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懂了。
那一阵, 佟阿姨老是抱着 Sam 不撒手, 我多次劝她无效。
有一天, Sam 在佟阿姨怀里哭个不停, 任怎么哄都止不住。我对
佟阿姨说: “您把他放下来, 放到床上。 ”
“那怎么行?”佟阿姨觉得这个主意不好, “他这么哭, 还不
抱着? 放下来不得哭得更厉害?”
“您试试, 要是放下来他还哭, 您再把他抱起来。 ”
佟阿姨半信半疑地把 Sam 放到床上, 小人儿立刻停止哭叫,
乐呵呵地转着脑袋观望四周, 手舞足蹈。
“看见了吧? 人都需要自由, 需要自己独立生存的空间。 ”
我趁机开导佟阿姨。
“可我总觉得他得老抱着才行。 ”佟阿姨分辩道。
“哎, 这里就有一个观念上的问题: 到底是他需要您总抱
着, 还是您需要总抱着他? 到底是谁的需要? 我看您是把您自己
? 7 3 2 ?LI STE N TO YOUR BABY
的需要投射到 Sam 身上, 变成他的需要了。其实还是您喜欢抱
他, 需要抱他, 对吧?”
佟阿姨承认我说的是事实。
我抓住时机, 继续劝说她。“再说您对闺女, 是不是也这
样, 总把您自己的需要投射到她身上? 您是个母性极强的人, 什
么都大包大揽, 一切都您自己做, 不让她动一根小手指头。表面
上看您这是为孩子好, 其实这只是满足了您自己的需要。您需要
孩子依赖您, 需要感到自己是个精明强干的母亲, 需要抒发您心
中的母爱。但是同时您却忘记了, 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 有
自己的需要和追求。您不能只顾了自己的需要, 忽略孩子的需
要, 更不能把您的需要变成束缚孩子成长的桎梏。 ”
佟阿姨总说一到周末就做好多好吃的, 然后看着甜甜吃下
去。甜甜要是不吃, 佟阿姨就逼着她吃。甜甜本来就营养过盛,
? 8 3 2 ?LI STEN TO YOUR BABY
体态丰腴, 对佟阿姨这么做既反感又无奈。甜甜复习功课, 佟阿
姨在一边看着, 一会儿沏一杯饮料, 一会儿切一盘水果。甜甜的
反应往往很不耐烦, 把东西都推一边去。佟阿姨心里就起急, 更
加频繁地督促甜甜吃喝。
我对佟阿姨说, “您就不能让甜甜自己独处? 您这么做, 把
她当成不能自理的小婴儿了。其实即使是 Sam 这么大的小婴儿,
也不需要您时时刻刻在身边张罗。您这么忙活, 不给闺女一个自
主空间, 效果适得其反, 闺女不高兴, 您也不高兴。 ”
有一个周末甜甜回家, 感觉有些疲劳, 就睡了一个午觉。她
要求佟阿姨在两个小时之后叫醒她, 好起床复习功课。佟阿姨心
疼闺女, 觉得她既然累了, 就应该彻底休息, 两个小时后没有叫
醒闺女。甜甜睡了快三个小时, 自己醒来, 发现妈妈没按时叫醒
自己, 特别生气, 埋怨佟阿姨耽误了她的复习计划。佟阿姨自然
觉得很委屈。
“您说说, 这回总不是我的错了吧?” 佟阿姨理直气壮地
问我。
“哎, 这回还就是您的错哪!”我没有给佟阿姨主持正义,
“您应该尊重孩子的要求, 而不应该自作主张改变她的计划。她
要您两个小时叫醒她, 您就应该照办。 ”
“可我认为她需要更多的休息。 ”佟阿姨更加委屈。
“那也只是您的想法, 是您的需要。您需要她多休息, 她并
不这么认为。您没有权力擅自更改您闺女的决定。如果您实在认
为她应该多睡, 那也要和她商量一下, 征得她的同意, 再改变叫
醒时间。 ”
? 9 3 2 ?LI STE N TO YOUR BABY
? 0 4 2 ?LI STEN TO YOUR BABY
? 1 4 2 ?LI STE N TO YOUR BABY
国际母乳会的一个著名育儿原则就是: Listen to your baby.
听孩子的。
让孩子做主
不少人误以为, 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之间的差异, 仅仅限于
营养方面。其实, 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之间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对
婴儿的养育理念和方式上。由于母乳喂养的原则是按需喂养, 母
亲对孩子的要求做出及时体贴的反应, 这样, 孩子就会感到自己
的意愿受到尊重, 自己对自己的生活有所把握, 就会增强他的自
信心, 也增强他对母亲以及整个人生的信任感。
人工喂养则迥异于母乳喂养。哺乳的每一位妈妈的乳汁都是
为自己宝宝的独特性而设计的, 根据宝宝不同的需要情况, 每一
次喂奶时, 乳汁的分泌量、浓度和成分都有所调节。因此哺乳的
妈妈可以按照自己孩子的需要来喂奶。但是奶粉却千篇一律, 其
中含有数倍于母乳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 新生儿不成熟的消
化系统无法完全承受。由于无法根据个性安排奶粉量, 人工喂养
就需要人为地制造一个固定的时间表和喂奶量, 以防过饱或消化
不良。
因此, 人工喂养首先教给孩子的, 是他对自己的生活毫无控
制力。无论多小的孩子, 都喜欢自己把握自己的生活, 喜欢自
由, 不愿意受到控制。但是人工喂养却剥夺了孩子对于自己生活
的最起码的主动权: 连什么时候该吃奶、该吃多少, 都身不由
? 2 4 2 ?LI STEN TO YOUR BABY
己。人工喂养教给家长的, 就是不必尊重孩子的意愿, 一切都是
大人说了算。久而久之, 孩子会麻木自己的许多本能, 家长也会
变得对孩子的需求不够敏感。
吃母奶的孩子一旦哭泣, 会立刻得到母亲全部的注意力, 马
上躺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 得到香甜濡热的乳汁, 需求被立即满
足, 没有片刻耽搁。母亲首先关注的, 是孩子本人。母爱被直
接、及时、随时地传输到孩子身体里, 孩子的最大依恋, 是母
亲, 是人。
吃奶粉的孩子一旦哭泣, 母亲首先关注的, 却不是孩子本
人, 而是一件物品: 奶瓶。婴儿要在烦躁不安焦急愤怒等情绪
中, 等待自己的需求被另一件物品满足。母爱被间接、推迟、制
作成时间表, 通过物品传输给孩子。孩子最大的依恋, 不是人,
而是东西 ( 奶瓶、奶嘴) 。
这其实也是我热衷于宣传母乳喂养的最根本原因: 宣传一种
更加自然、更加有效、更加合理的育儿理念— — —
让孩子做主。
这个理念并不仅限于对孩子的喂养上, 而是应用在哺育教养
孩子的各个方面。
前边讲了那么多佟阿姨的家长里短, 目的就是想形象地介绍
对于很多人来说比较陌生的育儿观念:
让孩子做主。
在任何有关孩子的决定中, 要分辨清楚到底是谁的需要。
尊重孩子的要求和需要, 不要自以为是, 擅作主张。
很多家长认为婴儿的一切都要大人来做决定, 根本无视孩子
发给自己的信息。尽管自己的做法很有可能违背孩子的意愿, 但
仍然坚信“这是为他好”而固执己见。
比如一些家长把孩子穿得鼓鼓囊囊, 裹得严严实实, 觉得那
是保护孩子不受风不着凉, 即使孩子在出汗在哭闹在反抗这样的
? 3 4 2 ?LI STE N TO YOUR BABY
捂, 也不改变。其实这样做只是满足了家长自己的需要: 他们需
要感到孩子穿够了盖足了不会受凉。
再比如, 有些家长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睡整夜觉, 归根结底
还是要满足自己睡整夜觉的需要。我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母亲询
问让才几个月大的孩子睡整夜觉的办法, 有的妈妈甚至把孩子夜
间起来吃奶称作“臭毛病” , 问如何才能更正。殊不知孩子正处
于一切需求必须满足的阶段, 家长岂可因为自己劳累而忽略或者
试图更改孩子的需求? 有效的做法是, 根据孩子的个性要求和习
惯来调整成年人的作息时间, 而不是硬逼迫孩子去适应成年人。
从喂养方式上, 最能体现出问题来, 也最能说明问题。总有
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好好吃奶”或“不好好吃饭” , 细究其
由, 多半是大人过度重视孩子的饭量, 少吃一口就紧张得不得
了, 担心孩子是不是生病了, 怎么没胃口, 继而想方设法让孩子
多吃, 甚至端着碗满世界追着孩子喂。这样一来, 给孩子造成精
神负担, 更加不喜欢吃奶或吃饭。其实婴幼儿自知饥饱, 饿了自
? 4 4 2 ?LI STEN TO YOUR BABY
会找奶找饭吃, 饱了就停, 这是他们的最基本的生存本能, 根本
不需要大人在一边瞎着急。如果家长不只一门心思满足自己对孩
子饭量的需要, 而是根据孩子的要求来喂养, 问题就不会出现。
Sam 从出生开始, 我的喂养原则就是按他的需要喂, 饿了就
吃, 不找我要吃的, 我就不理他这个碴。添加辅食也如此, 一天
三顿饭, 他表现得饱了就不再硬塞, 哪怕从量上看“还没吃
够” 。小家伙从来没在饮食方面给我出过任何难题。
每个孩子从出生起就会使用各种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如
果实在触犯了他们的意愿, 他们也会采用很激烈的手段来让爸爸
妈妈知道自己不高兴了。比如, 吃奶的孩子会“罢奶” , 大一些
的孩子会“罢饭” , 或者“罢睡” 。每当你遇到这样的情况, 先
别急着从孩子身上找原因, 而是检查一下自己的行为, 是不是过
于“家长制”了。
一次, 《父母》 杂志社介绍一位天津的读者向我咨询一
些问题, 她四个月大的孩子自她上班以来就不好好吃奶, 每
次她试图给孩子喂奶, 孩子都反抗不吃, 为此她跑了多家医
院, 咨询过无数医生和专家, 没有人说得出到底是什么毛病。
我仔细询问了她孩子的各方面情况, 确认他没有生理方面的
问题后, 就问她:
“你是不是一和孩子在一起, 就要给他喂奶?”
她说是。
“如果孩子不吃, 你就特别着急, 更是变着法儿的给他吃?”
她说是。
“你给孩子的精神负担太重了。他一开始罢奶, 是因为你离
开他去上班, 他对此感到不满和愤怒, 就用不吃奶来表达。但他
越不吃, 你越要他吃, 他就更不愿意吃, 整个一个恶性循环。你
对他不吃奶的焦虑心情也影响到他, 越发使得他感觉吃奶是一件
可怕的事情。他现在觉得只要跟妈妈在一起, 就是要完成吃奶任
? 5 4 2 ?LI STE N TO YOUR BABY
务, 不然就没有妈妈的关注, 你想, 他岂不是更加厌烦吃奶?”
我建议她利用周末的时光, 好好和孩子相处, 跟孩子玩儿,
交流感情, 不提吃奶这事儿。逐渐消除孩子的心理负担, 把吃奶
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
她采纳了我的建议, 孩子很快恢复正常。
儿童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对母亲有如下的定义:
好母亲能够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事物, 她时刻接收孩子发出的
信号, 正确地诠释这些信号并且及时地、恰当地做出反应。虽然
她好像总是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当她选择不必满足时, 她则非
常巧妙, 即认可孩子的感受, 又能够提供一个适合的替补办法。
她根据孩子的信号和感受调整自己的反应。好母亲不会拒绝、干
涉、或者忽视孩子。
不合格的母亲则仅仅从自己的愿望、心情和需要出发, 与孩
子的所有交流都围绕着自己的利益。她要么歪曲孩子的信号, 按
照自己的愿望曲解孩子, 或者干脆根本没有反应。
? 6 4 2 ?LI STEN TO YOUR BABY
有些时候, 不听孩子的, 家长一意孤行, 会造成严重后果。
一次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求助帖子:
“我女儿现在快半岁了, 她一吃蛋黄就吐, 医生让我从很少
一点开始给她吃, 我只给她吃了黄豆那么大小, 她还是吐, 真不
知该怎么办? 我把蛋黄用过各种方法喂她吃, 她不是吃不下去,
只是吃完后一二个小时她就会吐得好厉害。好几次都是这样的。
再说她也不肯吃米粉和稀饭, 奶粉现在也很少吃, 吃东西特别
少, 请教各位: 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蛋黄的吗?”
七八个复帖都是教她如何用各种方法把蛋黄给孩子喂下去,
我看后心里特别着急。当时电脑出了点毛病, 当天下午我们全家
要去美国, 我正在收拾行李, 本来只是去查看 Sam 主页留言,
并没打算登录复帖的, 但看到这个帖子后不顾一切试了又试, 登
录上去, 给这位妈妈回复: “很显然你女儿对蛋黄过敏, 这是很
普遍的现象。国外现在都主张孩子一岁之内杜绝鸡蛋, 尤其蛋
清。你的孩子可能对很多东西过敏 ( 尤其奶粉中的牛奶) , 所以
她什么都不爱吃。对付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是延长母乳喂养, 过
敏体质婴儿可以依靠母乳喂养到一岁以上, 过了过敏期, 愿意吃
辅食时再加辅食。孩子不能吃, 千万别强迫, 更不要想方设法,
会出大问题的! ”
我没敢把这个“大问题”说得太明白: 如果她再坚持喂的
话, 孩子呼吸道和内脏肿胀 ( 呕吐的原因之一) , 有可能最后导
致窒息死亡。
许多家长在添加辅食方面, 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原则: 就是
确认是否应该添加辅食, 不是刻板地看孩子够了多少月份, 而是
要看孩子是否准备好了接受辅食; 给孩子添什么样的辅食, 不是
教条地别人喂什么我也喂什么, 而是看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
什么。
同样的原则适用于对孩子如厕的培训上: 不能为了大人省事
? 7 4 2 ?LI STE N TO YOUR BABY
儿而强逼孩子“识把” , 更不能深更半夜把孩子从熟睡中叫醒把
尿, 破坏孩子的睡眠。而是看孩子是否准备好了: 他的排泄肌肉
是否发育成熟, 他的控制力是否达到标准, 他是否愿意坐便器,
等等。
听孩子的。
Listen to your baby.
让孩子做主。
父母对于孩子行为的言传身教, 是从襁褓期就开始的。如果
父母总是不尊重孩子的意愿, 固执己见, 孩子除了觉得自己毫无
力量并对此感到愤怒和无奈之外, 也在学会不尊重他人。将来父
母想要孩子做什么, 他就会对父母的话置之不理。如果父母总是
忽略孩子的“不”( 不要吃饭、不要把尿等等) , 无形中也在教
孩子, 说“不”是不算数的。将来父母不想要孩子做什么的时
候, 孩子就会把父母的话当耳旁风。
佟阿姨是个悟性极高的人, 被我劝说几次后, 就改变了对闺
女的态度和做法, 不再像以往那样步步紧逼了。很快, 母女关系
有了极大改善。甜甜也懂得料理自己的吃喝, 甚至会给佟阿姨端
茶递水了。
佟阿姨十分信服在我这里看到的育儿理论和经验, 漂亮健壮
的 Sam 更是她向别人炫耀的资本, 她经常义务对他人宣讲我的
育儿手段。有一阵, 她挂在嘴边的话就是: “哎, 我真恨不得给
我们家孩子回回炉去! 肯定有很多做法跟以前不一样!”
? 8 4 2 ?LI STEN TO YOUR BABY
? 9 4 2 ?LI STE N TO YOUR BABY
? 0 5 2 ?LI STEN TO YOUR BABY
迟 来 的 决 定
我在 30 岁之前根本没想过要孩子。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不喜欢自己作为孩子时的经历。对于童
年, 我的回忆极少快乐, 更多是受苦受难。我从小体弱多病, 吃
过的药比饭多, 八岁时得的一场心脏病还差点儿连小命儿都丢
了。总生病的孩子看这个世界不同于健康的孩子, 病儿眼中的一
切都是灰颜色的, 只有梦是彩色的。健康人都以为死神是穿着黑
色风衣面目狰狞的厉鬼, 其实他是一个相貌英俊气度非凡的白马
王子, 很乐意把病魔缠身的孤苦儿童接回家去。
经常生病吃药令我觉得生命很脆弱, 从小远离父母又让我感
到生活很凄苦。我在文革前一年出生, 文革开始不久便失去了每
日照料我的外祖父, 在运动中自身难保的父母不得已将我送进全
托幼儿园。刚上小学, 母亲响应“六二六指示”到边远地区巡
回医疗, 父亲难于应付两个幼儿, 只得把我寄养到亲戚家。父母
错过了与我建立亲情、了解和信任的最重要时期, 待我回到他们
身边, 一切为时已晚。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 我和父母之间矛盾
重重, 我时时刻刻生活在反叛压抑和自我否决之中, 直到我离开
他们远渡重洋。
从那时起, 我就决心一辈子不要孩子。我不要把一个无辜的
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 经受那么多的磨难; 我也很担心自己会在
不自觉中继承母亲的育儿手段, 不仅自己受累, 更让孩子受罪。
两个人让我改变这种思想。
? 1 5 2 ?LI STE N TO YOUR BABY
第一个人是浩子。我们 1995 年在纽约相识, 她正在攻读心
理学博士后。通过几场非正式心理咨询, 我从束缚了自己将近
30 年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意识到我可以理直气壮地把握自己的
命运, 不必因为没有按照父母的要求去生活而感到内疚。
第二个人名字叫尼克。1995 年秋季, 我离开纽约到香港,
朋友 Michelle 刚刚在这里建立美国一家大型传媒公司的亚洲分理
处, 聘用我做总代理。第一次出差到北京, 我们入住香格里拉饭
店。Michelle 对我讲过多次她有一个新西兰朋友尼克, 音乐世家
出身, 本人也是音乐硕士, 现在在一家公司当总经理。随后我们
发现这位尼克也是我妹妹的老板, 于是大家都到香格里拉来欢聚
一堂。
岂料到, 尼克是一位无比英俊无比卓绝的小伙子, 我俩一见
钟情。第二天他打电话约我出去, 从那时起其他一切皆成历史。
Michelle 失去了我这个总代理, 我和尼克却得到终身伴侣。当然
我们欠 Michelle 的人情迄今已加倍偿还: 她在我俩的婚礼上结识
了未来的丈夫, 尼克后来在她的分公司做了两年的总经理。人生
的圈圈真没有比我们画得更圆满的了!
和尼克共同生活后我意识到以前不想生孩子是因为没有遇见
可以共度此生的合适人选, 而和他在一起, 憧憬未来是一件再自
然不过的事情, 这未来包括生孩子、买房子、遍游全球、直到最
后老得走不动。和他在一起, 我不由自主地幻想我们俩的孩子会
长得什么样。
尼克呢, 比我变化还要大。他在认识我之前, 不仅不想要孩
子, 连婚都不想结。他认为前者是累赘, 后者是多余。待到我俩
共同生活一年之后, 他的观念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终于有一
天, 烛光晚宴下, 他问我要不要嫁给他, 他想和我一起建立一个
家庭。
我没有立刻回答, 而是告诉他我要考虑考虑。我知道他以前
? 2 5 2 ?LI STEN TO YOUR BABY
是多么坚定的婚姻反对者, 现在我要弄清楚, 他确实是相信婚姻
了, 才求婚的。
经过反复讨论, 又经他两次跪在地上求婚, 我最终被他的执
著和真诚打动, 把我的回答“YES”刻到一枚玉石印章上, 并且
附上一句古诗“长命毋绝衰”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 玉是最坚硬
最长久的。他 30 岁生日恰逢英国大使馆在长城饭店举办一年一
度的大型晚会, 我安排餐饮部经理在正餐与甜点间把灯调暗, 侍
者推着香槟酒、红气球和玫瑰花出来, 给他一个意外的惊喜。同
时, 我把这块玉送给他, 作为最特别的生日礼物。
我俩相识两周年纪念日, 也是我们成婚之日。婚礼在我们相
识的地点香格里拉饭店的后花园举行, 全世界各地都有朋友赶来
参加, 红娘 Michelle 担任司仪。我们没有套用任何现成的传统,
而是自己创作结婚誓言, 自己挑选诗歌和音乐。在我的誓词里,
明明白白地写着“我要跟你一起生孩子……”
既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谨慎决定, 对于孩子的降生, 我们
? 3 5 2 ?LI STE N TO YOUR BABY
所做的准备极其充沛。生育不是一件纯粹个人的行为, 而是与社
会息息相关。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对孩子负责, 对社会负责。在
做好全心全意养育孩子的准备之前, 我选择不生育; 而一旦生下
孩子, 我就要认真抚养他。因此我拖到 35 岁, 确认自己准备就
绪时才生育。
英国心理学家琼?弗里曼指出: “父母准备好生育下来的孩
子比较好带, 比那些意外怀孕后出生的孩子较少发生莫名其妙的
哭闹。 ”
怀孕前我辞去澳大利亚大使馆新闻官一职。我准备几年之内不接
任坐办公室的全职工作,而是留在家里照料孩子, 同时做自由职业
者, 开拓我的写作事业。怀孕后我们搬出位于六层楼房顶层的复式
单元, 搬入带电梯带花园的平层公寓。原来的住处没有电梯, 在
孕后期每天爬六层楼是一件非常辛苦非常不安全的事。兼之房内
又是复式结构, 将来孩子爬
? 4 5 2 ?LI STEN TO YOUR BABY
上爬下也很危险。为了寻找满意的住处, 我踏遍朝阳区各类花园
小区, 最终选中一处有着大面积绿化空间和儿童游乐园的甲级
住宅。
预备怀孕初始, 我和丈夫回了一趟美国, 在纽约的书店采购
了几大本厚厚的育儿书籍, 回家后潜心钻研。已经生了三个孩子
的美国女友送给我一大瓶叶酸, 我每天吃 800 毫克的一片, 以防
胎儿畸形。到真正怀上孕, 我已经吃了将近半年的叶酸。孕前我
每天都吃多种维生素和钙片, 孕期内服用剂量更大的多维片和钙
片以及叶酸。
孕十二周, 我们夫妻俩起个大早, 赶到医院去排第一名看医
生。这天, 大夫用一个叫做 Doppler 的监听器, 让我们第一次听
到孩子的心跳。当“咕咚咕咚”频率极快的心跳声从呲啦作响
的接收器中传出时, 我和丈夫那一刻所受到的感动, 无法用语言
形容出来。以后每次检查, 都会听到这心跳声。每次听到它, 我
都会受到巨大的感动。
怀孕第四个月, 我和丈夫去意大利参加 Michelle 的婚礼。临
行前一天, 头三个月一直没有动静的小家伙突然在我肚子里跳了
一下, 而且这一下被躺在我肚子旁边的丈夫看得一清二楚。
从此之后小东西在我肚子里东游西窜, 活蹦乱跳。我自受孕
以来没有害过喜, 既不恶心也不呕吐, 只是想睡觉。降落到罗马
时, 我经历了孕期第一次迫不及待的饥饿感, 连觉都不睡就冲到
饭馆里饕餮。那一个星期, 我胃口大开, 饭量顶一个棒小伙儿。
Sam 跟着我, 大饱口福, 遍尝意大利珍馐佳馔。后来添加辅食,
他对意大利菜情有独钟, 想必是这一趟旅行培养出来的爱好。
孕期满七个月, 正赶上千禧之交, 我们本打算回新西兰省
亲, 丈夫四兄弟这个假期全都要回去, 这也是婆家十年来第一次
阖家团圆。未料想 Sam 早早把脑袋顺下去, 提前入盆等着。和
医生商量来商量去, 最后还是决定保险起见, 老老实实在北京待
? 5 5 2 ?LI STE N TO YOUR BABY
着吧。由于新西兰是全球最早见到新千年曙光之地, 机票极其紧
张, 我们的票务代理见要退票, 替我们惋惜了好半天, 一个劲儿
追问是否确定不去了, 因为等候补机票的有好几十人!
Sam 自在娘胎里就饭量大, 我也丝毫不考虑自己身材问题,
只要饿就马上吃, 所以肚子像气球一样越来越大。临产前量体
重, 整整增加 24 公斤。怪不得 Sam 一出生就是个大胖小子, 产
前大夫让我准备满月孩子大小的衣服, 但还是有不少他一次没穿
过就小了。
自从知道自己怀孕起, 我开始给孩子记日记。精美的日记本
第一页页首贴着显示阳性的早孕测试笔, 以后的内容还包括两次
B 超的图像复印件以及几张我隆起的肚子的特写。日记用第二人
称, 向孩子描述怀孕过程、生育过程以及他的成长过程。这第一
本日记我们夫妇俩轮流写, 用的是英语。Sam 满八个月后, 因为
在摇篮网上建立了他的个人主页, 我开始用电脑写日记, 用
中文。
我们希望 Sam 长大后中英文都会, 能够阅读我们给他留下
的记录。
? 6 5 2 ?LI STEN TO YOUR BABY
? 7 5 2 ?LI STE N TO YOUR BABY
? 8 5 2 ?LI STEN TO YOUR BABY
全 职 妈 妈 v s 全 托 幼 儿 园
没打算生孩子时, 总有人怂恿我们: “你们俩还不快点儿
生? 你们的孩子肯定又漂亮又聪明!”
怀孕期间, 几乎所有的人都很坚决地预测: “你们的孩子肯
定又漂亮又聪明!”
Sam 出生后, 每一个见到他的人都惊呼: “这孩子真漂亮
啊!”继而断言: “混血儿, 肯定特聪明!”
佟阿姨更是坚定地认为 Sam 是一个小神童。
没生孩子时, 对有了孩子后生活会起什么变化进行过深入思
考, 对孩子的相貌秉性倒没有太多期待。
怀孕时, 惟一的盼望是孩子一切都正常, 生一个健康的孩子
比什么都重要。漂亮不漂亮, 聪明不聪明, 都在其次。
Sam 顺利落地, 健康、正常、漂亮、聪明。我浮想联翩, 心
中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 想到孩子上学、工作、娶妻、生子, 总
之我这后半辈子的景象几乎在几秒钟之内演了一整遍, 我从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