铜陵县,移治铜官镇,属升州。宋开宝七年,改属池州。元因之。明初属宣州,寻复旧,县无城。今编户十五里。
  ○铜陵城在县东二十里,唐义安县置于此,寻为铜官冶。景福初,杨行密保宣州,为贼将孙儒所攻,欲退保铜官,是也。南唐移县于今治。其地亦名铜官镇。《寰宇记》:梅根监领法门、石埭二场,此即法门场,后为铜官镇,南唐因以铜陵名县。宋曹彬败南唐兵于铜陵,长驱而东。元末,星吉败徐寿辉于铜陵,遂复池州,即今县。其故城亦曰义安废县。今为顺安镇。
  定陵城在县东。东晋义熙中,侨置于芜湖县界,属淮南郡。宋、齐以后因之。隋废入南陵县。○胡城,在县东七十里,凡八所,相去二里许,不相联属。刘宋泰始中,晋安王子勋举兵江州,其将刘胡引兵东下,筑此屯兵,因名。○鹊头山县北十里。高耸临江,宛如鹊头。《左传》昭五年,楚以诸侯伐吴,吴败诸鹊岸。《唐志》宣城南陵县有鹊头镇。盖因山置镇。山在鹊洲之头,故名。宋元凶劭之乱,武陵王骏自寻阳东讨,军于鹊头。孝建初,南郡王义宣举兵江陵,东至鹊头。废帝末,邵陵王子元为湘州刺史,行至鹊头,会晋安王子勋举兵寻阳,不敢进,子勋长史邓琬遣兵劫迎之。泰始二年,子勋发兵东下,其将刘胡军于鹊洲,会张兴世营于钱溪,胡欲繇鹊头内路攻之,不果。既而袁觊以刘胡败遁,自鹊尾走至鹊头,与戍将薛伯珍皆走。梁承圣初,王僧辨讨侯景,遣侯?袭鹊头戍,克之。唐武德七年,李孝恭讨辅公┙,拔其鹊头镇。《宋系年录》:绍兴二年,命沿江岸置烽火台,鹊头山其一也。旧《志》鹊头与庐江西岸鹊尾相对,似误。铜官山县南十里。有泉源,冬夏不竭,可以浸铁烹铜。唐于此置铜官场。宋置利国监,山亦改利国山,岁久铜乏,场与监俱废。稍西有铜官渚。唐文德初,杨行密结和州上元之兵,自采石济,侵宣州,行密从铜官渚济江会之,即此。《寰宇记》:山旧产铜,供梅根监。○石门山,在县南十五里,两山石壁对峙如门。又南十五里有伏牛山及羊山,二山相接。县西南四十里又有天门山,其势耸插云表。又有马仁山,在县东南七十里,其东与太平府繁昌县接界。
  城山县东三十五里。四围石壁峭立,西南仅通一径,宛如城门。其上平坦,约数十亩,又有井,虽旱不涸,昔人恃以避寇。亦谓之赛城。又有青山,在县东二十里,一名十里青山,草木丛茂,四时郁然。○石?龙矶,在县北五里,濒江有三石门,水涸可出入,容数十人,一名五霞洞。又有矶曰羊山矶,在县北三十里,有羊山渡。
  ○大江县西北一里。自大通河与贵池县接界,下至荻港,与繁昌县接界。江中之洲,曰下荷叶,曰横港,曰曹韩,曰白沙,曰千斤,曰新涌,曰小芜,曰钱溪,曰丁溪。矶二,即羊山、石?龙也。《志》云:曹韩、白沙二洲之中有夹河,流经县西十里,中引大江。
  大通河县南四十里。出伏牛、天门诸山,汇于车桥湖,至县西南四十里大通镇入大江,与贵池县接界。今有大通巡司。又河口河,在县治南,会诸溪涧之水,流入大江,源微水浅,兑运时,漕舟不能达县,舣舟江浒,遇风恒有漂失之虞。天顺间开浚,岁久复淤。嘉靖初,又自大通镇移大通驿于河滨,往来者益以浅塞为患。二十一年复开浚,于是江流内注,舟楫辐辏,自是以时浚治焉。《一统志》:县西北七里有铜陵河,源亦出诸溪涧,会于横塘闸,入市后湖,达大江。荻港河县北八十里。县东南诸涧谷之水,互相灌注,汇而为河,会于三港口,西接凤心闸,北接黄大河,经繁昌县境而入大江。《志》云:县有天门水,出天门山石窍中,委蛇曲折,襟带数里,灌溉民田,流入县东北永城埭,至荻港,达于大江。
  天井湖在县东门。湖心有井不竭,远近诸川多汇于此,引流为河口河。又栖凤湖,在县东十五里。《志》云:县东五十里叶山有灵窦泉,溉田百顷,水旱如一。
  丁家洲口县东北二十里。发源县东南十五里之仪凤岭,引而东,会于栖凤湖、通凤心闸,合胡城、顺安之水,一自洲上口,一自洲下口,达于大江。宋德?初,贾似道师次芜湖,使孙虎臣为前锋,军于丁家洲,自将后军,军于鲁港,为元兵所败处也。
  ○临山寨在县南。元末结寨于此以御寇,陈友谅将赵普胜攻拔之。今废。○管山口镇,在县东。《志》云:县东南又有焦家埠镇及郎坑镇,又县北有钟鸣镇。
  石埭县府东南百六十里,东至宁国府百五十里,南至宁国府太平县百里。汉陵阳、石城、泾三县地。三国吴置石埭场。晋以后因之。梁大同二年升置石埭县,属南陵郡。隋县废。唐永泰二年,割秋浦、浮梁、黟三县地置石埭县,属池州。宋、元因之。明初,改属宣州,寻复旧。县无城,今编户十里。
  ○石埭故城县西百四十里。县盖尝置于此。《志》云:县东北二里又有猷州城,袤数百丈,相传唐初猷州总管左难当尝守其地,因名。
  ○陵阳山县北五里。自西北迤逦而来,有三峰连亘,其二峰属县境,其一峰入太平县界。《寰宇记》:山高三百五十丈,广二十五里,汉陵阳县以此名。○金城山,《志》云:在县西二里,势如罗郭,因名。县西五里为万春山,其墩可万计。又城子山,在县西九十里,环绕如城,前有紫潭。
  栎山县西百六十里。高五百丈。周九十里,石壁峭挺,阿有龙池,波流甚远,池口河东源出此。其并峙者曰洞山,山有峰岩洞谷及泉石之胜。又五溪山,在县西南百二十里,有五溪合流其下。又鱼龙山,在县西三十里,有鱼龙洞,凡二,东西相望仅里许,与青阳县接界。○盖山,在县南三十里。其脉自太平府黄山而北,屹于河滨,盘纡森耸,望之如盖。又稠岭,在县西七十里,草木丛密,登陟峻险,为往来之通道。
  ○舒溪在县治北。自太平县西北弦歌乡流入县西舒泉乡,又东与盖山清泉诸水合流,其间潭洞不一,县境之水皆流合焉。派衍四注,复东入太平县界,合于麻川而入泾县界,下流为青弋江,至芜湖县之鲁港,入于江。《志》云:舒溪,一名舒姑溪。○贡源溪,在县西。《志》云:溪西流,经上下二湾,出大河注于秋浦,入大江。
  龙岩泉县西四十里。清洌而甘,大旱不竭,乡田赖以灌溉。又萧侯陂,在县北,明成化中,县令萧环所筑,有二沟交流,潴此溉田,民被其利。○清水湾,或云在县南。元至正十二年,星吉复池州,分兵攻石埭诸县,进据清水湾,大破徐寿辉将赵普胜之兵,是也。○石埭县西北百二十里。《寰宇记》:贵池之源有两石,横亘溪上如埭,县因以名。
  建德县府西南百八十里,南至江西饶州府百七十里,西至江西彭泽县九十里。汉彭泽、石城二县地。唐至德二载,置至德县,属浔阳郡。乾元初,改隶饶州。永泰初,又改属池州。杨吴顺义二年,改曰建德,仍属池州。县无城,今编户九里。
  ○太原城县南四里。《寰宇记》:旧名尧城,一名舜井城。相传帝尧南巡至此。城中有井,俗以为舜井也。梁武帝时,因侨置太原郡于此,谓之太原城。今县南有太原乡。
  ○白象山在县治北,县之主山也。以形似名。傍有蜕龙洞,深广各数丈许。又鸡鸣山,在县东二里,傍有朝霞洞,深广亦数丈许。又东五里曰低岭,其相连者曰迎春洞,一名藏春洞,高深如屋然。○博阳山,在县东十里,岩石嵯峨,溪流湍急。宋嘉定中,易名广阳。又五龙山,在县东三十里,五峰森立,山半有龙池,深不可测。又东十里曰三面山,悬崖峭削,石笋高峙,白如面者凡三。《志》云:县东四十五里为良禾岭,有径入祁门县,岭下五里有龙池洞,高敞如室,前有三石池,水注悬崖,如瀑布然。
  玉峰山在县治南。绝顶奇石,光莹似玉。一名峰山。又县西二里有西山,群峰皆秀拔,为县境之冠。又九凤山,在县南四十里,以群峦轩耸,如凤翥也。县西南十里又有梅山,岩壑颇胜。○石印山,在县北七里,其相近者曰青山,两崖对峙,为邑治捍门,上有石印洞。又和山,在县北二十里,有和山洞,高广如门。
  ○尧城溪县南三里。县东南诸山谷水汇流为溪,春夏水溢,可通舟揖,西北流,达东流县,入大江。今县西有尧城渡。又茹兰溪,亦在县东南,源出迎春、朝霞二洞间,西流会尧城溪,达东流县,入大江。
  龙口河县南九十里。《志》云:其源有三,一出江西鄱阳南坑,达白石溪。一出桃树岭,达黎痕溪。一出东西涧,达斗龙溪,汇为昭潭,合为龙口河,其下流西入大江。○沥湖,在县治南,溪涧诸水,多会于此,俗名仙人湖。
  ○北栅寨在县北。明初罗友贤筑寨于此,今有北栅渡。《志》云:县南四十里,地名桃源,水源深远,人迹罕至,五季士族,往往依此,以免寇患。
  永丰镇县西南五十里。北出为陈家弄,去县治四十里,南出为昭潭街、石涧坂、酿塘、石门站,接饶州界。又有水口通饶州,为南出之径道。今有永丰巡司。《志》云:县东有葛公镇,又有古港镇,在县北。
  东流县府西百八十里。东北至安庆府百里,西至安庆府宿松县百二十里,西南至江西彭泽县百十里。汉彭泽县地,属豫章郡。唐置东流场,以大江东流而名。南唐保大十年,升为县,属奉化军。宋太平兴国三年,改今属。县无城,编户七里。
  ○香山县南四十里,香口镇之主山也。上有石洞。其相近者曰隐山,一峰如削,直耸云际。○历山,在县东三十里,西枕历池,上有龙湫。又东十里曰龙山,山冈起伏,势如虬龙。
  神山县西南一里。高仅百尺,而旷远无际。又县北二十五里有密峰山,巅有五峰,势如列戟。又白云山,在县东北七十里,泉流深远,自洞中出,东接贵池县界。
  马当山县西南七十里。横枕大江,为古今至险。安庆之宿松,九江之彭泽,皆以马当为界,有巡司。今详见江西彭泽县。
  吉阳矶县北三十里江滨。唐天复三年,杨行密将田κ以宣州叛,行密召李神福自鄂州还军击之,至吉阳矶,田κ遣其党王坛等将水军逆战,神福击败之,又败之于皖口,盖戍守要地也。今有吉阳镇,置巡司于此。○黄石矶,在县东北五十里,亦滨大江。明正德十四年,宸濠犯安庆,泊舟于此,问矶名,左右曰:王失机也。濠大恶之,未几,果败。旁有黄石港,其处皆黄土巨石相绵亘云。
  ○大江县西北二里。自马当山东北,流经香口、吉阳诸镇,自吉阳而东北,又六十里,至黄盆河口,接贵池县界。江中之洲,曰莲花,曰阁?,曰白沙,曰雁落,曰七团,曰鬼颈,曰雀料,曰大新矶,曰狮子,曰稠林,曰麓贯,曰祝家,曰黄石。旧《志》:江中有新洲、磨盘洲,又有罗刹石,崭岩森立,舟帆艰险,其洲亦曰罗刹洲。江口河亦在县西一里。《志》云:河源有四,一出鄱阳北坑,一出建德县九凤山,一出马坑,交于清潭,播于百步滩,下流历尧城渡,而入县境。一亦出建德境内之茹兰溪,合苏家沟,下流经苍埠小石潭,绕过路滩,落于青泥湾,溢于仙人湖、团湖,又引流入县境,为江口河入江。
  香口河县南六十里。源二,一出彭泽山林港,一出陈仓源,交于三汊,激于麻姑,绕于查池,为香口河以入江。《志》云:县南十里有东流河,其源即建德之尧城溪也,西流入于大江。○大青湖,在县东北四十里,广十余里,澄彻如鉴。
  ○香口镇县西南四十里,西北去安庆府望江县三十里。宋末,尝移望江县治此。元复还旧治。今有香口巡司。又县东有石潭镇,又东有张家滩镇,在县北四十里,旧置河泊所于此,今革。○雁汊镇,在县东北九十里,濒大江。旧有巡司,今革。
卷二十八 南直十
  ◇宁国府东至浙江湖州府三百五十七里,南至徽州府三百三十里,西至池州府三百二十里,北至太平府百七十五里,东北至广德州二百二十里。自府治至江宁府三百十里,至京师二千七百五十里。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属吴,后属越。战国属楚。秦属鄣郡。汉为丹阳郡《汉志》:元封二年,更鄣郡曰丹阳,治宛陵。后汉因之。晋武帝改置宣城郡丹阳郡移于建康也。刘宋仍为宣城郡大明六年,以宣城兼领淮南郡,移治于湖。八年,复故。升明初,复以淮南并入宣城,寻又复故。梁兼置南豫州宋泰始四年,南豫州治宣城,自是废徙不一。至梁末,宣城遂为南豫州治。陈因之。隋废郡,改置宣州,大业初,复曰宣城郡。唐仍置宣州,天宝初曰宣城郡。乾元初复故。大顺初,升宁国军节度授杨行密也。五代时,杨吴亦置宁国军。南唐因之。宋仍曰宣州亦曰宣城郡宁国军。乾道二年,升宁国府以孝宗尝为潜邸也。元为宁国路。明初,改为宁国府先是龙凤三年,元至正十七年也,改宁国路曰宁安府。龙凤八年,又改曰宣城府。十二年,改曰宣州府。吴元年,始改曰宁国府。直隶京师,领县六。今仍曰宁国府。
  府陪辅金陵,襟带杭、歙,阻山控江,形势便利,据险而守,择利而动,纵横南北,亦创起之绪也。杨行密用宣州,遂并淮南;明太祖下宁国,克奠南服,非已然之验哉?宣城县附郭。汉宛陵县,初属鄣郡。元封二年,为丹阳郡治。晋太康二年,始为宣城郡治。宋、齐因之。隋初废郡,改县曰宣城,为宣州治。唐、宋因之。今编户二百十七里。
  ○宛陵城即今府城。《志》云:晋咸和中,桓彝为宣城内史时筑,值苏峻之乱,城未及坚,乃移屯泾县。梁时太守何远增筑之。隋开皇中,刺史王选益拓西北隅,连接冈阜。宋乾德中,南唐节度使林仁肇复修筑焉。建炎三年,州守吕好问复奉诏营缮。元至正中,廉访使道童更加?甓。明亦屡经修治。府治东北有铁牛门,即桓彝所筑子城故址也。今城东北带宛水,西南两面皆环据峰阜,周回九里有奇,为门五。
  逡遒城府北六十里。晋成帝咸和初,侨置于芜湖县界,属淮南郡,宋、齐因之。隋初并入宣城县。○楚王城,在府北百里,相传吴楚相拒时筑。又有故楚城,在南湖北岸。又温城,在府东十里。《志》云:唐刺史温璋所筑,因名。
  ○陵阳山在府城内。冈峦盘屈,为郡之镇。《纪胜》云:山自敬亭陂陀而南,隐起三峰,环绕府治。其南为鳌峰,又东南曰阳陂。唐独孤霖谓郡地四出皆卑,即阜为垣,郡治盖据此山之冈麓也。又响山,在城南二里,两峰对峙,下瞰响潭。
  敬亭山府北十里。一名昭亭山。东临宛、勾二水,南俯城?,千岩万壑,云蒸霞蔚,为近郊名胜。东麓有敬亭潭,勾、宛二溪水所注也。自山而东北,峰岭相接,其得名者凡二十有余,皆敬亭之支阜也。
  麻姑山府东三十五里。高广过于敬亭山,逶迤Β?,屹为巨镇。自山而北,群峰相接,至南湖而止。山之东十里,即建平县界也。《志》云:府东接广德,自杭湖而西,可以轶入境内,麻姑山当其要害,因置麻姑山寨为戍守处。又云山,在府东北六十里。其西为大延岭,路通水阳巡司。又西有白鱼岭及寨口诸山。云山而北,别为蒋山,下瞰固城湖,接高淳南境。
  柏枧山府东南七十里,与宁国县接境。山之阳即文脊山也。溪谷邃深,峰岩回曲,飞流界道,跨岫为梁。其西曰万人坑,北曰梅村山,又西曰歙溪山,以歙溪流其下也。西北曰查树岭,繇宁国县之泾县者,道出于此。○稽亭山,在府东南六十里。《图经》云:行者玩其幽旷,往往驻步往返,因名。其东南为水东诸山,其北为寨山,又北为洞山,有洞可容数百人。自此而东北,皆群山相接,以达建平县界。
  华阳山府南百里。高数百仞,连跨宣、泾、宁、旌四邑之境,南为密垄岭、盘岭,稍西为金牌岭。二岭之间,仅通一线,为泾、旌间道,郡南一?厄塞也。盘岭之麓,有洞深广,容百余人。山之支垄,曰大墨山、洞山、城山,又迤北十余里曰横山。自横山而北,峰峦相接,以至于城南、陵阳、敬亭诸山,皆繇此肇脉。又有曷山,在府西南三十里,《志》云:下有屯兵寨址。○行廊山,在府西北四十里,两峰对峙,环抱若廊庑然,其下有大明湖。又西北为牛头山,下有寨埠。元末,土人保此,以御寇掠。又西北有方山,与南陵县接境。○青弋江府西六十里。源出泾县及池州府之石埭县,又太平县及府西南境诸川,皆汇入焉。东北流经行廊山下,又北合诸山溪之水,经方山下,又北出扬青口,会太平府黄池河,又北入芜湖县界,注大江。《志》云:江西岸为南陵境,有渡,昔时多引流为陂堰,以资灌溉。今舟楫往来,此为津要。又白羊溪,在府西南五十里,出华阳山之金牌岭,西北流,合诸山溪之水,至行廊山,入青弋江。
  宛溪在城东。源出城东南三十里之峄山南,东北流三十里为九曲河,复折而西,合溪涧诸流至响山下,汇为响潭,绕城东为宛溪。城西南隅有李家塘,亦曰珍珠塘,昔时北流,东折环府治,后出铁牛坊水门入宛,谓之珍珠河。明正德中,改从西北流出城,至城北复东流入宛溪。又城西北有石子涧,亦自敬亭南麓,东流入焉,至城东北三里许三汊河口,合于句溪。旧置河泊所于此。
  句溪府东三里。其上流即宁国县之东西二溪,合诸溪涧水,西北流入境,回环几二百里,至城东五里谓之东溪。又西流三里为句溪,又北二里至三汊河,与宛溪合。其东岸为新城渡,西岸旧有驿亭,今废。二溪合流,经敬亭山东,为敬亭潭,十里至油榨沟,与双溪合,又北有青草湖自东入焉。又北十里至石头沟,其东为浑水港,南湖水繇此合流。又北出群山间,为沙石湾,有慈溪,合高淳之水,至此合于句溪。又北至水阳镇,为龙溪。又西北入黄池,接当涂县界,西出芜湖,入大江。唐大顺二年,孙儒寇江南,其将李从立奄至宣州东溪。杨行密危惧,夜使其将台?屯溪西。?使其士卒传呼,往返数四。从立以为大众继至,引去。盖即句溪也。又双溪,在府东十里。其地有土山,亦名玉山,句溪经其北,引为支流,西北流六七里为许村湖,又北十里为掘港。东南诸山之水,多汇流于此,入南湖口双溪,又西十里出油榨沟,仍合于句溪。○华阳溪,在府东南七十里,源出华阳山,东流二十里有鲁山,其下为鲁显水,又东北四十余里为鲁溪,又北至下西渡,合于句溪。《志》云:下西渡在府东南三十里。
  南崎湖府东北四十里。其北为北崎湖,今总谓之南湖,周四十余里,其东北百里有绥溪,一名白沙溪。广德、建平诸水,繇此入于南湖,府东境诸川,亦悉汇入焉。西南为曲河,出油榨沟,西北为湖北河,出浑水港,并注于句溪。《志》云:南湖受宣城诸溪之涨溢,北达固城、丹阳诸湖,会于黄池,而达大江,府境之巨险也。湖北岸有大山昆山,旧设河泊所于山下之马山埠,扼湖口之要害,南距府城六十里。德政陂府东十六里。唐大历三年,观察使陈少游置,引渠溉田二百余顷。又薛公堰在府北百十里。《志》云:唐观察使薛邕所筑,引水溉田处也。
  ○水阳镇府东北七十里,临句溪上,溪北与高淳县接界。其地有水东山,南唐为水阳渡,后因为镇。今有巡司戍守,又兑军仓及义仓皆置于此。《志》:府东境之备在水阳,繇此东出高淳,越东坝,通吴会,此其要防也。
  黄池镇府北百二十里,与太平府黄池河相接。唐天复三年,杨行密将台?讨宣州叛帅田κ,败之于广德,又进败之于黄池镇。宋建炎初,盗张遇等掠江上,至黄池,州守吴好问檄诸道兵御却之。《志》云:郡境西北邻芜湖,北通姑孰,以黄池为重镇。今有巡司戍守。○符里镇,在府东北八十里,又西北四十里而至黄池镇。
  南陵县府西一百五里。东北至太平府芜湖县百十里,西北至太平府繁昌县八十里,西至池州府铜陵县九十里。汉春?县地,属丹阳郡。梁置南陵县。唐移置于此,属宣州。县今无城。今编户八十五里。○南陵故城在县西北。刘?句曰:梁置南陵县,治赭圻城。唐长安四年,移治青阳城,即今县治矣。上元初,刘展作乱,陷润、升诸州,遣其将傅子昂屯南陵,将下江州,徇江西。乾符五年,黄巢寇宣州,宣歙观察使王凝拒之,败于南陵,巢攻宣州,不能陷,即此。赭圻,见繁昌县。又当涂废县,在县东南。晋咸康末侨置,分于湖为境。宋、齐因之。隋平陈,移治始孰,而故县遂废。宣城故城在县东四十里青弋江上。汉县,属丹阳郡。后汉省。建安三年,孙策定宣城以东,即故城也。晋太康二年,置宣城郡,治宛陵,别置宣城县属焉。宋、齐因之。隋初改宛陵为宣城,而故城遂废。○甘公城,在县北七里,?甓甚工,缭以漳水,可容数千人,四旁门址犹有存者。或曰吴将甘宁尝屯此,俗讹为甘罗城。
  ○籍山在县治东北。陂陀联络,为邑之镇。○工山,在县西三十里。山高数千丈,周广七十里,半山有龙池。其南数里曰朗陵山,自朗陵而西南,则群山相接,至县西南七十里之黄山,与青阳县接界。繇工山而东十里曰花山,有道出铜陵县。工山之北,则为射的山。又西北相接者为马人山,山下有渡,与繁昌、铜陵县接境。又北为七女山,东去县三十五里,其并峙者为石潮山、黄连山、同山,皆与繁昌相接也。《志》云:工山旧有坑冶之害。宋淳熙中,县令郭?始请除之。
  吕山县南六十里。山有石室,其南为石窦,有泉涌出,即淮水之源也。唐大德初,杨行密自铜官济江,败宣州兵于吕山,遂克宣州。铜官,见池州铜陵县。
  ○青弋江县东三十里。自泾县赏溪会众流入县界,经县东之长地塘,分为二支,至县东北五十里漳陵港,复会为一江,以东即宣城界也。西泻马家滩,汇于芜湖之石?危渡,繇鲁港入于江。《志》云:马家滩接芜湖境,芜民每治滩为田,水不易泄,为南陵患云。漳水出县西南六十里龙洞,平地有泉涌出。又淮水,出吕山南之石窦中,经县南五十里孔镇铺,而与漳水合流,为澄清河,绕县东门,谓之东溪。有鹅岭溪,水出县南二十五里之鹅岭,流至此合焉。又北受籍山诸水及后港水,历县河口,受蒲桥河水,为小淮河,汇于芜湖县之石?危渡,入青弋江。○西港水,源出工山朗陵之南,合诸水北流,经县西,谓之西港,分流自西南水门入城绕县前,过东市,为中港,籍山之水合焉。其出西北水门与西港合者,又北为后港,经白石滩,绕县后,而东合于漳、淮。
  蒲桥河县东二十里。自泾县西汇黄埭诸涧,北流径麻园渡,入县境,会永丰陂。又北经蒲桥,又西出芦港,至县东北,合于漳、淮。
  永丰陂在县东南二十里。引青弋江为陂以溉田。《唐史》:咸通五年,修南陵永丰陂。宋时亦屡修筑。绍兴二十三年,诏以永丰圩赐秦桧。乾道初,改赐建康都统司。二年,臣僚言桧竭江、东漕计修筑圩堤,以故水患及宣、池、太平、建康,乃命废永丰圩。又县南有大农陂。唐韦?《记》曰:南陵有废陂,积岁不理。元和四年,宁国令范君朝真假南陵印修之,置为石堰三百步,水所及者六十里,开荒埂数万亩。是也。宋绍兴初,亦尝修治。《志》云:陂水堰漳、淮而成。
  ○鹅岭镇旧在县南二十五里鹅岭下。明洪武二十八年,置巡司戍守。嘉靖二年,迁于赵冲铺北,去鹅岭十五里。十三年,又迁于县南六十里之新店铺。《志》云:府西境之险,繇繁昌、青阳、铜陵而入者,石?危、鹅岭是其噤喉也。
  泾县府西南一百五里。西至池州府青阳县百里,西南至徽州府黟县二百四十里。汉县,属丹阳郡,因泾水为名。后汉因之。晋以后属宣城郡。隋属宣州。唐武德二年,置南徐州,寻改为猷州。八年,州废,县仍属宣州。县无城,今编户六十四里。
  ○猷州城县西三十里。隋大业末,泾人左难当据县。武德三年,归唐,寻授猷州刺史,筑城于此。七年,辅公┙叛,遣兵围猷州,难当拒却之,是也。八年,州废。○安吴城,在县西蓝山南。三国吴建衡中,置县,属宣城郡。晋以后因之。梁大宝初,宣城内史杨白华不附侯景,进据安吴,景遣兵攻之,不克。隋县废。唐武德三年,复置,属猷州。八年,废。今有安吴市及安吴渡。
  桓公城县东四里乌溪岭。晋咸和中,内史桓彝所筑,以拒苏峻将韩晃。《志》云:县东六十里曰桓公岭,即桓彝筑处也。今垒堑依然,道通旌、太,称为险?厄。又俞将军走马城,在县南四十里,晋桓彝将俞纵尝屯戍于此。
  ○幕山县东三里。相传左难当与辅公┙相持于此,故垒尚存。其西有两峰最高,与县西响山对峙,如门户然,为县治拱卫。又县东七里有鼓楼山,前代烽火时,置鼓角楼于此。○柏山,在县东北三十五里,亦左难当拒辅公┙处,有白龟城,即难当所筑。《志》云:柏山而南五里为琴高山,以晋处士琴高隐此而名,峭壁屹立,下瞰深渊,其上岩洞甚胜。琴高而西,相望者曰旵山,西南去县亦三十里。又马头山,在县东北四十三里,下为镇市,商舟辏集其地。又东北为古楼山,皆县境锁钥,与南陵、宣城分境。水西山县西南五里。林壑邃密,下临赏溪,循溪而入,有坞曰水西坑,最幽胜。唐宣宗微时游此,有报道风光在水西之句。风光,宣宗小字也。又西北五里曰响山,石壁耸峙,与幕山相望。○格山,在县西北七里,高数十丈,周十余里,环抱县治,如郛郭然。又西十余里曰盘坑,以崖谷宛转而名,土人尝陶冶其地。又西北二十里曰孤山,上有黄巢寨。石?山县东二十二里。有洞,甚深广。宋绍兴初,群盗张琪等寇乱州境,民多避居于此。又四角山,在县东七十三里。诸山环绕,唯此山最高,绝顶可容千人。寇乱时,民多避其上。顶有泉,虽旱不涸。
  五城山县西南七十里。五峰环绕,势如城郭。东曰蓝山,有蓝山坑,俯瞰安吴渡,旧安吴县址也。其西曰郭山,自九华峡岭至此,高数百丈,为县西南巨镇。其东北为寨山。元末,居民结寨于此以避难。○白云山,在县西南七里,下临白云潭,旧产茶入贡,今废。其相接者曰湖山,以山顶有小湖而名。又菥荻山,在县西八十里,顶平衍,有泉沸出,居民垦以为田。其西为望江山,以登眺可见大江也。又石柱山,在县西南九十里,接青阳县界,其南与石埭、陵阳山相望。
  承流山县南四十里。有群峰回环耸秀,甲于一邑。自承流而南,峰岫盘旋,百有余里,如城垒然,东连旌德,西接太平,溪谷幽深,最为嘉胜。○黄?山,在县东南八十里,高数百仞,层峦列嶂,状若莲华。涌溪源于此。又黄象山,在县南九十余里。山高耸。其西北曰铜山,旧尝冶铜于此。东北为九里山,有两山夹行九里,下临九里潭,其相接者曰水东山。又北为石女山,山高五百丈,延袤二十里。黄象山之南曰麻岭,峰崖卓绝,跨旌德、太平之间,为往来交道。
  乌溪岭县东三十五里。其东为破脚岭,晋桓彝拒韩晃战死处也。又双岭,在县东九十里,一名盘岭,稍南曰桐岭山,接旌德县境。○茹麻岭,在县东南六十里,群山环列,径道崎岖,有巡司戍守,岭北即桓公岭也。又大岭、小岭,俱在县西二十里,有间道通池州。○赏溪在县治西。一名泾溪,县以此名。其上流即石埭县之舒溪,太平县之麻川也。二水相合在县西南百余里,有麻溪渡,出麻口,入县境,下涩滩,经九里、罗浮、万村等潭,皆随山旋绕,与太平县分界。又北至落马潭,晋桓彝御贼韩晃,战北堕马处也,有吴村水,出县南七十余里魁峰山之阳,北流入焉。又北至桃花等潭,合诸山溪涧水,经县西南二十余里之后山,至岩潭,与藤溪合。又引而北,有枫坑涧,出县西十里枫坑山,亦曰冷涧,东流入焉,至县治西,为赏溪。其西又有新河。宋熙宁中,以溪流东徙,为井邑患,县尉刘谊即水西山麓,凿此河,以杀水势,既而溪东出如故。赏溪又北受水西坑水,径白云潭,又北则幕溪之水出县东三十里之巧坑,合诸溪水,经幕山下流合焉。又北径柏山,则江子港水,自盘坑合溪涧水,东北流合焉。北过赤滩镇,则琴溪诸水流合焉。又北径马头山芦塘,而汇为青弋江。《唐·五行志》:显庆元年,泾县山水暴出,平地四丈,溺死者二千余人。盖县境山溪环汇也。
  藤溪县东南八十里。源出县东桐岭之南,流经此,旌德县有三溪,其委流亦合焉。又西受诸山溪之水,出县南官庄,历高滩渡,北入岩潭,与赏溪合。又琴溪,在县东北二里,出宁国县诸山,经县东南境,西北流至旵山,又西流经琴高山,因名琴溪;又有洗马涧,源出旵山,至赤滩镇,俱合于赏溪。○兰石镇在县东南七十里。晋咸和中,桓彝使其将俞纵守兰石,以拒贼将韩晃,晃攻兰石,纵败死。《郡志》:藤溪西流,受枫村溪水,又北受窄溪,径兰石,汇为星潭,即俞将军死战处。○黄沙镇,在县东六十里,有黄沙岭,南香涧出焉,西南会诸溪涧水,入于藤溪。唐武德六年,舒州总管张镇周,击辅公┙将陈当世于猷州之黄沙,破之。又枚回镇,亦在县境。七年,权文诞破辅公┙之党于猷州,拔其枚回等四镇,是也。又县西北有勇里。后汉建安三年,太史慈据泾县,为山越所附,孙策击擒之于勇里,即此。
  桑坑镇县东北五里。有桑坑山,元置巡司于此,寻改置于县东三十里之巧坑。明洪武中,改建茹麻岭口巡司于茹麻岭下。又县北十里有仙石哨台,县东四十里有淘金坑哨台,俱隆庆四年置。县东三十里曰考寿哨台,万历二年增置。宁国县府东南一百五里。东南至浙江於潜县一百六十里,西南至徽州府绩溪县一百六十里,东北至广德州九十里。汉宛陵县地。后汉建安十三年,孙吴分置宁国县。晋属宣城郡。宋以后因之。隋省入宣城县。唐武德三年复置,六年废。天宝三载复置,仍属宣城郡。今城周三里,编户一十八里。
  ○怀安城县南四十里。后汉建安十三年,孙权分宛陵置怀安县。晋属宣城。宋、齐因之。隋初省。《志》云:县南十三里有故县城,孙吴筑城于此,以防山越。唐改今治。宋南渡后,以县为临安藩蔽,每增筑之,有门四。明初龙凤三年,太祖下其城,命筑塞北门云。又乌石城,在县南九十里?山北。相传南唐时置城,以备吴越处也。
  ○文脊山县西北三十里。高数千丈,周三百余里,西接泾县、旌德诸山,北接宣城柏枧山,峰峦攒秀,岩洞盘回,为郡之雄镇。亦名曷山。山东南有石壁峭立,划然中开,俨若城阙,谓之山门,中有山洞五,水洞一,岩石最为幽胜。又东十余里为石岭。建炎二年,叛将戚方犯宁国,邑人方致尧拒之于石岭,不克,死之,是也。《一统志》:文脊山北有鸦山,昔产茶充贡。○旗鼓山,在县北十五里,左旗右鼓,二山并峙。又西北十二里曰石马山,稍南曰通灵峰,南去县二十五里,上有鸡冠石,绝顶宽平,泉出龙湫,下为溪流环绕,与旗鼓诸山并为县北屏障,又北接宣城县界。鸡山县南五里。峰峦秀拔,为县治之镇。又南二里曰薛家山,明太祖南征,尝驻跸于此,亦名驻跸山。○北姑山,在县南九十里,脉自天目来,委蛇舒衍,忽然峭拔,有杨龙岩,深邃容百余人,下为泉流飞泻。又东为黄颜山,山顶有石室,亦容数百人,峭绝悬虚以登。又千顷山,在县南百里,与昌化县接境。关口山县东南六十里。两峰错峙,若门扃然。一名狮象山。其中径隘?深,崖坪相望,岩洞奇胜,泉壑纵横。稍西北曰岳山,其东南曰鸦髻山,有飞燕洞,容百余人,乡民尝避兵于此。又冷度山,在县东南九十里,有五峰森耸。相接者曰盘山,其东与千秋岭相望。○东山,在县东南五十里。山南溪峒逼隘,至此独豁然开朗,下有渡,曰石口,即东溪所经也。《寰宇记》:县东六十里有银山,旧有银冶,久废。
  紫山县西百里。高数百仞,周二百里,有龙池、龙井。其北为前坞诸岭,稍西北曰蜀洪山,胡乐巡司置于此。又柏山,亦在县西百里,当往来通道。其西十里曰石镜山。○龙潭山,在县西北百里,下有龙潭,山谷深邃,与文脊山相连亘,宣、旌错界处也。
  笼丛山县西南百五十里。其南属绩溪县界,峻壁崇关,宣、歙?厄塞处也。明正德间,姚源盗起,官军于此防戍,丛山关在焉。
  尘岭县西南八十里。岭高险与笼丛相埒。隋末,汪华尝驻兵于此。有藏马洞、卓戈泉。又北二十里为枫树岭,明嘉靖四十五年,建哨台于其上。又黄岗岭,在县西南五里。
  千秋岭县东百五十里。冈峦纟丽属,?谷幽深,道通西浙,杨吴招讨使李涛攻吴越取道处也。宋时亦置戍守岭。下为云梯,旧置仙都巡司于此。《志》云:县东南百二十里为汤公山,一名商山,旁有仙人峰。又东南三十里,即浙属之天目山,与千秋岭皆冈脉相接,面杭背宣,为两境之屏蔽,有千秋关。详见浙江於潜县。
  ○东溪在县东五里。源出天目山,北流,受千秋岭及诸山之水,又西北经东山下石口市,至栏杆溪,又北,则县南千顷诸山之水及昌化县洋丁山水,皆流入焉,亦谓之杭水。西北去县十五里,又北流五里至河沥溪,是为东溪,有石桥跨其上,长四十丈。又北经县东五里妙山下,复引而北,诸溪潭水皆流合焉,至县北十二里五河渡,与西溪合。又北十余里有胡村水,自广德境流入焉。又经通灵峰北石马潭,有澄清溪出文脊山下,亦流合焉,至港口渡,而受宣城柏枧溪之水,亦曰乾溪。又五里至西塌,接宣城境,为句溪上源。
  西溪县西五里。亦曰西津渡。源出笼丛山,北流,合诸山溪之水,亦谓之徽水。其昌化县界之仙人洞水,旌德县界之篁岭水,亦俱流入焉。北流十余里有滑渡水,出旌德界之石凫山,东流入焉。又北五十里有葛村诸水,出泾县界寄马岭,亦流入焉。又四十里为罗陵湾,中有狼石,方丈许,激流为阻。又北有龙潭水,源出文脊山,亦流合焉。又东北流五里是为西溪,亦有石梁跨其上,曰同人桥,长亦四十丈。又北十里至五河渡,合于东溪。二溪上流皆浅涩,近县境仅容小ザ,合流而后,始可以航矣。
  ○千秋关在县东千秋岭上,为入杭之间道。又有孔夫关,在县东南百二十里,旁有夫子堂及夫子井,俗传夫子曾繇此入吴。又有孔关水,流入于东溪,其相近者曰濠阡关、唐舍关、白沙关、潼岭关、黄花关,皆自县而东南通於潜之别径也。宋南渡以后,置关为临安之藩卫。又丛山关,在县西南笼丛山,路当徽宁要口。
  胡乐镇县西南九十里。亦曰胡乐市。其地有蜀洪山。明洪武初,置巡司戍守。又岳山巡司,旧置于岳山下,地名何弄坞。洪武中,迁于纽口东,去旧所二十里。嘉靖二十五年,以矿盗发,议还旧所,未果。三十二年,复置于县东南六十里河口市,仍曰岳山巡司。
  旌德县府南二百四十里。东南至徽州府绩溪县七十里。本太平县地。唐宝应二年,析置旌德县,属宣州。今县无城,编户四十二里。
  ○安吴废县在县西北十五里。或曰三国吴置安吴县,在今泾县境内。此盖唐初所改置也,俗谓之沙城。○桓公城,在县北五十里。《志》云:地名兰石,即俞纵所守处。其地盖与泾县接界。
  ○华阳山县东五里。其西为感化山。今县城东门曰感化,以山名也。又栖真山,在县西四里,其西接成子山,栖真而北,为西岭、仙峰、黄龙冈诸山。旧《志》:县四面因山,夹徽水为城。是也。○古塘山,在县南十五里,高三十余仞,周十五里,东与绩溪县接境。又金鳌山,在县南四十里。其西为黄高峰,有两峰对峙,甚奇峻,其岩壑亦皆秀异。石壁山县北二十里。高数百丈,连亘数里,一水中流,两崖对峙,峰峦峻绝。旧有道在山半,行者难之,乃缘麓辟为驰道,县境之?厄塞也。宋宣和中,贼方腊繇宁国转寇县境,统制王可诚帅师拒战于石壁,贼败却。旧有石壁巡司,久废。又北为三溪镇。又北为龙首山,山西北有龙潭、徽水经其下,与泾县接境。○嗣溪山,在县东三十里,接宁国县界,连亘十余里,以山溪相嗣不绝而名。一峰峭特,谓之龙峰。稍西曰石凫山,梅溪出焉,东北流入宁国县,为滑渡水,而注于西溪。
  正山县西三十里。峰岩峭峻,泉石错列,谚云:正山巍峨接星斗,分别冈峦九十九。南唐屯戍于此,以备吴越。其西为大幕山,以形如帘幕也,傍起一峰曰小幕山。○蛟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山形??虬,如腾蛟然,后有洞,径险难入,其中平旷。唐永泰中,山寇王万敌啸聚于此,招讨使袁傪击平之。又西十里曰石柱山,有巨石双峙,如立柱然。梁末,程灵冼将兵讨侯景,誓众于此。
  箬岭县西南八十里。高五百仞,西接太平县境,南接歙县境,为宣、徽通道,相传隋末汪华所开。又有鹊岭,在县西南七十里,与箬岭相接。○凫阳岭,在县北十里。又县西北十五里有乌岭,一名枫木岭,亦曰乌山。
  ○徽水在县治东。源出绩溪县徽岭之北,西北流,有清潭水出县南境清潭山,溉田十余顷,流数里入徽水,至县南而东出,经县东北有霞溪诸水,自绩溪县合流而北,至县东四里入于东溪。其东溪出笼?山,西北流经华阳山,又有绩溪北出之龙头溪及别源之东溪水,俱流合焉,并注于徽水。又北径县北十里之柳山,过石壁山西十里,与抱麟溪、玉溪合,是为三溪。又北至龙首山,入泾县界,为藤溪之上源。
  丰溪县西十里。源出县西南六十里九峰山,东北流,经石柱山南,合濠寨水。又北流,至县西北三十里,入于三溪。其别出石壁山北者曰戈溪,或谓之涡溪,溪流随山旋转,下多险石,经县东北四十五里,亦入泾县界,而合于藤溪。又有枫溪,出箬岭北,其下流亦至泾县,合于藤溪。
  ○三溪镇县北三十里。有三溪铺,稍西有盘诘关。又三溪巡司亦置于此,今皆废。《志》云:县东有乌涧岭,乌岭巡司盖置于此。又石子寨,在县西三十里,南唐所置戍守处也。
  太平县府西南二百四十里。西北至池州府石埭县百里,西南至徽州府黟县百八十里。南至徽州府百八十里。本汉陵阳县、泾县地。唐天宝十一载,析置太平县,属宣城郡。今县无城,编户十九里。○黄山县南三十里,高千一百余丈,盘亘三百里,宁徽两郡之名山也。峰之得名者三十六,而在县境者有八:曰翠微,下有青牛溪。曰天都,下有香谷源、香泉溪。曰望仙,下有龙须岩、弦歌溪。曰九龙,其下岩洞溪源之属,并以九龙名。曰圣泉,其上有泉,人不能至,东南流至峰下,为汤泉。曰叠障,下有石孔岩,亦名滴泉岩,又有阴坑源水流入白云溪,汇为白龙潭,又流为珠沙溪。曰仙人,下有仙人洞。曰芙蓉,下有白马源。诸峰之中,天都为之冠,余悉属徽郡境内。○尚书山,在县西南二十里望仙峰之西,高百余仞。又西南十里为大鳌岭,高十五里,形若巨鳌,泾水出焉。其源为?溪。又仙都山,在县西四十五里,与仙都峰相望,高二百丈,亘三十里,别名游山。又县西南六十里有汤岭,多悬崖峭壁。又西南十五里为梨水岭,又五里为棠梨岭,皆接歙县境。县西南百十里曰庄岭,接黟县界。西南百三十里曰石矾岭,接石埭县界。诸山皆黄山之支阜矣。
  陵阳山县西六十里。有三峰矗立,属县者一,西属石埭者二。下有三门、六剌滩,舒溪所经也。稍南曰真金山,高二百余丈。稍东曰密?山,冈峦连亘二十里,至此两崖对峙,下瞰深溪,径道险绝,一名密王关。○龙门山,在县西四十里,高五百仞,周三十里,岩壁峭拔,中有石窦若门,产茶及药草。其东为三门岭,三方阻绝,一径中通,县治据其阳。
  箬岭县东南五十里。上下六十里,山顶为歙县境,东麓属旌德县,往来径道也。又县东二十里有石凫岭,又北为黄瓜岭,与旌德县接境。
  ○麻川县南三里。源出黄山之麓,经县东南七里麻陂潭,一名白虎潭,旌德西北境之水,多流入焉,谓之麻川。又西北径县治东,有富溪水,出县西雾山,径县治西南,亦名仙源水,又东北流入焉。又北则梅溪水,自三门岭东南流入焉,西北下焦滩、洲滩,至麻口,合诸山?之水,入泾县,为赏溪上源。
  舒溪县西六十里。源出黟县境,流经石埭县,东北入县界,又东北合于麻川。○?溪,在县西南二十里,有二源,一出黄山九龙泉,一出大鳌岭下,会流而东北,入于舒溪。又有青山溪,源出池州府青阳县九华山,入泾县西南境,又东南流入县境,亦合于舒溪。又县西有蟠石水,出黄山下,赤溪水亦出青阳县界,下流俱汇于麻川。
  ○宏潭镇县西百里。《志》云:自石埭、黟、歙而入郡西南境,宏潭其屏蔽要地也,有巡司戍守于此。又龙门巡司,旧置于县西龙门山下,今废。
  附见:
  宣州卫在府城内。洪武初建。
  ◇徽州府东至浙江杭州府四百七十五里,南至浙江严州府淳安县百八十里,西南至江西饶州府六百里,西北至池州府三百九十里,北至宁国府三百三十里。自府治至江宁府七百里,至京师三千一百里。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属吴,后属越。战国时属楚。秦属鄣郡。汉属丹阳郡。三国吴分置新都郡。晋改新安郡治始新县,今浙江严州府淳安县也。宋、齐因之。梁承圣中,析置新宁郡治歙县。陈复并入新安郡。隋废郡,置歙州。大业初,改为新安郡移治休宁县。义宁中,治歙县。唐复曰歙州。天宝初,曰新安郡。乾元初,复故。宋宣和三年,改曰徽州。元为徽州路。明初,曰兴安府。吴元年,复曰徽州府初属浙江,寻直隶京师,领县六。今仍曰徽州府。
  府厚金陵之锁钥,控江浙之要领,山川险阻,襟带百城《郡志》:东涉浙江滩险三百有六十,西通彭蠡滩险八十有四,岭之危有五,南界马金、白际之高,北倚黄山、章岭之秀。晏殊《类要》云:峰峦掩映,状若云屏,实百城之襟带也,摇足而定饶、信,运肘而慑杭、严,择利而动,无不可为也。且土沃民殷,资储易给,控御三方江南、浙江、江西,战守足恃。明初繇此以靖南服,岂非地利之明验哉?
  歙县附郭。秦置,属鄣郡。县南有歙浦,因名。汉属丹阳郡,为都尉治。后汉因之。三国吴属新都郡。晋属新安郡。梁置新宁郡于此。陈郡废,县仍属新安郡。隋平陈,县废,未几复置,属歙州。义宁中,郡为汪华所据,迁治于歙之乌聊山。唐亦为歙州治。宋因之。今编户二百十五里。○歙州城今府城。隋末汪华所筑也。东面抱山,西据平麓,自东北而西南,皆有溪流环绕,注于歙浦,称为险固。外城周四里有奇,子城周一里有奇,唐大中、中和间,屡经修筑。罗城周九里有奇。咸通六年,于城西北为堤以御水。光化中,又因堤增筑为城,名曰新城。历南唐至宋,时有修改。宣和三年,为睦寇方腊所陷,事平,改筑新城于溪北三里,因民不便仍还旧城,即唐中和中故址修筑。然其地仅七里有奇,而子城遂废。又光化中所筑新城者,堤既圮,每为溪水所泛溢,因弃为桑野,名曰新城园。自是又屡加修饰。嘉定十三年,大兴版筑,鼎新雉堞,城南逼溪,复筑长堤,以卫城址。元时亦尝修筑。至正十二年,为蕲、黄兵所破。明年,元兵复取之,因增治城垣。明初龙凤三年,元至正十七年也,王师平徽州,将军邓愈因旧城营葺,周六里有奇,为门五,东西北三面皆有濠,惟南及东南无之,以山险故也,后复废坏。成化以后,屡经修筑。今城周十里有奇。
  归德废县府西南五十里。唐永泰初,盗方清陷州城,州民保聚于休宁之山险处,贼平,析休宁、歙县地置归德县。大历五年,省入休宁。今为歙县境。《寰宇记》:府北三十五里有北野废县,唐永徽五年,析歙县地置。大历二年省。新、旧《唐书》云:北野,即绩溪也。○乌聊山在城内东南隅。高二十八仞,周八里。东汉末,贼帅毛甘屯据于此。吴将贺齐讨破之。隋末,郡人汪华据郡起兵,初亦屯此。义宁中,自休宁万安山迁郡治于山下,今城东址皆践山为之。山之西麓,有四水合流,上有汪华庙,俗亦谓之庙山,别名山之东峰为东山。又披云峰,在县治西南,高百仞,周五里,势峭拔,尝有云气,俗谓之西峰。玉屏山在城东北。本名石壁山。上有石,方峙如屏帐。其下宽平,可以屯兵。明太祖尝驻跸其下,因易今名。又问政山,在城东四里,山高秀,唐时有于德晦者为州刺史,筑室于此,以居其从兄方外,时咨访焉,山因以名。又紫阳山,在府南三里。山高百九十仞,周四十里,一名城阳山,以山在城南也。山之南坞,别号南山。
  飞布山府北二十里。高百七十仞,周二十七里。旧名主薄山。相传寇乱时,有县主薄葛显者率众保此。唐天圣中,改今名。又灵山,在县西北三十里,高三百五十仞,周七十里。又黄蘖山,在府北九十里,高五百六十仞,周百里。○石耳山,在府南四十里,突起大障,高出群峰,多岩石之胜。又柳亭山,在县南百里,高二百五仞,周四十里,旧名昌山,唐天宝中,改今名。
  黄山府西北百二十里。旧名黟山,唐天宝六载改今名。其山盘踞诸州县,而属于歙,高千一百八十丈,有峰三十六,水源亦三十六,溪二十四,洞十二,岩八。溪涧流下合扬之水为浙江之源。登其巅,则匡庐、长江隐隐在望。浙之东西池、饶诸境之山,皆其支肢也。《纪胜》云:黄山诸峰有如削成,烟岚无际,雷雨在下,其霞城洞室,岩窦瀑泉,则无峰不有。其西北峰类太华,故亦名小华山。元汪炎昶《记》曰:山在宣、歙间,雄镇东南,南逾百里为歙县治,北三十里为太平县,又北抵宣州治二百四十里,不当通都大邑之走集,游者罕至焉。山之西麓,田土广衍,曰焦村。焦村而南,有数峰凌空,最名者曰天都、芙蓉、朱砂,而天都为尤高,鸟道如线,上多名药,采者裹粮以上,三日始可达。
  箬岭府北八十里黄山之东。上多箬竹。隋末汪华起兵时,开岭路,达太平县。今为通衢。《志》云:县南十五里有蔺将军岩,隋将蔺亮尝屯兵于此。
  昱岭县东百二十里,接杭州昌化县界,为往来孔道。旧有昱关、岭关,详见浙江重险。○方吴岭,在府南九十里,高二十余仞,有小岭七十二。自府境往严州遂安县,此为捷径。其麓有石门水,北合白际之水,以达于浙江。又岭之西曰危峰岭,脉接休宁县之白际山。
  ○新安江在府南。其源有四:一出黄山。一出绩溪县大鄣山,合扬之水,会流于府城西,达府东南十五里,而为歙浦。一出休宁县率山,一出婺源县浙岭山,亦合流而达于歙浦。自此而东南流,皆谓之新安江。《志》云:繇歙浦口而东南四十里为深渡,又五十里为街口,而达浙江淳安县界,至严州府城南合于东阳江,为浙江之上源。《图经》:自浙江桐庐以上抵歙浦,皆曰新安江,江中有滩三百六十,至为艰阻。今详见浙江大川。
  扬之水在城西。出绩溪县あだ山,西南流,凡百余里,至城东北,达于城西,谓之练溪,亦曰徽溪,府西北黄山诸水悉流合焉。又环绕而东南,达于歙浦,谓之浦口。浦口而东南,或谓之苦溪,下抵深渡凡八十里,名八十里苦。此即新安江之上流也。《志》云:苦溪中乱石??,洪滩斗折,淙流奔腾,其急如箭,虽三峡不足方其险。又深渡水,在郡东百十里,为新安江,东接严州之界。而浦口东南四十里,亦曰深渡。盖自严州界溯流而上,穹山峻流,峰峦掩映,萦纡旋绕,清深若一,故皆以深渡为名。
  丰乐水在府西三里。源出黄山,溉田三十余顷,流至此,合于扬之水。又布射水,出黄蘖山,流经县北三十里,合扬之水。又府北一里曰富资水,源出府北四十里?村,亦名任公溪,以梁任?名也。又昌溪水出府南柳亭山,武洪水出休宁县梢云山,流入界,皆引水溉田,下流合扬之水。○绵溪水,在县东南五十里,源出绩溪县佛论岭,下流入新安江,亦有灌溉之利。
  篁墩湖府西南三十五里。篁,一作黄。一名相公湖,亦曰蛟滩。东北流经府城西南,曰南冈浦,合于徽溪。《志》云:篁墩在府西南三十里,地多竹,湖因以名。○吕公滩,在府南十二里,即徽溪下流,长二里,本名车轮滩。水势湍悍,善覆舟,唐刺史吕季重凿之,遂为安流。今亦曰车轮湾。
  ○汉洞坑在府西南仁爱乡。洞口险?厄,中平广,上有屯聚遗迹。相传自汉以来,郡人避兵者多保聚于此,或以为即洞口也。唐初,汪华据黟、歙,杜伏威将王雄诞击之,华拒之于新安洞口,雄诞伏兵山谷,帅羸弱与战,佯败走,华进攻之,伏兵袭据其洞口,华穷蹙请降。一云:洞口在今绩溪县西南四十里,今谓之洞里,中多居民,深广几百里云。○阶坑,在府东百二十里,相传吴废太子和所居之地,阶迹犹存。
  街口镇在府东南百里。有街口渡,置巡司戍守,东至严州府淳安县八十里。《志》云:明初置梅口批验茶引所,成化十四年,并入街口巡司。又有王干巡司,在府东北百里,东至杭州府昌化县九十里。又管界寨,在府西百八十里,宋置。明初,亦尝置巡司于此。又府南四十五里有深渡寨,亦宋置。明初,置巡司,洪武十二年废。
  新馆镇府东三十里。又有岩寺镇,在府西二十五里。俱宋时置官榷酒之所,明初亦置税课局,兼置岩寺巡司。洪武十四年,巡司废。成化十四年,兼革税课局,并于税课司。
  渔梁府南三里。有石梁。旧以扬之水及黄山诸水凡四溪会流城西,陡泻而下,无复停蓄,故为津梁,以缓水势。宋绍兴中废,嘉定中复修,凿山取石,为永久计,后复圮。明弘治中,凡再修葺,称为完固云。○太平桥,在府城西。《志》云:宋时自府城西南紫阳门达水西,有石桥,后废。驿道所经,出麻坑七里溪两渡,或遇涨潦,辄邮传不通。端平初,郡守刘炳于西门筑浮桥跨溪,亘五十余丈,名曰庆丰,且伐木石,以开新路,遂避两渡之阻。元末兵毁。明初架木为之,曰太平桥,一名河西桥。又通津桥,今在西关,一名麻坑桥。又西南古城关西七里渡,有七里溪桥。皆为往来通道。
  休宁县府西六十里。南至浙江开化县二百四十里,东南至浙江遂安县二百里,北至祁门县百十五里,西南至婺源县二百里。本歙县地。三国吴析置休阳县,后以景帝讳,改曰海阳。晋曰海宁,属新安郡。梁属新宁郡。隋开皇十八年,改曰休宁,属婺州。大业初,新安郡治此。唐仍属歙州。今县无城,编户二百五里。○海阳废县旧治县西二里灵鸟山,寻移治县东十三里万安山上。其城为隋末汪华所筑,华迁新安郡治万安也。今呼为古城,有汪王故宫。唐天宝中,移县于今治。又有休宁故城,在县东三十五里南当水口之上,相传隋时县尝治此。○黎阳废县,在县西北,孙吴析歙县地置,晋属新安郡。刘宋大明中,省入海宁。梁承圣中,复置黎阳县,属新宁郡。陈省。今为黎阳乡。
  ○松萝山县北十三里。高五六十仞,周十五里,与天葆山相连,为县巨镇。山半石壁悬空,峰峦攒簇,松萝交映,蜿蜒数里,如列屏嶂,产茶。又稍云山,在县东北二十三里,高百五十仞,周五十里,武洪水出焉。旧名郎山,天宝六年,改今名。○万安山,在县东十里。隋大业末,汪华移郡治于此。本名万岁山,宋宣和中,改曰万安,避禁苑中山名也。今名古城岩。东北麓有石门,高丈五尺,下阔二丈,称峻险。又凤山,在县西二里,高三十仞,一名灵鸟山,址方顶平,下临孔道,相传为旧县治。又玉几山,在县南三里,一名塔山,旁有十二峰,互相映带。
  仰山县东南五十七里。穷源深谷间,一径萦纡,涉而复降,其中平衍,群山环拱,状若莲花,亦曰莲花山。又响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平地特起,周五里许。其南有石壁削成,西有石峰特起,名曰柱棒山。白岳山县西四十里。高三百仞,周三十五里,奇峰四起。其西北曰齐云岩,高二百仞,悬崖中一小径,凭梯而上,其三面并峻绝壁立,二百余丈,不通攀缘,峰顶阔四十余亩。岩之东北,复有石壁如楼台,旁又有珠帘及罗汉等洞。宋德?二年,邑人结寨于岩,以避寇乱。其并峙者曰独耸岩,高亦三百余仞,周十五里,顶有池水,并崖演迤,凡数折,里人凿渠,引水下山,溉田千余亩。山之西曰石门岩,高亦二百余仞,周二十里。岩之东复有峰岩洞壑,奇胜不一。山之南曰密多岩,高亦二百仞。程敏政曰:游白岳山者,率以白岳为高,至桃源岭,则白岳已在其下,至车?岭,则桃源又下,至齐云岩,则车?益下。盖齐云为山最高处,黟、祁、歙、婺之山,一目可尽也。
  颜公山县西南四十里。周三十八里,自麓至巅可三十里。山半稍前,则四旁隆起,其窳处有清浊池,又有湖,约五亩许。相传昔有颜公者隐于此,因名。又岐山,在县西六十里,高二百仞,周二十三里,一名石桥岩,泉石奇胜。又西六十里曰高湖山,南接婺源县,山顶有湖,广十余亩,岁旱不涸,土人谓之圣湖。
  率山县西南百六十里。今曰张公山。其脉繇婺源五岭而北,重冈大岭,周百余里,高千四百余仞。相传昔有张公者隐此,因名。山当休、婺、浮梁三县间,鄱江之源出其阳,浙江之源出其阴。《婺源志》云:山在县西北百二十里,一名大鄣山,有振衣峰及清风岭、仰天台诸胜。即张公山矣。白际山县南八十五里。高百五十仞。其山繇婺源五岭而来,连起大峰,相续不断,东接歙县之危峰、方吴诸岭,以界于睦之遂安,衢之开化,盖群山之纲领也。又鸡笼山,在县南九十里,高百六十仞,周五十里,以形似名。○方原山,在县南百八十里,高二百五十仞,周三十里,本名黄土山,唐天宝六载赐今名,一名马金岭。旧《志》方原、黄土为二山。朱同云:方原即黄土,自婺源五岭分支而来,东连白际,而鸡笼则其支也。今土人谓其尖曰黄尖,水曰璜原,亦曰方原,其阴则水北流,入率山之江,其阳则东流者入于睦之遂安,西流者入于衢之常山,而总趣于浙江。
  新岭县西南七十里。高六百余仞,周二十里,西合婺源芙蓉诸岭,为五岭,往来通道。岭南有地名黄茅,可繇小径直达,为防御要地。○东密岩,在县南三十五里,高六十仞,四面皆平山,土田衍沃,惟此特高,周回绝壁如城,东西二小径,繇石磴而登,其顶平衍,方广八百余步。唐乾符五年,黄巢寇郡,郡人程?率义兵立寨于此以拒之。今堑垒犹存。《志》云:岭上有元帅府基,下有落箭丘,皆以程?得名。○浙溪县西南百十里。源出婺源县之浙岭,东北流,至县西七十里江潭,又东流百余里至率口,而会于率水。亦名渐溪,《水经》所谓渐江者也。《汉·功臣表》:陈婴定豫章浙江,都渐。颜师古曰:渐,水名,或以为今县即古渐地。《汉志》注:浙江水出黟县南蛮夷中,东入海。盖时未有婺源县也。《文献通考》:休宁渐水,溉田二十七顷,发源张公山。盖误以率水为渐水矣。《舆程记》:县东三十五里有屯溪,渐源至此,会于黟水,亦名南港。黟水即率水也。又东流数十里至浦口,会练溪诸水而为新安江。○率水,在县西南,即张公山水也,自山巅悬流而下,分为三源,下流俱北会于浙溪,而为新安江之上源。或谓之大溪。
  白鹤溪县西二里。出黟县横江,吉阳之水,东流入县境,亦曰吉阳溪,至县西凤山下,有夹溪水,出县西北四十二里石坼山,东南流合焉,曰双溪口,经县南一里,曰夏纹溪。又东经县东二里富即潭,过古城岩,又东南流三十余里至屯溪,而会于南港。《志》云:夹溪亦曰夹源,其水溉田十余顷。又璜溪,在县南,即方源山之水,北流四十里,合于率水。《志》云:县南五十里有汊水,其源东自白际之?琅水,南自马金之璜原水,演迤四十里至此,合流为一,绕岐阳山下,因名汊水,一名紫云溪。繇溪北流二十里,合率口水。岐阳山,一名旗山,其支为万松山,亦在县南五十里。
  五城水县南四十五里。源出婺源五岭,流入县境与颜公山水合流于龙湾溪口,溉田四千余顷,东会于浙溪。又原坑水,出县西百五十里之鹿髀山,溉田三千余顷,南流会于浙溪。又南当水,出县西三十六里之南当山,俗曰当坑山,亦溉田三十余顷,东流会于浙溪。洋湖在县东南四十里屯溪南岸。一名阳湖,为众水会聚之处。滨溪平衍,每春流涨合,辄汪洋如湖云。○举岭寨在县东北十五里天葆岩。《志》云:县东南方山有白际岭寨,县西婺源界有塔岭寨。又县西吴田岭上有马金寨,县西南溪口有松阳寨。五寨皆宋置,元废。○五?驿,在县南二十五里,元置。又县南二十九里有皇华驿,元初曰憩贤驿,寻改,明初废。
  五城村县南五城水上,旧为大镇。《寰宇记》:村傍有五城,斜偶相对,因名。元置五城务及南五岭巡司于此。明初废。嘉靖中,以寇乱,议设兵防守。万历十年,议者复以五城为一郡通达之所,应设哨官,领兵巡缉,与婺源中平镇为犄角云。又临溪村,在县南九十里,元置临溪务及白际岭巡司于此,明初废。又断石村,在县西三里,旧名吴口村,西南有石壁,下临深溪。蓝渡桥县西十五里。元置税务于此,曰蓝渡务,又置江潭务于河村溪口,即今县西七十里之江潭也。明置黄竹岭巡司于此。婺源县府西南二百四十里。西至江西乐平县百九十里,南至江西德兴县百十里,西北至江西浮梁县百五十五里,东南至浙江开化县百七十里。本休宁县地。唐开元二十八年,析置婺源县,属徽州。宋因之。元元贞初,升为婺源州。明洪武二年,复降为县。旧有城二里,今废。编户百六十四里。
  ○婺源故县在县北二十五里。《志》云:唐分休宁回玉乡,并割鄱阳怀金乡,置婺源县,治清华镇。中和二年,杨行密将陶雅守歙,县人汪武怨其暴横,率民立营栅,据弦高镇以抗之,自为镇将,遂移县治于弦高。天?中,武死,陶雅以朱环为新县制置巡辖等使,复旧县为清华镇。后皆因之。今县即故弦高镇也。怀金乡,在县西,与乐平县接境。○军营山在县城内西隅。五代时尝屯兵于此。山东麓临西湖,旧为蚺蛇港。又北曰腰滩港,大溪之水汇流于此。唐中和中,汪武立营栅于腰滩、蚺蛇二港,据弦高镇,即营此山矣。五代唐同光中,吴将刘津改营新城,因筑南北港口,潴水为西湖,使大溪环城而西南出。宋末犹为近郊之胜。元时渐堙。明初遂为平陆,惟此山犹以军营名。又方山在城南二里,冠?山在城西五里,其在城南者又有鱼袋山,城西北二里又有锦屏山。
  浙源山县北七十里。一名浙岭。高三百余仞,周二十五里。婺源诸水,多西入鄱阳,惟此山之水,东会休宁、祁门、黟县诸水,至歙浦,又会绩溪、歙县诸水,赴浙江。山有戴公三岭,泥源九湾。自县入郡,此为捷径。又高湖山,与浙岭相连,北接休宁县界。○张公山,在县西北百二十里,即率山也。详见休宁县。
  石耳山县东南九十里。层岩叠嶂,高险接天,有石室甚深广。繇衢、信入境,此山为之望。其支脉曰大鳙山,在县东百里,高三百仞,相传洪水时,有大鳙上此而名。又小敛山,在县东南七十里,高九十八仞,周十五里。俱与衢州接界。○石门山,在县东九十五里,与大鳙相接,山巅有石岩,空洞若门。县东九十里又有屏障山,高二百余仞,方峙如屏,下开平壤,曰大畈,其左为阴岩山,右为石耳山。又龙尾山,在县东百里,高二百仞,周三十里,石可作砚,一名罗纹山。又莲花山,在县东百五里,亦接衢州界。山高极天,群峰??律,状若莲花,因名。《志》云:县南四十里有桃源大冲山,石壁峭立,飞瀑悬流,泉石之胜,甲于一邑。
  斜山县东北七十里。高二百仞,周八十里。斜水出焉,溉田四十顷,下流合于绣水。○倚衡山,在县北百十里,高八十五仞,与县北九十里之朗山俱西连回岭。朗,亦作阆。《志》云:回岭在县北百里,有峰高耸,亦名回峰,自县趋郡之捷路也。
  大连山县西北百二十里。高四百仞,周九十里。寇乱时,乡人每保聚于此。又大广山,在县西北五十八里,一名大尖山,高四百余仞,周三十里,婺水出焉。○寨山,在县北三十里。唐开元中,土人洪真作乱,居民结寨避寇于此。又县东北亦有寨山,其地名李坑源头,亦唐开元中土人避寇处。
  梅源山县西百二十里。高三百余仞,周四十余里。本名梅山,产杨梅充贡,梁任?为郡守,奏罢之。唐天宝中,始曰梅源山。西北接浮梁县界,一名?山。又三灵山,在县西九十里,高二百八十仞,周五十里。又西为?乐?居山,周回绵亘,凡数十里,峰峦林立,其名者为仙女、金钟诸岩,西连乐平县界。○?源山,在县西南百里,高三百十仞,亦名游山,接乐平及浮梁县界,有?源水,溉田三十余顷,南流合杭溪水,入乐平县界。
  芙蓉岭县东八十五里。高千余仞,周三十余里。其绝顶为芙蓉峰,一名灵山,岩石奇胜,屏嶂、龙尾诸山,皆其支脉也。又县东九十五里曰对镜岭,高百五十仞,周十里。其并峙者曰羊斗岭,高百仞,周二十里。又塔岭,在县东北百五十里,高八十仞,周九里。四岭中,芙蓉为之冠,与休宁新岭为五岭。宋初驿道繇县东百里中平寨,经大畈达休宁之黄茅,沿涧曲折,谷水暴发,则桥道皆坏。其后里人汪绍辟路,从芙蓉、对镜、羊斗、塔岭,直抵黄茅,较旧路近十五里,且无水患。元末,汪同复开拓之,遂为通衢。今休婺之界,自塔岭而中分也。
  平鼻岭在县北九十里。《志》云:浙源之大湾,与休宁接界。《闻见录》:平鼻岭、回岭、张公山、查公山及花桥,皆休婺往来通道也。今查公山在县西八十里,花桥亦在县西百里。盖自乐平而东北达县境,以入休宁,此为必经之处。又篁岭,在县东九十里,高百仞,地多竹,因名。○灵岩,在县西北百二十里,中有三洞,东北曰庆云,西曰莲花,南曰含虚,皆襟带浙岭,联络率山。《山海经》所谓三天子都,或以为即此岩也。又有洞曰灵磨、集仙、鱼龙、张公、垂钟、会仙,合为九洞,幽胜叠出,不可名状。
  ○绣水在城北。旧名大溪。县境群山之水,出自县东及县东北者,会流于县东北二十余里之汪口,又西而为北港。其出自县北者,至清华合流而西,为西港,至县北二十里,曰武口,与北港水合。又南至城北,绕城而西,又西南,而远近诸山水悉附入焉,流入德兴县,下流注于鄱阳。《志》云:绣水合二港十一源之水,汇流城下,绕城三面而西,波纹如绣,又南益合众流,至德兴,谓之大溪,至乐平县,谓之乐安江云。
  婺水在县西。出大广山,溉田二十二顷有奇,南流入乐平县界,中有石门滩、两石夹溪,涌起如阙,一线通流,险比滟?。《志》云:婺水南流八十五里绕县城,又南流四十里,合斜水,通鄱阳。考斜水在东北,大鳙、龙尾、石耳山诸水俱自县东流合绣水,则斜水何从越诸水而南会婺水乎?又婺水在县西北,既绕城而南,则当合绣水,又不容独南流会斜水也。乐平在县西,自县西而南,非乐平境内矣。《志》恐误也。
  益阳水在县北。出浙源山,溉田三十五顷有奇。又有武溪水,亦出浙源山,东南流,经龙尾山,溉田十三顷有奇。下流俱入于绣水。○大鳙水,在县东,出大鳙山,溉田六十余顷,西北流入斜水。《志》云:大鳙与芙蓉峰水并入绣水。盖斜水合于大鳙矣。又小敛水出小敛山,溉田十八顷有奇,东流经县南五里,入绣水。又古坑水,出屏障山后,绕山南麓,东注鳙溪。
  梅源水在县西。出梅源山,东流合浙源水,溉田八十顷有奇。又杭溪水,出县西北七里石龙山,有石龙洞,水出其中,溉田三十八顷有奇,南流至杭口,与?源山水合,而入乐平县界。《闻见录》:杭溪水流入婺水,为往来通道。是也。○澧溪,在县西北。《志》云:?历?居山东有玉带水,又漕溪源亦出山下,合山谷诸水,南流为澧溪,纡回数百里,下流达于鄱阳。
  ○五福镇县西北四十里。唐咸通六年置。又有三吴镇,在县东七十五里。唐乾符中,黄巢作乱,兵马使汪道安镇婺源,其子?分戍于此。今废。
  高砂镇在县西南三十里。元置高砂税务于此。至正十二年兵毁。明洪武八年裁革。《闻见录》:自江西乐平县趣太白巡司,德兴县趣吴家湾,会于高砂,进抵城北。是也。今太白巡司,在县西七十里。《志》云:县有大鳙巡司,万历三年设于大鳙岭。又有岩田巡司,嘉靖四十二年,革歙县之黄山巡司,而设巡司于岩田。万历八年,改设于项村,因名项村巡司。○庄坑,在县南六十里。《舆程记》:繇乐平而东,六十里至毛桥,又三十里至湾头,五十里至庄坑,以达县,皆舟楫通行之道也。
  中平寨县东九十里。宋置寨。元因之。明洪武十八年废。嘉靖三十四年以后,时有寇警,议设兵防驻。万历十年,议者谓中平为一郡要害,应设把总帅兵屯守。今为往来孔道。又冲山营,在县治西北,五代时,吴将刘津所置。今有壁垒余址。○海口隘,在县南九十里,接德兴县界,往来要口也。
  祁门县府西百八十里,西南至江西浮梁县百九十里,北至池州府石埭县百七十里。本黟县之赤山镇。东北有峰若旗,谓之祁山。西南有两石对峙如门,谓之阊门。唐永泰初,土寇方清作乱,伪置阊门县,事平,因故垒,析黟县之西,浮梁之东,置祁门县,属歙州。县无城,今编户四十六里。
  ○梅?城县西十五里。?,吴芮将也。项羽封?十万户,盖邑于此。
  ○祁山县东北一里。高四十仞,周十五里,三面皆石壁,上有栖真岩。其东曰青萝岩,旁有涌泉,味甘不竭,一名乳泉。○石新妇山,在县北三十里,高四十一仞,周二十五里,北接黟县武亭。山上有三石峰,亦曰三新妇山。
  大共山县北五十里。高六十五仞,接石埭县界,大共水出焉。山下旧有大共镇,元置,今废。又道人山,在县北二十里,高九十仞,周六十五里,有削壁层岩之胜。
  新安山县西百十里。高百仞,奇秀甲于群山,为郡之胜。本属黟县境内,相传郡名新安以此。其相望者曰九峰山,有九峰并峙,高插霄汉。又西峰山,在县西百二十里,峰岩亦称灵秀。○历山,在县西八十里,高二百五十仞,抵石埭县界,高插云霄,险若天堑,巅有池,冬夏不竭。又主簿山,在县西六十里,高四十五仞。县西南七十里为梅南山,高八十仞。俱接浮梁县界。
  武陵岭县西四十五里。高三十仞,周二十八里。经途所出,初甚峻险。唐元和中,县令路?凿为盘道,行者便之。又赤岭,在县西百里,本名血岭,唐元和中改今名,高三十仞,周十五里。岭下有溪,流入浮梁界。又榔木岭,在县东北五十里。《志》云:岭下水分东西,东入钱唐江,西入彭蠡湖,皆有滩三百六十,岭虽平坦而据地独高也。○王公峰,在县南二十五里,高出万仞,不与群峰接。又县北五十里有望江峰,其峰卓立,高凌霄汉。○大共水在城东。源出大共山,有武亭水,出黟县武亭山,南流合焉,历祁山麓南流,合诸山溪之水入浮梁县界。○赤溪水,在县东北,出黟县鱼亭山,西流五十里,合大共水。又鳙溪水,出武陵岭,西南流六十里,为鳙口,合大共水。又卢溪水出梅南山,大北港水出历山,小北港水出县西七十里之榉根山,又新安水出新安山,俱东流合大共水。诸水皆引流溉田,多者数十顷,少者数顷,民获其利。
  阊门滩县南十三里。县境之水,多会于此,中有巨石夹水,对峙如门,谓之阊门。其水径浮梁界下流入鄱阳,昔时滩流奔迅,溪险石蹙,商旅经此,有摧舻折舳之患。唐元和中,县令路?开斗门以平其险,人号路公溪。咸通中县令陈甘节、宋嘉定中令陈过,亦加疏导,共长五百五十余丈。今为安流。
  ○五岭关在县南百里。《闻见录》:自浮梁入祁门界,有五岭关,自此抵县城,皆高山峻壁也。又江村,亦在县南。《闻见录》:自浮梁入祁门,至江村,又进至渚口,又进至关口,即至城下。《志》云:今县西十里有张村,以唐张志和隐此而名。○良禾岭巡司,在县西北三十二里良禾岭,今移置于县西北二十七里之苦竹港。又贵溪务,在县南十二里,又县北有柏溪务,皆宋置,元废。黟县府西百四十里,西至祁门县六十里,西南至婺源县三百五里,南至浙江遂安县二百七十里,东南至休宁县八十里。秦县,属鄣郡,以黟山而名。黟,本作黝,读伊。汉仍为黟县,属丹阳郡。鸿嘉二年,立中山宪王孙云客为广德王,国于此。王莽时,国废。后汉仍为黟县。吴属新都郡。晋属新安郡。宋、齐因之。隋初废。开皇十一年,复置。大业末,汪华等据其地,置黟州。唐初州废,县仍属歙州。县无城,今编户二十四里。
  ○林历山县西南十里。高三百仞,周三十里,四面壁立,径路危狭。汉末,山越陈仆祖山屯此,恃险为害。建安十二年,孙权遣贺齐讨之,齐阴募轻捷士于隐险处,夜以铁戈拓山潜上,悬布以援下人,得上者百余人,令分布四面鸣鼓角,贼惊,守路者皆逆走,大军乃上山,击破之,今山上寨基墙壁尚存。东有石洞,西有千丈岩,瀑布自崖而下。稍西曰顶游峰,亦曰丁峰,亦曰南山,孤峰削立,与县南十五里之霭峰相映带。《志》云:林历山下有仆城里,亦陈仆祖山屯据处,故曰仆城。又墨岭,在县南十六里,产石墨,土人采之,久而成井。今石墨糜烂,不可书画,惟堪染皂。《志》云:黟与?同,县盖以此岭名也。
  吉阳山县东北十五里。今名三姑山。高三百三十仞,周三十里,有三峰鼎峙,吉阳水出焉。又东山,在县东十五里,高数百仞,人迹罕到。○石门山,在县东南二十里,凿石为门,下瞰溪潭,壁立千仞,沿岩凿路,名曰栈阁,仅可通人,断处以木济之。古号石门为小剑门,栈阁为栈道。
  武亭山县西南十八里,接祁门界。高二百仞,周五十里,横江水出其南,危巅削壁,行者趑趄。宋绍兴中,邑人黄元辉始?路,以便往来。今为通道。鱼亭山县南三十五里。高二百五十仞,周三十里,鱼亭水出焉。《志》云:山即祁门县榔木岭之支也。自榔木岭而东,十里至鱼亭,又东五十里,即至休宁县。旧时江西鱼船至祁门,以次泊山之东。县有四亭八墅,鱼亭其一也。又复山,在县南三十六里,即鱼亭之支也,一名复岩,又名阜岩,高二百六十仞,周三十里。《方舆记》:山甚孤峻,两边皆石,中有沟,才五六尺许,水甚迅激,石壁四绝,仅通一线,缚木为梯,仅乃得上,绝顶泉流不竭。乡人曾避寇于此。贼陈兵其下,意山高无水,欲持久困之,乡民示以生鱼,贼乃引去。其水东南流,入休宁县界。
  石盂山县西北十余里。高五百仞,袤三十里,中有巨石如盂,泉出不竭,南连碧山。《志》云:碧山在县西北八里,高百仞,其南有霭峰对峙,为县主山。又戢兵山,在县北十五里,高百仞,周十里,本名石鼓山。唐天宝中,改今名。○黄堆山,在县北三十里,高十余里,绝顶平坦。又北三十里有五溪山,山高耸,时有云雾隐蔽顶上。
  牛泉山县北五十里,高九百余仞,东接太平县界。《舆地志》:牛泉峤自麓至顶,每九里一顿,凡九顿,并山为路,峡处仅容仄足,下临不测之?,上多风,盛夏无暑,顶有水,方广丈许,谓之牛泉。山上往往累石为路,昔时往丹阳之道也。又章山,在县西北二十里,章水出焉。○石燕洞,在县东二十五里,有石洞,幽邃可容百人。
  ○横江水在县南二十里。出武亭山,东南流二十八里,章山所出之章水,东南流,经县西而流合焉。又东至鱼亭口,则鱼亭山所出之鱼亭水北流合焉,又东合吉阳水,入休宁县界。○吉阳水,在县治东北,出吉阳山,西南流,牛泉山水流合焉。又东南经县东南三十五里之噎潭,潭旁两崖石壁削立,水触石盘,涡面狭底阔,深不可测。又东至白茅渡,与横江水合流,入休宁县界。诸川皆引流溉田,为民利。
  ○鱼亭驿县东三十五里,宋置。又有鱼亭巡司。俱元废。○庙口镇,在县西二十里,又西十里有西武镇,皆宋置,元废。
  绩溪县府东北六十里。北至宁国府宁国县百六十里,西北至宁国府旌德县七十里,东至浙江昌化县百六十里,西至宁国府太平县百二十五里,南至浙江淳安县百八十里。本歙县地,梁大同初,析置良安县,寻废为华阳镇,仍属歙县。唐永徽五年,置北野县,寻改为绩溪。一云永泰初所改置,属歙州,以界内溪水交流如绩而名。旧无城。嘉靖八年,以倭乱,始筑土城,周四里有奇,今圮。编户二十五里。○石照山县东三里。有石壁立,方广二丈,光可鉴物,因名。下有白水泉。又龙须山在县东二十里,高五百仞,周三十里,山顶有池,四时不竭。县东北三十里又有石金山,高六百仞,周亦三十里。○唐金山,在县东南九里。其麓宽平,三面临水,周围如城,又有冈阜泉石之胜。
  徽岭山县西北十里。徽,亦作?。旧名大尖山。高四百五十仞,周三十里,西北连凛山、佛论岭、新岭,东连仙人岩,抵丛山关,又南接大鄣山。山之阳,水流入歙,其阴则水流入旌德,故有岭南岭北之分。上有南北通衢,萦纡陡峻,凌晓常行云气中。《志》云:凛山在县西北四十里,高四百五十仞,周十五里。又佛论岭,亦在县西北四十里,高四百五十仞,周四十里,又西南接休宁县之新岭。其仙人岩在县北五十里,高亦二百五十仞。あだ山县东北二十九里。高三百三十仞,周二十五里。其山四合,中有官道,通宁国县界。旧有寨呼为丛山关,下有巧溪,亦名扬溪,流为扬之水。今亦见宁国县。又郎山,在县东九十里,高二百三十仞,周三里,一名郎?栗山,下有郎溪通驿路。《志》云:县北四十二里有岩山,高三百仞,延袤二十里,上有壁,甚方整。○大獒山,在县北六十里,高四百仞,周百里,前据潭水,蹲形矫首。山半有岩,亦名仙人岩,岩下有白龙潭。
  大鄣山县东六十里。高五百五十仞,周百五十里。一名三王山。《祥符图经》云即三天子鄣山。《山海经》浙江出三天子都,《水经》因之,盖讹鄣为都。秦置鄣郡,以此山名也。郭璞云:三天子鄣山,在新安歙县东。今谓之王山,浙水出其旁。唐天宝中,产银铅,今绝。《寰宇记》大鄣山,吴越于此分界。○龙塘山,在县东百余里,麓有小径,萦纡险?,悬绝不通处,则倚木架桥,鱼贯而进,当径有石如门,上有洞,轩豁可容百人,再上有池极深。又借溪山,在县东北八十里,高五百五十仞,周八十里,西连あだ,东北接宁国界,水西流入歙。
  大会山县西五十里。高耸特出群山上,晴霁时陟其巅,可以远望太平、宣、池之境,又芦山,在县西北四十里。其麓有脊,连徽山之阴。《志》云:山左有水北入旌德,下流达大江,山右有水南入歙县,下流达浙江。○古塘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高三十五仞,周十五里,一名葛萝山。缘麓以上,周遭皆田,顶宽平,旧有塘水,冬夏不竭,溉田数十顷。其相连者曰植山,在县西北四十里,高五百五十仞,周八十里。又有蒿山,在县西北五十三里,高四十五仞,周十五里,古塘、植山之水西至黄石坑,蒿山之水东至黄石坑,皆与旌德县分界。
  绩溪岭县东五十里。因县治得名。又东十里曰闻钟岭,屈曲往复,地近西坑。又县西为翠眉岭,两山低平,横列左右如眉,因名。○七姑尖,在县东三十里,一山七峰,中一峰尤峭拔。又十里岩,在县东十里,壁立奇险。又东二十五里曰百丈岩,有石方广百丈,壁立如屏,下临深潭,凿石为桥,奇胜不一。
  遥遥岩县东八十里。Лヴ陡绝,有大石门。宋宝?间,辟为磴道,凡五里余,繇此东达临安。元大德中,复伐石为栏,以障深险。明成化中,亦尝修治。○大石门,在县东四十里,有石高数十丈,对峙如门,中有道,可通行人。又有石横如门限,水经其上,激荡有声,下流十里。又有小石门。苍龙洞县北二十里。一名苍龙坞。深邃窈冥,洞口常有云雾,石壁峭立,下临深潭。又登源洞,在县东十里古登岭之东,一名长乐洞。山川环绕,四顾周密如洞,因名。有泽穴,暗通大溪,折而东,经府城南龙井山下。又圣泉洞,在县西五十里,山高千丈,顶有石洞,水出不竭。洞右两山对峙,下有绝壑,极深广,上有石,Лヴ相接,如架桥然,亦名仙桥岩。○扬之水在县西。源出あだ山下,谓之扬溪,西南流十里,经扬溪铺,又南经县治西南之三里桥,又西南流十七里,地名临溪,与徽岭大鄣诸山水合流,而入歙县界,为新安江之上源。又常水,在县西北,源出歙县界之黄蘖水,南流合扬之水。又登水,在县东北八十里,出借溪山,亦南流,入扬之水。
  绩溪在城东。其源亦来自扬溪,下流二十余里,乳溪水东注之。又五里,徽溪水南注之,至临溪,会县南诸水,入歙县界。离而复合,交流如绩,县因以名。又乳溪,出县北十里大坑之凹,为临溪上游,其流清浅屈曲,经县东北二里,东流合于大溪。○徽溪,在县北,自徽岭南流十余里,入绩溪,又西流四十里,入扬之水。罗公泉县南二十五里。水自地涌出,腾上数尺,源甚深长,大旱不竭,溉田数百顷。又泉塘,在县东二十里,塘中有泉,畜溢深广,可引以溉。县西五十里有龙井,水从石中出,大旱不竭,亦溉田百余亩。
  ○丛山关在县北三十里永安镇,与宁国县接界。有关城。《舆程记》:自关而北三十里为沙岭,又北二十里,即宁国县之尘岭,又繇县而东凡百里,有老竹岭,高二里,路出浙江昌化县。○?岭关,在县西北十五里太平镇,有关城。又新岭关在县西北二十里,佛岭关在县东二十里。县东南三十里又有梅岭关。濠寨在县西二十五里。地名冯村,今有巡司戍守。又西坑寨,在县东六十里,元置,又置镇守军营于此,明初改置巡司戍守,正统初废。又大谷务,在县北四十里锦谷村口,又县东有坑口务,俱元置,明初废。
  附见:
  新安卫在府城内,洪武初置。
卷二十九 南直十一
  ◇徐州东至淮安府邳州百八十里,西南至凤阳府寿州四百八十里,西至河南归德府五百十里,北至山东兖州府三百六十里。自州治至江宁府一千里,至京师二千里。《禹贡》徐州之域,古大彭氏国也。春秋、战国属宋,后属楚。秦属泗水郡。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此孟康曰:陈为西楚,江陵为南楚。此为东楚,项羽改为西楚,而以吴为东楚。汉为楚国。地节元年,改为彭城郡,寻复故。后汉亦为楚国,章帝改为彭城国。晋因之,仍立徐州,以为重镇东晋初,徐州陷没,元帝侨置徐州于淮南,又置南徐州于江南,其后移改不恒。太元九年,复置徐州于此。义熙七年,又改为北徐州。今详见州域形势。宋亦为徐州及彭城、沛二郡。泰始中,没于后魏,亦置徐州及彭城郡后魏置东南道大行台于此。东魏及高齐因之。后周改置总管府。隋初废郡。炀帝废州,仍曰彭城郡。唐复为徐州。天宝初,亦曰彭城郡。乾元初,复为徐州。贞元十六年,建武宁军。咸通十一年,改为感化军。石晋时,复曰武宁军。宋仍为徐州亦曰彭城郡武宁军节度。金因之。元亦曰徐州,属归德府。至正八年,升徐州路。十二年,改曰武安州。明初,复曰徐州,隶凤阳府,寻直隶京师编户一百五里,领县四。今仍曰徐州。
  州冈峦环合,汴泗交流,北走齐、鲁,西通梁、宋,自昔要害地也。后汉建安末,孙权欲取徐州,吕蒙曰:徐州地势陆通,骁骑所骋,今日取之,操后旬必来争。盖其地为许、洛襟要,蒙以车骑,非步兵所能敌。江南之力,是时未可以争中原也。及晋人南渡,彭城之得失,辄关南北之盛衰。太元九年,时河南城堡多附于晋,谢玄欲使朱序屯梁国,自屯彭城,以北固河上,西援洛阳。朝议不允,既而黎阳以南,遂至骚动。隆安二年,后魏取后燕之滑台,慕容德与诸臣韩范等谋先据一方,以立基本。张华曰:彭城,楚之旧都,可攻而据之。潘聪曰:彭城土旷人稀,平坦无限,且晋之旧镇,未易可取,又密迩江淮,夏秋多水,乘舟而战者,吴之所长,我之所短也,不如取广固而据之。盖是时慕容德之势不能取彭城,彭城为晋必争之地,虽取之而不能保,较之曹魏,有主客悬绝之分也。宋王玄谟曰:彭城要兼水陆。其地南届大淮,左右清汴,表里京甸,捍接边境,城隍峻整,禁卫周固,又自淮以西,襄阳以东,经涂三千,达于济、岱。六州之人,三十万户,常得安全,实繇此镇。及彭城没于后魏,而淮泗日以多事。魏尉元曰:彭城宋之要藩,不有重兵积粟,则不可固守,若资储既广,则宋人必不敢窥淮北。薛虎子曰:国家欲取江东,先须积谷彭城。徐州良田十万余顷,水陆肥沃,清汴通流,足以溉灌,兴置屯田,资粮易积,非直戍卒丰饱,亦有吞敌之势也。陈顾野王曰:彭城险固,繇来非攻所能拔,且其地形都要,不特捍蔽南国,为必争之地,而自昔东南用兵,莫不繇此以临诸夏矣。唐李泌曰:江淮漕运,以甬桥为咽喉见宿州,是时在徐州境内,若失徐州,是失江淮也,国用何从而致?宜急建重镇于徐州,使运路常通,则江淮安矣事在贞元四年。宋陈无己曰:彭城之地,南守则略河南、山东,北守则瞰淮泗,故于兵家为攻守要地。苏轼曰:徐州为南北襟要,京东诸郡邑安危所寄也。其地三面被山,独其西平川数百里,西走梁、宋,使楚人开关延敌,真若从屋上建瓴水也。土宜菽麦,一熟可资数岁。其城三面阻水,楼堞之下,以汴泗为池,惟南面可通车马,而戏马台在焉。其高十仞,广袤百步,若用武之世,屯千人其上,筑战守之具,与城相表里,而积三千粮于城中,虽用十万人,不能取也。唐庚曰:魏太武以百万众,观兵瓜步,卒盟而还,不复议渡江。元英以大众困于坚城之下,不敢舍而深入,虑彭城、合肥之议其后也。胡三省曰:彭城密迩兖、豫,南北朝时,魏人南寇,水行则自清入泗,陆行则历城、瑕丘,皆辏彭城,故王玄谟以为要兼水陆也。自胜国以来,益为资储重地。经营天下,岂可以彭城为后国哉?
  ○彭城废县今州冶。《世本》:尧封彭祖于彭城,号大彭氏,国于此。《国语》:大彭为商伯,是也。春秋为宋地,成十八年,楚伐宋,拔之,以纳鱼石。襄元年,诸侯之师救宋,围彭城,彭城降晋。《史记》:楚共王拔宋彭城,以封宋左师鱼石。四年,诸侯共诛鱼石,而归彭城于宋。又《韩世家》:文侯二年,伐宋至彭城,执宋君。秦置彭城县,属泗水郡。始皇二十八年,自琅邪还,过彭城,欲出周鼎泗水。二世二年,秦嘉立景驹为楚王,军彭城东,既而楚怀王都此。《史记》:沛公、项羽,闻项梁军破,乃与吕臣军俱引而东,吕臣军彭城东,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是也。及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亦都此。汉三年,汉王入彭城,项王西从萧,晨击汉,东至彭城,大破汉军。汉六年,为楚国治。后汉为彭城国治,初平中,陶谦为徐州牧,曹操击谦,败之于彭城。建安三年,操击吕布于下邳,屠彭城。晋为徐州治。大宁中,没于石勒。永嘉三年,复归于晋。太元三年,没于苻坚。九年,谢玄取之。义熙七年,分为北徐州。元熙初,刘裕使刘怀慎为北徐州刺史,镇彭城,宋仍为徐州治。泰始三年,陷于后魏,魏亦建为重镇。梁普通六年,魏徐州刺史元法僧以州附梁梁,使其子豫章王综镇之,综仍以州叛入魏。大同初,遣元庆和攻东魏城父,高欢分遣侯景趣彭城御之。中大同二年,侯景以河南州镇来附,诏萧渊明等攻彭城,为景援,败还。陈大建七年,吴明彻攻齐彭城,不克。九年,因周人灭齐,复命明彻攻彭城,为周将王轨所败。隋唐以后,州郡皆治彭城县。元省县入州。《城邑考》:州外城楚元王友所筑,城内有金城。又东北有小城,相传刘裕所筑,垒石高四丈,列堑环之。小城西又有一城,义熙十四年,汴水溢,城坏,乃更筑之。城西有小市门,即宋元嘉末,魏主焘南侵,遣李孝伯至小市门,与张畅应对处也。《志》云:今城东北八十里有彭城故县,地据山阜,去河甚远,或以为汉县盖治此。又州南五里有武安废城。元至正十三年,芝麻李据徐州,脱脱击平之,改徐州为武安州,移治于此。其后河流荡决,州城数毁。明嘉靖中,水坏州城,乃复改筑,环堤为固,周九里。天启四年,河决魁山堤,城东南隅冲裂。明年,移筑州城于云龙山,东去旧城二里。今城周九里有奇,门四。吕城州东五十里。春秋时宋邑,襄元年,晋以诸侯之师伐郑,楚子辛救郑,侵宋吕、留。杜预曰:彭城郡之吕城、留城也。汉为吕县,属楚国。后汉及晋皆属彭城国。宋属彭城郡,后魏因之。隋废。《志》云:吕城临泗水,高百四十尺,周十七里,城东二里又有三城,一在水南,一在水北,一在水中潬上。盖高齐所筑以防陈者。又泗水至吕城,积石为梁,故称吕梁。今吕城东十里吕梁洪上有二城,一曰云梦,一曰梁王。土人谓云梦即韩信,梁王即彭越。又洪西岸有尉迟城。唐尉迟敬德督徐州,尝凿吕梁洪,因筑此城。今吕梁城,中河分司驻焉。○吕布城,在州东南八十五里,相传布与曹操相拒时筑,城上有战台。
  南阳平城在州西。《五代志》:刘宋侨置阳平郡于沛郡南界,领馆陶、阳平、濮阳三县。后没于魏,为南阳平郡,以别相州之阳平郡也。后又徙郡寄治彭城。梁普通六年,将军王希?拔魏南阳平郡。后周始并入彭城郡。○濮阳废县,在州西北五十里,亦刘宋时侨置县,属阳平郡。后魏因之。后周废。《寰宇记》作舞阳城,误也。
  ?城在州北三十里。面临泗水。兖州人谓实中城曰?,盖南北朝时戍守处也。今谓之茶城,为运道所经。明嘉靖末,黄河北徙,城遂为漕黄交会之冲,后河口东移,茶城乃为内险。《志》云:今州南二里有古迷刘城,州西北百里又有灰城,又二十里有仓城,皆昔时顿兵贮粮之所云。○云龙山城西二里。今为州治。《志》云:山出云气,蜿蜒如龙,因名。其东南岭有大石佛,俗因谓之石佛山。《述征记》:彭城南二里,即石佛山,顶方二丈二尺。唐景福二年,朱全忠遣子友裕击时溥于徐州,兖帅朱瑾赴救,汴军败徐兖兵于石佛山下,既而汴将庞师古复攻石佛山寨,拔之,徐兵自是不敢出。《一统志》州东北三里又有彭城山。○定国山,在旧城东四里。梁中大同二年,遣贞阳侯渊明伐东魏,进攻彭城,营于此,为魏将慕容绍宗所败。
  九嶷山州北五里。其山自东而西,绵亘五里,俗谓之九里山,即汉兵败项王处。明建文中,燕兵攻徐州,亦尝伏兵于此。一名象山,以山西一峰如蹲象也。又鸡鸣山,在州东北十三里,相传即张良计散楚兵处。
  寒山州东南十八里。晋大兴二年,彭城内史周抚叛降石勒,下邳内史刘遐讨之,破斩之于寒山。梁中大同二年,命萧渊明堰泗水于寒山,以灌彭城。渊明军寒山,距彭城十八里,使长史羊侃断流立堰,再旬而成,侃劝渊明乘水势攻城,不听,寻败没。魏收《志》:彭城县有寒山。是也。又三山,在州东南二十里,上有三峰,其下为三山堤。明万历十四年,大河尝决于此。○桓山,在州东北二十七里,下临泗水。桓?葬于此,因名。一名圣女山。又徐山,在州南六十里,以徐偃王曾至此而名,一名武原山。《志》云:山下有武原故县。今见邳州境。
  赭土山州西二十里。《禹贡》:徐州,厥贡惟土五色。《汉·郊祀志》:王莽使徐州岁贡五色土。即此山之土也。山有楚元王冢,遂名楚王山,一名同孝山。○任山,在州西南三十里。唐有任山馆,自宿州趣徐州,必度睢水,逾任山,为往来通道。唐咸通九年,庞勋繇此陷徐州,又勋迎敕使自任山至子城三十里,大陈甲兵,号令金鼓,响震山谷,是也。
  吕梁山州东南六十里。其下即吕梁洪也。又东南曰凤冠山,山有双翼如凤翅。其相接者,曰塔山,曰峰山,皆与吕梁相望。○境山,在州北四十里。相传徐之封境尽于此山,因名。又有梁山,在州东北三十五里,与境山相连,漕河所经也,今有梁境闸。
  盘马山州东北九十里。相传汉高尝盘马于此。山产铁,汉置铁官。宋置利国监于山下。其阳有运铁河,元人建利国监桥于其上。又有铜山,在州东北八十里,旧尝产铜也。《志》云:州东北百二十里有爬头山,连徐、邳、滕、峄之境。晋大元十四年,妖贼司马衡聚众于马头山,刘牢之讨平之,盖即此山矣。或曰:州东北四十里有马山,当是其处。○橐驼岘,在州北。梁萧渊明攻彭城,军于寒山,东魏将慕容绍宗驰救,至橐驼岘,遂进至城下,大败渊明之师,是也。
  ○黄河在州城东北。自河南永城县流入界,经砀山、萧县,又东南流合泗水。今州东南七十里有房村口,在大河南岸,往往繇此溃决。又东为牛市口、梨林铺、李家井,皆扫湾急溜,防维最切,而州东郭家嘴、魁山堤,尤为要害。详见川渎黄河。○汴水,旧在州城北,自河南永城县流入界,经砀山、萧县,至州城东北而入于泗。自唐宋以来,汴渠多自夏邑、永城,达宿州境,又东南至泗州达淮,而入泗之流甚少,其后大河决啮,遂夺汴渠故道为经流矣。《州志》:泗水旧繇境山茶城,至州东北合汴水,后汴流北徙,泗水至茶城,即合于汴。盖误以大河挟汴水东下,混为一流也。今详见河南大川汴水。
  泗水在州城东北。自沛县流入境,循城东,而东南入邳州界,亦曰清河。今黄河经城北,又东夺泗水之流,而泗皆为河矣。《志》云:泗水至州北,亦谓之鼎伏,昔周显王时,九鼎沦没于泗水,秦始皇使数千人没水求之,不获。即此处也。梁普通八年,遣将成景隽攻魏彭城,欲堰泗水灌城,魏徐州刺史崔孝芬等击却之,既而萧渊明及陈吴明彻等皆堰泗水以攻城,卒不能拔。今亦曰漕河,亦曰泉河,其河漕相合之处,有镇口闸,又北为古洪、内华等闸。盖一以制黄河之淤淀,一以时黄河之消长,岁漕恃此为咽喉也。今详见大川清河及川渎漕河。
  睢水州南六十里。自萧县流入界,又东与凤阳府宿州接界,即项羽击汉军处也。唐咸通九年,叛卒庞勋等自宿州而北,度睢水,逾任山,趣彭城,陷之。今详见大川睢水。○?水,亦在州南。《图经》:睢水自?熟而支分,其东出者曰?水,又东北合于泗水,故有?泗之称。汉三年,诸侯兵入彭城,项羽还击汉军,汉军破走,相随入?泗水死者十余万人。自隋以后,?水堙绝。《水经注》:?水即睢水之支流,是也。胡氏曰:睢水经?熟而两分,其南出者曰蕲水,二水所在支分,通兼?水之称。
  百步洪州城东南二里,泗水所经也。水中若有限石,悬流迅急,乱石激涛,凡数里始静。一名徐州洪。或曰:洪有乱石峭立,凡百余步,故曰百步洪,形如川字,中分三道,中曰中洪,西曰外洪,东曰月河,亦曰里洪。俗传唐尉迟敬德经略徐州,凿徐州、吕梁二洪,以通水道。宋元?中,亦尝修凿,置月河石堤及上下闸。明永乐中,陈?复凿之,亦于洪口置闸,既以运艘损坏,凡再凿之。嘉靖二十年,管河主事陈穆复凿百步洪遂成安流。旧有闸,今废。
  吕梁洪州东南六十里。有上下二洪,相距凡七里,巨石齿列,波流汹涌。《列子》称孔子观于吕梁,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水经注》:泗水自彭城东南过吕县南,水上有石梁,谓之吕梁。晋太元九年,谢玄克苻坚,进平兖州,患水道险涩,粮运艰阻,用督获闻人?谋,堰吕梁水植栅,立七埭为派,拥上岸之流,以利漕运,公私称便,遂进伐青州,时谓之青州派。宋泰始二年,徐州刺史薛安都以彭城降魏,宋将张永、沈攸之等讨之,进攻彭城,不克而还,会大雪,泗水冰合,永等弃船步走,魏将尉元与薛安都前后邀击,大破永等于吕梁之东。梁太清初,萧弄璋攻东魏碛泉、吕梁二戍,拔之。魏收《志》:吕县有吕梁城,碛泉盖在吕梁之东。陈大建七年,吴明彻攻彭城,大破齐军数万于吕梁。十年,明彻伐周,进屯吕梁,周徐州总管梁士彦拒战,为明彻所败,进围彭城,环列舟舰于城下,堰泗水以灌城,周遣王轨驰救,募壮士夜决堰,至明,陈人始觉,遂溃还。盖吕梁自晋宋间有之。或谓唐武德中,尉迟敬德开此洪,假龙门吕梁,以状此水之险,误矣。龙纪初,朱全忠将庞师古攻时溥于徐州,拔宿预军于吕梁,溥逆战,大败,退保彭城。光化二年,杨行密讨朱全忠,进攻彭城,军于吕梁,不克而还。宋元?四年,京东转运使言:清河与江、浙、淮南诸路相通,因吕梁、百步两洪,湍浅险恶,商贾不行。乞度地势,穿凿开修月河石堤,上下置闸,以时启闭,通放舟船。从之。明初,傅友德奉命守徐州,未至元扩廓遣兵来寇,屯州东陵子村,友德引舟溯流至吕梁,舍舟登陆,击却之。宣德初,以漕舟艰阻,陈?议于旧河西岸凿渠,深二尺,阔五丈,夏秋有水,可以行舟。七年,复凿渠令深,并置石闸以节水,既而湍险如故。嘉靖二十三年,管河主事陈洪范复凿吕梁洪,平之,自是运道益便。旧有上下二闸,今废。又吕梁巡司亦置于此。
  雁麦湖州西南四十里。其相连者曰张塘湖、马沟陂,接萧、砀境,冬春则为平原,夏秋汇为巨浸。又汴塘湖,在州东北百里,南入邳州境,汇于武河。又成山、青冢二湖,俱在州东南七十余里,二湖相连,凡四十余里,下流入于沂河。又有黄山湖,在州北六十里,水涨则通沛县之昭阳湖。
  狼矢沟州东二十里。又东十五里有磨脐沟,旧时黄水暴涨,从此溢入,通邳州西北境之赤龙潭及?曼、蛤诸湖,至宿迁北境落马湖,出董、陈二沟,复合于大河。明嘉靖中,大河自狼矢沟东之赤栏村、樊家店,溢入磨脐沟,出沂河口,而徐、邳正河断流。万历十七年,于沟口筑堤防护,又沟地视河口卑数丈,其东有塔山,西有长山,乃建滚水石坝于中间,以畜泄之,自是冲决之患少杀。○李家沟,在州东南三十里。《志》云:州东北二十里有东西沟及溜、白等沟,俱泄东北诸山水,经辛贾山,入鹅儿湖,复分流出李家沟,合于大河。又北溜沟,在州北六十里,又南十里为南溜沟。州西北三十里又有大彭等沟,州东北三十里又有秦沟,皆昔时大河决溢处,通淤不时。今详见川渎大河。
  七里沟在州西北。唐建中二年,淄青叛帅李纳以李洧举州归朝,遣其将王温攻之,朔方将唐朝臣救洧,败温于七里沟。或曰:沟在九里山南。○境山沟,在州东北二十里,源出州东北五十里之马跑泉,西南至境山镇,又南入于漕河。境山之北又有池浜沟,南流至州东北三十里。明嘉靖四十四年,黄河决溢于此。今淤。又新挑沟,在州东北八十里,州东北九十里有运铁河,宋所凿也。嘉靖中,复浚之合新挑沟,又西南合境山沟。《志》云:州西九里有九里沟,南通萧县之姬村湖,迤南出双桥,入永固湖及土形湖,循宿州西境徐溪口,历符离桥及灵壁县之孟山、睢宁县之高作镇,直至宿迁县小河口,约五百余里,向通舟楫。万历中,议疏此以宽州境水患,不果。安王陂在州西。宋元嘉二十八年,魏主焘南侵北还,驱南口万余,夜宿安王陂,去城数十里,江夏王义恭不敢击,即此。○牛角湾,在州北茶城下。明万历初,运河经此,既而运河繇茶城东南十里镇口闸合黄河,旧河遂淤。议者以其地平旷,河易泛溢,因筑坝以防之,谓之旧河坝。又东冷泉,在州北八十里,南流经州东北二十里之秦梁洪,又西流三四里为鸟嘴沟,入沛县界。《志》云:沟在州西北二十里,今淤。
  ○利国监州东北九十里盘马山下。汉元封初,从桑弘羊请,于沛县立铁官。河平二年,沛县铁官冶废。宋为利国监。乐史云:监本狄丘冶务也,汉属沛县界,今置利国监驿于此。又宝丰监,在州东。宋元丰六年,置铸钱于此。八年废。○广运仓,在旧城南三里,永乐十三年建,今圮于水。
  东镇州西四十里,亦曰安民镇。又州东南五十里曰房村驿,州北九十里曰夹沟驿,水驿也。州城南二里曰彭城驿,州南五十里曰桃山驿,州东北四十里曰石山驿,州城外曰黄河东岸驿,与利国驿皆为陆路所经。
  高冢戍在州西。《水经注》:同孝山阴有楚元王冢,高十余丈,广百步许,魏置戍于此。梁天监五年,张惠绍等攻魏彭城,围高冢戍,为魏将奚康生所败。或曰即亚夫冢也。《寰宇记》:范增墓在州城南,宋元嘉二十二年,魏主焘南侵至彭城,登亚夫山,以望城内。则高冢戍当置于此。○下磕戍,在州东南。刘宋泰始二年,薛安都以彭城降魏,诏张永攻之军于下磕,即此。又州境有胡村、十八里等寨,金兴定二年,红袄贼攻徐州之胡村寨。元光初,又袭十八里寨,即此。戏马台在州城南。高十仞,广数百步,项羽所筑。刘裕至彭城,大会军士于此。宋元嘉二十七年,魏主焘南寇至彭城,立毡屋于戏马台,以望城中。梁普通六年,萧综守彭城,密降于魏,魏遣使鹿愈入城,将还,成景隽送之戏马台,北望城堑,谓愈曰:“险固如此,岂魏所能取?”盖未知综谋也。苏轼以此台为城南之重蔽,今为台头寺,有故塔在焉。○大彭馆,在州西南,唐时邮传所经,亦为迎饯之地,以古大彭国为名,咸通九年,庞勋作乱,杀观察使崔彦曾于大彭馆,即此。万会桥旧城东北三里。跨泗水上,以铁索维舟为之,水陆往来,皆集于此。俗名大浮桥。又旧城东北隅有云集桥,大河经其下,合于泗水,亦维舟为之,俗名小浮桥。
  萧县州西南四十五里,南至宿州百五十里,西南至河南永城县百八十里。古萧国。春秋时宋邑。秦置萧县。汉属沛郡。更始初,封光武为萧王,即此。后还属沛国。晋因之。宋为郡治。魏因之。后齐改为承高县,属彭城郡。隋属徐州。开皇六年,改曰龙城县。十八年,改曰临沛县。大业初,复为萧县。唐仍属徐州。宋因之,皆治故萧城。明万历五年,避河患,始迁今治,编户四十三里。
  ○萧城在县西北十里。古萧国。春秋时为宋附庸,萧叔大心之封邑。庄十二年,南宫万弑闵公,立公子游,群公子奔萧。宣十二年,楚伐萧,萧溃,即此。秦置萧县。二世二年,沛公与秦将司马尼战萧西,不利,还,收兵聚留。汉二年,汉王入彭城,项羽自齐还至萧,晨击汉军。自两汉以至南北朝,皆为萧县。宋元嘉二十八年,魏人南寇,拓跋建进屯萧城,时武陵王骏镇彭城,遣将拒之,为魏所败。魏收《志》:魏沛郡治萧县黄阳城,或谓之北城。《城邑考》:北城方九里,南去萧城二十里,相传萧子避暑城也,其南城即故萧国城。《北征记》:萧城周十四里,南临汴。今城方九里三十步,东南绕城,有隍,西北无隍。唐时县治北城,自宋以来治南城。明亦为萧县治,城周仅四里。万历五年,圮于水,乃迁治于三台山南麓,即今治也。
  杼秋城在县西七十五里。汉县,属梁国。光武封刘般为侯邑,明帝改属沛国。晋因之。后废。又扶阳城,在县西南六十五里。汉县,属沛郡。宣帝封韦贤为侯邑。后汉省。○永固城,在县东南四十里永固山下。元至大中,尝置县于此,寻省。今为永固镇。
  龙城县东三十里。《水经》谓之历龙城,隋因以龙城名县。又曹马城,在县西北七十里,相传曹操尝盘马其中,因名,中有古塔。○厥城,在县北。魏收《志》相县有厥城。或谓之厥固。梁大通中,兰钦拔魏萧城、厥固,是也。
  ○三台山在今城北。城东里许有龙蟠山,西一里曰虎踞山。又三仙台山,在旧城南一里。○大蒙山,在旧县东二十里,其相接者曰小蒙山、里仁山,与州境楚王山相接。又大方山,在旧县东南二十里,其相连者又有小方山,亦与州接境。
  丁公山今县南十五里。相传楚将丁公追汉王于此,其地亦名丁里村。又绥舆山,在今县东北二十里。刘裕为绥舆里人,里盖因山以名也。○浮绥山,在今县南三十里,东接蕉子山,又东为天门山,山谷幽邃,林木蓊蔚。又大观山,在今县东南四十里,山多岩洞,其相近者曰白土山,下为白土镇。
  永固山在今县南四十里。下有永固镇及永固湖。《寰宇记》:县南二十里有胜高山,东接丁公山,山阴有黑坞,约三亩许,夏秋积雨其中,染人衣,即成黑色云。胜,一作升。在今县南十里。○黄河在县北。《志》以为即汴河故道也。自河南永城县及砀山县境,流经县西六十五里之新挑沟,又东五里为赵家圈,又东十里至拖绳桥,又东十里至东镇渡,又东二十里至曲里渡,又东五里至朱珊渡,又东十二里至旧县北三里之冀门渡,又东三里至两河口,与山西湖之委流合,以达州境。宋绍圣中,汴水冲决,县令张淳凿汴水新渠,以避水患。元大德间,县令马彻里复开南伏道口、北铁锁孔二渠,以泄水,其后大河挟汴而东,县境遂为大河经流。明嘉靖二十七年,河决秦沟,自新挑沟以至朱珊渡一带俱淤,惟冀门渡以东,尚存旧流,其后溃决不时,河去县益远。万历三十四年,始复旧道。详见川渎大河,下仿此。
  睢水在县南五十里。自河南永城县流入境,又东入徐、宿二州界。○西流河,在县南三十里,稍东有浮绥诸湖,北经旧县治南,汇于东北三里之两河口,而合大河。又有淇河,在今县西五十里,东北流经杨家集,又经旧县西南,而东北会于两河口。
  山西湖在今县西南十二里。又南接于永固湖,湖在永固山下,其南为梧桐湖,稍西曰时村湖,又南曰土形湖,又南合于睢水。○姬村湖,在县东十五里,又东五里曰姬村泊。明万历中,议引运艘自灵壁双沟,繇睢水历永固、姬村诸湖,至徐州九里沟,出小浮桥,是也。又有青庄湖,在县南四十里,苏家湖在县东南八十里,稍西又有李家庄湖。
  英州泊县西北五十里。《志》云:其地有城址,中多水,相传昔置州于此。又西北五里为黑沙废县,即故英州附郭县也。元末,其地为水所圮,遂成平陆,今俗呼为雁门泊。○朱珊泊,在县西十里,即朱珊渡也。又白米堰,在县东南三十里,源出县东南五十里白米山下,导流西北,为灌溉之利。
  鸿沟在旧县西北四十里。县西北二十里曰白羊沟,又有白沟,西北十里曰菱沟,东北八里曰凉楼沟,东南五里曰黄柏沟,西南六十里曰渠沟,皆水患时导流分泄处也,今堙废。
  郑陂在县西北。曹魏黄初中,郑浑为沛郡太守,界下湿,患水潦,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曷,开稻田,郡人不以为便,浑曰:地势污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陂成,民赖其利,号曰郑陂。今堙。
  ○曲里馆在旧县西三十五里。《志》云:黄河自河南虞城,达县北冀门集,出徐州小浮桥,所谓贾鲁故河也,亦谓之赵渠。明嘉靖末,始北徙。万历初,河臣潘季驯议复故道,不果。二十六年,河决山东单县黄?固口,稍复成渠,惟曲里馆至三仙台四十里如故,河臣刘东星欲浚之,又议开支河,自三仙台至小浮桥,又不果。至三十四年,大河复经曲里馆而东。今有曲里渡。
  红亭在今县西北。杜预曰:萧西有红亭。昭八年,大?于红,即此亭也。红与宋近,而去鲁甚远,或以为鲁之边邑云。○赵家圈,在今县西六十里,有赵家圈渡,大河津要处也。嘉靖四十四年,大河繇此冲决,丰、沛皆受其患。有赵家圈巡司。
  沛县州西北百四十里,东至山东滕县九十里,西北至山东鱼台县百十里。古Τ阳国地。秦置沛县,为泗水郡治。汉高初起于此,改泗水郡为沛郡,移郡治相,沛县属焉。时谓之小沛,吕后封吕种为沛侯,邑于此。后汉亦为沛县,仍属沛国。晋因之。宋属沛郡。后魏因之。隋属徐州。大业初,属彭城郡。唐仍属徐州。宋因之。金初属邳州,后属滕州。元初移滕州治此,州寻废,寻省县入丰县。至元二年,复置沛县,属济宁府。十三年,属济州。明初改今属。旧城周二里,编户三十六里。
  ○沛故城县治东南微山下。山无石,隆然一土冈耳。汉高初起于沛,为沛公。后汉兴平元年,陶谦表先主为豫州刺史,屯小沛。建安初,吕布夺徐州,先主仍屯小沛。三年,布遣兵拔沛城。四年,先主取徐州,复屯小沛,为曹操所败,自是沛县皆兼小沛之名。萧齐建武三年,魏主宏如小沛,是也。《志》云:汉沛县城在今县西北,又为小王城。元至正十七年,孔士亨等据其地,因筑此城,今圮。县东又有泗水城,相传秦泗水郡治此。
  留城县东南五十里。故宋邑。秦置县。二世元年,秦嘉立景驹为楚王,在留,沛公乃往从之,欲请兵以攻丰。又张良遇汉高于此,因封留侯,寻亦为留县,属楚国。后汉属彭城国。晋因之。大元三年,苻秦将彭超攻彭城,置辎重于留城,谢玄赴救,扬声遣军向留城,超等乃释彭城之围,还保辎重。宋仍属彭城郡。元嘉二十七年,魏主焘南侵,拓跋建自清西进屯萧城,步尼公自清东进屯留城。泰始中,没于魏,亦属彭城郡。后齐废。隋复置,属徐州。唐废。今为运道所经,城北十三里有马家桥闸,新河所经也。
  广戚城县东北四十里。汉县,属沛郡。武帝封鲁共王子将为侯邑,后除。成帝河平三年,又封楚孝王子勋为广戚侯。后汉属彭城国。晋因之。后省。《志》云:县西北二十里有灌城,相传汉将灌婴所筑。又泗河东岸有旧城,俗以为张士诚所筑。
  湖陵城县北五十里,与山东鱼台县接界。故宋邑。秦置县。《史记》:项梁击败秦嘉,进至湖陵,既而并嘉军,军湖陵。又沛公攻湖陵,下之。汉二年,东伐楚,入彭城,项羽释伐齐还救,从鲁出湖陵,是也。寻亦曰湖陵县,属山阳郡。王莽时,改曰湖陆。后汉建武二年,盖延破刘永将佼强、周建等于沛西,永等走保湖陆。《东观记》:时苏茂杀淮阳太守,得其郡营,广乐大司马吴汉围茂,茂将精兵突至湖陆,与刘永会。即此。寻复曰湖陵。建武五年,幸沛,进幸湖陵,是也。章帝封东平王苍子为侯邑,仍改曰湖陆。晋属高平国。东晋太和四年,桓温伐燕,遣檀玄攻湖陆,拔之。既而苻坚灭燕,置兖州于此。宋永初三年,魏人南寇,徐州刺史王仲德将兵屯湖陆,既而兖州刺史郑顺之戍守于此。又元嘉八年,到彦之恢复河南,自东平弃师南走,兖州刺史竺灵秀弃须昌奔湖陆,魏将叔孙建攻之,灵秀大败,既而建还屯范城。孝建元年,兖州刺史徐遗实戍湖陆。寻入魏,并入高平。今有湖陵城闸,南至庙道口十八里,运河所经也。广乐,见河南虞城县。○七山县西南三十里,亦曰戚山,县之镇山也。其相近者曰青龙、桂籍山,高仅寻丈,有饮马池,相传ガ侯牧马处。《志》云:县无高山大陵,平原旷野,土田肥沃。葛墟岭县东南九十里。《志》云:岭傍南北通衢,南去徐州洪九十里。明万历中,议开泇河,自县东南四十里马家桥,开微山、赤山、吕孟诸湖起,至葛墟岭下,凡三十里,为始功处也。○黄河在县南。自丰县流入县界,又东南接萧县境,而入徐州界。自正德以后,河繇山东曹、单二县境冲决而东,县被灾最甚。嘉靖四十四年,河决萧县西赵家圈,东北流,平地河高七尺,繇七山南二里,东南入秦沟,入泗河。万历五年以后,渐复故道。泗河在县城东。自山东鱼台县,流经县北,又至城东南流入州境,即今运河也。旧有金沟口闸,在县西南十五里。北抵湖陵,南至留城,皆置闸以疏运道。嘉靖四十四年,黄河决,徙闸河壅塞,乃于留城北创开新河,以利漕,西去旧河四十里,自鱼台之南阳闸,至夏镇,抵留城,长百四十里,自是遂为运艘通渠。
  泡河在县城西。其上流即丰水也。自山东单县来,经丰县,北流至此,又循县城东南至泗亭驿,而合于泗。亦曰苞水。《水经注》:苞水东径丰县故城南。水上旧有梁,谓之苞桥。宋元嘉中,魏将步尼公屯留城,与宋将稽玄敬遇,引兵趣苞桥,欲渡清西,沛县民烧苞桥,夜于林中击鼓,魏以为宋兵大至,争渡苞水,溺死者大半。桥在今县西。《河渠考》:正德四年,黄河泛溢,西南接泡水,出飞云桥。嘉靖四十四年,河淤。隆庆六年,于泡泗交会处,浚新渠十里,接鸿沟河,东北入支河,繇留城入运。万历四年,筑护城堤,截泡河旧道,繇是泡河徙堤外,仍东会于泗河。
  薛河在县东南十里。出滕县境,西流合昭阳湖,繇金沟口合于泗河。明嘉靖四十四年,开新河,筑石堤,横截其流,南注微山、吕孟诸湖。○漷河,在县东北,一名南沙河,出滕县述山,流入昭阳湖,又西南合于薛水。又有北沙河,自山东鱼台县流经县界,至县东北五十里之三河口,合薛水,经鸿沟,入泗河。自开新河后,乃筑三坝遏之,西注尹、满二湖。○鸿沟河,在县东十五里,旧自滕县界引昭阳湖,入薛水,后废。嘉靖末,河臣朱衡开新河。隆庆二年,衡复以昭阳湖受黄河之水,而赶牛沟复会鲇鱼泉及南阳减水闸南出诸水,胥注于湖,溢则坏民田,乃自湖东南开县东二十里回回墓支河,上通昭阳湖、湖陵城河口。既而河臣翁大立奏开鸿沟废渠,自昭阳湖达鸿沟,自鸿沟达李家口,自李家口达回回墓,东出留城,开河长六十余里,引水济运,并灌民田数千顷,滕沛间利之。袁氏云:鸿沟在新河西,昭阳湖东,旧引沙、薛二水从此入旧河,旧河废,而此沟亦淤其半,鸿沟开,而新旧二河俱得宣泄。
  昭阳湖县东北八里。即山阳湖,俗称刁阳湖。邹、滕二县之水,俱汇于此。周二十九里有奇,下流与薛水合,自金沟口达泗。明永乐中,于湖口建石闸,东西二湖口建板闸。成化中,俱易石闸。弘治中重修,以时蓄泄,为漕渠之利。嘉靖四十四年,大河决入运河,漫入昭阳湖,因改浚运渠出湖之东,而湖为河流散溢处矣。○吕孟湖,在县东南四十里。《漕河考》:县境有张庄、吕孟、微山、赤山诸湖,与昭阳湖并为潴水济漕之处。
  泥沟在县西北五十里。自鱼台县流入界,经沙河镇西南,而入于漕河。亦曰泥沟河。又辛庄河,在县东北。《志》云:出滕县西南五十里,南流十里,入昭阳湖。县东北三十五里又有章公河,明弘治间所浚泄水河也。○赶牛沟,亦在县东北,出滕县五花泉,至县界三河口,与沙、薛二河合。明嘉靖中,开新河遏之,西合鲇鱼泉,注于新河。《志》云:鲇鱼泉在县东北三十里。又荆沟泉,出滕县东北五十五里,泉眼百余,水流迅急,西南流八十里,至新庄桥入昭阳湖。正统六年,参将汤节开渠十里,引流济运。今废。
  ○夏镇县东北四十里,南去留城四十四里。即新河所经也,有管界分司镇焉。明万历十六年,筑夏镇城。三十二年,开泇河,起自夏镇,经徐州东北彭家口,迤于邳州东之直河口,凡二百六十余里,避黄河之险者三百余里。又天启中,妖贼徐鸿儒作乱,攻夏镇至彭家口,掠运船,阻绝运河,官军击却之。《志》云:分司旧驻南沽头,有沽头城,在县东南十五里,嘉靖二十二年筑。四十四年,圮于水。隆庆二年,新河成,始移驻夏镇,在新河西岸,寻筑城为戍守处。又西镇,在今县东五十里。
  沙河镇县西北六十里。亦曰沙河店,旧有沙河驿及递运所。明建文三年,燕兵南下,驻沙河驿,攻沛县下之,即此。嘉靖四十五年,移驿及递运所于鱼台之?亭镇。今详见鱼台县。○庙道口,在县西北三十里,旧为黄河冲决处。明嘉靖中,屡决屡淤。万历中,渐为平陆。又刘家堤口,在县南三十里。
  啮桑亭在县西南。徐广曰:梁与彭城间有啮桑。谓此地也。战国周显王四十六年,秦张仪及齐、楚之相,会于啮桑。汉武帝《瓠子歌》:啮桑浮兮淮泗满。及塞决口,而梁、楚无水灾。后汉初,王梁击佼强、苏茂于楚沛间,拔大梁、啮桑,是也。泗水亭在城东南。汉高为泗水亭长,即此。向设泗亭驿,明隆庆初,移夏镇。《括地志》:沛县东南二十里有沛宫,即汉高置酒宴父老处,歌风台亦在焉。《寰宇记》云:俱在沛县治东南,泗水西岸。鸡鸣台在县东北五十五里沙河北岸。明正统中,置闸于此,为运河所经,嘉靖中废。《志》云:鸡鸣台东有小河,出滕县之三里桥及七里沟泉,西南流百余里,至台东入漕河。初,二泉漫流为泽。正统六年,漕运参将汤节始开渠,引入漕河,置闸于河口以积水,既以济运,又变沮洳为良田。今淤。○射箭台,在县东南五里,明成祖驻师时所筑也。又有射戟台,在南门内西偏,相传吕布射戟处。
  飞云桥在城南。泡水经其下,入泗水,为往来津要。明正德四年,大河决于此,入运河。嘉靖八年,飞云桥之水北徙入鱼台,三十七年,支流复冲入飞云桥,四十四年,泛滥益甚,为漕害。万历以后,遏河南徙,横决始免。丰县州西北百八十里。西至山东单县九十里,西北至山东金乡县百里。秦沛县之丰邑,汉高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又高祖使雍齿守丰,齿反为魏,即此。寻置县,属沛郡。后汉属沛国,晋因之。刘宋属北济阴郡,后魏因之。隋属徐州。唐、宋俱仍旧。元属济宁路。明初,复改今属。旧城圮于水,编户十七里。
  ○邀城在县西南二十里。相传汉高还乡,父老邀之于此,因名,亦曰邀驾城。又有偃王城,在县北五十里,相传徐偃王所筑。
  ○东华山县东南三十里。亦曰华山,亦曰小华山,周十余里,土山也。明嘉靖五年,以河患移县治此。三十一年,复还旧治。《志》云:元时有华山巡司,山北有岚山,山东北又有堕山,与岚、华相连。○白驹山,在县西南二十里,地形高阜。相传汉高大会父老于此,歌白驹以留宾,因名。
  ○黄河在县南。自砀山县流入境。明嘉靖四十四年,黄河决溢,其北股经华山南,而东流入沛县界。县西南有秦沟,在河北岸,于是导河入沟济运。万历六年,筑邵家坝,以绝秦沟旧路,又议于华山斜筑大坝,东至楼子集,断遏秦沟、浊河二口。《志》云:秦沟口亦曰邵家口,其浊河在县东南。隆庆初,黄河自秦沟冲决而南,遂为浊河,其后河复旧流,秦沟、浊河,往往堤塞,无复旧流矣。
  丰水在县城北。亦曰泡河。自单县流入境,东入沛县界。明嘉靖中,为河流荡决,故址仅存。《水经注》:泡水经丰西泽,谓之丰水。水上承大荠陂,东径己氏及平乐县,又东径丰县故城南,又东合苞水。汉高为亭长时,送徒骊山,到丰西泽中止饮,解纵所送徒处也。又有大泽,在县北六十里,县西二十里又有斩蛇沟,俱汉高遗迹处。○吴康镇在县南。唐文德初,朱全忠欲置戍于楚州,感化帅时溥自将兵屯吴康镇以遏之,为全忠将朱珍所败。今县南有吴康里。○厌气台,在县治东北,亦曰秦台,相传秦始皇东游厌气于此。?榆社县东北十五里。汉初旧里社也。高祖初起兵,祷丰?榆社。又汉高故宅,在县西中阳坊。《述征记》:宅在丰水西九十里。魏收《志》云:丰县有汉高旧宅。是也。
  砀山县州西百七十里。西北至山东单县九十里,东南至河南永城县百二十里。秦置砀郡及砀县。二世二年,沛公攻砀,拔之。汉改郡曰梁国,砀县属焉。晋省入下邑。宋初,复置。后魏属砀郡,又分置安阳县。隋开皇十八年,改安阳曰砀山县,属宋州。唐因之,昭宗时置辉州,以朱温出自砀山也,寻徙州治,单父县属焉。五代唐时,县属单州。宋因之。金属归德府,后废。元复置,属济宁路。明初改今属。县无城,编户十八里。○砀县故城在今县东三里,故砀县治。唐、宋以来因之。金兴定中,圮于河,迁虞山南保安镇。元至元中,复还旧治。明嘉靖四十一年,圮于河,迁治县东南二十里小神集。四十四年,复还旧治。旧有护城堤,周九里,门五。万历二十六年,复圮于河,始迁今治。麻城县东北二十五里。汉之麻乡也。后汉初,盖延尝驻兵于此。魏收《志》:魏孝昌二年,置安阳县,属砀郡,县治麻城,即此。隋废入砀山县。今为麻城集。又杼秋城,在县东六十里,与萧县接界。
  ○砀山在县东南七十里,与河南永城县接界。其北八里曰芒山,汉高尝隐芒砀山泽间,是也。山有紫气岩,即汉高避难处。唐咸通中,官军讨叛卒庞勋于徐州,勋穷蹙,自砀山西出袭宋州,不能陷而还。或作石山,误也。又有戏山,在砀山东,砀山之西曰狼牙山,又南曰铁角山。○虞山,在县东南五十里,南去芒砀山十余里,金时尝迁县治于山之南麓。
  ○黄河旧在县南三十里,即元贾鲁所开。繇河南永城县入境,经县南狐父聚,达抒秋城,凡九十余里,又东出徐州小浮桥入泗。明嘉靖二十八年,河繇县北二十里戎家口,出徐州茶城,入漕。万历初,又自县西陈孟口分流,绕县之护城堤,达毛城铺、周家口、龙沟一带,出小浮桥。今陈孟口渐淤,每岁夏秋有泛溢之虞。《志》云:护城堤首起虞城,尾达萧县,延袤七十余里。隆庆中,知县王廷卿募民作堤,以防河患,仍于河北筑堤,西起市力寨,东至秦沟,通计四千五百八十丈,以障漕渠。
  睢水在县南五十里。县东南有徐溪口,睢水繇永城县流经此,又东南入萧县境。嘉靖中,自徐溪至永城,俱成平陆。
  夹河县西南五十里。大河支分处也。或曰:即大河之别名。元末,刘福通等作乱,自砀山夹河迎韩林儿为帝,即此。○段庄河,在县西北四十里,亦大河支流也。繇虞城县流入境,经县西回冈集。明嘉靖二十四年,沙淤,坡水漫流,至双沟集南一里,汇流成河,又东三十里,合桑叶河,经萧县境,北流入徐州,而合大河。《志》云:桑叶河在县东二十五里。又陈霜口河,在县西,源自虞城县史家、皮家二口,分为两河,繇镇里?二十里至县境,西南合流,入陈霜口河,又南流十里至汪家口,大河尝冲决于此。又东复分为二,一冲县之小南门,一北流,绕县北门,昔时往往为害。嘉靖二十四年,知县王绍元于汪家口筑堤一道,长七十四里有奇。又西为月堤,接于高原,沿堤上至镇里?固,下至高良相口,为顺水堤五十里,以御水患。
  龙扒沟县东南三十里。旧通汴水。明嘉靖三十八年淤,创开一派,繇城东南二十五里冲三龙口,又二十里至西镇淀,过萧县境,入胡淀沟,与大彭等沟为州西北之五河,俱大河冲溢处也。县东又有盘盆河。万历二十五年,河臣杨一魁议:空砀山之地,北导李吉口下浊河,南存徐溪口下符离,中存盘盆河下小浮桥,三河并存,南北相去五十里,任水游荡,以不治治之。盖好为异说,而非笃论也。
  新汇泽在南郭外。以河徙成泽,南北二十里,东西四十里,经冬不竭,占良田无算。隆庆中,知县王庭卿开新渠十余里,以疏泄之。今淤。
  ○狐父聚县南三十里。《史记》:曹参击秦将司马尼于砀东,破之,取砀狐父。是也。亦作狐父城。又县南有午沟里,朱温生长于此。○市力寨,在县北三十五里,旧为河滨冲要,县主簿驻于此。又坚城集,在县西大河北岸,西接虞城县界,旧为大河冲要。
  附见:
  徐州卫在故城内东南隅。明吴元年置。又徐州左卫,在故城内西南隅。宣德五年,调楚府护卫于此,寻改今名。各领千户所五。
  ◇滁州东至扬州府二百六十里,南至和州一百五十里,西至庐州府二百六十里,西北至凤阳府二百二十里,北至凤阳府泗州二百十四里。自州治至江宁府一百四十五里,至京师二千二百里。
  《禹贡》扬州之域。战国时属楚。秦为九江郡地,两汉因之。晋属淮南郡。宋置新昌郡。晋元帝侨置顿丘郡。宋废郡为县。元徽元年,割置新昌郡。齐因之。梁置南谯州,东魏因之。北齐亦为南谯州治。隋废郡,改南谯州为滁州。大业初,州废,以其地属江都郡。唐复置滁州。天宝初,曰永阳郡。乾元初,复故。宋亦曰滁州。元为滁州路,后复为州,隶扬州路。明初,以州治清流县省入,隶凤阳府。洪武十四年,直隶京师编户十二里,领县二。今仍曰滁州。
  州山川环绕,江淮之间,号为胜地。盖北出钟离,则可以震徐、泗,西走合肥,则可以图汝、颍,而南下历阳,东收六合,则建康之肩背举矣。五代周克滁州,遂兼淮南。明初克滁州,驯致奄有南服。岂非已然之明验哉?
  ○清流废县今州治,本汉全椒县地。东晋末,侨置顿丘县。宋属秦郡。元徽初,置新昌郡,治顿丘县。齐因之。梁兼置南谯州,治新昌城,领新昌、高塘、临滁、南梁等郡。东魏曰谯州,仍治新昌郡。隋开皇初郡废,改州曰滁州,县曰新昌县。十八年,又改县曰清流。大业初,州废,县属江都郡。唐武德三年,复为滁州治,后皆因之。明初省。《城邑考》:州东有子城,周一里,唐初筑。太和三年,重修。其外为罗城,周三里三百二十步。又有关城,宋建隆二年筑,周七里三百五十步,西抵沙河,南抵罗城。外有壕,而四面不匝,明初因旧址修筑,开六门,四面为濠,皆加深广,城周九里有奇。
  南谯城在州西南八十里。或曰在全椒县桑根山之阳。晋太元中,侨置南谯郡,治山桑,盖取山为名。齐因之。梁又置谯州及南谯郡,皆治蕲,在今巢县界,而以此为北谯。复别于涡阳之谯,谓之南谯。高齐又移州治新昌,即今州治云。按:梁太清二年,侯景自寿阳袭谯州,进攻历阳。盖巢县之谯,时亦有谯州之名。
  建阳城州东四十里。本秦县。汉属九江郡。后汉省入全椒。《志》云:州东南五十五里有临滁郡城,梁置郡,治葛城。高齐因之。隋废葛城。盖与江浦县接界,今有西葛城市。又高塘城,在州北。梁置高塘郡,治高塘城,领平阿、盘塘、石城、兰陵等县,属南谯州。齐因之。后周废郡,改为高塘县。隋初,省入顿丘县。《志》云:今全椒县北六十里地名高塘,即是城也。○塘惟城,在州南三十里,又南十里有袭家城,又蒋家城在州东南五十三里。《志》云:三城皆傍湖泽。相传南唐筑瓦梁堰,以距北师,水势横溢,居民筑此城,以捍水云。
  赤湖城在州西。魏收《志》:新昌郡领赤湖、荻港、薄阳、顿丘等县。今州西十里有赤湖及赤湖桥,州北十里有荻港,州南十五里有薄阳坝,或以为皆因故县而名。
  ○琅邪山州南十里。晋伐吴,命琅邪王?出涂中时,尝驻此,因名。山谷深七八里,下有琅邪溪,源出两峰间,谓之酿泉,其余泉涧溪洞,类皆幽胜。又山南别阜,曰鸦头山。宋建炎二年,守臣向子?因山阻险,为城十余里,聚民坚守,寇从鸦头山瞰城中,知其虚实,乃尽锐攻陷之。今故城基曰琅邪山寨。○丰山,在州西南五里,盘亘雄伟,出琅邪诸峰之上,下有幽谷,地形低洼,四面皆山。又龙蟠山,在州南十三里,泉石洞壑,亦甚奇胜。
  皇道山州东二十二里。相传秦始皇尝经此,下有秦皇塘,周三里,可灌田数百顷。○曲亭山,在州西六十里,俗呼皇甫山。南唐将皇甫晖与周兵战,尝屯此山也。
  清流山州西北二十二里。亦曰清流关山。又西北曰石驼山,其上有关,曰北关口,颇险?厄。《志》云:关山而北,有群山列峙,溪涧环错云。又永阳岭,在州北三里,唐以此山名郡。其前为落马涧,相传皇甫晖战败坠马处也,一名东渡。
  ○滁河州东南七十里。源出庐州府废梁县,流经全椒县界,与襄水合流,至州东南三汊河,与清流水会,入江宁府六合县界,下流注于大江。详见大川涂水。
  清流河在州治西南。源出清流山,东南流,至三汊河口,合于滁河。又白茅河,在州西北四十里,亦出清流山。州西北有瓦店河、盈福河及来安县之嘉山河,俱流合焉,东会于清流河。○沙河,在州北四里,一名江沙涧,出来安县界,州西北诸山溪之水,多流合焉。俗名大沙河。至州城东,合于清流河。又有小沙河,源出州西南三十五里侧菱山,溢为小涧,经州西十里,注于石濑。石濑者,有石生水底,嵯峨突兀,连亘数十丈,水流其间,萦纡回复,每春夏泛涨,水石相激,澎湃有声也。又东为西涧,俗亦名乌土河,其下流为小沙河,穿城而东出,亦合于清流河。
  菱溪州东七里。源出永阳岭,经皇道山,又东南,则琅邪溪亦流合焉,至三汊河,注于滁河。又南湖河,在州东南五十里,源出来安县,又东为白禅河,下流俱注于滁河。○清流关在州西南二十里。南唐置关于此,地极险要。五代周显德三年,败唐兵于正阳,唐将皇甫晖等自定远退屯清流关,周主命赵匡胤袭之,晖等陈于山下,方与前锋战,匡胤引兵出山后,晖等大惊,走入滁州,欲断桥自守,匡胤麾兵涉水,径抵城下,晖等出战,擒之,遂克滁州。《五代史》:周世宗遣将引兵倍道自芦子?出山后袭清流关。今其地有中军帐基。大柳寨州西北五十里。元末,州人保聚于此。今为大柳树驿。《志》云:自州城南滁阳驿而西北六十里,为大柳树驿,又北四十五里,达凤阳府定远县之池河驿。又大?领巡司,亦在州西六十里。○关山寨,在州西北二十五里。《志》云:州境旧有乡寨七,曰关山、该山、白禅、西城、高山、黄悦、白悦等寨,宋置,寻废。又有铁佛冈寨,亦在州境。元末,州人保聚于此。
  皇华驿在故关城内。《志》云:关城中有龙兴寺,南唐临滁馆地也。周显德五年建寺,赐名龙兴。宋淳熙二年,于寺中建皇华驿。明初,于寺之西,建滁阳王郭子兴庙,寺之东,建太仆寺及滁阳八监、??等十八群。《一统志》:南京太仆寺,在今州城外西南三里,洪武六年建。全椒县州西南五十里,西南至无为州巢县百八十里。秦置县。汉因之,属九江郡。后汉建武中,封马成为侯邑。晋属淮南郡。萧齐为嘉平县,属南谯郡。梁改县曰北谯,置北谯郡。后齐改郡为临滁。后周复曰北谯郡。隋开皇初,郡废,改县曰滁水,属滁州。大业初,州废,又改为全椒县,属江都郡。唐仍属滁州。宋因之。明初废,洪武十四年,复置。县无城,今编户十二里。
  ○阜陵城县东南十五里。汉县,属九江郡。文帝六年,封淮南王长子安为侯国。元狩初,仍属九江郡。后汉因之。永平十六年,徙淮阳王延为阜陵王。建初元年,又败为侯国。章和初,复阜陵王,以阜陵下湿,为徙寿春。孙吴黄龙三年,使其将孙布诈降,以诱魏杨州刺史王凌,权伏兵于阜陵伺之。《晋志》:县自汉明帝时沦为麻湖。咸和初,石勒将石聪侵阜陵。三年,苏峻据历阳,将犯建康,孔坦请急断阜陵,说者曰:阜陵有麻湖之阻也。或曰:断阜陵以胁峻之后,且使祖约不能自寿春连兵而前也。宋省。梁天监二年,南梁太守冯道根戍阜陵,魏将党法宗等来寇,道根击却之。胡氏曰:南梁自宋有之,未详其实土,道根以南梁太守戍阜陵,自是为郡治。陈大建十一年,后周将韦孝宽等侵淮南,北谯、南梁之民,皆自拔归江南,是也。后周废入全椒县。
  丰乐城县西南七十里。梁置县,属北谯郡。隋废。《志》云:县西北二十五里有北谯城,即梁北谯郡治,遗址尚存。又县北二里有南谯城,或以为梁南谯州治云。○襄城,在县西,或以为姚襄所筑也。襄水经其旁。
  ○南冈山县南二里。山势自西来,连亘数十里,至此益高峻,环绕县治,为县形胜,稍西曰黑龙山,登其巅,下瞰井邑,一览皆尽,有泉曰黑龙泉。○武山,在县东北十里,上有梁王城。《志》云:以梁武得名。
  九斗山县东南二十五里。一名徐陵山。昔项羽兵败,欲东渡乌江,道经此山,与汉兵一日九战,山因以名。其西五里有迷沟,相传项羽迷道,陷大泽处也。《志》云:今县南二十里有楚迷沟。○花山,在县西北二十里,攒峰叠嶂,如花瓣然。又神山,在县西三十里,有神山洞,极深广。宋绍兴间,乡民多避寇于此。桑根山县西北四十里。宋白曰:梁大同三年,割北徐州之新昌郡、谯州之北谯郡、置南谯州于桑根山之西。是也。或曰:故城在山西南二十里新高村,其相接者曰石楼?。《志》云:与桑根山、冷水涧相连,双石高耸,状如楼阁,背山面溪,景物幽邃。又西北十里,曰仙人?孔。
  北独山县西六十里。峰峦特起,不与众山相接,上有古塔。又西十里曰铜井山,一名铜官,上有铜井,旧尝出铜。又西十里为孤山,相接者曰镇山岭,与合肥县接界。
  ○滁水在县南六十里。自庐州府流入境,南至和州,亦六十里。《志》云:县境群川合滁水者,凡十有五流,又东北经州境。○襄水,在县治北,源出县西北二十里石臼山,东南流,合涧谷诸水,凡十有六派,循县治后,又东南至石潭口,合于滁河。ガ湖县西南三十里。《志》云:后魏临滁郡领ガ县,以湖名也。县盖置于此,其下流通滁河。○蔡湖,在县南十五里,居民多引流以溉田,旁有蔡城。《志》云:南唐筑城湖侧,畜水以御周师。○六丈镇在县西南。唐置六丈驿于此。又有葛城驿,《志》云:在县东南二十里,与江浦县接界。《舆程记》:自滁州而东南六十里,至东葛城驿,又三十五里,至江浦县之江淮驿,渡江向金陵。是也。
  来安县州东北三十五里。东北至泗州天长县百三十五里,西南至江宁府江浦县百二十里,西北至凤阳府定远县百五十里。本清流县地。唐景龙中,析置永阳县,属滁州。南唐改曰来安。宋乾道中,降为镇,寻复为县。有土城,周三里。编户七里。○赵王城县东北二十五里。相传寇乱时,有赵、王二将屯此。《志》云:县东有顿丘城,或以为东晋侨置顿丘县,盖治此。
  ○五湖山县东北十八里。下有五湖,因名。山高险,控扼南北,至为险要。其北有白?村,一名白?山。○三山,在县东二十里,三峰并峙,与天长县接界。又县东南二十里有西龙山,势颇高峻,与六合县东龙山对峙。
  石固山县北三十五里。群山绵亘,此山最险峻。宋绍兴中,居民多避寇其上,垒石为城,遗址尚存。又北五里为尖山,其山特出,下临大涧。○嘉山,在县西四十里。山之西北,即盱眙县界。○来安水在县东。源出县北九十里之马岭山,东南流,县治东有龙尾河流入焉,又东南入州界,合于清流河。○秋沛水,在县西三十里,源出泗州盱眙县,会独山水,入于清流河。
  汤河县东南三十五里。县北山涧诸水,并流会焉,又南入于滁河。又范庄水,在县北七十里,县东北又有常店水,俱会县境诸山谷水,流入天长县,为浮梁河之上源。
  ○白塔镇县东北五十五里。其东南五里有丁城,四面平远,城址高数丈。其西有高塘山,山下有塘,曰高塘,旧可灌田二百顷,今堙。○来安镇,在县东三十里,旧置镇于此,今废。又东五里曰杜家集,傍峙黄连山,下有大石?孔。又东十里曰朱家?孔,与六合县接界。又水口集,在县东南三十五里,临汤河。《志》云:县东北十里有来安驿,往来孔道也。
  附见:
  滁州卫在州城内,洪武初,设守御千户所,寻改卫,领千户所五。◇和州东北至扬州府三百二十里,东南渡江至太平府六十里,西南至庐州府无为州百五十里,西北至庐州府二百八十里,北至滁州百五十里。自州治至江宁府百三十里,至京师二千三百五十里。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战国皆为楚地。秦属九江郡,汉因之亦为扬州治。三国吴为重镇。晋属淮南郡。永兴初,分置历阳郡。宋永初二年,兼置南豫州时谓之西府。齐因之。梁初亦为南豫州治,天监七年,仍为历阳郡。北齐兼置和州《北史》:天保四年,拔历阳。六年,齐、梁通和,因置和州,后周因之。隋初郡废,大业初,复改州为历阳郡。唐仍曰和州。天宝初,又为历阳郡。乾元初复故。五代属于杨吴,后属南唐。周显德三年,取其地。宋仍曰和州亦曰历阳郡。元曰和州路,寻复为州,隶庐州路。明初,以州治历阳县省入。洪武三年,改州为历阳县,隶庐州府,寻复为和州,直隶京师编户四十一里,领县一。今仍曰和州。
  州淮南要冲,江表藩蔽。渡横江而出采石,济滁口而向金陵,则长江不为固矣。若夫西指昭关而动庐、寿,北走涂中而收濠、泗,则两淮可以风靡也。自昔国于东南,未尝不以历阳为襟要,而有事江南者。张氏┉所云繇寿阳、历阳来者,什之七,繇横江、采石渡者,三之二”,是也。是故孙策起历阳,则渡江而有江南;曹操争江南,则相持于东关、濡须之间。晋平吴,使王浑出历阳,度横江。苏峻之乱,则据历阳,渡横江而劫姑孰。石虎掠淮南,游骑径抵历阳。苻坚自项城河南项城县来寿阳,则使姚苌为先锋,直趋历阳也。梁侯景以寿阳叛,则并有历阳,遂渡采石。隋氏平陈,韩擒虎繇庐州趣寿阳,自横江宵济矣。唐平江南,始自历阳杜伏威为和州总管,讨平江南群盗。宋绍兴中,金人犯含山,进逼历阳。叶梦得曰:金人得和州,长江不可保矣,因趣诸军拒守,及金亮南侵,军于和州,而两淮为之残弊。开禧中,金人南犯,仆散揆夺安丰,围和州,屯瓦梁河见六合县,以控真、扬诸州之冲,张旗帜于沿江上下,江表大震。明初亦自和阳济江,克采石,下太平。吕氏祉尝言:历阳,建康、姑孰之门户,未有历阳多故而江东得以安枕者。岂不信哉?
  ○历阳废县今州治。秦县也,项羽封范增为侯邑。汉为九江都尉治。后汉时,扬州刺史治焉。永平中,九江盗范容等屯据历阳,为江淮巨患,久之始平。晋属淮南郡。永兴初,为历阳郡治。三年,陈敏据历阳以叛,寻入建邺。咸和二年,苏峻以历阳叛,进陷姑孰。三年,祖约自寿春溃奔历阳,遂据之。明年,寇军将军赵胤攻拔之。宋亦为历阳郡治,大明七年,帝如历阳。齐亦为重镇。梁太清二年,侯景自寿阳叛,入历阳。承圣初,没于高齐。陈大建五年伐齐,使黄法《爽毛》分道出历阳,败其援军,历阳降。隋为和州治。大业十二年,为杜伏威所据,寻入于唐,自是州郡皆治此。明初废。《城邑考》:州城,一名亚父城,相传范增所筑。汉高令灌婴还定江淮,又筑之,谓之古罗城。其后修废不一。宋嘉定中,又尝营缮。明初因旧址增筑,后渐废。正德七年,寇乱,增筑月城于各门,又开故壕以为备,寻复废坏。万历初,增筑六门重城,复浚濠环城于六门之外,又为东西二水门,以畜泄城中之水。其形胜大抵东南滨江,西南绕溪,西北环山。城周十一里。
  乌江废县州东北四十里。秦乌江亭也。汉为东城县地。晋太康六年,置乌江县,属淮南郡。永嘉初,陈敏据建邺,征东将军刘准遣扬州刺史刘机出历阳讨之,敏使其弟昶屯乌江拒守,后属历阳郡。宋大明六年,帝校猎于乌江,是也。梁于此置临江郡,又为江都郡。东魏属临滁郡。后齐改置齐江郡。陈复曰临江郡。宇文周曰同江郡。隋初郡废,县属和州。唐因之。宋绍兴五年,废为乌江镇。七年,复为县。元因之。明初省。今仍为乌江镇。《志》云:镇东北去江浦县七十里。○雍丘城,在州南。本汉陈留郡属县,东晋侨置于此。宋、齐俱属历阳郡。后周时废。今裕溪河口有雍家城,或以为即雍丘之讹也。明洪武初,置雍家城驿及裕溪河泊所于此。弘治初,徙驿于乌江镇。万历中,改为乌江公馆,驿废。
  ?孰城在州西北。本汉梁国属县。东晋侨置,属南梁郡。宋元徽初,改属新昌郡。萧齐因之。梁末废。又?城,在州北,汉沛郡属县也。刘宋元嘉八年,侨置?县,属历阳郡。元徽初,改属新昌郡。萧齐又改属临江郡,梁因之。东魏属临滁郡。后周废。其地与滁州全椒县接界。○遏胡城,在州西,《元和志》:历阳西有遏胡城,晋王导筑以遏石虎。
  湖白城在州西南。宋泰始二年,寻阳王子勋举兵江州,其将孙冲之屯于赭圻,为沈攸之所败,于湖白口筑二城,军主张兴世攻拔之。胡氏曰:湖白口,巢湖、白水之口也。州南有白石水,合于栅江。是矣。《读书记》:湖、白二城当在栅口,滨大江,张兴世以钱溪冲要,请奇兵潜出浓湖之上,率轻舸直前度湖白,过鹊尾,夕宿景洪浦。是也。赭圻、钱溪诸处,见繁昌、铜陵二县。
  ○梁山州南六十里。?岩峻拔,俯瞰江流,与太平府博望山相对。亦曰西梁山,下为梁山镇。详见前名山梁山。○历阳山,在州西北四十里,一名石印山。或以为即吴孙皓时所称石印封发者,误也。今详见江西鄱阳县。
  八公山在州城北三百步。山仅培?,相传曾有八仙奕其上,因名。宋开禧中,州守周虎破贼于此,更名杀胡冈,筑京观于其上。今废。○蛾眉山,在州治西北,城跨山脊,又城北有东华山。鸡笼山州西北四十里。峰峦连亘,雄踞西北,上有巨石,宽平约四丈许,削立山巅,为一州奇胜。《道书》以为四十二福地。宋绍兴三十一年,金亮驻鸡笼山,欲渡采石。明太祖初克和阳,元人分兵屯戍于高望、新塘、青山、鸡笼山诸处,来争和阳,太祖皆击却之。今青山在州东北四十五里。高望镇,见江浦县。
  六合山州西北六十里。山形磅礴,四面皆正,上有石潭,深不可测,名金牛井。《志》云:山一名如方山,梁武帝尝登此望六合,因名六合山。天监初,江州刺史陈伯之谋举兵,诡称奉齐建安王教,帅江北义勇十万,已次六合,时萧宝寅奔魏也。六合即六合山矣。○阴陵山,在州北八十里,小山多石,俗以为项王迷道处。又有四溃山,在州北七十里,亦名四马山。俗传以为项羽败走至此,依山为陈,四面驰下,溃围斩将处云。
  乌石山州西北六十里。两山相峙,路经其中,山石多黑,因名。又夹山,在州北五十里,岩嶂环峙,隐如金城,为一方?厄塞,中有夹山关。《志》云:州东北五十里为者乐山,一峰亭亭秀出。其相近者曰北大山,山势高耸,一名北山。○胡桃山,在州西北。晋义熙二年,桓玄余党桓石虔等,聚众胡桃山为寇,豫州刺史刘毅遣兵讨平之,时州治历阳也。或云胡桃山即滁州来安县之五湖山。
  ○横江州东南二十五里,直江南采石渡处。自昔济江之津要也。后汉兴平元年,扬州刺史刘繇屯曲阿,迫逐丹阳太守吴景,景退屯历阳,繇遣将樊能等屯横江拒之,即而为孙策所破。晋隆安二年,殷仲堪举兵荆州,前锋桓玄等大破官军于白石,进至横江。元兴初,桓玄自江陵东下,豫州刺史谯王尚之遣杨秋屯横江,秋叛降玄。宋元嘉二十七年,魏主焘入寇,自彭城南下,使其将鲁秀出广陵,拓跋那出山阳,拓跋仁出横江,所至残灭,宋遣刘遵考等将兵守横江以备之。齐东昏侯永元二年,豫州刺史裴叔业问萧衍以自安之计,衍曰:“若意外相逼,当勒马步二万直出横江,以断其后,天下事一举可定也。”隋开皇八年,韩擒虎平陈,亦自横江宵济,盖建康、姑孰皆以横江为噤吭。亦曰横江浦,江滨有毓麟堂。宋绍兴三十一年,金亮入和州,临江筑台,誓师渡江,晨炊玉麟堂。玉麟,即毓麟之讹也。《江防考》:大江入州境上,接无为州,下接应天府,凡一百一十里,与太平府中流分界。江流自西南绕而东北,故昔称和州为江西,而大江夹岸津要甚多,随地立名,分途汛守,实皆大江也。
  栅江州西南百五十里,与无为州分中流为界。即濡须水入江之口也。曹操进军濡须,攻破孙权江西营,即此地矣。梁末,齐将萧轨出栅口,向梁山,陈霸先将黄丛击却之。陈天嘉初,王琳伐陈,军于栅口,时东关春水稍长,琳引齐人合肥、巢湖之军,相次而下,战于芜湖,为陈将侯?所败。大建十一年,时江北之地尽没于周,因遣将军徐道奴镇栅口。宋南渡后,于此置栅口寨。明初,赵德胜破陈友谅于栅江口,是也。宋白曰:栅江口,即古之濡须口,西北距庐州三百八十四里。今一名新妇口,对岸即繁昌县。当利浦州东南十二里。一名沙口堰,亦大江之别浦也。后汉兴平初,刘繇遣其将张英屯当利口,以拒吴景,明年,孙策击走之。晋咸和二年,苏峻以历阳叛,孔坦请急断阜陵,守江西当利诸口,是也。《寰宇记》:当利本名扬浦。晋王?平吴,扬帆顺流而下,王浑招之,不止,报云风利不得泊也。因改名当利。按后汉已有当利之名,则非晋改矣。阜陵,见滁州全椒县。○乌江浦,在故乌江县东四里,即亭长舣船待项羽处。《水经注》:江水又北得黄律口,即乌江渡也。又锁石港,在旧乌江县东北五十里,入大江。
  洞浦在州西南临江。亦曰洞口。曹丕黄初三年伐吴,分命曹休等出洞口。晋元兴初,桓玄使其党冯该攻历阳,玄军断洞浦,焚豫州舟舰,州刺史谯王尚之帅步卒九千陈于浦上,军溃而还。洞浦盖亦江浦之别名矣,今堙。
  麻湖州西三十里。周围七十里,旧称巨浸。一作
山东方舆纪要序
  山东之于京师,犬牙相错也。语其形胜,则不及雍、梁之险阻;语其封域,则不及荆、扬之旷衍。然而能为京师患者,莫如山东。何者?积贮,天下之大命也。漕渠中贯于山东,江淮四百万粟,皆取道焉。繇徐、沛北境,以接于沧、景之南,几八百里,而南旺分南北之流,高下悬绝,于是相地置闸,随时启闭,以为挽输之助。脱有不逞之徒,乘间窃发,八百里中,丸泥可以塞也,蚁孔可为灾也。吾虞南北咽喉,忽焉中断耳。或者曰:漕舟必出于山东,故山东能为京师患。若修元人海运之制,风帆顷刻竟抵京师,则山东必无能为害矣。曰:山东不滨海为国乎?自滨州、沾、利之间,取途勃海,竟指天津,不过五百余里。繇登、莱而指旅顺口,亦不过五百里。天津,河漕海运之道所辏集也。登、莱、旅顺间,又海运之途所必经也。脱有狡狯之徒,凭依岛屿,辽、碣以南,沧、瀛以东,所在蜂起,海运其能以无阻乎?然则将奈何?曰:山东者,驭之得其道,则吾唇齿之助也。失其理,则肘腋之患也。吾尝俯仰古今,而知能为幽燕患者,必于山东。周锡齐侯之履曰: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故山东之国,齐为最强。桓公北伐山戎,弗刂令支,斩孤竹,皆在燕之东境。是时燕弱小。《传》曰:齐谋山戎,以其病燕也。盖齐之于燕,直卵而翼之矣。鲁昭公七年,齐侯伐燕,盟于濡上。是时齐景公之世,燕人犹且纳女归赂于齐,诚畏之也。战国时,齐、燕有不两立之势。子哙之乱,齐宣以五都之兵伐之,五旬而遂举燕。燕昭王以乐毅为将,合秦、赵、韩、魏之师,而后能雪耻于齐。既而田单复定齐地。燕武成王七年,田单伐燕,拔中阳,燕人不敢报也。是何也?齐之于燕也,壤相错也,非有过都历国之艰,涉山逾河之阻也。天下之胜,势不在秦必在齐,在齐则必起而争燕。起而争燕,道博、济,向沧、瀛,不出十日,战于燕之城外矣。观于元之末季,田丰、毛贵,不过乌合之徒,一旦窃据青、齐,遂能北趋河间,逾直沽,破蓟州,略柳林,直逼元都。当此时,江淮以南,元人不遑复问矣。太祖命将取元都,亦先下山东,会师于东昌、临清之境,然后下德州,克长芦,逾直沽,舟师步骑,夹河而向元都,元人不且宵遁哉?然则山东其形势之会乎?是又不然。吾尝慨夫齐之田氏,席霸国之余业,不能于纵横之日,发愤为雄。及五国既灭,王贲东下,遂束手而臣虏于秦也。楚汉之间,田儋、荣、横,非无杰出之材,而皆奔亡不暇。汉高感东西秦之说,分王庶孽,授子肥以七十余城,无能殄吕氏之祸也。张步、董宪,倔强于临淄、东海,曾不足当光武之驱除。刘岱擅有全兖,乃竟败没于黄巾。曹操以兖州始事,而功集于许、邺,则可谓卓卓者欤。至于曹嶷、段龛、辟闾浑之属,类皆龌龊庸才,宜不足以自保。慕容德抚有广固,亦再世而亡耳。宋人经营于?高?敖、滑台,究不足以固三齐。隋末,徐圆朗盗有兖州,不旋踵而败。唐之中叶,淄、青叛命,藉河北、淮西相为影响,及形援既弱,卒以灭宗。朱瑾、朱?、王全范,不能以郓、兖、淄、青之甲,抗朱温之锋也。所以然者,岂不以山东之地,褊浅迫狭,虽西峙泰山,曾无重冈复岭之限,东环大海,亦无奥?险固之都,邢、赵扼其项,而淮、泗犄其足哉?是故?克入,而丘舆、马陉皆为坦途;乐毅至,而即墨、莒城危于累卵。韩信既破历下以开基,耿?复攻祝阿而发迹。南入穆陵,慕容遂为俘虏。东逾汶上,益都之亡也忽诸。谓欲以一隅之守,当四面之师,吾知其必无幸矣。然则山东固不足虑乎?曰:唐末,王仙芝起于濮州,黄巢起于冤句,初不过聚饥寒转死之民,为纵横窃掠之计,驯至流毒天下,卒倾唐祚,何为其不足虑也。然则用山东者宜如何?曰:以自守则易弱以亡,以攻人则足以自强而集事。齐桓公南征北伐,用霸诸侯。孝公以后,齐仅为自守之国。是以终春秋之世,累代听命于晋,几夷于鲁、卫,斯不亦用齐之明效大验耶!
卷三十 山东一
  《禹贡》:海、岱惟青州。《周礼·职方》:正东曰青州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春秋时齐地。其在天文,虚、危则齐分野,亦兼鲁、卫之疆今泰山以南,兖州府至沂州之境。《禹贡》徐州地也。春秋时属鲁。天文奎、娄分野。济河以北,东昌府及兖州府之西境,济南府之北境。《禹贡》兖州地也。春秋时属卫,于战国兼得魏、宋、齐、赵之郊。卫分野,见河南封域。秦并天下,置齐郡、东郡、薛郡、琅邪及辽东等郡。汉置十三州,此亦为青州及兖州地详见州域形势,下仿此。后汉因之。魏、晋亦置青、兖二州。永嘉以后,陷于石勒及慕容?。后又入于苻坚,坚败,归于晋晋置幽州于广固,以辟闾浑为刺史。寻复为慕容德所据。义熙六年,刘裕克南燕,复置青州及兖州。刘宋时,兼置冀州治历城。其后入于后魏,改冀州置齐州。魏亡,属高齐,寻为后周所并。其分析不可得而详也。隋亦置十三部,而不详所统。唐贞观初,分天下为十道,河济以南属河南道,以北属河北道。宋初隶京东路及河北路,后又增置京东西路曹、郓诸州属京东西路。金人分山东东路及山东西路东路理益都,西路理东平。元亦置益都、济南等路,直隶中书省谓之腹里。明初,置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六、属州十五、县八十九总为里六千四百有奇,夏秋二税约二百八十五万九百五十三石有奇而卫、所参列其间。今仍为山东布政使司。
  ◇济南府属州四 县二十六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