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频繁度算是适中, 而不是过度频繁。我的儿子 Sam 在“猛长
期”内, 简直是长在我的身上了, 几乎没有撒口的时候。我那
时因为溢奶过多, 基本上是躺着喂他。往往是, 喂着喂着我就睡
着了, 醒来后发现小人儿还在咕叽咕叽地吃。即便是这样, 我也
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奶有什么质量问题, 我从来都坚信自己有
足够的乳汁来喂孩子。
事实是, 几乎所有的母亲都有足够的乳汁来喂自己的宝宝。
? 4 3 1 ?LI STEN TO YOUR BABY
? 5 3 1 ?LI STE N TO YOUR BABY
? 6 3 1 ?LI STEN TO YOUR BABY
成 功 母 乳 喂 养 的 秘 诀
当了妈妈后, 突然发现四周都是同路人。每每看到别人家的
宝宝, 我都禁不住问一句: “吃你的奶吗?”
令我惊讶的是, 有那么多人回答我: “吃奶粉, 我没有奶。 ”
我知道她们应该也肯定有奶, 很遗憾她们没有成功地催下
奶来。
更令我惊讶的是有些母亲根本不愿意喂奶。她们有的觉得亲
自喂奶太辛苦, 孩子吃奶粉就可以交给保姆或老人照顾, 自己不
必每夜起来; 有的怕喂奶造成乳房下垂, 破坏体型; 还有的在遭
遇乳头皲裂或乳腺炎的疼痛时失去耐心, 干脆断掉。
我本来以为当妈的都自然会把孩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原来
远非如此。
还有许多人告诉我: “我这孩子是混合喂养, 因为我的奶
不够。 ”
母乳会活动时, 也会有一些新妈妈问: “我的奶不够, 怎
么办?”
Erica 和 Serena 并不马上回答这个问题, 而是反问一句:
“你根据什么判断自己的奶不够?”
回答往往是: “孩子总哭, 有时刚刚吃完又哭。我的乳房都
空了, 他还要吃。 ”
某天在朋友家书架子上发现一本 20 世纪 70 年代出版的《赤
脚医生手册》 , 页面已经发黄, 这在今天可是稀奇物品。翻到生
? 7 3 1 ?LI STE N TO YOUR BABY
孩子那一章, 看到章末有关母乳喂养写着这样寥寥几句话: “新
生儿出生 24 小时后开始喂母乳, 每 4 小时喂一次, 两次喂养中
间可以喂糖水。 ”
看见这样的过时信息, 不禁哑然失笑。不过, 就平时经常听
到的有关母乳喂养的问题而言, 其实在 21 世纪的今天, 还是有
不少人糊涂地信守着这种陈旧观念, 就是给孩子喂奶要按时按点
喂。总有人问我, “我应该多长时间喂一次? 每次要喂多久?”
“看孩子, 别看钟”( watch the baby, not the clock) , 这是国
际母乳会的一句著名格言, 就是说, 母乳要按需喂养, 而不是按
时喂养。
西尔斯医生在《亲密育儿百科》里说: “母乳喂养不是一场
数学演算, 小宝宝们和有哺乳经验的妈妈们可都没有写过任何严
格的规则。 ”
那这样的传统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呢? 其实是把喂奶粉的经验
套用在母乳上了。但是母乳喂养迥异于奶粉喂养, 其中包括以下
这几个原因:
1. 婴儿出生伊始的头几个星期里, 母婴之间要建立起恰如
其分的喂养方式, 婴儿要以频繁的吸吮来刺激母亲的乳汁分泌。
宝宝吃的越频繁, 乳汁分泌量越旺盛。而且在大约三个星期和六
个星期左右, 婴儿会经历“猛长期” , 需要的养料比平常多, 也
会通过频繁吸吮来提高母乳的分泌量。这是大自然安排好的供需
关系, 因此母亲要在婴儿需要时喂奶。
2. 每一个婴儿都有其天生的独特性格, 首先就表现在吃奶
方式上。有的婴儿吃的又快又猛, 吃饱后可以等待两三个小时再
吃下一顿。有的孩子却吃得温柔缓慢, 一顿奶要吃上半个小时甚
至一个小时, 有时还会吃着吃着就睡着了, 过一会儿醒来又要
吃。而且大多数婴儿在吃饱肚子后还会在奶头上耽搁一阵, 获得
娱乐性吸吮。新生儿的胃口也随时有所变化, 有时吃的多, 有时
? 8 3 1 ?LI STEN TO YOUR BABY
需要的少。
3. 每一位妈妈的乳汁都是为自己宝宝的独特性而设计的,
根据宝宝不同的需要情况, 每一次喂奶时, 乳汁的分泌量、浓度
和成分都有所调节。因此哺乳的妈妈要按照自己孩子的需要来喂
奶。但是奶粉却千篇一律, 其中含有数倍于母乳的蛋白质、脂肪
和矿物质, 新生儿不成熟的消化系统无法完全承受。由于无法根
据个性安排奶粉量, 人工喂养就需要人为地制造一个固定的时间
表, 以防过饱或消化不良。
母乳较奶粉更容易消化和吸收, 母乳喂养的宝宝需要喂食的
次数也自然多一些。
作为新手妈妈, 最好做好思想准备, 你的宝宝在最初几个星
期里, 基本上要平均每两个小时吃一次奶, 或者是在 24 小时内
吃 8 次 ~ 12 次奶。一般三个月之后, 乳汁分泌量达到孩子的要
求, 在按需喂养的基础上, 母婴之间建立起令双方满意的喂养关
系, 孩子也会接受频繁吃奶之外的安抚方式。至于多长时间喂一
次、每次喂多久这样的疑问就不会再出现了。
其实就像前边提到过一位母亲的著名言论所说的那样, “成
功地分泌乳汁是每一位女人女性气质的自然表现, 她不需要计算
给孩子喂奶的次数, 就像她不需要计算亲吻孩子的次数一样。 ”
乳汁是根据婴儿的需要而分泌的, 而这个需要就表现在吸吮
的频率上。新生儿频繁吸吮, 是在刺激妈妈乳汁的产量, 以满足
自己快速生长的需要。当妈妈的奶量达到一定规模后, 喂养也会
形成一定的规律, 这个规律是每一对母子特有的, 不宜套用在所
有孩子身上。
另外新妈妈们应该牢记的一点就是, 宝宝频繁地寻找奶头,
并不一定意味着他饿了。新生儿除了吃奶之外, 还有满足快乐的
吸吮要求, 这是他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只要仔细观察一
下, 妈妈很快就会分辨出宝宝的吃奶, 哪一种是满足饥饿的迫切
? 9 3 1 ?LI STE N TO YOUR BABY
吸吮 ( 伴有急促吞咽) , 哪一种又是为了安慰自己的轻缓吸吮,
陶醉其中。很多宝宝频繁地寻找奶头, 是为了能够在妈妈怀里舒
舒服服地躺一会儿, 听听妈妈的心跳、感觉妈妈的体温, 在妈妈
熟悉的气味中, 感受母爱, 获得安全感。
新生儿从温暖舒适封闭的子宫中, 猛然来到一个开放宽敞冷
风飕飕的陌生世界, 会经历焦虑、烦躁和恐惧等心理, 有时身体
也会有一些不适, 比如吃奶时吞咽的空气让小肚子感到不舒服。
不会说话的宝宝, 这时对于任何不满意的表达都是哭泣。吃奶对
于他来说是一个安慰, 也能减轻身体上的不适。所以即使孩子总
哭总吃也不一定是因为饿。这就需要我们做母亲的有一颗特别敏
感的心, 同时也需要耐心, 来观察宝宝, 到底是因为什么而觉得
委屈。
而且, 有些新生儿, 天生就是爱哭, 无论大人穷尽任何办
法, 都不能有效地止住他的哭闹。这种现象, 英语称为 colic,
? 0 4 1 ?LI STEN TO YOUR BABY
中国也有句老话, 叫做“夜哭郎” , 因为这样的孩子一般从下午
开始哭闹, 一直延续到夜里, 有时甚至整夜。做父母的无比烦
恼, 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往往首先怀疑自己做错了什么, 哺乳
的母亲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是不是自己的奶有问题。其实, 这种
哭闹现象, 医学上也没有什么确切的解释, 是一个谜, 最普遍的
说法是“新生儿肠绞痛” 。一般到了四五个月, 哭闹就会自行消
失。 ( 我的妹妹就曾经是一个“夜哭郎” , 她当时并非母乳
喂养。 )
Sam 有时肚子疼, 他却表现为急着找奶吃; 可是吃上一会
儿, 肚子更疼, 他哭得更凶, 然后又拼命要吃。每当这种情况发
生, 我都能及时辨认出来, 停止喂奶, 解决他肚子疼的问题。
我真心惋惜那些没有坚持下来哺乳的母亲。Sam 在三周和六
周左右各经历了一次“猛长” , 那些天我几乎没有睡觉, 因为他
似乎长在了我的乳头上, 边吃边睡, 边睡边吃, 吃了又吃, 没完
没了。尽管十分劳累, 十分疲乏, 十分困倦, 我却从来没有怀疑
过我的奶, 我自始至终坚信自己有足够的奶给他。
其实就像母乳会出版的一本书所说的, 成功母乳喂养的秘诀
在于母亲对自己乳汁的信心:
I think I c an, I think I c an, I think I c an. ( 我想我能, 我想
我能, 我想我能。 )
因为乳汁的分泌不仅仅是一个生理过程, 更是一个心理过
程。当妈的要有坚定的决心, 不受周围不同观点的左右, 将七嘴
八舌拒之门外, 遇到困难也毫不动摇, 一门心思要给孩子吃上
奶。同时自己也要放松心情, 多喝水, 多休息。一个紧张疲惫的
母亲是产不出多少奶的。
母乳是神奇的, 它和妈妈的心是联在一起的。每当怀里抱着
温软的小人儿, 看见他美丽柔嫩的面孔贴在我的身体上,我就会感
到千丝万缕的母爱化成一股股热流, 奔腾在乳房里,喷涌出来。偶
? 1 4 1 ?LI STE N TO YOUR BABY
有一次看到有关资料, 建议妈妈们尽量不要用吸奶器,因为母亲的
身体能够分辨出婴儿吮吸和吸奶器抽动之间的差别, 用吸奶器抽
出来的奶远没有婴儿吸吮出来的奶营养丰富, 抗体也不全。
Sam 一直长得非常健壮, 从身高体重到智力发育等等都超过
与他同龄甚至比他大的孩子。很多时候, 人们看着 Sam, 总要问
我给他吃什么了。当听说这是一个完全依靠母乳喂养的婴儿时,
他们往往露出不相信的表情。在一些人的心目中, 只有吃了进口
奶粉的孩子才会这么健壮。
我们院子是一座很大很漂亮的花园, 一到晴天, 就有许多婴
儿被父母、阿姨或老人带着出来遛弯儿。有一天, 我抱着 Sam
在楼下院子里蹓跶, 一位老太太领着一位抱孩子的母亲凑过来和
我搭话。
老太太看见 Sam 就说: “这么壮的孩子, 吃什么牌子的奶
粉哪?”
我脱口而出: “奶粉? 吃奶粉他能长这么好? 我这孩子是吃
母奶的!”
老太太不大相信我: “吃母奶? 不可能吧? 吃母奶的孩子哪
儿有这么结实的? 奶粉多好啊! 先进配方, 什么营养都有。 ”
我试探地说: “不对吧, 母乳比奶粉要好得多。 ”
老太太不以为然: “母奶怎么会好呢? 人多弱啊! 奶粉里是
牛奶, 吃牛奶才长身体呢!”
我不禁目瞪口呆。待到醒过味儿来, 老太太带着儿媳还是女
儿以及小娃娃已经走远了。
我真恨不得喊一句: “可是您的孩子是人, 不是牛犊子!”
我更想告诉她, 无论奶粉制造者如何努力将自己的产品做得
接近母乳, 母乳中约有 400 种营养成分是任何奶粉都模仿不出
来的。
所以, 将奶粉替代母乳, 无异于将窝头咸菜替代珍馐佳馔!
? 2 4 1 ?LI STEN TO YOUR BABY
? 3 4 1 ?LI STE N TO YOUR BABY
? 4 4 1 ?LI STEN TO YOUR BABY
难 道 都 是 母 乳 的 错
从 2001 年 10 月开始, 我在《父母》 ( 原名《妈咪佳人》 )
杂志上主办母乳喂养专栏, 在摇篮网上义务主持“母乳宝宝”
主页。几个月以后, 网页来访率突破一万人次, 我回答了几百个
问题。回头看看, 对于乳汁分泌的道理和操作方法已经反反复复
说了无数遍, 但是仍然有一些妈妈告诉我, 无论怎样按照我的指
导去做, 她们的奶就是不够宝宝吃, 宝宝就是要哭, 无奈她们只
好添加奶粉, 用不了多久, 她们自己的奶就干了, 母乳喂养就此
宣告失败。
纵观这些妈妈们的留言, 我发现其中一些相似之处:
* 她们在哺乳之初, 一般都经历过下奶的困难。
* 看到她们“没有”奶, 孩子饿的直哭, 家人 ( 一般是孩
子的姥姥或者奶奶) 就来干预, 给孩子直接喂奶粉。
* 即使乳汁分泌正常, 仍然会出现喂奶后孩子哭闹的情况,
家人便说这是因为妈妈的奶“不够” 、或者是奶“不好” , 孩子
没有吃饱, 继续给孩子添加奶粉。
* 有些婴儿睡眠时间不长, 一两个小时就醒, 有些婴儿的
体重增长不如其他婴儿迅猛, 这些都被怪罪到母乳质量上, 不仅
家里人, 就连一些医生都劝告妈妈不要继续哺乳, 改喂奶粉吧。
* 这些宝宝们每次吃完母乳后, 都能再吃一些奶粉, 被大
家判断为母奶没有吃饱, 需要奶粉。如果母亲不主张喂奶粉, 家
人会批评她是饿着宝宝了。迫于这样的压力, 也因为没有经验,
? 5 4 1 ?LI STE N TO YOUR BABY
心里没有底儿, 妈妈们屈从了, 喂了奶粉, 从而导致母乳真正分
泌不足。
坚持母乳喂养, 有时候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情。最大的困
难, 其实不在于乳汁分泌不足, 反倒是其他因素的干扰, 尤其来
自外界的压力。最大的干扰和压力, 来自于一些对于母乳喂养有
很深的误解的家人或者知识老化的医生。
中国有老人帮助照看第三代的传统, 对于新生儿的看护, 喂
养是最重要的活动内容。但是如果母亲选择喂母乳, 每一次的喂
养仅仅需要婴儿的母亲参与, 势必将其他人排除在外。有些老人
会感到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 , 感到不安和焦虑, 因而会抓住
母乳喂养一开始都会产生的困难和问题, 有意无意地将其夸大,
试图阻拦母亲在哺喂母乳方面进行努力。她们往往明明知道母乳
喂养的巨大好处, 内心深处却悄悄盼望孩子吃奶粉, 因为这样她
们就能够为孩子的喂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老人的心情我们固然能够理解, 但是她们的行为却具有很大
的破坏力。因为她们的地位和权威, 新手妈妈们往往迫于压力,
不敢违抗, 匆忙地添加奶粉, 酿成恶果: 孩子出现“乳头错
觉” , 偏向于容易得到奶水的奶瓶, 不愿意费力吸吮母乳, 甚至
拒绝乳头; 吸吮频率的降低, 导致乳汁分泌量急剧下降, 最后真
的没有奶了。
另外, 新手妈妈由于没有经验, 容易偏听偏信一些老人的老
观念, 比如一位妈妈告诉我, 她不想给孩子加奶粉, 家里老人就
指责她会把孩子“饿细了肠子” 。这是一种毫无科学道理的说
法, 却会产生足够的压力, 让妈妈屈服。老人的说三道四, 会让
妈妈心里产生焦虑, 这种焦虑情绪所产生的荷尔蒙, 导致妈妈的
身体即使有丰盛的乳汁, 却不会分泌出来。越是担心、着急、心
虚的母亲, 乳汁分泌越有困难。
母乳最无辜, 却又最冤枉。人们对母乳的偏见十分深重, 无
? 6 4 1 ?LI STEN TO YOUR BABY
论孩子出现怎样的问题, 人们首先要怪罪母乳— — —
孩子哭闹、睡眠不良、烦躁不安、体重增长看似缓慢, 等
等、等等, 人们第一要批评的, 就是母乳。很多人说这样的话往
往不假思索: “是不是奶不够、或者奶不好? 断了奶, 吃奶
粉吧!”
其实这样的思维缺乏逻辑。吃奶粉的孩子也经常出现以上的
问题, 而且概率绝对不亚于吃母乳的孩子, 为什么人们不首先怪
罪奶粉呢? 为什么没有人说, “是不是奶粉不好? 断了奶粉, 改
吃母乳吧!”尽管很多人都明白, 母乳大大优于奶粉。
母乳不是万能的, 不是吃了母乳就万事大吉了。婴儿总会出
现这样那样的“情况” , 需要我们做父母的细心观察、耐心体
察、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能够什么都一股脑推诿到母乳身上, 仿
佛母乳要承担孩子养育的一切责任。
新手妈妈们要切记的是我说过无数次的一句话: 孩子哭, 或
者频繁地寻找奶头, 并不一定就是因为饿了。新生儿对于一切需
求和不满的表示, 只有一哭。所以当孩子哭起来时, 别急着下结
论, 认定是饥饿导致, 还可以从以下原因中找一找:
* 宝宝需要母亲的怀抱, 需要满足额外的吸吮要求;
* 尿布脏了; 或者小屁屁上长了尿布疹;
* 穿的太多, 感觉太热; 或者相反, 感觉冷;
* 吃奶时肚子里进了气, 感觉不舒服;
* 妈妈吃了某种孩子过敏的食物, 比如芥蓝、葱蒜、辣椒、
酒等刺激物, 或者乳制品;
* 妈妈心情过于焦虑, 导致孩子烦躁不安;
* 其他身体或者心情方面的不适。
很多人不了解的一个事实是, 母乳喂养的孩子, 即使吃饱了
母乳, 还能够再吃下去 50 毫升 ~100 毫升的奶粉。这并不表明
他们仍然饿, 而是新生儿的一种天性。有些孩子吃完奶粉就安静
? 7 4 1 ?LI STE N TO YOUR BABY
了, 家人误以为这是因为母乳没吃饱, 奶粉喂饱了。实际上孩子
只是需要额外的吸吮, 奶粉不过是满足了这个吸吮要求, 所以孩
子安静下来, 孩子其实并不需要这些额外的卡路里。最好的满
足, 依然是妈妈的奶头。
另外, 有些孩子睡眠时间长, 有些短。母乳本来就比奶粉容
易消化, 一两个小时吃一次是很正常的。
国际母乳会的权威建议那些奶水不足的母亲, 无论孩子多
大, 都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 像喂新生儿那样频繁哺喂, 24 小时之内喂 12 次以上;
* 如果有条件, 安排几天时间, 让孩子不离自己身体, 把
孩子整天抱在怀里, 一有机会就喂奶; 这样坚持三天, 肯定
见效;
* 喂完一边乳房, 如果孩子哭闹, 不要急着给奶粉, 而是
换一边继续喂。一次喂奶可以更换乳房数次, 乳汁不会被吃干
的, 而是越吃越多;
* 如果已经混合喂养, 逐渐减少奶粉次数, 而且不要先喂
母乳、再喂奶粉, 而是在确认母乳不足的情况下, 另外加一顿奶
粉。要让孩子有几顿纯粹吃母乳, 不期待着奶粉。
* 当然最最重要的, 是妈妈们要顶住压力, 相信自己, 放
松心情, 保证乳汁顺利分泌。
特别说明:
以上文字摘抄于我在 2002 年 7 月刊的《父母》杂志上发表
的文章。杂志出刊后我将文章转贴到摇篮网上, 得到了众多妈妈
热烈的反响。下边摘抄几名妈妈的回复, 能够典型地体现出哺乳
妈妈面临的困境:
小巫, 看到你的这篇文章我就想哭。当初, 在月子里我就坚
持要喂母乳, 可毕竟是新手妈妈, 抱宝宝的姿势不对, 宝宝的小
嘴总是叼不到奶头, 急得孩子直哭, 常常是刚喂了一个小时他就
? 8 4 1 ?LI STEN TO YOUR BABY
又要吃, 我知道奶是越吃越多的, 可我婆婆却说是因为我的奶不
够, 然后她就拿着奶瓶无论黑天白昼的屡屡冲到我的房间说: 冲
点奶吧! 原本支持我的老公看见他妈这么说就也要冲奶粉, 气得
我都要得产后忧郁症了。以后宝宝一到吃奶的时间我就把门反锁
上, 免得老太太干扰。现在再看蛋蛋六个月前的照片, 是他最胖
的呢, 我可是坚持了四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后来上了班, 白天没
办法喂, 渐渐自己的产量急剧下降, 月经又来了, 于是就断了
奶。其实我非常怀念把蛋蛋搂在怀里喂奶的日子呢, 那是我们母
子最亲近的交流啊!
真的谢谢你, 这么不遗余力地将母乳喂养进行到底, 可惜那
时我未能读到你的文章, 否则我的蛋蛋一定可以再多吃一段时间
的母乳, 如果做了母亲而不喂奶的话我想她会后悔的。
再次感谢你, 小巫!
为什么我这么晚才看到你的文章, 我觉得你好像就在说我家
的事情, 虽然我已经开始混合喂养了, 但我想应该还来得及吧,
我 要 把 你 的 文 章 给 全 家 人 看, 谢 谢 你, 大 恩 不
言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巫, 谢谢。我就是一位迫于外界压力差点给宝宝改吃奶粉
的新手妈妈, 正是在你的鼓励下, 才坚持了下来 ( 不知你还有
没有印象? 当初看了你的回帖, 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现在我的
宝宝很健康, 我的奶水也很足。再一次的表示我衷心的谢意! !
? 9 4 1 ?LI STE N TO YOUR BABY
? 0 5 1 ?LI STEN TO YOUR BABY
? 1 5 1 ?LI STE N TO YOUR BABY
质 疑 体 重 增 长 表
经常有妈妈问: “我坚持母乳喂养, 但是我的宝宝的体重增
长却不够标准。家人说是我的奶不够好, 保健医则建议我改喂奶
粉。我该怎么办?”
许多新妈妈对宝宝的体重增长十分上心, 因为在某些传统的
观念看来, 宝宝体重的增长是衡量一个母亲是否称职的标准。母
乳喂养的妈妈在这方面承受的压力, 比喂奶粉的妈妈更大。母乳
喂养不像奶粉喂养那样有一些“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则, 每一
位喂母奶的妈妈都要根据自己宝宝的独特性, 建立起和谐的喂
养/供需关系, 每一对妈妈和宝宝都有仅仅适应自己的特殊“旋
律” , 所以在出现问题时, 根源并不一目了然。然而, 一旦宝宝
的体重不“达标” , 人们首先要怪罪妈妈没喂好孩子。如果因此
而放弃母乳喂养, 改喂奶粉, 更会令妈妈感到自己做母亲是失
败的。
一般来说, 测量宝宝体重增长的标准, 都是一些书上所提供
的“增长表” 。这些表格也许对于忙碌的保健医来说比较方便,
但是却有诸多弊端。比如, 它们丝毫不考虑地区、遗传基因以及
人种等方面的差异。而且最大的缺点就是, 所有的数据都是根据
奶粉喂养的婴儿来制定的。由于奶粉含有的脂肪是母乳的 2 ~3
倍, 又由于奶粉喂养的婴儿普遍辅食添加得早, 在成长速度相同
的情况下,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比奶粉喂养的婴儿“苗条” 。奶粉
喂养的婴儿往往有超重的担忧, 过多脂肪的摄入, 会导致今后一
? 2 5 1 ?LI STEN TO YOUR BABY
系列的健康问题。
“婴儿体重增长表”是根据成千上万个婴儿的体重增长情况
而总结出来的“平均值” , “平均”并非等同于“正常” , 只不
过“常见”而已。根据增长表, 你的宝宝的体重落在某一个百
分比上。虽然大多数宝宝的体重在 50% 左右, 却并不意味着达
到 95%高度的就“更好” , 落在 5% 低度的就“不好” 。宝宝的
发育, 应该根据多方面观察, 综合测评; 而不是刻板地参照一个
表格, 单方面判断他是不是“不够格” 。一个爱笑、警觉、皮肤
滋润光鲜、肌肉紧凑结实、情感智力等方面发育良好的宝宝, 就
是正常的。
什么是正常体重增长呢? 首先, 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头三四天
内, 会因为排除体内多余的液体和胎便而丢掉一些体重, 大约是
出生体重的 5% ~8% , 2 ~3 周内会恢复回来。因此, 计算宝宝
体重的增长, 要从他体重最轻时开始计算。新生儿从出生到三四
个月之间, 体重增长最迅猛, 大约每周 113 克 ~227 克, 到了五
? 3 5 1 ?LI STE N TO YOUR BABY
六个月左右, 就达到出生体重的两倍。从四个月开始, 体重增长
缓慢下来。4 ~6 个月之间, 母乳喂养宝宝的体重每周大约增长
85 ~ 142 克; 6 ~12 个月之间为每周 42 克 ~85 克。满一周岁,
母乳喂养宝宝的体重一般为出生体重的 2.5 倍, 身长增长 50% ,
头围增长 33%。
但是, 有个别宝宝的确存在体重增长过于缓慢的问题。以下
两点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宝宝是否属于这种情况:
* 宝宝在两三周之内没有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或者
* 宝宝在头四个月内体重增长不足每月 450 克。
在排除了疾病因素的前提下, 我们要仔细观察一下宝宝的吃
奶模式以及其他生活习性, 从中判断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体重增
长缓慢。国际母乳会的专家认为, 体重增长缓慢的最常见起因是
母乳喂养方法不得当, 宝宝的奶吃得不够多。其中比较常见的现
象有以下几种:
喂养次数不够频繁: 有些妈妈被告知每三四个小时喂一次奶
就够了; 还有一些妈妈误以为宝宝应该按时喂奶, 人为地制定宝
宝的吃奶时间; 而有极少数宝宝则天生比较安静嗜睡, 不是很积
极地吃奶。新生儿应该平均每 24 小时喂奶 8 次 ~ 12 次。有些宝
宝不用吃这么频繁, 有些宝宝却需要更频繁的哺乳才能够成长。
如果宝宝每天吃奶次数在 10 次以下而又体重增长缓慢, 妈妈应
该采取措施, 增加喂奶次数, 以增加宝宝对养分的摄取, 也同时
增进乳汁分泌量。
热量摄取不足: 有些妈妈的乳汁虽然十分充足, 但是由于宝
宝吸吮的时间不够长, 没有得到高脂肪、高热量的“后奶” , 即
使小便数量正常, 发育也良好, 仍然会体重增长缓慢。有些时候
是因为妈妈误以为应该人为地限制宝宝对于每一边乳房的吸吮时
间; 有些时候则是因为宝宝吃着吃着奶就睡着了。对于前一种情
况, 妈妈应该尽量让宝宝长时间吸吮, 让宝宝决定什么时候吃够
? 4 5 1 ?LI STEN TO YOUR BABY
了, 吃空一边再换到另一边。对于后一种情况, 妈妈可以采取一
些措施, 唤醒宝宝继续吃奶。比如先让宝宝尽情吸吮, 在瞌睡来
临时换到另一边喂; 还可以在宝宝将要睡着时换尿片, 以便唤醒
孩子。有些宝宝只需要一边乳房的奶就吃饱了, 有些则需要两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