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墓。戊寅,阅武于鄴南。冬十月庚子,帝躬御弧矢射,远及一里五十步,群臣勒铭于射所。
甲辰,车驾还宫。十二月壬寅,以太极前殿初成,飨群臣,赐布帛有差。是岁,河州大饥,
死者二千余口。西域二十七国并遣使朝贡。
四年春正月乙亥,亲耕籍田。三月己巳,皇后先蚕于北郊。四月癸未朔,以萧宝夤为东
扬州刺史,封丹杨郡公、齐王。庚寅,南天竺国献辟支佛牙。戊戌,为旱故,命鞫冤狱。己
亥,减膳彻悬。辛丑,澍雨大洽。五月甲戌,行梁州事杨椿大破反氐。六月壬午朔,封皇弟
悦为汝南王。秋七月乙卯,三老平阳公元丕薨。庚午,诏复收盐池利。辛未,以彭城王勰为
太师。八月,勿吉国贡楛矢。冬十一月己未,封武兴国世子杨绍先为武兴王。
正始元年春正月丙寅,大赦,改元。夏五月丁未朔,太傅、北海王详以罪废为庶人。六
月,以旱故,彻乐减膳。癸巳,诏有司修案旧典,祗行六事。甲午,帝以旱故,亲荐享于太
庙。戊戌,诏立周旦、夷、齐庙于首阳山。庚子,以旱故,公卿以下,引咎责躬。又录京师
见囚,殊死以下皆减一等;鞭杖之坐,悉原之。秋七月丙子,假镇南将军李崇大破诸蛮。八
月丙子,假镇南将军元英破梁将马仙琕于义阳。诏洛阳令有大事,听面敷奏。乙酉,元英攻
拔义阳。辛卯,英又大破梁军,仍清三关。丁酉,封英为中山王。九月,诏诸州蠲停徭役,
不得横有征发。蠕蠕犯塞,诏左仆射源怀讨之。冬十月乙未,诏断群臣白衣募吏。十一月戊
午,诏有司依汉、魏旧章,营缮国学。十二月丙子,以苑牧公田分赐代迁户。己卯,诏群臣
议定律令。闰月癸卯朔,行梁州事夏侯道迁据汉中来降。乙丑,以高阳王雍为司空。是岁,
高丽遣使来朝贡。
二年春正月丙子,封宕昌世子梁弥博为宕昌王。二月,梁州氐、蜀反,绝汉中运路,州
刺史邢峦频大破之。夏四月己未,城阳王鸾薨。乙丑,诏曰:「中正所铨,但为门第,吏部
彝伦,仍不才举。八坐可审议往代擢贤之礼,必令才学并申,资望兼致。」邢峦遣统军王足
西伐,频破梁诸军,遂入剑阁。秋七月戊子,王足击破梁军,因逼涪城。八月壬寅,诏中山
王英南讨襄沔。冬十一月戊辰朔,武兴王杨绍先叔父集起谋反,诏光禄大夫杨椿讨之。王足
围涪城,益州诸郡戍降者十二三,送编籍者五万余户。既而足引军退。是岁,邓至国遣使朝
贡。
三年春正月丁卯朔,皇子昌生,大赦。壬申,梁、秦二州刺史邢峦连破氐贼,克武兴。
秦州人王智等聚众,自号王公,寻推秦州主簿吕苟兒为主,年号建明。己卯,杨集起兄弟相
率降。二月丙辰,诏求谠言。戊午,诏右卫将军元丽等讨吕苟兒。三月己巳,以戎旅兴,诏
停诸作。己卯,乐良王长命坐杀人,赐死。庚寅,平南将军、曲江县公陈伯之自梁城南奔。
夏四月丁未,诏罢盐池禁。五月丙寅,诏以时泽未降,春稼已旱,或有孤老馁疾无人赡救,
因以致死,暴露沟堑者,令洛阳部尉,依法棺埋。秋七月庚辰,元丽大破秦贼,降吕苟兒及
其王公三十余人,秦、泾二州平。戊子,中山王英大破梁徐州刺史王伯敖于阴陵。己丑,诏
发定、冀、瀛、相、并、肆六州卒十万,以济南军。八月壬寅,安东将军邢峦破梁将桓和于
孤山。诸将所在克捷,兗州平。壬戌,曲赦泾、秦、岐、凉、河五州。九月癸酉,邢峦大破
梁军于淮南,遂攻钟离。冬十一月甲子,帝为京兆王愉、清河王怿、广平王怀、汝南王悦讲
《孝经》于式乾殿。是岁,高丽、蠕蠕国并遣使朝贡。
四年夏四月戊戌,钟离大水,中山王英败绩而还。六月己丑朔,诏有司准前式,置国子,
立太学,树小学于四门。秋八月己亥,中山王英、齐王萧宝夤坐钟离败,除名。辛丑,敦煌
人饥,诏开仓振恤。九月己未,诏以徙正宫极,庸绩未酬,以司空、高阳王雍为太尉,尚书
令、广阳王嘉为司空,百官悉进位一级。庚申,夏州长史曹明谋反,伏诛。甲子,开斜谷旧
道。丙戌,司州人饥,诏开仓振恤。闰月甲午,禁大司马门不得车马出入。冬十月丁卯,皇
后于氏崩。自碣石至于剑阁,东西七千里,置二十二郡尉。是岁,西域、东夷四十余国并遣
使朝贡。
永平元年春三月戊子,皇子昌薨。丙午,以去年旱俭,遣使者所在振恤。夏五月辛卯,
帝以旱故,减膳彻悬。六月壬申,诏依洛阳旧图,修听讼观。秋七月甲午,立夫人高氏为皇
后。八月壬子朔,日有蚀之。癸亥,冀州刺史、京兆王愉据州反。丁卯,大赦,改元。九月
丙戌,复前中山王英本封。戊戌,杀太师、彭城王勰。癸卯,假镇北将军李平克信都,冀州
平。冬十月,豫州彭城人白早生杀刺史司马悦,据城南叛。十二月己未,尚书邢峦克悬瓠,
斩早生,禽梁将齐苟兒等。是岁,北狄、东夷、西域十八国并遣使朝贡。高昌国王曲嘉表求
内徙。
二年春正月,泾州沙门刘慧汪聚众反,诏华州刺史奚康生讨之。夏四月己酉,武川镇饥,
诏开仓振恤。甲子,诏缘边州镇,自今一不听寇盗境外,犯者罪同境内。五月辛丑,帝以旱
故,减膳彻悬,禁断屠杀。甲辰,幸华林都亭录囚徒,死罪以下,降一等。六月辛亥,诏曰
:「江海方同,车书宜一,诸州轨辙,南北不等。今可申敕四方,远近无二。」秋八月丙午
朔,日有蚀之。戊申,以邓至国世子像览蹄为其国王。九月辛巳,封故北海王子颢为北海王。
壬午,诏定诸门闼名。冬十月癸丑,以司空、广阳王喜为司徒。庚午,郢州献七宝床,诏不
纳。冬十一月甲申,诏禁屠杀含孕,以为永制。己丑,帝于式乾殿为诸僧、朝臣讲《维摩诘
经》。冬十二月,诏五等诸侯,其同姓者出身:公,正六下;侯,从六上;伯,从六下;子,
正七上;男,正七下。异族出身:公,从七上;侯,从七下;伯,正八上;子,正八下;男,
从八上。清修出身:公,从八下;侯,正九上;伯,正九下;子,从九上;男,从九下。是
岁,西域、东夷二十四国并遣使朝贡。
三年春二月壬子,秦州沙门刘光秀谋反,州郡捕斩之。癸亥,秦州陇西羌杀镇将赵俊反,
州军讨平之。三月丙戌,皇子诩生,大赦。夏四月,平阳郡之禽昌、襄陵二县大疫,自正月
至此月,死者二千七百三十人。五月丁亥,冀、定二州旱俭,诏开仓振恤。六月甲寅,诏重
求遗书于天下。冬十月辛卯,中山王英薨。丙申,诏太常立馆,使京畿内外疾病之徒,咸令
居处。严敕医署分师救疗,考其能否而行赏罚。又令有司集诸医工,惟简精要,取三十卷以
班九服。十二月辛巳,江阳王继坐事除名。甲申,诏于青州立孝文皇帝庙。殿中侍御史王敞
谋反,伏诛。是岁,西域、东夷、北狄十六国并遣使朝贡。
四年春正月丁巳,汾州刘龙驹聚众反,诏谏议大夫薛和讨之。二月壬午,青、齐、徐、
兗四州人饥甚,遣使振恤。三月壬戌,司徒、广阳王嘉薨。夏四月,梁遣其镇北将军张稷及
马仙琕寇朐山。诏徐州刺史卢昶率众赴之。五月己亥,迁代京铜龙置天泉池西。丙辰,诏禁
天文学。冬十一月,朐山城陷,卢昶大败而还。十二月壬戌朔,日有蚀之。是岁,西域、东
夷、北狄二十九国并遣使朝贡。
延昌元年春正月乙巳,以频年水旱,百姓饥弊,分遣使者,开仓振恤。丙辰,以尚书令
高肇为司徒,清河王怿为司空。三月甲午,州郡十一大水,诏开仓振恤。以京师谷贵,出仓
粟八十万石以振恤贫者。己未,安乐王诠薨。夏四月,诏以旱故,断食粟之畜。丁卯,诏曰
:「迁京嵩县,年将二纪,博士端然虚禄。靖言念之,有兼愧慨。可严敕有司,国子学,孟
冬使成。太学、四门,明年暮春令就。」戊辰,以旱故,诏尚书与群司鞫理狱讼。辛未,诏
饥人就谷六镇。丁丑,帝以旱故,减膳彻悬。癸未,诏曰:「肆州地震陷裂,死伤甚多。亡
者不可复追,生病宜加疗救。可遣太医、折伤医并给所须药就疗。」乙酉,大赦,改元。诏
立理诉殿、申讼车,以尽冤穷之理。五月丙午,诏天下有粟之家,供年之外,悉贷饥人。自
二月不雨至于是月。己未晦,日有蚀之。六月壬申,澍雨大洽。戊寅,通河南牝马之禁。庚
辰,诏出太仓粟五十万石,以振京师及州郡饥人。冬十月乙亥,立皇子诩为皇太子。十一月
丙申,诏以东宫建,赐天下为父后者爵一级。孝子顺孙廉夫节妇旌表门闾,量给粟帛。十二
月己巳,诏守宰为御史弹赦免者,及考在中第,皆代之。是岁,西域、东夷十国并遣使朝贡。
二年春正月戊戌,帝御申讼车,亲理冤讼。二月丙辰朔,振恤京师贫人。甲戌,以六镇
大饥,开仓拯赡。己卯,进太尉、高阳王雍位太保。闰月辛丑,以苑牧地赐代迁人无田者。
是春,人饥,死者数万口。夏四月庚子,以绢十五万疋振河南郡人。五月甲寅朔,日有蚀之。
是月,寿春大水。遣平东将军奚康生等步骑数千赴之。六月乙酉,青州人饥,诏使者开仓振
恤。甲午,曲赦扬州。辛亥,帝御申讼车,亲理冤讼。是夏,十三郡大水。秋八月辛卯,诏
以水旱饥俭,百姓多陷罪辜,降死以下刑。九月丙辰,以贵族豪门,崇习奢侈,诏尚书严立
限级,节其流宕。冬十月,诏以恆、肆地震,人多死伤,重丐一年租赋。十二月丙戌,丐洛
阳、河阴二县租赋。乙巳,诏以恆、肆地震,人多离灾,其有课丁没尽,老幼单立,家无受
复者,各赐廪粟,以接来稔。是岁,东夷、西域十余国并遣使朝贡。
三年春二月乙未,诏曰:「肆州秀容郡敷城县、雁门郡原平县并自去年四月以来,山鸣
地震,于今不已。告谴彰咎,朕甚惧焉。可恤瘼宽刑,以答灾谴。」夏四月,青州人饥。辛
巳,开仓振恤。乙巳,上御申讼车,亲理冤讼。秋八月甲申,帝临朝堂,考百司而加黜陟。
冬十一月辛亥,诏司徒高肇为大将军、平蜀大都督,步骑十五万,西伐益州。丁巳,幽州沙
门刘僧绍聚众反,自号净居国明法王。州郡捕斩之。十二月庚寅,诏立明堂。是岁,东夷、
西域八国并遣使朝贡。
四年春正月甲寅,帝不豫。丁巳,崩于式乾殿,时年三十三。二月甲戌朔,上尊谥曰宣
武皇帝,庙号世宗。甲午,葬景陵。帝幼有大度,喜怒不形于色,雅性俭素。初,孝文欲观
诸子志尚,大陈宝物,任其所取。京兆王愉等皆竞取珍玩,帝唯取骨如意而已。孝文大奇之。
及庶人恂失德,孝文谓彭城王勰曰:「吾国疑此兒有非常志相,今果然矣!」乃见立为储贰。
雅爱经史,尤长释氏之义,每至讲论,连夜忘疲。善风仪,美容貌,临朝深默,端严若神,
有人君之量矣。
肃宗孝明皇帝讳诩,宣武皇帝之第二子也。母曰胡充华。永平三年三月丙戌,生于宣光
殿之东北,有光照于庭中。延昌元年十月乙亥,立为皇太子。
四年正月丁巳,宣武帝崩。是夜,太子即皇帝位。戊午,大赦。己未,征下西讨东防诸
军。庚申,诏太保、高阳王雍入居西栢堂决庶政,以任城王澄为尚书令,百官总己以听二王。
二月庚辰,尊皇后高氏为皇太后。辛巳,司徒高肇至京师,以罪赐死。癸未,进太保、高阳
王雍位太傅,领太尉。以司空、清河王怿为司徒,以骠骑大将军、广平王怀为司空。乙亥,
尊胡充华为皇太妃。三月甲辰朔,皇太后出俗为尼,徙御金墉城。丙辰,诏进宫臣位一级。
乙丑,进文武群官位一级。夏六月,沙门法庆聚众反于冀州,杀阜城令,自称大乘。秋八月
乙亥,领军于忠矫诏杀左仆射郭祚、尚书裴植,免太傅、高阳王雍官,以王还第。丙子,尊
皇太妃为皇太后。戊子,帝朝太后于宣光殿。大赦。己丑,进司徒、清河王怿为太傅,领太
尉。以司空、广平王怀为太保,领司徒。任城王澄为司空。庚寅,以车骑大将军于忠为尚书
令,特进崔光为车骑大将军,并仪同三司。壬辰,复江阳王继本国,复济南王彧先封为临淮
王。群臣奏请皇太后临朝称制。九月乙巳,皇太后亲览万机。甲寅,征西大将军元遥破斩法
庆,传首京师。安定王燮薨。冬十二月辛丑,以高阳王雍为太师。己酉,镇南将军崔亮破梁
将赵祖悦军,遂围硖石。丁卯,帝、皇太后谒景陵。是岁,东夷、西域、北狄十八国并遣使
朝贡。
熙平元年春正月戊辰朔,大赦,改元。荆沔都督元志大破梁军。以吏部尚书李平为行台,
节度讨硖石诸军。二月乙巳,镇东将军萧宝夤大破梁将于淮北。癸亥,初听秀才对策,第中
上已上叙之。乙丑,镇南崔亮、镇军李平等克硖石,斩赵祖悦,传首京师,尽俘其众。三月
戊辰朔,日有蚀之。夏四月戊戌,以瀛州人饥,开仓振恤。五月丁卯朔,以炎旱,命厘察狱
讼,权停作役。庚午,诏放华林野兽于山泽。秋七月庚午,重申杀牛禁。八月丙午,诏古帝
诸陵四面各五十步,勿听耕稼。九月丁丑,淮堰破,梁缘淮城戍村落十余万口,皆漂入海。
是岁,吐谷浑、宕昌、邓至、高昌、阴平等国并遣使朝贡。
二年春正月,大乘余贼,复相聚攻瀛州,刺史宇文福讨平之。甲戌,大赦。庚寅,诏遣
大使巡行四方,问疾苦,恤孤寡,黜陟幽明。二月丁未,封御史中尉元匡为东平王。三月丁
亥,太保、领司徒、广平王怀薨。夏四月丁酉,诏京尹所统年高者,板赐郡各有差。戊申,
以开府仪同三司胡国珍为司徒。乙卯,皇太后幸伊阙石窟寺,即日还宫。改封安定王超为北
平王。五月庚辰,重申天文禁,犯者以大辟论。秋七月乙亥,仪同三司、汝南王悦坐杀人免
官,以王还第。己巳,享太庙。八月戊戌,宴道武以来宗室年十五以上于显阳殿,申家人礼。
己亥,诏庶族子弟年未十五,不听入仕。庚子,诏咸阳、京兆二王子女,还附属籍。丁未,
诏太师、高阳王雍入居门下,参决尚书奏事。冬十月,以幽、冀、沧、瀛、光五州饥,遣使
巡抚,开仓振恤。是岁,东夷、西域、氐、羌等十一国并遣使朝贡。
神龟元年春正月甲子,诏以氐酋杨定为阴平王。壬申,诏给京畿及诸州老人板郡县各有
差,及赐鳏寡孤独粟帛。庚辰,诏以杂役户或冒入清流,所在职人,皆令五人相保。无人任
保者,夺官还役。乙酉,秦州羌反。幽州大饥,死者三千七百九十人。诏刺史开仓振恤。二
月己酉,诏以神龟表瑞,大赦,改元。东益州氐反。三月,南秦州氐反。夏四月丁酉,司徒
胡国珍薨。甲辰,改封江阳王继为京兆王。六月,自正月不雨,是月辛卯,澍雨乃降。秋七
月,河州人却铁匆聚众反,自称水池王。闰月甲辰,开恆州银山禁。八月癸丑朔,诏京师见
囚殊死以下,悉减一等。甲子,却铁匆诣行台源子恭降。九月戊申,皇太后高氏崩于瑶光寺。
冬十月丁卯,以尼礼葬高太后于芒山。十二月辛未,诏曰:「人生有终,下归兆域。京邑隐
振,口盈亿万,贵贱攸凭,未有定所。今制乾脯山以西,拟为九原。」是岁,东夷、西域、
北狄十一国并遣使朝贡。
二年春正月辛巳朔,日有蚀之。丁亥,诏曰:「皇太后捴挹自居,称号弗备。宜遵旧典,
称诏宇内,以副黎蒸元元之望。」是月,改葬文昭皇太后高氏。二月乙丑,齐郡王祐薨。庚
午,羽林千余人焚征西将军张彝第,殴伤彝,烧杀其子均。乙亥,大赦。丁丑,诏求直言。
壬寅,诏以旱故,命依旧雩祈,察理冤狱,掩胔埋骼,振穷恤寡。三月甲辰,澍雨大洽。夏
五月戊戌,以司空、任城王澄为司徒,京兆王继为司空。秋八月乙未,御史中尉、东平王匡
坐事削除官爵。九月庚寅,皇太后幸嵩高山。癸巳,还宫。冬十二月癸丑,司徒、任城王澄
薨。庚申,大赦。诏除淫祀,焚诸杂神。是岁,吐谷浑、宕昌、嚈哒等国并遣使朝贡。
正光元年春正月乙亥朔,日有蚀之。夏四月丙辰,诏尚书长孙承业巡抚北蕃,观察风俗。
五月辛巳,以炎旱故,诏八坐鞫见囚,申枉滥。秋七月丙子,侍中元叉、中常侍刘腾奉帝幸
前殿,矫皇太后诏,归政逊位。乃幽皇太后北宫,杀太傅、清河王怿,总勒禁旅,决事殿中。
辛卯,帝加元服,大赦,改元。内外百官进位一等。八月甲寅,相州刺史、中山王熙举兵欲
诛腾。不果,见杀。九月壬辰,蠕蠕主阿那瑰来奔。戊戌,以太师、高阳王雍为丞相。冬十
月乙卯,以仪同三司、汝南王悦为太尉。十一月己亥,封阿那瑰为朔方郡公、蠕蠕王。十二
月壬子,诏送蠕蠕王阿那瑰归北。辛酉,以司空、京兆王继为司徒。
二年春正月,南秦州氐反。二月,车驾幸国子学,讲《孝经》。三月庚午,幸国子学,
祠孔子,以颜回配。甲午,右卫将军奚康生于禁中将杀元叉,不果,为叉所害。以仪同三司
刘腾为司空。夏四月庚子,进司徒、京兆王继位太保。壬寅,以仪同三司崔光为司徒。五月
丁酉朔,日有蚀之。秋七月己丑,以旱故,诏有司修案旧典,祗行六事。八月己巳,蠕蠕后
主郁久闾侯匿代来奔怀朔镇。十二月甲戌,诏司徒崔光、安丰王延明等议定服章。庚辰,以
东益、南秦州氐反,诏河间王琛讨之,失利。是岁,乌苌、居密、波斯、高昌、勿吉、伏罗、
高车等国并遣使朝贡。
三年春正月辛亥,耕籍田。夏四月庚辰,以高车国主覆罗伊匐为镇西将军、西海郡公、
高车国王。五月壬辰朔,日有蚀之。六月己巳,以旱故,诏分遣有司驰祈岳渎及诸山川百神
能兴云雨者。命理冤狱,止土功,减膳彻悬,禁止屠杀。冬十一月己丑朔,日有蚀之。己巳,
祀圆丘。丙午,诏班历,大赦。十二月癸酉,以太保、京兆王继为太傅,司徒崔光为太保。
是岁,波斯、不溪、龟兹、吐谷浑并遣使朝贡。
四年春二月壬申,追封故咸阳王禧为敷城王,京兆王愉为临洮王,清河王怿为范阳王,
以礼加葬。丁丑,河间王琛、章武王融并以贪污削爵除名。己卯,蠕蠕主阿那瑰率众犯塞。
遣尚书左丞元孚为北道行台,持节喻之。蠕蠕后主郁久闾侯匿代来朝。司空刘腾薨。夏四月,
阿那瑰执元孚北遁。秋八月癸未,追复故范阳王怿为河间王。九月丁酉,诏太尉、汝南王悦
入居门下,与丞相、高阳王雍参决尚书奏事。冬十一月癸未朔,日有蚀之。丙申,赵郡王谧
薨。丁酉,太保崔光薨。十二月,以太尉、汝南王悦为太保。徐州刺史、北海王颢坐贪污,
削爵除官。是岁,宕昌、库莫奚国并遣使朝贡。
五年春正月辛丑,祀南郊。三月,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反,聚众杀镇将,号真王元年。
夏四月,高平酋长胡琛反,自称高平王,攻镇以应拔陵。别将卢祖迁击破之。五月,都督北
征诸军事、临淮王彧攻讨,败于五原,削除官爵。壬申,诏尚书令李崇为大都督,率广阳王
渊等北讨。六月,秦州城人莫折大提据城反,自称秦王,杀刺史李彦。大提寻死,子念生代
立,僭称天子,年号天建,置立百官。丁酉,大赦。秋七月戊午,复河间王琛、临淮王彧本
封。是月,凉州幢帅于菩提、呼延雄执刺史宋颍,据州反。念生遣其兄高阳王天生下陇东寇。
八月甲午,雍州刺史元志西讨,大败于陇东,退守岐州。丙申,诏诸州镇军元非犯配者,悉
免为编户。改镇为州,依旧立称。九月壬申,诏尚书左仆射、齐王萧宝夤为西道行台、大都
督。复抚军、北海王颢官爵,为都督。并率诸将西讨。乙亥,帝幸明堂,饯宝夤等。吐谷浑
主伏连筹遣兵讨凉州。于菩提走,追斩之。城人赵天安复推宋颍为刺史。冬十月,营州城人
刘安定、就德兴据城反,执刺史李仲遵。城人王恶兒斩安定以降。德兴东走,自号燕王。十
二月,诏太傅、京兆王继为太师、大将军,率诸将西讨。汾州正平、平阳胡叛逆,诏复征东
将军、章武王融封爵,为大都督,率众讨之。莫折念生遣兵攻凉州,城人赵天安复执刺史以
应之。是岁,嚈哒、契丹、地豆干、库莫奚等国并遣使朝贡。
孝昌元年春正月庚申,徐州刺史元法僧据城反,自称宋王,年号天启。遣其子景仲归梁。
梁遣其将豫章王综入守彭城。法僧拥其僚属南入。诏临淮王彧、尚书李宪为都督,安丰王延
明为东道行台,俱讨徐州。癸亥,萧宝夤及征西将军崔延伯大破贼于黑水。天生退走入陇,
泾、岐及陇悉平。以太师、大将军、京兆王继为太尉。二月,诏追复故乐良王长命爵,以其
子忠绍之。戊戌,大赦。三月甲戌,诏五品以上,各荐所知。夏四月辛卯,皇太后复临朝摄
政,引群臣面陈得失。壬辰,征西将军、都督崔延伯大败于泾川,战殁。六月癸未,大赦,
改元。蠕蠕主阿那瑰大破拔陵。是月,诸将逼彭城,萧综夜潜出降,梁诸将奔退,众军追蹑,
免者十一二。秋八月癸酉,诏断远近贡献珍丽,违者免官。柔玄镇人杜洛周反于上谷,年号
真王。九月乙卯,诏减天下诸调之半。壬戌,诏五品以上,各举所知。辛未,曲赦南北秦州。
冬十月,蠕蠕遣使朝贡。十一月辛亥,诏父母年八十以上者,皆听居官。时四方多事,诸蛮
复反。十二月,山胡刘蠡升反,自称天子。
二年春正月庚戌,封广平王怀长子诲为范阳王。壬子,以太保、汝南王悦领太尉。是月,
五原鲜于修礼反于定州,年号鲁兴。二月庚申,帝及皇太后临大夏门,亲览冤讼。三月庚子,
追复中山王熙本爵,以其子叔仁绍之。夏四月,大赦。戊申,北讨都督河间王琛、长孙承业
失利奔还,诏并免官爵。五月丁未,车驾将北讨,内外戒严。前给事黄门侍郎元略自梁还朝,
封义阳王。以丞相、高阳王雍为大司马。六月己巳,曲赦齐州。绛蜀陈双炽聚众反,自号始
建王。曲赦平阳、建兴、正平三郡。诏假镇西将军、都督长孙承业讨双炽,平之。丙子,改
封义阳王略为东平王。戊寅,诏复京兆王继本封江阳王。戊子,诏曰:「自运属艰棘,历载
于兹。朕威德不能遐被,经略无以及远,何以苟安黄屋,无愧黔黎!今便避居正殿,蔬食素
服。当亲自招募,收集忠勇。其有直言正谏之士,敢决徇义之夫,二十五日,悉集华林东门。
人别引见,共论得失。」秋八月丙子,进封广川县公元< 召己> 为常山王。戊子,进武城县
公子攸为长乐王。癸巳,贼帅元洪业斩鲜于修礼请降,为贼党葛荣所杀。九月辛亥,葛荣败
都督广阳王深、章武王融于博野白牛逻。融殁于阵。荣自称天子,国号齐,年称广安。冬十
一月戊戌,杜洛周攻陷幽州,执刺史王延年及行台常景。丙午,税京师田租,亩五升。借赁
公田者,亩一斗。闰月,税市,人出入者,各一钱,店舍为五等。梁将元树逼寿春,扬州刺
史李宪力屈而降。初留州县及长史、司马、戍主副质子于京师。诏:「顷旧京沦覆,中原丧
乱,宗室子女属籍在七庙内为杂户滥门拘辱者,悉听离绝。」是岁,叠伏罗、库莫奚国并遣
使朝贡。
三年春正月甲戌,以司空皇甫度为司徒,仪同三司萧宝夤为司空。辛巳,葛荣陷殷州,
刺史崔楷固节死之。甲申,诏峻铸钱之制。萧宝夤大败于泾州,北海王颢寻亦败走。曲赦关
西及正平、平阳、建兴。戊子,以司徒皇甫度为太尉。己丑,以四方未平,诏内外戒严,将
亲征。二月丁酉,诏开输赏格。输粟入瀛、定、岐、雍四州者,官斗二百斛赏一阶;入二华
州者,五百石赏一阶。不限多少,粟毕授官。虏贼据潼关。三月甲子,诏将西讨,中外戒严。
虏贼走,复潼关。秋七月,相州刺史、安乐王鉴据州反。己丑,大赦。八月,都督源子邕、
李神轨、裴衍攻鄴。丁未,斩鉴,相州平。九月己未,东豫州刺史元庆和以城南叛。秦州城
人杜粲杀莫折念生,自行州事。冬十月戊申,曲赦恆农已西河北、正平、平阳、邵郡及关西
诸州。甲寅,雍州刺史萧宝夤据州反,自号齐,年称隆绪。十一月己丑,葛荣攻陷冀州,执
刺史元孚,逐出居人,冻死者十六七。十二月戊申,都督源子邕、裴衍与荣战,败于阳平东
北,并殁。是月,杜粲为骆超所杀。超遣使归罪。是岁,蠕蠕遣使朝贡。
武泰元年春正月乙丑,生皇女,秘言皇子。丙寅,大赦,改元。丁丑,雍州人侯终德相
率攻萧宝夤。宝夤度渭走,雍州平。二月癸丑,帝崩于显阳殿,时年十九。甲寅,皇子即位,
大赦。皇太后诏曰:「皇家握历受图,年将二百,祖宗累圣,社稷载安。高祖以文思先天,
世宗以下武继世。大行在御,重以宽仁奉养,率由温明恭顺。实望穹灵降祐,麟趾众繁。自
潘充华有孕椒宫,冀诞储两,而熊罴无兆,唯虺遂彰。于时直以国步未康,假称统胤。欲以
底定物情,系仰宸极。何图一旦弓剑莫追!皇曾孙故临洮王宝晖世子钊,体自高祖,天表卓
异。大行平日养爱特深,义齐若子,事符当璧,允膺大宝。即日践祚。可班宣远迩,咸使知
之。」乙卯,幼主即位。仪同三司、大都督尔硃荣抗表请入奔赴,勒兵而南。是月,杜洛周
为葛荣所并。三月甲申,上尊谥曰孝明皇帝。乙酉,葬于定陵,庙号肃宗。四月戊戌,尔硃
荣济河。庚子,皇太后、幼主崩。
论曰:宣武承圣考德业,天下想望风化,垂拱无为,边徼稽服。而宽以摄下,从容不断,
太和之风替矣。比之汉世,元、成、安、顺之俦欤。宣武之后,继以元成,孝明冲龄统业,
灵后妇人专制,任用非人,赏罚乖舛。于是衅起宇内,祸延邦畿。卒于享国不长,抑亦沦胥
之始也。
北史卷五
魏本纪第五
敬宗孝庄皇帝讳子攸,彭城王勰之第三子也。母曰李妃。明帝初,以勰有鲁阳翼卫之勋,
封帝武城县公。幼侍明帝书于禁中;及长,风神秀慧,姿貌甚美,雅为明帝亲待。孝昌二年
八月,进封长乐王,历位侍中、中军将军。以兄彭城王劭事,转为卫将军、左光禄大夫、中
书监,实见出也。武泰元年二月,明帝崩。大都督尔硃荣谋废立。以帝家有忠勋,且兼人望,
阴与帝通,率众来赴。帝与兄弟夜北度河,会荣于河阳。
永安元年夏四月戊戌,帝南济河,即皇帝位。以皇兄彭城王劭为无上王,皇弟霸城公子
正为始平王。以尔硃荣为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尚书令、领军将军、领
左右,封太原王。己亥,百僚相率,有司奉玺绶,备法驾,奉迎于河梁。西至陶渚,荣以兵
权在己,遂有异志。乃害灵太后及幼主,次害无上王劭、始平王子正,又害丞相、高阳王雍
已下王公卿士二千人,列骑卫帝,迁于便幕。荣寻悔,稽颡谢罪。
辛丑,车驾入宫,御太极殿。大赦,改武泰为建义元年。壬寅,荣表请追谥无上王为皇
帝。余死河阴者,诸王、刺史赠三司,三品者令仆,五品者刺史,七品已下及庶人,郡、镇。
诸死者子孙,听立后,授封爵。诏从之。癸卯,以前太尉、江阳王继为太师、司州牧。相州
刺史、北海王颢为太傅、开府,仍刺史。封光禄大夫、清泉县侯李延实为阳平王,位太保,
迁太傅;以并州刺史元天穆为太尉,封上党王。以仪同三司杨椿为司徒。以仪同三司、顿丘
郡公穆绍为司空,领尚书令,进爵为王。以雍州刺史长孙承业为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冯翊王。
以殿中尚书元谌为尚书右仆射,封魏郡王。以给事黄门侍郎元填为东海王。甲辰,以敷城王
坦为咸阳王。以谏议大夫元贵平为东莱王。以直阁将军元肃为鲁郡王。以秘书郎中元晔为长
广王。以冯翊郡公源绍景复先爵陇西王。扶风郡公冯冏、东郡公陆子彰、北平公长孙悦并复
先王爵。以北平王超还复为安定王。丁未,诏中外解严。庚戌,封大将军尔硃荣次子义罗为
梁郡王。诏蠕蠕王阿那瑰赞拜不名,上书不称臣。是月,汝南王悦、北海王颢、临淮王彧前
后奔梁。五月丁巳朔,以右仆射元罗为东道大使,光禄勋元欣副之。循方黜陟,先行后闻。
辛酉,大将军尔硃荣还晋阳,帝饯于邙阴。六月癸卯,以高昌王世子光为平西将军、瓜州刺
史,袭爵泰临县伯、高昌王。帝以寇难未夷,避正殿,责躬撤膳。又班募格,收集忠勇。有
直言正谏之士者,集华林园,面论时事。幽州平北府主簿河间邢杲率河北流移人万余户,反
于北海,自署汉王,年号天统。秋七月乙丑,加大将军尔硃荣柱国大将军、录尚书事。壬子,
光州人刘举聚众反于濮阳,自称皇武大将。是月,高平镇人万俟丑奴僭称大位。临淮王彧自
江南还朝。八月,太山太守羊侃据郡反。甲辰,诏大都督宗正珍孙讨刘举。平之。九月己巳,
以齐州刺史元欣为沛郡王。壬申,柱国大将军尔硃荣率骑七千讨葛荣于滏口,破禽之。冀、
定、沧、瀛、殷五州平。乙亥,以葛荣平,大赦,改元为永安。辛巳,以尔硃荣为大丞相,
进荣子平昌郡公文殊、昌乐郡公文暢爵并为王。以司徒杨椿为太保,城阳王徽为司徒。冬十
月丁亥,尔硃荣槛送葛荣于京师。帝临阊阖门,荣稽颡谢罪,斩于都市。戊戌,江阳王继薨。
癸丑,复胶东县侯李侃希祖爵南郡王。是月,大都督费穆大破梁军。禽其将曹义宗,槛送京
师。梁以北海王颢为魏主,年号孝基,入据南兗之铚城。十一月戊午,以无上王世子韶为彭
城王;陈留王子宽为陈留王;宽弟刚为浮阳王;刚弟质为林虑王。癸亥,行台于
晖等大破羊侃于瑕丘。侃奔梁。戊寅,封前军元凝为东安王。是岁,葛荣余党韩楼复据
幽州反。
二年春二月甲午,追尊皇考为文穆皇帝,庙号肃祖。皇妣为文穆皇后。夏四月癸未,迁
文穆皇帝及文穆皇后神主于太庙,降畿内死罪已下刑。辛丑,上党王天穆大破邢杲于济南。
杲降,送于京师,斩于都市。五月壬子朔,元颢克梁国。乙丑,内外戒严。癸酉,元颢陷荥
阳。甲戌夜,车驾北巡。乙亥,幸河内。丙子,元颢入洛。丁丑,进封城阳县公元祉为平原
王;安昌县公元鸷为华山王。戊寅,太原王尔硃荣会车驾于长子,即日反旆。上党王天穆北
度,会车驾于河内。秋七月戊辰,都督尔硃兆、贺拔胜从硖石夜济。破颢子冠受及安丰王延
明军。元颢败走。庚午,车驾入居华林园,升大夏门大赦。壬申,以柱国大将军、太原王尔
硃荣为天柱大将军。癸酉,临颍县卒江丰斩元颢,传首京师。甲戌,以大将军、上党王天穆
为太宰,以司徒、城阳王徽为大司马、太尉。己卯,以南青州刺史元旭为襄城王;南兗州刺
史元暹为汝阳王。闰月辛巳,帝始居宫内。辛卯,以兼吏部尚书杨津为司空。八月己未,以
太傅李延实为司徒。丁卯,封瓜州刺史元太宗为东阳王。九月,大都督侯深破韩楼于蓟,斩
之。幽州平。冬十月己酉朔,日有蚀之。丁丑,以前司空、丹杨王萧赞为司徒。十一月己卯,
就德兴自荣州遣使请降。丙午,以大司马、太尉、城阳王徽为太保,以司徒、丹杨王萧赞为
太尉,以雍州刺史长孙承业为司徒。
三年夏四月丁卯,雍州刺史尔硃天光讨万俟丑奴、萧宝夤于安定。破禽之,囚送京师。
甲戌,以关中平,大赦。斩丑奴于都市,赐宝夤死。六月戊午,嚈哒国献师子一。是月,白
马龙泗胡王庆云僭称帝号于永洛城。秋七月丙子,尔硃天光平水洛城,禽庆云。九月辛卯,
天柱大将军尔硃荣、上党王天穆自晋阳来朝。戊戌,帝杀荣、天穆于明光殿,及荣子菩提。
乃升阊阖门,大赦。遣武卫将军奚毅、前燕州刺史侯深率众镇北中。是夜,左仆射尔硃世隆、
荣妻乡郡长公主率荣部曲,自西阳门出屯河阴。己亥,攻河桥,禽毅等,屠害之。据北中城,
南逼京师。冬十月癸卯朔,封大鸿胪卿宝炬为南阳王,汝阳县公修为平阳王,新阳伯诞为昌
乐王,琅邪公昶为太原王。甲辰,徙封魏郡王谌为赵郡王,谌弟子赵郡王宣为平昌王。戊申,
皇子生,大赦。乙卯,通直散骑常侍李苗以火船焚河桥,尔硃世隆退走。壬申,世隆停建兴
之高都,尔硃兆自晋阳来会之,共推长广王晔为主。大赦所部,年号建明。徐州刺史尔硃仲
远反,率众向京师。十一月乙亥,以司徒长孙承业为太尉,以临淮王彧为司徒。丙子,进雍
州刺史、广宗郡公尔硃天光爵为王。十二月甲辰,尔硃兆、尔硃度律自富平津上,率骑涉度
以袭京城。事出仓卒,禁卫不守。帝步出云龙门。兆逼帝幸永宁寺,杀皇子。乱兵杀司徒临
淮王彧、左仆射范阳王诲。戊申,尔硃度律自镇京师。甲寅,尔硃兆迁帝于晋阳。甲子,帝
遇弑于城内三级佛寺,时年二十四。并害陈留王宽。中兴二年,废帝奉谥为武怀皇帝。及孝
武立,又以庙讳故,改谥孝庄皇帝,庙号敬宗。葬静陵。
节闵皇帝讳恭,字修业,广陵惠王羽之子也。母曰王氏。帝少有志度,事祖母、嫡母以
孝闻。正始中,袭爵。位给事黄门侍郎。帝以元叉擅权,托称喑病,绝言垂一纪。居于龙花
佛寺,无所交通。永安末,有白庄帝,言帝不语,将有异图。人间游声,又云常有天子气。
帝惧祸,遂逃匿上洛。寻见追蹑,送京师,拘禁多日,以无状获免。及庄帝崩,尔硃世隆等
以元晔疏远,又非人望所推,以帝有过人之量,将谋废立。恐实不语,乃令帝所亲申意,兼
迫胁。帝曰:「天何言哉。」世隆等大悦。及元晔至邙南,世隆等奉帝东郭外,行禅让礼。
太尉尔硃度律奉路车,进玺绂。服衮冕,百官侍卫,入自建春、云龙门。
普泰元年春二月己巳,皇帝即位于太极前殿,群臣拜贺。礼华,遂登阊阖门大赦。以魏
为大魏。改建明二年为普泰元年。罢税市及税盐之官。庚午,诏曰:「自秦之末竞为皇帝,
忘负乘之深殃,垂贪鄙于万叶。予今称帝,已为褒矣!可普告令知。」是月,镇远将军清河
崔祖螭聚青州七郡之众围东阳。幽州刺史刘灵助起兵于蓟。河北大使高乾及其弟昂夜袭冀州。
执刺史元嶷,共推前河内太守封隆之行州事。三月癸酉,封长广王晔为东海王。以青州刺史、
鲁郡王肃为太师。沛郡王欣为太傅、司州牧,改封淮阳王。以徐州刺史彭城王尔硃仲远、雍
州刺史陇西王尔硃天光并为大将军。以柱国大将军。并州刺史、颍川王尔硃兆为天柱大将军。
封晋州刺史、平阳郡公高欢为勃海王。以特进、清河王亶为太傅。以尚书令、乐平王尔硃世
隆为太保。以赵郡王谌为司空。丙申,定州刺史侯深破刘灵助于安国城。斩之,传首京师。
夏四月壬子,享太庙。癸亥,陇西王尔硃天光破宿勤明达。禽送京师,斩之。丙寅,以侍中
尔硃彦伯为司徒。诏有司不得复称伪梁。罢细作之条,无禁邻国还往。五月丙子,尔硃仲远
使其都督魏僧勖等讨崔祖螭于东阳,斩之。六月己亥朔,日有蚀之。庚申,勃海王高欢起兵
信都,以诛尔硃氏为名。秋七月壬申,尔硃世隆等害前太保杨椿、前司空杨津。丙戌,司徒
尔硃彦伯以旱逊位。九月,以彭城王尔硃仲远为太宰。庚辰,以陇西王尔硃天光为大司马。
癸巳,追尊皇考为先帝,皇妣王氏为先太妃。封皇弟永业为高密王,皇子子恕为勃海王。冬
十月壬寅,高欢推勃海太守元朗即皇帝位于信都。
二年春闰二月,高欢败尔硃天光等于韩陵。夏四月辛巳,高欢与废帝至芒山。使魏兰根
慰喻洛邑,且观帝之为人。兰根忌帝雅德,还致毁谤,竟从崔陵议,废帝于崇训佛寺。而立
平阳王修,是为孝武帝。帝既失位,乃赋诗曰:「硃门久可患,紫极非情玩。颠覆立可待,
一年三易换。时运正如此,唯有修真观。」五月丙申,帝遇弑,殂于门下外省,时年三十五。
孝武帝诏百司赴会,葬用王礼。加九旒、銮辂、黄屋、左纛,班剑百二十人。后西魏追谥节
闵皇帝。
废帝讳朗字仲哲,章武王融第三子也。母曰程氏。帝少称明悟。元晔建明二年正月戊子,
为勃海太守。普泰元年十月,勃海王高欢奉帝以主号令。
中兴元年冬十月壬寅,皇帝即位于信都西。大赦,改普泰元年为中兴。以勃海王高欢为
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以河北大使高乾为司空。辛亥,高欢大破尔硃兆于广阿。十一月,
梁将元树入据谯城。
二年春二月甲子,以勃海王高欢为大丞相、柱国大将军、太师。及欢败尔硃氏于韩陵,
四月辛巳,帝于河阳逊位于别邸。五月,孝武封帝为安定郡王。十一月,殂于门下外省。时
年二十。永熙二年,葬于鄴西南野马岗。
孝武皇帝讳修,字孝则,广平武穆王怀之第三子也。母曰李氏。帝性沈厚,学涉,好武
事,遍体有鳞文。年十八,封汝阳县公。梦人有从讳谓己曰:「汝当大贵,得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