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三年,封平阳王。普泰中,为侍中、尚书左仆射。
中兴二年,高欢既败尔硃氏,废帝自以疏远,请逊大位。欢乃与百寮议。以孝文不可无
后,时召汝南王悦于梁。至,将立之,宿昔而止。又诸王皆逃匿,帝在田舍。先是,嵩山道
士潘弥望见洛阳城西有天子气,候之乃帝也。于是造第密言之。居五旬而高欢使斛斯椿求帝。
椿从帝所亲王思政见帝。帝变色曰:「非卖我耶?」椿遂以白欢。欢遣四百骑奉迎帝入氈帐,
陈诚,泣下沾襟。让以寡德。欢再拜,帝亦拜。欢出,备服御,进汤沐。达夜严警。昧爽,
文武执鞭以朝。使斛斯椿奉劝进表。椿入帷门,罄折延首而不敢前。帝令思政取表,曰:「
视,便不得不称朕矣。」于是假废帝安定王诏策而禅位焉。即位于东郭之外。用代都旧制,
以黑氈蒙七人,欢居其一。帝于氈上西向拜天讫,自东阳、云龙门入。
永熙元年夏四月戊子,皇帝御太极前殿,群臣朝贺。礼毕,升阊阖门大赦。改中兴二年
为太昌元年。壬辰,高欢还鄴。五月丙申,节闵帝殂。以太傅、淮阳王欣为太师,改封沛郡
王。以司徒、赵郡王谌为太保。以司空、南阳王宝炬为太尉。以太保长孙承业为太傅。辛丑,
复前司空高乾位。己酉,以仪同三司、清河王亶为司徒。乙卯,内外解严。六月癸亥朔,帝
于华林园纳讼。丁卯,南阳王宝炬坐事,降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以王归第。己卯,临显阳
殿纳讼。丙戌,诏曰:「间者,凶权诞恣,法令变常,遂立夷貊轻赋,冀收天下之意。随以
箕敛之重,终纳十倍之征,掩目捕雀,何能过此!今岁租调,且两收一丐,明年复旧。」秋
七月庚子,以南阳王宝炬为太尉。乙卯,帝临显阳殿,亲理冤狱。是月,东南道大行台樊子
鹄大破梁军于谯城,禽其将元树。八月丁卯,封西中郎将元宁为高平王。九月癸卯,进燕郡
公贺拔允爵为王。癸丑,改封沛郡王欣为广陵王;节闵子勃海王子恕为沛郡王。冬十月辛酉
朔,日有蚀之。十一月丁酉,祀圆丘。甲辰,杀安定王朗及东海王晔。己酉,以汝南王悦为
侍中、大司马,开府。葬太后胡氏。十二月丁亥,杀大司马、汝南王悦。大赦,改元为永兴。
以同明元时年号,寻改为永熙。是岁,蠕蠕、嚈哒、高丽、契丹、库莫奚、高昌等国并遣使
朝贡。
二年春正月庚寅朔,朝飨群臣于太极前殿。丁酉,勃海王高欢大败尔硃氏,山东平。罢
诸行台。丁巳,追尊皇考为武穆皇帝,太妃冯氏为武穆皇后,皇妣李氏曰皇太妃。二月,以
咸阳王坦为司空。三月甲午,太师、鲁郡王肃薨。丁巳,以太保、赵郡王谌为太尉。以太尉、
南阳王宝炬为尚书令、太保,开府。是月,阿至罗十万户内附。诏复以勃海王高欢为大行台,
随机裁处。夏四月己未朔,日有蚀之。秋七月壬辰,以太师、广陵王欣为大司马,以太尉、
赵郡王谌为太师,并开府。庚戌,以前司徒、燕郡王贺拔允为太尉。冬十月癸未,以卫将军、
瓜州刺史、泰临县伯、高昌王麹子坚为仪同三司,进爵郡公。十二月丁巳,狩于嵩阳,士卒
寒苦。己巳,遂幸温汤。丁丑,还宫。
三年春二月壬戌,大赦。壬午,封左卫将军元斌之为颍川王。夏四月癸丑朔,日有蚀之。
辛未,高平王宁坐事降爵为公。五月丙戌,置勋府庶子,箱别六百人;骑官,箱别二百人;
阁内部曲,数千人。帝内图高欢,乃以斛斯椿为领军,使与王思政等统之,以为心膂。军谋
朝政,咸决于椿。分置督将及河南、关西诸刺史。辛卯,下诏戒严,杨声伐梁,实谋北讨。
是夏,契丹、高丽、吐谷浑并遣使朝贡。秋七月己丑,帝亲总六军十余万,次河桥。高欢引
军东度。丙午,帝率南阳王宝炬、清河王亶、广阳王湛、斛斯椿以五千骑宿于瀍西杨王别舍。
沙门都维那惠臻负玺持千牛刀以从。有牛百头,尽杀以食军士。众知帝将出,其夜亡者过半。
清河、广阳二王亦逃归。略阳公宇文泰遣都督骆超、李贤和各领数百骑赴。骆超先至。甲戌,
贤和会帝于崤中。己酉,高欢入洛,遣娄昭及河南尹元子思领左右侍官追帝,请回驾。高昂
率劲骑及帝于陕西。帝鞭马长骛至湖城,饥渴甚,有王思村人以麦饭壶浆献帝。帝甘之,复
一村十年。是岁二月,荧惑入南斗,众星北流,群鼠浮河向鄴。梁武跣而下殿,以禳星变。
及闻帝之西,惭曰:「虏亦应天乎?」帝至稠桑,潼关大都督毛洪宾迎献食。八月,宇文泰
遣大都督赵贵、梁御甲骑二千来赴,乃奉迎。帝过河谓御曰:「此水东流而朕西上,若得重
谒洛阳庙,是卿等功也。」帝及左右皆流涕。宇文泰迎帝于东阳,帝劳之,将士皆呼万岁。
遂入长安。以雍州公廨为宫,大赦。甲寅,高欢推司徒、清河王亶为大司马,承制总万机,
居尚书省。欢追车驾至潼关。九月己酉,欢东还洛阳。帝亲督众攻潼关,斩其行台华长瑜,
又克华州。其冬十月,高欢推清河王亶子善见为主,徙都鄴,是为东魏。魏于此始分为二。
帝之在洛也,从妹不嫁者三:一曰平原公主明月,南阳王同产也;二曰安德公主,清河王怿
女也;三曰蒺藜,亦封公主。帝内宴,命诸妇人咏诗。或咏鲍照乐府曰:「硃门九重门九闺,
愿逐明月入君怀。」帝既以明月入关。蒺藜自缢。宇文泰使元氏诸王取明月杀之。帝不悦,
或时弯弓,或时推案,君臣由此不安平。闰十二月癸巳,潘弥奏言:「今日当慎有急兵。」
其夜,帝在逍遥园宴阿至罗,顾侍臣曰:「此处仿佛华林园,使人聊增凄怨。」命取所乘波
斯骝马,使南阳王跃之。将攀鞍,蹶而死,帝恶之。日晏还宫,至后门,马惊不前,鞭打入。
谓潘弥曰:「今日幸无他不?」弥曰:「过夜半则大吉,」须臾,帝饮酒,遇鸩而崩,时年
二十五。谥曰孝武。殡于草堂佛寺。十余年乃葬云陵。始宣武、孝明间谣曰:
「狐非狐,貉非貉,焦梨狗子啮断索。」识者以为索谓本索发,焦梨狗子指宇文泰,俗
谓之黑獭也。
文皇帝讳宝炬,孝文皇帝之孙,京兆王愉之子也。母曰杨氏。帝正始初坐父愉罪,兄弟
皆幽宗正寺。及宣武崩,乃得雪。正光中,拜直阁将军。时胡太后多嬖宠,帝与明帝谋诛之。
事泄,免官。武泰中,封邵县侯。永安三年,进封南阳王。孝武即位,拜太尉,加侍中。永
熙二年,进位太保、开府、尚书令。三年,孝武与高欢构难,以帝为中军四面大都督。及从
入关,拜太宰、录尚书事。孝武崩,丞相、略阳公宇文泰率群公卿士奉表劝进,三让乃许焉。
大统元年春正月戊申,皇帝即位于城西,大赦,改元。追尊皇考为文景皇帝,皇妣杨氏
为皇后。己酉,进丞相、略阳公宇文泰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改封安定郡公。
以尚书令斛斯椿为太保,广平王赞为司徒。乙卯,立妃乙氏为皇后,立皇子钦为皇太子。甲
子,以广陵王欣为太傅,以仪同三司万俟寿乐干为司空。东魏将侯景攻陷荆州。二月,前南
青州刺史大野拔斩兗州刺史樊子鹄,以州降东魏。夏五月,降罪人。加安定公宇文泰位柱国。
秋七月,以开府仪同三司念贤为太尉,以司空万俟寿乐干为司徒;以开府仪同三司越勒肱为
司空。梁州刺史元罗以州降梁。九月,有司诏煎御香泽,须钱万贯。帝以军旅在外,停之。
冬十月,太师、上党王长孙承业薨。十二月,以太尉念贤为太傅,以河州刺史梁景睿为太尉。
二年春正月辛亥,祀南郊,改以神元皇帝配。东魏攻陷夏州。二月,仪同三司段敬讨叛
羌梁GC定平之。三月,以凉州刺史李叔仁为司徒,以司徒万俟寿乐干为太宰。夏五月,司空
越勒肱薨。秦州刺史、建忠王万俟普拨及其子太宰寿乐干率所部奔东魏。秋九月,以扶风王
孚为司空,以太保斛斯椿为太傅。冬十一月,追改始祖神元皇帝为太祖,道武皇帝为烈祖。
是岁,关中大饥,人相食,死者十七八。
三年春二月,槐里获神玺,大赦。夏四月,太傅斛斯椿薨。五月,以广陵王欣为太宰,
贺拔胜为太师。六月,以司空、扶风王孚为太保,以太尉梁景睿为太傅,以司徒、广平王赞
为太尉,以开府仪同三司王盟为司空。冬十月,安定公宇文泰大破东魏军于沙苑,拜泰柱国
大将军。十二月,司徒李叔仁自凉州通使于东魏,建昌太守贺兰植攻斩之。
四年春正月辛酉,拜天于清晖室,终帝世遂为常。二月,东魏攻陷南汾、颍、豫、广四
州。废皇后乙氏。三月,立蠕蠕女郁久闾氏为皇后,大赦。以司空王盟为司徒。秋七月,东
魏将侯景等围洛阳,帝与安定公宇文泰东伐。九月,车驾至自东伐。以抚军将军梁GC定为南
洮州刺史,安西蕃。
五年春二月,赦京城内。夏五月,以开府仪同三司李弼为司空。免妓乐杂役之徒,皆从
编户。秋七月,诏自今恆以朔望亲阅京师见禁囚徒。以司空、扶风王孚为太尉。冬十月,于
阳武门外县鼓,置纸笔,以求得失。
六年春正月庚戌,朝群臣。自西迁至此,礼乐始备。太尉、扶风王孚薨。二月,铸五铢
钱。降罪人。冬十一月,太师念贤薨。
七年春二月,幽州刺史、顺阳王仲景以罪赐死。三月,夏州刺史刘平谋反,大都督于谨
讨禽之。秋九月,诏班政事之法六条。冬十一月,叛羌梁GC定徒党屯于赤水城,秦州刺史独
孤信击平之。尚书奏班十二条制。十二月,御凭云观。引见诸王,叙家人之礼。手诏为宗诫
十条以赐之。
八年春三月,初置六军。夏四月,鄯善王兄鄯硃那率众内附。秋八月,以太尉王盟为太
保。冬十月,诏皇太子镇河东。十二月,行幸华州,起万寿殿于沙苑北。
九年春正月,降罪人。禁中外及从母兄弟姊妹为婚。闰月,车驾至自华州。二月,东魏
北豫州刺史高仲密据武牢内附,以仲密为侍中、司徒,封勃海郡公。秋七月,大赦。以太保
王盟为太傅,以太尉、广平王赞为司空。冬十二月,以司空李弼为太尉。
十年春正月甲子,诏公卿已下,每月上封事三条,极言得失。刺史二千石铜墨已上,有
谠言嘉谋,勿有所讳。夏五月,太师贺拔胜薨。秋七月,更权衡度量。
十一年夏五月,太传王盟薨。诏诸鞫大辟狱,皆命三公覆审,然后加刑。冬,始筑圆丘
于城南。封皇子俭。
十二年春二月,凉州刺史宇文仲和反,秦州刺史独孤信讨平之。三月,铸五铢钱。夏五
月,诏女年不满十三以上,勿得以嫁。秋九月,东魏勃海王高欢攻玉壁,晋州刺史韦孝宽力
战御之。冬十二月,欢烧营而退。
十三年春正月,开白渠以溉田。二月,诏自今应宫刑者,直没官,勿刑。亡奴婢应黥者,
止科亡罪。以开府仪同三司若干惠为司空。东魏勃海王欢薨高。其司徒侯景据颍川率河南六
州内附。授景太傅、河南大行台、上谷郡公。三月,大赦。夏五月,以太傅侯景为大将军,
以开府仪同三司独孤信为大司马。晋王谨薨。秋七月,司空若干惠薨。大将军侯景据豫州叛。
封皇子宁为赵王。
十四年春正月,赦颍、豫、广、北、洛、东荆、襄等七州。以开府仪同三司赵贵为司空。
皇孙生,大赦。夏五月,以安定公宇文泰为太师,广陵王欣为太傅,太尉李弼为大宗伯,前
太尉赵贵为大司寇,以司空于谨为大司空。
十五年己巳五月,侯景杀梁武帝。初,诏诸代人太和中改姓者,并令复旧。六月,东魏
勃海王高澄攻陷颍川。秋八月,盗杀东魏勃海王高澄。冬十二月,封梁雍州剌史、岳阳王萧
察为梁王。
十六年夏四月,封皇子儒为燕王,公为吴王。五月,东魏静帝逊位于齐。秋七月,安定
公宇文泰东伐,至恆农。齐师不出,乃还。九月,大赦。
十七年春三月庚戌,帝崩于乾安殿,时年四十五。夏四月庚辰,葬于永陵,上谥曰文皇
帝。
帝性强果,始为太尉时,侍中高隆之恃勃海王高欢之党,骄狎公卿。因公会,帝劝酒不
饮,怒而殴之。骂曰:「镇兵,何敢尔也!」孝武以欢故,免帝太尉。归第,命羽林守卫,
月余复位。及欢将改葬其父,朝廷追赠太师,百僚会吊者尽拜。帝独不屈,曰:「安有生三
公而拜赠太师耶!」及跻大位,权归周室。尝登逍遥观望嵯峨山,因谓左右曰:「望此,令
人有脱屣之意。若使朕年五十,便委政储宫,寻山饵药,不能一日万机也。」既而大运未终,
竟保天禄云。
废帝讳钦,文皇帝之长子也。母曰乙皇后。大统元年正月乙卯,立为皇太子。十七年三
月,即皇帝位。是月,梁邵陵王萧纶侵安陆,大将军杨忠讨禽之。
元年冬十一月,梁湘东王萧绎讨侯景,禽之。遣其舍人魏彦来告,仍嗣位于江陵。
二年秋八月,大将军尉迟迥克成都,剑南平。冬十一月,安定公宇文泰杀尚书元烈。
三年春正月,安定公宇文泰废帝而立齐王廓。帝自元烈之诛,有怨言。淮安王育、广平
王赞等并垂泣谏,帝不听,故及于辱。
恭皇帝讳廓,文皇之第四子也。大统十四年,封为齐王。废帝三年正月,即皇帝位,改
元。
元年夏四月,蠕蠕乙旃达官寇广武。五月,柱国李弼追击之,斩首数千级,收辎重而还。
冬十一月,魏师灭梁,戕梁元帝。梁太尉王僧辩奉元帝子方智为王,承制,居建业。
二年秋七月,梁太尉王僧辩纳贞阳侯萧明于齐,奉以为主。梁王方智为太子。九月,梁
司空陈霸先杀僧辩,废萧明,复奉方智为帝。是岁,梁广州刺史王琳寇边,大将军豆卢宁帅
师讨之。
三年春正月丁丑,初行《周礼》,建六官,以安定公宇文泰为太师、冢宰;以柱国李弼
为大司徒;赵贵为太保、大宗伯;以尚书令独孤信为大司马;以于谨为大司寇;以侯莫陈崇
为大司空。冬十月乙亥,安定公宇文泰薨。十二月庚子,帝逊位于周。周闵帝元年正月,封
帝为宋公,寻殂。
东魏孝静皇帝讳善见,清河文宣王亶之世子也。母曰胡妃。永熙三年八月,拜开府仪同
三司。孝武帝既入关,勃海王高欢乃与百僚会议,推帝以奉明帝之后,时年十一。
天平元年冬十月丙寅,皇帝即位于城东北。大赦,改元。庚午,以太师、赵郡王谌为大
司马;以司空、咸阳王坦为太尉;以开府仪同三司高盛为司徒;以开府仪同三司高昂为司空。
壬申,享太庙。丙子,车驾北迁于鄴。诏勃海王高欢留后部分。改司州为洛州。以尚书令元
弼为仪同三司、洛州刺史,镇洛阳。十一月兗州刺史樊子鹄、南青州刺史大野拔据瑕丘反。
庚寅,车驾至鄴,居北城相州之廨。改相州刺史为司州牧,魏郡太守为魏尹。徙鄴旧人西径
百里,以居新迁人。分鄴置临漳县。以魏郡、林虑、广平、阳丘、汲郡、黎阳、东濮阳、清
河、广宗等郡为皇畿。十二月丁卯,燕郡王贺拔允薨。庚午,诏内外戒严,百司悉依旧章,
从容雅服,不得以务衫从事。丙子,进侍中封隆之等五人为大使,巡喻天下。丁丑,赦畿内。
闰月,梁以元庆和为魏王,入据平濑乡。孝武崩于长安。初置四中郎将,于礓石桥置东中,
蒲泉置西中,济北置南中,洺水置北中。
二年春正月乙亥,兼尚书右仆射、东南道行台元晏讨元庆和,破走之。二月壬午,以太
尉、咸阳王坦为太傅,以司州牧、西河王忄妻为太尉。己丑,前南青州刺史大野拔斩樊子鹄
以降,兗州平。戊戌,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寇豫州,刺史尧雄击走之。三月辛酉,以司徒高盛
为太尉,以司空高昂为司徒,济阴王晖业为司空。勃海王高欢讨平山胡刘蠡升。辛未,以旱
故,诏京邑及诸州郡县收瘗骸骨。是春,高丽、契丹并遣使朝贡。夏四月,前青州刺史侯梁
反,攻掠青、齐。癸未,济州刺史蔡俊讨平之。壬辰,降京师见囚。夏五月,大旱。勒城门
殿门及省府寺署坊门浇人,不简王公,无限日,得雨乃止。六月,元庆和寇南顿,豫州刺史
尧雄大破之。秋七月甲戌,封汝南王悦孙绰为琅邪王。八月辛卯,司空、济阴王晖业坐事免。
甲午,发众七万六千人营新宫。九月丁巳,以开府仪同三司、襄城王旭为司空。冬十一月丁
未,梁柳仲礼寇荆州,刺史王元击破之。癸丑,祀圆丘。甲寅,阊阖门灾。龙见并州人家井
中。十二月壬午,车驾狩于鄴东。甲午,文武百官量事各给禄。是岁,西魏文帝大统元年也。
三年春正月癸卯朔,飨群臣于前殿。戊申,诏百官举士。举不称才者,两免之。二月丁
未,梁光州刺史郝树以州内附。丁酉,加勃海王世子澄为尚书令、大行台、大都督。三月甲
寅,以开府仪同三司、华山王鸷为大司马。丁卯,阳夏太守卢公纂据郡南叛,大都督元整破
之。夏四月丁酉,昌乐王诞薨。五月癸卯,赐鳏寡孤独贫穷者衣物各有差。丙辰,以录尚书
事、西河王忄妻为司州牧。戊辰,太尉高盛薨。六月辛巳。赵郡王谌薨。秋七月庚子,大赦。
梁夏州刺史田独鞞、颍川防城都督刘鸾庆并以州内附。八月,并、肆、涿、建四州霜陨,大
饥。九月壬寅,以定州刺史侯景兼尚书右仆射、南道行台,节度诸军南讨。丙辰,平阳人路
季礼聚众反。辛酉,御史中尉窦泰讨平之……冬十一月戊申,诏遣使巡检河北流移饥人。侯
景攻克梁楚州,获刺史桓和。十二月,以并州刺史尉景为太保。辛未,遣使者板假老人官,
百岁已下,各有差。壬申,大司马、清河王亶薨。癸未,以太傅、咸阳王坦为太师。是岁,
高丽、勿吉并遣使朝贡。
四年春正月,以汝阳王暹为录尚书事。夏四月辛未,迁七帝神主入新庙。大赦,内外百
官普进一阶。先是,荥阳人张俭等聚众反于大騩山,通西魏。壬辰,武卫将军高元咸讨破之。
六月己巳,幸华林园理讼。辛未,诏尚书掩骼埋胔,推录囚徒。壬午,阊阖门灾。秋七月甲
辰,遣兼散骑常侍李楷聘于梁。八月,西魏克陕州,刺史李徽伯死之。九月,侍中元子思与
其弟子华谋西入,并赐死。闰月乙丑,卫将军、右光禄大夫蒋天乐谋反,伏诛。禁京师酤酒。
冬十月,以咸阳王坦为录尚书事。壬辰,勃海王高欢西讨,败于沙苑。己酉,西魏行台宫景
寿、都督杨白驹寇洛州,大都督韩贤大破之。西魏又遣其大行台元季海、大都督独孤信逼洛
州,刺史广阳王湛弃城归阙,季海、信遂据金墉。十一月丙子,以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万
俟普为太尉。十二月甲寅,梁人来聘。河间人邢磨纳、范阳人卢仲礼等各聚众反。是岁,高
丽、蠕蠕并遣使朝贡。
元象元年春正月辛酉朔,日有蚀之。有巨象自至砀郡陂中,南兗州获送于鄴。丁卯,大
赦,改元。二月丙辰,遣兼散骑常侍郑伯猷聘于梁。夏四月庚寅,曲赦畿内,开酒禁。六月
壬辰,帝幸华林都堂,听讼。是夏,山东大水,虾蟆鸣于树上。秋七月乙亥,高丽遣使朝贡。
八月辛卯,大败西魏于河阴。九月,大都督贺拔仁击邢磨纳、卢仲礼等破平之。冬十月,梁
人来聘。十二月庚寅,遣陆操聘于梁。
兴和元年春正月辛酉,以尚书令孙腾为司徒。三月甲寅朔,封常山郡王< 召己> 第二子
曜为陈郡王。五月甲戌,立皇后高氏。乙亥,大赦。是月,高丽遣使朝贡。六月乙酉,以尚
书左仆射司马子如为山东黜陟大使,寻为东北道行台,差选勇士。庚寅,前颍州刺史奚思业
为河南大使,简发勇士。丁酉,梁人来聘。戊申,开府仪同三司、汝阳王暹薨。秋八月壬辰,
遣兼散骑常侍王元景聘于梁。九月甲子,发畿内十万人城鄴,四十日罢。辛未,曲赦畿内死
罪已下,各有差。冬十一月癸亥,以新宫成,大赦,改元。八十已上赐绫帽及杖。七十旁无
期亲及有疾废者,各赐粟帛。筑城之夫,给复一年。
二年春正月壬申,以太保尉景为太傅,以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厍狄干为太保。丁
丑,库御新宫,大赦。内外百官普进一阶,营构主将别优一阶。三月乙卯,梁人来聘。夏五
月己酉,西魏行台宫延和、陕州剌史宫元庆率户内属,置之河北马场,振廪各有差。壬子,
遣兼散骑常侍李象聘于梁。闰月丁丑朔,日有蚀之。己丑,封皇兄景植为宜阳王,皇弟威为
清河王。谦为颍川王。六月壬子,大司马、华山王鸷薨。冬十月丁未,梁人来聘。十二月乙
卯,遣兼散骑常侍崔长谦聘于梁。是岁,高丽、蠕蠕、勿吉并遣使朝贡。
三年春二月甲辰,阿至罗出吐拔那浑大率部来降。三月乙酉,梁州人公孙贵宾聚众反,
自号天王,阳夏镇将讨禽之。夏四月戊申,阿至罗国主副伏罗越君子去宾来降,封为高车王。
六月乙丑,梁人来聘。秋七月己卯,宜阳王景植薨。八月甲子,遣兼散骑常侍李骞聘于梁。
先是,诏群官于麟趾阁;议定新制,冬十月甲寅,班于天下。己巳,发夫五万人筑漳滨堰,
三十五日罢。癸亥,车驾狩于西山。十一月戊寅,还宫。丙戌,以开府仪同三司、彭城王韶
为太尉,以度支尚书胡僧敬为司空。是岁,蠕蠕、高丽、勿吉国并遣使朝贡。
四年春正月丙辰,梁人来聘。夏四月丙寅,遣兼散骑常侍李绘聘于梁。乙酉,以侍中、
广阳王湛为太尉,以尚书右仆射高隆之为司徒,以太尉、彭城王韶为录尚书事。丁亥,太傅
尉景坐事,降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辛卯,以太保库狄干为太傅,以领军将军娄昭
为大司马,封祖裔为尚书右仆射。六月丙申,复前侍中、乐良王忠爵。丁酉,复陈留王景皓、
常山王绍宗、高密王永业爵。秋八月庚戌,以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侯景为兼尚书仆射、
河南行台、随机讨防。冬十月甲寅,梁人来聘。十一月壬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青州刺史、西河王忄妻薨。十二月辛亥,使兼散骑常侍阳斐使于梁。是岁,蠕蠕、高丽、吐
谷浑并遣使朝贡。
武定元年春正月壬戌朔,大赦,改元。己巳,车驾蒐于邯郸之西山。癸酉,还宫。二月
壬申,北豫州刺史高仲密据武牢西叛。三月丙午,帝亲纳讼。戊申,勃海王高欢大败西魏师
于邙山,追奔至恆农而还。豫、洛二州平。夏四月,封彭城王韶弟袭为武安王。五月壬辰,
以克复武牢,降天下死罪已下囚。乙未,以吏部尚书侯景为司空。六月乙亥,梁人来聘。戊
寅,封前员外散骑侍郎元长春为南郡王。八月乙丑,以汾州刺史斛律金为大司马。壬午,遣
兼散骑常侍李浑聘于梁。冬十一月甲午,车驾狩于西山。乙巳,还宫。是岁,吐谷浑、高丽、
蠕蠕并遣使朝贡。
二年春二月丁卯,徐州人刘乌黑聚众反,遣行台慕容绍宗讨平之。三月,梁人来聘。以
旱故,宥死罪已下囚。丙午,以开府仪同三司孙腾为太保。壬子,以勃海王世子高澄为大将
军,领中书监。元弼为录尚书事。以尚书左仆射司马子如为尚书令。以太原公高洋为左仆射。
夏五月甲午,遣散骑常侍魏季景聘于梁。丁酉,太尉、广阳王湛薨。秋八月癸酉,尚书令司
马子如坐事免。九月甲申,以开府仪同三司、济阴王晖业为太尉。太师、咸阳王坦坐事免,
以王还第。冬十月丁巳,太保孙腾、大司马高隆之各为括户大使,凡获逃户六十余万。十一
月,西河地陷,有火出。甲申,以司徒高隆之为尚书令,以前大司马娄昭为司徒。庚子,祀
圆丘。辛丑,梁人来聘。是岁,吐谷浑、地豆干、室韦、高丽、蠕蠕、勿吉等并遣使朝贡。
三年春正月丙申,遣兼散骑常侍李奖聘于梁。二月庚申,吐谷浑国奉其从妹以备后庭,
纳为容华嫔。夏五月甲辰,大赦。秋七月庚子,梁人来聘。冬十月,遣中书舍人尉瑾聘于梁。
十二月,以司空侯景为司徒,以中书令韩轨为司空。戊子,以太保孙腾为录尚书事。是岁,
高丽、吐谷浑、蠕蠕并遣使朝贡。
四年夏五月壬寅,梁人来聘。六月庚子,以司徒侯景为河南大行台,应机讨防。秋七月
壬寅,遣兼散骑常侍元廓聘于梁。八月,移洛阳汉魏石经于鄴。是岁,室韦、勿吉、地豆干、
高丽、蠕蠕并遣使朝贡。
五年春正月己亥朔,日有蚀之。丙午,勃海王高欢薨。辛亥,司徒侯景降于西魏以求救。
西魏遣其将李弼、王思政赴之。思政等入据颍川,景乃出走豫州。乙丑,梁人来聘。二月,
侯景复背西魏归梁。夏四月壬申,大将军高澄来朝。甲午,遣兼散骑常侍李纬聘于梁。五月
丁酉朔,大赦。戊戌,以尚书右仆射、襄城王旭为太尉。甲辰,以太原公高洋为尚书令,领
中书监。以青州刺史尉景为大司马。以开府仪同三司库狄干为太师。以录尚书事孙腾为太傅。
以汾州刺史贺拔仁为太保。以司空韩轨为司徒。以领军将军可硃浑道元为司空。以司徒高隆
之录尚书事,以徐州刺史慕容绍宗为尚书左仆射,高阳王斌为右仆射。戊午,大司马尉景薨。
六月乙酉,帝为勃海王举哀于东堂,服缌衰。秋九月辛丑,梁贞阳侯萧明寇徐州,堰泗水于
寒山,灌彭城,以应侯景。冬十一月乙酉,以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为东南道行台,与大都督
高岳、潘相乐大破禽之,及其二子瑀道。十二月乙亥,萧明至,帝御阊阖门,让而宥之。岳
等回师讨侯景。是岁,高丽、勿吉并遣使朝贡。
六年春正月己亥,大都督高岳等于涡阳大破侯景。俘斩五万余人,其余溺死于涡水,水
为不流。景走淮南。二月己卯。梁遣使求和。许之。三月癸巳,以太尉、襄城王旭为大司马,
以开府仪同三司高岳为太尉。辛亥,以冬春亢旱,赦罪人各有差。夏四月甲子,吏部令史张
永和、青州人崔阔等伪假人官,事觉纠检,首者六万余人。甲戌,太尉高岳、司徒韩轨、大
都督刘丰等讨王思政于颍川,引洧水灌其城。九月乙酉,梁人来聘。冬十月戊申,侯景济江,
推梁临贺王正德为主,以攻建业。是岁,高丽,室韦、蠕蠕、吐谷浑并遣使朝贡。
七年春正月戊辰,梁北徐州刺史、中山侯萧正表以镇内附,封兰陵郡公、吴郡王。三月
丁卯,侯景克建业。夏五月丙辰,侯景杀梁武帝。戊寅,勃海王高澄帅师赴颍川。六月,克
之,获西魏大将军王思政等。秋八月辛卯,立皇子长仁为太子。盗杀勃海王高澄。癸巳,大
赦,内外百官并进二级。甲午,太原公高洋如晋阳。冬十月癸未,以开府仪同三司、咸阳王
坦为太傅。甲午,以开府仪同三司潘相乐为司空。十二月甲辰,吴郡王萧正表薨。己酉,以
并州刺史彭乐为司徒。是岁,蠕蠕、地豆干、室韦、高丽、吐谷浑并遣使朝贡。
八年春正月辛酉,帝为勃海王高澄举哀于东堂。戊辰,诏太原公高洋嗣事,徙封齐郡王。
甲戌,地豆干、契丹并遣使朝贡。二月庚寅,以尚书令高隆之为太保。三月庚申,进齐郡王
高洋爵为齐王。夏四月乙巳,蠕蠕遣使朝贡。五月甲寅,诏齐王为相国,总百揆,备九锡之
礼。以齐国太妃为王太后,王妃为王后。丙辰,逊帝位于齐。天保元年己未,封帝为中山王,
邑一万户,上书不称臣,答不称诏,载天子旌旗,行魏正朔,乘五时副车。封王诸子为县公,
邑各一千户。奉绢一万疋,钱一万贯。粟二万石,奴婢三百人,水碾一具,田百顷,园一所,
于中山国立魏宗庙。二年十二月己酉,中山王殂,时年二十八。三年二月,奉谥曰孝静皇帝。
葬于鄴西漳北。其后发之,陵崩,死者六十人。
帝好文,美容仪。力能挟石师子以逾墙,射无不中。嘉辰宴会,多命群臣赋诗。从容沉
雅,有孝文风。勃海王高澄嗣事,甚忌焉。以大将军中兵参军崔季舒为中书、黄门侍郎,令
监察动静,小大皆令季舒知。澄与季舒书曰:「痴人复何似?痴势小差未?」帝尝与猎于鄴
东,驰逐如飞。监卫都督乌那罗受工伐从后呼帝曰:「天子莫走马,大将军怒!」澄尝侍帝
饮,大举觞曰:「臣澄劝陛下。」帝不悦曰:「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此活!」澄怒曰
:「朕,朕,狗脚朕!」澄使季舒殴帝三拳,奋衣而出。明日,澄,使季舒劳帝,帝亦谢焉。
赐绢,季舒未敢受,以启澄。澄使取一段。帝束百疋以与之,曰:「亦一段尔。」帝不堪忧
辱,咏谢灵运诗曰:「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志义动君子。」常侍、侍讲
荀济知帝意,乃与华山王大器、元瑾密谋于宫中。伪为山而作地道向北城。至千秋门,门者
觉地下响动,以告澄。澄勒兵入营,曰:「陛下何意反耶?臣父子功存社稷,何负陛下耶?」
及将杀诸妃嫔。帝正色曰:「王自欲反,何关于我?我尚不惜身,何况妃嫔!」澄下床叩头,
大啼,谢罪。于是酣饮,夜久乃出。居三日,幽帝于含章堂。大器、瑾等皆见烹于市。及将
禅位于文宣,襄城王昶及司徒潘相乐、侍中张亮、黄门郎赵彦深等求入奏事。帝在昭阳殿见
之。旭曰:「五行递运,有始有终。齐王圣德钦明,万姓归仰。臣等昧死闻奏,愿陛下则尧
禅舜。」帝便敛容答曰:「此事推挹已久,谨当逊避。」又云:「若尔,须作诏书。」侍郎
崔劼、裴让之奏云:「诏已作讫。」即付杨愔进于帝,凡十条。书讫,曰:「将安朕何所?
复若为而去?」杨愔对曰:「在北城,别有馆宇,还备法驾,依常仗卫而去。」帝乃下御座,
步就东廊。口咏范蔚宗《后汉书赞》云:「献生不辰,身播国屯,终我四百,永作虞宾。」
所司奏请发。帝曰:「古人念遗簪弊履,欲与六宫别,可乎?」高隆之曰:「今天下犹陛下
之天下,况在后宫!」乃与夫人嫔以下诀,莫不欷歔掩涕。嫔赵国李氏诵陈思王诗云:「王
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皇后已下皆哭。直长赵德以故犊车一乘,候于东上阁。帝上车,
德超上车,持帝。帝肘之,曰:「朕畏天顺人,授位相国,何物奴,敢逼人!」赵德尚不下。
及出云龙门,王公百僚衣冠拜辞。帝曰:「今日不减常道乡公、汉献帝。」众皆悲怆,高隆
之泣洒。遂入北城,下司马子如南宅。及文宣行幸,常以帝自随。帝后封太原公主,常为帝
尝食,以护视焉。竟遇鸩而崩。
论曰:庄帝运接交丧,招纳勤王。虽时事孔棘,而卒有四海。猾逆剪除,权强擅命,神
虑独断,芒刺未除;而天未忘乱,祸不旋踵。自兹之后,魏室土崩。始则制屈强胡,终乃权
归霸政。主祭祀者不殊于寄坐,遇黜辱者有甚于弈棋。虽以节闵之明,孝武之长,祗以速是
奔波。文帝以刚强之质,终以守雌自宝。静、恭运终天禄,高蹈唐、虞,各得其时也。
北史卷六
齐本纪上第六
齐高祖神武皇帝姓高氏,讳欢,字贺六浑,勃海蓚人也。六世祖隐,晋玄菟太守。隐生
庆,庆生泰,泰生湖,三世仕慕容氏。及慕容宝败,国乱。湖率众归魏,为右将军。湖生四
子。第三子谧,仕魏,位至侍御史,坐法徙居怀朔镇。谧生皇考树生,性通率,不事家业。
住居白道南,数有赤光紫气之异。邻人以为怪,劝徙居以避之。皇考曰:「安知非吉?」居
之自若。及神武生而皇妣韩氏殂,养于同产姊婿镇狱队尉景家。神武既累世北边,故习其俗,
遂同鲜卑。长而深沈有大度,轻财重士,为豪侠所宗。目有精光,长头高权,齿白如玉,少
有人杰表。家贫,及娉武明皇后,始有马,得给镇为队主。镇将辽西段长常奇神武貌,谓曰
:「君有康济才,终不徒然。」便以子孙为托。及贵,追赠长司空,擢其子宁而用之。神武
自队主转为函使。尝乘驿过建兴,云务书晦,雷声随之,半日乃绝,若有神应者。每行道路,
往来无风尘之色。又尝梦履众星而行,觉而内喜。为函使六年,每至洛阳,给令史麻祥使。
祥尝以肉啖神武。神武性不立食,坐而进之。祥以为慢己,笞神武四十。及自洛阳还,倾产
以结客。亲故怪问之,答曰:「吾至洛阳,宿卫羽林相率焚领军张彝宅,朝廷惧其乱而不问,
为政若此,事可知也。财物岂可常守邪?」自是乃有澄清天下之志。与怀朔省事云中司马子
如及秀容人刘贵、中山人贾显智为奔走之友。怀朔户曹史孙腾、外兵史侯景亦相友结。刘贵
尝得一白鹰,与神武及尉景、蔡俊、子如、贾显智等猎于沃野。见一赤兔,每搏輙逸,遂至
迥泽。泽中有茅屋,将奔入,有狗自屋中出噬之,鹰兔俱死。神武怒,以鸣镝射之,狗毙。
屋中乃有二人出,持神武襟甚急。其母两目盲,曳杖,呵其二子,曰:「何故触大家!出甕
中酒,烹羊以待客。因自言善暗相,遍扪诸人,言皆贵,而指麾俱由神武。又曰:「子如历
位显,智不善终。」饮竟,出行数里,还更访之。则本无人居,乃向非人也。由是诸人益加
敬异。
孝昌元年,柔玄镇人杜洛周反于上谷,神武乃与同志从之。丑其行事,私与尉景、段荣、
蔡俊图之,不果而逃,为其骑所追。文襄及魏永熙后皆幼,武明后于牛上抱负之。文襄屡落
牛,神武弯弓将射之以决去,后呼荣求救,赖荣透下取之以免。遂奔葛荣,又亡归尔硃荣于
秀容。先是刘贵事荣,盛言神武美,至是始得见。以憔悴故,未之奇也。贵乃为神武更衣,
复求见焉。因随荣之厩,厩有恶马,荣命剪之,神武乃不加羁绊而剪,竟不蹄啮。已而起曰
:「御恶人亦如此马矣。」荣遂坐神武于床下,屏左右而访时事。神武曰:「闻公有马十二
谷,色别为群,将此竟何用也?」荣曰:「但言尔意。」神武曰:「方今天子愚弱,太后淫
乱,孽宠擅命,朝政不行。以明公雄武,乘时奋发,讨郑俨、徐纥而清帝侧,霸业可举鞭而
成。此贺六浑之意也。」荣大悦,语自日中至夜半乃出。自是每参军谋。后从荣徙据并州,
抵扬州邑人庞苍鹰,止围焦中。每从外归,主人遥闻行响动地。苍鹰母数见围焦,上赤气赫
然属天。又苍鹰尝夜欲入,有青衣人拔刀叱曰:「何故触王?」言讫不见。始以为异,密觇
之。唯见赤蛇蟠床上,乃益惊异。因杀牛分肉,厚以相奉。苍鹰母求以神武为义子。及得志,
以其宅为第,号为南宅。虽门巷开广,堂宇崇丽,其本所住团焦,以石垩涂之,留而不毁。
至文宣时,遂为宫。既而荣以神武为亲信都督。于时魏明帝衔郑俨、徐纥,逼灵太后。未敢
制,私使荣举兵内向。荣以神武为前锋。至上党,明帝又私诏停之。及帝暴崩,荣遂入洛。
因将篡位,神武谏恐不听,请铸像卜之。铸不成,乃止。孝庄帝立,以定策勋,封铜鞮伯。
及尔硃荣击葛荣,令神武喻下贼别称王者七人。后与行台于晖破羊侃于太山。寻与元天穆破
邢杲于济南。累迁第三镇人酋长。尝在荣帐内,荣尝问左右曰:「一日无我,谁可主军?」
皆称尔硃兆。荣曰:「此正可统三千骑以还。堪代我主众者,唯贺六浑耳。」因诫兆曰:「
尔非其匹,终当为其子穿鼻。」乃以神武为晋州刺史。于是大聚敛,因刘贵货荣下要人,尽
得其意。时州库角无故自鸣,神武异之,无几而孝庄诛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