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ocred价值的理由_13048293

_4 陈嘉映(现代)
凤風网:提到官员的这种权力,2010年发生了几件事。 比如“李刚门”,以及“宜黄自焚案”。这都是权力信仰的一 种扭曲,他们将权力看得过于强大。您如何看?
陈嘉映:与信仰、精神生活相对的,财富、权力、色情, 这些是最世俗的东西。这些东西从来就在那儿,只不过,今
230
信仰是与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的
天信仰和精神衰落,这些世俗的东西“赤裸裸”地发挥力量。 而在过去,信仰和精神传统会起到缓冲作用。今天,不是我 们把权力看得太重,而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权力本身的比重就 太大。中国一直是官本位的国家,但是传统社会中,我们还 有一些防护的缓冲的东西,官员都是双重身份,他一方面手 握权力,并且是既得利益者,另一方面他也是读书人,他们 会在意“史书会如何写”。而这些防护层如今都剥落了。
但我们也可以看到温暖的事情。比如上海“U 15”大 火后,10万人自发送去的鲜花。无论是救助一个得病的孩子, 还是汶川地震时全国的反响,社会中美好、善良的感情和正 义的行为还是到处可见。我们担心的是,这样的事情得不到 鼓励、宣扬。
凤凰网:在我身边,挣得少的人抱怨物价飞涨、身价直 跌,挣得多的人抱怨私有财产无保障、投资无门,仿佛所有 的人都对生活不满意。您如何评价现在的信仰经济化(市场 化),或是信仰的政治化?
陈嘉映:现代人的实际生活本身是完全无法避免的,在 社会生活面前唱什么道德高调都毫无意义。我们所能做的是 寻找一种方式,能够在现代经济条件、社会条件下,依然保 持心、灵生活。比如说,我们现在享有更多的社会自由,它给 f你过一种更积极进取、更健康的生活的条件,但它也会带
231
价值的理由
来更多的危险,因为有更多的事情让个人自己去作决定了。 你需要懂得怎样负责,才能运用好这种自由。很难比较现代 人和前人谁更道德,你只能按照现在的社会条件来衡量现在 的道德。市场化本身并不是道德沦丧衰落的原因。
信仰的政治化?统治阶级一向都利用信仰,同时也影响 人民的信仰。比如过去道教、佛教,北宗或者南宗的兴衰,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朝皇帝所信的是什么。虽然政杈会对信 仰产生影响,但今天这种影响已经弱了许多,因为我们侖更 多的信息渠道。单凭灌输很难奏效,佴有时可以鼓动已经在 那里的社会感情,例如民族主义。这是一把双刃剑,这类鼓 动也会招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诚信的友情让你不再孤单。
凤凰网:请您谈谈您自己的信仰吧。
陈嘉映:我从我所了解的各种文化中汲取养料,是在各 种文明的教化中长大的。我从我的长辈,特别是一些兄长身 上学到了很多。或许是凑巧,我年轻的时候,一直生活在非 常优秀的人旁边,他们对事情的判断和做法一直对我起着典 范作用,他们的感召和影响培育了我。在诸多德性中,关键 的是个老词——“诚信”,诚信让你和那些你愿意从他们那里
232
信仰是与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的
获得尊重的人联系起来,诚信也让你和更深远的传统融合在 一起,你不再是孤单单的一个人。
在中国人生活的各种因素中,“友情”是非常重的一环。 有好多事情需要依赖它。在身边一定能够发现比自己更优秀 的人,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要通过更多的善意和 努力去和他们在一起,让自己“配得上”做更优秀的人的朋 友,在友情的呵护和培养下获得更多的生活意义。
3
3
2
目录
Contents
V/前言 辑一
003 !救黑熊重要吗? 011/^水救人时想什么了? 019 /哲人不王 027/人是自私的吗?
035 /人之为观念动物 043 /事实与价值 051/事实的说话方式 059/说理之为教化 067 /说与写 076/民主作为“价值”
084 /哲学何为 092 /我们这―尤
价值的理由
辑二
103/快乐三题
115/快乐四论
128/我们身上的感应思维
133 /在后现代思想
139/普世宗教与特殊宗教
149/近代科学是如何兴起的
辑三
163 /东西文化思想源流的若干差异 190/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归!
195/服从自己还是眼从真实?
200 /两位哲人的对话
206 /哲学家与隐居生活
227 /信仰是与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的
V
I
陈棄映作品
价值的理由
中信出版社
北京
W. _>一
mm
2010年夏天,应徐晓之邀,为《新世纪》写一年专栏。 不久前,徐晓建议把这十二篇文章结集出书,是为本书第一 辑。其中多数文章,成稿时都比发表时长不少,由于专栏字 数所限,在发表前删削而成。原打算结集时把删削的文字拣 一些回来,但手头正在做别的事情,来不及做,于是就照发 表时的模样入集了。
这几年另有一些零星的文章,一并发给徐晓。她除去几 篇,把剩下的编为第二辑。
我偶尔也接受采访,徐晓从采访稿中选了两篇,连同 一些演讲和序之类的文章,收为第三辑。徐晓女士为本书 的出版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感谢。本书所收论文的写作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点项目《20 世纪中国伦理学:问题与思考》及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 所资助,特表感谢。
价值的理由
老友赵越胜读了清样,写下几句话,是知我者言,抄在 这里:
别害怕“哲学”。《世说》载阮光禄云:“吾有车而使人不 敢借,何以车为? ”遂焚之。哲学亦如车,乃手边用器,这 个“用”就是讲道理。一个时代,一种制度,或见“不讲理”, 但生而为人,却永远离不开“讲道理”。套用《世说》的话, 为人而不讲理,何以人为?嘉映爱“讲理”,乍看有点儿“绕”, 但读进去便知全是日常道理,只是日常看不见它,哲学来帮 忙,便有了此书。嘉映思得深,讲得巧,短章中能见出他几 十年的殚思鴻虑。真希望读者不同意他,和他“讲道理”,讲 来道去,就涵养出智慧与自由的心灵。那儿才是我们该待的 地方。
陈嘉映
首页 上一页 共4页
返回书籍页