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史

_4 李延寿(唐)
赦京师。冬十月壬辰,诏员外散骑常侍郑发使于宋。十二月癸巳,诛南郡王李惠。是岁,龟
兹国献名驼龙马珍宝甚众。吐谷浑、蠕蠕、勿吉等国并遣使朝贡。州镇二十余水旱,人饥,
诏开仓振恤。
三年春正月癸丑,坤德六合殿成。庚申,诏罢行察官。二月辛巳,帝、太皇太后幸代郡
汤泉,问人疾苦。鳏寡贫者妻以宫女。己亥,还宫。三月癸卯朔,日有蚀之。甲辰,曲赦京
师。夏四月壬申,宋人来聘。癸未,乐良王乐平薨。甲午,宋顺帝禅位于齐。庚子,进淮阳
公尉元爵为王。宜都王目辰有罪赐死。五月丁巳,帝祈雨于北苑,闭阳门,是日澍雨大洽。
六月辛未,以雍州人饥,开仓振恤。起文石室灵泉殿于方山。秋七月壬寅,诏免宫人年老及
病者。八月壬申,诏群臣进直言。乙亥,幸方山,起思远佛寺。丁丑,还宫。九月壬子,以
司徒、东阳王丕为太尉;赵郡公陈建为司徒,进爵魏郡王;河南公苟颓为司空,进爵河东王。
进太原公王睿中山王,陇东公张祐新平王。乙未,定州刺史、安乐王长乐有罪赐死。庚申,
陇西王源贺薨。冬十月己巳朔,大赦。十一月癸卯,赐京师贫穷高年疾患不能自存衣服布帛
各有差。癸丑,进假梁郡公元嘉爵为假王,督二将出淮阴;陇西公元琛三将出广陵;河东公
薛豹子三将出广固,至寿春。是岁,吐谷浑、高丽、蠕蠕、地豆干、契丹、库莫奚、龟兹、
粟特、州逸、河龚、叠伏罗、员阔、悉万斤等国各遣使朝贡。
四年春正月癸卯,乾象六合殿成。乙卯,广川王略薨。丁巳,罢畜鹰鹞之所,以其地为
报德佛寺。戊午,襄城王韩颓有罪,削爵徙边。二月癸巳,以旱故,诏天下祀山川群神及能
兴云雨者,修饰祠堂,荐以牲璧。人有疾苦,所在存问。夏四月乙卯,幸廷尉、籍坊二狱,
引见诸囚。诏随轻重决遣,以赴耕耘。甲申,赐天下贫人一户之内无杂财谷帛者廪一年。六
月丁卯,以澍雨大洽,曲赦京师。秋七月辛亥,行幸火山。壬子,诏会京师耆老,赐锦彩衣
服几杖稻米蜜面,复家人不徭役。闰月丁亥,幸兽圈,亲录囚徒,轻者皆免之。壬辰,顿丘
王李钟葵有罪赐死。八月乙酉,诏诸州置冰室。九月乙亥,思义殿成。壬午,东明观成。戊
子,诏曰:「隆寒雪降,可遣侍臣诣廷尉狱及囚所,察饥寒者给以衣食,桎梏者代以轻锁。」
是岁,郡镇十八水旱,人饥,诏开仓振恤。蠕蠕、悉万斤等国并遣使朝贡。
五年春正月乙卯,南巡。丁亥,至中山,亲见高年,问人疾苦。二月辛卯朔,大赦。赐
孝悌力田孤贫不能自存者,谷帛各有差。免宫人之老者,还其亲。丁酉,至信都,存问如中
山。癸卯,还中山。己酉,讲武于唐水之阳。庚戌,车驾还宫。沙门法秀谋反,伏诛。假梁
郡王嘉大破齐,俘获三万余口,送京师。三月辛酉朔,幸肆州。癸亥,讲武于云水之阳。所
经考察守宰,黜陟之。己巳,车驾还宫。诏曰:「法秀妖诈乱常,妄说符瑞。兰台御史张求
等一百余人招结奴隶,谋为大逆。有司科以族诛,诚合刑宪。但矜愚重命,犹所不忍。其五
族者降止同祖,三族止一门,门诛止身。」夏四月己亥,行幸方山。建永固石室,于山立碑
焉。铭太皇太后终制于金册。又起鉴玄殿。甲寅,以旱故,诏所在掩骸骨,祈衤寿神祇. 任
城王云薨。五月庚申,以农月时耍,诏天下勿使有留狱。六月甲辰,中山王睿薨。戊午,封
皇叔简为齐郡王,猛为安丰王。秋七月庚申朔,日有蚀之。甲子,齐人来聘。九月庚午,阅
武于南郊,大飨群臣。齐使车僧朗以班在宋使殷灵诞后,辞不就席。宋降人解奉君刃僧朗于
会中。诏诛奉君等。乙亥,封昌黎王冯熙世子诞为南平王。冬十二月癸巳,州镇十二饥,诏
开仓振恤。是岁,邓至、蠕蠕等国并使朝贡。
六年春正月甲戌,大赦。二月辛卯,诏以灵丘郡土既褊脊,又诸州路冲,复其人租十
五年。癸巳,白兰王吐谷浑翼世以诬罔伏诛。乙未,诏曰:「萧道成逆乱江淮,戎旗频举。
七州之人既有征运之劳,深乖轻徭之义,其复常调三年。」癸丑,赐王公已下清勤著称者,
谷帛有差。三月庚辰,幸兽圈。诏曰:「武狼猛暴,食肉残生,从今勿复捕贡。」辛巳,幸
武州山石窟寺,赐贫老衣服。是月,齐高祖殂。夏四月甲辰,赐畿内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
粟帛各有差秋七月,发州郡五万人修灵丘道。八月癸未朔,分遣大使巡行天下遭水之处,丐
其租赋,贫俭不自存者,赐以粟帛。庚子,罢山泽禁。九月辛酉,以氐杨后起为武都王。是
岁,地豆干、吐谷浑等国并遣使朝贡。
七年春正月庚申,诏曰:「朕每思知百姓疾苦以增修宽政,故具问守宰苛虐之状于州郡
使者。今秀孝计掾对多不实,甚乖朕虚求之意。宜案以大辟,明罔上必诛。然情犹未忍。可
恕罪听归,申下天下,使知后犯无恕。」丁卯,诏青、齐、光、东徐四州户,运仓粟一十万
石送瑕丘、琅邪,复租算一年。三月甲戌,以冀、定二州饥,诏郡县为粥于路以食之,又弛
关津之禁。夏四月庚子,幸崞山,赐所过鳏寡不能自存者衣服粟帛。壬寅,车驾还宫。闰月
癸丑,皇子生,大赦。六月,定州上言,为粥所活九十四万七千余口。秋七月甲申,诏假员
外散骑常侍李彪使于齐。改封济南王罗拔为赵郡王。九月壬寅,诏求谠言。冀州上言,为粥
所活七十五万一千七百余口。冬十月戊午,皇信堂成。十一月辛丑,齐人来聘。十二月乙巳
朔,日有蚀之。癸丑,诏曰:「夏、殷不嫌一族之婚,周世始绝同姓之娶。斯皆教随时设,
政因事改者也。皇运初基,日不暇给,古风遗朴,未遑厘改。自今悉禁绝之,有犯者以不道
论。」庚午,开林虑山禁,与人共之。州镇十三饥,诏开仓振恤。
八年春正月,诏陇西公琛、尚书陆睿为东西二道大使,褒善罚恶。夏五月己卯,诏振赐
河南七州戍兵。甲申,诏员外散骑常侍李彪使于齐。六月丁卯,诏曰:「置官班禄,行之尚
矣。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厘改。朕顾宪章旧典,始班俸禄,罢诸商人,
以简人事。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虽有
一时之烦,终克永逸之益。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变法改度,宜为更始,其大赦天下,
与之惟新。」戊辰,武州水坏人居。秋八月甲辰,诏以班制俸禄,更兴刑书,宽猛未允,人
或异议。制百辟卿士工商吏人各上便宜,勿有所隐。九月甲午,齐人来聘。戊戌,诏俸制十
月为首,每季一请。于是内外百官,受禄有差。冬十一月乙未,诏员外散骑常侍李彪使于齐。
十二月,州镇十五水旱,人饥,诏使者开仓振恤。是岁,蠕蠕、高丽等国各遣使朝贡。
九年春正月戊寅,诏禁图谶秘纬及名《孔子闭房记》,留者以大辟论。又诸巫觋假称神
鬼,妄说吉凶,及委巷诸非坟典所裁者,严加禁断。癸未,大飨群臣于太华殿,班赐皇诰。
二月己亥,制皇子封王者、皇孙皇曾孙绍封者、皇女封者,岁禄各有差。封广阳王建第二子
嘉为广阳王。乙巳,诏百辟卿士工商吏人各上书极谏,靡有所隐。三月丙申,封皇弟禧为咸
阳王,干为河南王,羽为广陵王,雍为颍川王,勰为始平王,详为北海王。夏五月,齐人来
聘。秋七月丙午朔,新作诸门。癸未,遣使拜宕昌王梁弥机兄子弥承为宕昌王。八月庚申,
诏曰:「数州灾水,饥馑荐臻,致有卖鬻男女者。天谴在予一人,百姓横罹艰毒。今自太和
六年已来,买定、冀、幽、相四州饥人良口者,尽还所亲。虽娉为妻妾,遇之非理,情不乐
者,亦离之。」冬十月丁未,诏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
课农桑,兴富人之本。辛酉,司徒、魏郡王陈建薨。诏员外散骑常侍李彪使于齐。十二月乙
卯,以侍中、淮南王他为司徒。是岁,京师及州镇十三水旱伤稼。宕昌、高丽、吐谷浑等国
并遣使朝贡。
十年春正月癸亥朔,帝始服衮冕,朝飨万国。二月甲戌,初立党、里、邻三长,定人户
籍。三月庚戌,齐人来聘。夏四月辛酉朔,始制五等公服。甲子,帝初法服御辇祀西郊。六
月乙卯,名皇字曰恂,大赦。秋八月乙亥,给尚书五等品爵已上硃衣玉珮大小组绶。九月辛
卯,诏起明堂辟雍。冬十月癸酉,有司议依故事配始祖于南郊。十一月,议定州郡县官依口
给俸。十二月乙酉,汝南、颍川饥,诏丐人田租,开仓振恤。是岁,蠕蠕、高丽、吐谷浑、
勿吉等国并遣使朝贡。
十一年春正月丁亥朔,诏定乐章,非雅者除之。二月甲子,肆州之雁门及代郡人饥,诏
开仓振恤。夏五月癸巳,南平王浑薨。甲午,诏复七庙子孙及外戚缌服已上,赋役无所与。
六月辛巳,秦州人饥,诏开仓振恤。秋七月己丑,诏今年谷不登,听人出关就食。遣使者造
籍,分遣去留,所在开仓振恤。八月壬申,蠕蠕犯塞,遣平原王陆睿讨之。庚辰,大议北伐。
辛巳,罢山北苑,以其地赐贫人。冬十月辛未,诏罢起部无益之作,出宫人不执机杼者。甲
戌,诏曰:「乡饮之礼废,则长幼之序乱。孟冬十月,人闲岁隙,宜于此时,导以德义。可
下诸州,党、里之内,推贤而长者,教其里人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和、妻柔。不率
长教者,具以名闻。」十一月丁未,诏罢尚方锦绣绫罗之工,百姓欲造,任之无禁。其御府
衣服金银珠玉绫锦、太官杂器、太仆乘具、内库弓矢,出其大半,班赍百官及京师人庶,
下至工商皁隶,逮于六镇戍士,各有差。戊申,诏今寒气劲切,杖棰难任。自今月至来年孟
夏,不听栲问罪人。又岁饥,轻囚宜速决了,无令薄罪久留狱犴。十二月,诏秘书丞李彪、
著作郎崔光改析国记,依纪传体。是岁大饥,诏所在开仓振恤。吐谷浑、高丽、悉万斤等国
并遣使朝贡。
十二年春正月辛巳朔,初建五牛旌旗。乙未,诏镇戍流徙之人,年满七十,孤单穷独,
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以闻。二月辛亥朔,日有蚀之。三月丁亥,中散梁众保等谋
反,伏诛。夏四月甲子,大赦。己巳,齐将陈显达攻陷沣阳,长乐王穆亮率骑讨之。五月丁
酉,诏六镇、云中、河西及关内郡,各修水田,通渠溉灌。壬寅,增置彝器于太庙。秋九月
甲午,诏曰:「日蚀修德,月蚀修刑。乃者癸巳夜,月蚀尽,公卿已下,宜慎刑罚,以答天
意。」丁酉,起宣文堂、经武殿。癸卯,淮南王他薨。冬闰十月甲子,帝观筑圆丘于南郊。
十一月,雍、豫二州人饥,诏开仓振恤。梁州刺史、临淮王提坐贪纵,配北镇。是岁,高丽、
宕昌、吐谷浑、勿吉、武兴等国并遣使朝贡。
十三年春正月辛亥,祀圆丘,初备大驾。乙丑,兗州人王伯恭聚众劳山,自称齐王,东
莱镇将孔伯孙讨斩之。戊辰,齐人寇边,淮南太守王僧俊击走之。二月庚子,引群臣访政道
得失损益之宜。三月,夏州刺史章武王彬以贪财削封。夏四月丁丑,诏曰:「升楼散物,以
赍百姓,至使人马腾践,多有毁伤。今可断之。以本所费之物赐穷老贫独者。」州镇十五大
饥,诏所在开仓振恤。五月庚戌,祀方泽。六月,汝阴王天赐、南安王桢并坐赃贿,免为庶
人。秋七月,立孔子庙于京师。八月乙亥,诏兼员外散骑常侍邢产使于齐。九月,出宫人赐
北镇人贫鳏者。冬十一月己未,安丰王猛薨。十二月丙子,司空、河东王苟颓薨。甲午,齐
人来聘。己亥,以尚书令尉元为司徒,左仆射穆亮为司空。是岁,高丽、吐谷浑、阴平、中
赤、武兴、宕昌等国各遣使朝贡。
十四年春正月己巳朔,日有蚀之。三月戊寅,初诏定起居注制。诏遣侍臣巡行州郡,问
人疾苦。夏四月,地豆干频犯塞。甲戌,征西大将军、阳平王熙击走之。甲午,诏兼员外散
骑常侍邢产使于颐齐。五月己酉,库莫奚犯塞,安州都将楼龙兒击走之。沙门司马御惠自言
圣王,谋破平原郡,禽获伏诛。秋七月甲辰,诏罢都牧杂制。八月,诏议国之行次。九月癸
丑,太皇太后冯氏崩。诏听籓镇曾经内侍者,前后奔赴。冬十月戊辰,诏将亲侍龙舆,奉诀
陵隧,诸常从之具,悉可停之。其武卫之官,防侍如法。癸酉,葬文明太皇太后于永固陵。
甲戌,车驾谒永固陵。群臣固请公除,帝不许。己卯,车驾谒永固陵。庚辰,帝居庐,引见
群僚于太和殿。太尉、东阳王丕等据权制固请。帝引古礼往复,群臣乃止。京兆王太兴有罪,
免官削爵。诏曰:「公卿屡依金册遗旨,中代权制,式请过葬即吉。朕思遵远古,终三年之
制。依礼,既虞卒哭。此月二十一日授服,以葛易麻。既以衰服在上,公卿不得独释于下,
故于朕之授服,变从练礼已下复为节降。斟酌古今,以制厥衷。且取遗旨速除之一端,粗申
臣子罔极之巨痛。」癸未,诏曰:「朕远遵古式,欲终三年之礼。百辟群臣,据金册顾命,
将夺朕心,从先朝之制。朕仰惟金册,俯自推省,取诸二衷,不许众议。以衰服过期,终四
节之慕。又奉遵圣训,聿修诰旨,不敢暗默自居,以旷机政。庶不愆遗令之意,差展哀慕之
情。并下州镇,长至、三元,绝告庆之礼。」甲申,车驾谒永固陵。十一月甲寅,诏内外职
人先朝班次及诸方杂客,冬至之日,尽听入临。三品已下衰服者,至夕复临。其余唯旦临而
已。其拜哭之节,一依别仪。丁巳,齐人来聘。十二月壬午,诏依准丘井之式,遣使与州郡
宣行条制。隐口漏丁,即听附实。若朋附豪势,陵抑孤独,罪有常刑。是岁,吐谷浑、宕昌、
武兴、阴平、高丽等国并遣使朝贡。
十五年春正月丁巳,帝始听政于皇信东室。初分置左右史官。癸亥晦,日有蚀之。二月
己丑,齐人来聘。三月甲辰,车驾谒永固陵。夏四月癸亥,帝始进蔬食。乙丑,谒永固陵。
自正月不雨至于癸酉,有司奏祈百神。诏曰:「何宜四气未周,便行礼事,唯当考躬责己,
以待天谴。」甲戌,诏员外散骑常侍李彪使于齐。己卯,经始明堂,改营太庙。五月己亥,
议改律令。于东明观折疑狱。乙卯,枹罕镇将长孙百年攻吐谷浑所置洮阳、泥和二戍克之,
俘获三万余人。诏悉免归。丙辰,诏造五辂。六月丁未,济阴王郁以贪残赐死。秋七月乙丑,
谒永固陵。规建寿陵。己卯,诏议祖宗,以道武皇帝为太祖。乙酉,车驾巡省京邑,听讼而
还。八月壬辰,议养老。又议肆类上帝、禋于六宗礼,帝亲临决。诏郡国有时物可以荐宗庙
者,贡之。戊戌,移道坛于桑乾之阴,改曰崇虚寺。己亥,诏诸州举秀才,先尽才学。乙巳,
亲定禘祫礼。丁巳,议律令事,仍省杂祀。九月辛巳,齐人来聘。冬十月庚寅,车驾谒永固
陵。是月,明堂太庙成。十一月丁卯,迁七庙神主于新庙。乙亥,大定官品。戊寅,考诸牧
守。诏假通直散骑常侍李彪聘于齐。丙戌,初罢小岁贺。丁亥,诏二千石考上上者,假四品
将军,赐乘黄马一匹;上中者,五品将军;上下者,衣一袭。十二月壬辰,迁社于内城之西。
癸巳,班赐刺史已下衣冠。以安定王休为太傅,齐郡王简为太保。帝为高丽王琏举哀于城东
行宫。己酉,车驾迎春于东郊。辛卯,诏简选乐官。是岁,吐谷浑、悉万斤、高丽、邓至、
宕昌等国并遣使朝贡。
十六年春正月戊午朔,朝飨群臣于太华殿。帝始为王公兴县而不乐。己未,宗祀显祖献
文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遂升台以观云物,降居青阳左个,布政事。每朔依以为常。辛酉,
始以太祖配南郊。壬戌,诏定行次,以水承金。甲子,诏罢袒裸。乙丑,制诸远属非太祖子
孙及异姓为王者,皆降为公,公为侯,侯为伯,子男仍旧。皆除将军之号。戊辰,帝临思义
殿,策问秀、孝。丙子,始以孟月祭庙。二月戊子,帝移御永乐宫。庚寅,坏太华殿,经始
太极殿。辛卯,罢寒食享。壬辰,幸北部曹,历观诸省。巡省京邑,听理冤讼。甲千,车驾
初朝日于东郊,遂以为常。丁酉,诏祀唐尧于平阳,虞舜于广宁,夏禹于安邑,周文于洛阳。
丁未,改谥宣尼曰文圣尼父,告谥孔庙。三月丁卯,巡省京邑。癸酉,省西郊郊天杂事。乙
亥,车驾初迎气于南郊,自此为常。辛巳,以高丽王琏孙云为其国王。齐人来聘。夏四月丁
亥朔,颁新律令,大赦。甲寅,幸皇宗学,亲问博士经义。五月癸未,诏群臣于皇信堂更定
律条,流徒限制,帝亲临决之。秋七月壬戌,诏曰:「自今选举,每以季月,本曹与吏部铨
简。」甲戌,诏兼员外散骑常侍宋弁使于齐。八月庚寅,车驾初祀夕月于西郊,遂以为常。
乙未,诏阳平王颐、左仆射陆睿督十二将北讨蠕蠕。丙午,宕昌王梁弥承来朝。司徒尉元以
老逊位。己酉,以尉元为三老,游明根为五更。又养国老、庶老,将行大射之礼。雨- ,不
克成。癸丑,诏曰:「国家虽宗文以怀九服,修武以宁八荒。然于习武之方,犹为未尽。将
于马射之前,先行讲武之式。可敕有司豫修场埒。其列阵之仪,五戎之数,别俟后敕。」九
月甲寅朔,大序昭穆于明常,祀文明太皇太后于玄堂。辛未,帝以文明太皇太后再周忌日,
哭于陵左,绝膳三日,哭不辍声。辛巳,武兴王杨集始来朝。冬十月己亥,以太傅、安定王
休为大司马,特进冯诞为司徒。甲辰,诏以功臣配飨太庙。庚戌,太极殿成,飨群臣。十一
月乙卯,依古六寝,权制三室,以安昌殿为内寝,皇信堂为中寝,四下为外寝。十二月,赐
京邑老人鸠杖。齐人来聘。是岁,高丽、邓至、契丹、齿、吐谷浑等国并遣使朝贡。
十七年春正月壬子朔,飨百寮于太极殿。乙丑,诏大赐诸蕃君长车、旗、衣、马、锦彩、
缯纩,多者一千,少者三百,各以命数为差。诏兼员外散骑常侍邢峦使于齐。丙子,以吐谷
浑伏连筹为其国王。庚辰,蠲大司马安定王休、太保齐郡王简朔望之朝。二月乙酉,诏赐议
律令之官各有差。己酉,车驾始籍田于都南。三月戊辰,改作后宫。夏四月戊戌,立皇后冯
氏。是月,齐直阁将军蛮酋田益宗率部落内属。五月壬戌,宴四庙子孙于宣文堂,帝亲与之
齿,行家人礼。甲子,帝临朝堂,引见公卿以下。决疑政,录囚徒。丁丑,以旱彻膳。襄阳
蛮酋雷婆思等率其部内徙,居于太和川。六月庚辰朔,日有蚀之。丙戌,帝将南伐,诏造河
桥。乙未,讲武。乙巳,诏曰:「比百秩虽陈,事典未叙。自八元树位,躬加省览,作职员
令二十一卷。事迫戎期,未善周悉,须待军回,更论所阙。权可付外施行。」立皇子恂为皇
太子。秋七月癸丑,以皇太子立,诏赐人为父后者爵一级,为公士。曾为吏属者爵二级,为
上造。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人粟五斛。戊午,中外戒严。是月,齐武帝殂。八月乙酉,三
老山阳郡公尉元薨。丙戌,车驾类于上帝,遂临尉元丧。丁亥,帝辞永固陵。己丑,发京师
南伐,步骑三十余万。太尉丕奏请以宫人从,诏以临戎不语内事,不许。壬寅,车驾至肆州。
人年七十已上,赐爵一级。路见眇跛,停驾亲问,赐衣食,复终事。戊申,幸并州,亲见高
年,问疾苦。九月壬子,诏兼员外散骑常侍高聪聘于齐。丁巳,诏车驾所经,伤人秋稼者,
亩给谷五斛。戊辰,济河。诏洛、怀、并、肆所过四州,赐高年爵,恤鳏寡孤独各有差。孝
悌廉义文武应求者,皆以名闻。又诏厮养户不得与庶士婚,有文武之才积劳应进者,同庶族
例,听之。庚午,幸洛阳,周巡故宫基迹。帝顾谓侍臣曰:「晋德不修,荒毁至此!」遂咏
《黍离诗》,为之流涕。壬申,观河桥。幸太学,观石经。丙子,六军发轸。丁丑,帝戎服
执鞭,御马而出。群臣稽颡于马前,请停南伐,帝乃止。仍议迁都计。冬十月戊寅朔,幸金
墉城。诏征司空穆亮与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爵经始洛京。己卯,幸河南城。乙酉,幸豫州。
癸巳,次于石济。乙未,解严。设坛于滑台宫。诏京师及诸州从戎者,赐爵一级。应募者,
加二级。主将加三级。癸卯,幸鄴城。乙巳,诏安定王休率从官迎家口于代,车驾送于漳水
上。初,帝之南伐,起宫殿于鄴西。十一月癸亥,宫成,徙御焉。十二月戊寅,巡省六军。
乙未,诏隐恤军士,死亡疾病,务令优给。是岁,勿吉、吐谷浑、宕昌、阴平、契丹
、库莫奚、高丽、邓至等国并遣使朝贡。
十八年春正月丁未朔,朝群臣于鄴宫澄鸾殿。癸亥,南巡。诏相、兗、豫三州赐高年爵,
恤鳏寡孤老各有差。孝悌廉义文武应求者,皆以名闻。戊辰,经殷比干墓,祭以太牢。乙亥,
幸洛阳西宫。二月己丑,行幸河阴,规建方泽之所。丙申,徙封河南王干为赵郡王,颍川王
雍为高阳王。壬寅,北巡。癸卯,齐人来聘。甲辰,诏喻天下以迁都意。闰月癸亥,次勾注
陉南。皇太子朝于蒲地。壬申,至平城宫。癸酉,临朝堂,部分迁留。甲戌,谒永固陵。三
月庚辰,罢西郊祭天。壬辰,帝临太极殿,喻在代群臣迁移之略。夏五月甲戌朔,日有蚀之。
乙亥,诏罢五月五日、七月七日飨。六月己巳,诏兼员外散骑常侍卢昶使于齐。秋七月乙亥,
以宋王刘昶为大将军。壬辰,北巡。戊戌,谒金陵。辛丑,幸朔州。是月,齐萧鸾杀其主昭
业。八月亥亥,皇太子朝于行宫。甲辰,行幸阴山,观云川。丁未,幸阅武台,临观讲武。
因幸怀朔、武川、抚冥、柔玄等四镇。乙丑,南还。所过皆亲见高年,问人疾苦,贫窘孤老
者,赐以粟帛。丙寅,诏六镇及御夷城人年老孤贫废疾者,赐粟宥罪各有差。戊辰,车驾次
旋鸿池。庚午,谒永固陵。辛未,还平城宫。九月壬申朔,诏曰:「三载考绩,自古通经,
三考黜陟,以彰能否。朕今三载一考,考即黜陟。欲令愚滞无妨于贤者,才能不拥于下位。
各令当曹,考其优劣为三等。六品已下,尚书重问;五品已上,朕将亲与公卿论其善恶。上
上者迁之,下下者黜之,中中者守其本任。」壬午,帝临朝堂,亲加黜陟。壬辰,阴平王杨
炅来朝。冬十月甲辰,以太尉、东阳王丕为太傅。戊申,亲告太庙,奉迎神主。辛亥,车驾
发平城宫。壬戌,次于中山之唐湖。乙丑,分遣侍臣,巡问疾苦。己巳,幸信都。庚午,诏
曰:「比闻缘边之蛮,多有窃掠,致有父子乖离,室家分绝。可诏荆、郢、东荆三州,勒诸
蛮人,勿有侵暴。」是月,齐萧鸾杀其主昭文而自立。十一月辛未朔,诏冀、定二州,赐高
年爵,恤鳏寡孤老各有差。孝义廉贞文武应求者,具以名闻。丁丑,幸鄴。甲申,经比干墓,
亲为吊文,树碑刊之。己丑,车驾至洛阳。十二月辛丑朔,分命诸将南征。壬寅,革衣服之
制。癸卯,诏中外戒严。戊申,复代迁户租赋三岁。己酉,诏王、公、伯、子、男开国食邑
者:王食半;公三分食一;侯、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辛亥,车驾南伐。丁卯,诏
郢、豫二州赐高年爵,恤孤寡鳏老各有差。缘路之丁,复田租一岁。孝悌廉贞文武应求者,
具以名闻。戊辰,车驾至悬瓠。己巳,诏寿阳、钟离、马头之师所获男女口皆放
还南。是岁,高丽国遣使朝贡。
十九年春正月辛未朔,朝飨群臣于悬瓠。癸酉,诏禁淮北人不得侵掠,犯者以大辟论。
壬午,讲武于汝水西,大赍六军。平南将军王肃、左将军元丽并大破齐军。己亥,车驾济淮。
二月甲辰,幸八公山。路中雨甚,诏去盖。见军士病者,亲隐恤之。戊申,车驾巡淮南,东
人皆安堵,租运属路。丙辰,幸钟离。戊午,军士禽齐人三千。帝曰:「在君为君,其人何
罪?」于是免归。辛酉,发钟离,将临江水。司徒冯诞薨。壬戌,诏班师。丁卯,遣使临江,
数齐主罪恶。三月戊子,太师冯熙薨。夏四月丁未,曲赦徐、豫二州,其运转之士,复租三
年。辛亥,诏赐高年爵,恤孤寡老疾各有差。德著丘园者,具以名闻。齐人降者,给复十五
年。癸丑,幸小沛。使以太牢祭汉高祖庙。己未,幸瑕丘。使以太牢祠岱岳。诏宿卫武官增
位一级。庚申,幸鲁城。亲祠孔子庙。辛酉,诏拜孔氏四人,颜氏二人为官。诏兗州刺史举
部内士人堪军国及守宰政绩者,具以名闻。诏赐兗州人爵及粟帛如徐州。又诏选诸孔宗子一
人封崇圣侯,邑一百户,以奉孔子祀。命兗州为孔子起园栢,修饰坟陇,更建碑铭,褒扬圣
德。戊辰,行幸碻磝. 太和庙成。五月己巳,城阳王鸾赭阳失利,降为定襄县王。广川王谐
薨。庚午,迁文成皇后冯氏神主于太和庙。甲戌,行幸滑台。丙子,次于石济。庚辰,皇太
子朝于平桃城。癸未,车驾至自南伐。甲申,灭闲官禄以裨军国之用。乙酉,行饮至礼,班
赐各有差。甲午,皇太子冠于庙。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违者,免所居
官。辛丑,诏复军士从驾渡淮者租赋三年。癸卯,诏皇太子赴平城宫。壬子,诏济州、东郡、
荥阳及河南诸县车驾所经者,赐高年爵,恤孤寡老疾各有差……孝悌廉义文武应求者,具以
名闻。癸丑,求天下遗书。秘阁所无,有裨时用者,加以厚赏。乙卯,曲赦梁州,复人田租
三岁。丙辰,诏迁洛人,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戊午,
诏改长尺大斗,依《周礼》制度,班之天下。秋八月,幸西宫。路见坏冢露棺,驻辇埋之。
乙巳,诏选天下勇士十五万人为羽林、武贲,以充宿卫。丁巳,诏诸从兵从征被伤者,皆听
还本。金墉宫成。甲子,引群臣历宴殿堂。九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丙戌,行幸鄴。丁
亥,诏诸墓旧铭记见存昭然为时人所知者,三公及位从公者,去墓三十步。尚书令仆、九列,
十五步。黄门、五校,十步:各不听垦殖。壬辰,遣黄门郎以太牢祭比干墓。乙未,车驾还
宫。冬十月甲辰,曲赦相州,赐高年爵,恤孤老痼疾各有差。丙辰,车驾至自鄴。
辛酉,诏州郡举士。壬戌,诏诸州牧考属官为三等之科以闻,将加亲览,以定升降。诏
徐、兗、光、南、青、荆、洛七州严纂戎备,应须赴集。十一月,行幸委粟山。议定圆丘。
甲申,祀圆丘。丙戌,大赦。十二月乙未朔,引见群臣光极堂,宣下品令,为大选之始。辛
酉,以咸阳王禧为长兼太尉,复前南安王桢本爵。甲子,引见群臣光极堂,班赐冠服。是岁,
高丽、邓至、吐谷浑等国各遣使朝贡。
二十年春正月丁卯,诏改姓元氏。壬辰,封始平王勰为彭城王,复封定襄王鸾为城阳王。
二月辛丑,幸华林,听讼于都亭。壬寅,诏自非金革,皆听终三年丧。丙午,诏畿内七十己
上,暮春赴京师,将行养老礼。庚戌,幸华林,听讼于都亭。癸丑,诏介山之邑,听为寒食,
自余禁断。三月丙寅,宴群臣及国老、庶老于华林园。诏国老黄耇以上,假中散大夫、郡守。
耋年以上,假给事中、县令。庶老直假郡县。各赐鸠杖衣裳。丁丑,诏诸州中正各举其乡人
望,年五十已上,守素衡门者,授以令长。夏五月丙子,诏敦劝农功,令畿内严加课督。堕
业者申以楚挞,力田者具以名闻。丙戌,初营方泽于河阴。遣使以太牢祭汉光武及明、章三
帝陵。又诏汉、魏、晋诸帝陵各禁方百步不得樵苏践藉。丁亥,祀方泽。秋七月,废皇后冯
氏。戊寅,帝以久旱,咸秩群神。自癸未不食至于乙酉。是夜,澍雨大洽。八月壬辰朔,幸
华林园,亲录囚徒,咸降本罪二等决遣之。丁巳,南安王桢薨。幸华林园听讼。九月戊辰,
车驾阅武于小平津。癸酉,还宫。丁亥,将通洛水入谷,帝亲临观。庚寅晦,日有蚀之。冬
十月戊戌,以代迁之士,皆为羽林、武贲。司州之人,十二夫调一吏,为四年更卒,岁开番
假,以供公私方役。己酉,曲赦京师。十一月乙酉,复封前汝阴王天赐孙景和为汝阴王,前
京兆王太兴为西河王。十二月甲子,以西北州郡旱俭,遣侍臣巡察,开仓振恤。乙丑,开盐
池禁。丙寅,废皇太子恂为庶人。戊辰,置常平仓。乐陵王思誉知恆州刺史穆泰谋反不告,
削爵为庶人。
二十一年春正月丙申,立皇子恪为皇太子。赐天下为父后者爵一级。己亥,遣侍臣巡方
省察,问人疾苦,黜陟守宰。乙巳,北巡。二月壬戌,次于太原。亲见高年,问所不便。乙
丑,诏并州士人年六十以上,假以郡守。先是,定州人王金钩讹言自称应王。丙寅,州郡捕
斩之。癸酉,车驾至平城。甲戌,谒永固陵。乙未,南巡。甲寅,诏汾州赐高年爵各有差。
丙辰,次平阳。使以太牢祭唐尧。夏四月庚申,幸龙门。使以太牢祭夏禹。癸亥,幸蒲坂。
使以太牢祭虞舜。修尧、舜、夏禹庙。辛未,幸长安。壬申,武兴王杨集始来朝。乙亥,亲
见高年,问所疾苦。丙子,遣侍臣分省县邑,振赐谷帛。戊寅,幸未央殿、阿房宫,遂幸昆
明池。癸未,宋王刘昶薨。丙戌,使以太牢祀汉帝诸陵。五月丁亥朔,卫大国遣使朝贡。己
丑,车驾东旋,泛渭入河。庚寅,诏雍州士人百年以上,假华郡太守。九十以上,假荒郡。
八十以上,假华县。七十以上,假荒县。庶老以年各减一等,七十已上,赐爵三级。其营船
夫,赐爵一级。孤寡鳏贫,各赐谷帛。其孝友德义文武才干,悉仰贡举。壬辰,使以太牢祭
周文王于酆,祭周武王于镐。癸卯,遣使祭华岳。六月庚申,车驾至自长安。壬戌,诏冀、
定、瀛、相、济五州,发卒士二十万,将以南讨。癸亥,司空穆亮逊位。秋七月甲午,立昭
仪冯氏为皇后。甲寅,帝亲为群臣讲《丧服》于清徽堂。八月丙辰,诏中外戒严。壬戌,立
皇子愉为京兆王,怿为清河王,怀为广平王。戊辰,讲武于华林园。庚辰,车驾南讨。九月
丙申,诏司州洛阳人年七十以上无子孙,六十以上无期亲,贫不自存者,给以衣食。及不满
六十而有废痼之疾,无大功亲,穷困无以自疗者,皆于别坊,遣医救护,给太医师四人,豫
请药物疗之。辛丑,帝留诸将攻赭阳,引师南讨。丁未,车驾发南阳,留太尉咸阳王禧、前
将军元英攻之。己酉,车驾至新野。冬十月丁巳,四面进攻不克,诏左右军筑长围以守之。
乙亥,追废贞皇后林氏为庶人。十一月丁酉,大破齐军于沔北。于是人皆复业。九十以上,
假以郡守。六十五以上,假以县令。十二月丁卯,诏流、徙之囚,皆勿决遣,登城之际,令
其先锋自效。庚午,车驾临沔,遂东还。戊寅,还新野。己卯,亲行营垒,恤六军。以齐郡
王子琛绍河间王若后。高昌国遣使朝贡。
二十二年春正月癸未朔,飨群臣于新野行宫。丁亥,拔新野,斩其太守刘忌于宛。庚午,
至自新野。辛未,诏以穰人首归大顺始终若一者,给复三十年,标其所居曰归义乡。次降者,
给复十五年。三月壬午朔,大破齐将崔慧景、萧衍军于邓城。庚寅,行幸樊城,观兵襄沔,
耀武而还。曲赦二荆、鲁阳。辛亥,行幸悬瓠。夏四月,赵郡王干薨。秋七月壬午,诏后之
私府损半。六宫嫔御、五服男女恆恤恆供,亦令减半。在戎之亲,三分省一:以供赏。是月,
齐明帝殂。八月辛亥,皇太子自京师来朝。壬戌,高丽国遣使朝贡。九月己亥,帝以礼不伐
丧,诏反IM. 丙午,车驾发悬瓠。冬十月乙酉朔,曲赦二豫州殊死已下,复人田租一岁。十
一月辛巳,幸鄴。
二十三年春正月戊寅朔,朝飨群臣于鄴。先是,帝不豫,至是有瘳。庚辰,群臣上寿,
大飨于澄鸾殿。壬午,幸西门豹祠,遂历漳水而还。戊戌,车驾至自鄴。癸卯,行饮至策勋
之礼。甲辰,大赦。太保、齐郡王简薨。二月辛亥,以长兼太尉、咸阳王禧为太尉。癸亥,
以中军大将军、彭城王勰为司徒。复乐陵王思誉本封。癸酉,齐将陈显达攻陷马圈戍。三月
庚辰,车驾南伐。癸未,次梁城。丙戌,帝不豫。丁酉,车驾至马圈。戊戌,频战破之。己
亥,收其戎资亿计。诸将追奔汉水,斩获及赴水死者十八九。庚子,帝疾甚,车驾北次谷塘
原。甲辰,诏赐皇后冯氏死。诏司徒勰征太子于鲁阳践阼。以北海王详为司空,王肃为尚书
令,广阳王嘉为左仆射,尚书宋弁为吏部尚书。与太尉咸阳王禧、右仆射任城王澄等六人辅
政。夏四月丙午朔,帝崩于谷塘原之行宫,时年三十三。秘讳至鲁阳发丧,还京师。上谥曰
孝文皇帝,庙曰高祖。五月丙申,葬长陵。
帝幼有至性。年四岁时,献文患痈,帝亲自吮脓。五岁受禅,悲泣不自胜。献文问其故,
对曰:「代亲之感,内切于心。」献文甚叹异之。文明太后以帝聪圣,后或不利冯氏,将谋
废帝。乃于寒月,单衣闭室,绝食三朝,召咸阳王禧将立之。元丕、穆泰、李冲固谏乃止。
帝初不有憾,唯深德丕等。抚念诸弟,始终曾无纤介。惇睦九族,礼敬俱深。虽于大臣,持
法不纵。然性宽慈,进食者曾以热羹覆帝手,又曾于食中得虫秽物,并笑而恕之。宦者先有
谮帝于太后,太后杖帝数十,帝默受,不自申明。太后崩后,亦不以介意。
听览政事,从善如流。哀矜百姓,恆思所以济益。天地、五郊、宗庙、二分之礼,帝必
躬亲,不以寒暑为倦。尚书奏案,多自寻省;百官大小,无不留心。务于周洽,每言:凡为
人君,患于不均,不能推诚遇物;苟能均诚,胡越之人,亦可亲如兄弟。常从容谓史官曰:
「直书时事,无讳国恶。人君威福自己,史复不书,将何所惧!」南北征巡,有司奏请修道,
帝曰:「粗修桥梁,通舆马便止,不须去草剷令平也。」凡所修造,不得已而为之,不为不
急之事,重损人力。巡幸淮南,如在内地。军事须伐人树者,必留绢以酬其直。人苗稼无所
伤践。诸有禁忌禳厌之方非典籍所载者,一皆除罢。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
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
好为文章;诗赋铭颂,在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自太和十年
已后,诏册皆帝文也。自余文章,百有余篇。爱奇好士,情如饥渴。待纳朝贤,随才轻重。
常寄以布素之意。,悠然玄迈,不以世务婴心。又少善射,有膂力:年十余,能以指弹碎羊
膊骨;射禽兽,莫不随行所至而毙之。至十五,便不复杀生,射猎之事悉止。性俭素,常服
浣濯之衣,鞍勒铁木而已。帝之雅志,皆此类也。
论曰:有魏始基代朔,廓平南夏;辟土经世,咸以威武为业。文教之事,所未遑也。孝
文纂承洪绪,早著睿圣之风。时以文明摄事,优游恭己;玄览独得,著自不言;神契所标,
固以符于冥化。及躬总大政,一日万机,十许年间,曾不暇给;殊涂同归,百虑一致。夫生
灵所难行,人伦之高迹,虽尊居黄屋,尽蹈之矣。若乃钦明稽古,协御天人,帝王制作,朝
野轨度。斟酌用舍,焕乎其有文章。海内黔黎,咸受耳目之赐。加以雄才大略,爱奇好士,
视下如伤,役己利物,亦无得而称之。其经纬天地,岂虚谥也!
北史卷四
魏本纪第四
世宗宣武皇帝讳恪,孝文皇帝第二子也。母曰高夫人。初,梦为日所逐,避于床下。日
化为龙,绕己数匝,寤而惊悸,遂有娠。太和七年闰四月,生帝于平城宫。二十一年正月丙
申,立为皇太子。
二十三年四月丙午,孝文帝崩。丁巳,太子即皇帝位。谅闇,委政宰辅。五月,高丽国
遣使朝贡。六月乙卯,分遣侍臣,巡行州郡,问人疾苦,考察守令,黜陟幽明,褒礼名贤。
戊辰,追尊皇妣曰文昭皇后。秋八月戊申,遵遗诏,孝文皇帝三夫人已下,悉免归家。癸丑,
增宫臣位一级。冬十月癸未,邓至国王象舒彭来朝。丙戌,谒长陵。丁酉,享太庙。十一月,
幽州人王惠定聚众反,自称明法皇帝。刺史李肃捕斩之。是岁,州镇十八水饥,分遣使者,
开仓振恤。
景明元年春正月辛丑朔,日有蚀之。壬寅,谒长陵。乙巳,大赦,改元。丁未,齐豫州
刺史裴叔业以寿春内属。二月戊戌,复以彭城王勰为司徒。齐将胡松、李居士军屯宛,陈伯
之水军逼寿春。夏四月丙申,司徒彭城王勰、车骑将军王肃大破之。己亥,皇弟恌薨。五月
甲寅,北镇饥,遣兼侍中杨播巡抚振恤。六月丙子,以司徒、彭城王勰为大司马。秋七月己
亥朔,日有蚀之。齐将陈伯之寇淮南。八月乙酉,彭城王勰破伯之于肥口。九月,齐州人柳
世明聚众反。冬十月丁卯朔,谒长陵。庚寅,齐、兗二州讨世明平之。丁亥,改授彭城王勰
司徒、录尚书事。十一月丁巳,阳平王颐薨。是岁,州镇十七大饥,分遣使者,开仓振恤。
高丽、吐谷浑等国并遣使朝贡。
二年春正月丙申朔,谒长陵。庚戌,帝始亲政。遵遗诏。听司徒、彭城王勰以老归第。
进太尉、咸阳王禧位太保,以司空、北海王详为大将军、录尚书事。丁巳,引见群臣于太极
前殿,告以览政之意。壬戌,以太保、咸阳王禧领太尉,以大将军、广陵王羽为司空。分遣
大使。黜陟幽明。二月庚午,进宿卫之官位一级。甲戌,大赦。三月乙未朔,诏以比年连有
军旅,正调之外,皆蠲罢。壬戌,青、齐、徐、兗四州大饥,人死者万余口。是月,齐雍州
刺史萧衍奉其南康王宝融为主,东赴建鄴。夏五月壬子,广陵王羽薨。壬戌,太保、咸阳王
禧谋反,赐死。六月丁亥,考诸州刺史,加以黜陟。秋七月癸巳朔,日有蚀之。乙巳,蠕蠕
犯塞。辛酉,大赦。九月丁酉,发畿内夫五万五千人筑京师三百二十坊,四旬罢。己亥,立
皇后于氏。乙卯,免寿春营户,并隶扬州。冬十一月丙申,以骠骑大将军穆亮为司空。丁酉,
以大将军、北海王详为太傅,领司徒。壬寅,改筑圆丘于伊水之阳。乙卯,仍有事焉。十二
月,齐直后张齐杀其主萧宝卷以降萧衍。是岁,高丽、吐谷浑等国并遣使朝贡。
三年春二月戊寅,以旱故,诏州郡掩骸骨。三月,齐建安王宝夤来奔。夏四月,诏抚军
将军李崇讨鲁阳反蛮。齐主萧宝融逊位于梁。闰四月丁巳,司空穆亮薨。秋七月丁巳朔,日
有蚀之。八月丁卯,以前太傅、平阳公元丕为三老。九月丁巳,行幸鄴。丁卯,诏使者吊比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