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班主任工作漫谈》

_2 魏书生(当代)
有的老师擅长写,字写得漂亮,还会绘画,板书设计极吸引人,学生像欣赏艺术品一样,欣赏研究他的板书。在欣赏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便理解了历史事件复杂的起因,记住了历史人物、大事年表等知识。学生学历史兴趣浓、成绩好,显然老师写的长处起作用了。这样,老师当然应该继续发展写的长处,写得更科学、更艺术、更迷人,而无需看魏书生一堂课有时只有十几个字的板书,于是自己回去也很少板书了。
也有这样的老师,不善讲,有人听课就脸红;不善写,练了十几年字,字还是写得歪歪扭扭。但他不自卑,因为他有一个长处:善于个别辅导。无论教什么班级,好、中、差学生一经他辅导,都学有动力,学有目标,学有方法,学有兴趣。他教不长时间,各类学生都有明显进步,这就说明他的辅导功夫过得硬。他应努力发展辅导这方面的长处,写出论文,写出专著。那么,尽管他讲得不好,写得也不漂亮,但他完全可能成为辅导方面的专家,成为特级教师。
我接着说:"能不能说擅长唱的老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唱起来呢?"
会场上一阵笑声,大概是觉得不可能吧。
这时省历史教研室崔主任站起来说:"我就接触过这样一位老师,善于唱,把知识点编成唱词,一上课就唱给学生听。教学效果非常好。"我想学生上这样的课一定感觉是一种享受,课前盼望着老师快些来,课上听着老师讲,欣赏着老师的唱,思考着老师的唱词,下课了,不愿让老师离去,考试成绩高。这位老师能因为学魏书生的"六步法",发现魏书生上课并不唱,于是他便也抑制了自己唱的长处,由一位有特长的老师重新变为平常的老师吗?这样学习显然是片面的,还不如不学。
我不是主张不向别人学习,而是主张坚持自己的长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而不是抑制自己的长处。一个人有很多长处当然好,长处不多,只有一点儿,只要努力发展,同样能取得突出成绩。
一个人瞧不起另一个人的时候,喜欢把人家的长处说成是雕虫小技。且不说雕虫原指篆字书法这门艺术,单是引申义--微不足道的技能,真要努力发展也能有突出成绩。如在小器物上雕刻这些小技能:在桃核上刻舟,在枣核上刻人物,在牙签上刻山水,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一位中国微雕艺术家在国外表演,外国友人当场拔下一根头发,请求在上面刻字,艺术家倾刻之间,在头发上刻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8个字,外国友人在放大镜下看了这8个字,喜不自禁,当场拿出5万美元酬谢。
我18岁下乡,19岁当班主任时跟几位年龄大的学生只差一两岁。没经过师范训练,不会做班级工作,我承认自己的不足,但又不能自卑,便努力寻找自己的长处。
我发现自己的长处是善于商量。班级纪律不好,找班干部一商量,大家帮我想了许多办法。用这些办法维持纪律,班级秩序比以前好多了。我不会开主题班会,又和学生们一起商量,大家帮我想出了提高班会质量的好办法。个别学生学农劳动时不积极,我和学生们商量出了开展劳动竞赛的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劳动积极性。
凭着商量的长处,我这个从没带过班的人,居然使班集体有了极强的凝聚力。后来,离开农村,到工厂,又回到学校教书,当班主任,我一直记着自己这一点长处,并努力发展这一点长处。
后来,当了书记、校长,我也是凭着商量这两个字,最大限度调动了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6年多来,大家齐心协力,使学校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不仅同自己的学生商量,给外省市的学生上课我也依靠"商量"这两个字,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8年多来,我给中苏边界的黑河市的学生上过课,也给南宁、桂林、广州、深圳的学生上过课;给西部城市乌鲁木齐、拉萨、兰州、重庆的学生讲过课,也给东部济南、南京、上海、厦门的学生讲过课。
应该说,给学生上课,要比向老师汇报教改情况复杂得多,困难大得多。
有一次,教研部门的一位领导跟我说:"魏老师,您把明天要讲的课文题目告诉我们,我们组织学生先预习一下,讲课成功的把握不是更大吗?"
"我从1981年9月起,讲公开课就从来没让学生预习过,这次也不破例为好。"
"那失败了怎么办?"
"失败了我也没负担,本来我就应该实实在在地向老师们袒露一个真诚的自我,露出缺点毛病,才能得到老师们的帮助。"
"您是没有负担,可是我们有压力呀。"
"为什么有压力?"
"明天听课的人很多,老师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最远的山区老师,用了3天时间,换了4次车专程赶到这里,倘失败了,我们组织者要受责备。"
在洛阳,老师们告诉我:"明天有1600人听课。"在武汉,是1900人听课,在哈尔滨,2000人听课。到郑州,马正老师告诉我:"明天在郑州大学礼堂的舞台上讲课,下面是2000个座位,票还不够分,在过道上又加了200个小方凳,听众2200人,刘副市长也来听课,不预习行吗?"
我心里比较踏实,原因在于我有"商量"的长处。
1989年国庆节,我到北京参加全国劳模会。刚到京,北师大张鸿苓教授和北京教育学院刘全利主任便到住处找我。"你给我们讲公开课吧!"我说:"事先不是说好到京后的第三天讲课吗?""第三天是给全市语文教师代表和教研员讲,上课的是普通中学的学生,今天下午重点中学的老师想听听你怎么给重点中学的学生上课。"
我说:"讲就讲吧,我现在正讲第三册教材,从中找篇课文吧。"
"不,老师们想听听你怎样调动刚入学新生的自学积极性,就讲第一册教材。"
"那我没带教材怎么办?"
"不要紧,下午到会场就有了。"
下午1:50,张教授给了我一本教材,我匆匆忙忙备了8分钟课,2:00进会场。上课的学生是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的学生。我便实话实说:"同学们,我上午10点多赶到北京,10分钟以前才拿到教材,没备好课就上课来了,怎么上,咱们商量着上吧!"同学们一听都笑了,学生愿意接触没有架子,和他们说心里话的老师。
"今天我们讲小说《最后一课》。大家说说学一篇小说,要完成几项任务?"同学们很热烈地发言。"好了,我们完成这样5项任务。""大家首先做哪件事?""60分钟完成5项任务行不行?""分析人物形象这项任务,是老师讲好,还是学生干部讲好?是大家讨论好,还是分头查资料好?"
实验中学的学生非常聪明,尽管我课备得不好,但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教学任务还是准时完成了。同学们都嫌时间过得太快,不愿下课,下课后团团围住我,问长问短,让我给签字……
在西藏,我给学生上完课,第二天,我要走时,学生们又赶来看我,送我。在乌鲁木齐,课讲完了,要下课时,学生一齐要求我压堂。在厦门上完课,学生喊:"老师,我们要求拖课。"我问:"什么叫拖课?"学生说:"拖课就是到下课时间也不下课。""原来如此,我们北方学生管这叫压堂。""咱们压堂多长时间呢?""老师愿压多长时间就压多长时间。"于是我便用十几分钟讲一讲人脑潜力开发的方法。
也有时讲完课刚回到盘锦,便接到全国各地师生的来信。安徽和四川听课的学生寄来了问候信,兰州的学生寄来了祝福卡……
于是有的老师问我:课前你和学生素不相识,到了讲台上师生才第一次见面,才宣布这节课讲哪篇课文。你是凭什么秘密武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和学生沟通了感情,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学生的理解与信任的?
其实,我真没有什么秘密武器,如果非要说有,那就是我这两个字的长处,多和学生商量。
一个当班主任的,如果凡事都和学生商量,一定容易成功。
商量,就不全是教师说了算,即使是我们的主张和办法都正确。如"我们应到客运站劳动"这件事,你用不容置辩的命令口吻,学生就不愿意接受。用商量的口吻呢,就好接受多了。再让大家商量商量劳动的好处,那么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就更高了。
十一 教师劳动的三重收获
尽管生活清苦,但绝大部分教师仍以为国分忧为荣,以为民吃苦为乐,情系祖国未来,心付颗颗童心,以自己的辛勤劳动表达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许多教师心甘情愿在这住房条件差、额外收入少、耗心费神的学校工作着,心甘情愿当这许多人都瞧不起的孩子王。
我属于愿意当教师的这一类人。这样,我们这些愿意教书的便常常聚在一起,谈我们这一行又穷又苦的事业中的乐趣,以激励自己更踏实、更认真、更有效地做好本职工作。
我觉得教师的工作尽管又苦又累,但又确实是一项很吸引人的工程,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劳动有三重收获。
1.收获各类人才。
农民劳动,收获粮食蔬菜等农业产品;工人劳动,收获钢铁机器等工业产品。
农民工人生产出了社会需要的粮食机器,看到自己生产的粮食机器服务于社会,满足人民的需要,于是产生幸福感、自豪感。
教师呢?教师的直接劳动对象是人。一个知识面很窄、各方面能力很低的娃娃,经过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的精心培育,就成了知识较丰富,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才了。看到自己培养的人才在工、农、商、学、兵战线上为党为人民做着实实在在的贡献,哪一位教师能不感觉到幸福自豪呢?
当然,人才的培养周期不像粮食、机器的生产周期那样短,那样很快就看到效益,那样容易引起领导者的重视。唯其如此,才更使教师产生一种为祖国未来而鞠躬尽瘁的历史责任感,产生一种更加神圣的自豪感与幸福感;唯其如此,才使教师不那么急功近利,而是培养了较为宽阔的胸怀、较为远大的目光和较为坚强的韧性,从而强化了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未来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观念。许多教师之所以爱自己的事业,就是因为他们爱自己的劳动收获--各类人才,他们爱看着自己培养的学生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他们爱想象自己正在培养的学生将来去实现自己的梦。
2.收获真挚的感情。
教师除了收获各类人才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收获,就是真挚的感情。
人都是有感情的,特别是学生时代培养的感情尤为真挚。师生的心与心之间的呼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学生便在心灵的深处回应:"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
年复一年,教师就像从一条河的岸边接一届届新生上船,用满腔热情和真挚的爱,把他们送到理想的彼岸,让他们奔向远大的前程。学生们不仅在船上时不断表达着对老师的满腔热情和真挚的爱,就在他们奔向远大前程以后,三年、五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以后还不断表达着这种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爱。公式可能淡漠,定理可能忘记,而师生之间培养起来的真挚感情,却常常经年累月不仅不淡忘,甚至会越积越深。有许多毕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同学不是相约重到母校聚会,去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吗。
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的提高,人类对衣食住行等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对感情的需要,对人际关系和谐,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尊重、帮助、信任、谅解的需要会越来越强烈,而教师的工作恰恰最容易使人的感情得到满足。有时候老师也批评学生,当学生咬着死理、脾气执拗起来时,也会使老师生气。然而一旦风波过去,学生明白了道理,明白了老师的一片善心之后,师生之间的情谊会愈加深厚。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他们甚至把读书时受到老师的批评也当成了感激老师的理由。
我曾和一些原来教书、后来改行从政的同志多次谈心,发现大家有一个共同的遗憾:失去了来自学生的那些激动人心的、纯真的感情。
我也曾见过不少这样的教师,有关单位请他们改行做行政领导工作,房子好,待遇高,可他们不为所动,偏偏眷恋着这又穷又苦的教师工作。问他们为什么这样,他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人活一生不能只为名利地位。我们教书惯了,把一片真情捧给学生,也感觉到学生一片真情对自己,这才是人世间最美好的。这里应该补上一笔的是,师生之间感情的交流是一种崇高的美。老师在对事业、对学生的奉献过程中也未希冀学生的报答;受到美好感情陶冶的学生,热爱的也不仅是自己的老师,他们更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事业,热爱生活。
3.收获创造性的劳动成果。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千差万别的,要做好教育工作,就得充分发挥创造性。正是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学识渊博,并且每时每刻都要开动脑筋,针对当时的情况和学生的差异,创造性地处理各种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随时都有科学研究的机会。
不要说学校、社会这样的大范围内有科研题目,单讲学校教育,单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就各有数不尽的科研题目。以学生的注意力为例,就能写出上百篇科研文章,诸如《男女同学注意力的差异》《一节课各类学生注意力的变化》《练习题设计对学生注意力的影响》《增强学生注意力的若干办法》……这用武之地该有多么广阔!
我之所以爱教书,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觉得教师从事的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它的每一段时间、每一处空间都有科研题目,都能有新发现,能看到学生中新的、积极上进的因素,能看到教师自己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潜能,还能看到环境中的各种有利因素。教书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总想,同一课书,能有上百种甚至上千种讲法。我们应该研究更科学的讲法,即使今天这种讲法比昨天科学,那也仅仅是向后看得出的结论。向前看呢,一定还有更科学的方法等着我们去探索研究。
这些年来,我边工作边探索研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了66篇文章,出版社先后出版了《魏书生教育方法100例》《魏书生语文教育改革探索》《魏书生教育文选》等书籍。另外,还出版了我主编的《中学生用功术》和我写的20万字的《语文教学探索》。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劳动确实有利于收获科研成果。
从研究的角度看教育,常看常新,常干常新,不仅能增加工作兴趣,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现在除了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并兼两班140名学生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外,还有不少社会兼职。许多同志问我,这么多工作怎么做,我觉得主要靠科学研究。从科研的角度去进行工作,就能调动教师及学生们的积极性,使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大家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去研究教与学,自然就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每个人都有不同层次的多种需要:衣食住行的需要,劳动、学习、研究、创造的需要,人际关系和谐、亲情、友情、爱情的需要,为他人、集体、社会尽责任尽义务的需要,追求理想社会的需要……不同层次的人对不同层次的需要的强烈程度也不同。有的强烈需要物质,有的强烈需要感情,更有的强烈需要追求理想。
尽管教师穷,不能满足人们物质的需要,但由于教师的劳动能有重要收获,收获各类人才,能满足人们为社会尽责任、尽义务的需要;收获真挚的感情,能满足人们感情和谐融洽的需要;收获科研成果,能满足人们研究创造的需要。所以,大部分教师还在穷苦的条件下,呕心沥血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
有人说,教师像蜡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其实各行各业的人,谁又能不像蜡烛呢?一个人来到世间,便像一支蜡烛点燃,燃尽自己是历史的必然,是大家都相同的。不同点在于有人只燃自己却不肯照亮别人,甚至去伤害别人,有人却想方设法去照亮别人。同样是燃尽自己,为什么不去照亮别人呢?照亮别人不是一种幸福吗?教师的职业恰恰是最有利于照亮别人的职业。从文化积累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上说,我们的理想社会,也是在人们的心灵不断地被照亮的过程中,通过无数心明眼亮的人去拼搏、去奋斗、去牺牲才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思考,教师工作的深远意义又远不止上述的三重收获。
当然,在教师现有待遇较低的情况下,仍然有大部分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是一个方面。话说回来,另一方面,教师待遇也确实需要提高。好在国家已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我们相信政府会创造条件,尽最大的努力提高教师待遇。
十二 读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书能提高工作效率
刚当班主任的青年人没有经验,要做好工作,提高效率,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读几本关于班主任工作方面的书。这些书,一般都是有经验的班主任十几年、几十年工作的总结,有的是人家毕生心血的结晶,从他们的成功中我们学到经验,从他们的失败中,我们吸取教训。他们用过的许多方法,我们也能照着用;导致他们失败的做法,一般情况下,我们也不可取,即使硬要试一试,他们的失败也告诫我们用起来要谨慎小心,以免重蹈覆辙。
这些年,我读过十几本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书,其中看的次数最多的是《班主任》这本书。
这本书是前苏联恩·伊·包德列夫编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1955年莫斯科俄文第二版译出,于1956年9月出版,到1980年3月第10次印刷时,已印了156700册。全书共30万字。
这本书分为10章。
1.班主任的作用和任务。
2.研究学生。
3.班上学生集体的组织和培养。
4.班主任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工作。
5.班主任培养学生自觉纪律的工作。
6.班主任与本班少年先锋队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的协同工作。
7.学生课外活动和公益工作的组织与进行。
8.班主任对学生家长的工作。
9.工作的计划和考察。
10.提高班主任的业务水平。
10章共分为46节。
如第1章又分4节。
1.青年一代的共产主义教育是苏维埃学校最重要的任务。
2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教育和教导工作的组织者。
3.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基本任务。
4.对青年一代的教育者--班主任--的要求。
又如第4章班主任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工作,编者分为5个小节。
1.争取达到优良的学业成绩是班主任最重要的任务。
2.班主任为了提高班上学业成绩对学生集体进行的工作。
3.班主任为了提高学业成绩对本班个别学生进行的工作。
4.班主任对科任教师进行工作的内容和形式。
5.班主任在提高学业成绩方面对家长工作的组织和内容。
我觉得这本书写得最好的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工作这一章。这一章的第二、三节我反复看,并加了批注,许多话下面加了着重号。例如,下面这些句子给我以多方面的启示。
班主任力图使学生为了提高知识质量和对学习的自觉态度而斗争;他力图在儿童集体中,形成有关学习的一些原则性问题的舆论。这样的一些问题是:对待学习的责任心,学生的互相帮助,消灭考试时偷看夹带的现象,消灭在考试时暗示和抄袭的现象。在班上对那些学习上的懒汉和那些只是珍惜自己的知识而不愿意帮助同学的学生形成不妥协的态度。
举行班会的经验证明,如果有关学业成绩的问题是由学生自己来讨论的话,那么,会议的效果就会大大地提高。
常常说明学业成绩问题的墙报,对形成舆论来说也有重大的意义。墙报是培养对本班学生成绩的集体责任感的许多种手段之一。
谈到学生中的友好帮助时,应该着重指出这种学生共同工作的形式,不仅对成绩不好的学生有益处,对成绩好的学生的益处也不小。
优良成绩的获得多半由学生是不是爱好学习和他对学校的学科有没有兴趣来决定的。
有经验的教师在工作中采用各种方法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爱好,其中的一种方法是游戏。
成绩不良的最普遍的原因是,有些教师的教学水平低,由于往年的教学大纲使学生的知识当中有缺陷,学生不善于独立而系统地工作,对学习缺乏责任感。学生学业成绩落后有时是由于家庭环境不好和患病的原因。
如同这本书第二版序言所说:"本书作者在研究和总结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班主任工作的内容、组织和方法等许多最重要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由于这本书出版于1956年,以后又多次重印,在此期间,国内又没有更完整、更系统的篇幅超过它的班主任研究的专著,它便在我国班主任研究领域占有了近30年的统治地位,我国班主任工作研究,我国许多班主任的工作实践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它的启示与影响。
我愿意向青年班主任介绍的第二本书,是前苏联B.M.科罗托夫等编写的《中小学班主任手册》。
这本《手册》由前苏联教育部组织编写,前苏联教育出版社1979年出版。
《手册》着重介绍了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及教师如何根据这些特点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并推荐了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形式。
《手册》由李兴汉等人译成中文,1982年2月由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出版,一次就印了12万册。看来,11年前,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的同志便有了较强的市场竞争意识。
这本书共分为5章25节。
第一章,关于班主任工作方法。
第二章,关于现代学生的个性和普通学校教育活动的总任务。
第三章,普通学校一至十年级学生教育的内容。
第四章,全校性教育活动的示范形式。
第五章,学校、家庭、生产单位和社会团体联合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
其中第3章分为8节,分别介绍了一至三年级、四至六年级、七至八年级、九至十年级学生的基本特点和教育任务,以及教育活动形式。
第4章分为11节,介绍全校性教育活动的示范形式:全校性集体的组织机构及其组成--固定性和临时性团体;全校性集体的内部关系及校外联系;参加普及中等教育的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发展求知兴趣;参加社会政治活动;高年级学生的社会公益劳动与培养他们职业兴趣;确立共产主义道德、纪律和文明行为的准则;参加军事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提高审美修养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参加体育锻炼,开展体育活动和旅行活动,搞好卫生保健教育;树立和保持学校传统;学生的暑期活动。
第5章有6节:提高家长的教育学修养;学校和班级家长委员会活动的示范形式;小区委员会活动的示范形式;住宅、街道、村镇公众委员会活动的示范形式;改进学生家庭作业的布置工作。
这本书共17万字,244页,除了80页的附录外,164页的正文中有106页是第3章,即一至十年级学生的基本特点和教育任务,教育活动形式的内容,这显然有助于班主任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的一般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手册》提出了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教育任务。
谈到七至八年级学生基本特点时,《手册》中写道:
七至八年级学生是少年后期,他们的求知欲、才能和创造性都有了很大发展。
这个年龄的少年的兴趣已超出所学课程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越固定。他们不只是对科学发明、文学、医学、技术和艺术上的有趣事实发生兴趣,而且试图对这些事实进行思考,对它们作出自己的评价。……如果少年兴趣得不到大人的指导,那么,这些兴趣就会沿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变成无谓的消磨时间。
他们道德品质的实质和周围人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对个人的品质和自我教育的必要性的认识,要比五至六年级学生深刻得多。
升入八年级的少年,开始认真思考选择职业的问题,因此他们的学习兴趣将发生变化。
一般地说,学生在少年后期已经懂得如何用适当的方法来从事脑力劳动,但是他们并不总是运用这种方法。学生在少年后期往往宁肯劳动而不愿休息,即便休息的条件极其优越,也是如此。
《手册》还较细致具体地介绍了各个年龄阶段中小学生的特点,这便提高了教师认识学生一般特点的效率。
《手册》的附录用了80页,即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附录共有10方面内容。
1.普通中学条例。
2.评价学校工作的标准。
3.普通学校学生公益劳动的组织方法。
4.普通学校学生暑期活动章程。
5.普通学校学生体育章程。
6.组织和开展普通学校学生行军、旅行、游览工作细则。
7.关于正确安排教学教育工作的建议书。
8.中小学学生标准守则。
9.评定普通中学学生品行的细则。
10.对学生实行奖惩措施的意见。
我自己感觉这本《手册》较之《班主任》较少一些理论的演绎,较少一些不说明问题的议论,其实用价值更大一些。兼之两者的出版相距24年,显然《手册》的时代色彩更浓一些。
我国也出版了一些班主任工作经验专辑和怎样当好班主任一类的专著,也有《班级教育管理学》等理论性较强的专著,在我书架上放着的国内十几本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书中,我觉得实用性最强的是《新编中学班主任工作指南》。
这本书由辽宁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的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合作编写,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审阅了初稿,提出了修改意见,拟定并题写了书名。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理事长、教育界的老前辈于北辰同志撰写序言。1988年5月,这本书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新编中学班主任工作指南》全书共五编,第一编为班主任工作总论;第二编为思想政治教育指导;第三编为学习指导;第四编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指导;第五编为生活和课外活动指导。
这本书广泛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美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立足于中学班主任工作实际,着眼于当前中学生的现状,力图反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以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给中学带来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寻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这本书五编共80个问题,第一编9个问题。
1.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2.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
3.班主任的工作原则。
4.班主任的思想和道德素质。
5.班主任的能力及其培养。
6.班主任的性格及其修养。
7.班主任同校长、科任教师及其他方面的关系。
8.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9.班主任工作的评估。
谈到班主任的任务时,书中写道:根据我国教育方针的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班主任的基本任务。
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工作内容繁杂,概括起来主要的工作任务有如下6个方面。
1.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搞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3.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4.指导学生团队活动。
5.指导学生课余活动和业余生活。
6.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这些任务的提出比起40年前苏联所出版的《班主任》的五方面任务,多了一个方面,在表述上也更简洁,更符合我国国情。
单独将班主任工作原则列为一节,也是本书和以上介绍的两本书不同之处。《新编中学班主任工作指南》提出中学班主任应注意6个原则:目的性和方向性原则;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塑造教育与改造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持续性与整体性原则。中国另一本班级管理的理论著作更进一步概括出八项原则,看来,善于概括出一些原则,是中国某些研究者的特点。
有的中国研究者,论述班主任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时,提得高而又高,玄而又玄,不仅我这样的人做不到,优秀班主任做不到,其实连现任的国务院总理也达不到某位专家提出的班主任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新编中学班主任工作指南》中所提班主任应具备的四种能力就比较实在,书中提出的四种能力是: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教育学生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学能力。
谈到班主任应具备的性格时,这本书写道:现实生活中的教师,包括班主任的性格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只能对班主任的性格提出一些基本的要求。1?郾班主任性格的情绪特征应当是稳定的,含蓄的,不是易暴易怒的,喜哀无常的。2?郾班主任性格的意志特征,应当具有坚韧不拔、百折不回的特点。3?郾班主任性格对现实态度的特征,指人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譬如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对自己、对工作、对学习的态度等。班主任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的主要特征应当是正直、诚实、富于同情心、敢于伸张正义等。班主任对自己的态度应当是自信、自强、自尊、自爱,并能严于律己。班主任对工作学习的态度应当是勤奋、认真、细致,并且富于首创精神。这些提法,我感觉既不苛刻,又不是轻易便能达到的。
其余几编所提的一些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我也感觉比较符合实际。
我建议青年班主任能看一看《新编中学班主任工作指南》这本书。
另外我还想简单介绍一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和技巧》这本书。
这本书由日本杉山正一等4人编著,日本东京、神奈川、崎玉等5个都县的30余所小学的优秀教师和校长参加执笔。1970年首次出版,连续再版9次,在日本,是一本颇有影响的教育专著。耿申将其译为中文,1990年6月由职工教育出版社出版。
全书11万字,分为4个部分:1.学生和班级;2.学生和学习;3.学生和家庭;4.班主任咨询室--苦恼、忠告、建议。
全书70余个题目所包含的内容,所展示的画面,既亲切生动,又实际中肯,读后给人以启示和鼓舞,引人在工作中去探索和创造。
杉山正一是日本著名的小学教育专家,他长期担任教师和校长,几十年从未离开过教育第一线,他编的这本书可读性很强,使人读起来既感觉轻松,又产生联想,受到启发。
这本书第一部分学生和班级中第四个题目《指导交通安全的方法和技巧》,作者写了3点方法和技巧:1.学会沉着镇静;2.过人行横道的方法;3.防止乱跑的指导。
单是学会沉着镇静,作者便讲了4种可操作性很强的方法,现把第一种方法,全文照录如下。
我们班里正在搞"猜猜30秒"的游戏。等学生做完回家的准备,对他们说:"闭上眼睛,呆30秒钟。估摸到了30秒时再睁开眼。""现在闭眼,好,开始。"老师边看着表边说。
开始时,大多数孩子还不到10秒钟就睁开了眼。"哎呀,还不到啊。真长啊!"他们吃惊地说着。但反复几次以后,就比较准了。
不过,做这个游戏可不是为了教学生如何判断时间,真正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心里平静、沉着。小学生往往一到放学时心里就乱了起来,所以要设法让他们安心下来,安安全全地走出校门。
对于孩子们来说,让他们做这个"猜猜30秒"的游戏,要比对他们说"要平静、沉着"更为有效。而且孩子们很高兴做这种游戏。
又如第四部分。在《车上学习》这篇文章是这样写的:
当班主任很忙,得会巧妙地挤时间学习。
乘公共电、汽车上下班的老师,完全可以利用车上的时间钻研教材或读书。比如单程乘车30分钟的老师,每周在车上的时间就有6个小时,一年约有250个小时。按每周6小时算,一年就有41天半的时间可用于学习。建议老师像下面那样把这些时间利用起来。
①拟订一天的计划--翻阅手册,拟订当天的计划,记些要对学生讲的话什么的。一天的生活由此可以过得很有秩序。
②读专业书籍--作长期的计划,有效地利用车上的时间通读《教育学全集》《日本历史学全集》等专业书籍,会得到很好的收益。
③读丰富自己性格的书--从日本文学全集、世界文学全集一直到流行的文学作品等,都是阅读的对象,自己的性格修养会大大丰富起来。
④读杂志--读各种各样的杂志,以丰富自己的知识。
⑤从车窗外寻找话题--例如用这样的话作为上课的开场白,会使上课的效果更好:"今天我在电车上看到路旁农民正在插秧……"
这本书提到的方法和技巧,写得都这么具体,这么生动,使人读了,立即就能产生试一试的欲望。
读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书还可以比较着读,即同时看三四本,看它们的内容提要,看它们的目录,看它们的共同点。往往几本书都反复强调的问题,我们在工作中就一定要注意。共同点记得清,理解得透了,对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就记住了,用来指导实践,当然容易成功。找出了共同点,就更容易发现每本书的特点,这些独特之处即使不能直接应用于我们的工作实践,至少也给我们以启示,激励我们在工作中更有独创性,引导我们创造出有特色的、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班级管理的方法。
十三、遥 答《致魏书生老师的公开信》
看得出来,后面所附的这封信,是我1993年1月18日上午在宁夏银川体育馆讲课之后收到的。
我只记得当时很多教师围着我签字,一位老师把信塞给我,我仍在包围之中,接过信,没顾上说一句话,他便走了;我仍埋头往接连不断地伸过来的日记本、教案、纪念册上签着字。
在宁夏只有两天,两个晚间都是夜11点多才送走客人,然后还要准备第二天的课,还要签白天没签完的字。这封信,在19日讲完课后,我乘上晚间返北京的44次列车时才看。这位教师结尾不署名,不想让我回信,惟恐耽误我的时间,我被他那颗善于理解别人的心深深打动了。他越是理解我,怕耽误我的时间,我越是想见到他,同他进行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这些年来,在全国各地讲学,经常收到一些教师塞给我的热情洋溢的信,许多信,结尾也写着您时间紧,请不要回信--你的一位同行。
面对这些信,我有一种负债感,有一种愧疚感。
这些信,将我拽到高远辽阔的太空角度,看待宇宙,观察人类,分析教育,审视自己,于是将万事万物的巨大联系看得较昨天更为清晰。
这些信,将我拉到悠长茫远的历史角度,衡量生物,评价文明,比较学校,规划人生,于是将大小事物的价值估算得比昨天更切合实际。
这些信,如同激人上进的能源,现实中,困难前,缺少动力时,读这些信,便使我既感到自身的微不足道,无需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又觉得自身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应该还有不止一百种、上千种超越自我、战胜困难的办法。
这些信,使我发现了新的研究方向与领域,更使我看到了自身的弱点与不足。
十几年来,我收到一万多封署名的、有发信地址与单位的信。地点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也有的来自日本、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来信的人有长辈,有亲人,有熟人,有同志,有同学,有朋友,有领导,有学生。其中一多半是素不相识的人写的,他们中有工人,有农民,有战士,有军官,有干部,有售货员;有在各级各类学校教书的老师和在校的学生,还有学生的家长。信的内容有嘱托,有教导,有期望,有指示,有建议,更多的还是让我给寄书,寄文章,寄物品,寄稿件。让我回信谈工作,谈学习,谈家庭,谈生活,还有的让我给写序言,改书稿,评作文,批作业。有的信中问:"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孩子有病怎么治?""孩子待业该帮些啥?""学会了赌博怎么改?"
收到这些信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相识的和不相识的都把我当成知己,当成朋友,我感到十分高兴,更多的还是惭愧和不安。我没能够一一满足来信者的要求,有一封信言恳词切写了5000多字,我于接待数百客人时收到,才匆匆给人家写回三四百字。有时工作有规律,比较轻松时,陌生人的无关紧要的、可回可不回的信也写上几封寄去。赶到忙得忘记早晚,被人家拉过来拽过去的时候,有的老前辈的信,居然也忘了回。我最忙的还是新年前,事越多,熟人的、学生的信越多。我便早早写一些明信片,一寄就是几十封。
更多的时候,我还是忙于眼前非做不可的工作:讲语文课,管理班级,管理学校,接待全国各地的客人,接受各层次、各部门领导检查、听课、采访、座谈,还得抽空写几封回信。再加上外出开会,一些信明知该回,就是没时间。一次我到武汉开会十来天,到家后桌上堆了130多封信,校内别的工作又攒了一大堆,又有许多外省客人在校等我,有的已等了8天,还有一些家长找我办事。面对这种情况,看信都要挤时间,回信就更困难了,只好推到明天再看,明天再回。其实明天还有明天的事,那么多新的信要来,新的工作要做,更多的客人要找我。十几年前,我便盼望能有工作量少一些的日子,盼的结果,是工作越来越多。
近十年来,我想了一些处理来信的办法,但最终都需要时间,而我这个时间的乞丐缺的就是时间。明知对不起人,眼睁睁地没有办法。
许多事我都能用乐观的态度去对待,但对不起人这件事,却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我乐观起来。我在许多场合,为不能回信一事做过检讨,请求谅解,并提请不相识的同志不要再给我写信。
现在,我愿借答宁夏中卫这位青年教师的公开信的机会,再一次向我没能及时复信的老师们、朋友们检讨,请求谅解。我整日忙于教学、党务、校务、接待、作文、应酬,加上名目繁多的社会兼职的任务,如此处境,如此之身,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我愿借这次机会,再一次请求不相识的同志们不要再写信来。不是我不喜欢读这些给我以多方面教益的信,而是怕没时间回信,对不起那些在信中给我以热情鼓励、真诚指教的同志和朋友们。
我将会以更高效的工作方式回答信中的期望。
我将会从更深的角度去观察,改变自我与学生,以更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献给在信中给我以多方面关怀的老师们、朋友们。
【附】 致魏书生老师的公开信
我们敬爱的魏老师:
您辛苦了!您终于来了,让我们用宁夏人的直爽厚道来欢迎您!谢谢您让我们这些足不出户的学生看到了您,听到了您;谢谢您将书生的春天浩浩荡荡地带给了冬天里的书生们!
您的工作证明了我们中国教育是大有希望的人类智力开发工程,也给我们中国书生带来了金贵的骄傲。您凭着人民发给您的通行证--合格的人民教师,不需仪仗地来到了人民心中,这使我们视您为严师,更视您为亲爱的同志,可靠的朋友!
我们有许许多多个问号和叹号要向您尽述。我们渴望着您的伟大和可爱,因为这将意味着我们的伟大和可爱,也会意味着我们祖国母亲的伟大和可爱。这并不为什么,只因为您和我们都从事了塑造我们的祖国儿女灵魂和祖国未来的事业。
让自己成为一个硬邦邦的中国教育改革家和中国语文教学改革家以催生更多的改革家,来振兴中国教育,这是时代和人民赋予您和您的同志们的神圣而艰辛的使命,而您又责无旁贷、当仁不让地挑起了它。那么,他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学识、才能、修养呢?我们从您身上得出了这样的初步答案:
1、对人类、对祖国和对教育的爱,这应是一种成为固有属性的爱。
2、对教育教学规律及其艺术的发现和把握的能力。
3、对人的哲学理解和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了解,对美好的人类未来社会的建设性构想,坚信这个社会能通过教育而由人类自身建成,并用这个社会的建设者的标准来观照教育的今天。
4、具备良好的中国文化修养和真正的中国精神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武装。
5、较好的语言,尤其是中国语言的理解和修养。
6、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近乎极致又科学地发展为一种毅力和殉道者的快乐。
7、是一位伟大的凡人,自身有吐故纳新的认识--评价系统。
假设马克思是空前伟大的象征,那么现在虽不能保证自己最终也成为马克思,但至少要相信,我们能像1/n2(n≠0)值无限地趋向于零一样地趋近于他。也许,您有一天会发现,您实际已经成了伟人,但您同时又发现自己确实比以前更渺小了--这样或许并不消极吧!
那么请让我们和您接着思考,中国现在的教育应该对21世纪的中国承担什么责任?
固然我们需要能有助于早日实现四化的人才。但假如四化已经实现了,又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继续建设、保卫、管理我们强大的现代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呢?
我们的母亲决不会被因极少数儿女成为优秀人才的快乐而掩盖了多数儿女不能成才的悲哀。当我们把自己自觉地置于祖国历史与未来的交*点上思考时,我们学生的高升学率的名声又值什么呢?我国的高级科技人员的绝对数已接近或超过了美、俄,可是我们广袤国土上的大多数的水平呢?全国有1.2亿多文盲,每年有几百万失学儿童少年,还有一千多万新生公民……是什么力量使智慧的中国人不惜以多数人成为教育高炉中的废渣而维持少数人接受和实现高校教育的权利?这是因为我们中国人的历史感太重太重,以致更容易变成压力而不易转化为动力了吗?
我们的教育如果不能为中国培养出能吸纳包括资本主义文明精华在内的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胸襟和肠胃,如果不能培养出中华文明精华和人类文明精华的热爱者和传承者,如果不能成为增强民族自强和生存的工具,不能成为改造中华民族传统性格的利器,不能造就中国的思考者--新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那么,中国教育就只能痛苦而耻辱地被宣告为失败而遭谴责,我们这些中国书生们也该接受公审!
而这一切目标实现的历史的和逻辑的起点就是:让我们先成为我们所要培养的那种人,让我们这一代和几代中国书生们先酣畅地经历灵魂火熔的痛苦体验,获得新生后对伟大的中国生命活力的深切感受。
这样,文明历史,历史文明,文革,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苏霍姆林斯基们,钱梦龙们……仿佛世间的一切都成了您的思考力所统摄的对象。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们深切祝愿您早入不惑之境!但并不要您那么快跨过不惑之年!您的事业,我们的事业,我们祖国交给我们儿辈的事业,都还需要您的以及别人的探索啊!老师,别累坏了呀!
这样看,您领我们所探索着的教改事业,只应该是一条趋向于无穷美的滚滚奔流的无限的大河,您所献身和倡导的教改事业,应该是一种充满民族智慧的希望而又塑造民族智慧的希望的事业。如此,目前您还只领我们,不,您还只和我们完成了这一伟大乐章的第一部--对教育教学规律、艺术的剖理璞玉似的发现和质朴的运用,这还基本上是以方法论的方式体现出来的。利用规律的方法总是比方法所体现的规律,比体现规律的理论带有更多的历史局限性。"可是真理的光芒又是那样地明亮,哪怕只是一线,也会照亮整个旷野!"
我认为智能计算机通译技术,人脑及人体潜能研究与开发的长足进展,将会使我们发现并不能轻易怀疑我们古老端庄美丽的汉字汉语的青春和潜在青春。表意的汉字汉语也许会对现代人类的智慧训练开发起到比先前的估计更大的贡献。如果从这点出发来观照我们现今的中国语文教学,也许会使我们更多一份时间的紧迫感和事业的自豪感。而在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的语文教育史中,透过那些言简意赅的零散的教育教学格言,透过那些质朴的如今备受指责的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又会揭示出什么样的汉语教学的独特规律呢?另外,作为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的释迦牟尼和耶稣,在他们著作的传道善行和活动中,又有多少用来探明教育的金矿呢?宗教可以认为是让人具有某种人生信念,并具有维持和实现这种信念的虚幻的精神力量;教育就是让人具有某种现实的人生信念,并具备维持和实现这种信念的物质化力量。就其确立信念这点来说,宗教和教育是有相通之处的。您说是吗?
魏老师,您还很忙,我不能再往下写了。您对我们的爱使得您能放弃您43岁的春节,我们是何等地荣幸,又是何等地不安!桂芹嫂子好吗?塞北的雪花想着她。请转告嫂子,魏老师有她这样平凡而伟大的妻子,这是我们教师的光荣和自豪!小魏星乖吗?把他带来该有多好!老师,我们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您的事业,我们知道,那对您是花的土壤、鸟的天空、鱼的海洋!如果说,爱我们是您的天性,那么,热爱您,就是我们光荣的责任!老师,别忘了,我们在翘首注视着您在我们家乡的成功!
此致
敬安!
宁夏中卫县一青年教师  
1993年1月17日夜至18日晨  
对不起,我得出您的教改还更多的表现为方法论这一结论,是在对间接材料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得出的。今天,我发现了您较之于7年前的成熟和深沉的对文革和中国畸形社会现实的沉默的愤怒。
我决不想让您给我回信,所以不署名,请接受我的渴望交流的心吧,魏老师!
1993年1月18日评课时
第二章 学生应是自身的主人,是班集体、国家、社会的主人
用孩子心灵深处的能源,去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显然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我不会教书,是学生教会我教书;我不会改变后进学生,是后进学生帮我教会了怎样教后进学生。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
一 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学校、班集体决不是制造统一型号、统一规格的升学零件的机器。学校、班集体是将学生载向远大前程的渡船,是培养学生生命的幼苗在合适的阳光、土壤、肥料、水分中长大的园地,是学生走向社会各个不同岗位的实习场所、实习小社会,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培训基地。
班主任应研究国家规定的学生守则,大而言之,还可研究外国学生守则,然后再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提出某些更具体、针对性更强、可操作性更强的要求。
我国教育部1981年8月颁布的中学生守则如下。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准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2、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3、专心听讲,勤于思考,认真完成作业。
4、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娱活动。
5、积极参加劳动,爱惜劳动成果。
6、生活俭朴,讲究卫生,不吸烟,不喝酒,不随地吐痰。
7、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国家法令。
8、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
9、热爱集体,爱护公物,不做对人民有害的事。
10、诚实谦虚,有错就改。
前苏联《中小学班主任手册》中所载中小学学生标准守则,分为三个阶段,即一至三年级,四至八年级,九至十一年级,现摘录后两个阶段标准守则如下。
四至八年级
1、顽强地掌握知识,努力学习和工作,在课堂上要注意听讲并积极发言。
2、在学校和家里从事有益的劳动。在完成劳动任务和实习作业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的社会工作。
4、爱护公共财物,保护大自然,注意清洁。
5、参加体育运动,遵守个人卫生规则。
6、在课余时间从事阅读、技术创作、艺术创作及正当游戏等有益的活动。
7、珍惜自己和别人的时间,遵守作息制度。
8、模范地遵守纪律。要谦虚,有礼貌,亲切待人。穿戴整齐。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9、尊敬父母,帮助他们料理家务。
10、认真执行教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的一切指示,以及学生自治机构的决定。
九至十一年级
1、顽强和坚持不懈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和自修技能。
2、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作好自觉选择职业的准备,在完成劳动作业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积极参加本校、本市和本村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生活,积极参加学生自治会活动。
4、爱护人民财产,为祖国创造自然财富。
5、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时刻准备保卫祖国。
6、掌握现代的文化和技术,发挥自己进行各种创作活动的才能。
7、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遵守时刻,学会正确组织自己的劳动。
8、遵守社会主义生活准则。给低年级同学作出文明行为的良好榜样。对不道德的和反社会的行为持不容忍态度。
9、关心学校全体人员的团结。爱护和发扬学校的好传统。做一个有原则性的和正直的学生。
10、尊敬父母,经常关心所有的家庭成员,帮助他们料理家务。
11、尊重教师的劳动,遵守和积极支持教师的要求以及学生自治机构的决定。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87年1月30日,刊登美国学生品德规范准则(摘自《新编中学班主任工作指南》)。
到目前为止,在所有的学生品德规范准则中,受到最好评价的是由美国迈阿密大学雷欧·克里斯顿教授制订的21条学生品德规范准则。
1、明确自律的重要性,把自律作为动力,去做我们认为应该做的事,即使我们不愿意。
2、做到值得信赖。这样,当我们说要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时,别人能相信我们。
3、讲真话,尤其是在讲真话对自己不利的时候,更要这样做。
4、一生中,在所有的问题上都要诚实,包括在工作上和与政府的关系上。
5、独自一人时,要有勇气;当有人要我们做自己应拒绝做的事时,要顶得住压力。
6、不要矫揉造作,弄虚作假,但要显示出自己最佳的自然状态。
7、用不侵犯他人权利的正当方法达到个人和集体的目的。
8、在注重道德行为的场合,大胆地表现自己。
9、要有勇气承认错误。
10、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认识到,虽然求胜的愿望很重要,但赢得胜利并不是最重要的。
11、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谦恭有礼,包括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12、要像自己所希望受到的对待那样对待别人,确认这项原则适用于所有的人,不分阶层、种族、国籍和宗教信仰。
13、认识到没有一个人是生活在真空中的,那些看起来纯粹是属于个人范畴的行为,实际上常常会影响到自己周围的人或影响到所处的社会。
14、牢记我们身处逆境时的表现就是对自己的意志和是否成熟的最好考验。
15、不论干什么工作都要干得出色。
16、爱护他人财产--如学校财产、企业财产、国家财产、公有财产。
17、遵守法律。与法律相抵触的行为必须是非暴力的,而且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18、尊重言论自由、新闻出版自由、集会自由、宗教自由和进行正常法律活动的民主权利。认识到这个原则适用于我们所憎恨的演讲、我们所讨厌的团体和我们所鄙视的人。
19、养成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习惯,制止那些有害于达到这些目标的活动。
20、避免产生性早熟的经历,形成与家庭生活准则相适应的对性的认识。
21、认识到人生最重要的问题是自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将具有的性格和道德品质。
参考国外学生守则、要求,结合许多人从校门走入社会之后的实践,思考学生们将要面对的信息量极大,比昨天竞争更为激烈,比昨天更文明、更繁荣、更民主的现代社会,我除让学生遵守我国教育部规定的中学生守则之外,还对我们班学生提出了如下要求。
1、辩证地分析自己。
看到自己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尊重并忠实于自己真善美的观念,对自己负责任。做自己的主人,有战胜自己假恶丑的能力。牢记自胜者强。埋怨环境,天昏地暗;改变自我,天高地阔。
2、尊重别人,对别人负责任。
从对别人的尊重、理解、帮助、关怀、爱护、谅解中,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理解、帮助、关怀、爱护、谅解;从对别人的尊重帮助中获得人生的快乐,从和别人融洽和谐的相处中感受人生的自豪与幸福。牢记人心与人心之间等量交换的定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意欲,尽施于人。
3、尊重集体、国家,对集体、国家负责任。
时刻想到自己既是集体、国家的一个成员,也是集体与国家的主人,决不能对集体、国家抱冷漠无所谓的态度。越是以集体、国家主人的身份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个人的潜能越能得到发挥,个人能力增长也越快。牢记为集体、社会做的实事越多,人的能力越强,才智越广。
4、充满信心。
即使失败一千次,也坚信下一次的努力是走向成功。
5、意志坚强。
有经受失败、打击、挫折、逆境的心理准备,真的遇到失败、打击、挫折、逆境能不退缩,不屈服,将此看作磨练自己的机会。
6、胸怀开阔。
不陷入鸡毛蒜皮的斤斤计较之中,更不陷入窝里斗的怪圈,大事清楚,小事糊涂,有吃亏思想,有容人之量。
7、除关注学校生活、教科书学习外,对社会、对世界的问题有较广泛的兴趣。
善于从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的广阔信息海洋中,搜集有助于自己学习的教材、有助于自己勇往直前的信息。
8、能做实事,有潜心实干的精神。
在没有更理想的实事可做时,先潜心做好眼前的、手中的实事。手中的实事虽不是最理想的,但一定能做成同类事中最好的。
我是泛神论者,泛神圣论者。每个人都有无穷无尽的潜力,倘挖掘得当,都能很神奇。每项有利于人类的工作都是神圣的,倘用一种神圣的态度去对待,去做,一定能将这工作做得很神圣。种地、养猪可能创造神圣的业绩,做工、当兵也都是神圣的岗位。教书、科研、经商、当官、写作、摄影、唱戏、踢球,如若用神圣的态度,
全身心地投入,就会发现工作的神圣、工作的乐趣与幸福。从小养成踏踏实实、潜心实干的品质,进入社会无论为民为官,还是务农种田都能处之泰然,都能做得出色,都能使人觉得他的工作有一种神圣感。
总之,我们要全心全意,不遗余力地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 注目国外科技动态
"批林批孔"我也挨批时,深感国内政治的黑暗,我便转移学习的兴趣,找了一些技术书来读。我研究车、钳、铆、电、焊、铣、刨、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规程,研究钢材,研究刀具。那一年我订了一份《国外科技动态》杂志,读过之后,眼界大开,一时间有站在云端里看一些政客们拼死命地窝里斗、互相咬得头破血流的感觉,也有一种看他们就像看蛐蛐你死我活地咬架的感觉。世界这么大,决不能被这些窝里斗专家们愚弄了,该认真研究点实事,研究点技术,将来总是用得上的。
从那时到现在,快20年了,我每年都订阅《国外科技动态》这一杂志。这一杂志以科学技术各领域的新进展、新趋势以及有关科学技术的述评、展望和预测为报道重点,也注意报道一些重要国家和地区科技政策的变化,大型科技项目与规划的制订与实施。某些重要的科研机构、重要科学人物也有选择地给予介绍。这本杂志还特别注意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和经济、科技与教育以及各学科间交*性内容的报道。
我非常喜欢杂志中的《科技前沿》与《技术实力与对比》专栏,
学生们则喜欢《科技信息》专栏。
每期杂志收到后,我挑自己感兴趣学生也感兴趣的栏目,在语文课堂上介绍。有时原文照读,学生复述,分析结构内容,回去后整理成文,有时把文章中适合于学生了解的部分讲给学生听,供学生讨论。
每次讲《国外科技动态》,学生都显示出极浓厚的兴趣,这样做也弥补了教材因受出版周期限制而离现代社会较远的不足。
如该杂志刊登的《1991年重大科学、环保新闻》一文,我给学生介绍后,学生们深深被人类科学的巨大成就所鼓舞,从而产生了极大的学习积极性,也使个别学生受窝里斗流毒毒害而产生的好琢磨人的心理病灶得到了科技之光的照射治疗。
这篇文章写道:1991年已经过去,美国《时代杂志》回顾了这一波涛汹涌的一年,列出了科学及环保方面的重大新闻,从而使读者能对1991年的大事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重要科技发展(摘要)
1、布基球。乃是由60个碳原子形成的圆球状碳分子,它与金字塔形的金刚石和六角形的石墨迥然不同。科学家们相信,它能发展成小型滚珠轴承、轻若鹅毛般的电池及只有一个分子般粗的超导电线,其潜在价值无可限量。
2、聚合酶连锁反应。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却非常重要的遗传工程发现,只要在一个脱氧核糖核酸中加入聚合酶,用不了几小时,它们便会繁衍数亿一模一样的复本……
3、廉价太阳能。1991年光电研究进展十分神速……试验成功了一种革命性硅圆球太阳板,将获取太阳能的成本降低了50%……
4、庞大的并联超级计算机。新一代超级电路允许一千人同时联合操作。麻省一家电子计算机公司开发了一部极为巨大的数字处理机,一秒钟能处理两万亿个数字。
5、手提式计算机。这种计算机愈来愈轻巧,不但变得如手提书写板那样薄,而且无需键盘也能操作,只要用笔直接在计算机屏幕上比比画画就行了。
6、4600年前的古尸。一具属于石器时代晚期一名登山者的尸体,
原封不动地躺在冰封的阿尔卑斯山……这是考古学的一大发现,又是低温科学的最佳宣传品。
7、禾田上的神秘怪圈。英格兰南部一块禾田上的神奇圆圈和错综复杂的线条,一直引起阵阵疑团。是外星人的杰作?是不明飞行物的降落地点?都不是。它们是两名年老的英国风景画家"闹着玩"的后果而已。小报从此可以停止杜撰故事了,科学家也不必再为此苦思冥想了。
环保要闻
1、南极洲条约。原本一片白皑皑的南极洲已被油污垃圾搞得乌烟瘴气。24个国家已签订一项条约,50年内严禁在这片洁白的陆地上采矿。
2、经过再三试验及分析已证实,一些有毒物质如石棉及放射性氡气的毒性,不像先前想象的那样猛烈。
3、在国际政治及道德舆论压力下,日本终于同意于1992年底放弃漂网捕鱼。漂网乃是在水中漂浮的巨大渔网,能大量增加渔获量,但却能杀害好些海洋哺乳动物,如海豚等。
4、南极圈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正逐渐扩大,人造氟氯烃使在北温带及南温带高空的臭氧渐趋稀薄,致使太阳的紫外线对人类的威胁加大,皮肤癌及白内障病例有上升之势。
5、波斯湾战争。伊拉克把几百万加仑石油倾入波斯湾,对脆弱的海洋生物是一场浩劫。虽然650多口油井的大火在8个月内已被扑灭,并未祸及全球天气,但科威特的空气变得十分难闻,而渗入土壤的油污将在那儿逗留很长一段时间。
6、皮纳图博火山爆发。火山灰如倾盆大雨,使广大地区出现泥泻,又把近2000万吨二氧化硫喷向大气层,造成硫酸粒,虽然它们能把部分阳光的热折射回太空,减缓全球气温上升的速度,但当火山烟雾消散后,地球温度上升的速度将加快。
7、美国8名人员打算在面积约3英亩的生物圈中生活两年,以图了解生命是怎么回事,但在科学家尚未能完全理解生态系统的今天,他们岂能准确地掌握整个世界呢?
学生对这篇文章中的14条新闻都很感兴趣,每一条新闻也确实给学生开辟了一道新的思考问题的门户,打开这门,走出去,精神世界就会变得广阔。
同学之间偶发的对立情绪,对他人的嫉妒,心胸的狭隘,对人类事业的冷漠,这些思想感情的冰川,都容易在鼓舞人心的科技成果的阳光照耀下融化。
在我们的教学中,少分析一些《卖柑者言》《大铁椎传》这类文章,省下时间来适当给学生介绍国外科技动态,有利于缩短教学与现代社会、学生与现代社会的距离,使学生更明确学知识、读书是为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服务。
三 了解国外学生怎样学习
引导学生注目国外学生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教育的实质,能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我常给学生读外国学生的作文。
法国一位中学生写的是自己背井离乡,故意选择艰苦的环境体验生活,磨练自己的经历。他讲自己离别了父母和舒适的家庭生活,到非洲南部,和当地居民居住、生活在一起达一年之久的经历。我读完以后,学生们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人家为什么能那么自觉地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练?
美国一位中学生写的是自己如何面对家庭生活的不幸,学生时代便挑起支撑家庭生活的担子。
前苏联的中学生写的是他们如何在集体生活中增强自己与别人协作的能力,如何学会尊重理解别人和遵守社会公德。
我多年以来坚持订阅《外国教育动态》杂志,那上面有了适合
学生的内容,我便向学生介绍。
日本等许多国家都把爱国主义当做重要的德育内容,他们的学生都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我给学生读介绍"日本山口县的教育"的文章,他们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引起了学生的关注,特别是有的学校想方设法磨练学生的毅力,如有的赤足小学,让学生光脚参加各项课外活动,鼓励学生赤足到鹅卵石地上去跑,这一做法,引起我班学生的兴趣。
读《加拿大教育一瞥》这篇文章时,学生们感到加拿大有的学校确实是把学生当成了学习的主人。有的校长介绍说:"我们学校有500名学生,便有500张不同的课程表,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水平,每天、每节课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科目与教师去听课。"这样灵活的组织方式,同样培养出了大批人才。
读《美国教育掠影》一文,我的学生们对美国有的中学选修课竟达到几十门乃至100多个学科感到不可思议。说:"我们刚刚讲一点课外知识,个别人就认为冲击了考试科目,这样理解学生的学习确实太狭隘了。"
我介绍美国有的学校设置了实习牢房,把一间屋子搞得昏暗潮湿,让学生进里面去。学生听了说:"这是摧残青少年。"我说:"咱们如果不是从批判家的角度,而是思考它合理的一面呢?"有的同学讲:"我想他们是为了让学生体验犯罪之后带来的痛苦后果,从而避免犯罪吧!"
一次,上海10个县、区的老师到我们班听课,我的语文教材讲完了,便讲了一篇《外国教育动态》上刊登的文章:《哥伦比亚少年教改营》。这个教改营都是犯罪的青少年,所不同的是教改营编成一个行政单位--市。市长及银行行长、会计、管理人员都由犯罪的青少年担任,他们在这种充满自觉性和自豪感的管理过程当中,体验着做人的幸福,恢复着做人的尊严,提高了与别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使自己在对他人、对社会尽责任的过程中战胜不负责任、危害社会的观念行为,从而获得新生。这个教改营取得了异乎寻常的教育效果,也使我们班同学感到震惊。这样一个由犯罪青少年组织的小社会尚且管理得井井有条,我们这些并没走太大人生弯路的学生们,自己仅仅管理一个班级,就更应该井井有条了。
我也和学生讨论英国一些学校中至今仍没有废除体罚,利和弊各有几分。
介绍得最多的还是前苏联教育。我给学生讲凯洛夫主张的"三中心",也讲参加过凯洛夫教育学编写的赞可夫关于最近发展区的见解,讲巴班斯基课程最优化理论,也讲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学生同我一样,对苏霍姆林斯基最感兴趣。有的学生建议:老师,我们也像巴甫雷代中学一样,半天半天地搞课外活动,该有多好?我说,咱们介绍这些的目的,是让大家理解,教育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刚搞了这么点课外活动,许多人就不理解,果真照抄照搬国外先进经验,在社会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环境中,我们更难生存了。同学们能用了解到的先进教育经验为我们搞的这点课外活动辩护就不错了。
有一次,吉林省的教师来我校听课,我连讲5天语文课,都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内容,学生选择,每节课讲一条。有的老师问:"这是语文课吗?"我说:"学生爱学这些内容,这内容又跟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这不比讲《卖柑者言》《芋老人传》等一类文章强多了?学生听了以后能复述,既练了听力,也练了说的能力;听实际是用耳朵读。听了一遍,就划分层次,归纳中心,这又练了读的能力;回去以后,学生将听的材料整理成文,又练了写的能力。听、说、读、写能力都练了,我觉得就是语文课。"
我甚至同学生们商量,苏霍姆林斯基的第一百条建议大家猜是什么。学生猜了十多次都猜不着。最后我说:"他告诉以上那些建议都要对学生保密,大家说是保密好还是不保密好?"绝大部分同学认为不保密好。我说:"保密肯定有保密的好处,只是老师还没领会到,而我一贯的教育教学方法,又是提倡公开化,提倡教学民主,提倡师生共同商量。真的有一天,老师领会到保密比公开的利要比弊大的时候,老师再开始保密,大家说好不好?"同学们热烈赞成我的坦率。
日本学生到我校访问,我们班学生也迫不及待地问人家篮球队的同学们怎样处理打篮球和学习的关系,问人家美术书法小组的同学活动都在什么时间,采取什么形式,是自发的时候多,还是学校组织的时候多。
学生还说:"我们电视台放映的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血疑》《阿信》我们都很喜欢,你们日本电视台是不是也放中国电视?你们喜欢看吗?看电视的时间多吗?"日本学生说:"我们也看中国电视,最喜欢的片子是连续剧《西游记》。"
一谈起国外的教育,学生们兴趣盎然,一串串的问题提出来。
我从香港地区考察回来,学生们从人家的办学条件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至教科书,问个不停。我讲了香港的学校对有些问题要求很严格,例如学生发型,我们走了大、中、小20多所学校,没有见到一个留长头发的男同学,女同学各校发型也统一,这样同学们对我们班从1977年起男女同学就统一发型的做法觉得不孤立了。人家学生的服装也都统一,所到的所有学校,学生穿得都非常整洁、朴素,没看到一个人穿花花绿绿的奇装异服,更没有看到像地癞(北方语,即小地痞流氓之类的人)那样打扮的人。另一方面,他们又重视培养学生自立、自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以香港最好的中学伊丽莎白中学为例,他们学校有四个学生社团,四个社团纷纷积极主动自觉地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有益活动,社团之间互相竞争,以在同学中扩大本社团的知名度和提高威信,争取更多的同学参加到自己的社团中来。这样积极主动、自觉竞争的同时,一定使同学们受到了锻炼,增强了组织活动的能力,当然也增强了自我教育的能力。他们还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每所中小学都有许多供训练动手能力的理化生实验室或其他专用教室。不仅职业技术学校重视,普通中学也重视。(伊丽莎白中学的木工房比我们一般的木器厂设备还多。我们看到他们职业训练学校一个车间里,光是车床就有70多台,加上铣床、刨床、磨床、钻床,机床总数在300台以上,超过我们市内任何一座机修厂或机械厂的机床总数。)学生们听了,感到我们平时提要自己管理班级,要多动手,多实践,还是有道理的,不再埋怨因此而耽误自己的学习,影响考试分数了。
我从俄罗斯返回,学生们上语文课时,不让我讲教材(尽管我已半个多月没讲了),纷纷让我讲到圣彼得堡、莫斯科、伊尔库斯克的见闻。特别是要多讲俄国教育情况。
"俄罗斯办学条件怎样?"
"我们所看到的学校办学条件非常优越,一所30年前建的学校,校舍生均占有面积就远远超过我们,有室内篮球场、体操房、小礼堂。新建的校舍设备就更齐全,一所中学有两个室内篮球场,楼内走廊都很宽敞。"
"他们每班也像我们这样六七十名学生吗?"
"据说前苏联要求把中学班额都控制在24人以下,我们所见到的教学班每班没有突破25人的。这样学生和教师接触的机会自然多了,就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他们那儿也有劣迹学生吗?"
"这点我们没发现,像我们有极个别学生模仿街头地癞打扮的,看不到。不仅在学校一个没看到,在大街上、商店里、剧场里、博物馆里、地铁站、公共汽车上,近半个月的时间,我们一个也没有发现像我们公共场所地癞那样,身着奇装异服,歪戴帽,斜瞪眼,长头发,弓背曲腰的人。"
"俄罗斯社会秩序怎样?"
"学校秩序井然不必说,广场车站,机场码头,我们所到之处,人们极其文明,凡有排队的地方,无一人拥挤,司机半夜过十字路口,见到红灯,明明横道无一辆车,也无警察,他也绝不闯红灯。莫斯科红场边上的大商场内无一人大声讲话,圣彼得堡大街上的候车亭三面是大透明玻璃隔开,没有一块玻璃损坏。伊尔库斯克公共汽车上无人收票,但旅客都自动往票上打作废的洞。俄罗斯上层乱作一团,通货膨胀,但人民群众却如此冷静、文明、克制,确实得佩服他们教育的成功。"
学生们通过同龄人学生生活的比较,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比较,能找到既科学又比较适用于我们自己的方法,能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教育,不至于像有的同学所狭隘理解的那样,教育便是上学、读书、做题、考试、得分、升学。
通过比较,学生们也比较乐于接受我所提出来的培养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学生管理班级能力的做法。认识到这不是老师别出心裁,而是符合世界改革大趋势的做法。
四 五千万年后的地球上
培养学生成为目光远大的人,是现代教育的任务之一。
相当一部分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为鸡毛蒜皮的一点小事吵得面红耳赤,甚至打作一团,打得头破血流。目力所及,仅眼前一点蝇头小利,仅6元钱的一级工资,看不到发挥自己才能,创造千万元财富的别的更远的途径,只好拼命争这一级工资。把对手搞掉了,自己才能长上,宁肯付出血的代价,有的甚至宁肯付出生命也不肯让出这6元钱。文化大革命就是通过设计这一重要的人与人、同胞与同胞、同志与同志、邻里与邻里的各种争夺,吸引了人们的聪明才智,耗费了人的体力与精力,使人无暇去想我们在世界上落后到了多么可怜的地步,也使人无暇顾及那极其黑暗的政治和即将崩溃的经济。
要不重演这样的悲剧,就必须培养一大批目光远大的人,培养一大批不轻易受蒙蔽的人。
一个人要想活得有价值,不致成为鼠目寸光、寸利必争的庸人,就必须培养自己注目当代世界和未来世界的能力。
我喜欢和学生一起探讨未来世界的事情。我愿意给同学们介绍托夫勒、奈斯比特等未来学家对世界明天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谈今后20年、50年、100年,甚至谈未来1万年……
1984年,辽宁人民广播电台的两位记者到我们班级采访,要听我
讲语文课,可是他们来时已是期中,我该学期的语文教材早就讲完了,只好讲课外的内容。
当天我恰好收到刚送到学校的一本当月的杂志--《国外科技动态》,学生们都很喜欢我介绍那上面的文章。上课时,我便拿出这本杂志,简单介绍了一下本期目录,请同学们从中挑选一篇文章。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要求讲《五千万年后的地球上》。这篇文章,是一位物理学博士写的。
我便还按老规矩,首先朗读这篇文章。文章2000多字,我10分钟便读完了。
读过之后,我便请全班同学七嘴八舌地复述,又找个别同学复述。
我记得电台记者立即将采访话筒伸向复述的同学,当场录音。
然后,我请同学们划分这篇文章的层次,并概括文章中心。
接着请同学们对文章的观点进行讨论。一部分同学认为,作者说得有道理,人类乱砍滥伐,破坏生态平衡;人类掠夺性地开采地下资源,既侵吞了祖先的积蓄,又抢夺了子孙的能源;人类唯利是图的生产,全然不顾环境污染……人类这些鼠目寸光的做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紊乱,最终招致自身的灭亡。五千万年后的地球上的主人,完全可能同作者说的一样,是一群生命力极强的大老鼠。
付代诚同学说:"我不同意作者的看法。生态平衡既然是人类破坏的,按照有矛必有盾的规律,人类就能凭自己的智慧使生态达到新的平衡;能源开采确实过分,但石油没有了之后,一定会有更好的能源替代它;环境污染确实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但大家看到,经过世界环保组织的努力,不少地区污染已比前些年有所减轻……总而言之,我相信人类是伟大的,我对人类的前途抱乐观态度,我坚信五千万年后地球上的主人仍然是人类。"
同学们热烈地讨论着人类遥远的明天。在这讨论中,他们很容易产生"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最低限度,在此时此刻,会觉得为了个人利益而和自己的同胞、同学、同志战斗,残酷无情地斗争是很可悲的。一个人只为了个人权力、名誉、地位,只为了个人利益活着是很可怜的。
下课以后,电台记者要去了我的杂志,他们将同学们复述的录音和原文相对照,发现许多细节、数据都和原文一致。他们以为学生不可能听了一遍就记住了这么多的信息,便问学生:"你们事先看过这篇文章吗?"同学们说确实没有看过,邮局刚刚送到老师手里,我们还不知道本期《国外科技动态》已经来了呢。
记者问:"你们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十来分钟,只听了一遍,就基本记住了全文内容呢?"
学生说:"我们感觉自己的记忆,取决于对所记材料的兴趣。好的小说连播、评书连播只听一遍,基本能讲下来;我们非常渴望了解全人类的事情,更憧憬人类的未来,对这类文章,当然听一遍就基本记住了。"
过了一年,我又到省里开会,遇到电台记者吴海燕同志,她还同我谈起那节课,谈起同学们对整个人类的关注,谈起同学们对未来的独到见解,谈到课堂上同学们忽而凝神侧目细听,忽而热火朝天地讨论的场面。她感到,适量地给学生们介绍有关人类未来的文章,太有必要了。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