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南齐书

_53 萧子显(清)
姓氏。所以卫大夫孔悝见铭,说这是标榜舅氏卫
基公;霍光被画上越毖迩,题称却是霍压。何况
处在独一无二的贵重地位上的皇帝,列尊名也衹
到仁为止;表示谦和也衹到敬为止。从前束平王
去世,汉章帝每巡幸到其宫中就会下泪;新野人
塑彪死了,扭童见了像他的人就会流涕。感怀旧
物,尚且如此深切,何况看见其美好的形迹,怎
能不悲悯凄恻?现在禁避的不仅是帝王的名字,
而且延续到很多大臣。如果让皇上一年四季都看
到这些,岂不是更增重了皇上内心的愁思?我认
为将它空悬在厅堂上,对于要人们舍己尽忠、不
计得失并没有什么益处;如果在朝廷上直接陈述
这些字,对于要人们勤勉慎戒也没有什么损害。
我想,陛下要保全万国,使百姓都成为圣贤,就
应当删除前朝有害的规矩,开发大齐孝悌的准
则。”诏命交给外廷详细讨论。博士李损说:“根
据《周礼》的规定,凡是有新的法令,一定要摇
响木铃以提醒百姓注意,然后回来将它在王宫中
宪之。注释说‘宪,就是公开悬挂它,。”太常丞
王僩之说:“极尊贵的名字,应当是天下人共同
避讳。眼睛可以看见,但口不能说。口不能说,
则无人知晓,无人知晓,则触犯的人一定很多。”
仪曹郎任吻说:“李扩是用明文为证据,王僩之
是从情理上推论表示赞同。直接颁布避讳的法
令,开始于汉代,及至晋朝,历代没有差别。现
在避讳的名单,兼明意义训诂,讳‘邦,字为
‘国’字,确实在以前就有事例可以证明。名字
避讳的重要,是表示情感敬仰到了极点,所以要
悬挂在朝堂之上,因为这是官吏们聚集的地方,
这将会使得大家从早到晚都能看见。那么应该禁
避的地方,显然容易做到。这是恭敬奉事的深意
之所在,怎么能按照常情或典籍而将它废除呢?
认为称霍氏是尊称,这违背了当时的情理和事
实。处在下位的人才能直呼其名,所以不直接称
名就是对他敬重;居在上位的人一定要讳称其
名,所以颁布避讳的名字就是表示尊敬。从心理
上来说这样做就不会有不安的感觉。从事实上讲
这种习惯由来已久,我认为应当遵守它,而不必
改变它。”王慈的建议没有施行。
王蓝患有脚疾,变型趄敕命王昙说:“王茎
任侍中不久,既然有点小毛病,不能朝拜,又不
能骑马,任凭他乘车跟随在仪仗队的后面。”这
种特例是晋室束迁以来所少有的。王慈由于有病
担任闲职,又转官为冠军将军、司徒左长史。王
慈的妻子是里医的女儿。王慈的儿子旦塑,娶了
变世担的长女吴县公主为妻。按照妇礼。呈昼瓰
主婚后去拜见公婆时,婆母没有和她交谈。江夏
王萧缝任南徐州刺史,他的妃子是王慈的女儿,
所以便用王慈作冠军将军、束海太守,增加俸禄
到中二千石,代理南徐州事务。回京后王慈任冠
军将军、庐医王中军长史,未正式拜授,永明九
年便去世了。享年四十一岁。
谢产遮曾经对王茎说:“你的书法何时能赶
上卢公?”王慈说:“我赶不上卢公,就像鸡赶不
上凤凰一样。”当时人认为这是很有名的回答。
王慈死后被追封为太常,谧号盏迂。
蔡约字景揭,济阳考城人。祖父蔡廓足宋朝
祠部尚书。父亲蔡兴宗是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
司。
蔡约年轻时娶宋武帝女儿安吉公主为妻,官
拜驸马都尉,秘书郎,但没有正式拜授。又任宋
顺帝车骑骠骑行参军,通直郎,不肯就任。转调
为齐太祖司空东合祭酒,太尉主簿。齐朝建立
后,蔡约为世子中舍人,跟随世子进入柬宫。调
任鄱阳王友,竞陵王镇北征北谘议,领记室,中
书郎,司徒右长史,黄门郎,领本州中正。出任
新安太守,又任黄门郎,领射声校尉,通直常
侍,领骁骑将军,太子中庶子,领屯骑校尉。永
明八年八月朔日,蔡约脱掉武冠,解下佩剑,在
省台睡觉,到五更时还没有起来,被主管官员所
奏劾,判处用钱赎过。皇太孙萧昭业登基,蔡约
又照旧领屯骑校尉。
出任宜都王冠军长史、淮南太守,代理南豫
州事务。齐世祖对蔡约说:“现在用你作很近的
藩镇的主要辅佐官,想必你一定能符合我的期
望。”蔡约说:“南豫州非常靠近京师,我不去治
理它,它自然会很安宁。它已经处在皇上光辉的
照耀之下,我算什么人,哪裹再需要我这烛光不
熄去照亮它呢.”当时,各藩王行事往往受到副
职的节制,而蔡约在任时,主官与副官之间关系
融洽。
蔡约升任司徒左长史。高宗苍鸾为录尚书事
辅理朝政时,百官都脱掉鞋子到他的席位上去拜
见他,衹有蔡约穿着鞋子不改常态。郁林王对江
柘说: “蔡氏原本是礼仪之家,所以随他高兴,
爱怎么做就怎么做。”江柘说:“大将军有礼待客
人的风范,今天又表现出来了。”高宗建武元年,
蔡约升任侍中。第二年,又调任西阳王抚军长
史,加封冠军将军,又降为庐陵王右军长史,冠
军将军照旧。转任都官尚书,升属邵陵王师,加
封给事中,辽夏王车骑长史,加封征虏将军,都
没有正式拜授。墓垫喜欢饮酒,生性平淡,不与
世人相交往。又调任太子詹事。永元二年,去
世,享年四十四岁。追赠为太常。
陆慧晓字叔明,吴郡吴县人。祖父陆万载任
侍中。父亲陆子真,宋元嘉年间任海陵太守。当
时中书舍人秋当深受皇上宠信,他家住在海陵,
请假回乡安葬父亲,陆子真不与他交往。秋当要
求派民夫修桥,陆子真又以妨碍农耕为理由不肯
答应。彭城王刘义康知道后非常赞赏他。他在
临海太守任上,因患眼病辞官归家,后又任中散
大夫,去世。
陆慧晓清正耿直,有节操,不随便交朋友。
会稽太守、同郡人张畅见陆慧晓时他还是幼童,
张畅便特别赞许他。张绪称赞陆慧晓说:“真是
江束的裴缜、乐广啊!”他最初接受州郡的征召,
被推举为秀才,任卫尉史,又历任各府行参军。
因母亲年老,陆慧晓便辞官回家奉养,十多年没
有出去作官。齐太祖辅佐宋朝朝政时,陆慧晓官
拜尚书殿中郎。邻居及同族人都来祝贺,陆慧晓
举起一杯酒说:“陆慧晓已年过三十,因妻父掌
管选拔人才的事务,才得作为尚书郎,你们这些
人认为这值得庆贺吗?”
当时,齐太祖上表请求禁止奢侈之风,陆慧
晓替宋顺帝草拟答韶,受到太祖的赏识,被荐举
为太傅束合祭酒。齐建元初年,又改任太子洗
马。武陵王萧晕镇守会稽,皇上替他精心挑选下
属官员,以陆慧晓为征虏功曹,舆郡府参军沛国
人刘璀一同跟随武陵王就职。走到吴县,刘键对
别人说:“我听说张融的宅第与陆慧晓家并排在
一起,中间隔条小溪流,这水一定有特别的风
味。”于是前去,舀了一杯水喝下。
庐江人何点将陆慧晓推荐给豫章王萧嶷,补
任司空掾,豫章王对他很是恩宠檀待。又调任为
长沙王镇军谘议参军。安陆侯萧缅任吴郡太守,
又特别礼待陆慧晓,慧晓请求补任萧缅郡府的谘
议参军。又调任始兴王前将军安西谘议,领冠军
录事参军,转为司徒从事中郎,又升任右长史。
当时陈郡人谢肋任左长史,司徒公竟陵王萧子良
对王融说: “我府上有二位上等的辅佐官,查考
前代,有谁能与我相比?”王融说:“两位贤才同
时作一人的辅佐官,这是没有先例的。”萧子良
在西邸聚集学士抄录典籍,命陆慧晓也参与管理
这件事。
不久,陆慧晓调任为西阳王征虏将军、巴陵
王后军将军以及临汝公辅国将军等三府长史,代
理府州事务。又任西阳王左军长史,领会稽郡
丞,代理郡事。隆昌元年,调任晋熙王冠军长
史、江夏内史,代理郢州事务。陆慧晓连续辅助
五工理政,处事立身都很廉洁正直。凡同僚及下
属官员前来拜访,他都要急忙起身相送。有人对
陆慧晓说:“长史地位贵重,不必过分谦虚地降
低自己的身份。”陆慧晓回答说:“我生性厌恶别
人无礼,自己就更不能不以礼待人。”他从来不
称士大夫为卿,有人问他这是什么原因,陆慧晓
说:“尊贵的人不可称卿,衹有卑贱者才能称卿。
人生在世,怎能够在心中预先设立待人的轻重标
准呢!”所以他一辈子都是称呼别人的职位。
建武初年,陆慧晓拜授西中郎长史,行郢州
事、江夏内史等职务照旧。不久徼召为黄门郎,
没有正式拜授,改任吏部郎。尚书令王晏选拔了
很多门生充任内外要职,陆慧晓衹录用了几人,
因此王晏很是怨恨他。王晏送给陆慧晓一位女
妓,想与他交好,但陆慧晓没有接受。吏曹都令
史任职以来,一直参与商讨铨选官吏的事,而陆
慧晓却总是自己一个人作出决定,从来没有和他
商量过。高宗派亲信单景俊前去责问此事,陆慧
晓对单景俊说:“我已是六十岁的人了,再也不
能去询问都令史我这个吏部郎做得怎么样。如果
皇上认为我不称职,我就马上辞职回去。”因此
高宗也很怕他。后来想用他作侍中,因为他身体
矮小,才取消了这一念头。陆慧晓出任辅国将
军、晋安王镇北司马、征北长史、束海太守,代
理府州事务。又回京任五兵尚书,代理扬州事
务。崔惠景事件平息后,陆慧晓兼领右军将军、
监南徐州。不多久,升任持节、督南兖兖徐青
冀五州军事、辅国将军、南兖州刺史。到任不
久,便因病回京,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追赠为
太常。
陆慧晓同郡人顾宪之,字士思,是宋朝镇军
将军颜塑之的孙子。性格特别清廉正直。永明六
年,顾宪之任随王束中郎长史、代行会稽郡郡守
事。当时西陵戍将杜元懿上奏说:“吴兴、会稽
两郡,没有一年不是五谷丰登的。今年的商旅来
往,比往常多一倍。西陵所征收的牛埭税,按照
官府的规定是每天三千五百钱,依元懿亲眼所
见,实际上能够多收取一倍,一增一减就是两
倍,粗略计算一下,每年可以增收一百万。浦阳
亩韭违以及挝擅等四处埭堰,请求都让我去统
领代管,这样一年便可以额外增收四百多万。西
医戍先前检查税收,并没有妨碍正常的防卫事
务,其余三处埭堰,我自会举荐心腹人去管理。”
齐世祖敕命下达会稽郡: “怎么会有这种事情?
应当派人去访察后立即报告。”顾意之奏议说:
考察刚开始设置牛埭的本意,并不是要
强迫他们按运输费的多少来交税。原是因为
江卜风涛迅猛险急,人力拉船很不方便,往
往造成船只搁浅沉没,所以才用牛拉船,以
拯救急难便利百姓。这样于公于私都乐意,
所以运输者交纳赋税也就没有什么怨言。京
师的航船渡口,就是实例。但后来的监管
者,不了解这事的根本,都想求取自己的功
劳,所以便节外生枝。有的禁止在别处渡
江,有的空船过江也要收税,有的普遍提高
一倍的船价,有的对服务周到的人也进行责
罚,诸如此类,并没有经过那些在埭堰用牛
拉船的人的同意,就上报施行,所报超出官
府标准的十条规定,都被我们给停止施行
了。所以从前那些争吵控告的事,总算暂时
平息了。据审察吴兴郡多年歉收,今年更加
饥荒。去年,那些昱兴渡口的百姓看似丰裕
些,这实在是由于饥饿逼迫太急所造成的。
有人收取货物出外换些粮食,回来救济亲
友;有人带领全家老弱,依靠出卖劳力糊
口。但是管理牛埭的官吏索取的税,依旧按
照官府的规定不肯减少。旧的税收标准的减
少,这件事还没有议定公布,反而额~t,JJn倍
收取,将以怎样的办法去收取?皇上慈爱,
体恤百姓的苦情,开仓赈济,减免租税,但
杜元懿却幸灾乐祸,求取专利,更加重了百
姓的困苦。做人没有仁爱之心,是古今都非
常憎恨的。况且,每见那些增加收税标准而
设置的集市,前后相连,不但新增加的税额
无法收取,就连原有的税额还会欠缺。我恐
怕杜元懿今天的奏启,有些不同寻常。如果
税收结果与他所说的不相符合,由于惧怕招
来谴责,便千方百计掠夺侵害百姓,从而引
起商人们的公愤。杜元懿生陆苛刻,这在以
往的行事中已表现得很明显,若再任命他去
管理征收牛埭税,就好比以狼去带领羊,他
想推举的心腹亲信,也不过是戴帽的老虎而
已。书上说:“与其有横征暴敛的臣子,还
不如有偷盗公物的臣子。”这裹是说偷盗公
物的损害还稍微小一些,而暴敛百姓的害处
更大。当今天运和美光明,草木深受恩泽,
正如圣旨所指示的,额~t,JJI]税是不合适的。
但掌管税收的官职,应当选拔廉洁公正的人
担任,廉洁就不会对公家进行盗窃,公正则
对百姓不会伤害。我又认为,所谓便宜行
事,意思是说办事要便利于公家,适合于民
情。我看那些老是说要便宜行事的人,并不
能在民力之外,真正地斟酌事务所宜去处
理。他们办事,当时就不符合民情,将来也
不会便利于公家。名与实相反.违背了治政
的常规。诸如此类,确实应该深深地省察。
山阴一县,每户规定征收税赋二万,但
县内财产不满三千的百姓,几乎占全县人口
的一半,即使紧一点算,也还有三分之一以
上。凡是有资财者,都是现任或退职的官宦
人家,而贫困至极的都是露宿在外的服役之
人。按照规定,他们要将自己收入的三成五
成交给官府,而且各行各业都要缴纳租税,
这还是通常的情况。至于受到主管部门的查
核,不断索求,横加扣押捆绑的人,也有不
少。一人被抓捕,跟着便有十人被抓捕;一
种事端刚刚萌发,千种事端便都兴起。蚕桑
之事遭到毁坏,农业也荒废了9人人都以正
常的劳动为贱而以借债为贵,既要交纳官
府,又要赡养家小,终Et忙碌也不能满足这
些需要,想要他们不去做非法的事,这可能
吗?百姓死都不怕,还怕刑罚?他们连自身
都不爱惜,哪裹会顾及妻小。因此先前的违
法之事还没有制止住,后面的欺诈之徒又产
生了,法律的罗网虽然严峻,仍然不能够使
他们悔改。据我探求,百姓中之所以有很多
虚伪巧诈之人,实在是由于宋朝末年战事频
繁地兴起,兵役徭役赋税众多而沉重,百姓
难以承受,因此便依靠巧诈想求取丰厚的收
入,经常这样干便成了习惯,于是就迷失了
本性不知回返。四海是那么大,百姓是那么
众多,各人的心思错杂不齐,终究难以澄清
划一。对于他们,应当逐渐地感化,而不能
急迫地责罚。要诚心存有不侵扰百姓的念
头,愿意接纳品行有毛病污点的人,增强其
ia尊开朗的信心,处理一定要审慎宽大,那
么民风便会稍微归于淳朴。此外,有些档案
材料,由于年月太久远,事实已经不很清
楚,上面的旨意要求严格审查,经办者又不
敢糊涂轻信。于是县裹便将材料送交郡,郡
又送报到访察大臣手中。案件是形形色色、
千奇百怪的,奏闻者漫不经心,而审查的人
看了确实感到震惊。更兼有些人家,其亲属
邻里有人在外逃亡,颠沛流离,虽然时间流
转,已过去好多年,但事情还没有最后了
结。这些人家的士人妇女,便更是不得安
心。对于他们,若不检查,就会怀疑他们有
欺骗行为;想去检查,会使他们更加提心吊
胆,惶恐不安。我认为这一条,应当委托给
县裹去检查担保,材料中祇列举纲要,省略
掉那些繁杂的纲目,即使有所疏漏,也漏不
到哪裹去,不会有大问题。这样,那些犯有
重罪的人,或许可以蒙受皇上的再造之恩,
重获新生了。
又丞垒、谴壁遭受唐寓之贼寇的骚扰,
府库民家的财物丧失殆尽,又比别处更加困
苦,倘若遭遇水旱灾害,则不可想像会发生
什么事情。俗谚说:“会稽人敲锣打鼓送来
救济物,吴兴县官吏亲自在走廊迎接。”会
稽旧称富饶之乡,今天尚且衰落到如此地
步;吴兴本来就是贫瘠之地,那现在的困苦
更是可想而知了。因循旧有的规章制度会留
下很多弊病,所以确实应当进行改革。我仅
仅是依照杜元懿启奏的事情,大胆地陈述一
管之见。
齐世祖听从采纳了顾宪之的全部意见。自此
以后,齐世祖认为他很正直,很多事都委派他去
处理。顾宪之仍然代行南豫、南蛮两州事务。他
处治公务,从来不看签典、咨事的脸色行事,一
切都遵守法制规章。后又历任黄门郎,吏部郎。
柬昏侯永元年间,顾宪之任豫章内史。
萧惠基,南兰陵郡兰陵县人。祖父萧源之是
宋朝前将军。父亲萧思话是征西将军、开府仪同
三司。
萧惠基很小时便以外戚身份拜见过江夏王
刘义恭,刘义恭赞赏他的谨慎,所以将女儿许配
给他。初任著作佐郎,又历任征北行参军,尚书
水部,左民郎。出任湘束内史,拜授为奉车都
尉,抚军车骑主簿。
宋明帝泰始初年,萧惠基的兄长益州刺史萧
惠开拒不受命,明帝派遣萧惠基出使到蜀地,宣
布圣旨以示慰劳。萧惠开投降,但益州土人反
叛,引来氐族兵包围了州城。萧惠基到城外宣示
朝廷的威势、恩赏,于是氐人邵虎、郝天赐等人
斩杀了氐军首领马兴怀投降朝廷。回京后萧惠基
任太子中舍人。萧惠基先后出使过西部千余部
落,朝廷想全都论功行赏,萧惠基便把功劳簿给
毁掉,不想用它去争取些什么。有人间他这是什
么意思,萧惠基说: “我如果据此去评定功劳,
今后就会在外奔忙不止,遣哪裹是我原本的志向
呢?”
又出任武陵内史,中书黄门郎。萧惠基善于
隶书及下围棋,齐太祖萧道成与他交情很好,对
他很是中意,早就器重他。与桂阳王之战时,由
于萧惠基的姐姐是桂阳王刘休范的妃子,所以齐
太祖对萧惠基说:“你家桂阳又在作反贼。”齐太
祖驻军新亭垒,以萧惠基作军副。当时,萧惠基
的弟弟萧惠朗亲自替刘休范攻城作战,萧惠基在
城内一点也不避嫌疑。后出任豫章太守。回京任
吏部郎,升为吏部尚书兼侍中。袁粲、刘秉起兵
的那天晚上,齐太祖因为刘秉是萧惠基的妹夫,
当时又正在侍中省值班,所以派遣王敬则去察看
他的意向,见萧惠基毫无动静,并没有与刘秉互
通信息,由此对他更加恩宠信任。讨伐沈攸之
时,加萧惠基辅国将军衔,调他屯驻新亭。事情
平息后,解除了萧惠基的将军称号,让他兼领长
水校尉。后因母丧辞去官职。
齐太祖即皇帝位,任命萧惠基为征虏将军,
卫尉。萧惠基就任不久,便多次上表要求解除职
务,获得允许。服完母丧,又任征虏将军、束阳
太守,增俸为中二千石。他先后历任四郡太守,
家中都没有什么积蓄。回京任都官尚书,又转调
执掌吏部。永明三年,以久病调为侍中,领骁骑
将军。尚书令王俭在朝中声望贵重,为人所宗
仰,萧惠基与他同在台合,若非公事便从来不私
下拜访他。
永明五年,萧惠基升任太常,加给事中。白
宋朝大明以来,声乐艺伎所推崇的,多是像郑、
卫之音一样淫靡的通俗音乐,很少有人喜爱雅乐
正声。萧惠基懂得音律,特别喜爱魏世三祖曹
操、曹丕、曹植所作的歌曲及《相和歌》,每次
演奏,都感到赏心悦耳,不能自制。当时会下棋
的人,琅邪人王抗高居第一品位,吴郡人褚思
基、会稽人夏赤松并列第二品位。夏壶拴思路敏
捷,善于走大模样;褚思庄思路迟缓,但善于力
战。宋文帝时代,羊玄保任会稽太守,文帝派褚
思庄东进会稽与羊玄保下棋玩,并制作了对局
谱,回京后在文帝前复局。齐太祖让褚思庄与王
抗以棋赌斗,二人从吃午饭时一直下到天黑,一
局棋才下完。太祖看得很疲倦,让他们回到台省
去继续下,直到五更天方决出胜负。王抗就睡在
棋局后面。而褚思庄一直到天亮也没有睡。当时
有人说:“褚思庄围棋的品位之所以达到那么高,
是因为他思考得太久,没有人能和他相抗衡。”
王抗、褚思庄官位都达到给事中。永明年间,敕
命王抗评论围棋局谱,竞陵王萧子良让萧惠基掌
管这件事。
当初,萧思话先在曲阿建造住宅,有闲适旷
达的情趣。萧惠基常对亲人说:“等你们都婚配
嫁娶完了,我应该回到老家的旧宅去住。”立志
归真返朴,所以朝廷称他为善士。第二年去世,
享年五十九岁。追赠金紫光禄大夫。
萧惠基的弟弟萧惠休,永明四年任广州刺
史。罢官时,倾尽资财奉献给朝廷。齐武帝敕命
中书舍入茹法亮说: “你可以去问问萧惠休。我
先派你去宣布敕命,答应他不要将私人的幸禄也
补足奉献。现在倒特别觉得他的檀敬的情感比前
人更加深厚。你问问他,不应该侵犯私人利益
吧?我想部分地接受他的献奉。”永明十一年,
从辅国将军、南海太守任上,调为徐州刺史。郁
林王即位,晋封他冠军将军称号。明帝建武二
年,北魏围攻钟离,萧惠休率军拒守。北魏派使
者仲长文真对城裹说: “我皇正修明礼乐制度,
为什么全城要抗拒王命?”参军羊伦回答说:“硷
狁气焰非常嚣张,我因此要紧急抵抗。”北魏军
攻城,萧惠休奋力抵挡,打败了他们。萧惠休调
任侍中,领步兵校尉,封为建安县子,食邑五百
户。柬昏侯永元元年,又降为吴兴太守,后又征
聘为尚书右仆射。吴兴郡项羽神原本残暴严峻,
世人说:“萧惠休事奉项羽神很小心,所以才能
高升。”永元二年,去世,追赠金紫光禄大夫。
萧塞体之弟芦蛊胡,善于骑马,伙同挂垦旺
反叛,变左担赦免了他,又依次使用他。丞塱九
年,萧惠朗任西阳王征虏长史,代行南兖州事
务。典签何益孙贪污脏款达百万,被判死罪。萧
塞朝受到牵连,坐罪免除官职。
史臣曰:谦让推辞宰辅高位,当廷折服公卿
大臣,这是自古以来称道的直道而行的风范遣
存,仰慕这种风范并没有过错。假如根底浅孤地
位高危,仍然坚持严厉的态度不肯略微屈服,那
么即使其主张能施行于世,但其本身便可能永远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