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书
_25 萧子显(清)
上无缘无故地掉到地下。当年冬的一天,与太后
同去拜谒太庙。
皇后本性淫乱,做妃子时就与宫外人通奸。
在后宫又与皇帝近臣杨珉之私通,同居同处如夫
妻一样。珉之又与皇帝关系暧昧,所以皇帝也听
之任之。她迎接亲属进宫,每人赏赐一百几十
万。把世祖的耀灵殿给皇后的亲属住。皇帝被
废,皇后也被贬为王妃。
海陵王王起名超塱,是堕型堕迈人,是太
常王莲的女儿。丞塱八年,做了堕达盆的夫人。
郁拯王即位,封为新童王妃。至缨元年,封为皇
后。当年,降为迤壁王妃。
明敬刘皇后名惠端,彭城人,是光禄大夫
道弘的孙女。太祖为高宗娶了她。建元三年,封
为西昌侯夫人。死于永明七年,葬在江乘县的张
山。延兴元年,追赠为宣城王妃。高宗即位,追
赠为敬皇后。追赠她父亲通直郎景猷为金紫光禄
大夫,追赠她母亲王氏为平阳乡君。永泰元年,
高宗去世,皇后改葬,随皇帝葬在兴安陵。
塞昼褚皇后名全速,j嗵垦瞪人,是太常
W继的女儿。壅茎二年,做了皇太子妃。第二
年,拜敬皇后庙。柬昏侯即位,封为皇后。皇帝
宠爱荡蛆,皇后得不到宠幸。董邀堡生了太子盖
谪,塞昼堡被废,她也与之一起贬为平民。
扭童工皇丘名莲茎,王困监亚人,是太尉
王俭的孙女。起初为堕王妃。史垦元年封为皇
后。皇帝让位后,她也由皇后被降为妃。
史臣臼:称颂后妃之德,始自《诗经》之
《国风》,虽然守礼持正是在闺房裹,却能教化天
下。缫丝献种,无不是为了鼓励耕织,身佩钥匙
早早起床,和丈夫一起管理家务,可以光大妇
德,并且带动公侯。孝昭两位皇后都有贤明的
规训,没能及早做上国母。等到国运昌盛时,宫
内位置空缺。有妇人凭空仰慕周代的兴盛,瑞符
示祥,也祇是空留美名.如若后宫和睦同心,妇
人的影响也教化很远,那么马、邓那样的繁荣又
出现在这时了。太祖始创国家,皇宫少了禁约,
毁弃宋代升明时的宫殿,革除前代奢侈的风气,
穿的衣服不绣花纹,不使用红红绿绿的色彩,后
宫没有什么装饰,如同平常人家。世祖继位,承
祖荫国运平安,于是寿昌画殿兴建在前,凤华柏
殿构筑在后,用上芳香的柏木和有彩纹的樫木,
彩饰大梁和立柱,雕刻金银寅器,多用帷幕。闲
时用趟地的瑟奏上一曲《吴趋行》,每年岁贡充
足,而办事的花费是皇宫的积蓄,没有减损国
库。高宗掩盖真情,外表俭约简朴,在宫内却另
行一套,从不改易。东昏失德,奢侈的风气大
行,影响全国,到处充满浮华的装饰,多智的女
人能倾倒全城,与殷、夏两朝情况相同。唉!这
些记述是为了给后人留下警戒。
赞曰:宣帝威武,孝皇后品行为典范,她见
识长远。高昭刘皇后生下武帝,母仪天下。武
穆裴皇后妇德稍欠缺,地位也不高。明敬皇后
着于典册,载于宗谱。秋天宫裹变化急遽,轩合
景色提前衰败。文安皇后被废,遭到许多忧患。
中兴那年王皇后受册封,不久和帝便拱手让出大
位。
传第二
文惠太子
文惠太子名长懋字云乔,是世祖的长子。世
祖不到二十岁就生了太子,太子受到太祖的喜
爱。他容貌丰润,小名白泽。宋元徽末年,跟
着世祖住在郢州,世祖回来镇守盆城抗拒沈攸之
的时候,让太子慰问和接待将帅,管理军队。任
命他为秘书郎,他没有就职。任辅国将军,调任
为晋熙王的抚军主簿。乱事被平定后,世祖派太
子回都城,太祖刚创霸业,心裹考虑嗣位的人,
对太子说:“你同都,我的事成了。”安排他住在
府中的东斋,让他与文武宾客交往。命令荀伯玉
说: “我出去的时候,城中军队都由长懋指挥。
我即使没出门,内外防卫以及守卫各门的军队,
都由长懋经常管理。”转任秘书丞.因为“丞”
字与宣帝的名字谐音,避讳没就任,改授中书
郎,升黄门侍郎,没去就职。升明三年,太祖将
受禅即帝位,世祖已回京都,因襄阳是军事重
镇,不想安排外人,就让太子出京属持节、都督
雍梁两州以及郢州的竟陵和司州的随郡的军事、
左中郎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等职。建元元
年,封为南郡王,食邑二千户。开江左皇孙封王
的先例。进号为征虏将军。
原来,梁州刺史范柏年诱降晋寿的败将李乌
奴讨平了氐地贼寇杨城、苏道炽等人,很有威
名。沈攸之的事件发生时,柏年一面派将领阴广
塞领兵从翘兴出发声援京师,一面等待形势的发
展,乱事平定后,朝廷派王玄邈取代柏年。乌奴
劝说担年坚守选生不接受命令,由逛犹豫不决,
玄邈已经到达,柏年在魏兴徘徊不肯束下,太子
担心他作乱,就派人劝说柏年,答应用他为府长
史,柏年才进襄阳,太子乘机捉住杀了他。柏年
是梓潼人,迁到华阳,世代是当地豪强,在州里
出了名。宋泰始年间,氐地贼寇切断晋寿的通
路,柏年以仓部郎假节带几百人去慰劳,打通了
道路。在益州道回报结果,授予他晋寿太守。讨
平了氐贼,就经营梁州。柏年为人果毅,善于剖
析事理,以应对的才能被宋明帝所了解。被杀
后,巴西太守柳弘在太祖面前称赞他,太祖说:
“柏年如果不这样就好了,这事真遣憾。”
当时襄阳有盗贼掘了古墓,相传是楚王坟
墓,得到了大量宝物如玉屐、玉屏风、竹简书、
青丝编等。竹简宽数分,长二尺,表皮和竹节都
像新的。盗贼用来做火把照明,后来有人找到了
十多个简片,拿给抚军王僧虔看,僧虔说是蝌蚪
文的《考工记》,为《周官》一书中所缺。这个
时候州里派人验证,也得到些遗留的东西,所以
结论不一致.
正逢北虏南侵,皇上想应当从樊、沔一带出
兵。二年,被召为侍中、中军将军,设置府衙,
镇守石头。穆妃死,成服之曰,皇帝临丧,朝中
议论太子是否该出门迎接。左仆射王俭说: “根
据《礼记.服问》篇中‘君所主,夫人妻、太子、
嫡妇’,说的是国君为这三个人主丧。现在銮车
到来,白当是主丧到了,虽然抚慰,义不在吊
问,南郡王以下不应出门迎接。衹是尊长到来,
礼仪上得有所更改,暂除下麻丧,站在门外,足
能表达恭敬之情,无须止哭。皇太子既然为一宫
之主,自当因皇帝到宫中,按常例侍候。既然是
居丧时期,吉凶不能相冲,应当穿着丧服理事。
望拜止哭,都按旧例。尊驾不临吊问,奉迎就衹
是通常的做法,从情从礼上说,这样是可行的。”
辞去侍中职务。皇上因为太子哀伤过重,不宜住
在亘头山障之内,移往西州镇守。四年,升任使
持节、都督直途兖二州诸军事、征北将军、南徐
州刺史。世祖即位,立他为皇太子。
当初,太祖喜读《左氏春秋》,太子为迎合
太祖亦读《左氏春秋》,被人传为话柄。立为太
子后,喜好立名,礼遇文人,蓄养武士,都作为
亲信,分布于朝廷。永明三年,在崇正殿讲《孝
经》,少傅王俭拿《孝经》摘句让太子仆周颐注
解。五年冬,太子巡视国学,亲自考核众位生
员,即席问少傅王俭:“《曲礼》上蜕‘无不敬’。
我想以下侍奉上,可以尽礼,以上对待下,是慈
爱而不是恭敬。现在笼统地说敬,岂不是混淆了
吗?”王俭说: “郑玄说‘礼的主要精神是敬,,
就应该是尊卑相同的。”太子说:“如果像这样可
以通用,那么忠和惠可以用同一个名称,孝和慈
也不须用不同的说法。”王俭说:“尊卑的说法,
不能都相同,爱和敬的说法,有的时候相近。忠
与惠的差别,确是根据圣人的要旨,孝慈并举,
也有考证。《礼》上说‘不尽到丧礼,等于不慈
不孝’,就是这个含义。”太子说:“凭着恭敬侍
奉君主,凭着爱心对待亲属,这两个方面总起来
说都在一个方面,现在又要恭敬地待下,难道还
有第三个意义?”王俭说: “以恭敬之心对待君
王,一定得尽心尽力,恭敬对下,衹要不怠慢就
行了。”太子说:“敬的名称相同,深浅的程度不
同,但文字上没有差别,更增疑问。”王俭说:
“复杂的文字不能全部写出来,简要说出,程度
的深浅就已明白了。《传》释说‘不忘恭敬,民
之主也’。《书经》上说‘奉先思孝,接下思恭’。
这又是经典中的明白的文字,可以互相参照理
解。”太子讯问金紫光禄大夫张绪,张绪说:“我
认为恭敬是立身的根本,因此尊卑都相同。”太
子说:“敬虽然是立身的根本,总的来说,不是
对下的说法。 《尚书》上说‘给鳏寡之人以恩
惠,,为什么不说给鳏寡之人以恭敬呢?”张绪
说:“现在用不同的说法,当然有恭敬和恩惠的
区别,最早开始记事的《尚书》才有这样的相同
说法。”竟陵王子良说: “礼就是恭敬罢了。从
上到下,我认为没有疑问。”太子说:“本来是没
有疑问,我正想使言与事相符合,使轻舆重有区
别罢了。”临川王萧映说:“先提出的定是恭敬,
以此明大体,尊卑方面的事多了,就完备地列在
后面,也应不因总述或略述而有不明之处。”太
子又用这个问题来问众位生员,谢几卿等十一
人,都用笔答。太子问王俭说:“《周易.乾卦》
本来代表天,但是《说卦》上说‘帝出乎《震》’。
《震》本来不是天,怎么产生主宰的意义呢?”王
俭说:“《干》劲健《震》就运动了,天以运行为
德,所以说‘帝出《震》’。”太子说:“天以运行
为德,君主是承天命摄位的,《震》的形象是雷,
怎么是承天所出呢?”王俭说:“主持神器的没有
人比得上长子,因此靠《震》来授予,万事万物
都从《震》所出,所以帝位也是《震》授予的。”
王俭又问太子说:“《孝经》上说‘仲尼居,曾子
侍’。孝道博大精深,衹有大圣贤才能懂透,是
什么原因不授给颜子,却寄希望于曾子呢?”太
子说:“曾子虽然德操和行为都稍逊,但是神态
奉养都尽到了礼,距离至高境界也近,诱导他也
就没有阻碍,可以宣扬教化,真意在这裹。”王
俭说: “引导没有障碍,宣扬教化虽然容易,但
离圣行变得远了,那奉行就更轻微了,既然说
‘人能弘道’,恐怕要因人轻微而使孝道废了。”
太子说: “道理既然存在,就不能因人废言,何
况是中等贤才,弘扬先代圣人的教义,岂有壅塞
的疑惑。”临川王萧映请教说: “孝是道德的根
本,对此总有疑问,德施行于千万善行,孝道来
自于天性,是自然而然的道理,怎么是因为积久
的习惯?”太子说: “正是由于不是因积习而具
有,所以能为德的根本。”萧映说:“都是由此而
成,就不用等德行完美。大孝事亲,众德大备,
以此说来,怎么是根本呢?”太子说:“孝有深有
浅,德有大有小,正是有分别而孝为根本,有什
么可疑的呢?”太子常常视察学府,也是历朝未
有的。
第二年,皇上将要审理丹阳府的囚犯,以及
南北二百里之内的案件,下韶说:“狱讼是政治
教化中首要的事。太子已到而立之年,作为国之
副君应时时详细审查,这次审查的事都让太子亲
自处理。”太子随即在玄圃园宣猷堂对三个地方
的囚犯进行了甄别,罪犯的判决各有不同的减
免。皇上晚年喜欢游玩,尚书曹事务也分送太子
管理。
太子与竟陵王子良都喜欢佛教,设立六疾
馆来收容穷人。太子风韵温和,而颇爱奢华。宫
内殿堂,都是雕饰精美,超过皇帝的宫殿。扩展
玄圃园,与台城的北河差不多。裹面建有楼观塔
宇,大量搜集奇石,造成极美的山水景致。为防
止皇宫裹望见,就在门旁种上竹子,裹面建有高
高的屏障,造游墙几百段,设置机关,在需要隐
蔽的时候,一会儿就立起来了,如果要撤除时,
随手就移开了。又善于制造珍玩物品,织孔雀毛
为皮毛大衣,光彩金翠,都超过野雉头了。因为
晋明帝做太子时建了西池,于是便以此为先例奏
请世祖,要求在束田建设园林,皇上批准。永明
年间,两宫卫兵力量充足,太子派宫中将士轮流
修建,造就宫城苑巷,形势盛美,全京城的人都
来观赏。皇上性格严厉,耳目也多,但太子的行
为没有人敢报告。后来皇上驾幸豫章王府,归来
时经过太子的束田,看到宫墙高速华丽,壮美悦
目,对此大发雷霆,逮捕主持建造的人,太子惶
恐,把他们藏起来,因此被责斥。
太子向来多病,身体又太胖,常常在宫内,
很少外出游览。玩弄些羽饰仪仗等,很多处都超
过限制,尽管皇宫近在咫尺,但皇上始终不知
道。十年,豫章王萧嶷去世,太子知道皇上兄
弟感情极好,就写篇碑文上奏,没有镌刻。十一
年春正月,太子有病,皇上亲自来看望,忧愁满
面。病重,上表说: “我身为太子,事业无成,
光大道德树立好风气,这方面也很不足,It夜惶
恐,像面临着深渊似的。平常养生不得法,患上
顽症,病情已沉重,离死不远,守重器难以长
久。我很久未敬侍父皇,依恋慈爱的容颜,我内
心感伤。我想死生是命定的,照理不值得悲伤,
希望父皇抛弃无穷的思念,减少逝去的悲伤,珍
重身体,同享国运,我即使在九泉之下,也无所
遣憾。”死于束宫,时年三十六岁。太子才过而
立之年,却久在束宫,参与政事,内外百官,都
以为早晚必将即位,等到知道太子死讯,朝野都
惊骇惋惜。皇上到束宫哭泣尽哀,韶命用衮冕服
饰收殓,谧号为文惠,葬于崇安陵。世祖步游东
宫,看到太子的服饰用具玩好之物超过礼制,大
怒,命官员随即毁除,把塞旦的殿堂作为塞尘
垄。郁叠即位,追尊为塞童,庙号世塞。
当初太子心裹不喜欢明帝,暗地裹对竟陵王
子良说: “我心裹不喜欢这个人,该是因为他福
德薄造成的。”子良就苦苦劝解。后来明帝即位,
果然大肆诛杀。
史臣曰:远古时代,父亲不哭儿子,长寿的
短命的很多,叹为常事。况且位居东宫,正树立
德望,培土长叶,皇家茂盛。守国的君王,已知
耕种,虽然温良文雅,交往广泛影响大,在武帝
之运将终时,却提前失去太子,传国给幼小的孩
子,加速了国家的颠覆,按此推论,也是有定数
的了。
赞曰:天地垂留法则,曰月星高悬天空。立
太子要立长子,按义理不求贤才。正要成为国
君,却叹命不久长。
J传第三
豫章文献王
豫章文献王萧嶷字宣俨,是太祖的第二个
儿子。宽厚高雅,有成大器的胸襟.太祖非常钟
爱他。
起初做太学博士、长城县令,后入朝任尚书
左民郎、钱唐县令。太祖击溃薛索儿后,改封到
西阳,因先爵封为晋寿县侯。授予通直散骑侍
郎,因为母亲守丧离职。在平定桂阳王叛乱的战
役中,太祖出京驻军新亭垒,韶令萧嶷为宁朔将
军,领兵相随警卫。休范领士卒进攻垒南,萧嶷
拿着白虎幡督战,多次击退他。战争平定后,升
中书郎。
不久做了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当时沈攸之
向南方蛮族勒索钱财,讨伐荆州地区的各蛮族部
落,于是影响到五溪,禁止鱼盐贩卖。这些部落
大怒,酉溪蛮首领田头拟杀了沈攸之的使者,攸
之索要赎罪钱千万,头拟送钱五百万,受气而
死。他弟弟娄侯篡位,头拟的儿子田都逃到僚
中,由此蛮族大乱,劫掠百姓,直到郡城外。萧
嶷派队主张莫儿带将士击溃他们。田都在僚地内
请求朝廷册封他为王,娄侯惶恐,也归降。萧嶷
在郡狱中诛杀娄侯,命田都继承他父亲的王位,
蛮民才平静下来。
入朝任宋顺帝车骑谘议参军、府掾,调任骠
骑,又升为从事中郎.拜见司徒袁粲,袁粲对人
说:“他将来是要成大器的。”
太祖在领军府时,萧嶷住在青溪宅。苍梧王
在夜裹悄悄而来企图偷袭宅府,萧嶷令左右在院
中跳持刀戟的武士舞,苍梧王从墙缝中看见,认
为已经有戒备就离开了.太祖治理南兖州,镇军
府长史萧顺之坐镇时,十分忧虑安危,计划渡水
到江北起兵。萧嶷劝阻说: “君王凶狂,臣下不
能自保,我们单兵走在路上,易于成功,在外地
起兵,很少有能取胜的。情况不明,一定比别人
先遭灾殃.在这时谋划事情,万万不可失误。”
苍梧工死,太祖给萧嶷回信说:“大局已经明朗,
你明天可以早早入朝。”顺帝即位,萧嶷转任侍
中,总管宫廷护卫。
沈攸之作乱时,太祖入朝主政,萧嶷坐镇东
府,加冠军将军。袁粲起兵当夜,丹阳丞王逊报
告变乱的消息,先到束府,萧嶷派部下军主戴元
孙带二干人随薛道渊等一起到石头。焚门的功
劳,元孙参与了.原先,王蕴送来部属六十人帮
助守城,其实是做内应的。萧嶷知道王蕴怀有二
心,不给那些人兵器,分派在外面。等到祸乱发
生再去搜捕,都已经逃走了。升任中领军,加散
骑常侍。
江上游的叛乱平定后,世祖从寻阳返回,萧
嶷出京任使持节、都督江州豫州的新蔡和晋熙
二郡军事、左将军、江州刺史,常侍职未变。赐
给鼓吹一部。因决策的功劳,改封永安县公,食
邑一千五百户。
又改任都督荆湘雍益梁宁南北秦八州诸军
事、镇西将军、荆州刺史,持节和常侍的职位不
变。那时太祖辅佐朝政,萧嶷决定一切开支从
俭,停用府州仪仗迎送物品.当初,沈攸之想聚
集人马,让百姓互诉,士族和平民因罪被押被罚
苦役的很多。萧嶷到任,…天就放了三千余人。
被囚的凡在五年刑期以下而不牵连政事的,都予
释放。因市税又多又重,就重新制定税收牌,把
税还给百姓。禁止多项对商人的征税和苗籍。二
千石俸禄的官长不准直接买卖东西,安排众部曹
官吏轮流值事。百姓很高兴。在惮让的那段时间
裹,世担想快些安定大事,盖盛仍然没有那样
做,沉默不言。建元元年,太祖即位,大赦韶书
没到萧塞就提前下令免除境内升明二年以前拖欠
的赋税。升侍中、尚书令、都督扬南徐二州诸
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
持节的权力不变。封为豫章郡王,食邑三千户。
仆射王俭写信给萧嶷说:“故楚国之地萧条不振,
连年多灾,饥民流离失所,实在是需要治理。你
刚刚到任,社会风气一变而为肃敬,江、汉地区
的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其他地区的百姓都表示向
往,自从庾亮以来,荆楚就没有如此美政。古
人有一个月见成效的,你在十来天裹就治理好
了,岂不是美事!”
正逢北虏蠢动,皇上想处理好这方面的事。
就下诏说: “有政縯出众的州官总管京城地区,
实为重要,荆楚统辖远方,责任重大。不久前
公私财物空虚,安抚的措施更比平时重要。”又
任萧嶷为都督荆湘雍益梁宁南北秦八州诸军
事、南蛮校尉、荆湘二州刺史,持节、侍中、将
军、开府等职权不变。晋宋之交,刺史大多不
管理南蛮,而是另委要人管理,到造时有了二府
二州。荆州每年费用钱三千万,布万匹,米六万
斛,又把江、湘二州的米十万斛给了镇府,湘州
经费每年七百万.布三千匹,米五万斛,南蛮经
费每年赋税三百万,布万匹,绵千斤,绢三百
匹,米千斛,近代没有人能比得上他。不久又赐
给他一辆油络侠望车.
二年春天,北虏侵犯司、豫二州,萧嶷上表
派南蛮司马崔慧景讨伐北方,又分派中兵参军萧
惠朗增援司州,驻西关。北虏军渡淮水攻寿春,
分骑兵从随、邓二地进发,大家对此忧虑,萧嶷
说:“进入春夏以后,不再是敌人用兵的好季节,
衹要命令豫、司二州坚守重要渡VI要道,他们看
到戒备森严,他们会自己溃散,必然不敢越过这
两镇向南进犯.”这时正戒严,萧嶷想到荆州与
蛮、蛋接壤,怕他们产生二心,就令防区内都穿
宽大的衣服。最终北虏没有从樊、邓出兵,在寿
春败退了。不久赐给萧嶷班剑仪仗二十人。
当年夏天,在南蛮园东南开学馆,上表陈述
情况。招收四十个生员,收贵族中父辈或祖辈职
位在正副台郎以上的,年龄在二十五岁以下十五
岁以上的,设儒林参军一人,文学祭酒一人,劝
学从事二人,行入学礼。因为当时谷价太低,让
他们用米来抵讲费,学得好的给米一百斛。
义阳的贼首张群逃亡多年之后,竟公然成为
流寇,义阳、武陵、天门、南平等四郡都受其
害,沈攸之接连征讨也没捉住他,就招降了他。
攸之起兵时,张群随他到郢州,在路上先反叛
了,在三溪扎寨,依凭深沟高垒。萧嶷派中兵参
军虞欣祖任义阳太守,让他设法诱其投降,多给
礼物,在座中斩了张群,同党数百人四散而去,
四郡得到安定。
入朝任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中书监、
司空、扬州刺史,持节、侍中的职权不变。增加
兵力设置属员。把前军临Jl!王萧映府的文武官
员配置到司空府。萧嶷因为就要回京,便修建官
舍和道路,规定束归的部属不能带府州的财物出
城。从江津出发,几千百姓都流泪相送。萧嶷到
江陵得了病,到京城还没好,皇上很忧虑,为他
大赦天下,这就是建元三年六月壬子曰的赦令。
病好了,皇上到束府举行音乐会,规定萧嶷可以
乘车直达宫六门。
太祖驾崩,萧嶷哀哭,眼耳都哭出了血。世
祖即位,萧嶷晋升太尉,设卫队和辅佐,免去侍
中职,增加班剑仪仗到三十人。建元年间,世祖
曾因事失宠,太祖很想让别人取代太子位,但是
萧嶷对待世祖敬爱尽礼,从未违抗其意,所以世
祖对萧嶷也很情深。永明元年拜为太子太傅,免
中书监的职,其他职务照旧。萧嶷自拟手启曰:
陛下凭圣明孝道继承大业,万象更新,
众兄弟有序,我多蒙厚爱,忝居群臣之首,
不敢执意推辞,深思皇上的宠爱,心中茫然
如失。估量有多大的力就挑多重的担,这个
道理古今相同。我一生如浮尘,品质德行都
很平常,身居重职,已经是不当,不久前,
旧病复发,心神恍惚,从外表也能看得出
来,我想这样的病情,常怕命不能承受圣
恩。加上星相多见灾祸之象,虽然寿命有定
数,又怎能不放在心上。现在我想成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